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15:44:34

点击下载

作者:李靖堃、王振华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英国(第3版)

英国(第3版)试读:

前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共计141卷,涵盖了当今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十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列国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6月前英国驻华大使韩魁发爵士序

将英国从罗马时代直到今天的历史和文化浓缩到一本书中,这是一个听起来都会令人望而生畏的难题。即使对英国人来说,向中国朋友讲述我们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也绝非易事。英国的政治和文化机构可能仍根植于过去的传统,但今天的英国已同维多利亚时代有了天壤之别。21世纪的英国是充满动感的、开放的、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

中英双方对彼此都非常重要。现在的中英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阶段。简单地说,在商业方面,英国公司投资中国的行动和决心是首屈一指的;在教育方面,到英国求学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正在不断增强,两国之间的交往也会因此不断加强。

不断提高对两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我非常感谢王振华教授对此所做的重要贡献。英国驻中国大使 韩魁发爵士2003年导言

英国是一个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国家。尽管人口有限,面积也不大,且地处欧洲大陆边缘,但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它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资本主义强国。除了某些客观条件之外,主要原因在于,英国较好地把握住了历史机遇,较早进行了政治和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创立和发展了强大的工业,科学技术先进。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早,为它后来争雄世界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使它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能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但从19世纪70年代起,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英国开始丧失工业优势地位,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使英国的衰落变得更为明显和急剧。持续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英国病”于此肇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加快了英国衰落的进程。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已无可挽回地由世界一流大国沦为一个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只能发挥二流作用的中等工业发达国家。但必须指出,英国的衰落是相对的,或者说只不过是在向与其本身资源、人口等客观条件相称的角色“回归”: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它曾拥有与其本身客观条件不相称的过多的财富,并在世界上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霸权地位;而目前它在世界上的分量和地位,只不过是回到了其应有的位置。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虽是不争的事实,但它仍具有相当雄厚的工业实力和科技基础。其国民财富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虽已被一些后起的、发展更为迅速的国家超过,但更符合其自身的资源和客观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经济状况已有明显改善,近百年来的衰落趋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止。尽管在2008~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但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其经济恢复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按照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14年英国重回世界第五大国的地位。

这得益于英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伴随着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及时进行调整,在保持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内容的更新。二战后,英国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战后初期,英国面临着与战前迥然不同且异常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人民强烈要求变革。艾德礼工党政府实施了以国有化、充分就业和建设福利国家为重要内容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改革。之后上台的保守党政府尽管对工党的价值观念及其政策方针存有根深蒂固的反感和疑虑,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总体上延续了工党政府时期的政策,并适当加以调整,增加了与保守党价值观相符的一些内容。两党共同推行的这一系列大体一致的方针政策,被称为“巴茨克尔主义”,即“福利资本主义”。它曾经对医治英国的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成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平等和稳定。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巴茨克尔主义”已走入死胡同,于是“撒切尔主义”应运而生。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新右翼上台执政,开始实施新自由主义改革和政策调整。撒切尔主义的推行,引起了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英国经济治理的政策方针较过去有了重大改变,自由竞争原则和精神已广泛而深入地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英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某种程度的“中兴”。不过,撒切尔主义的自由化改革尽管在激活市场、提高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贫富差距拉大,造成严重的失业和社会排斥现象,加剧了工薪阶层的不安全感,危及社会稳定。在这种背景下,1997年以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政府上台执政,提出以“第三条道路”作为治国纲领的核心与理论基础。布莱尔指出,第三条道路是一次认真的重新评价。它寻求采纳中间和中左的基本价值观念,并使其适用于不断变化的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第三条道路旨在创立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力图全方位推进西方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它试图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以及社会竞争、个人创业与社会团结互助等结合起来,开创一种能够缓解大规模失业与贫富严重分化的新局面。总体而言,在工党执政的前半期,“第三条道路”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英国的内政和外交都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在1992~2007年长达16年的时间内,英国经济保持了连续增长。同时,即使在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情况下,英国的失业率在欧盟主要国家中仍然是最低的,政府财政状况也总体良好。在推进“新经济”方面,英国同样走在了欧洲国家的前列。但“第三条道路”既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内谋求改良,它就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制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工党执政后期,英国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这和“第三条道路”所宣扬的“平等、自由和公正”的价值目标相悖。教育和培训曾被视为提高竞争力和消除社会排斥现象的重要手段,然而人们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加剧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现象,使得“社会公正”实际上成为一句空话。在外交方面,英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十分活跃,英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恢复和提高。但是,布莱尔将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得英国成为美国推行“民主输出”战略的“小伙伴”。工党政府追随美国政策“亦步亦趋”,从而招致国内外的诸多质疑和批评,伊拉克战争成为布莱尔辞去首相职务的一个导火索。而英国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金融衍生品过度膨胀,使英国经济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陷入严重衰退。尽管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英国经济实现了较快恢复,但元气大伤,特别是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不得不连续多年实行财政紧缩,也限制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为。自2008年之后,无论是布朗任首相的工党政府,还是联合政府执政期间,英国在外交方面总体上采取“守势”。

但在外交方面,英国具有一种审时度势的应变“天赋”,能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只要能争取到的利益,就决不放弃,但它的实用主义传统又使其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英国历史上最擅长均势外交,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借助多方面的联系和他人的力量为自己的需要服务,所以常常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作用和影响。“三环外交”是丘吉尔战后为保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而提出的一项外交总方针。丘吉尔设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托英国作为二战战胜国的余晖和依然保有的大部分殖民地及其同英联邦国家的历史渊源,借助在战争中壮大起来并与英国保有“特殊关系”的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促成西欧国家联合抗苏的新局面,以维护和重振英国的大国地位。但是,随着自身实力的相对衰落及国内与国际环境的变化,英国不得不对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实行收缩,重点面向欧洲。在多年的犹豫和怀疑之后,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但英国国内在对外政策问题上的“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之争并未终结。撒切尔夫人强烈的亲美反欧情绪,致使其在1990年罗马欧盟峰会上投票否决欧洲经货联盟第二阶段建设计划,引发了一场全面的政府危机,并最终导致撒切尔夫人辞职。其后上任的梅杰首相尽管曾承诺要使英国居于欧洲的中心地位,但是由于担心欧洲一体化进程走得过远会危及英国的主权和独立,特别是顾忌保守党内欧洲怀疑派的强烈反欧情绪,因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采取消极防守和阻挠反对的态度,使英国在欧洲陷入空前孤立。在这一背景下,于1997年5月上台的布莱尔工党政府决定推行更为积极、更富建设性的欧洲政策。在经货联盟问题上,英国的态度也变得更趋积极明朗。不过从总体上讲,鉴于英国国内对主权问题的传统观念和欧洲怀疑主义情绪根深蒂固,工党政府对于欧盟进一步一体化的任何步骤和措施,都不得不采取审慎的态度。因此,在工党执政期间,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联合政府执政后,英国的欧盟政策趋向强硬,在诸多问题上与欧盟唱反调。2013年1月,卡梅伦首相在一次演说中提出,若保守党在下届大选中获胜,则将就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举行全民公投。2015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并单独执政。2016年6月,英国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结果显示,有51.9%的人投票支持英国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的未来关系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英国之所以一直在欧洲问题上犹豫不定,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虽地处欧洲,但多年来在情感和某些政策上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更为接近。尽管冷战结束后,随着英国力量和影响的进一步削弱,英美“特殊关系”实际上已被更为广泛的欧美特殊关系取代。但英国并不甘心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局限于欧洲。“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仍被认为是英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和谋略。英国自认为处于一种能够影响大西洋两岸关系发展进程的特殊地位,可以充当欧美之间的某种中介和桥梁。但是,英美“特殊关系”对于英国的对外关系并非只有正面的意义和影响。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固然可以增加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但若处理不当,就可能危及英国同欧盟和欧洲国家的关系,成为英国进一步融入欧洲的一种制约因素。特别是在英美两国都在调整外交政策重点、世界经济政治重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英国是西方列强中最早入侵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也是将近代欧洲文化、科学技术和新式产业模式输入中国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追求国家进步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程中,英国的经验和模式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国人对英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以后。当时大英帝国用炮舰打开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一些先进人士痛感必须知己知彼才能御侮图强,于是着手对英国等西方列强开展研究。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有关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开始源源不断地被介绍到中国来。不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自从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千辛万苦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中国人向西方学得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中国人通过十月革命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开展外交工作的需要,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学人撰写的有关英国的著述不仅数量大大超过以往,而且对中国的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也毋庸讳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左”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在国际问题研究中也有所体现,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随着改革开放年代的到来,中国学者对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兴旺的新时期。学者在摆脱了以往种种历史局限性的窠臼之后,以更为客观、冷静和科学的态度去观察、分析和认识英国的历史与现状,努力吸收、把握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的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关英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不少于百部(不含译著),远远超过此前近百年所出版的这类著作的数量总和。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列国志》丛书中的一部。作者试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英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问题做出综合性概括,这本书也是对作者多年从事英国问题研究的一个总结。本书第一版于2003年10月问世,2006年第二次印刷时做过少量文字修改;2010年12月,本书第二版问世,再版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数据。这次是对本书的第三次修订。本次修订,除补充和更新了最新数据之外,还对全书体例做了一定调整,特别是增加了“社会”一章。另外,始自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给国际形势也给英国的国内形势及其对内对外政策带来了诸多影响,本书特别在这些方面做了系统论述。

由于本书体例所限,无法用脚注的形式一一注明本书所引用的文献,但作者已尽量在参考文献中列明所参阅和引用的著作和文献。但所列参考文献难免有遗漏和缺失,因此,作者在此不仅要对所有从事英国研究的国内外学者表示敬意和感谢,还要向其著述未被列明的相关学者表示歉意。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的原作者王振华研究员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与第三版的修订,此次修订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李靖堃一人承担,特此向王振华老师以前为本书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敬请各位读者和诸位同仁批评指正。李靖堃 王振华2016年7月第一章概览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一 地理位置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或英国(The United Kindom或Britain)。英国是欧洲大陆西北岸外的一个大西洋岛国,地处北纬49°到61°,东经2°到西经8°。东临北海,南隔加来海峡和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距法国西北海岸35公里,著名的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将英国与欧洲大陆连接起来;西临大西洋和爱尔兰海,与爱尔兰共和国为邻。爱尔兰是英国唯一的陆上邻国,两国之间的边界线长360公里。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大不列颠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由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组成。爱尔兰岛包括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尔兰两部分,北爱尔兰位于该岛的东北部,只占爱尔兰岛总面积的1/6。大不列颠岛的西北方有内赫布里底群岛、外赫布里底群岛,北方有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等岛屿,南方和西方有怀特岛、锡利群岛、安格尔西岛等小岛,它们均是英国的组成部分。另外,英国还有14块海外领地(Overseas Territories),分别为:安圭拉、英属南极领地、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圣赫勒拿(包括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南乔治亚岛与南桑德韦奇群岛和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但其中的南极领地并未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这14块领地总面积约17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6万人。这些领地主权属于英国,但并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它们是原大英帝国的残余部分(1981年前为其殖民地),其中有些领地,如百慕大、直布罗陀和福克兰群岛经公民投票继续作为英国海外领地,其余一些领地则尚未获得完全独立。

爱尔兰海中的马恩岛和法国西海岸外的海峡群岛则被称为“王室属地”(Crown Dependency),系自主的英王室属地,有独特的宪法地位,在国际法上被称为“由英国负责的领地”。虽然由英国政府负责其防务与外交事务,但它们拥有独立的司法、立法和行政体系与结构。

英国国土面积为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其中,英格兰13.04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英格兰与威尔士加起来约占大不列颠岛总面积的62%;苏格兰的面积为7.88万平方公里,约占大不列颠岛总面积的32%;北爱尔兰的面积为1.41万平方公里。二 地形地貌

不列颠群岛原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由于第四纪末陆地沉陷,该岛屿与大陆分离。沉陷的陆地成为水下台地,从不列颠群岛延伸至大陆,形成了环绕大不列颠岛的浅水带。大不列颠岛是欧洲最大的岛屿,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最宽处将近500公里。它的沿岸曲折多弯,海岸线总长1.145万公里,有许多深深嵌入内陆的海湾与河口。大不列颠岛上任何地方与海洋的距离都不超过120公里。

英国地貌的主要特征是:西北部是高地,东南部为平原,其间夹有起伏的丘陵。英国低地和台地的面积大致相等,此外还有约5%的高地。英格兰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有一片海拔900米左右的丘陵区;东南部和东部有两片低地区(低于海拔300米)。有“英国脊梁”之称的奔宁山脉位于英格兰西北部。位于湖区的坎布里亚山脉的斯科费尔峰(海拔978米)为英格兰的最高点。南威尔士山地和康沃尔丘陵以东为英格兰东南部平原区,是富饶的农业区。威尔士地区多山,地势崎岖,坎布里亚山脉纵贯威尔士,多数土地仅适于放牧。威尔士的最高点是斯诺登山(海拔1085米),为英国第二高峰。苏格兰有3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北部为高地,本内维斯山海拔1344米,为英国第一高峰;中部低地高度在海拔150米以上;南部台地的海拔在850米以上。北爱尔兰大部分为地势较低的高原和丘陵,平均海拔为150~180米。

英国降水充沛,而地势又崎岖不平,于是形成了颇为密致而水量丰富的河流网。泰晤士河及塞文河为英格兰的主要河流。泰晤士河全长346公里,自西向东流经英格兰东南部平原,最后注入北海,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塞文河全长354公里,为英国第一长河,发源于威尔士的山地之中,自北向南流入英国西海岸的布里斯托尔,形成宽大的三角港湾。此外,默西河及亨伯河的两处入海口对发展港口运输均很重要。苏格兰的主要河流有克莱德河、斯佩河和特威德河。威尔士的主要河流有迪河、泰威河及泰菲河。北爱尔兰的主要河流有班恩河、厄恩河和福伊尔河。

英国的内陆水域最初是在造山作用下形成的,后来又受到冰川运动的影响,大陆冰层的运动加深了原来的谷地,于是在冰层融化之后形成了众多大小不等的湖泊。在苏格兰北部的高山地区和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湖泊尤其众多,以怪兽疑踪而闻名遐迩的尼斯湖就镶嵌于苏格兰西北部的高山峡谷之中。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湖泊美丽如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英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北爱尔兰中部贝尔法斯特附近的内伊湖,面积为390平方公里。三 气候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总的来说气候比较温和,温暖的北大西洋洋流和秋冬两季盛行的西南风带来了温和的气候。整个英国总体上冬暖夏凉,不同季节之间的温度变化也不是很显著,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2℃,最低温度也很少低于零下10℃。北部冬季的平均温度为4℃~6℃,南部夏季的平均温度为12℃~17℃。苏格兰最北端的年平均气温为6℃,英格兰西南部则为11℃。

英国雨水充足,全国平均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低气压、常年多西南风、面向大西洋以及西高东低的地形,是决定和影响全国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地区,降雨量的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和北部山区平均年降雨量高达1600毫米;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则不足800毫米。各个季节的降雨量总体上比较均衡,一般来说,3~6月是最干旱的季节,9月到次年1月天气最为潮湿。

英国纬度较高,日照时间较短。在5~7月3个日照时间最长的月份,苏格兰北部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为5个小时,位于英格兰南端的怀特岛每天为8个小时;在日照时间最短的11月到次年1月这3个月中,苏格兰北部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仅为1个小时,英格兰南部海滨也只有2个小时。

英国天气经常阴云多雨,特别不稳定。英国人有句俗语:“不拿雨伞就别出门。”变幻无常的天气成为人们见面时不可或缺的话题,也是与陌生人第一次交谈时最好的话题。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英国极端天气明显增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例如,人们对2003年夏天席卷整个欧洲的热浪至今记忆犹新:当年,欧洲经历了500年以来最热的夏天,而英国夏季的最高气温纪录也被打破,肯特郡气温曾高达38.5℃。再如,气候变化带来了降水的增多,使得2012年的夏天成为英国100年来最潮湿的夏天;而2013年,英国则遭遇了50年来最冷的春天。酷暑和严寒交织在一起,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小麦收成同比减少30%,英国11年来首次被迫进口小麦。2014年初,英国遭遇20年来的最强暴风雨,对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破坏,也导致了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而据预计,未来10~15年内,英国还将发生多次极端天气事件,因此,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四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中央对地方实施管理,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地方对其自主权的维护是既对立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会不断进行调整,行政区划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英国是一个有长期地方自治传统的单一制国家,其地方自治制度始于中古时期的郡制。英国地方政府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主要发生在19世纪,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公共事务成倍增加,导致政府职能不断扩展。现代化促进了新兴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成长,合理界定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包括地方政府)与公民的权能界限便成为一项迫切任务。19世纪因此成为英国地方政府改革的黄金时期。特别是19世纪末进行的几次改革,基本奠定了现代英国地方政府制度的格局,也因此确立了当代英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框架: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郡或郡级市、城区或乡区两级地方政府设置,在乡区之下设教区议会或教区会议。苏格兰也设立了郡议会,并对市镇管理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进行了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原因在于,尽管19世纪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曾对英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这一陈旧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规模大小悬殊、责任分散、组织重叠现象严重。为此,1958年至1972年,英国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对地方政府结构进行审查,并提交了相应报告。19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地方政府改革法》,该法于1974年4月生效。新制度规定,地方行政基本上分为两级:高一级为郡,在它之下是区。乡村之下还设有教区一级,管辖范围包括一个村庄及其周围的农场。

1972年的《地方政府改革法》废除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原有的83个郡级市,并将58个郡缩减为47个,另外将原有的1250个郡属市、城区、乡区调整为333个区。同时,在6个大城市地区设立6个都市郡:利物浦(默西塞德郡)、大曼彻斯特、伯明翰(西米德兰兹郡)、利兹-布拉德福德(西约克郡)、设菲尔德(南约克郡)和纽卡斯尔、森德兰(泰恩-威尔郡)。

伦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1963年根据保守党政府公布的《伦敦政府法》,正式建立了大伦敦议会,下设32个自治市。1972年的改革又将大伦敦划分为大伦敦议会下辖的32个市区,外加伦敦城。

1975年以后,苏格兰地方政府也做了相应调整,除3个岛区实行一级地方政府制度外,其他地方均实行两级地方政府制度:9个专区下设53个区,区又划分为若干社区。1986年4月1日生效的《地方政府法》取消了都市郡议会和大伦敦议会,其职权被转交给区议会和新的联合委员会,以及其他一些特定机构或准政府组织。

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行政区划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动。英格兰的25个郡进行了重新改组,设立了46个新的单一地方政府机构。在苏格兰,原来由9个专区和53个区组成的两级地方政府体系被29个新设立的单一地方议会取代,原有的3个岛区议会则保持不变。在威尔士,新设立了22个单一地方政府机构,取代了原有的8个郡议会和区议会。

1997年大选后工党上台执政,再次对地方政府进行改革。其中3项最重要的举措是:第一,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设立地区议[1]会,实施权力下放;第二,成立大伦敦政府,并于2000年5月选举产生大伦敦市长和大伦敦议会;第三,将英格兰划分为9个地区(含伦敦),并分别设立地区开发机构。2010年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上台执政,于2011年通过《地方化法》,废除了地区开发机构。此外,英格兰的9个地区只在统计意义上存在,不再有实际的行政功能,但适用于欧洲议会选举的选区划分。

相较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英格兰的行政区设置比较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郡和区两层机构的行政区,另外一种则是仅设有单一地方政府的行政区。英格兰共有34个设有两层机构的行政区,包括大伦敦、6个都市郡和27个非都市郡;只设单一地方政府机构的行政区有57个,包括55个单一行政区、伦敦城和锡利群岛。

自1997年开始实行权力下放之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均设有单一的地方议会,因此相较于英格兰,这些地区的行政区划要更简单一些。威尔士共有22个设有单一地方议会的行政区,苏格兰有32个,北爱尔兰有26个。五 国旗、国徽、国歌

英国国旗为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悬挂于海军军舰上时则为3∶5),由蓝色背景、1个红色带白边的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1个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1个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组成,很像汉语中的“米”字,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米字旗”,其正式名称为“Union Flag”或“Union Jack”。

英国国旗在形成这种形态之前,经过了十分漫长的演变过程。英格兰的白底红十字旗最早产生于1200年,随后被用作国旗。1606年,詹姆斯一世统一英格兰和苏格兰,将其与苏格兰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的图案重叠起来,作为大不列颠的国旗。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组成联合王国后,其白底红色的交叉十字旗帜又与大不列颠国旗重叠,最终形成了英国国旗。虽然后来爱尔兰南部脱离英国,成立了爱尔兰共和国,但英国的国旗并未再做改变。

英国国徽即英王王徽(Royal Coat of Arms of the United Kingdom),于1837年启用。其中心图案为1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各有3只金色的狮子,象征着英格兰;右上角则为1只红色的狮子,象征着苏格兰;而左下角则是1只金色的竖琴,象征着北爱尔兰。盾徽最上端是1只四脚着地的金色狮子,头戴圣爱德华王冠,是英王的象征;盾徽左侧也是1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代表着英格兰;右侧则是1只银色的独角兽,代表着苏格兰。盾徽周围用法语写着一句格言“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即“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用法语写着“Dieu et mon droit”,即“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盾徽底部是一片绿地,其中有象征英格兰的玫瑰,象征苏格兰的蓟,象征威尔士的韭葱和象征北爱尔兰的三叶草,但在苏格兰使用盾徽时,其图案有所不同。[2]

英国国歌为《上帝保佑女王/国王》(God Save the Queen/King),作者不详,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其起源于苏格兰的宗教圣歌。其最早的印刷版本出现于1744年,歌词如下:

上帝保佑女王,祝她万寿无疆,神佑女王。常胜利,沐荣光;孚民望,心欢畅;治国家,王运长;神佑女王!扬神威,张天网,保王室,歼敌人,一鼓涤荡。破阴谋,灭奸党,把乱盟一扫光;让我们齐仰望,神佑女王!愿上帝恩泽长,选精品,倾宝囊,万岁女王!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六 民族与人口

英国人系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主要由四大民族组成,即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英格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苏格兰人的祖先是皮克特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威尔士人是5世纪时逃到威尔士山区的凯尔特人的后裔,北爱尔兰的大部分居民则是17世纪移民到北爱尔兰的英格兰人及苏格兰人的后裔,其余为爱尔兰人。通常情况下,这四个民族都很重视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差异,不称自己是“英国人”或“不列颠人”,而称自己是“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或“爱尔兰人”。这并非一种矫揉造作或装腔作势之举,而是对自己民族特性与文化传统的强调和认同。

英格兰人占英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英格兰地区经济也更为发达。苏格兰拥有自己的教会组织、法律制度和独立的司法体系,在许多方面都与英格兰有着重要差别。苏格兰高山地区约有8万人还在说古老的盖尔语,苏格兰人至今在音乐、服饰上也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也正因为其有着不同于英格兰人的独特的民族性,多年来,一直有相当数量的苏格兰人要求从英国独立出去。威尔士人也有自己的语言,尽管只有1/4的威尔士人在说这种语言,但对大多数威尔士人来说,这是其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人们不仅在乡村的农庄、学校和教会中仍在说这种语言,而且它在被称为“Eisteddfod”的威尔士诗歌艺术节上还是一种必须使用的语言。人们希望通过用地方语言进行音乐、戏剧和诗歌比赛,促进威尔士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北爱尔兰居民尽管人数不多,但在宗教问题和民族认同方面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自从爱尔兰岛南北分治以来,北爱尔兰便分裂为两派:一派为主张与英国保持联合状态的新教多数派;另一派则为罗马天主教少数派,主张建立统一的爱尔兰。北爱尔兰曾是长期困扰英国政府和英爱关系、涉及北爱两大对立教派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个难题。不过总的来说,英国各民族都或多或少带有凯尔特人的血统,又或多或少地融合了日耳曼人各分支的血统。他们不仅拥有共同的生活地域和共同语言,而且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利益与认同感。这一点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表现了空前的团结一致。

从种族构成来看,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混居的国家。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有87%的英国人为白人(比1997年时下降了7个百分点),其余13%属于其他少数种族,主要是从西印度群岛、南亚次大陆和非洲、加勒比海地区英联邦国家迁来的黑人和亚洲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亚洲人,占英国人口总数的7%(约400万人),黑人占人口总数的3%,混血种族占2%,其他种族(包括爱尔兰人、吉普赛人等)占1%。其中,印度人大约占到了少数种族居民总数的1/4。少数种族居民多数集中居住在英格兰(主要是东南部),少数居住在苏格兰和威尔士。伦敦辖下的布伦特地区是少数种族居民最为集中的地方,该地区将近45%的人口属少数种族居民。约3/5的黑人居住在伦敦。在伦敦之外,莱斯特、伍尔弗汉普顿和豪恩斯洛是印度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巴基斯坦人则多聚集在兰开夏郡、大曼彻斯特和西约克郡。华人则以伦敦的“中国城”为聚集中心。

英国是欧洲人口较为众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英国人口首次突破6400万人。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到2014年年中,全国人口总数为6459.6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0.77%。其中,英格兰人口为5431.6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6.5人。苏格兰人口为534.7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7.9人。威尔士人口为309.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8.7人。北爱尔兰人口为184.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0.5人。英国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4.6人,在欧洲仅次于荷兰和比利时,居第三位。英国人口出生率为12.5‰(2013年),死亡率为8.9‰(2013年)。

英国人口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经历了很长时间。18世纪中叶,英国仅有650万人,远不及欧洲大陆的一些大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特别是在19世纪,主要受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两个因素的推动和影响,英国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从1801年到1901年的100年间,仅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人口就增加了两倍多,由原来的900万人增至3200万人;苏格兰由于移居海外的人口较多,人口增长幅度没有那么大;而爱尔兰则由于饥荒和向海外移民,居民人数甚至有所减少。但总体来看,英国的人口总数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整个20世纪,英国人口从3800万人增加到了将近6000万人,但除二战之后和60年代这两个婴儿出生高峰期之外,人口增长的速度十分缓慢。

与此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涌入新兴工业区,英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而城市中心区人口则不断膨胀,大约有10%的英国人居住在乡间,而其余90%住在大城市或小城镇。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大伦敦区和英格兰南部与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占全国人口的26%,而它们的面积仅为全国总面积的10%。人口密度最低的地方是苏格兰北部、湖区及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农村地区。

近年来,与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英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从1901年的5%增加到了2001年的16%,2013年时这一比例为17.4%,达到了1100万人。其中,85岁以上人群的增长速度最快,1985年时,英国超过85岁的人只有70万人,2012年时增加了1倍,达到了140万人。预计到2035年,这一人群将达到35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与此相应的是,16岁以下的人口所占比例则呈不断下降趋势。1971年,16岁以下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而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19%,为1200万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继续加快,预计到2021年,英国65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大大超过16岁以下的人口总数,这将使得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更加沉重的负担。

从性别比例来看,2013年年中,男性占英国人口总数的49.19%,女性所占比例为50.81%。其中,25岁以下的人群中,女性人数略低于男性,但从25岁开始,每个年龄段的女性比例都高于男性,特别是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人口比男性多了将近1100万人。

随着人口的变迁,英国人的家庭与婚姻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3]首先,英国住户的数目不断增加,已从1961年的1630万户增至2013年的2640万户。与此同时,住户的平均规模不断缩小。1971~1991年,住户的平均规模从2.91人减少到2.48人,到2013年为2.4人。在所有住户中,单人住户的比例迅速增长,2013年占住户总数的29%,比1961年增加了1倍多。

近年来,英国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3年,英国共有1820万个家庭。其中最普遍的类型仍然是传统的已婚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8%。但是,近年来,选择同居而不结婚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2013年时占家庭总数的16%,比10年前增加了28%。与此同时,单亲家庭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013年约占家庭总数的16%,比10年前增加了13%,与1971年相比则增长了3倍之多。

与此相应,英国人的婚姻状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每年结婚人数所占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在16~64岁的人群中,1991年,每1000人的新婚比例为36‰,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则下降为20.8‰。与此同时,英国的离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1970年时离婚率仅为4.7‰,1976年就突破了10‰,2004年曾达到14‰的最高值,此后有所下降,但2012年离婚率仍为10.8‰。2013年,在20~49岁的女性中,已婚比例仅为43%,还不到一半;单身比例为47%;离异比例为9%;其余为寡居者。而在1979年时,已婚者的比例高达74%,单身和离异者的比例则分别仅为18%和4%。婚姻家庭状况的变化反映了英国社会变迁的趋势,也对政府的教育、社会保障和住房建设等政策造成重大影响。七 语言

英语是英国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交往中最常用的语言。除英国外,它还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也是爱尔兰的官方语言之一。在那些曾被英帝国侵占过的众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不管它们现在是否仍然属于英联邦,英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交往中,人们也大多使用英语。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用拉丁字母书写。古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了公元7世纪才开始出现文字记载。9世纪后半期阿尔弗雷德大王当政时,兴办教育,奖励学术,他本人还用英语写书,并下令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英语作为一种文字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不过那时的英语还是古代英语,现代人中除专门研究古英语的学者外,已经几乎无人能看懂这种语言了。

到了11世纪,诺曼人作为征服者来到大不列颠,法语成了上层社会的流行语言。新贵族即使学了英语,因怕有失身份,也不会在公开场合使用。此时的著作和文字记载使用的是拉丁文或法文,英语沦落为村野市井小民的语言。也正因为如此,英语摆脱了僧侣与学究的束缚,在民间被自由地广泛使用,不仅富于生活气息,而且不像德语或法语那样有烦琐的词尾变化:名词一般无阳性、阴性之分,动词也极少随人称变化。

14世纪时,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英法之间开始了“百年战争”,法语成为敌国语言。国王下令在朝廷、教堂和学校一律使用英语,禁用法语。于是,贵族们开始说英语,诺曼人与英国人的区别逐渐消失。

中世纪的英语因长期不登大雅之堂,导致各地的拼写方法很不一致。到了15世纪,威廉·卡克斯顿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开设了第一家印刷厂,印制了18种用英语写成的书籍。卡克斯顿不仅是印刷商,还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英语学者。他出版的各种书籍在文法以及拼写方面为英语制定了标准,对英语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对英语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原来英国使用的《圣经》是用拉丁文写的。16世纪初亨利八世与教廷决裂,下令英国的教堂要有自己的《圣经》英译本。从那时起,英文版《圣经》一直都是最畅销的书,它的语言生动精练,对英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18世纪,随着英国文学的逐步发展,塞缪尔·约翰逊编纂的第一部英语词典问世,为英语的正确拼写与使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语本是英格兰的民族语言,随着英格兰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张,它逐步传入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成为这些地区的正式语言。这三个地区凡是受过教育以及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居民,都能说比较规范的英语,但不少人往往带有地方口音,常使用一些当地特有的词语,例如很多苏格兰人的英语就不是很容易听懂。在偏远山区,现在还有不少人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如威尔士的威尔士语、苏格兰的盖尔语,以及北爱尔兰的爱尔兰语(也是一种盖尔语)。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一 宗教

英国的宗教史主要涉及的是基督教在英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在公元4世纪以前罗马统治英国时期,基督教的某些影响已波及不列颠群岛,但尚未传播开来。公元432年前后,圣帕特里克推动爱尔兰皈依了基督教,他的信徒随后开始在威尔士、苏格兰和北英格兰传播基督教。6世纪末,英格兰南部的撒克逊人在其统治者的鼓励和推动下也开始皈依基督教,并在英格兰确立了宗教同国家之间的最早联系。664年在惠特比召开的宗教大会上,所有教会都同意采纳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

在英国基督教的沿革史上,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欧洲的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运动,当时英国在德国的影响下也开始对罗马天主教会表示不满。英王亨利八世由于痛恨罗马教皇对其婚姻问题的干涉,决定与罗马教廷断绝一切关系,并于1534年敦促国会通过法案,宣布英国教会不再听命于罗马教皇。英王自封为本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并将英格兰圣公会定为国教。此后又经过多次变革、反复、争论和调整,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教会都逐步摆脱了罗马天主教教义的束缚,其宗教仪式和信仰更加接近于大陆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与此同时,爱尔兰则仍忠于罗马天主教会。1688年,作为新教徒的威廉三世取代詹姆斯二世(英格兰最后一位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国王)成为英国国王,英格兰圣公会在英国教会中的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英国的基督教会主要分为英格兰圣公会、罗马天主教会、苏格兰教会和自由教会。英格兰圣公会是英国的国教,其世俗首领为英王,宗教首领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后者的正式称号是全英首席主教。宗教副领袖是约克大主教,正式称号为英格兰首席主教。这两位宗教领袖在教会审判方面具有仅次于英王的权力。英国国教的大主教、主教和副主教均由英王任命。其最高管理机构为英国国教大会,负责处理有关教育事务、教派关系、神职人员的任用,以及教会建筑物的维修等事项。英国国教现有两大主教辖区,即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掌管的30个主教区(包括1个欧洲主教区)和由约克大主教管理的14个主教区。每个主教区有1个主教,2个副主教。主教辖区下又分为牧区,全国现有13860个牧区。

罗马教廷曾是16世纪宗教改革所针对的主要目标,因此,天主教徒在英格兰曾长期受迫害,其僧侣制度和上层组织一度荡然无存,直到19世纪才开始恢复。而爱尔兰岛的绝大多数本土居民一直信奉天主教,只有北方6郡(即现在的北爱尔兰)因居民多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移民的后裔,所以当地多数居民信奉新教。实际上,今天大不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