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07:57:54

点击下载

作者:学校体育运动会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下)

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下)试读:

前言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义则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所以,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

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等,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积极参与和悉心建设的结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造就优秀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组织活动策划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学校文化阵地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文化组织的策划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样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为此,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校文化阵地建设与组织活动策划”丛书,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策划》、《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学校文娱演出活动的策划》、《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学校知识类活动组织策划》、《学校科普活动的组织策划》、《学校收藏活动的组织策划》、《学校联欢庆祝活动的策划》、《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管理》、《学校环境与安全文化建设》共10册,包括学校各项文化的建设管理与学校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不仅是广大学校进行文化建设与组织各项文化活动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三章 中外经典名著阅读推荐

1.国学经典名著阅读推荐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今本《论语》为东汉郑玄杂录《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而成,共20篇,约12000字。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即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弟子3000人,其中成名者72人。《论语》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论,内容反映孔子的哲学理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和品德修养等。思想上笃信天命,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的等级尊卑制度,提出“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等,对封建的宗法血统统治影响极大。教育上,认为人是“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并提倡“举一反三”“故而知新”,而“学”与“思”要充分结合。全书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精炼。《周礼》

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编者搜集了周王室记邦礼之官69职,凡礼乐、卜祝、文史、星历、车旗之类等。如《夏官司马》记邦治之官七十职,专掌军事与封建,兼及王之车旗、护卫等;《秋官司寇》记邦禁之官66职,掌主刑法,论狱、刑禁、兼及盟约、宪令、辟除、外交等;《天官冢宰》记邦治之官63职,其职统摄六官,以吏治为专职,兼掌宫中事务;《地官司徒》记邦教之官78职,其职以教化为务,其职掌地方组织,凡地方组织、均土分民、征驸等。而《冬官司空》已亡佚,后来汉人补以《考工记》31篇,称《冬官考工记》记诸工事制作,并详其尺度。此书对研究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法,多有可采史料。《礼记》

49篇,后订为12卷,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戴圣编。戴圣,字次君,河南商丘人,西汉学者。戴德侄,后仓弟子,世称“小戴”,是今文礼“小戴学”的开创者。此书是古代各种有关礼仪文章的合编,多取材于周秦古书。其中《曲礼》《丧服》《祭义》等可以和《仪礼》有关篇目互相印证。如《王制》记爵、赐田、朝聘、学校、养老诸制;《月令》记四时气候与相应措施;《礼记》记大同、小康之说;《大传》记祖宗人亲之大义;《学记》记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乐记》记音乐原理;《坊记》言先王以制度坊民之事;《表记》记孔子论修养。特别是《中庸》、《大学》等名篇,更被尊为“四书”经典,是研究古代社会,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孟子》

仅存“内书”七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理论和个人修养。政治上,其核心思想为“仁政”,强调“省刑薄敛”,长恢复井田制,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社会。并倡“民贵君轻”,同时又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哲学上,提倡“尽心知性”“养我浩然之气”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其文章感情饱满,气势充沛,以比喻和寓言说理,引人入胜,逻辑严密,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大学》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相传为曾子所作。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孔子学生,以孝著称。从内容来看,全书包括“三纲物”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之根本”,而强调“仁政”,主张以德为本、以财为末。也重视获得民心,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代表了由孔子、曾子、子思到孟子这一儒家道统,并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对其成员的政治教育和道德要求。《中庸》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相传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子思(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受业于曾子,为战国初期哲学家。此书阐述“中庸”之道,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最早的君子之道德规范。书中对知行关系,提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三种情况,认为“及其知之一也”;又提出“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三种情况,认为“及其成功一也。”;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同时宣传“至诚如神”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宋代唯心派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周易》

古代占筮用书。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相传周人所作,故名之。“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其中“经”包含由干、坤、震、离、巽、兑、坎、艮等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以及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卦形、卦名、卦辞,并有六爻,每爻先爻题、后爻辞。卦辞和爻辞多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一些抽象概念性说明,用来占卜和指告人的凶吉。“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称为《十翼》。书中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万物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并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的观点。《孝经》

18章,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汉书·艺文志》云:“〈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书中主要论述封建社会的孝道、孝治思想和宗法思想,阐述孝道为道德之本的观点,是研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书。《荀子》

33篇,亦称《孙卿子》。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号卿,汉时避宣帝讳,改姓孙,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亦为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源于儒学,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继承和评论。推崇孔子,反对思孟学派的主张。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反对世袭官禄。哲学上,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总源。反对鬼神迷信,把“天”解释为自然界,有其自身规律,而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认识论上,主张世界可知论,强调“物理可知”,须主观性接触才能构成认识。人性论上,反对孟子“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和刑罚的禁止使人向善。名实关系上,主张正名说,反对诡辩学说,强调名实必须相符,此说丰富了古代逻辑学理论。其文气势雄厚,长于论辩。分析透辟,论断精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老子》

分上、下篇,81章,共5000字,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亦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即今河南鹿邑人,是春秋末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该书着重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谓万物皆由“道”生。同时,“道”无所不在,不断运动。一切矛盾的双方,如善与恶、吉与凶、美与丑、福与祸、刚与柔、荣与辱等等,都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可相互转变。政治上,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主张“无为而治”,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思想后来演化成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的哲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庄子》

现存33篇,道家经典著作,亦称《南化真经》《南华经》,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此书反映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主张。哲学上,继承并发挥老子“道”的学说,尤其强调“道”的自然无为;政治上,主张绝对的无为而治;处世态度上,向往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主张对贵贱、是非、黑白、生死等不作计较,追求放任旷达,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认识论上,虽承认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又否定事物的稳定性,而陷入相对主义。其文汪洋恣肆,妙趣横生,想象丰富,又善于融合神话和寓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墨子》

现存53篇,15卷,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为墨家学派著作总集。作者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相传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因不满儒术繁琐的“礼”,所以另立新说,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一书,内容主要是墨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的墨子言行。政治上,主张“尚贤使能”,反对世袭政治及非正义战争,强调“节用”“节葬”“非乐”。认识论上,认为知识源于客观实际,并提出以历史根据、百姓亲身经验与实际应用效果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书中还涉及军事、经济、伦理、逻辑、数学、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内容。其文章语言质朴,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说服力强,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韩非子》

20卷,55篇,约十余万字,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主要阐述作者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政治上,提出以法为中心之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提倡奖励耕战,厉行赏罚,以谋富国强兵。其将法治理论系统化,奠定了秦王朝统一中国的理论基础。哲学上,批判并改造老子主“道”的学说,认为“道”是自然界本身及其运动总规律,肯定了“道”的物质性。其文锋芒锐利,说理透辟,分析毫芒,切中要害。《商君书》

现存二十四篇,五卷,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法家经典著作。作者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原姓公孙,名鞅,卫国人,亦称卫鞅,因在秦国实行变法有功,封子商,故名商鞅。商鞅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在秦实行两次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君书》主要记述商鞅的政治、经济主张、哲学思想及社会历史观点等。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权,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并主张以法治国,其中“壹刑”“农战”等政策为其以法治理的重要内容。哲学上,强调在“适于时”“恃其势”“恃其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其思想在战国末与秦代影响深远。《孙子》

今本30篇,共7200字。亦称《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末期兵家。后入吴,而与齐孙子——孙膑相对,故称吴孙子。《孙子》一书包括始计、作战、谋攻、兵势、军形、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13篇,总结春秋末期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战争中许多基本规律。孙子反对在战争中采用求神问卜等迷信活动,而提出以“道”为首的制胜条件,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是否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势,由此揭示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其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思想在军事方面得到体现。该书不但为中国军事理论奠定基础,同时具有极高的哲学思想价值,被誉为“兵经”“兵学经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管子》

24部,今存76篇,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管仲所作,事实上是后人假托之作。本书大致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管子轻重》等八类。内容包含道、名、法等家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家业等知识。道家思想之属,如《心术》《白心》《内业》《水地》;农家思想之属,如《度地》《地员》等;法家思想之属,如《明法》《任法》《君臣》等;阴阳家思想之属,如《四时》《幼官》等。政治上,主张赢得民心;法制上,认为前提是解决民众的衣食住行;哲学上,继承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经济上,论述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和财政方面的问题;农业上,记述水利、土壤等方面的知识。此书杂采各家学说,思想庞杂,事物繁多,而且范围广泛。《吕氏春秋》

26卷,分12纪、8览、6论,共160篇,为吕不韦门客集体所作。吕氏,即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即今河南濮阳人,原为商人,后助秦公子子楚,即庄襄王,出任秦国之相,封文信侯。此书因以月纪为首,故名“春秋”。由于内容庞杂,自汉代起就被列为杂家。其思想以儒家、道家为主,对法家,墨家则有取舍和批判,并吸取阴阳家的思想形式。

例如:反映儒家思想的《大乐》《适音》,反映道家思想的《贵生》《审分》,反映墨家思想的《当染》《高义》,反映农家思想的《振乱》《爱土》及反映阴阳家思想的《月令》。政治上,要求建立一统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以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此外,还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保存了许多先秦时期的古代史料。本书的读书系统性强,纲举目张,富于独创性,逻辑性强,文沉博艳丽,语生动简练,富于形象。《淮南子》

现存《内篇》21篇,刘安等撰。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此书是作者杂采先秦诸子说而写成,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杂融儒、墨、法、刑、名诸家学说。思想资料虽然庞杂,但经改造,足以反映作者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政治思想。除上述诸家学说,书中还收引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相对抗。其中《天文训》《原道训》论述宇宙形成和世界本体,而《记论训》论述社会历史演变,《精神训》阐述精神起源的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其文笔宏丽,气魄过人,堪称隽品。《列子》

原作者相传为战国时人列御寇撰,近代学者疑今本为晋人托名伪作。又名《冲虚真经》或《小冲虚到德真经》。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年)又称圄寇、圉寇,郑国人。其学说散见于《庄子》《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今本《列子》以“贵虚”思想贯穿,宣扬生异死同、性交逸,反对身交苦、守名累实。而讲求人生享乐,承认天命,主张安命乐天,自我陶醉,其观点与魏晋时期的思想状况和颓废风尚相契合。书中还收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等,极具文学艺术价值。其文气伟采奇,高劲宏妙。《贾谊新书》

十卷,政论性著作,又称《新书》,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时称贾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官至太中大夫,曾多次上疏,批判时政。所着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贾谊新书》分事势、连语、杂事等三部分。“事势”是政论文字;“连语”大体为理和讲学文字;“杂事”是杂记。哲学上,继承老子和荀子,对道多所阐发,并将道具体用于治国。伦理上,运用老子的朴素思辨,提出几十对互相矛盾的实例验证事物之间的对立与转化,而强调改变法令制度,变无为为有为,例如著名的《过秦论》总结秦亡国的教训。其它则针对时弊,提出削藩强边、加强中央集权、重本抑末、注重礼仪等措施。本书是研究当时政论、经济和思想状况的宝贵资料。《盐铁论》

10卷,共60篇。编者桓宽,字次公,汝南郡,即今河南上蔡县人,西汉学者,官庐江太守丞。此书是根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之文献概括整理“推衍”而成的一部著作。第一篇《本议》到第四十一篇《取下》,是会中正式的辩论记录。第四十二篇《击之》到第五十九篇《大论》是会后有关的议论,最后一篇《杂论》则是桓宽的论述。此书各篇分立标题,内容却互相连贯。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和桑弘羊的思想保存了丰富史料。《论衡》

30卷,共85篇,约二十余万字。作者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曾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为东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论衡”之“衡”字,乃指天平,故“论衡”者,评定当时言论价值之天平也。此书以事实为依据,批评当时的“众书俗文”。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基础,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识论上,反对“圣人生而知之”说,强调学用一致,博览古今;人性论上,主张性有善有恶。在形神关系上,其批判迷信思想,提出精气必须依赖于形体,形体死亡,知觉就停止。在历史观上,反对崇古非今,提出“汉高于周”的发展进化思想。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须讲求社会实效,应补于教化。此书以宣传无神论思想和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闻名。《抱朴子》

内篇20卷,外篇50卷。作者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此书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包罗较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并保存不少化学、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篇则多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其说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具有“内道外儒”之特色。《神灭论》

作者范缜(450~510),字子真,河南泌阳县人,学于名儒刘王献,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神灭论》旨在宣传无神论,反对佛教迷信。其内容主要论述形神关系,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精神是人类形体的属性,死亡是生命的质变,而精神现象依赖于器官,人死后灵魂随之消灭。反对佛教的因果论,打击“因果报应说”的理论基础“灵魂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更超越以往之唯物论哲学家,是古代无神论的杰作。《颜氏家训》

7卷,共20篇。作者颜之推(531~590),山东人,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主要论述治家之法、处世之道,是辩正世俗之谬以训诫家族子孙的杂集编。其思想以儒家为主,兼及佛道。该书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趣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的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等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风俗史和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其文一反齐梁文坛轻靡艳丽之风而质朴典正,开唐代散文的改革之先河。《二程全书》

65卷。二程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程颐。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两人均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周敦颐为师,为张载表侄,同为理学创始人。《二程全书》乃二程著作的合集。其思想表现在:提出以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及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他们认为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提倡格物致知,明心之理,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知识,注重内心道德修养。主张性善,而性即是理。并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气禀对立。《近思录》

十回卷,朱熹、吕祖廉合编。该书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加以摘录,分道体,格学、致知、存养等十四门。是一部概括反映宋代程朱学派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龙川文集》

30卷,另卷首一卷,补遗一卷,附《朱文公经济文衡》等二卷。作者陈亮(1143~1194),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此书分为书疏、中兴论、问答,酌古论等部分,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方面。作者在思想和政治见解上皆与朱熹相左,否认有所谓离开事物而存在的道,认为物质是本源的;赞成变法,提倡注重事业功利以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但反对不利于富民商贾的措施。其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感情激越,雄强豪放,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水心文集》

共29卷。又名《水心先生文集》。作者叶挺(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故自号水心居士,为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此书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造诣。哲学上,认为构成自然界主要物质形态的是五行和八卦等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矛盾的两方面所构成,即所谓的“一物为两”,要辨别认识的真假,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又提倡功利,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政治上,则锐志改革,主张奋进;文学上,主张“独出肺腑,不规仿为作”。其政论多以经史为内容,分析缜密,论述连贯,详于辩理。《传习录》

分上中下三卷,作者王守仁(1471~1528),字伯安,别称姚江,因曾筑室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是陆王学派的集大成者,《传习录》一书主要是王守仁平时讲学和解答弟子的语录,以及一些论学书信等。书中重点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主张,并提出著名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全书包括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王氏心学的基本材料。《阳明全书》

38卷,亦称《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集》。4至31卷为《文录》《别录》《处集》《续编》,包括奏疏、公文、序记、信札、杂着等各项,由其门人钱德洪辑。33至38卷为《附录》,包括《年谱》和《世德记》,由其门人钱德洪、王畿辑。此书不重著书论经,所收多为哲学和论学之源。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传习录》及《大学问》中,其继承并发展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即理”“无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主张“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另一方面,则以“致良知”来取代“天理”,客观地强调人在道德实中的作用,提高了人的价值和地位。并强调“知行合一”,主张知行的实践主义。《胡子衡齐》

八卷,作者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江西人,明代学者。此书是胡氏与其门人讲学之语的汇编。所谓“衡齐”,即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之意。书中所言,意在疏通王学,但与之差别。如王学认为“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胡氏则认为“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指出天地万物无理。此书纵横恢诡,颇有特色。《日知录》

笔记名。作者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日知录》,是作者积30年读书心得以随笔形式记之,分条目整理而成。大体按经义、政事、财赋、世风、礼治、科举、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列目。书中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如强调气节、文章须有益于天下等,都能切中时弊,而开清代朴学风气。全书每论一事,总贯穿经史,参验亲身见闻,穷究根底,考证得失,为后世学者推重。《思问录》

二卷,作者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思问录》第一卷以探讨哲学问题为主,指出外界事物不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其中对“动”“静”原理有所发挥,提出“动”与“静”的相对性,批判无动而静的说法。第二卷则涉及许多科学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历数、医法等,肯定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进化的,并对宋明理学和佛教作了批判。《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作者王夫之。此书以读书札记形式,按照“四书”原来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以批判宋明理学。如强调“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言心言性,言大言理,俱必在气上说”,反对程朱的“理能生气的观点”,而提出“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的历史进化观点。其否定理学家宣扬三代以前是“天理流行”之“盛世”的复古历史观,但某些观点仍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回存编》

11卷,作者颜元(1635~1704)字习斋,河北人,为李贽学派的创始者,清初思想家、教育蒙,是明清之际学者中抨击理学、心学最猛烈的一位。此书以浅近的文字揭露佛教、道教和众道门的危害,劝人不要迷信。全书分《存性编》《存学编》《存治编》《存入编》四编。《孟子字义疏证》

三卷。作者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家、学者,对天文、地理、算学、声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是皖派汉学的代表人物。此书根据训诂阐发《孟子》书中的重要概念,如“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并全面论述作者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之“理”和“欲”“人性”“道”和“气”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而抨击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指出“绝人欲”就是“绝天理”,其表现出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曾文正公全集》

167卷。作者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直录总督。全集内容豊富,思想深邃。包括奏稿、书札、批牍、十八家诗技,经史百家技、经史百家简编、诗集、文集、求阙斋日记类抄,孟子要略、家书、早谱等,其中奏稿与家书等数十卷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如编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掘洪秀全尸等,充分呈现清末官场的腐朽没落。政治上,强调重农重战的方针,提出发展耕织、奖励军功,认为老百姓“归心于农”是“治国之要”。其文骈散结合,义理气势并重,并讲求考据、义理、词章,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全书风格汪洋恣肆,情真意切,论说文则简洁透辟。《仁学》

二卷。作者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是维新运动激进派,后参与“戊戌变法”而遇害。此书书首有《界说》27条,为全书纲领。上卷提出“以及说”,认为世界物都是由物质的“以太”构成,“以太”本身不生不灭,此说肯定物质存在的永恒性,指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只有“变易”“聚散”,没有“存亡”“生灭”。并强调“以太”的不断运动,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下卷则通过“变易”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思想,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伦理。《大同书》

十部。作者康有为,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近代改良派领袖。曾七次上书,要求变法,后来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并办报鼓吹变法理论。1897年,康有为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太后镇压。《大同书》根据《礼记·礼运》大同之说附合《公羊》三世之说而撰,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人乱世、开平世、太平世,提出实现太平世须去国界、种界、级界、形界、类界,苗界等,人类才能得到自由、平等、和平、民主。书中还抨击封建伦理纲常,揭露社会中贫困、落后、野蛮和愚昧等现象。《明儒学案》

62卷,作者黄宗羲,见“明夷待访录”条介绍。此书采集明代学者文集语录,叙述明代学者二百余人。共立学案十九,分三个时期、四个部分来分析各派。初期以吴与弼、薛瑄、陈献章为主;中期以王守仁为主;末期以顾宪成、刘宗周为主。其中尤推崇姚江学派的大师王守仁,并以他为明代学术之“大宗”。而其资料篇幅上,则更详细记述作者的老师刘宗周《蕺山学案》。此外,在中期与末期之间,另立《诸儒学案》,以收各学派以外的不著名学者。在学派之前,各有小序和各学者的小传,然后是学者著作或语录选辑。本书是研究或了解明代学术思想史必读书籍。《宋元学案》

100卷,作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是沿用《明儒学案》书例之作,将宋元两代学术思想按不同派别加以系统总结,共立学案91个,其中《象山学案》最为精善。此书在编纂体例上比《明儒学案》为佳,如:不定一尊,对各家各派不持偏见;一视同仁,每一学案前先立一表,述其师友弟子以及学派渊源及传授,并均立小传。另有附录,载其遗闻轶事,特别是当时和后人的评论,以供读者自行判断。《朱子年谱》

四卷,作者王懋竑(1668~1741),字予中,号白田,江苏宝应人,清代学者。此书是作者历时二十余年、改稿四次而成。王懋竑精于考订,因有感朱熹作年谱者虽多,但多略而失当,所以参照李默等诸本,并据朱子之集、语类和著述纂辑等书,细心考订,融会贯通,才成此新谱。此书详于学问而略于政事,对朱熹著述一一叙其年月,是研究朱熹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汉学师承记》

八卷。作者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江苏扬州人,清代学者。此书用纪传体例记述清嘉庆前以考据著名之汉学学者的生平、学说、著述,师承等情况。其特点是重吴派轻皖派,所以吴派前,皖派后。全书取材丰富,资料详实,在一些传文中,还载录了自己的见闻和评论,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经学历史》

十卷,作者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人,清代经学家。因题所居曰“师伏堂”,世称“师伏先生”。此书是作者晚年讲学的经学课本,也是一本着名的经学入门书。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将经学的发展史分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十个时代,分别加以分析介绍,可供初学者了解两千年经学的演变情况。《尚书引义》

作者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晚号船山,后人尊称船山先生,明末清著名思想家。作者历经艰苦努力,于康熙元年撰成《尚书引义》这部评史论证的光辉著作。他通过引申和发挥《尚书》的观点,抨击明代政治,批判程朱理学,而用朴素的唯物观阐明知和行的关系。同时对人性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人性是后天养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国故论衡》

作者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清代最后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参加康有为等人倡导的维新变法。《国故论衡》是章炳麟的重要哲学著作,他将“真知”当作世界的本源,亦即原子是世界的本源。由提倡进化论到后来否定进化论,思想驳杂,传统的儒学思想和近代的民主思想在这部书中均被反映出来。同时,该书也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尚书》

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历史文献。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内容上,《尚书》经过较长时期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才定型;记事上,起自尧舜时期,下迄春秋秦穆公。全书按时代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合编。其文体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其中大部分均为当时的原始记录,因此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尧典》记载了尧舜、禹的“禅让”故事;《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而《尚书》也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准,成为以后历史散文发展的源头。《仪礼》

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共17篇。相传为周公制作,又传为孔子订定。此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主要记载冠礼、婚礼、丧礼、朝礼、祭祀等传统礼仪的内容和程序,如:《士婚礼》中的记载纳采、成婚、拜见宗族的过程,举凡纳采时,主人如何站立,迎送、以及礼品的规格等礼仪,这些实际上都是从古代氏族社会用以团聚、组织、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宗法仪式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又成为整个封建社会中礼仪的渊源,故被视为“礼”的根本。《左传》

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共60卷,18万字。旧传为春秋末鲁太史左丘明所作,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应是西汉刘歆改编,而近代大多认为是战国初年时人根据各国史科编集而成。全书以“春秋”为纲,按鲁君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等13个国君依次记事,追述上溯周宣王而不及周贞定王。

全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取材广泛,博采当时诸国史籍简册旧文、故志、训、典、语、令及口头历史传说,不但反映了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及各类代表人物的活动,而且还保存夏、商、周等时期的历史资料。此书文字简洁优美,谨严而分明,委曲而尽致,以简括语句写纷繁的事物,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善用极少笔墨刻画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不愧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公羊传》《春秋》“三传”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公羊高所着。公羊高,战国时齐人。公羊善于阴阳五行之学,主张“尊王攘夷”、“大一统”,颂扬汤武革命是以有道伐无道。书中着重从义理上阐释《春秋》“大义”,反映出秦汉时儒家的社会理论,具有鲜明的“天人合一”色彩,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对研究秦汉思想史、政治史等具有重要的史科价值。《穀梁传》“三传”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西汉时才编成此书。相传为穀梁赤所著。穀梁赤,字无始,战国时鲁人,相传为子夏的弟子。此书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和《公羊传》体裁相近,都从义理来解释《春秋》。其学虽与公羊同师,但其传义之精,多有公羊所不能及者,而叙事审慎质朴,是研究秦汉间和汉初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国语》

21卷,共21篇。亦称《春秋外传》,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包括:《国语》《鲁语》,计196条目,70000字。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所记时间起自周穆王,下至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其记事比《左传》早246年,而两书内容相异者有94条。此书以着重记述人物言论为特征,对当代政治、外交、军事亦有所述。就史料价值而言,以周语、楚语较高,晋语、郑语、鲁语次之。

因与《左传》记事相参证,并多补其不足,故后人将《左传》称为《春秋内传》,将《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此书在历史编纂学上,首创分国记事之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战国策》

33卷,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部史料汇编,也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散文总集。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486章。其因“战国时游士辅听用之国,谋之策谋”而得名,所记在《春秋》之后,即从公元前453年前,韩、赵、魏三家灭晋开始,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为止,主要载录当时号称纵横家的谋臣及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辨论之言论。所有的传记、论辨、书信,都与各国时事有关,而以策士的阴谋权为中心,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特别是士人阶层的活动,有细致的记述和描绘,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此书文字华丽流畅,描写生动精彩,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刻画细腻深刻,所以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竹书纪年》

12篇,原称《纪年》,后因其原本写于竹简而正式更名为《竹书纪年》,是一部著名的古史编年大事记,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迄于公元前299年。其记载与《史记》等传统史书多有不同,因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更正《史记》的很多错误。而此书的发现还为整理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创造了条件。《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共130篇,分12本纪、10十表、8书、30世家,70列传。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字子长,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李陵辨解,获罪下狱,遭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而作《史记》。此书汇整先秦以来史书、国家档案,并实地考资料,记述自黄帝到汉武帝期间约三千年历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和其它重要人物的事迹。

首创纪传体例,以“本纪”为全书总纲,依年编次历代帝王大事。又以“列传”记帝王诸侯以外人物。其它如用“表”来列示人物事件脉络,或以“书”专记典制沿革等,都是首创,其体例为历代“正史”所沿用。后世史家以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治史态度,而奉之为典范。书中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史传文学的代表,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汉书》

共100篇,分120卷,“二十四史”之一。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奉诏继其父班彪之业而作,记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3年,计230年史事。此书在体例上,改《史记》中的《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由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等四个部分组成。而首创《古今人物表》,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将历代人物分为九等,均表列出来。书中70列传为全书的主要部分,除记载匈奴、西域等地的历史,还旁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以及有关的学术、政论文章,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全书内容叙事详尽,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生动,对后世散文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

120卷,“二十四史”之一。主要作者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人,南朝宋时史学家。此书记载光武帝建武元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6年的历史。范晔《后代书》问世以前,已有十八家后汉书,晔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各家之长,删繁补略,自订体例以类叙法编次,多录奏疏文章。皇后入本纪,而新立《党锢传》《宦者传》《文宛传》《独行传》《文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类传。《后汉书》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书中语言流畅,叙事简明详尽,结构严谨。《三国志》

65卷,纪传体三国史。内容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四川南充市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列本纪称帝,蜀吴为传称主。此书魏、吴志参考鱼豢《魏略》、王沈《魏书》、韦曜《吴书》等书编纂而成。蜀志则多靠作者实地采访搜集而得。成书依次为蜀、魏、吴,其记事以简明为特色,因剪辑得当,所以保存不少宝贵资料。如《华陀传》,保存了古代医学资料。《张鲁传》《刘传》,有我国道教史资料。而鲜卑、乌桓,高句丽等民族史料,尤为珍贵。三志原本独立,后世合为一书。《晋书》

13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晋代史。作者房玄龄(578~648),字乔松,齐州临淄人,与褚遂良受诏重作《晋书》。《晋书》体例完备,叙事详尽,志书精湛,列传充实。但因主编多文学之士,故此书词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鉴别取舍,不甚注意,故流于“竞为绮艳,不求笃实”。但《晋书》是诸家晋史中的唯一现存者,因此对研究者来说仍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宋书》

1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刘宋史,作者沈约(441~513),字休文,浙江德清西人,南朝梁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宋书》记事始于刘裕创业,终至萧道成代宋建齐,书中选录诏令章奏等文件甚多。此书的志,上溯三代秦汉,尤详于魏晋,可补《三国志》的不足,对研究东晋南朝的政治制度、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很有帮助。而列传反映社会经济、赋税和土地占有情况,是研究刘宋历朝的重要史书。《南齐书》

6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齐史。作者萧子显(489~537),字景阳,江苏常州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南朝梁史学家。《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与李百药的《北齐书》有所区别,遂改称《南齐书》。其书有志无表,且《食货》《刑法》《艺文》均缺,但它是现存记载南朝历史的最完整的一部著作,保留了诸多原始资料,能反映南朝之文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情况,故仍是研究南齐历史的主要依据。《梁书》

5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梁史。作者姚思廉(557~637),本名简,为唐初史学家。《梁书》起自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敬帝帝太平二年,记载梁朝56年间史事。本书是依据其父姚察的旧稿而成,而姚察历经梁、陈两代,时人记事,史料价值极高。故《梁书》是现存梁史的较原始的记载。在行文方面,舍当时盛行的骈文,而仿效司马迁、班固用简练的散文记事。就史料来说,范缜、阮孝绪、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的思想、目录、医药等方面的材料。《陈书》

3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陈史。《陈书》记载自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共30年的陈朝史事,作者姚思廉。此书资料来源为其父姚察的遗稿。因是时人所写,故史料价值较高;又因为当时显宦,故此书偏重帝王将相的才华谋略,推崇士族,标榜门第,对一些事实不能秉笔直书,但由于有关记载陈代的大部分历史著作皆已失传,故《陈书》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魏书》

13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魏史。作者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河北平乡人。《魏书》叙述从道武帝拓跋部建魏开始,到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灭亡,共165年的历史。魏收集当时人,写当时事,身为当代人,故内容颇为详悉,但由于史德欠佳,其评论人物、叙述史事,往往颠倒是非,时人称他为“秽史”。本书志有创新,而列传包罗广泛,材料丰富,故仍不失为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书籍。《北齐书》

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齐史。作者李百药(565~648),字重规,河北人,唐初史学家。本书虽称记事起自496年,止于579年,共80年,但实际上始于550年高洋称帝,终于577年北周灭北齐,共28年。此书首尾完整,列传范围广泛,材料丰富;且文笔生动,保留了当时的口语。是研究东魏、北齐历史一部重要书籍。《周书》

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周史。作者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学家。《周书》记载自505年至2581年间,约七十余年之西魏、北周两朝的历史。从内容上来看,由于唐初修周史,时间隔得近,已成的著作不多,故资料缺乏,所记史实欠缺全面性;从文字表达来看,文笔简练,内容不贫泛。而所保存西魏、北周这一段历史的记载较原始。《南史》

8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其中《帝纪》10卷、《列传》70卷。此书成于643年至659年。作者李延寿,字遐龄,河南安阳人。书中记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170年历史,作者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将《列传》中不同朝代的一姓一族人物集为一编,如数家珍,犹如世家门族的谱牒。本书删繁就简,文字简洁易读,并增入四书之外的材料,故仍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北史》

1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朝史。作者李延寿,见《南史》介绍,《北史》起于386年,终于618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周、隋四个朝代共233年的历史,但实际上是删并魏、齐、周、隋四书而成。此书与《南史》具有共同点,删繁就简,虽有失当之处,但仍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史籍。《隋书》

8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隋代史。主要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人,唐初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此书记载从581年至618年的历史,资料丰富而可靠,然已整理编作成书的著作不多。总的看来,《隋书》在唐初几部官修书中,还算较好的一部。叙事简洁、文笔流畅,令人百读不厌。《旧唐书》

2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唐代史。作者刘昫(888~947),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在后唐和后晋时,两度提任宰相并兼修国史。本书记事上自618年,下迄909年(哀帝天佑四年),共290年的历史。后晋编《旧唐书》时,距后唐灭仅三十多年,故资料丰富。而长庆以前,多用唐代官修的实录,因此在史料保存方面,应可以充分肯定其完整性。《新唐书》

22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唐代史。成书于1060年,主要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新唐书记事上起618年,下迄907年,共计290年的历史。著书目的是为更完备总结唐代盛衰的历史经验。本书特点是“其事则增于前,其书则省于旧”,首创《兵志》《仪卫志》《选举》三志;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唯文辞刻意求简,以致时有年代含糊不清,与《旧唐书》相同。但从编书体例和文字严谨来看,新书是值是肯定的;而从原始史料保存的完整性来看,旧书又胜其一筹。

1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包括《本纪》60卷、《列传》77卷、《志》12卷。由薛居正监修,参加修作者尚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人。薛居正是北宋初政治家,北宋初官至宰相。其分梁、唐、晋、汉、周五书,记事上起907年朱温称帝,终于960年北宋灭后周,前后计54年的历史。此书根据五代的实录等写成,文献颇丰,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作者欧阳修。计54年的历史。包括《本记》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书中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而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此书文辞力求“高简”,对史实多有忽略,唯间采小说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故仍有一定之史料价值。《宋史》

496卷。“二十四之一”,纪传体宋史。主要作者脱脱(1422~1452),文称脱脱不花、普花可汗,官中书右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为元代史学家。《宋史》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助于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等。如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熙宁变法等,书中都有详载。特别是,还保存许多有关天文气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同时,书中首创《道学传》,对宋代道学(理学)的兴起有较充分的反映。但因成书仓促,故详北宋而略南宋,而资料剪裁、史实考订亦颇多错误。《辽史》

11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辽代史。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末附《国语解》一卷,主要作者脱脱。《辽史》以辽代耶律俨的《实录》和金代陈大任的《辽史》为基础,兼用辽人的行状、家传、暮志、碑刻等,略加修定编排而成。此书较完整而系统地记载了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当代政治、经济、阶级、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因《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都已失传,因此该部《辽史》成为现存唯一记载辽朝历史的重要史料。《金史》

13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金代史。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末附《金国语解》,为脱脱等作。其材料来源,主要是金代各朝的实录和各朝编修的《金史》。此书比较完整而系统记载金朝历史,是研究金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以及天文地理的重要史料;其书条例整齐,胜于同时编修的宋辽二史。但也存在不少错误,如语多掩饰、虚妄,体例编次不当,人名错讹,互相歧异。《元史》

21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元代史。包括《本纪》44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任总裁,及赵埙等十六人纂修。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人,明初文学家。《元史》一书是根据实录、后妃功臣列传及诸家所撰行状、墓志、表志及《经世大典》等书而作,保存了较多史料。此书编修时早,元灰之当年就筹办,第二年开修,且编刻印速度快。由于较仓促,因此不利重要资料的保存,对重要史实如中西交通等未加详述,编次亦混乱。但此书仍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其客观性强,能“据事直书,具文见意,使其善恶自见”。《资治通鉴》

294卷。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资治通鉴》得神宗赐名作序,记事上自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共1362年历史。此书先编“丛目”,再制“长编”,最后笔削润饰而成。内容以叙政治、军事为主,目的在为统治者提供国家治乱兴衰的借鉴,故名“资治”。记事特点是详今略古,乱世多记,治世少记。尤着重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种种史实。其史对秦末、汉末、隋末、唐末的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记载更比正史更详细。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巨著,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续资治通鉴》

220卷,编年体史书。主要作者毕沅,字纕蘅,自号灵岩山人,清代史学家。记事上承《通鉴》,起自960年,下迄1368年,计408年。所记史实,有记事而无论断。如有歧异,则附考异,辨其真伪。宋纪部分记事以辽、金、夏与宋并重,对辽、金和宋末史事增补甚多,是通贯宋元基本历史较好的史书。《宋史纪事本末》

26卷,109目。纪事本末体宋代史。主作者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人,明代史学家。本书遵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并接继其记事时间,记载了从宋太祖建国到文天祥、谢枋得被害,包括宋辽金和元初诸朝的重要史实。作者以其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把大量错杂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而用较少的篇幅、流畅的文字,条理清楚地记述宋朝历史的大概轮廓,以及宋代各国兴衰治乱的种种事迹。此书涉及的问题较广泛,除政治事件外,对于诸如少数民族活动、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学术思想以及农民起义都有专章记裁,保存了重要史料。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述典章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内容的先河。《元史纪事本末》

27卷,纪事本末体元代史,作者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对元朝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科举、律令等各种制度,者有记述。但由于取材于《元史》和商辂等的《通鉴纲目续编》,及薛应旗的《宋元通鉴》,史料不是第一手,所以价值不高,且在史实考证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