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增量阅读1+1语文(3年级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17:30:19

点击下载

作者:张泓,雒红梅

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随文增量阅读1+1语文(3年级下)

随文增量阅读1+1语文(3年级下)试读:

让一加一大于二——写在前面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为小学语文“增量阅读”的发起人和研究者,我们用自己的实践,成功地“构建起了从课内到课外的无障碍阅读通道”(河南省教科所专家对课题的评价),随文增量、主题增量、自主增量、趣味增量,逐步开放的不同课型的创设,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基本实现了我们预期的“快省多好四步跨,课外阅读课内化”的实验目标。

我们的“增量阅读”从快教快学课文入手,探索总结出了“三段五点,一节两篇”的教学模式,即每节课由“自主读识—合作读议—积累运用”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完一篇主体课文(就是丛书所指的第一个1),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一篇课外文章(丛书所指的第二个1),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丛书”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依托的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教学参考的丛书。在选编时,我们以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为主旨,以大量阅读为手段,按照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条主线,设置主题单元,本着广泛性、趣味性、层进性的原则,在“课文再现”中收录了人教、苏教、北师大、沪教、语文S版等多种版本教材中的精美课文。对于多种版本共有的内容以语言文字优美、结构简洁科学、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优先考虑,如《落花生》《养花》《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我们还从其他版本中选取了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内容,如北师大版的《包公审驴》,苏教版的《生命的壮歌》《最佳路径》,人教版的《秋天的怀念》,沪教版的《去年的树》,语文S版的《老人与海》《稻草人》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一册在手,遍览经典,欣赏到更多作家的作品,领略到不同的语言风格。选文的文体上既有大量的诗歌、寓言、故事、童话,也有少量的文言文;除了能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外,还有关于家国情怀、抗日题材、革命传统教育等的内容,我们还选取了来自异域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增量阅读”和“课文再现”构成了有密切联系的姊妹篇,我们不做简单的表面化的拼凑,力争使读者有在情理之中,但又在预料之外的感觉,力求做到1+1>2。如在三年级上册“桥”这个主题单元,收录了中国桥梁的代表作《赵州桥》、关于桥的来历及发展的《桥梁远景图》,还有想象中的《天上的桥》,更有无形的《“生命桥”》;在四年级上册“友情”这个主题单元,有表现朋友间深厚感情的《生命的药方》,有形散而神不散的《假如我有这样的朋友》,也有人与动物感情相融的《老人与海鸥》,还有写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每组的两篇文章,要么是文本的深度拓展,如《海上的日出》和《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根据学段和内容的长短不同,这个“1”多数情况下是一篇,但也有为一组的。丛书的选文中既有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老舍的《草原》和《风景区》,又有不同作家的同名文章,如许地山和老舍各自的《落花生》。多数文章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也有相同主角的不同演绎,如《去年的树》和《鸟是树的花朵》。“随文链接”突出了一个“小”字,介于两篇文章之间,宛如一块小小的桥板,连起了两处由文字展示出来的特殊的风景。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有名言警句、生活常识、背景故事,又有人物介绍、方法提炼。如在许地山的《落花生》和老舍的《落花生》两篇文章之间,链接了帮助学生理解“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个中心句的“许南英离开台湾”以及能引起学生继续阅读兴趣的“落花生的作家粉丝”两个内容。“增量发现”设计了一对伴学的师生形象,一个是增老师,一个是学生量量,其名字刚好和“增量阅读”的内容相呼应。通过他们的简短对话,对读者加以学习的导引,这里既有学生大胆而新奇的发现,又有教师作为指导者的提示;既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难点的新视角,又有关于写作方法的巧妙总结。有的地方还和“随文链接”相呼应,使几部分内容浑然一体。

为方便学生阅读,我们给一年级的阅读内容加上了拼音。根据编排的顺序和特点,每个读者可以采取相对应的阅读策略:每组的对比阅读,能使学生辨真见美、弃恶扬善;结合“随文链接”“增量发现”来思考,能较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感情的脉络。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认真地阅读完全书,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进一步提高,阅读方法就会不断丰富,会从一个作家的某篇作品出发走向其更多的作品,会由一篇文章引出一部好书,会由一个主题引出广泛的思考,也会由作者写作方法的发现到向自己的习作迁移,会由一个热爱读书的小孩子逐步成长为一个内涵丰富、谈吐文雅的人。

在编辑这套丛书时,我们得到了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增量阅读”实验团队部分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向大家表示感谢!

但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在编印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编者第一单元春景第一组课文再现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陈木城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

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嗵!咚——咚——咚!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站在楼顶上看雨,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大地上。

大人说,这就是春雨。下了春雨,春天就来了。我喜欢春雨,它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

于是,春天听到了雨的鼓声,醒来了。所有的种子都回到大地的床上,让母亲抱它亲它教它发芽。

我仰着脸,让雨打在脸上;我伸出舌头,品尝一下这大地的乳汁,凉丝丝的,甜蜜蜜的!(选自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随文链接 文人眼中的春雨

春雨是如此温柔亲切,从古至今,都不乏描写和赞美春雨的名句,在不同文人的眼中各有不同。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张志和迷恋春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志南和尚喜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杜甫赞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朱自清笔下,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明代的大学士解缙夸“春雨贵如油”,宋朝的释道原称“春雨一滴滑如油”。春雨成了大家眼中的宠儿。增量阅读 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坐在教室里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正看着老师乌罕娜,但是,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噢,我那雪团似的小羊羔儿,在撞着羊妈妈的奶头跪着吃奶吧?我那刚拱出犄角的小牛犊儿,又在互相顶架吧?我那黑油油的叭儿狗正在追赶鹰映在地上的影子吧?“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乌罕娜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溜了号的眼睛。

达丽玛站起来,她怎么能听到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她脸羞得红红的,低下了头。“放学后你留下来,到办公室,我为你补这堂课。”

达丽玛坐下来,她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她多像一只渴望飞出笼子的小鸟,偏偏还要多关一会儿!

孩子们活蹦乱跳地背上书包回家了,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老师们都下班了,只有乌罕娜一人留下,她让达丽玛坐在自己对面,就像是对着四十二位学生,又开始讲起了课。

达丽玛听出来了,老师的嗓子沙哑了。

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

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了心里……

补课完毕,她才看到窗外正飘洒着细细的雨丝。“老师,下雨了?”“你没听见远处的雷声吗?”

达丽玛摇摇头说:“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补课了。”

乌罕娜忘记了疲劳,抑制住心中的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得很好,我放心了……”

二十一岁的老师解开蒙古袍衣襟,把十岁的孩子搂在身旁,在绵绵春雨中,送孩子回家。“老师,您的伞呢?”“前些天,被一个外地的兽医借走了。”“您一会儿回家,衣服要湿透了……”“这雨不大……”

乌罕娜把达丽玛送到家门前,扭身走了。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望着老师细雨中朦胧的背影。她没答理跑来讨好自己的叭儿狗,没去看心爱的小羊羔儿,不理睬调皮的小牛犊儿。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到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绵绵春雨一直下着。第二天早晨,乌罕娜推开家门,只见达丽玛正高高举着一把鲜红的雨伞,站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等待着她。看见老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像绽开的花朵。

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增量发现

增老师,我发现两篇虽然写的都是春雨,但一篇是写景,另一篇是叙事。

没错,《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作者抓住了雨的声音“哗啦哗啦,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叮叮咚咚,咚——咚——咚”把春天的小雨写得特别美好。而《春天的雨点》则讲了一个故事,写了乌罕娜老师为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护送她回家的事,赞扬了乌罕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增老师,我还发现:第一篇中的“春雨”是生活中的春雨,而第二篇中的春雨则象征着乌罕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第二组课文再现 柳笛和榆钱高洪波

我的故乡在北方农村,那里的榆树和柳树并着肩长。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

春天,我们折下一根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驯地呈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雏鸡叫。那时候,我们常常绿着手心和嘴唇,手拿十几只柳笛回家。

柳笛要现做现吹,放一夜,第二天就无法吹响了。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榆钱是榆树的奉献。榆钱非常好吃。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尝到土地的芬芳。手中的榆钱吃完了,你会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树枝上,然后想方设法爬上墙头,骑着树杈,在枝叶的遮蔽下吃个够。(入选冀教版、语文S版教材,上文是从语文S版转录)随文链接 含有春字的成语

春风得意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阳春白雪

回春之术 伤春悲秋

阳春有脚 长春不老

如坐春风 如登春台

雨后春笋 寸草春晖

满面春风 大地回春

枯木逢春 万古长春

万木争春 妙手回春增量阅读 舌尖上的春天积雪草

找寻春天,总是从绿色开始的,比如檐下反射出绿色光芒的小水滴,比如漫山漫野毛茸茸的绿色小草,比如郊外青山绿水间清幽的绿色气息……

大诗人白居易曾留下过这样的句子: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可见春天不仅是为梅花、樱花这样的名花而来,也为小草、荠菜这样微不足道的植物而来,春风普度人间,不会忘记任何一个角落。

早春,寒风尚且料峭,寒意还未消尽,田间溪头便已绿意盈盈,寂寞了一冬的野菜野花适时地活泛过来。田埂上,一株荠菜开着小朵的白花,细小,无味,在春日的风里摇曳。有孩子欢快地唱,春天在哪里?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花开了,春天也就来了。

早起晨练,家旁边的那家花店,已经把玫瑰、康乃馨一类的鲜花摆到店外,以便招揽生意。那些浪漫温馨的花卉旁边,赫然摆着一摊野菜,有苦丁、野芹之类,不搭调,却很和谐。

一个农妇模样的女人,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她并不高声叫卖,只悄声细语地与过往人拉家常,苦丁生吃,可以去火。野芹菜包饺子,味道鲜美。春天多吃野菜,既养生又环保。

已经有行人经不起诱惑,驻足在她的摊前,你能保证这些野菜不是塑料大棚里种植的?农妇言之凿凿,骗你干吗?你若不信,自己去山上采,保证原汁原味,野生营养,没有污染。

看到那些野菜,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时光,那些天真烂漫的岁月,上山采野菜野果,下河摸鱼摸虾,无所不为。山坡上,一丛丛,一簇簇,不用浇水也不用施肥,年复一年,自然生长。

每年春天的餐桌上,也必是野菜当家。新发的椿芽炒鸡蛋是一道名菜,椿芽墨绿,鸡蛋鹅黄,鹅黄椿绿,看上去就很勾人。清瘦的野蒜可以腌制做小菜,也可以掺了金黄的玉米面在锅里煎制,两面金黄,野蒜又白又绿,隐约有清淡的蒜香,百合科的野蒜还有通阳散结的作用。苦菜蘸酱,是一种天然吃法,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味道苦中带甜。苦菜又名山苦荬,民间也叫苦丁,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据说也是健康的减肥食品。

春天,可以吃的东西还有很多,榆钱糕,槐花饭,炒蕨菜,我最爱吃的还是母亲做的荠菜煎饼。去郊外踏青时,在田间地头随手撸两把荠菜带回家里做煎饼,可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儿。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荠菜带着泥土的芬芳,轻轻拱出地面,感知春天的美丽和温暖。

古人说: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可见这种野生的植物,不但随处可见,而且春天吃荠菜,是古已有之的民俗。《诗经》里曾有“甘之如荠”的说法,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荠菜做煎饼的馅。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把春天留在味觉里,把春天留在舌尖上。味觉里的春天是美丽的,是丰盈的,是充满生命力的。增量发现

增老师,我发现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春天可以吃到的美味。

这些野菜,在青黄不接的春天里曾经是救命的东西。

我还发现《舌尖上的春天 》引用了很多诗句,使文章读起来更有韵味了。

你记住了哪些诗句?

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句: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柳笛和榆钱》中作者运用“呜呜”“吱吱”“亮晶晶”“绿莹莹”这些叠词写出了柳笛声音的特别和榆钱的色彩,也把读者带回了那个难忘的年代。第二单元音乐第一组课文再现 喜爱音乐的白鲸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有一次,一群聪明、顽皮的白鲸追赶着鱼群,来到北极的楚科奇海。

这里太好玩儿了,还有好吃的鳕鱼。它们玩着,吃着,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

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白鲸们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层,但是冰层太坚硬了,它们绝望地叫起来。

正巧一个猎人发现了这群遇险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白鲸是珍奇的动物,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凿冰抢救白鲸,还给它们带来好吃的。可是天气太冷了,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向当地政府发电报,请求援助。

直升机和破冰船来了。在飞机的指挥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千米的通道。可是,白鲸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它们害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一个船员大声说:“白鲸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放放音乐试试,把它们引出去!”于是,船上响起了优雅的《蓝色的多瑙河》乐曲。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

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白鲸终于得救了。(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长春版、沪教版等版本教材,沪教版二年级上册题目为“白鲸得救了”,上文是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转录的,有改动)随文链接 动物们的乐感

人们常说:对牛弹琴。那么动物到底有无乐感?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2月16日报道,科学家近日证实动物也有节奏感,并且它们感受到的节奏是实际音乐的2倍。不仅如此,动物也能跟着音乐的节拍,欢乐舞蹈。

很早以前,就有研究报告指出,猴子和海豹可以理解音乐的节奏。它们能够跟着音乐有节奏地移动。随后,科学家对倭黑猩猩进行了科学实验,发现倭黑猩猩对于声音不仅敏感而且有天赋,它们听到的声音与人类听到的声音相同,流行音乐的节奏是每分钟140次,倭黑猩猩听到的音乐节奏是每分钟280次,即猿类动物感受到的音乐节奏是实际音乐节奏的2倍。更加令人兴奋的是,原本被科学家们认为毫无音乐天分的海豹,只要经过训练,完全可以培养出音乐节奏感。看来,动物是否具有节奏感这一话题终于尘埃落定了。增量阅读 森林里的“音乐家”[俄罗斯]瓦·伊凡诺夫

9月末,阳光明媚,正是大好的狩猎季节……

我和狩猎专家纳鲁宾绕过一片雪松林,登上了一个长满白杨的山坡。这儿豁亮而干燥,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林子里不久前还栖息着大雷鸟,如今却草木凋零,冷冷清清。

我们正往山坡上走的时候,突然听见一种很奇特的声音:开始是宛如音乐般的长音,后来是一声响亮的撞击,并带着细碎的颤音。纳鲁宾停下脚步,说:“这是什么声音?”

声音是从不远处一个黑压压的云杉林里传来的,每次的间隔时间几乎一样长。森林里完全可以听到被风刮断的树发出的呻吟声,但和眼前这种声音毫无共同之处。

我提议到那个云杉林里去看看,纳鲁宾也同意。走到云杉林旁边时,我们又停下来听了听。

森林里的声音总是这样,当你朝它们走去的时候,声音会越来越小,然而却清楚。于是我们听出,每次颤音响完之后,还要响起一阵叫声。就是说,这是熊瞎子的取乐。

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进林子,前面是一个长满松树的小山坡,声音就是从山坡的那一面传来的。要看到这个“音乐家”,得登上坡顶。

于是我们把猎枪装上弹,爬上山坡,藏在松树的树干后伸长脖子往下看。山坡的那一面很平缓,树不多,只有一些低矮而树冠巨大的松树和粗壮的云杉。坡的中央有一根被风刮断的云杉的树桩,树桩的边缘裂成了几片像花瓣似的板皮,离树桩不远处长着一棵敦实的松树,树下部一根粗大的树杈快断裂了。“熊在哪儿呢?”我问。“你瞧云杉后面!”纳鲁宾小声说。

我仔细观察那个树桩和松树,立即看见了熊——原来它趴在那株被风刮倒的云杉后面。不过它马上就站起来了,高高地直立着。我不由自主地往树干后一藏,并举起了枪。“别着急!”纳鲁宾低声说,“咱们先看看它要干什么……这可是个庞然大物啊!”

这是一头年老的化熊。只见它摇摇摆摆地走到那根粗大的树杈前,用两只前爪抓住树杈往那个云杉树的树桩前扳。树杈又粗又结实,但熊的劲儿也不小。它把树杈扳下来后,便把树杈的顶端插在云杉树桩的裂缝里,然后就拽着树杈慢慢往后退,退着退着突然把爪子一松。树杈响着往回弹去,当猛地一下绷直时,纷纷断裂的细树枝便发出音乐般的声音,与此同时,树桩上被撬开的板皮也往回一弹,发出一阵长久而细碎的颤音。

熊把头一歪,侧耳听着,当细碎的颤音终于沉寂下来后,它便发出一阵心满意足的声音,并喜悦地尖声叫着,在长满青苔的地上打起滚儿来。

纳鲁宾用胳膊肘碰了我一下。我朝他转过头,急切地用目光指了指手里的枪,但他表示反对地摇摇头。

这时,熊又把它的“音乐节目”表演了一次,但不大成功,树杈插得太靠近板皮的顶端,所以回弹的声音太短,而且没有细碎的颤音。熊站在那儿等了一会儿之后,好像是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在哪儿,于是便呼哧呼哧地又把树杈扳了下来。这一回它考虑得很周到,干得很细心。可是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它没有往一边让,以至于猛然弹起的树杈狠狠地打在了它的下巴上,把它打了个仰八叉,痛得它狂叫起来。爬起来后,它便朝树杈冲去,一面狂叫一面狠命地撅着树杈,并把撅断的树杈一截截地往坡下扔去。

怒气平息下来后,熊像人那样往地上一坐,一面用爪子抚摩受伤的颧骨,一面尖声地呻吟。这是绝好的开枪机会,我举起枪,瞄准了熊的脑袋。可是纳鲁宾轻轻地把我的枪管往旁边一推。我不解地看了他一眼,他却把自己的双筒猎枪指向天空,把扳机一扣,并和枪声一起大声地吼叫起来。

我傻呆呆地往旁边一跳,他却继续大声吼叫着,并用手指着熊的方向。

吓得半死的熊瞎子骨碌碌地滚下了山坡,爬起来后,飞快地往云杉林里跑去,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为丢掉这唾手可得的猎物而感到非常遗憾,便一本正经地谴责自己的朋友:“还是猎人呢!真会取乐!难道一个猎人能放弃这样好的机会吗?要知道,这家伙真正是自己送上门来的!真没想到你会这样冒傻气!”

可纳鲁宾心平气和地说:“不,伙计,打死这样的熊是罪恶,让它活着吧……要知道,这可真是一个会逗乐的家伙,要是能把它活捉住送到马戏团去,我看不用训练就可以上台。你说呢?”

我不满地朝他挥了一下手,不过,一想起熊瞎子的音乐,也对这个动物“音乐家”产生了敬意。

让它活着,让它去摆弄自己的乐器吧!增量发现

我发现不论白鲸也好,猴子也好,猩猩也罢,或者是那些蛐蛐也好,它们都具有乐感。

是的,它们的节奏感似乎更强些呢。

我还发现因为“音乐”,白鲸由恐惧、害怕变得温顺、可爱,而熊瞎子竟通过“音乐”,自得其乐。太神奇了!

是呀,音乐是没有界限的。因为音乐传递给我们的是快乐和友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