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处世与做人的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7 21:54:40

点击下载

作者:曹希波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调处世与做人的艺术

低调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试读:

前言

做人与处世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前提,而纵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用低调演绎精彩的人生。

低调处世与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不露中成就事业。低调处事与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这是懦弱。低调处世与做人,是做人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炫耀,处世不要总耍小聪明,不要以为除你之外全天下人都是傻瓜,而是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这样在你需要别人帮助时,才有人愿意帮助你。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为什么大凡低调做人与处世者往往能成就大事、越是功成名就者往往越是低调做人的原因。

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做人与处世,如何以低调处世与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尽量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为:言语谦和好处世,行为低调好做人;地低可聚水成海,人低则孚众成王;贵而不显其富,华而不炫其财;低处修心可超达,退步处世方安乐;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低调处世巧应酬,巧妙做人避误区。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轻松地领悟做人与处世的艺术,借鉴本书中的众多经验,举一反三,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开拓思想,把握住做人的准则,衡量好处世的分寸,采取更积极有效的行动,在芸芸众生中拓展你的人脉,打开你的成功之门。更重要的是,让你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希望本书能够使你在生活与事业的波涛中乘风破浪,左右逢源,在人生的道路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编著者

第一章 言语谦和好处世,行为低调好做人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立身处世不能太过清高,对于污浊、屈辱、丑恶的东西要能够承受,与人相处不能太过计较,对于善良的、邪恶的、智慧的、愚蠢的人都要能够理解包容。

低调做人才能平和处世

成大事者做人处世都需低调,而在平凡的生活中,处世也需低调,遇到什么事情要多忍耐,只有言语谦和行为低调,具有忍性的人,才能有好的人缘,做事才容易成功……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五代时候,冯道以孔子自比,他的忍性修养的功夫,似乎要比孔子更进一步。相传他做宰相的时候,有人在街上牵着一头驴,用一块布写上“冯道”二字,挂在驴的脸上,这分明是在取笑他脸长得难看了,他看见了也不理。有个朋友告诉他,他不好再装没看见,只好回答道:“天下同名同姓的不知道多少,难道他说的那个冯道就是我?我想是人家拾了一头驴,寻访失主呢。”冯道的处世之道真可谓令人敬佩。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肚皮窄狭,不能容忍,那是不配做宰相的。

似乎宰相的忍功都很好,唐朝有一个宰相,叫做娄师德,他的低调做人之法似乎需要更好的忍功。

据说他的弟弟去做代州都督,在弟弟动身之前,他叮嘱弟弟道:“我本来没有什么才能,但却位居宰相,你如今又做了一州的都督,我家现在这样是很容易招别人妒忌的,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吗?”弟弟回答道:“从今以后,即使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也不会作声,自己抹去便是了,这样也许就不会使哥哥你担忧了。”娄师德说:“这恰恰是我最担忧的地方。人家要吐你一脸的唾沫,那是因为他对你生气了。你如果自己把脸上的唾沫抹去,那会更加使人生气的。唾沫不抹,它会自干,为什么不装着笑脸受了呢!”弟弟答道:“谨受哥哥的指教。”

这就是娄师德唾面自干的故事。这一故事形象地描述了为人低调,能够忍受一切耻辱,是平和处世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的事情。争强好胜不是解决误会的办法,只有宽容、忍耐等协调的低调处世技巧才能消除误会,这样才能被人真正的接纳与认同,才能有好的人缘,才能平和处世。

明代大儒陈献章有一篇忍字箴道:

七情之发,惟怒为剧。

众怒之加,惟忍为是。

当怒火炎,以忍水制。

忍之又忍,愈忍愈励。

过一百忍,为张公艺。

不乱大谋,乃其有济。

如不能忍,倾败立至!

他要学张公百忍,可惜他不曾做宰相,像娄师德、冯道等人,以忍治国,他只能学张公艺以忍治家。从家到国,都离不了一个忍字,一忍了事,中华民族算是世界上最能忍耐的伟大的民族了。

强者最好的外衣是低调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低调,什么时候该退让,是智者做人处世的良策,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来借鉴的!人不论做什么事,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因为低调是强者最好的外衣。月盈则亏,水盈则溢。水与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两种事物,连它们都不能太满,何况人。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

春秋后期越国的名臣范蠡,他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勾践三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入吴俯首称臣。范蠡在吴国作了两年人质。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范蠡追随越王勾践二十多年,苦身戮力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他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然而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于是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携妻带子,秘密离开了越国。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过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真正能有大作为的人,从来不与人争名夺利,一个人究竟强不强,不是看你多出名,多有权多有势,而是看你有没有真正让自己强起来的坚实的基础和本事。只有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讲究运筹帷幄,厚积薄发,修于内而成于外,才是真正让人佩服的强者。

言行低调的人朋友遍天下

古人云:“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要想给人的印象是言谈微中,可以解纷;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微言大义,要言不烦;入情入理,颠扑不破;是令人醍醐灌顶,豁然贯通;是进入一种化境,化成一种本能、一种心境、一种风范;谈话则诚而不伪,做事则实而不假;分析问题则切中要害,事则做到恰到好处;遇险则沉稳应付,对恶意中伤则有理有节;待人宽厚则克己,对己则时有反省;生活则趣味盎然,交友则切磋琢磨,持家则温馨和睦,自行其道,自得其乐,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舒卷自如,用藏随意,不骄不躁,不黏不滞,富而有德,贫而乐道……其首先就要做到“言行低调,为人宽厚”,唯有以此待人,才能博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因为人在社会上生活,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难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俗话说牙齿和舌头还经常打架,何况人与人呢。如果人人都能宽容大度,宽宏大量,生活将是多么地温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是多么地协调!“将相和”的故事里,蔺相如对待廉颇的态度,是建立在国家政治基础上的宽厚;生活中“大人不记小人过”,是建立在个人品格节操基础上的宽厚;朋友之间“以后再不能说这种话、办这种事了”的提醒,是建立在友谊感情基础上的宽厚。

我们每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离群索居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的话,那么势必会感到孤独和无奈,所以就有了人与人相交的关系。也就是交朋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交朋友是一种生活乐趣,也是一种心灵的愉悦。但是,我们和朋友交往,必须真诚相待,为人宽厚,这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而不是两面三刀,背信弃义。为人处世,要保持一片纯洁善良的赤诚之心。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最真心的朋友。

与人相处就是要和朋友患难与共,仗义执言,两肋插刀,这才体现了朋友的真实含义。如果你与朋友患难与共,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你挺身而出,为朋友摆脱了目前的困境,只要你的朋友不是冷漠的人,他们会感激你,而且会把你当成是自己的患难之交。因为人类的感情非常丰富,所以“义侠交友,纯心做人”才是人生最深刻的哲理。

记得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没有什么城府的人,她对朋友总是以诚相待,如果哪位朋友有了什么困难,就喜欢找她帮忙,只要她能够做到的,她就诚心诚意地帮助人家……她从来没有把金钱看得很重要,所以当朋友向她借钱的时候,无论有多少钱,她都毫不吝啬地借给人家,如果有时朋友忘记了还钱,她也不主动地向人家催要钱款。她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在上大学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困没有钱交学杂费,面临退学的边缘。我的这位朋友得知情况后,主动为他交了学费,使他读完了大学。而那位朋友也没有忘记她的情谊,当他毕业工作以后,一发工资他立即把钱还给了她,而她却把他的钱悄悄地还了回去。

虽然事情过去很多年了,可是朋友曾经资助过的那一位,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每当他遇到她的时候,总是提起这件事,并充满了感激之情,而我的朋友却只是一笑了之,也许在她的心里充满了一种自豪感,只不过是没有流露出来罢了。

古人讲“宽则得众”,对人宽厚就能赢得众人之心;现在我们讲“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说的是对他人要宽容大度,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佛家讲“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意思是要宽容一切;民间讲“宰相肚里行舟”,说的也是待人处世肚量要大,对人要宽。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你的好朋友就会“大排长龙”!

方圆结合乃修身处世之道

《菜根谭》上说:“方圆处世。”大家也许会奇怪,方与圆只是几何图形而已,怎么成为处世之道了呢?其实这是人们对方圆的人格化演绎。为人处世,无非三种情况:或方,或圆,或兼而有之。方者,如那一代谏臣魏征;圆者,有如那和珅之流。

大千世界,有方有圆。可有关方圆的人,却是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充满矛盾的现代社会里,那极其方正之人,往往在社会中碰得头破血流,尚不知做错了什么;而那些圆滑有如润滑剂之人,看见权贵就逢迎,看见倒霉的人就幸灾乐祸,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有朝一日那倒霉之人重登高位,却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由此可见,方或圆都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却绝不是为人处世的好方法。方有刚有棱,易伤害他人和自己,圆则有柔有韧,尚不可全盘否定。因此,在如今这样人事纷繁的社会里,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周总理不正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吗?他运用此道修身、治国、平天下,赢得世人衷心敬仰,他的外交水平令世界各国赞叹不已。

所以方正之人要学会心平气和地看待世界,温和地与人相处,因为凡事物极必反,方正之人的冲动、孤傲、不容置辩,亦可能不为他人所接受,很难与这个社会相融;圆之人,要学会真诚地看待世界,坦诚地与人相处,否则,别人则对其处处疑虑,处处设防,难以和人推心置腹,鱼水相融。只有将方与圆完美地结合,刚与柔灵活地运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黄炎培曾说过:“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而这其中的“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八个字是指中国旧时的铜钱,中间有方孔,也就是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但是这里所谓的“圆”却不是“圆滑”。在原则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的严肃。在待人处事上,则应像“春风”那样和气。也就是说“外圆”就是“和若春风”的智慧;“内方”是“肃若秋霜”的原则。或者说“内方”是根基,没有这个前提而只讲“外圆”,最终会流于圆滑世故。那原本是方是扁的坯子,不知要经多少打磨和历练才能造就出圆的外壳,个中滋味也只有您慢慢品味了。

例如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它是把纪晓岚与和珅的矛盾深刻暴露。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却因有乾隆做第三者,又是一位皇帝,他们才仍能和平相处。世上大量的人和事之间,常有很难调和的矛盾,所以做人处事就需要“方圆之道”。

不与人争最稳当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诛藏,不可使人易知。不与人争不是躲避和退缩,也不是消极怠工,而是一种经风历雨之后的旷达与沉稳,宁静与淡泊。

正如一些智者,足不出一城,身不离一域,而知天下,指点江山。故愚蠢的人越善良,就越有伤害;邪恶的人越智慧,就越有祸灾。有才能的人钱财太多,就会消磨他的志向;愚鲁的人钱财太多,就会增添他的过失。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笼统地以“说”与“不说”,“争”与“不争”这一形式来衡量的。“说”与“不说”从表面看来,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从人的接受心理来看,从说话的场合来看,有时候“不说”却能收到“说”所不能收到的特殊效果。不说,不是不会“说”,而是会说而不说。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的办事、交际的策略。事实上,在特定场合下,它是一种更好的进攻方式。“争”与“不争”也是如此,“不争”不是心如死灰、古井无波,而是一种波沉井底、波澜不惊,“不争”不是人为的做作或故作深沉以掩饰一种生命的无能与脆弱,而恰恰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一种高贵、一种理智,一种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

爱默生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墙壁都是门。”终有一天,不争的人会发现,所有的墙壁都会变成门。

心处世,谦恭得人

做人应该虚心处世,诚心待人,哪怕历经磨难,也要秉持一志。因为虚心,所以无所藏,无所私,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而做人,讲话可以直,但不可以直作为打击他人的手段,最忌讳的是在背后论人长短,攻击他人。对待下属之道,贵在诚,不贵于权术。

曾国藩是晚清的重臣名臣,他认为:对待自己身边的人,一定应该诚心、虚心,这样才可以团结大家的力量来做共同的一件事情。在这个权术被一些人广泛地运用的时代,再看看曾国藩的话,不仅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当然在斗争当中,权术的正确运用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但却不是唯一的处世方法,因为,除了对手还有朋友、拍档,对于这些人就不适合再用权术了,否则就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朋友的人,心灵一定是干枯的。

那些在背后说人坏话而当面奉承的人,一定是干不成大事业的人。因为干大事业的人心怀宽广,以诚待人,不主观臆断,因而能够成为大家的首领。因为心诚就能够志气专一,胆气十足,虽历经千折百磨也照样意志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诚心最主要的用途。不要以为权术是成功的要诀,没有了诚心,没有了底气,权术再多也照样会被人摧垮。

真正的谦虚,表现为自信和大度,自信中蕴藏着智能,大度中蕴藏着宽容,它与现代社会强调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适者生存”的理念并不予盾,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但是现实生活中,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自吹自擂者大有人在。有些人,确实有一技之长,在某一领域显得出类拔萃,应该说,这种人是我们队伍中的“杰出人才”,值得大家尊敬,如果能发扬光大,再接再厉,必定会取得事业上一个又一个成功。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居功自傲起来,喜欢以己之长比人之短,结果比来比去,竞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大有“超然物外”、“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是一种悲哀。

管子曰:“言不得过其实,实不得过其名”。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要扎扎实实,要有分寸,千万不要过了头。过分夸大自己,只能走向事物的反面,也会使人们改变对一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人的本性有争强好胜的一面,但应体现在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和进取心上,如果目空一切,飞扬跋扈,不仅成不了大事,得不到别人应有的尊重,而且还会对工作、事业造成阻碍,其原有的长处演变成短处,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往往是一位虚怀若谷的人,他有骄傲的资本,但他从不吹嘘自己,这并不妨碍他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他的看法,反而更加赢得人们的尊重。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是人生哲理。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做人做事就要像水一样善于以柔克刚,善于包容。一句古话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心高气傲,不自谦,不虚心,将会造成眼光狭隘,成功也会从他眼皮底下跑掉。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跳出“井底之蛙”这个小圈子,放开眼界,站在宇宙的大背景上,明悟“我”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为人处世,不事张扬,谦虚待人,同时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要知道向上级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恭是和善,向下级谦恭是高贵,向所有人谦恭是修为。为人处世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花仰面花”做铭,自然可以活得高贵,行得洒脱。

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低调

“心事宜明”是做人的原则,“才华须韫”是做事的原则。那么细细品味,总结起来,做人与处世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低调。

人生在世,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假如不设法慢慢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去增加这方面的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

东汉的西域都护班超直到七十多岁高龄,朝廷才允许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请教对治理西域的忠告,班超对他说:“兴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要他以简易宽和为主。任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就抛之脑后,还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后来不过四年,任尚因过于严苛急躁,失去与边疆民族的和睦关系,导致西域各国纷纷叛汉来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经营的疏勒根据地,靠疏勒人的保护才捡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却全部丢失了。可见求大同、存小异,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经营西域达30年,得到西域各民族的钦佩和拥戴,使汉朝扬威异域直达中亚细亚。因功拜定远侯,正是依靠这一要领。可见这乃是英雄人物处事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做人术中,“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乐毅率燕军踏平齐国,田单又率齐人大破燕军,功成名就之时,却都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于是亦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

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广结天下豪杰,广纳天下贤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窃符救赵”,违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却使魏王难以容忍,“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马上施以离间之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仍然视作心腹大患,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

韬晦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人术中发展最为充分,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善于避让那些看似胸无大志,实际暗伏杀机的身边人。无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强者的举动。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是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聪明者。

用平常心做平常事

要有好人缘就不能不重人情,但是要赢得好人缘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大事,立多大的功劳,其实,注重细节,用平常心多从平常的小事入手,更能体现出你的做人做事的闪光之处,这同样可以为你赢得好人缘。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开始时因不被重用而满腹牢骚,后来得到了孟尝君的礼遇。孟尝君的封地是一个叫薛的小地域,人口也不多。但还是产生了债务往来。孟尝君在一次宴会中突然想起在薛地还有一些债未收回来。便问大家谁能帮他要回在薛地的欠款,大家都知道要债难,没有人吭声。这时,冯谖大声说:“我能。”第二天冯谖去收债前,来给孟尝君辞行,说:“我要去收钱了,东家需要买什么回来吗?”孟尝君不耐烦地说:“你看我这儿缺什么就买点回来吧!”

冯谖到了薛地,由于当地欠债的百姓无钱还债,就都不敢来见他,他就把债户们都找了来,并买了好酒好肉真诚地招待他们,在一一核对完所欠款项后,他对大家说:“孟尝君这次叫我来是专门来看望大家的,他让我看看他封地的百姓日子过得是否好,如果日子过得仍然不好,无力偿还的欠款就取消了,不再让大家付款了。”然后他当着大家的面,烧掉了所有欠条。薛地的人看到这一幕,均感激涕零,没想到孟尝君这样仁德,个个欢欣雀跃。

冯谖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孟尝君对于冯谖如此迅速的回来感到疑惑,便不高兴地问道:“先生这么快就把钱收回来了?买回来什么了?”

冯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您说‘看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东西’。我自己认为,您房屋中堆积珍宝,狗和马装满了外面的马厩,家里面什么也不缺。只是缺少‘义’啊!所以我就私自决定为您把‘义’买了回来。”孟尝君说:“如何买的义呢?”冯谖说:“现今您只拥有小小的薛地,却不像抚爱子女一样地爱那里的民众,还像商贾一样从他们那牟利。我私自妄传您的命令,将债务赏赐给了所有的民众,因此烧了他们的债券,民众们高呼万岁。这就是我所给您买的‘义’。”孟尝君听了没有说什么,只对冯谖说:“先生请回去休息吧!”

过了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孟尝君被罢免了齐国宰相的职位,只能狼狈地回到自己的封地,这时薛地的民众见到孟尝君,高兴地奔走相告,夹道欢迎,并表示愿意拥戴他……孟尝君非常感动,此时终于理解了冯谖的苦心。而这时孟尝君养的一些门客大都背弃自己远走,而冯谖依然留在自己身边,孟尝君便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我现在看到你给我买的‘义’了。”

也许有些人说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什么小事,对于家财万贯的孟尝君来说,区区的租金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而且家中的门客上千,上千个门客中的一个做出了如此平常的事,怎么会引起孟尝君的在意呢?要不是后来的失利,孟尝君是不会体会到他的这一小舍换来的情谊的。

柔弱必胜刚强

做人就其低,做事才能就其高。正如老子所说的,弱小者必然会转变为强大,强大者则必然会转变为弱小。从而柔弱必然胜刚强就成了道的基本运动规律,同时也成为老子处世与处事的基本依据,老子也由此而提出了知雄守雌、坚守柔弱以避免“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而永葆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机的处事之道。

当然,老子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种柔弱必胜刚强的结论和处事之道,与他对于强弱观的理解或者说与他的强弱观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老子看来,玄的对立两面之间的差别不是绝对的或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其无正也”。如弱相对于强者而言才是弱,而相对于弱者而言就不再是弱而是强了。

所以,老子的强弱观正是建立在这种“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或者说强弱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基础上的相对强弱,而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强弱。而建立在这种相对强弱观基础上的柔弱必然胜刚强的理论,则当然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观点。因为按照这种相对强弱观,当然只有弱才可能转化为强,不能转化者即不是弱,反之亦然。或换句话来讲,一种按某先验或绝对标准似乎已经很强的东西,只要它还能转化为更强,那么它相对而言就仍旧是弱,而不是真强,等到它是真强了,那么它也就只能向弱转化了。所以,老子基于这种相对强弱观推论而来的知雄守雌、坚守柔弱的结论和处世之道,其实也就是说要大家始终坚持和努力做到“柔弱微细生之徒”而永葆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做一个形弱实强者,而不是要大家甘当一个绝对或真正的弱者,因而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处事与处世之道。

但并不是说弱者一定能转化为强者,强者一定会退化为弱者,而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事实上,如上所述,老子坚守柔弱的处世与处事之道,也并没有要大家明哲保身、当真实弱者的意思,而只是要大家始终坚守“柔弱微细生之徒”之道,永远保持蓬勃朝气、青春活力和由弱到强的发展势头,当一个永远形弱实强者而已。而追求形弱实强,这其实也正是老子处世之道的精华所在。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不同的事情,很多不同的遭遇。大事小事,都会遇到,都会面临,人们往往只顾盯住大事而忽视小事的存在。“阴沟里翻船”、“十年打雁,最后却被雁啄了眼睛”,说的或许就是这样的道理。走了很多路,爬了很多山,涉过很多河,最后,遇到一棵小草,被它划破,感染,过敏,忽视,拖着,病菌侵蚀身体,最后死亡。例子虽然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无稽之谈。

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不胜枚举,如田单破燕巧施火牛阵、长勺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同样,自古以来,以少敌众,以弱胜强的故事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因为弱者与强者相遇,看起来理所当然是一场胜败已分的战争。但,当弱者以一己之力战胜强者的时候,会带给人们惊喜,而人们也渴望这样惊喜。自然,人们就会把弱者奉为经典,视为典范。在人们的追捧之下,弱者慢慢地成了所谓的强者。后来,这个强者孤傲了,自我了,于是,他的命运似乎也是注定被另外一个弱者灭杀掉。这时,人们不会来追逝这个强者的过去,只会看到现在他下去了,从而去追捧另外一个新的一个弱者。

弱者,克了强敌,把巨大的困苦艰难消灭了,最终却倒在了奉承这样看似渺小的事情上,悲哉!所以,当人们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地忽视对方,一个巨人可能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只蚂蚁可能让人们视而不见,甚至是连视都没有。最后人们抗击了巨人,放跑了敌人,却被毒蚂蚁咬了,中毒而亡。

绵里藏针是一种语言艺术,以弱胜强是一种战斗艺术。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一时的胜利不叫做成功,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

大辩不言,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对交往不利。这时,保持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该说的场合。

一个人在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情况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觉得莫测高深,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戈,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式中,要想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卷入其中,惹火烧身,自食后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用沉默表达的不满,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才的“口才”。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的做法,“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活动时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你还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我们中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

为人臣者不可才高盖主

《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明哲保身”这句成语,原为褒义,指明达的人不参与可能危及自己的事。为人臣者,要想明哲保身,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要精通明哲保身之术。过去的君臣关系如此,现在的上下级相处也一样,你要懂得不可功高盖主的道理,才能有明哲保身之智。

周宣王时,西北方和南方的一些部族经常进犯西周的领地。周宣王就派大臣尹吉甫和仲山甫一起往讨。尹吉甫在和仲山甫共事的过程中,发现仲山甫很有才能,对周宣王赤胆忠心。对他十分钦佩。俩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次,周宣王派仲山甫到齐地筑城,以防御外族的进攻。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临行前尹吉甫写了首诗送给仲山甫,赞美他的才能和道德。诗中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意思是说:仲山甫贤明智慧,明达事理,不参与可能危及自身的事。他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兢兢业业地效忠周宣王一人。

尹吉甫是一位有威望的贤臣,深受百姓爱戴。后人誉为“文以服众,武以威敌”,“事业文章,炳然千古”。死后归葬故里,墓在南皮县城西4公里的黄家洼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帝东巡至南皮,命吏部侍郎曹秀先致祭尹吉甫墓,并立碑以记。

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大将年羹尧在镇守西安之时,广求天下之士,对成为自己属下的,就给他们非常高的待遇。有一位叫蒋衡的文士,德才兼备,应聘前往。年羹尧甚爱其才,对他说:“下科状元一定是你的。”

年羹尧说话口气如此之大,正是倚仗他自己的功劳以及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蒋衡见他刚愎自用,骄奢之极,就对他的一个同僚说:“年羹尧德不胜威,当今万岁英明神武,年大祸必至,我们不可久居此处。”他的同僚不以为然,年羹尧的权势正如日中天,多少人巴不得投奔到他的门下呢!

蒋衡不顾同僚劝阻,执意称病回家。年羹尧挽留不住,取千两黄金相赠,蒋衡坚辞不受,最后在年的坚持下,只接受了百两。蒋衡回到家不久,年羹尧果然就出事了,牵连了不少人。而年羹尧一向奢华,送人不到五百两黄金的,从来不登记,蒋衡因此只接受百两之赠,从而确保自己平安无事。

从这个事例中不难看出,年羹尧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懂得功高震主的危害,不明白一个人臣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明哲保身。而蒋衡就知道身处官场中,首先是要保护自己,明哲保身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明哲保身做得好的历史名人很多,千古一相萧何就是其中之一。萧何一生谨慎,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汉朝建立,萧何功劳无人能出其右。但是萧何审时度势,面对多疑好嫉的刘邦,他收敛锋芒,一连做了几件事,让刘邦对他放心,以保全自己。

第一件:“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诸王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第二件:“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赵相国陈豨反,勾结匈奴,自立为代王。高祖刘邦自率军征讨,至邯郸。刘邦翌年,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诱杀韩信。刘邦闻知韩信被杀,拜丞相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第三件:“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货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面对不利的环境,“忍”和“退”都是必须的,是一种战斗策略,也是一种蓄势。“大丈夫能屈能伸”,唯有保存实力,才能在有利的时机,因时而动,成就人生。所以人们推崇韩信的“胯下之辱”和勾践的“卧薪尝胆”,讲究知难而退、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委曲求全。

第二章 地低可聚水成海,人低则孚众成王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嬗变与演绎。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谙通此一哲学的人方为大智之人,方成大价之身。

能屈能伸方显强者之度

古今中外做出杰出成就或干出轰轰烈烈事业的人,常常是那些能屈能伸的人。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从来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范。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有进有退,能屈能伸,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种一往无前、有进无退的人仅仅是村夫莽汉,表面上英勇,实则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对于众多企求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命运之神近乎于虐待狂,它狠心地将人们投入一条粗粝恐怖的生命之途中,去接受种种凡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在这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中,许多人支持不住中途倒下了。只有极个别人受住这种炼狱般的考验,成功地达到目的地。他们成功的关健,是因为手中有一根百折不挠的仗——能屈能伸。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著名的纵横家。为了获取功名,起初是用连横的主张去游说秦惠王,结果上了十次奏章也未被采纳。他的衣服破了,钱也用完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家里人都瞧不起他,甚至妻子都嘲笑他。但他没有灰心,连夜摆出几十个书箱,终于构思出一个改连横为合纵六国的谋略。

于是苏秦去赵国游说赵王,得到赵王的赏识,拜他为相。让他到六国相约合纵,拆散连横。这样,苏秦成了纵约长,佩六国相印,纵横捭阖,名震天下。

有关这类例子,最广为人知,最被人称道的就是韩信的事迹了。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并非他是懦夫,而是因为他有远大的抱负,没有必要为了和那几个无赖斗气,而毁了自已的前程。后来韩信率领千军万马,逐鹿中原,所向披靡,战功赫赫,成为一代名将。

另一位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日益强盛,最终灭掉吴国,称霸诸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并不是仅凭自已过人的才貌所能做到的,而关键是她有一颗超出常人的坚韧之心。

如果心志不坚、筋骨不壮、体肤不强、身无千锤、为无百炼,何能接掌大任,如果没有做出大的贡献,何来大的报偿。

当然,所有这些“屈”的忍耐不是消极等待。在忍耐中做准备,才能积极地、能成大事立大业地忍耐。像苏秦、韩信受辱不忘读谋略之书;勾践受辱不忘东山再起;武则天受辱不忘谋取帝位,这才是大忍,才是真正的能屈能伸。

现在社会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比比皆是。但不必为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想学会做人处世,首先要学的就是能屈能伸,在忍耐之中,你应该设法做出更大的成绩,准备更充沛的力量,在时机来临时,见机行事,迅速采取行动,一举奏功。

做人要老成不要世故

要想在社会交往中,减少失误,不断进取,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使自己老练成熟起来。老练成熟的基本特征是:第一,能够摆正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大节与小节的关系。既看到眼前利益,更看到长远利益;要着眼于大节,不围着小节打圈圈。老练成熟,就是胸有大志,站得高,看得远;有政治头脑,有社会经验,有知识,有学问;遇问题有主见,并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第二,能够摆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社会、人生、人以及自己有较透彻的了解,不被生活中的人和事所迷惑,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心应手地为人处事。第三,能够摆正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既重感情,更靠理智行事。一事当前,能够恰当地抑制自己的感情,不感情用事;能掌握自己的个性,使之适应于交往的需要,能驾驭自己的习惯,使之无碍于与别人的交往。

老练成熟,靠的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而这些又往往在于时间的积累。也就是说,年轻人不易于为人处事老练成熟。唯其如此,要特别注意尽快地使自己老练成熟起来,抓紧时间,时间反过来就会让步。

老练成熟,是社交中的“上乘”修养;而圆滑世故,则是社交中很坏的品质。圆滑世故的基本特征也可归纳为三条:第一,胸无大志,悲观厌世,玩世不恭,逢场作戏;第二,对人“耍心眼”,弄权术,使手段,搞阴谋;第三,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出卖原则。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上述特征来区别一个人到底是老练成熟,还是圆滑世故。

适时以失败者为师

在我们的个人成长过程中,自上小学开始,教科书和老师们就列出了许多伟人和成功者的事迹,以鞭策和鼓舞后来之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

当然,发挥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做法并没什么不好,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鼓舞自己。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齐,这可能使有些人堕入一种幻觉当中,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难以获得成功时,就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并责问:“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向人学习也应该有其选择性,你不可能学习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值得你去学。你可以学习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而且向成功者学习有时反而可能是失败的起因,因为它会让人失去清醒!

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与其时时“以成功者为师”,不如有时看看那些失败者,研究一些失败的案例,仔细探究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警示,让自己将来不致犯下同样的错误!

有一位企业家,从创业开始,就仔细观察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他不断地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因此他不但创业顺利,而且发展得迅速稳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壮大”;如果仅仅为了“壮大”而推动“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更何况失败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如果多次失败,就有可能永不再起。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细想一下,这位企业家的想法不无道理,这也是人们经常说的逆向思维。任何失败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因为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论自己失败的过去,这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的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

当资料收集够了以后,再把它们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并归纳成几个重点。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和那失败者具有相似之处,那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和那失败者同样的错误,成功的几率自然大大提高!

除了办企业以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这些事主管一般都会开会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几率就高,而要减少错误,就要“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育可不是用钱买得到的!

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兵法中有一条“瞒天过海”: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西游记》里讲到,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中途遇上了火焰山。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扑不灭它。最后不得不向铁扇公主求情,借她的扇子一用。谁知这女子根本不赏脸。于是孙悟空变成了一只小飞虫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皮里,一阵折腾,公主打熬不住,只好投降。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钟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位著名画家,家道殷富,倦于俗事,便学习前辈陶渊明先生做起隐士来。

隐居山林,除了修身养性,练练气功外,钟隐最爱做的一桩事就是画画。每日画画花竹禽鸟,山水人物,倒也自得其乐。

不过,画了一段时问,钟隐就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钟隐经过冷静反思认识到:毛病就在于自己画技贫乏。于是决定下山求师学艺。下山后一打听才知道,当时画花鸟的高手叫郭干晖,此公笔墨天成,曲尽物性之妙,尤其擅长画鸷鹞。钟隐大喜,立即前往郭府拜师。

不料,郭干晖虽然身怀绝技,却不肯轻易授人,老先生作画总吩咐下人把门关上,惟恐马路上过往行人或是私闯进来的宾客,窥见一招一式。因此,钟隐兴冲冲来到郭府,连大门也没跨进,就让门房给轰了出来。

钟隐倒是很有趣,一拍脑袋把自己大骂一通:真是该死呀,该死!上山隐居后竟然把世俗的规矩都忘光啦,想当年孔夫子收学生,还要拎十条腊肉来,我怎么空着手就跑来了呢?

于是,钟隐回到家,叫人准备一车银子,风风光光地再次登门求见。谁知门房仍挡住不让进,还冷嘲热讽道:“你认为我们家老爷缺银子花吗?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用毛笔画个圈。能够你小子吃个一年半载的。还想到这儿摆谱儿,也不看清楚门牌号码!”

没办法,钟隐只好拉着一车银子灰漓溜打道回府。

投师不成,钟隐茶饭不香,夜不能寐。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终于,钟隐想出一条妙计,既然正道走不通,那为何不走旁门左道呢?于是,他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毛遂自荐地跑到郭府要当奴仆,且一再强调只混口饭吃,不要工钱。他毕竟是个画家,化妆后连门房都没认出他来。由于他要求不高,郭府又正缺人手,于是就被收下。

钟隐还真工于心计,进入郭府不久,就把上上下下哄得团团转,那位郭老先生都不再对他设防,作画时竟然点名要他站在一旁磨墨,根本没料到他是来学艺的。

此时,钟隐可是称心如意啦,他可以尽情地观看郭老先生作画时的笔法用彩,没过多久,就把老先生那套密不示人的技艺烂熟于心了。谁知,画技学得越多,越是技痒难熬。有一天,钟隐实在忍耐不住,乘兴在墙上偷偷画一只鸽子,神形俱佳。有人将此事向郭老先生报告,老先生闻讯前去观看,一看就吓了一大跳,知道这绝非外行所能画出来的。于是,召来钟隐盘问。

钟隐见纸包不住火,只好和盘托出,郭老先生听罢并没生气,反而大受感动:“相公为了学画,竟然不惜为奴,这叫老夫如何敢当?如此求学,真乃天下少见,老夫就破例把你收在门下吧。”

从此,郭干晖老先生与钟隐以师徒相称,一个纵论画道,密授绝技;一个潜心苦学,仔细揣摩,果然,钟隐深得其旨,技艺猛进。画有《目鸽杂禽图》、《周处斩纹图》等传于后世。

这种“瞒天过海”的办事谋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含有欺骗性在内,故意示假隐真,掩盖某种目的,但不失为一种谋事成事之道。

抬高别人,放低自己

怎么才能使别人喜欢你?因为你在他面前,能让他感到很舒服、很自在、很优越、很有成就、很有自信……周星驰深深地了解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陈安之在《看电影学成功》中是这么说的:“一般人是如何获得自信的?是通过比较:你比较好,所以我就没有自信;我比较好,就变成你没有自信。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得到自信。所以,周星驰演的角色,10部片子有9部都是演一个常被嘲笑常被欺辱的人,演一个最被人看不起的人,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一定会赢过你’的人,结果影片最后,周星驰一定会一反弱态,战胜强敌,扬眉吐气……”

这就叫“Tee-up法则”——Tee是打高尔夫球用的小支球托,up就是把它垫高起来的意思。所有人打高尔夫球,在开杆的时候,他都必须插下那个Tee,才有办法把球打飞起来。

这就是Tee的作用——把自己放低了(像没有价值),再把对方垫高了(对方显得高大而有价值),结果自己就成了对方离不开的,最有价值的“Tee”。

周星驰演的电影的票房之所以会高,不是因为他善于演喜剧片,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心理学专家”,他懂得真正的成功之道——把别人垫高了,把自己放低,让别人有了“安全感”,让别人有了“快乐”,让别人有了“自信”,让别人有了“希望”,这样别人才会喜欢自己,让自己顺顺利利地成功。

柯南道尔很少给别人签名留念。

有一次,他收到一封从巴西寄来的信,信中说:“我很希望得到一张您亲笔签名的照片,然后,我会将它放在我的房间里。这样的话,我不仅天天可以看见您,而且我坚信,若有贼进来,一看到您的照片,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逃之夭夭!”

收到信的当天,柯南道尔就很爽快地给对方寄去了一张亲笔签名的照片。

结交朋友,发展关系,不光要抬高别人,还要放低自己。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就是一个很会放低自己的人: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公司里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百般努力都无济于事。福特焦急万分,只好请来德国籍科学家斯特罗斯。

斯特罗斯来到福特公司后,爬上爬下地在电机的各个地方静听空转的声音,然后用粉笔在电机的左边一个长条地方划了两道杠杠。“毛病出在这儿,”科学家对福特说,“多了16圈线圈,拆掉多余的线圈就行了。”

技术人员照此一试,电机果真奇迹般运转了。

大家对斯特罗斯表示非常感谢。“不用谢了,给我1万美元就行了!”斯特罗斯说。“天哪!划条线就要1万美元?”技术人员大吃一惊。“是的!”斯特罗斯傲慢地说,“粉笔划一条线不值1美元,但知道该在哪里划线的技术超过9999美元!”

看着傲慢的科学家,福特不仅愉快地付了1万美元酬金,并且表示愿用高薪聘请他。谁料,科学家毫不心动,他说现在的公司对他有恩,他不可能见利忘义去背叛公司。

福特一听,干脆花巨资把斯特罗斯所在的公司整个买了下来。以福特的地位和财势,竟敢于“丢下面子”忍受斯特罗斯的傲慢和冷嘲热讽,这是因为福特清楚成大事者必须以人为本,而斯特罗斯就是他取得更多财富的无价之“宝藏”。为了留下这座“宝藏”,福特竟然花巨资买下了他所属的公司。看来,要想有成就必须厚起脸皮,放下身段。

刘备为求得千古难遇的人才,三顾茅庐,感动得诸葛亮忠心耿耿,为了蜀国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良为学到失传的兵书,三次起早摸黑去桥边等候,才得到了运筹帷幄、克敌制胜的《太公兵法》。因此,要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放下架子,以诚恳平易的心态对待他人,才能够为自己打造融洽的人际关系。

顺应时势才能成就大事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类的抱怨:“辛辛苦苦上了这么多年学,毕业了,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白学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谁都没有我惨,命运怎么这么不公啊……”

这样的感慨太多了。在周星驰的喜剧片《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段超级比惨的镜头,相信所有看过的人都记忆犹新。影片有些夸张,然而现实中,我们每天的确都能看到叫苦连天的“祥林嫂”。随便找一个踏入社会的人,寒暄几句,他都能把自己描述的比窦娥还冤。其实,困难与磨难是在所难免的,没有哪个人一生都一帆风顺的,好多人在跌倒后,往往是一蹶不振,然后就开始抱怨老天不公,命运不济,从而永远爬不起来;而成功者面对困难时却总是笑一笑,继续勇敢地走下去,最终见到光明。

小李是标准的海归派。1993年公派留学,1996年回国。小李在国内学的是食品专业,所以留学欧洲时,他选择了营养学。比起一般人来说,条件的优越性自然不在话下。

两年半学成归国后,他所就职的学校,不愿意单为他开设一门营养学的课程,他去找校长谈了很多次,但结果只有两个字——不行。这使他很苦恼,但也没有办法,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离开学校的那段日子是苦闷的,他原以为可以很快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但他从招聘广告上几乎找不到有招聘营养师的。于是他去一些足球俱乐部、大企业自荐,但当时人们对于健康饮食还没有什么概念,他们也无情地拒绝了他。成为了“海待”的他迷茫了:我为什么出国留学?为什么要学营养学的专业?学完了又有什么用?他找不到答案。

待业可不是好玩的,天天醒来时,脑子里总会想,别人早已开始工作了,而他却刚睡醒。于是赶紧起床、洗漱,然后坐在沙发里,还是无事可做。这比睡着时更痛苦,因为美梦不在,在的只有冰冷的现实——待业的现实。小李不能想象,一个学成归国的人,怎么竟然会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那些没有出国留学的人,却能有一份使他们充实的工作呢?

在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未果后,他开始选择其他行业。人,还是得有工作可做才行。

虽然小李有一个留学的背景在那儿,但因为背离了他的专业,所以只能去找一些专业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作,比如销售。他找到了一份卖手机的工作,月薪只有800元,但他干得很投入、很卖力,因为他多多少少能有一份充实的生活了。很快,他被提为店长,再后来便进入了公司总部。虽然还是干很底层的工作,但他有了信心,他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再做得好一些,他想与公司共同发展。可就在这时,公司被卖掉了,他再次沦为“海待”。小李又苦恼起来。

小李不服,他不相信抛开自己的专业,就无法闯出一片天地来,他再次开始了寻找。

一家规模不大的广告公司吸纳了他,但工资低得可怜,每月只有500元,小李苦笑,怎么自己越活越缩……

他在广告公司是从客户服务做起的,这是一个受累不讨好的工作,但他没有退却,他向自己提出了挑战——做好本职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就这样,一做便是3年。他从一名客服人员被提升为业务经理,又被提升为业务总监,公司的员工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他已经算是个元老了,但他的工作还是那么踏实。

任何初出茅庐的人,在有所成就之前,都要有勇气面对坎坷,学会在逆境中奋起,学会顺应时势,忘掉以前的光环。征服之前,首要的是适应、认知。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丑化自己比美化自己更实在。丑化就是激励。告诉自己“我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小丑,在做主角之前我要跑好龙套”。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不会失落。“嫁个有钱人”、“直升飞机式的一步登天”,这就是当代一些人的心态。现实是,这样的幸运者非常之少。我们需要的是匍匐着去争取成功。小李的奋争也为我们证明了这条路:不要对自己估价过高,弯下腰来做事情。很多时候,不是市场饱和了,也不是“社会在抛弃我们”,而是企业、单位被我们“一下子就如何如何”吓坏了。如果市场确实没有需求,改变最初的选择就是英明的选择。转行也许是一种浪费,但换过来讲,也是一次补益。如果不转行,也许这一行你就一辈子不熟悉。当然,最好能在作出选择的时候有一定的前瞻性。总之,不要只想做高高在上的鹰,而要学会踏实前进。

得人心者更易被他人接纳与认可

一个城池,内城城墙方圆三里,外城城墙方圆七里,包围着攻打却不能拿下,既然能够包围着攻打,交战双方必有得天时的;如果得了天时仍没有打胜,证明这一方的天时不如另一方的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完备,但是却放弃了城池,逃走了,证明地利之便,不如人和重要。因此说,要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在于划定边界,限制来往;要使国家稳固,不在于山川河流的险要,欲威震天下不在于武器设备先进无比。得道的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拥戴,失道的人自然会受到众人的摒弃。

失道到了极点,就连亲人也会背叛他。得道到了极点,整个天下都会归顺他。带领整个天下的归顺之人去攻打那些众叛亲离之人,贤人君子不打则已,如果攻打,肯定获胜。

纵观古今中外,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何尝不是如此?

在处世上,“和”是好的人缘,它比能力更为重要。有一个人开办公司,选择项目不对,市场不好,陷入了困境,但他的员工一个也没有离开他。当他改行后生意好转,可是又遇到了自然灾害,损失惨重,但员工还是没有离开他。后来,天时来了,地利也来了,他的公司一跃而成为行业老大。如果没有“人和”,他即使遇上最好的天时地利也是翻不了身的。

古代的文人有时身穿锦衣,外面却罩着粗麻衣。这是厌恶纹绣太明显。所以君子之道,看起来很暗淡,却一天比一天明显;小人之道,看起来很鲜艳,却一天天衰亡。君子之道很淡泊,所以不被人讨厌,简约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知道要致远必从近处开始,要教化别人先要从自身开始,知道微小的东西将怎样显著,这样就可以具备德行了。

人类社会主张互助互动,这也是人类进化的根本。实际上,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实现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关系准则,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想到这一层意义。

越是自私的人越难以成就自己,反而那种敢于付出和奉献的人,却能产生成就事业的智慧光芒。因为这样的人既能涵盖一切,又能承载一切,既能超越现实,又能成就现实;既能忘却自我,又能成就自我。世俗观念与空间观念、时间观念,是相对的、有限的。拥有超人智慧、超世智慧的人,他的世俗观念与空间观念、时间观念,是绝对的、无限的。所以做人必须完成有限到无限的转换。有,只是有限的,相对的;无,才是无限的,绝对的。

能做到无我的人,也就无物,无一切差别观念。能做到超越自我的人,也就能超越现实、超越世界,即超越现实生活,超越物质生活。因此无我的人,也就不会变成只图物质享受的享乐人生观,自然能将精神渗透到无限的伟大之中。

谦虚的人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也有深藏不露的人,好像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别人,这样,别人便会成为自己的阻力,成为破坏者。

因此,一个人应对自身有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实事求是,不贬低自己,也不抬高自己;既能坚持正确的观点,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其实,隐藏锋芒也可理解为我们所讲的谦虚一词。谦虚的人在交际应酬场合总是有许多朋友的,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交往中受欢迎的人。

而锋芒却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容易招致对手的嫉恨和陷害,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更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十足、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牛气冲天,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会十二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其实,隐藏锋芒也是一项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而踏实走向人生旅途的表现。

孔融的例子就是证明。他是三国时代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刚直耿介,早年刚刚踏入仕途,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表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他,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心中是早有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别人诬告孔融“欲规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其妻子儿女也同时遇害。

正如《礼记》中所讲:“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即使做出了一点成绩,也认为很不够,因而总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谦虚是人的一种修养。凡谦虚之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具有这种气质的人从不盛气凌人,不以长者自居,不以能人骄人,不以贵人下人,因而人格高雅、尊贵,他人自会感到可亲。一般来说,越是见多识广,越是素养高雅者,就越是谦虚;而越是无知的小人,就越是不知天外有天,而越发狂妄。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好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这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功绩的诋毁。所以,过度的谦虚也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谦虚与恰当的自我表示相结合,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途径。

适度示弱得长存

在老子看来,凡“生”者必是“弱”的,而以“强”自居者,“死”期已将至。他认为,人的牙齿很坚固,然而几十年便纷纷脱落了,而舌头最柔软,往往却能够百年长存。

受自尊心的驱使,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讳莫如深,不甘示弱。其实,如果对示弱巧妙地加以运用,它会成为赢得成功的有力帮手。示弱是化解妒嫉,维护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自贬”,有时反会出奇制胜。

兔子斗隼鹰,可谓实力悬殊。当苍鹰张开利爪向兔子发起凌厉攻势之时,机敏的兔子佯装死去,等待完全放松了警惕的苍鹰扑上来,突然集中浑身气力于双腿,猛然一蹬而击毙隼鹰。这就是兔子巧胜苍鹰的方法。军事上把这种示弱诱敌、巧搏智取、以弱胜强的方法称为“兔搏苍鹰”战术。它的基本思想是:与强敌作战,力避正面硬拼消耗自己,力争出其不意以奇取胜,在与敌交战的过程中,强调运用计谋,巧设圈套,诱敌上钩,并千方百计麻痹敌人,在敌人毫无戒备之时,突然“重拳”出击,致敌于死地。

中国古代的政界权谋和兵家计策也是相近相通的。擅长“眼泪攻势”、“微笑外交”甚至是“夫人外交”等手段的政治家常常将对手“怀柔”于胃囊之中。三国中有名的诸葛亮“空城计”、“草船借箭”,是典型的以弱示弱、以柔克刚的战术变通。“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出山指挥的第一仗,夏侯惇率精兵十万,杀奔而来。诸葛亮利用夏侯惇的轻敌心理,派赵云统领队伍杂乱、旌旗不整的羸弱之兵前去迎敌,使夏侯惇更加心骄气傲:“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夸诸葛亮为天人,今观其用兵,乃以此等军马为前部,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又让刘备率弱兵于途中进行毫无攻击力的“接应交战”,使夏侯惇完全丧失了军事将帅应有的警惕性:“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结果横冲直撞,钻入诸葛亮布置好的火攻圈套,大败而归。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老子教人要效法水的智慧,把水的特性化为智慧。“守柔”,“处下”,提倡“弱用之术”:“弱者道之用”、“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弱者示弱,可以保护自己,为自己套上一层软甲,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在未强大之前,不会让你四面受敌伤痕累累。所示之弱又是有目共睹无法回避的缺点或弱点,自己事先表明,可避免给人可乘之机。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的先例,世外高人鬼谷子有两个学生,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庞涓与孙膑。庞涓知道孙膑的才能在他之上,嫉妒使他产生邪念,要置孙膑于死地,扫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孙膑早已看出庞涓的邪念,才装疯卖傻躲避了杀身之祸,成为军师的孙膑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留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样传奇的故事让后人们得到智慧的启迪。更有在后来军事史上影响颇深的《孙膑兵法》一书。

人际交往中,在特定的情况下亮出自己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适度“示弱”有以下好处:其一,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嫉妒,人们对成功者产生嫉妒是一种天性,适度示弱可以将其消极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更可以消除敌意,化干戈为玉帛;其二,示弱可以给人一种你这个人诚实可靠的感觉;其三,适度示弱,有意让对方看轻自己,这样容易被人接纳,与人打成一片,又可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让人大吃一惊,印象深刻。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收敛触角并蓄势待发。一个人想干成事业,一要靠自己帮忙,二要靠别人帮忙。所谓要靠别人帮忙,就是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可能减少行进过程中的“磨擦系数”。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而向人示弱正是一种让对方觉得自己受重视的表达方式。它更是一种策略,一种智慧。它具有疏通人际关系的积极效果,有时还能发挥变被动为主动的作用。适度示弱能给人以一种心理平衡,能拉近你与人们的距离,消除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但示弱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会给人虚伪的感觉。

动人心者莫先于情

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意思是说,以情为先,攻心为上,以自身的情感优势化解对方的顽固,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不通则理不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情为先是进入对方内心世界、产生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在接人待物时,话语中一定要充满真情实意,这样才会产生语言魅力和感染力,从而取得圆满的实际效果。同样,要想把道理说得清楚,把事办得漂亮,也必须寓理于情。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背道而驰。

一位外方经理在检查酒店客房时发现,房间里的地面、窗帘、浴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几乎没有灰尘,床铺也很整齐。但当他准备离开客房时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茶几上的茶杯朝向摆错了。按照酒店要求,这几个茶杯的正确摆向应该朝向门口,好让客人一进门就看得见酒店的名字,借此传达酒店的品牌形象。但现在茶杯上酒店的名字却不见了!

外方经理非常恼火,他当众斥责了服务员工作粗心大意,不负责任。而这位服务员虽然自知工作失职,但终因受不了被人当众斥责的尴尬与外方经理当场顶撞了起来。她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是经理在鸡蛋里挑骨头,小题大做。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事后外方经理与中方经理沟通后才恍然大悟,外国人讲究管理,中国人讲究人情,他当众指责服务人员的行为难免让服务员感到自尊心受损,下不了台。

第二天,外方经理与他顶撞的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当他再次出现在这位服务员正在整理的房间时发现,这回茶杯摆对了,他们相视而笑。外方经理对于昨天起冲突一事向服务员道了歉,认为不应该在众人面前挫伤她的自尊心。但是,他又强调杯子的摆法非讲究不可,因为它关系到酒店的品牌意识。外方经理寓理于情的态度让这位服务员分外感动。她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疏忽带来的后果。从此,她格外注意这方面的细节。

其实,外方经理对酒店管理制定严格的制度,讲究规范化、科学化,这都是对的。服务人员工作上的失职在先,才会有外方经理当众训斥她的一幕发生。但是外方经理忽略了一个事实,即由不同国情所带来的在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所以,外方经理在说理过程中就事论事、缺乏了人情味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是导致这次不愉快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不同的态度与工作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对他人表现得情真意切,关怀体贴,别人就容易愉快地接受你的观点;冰冷的态度、公事公办的言辞,往往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没有心理上的沟通作基础,即使有理,也不一定能使人信服。如果在为人处世时能巧妙地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征服对方,使他不由自主地成为情感的“俘虏”。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

一个人待人处世的心胸要宽厚,才能使你身边的人不会产生不平的牢骚;死后留给子孙与世人的恩泽要流得长远,才会使人有不断的思念。

生活中,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凡事都与他人斤斤计较,不依不饶的,必然会招致他人的不满。但如果善以做事,宽以待人,凡事为他人多想,心底无私,眼界才会广阔,才能与人交往长久,深得人心。

东汉时,班超一行在西域联络了很多国家与汉朝和好,但龟兹恃强不从。班超便去结交乌孙国。乌孙国王派使者到长安来访问,受到汉朝友好的接待。使者告别返回,汉章帝派卫侯李邑携带不少礼品同行护送。李邑等人经天山南麓来到于阗,传来龟兹攻打疏勒的消息。李邑害怕,不敢前进,于是上书朝廷,中伤班超只顾在外享福,拥妻抱子,不思中原,还说班超联络乌孙,牵制龟兹的计划根本行不通。

班超知道了李邑从中作梗的消息,叹息说:“我不是曾参,被人家说了坏话,恐怕难免见疑。”他便给朝廷上书申明情由。

汉章帝相信班超的忠诚,下诏责备李邑说:“即使班超拥妻抱子,不思中原,难道跟随他的一千多人都不想回家吗?”诏书命令李邑与班超会合,并受班超的节制。汉章帝又诏令班超收留李邑,与他共事。

李邑接到诏书,无可奈何地去疏勒见了班超。

班超不计前嫌,很好地接待李邑。他改派别人护送乌孙的使者回国,还劝乌孙王派王子去洛阳朝见汉帝。乌孙国王子启程时,班超打算派李邑陪同前往。

有人对班超说:“过去李邑毁谤将军,破坏将军的名誉。这时正可以奉诏把他留下,另派别人执行护送任务,您怎么反倒放他回去呢!”

班超说:“如果把李邑扣下的话,那就气量太小了。正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坏话,所以让他回去。只要一心为朝廷出力,就不怕人说坏话。如果为了自己一时痛快,公报私仇,把他扣留,那就不是忠臣的行为。”李邑知道后,对班超十分感激,从此再也不诽谤他人。

由此看来,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宽容不失为一剂利人利己的良药。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非常高兴,班师回朝,在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大摆筵席。庄王下令,群臣可以尽情畅饮。到傍晚,酒兴还都未尽。庄王命令点燃蜡烛,继续狂欢。庄王看到群臣们这样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氛,正当她给大家一一敬酒时,一阵大风吹来,把大厅里的烛火全吹灭了。这时有人趁机扯住了许姬的衣袖,想调戏她。许姬非常聪明,她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把那人的帽缨扯断,请求庄王查出这个人后处治。庄王听后,却大声说,今日宴会大家都要尽兴痛饮,把自己的帽缨都摘下来。大臣们都摘下自己的帽缨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国民将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地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后来,楚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郑国,不料被郑国的伏兵围困住,正在危急时刻,楚军的副将唐狡单人匹马冲入重围,救出了楚庄王,庄王重赏唐狡,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宽容,这是做人的美德和修养。待人宽一分是福。没错,徜若楚庄王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量,就不可能有卫国戍边中战功显赫的唐狡。

对待他人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在便利别人的同时也为方便自己奠定了基础。当他人冲撞于你,冒犯于你时,若你能宽容待之,人家就会认为你坦诚无私,胸襟广阔,人格高尚,于是你的身边会挚友云集,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不居功者会成大功

古时,“功高震主、才大欺主、权大压主”是为臣的三忌,而这些道理其实也适用于现代的为人处世。也就是说你要随时随地的保持低调。

在中国历史上,那种由于居功自傲、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将领不在少数,他们并未战死在拼杀的疆场,而是断魂于自己人的刀下,说来令人惋惜也让人深思。

邓艾以奇兵灭西蜀后,不觉有些自大起来,司马昭对他本来就有防范之心,现在看他逐渐目空一切,怕久而久之事有所变,于是发诏书调他回京当太尉,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

可以这样说,邓艾虽有杀伐征战的谋略,却少了点知人、自知的智慧,他既不清楚自己处境的危险,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招来麻烦。他只想到自己对魏国承担的使命尚未完成,还有东吴尚待去剿灭,因而上书司马昭说:“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休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而且,他还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灭吴的计划,全然不知这将引起什么后果。

司马昭看其上书心更存疑,他命人前去晓谕邓艾说:“临事应该上报,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争辩说:“我奉命出征,一切都听从朝廷指挥。我封赐刘禅,是因此举可以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如果等朝廷命令来,往返路远,迁延时日,于国家的安定不利。《春秋》中说,士大夫出使边地,只要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凡事皆可自己做主。邓艾虽说不上比古人,却还不至于干出有损国家的事。”

邓艾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疑惧之心大增,而那些嫉妒邓艾之功的人纷纷上书诬蔑邓艾心存叛逆之意。司马昭最后决定除掉邓艾,他派遣人马监禁押送邓艾前往京师,在路途中将其杀害。

一世聪明的邓艾由于一时虑事不周,招人疑惧而遭杀身之祸,就是由于其居功自傲的性情。邓艾一片苦心,却由于自己不善内省、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被杀死,的确让人痛惜。那么,历史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迪又是什么呢?是否远离权力之争就没危险了呢?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在日常生活里、在企业群体中,居功自傲也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无法排除自己会不会正处在一个妒贤嫉能的人际圈子里,如果是这样,“居功”已属不妙,更何况“自傲”呢?

常言说:“卖面粉的讨厌卖石灰的。”本来是你卖你的面粉,我卖我的石灰,各有各的生意,但这世上偏偏有那么一种人,什么事都要与自己连在一起,总觉得你“白”了他就“黑”了;有了你的能干,就显示了他的无能,等等。因此,明里暗里都要捅你两下,甚至想置你于死地。还有,我们也难以保证企业的经营者都是“贤达开明之主”,本来,下属的“功”对企业以及对他本人是极为有利的,但对居功者,他同样会心存嫉妒或感到不舒服,他们会由此而疑惧你心存二意,“万一哪天你投向竞争对手那边该怎么办?”而“自傲”更加刺激了这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换个角度来看,自傲对自己确实无益,除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外,还会使自己丧失许多理性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凡是“居功自傲”的人,一般都难以汲取失败的教训(包括他人或自己过去失败的教训),总是看到成功的经验和荣耀,对他人意见或建议易持抵触态度,很难像过去一样,站在相应对等的位置上进行资讯交流与沟通,从而导致上下关系紧张。

另外,由于其“功成名就”,居功自傲者身边容易出现一些“抬轿子”的人,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出自对成功者的佩服尊敬,但往往不排除有那种别有用心之人。所谓上房抽梯,让你爬得高摔得重正在于此。

因此,从相当程度上来讲,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功”,不仅仅是一个性格修养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在特定的条件、情况下,它甚至是一个有关生死选择的重大问题。常言道:“该夹着尾巴做人,就夹着尾巴做人。”在许多时候是不无道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切不可把自傲与自信等同起来。尽管仅是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相去甚远。浅显而言,自傲的外在表现往往是傲气十足;而自信则往往表现于傲骨的自然挺立。而“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这句话也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了。

总之,不要居功自傲,而要谦逊以求自保、谦逊以求进取,这总不是一件坏事。

第三章 贵而不显其富,华而不炫其财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你可随和一点;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无忧的处世法宝。

要懂得收敛,不轻易展露锋芒

曾国藩《挺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藏锋》之道。并且总结出“龙蛇之道”及“大凡人之君子,大都寂静藏锋”的观点。而中国的儒、道、释三家传统文化,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行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在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居大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处,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见容于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留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所以,在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中,解完牛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随即“善刀而藏之”的这种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应该是每一位“入世”者应铭记在心的。

保持低调,控人事于无形

有的时候,我们不用费心把事情做得过于完整和绝对,应该学学战国时更羸的“只拉弓不放箭”的艺术,保存和隐藏自己的实力,更可以控人事于无形之中。

据《晋书》记载,战国时魏国有位武将叫更羸,射箭技术很高。一天,他陪同魏王出外游玩,抬头看见一只飞鸟从远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请让我虚发一箭,就可将此鸟射下来送给您。”魏王一听,更羸不用箭,只用弓便可以把鸟儿“射”下来,就半信半疑道:“你的技术能有这么高吗?好,你射吧。”不一会儿,那只鸟儿从东方飞到魏王和更羸的上空,魏王看清了是一只大雁。更羸举起无箭之弓,拉如满月,随着弓弦啪啦一响,那只鸿雁奇迹般地应声掉落地上!

魏王惊讶万分,问更羸箭法为何如此之好,更羸说:“不是箭法好,你看,这是只受伤的悲鸟啊。此雁飞得很慢,时而悲鸣。慢是因为伤痛,悲鸣是它失群离开了伴侣。鸿雁的伤没好,惊魂未定,我的弓弦一响,它害怕而急速高飞,伤口剧痛支持不住,于是掉了下来。”后来根据这个无箭自落的鸿雁故事,造出成语“惊弓之鸟”。

更羸只拉弓,而不放箭,更不用费心瞄准,便把大雁射了下来,用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威慑战术。

普特南(1718年~1790年)是美国独立革命时的重要将领之一。在法印战争期间,一位英国少将向普特南提出决斗。

普特南知道对方厉害,若真刀真枪干起来的话,自己肯定吃亏。于是,他邀请这位英国少将到他的住处采用另一种决斗方式:

两个人都坐在一个很小的炸药桶上。每个炸药桶上都有根烧得很慢的导火线。谁先移动身体就算输。

当他们点燃导火线后,英国少将开始变得焦躁不安起来。而普特南不仅悠闲地抽着烟斗,嘴里还叨叨着:“这样决斗多刺激,‘轰隆’一下就上天啦!”

旁观者纷纷跑出帐篷。

紧随其后的,是那位年轻的英国少将。他承认自己输了。“别害怕!”普特南拍着年轻少将的肩膀安慰道,“这桶里面是土豆,不是炸药!”

普特南知道对方的实力强大,远远超过了他,如果硬拼的话肯定会招致失败,于是他便故意制造一种恐怖而刺激的气氛,使对方感到他有胆有识,有魄力,从而自愿认输,化被动为主动。

求人办事,若对方的实力过于强大,而你又没有实力与之谈条件时,便可采取只拉弓不放箭的手法,震慑对手,因为并没有把箭放出来,所以对方无法辨别你的虚实,更有可能错误地感到你实力强大,于是你便可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改变自己在办事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当发现有人要对自己不利时,更可以只拉弓,不放箭,借由“拉弓”这个宣示性的行动,让对方知难而退。如同中国象棋里的互相制衡的路数,当对方的“车”要吃自己的“象”时,出动自己的“车”,守在“象”的旁边示威,意思就是:如果你的“车”吃了我的“象”,我便会吃掉你的“车”,如果不想两败俱伤,那就趁早退后。

春秋时代,郑国商人弦高为救郑国而做出的只拉弓,不放箭的做法,表现得非常捷智。

秦穆公不顾老臣蹇叔、百里奚的劝谏,任命孟明视等三位大将率军攻打郑国。大军开抵距离郑国不远的滑国时,郑国使者弦高求见,说:“郑国国君听说秦军不远千里而来,特派我备送牛羊,犒赏秦军。”孟明视见弦高未带任何国书,怀疑他的身份,弦高又说:“将军在去年12月就出发了,我国君在仓促间唯恐来不及犒军,只好以口谕替代修书。”孟明视心头一惊:郑国情报精确,连我何时出发都了如指掌,想必是有备而来。于是改变计划,灭了滑国之后,不再侵郑,班师而返。

弦高之举,是借宣示性的行动,让对方知难而退。

在各种传记中,都有说胡雪岩的处世哲学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处处为对方着想,胸襟宽阔,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小怨。据说,当遇到十分棘手的敌人时,胡雪岩也是尽量只拉弓,不放箭;当敌人知难而退后,心里明白是胡雪岩手下留情,便会心存一份感激。

箭放出去了就收不回来了,还会暴露自己的实力,让人摸清自己的底细。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和高超的技术,未必会一矢中的,弄不好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很多时候,如果能够“只拉弓不放箭”,就能够掌握事情的主控权,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做人要圆融通达,善于藏巧于拙

做人要圆融通达,不要过于暴露锋芒,要善于潜藏,善于韬光养晦,只有能屈能伸者才能成就大业。潜藏不露才是人生的真正智慧。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有力量担任艰巨的任务。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要显露出来,即使非常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再有能力也不要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无忧的处世法宝。

唐初的重臣李绩,本是李密的部下;而在当初起兵时,李密与李渊父子势力之间,是勾心斗角的两部,只是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他才随故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

此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

李绩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他安排了这样的行动:把他“东至于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据郡县地理人口图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我所据有的土地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降,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自为己功,以邀富贵而属“利主之败”的不道德行为。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的感慨,认为李绩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李绩归唐后,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唐后心怀怨望,不久竟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按理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绩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唯其“公然”,才更添他的“高风亮节”,假设偷偷摸摸,则可能会有相反的效果——“服衰经,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散”。说起来,这纯粹是做给活人看的,李密已死,晓得什么。

表面看这似乎有碍于大唐天子的面子,是李绩的一种愚忠,实际李绩早已料到这一举动将收到以前献土地人口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之”,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

从此李绩更得朝廷推重,恩及三世。李绩取的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心理效应;迎合了人们一般不信任直接对己的甜言密语而相信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即侧面观察的结果,尤其是迎合了人们一般普遍地喜爱那种脱离于常人最易表现的忘恩负义,趋吉避凶,奸诈易变的人性弱点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大丈夫气概的认同心理,看似直中之直,实则大有深意,是“藏巧于拙”处世而成功的典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