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生物未解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20:42:29

点击下载

作者:鹿军士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奇特生物未解之谜

奇特生物未解之谜试读:

前言

世界之大,充满各种各样的谜,许许多多未解的奥秘使我们对这个世界捉摸不透。走进奥秘世界,就如走进未解的谜团!奥秘总是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们,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先决条件,只要你去发现它,你就会进入一个个新的时空,使你生活在奇妙的世界里。

自然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取之于自然。大自然用水、空气及一切资源养育着我们。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永远离不开的保障。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拥有各不相同的景观和变幻莫测的现象,那不一样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高山、河流、平原、岛屿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探索自然世界,把握自然真谛,让我们真正成为自然的主人。

我们人类还没有完成对自身的认识,而野人问题却又出现了。野人或许是人类的特殊生存群体,或许是未被驯服的人类,也许我们就是野人进化而来的。野人是我们的同类吗?我们怎样与他们共生共存呢?认识野人,能够加深对人类的认识,能够寻找到人类童年的影子。

我们周围一切有生命的还是没生命的东西,让人总觉得那么普普通通,但总有一些东西有时会表现出惊人之举,让人感到惊异,觉得这些事物存在许多奥秘不是我们能够破解的,那么,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存在哪些不普通的未解之谜呢?或许揭开那些奥秘,我们会吓一跳的。

恐龙世纪尽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恐龙的身影却永远没有离开过我们,它们跟我们一样曾经是地球的主人,它们的生存、发展和消失,能给我们很大启示,是我们人类的一面镜子。研究恐龙,能够揭示人类的生存规律,也能够揭示自然的发展历史。

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和认识自然的脚步,探险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人们向大自然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令人叹为观止。有人闯荡杳无人迹的海角天涯;有人九死一生去探索未曾有人涉足的高山大川。总之,自然无限,探索无尽。

我们认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发现所有奥秘未解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秘密、真相和推理,甚至谎言和欺骗,探寻未解世界的真相,我们就会在思考与探索中走向未来。

其实,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无限魅力就在于那许许多多的未解的奥秘。我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对于那些无限的未解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未解现象不断解开,并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未解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奥秘发起挑战。这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世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大千世界的未解之谜,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好奇心理,我们根据中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本套丛书,主要包括自然、野人、奇特生物、恐龙等存在的奥秘现象、未解之谜和科学探索诸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奥秘,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第一章神奇新物种比指甲还小的袖珍蛙惊现大片小青蛙

2005年6月9日,北京市小汤山镇马坊村鱼塘附近的街道上、空地上、墙边、土堆里、杂草丛中、村民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是不停跳动的小青蛙,黑压压一大片,隐约还有一股腥臭的气味。

每当有行人或汽车经过后,路面上就会留下几十甚至几百只小青蛙的尸体。这些小青蛙身长不足一厘米,还没有人的指甲大,通体灰褐色。只要一有人走近,这些小青蛙就会争先恐后地跳向远处。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多小青蛙同时出现在路面上,竟然不见一只大青蛙。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一位大爷说,他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现象,以前下过雨后也会有青蛙蹦到路面上来,但像现在数量这么多还是第一次。小青蛙的数量很多

一位居住在鱼塘附近的村民介绍说:“这种大片小青蛙聚集路面的情况已经持续两三天了,尤其在6月8日,小青蛙的数量最多。我整天都要不停地扫院子,如果不扫,就根本没有地方下脚走路”。

尽管这个村民扫的速度快,但是小青蛙群出现的速度更快,没多一会儿,院子里就又满地全是。光他家一天就扫出去好几簸箕。

为了防止小青蛙跳入院中,还有的村民在家门前拦上高高的的木板,即使这样,还是会有少数的小青蛙爬进院中。

这位村民还说,6月9日小青蛙的数量已经少了很多,还不及6月8日的1∕5。6月8日,这些小蛙群就好像在表演特技一样,上下叠了好几层,最多的地方能有七八厘米厚,让人一看直起鸡皮疙瘩。新物种小百科名称:袖珍蛙类别:动物特征:身长不足一厘米发现地点:北京小汤山发现时间:2005年是不是青蛙

面对这成千上万的袖珍生物,村民们的心中充满了疑惑,甚至有人认为这些“不速之客”并不是青蛙。

有位村民说:“这些小青蛙从个头上看要明显小于常见的小青蛙。而且一般情况下,像这样大小的青蛙应该还没有完全变态,所以身后应该是有尾巴的,而且头应该更大一点,更接近蝌蚪的形状,像这么小的又没有尾巴的青蛙,真是不多见。”

而且比较奇怪的是,这些小青蛙只在鱼塘东侧附近的路面、草丛和村民家中出现,隔了条东西向的街道,路南的村民家中,小青蛙的数量就非常少。有人带着几只小青蛙的样品向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科学系王老师进行了咨询。王老师说,这些小青蛙与一般小青蛙相比的确略显娇小,但蛙类的种类繁多,所以在形态外表等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东西也是蛙类中的一员,如需确定它们到底属于哪一种蛙类,尚需进一步进行鉴定。再次发现袖珍蛙

2011年的8月26日,重庆市的武隆县水产站技术人员在一个乡的腹蛙养殖场内,发现一种仅有筷子头般大小的袖珍蛙。这种蛙的身体细长而扁,后肢长,指、趾间有发达的蹼;趾下呈吸盘状;趾、蹼呈半透明状,袖珍蛙在草丛中攀附、跳跃。

在蛙体平俯状态下观察,可见蛙头、背表面及大腿背部光滑,呈翠绿色,头、背、腿背部边缘以下呈暗灰色并有小的白色疣状物。后来,经过初步鉴定,确认这种袖珍蛙为树蛙。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树蛙种类很多,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我国就有树蛙29种。武隆县发现的属于哪种树蛙,还有待进一步鉴定才能够得出结论。趣味小阅读科学家在考察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时,在海拔3000多米高的茂密雾林下发现了一种和硬币大小差不多的蛙类。科学家原本是来此研究致命的壶菌,却意外发现了这种小蛙类。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蛙类的雌蛙只产两个卵,而它们的卵却和自己本身差不多大。这种蛙的生长习性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未解之谜。长生不老的灯塔水母发现灯塔水母

一般的水母通常会在繁殖下一代后死亡,但有一种水母在达到性成熟阶段之后,又会重新回到年轻阶段,开始另一次生命。这种能使自己返老还童的神奇生物叫灯塔水母。

灯塔水母最开始是在加勒比海被发现的,由于其在繁殖过程中个体不会减少,数量迅速增多,因而会扩散到所有的海洋。

这种灯塔水母长约四五毫米。通常情况下,水母繁殖完下一代后就会死亡,但灯塔水母性成熟之后却可以重新回到幼虫状态,然后继续成长,开始另一次生命历程。

从理论上来说,灯塔水母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这种“返老还童”的循环,从而达到永生不死的目的——当然,这个目的要实现,它们首先得保证自己在海洋中不被其他掠食动物吃掉。新物种小百科名称:灯塔水母类别:动物特征:能返老还童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发现地点:加勒比海灯塔水母的不死之躯

灯塔水母属于水螅虫纲,是一种主要以更小微生物为主要食物的捕食性生物,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多生活在热带海域。科学家们指出,灯塔水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发现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回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据一位长期从事灯塔水母研究的科学家介绍,他观察了大约4000条灯塔水母,结果显示,它们全都能“返老还童”,没有因自身原因死亡过一条。至于灯塔水母究竟是如何完成“返老还童”这一神奇过程的,其中的谜团还有待于海洋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们进行解答。趣味小阅读道恩灯塔水母是一种半透明的水母,生活在太平洋及大西洋水域,体型小得几乎无法辨认,即便是成年个体也不过指甲盖大小。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就认识到,这种胶质低级生物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返老还童。稀奇古怪的人面植物人面果

在非洲东部肯尼亚的东部,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果,果实呈扁圆形。奇特的是果子前面是银白色,后面是赤黄色。果实上有些突出的果疤,恰似人脸上的眼、鼻、眉,而且分布得也如人的五官一样匀称。因此整个果实看起来仿佛是一张人脸。人们称它为“人面果”。人面果是一种叫“婆其格利德树”的果实。这种树每年3月开花,5月结出拳头大的果实。每当收获季节,那压满枝头的累累果实犹如枝叶扶疏间的一张小脸,特别惹人喜爱。新物种小百科名称:人面花类别:植物特征:花瓣像人脸开花季节:冬、春两季开花发现地点:欧洲中北部人面花

人面花,学名为“三色堇”,原本生长在欧洲中北部地区。成熟植株高0.15米至0.25米,叶片表面光亮平滑,呈现倒卵形,深绿色,叶缘为波浪状。

花茎由顶部或腋部抽出,集中在每年冬、春两季开花,每朵花有5瓣,颜色有白、黄、紫、蓝、红多种颜色。由于花色深浅搭配,加上花瓣纹路变化,因此让人看起来有一种错觉,有时看似人面,有时又像猫脸,所以被人们称作“猫脸花”、“鬼面花”。三色堇花姿优雅,花色绚丽耀眼,具有层次感的花瓣宛若彩蝶,每次微风轻拂,常随风翩翩起舞,优美迷人。

关于这种花还有个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爱神丘比特在射箭时,不慎因风向关系将箭射偏了,不小心射中了白堇花,白堇花因而血泪交流,血泪干掉之后白堇花变成了3种颜色,因此这种花也成了爱情的美丽使者。

人面花为什么会有人面?是出于物种延续的需要吗?科学家们还未彻底揭开此谜。趣味小阅读2013年5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金桂苑小区的张老汉在工地挖到了一个母体形状的人形何首乌,当天,该县另一名采中药的何某竟然在林泉乡一个山边挖到了一个公体形状的人形何首乌。一公一母两只何首乌竟然同一天“出土”,令人称奇。克隆繁衍后代的蜥蜴发现新物种

在越南的餐馆里有一道特色的菜,这种特色菜的原料是一种未知蜥蜴的新物种。但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蜥蜴是罕见的单性繁殖动物。这一新物种蜥蜴并不是平常的爬行动物,雌性蜥蜴完全可通过克隆进行后代繁衍,无须雄性蜥蜴交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瑞那大学爬虫学家李·格瑞斯莫尔协助研究人员鉴别出这一新物种,他说:“越南居民已食用大量的这种蜥蜴,在湄公河三角洲部分地区,当地餐馆以这种单性蜥蜴作为一道特色菜,我们是在偶然之中才发现它们。”捕捉新物种

格瑞斯莫尔的越南同事吴文智是越南科技学院研究人员,他发现巴地头顿省的餐馆里出售一种奇特的活蜥蜴。

吴文智看到这种蜥蜴有点奇特,便拍摄照片发送给格瑞斯莫尔父子,格瑞斯莫尔的儿子耶西·格瑞斯莫尔是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的博士生。

这一父子猜测这可能是一个全雌性物种,它们的雌性和雄性应当在皮肤颜色上有直接区别,但在发送的照片中并没有雄性踪迹。

为此,格瑞斯莫尔父子乘坐飞机抵达越南西贡市,联系那些出售这种蜥蜴的餐馆,并希望他们保留这些活蜥蜴,经过长达8小时的摩托车旅程他们最终抵达目的地。当他们最终抵达那家餐馆时,疯狂的人们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店主已将这些蜥蜴烹饪成菜,其他餐馆的这种蜥蜴都已停止出售。幸运的是,他们在当地学校学生们的帮助下,在野外收集了更多的活蜥蜴。最后,格瑞斯莫尔共收集了70只该物种蜥蜴,它们全部都是雌性。研究新物种

格瑞斯莫尔新发现的蜥蜴物种在前肢脚趾下长有一排骨质鳞片——壳层,他称这一特征不同于其他蜥蜴物种。该项研究发表在《动物分类学》杂志上。这种蜥蜴可能是母系和父系相关的一种杂交体,这一现象常出现于两个栖息地之间的过渡区域。比如:这种新物种蜥蜴的原生长地在平珠福保自然保护区,该区域介于低矮林地和海滩沙丘地形之间。

格瑞斯莫尔说:“在不同栖息地生活的这一蜥蜴物种聚集在一起时,很容易繁殖生育性别杂交体。”他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蜥蜴线粒体DNA分子是母系类型,这种DNA分子的类型仅通过雌性进行遗传,然而却没有它的父系类型DNA。

然而,有理论可以证实性别杂交物种在短期内会更加健壮。杂交体的细胞比非杂交体有更多的遗传多样性,这是因为杂交体携带着每种亲系的基因。这可能意味着该物种会更加强壮,会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物种,它们不能生育,但它们却是一种非常强壮的动物,在某些劳作任务中它们是首选的家畜。科勒曾说道:“因而,我们可以将这种蜥蜴看作是能够克隆自身的骡子”。新物种小百科名称:蜥蜴类别:动物特征:通过克隆繁衍后代繁殖方式:无须雄性交配发现地点:越南

蜥蜴为什么可以单性繁殖?科学家们还正在研究这个课题,期望能早一日解开这个谜。趣味小阅读单性蜥蜴物种十分罕见,大约1%的蜥蜴物种中才存在着单性生殖,这意味着雌性蜥蜴可本能地排卵,基于相同的基因蓝图克隆自身生育后代。单性蜥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杂志评为“2010年10种最怪的新发现的动物物种”。管眼鱼的视力之谜初步认识管眼鱼

管眼鱼是一种适应海底漆黑环境的深海鱼,在海底2000米的区域,太阳光很难照射进来。它们可使用非常灵敏的管状眼睛搜寻头部上方轮廓模糊的猎物目标。

这种鱼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39年,生物学家知道这种鱼特殊的眼睛结构能够很好地收集光线,但是管状眼睛却导致它们视野狭隘。由于眼睛呈管状,因此,科学家认为这种鱼的视角相对狭隘。但最新研究发现,这种鱼的视力并不因此而受局限。新物种小百科名称:管眼鱼类别:鱼类特征:在漆黑的海底可以看到猎物发现地点:美国加州蒙特雷海发现时间:1939年科学家研究管眼鱼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管眼鱼的眼睛能够旋转,并且它们的视野并不狭隘,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头部上方的猎物活动状况,它们可通过透明的头部直接探测正前方和头部上方的猎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海湾水族馆研究所的布鲁斯·罗宾逊和肯姆·里森毕奇勒两个人使用远程水下机器人对蒙特雷海湾深海管眼鱼进行探索研究。在600米至800米的深海处,远程水下机器人装配的摄像仪拍摄到管眼鱼悬浮在水中,在仪器明亮光线的照射下,管眼鱼的眼睛释放出鲜艳的绿色光线。这段视频也揭示了之前未曾发现的该鱼类奇特的特征,那就是它的眼睛是由透明、充满液体的头部外壳覆盖着,这个透明外壳位于管眼鱼头部的顶端。

当一条管眼鱼被打捞到船上时,它在深海视频中充满液体的透明外壳没有了,这可能是由于在深海渔网捕捞时将它的透明头部外壳损伤造成的。罗宾逊和里森毕奇勒十分幸运地将一只渔网捕捞的管眼鱼放在船上的水族箱里,他们证实了当这条鱼身子从水平翻至垂直时,它的眼睛能够旋转。

管眼鱼的身体只有几寸长,科学家们猜测它的食物是小鱼和水母。它眼睛中的绿色素可能会过滤从海洋表面直接射入的阳光,有助于它的管状眼睛直接探测到头部上方发光的水母或者其他海洋生物,当它发现像漂浮水母等猎物时,管眼鱼将旋转它的眼睛,确定猎物所在位置,从而进入猎食状态。管眼鱼的生活方式

管眼鱼除了它们头上神奇的透明“帽子”,还具有其他各种各样有趣的适应深海生活的方式方法。它们大而平的鳍使它们可以浮在水中一动不动,动作非常正规。它们的小嘴巴可以非常精确和有选择性地捕捉小猎物;另一方面,它们的消化系统非常发达,这表明他们可以吃各种各样的漂流小鱼和水母。科学家解剖发现它们胃里有水母的碎片。

罗宾逊和里森毕奇勒希望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找出管眼鱼的特征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管状眼睛的深海鱼类。管眼鱼这种奇特的生理适应性一直困扰着海洋学家。趣味小阅读管眼鱼是2009年最为怪异的一项自然发现,在当年2月公布的一张照片中,这条生活在太平洋的管眼鱼正在炫耀它的透明脑袋以及管状眼睛。资料表明,这尾长着透明头的鱼是当时发现的第一个活体标本。喜马拉雅山新物种叶麋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鹿物种,它属于毛冠鹿家族。1999年,科学家在缅甸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进行实地勘测时首次发现的。其直立时身高为0.6米至0.8米,体重为11千克。史密斯叶蛙新物种小百科名称:叶麋类别:动物特征:最小的鹿物种发现地点:缅甸北部发现时间:1999年

1999年被首次发现,它是在印度阿萨姆邦地区发现的5种青蛙新物种之一,同时它们也是世界上外形最奇特的青蛙物种。其体长仅有几厘米长,它们能够发出巨大的尖叫,能够膨胀金黄色的眼球。新物种小百科名称:尼泊尔蝎类别:动物特征:长着淡红褐色的尾尖发现地点:尼泊尔发现时间:2004年尼泊尔蝎

尼泊尔蝎是喜马拉雅东部地区新发现的3种蝎子之一,该物种在2004年首次被官方记录描述。当时研究人员在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里发现这种蝎子。它体长达0.08米,红黑色的背部长着光滑的甲壳,有淡红褐色尾尖,其中很可能包含着毒素。橙斑蛇头鱼

橙斑蛇头鱼在2000年被发现,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北部的亚热带雨林地区,主要分布在丛林溪流、池塘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沼泽中。这种鱼类的特征明显,身体上具有鲜明的紫色和橙色的斑点,其体长可达到0.4米,它的外形也兼具蛇的特征。它还是一种食肉性鱼类,具有很强的掠食性,喜欢以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格普瑞彻特绿蝰蛇

2002年发现格普瑞彻特绿蝰蛇,这种绿色蝰蛇有毒,身体最大可生长至1.3米。雄性和雌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雌性能够长得更长,身体较纤细,在头部长着蓝白色条纹,眼睛呈深黄色。而雄性的体长相对较短,在头部长着红色条纹,长着亮红色或深红色的眼睛。阿鲁纳卡猕猴

这是2005年在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的一个新的物种。这种猕猴体型矮壮、尾短、身体呈棕褐色,生活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上。该物种的发现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全球只在印度境内存在的一支灵长目物种。研究人员指出,阿鲁纳卡猕猴比其他近亲物种体型更矮小结实,长着灰色面孔。它是生活在海拔最高的灵长目动物,它生活在海拔1600米至3500米的地区。孟加拉淡水明虾

这是新发现的一个淡水虾新物种,它从孟加拉库奇比哈尔地区通过某些途径抵达欧洲,是体色呈红褐色的淡水虾,其色彩非常艳丽,于2008年被发现。趣味小阅读在印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物种蛇名叫扎瓦狼蛇,它们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海拔低于500米的丛林和溪流地区。这种蛇全身呈黑色,相间着白色环状条纹,体长可增长至0.5米,主要以壁虎为食。新物种中的怪物撒旦叶尾蜥蜴

撒旦叶尾蜥蜴的颜色为棕色或灰色,其能力惊人,会把自己变成黄色、绿色、橙色和粉色。这种蜥蜴白天不活动,只有被打扰时才会动起来。新物种小百科名称:撒旦叶尾蜥蜴类别:动物特征:身体能够变色繁殖方式:卵生发现地点:马达加斯加岛

它们会用嘴巴和直立的尾巴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夜间,蜥蜴会捕猎昆虫。叶尾蜥蜴家族有9个成员,体长0.08~0.3米不等。较大的家族成员周身长有须边。当它们在盖有树枝的苔藓和青苔上休息时,人们很难识别出来。

叶尾蜥蜴擅长伪装,大大的眼睛有助于这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捕食,大嘴能咬住体型较大的猎物。这种蜥蜴非常适合在原始雨林生活,它们的伪装技术极具保护性,所以我们今天仍能发现叶尾蜥蜴及其物种。当地人对这种蜥蜴心存恐惧,称之为“魔鬼”。受到惊扰后,较大的蜥蜴会张开大嘴,发出吓人的“嘶嘶”声。这种蜥蜴能逼真地模仿干枯的树叶,可以像一片卷曲的树叶一样借助自己的叶尾卷起自己的整个身体。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会把它认作是飒飒秋风中的一片枯叶。帝王蝎

它是世界第一大蝎子,亚洲雨林中的帝王蝎外表与非洲帝王蝎极为相似,但帝王蝎体型较大并且粗而圆,螯呈半圆形,表面十分粗糙凹凸不平,尾端的毒针则呈现红色。而亚洲雨林帝王蝎体型消瘦,螯较狭长光滑,尾端毒针则呈现黑色或灰色。

帝王蝎为栖息在高温、高湿度的品种,黄昏之后才开始活动。帝王蝎采主动攻击的方式猎食,它会悄悄靠近猎物,待进入攻击范围后再用其强壮巨大的双螯牢牢抓住猎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