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人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8 01:03:24

点击下载

作者:梁汉桥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驾驭人心

驾驭人心试读:

序言

古时候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诗人刘禹锡有一次来到一个卖镜子的店里。这个店是自产自销的。店里陈列着数十面镜子,其中只有一面磨得雪亮,可以照得清清楚楚,而其它镜子都磨得似明似暗,人照上去很不清楚,就像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只能看个大概。

刘禹锡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把这种劣质品同精品摆放在一起呢?卖镜子的人跟他解释道:并不是没有能耐把镜子都做得一样好,而是人们大多数都喜欢买那种看不太清楚的镜子。那种雪亮的镜子会把人脸上的细微之处都能照出来,一点缺陷都掩盖不了,因此只有那些长得十分漂亮的人才会喜欢那种镜子。事实上,这种好镜子往往卖不出去,差不多每卖掉的十面镜子中只有一面是好镜子。刘禹锡听了,感叹世人竟然宁要劣货不要精品。

在上面的这个例子中,聪明的镜子商正是通过对人们心理的有效掌控,从而将那些制作甚至有些低劣的商品成功推销出去。事实上,从古到今,经济的成功都并非只是驾驭物质、贩卖商品的成功,更是驾驭人心、满足情感的成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细细观察某些人际交往的案例,你会很容易从中找到一些能够直接运用的、卓有成效的心理操控策略。

对于那些成功的大人物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大体都是由于:他们会比平常人更仔细地观察他人、他们对于人性洞悉的更加深刻一些、并且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些策略。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即使在他们的意识深处对这些策略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但他们运用起来却是非常娴熟的,因为他们已经领悟了有效运用驾驭人心的技巧和方法。他们谙熟了驾驭人心的心理控制策略,善于巧妙地说服别人、引导别人、控制别人、以致让对方心甘情愿地为之鞍前马后,他们可以将征服人心的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细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那些长袖善舞者,只不过更能借助他人之力为我所用。因此,精明的创富者不仅要具有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驾驭人心的能力。古代著名思想家孟柯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即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在他看来这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明智者都知道,要想成就事业,就必须获得与此相关的人的认可,获得他人的支持。“花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有其极深的意味。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人际关系网络,而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驾驭者则通常善于借助自身的各种情绪、言行和心理游戏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他们往往越是成功,越是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更加谨慎。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驾驭人心的心理操控策略你不可不知!

梁汉桥2009年7月

1相逢是缘开头难,让他人喜欢你自己●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但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的写诗才能,于是便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他虽不幸只活了二十几岁,但却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幻想成为一名诗人,并且也曾经努力地创作过一些诗歌,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其实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诗人的计划,转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可以说,如果当时这两个人都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回自己,那么在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一位并不高明的外科医生济慈,在德国也不过增加了一位蹩脚的诗人马克思而已,但是在英国文学史上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则肯定要失去两颗光彩夺目的明星了。

现代知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就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要发现自己并不容易。我是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呵!”最初,贾平凹在上大学时热爱诗歌创作,学习期间也写了上千首诗,但大多质量平平;接着,他又投身到古体诗的创作中,成绩也不尽理想;后来,他又学写评论、散文、随笔等,同样没有突出的成绩;直到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并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他这才意识到,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于是一发而不可收,终于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

从古至今,“认识你自己”这个命题太古老了,但却历久弥新,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非常重要——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过高吹捧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踏实去做,主动放弃那些大而无当、好高骛远的想法。这不仅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还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毕竟,个人总是要生活在某种环境之中,经常使自己能够和环境相适应,这就使得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然而,生活中却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有些人看到自己很多问题,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主要问题等等。事实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正常的。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有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像照镜子那样简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处于各种不同的评判和议论之中,有人赞许、称颂你,有人批评、责怪你,甚至歧视你。在这各种各样的议论中,你能正确地分清哪个是真正的“你”吗?你是从这些评价和议论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丰富自己、改造自己呢?还是丧失了自主精神与独立人格而淹没在他人的评议中呢?可见,客观地、透彻地、准确地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呢?事实上,认识自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通过自己来认识自己

我们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在交际方面自己是否有一定的能力;对待工作方面自己是否踏实、耐心和毅力并存,而且这些方面如何;在工作中,自己的创新能力强不强。然后再对这些做一个全新的定位,同时选择一个比较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通过与周围的人相比较,与圣贤或普通人相比较,认识自我在这些参照物中所处的位置或水平。在社会交际中,他人就是一面镜子,只有在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我们才能充分了解自我。我们因看不见自己的面貌,就需要这面镜子。我们评估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行为,就得利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映,以此来获得一些评价,并通过这些评价来了解和认识自我。3.认识自己就要愉快地接纳自己

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本身常有情感态度,伴有自我评价的感情,即对自己是好感还是恶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这取决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是排斥还是接纳。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对自己采取接纳的态度,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一切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确地认识,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不能欺骗自己、排斥自己、拒绝自己,更不能怨恨自己。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但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后,就当作包袱背起来,老是挂在心头上,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于是,自己的精神优势被自身的弱点与缺陷所压垮,自身的潜在能力与智慧即被自身的虚张与拒绝所泯灭。当然,成功的规律不是说只要悦纳自己就能成功,而是说不悦纳自己就不能成功。自卑者往往也能看到身边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与时机,但总觉得这些时机是为别人准备的,而不敢参与竞争,从而自己为自己设置了奋进的障碍。马克思很欣赏这样一句谚语:“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你跪着。”事实上,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你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你应当充分、准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先在心理上悦纳自己。4.认识自己还必须学会自觉地控制自己

人和动物在行为上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动物行为受其本能支配,而人则不同,他不但能意识到自己的本能,还能驾驭自己的本能。本能一旦被意识到,也就要受意识所控制,此时,本能也就人性化和社会化了。

古今中外的许多贤哲都曾提到用理智控制自己,是做人的一种基本准则。孔子强调修己克己;柏拉图提出“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置行为于理智”,“不仅应把对敌人取得胜利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而且也应把对自己欲望取得胜利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后世的许多思想家在发挥和修正这些学说时,也都一致强调理智对个人的约束作用。这些理论本身的局限是自不待言的,但他们强调人的行为应自觉地受意识和理智的支配与控制,却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说明要真正准确地认识自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重要意义。●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一次宴会上,有一位刚获得一笔巨额遗产的妇人。她似乎急于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于是她花了很多钱买了上好的貂皮外衣、钻石和珍珠,可是她没有注意到自己脸上那刻薄、自私的神情。那是她不明白男士们所愿意欣赏的,是女士们表情中所表现出的那份气质、神态,而不是她那付雍容华贵的打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第一次见面后人们大多会对对方的穿着、言行、神情、语调、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特别深刻,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个人,并作为日后打交道的依据。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因此,当你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应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多多留意。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这些内在或外在的条件,说出来似乎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其实只不过是一点一滴的汇聚,或许仅仅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会将一个人大部分的潜在信息暴露在对方眼中,而这些将决定着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将会如何,以及对方是否会决定继续与你交往、如何与你交往等等。我们不是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么:“我从第一次见到他时,就喜欢上了他!”“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我永远忘不了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不喜欢那个人,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糟糕了!”

……

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多数人都是以第一印象来判断、评价一个人的。对方喜欢你,可能是因为你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比较好。对方讨厌你,可能是你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不太好。而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我们注定会遇到很多重要的第一次,因此也就会有很多重要的第一印象。譬如:求职,第一次去面对面试官;参加工作,第一次面见单位同事;办理业务,第一次登门拜访你的客户;找对象,第一次与对方约会……这些第一次对你而言,无疑都是相当关键的。从小的方面来看,这关系到你的求职是否能够成功、业务能否谈成;从大的方面来看,则会关系到你的事业能否如愿,婚姻家庭能否幸福美满。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务必力争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也都知道这一点。因此,我们会在见面之前整理头发、清洁服装、甚至精心化妆,见面之后也会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而且从交际心理学角度来讲,初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而且对以后的人际交往也会起着指导性作用。如果你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就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发挥你的特长与实力,在事业上、生活上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相反,如果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甚至是糟糕的,那么你的人际关系、你的生活与事业,往往就有可能不那么一帆风顺了。这样,即使你的本来面目与别人印象中的“你”相差万里,有人也会从固有的心理定势出发,对你抱有一种由“第一印象”而来的偏见。显然,这样的结果对你而言是很不公正的,也是很不利的。

那么,如果别人已经对你形成了不良的“第一印象”,你又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主动克服这种“不公正”呢?(1)不要让不良的“第一印象”影响你的自信心和情绪,要用时间和实力证明你的真正形象。

有个小伙子,长得较矮,但英语水平较高,口译和笔译达到相当程度。但面试官对他1.50米的身高不愿“接纳”……可贵的是,这位小伙子从未因为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而改变自己的形象,他仍然自信、好强,接连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成绩,发表论文和译著,终于如愿以偿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原来对他印象不佳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了。可见,当自己感觉别人对自己第一印象不佳时,千万不能让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因为别人的印象未必就是你真正的形象。(2)充分考虑到给人“第一印象”的影响因素的优或劣,从旁人的评价中调整自己,进行再“塑造”。

有这样一个姑娘,别人给她介绍了几位男友,几乎没有一个愿意继续与她交往的。第一个小伙子对她的“第一印象”是:长相可以,但浓妆艳抹的叫人看了不舒服;另一个小伙子则认为她人倒蛮漂亮的,但说话太庸俗。看来,这位姑娘给人“第一印象”不佳的根源在于过于追求外在打扮,而疏于本身内在的追求。

当然,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一面“反光镜”,聪明的人会从中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建议重新“塑造”新的自己,这种积极性发挥得越充分,补偿的功能就越大。(3)用具体、实际的行动去消除别人的片面看法。

子羽是孔子的学生,他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会有什么才气呢?所以对他态度很冷淡,不愿尽心教他。子羽感到很失望,但他归家后刻苦自励,终有所成。孔子最后不禁发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

可见,当别人对你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时,你无法去阻止,但你拥有进一步表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如果你无所作为,那么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容易形成“心理定势”,以“假”变“真”。而你在此时不断用自己的积极行动来向对方“表白”,你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形象在别人印象中得到“校正”,从而趋于真正的你。● 要记住并善加利用对方姓名

美国有个人叫吉姆·法里,他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但他有一种使别人喜欢他的才华——记住别人姓名的惊人能力。因此,他在46岁前,就有4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成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一次,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能叫出5万个人的名字。”不要小看这一点。这项能力曾使法里先生帮助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

当吉姆还是一家公司推销员的时候,他开始养成了一种记忆别人姓名的习惯。开始的时候,每认识一个人,他就问清楚对方的全名、他家的人口、他所从事的职业及其他的各种情况。随后,他把这些资料全记在脑子里。第二次,即使是一年以后,当他又碰到那个人的时候,他能很自然地拍拍对方的肩膀,询问他的太太和孩子以及他家后院的那棵橡皮树的生长情况。这也难怪有一群拥护他的人!在罗斯福竞选总统时,吉姆·法里的足迹遍布了美国20个州,行程1.5万英里。吉姆每到一个城镇,都去找熟人吃早餐、午餐、茶点甚至晚餐,并作一次极诚恳的谈话,接着再赶往他下一段的行程。

吉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在很早就发现一般人对自己的姓名所表现出异常的关心情绪。如果你能把一个人的姓名记住,并能很自然的叫出口来,这就会给对方传达出你已对对方含有微妙的恭维、赞赏的意味。若反过来讲,你把对方的姓名忘记,或是叫错了,不但会使对方难堪,对你自己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卡耐基在巴黎曾经组织过一个演讲的讲习班。他所雇用的那个法国打字员英文程度很差,在填写姓名时发生了错误。其中有个讲习班的学员,是巴黎一家美国银行的经理,他给卡耐基发来一封责备的信,原来那个法国打字员把他的姓名字母拼错了。

可见,记住对方的名字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每个人在别人面前都有表现欲,对方记得自己的名字,而且叫出自己的名字,这正是对方认同自己存在的证据,就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使对方受到鼓舞。所以,在社交中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要能一次就记住对方的名字并且留意对方身边的事。“钢铁大王”恩特·卡内基在早年就已显出有超越的组织本领和领导天才。当他10岁的时候,已发现了人们对自己的姓名非常的重视。他有了这个发现,就加以利用。

这是他童年的一页回忆:他曾经获得一只母兔子,很快地生下一窝小兔来。可是,他却找不到可以喂小兔吃的东西。于是恩特·卡内基想出一个聪明的主意来。他跟邻近的那些小孩子说,如果谁去采小兔吃的东西,这头小兔就用谁的名字来命名。无疑,这个计划成功了,这对卡内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多年后,他经营各项事业,也都运用了同样的技巧,这使他获得数百万元的收入。例如:他要将钢轨售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局,汤姆生是这家铁路局局长。恩特·卡内基就在匹兹堡建造一大钢铁厂,命名为“汤姆生钢铁厂”。你猜猜看,宾夕法尼亚铁路局采购钢轨时,汤姆生会向哪一家购买呢?由此,你不难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名字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因此你要记住并善于利用你所接触的每一个人的姓名。

在交际场合,结识新的朋友,相互介绍是第一步。尤其是彼此间陌生的朋友相见,更要注意介绍的技巧:(1)按照介绍方式的正规与否,介绍可分为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

正式介绍是在较为正式、郑重的场合作介绍。它有两条通行的原则:一是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把下级介绍给上级,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把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二是把年龄和职务相当的男方介绍给女方,如果双方在年龄和职务上有明显差别,那就按第一条原则的顺序介绍。在使用这两条原则时,要注意最好先提一下后者的名字。因为先提某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敬意。比如,要把一位姓张的男同志介绍给一位姓李的女同志,可以这样说:“李处长,让我来把张处长介绍给您好吗?”然后再给双方作介绍:“张处长叫张XX,是XX处XX部的处长。李XX是XX处XX部的处长。”(2)按照介绍媒体的不同,介绍可分为以物介绍法、熟人介绍法和自我介绍法。

以物介绍法:与交往对方初次见面,在对方不了解你的情况时,一般是先将名片递给对方。对方看你的名片时,一般会重复你的单位或职务、职称,这时,就可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你的情况,以补充名片上的不足。如果人数很多,则可选择另外的时机再介绍自己。

熟人介绍法:在社会上交往的朋友多了,有时就可能由朋友做介绍来进行社交活动,认识新的朋友。在熟人将你引见给生人的时候,只能代你介绍一下你的职业、单位和姓名,待熟人介绍完了后,你可接着介绍一下自己的来意或者自己的一般情况。

自我介绍法:这种介绍必须有一定的条件,适用于一定的范围。一般是到一个新的单位或周围没有熟悉的同志,只能采用此法来介绍自己。● 呼名唤姓要得体

一次,我国著名的演讲专家曲啸同志应邀到一管教所给劳教人员作报告。面对年纪轻轻的罪犯,怎么称呼呢?如果称罪犯,他们无疑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教育是不利的;称同志,也是不合时宜的。最后,他略一思忖使用了“触犯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这一特别称呼。这一称呼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劳教人员听到这一称呼时竟激动地鼓起掌来,有的还激动地哭了。报告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见,称呼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它却是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人与人交往,尤其是初次交往,有情感性的称呼就会打动对方,不当的称呼往往会引起情感上的障碍。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小伙子走到一个岔路口想问路,正好碰到一位老大爷在路边大树下乘凉,于是他喊道:“喂,到XXX怎么走?”老大爷理都没有理他。小伙子又喊:“老头,到XXX怎么走?”老大爷抬起头,什么话也没说,用手朝左边的路指了指。小伙子便朝左边的路走去。过了一会儿,里面是一个死胡同,小伙子返回来,诚恳地对老人说:“老大爷,刚才是我错了。请问到XXX应该怎么走?”老大爷说:“刚才我也没有给你指对路。我是想教训教训你,遇到我们这些老头不能称呼‘喂’,‘喂’的,要有点礼貌才行。”说完,便给小伙子指了到XX的正确的方向。

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视气氛的和谐,重视感情的交流,这就要求人际称呼语的运用不但要能显示自己的存在,引起对方的注意,建立交往联系,还要能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态度,传达一定的情感。

一般情况下,我们如何称呼别人呢?1.称呼其身份

直呼其名对上级或长辈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对平辈也不够尊敬,所以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就必须恰当地使用称呼。例如称呼对方的身份、职务,如厂长、校长、书记、经理、老总等。称呼身份也可用于自称。如小李是张老师的学生,他听了老师的讲课后,说“学生记住了”就比“我记住了”更富有情感、更富亲合力。2.使称呼家庭化

在社交场合,人们要拉近双方的关系,增加情感成分时,可以使称呼家庭化,即借用家庭称呼来显示双方的关系亲密。例如小孩对与自己父辈和祖辈年龄相仿的人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年轻人对自己朋友的父母称“伯父”“伯母”;青年男女中更是常用“大哥”“大姐”相称。这种家庭化了的称呼传达了异常微妙的情感信息。再如,在马路上遇到陌生人,即使我们只问个路,称呼“大哥”“大嫂”也比称呼“同志”要好一点。蔬菜市场里的菜贩,都知道见了顾客喊“大哥”“大姐”等,和其他的称呼相比,其生意要好做一些。3.称呼要得体

要切合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类型,切合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的发展的程度,切合周围的环境。

斯大林夫人娜佳的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斯大林称呼运用不当而引起的。在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喊他的妻子娜佳:“喂,你也来喝一杯!”这句话在家里说,是一句很普通且充满了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那么多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就显得不够庄重和得体了。从来就认为自己不是附属物的娜佳,年轻气盛,感到受了羞辱,一时又未想到用什么妙语来化解自己的不满,于是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着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退出了会场。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娜佳已经躺在血泊中了,手里握着“松牌”手枪。为了一句话,送了一条命,而且是芳龄二十有二,正当青春韶华的年轻生命。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称呼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周围的环境,注意当事人的接受能力。4.注意敬词和谦词的使用

敬词是尊重对方,谦词则是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而对自己使用的一些称呼。

敬词多以“尊”“贵”“大”“台”“玉”“宝”等构成的对称,现在的书信中还可经常见到。比如,“恭候尊驾光临”,“尊驾”就是对对方的敬称。尊驾,也可以换用“大驾”“台驾”,意义相同。再如,称对方意见为“尊意”“尊见”;称对方家属为“宝眷”;称对方居宅为“尊府”;称对方年龄为“贵庚”“高寿”;称对方家族或门第为“尊门”“华宗”;称来访者为“贵客”“佳宾”等等,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敬意。

谦词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在书信中,用得较多的是“愚”“愚下”“下愚”“敝”“敝人”“卑人”“鄙”“鄙人”“鄙夫”“不才”“区区”等。由此而称自己的见解看法为“愚见”“愚意”“鄙见”“鄙意”,称自己的身躯为“微躯”“贱躯”,称自己的著作为“拙著”“拙文”,称自己的住所为“寒舍”“敝斋”“陋室”“蜗居”等,不一而足。

在生活中,称呼也应注意适当。譬如,对男人的称呼,一般都可称先生;对女子的称呼,则宜注意兼顾其身份区分。对未婚的女子,一般称小姐;对已婚的女子,可称太太。而对老师的爱人,一般不适宜称其为太太,而是称师母,这样才能表示尊敬。但是,对于一个不明底细的女子,称“小姐”比贸然地称她“太太”要好一些,无论她的年龄多大——宁可让她微笑地告诉你她是太太,也不可使她面带愠色地纠正你说她不过是一个“小姐”效果要好得多。● “没话找话”话寒暄

美国《读者文摘》1989年5月号刊登了一篇《简单的四个字,创造了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文章,说明了一句简单的问候语的作用:

在去芝加哥的列车上,大家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彼此保持着距离。“注意!”一个声音响起。“我是本次列车的列车长!”声音威严,车内鸦雀无声,“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现在转过头去面对着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转!”

人们脸上充满了疑惑的神情,但无一露出笑容,这是人的本能。“现在,跟着我说……”这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早安,朋友!”

大家跟着说完,情不自禁一笑。

生活中就是如此,人们即使面对陌生人也怕难为情,怕对方拒绝,于是采取缄默的保守态度,连普通的礼貌也不讲了。但随着一声“早安,朋友!”的话语,车厢里的腼腆之情一扫而光,人们之间的戒心消除了,车厢内洋溢着笑语欢声……

那么,缘何这四个字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早安”是一句问候语,是亲善感、友好感的表示;“朋友”,是把对方当成朋友,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初次相见,如果没有交往的需要,人们往往互不理睬。但社会学家认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作为社会中的人,还是希望能与他人建立联系,人与人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只不过由于“难为情”、怕“碰钉子”以及一些诸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心理在作祟,使人们之间有了种种交往的藩篱,于是就出现了“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早安,朋友”这四个字,一旦说出口,双方都表达了亲切、友好的愿望,彼此间的距离缩短了,藩篱拆除了,不仅解除了坐车的寂寞,而且增进了信任,沟通了彼此的关系,活跃了车厢的气氛。

诸如,我们平时路上遇到熟人时点点头,接电话时说一声:“您好!”既是礼貌,表明你意识到对方存在以及表明自己的友好态度的话语,也是一种寒暄。寒,就是寒冷;暄,就是温暖。顾名思义,寒暄,就是问寒问暖。寒暄的主要作用在于交流感情,尽管它比较单调、平淡且重复,却不可忽视。比方说甲找乙有事,见面后,见乙正在洗衣服,一般先寒暄一句:“您在洗衣服啊?”等对方有所表示(如点头或回答:“是啊!”)后,才言及正题。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甲的这句等于是废话,明明看见对方在洗衣服,还用说吗?但从交际功能来看,这句话又不可不说。因为它既是对乙的招呼和提醒:有人找你;又表示了轻度的歉意:打扰您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联络了感情,烘托了融洽的气氛。

而且,据社会学家的研究,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与生人见面后的4分钟内只宜作一般性的寒暄。如问候、互通姓名、相互介绍、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等等。至于与老朋友或熟人见面,要选择好话题,基本原则是体现出与对方的相知,以及对对方的关心等等。如此寒暄,能够使对方感受到感情的温暖,而且也比较容易回答,易于展开对话,交流感情。

在人际交往中,寒暄的方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1.问候式

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形式。交往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比如,从年龄上考虑,对少年儿童可问:“几岁了?”或“上几年级了?”对老年人问:“您身体好吗?”对成年人问:“工作忙吗?”从职业上考虑,对老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对作家问:“又有大作问世吧?”对朋友、邻居、同事的问候就更为丰富了,即使是对不认识的人的问候,如果用得好也能够密切关系、增进友谊。2.言他式

也是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一种寒暄方式。人们之间见面,尤其是陌生人见面,大都以言他式寒暄开始,然后再进入正题。譬如,“今天天气真好啊”,“这里的环境很幽雅”,类似的问候对双方来说都是可取的。3.触景生情式

这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方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或正在做什么事以及将做什么事(根据对方的职业特点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推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譬如:“上班去啊?”“下班啦?”以及“您在洗衣服啊?”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

双方初次见面时,上述寒暄方式无疑是最常用的。此外,适当的礼貌用语对于寒暄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在生活中,礼貌用语很多,如:您好、谢谢、请、贵姓、对不起、别客气、请多关照等。在社会交往中,除了上述礼貌用语外,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如:(1)初次见面说“久仰”;(2)好久不见说“久违”;(3)请人指点说“赐教”;(4)请人帮忙说“劳驾”;(5)麻烦别人说“打扰”;(6)求人解答说“请教”;(7)托人办事说“拜托”;(8)向人祝贺说“恭喜”;(9)赞人见解说“高见”;(10)求人方便说“借光”;(11)求人谅解说“包涵”;(12)等候客人说“恭候”;(13)客人到来说“光临”;(14)看望别人说“拜访”;(15)起身走时说“告辞”;(16)赠送物品说“惠存”;(17)物归原主说“奉还”。

另外,还需注意在平常社交时,尽量不说口语化的语言。如,问他人姓名要说:“您贵姓?怎么称呼?”而不说:“您叫什么名字?”问年龄也不说:“您今年多大年纪?”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发问。如问老年人:“您高寿?”而问中青年男士,则一般把对方往小说。如对方约40岁,您可以说:“您看起来很年轻,有35岁了吧?”因为希望自己年轻,是人之常情。而对女士,一般则不问对方的年龄,除非她自己说出来。

一般来说,社交中做到礼貌说话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1)要把“请”和“您”字时时挂在嘴边,即使对方是很要好的朋友、亲近的熟人,也应该这样。俗语不是说“礼多人不怪”吗?(2)要多用表示敬意的称呼语,即使对小孩子也应该用“小朋友”“小同学”“小乖乖”之类的称呼。(3)当你的言行举止有损于别人的利益或可能给别人带来不悦时,要及时表示歉意。要多用“对不起”“劳驾”“给您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之类的客气话。(4)要把带有命令和要求的语气的祈使句改为带有商量口气的疑问句。如说:“请把钳子借我用一下。”就不如说:“我想借用一下你的钳子,可以吗?”给人的感觉要好。(5)多用感谢语。即使是亲朋好友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也应该常常使用“谢谢”等类似的感谢语,以示对对方相敬如宾,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激之情。这既是一种感情的润滑剂,又是人们进行社交所必备的交际语言。

当然,寒暄客气话要说,但不要多说,要说得恰到好处,毕竟说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感情。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都唯唯而答;和你交谈时,总是满口客套。这样,你恐怕会觉得坐立不安吧!● 衣着修饰学问大

美国《探路者》杂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聘请了一位年轻的女学生茱迪扮演5种不同身份的妇女,站在科罗拉多州一号公路的一辆抛了锚的小汽车旁边,举手向过路的汽车司机请求帮助。

第一次,茱迪打扮成一位衣着入时的高级女文员,直到一分半钟之后才有人停下来愿意帮助。这时,已经有62辆车开过去了。

第二次,茱迪扮演了一个孕妇,结果有100多辆车从她身边驶过后,才有一辆车前来帮助,而这次的等候时间是两分半钟。

第三次,茱迪化装成一位老年妇女。这次她等了5分钟,一直到200多辆汽车驶过,才有人停下车来愿意提供帮助。

第四次,她穿上褪了色的牛仔裤和大花衬衫,头戴金色假发,装扮成一名女嬉皮士。结果她足足等了15分钟,眼睁睁地看着350辆各类车辆驶过,但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帮忙。

最后,茱迪穿上紧身的迷你裙,打扮成时髦漂亮的性感女郎。这次她非常顺利,只用了30秒时间就有一辆汽车“吱”地一声刹住,停在她的身边。

从这个试验就可看出,许多人对人的外表还是相当注重的。但如果说人们只对年轻女郎感兴趣,那么等车时间最长的应该是老年妇女。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因为女嬉皮士还是不易被一般人所接受。那么,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仪容仪表确实对人们的“第一印象”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陌生人相见,双方都有一种戒备心理和距离感。两人初次见面所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双方今后继续交往的依据。积极的、良好的印象,有助于继续交往;而不好的、较差的印象,则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拒绝交往的想法,使关系终结。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就要特别重视并利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在这里,衣着修饰是特别要注意的。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生活中,一个观察敏锐的人能在一瞥之间判断出一个人地位的高低。但是,在社交时,我们却要注意服饰打扮对对方心理上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候,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如何,会对个人事业的成败有重大影响。

1960年9月,尼克松和肯尼迪在全美国的电视观众面前,举行他们竞选总统的第一次论辩。当时,这两个人的名望和才能大体上是旗鼓相当。大多数评论员预测,尼克松素以经验丰富的“电视演员”著称,可以击败比他缺乏电视演讲经验的肯尼迪。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肯尼迪事先进行了练习和彩排,还特意跑到海滩上去晒太阳。结果,他在屏幕上出现的时候,精神焕发,满面红光,挥洒自如。而尼克松没听从电视导演的劝告,加之那一阵十分劳累,更失策的是他还选择了一套与他十分不协调的西装,因而在屏幕上显得精神疲惫、表情痛苦、声嘶力竭。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形容的:“他让全世界看来,好像是一个不爱刮胡子和出汗过多的人。”最终的结果,也正是仪表风度上的差异和对比,帮助肯尼迪最后获胜。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某公司的一位年轻主管,专门负责公司产品的配件加工业务。有一次,他代表公司和某知名外企谈判一笔大的外包业务。对公司而言,这项业务非常重要。为此,这位主管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前期准备工作。

正是由于准备充分,双方刚一接触,对方就表示出了明显的好感。接下来的洽谈工作也进展得非常顺利,最后一天,还留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协商。对方要求休会几天,以便向上级汇报。

这位主管满口应承了。岂料时间过去一周了,对方还是没有回复。主管实在忍不住了,便打电话询问对方的一名代表,对方告诉他事情可能出现了变故。他请求对方解释下原因,对方拒绝了。可这位主管实在不甘心,终于在他第三次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对方告诉他说,问题出在最后那天他穿的那件西装上。

原来,他那天穿的西装袖口上少了一颗纽扣。但要知道,对方外包的可是精密的电子元件啊!就这样一个微乎其微的小小疏忽,使他失去了一笔大订单。

由此可见,衣着修饰的学问何其深奥!而且现在,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交机会愈来愈多。但如何适应在不同的社交场合穿出文明、得体的服装则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难题。

一般来说,不同的聚会对着装的要求不同。譬如,参加舞会要按照舞种装扮原则来选择:参加比较正式的舞会,女士应穿礼服,给人以高贵的感觉;男士则应以深色西装为主,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参加迪士高舞会则应该穿牛仔裤和款式简单的上衣等,给人以一种自然、舒展、轻松的感觉;参加宴会,所选择的服装也应与你所处的氛围相配合。如果,你所参加的宴会格调比较高雅,女士则应穿裙子,男士则应着西装打领带;如果是去一般的小餐厅打扮也要注重适当的分寸,力求适度原则,既不过于简朴也不过于奢华。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逛街购物,还是郊游览胜,你的衣着都构成了都市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的衣着打扮至少不能背离人们的观瞻原则。如果你的衣服肮脏不洁,或歪戴帽子、斜穿衣,或敞胸露背,或穿着过于暴露的服装,这些都是对个人人格、尊严的践踏和对你所在周围环境的玷污。

由此可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穿衣行为都应当遵循这样的几条普遍的原则:

应己原则:日常着装时,尽量使着装为自己增色,力求避短藏拙。

应制原则:着装要呵护规范,遵循其固定的搭配,穿着得法,而不宜自行其事、随心所欲。

应事原则:着装应依照具体场合的不同而加以区分。一般规律是在公务场合着装要大方得体,在社交场合着装要时尚个性,在休闲场合着装要舒适自然。● 善用声音表现自己

1940年,丘吉尔当选为英国首相。这时,大不列颠正处于危急的边缘,希特勒的魔爪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但丘吉尔却奇迹般地扭转了战局,并由此改变了历史。转折点就在于他的一次著名的演讲。

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在议会下院做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鼓舞大家一定能够打败法西斯:我们要战斗到底,我们要在法国作战,我们要在海上作战,我们要带着渐长的信心和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要在海滩上、在陆地上、在街巷中、在山上作战。我们永不言败……

丘吉尔的演讲很有气势,他的声音洪亮,语气坚定。通过演讲,他传递了自己的热情,表现了自己与法西斯奋战到底的决心,也展示了自己一定能够打败法西斯的信心。同时,深深地鼓舞了每一个前线战士,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坚定了他们的决心,助长了他们胜利的信心。

这就是声音的强大威力,声音不但具有最基本的表述作用,还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和性格。说话者的音高、语速和语调不恰当,会弱化语言信息,不利于有效沟通。相反,说话者恰当的音高、语速和语调,可大大强化语言信息,让沟通更有效。诸如,生活中打电话时尤其如此,虽然不是面对面,看不见对方面部的表情,但是我们能够从对方的语调中,想象对方的心情。

人际沟通的专家阿尔伯特·默哈比博士的研究成果表明,声音的暗示在语言表达中独领风骚,声音是一个人的“有声自我”,在人们的互动中传递着三分之一的信息。许多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基于他们的长相,而是基于他们的声音。

相信只要是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对林黛玉进贾府的那场戏记忆犹新。林黛玉来到贾府,见过众人,正在说话间,忽听后院传来笑声,有人大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凤姐的笑声,从后院传来,显得格外刺耳格外放肆。但正是这笑声显示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和当家奶奶的身份,给黛玉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可见,声音不仅影响听者的第一印象,而且影响所收到信息的最终质量。由此,一个人仅仅凭借声音便可辨别另一个人的情绪、态度甚至个性。

实际上,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声音都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要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搞清楚他的声音所蕴涵的意义。

社会学家认为,声音可以在音量、速度以及音调上有所不同。因此,辨别一个人声音的含义,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1.音量

生活中,性格外向的人讲话,声音宏大而粗犷;性格内向的人说话,声音柔和而谦恭;说话声音大的人,一般为人爽快但其内心往往缺乏细腻,思想较为单纯;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对所表达的内容缺乏自信,其声音会在不知不觉中越变越小,有时甚至变成了喃喃自语。或一般人说谎时,由于害伯事情被揭穿,音调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同时,为了反对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提高自己的音调。2.声调

声调的高低,往往也会传达出不同的心意。一般来说,句末出现升调,往往表明对方正在提问。因此,如果你想向人请教问题,就不要让自己说话的语气单调平淡,那会使对方误解而得不到回答。3.语速

语速即说话时的速度,也反映一个人的观点与态度。如果某人的说话速度突然慢下来,通常表示他心中怀有不满,若是忽然加快,可能在说谎,或者心中怀有愧疚。

2创造机会,与他人结交朋友● 了解对方的观点

美国的前总统罗斯福被人们誉为“私人交际天才”。一次,他在阿肯色州的一次筵席上,发现了很多自己并不认识的共和党议员。在筵席结束前,罗斯福想对每一个共和党议员表示自己至诚的好感,而且此时他也正为1912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这绝对是一个展现魅力与风度的绝好机会。于是,罗斯福先向自己的顾问打听清楚了那些人的性格特点。接下来,罗斯福就开始着手向这些人展开攻势了。对他来说,这再容易不过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底细,明白每个人自傲的东西和特殊嗜好,因此他在与在座的每一位共和党人的谈话的尺度与分寸马上就了然于心了,这样的谈话无疑使对方认为罗斯福对他们充满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这样的策略,罗斯福满足了筵席上的每一位共和党议员的心理满足感。在散席以后,罗斯福成功地赢得了这些人的好感与支持。

罗斯福在做了总统以后,也十分擅长运用这种心理策略。他对于每一个前来拜见他的人,都会在对方拜见之前掌握关于这个人的所有的资料……他就是运用这样一种再简单不过的方法满足了所有他想赢得其好感的人的自尊心。

事实上,能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了解到他人的观点,这是大人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如在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大人物们都会懂得这一点,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他们也会相应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人,而且往往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利在初任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时,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麻烦——他的同事不是很喜欢他,这导致他的工作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他必须要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经常在给下属写的有关业务的信件中夹杂点个人话题,或写几句话谈谈收件人最感兴趣的事,或谈及收件人的特殊才能及他的家人和朋友等等,或顺便提起他们上次见面的愉快情形。于是,很快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开始拥戴加利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关注,往往能够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生活中你必须要了解别人,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1.倾心交谈

当友谊有了进一步发展时,彼此间的交谈,会启发对方暴露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从而加深了解。2.第三者的介绍

我们往往通过别人的介绍而了解对方的一般情况。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但别人的介绍仅仅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对方到底怎么样,归根结底还要靠自己去把握。这就像别人为自己介绍对象一样,介绍人把对方说得再好,最后的评价和决定还要靠你自己做出。3.看他的拥有物

通过一个人的财产,大体可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和爱好。

一位姑娘,别人给她介绍了个对象,经过几次见面后,彼此间的印象都不错。一次,姑娘到这个小伙子家里去,进门后看了一圈就走了。过后,她托介绍人捎话过来:他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这个小伙子的素质高不到哪里去。一桩婚事就这样泡汤了。4.看他的朋友的类型

俗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也曾这样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所以,通过观察对方所结交的朋友的类型,我们可大致判断出对方属于什么类型的人。5.看他的职业

职业不同,兴趣爱好可能就不一样。比如,知识分子一般都爱看书,关心国家大事;而工人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则比较敏感。6.如果条件许可,可通过其档案材料了解对方

一个人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他的性格、思想、为人都与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读懂这部“历史”、了解整个“历史”的全貌相当不易。但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在的他。

由此可见,在实际交往当中只有充分了解了对方,在交际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知道应该抑什么,扬什么。譬如对方有段令人羡慕的光荣史,那么不失时机地提一提,既鼓励了对方,又增进了友谊;别人曾走过一段弯路,在交际中就该适当回避,帮助他忘记过去,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别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那么对此最好保持缄默,因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失意的阴影中。● 尽可能地尊敬他人

在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任菲律宾全国委员会主席期间,他每个月几乎都会用20个夜晚很敏捷地扭动着他那本就有些肥胖的身体,与一些脚步轻灵的女人愉快地跳舞。在西班牙战争爆发后,随着菲律宾全国也开始出现动荡迹象,为了控制时局,他不停地在全国各省之间奔波游说,向人们宣讲菲律宾政府的新政策。为了使自己更容易被人接受,他还特地学会了探戈舞,每晚他几乎都与那些皮肤微黑的女人们跳舞。奥斯卡·戴维斯说:“他魅力无边。菲律宾人脾气乖戾,而且总是存着怀疑之心……可他却能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

正是通过专门学习当地的舞蹈方式,塔夫脱表现出了对菲律宾的本地习俗表示尊敬,进而取得他们信任的目的。

克舍尔司将军也使用过同样的方法。当他受命去开凿巴拿马运河时,他脱下将军装,换上了建筑工人的衣服——所有人对他的这一举动都很诧异,但却赢得了工地上所有工人和工程师们的心,他们折服于将军平易近人的领导作风,从而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

卡尔文·柯立芝在竞选总统期间为了向人表示自己入乡随俗的亲近之意,他甚至还拍了一张身穿工装裤,手拿干草叉的宣传照片。并且每次在去印第安部落拜访的时候,他总是戴着一个装饰着鸟羽的头巾以表达对印第安人的敬意,他的这身极富乡土气息的装束,为他以后在争取农民的选票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这些大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想成为大人物的人必须先对其所属的团体的习惯或个人表示尊敬,这样你就很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

纵观外交天才富兰克林的这一生也犯过一次这样类似的错误。当初他在出任美国驻法大使初期,他在与人交谈时仍使用自己的母语,他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但很快,他发现每次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他的工作中间出现了许多原本不应出现的麻烦。终于,他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他马上集中精力学习法语。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法语已经与法国的巴黎人不相上下。就是凭借着这口流利的法国话,使得他在以后的外事活动中大受法国人欢迎,甚至没有哪个美国人能像他那样受法国人的欢迎。

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不能做到适当地尊敬他人所造成的灾难性案件也会时有发生:在2003年,台湾省台北县发生的萧崇烈一家三口被灭门的血案。杀人者邓笑文,与受害者萧崇烈本是同村,平日里交往关系也还是说得过去的。但是由于受害者萧崇烈总是在闲聊中以取笑他为乐,并讥笑他没有本事。甚至在案发前的那个下午,萧崇烈竟然还过分地用手指指着邓笑文取笑他“是天底下最没用的家伙”。这下,怒火中烧的邓笑文再也难以容忍萧崇烈的一再轻视了,于是便发生了这样的血案。

在这个极端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杀人者邓笑文和受害者萧崇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或许在萧崇烈看来,在这种朋友之间开开玩笑是不需要有任何避讳的吧?也许就是这种致命的想法,使得萧崇烈长期以嘲笑自己“最亲近的朋友”邓笑文为乐。而邓笑文由于长期受到对方不断的讥讽和嘲笑,而累积起杀人的仇恨,这虽然属于极端事件,但也颇值得引起社会大众警惕。

生活中,人们相互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双方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遇到困难时的互相帮助,这当然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伯牙鼓琴,子期知音,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能够保持这份友好的情谊,使之能够经受风雨的吹打,则是更为可贵的。

由此,人们在日常交际当中还是应当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当然这也并非是说我们要刻意谨守那些不必要的繁琐礼仪,而是强调人们之间应相互尊重,切忌跨越对方的禁区,特别是对以下几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过度表现,居高临下,使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产生逆反心理;(2)过于散漫,不重自制,使对方对你产生轻蔑、反感;(3)不守约定,随便反悔,使对方对你感到不可信赖;(4)用语尖刻,乱寻开心,使对方感到你是个无趣、可恶之人;(5)泛泛而交,择友不加选择,使对方感到你是轻佻之人。● 双手一握成朋友

生物学家发现,往水库中放鱼苗时,如果一瓢舀10条鱼,这10条鱼从放入水库到长大被捕捉时为止,一般不会轻易离散。如果是100条,那么只要它们不被捕获或死亡,也会始终是在一起生活。它们既不轻易吸收其他的鱼进入这个生活圈子,也不会有任何一条鱼轻易脱离它自己的生活圈子。对于鱼类来讲,它们只有相依为命,才能共同去进行一生的探险。对于人而言,也是如此。一个人的生命本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人在这方面也具有与鱼类相似的集群性。

一般,一个青年人在走向社会后三五年内便会建立一个朋友圈子。这个最初建立起来的朋友圈子,将是他一生交往和主要活动的范围,即使偶尔有人脱离了这个生活圈子,不久也会再回到这个圈子中来。即使在这个圈子中有人出人头地,有人一文不名,也不会影响到这个圈子的牢固性。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圈内那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仍喜欢和圈内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亲密交往,他们会把圈内社会地位较低的朋友看得比圈外的人更重要。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站得更高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背后,都有另外的成功者。没有人是自己一个人达到事业的顶峰的,一旦你立志自己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就要开始吸收大量对你有帮助的人和资源。而在其他各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是你所有资源中最大的资源。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构建有助于你的事业的“关系网”。当然,你要编织一张对你极为有利的织起一张人际关系网并非一蹴而就的,你必须积极主动。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必须将它化为行动。

诸如在日常生活中,握手是人们最常用的见面礼节。不论是初次相见还是老友相会,见面时人们最通行的礼节首先就是握手。握手看起来很平常,却需要特别讲究礼仪。握手是最常用的触摸语言,是双方感情的传导体。握手可以用来表示友情、问候和祝愿;也可以用来表示谅解、和解和理解;还可用来表示诚意、平等、合作和期待。握一次手,表示的意义常常超过需用许多语言才能表达的意义以及某些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透露不少自身的秘密。比如,柔软、随意的握手让人觉得其自信心很低。而相反,许多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或缺点,握手时故意过分用力和显出傲慢的态度,这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而用劲握住对方的手的挤压式握手方式,则很可能是为了补偿其信心的缺乏。所以,在社交时,要特别注意握手的礼节:1.一般握手礼仪

一般年龄、性别、职务、地位相近的人握手可以顺其自然,随便一些,只要用右手握,不要戴手套,手要干净就行了。2.握手顺序

在较正式的场合,握手的正确顺序是:男女之间,待女士先伸手;老少之间,等长者先伸手;上下级之间,待上级先伸手。随后是男士、晚辈、下级或职位低者再马上伸手相呼应,切不可抢先,也不可等对方已经伸出手来了,你还没有反应。

在家里待客,一般宜主人先伸出手来表示欢迎;而当客人告辞时,主人应等客人先伸手说“再见”,然后相握,而不可自己先伸出手来,这样可能会让对方产生自己可能不受欢迎,主人在“赶我快走的感觉”。3.握手姿态

一般是掌心向上或向左。掌心向下压着对方去握手,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感觉。另外,握手时一般是只握对方的手指部分,即使为了表示热情也不可将对方的手掌全部握住,尤其是男士握女士的手绝不可超过手指部分。4.握手力度

握手在力度上宜不轻不重地用手掌和手指握住对方的手,接着再稍微上下摇晃几下。这种安稳而不过分用力的握手,表示出一种“我生机勃勃、稳重可靠”的自信。而与人握手时用力过重,甚至弄疼对方,会给人以粗鲁之感。而握手时只用指尖与人触碰,或虽是握手却一点也不用力,会给人以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5.握手时间长短

一般的关系,特别是异性之间的握手,不宜时间过长,通常不超过三四秒钟。当然,握手也不可过于短促,甚至似无意触碰一下就作罢的做法会使别人觉得你一点热情也没有,仅仅是敷衍而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