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明珠——玄武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8 04:37:36

点击下载

作者:王鹤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陵明珠——玄武湖

金陵明珠——玄武湖试读:

总 序

古今中外,任何一座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无不存在着若干彰显城市特征、气质和精神的“地标”。这些有形的地标,与城市一同孕育成长、发展壮大,在城市肌体上“自然生长”,与凝结于其中的人和事一道,共同塑造出城市的文化和品格。

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人类文明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建城开始,至今已近2500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山川与人物的完美邂逅,景观与文采的虚实建构,使得各个时期的南京都曾产生过地标。这些散布全城的地标,或是一条河流,或是一个湖泊,或是一处古遗迹,或是一座古建筑,它们是这座古城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注脚。秦淮河流淌的千年烟雨,明城墙绵延的百里沧桑,大报恩寺辉映的佛光刹影,总统府见证的时代更迭……无不记录了南京的兴衰变迁和悠悠记忆。偌大的南京城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也时刻感受着不同地标带来的魅力。城南人熟知夫子庙的俚俗繁华,城北人醉心于玄武湖的平静舒展,城西人惯于徜徉在石头城外的莫愁湖边,城东人则钟情于紫金山的雄伟豪迈。正是由于这些地标的存在,南京被赋予了诸多耳熟能详的称谓——龙盘虎踞、中华佛都、天下文枢、胜利之城……而这些称谓,正是南京城市文化的标签和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软实力。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南京地标,很早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明清以至民国的多部金陵老风景画,多以其时地标为描绘对象,可以称得上是对当时南京地标的“检阅”。在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今天,随着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加快“走出去”等方面持续发力,南京奏响了文化强音,城市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树立崭新的城市形象,塑造有品格、有内涵的现代都市,让全国乃至世界读懂南京、热爱南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展现南京的魅力,我们推出了这套“南京地标”丛书。丛书以图文并茂、专题叙述的方式,讲述这些地标的前世今生、建筑特征、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等,力争成为人们品味南京文化的又一力作。同时,希望丛书的出版,能成为这些地标的精品宣传册,以便利海内外游客的造访。丛书编委会

序 言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东北,占地4.73平方千米,其中湖面积3.68平方千米,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公园。“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如此赞美过玄武湖(时称后湖)。自然景观的美是玄武湖作为南京地标的重要元素。玄武湖东枕钟山,西南古城环抱,覆舟、鸡笼诸山隔城相望,远处小红山、幕府山层峦叠嶂。湖中分布的五块绿洲,分别有“菱洲山岚”“樱洲花海”“环洲烟柳”“梁洲秋菊”“翠洲云树”等特色景观。水趣山情,平湖闹市,景象万千。春季,这里岸柳摇风,长堤凝翠,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有所谓“晓光浮动从容出,花环芳境供吟眺”之春色;夏季,则菡萏盛开,映日波红,熏风习习,清香徐来,有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香溢湖山曲院风”之景;秋季,丹桂飘香之时,

这里翠潋澄鲜,山含凉烟,呈现出“芙蓉红尽早霜下,山色可人烟雨来”之佳境;冬季,则银装素裹,妖娆多姿,添上一派“远烟漠漠雪霏霏,平波百顷摇银树”之气概,因此被誉为“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2220年的先秦时期,她的名字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演变,先后有桑泊、秣陵湖、蒋陵湖、后湖、练湖、北湖等20余个名字。446年,南朝宋文帝改“北湖”为“玄武湖”,并沿用至今,已有1570多年的历史。千年湖水承载着南京城市的变迁,人文古迹荟萃是玄武湖作为南京地标的另一重要元素。

玄武湖的水系、生态与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辈辈金陵人热爱她、亲近她,把自己童年、青年、老年的美好记忆都留在了这里,因此玄武湖成了南京人的情结所在。2010年10月,玄武湖全面免费开放,深受广大游客喜爱,被赞为“城市客厅、百姓乐园”。

玄武湖不仅是南京地理意义上的地标,更是在南京生活、工作、旅游过的人们心中的地标。

相传,远古时期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天地之间的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修补天体,制作祥云,却不慎让一颗石子坠落下去,将地面砸了一个深深的窟窿,形成一泓湖水,天长日久,便形成了烟波浩渺的玄武湖。而那颗落地的石子又反弹到湖的东边,成了一座大山,那就是巍巍龙盘的钟山。

当然,传说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表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玄武湖的热爱,也为玄武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玄武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要追溯到几千万年以前。玄武湖是地处长江与钟山之间的一个大的湖泊,它的形成一直有着多种说法:一说是古

玄武湖的前世今生

玄武湖附近地质图

长江的遗留湖。据说,玄武湖原是长江古河道的一部分,由于长江的迁移,才把这段积水的洼地遗弃在覆舟山(九华山)北麓。二说是长江支流古秦淮河故道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根据大量钻孔资料证实,确实存在一条贯通南京城南北的古秦淮河故道。这条故道通过北极阁——九华山垭口,经玄武湖折向西北,再经模范马路、福建路中段,沿金川河方向入长江。玄武湖曾经两度为河湖环境更替,最后沼泽化。三说是天然湖。地质学家们经过对玄武湖地质、地貌的多年勘测,分析了从湖底打钻取出的岩心样品以后发现,沿紫金山北坡经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诸山的北麓,曾有一条发生在几千万年以前古老而巨大的断层,就好像在南京城北的大地上砍上一刀。在这条“刀痕”所经之处,岩石颇为软弱,极易风化,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长期侵蚀以后,渐渐被溶蚀成一处低洼积水的湖泊,湖水向四周浪击侵蚀,扩大水域,终于孕育而成玄武湖。四说是既有断层基础形成的低地,又有一水通江。以上四种观点至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更让玄武湖的形成显得扑朔迷离。

从地质观点来看,玄武湖应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形成了。不论是哪一种形成方式,如果没有历代的疏浚,玄武湖也许早就湮没淤塞了。到目前为止,有史可稽的玄武湖的春夏秋冬(20世纪50年代)玄武湖的春夏秋冬(今景)

大规模疏浚就有14次,分别是:东晋大兴三年(320),晋元帝浚北湖,用以训练水师;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宋文帝大规模疏浚玄武湖,并将湖泥堆积起来,欲建“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北宋天禧元年(1017),昇洲知州丁谓疏浚后湖为塘陂;元大德五年(1301),浚后湖;元至正三年(1343)复浚后湖;明洪武年间,开衍为湖,“衍”为沼泽;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夏,疏浚后湖;民国十八年(1929),疏浚玄武湖;民国二十二年(1933),疏浚玄武湖西北水道;1950至1952年,对玄武湖进行疏浚,加深了湖床;1966至1977年,浚修玄武湖近十年时间,使湖的蓄水量达500万立方米;1997年,玄武湖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疏浚,1998年4月竣工;2008年,对北湖实施清淤工程,清淤总量约50万立方米;2014年,对西南湖全湖和东南湖航道实施了清淤,清淤总量约40万立方米。玄武湖鸟瞰(民国时期)玄武湖鸟瞰(今景)

我们今天看到的玄武湖,是经过历朝历代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格局,是人为影响的结果。历史上,玄武湖的面积曾经发生多次变化,六朝时面积最大,“周回四十里”,北到大红山(古大壮观山),东抵钟山西北麓,南达鼓楼岗北,西沿西流湾公园一线至狮子山(古卢龙山)下与长江相接,有诗赞曰:“北湖清浊自天开,势协龙图一水来。百里烟霞环岛屿,绕城波浪动楼台。九霄气迥通银汉,五月天底转斗魁。决胜蓬莱山下水,洪源终古不尘埃。”到唐代,据《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玄武湖只有“周回二十五里”,《南唐近事》所记更减为“周回十数里”。现在玄武湖全湖面积为4.73平方千米,其中湖面积为3.68平方千米,五洲面积为1.05平方千米。尽管它目前的面积仅是六朝时的四分之一,但是在今天的城市中心能有这样一片宽广的湖面,已属十分难得,确是这座城市之幸。

玄武湖形成年代久远,远古时期的名称已无法考证,但从史书上我们可以知道,玄武湖古称桑泊,那是在秦以前。自从秦始皇建立封建王朝以来,玄武湖的名称几经变化,先后用过20余个湖名。在这些湖名中,许多都承载着朝代更替的历史印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在路过金陵(今南京)时,有望气的术士对他说:“金陵地势山川犹如虎踞龙盘,大有王气所在。”秦始皇闻言十分畏惧,认为金陵的存在将威胁到秦王朝的统治,于是下令凿断金陵的龙脉,破坏龙体,泄掉“王气”。同时,把“金陵”这个非同凡响的名字,改成卑微低下的“秣陵”。据说,这样可以使金陵永远不会产生帝王,可以使得秦王朝江山永固。自金陵改称秣陵后,桑泊也随之改称为秣陵湖。

改朝换代与湖名的变更

公元208年,诸葛亮受命出使东吴,实施联吴抗曹计划。在他途经秣陵(今南京)时,被眼前的地势山川所吸引,感慨地称之:“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并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公元211年,孙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来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意为要在此建帝王之大业。因孙权的祖父名钟,为了避讳,孙权将汉秣陵尉蒋子文战死的钟山改称蒋山,同时改秣陵湖为“蒋陵湖”。

东吴定都建业后,因湖位于钟山之北、宫城之后,所以又称作“后湖”。《后湖志》载:吴宝鼎二年(267),后主孙皓为使殿堂之间常年有碧波绿水环绕,“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后湖”的名称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

建武元年(317),晋愍帝去位,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晋王,次年称帝,重建晋政权,史称东晋。为收复北方失地,东晋大兴三年(320),晋元帝对玄武湖进行疏浚,加深湖床,扩大水域,作为训练水师的重要场所。因湖在钟山之北,晋元帝改湖名为“北湖”。

真正的“玄武湖”之名,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宋文帝

六朝阅兵台遗址(446)。宋文帝“筑北堤,立玄武湖”,北湖开始以“玄武湖”命名。 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后为道教所信奉,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出于当时都城建设“取象于天”的需要,宋文帝改“北湖”为“玄武湖”,这样就形成了东有钟山、西有石头城、南有朱雀桥、北有玄武湖的完整四神布局,成为金陵帝王都的四方镇护。

刘宋大明五年(461)、大明七年(463),武帝刘骏在玄武湖大阅水军,并改湖名为“昆明池”,而民间则俗称为“饮马塘”。

泰始年间(465—471),宋明帝刘彧改湖名为“习武湖”,仍把玄武湖作为操练水师的重要基地。

太平二年(557),陈霸先废梁敬帝,建立了六朝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陈朝。太建年间(569—582),陈宣帝改湖名为“真武湖”,亦作练兵场所。太建十一年(579),宣帝陈顼在玄武湖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阅兵活动,史书上记有“五百楼船十万兵”的壮观场面。

唐乾元三年(760),昇州(今南京)刺史颜真卿上表肃宗,在全国设立放生池,玄武湖被列其中。因此,唐乾元年间,玄武湖被称为“放生池”。明代后湖图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政权。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1381)创建了作为明代户籍与赋役制度的黄册制度,并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亲自选定“形势天造地设”的玄武湖作为存放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处所,时称“后湖黄册库”。

康熙在位期间,为避帝王名讳,凡在大清王朝统治的区域内,带有“玄”字的名称一律更改。因此,南京的玄武湖也改称为“元武湖”,但南京的百姓仍习惯称玄武湖为“后湖洲”。清代后湖全图

民国十七年(1928),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更名为“五洲公园”。直到1934年,“玄武湖”的名称再次被启用。

从玄武湖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古老沧桑的玄武湖承载着多少历史的印记,南京的历史亦必不可缺少浓墨重彩的玄武湖篇章。“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朝诗人韦庄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台城》诗中提到的“十里堤”,指的是玄武湖上的古十里长堤。古十里长堤确切位置何在?是否就是现在的十里长堤呢?

玄武湖早期的筑堤历程主要有以下文字记录:唐代许嵩的《建康实录》记载,“元帝大兴三年创北湖,筑长堤,以遏北山之水,东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明代赵官的《后湖志》中也有描述,“大兴三年,始创北湖,筑长堤以壅北由之水,东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六里余”。宣武城位于幕府山南。唐代李延寿撰写的《南史》中记载,“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筑北堤,立真武湖于乐游苑之北”。真武湖就是当时的玄武湖,乐游苑

古今十里长堤

在覆舟山南。 明代赵官的《后湖志》中也有记载,“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堰习武湖于乐游苑”。

据史料可知,晋元帝司马睿于大兴三年(320)疏浚湖床,将浚湖之泥修筑了一条从覆舟山起至幕府山南、自东向西的长堤6里余,提高了后湖的水位,把后湖作为东晋王朝水军的训练基地。元嘉二十三年(446),宋文帝对北湖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整治。为防止湖水外泄,宋文帝又于乐游苑北修筑了一条阻挡湖水的堤坝,此堤在东晋司马睿建的堤坝基础上加长,达10里,时称“北堤”。根据玄武湖当时的地貌和宫城的位置,可以推断长堤是建在玄武湖南岸与西岸,一是为了提高玄武湖水位,二是为了防止玄武湖湖水对南面建康宫城的侵漫。

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在《一湖两河尽风流》一书中写道:“蒋赞初先生在《南京史话》中认为,长堤,东起覆舟山北麓,西抵幕府山下,长达十里多。这长堤大约就是晚唐诗人韦庄诗中所指的‘十里堤’。今天来看,这条堤岸应该大致沿着明城墙的方向从覆舟山以西至神策门乃至幕府山。”从韦庄的诗意中,也能看出古台城与玄武湖西南岸的毗邻关系,能从视觉上感受到台城柳烟笼十里堤的效果。另外,据专家考证,明朝朱元璋修筑城墙,玄武门左右一段城墙,则因六朝堤埂(十里长堤)筑城墙(季士家《明都南京城垣略论》)。由此可见,古十里长堤应该是位于玄武湖西南岸,自太平门至神策门再到幕府山南的湖堤。明代城墙的修建,使古十里长堤不存。

与古十里长堤不同的是,今十里长堤(太平门至和平门)是从清朝开始准确定位和逐步形成景观的。清代王曼犀的《后湖图说》中描述:“东北有丰润门之新堤,东南有太平门之鸪栖埂,横袤处为十里长堤,堤有初日芙蓉牌坊(原名杨柳楼台),石桥、板桥各一,循堤而行,可径达长、志、老三洲。”

同治十年(1871),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在十里

玄武湖西南岸长堤建造了一座“杨柳楼台”,以供游人息憩赏柳之用。“北湖烟柳”便成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光绪七年(1881),身为军机大臣的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下令修筑一条连通十里长堤,由荒洲(翠洲)连接老洲(梁洲)的长堤。为纪念前任,左宗棠将新筑之堤命名为“曾公堤”。曾公堤的建成,解决了游人去玄武湖“必自太平门出,命舟而行”的不便状况。此举,使玄武湖一时显得热闹非凡。十里长堤(20世纪50年代)

光绪二十年(1894),张之洞暂代刘坤一两江总督之职。钟爱后湖荷花的他,在十里长堤“杨柳楼台”的旧址上修建了“初日芙蓉”牌坊。历史名人与文化景点的存在,使得十里长堤成为当时著名的景点。

民国二十五年(1936),蒋介石面谕:“饬将环湖路克速辟筑。”该工程自太平门起至和平门止,全线约4170米,路基展宽后为6.5米,铺弹石路面,宽4.5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里长堤得到了多次整治。1971年,为迎接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南京,再次加宽了十里长堤,并全部改为沥青路面,沿湖种植了大量的柳树、桃树、广玉兰和水杉等名贵植物。2011年进行的玄武湖环湖路环境综合整治,对十里长堤和平门至翠洲门段的景观进行了全面提升。 2013年开始实施的玄武湖东岸地区改造工程,对十里长堤远眺十里长堤之火车站前段夜景

十里长堤进行了更加优化的完善,配备了大型游船码头、游览车站点、休闲茶座、观景平台,使如今的十里长堤成为观赏山水城林城市特色的最佳视觉点。“菱洲山岚”“樱洲花海”“环洲烟柳”“梁洲秋菊”“翠洲云树”是玄武湖菱、樱、环、梁、翠五洲最具特色的景观。然而要说起五洲的形成及其名称的演变,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最早要从“三神山”说起。

据《史记·封禅书》介绍:在渤海之中有方丈、蓬莱、瀛洲三座神山,山上住着神仙,并有长生不老之药。元嘉二十三年(446),宋文帝在筑北堤、创玄武湖时,欲在湖中建造“三神山”。后因尚书左仆射何尚之坚决劝谏,三神山计划暂时搁浅。

元嘉二十五年(448),宋文帝再次决意在玄武湖中建造“三神山”。他利用浚湖之泥土在湖中堆砌成三座小岛,以象征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也成就了“一水三山 ”的园林格局,奠定了玄武湖五洲形成

从“三神山”到五洲

玄武湖五洲分布图

的基础。南朝历代对玄武湖进行疏浚和建设,使之成为皇家游乐、吟咏、练兵的重要场所。陈以后,玄武湖逐渐荒废。

明以前,玄武湖几经兴废,历尽沧桑,三神山的具体位置已难以确定。元末,在治理玄武湖过程中,采取浚湖叠岛的方式,玄武湖中的五洲初见端倪,但还没有明确的名称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有关玄武湖的一些洲名才逐渐在一些史料和图表中反映出来。在《明代都城图》中,玄武湖中的小岛就有了旧洲、新洲、荒洲、别岛之称。赵官的《后湖志》中有明确的叙述:“湖之中,有五洲。西北曰旧洲,上为库以贮册籍;西南曰新洲,上有郭璞墓;前抱一洲及东二洲,皆号荒洲;近西小洲,号别岛。”

然而明清时期玄武湖的五洲地貌与今天的不尽相同,各洲都是独立存在的,还没有形成现在环洲与樱洲的环抱之势,而且各洲的名称叫法不一,存在一洲多名和一名多用的情况。赵官在《后湖志》中除了提到旧洲、新洲、荒洲(两个洲名)、别岛五洲外,还有祖洲、莲萼洲、仙擘洲、龙引洲(与仙擘洲为一个长岛的南北两面)、太平洲、陵趾洲之称;在描述黄册具体存放地时,又有旧洲、新洲、中洲、太平洲、陵趾洲之称。而在明代王圻《三才图会》的“后湖图”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洲名——长洲。到了清代,玄武湖五洲的名称又进一步演变。王曼犀的《金陵后湖志》中写道:“后湖中有五洲,曰新洲、曰旧洲、曰龙引洲、曰莲萼洲(俗呼菱志长新老五洲,又呼菱志二洲曰团后二洲)。”从乾隆南巡图中可见,当时玄武湖为老洲、新洲、长洲、麟洲、趾洲五洲。至清宣统年间,玄武湖五洲的名称逐渐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基本固定为老洲、新洲、长洲、菱洲、志洲的称谓,并一直沿用到民国初期。

1928年9月,南京市长刘纪文下令改玄武湖内五洲名称,分别以世界五大洲给五洲更名:改新洲为欧洲、老洲为美洲、菱洲为澳洲、志洲为非洲、长洲为亚洲。“元武湖公园”名称同时更名为“五洲公园”,表达“游玄武湖者,可以小五洲”的意愿。五洲公园名称先后只用了7年时间,直至1935年7月26日,在市政府第362次会议上,通过了由继任市长马超俊(此前,由于石瑛反对汪精卫去机场迎接日本访问团而愤然辞职)签署的决议:

一、“亚洲”改称“环洲”。洲形屈曲如半环,樱洲亦为其所环抱,游人过此,辄生曲径通幽之感,因改环洲。

二 “欧洲”改称“樱洲”。洲上樱桃极多,春风三月,绿醉红酣,颇饶艳趣,及至初夏,则朱实累累,

翠洲云树樱洲花海

环洲烟柳湖民撷取,售饷游人。是樱花樱桃极悦目可口之妙,因改称樱洲。

三、“美洲”改称“梁洲”。洲擅全湖之胜,为昭明太子梁园故址。当日宾客来往,盛极一时,与现之游人络绎同一雅兴。因念其褴褛开辟之功,故改称梁洲。亦有取于以苏、白名堤之意耳。(苏轼、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曾治理西湖,造福于钱塘。故西湖留有苏、白二堤。)

四、“非洲”改称“翠洲”。洲上修竹亭亭,纵横数亩,晓烟残照,翠色浮空,且钟山东峙,苍翠欲流,与洲间之竹翠相混合,浓翠可掬,因改称翠洲。

梁洲秋菊

五、“澳洲”改称“菱洲”。洲外原多产红菱,湖民向称菱洲,因菱米可供民食,为副产物之一。今仍沿用旧名,一以存民意,二以念民生也。

玄武湖五洲新名称的产生,完全符合当时提出的“音韵洪亮、字少意多”的原则。它既考虑到各洲的历史与现状,又十分符合民情,且富有寓意。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的建设,五洲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和各自独特的景观。菱洲山岚

玄武湖自形成以来,发展的轨迹可谓几起几落。在北宋年间,因王安石“泄湖为田”的奏请,而消失了两百多年。后经过元朝两次疏浚,才重新出现在南京的版图上。但不曾想几十年后,玄武湖又成为一代禁地达两百六十多年。是什么原因让山光水色俱佳的玄武湖,成为与外界隔绝的禁区了呢?这就要从明朝的黄册制度谈起。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朱元璋首先从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并于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黄册制度”。黄册是明王朝户籍与赋役合二为一的册籍,以登载家庭人口、财产为主,是明朝用来管理户口和征调赋役的一种依据。册籍除各地政府存留一份外,还须向户部呈送一份。按黄册制度规定,呈进到户部的

一代禁地——后湖黄册库

册籍必须以优质黄纸或黄绢做封面,以备皇帝御览,故而称之为“黄册”。明王朝政府规定黄册十年大造一次、大查一次,以保证内容的准确、完整。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令各处所造黄册都要经户部转送后湖收架。至此,玄武湖成为明王朝政府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存放地,时称“后湖黄册库”。自洪武十四年(1381)起,至崇祯十五年(1642)止,玄武湖与外界隔绝两百六十多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禁地。明代黄册

黄册库选址玄武湖,是因为朱元璋看中了玄武湖“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形势天造地设”,易于看守、易于防火防盗的特点。明政权为设立后湖黄册库,把湖滨的土地圈占起来,东自都察院(今南京电影机械厂一带)前湖坡地埂起,北至沈阳左卫旧仓基址(今南京火车站北沈阳村一带)到神策门,沿明城墙到太平门,再以湖坡为限,到都察院前。每百步立土堆一个、界石一块,共设界石三十六块,上书“后湖界石”。界石以内地区不许百姓进入。

黄册库戒备极其森严,湖内外都派有专职官吏和军队负责防卫巡守,湖内由南京户部十三司轮流拨吏四名,在湖巡风;湖外沿墙五十步或七十步设立警所,责令地方官府、军伍、火甲等编成班次,昼夜防范。城东、城北兵马指挥司各差官员一名,率同弓箭手、军士及地方兵丁昼夜沿湖巡查。平时对过湖船只加以重锁,指定皇宫内太监专责保管钥匙。除了在后湖黄册库工作的官员和库工外,其他任何官吏未经获准一概不得进入后湖。“后湖界石”碑

弘治二年(1489),钦差两广公干宦官郭镛在途经南京时,想领略一下玄武湖的湖光山色,显示钦差大臣的身份,未经后湖官员允许,率随从二十余人,擅自驾舟,闯入后湖禁地。郭镛因此举遭到监察御史孙纮等人弹劾,他们在给明孝宗朱祐樘的奏折中写道:“郭镛承差两广公干……虽祖宗严禁之地俨然不顾,前去游憩,其怙恩恃宠,肆己骄人,坏国家之成法,起都人之惊猜,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官《后湖志》卷五)为此,郭镛遭到了皇帝的重斥,丢掉了两广公干的御差。

黄册库房起初建在旧洲(今梁洲),有屋9间,册架35座,共存黄册5万多本。以后每十年加盖一次,每次盖造30间。旧洲盖满后又在中洲(今环洲)、新洲(今樱洲)陆续加盖。到明亡前夕,后湖三洲已有库房960间左右,内藏黄册达170万本以上,被称为“文

黄册库梁洲考古挖掘册浩穰,漫若烟海”。

自洪武年始,至1645年清军攻陷南京为止,后湖黄册库从未搬迁过,它的功能与作用也从未中断过。即使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后,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已经转移,但明政府仍然把黄册库留在南京后湖。崇祯十五年(1642),明政府最后一次大造黄册,大部分黄册尚未送到后湖,崇祯皇帝已吊死在了景山。南明政权时,弘光小朝廷用后湖的黄册当作点火药的材料和充作守城的防御工事,致大量的黄册毁于一旦。清康乾时期,尚存万历及崇祯五年的少量黄册,但大部分黄册在战火中消失殆尽。后湖黄册库的历史随着明王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