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1 02:48:02

点击下载

作者:方和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方和谦

方和谦试读:

再版前言

新世纪之初,我们策划、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旨在总结上世纪百余位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的优秀经验代代相传。转眼之间,丛书已经十岁了,令人欣慰的是,靠着各位专家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辛勤耕耘,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目前已出版120多种,而且,影响也日益扩大,其宏大的构架、朴实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在同类书中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绝大多数出版后都很快售罄,多次重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我社长销的品牌图书之一,基本实现了我们的出版初衷。

著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总结、传播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我们中医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工作。去年,刚刚评出的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就已经有5位大师相继去世,让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感到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为此,我们决定修订再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对已经出版的,做全面修订,纠正书中的个别错漏,重新排版装帧,并采纳读者的建议,按这些临床家的专长、特色进行归类,分为《内科专家卷》、《外科专家卷》、《妇科专家卷》、《儿科专家卷》、《针灸推拿专家卷》等;鉴于国医大师是当今中医药学术与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遂独成一卷,即《国医大师卷》。此次修订,从内容到形式都精雕细刻,力求和谐统一,尽善尽美,使之真正成为提炼名老中医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传世精品,以不辱中医药出版人的使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12月

出版者的话

中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中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中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时任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28日手不释卷活到老、学到老桃李芬芳大师风范——在北京饭店出诊诲人不倦口传心授荣获国家级“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欢聚一堂——70岁生日中医专家方和谦向针麻组医师传授经络知识和针灸技术方和谦在给病人诊脉仔细诊查字斟句酌名师高徒同义诊认真聆听家学渊源伉俪情深名医大讲堂名医大讲堂-朝阳会议室一代名医荣获首都国医名师称号为首医学生讲课习书法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题词方和谦处方墨宝方老座右铭国医大师贺普仁题词国医大师路志正题词名老中医陈文伯题词医家小传

本书是经过朝阳医院中医科全体同事和几位外院同道的努力,共襄善举,以俟广大同道批评指正。

一、个人经历简介

我叫方和谦,1923年出生在山东烟台莱州的中医家庭,自幼(12岁)随父习医。19岁(1942年)考取医师资格,开“方和谦诊所”行医。1952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学习西医学习班”学习西医知识两年。1952~1953年,曾在北京双桥砖厂任职员,1954~1958年在北京市卫生局中医科任科员,主管中医师资格的审批,参与北京市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的组建工作。1958年调北京中医医院任内科医师、教研组组长,兼任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伤寒教研室组长,教授《伤寒论》课程。其间曾带第一、二届西学中班学员的实习,在乙脑流行期间到第一、二传染病院查房,参与乙脑的救治工作。1968年到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任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1~2004年先后担任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从1978年起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北京红十字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会长、北京市科协常务委员、北京中医杂志常务编委、北京中医学院顾问等职。

二、学医经过

1.学医启蒙

我祖籍山东掖县西北郊头村,世代贫农,家境贫寒。先父方伯屏因在原籍不能维生,年幼流落京中,在饭铺学徒,于工余之暇拜清太医赵云卿老先生为师习医,约1915年在京改业行医。先父在灯市口开医馆达30余年,专长中医内外科,可进行药物加工,熬制膏药,并办中医讲习班教授中医经典,后曾任教于北京国医学院(院长孔伯华先生)、华北国医学院(院长施今墨先生),担任四部经典的授课,在京城有一定的名望。我的启蒙教育是处在辛亥革命成功、新旧制度变迁的时代,私塾与新学并存。先父十分重视对我的文化教育,在私塾学了两年的《三字经》、《论语》、《春秋》、《左传》、《古文观止》等书,可以诵读《陈情表》、《兰亭序》等文章,并进行了较好的书法训练。随后读小学5年、初中3年,接受了新学教育。初中毕业后,考入中央日本语学院日语系学习日语4年,其间读青年会英文学校初、中、高级班一年半,掌握了日、英两门外语技能。在中医家庭的熏陶下,从初中起,就参加了先父在家办的中医讲习班三期,学习了《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专著,从不理解的背诵起步,到渐渐理解其中医理,经过反复的诵读学习,在少年之时就打下了中医理论基础。先父擅研明代周慎斋及薛立斋遗著,在医事中侧重温补学派,从中多获教益。在先父的诊所中,从打扫诊室卫生,为先父作开诊的准备,到为病人倒茶、换药等点滴事情做起,随父抄方佐诊,边干边学。先父除在家办学外,还授徒于北京国医学院、华北国医学院,以讲授古典医籍著称,在京行医30年,耳濡目染,个人受益很大。1948年先父因肝硬化病故,生前嘱我兄弟二人,“不谋其他职业,仍当业医工作。”我和先兄,谨遵遗训,坚定行医志向,一是继承家学,二是行医济世,求职谋生。

曾记得先父严于治学,精于临床,这给予我很深的影响。先父所撰写的《医家秘奥》一书及学医笔记三本珍藏至今,成为传家之著。在随父临诊的过程中,让我开悟的事件中曾有两个验案,一是姓白的老人,年逾六旬,有糖尿病史。颈部患蜂窝组织炎,面积大,坏死组织不脱落,局部红肿疼痛难耐,经西医多方治疗不效。先父用《备急灸方》(宋·张鸡峰)骑竹马灸法(骑竹杠,艾灸肺俞),灸10壮左右,坏死组织脱落。内服托里补中生肌加清热解毒汤剂(大剂量金银花、连翘、生黄芪之类),疮口结痂痊愈。二是我妹妹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来潮,流血不止。血红蛋白仅为40~ 50g/L,去产院治疗不效。先父用四物、八珍、胶艾汤治疗使其痊愈。当时我才16岁,顿感中医治病的神奇。在先父严厉的家教下,我广泛涉猎医学书籍,所读最解惑受益的专业书籍有《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心悟》、《证治汇补》、《赤水玄珠》、《医学汇海》、《医钞类编》等,此外较为受益的非专业书籍为《古文观止》。在每天随父临诊6小时后,坚持读书3小时,从小养成的诵读习惯,为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独立行医

1942年,我已年逾19岁,在随父学医数年后,先兄方鸣谦已取得正式行医资格。在兄长的启发下,我也报名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中医考试。曾记得面试答辩时,主考官杨淑澄老师口试提问“中药为何能治病?”此题听来颇有难度,我略加思索,回答:“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而常也”。将《素问·六节藏象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经文脱口背出,以说明药物的性味各有所偏,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就是取用药物性味的偏胜,以纠正与调和人体脏腑不协调的状态。对此简捷的回答,杨老师给了100分。笔试的题目是寒厥、热厥病的治疗,我很快作出了附子汤治疗寒厥、白虎汤治疗热厥的答案,以较好的名次通过考试,顺利取得执业资格和行医执照,“方和谦诊所”随之挂牌,从此开始正式执业。3.中医学习西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新生。但中医药事业仍在禁锢之中,在废医存药,消灭中医错误路线的影响下,北京市举办中医学习西医学习班,我是第九班学员。学习西医生理、病理基础课及传染病、内科、妇科、儿科临床课程,当今国内名老中医干祖望、焦树德、路志正等同道曾先后在此班学习。此次学习西医,我认为“歪打正着”,不仅学到了西医知识,填补了学科空白,还有了西医执业资格,为今后在综合医院工作并做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了基础。4.行医转折

1954年,我调入北京市卫生局中医科工作,结束了个体行医的生涯,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为一名国家正式的医务工作者,这是我行医生涯的转折。1954~1956年,我在北京市卫生局中医科任科员,主管医务行政,包括中医师资格的审批、参与北京市中医医院的组建、北京第七医院中医科及市级综合医院中医科的筹建等工作。1956~1962年调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并兼任北京中医学校伤寒教研组组长。在此期间,我一方面在北京中医医院出诊,另一方面担任北京中医学校《伤寒论》及医案的教学任务。以往在个人的诊所行医,认为只要掌握四君子汤、银翘散、防风通圣散等常用方剂,即可应付常见疾病。而当老师做教学工作,要引经据典,考据求源,尽管以往《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习有较好的根基,但此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内容又进行了逐条研读,逐段逐句剖析。我深入图书馆,凡有关《伤寒论》的百家注解都曾借阅,如柯韵伯、尤在泾、程郊倩的著书均阅览过。《伤寒论》397节,篇篇有自己撰写的讲稿。讲内科医案学,我翻阅了《王旭高医案》、《薛立斋医案》、《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等大量的医案,对有名的医案作深入分析讲解。讲课要求深入浅出,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举一反三,纵横贯通,并结合临床,使深奥的理论在示例中得到解释和应用,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给第一、二届西医学习中医班讲课的同时,还带学生到北京中医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实习。自己对这段教书经历的确颇有感触,教学相长,教学一定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不能强不知以为知。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对经典著作的理论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治学格言

经过先师教育,我一生行医以诚为本。在读了《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论》后,非但行世方面受到了深刻的鞭策启发,在技艺提高上,也遵循了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准则。我自勉的治学格言有“待人接物须德取延和,义本泰康,执行医事要胆大心细,智圆行方”。《论语》说:“学然后知不足,度然后知长短。”这就成为我几十年来所以拳拳服膺的座右铭,不可一日或离的语句了。

四、学术思想及医学见地

1.弘扬仲景学说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学术理论源于古代医家,其治法方药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我认为《内经》虽然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但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存在着不足。仲景以前有法无方,仲景以后方药具备。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后世又有很多发展。《伤寒论》把理法方药统为一体,所创立的六经辨证大法与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世医家所公认并遵从至今。被称为“医门之准绳,治病之宗本”。虽然前人有“《伤寒》论外感,《金匮》治杂病”之说,但我们不能把《伤寒论》单纯看做只是为伤寒杂病而设,正如清代柯韵伯所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由此可见,《伤寒论》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其113方、397条构成了一部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系统治疗大法,条条有成文,条条没重复,每字每句都有不同的意义。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多数应验不爽。

有人说中医只辨证、不辨病。我以为这是不对的。中医不仅辨证,还要辨病。例如我们在治疗肺炎、肝炎等某一类疾病时,就不能脱离开辨病。《金匮要略》所论之病均以病证结合的方式论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2条中,早已谈到既要辨证又要辨病的重要性。“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可见仲景是据六经分病,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数者密切结合,得出主要病机,随机定治选方,因而既不同于专病专方,也不同于一证一方。这正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张仲景《伤寒论》是我们后人学习中医基础的必读经典。作为基本功,就要熟记熟背原文、深入理解原文的意义。另外我坚决反对以选读的方式学习这本著作。我认为选读很容易断章取义,而不能看到其本来面目,容易“崇饰其末,忽弃其本”,达不到学习效果。

我从医60余年,从未间断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习和研究,今后仍需继续深研。我的体会是只有在深刻领会仲景学术的基础上,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才能对经方学以致用、有所创新。如《金匮要略》中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用酸枣仁汤,我又从“竹皮大丸”方中选出竹茹、白薇两药加入,或以酸枣仁汤与竹皮大丸合方加减,治疗阴虚烦躁失眠证,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2.几件医疗事件的启迪

在我行医的60余年中,曾多次遇到群伤群治的医疗卫生事件,其中有两件医疗事件,对于我的行医历程起到了引领、教育、受益的重要作用。

第一件医疗事件,是发生在1956年的8月到9月上旬,当时全国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很严重,连续2~3年,方得遏制;粗记北京1956年发病者约1000例,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约200例,以后佑安医院、各大综合医院的儿科和儿童医院均收满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在那段日子里,我深入基层,直接参加到佑安医院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抢救治疗中,自始至终战斗在第一线。从学术上讲,每年8月到9月上旬,是流行性热病容易发生的季节,此时温度高、湿度大,给致病原提供了孳生的条件。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重笃,死亡率高,这是大家公认的。中医学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大有“万户萧疏鬼唱歌”之势。当时各家医院都面临着紧张的局面,尚未有比较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卫生局遂倡导用中医中药向流行性乙型脑炎发起进攻。记得早在1955年,治疗散发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石家庄的中医界总结的经验,是用白虎汤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到1956年再遵照此方化裁治疗时,竟毫无效果,损失很大。原因何在?多方请教,遂邀请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蒲辅周名老医师指导会诊,蒲老深入临床,对患者逐一验证,教导说“必先岁气,勿伐天和。”今年是湿邪当先,湿重于热,患者病情有异,1955年为燥火当令,阳明内热,患者的症状见高热惊厥,谵妄,舌苔黄厚,此时用白虎汤加减治疗恰当对证,故有效;而1956年雨水多,湿气重,病人虽也为高热惊厥,发热不退,但观察舌脉,舌苔薄腻湿润,脉象濡缓,是湿温为病,改用芳香化浊,透表散邪,用藿香正气散类治疗,遂扭转了战机,挽回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治愈率。我重温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致病特点,加深了对湿温病与暑温病的辨证论治的认识:湿温为病,应慎用生石膏清热;名医岳美中曾说:“暑必挟湿,湿热之邪如油入面,很难分离。”《温热经纬》云:“湿热为病,当需两解之,湿热在里应化湿清热两解,湿热在表则芳化之。”1957年,在总结1956年的抗击流行性乙型脑炎战役时,我从组稿、撰写到编辑,最后由卫生局印制的 《北京市195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总结》 约200册,发至各个医疗单位。通过此次亲临一线的实践和战役后的总结,使我提高了学术水平,进一步体会到在学术上只有实事求是,不脱离辨证论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行政的命令不能干预医疗技术。今后在流行病中出现新的疾病谱的转折衍变过程中,运用中医中药治疗,仍需本着辨证论治精神,并且对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的分证掌握上,均不可固执己见。

第二件医疗事件,是与SARS的搏斗。2003年当SARS病魔向北京袭来时,我积极主动报名应征,要求到抗击SARS的第一线,要对此病的治疗有所贡献。作为中医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当仁不让,在卫生战线上,在治疗急危重难的疾病中,争取一席之地是很光荣的;在关乎百姓生命攸关的重大战役时刻,中医中药应有所发挥。但因年高体迈,上级爱护,很遗憾没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作用。我认为从中医学术角度而言,SARS发病不同阶段有夹寒夹湿的区别,仍应强调辨证论治。今后应当仁不让,积极为治疗新疾病谱多作贡献。3.中西医的关系问题

对中西医关系历来有很多不同认识。其中有学术关系、人情行为关系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我们不能让中医和西医学术对立起来看,更不能把人情行为形成区域的界线。继承发扬中医学是当今很迫切的传承工作。中医学术、西医学术都需要古为今用、精益求精、继续进步。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是洋为中用,不能形成两个相互抵触的堡垒,互相攻击。作为一名现代中医,我们也可拿起听筒,利用现代科学工具,采用各种现代检测手段明确诊断,以发挥中医治病求本,经验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的本质作用。我认为中西医学应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实践上不要排斥中西医同治,不要各走极端。应提倡中西医并举,取长补短,殊途同归。

在处理好中西医关系的同时,我们中医自身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对于单病种的研究,我认为应加强“同病异治”,病治结合。也不要忽略了“异病同治”的指导。另外,对于中医病历的书写格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回顾古典医籍,不乏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这样的名作,以药测病,以病测证,也可达到学习的目的。也有些病历连篇累牍,繁琐复杂,机械的填表式的病历,这往往起不到病历的作用。中医病历要切合实际,以实用为主。反映出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的学术思想,具体规范还必须在实践中摸索。

再谈谈中医诊断中的舌诊和脉诊。我认为舌脉诊是临床很重要的诊断依据,但目前缺乏量度的指标。如不病之舌、不病之脉,正常舌脉不突出等。27部脉各有取舍,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辨舌验齿也同样。我在临床对于正常的舌脉都强调脉平、舌洁。我认为我们应在没有定量下突出不病之舌、不病之脉。强调正常舌、正常脉。“平”与“洁”的应用,是我个人向中医界提出的管见。不知是否能够达到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之目的。

五、结语

我虽然年迈,始终感觉学习不足。至今大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及“学无止境”之感。寄语同道,以俟来日。2006年12月7日大雪节后方和谦 于北京朝阳医院

专病论治

一、肺系病证

(一)感冒

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也。外感之疾发病与否与其感邪强弱、体质虚实密切相关。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临证之中常见体虚之人最易受邪,所谓虚者乃肺、脾、肾之虚也。因人之卫气如似藩篱,拒邪于外,但其根源于肾,宣布于肺,资生于脾胃。若肺、脾、肾不足,卫外不固,邪乘虚而入,则常易感冒矣。治疗则遵古人教诲,“实人病表发其汗,虚人病表建其中。”实者以祛邪为主,虚者以扶正祛邪并用。虚者又当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分别治之。方师治外感之疾,当发散为急,且又根据风寒、风热、暑湿、燥邪之不同,正邪之强弱,宜随时制方。方师常言,病随时变,施治尤贵圆通,不可概执常例,正是师古人,但不可尽泥古方之意,要随时随证酌量治之耳。1.外感表邪,发散为急

患者李某,男,57岁,1992年3月5日初诊。

初诊:自述两周前到外地出差,因劳累而受寒,到当地医务室就诊先后服用“银翘解毒丸、康泰克、螺旋霉素”等中西药物,症状无好转。回京后再次求治,服用中药汤剂,病情仍无进退,故而请求方师治疗。诊察时仍感周身酸软乏力,头晕而沉,身紧无汗,喜卧,有轻度恶心,不欲纳食,语声重浊,时有咳嗽咽痒。方师详细察看患者既往的中药处方,认为此患者仍属风寒表邪未解,肺卫失宣。治法为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可在他人之方上调理用药,加一味川芎。处方:

荆芥穗6g,杏仁10g,薄荷(后下)5g,豆豉10g,羌活6g,独活6g,前胡10g,芦根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川芎10g,桔梗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自述服药当天晚上身有微微汗出,以前胸后背为多。早起床时自觉头晕、身酸痛症状明显好转,身上轻松感。再服第二、三剂药后诸证悉除,食欲增加。方师嘱不再发药,以饮食调理,勿再受风寒。【按语】人多以为感冒易治也,殊不知古人早有伤风不解竟成痨之训,切勿忽视。此患者感邪初期,医者认为是小恙,不加辨证分析,妄投辛凉之剂,使风寒之邪不散。改用他人解表剂后仍不见汗出。经方师诊断后只在原来之辛温祛邪剂中加入一味川芎,使药力疏散以达病所,病证随之而愈。方师说川芎一味乃辛温升浮之品,动力极强,为血中气药,它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其最能散邪。缘人一身血气周流通畅,则百病不生。此患者于他人治疗时虽应用辛温宣散之品,但未加川芎,药力未能鼓动起来,待方师增川芎后,血流自然增速而畅达,似血液沸腾,汗如时而越,鼓邪外出。正所谓血行而风自灭矣!仅此一味,收效甚大,乃方师60年临证经验之一得,可见其宏富经验之一斑。2.气虚外感建其中

患者孙某,女,63岁,2003年2月20日初诊。

初诊:患者自觉恶寒、发热、口鼻生热、眼睛发痒、视物不清,腰痛,面色呈慢性病容,大便可,舌红苔厚,脉平。患者既往有肾盂肾炎史10年。白内障,青光眼术后,有多种西药过敏史。2002年肾盂造影:双肾缩小,右肾略小,左肾萎缩。辨证:气虚外感。治法:清热解毒,健脾和中。处方:

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5g,丝瓜络10g,陈皮10g,竹茹10g,芦根15g,生甘草10g,豆豉10g,炒谷芽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3日停1日。

复诊:患者药后舒畅,症状减轻,外感愈,无恶寒发热,现主要是腰痛,胃口欠佳,舌红苔白,脉平。继服前方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3日停1日。【按语】此案患者为久病体虚,复感外邪而发病,外邪袭表,则见恶寒,发热;风邪犯肺,鼻窍不利则口鼻生热;风犯上焦则眼痒;患者既往有长期肾盂肾炎史,腰为肾之府,肾气虚损,则腰痛。方师诊为气虚外感证,拟方以银翘散化裁。治法:清热解毒,健脾和中。方中方师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豆豉宣散解表,芦根利咽,炒谷芽消食积、健脾胃,竹茹降逆止呕,配合陈皮、丝瓜络理气和中,对气虚外感共奏扶正祛邪之效。(二)咳嗽

咳嗽病名,始见《素问·咳论》,明确阐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而后仲景《金匮要略》有“痰饮咳嗽”“咳嗽上气”等专篇论述,为千古医家辨证论治之准绳。递于后世医家据己之临证心得,立论纷呈。咳嗽病机,诸家百出。唯景岳刻意研精,语最扼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矣。关于治疗,“古有见咳非治咳,见喘非治喘”之训。亦又阐明肺为娇脏,最易受伤而难医之理。盖咳嗽一证,本非大病,但欲求诸证之疗效,须详审察耳!方师积60余载临证经验,擅治咳喘之疾。用轻灵之剂以开上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并强调祛邪的重要性。对外感之咳,勿留一分邪气。然肺为娇脏气阴易伤,肺属金,肺虚应用培土生金或益肾之法。据证选用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生脉散、金水六君煎等灵活权变,常可收桴鼓之效验。1.辛凉宣解治发热咳嗽

患者陈某,男,22岁,1998年8月4日初诊。

初诊:患者主诉发热咳嗽1周。测体温38℃,伴有咳嗽、咳痰,咽痛,汗出,食纳可,二便调和。查血常规:白细胞7.8×109/L。方师认为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使肺失清肃,咳嗽咳痰;风热郁表,卫外不固而发热汗出;咽为肺之门户,风热之邪循行达咽而致咽痛。舌红、脉数均为风热袭表之征。遂立辛凉宣解法,拟桑菊饮化裁。处方:

桑叶10g,桑白皮10g,菊花10g,薄荷(后下)5g,杏仁10g,苦桔梗10g,连翘10g,芦根20g,荆芥6g,白前10g,牛蒡子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1998年8月8日。患者主诉,服药1剂则烧退,仍有咳嗽、咳痰,纳食可,二便调和。舌洁,脉缓平。方师认为前方施治,药证相符,现余邪未尽,肺失清肃,继拟宣肺止咳,清解余邪之剂。方药如下:

桑叶10g,桑白皮10g,白前10g,薄荷(后下)5g,杏仁10g,苦桔梗10g,芦根15g,牛蒡子6g,连翘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随访:5剂药后证已然缓解。【按语】咳嗽乃肺系常见证候,或为外感,或为内伤所致。多种病因皆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使肺气上逆而引发咳嗽。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司呼吸,为气机升降之通道,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方师辨该患者因外感风热之邪,客于皮毛,肺先受之,而引发发热咳嗽。遂立辛凉宣解之法,施桑菊饮化裁,散热解表,宣肺止咳。体现了方师善用古方、量小轻灵之特点。2.疏风散寒治咳嗽

患者王某,女,21岁,2003年3月11日初诊。

初诊:诉咳嗽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3天。患者自幼患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少痰反复发作10余年。现因感冒后加重,咳嗽,咳痰不爽,纳食减少,二便调。舌洁,脉平缓。中医诊断:风寒咳嗽;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师诊为:风寒犯肺,肺失清肃。治法:疏风散寒,止咳化痰。方用止嗽散化裁:

苏子梗各5g,陈皮10g,炙百部10g,白前10g,桔梗10g,荆芥5g,炙甘草6g,北沙参12g,肥玉竹10g,炙杷叶6g,麦冬10g,炙紫菀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医嘱: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复诊:2003年3月25日。服前药后,患者咳嗽渐好,无痰,苔白,脉平缓,再方止咳化痰,继前方加生薏苡仁15g,健脾化湿,杜绝生痰之源。

苏子梗各5g,陈皮10g,炙百部10g,白前10g,桔梗10g,荆芥5g,炙甘草6g,北沙参12g,肥玉竹10g,炙杷叶6g,麦冬10g,炙紫菀6g,生薏苡仁15g。12剂,水煎服,每日1剂。【按语】患者自幼患慢性支气管炎,着凉感冒后,风寒上受,首先犯肺,肺失清肃,肺气不宣,故见咳嗽,咳痰不爽。子病及母,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故见纳食减少,患者虽然年轻,但自幼患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日久,反复发作,3月正值季节变化,寒温不调,加之衣服减脱太快,忽略自己慢性支气管炎史,感寒后引发。方师所强调的“春捂秋冻”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3.小柴胡汤治咳嗽

患者吴某,女,60岁,1993年5月7日初诊。

初诊:因劳累汗出受凉引发咽痒,咳嗽,咯痰白而黏,量不多,伴轻微低热。到呼吸科就诊,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给予抗生素及含碘喉片、复方甘草合剂等治疗。服用5天后低热好转,但咳嗽症状无改善。不论昼夜,咽痒则剧咳,面红目赤汗出,时呕恶发呛欲吐,重时尿失禁,不能控制,待咯出痰涎后症状稍有减轻。由于咳嗽加重改用静脉点滴红霉素类西药,疗效仍不佳,前来请方师求治。经详细诊查后,考虑患者花甲之年,素体较差,因咳面部虚浮状,又有感受外邪后的时冷时热,呕恶发呛,不欲纳食,心中时有躁烦之感。诊脉细弦滑,舌质淡苔白滑。脉证合参综合分析,为正虚邪恋,肺失宣降,咽喉不利。遂拟方助正祛邪,宣肺解痉利咽。给予小柴胡汤化裁。处方:

柴胡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2g,炙甘草10g,黄芩12g,鲜生姜3片,大枣3枚,蝉蜕5g,僵蚕10g,炙百部10g,白前10g,桔梗10g,芦根15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咽痒,剧咳,烦躁欲呕之症悉减。效不更方再进3剂而痊愈。【按语】小柴胡汤是仲景治疗少阳证的一张名方。言之可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之病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其疗效可达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方师认为本方可外透内清,调畅气津,升降并行,总而言之可扶正祛邪。又鼻和咽喉为肺之门户,若正气虚弱,邪气留恋,影响上焦肺气的宣发肃降,则咽喉不利,挛急如窒,则痒、咳、呛、呕等随机而作。方师应用小柴胡汤化裁治之,诸症迎刃而解。4.宣通清降治燥咳

患者赵某,男,57岁,2005年1月23日初诊。

初诊:自述就诊前两周因洗澡受凉引发“感冒”,服用感冒清热冲剂等中成药好转。3天后再次复感风寒,症状明显加重,喷嚏连连,流涕不止,时黄时白,头晕头沉,全身酸软无力,咽痒而咳,又服用羚翘解毒丸、通宣理肺口服液、冬凌草片等多种药物,症状不解。求诊于五官科、呼吸科,诊为:鼻窦炎,支气管周围炎。给予青霉素每天800万单位,静脉点滴。口服吉瑞通,并用伯克纳点鼻。经过6天治疗,鼻炎症状略有好转,但咳嗽不止而加重,咽喉痒甚,说话则咽痒难忍,夜不能眠,不断饮温水以减轻症状。遂请方师调治。诊视后认为外感风寒不解,肺气不宣,邪气留恋不去,拟方以辛温解表,宣肺止咳。处方:

苏叶10g,防风6g,薄荷(后下)3g,蝉蜕5g,桔梗10g,杏仁10g,前胡10g,牛蒡子10g,生甘草6g,枇杷叶6g,川芎6g,僵蚕6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症状明显减轻,尤以喉痒、咳嗽好转最为显著。方师嘱效不更方,继发4剂而痊愈。【按语】此患者为外感风寒束表之候,初感小恙,以辛散为治,略有好转。再次受邪后因涕黏、时黄时白改用多种辛凉之品,证候不解反而加重,方师认为此患者为感受风燥之邪,此燥邪为寒邪化燥,属风寒范围。风善行而数变,动则痒,痒属风,痒多有风邪,因正值寒冬,久无降雪,气候干燥,风燥合邪而袭人,喉痒而咳重,不能入眠。其治法有风则要疏,疏风祛邪则痒止而咳可愈。《内经》称“燥者润之”,实乃养血之谓也,与其迥然不同。后世医家对寒邪化燥,治疗不是润而是祛风。方师取轻清之剂,疏风止痒,利咽宣肺。方中苏叶、防风辛甘微温能疏风解表,温而不燥,配芳香辛凉之薄荷,清虚之蝉蜕、僵蚕,辛苦之牛蒡子。辛可入肺能发散,疏风邪而开上焦,苦凉能利咽喉而止痒;伍杏仁开宣肺气而润燥,枇杷叶降逆而止咳。桔梗载药上行增强疏风宣肺之功,配甘草以增清利咽喉之力;辅川芎以和调上下,以利畅达。全方药性平和,宜凉不过寒,宜温不过热,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有疏风利咽止痒,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谨守病机,灵活权变,为方师临床治疗咳嗽的又一效法。5.调和肺气愈久咳

华某,女,38岁,2005年8月30日初诊。

初诊:患者1个月前因受凉引起咳嗽,未经治疗,逐渐加重。咳嗽,无痰,胸憋气短,夜不能平卧。头晕、头痛,乏力,纳佳,大便可,失眠。察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诊其为:咳嗽,肺气失宣证(慢性气管炎)。患者受凉引起,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咳嗽、胸憋气短;风寒上受,外束肌腠,则头痛、乏力。治法:宣解。方拟止嗽散合杏苏散化裁。处方:

苏叶5g,苏梗5g,杏仁10g,炙杷叶6g,前胡10g,桔梗10g,陈皮10g,茯苓12g,法半夏6g,炙甘草5g,炙桑皮12g,荆芥5g,白前10g,炙紫菀6g,炙百部5g,薄荷5g,麦冬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药7剂,咳嗽好转,有少量白痰,不易咳出,口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法:调和肺气。

苏叶5g,苏梗5g,杏仁10g,炙杷叶6g,前胡10g,桔梗10g,陈皮10g,茯苓10g,法半夏6g,炙甘草5g,炙桑皮12g,白前10g,炙百部5g,淡干姜2g,白菊花10g,薄荷5g,麦冬6g,炒枳壳6g,大枣4个。7剂,水煎服,每日1剂。【按语】方师治疗咳嗽,强调肺气宜宣降,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正像方师所谓“调和肺气”,用药宜辛开苦降,药物首选(紫)苏杏(仁)前(胡)桔(梗)。苏杏前桔同为辛苦之品,苏桔相配,偏于宣开;杏前相伍,重于下气。亦宣亦降,使气道通利,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

方师之“调和肺气”代表方剂为“止嗽散”,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咳嗽》,可用于诸般咳嗽。条下云:“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若暑气伤肺,口渴烦心,溺赤者,其症最重,用止嗽散加黄连、黄芩、花粉以直折其火;若湿气生痰,痰涎稠黏者,用止嗽散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以祛其湿;若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用止嗽散加瓜蒌、贝母、知母、柏子仁以润燥。”方师曰:本方由7味药物组成:一组为敛:炙紫菀、白前、百部。炙紫菀:苦甘微温,归肺经,有收敛止咳的作用。方师特别强调此敛肺非罂粟壳之作用,而有化痰抗炎,减少气道分泌物,消除炎症的病理反应的作用。白前:辛甘平,归肺经,祛痰,降气止咳。寒证、热证都可用之。百部:甘苦平,归肺经。润肺收敛止咳。一组为宣:陈皮、荆芥、桔梗。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调理气机,宣发止咳。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止血。因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解表汗散也起到了宣发止咳的作用。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有宣有敛,宣敛结合,表里兼顾。治诸般咳嗽,原条文化裁10余条,故临床使用频率高。一般应用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咳久不愈者。故外感邪实,急性发作表证期,或内伤咳嗽如肺结核、老慢支等都可视具体情况化裁用之。6.杏苏散治凉燥咳嗽

患者赵某,女,28岁,2005年8月9日初诊。

初诊:1个月前因外感后出现咳嗽,自服抗生素、止咳药疗效不佳。现咳痰色黄,发憋,咽干咽痛,纳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缓。方师认为此为立秋刚过,燥伤肺气,肺失宣发肃降,故发咳嗽。燥邪耗气伤阴,喉为肺系,失去阴津濡养,则有咽干咽痛。予杏苏散化裁,宣肺利咽。处方:

苏梗6g,桔梗10g,杏仁10g,前胡10g,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2g,炙甘草10g,薄荷(后下)5g,炙桑皮12g,炙紫菀10g,白前10g,炙百部10g,荆芥5g,酒黄芩3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患者诉咳嗽减轻,时咳痰,口干、胸闷。舌红苔白,脉滑。方师仍用前方去炙百部、荆芥、酒黄芩,加入芦根15g,仍服7剂,未再来诊。【按语】杏苏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原文所论为凉燥所引起的咳嗽。“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又曰:“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热甚加黄芩。”咳嗽痰液稀薄,是肺为燥气所束,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寒饮停留所引起。鼻为肺窍,喉为肺系,因肺部受邪,所以引起鼻息不利,咽部也感阻塞的症状。凉燥之气侵袭皮毛,腠理紧束,所以恶寒、无汗。故用杏苏散解表宣肺,和胃逐饮。因感受凉燥之气,所以用比较轻的辛温药,以苏叶、前胡解表。若凉燥偏寒,则加入羌活,加大发汗的力度。甘草、桔梗上开肺气,枳壳、杏仁、前胡下降肺气,肺得清肃,则鼻塞、喉塞即可宣通,咳嗽亦可止。陈皮、半夏、茯苓逐寒饮。再用姜、枣调和营卫。若表凉之气已退,而里邪未除,因而咳嗽不止的,当除去苏叶之发表,加苏梗以降里。方师认为此为立秋刚过,燥伤肺气,故以杏苏散化裁治疗。因患者为外感后咳嗽,故当除去苏叶之发表,加苏梗以降里。方师加入炙紫菀、白前、炙百部、炙桑皮等止咳化疾之品,使肺气得以宣降,咳嗽得以痊愈。方师在治疗疾病时,非常注重节气的影响。经常随节气变化化裁用药,极大提高了辨证施治的疗效。7.久咳夹感辨治

患者张某,女,65岁,农民,2005年5月14日初诊。

初诊:患者喘咳七八年,每于感冒后加重,从未治疗过。近半个月来又因感受风寒,引起咳嗽。来诊时咳嗽,有痰,质黏难出,咽中如有物堵闷感,胸闷,喘息气粗,咽干,口干,纳食可,二便正常。舌苔薄白少津,脉弦缓。查体: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鸣音。辨证为:风寒袭肺,肺失宣肃。治法:宣肺平喘,止咳化痰。处方:

苏梗10g,杏仁10g,前胡10g,桔梗10g,薄荷5g,麦冬6g,炙紫菀10g,白前10g,炙百部5g,陈皮6g,炙甘草5g,炙桑皮10g,炙杷叶10g,五味子3g,淡干姜2g,大枣4个。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5年5月21日,患者服药后喘咳减缓,仍有痰,胸憋闷,拟前方加白芥子6g,茯苓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3天停1天。【按语】咳嗽一证,始为外邪所伤致病轻浅,但咳久不平,最为难治。一定要查清病因、病机,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其特点为必兼表证。内伤咳嗽,起病缓,病程长,多久而不愈,或反复发作。方师认为此病例初为外感咳嗽,日久失治,且反复发作,伤及肺阴,而形成肺脏受损。近日感受风寒之邪后发病。虽为感冒,但久咳失治,胸闷,喘憋,当先以宣降肺气佐以养肺阴之品,气停则喘平,咳即止,患者服药后见效。(三)哮喘

哮喘之症,始见于《内经》,《内经》论其证,仲景有其方。至宋代王执中始有哮喘之名。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哮有夙根,专主于痰。论哮喘之发有内外二因,虚实两端。内因五脏虚损,以肺肾为最。外因六淫之邪,内以痰湿,水饮,瘀血为患。

哮喘之辨以虚实为纲,虚喘在脾肾,实喘在肺。究其治法,新病实证当以攻邪,久病正虚宜补其虚。已发时攻邪为主,未发时扶正为要。攻邪者,当解表,化痰,降气,逐水,清热,祛寒是也。补虚者应健脾补肾,益气,温阳,养阴,生津是也。然表里多同病,虚实多互见,寒热多错杂。临证者,总宜分辨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孰缓孰急而后审证施治。方师临证中灵活权变,既总揽病者全局,又逐一详尽探析,勿使遗漏毫厘,因而多所效矣!1.温化寒痰治喘证

患者刘某,男,70岁,2003年3月11日初诊。

初诊:咳喘反复发作50余年,近1周又作,现症微喘,咳嗽,肢寒,背冷如掌大,咳痰不爽,纳食减少,二便调。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走路后喘息加重,听心肺(-),双下肢不肿,舌苔厚腻,脉缓。中医诊断:虚喘;西医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方师辨证为肺脾两虚,寒痰留饮,施以温化寒痰之法。方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化裁。

淡干姜3g,茯苓12g,桂枝10g,炒白术10g,北细辛2g,五味子5g,炙甘草6g,法半夏10g,炒苏子6g,上党参10g,麦冬6g,炙紫菀6g,白前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医嘱: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二诊:2003年3月25日。患者药后平平,症史详前,苔白,脉平缓,辨证为寒痰留饮,继前方加生薏苡仁15g祛湿。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3年4月1日。服药后,咳喘减轻,苔腻,脉平缓,继续温化,继服前方7剂,水煎服,每日1剂。【按语】患者慢性支气管炎50余年,久病伤气,肺气不足,气失所主,故见微喘,咳嗽;脾气不足,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故见咳痰不爽;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故见纳食减少;气虚不能温煦,故见肢寒,背冷如掌大,《金匮要略》 言:“心下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冷如掌大。”夫心下者,胃脘之上也。背为胸之府,水饮留止于心下,使胃脘之阳不振,而督脉之阳亦衰。况胃之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上下各离一寸,恰如掌大,故独此处恶寒,此饮之留于心而征于背者也。治法只有温化寒痰一种,应特别注意温化的尺度。2.喘病表虚 调和肺气

患者吴某,女,51岁,2005年12月12日初诊。

初诊:患者因外感风寒而发病。咳喘15年,在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近1个月加重,现用口服抗过敏药及万托林、舒利迭喷剂。症见不咳嗽,气喘,咯白色泡沫状痰,量不多,难以咳出,憋气,能平卧,眼睑肿,口干,下肢不肿,纳便可。双手皮肤色红(日光性皮炎)。察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平。诊其为:喘证(肺失宣降) (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患者咳喘史10余年,肺气不足,复感外邪,致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喘息;肺气虚肃降失常,水湿内停,见眼睑浮肿;肺气不利,痰湿中阻,则咳吐白泡沫痰。病位在肺,涉及脾肺两脏。治法:调和肺气。方拟苏子降气汤化裁。处方:

炒苏子6g,陈皮10g,法半夏6g,炙甘草6g,北细辛2g,前胡10g,苦桔梗10g,桂枝10g,厚朴6g,干姜2g,太子参15g,百合12g,麦冬10g,五味子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气喘、憋气好转,痰量不多,口干,面浮睑肿,纳便可,睡眠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平。前方有效,效不更方,继续调和肺气。前方加茯苓15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服药10剂,药后喘已缓解,晨起眼睑浮肿,二便调,舌洁,脉缓。前方有效,继续调和肺气,益气固表以善后。前方减太子参,加党参10g,生姜15g,炙紫菀10g,大枣4个。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2天停1天。【按语】初诊患者眼睑浮肿,有表虚之象,故不用麻黄汤及小青龙汤,其症状以喘憋为主,肺气不利之征显著故选用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汤有降逆平喘,温化痰湿的功效。方中苏子降气平喘,半夏、前胡、厚朴降逆化痰,陈皮、桔梗理气,桂枝合干姜温肾纳气,细辛宣肺平喘,佐以太子参补气,百合、麦冬、五味子滋养肺阴,诸药配合调和肺气以平喘。三诊咳喘平息后,增加生脉散,补气养阴,提高机体抵抗力。气为血帅,气血运行通畅,肺卫得以固表。

方师认为:治喘要先辨虚实。《景岳全书·喘促》:“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实喘:见喘气有力,气粗声高,张口抬肩,精神不衰,脉数有力,苔黄白厚腻;虚喘可见呼吸短促,气怯声低,气息欲断,深吸为快,神疲乏力,脉弱虚大,舌苔薄白。在实喘中当辨热喘、寒喘、痰喘之别;在虚喘中当辨肺虚、脾虚、肾虚之不同。

方师治疗咳喘,强调肺气宜宣降,正像方师所谓“调和肺气”,用药宜辛开苦降,首选苏杏前桔。治疗寒喘多用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化裁;治疗热喘用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痰喘多用二陈汤、定喘汤化裁。治疗虚喘,应辨明病位,肾虚多用六味地黄丸;脾虚多用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肺虚多用生脉散。治疗喘证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3.益气培中治咳喘

患者王某,女,52岁,2004年7月6日初诊。

初诊:胃脘食后作痛5个月来诊。症见食后胃脘作痛,两胁胀满,食欲差。时心悸,双下肢酸胀、浮肿1月,偶咳嗽,有痰。既往有慢性气管炎史。察其:舌苔白厚,脉沉缓。下肢浮肿(+),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疑干鸣音。虽然以胃脘痛来诊,方师考虑患者是肺心病,嘱其查胸片,以明确诊断。诊其为:胃脘痛,咳嗽(胃炎、慢性气管炎)。治以健脾和胃。处方:

藿香6g,佩兰6g,陈皮10g,半夏曲6g,莱菔子6g,炒枳壳6g,桔梗10g,茯苓12g,郁金6g,党参10g,生黄芪10g,大枣4个,焦曲6g,炒谷芽15g,瓜蒌仁1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纳差,两胁痛,下肢浮肿(+),偶咳嗽,有痰。听诊:两肺散在喘鸣音。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颗粒管型0~1个;腹部B超示:胆囊壁增厚。胸片示:①慢支合并感染;②心脏增大;③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示:①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②右心室肥厚。诊其为:咳喘(肺心病,慢性气管炎)。治以补益心气,助元培中。方拟六君子汤化裁,处方:

太子参15g,茯苓10g,炒谷芽12g,炒白术10g,炙甘草6g,陈皮10g,法半夏6g,大枣4个,莱菔子6g,郁金6g,焦神曲6g,佩兰6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两胁疼痛好转,下肢浮肿(+),咳喘加重,黄痰,夜不能平卧。腹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蛋白(++)。尿素氮5.19mmol/L,肌酐102.6μmol/L。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治法:利肺化痰止咳平喘。处方:

苏子梗各6g,陈皮10g,法半夏6g,桂枝6g,厚朴6g,炙甘草6g,北细辛2g,干姜2g,生石膏15g,茯苓15g,五味子6g,麦冬10g,太子参15g,大枣4个。6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气喘加重,平卧尤甚,咳嗽,有痰咳不爽。下肢浮肿,服前药减轻,尿少,颜面浮肿,口唇轻绀,手冷。听诊:双肺底散在湿啰音,左肺少量哮鸣音。胸片示:右下肺纹理增粗,心影扩大,心尖上翘。舌苔薄白,脉沉缓。诊其为:喘证(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Ⅲ度)。治法:补心益肺通阳。方拟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合生脉饮化裁,处方:

党参10g,茯苓15g,炒白术10g,干姜2g,北细辛2g,麦冬6g,五味子6g,法半夏10g,炙甘草6g,炒苏子5g,陈皮6g,款冬花10g,桔梗10g,大枣4个,桂枝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五诊:下肢肿渐消,足踝仍肿,面肿已消。晨起气短。偶咳嗽,有痰咳不爽。舌苔薄白,脉沉缓。前方有效,效不更方,继服前方7剂。

六诊:心悸气短好转,下肢浮肿已消退。舌苔薄白,脉沉缓。继服前方20剂。【按语】患者初诊以胁胀,纳差为主诉,故方师用健脾和胃为法。然患者咳嗽气喘,下肢浮肿,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疑干鸣音。方师嘱病人检查胸片,考虑患者有患肺心病的可能。二诊确诊为肺心病,故改用补益心气,助元培中为法。用六君子汤化裁。三诊患者咳嗽加重,黄痰,又用利肺化痰,止咳平喘之药。四诊病情加重,方师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合生脉饮化裁,患者病情逐渐减轻,满意回老家。(四)咳血

咳血又称嗽血、咯血。咳血之论首见《内经》。唐代之前多将咳血纳于吐血之中。至后世元代丹溪首提咳血之名。论致病之机,咳血总由肺络受伤所致。肺为华盖,其体清虚,又为娇脏,不耐邪侵。无论外感内伤均可致病,若邪热伤肺,痰热蕴肺,或肺肾阴虚,虚火妄动,大抵咳血多因肺燥金伤所致。每其治法多宜清肺化痰,凉血止血,先治其标,继以养阴润肺以固其本。方师治咳血,首审其机,再辨外感内伤,属火属虚。实火治当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虚火治当滋阴清热宁络止血。少数由风寒袭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又当分别以疏风散寒止血,或益气摄血等法治之。但总不外审证求因,以探其源,然后一举中的,多获效矣。1.扶正养阴治咳血

患者张某,男,62岁,2003年12月30日初诊。

初诊:诉咳血1周,患者支气管扩张史,1999年始咳血,反复未愈,今年已咳血4次,1周前咳血又作,自服止血药后稍有好转,现咳黄痰,胸部不适,纳食尚可,二便调,苔黄略厚,脉虚缓。支气管镜示:气管、支气管大致正常。胸片示:左肺下叶支气管肺炎,右肺慢性支气管炎,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中医诊断:咳血;西医诊断: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症。方师辨证为肺阴不足,热伤血络,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止咳。处方:

太子参15g,麦冬10g,生熟地各10g,百合15g,川贝6g,苦桔梗10g,炙甘草6g,白芍6g,北沙参15g,玉竹10g,炙紫菀10g,肥知母6g,南藕节15g,炙杷叶6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医嘱:禁食生冷,少食辛辣之品,注意保暖。

复诊:2004年1月15日,患者服药后,咳血好转,痰中偶有血丝,无其他不适主诉,效不更方,前方继服15剂,水煎服,每日1剂。血止后可停药。【按语】患者年逾花甲,又咳血多年,气阴不足,虚热内生,虚热灼肺,损伤肺络,出现反复咳血;虚热炼液成痰,而咯黄痰;肺气不利,则胸部不适。故方师以熟地黄、沙参、麦冬、百合滋肺阴,清肺热;配合川贝、桔梗、紫菀、枇杷叶化痰止咳;白芍、藕节凉血止血,使肺热得清,咳血得止。2.蠲饮清肺疗咳血

患者范某,女,68岁。1984年3月12日初诊。

初诊:因咳喘发作1周,伴咳血而住急诊观察室。自述咳喘史30余年,每因受凉或过劳引起发作,发作时常常痰中带血。曾拍X线胸片,拟诊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本次于入院前一周因外感而咳喘复发,症见频频咳嗽,喘促,胸满闷发憋,气短乏力,活动则气短气喘尤为明显,喉中痰鸣,痰黏,咳出不爽,痰中带血呈鲜红色,量较多。入院后给予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故请中医会诊。患者面色微红,口唇发绀,半卧位,语声低微,气短不足以息,喉中痰鸣,痰中带血,量较多,舌质红略暗,苔白厚腻、滑润,脉虚滑浮数。患者久病阴虚内热,痰热阻肺,热伤血络而咳血,为本虚标实证。治以育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汤化裁:

百合15g,生地黄10g,玄参10g,川贝母10g,生甘草10g,桔梗10g,麦冬10g,白芍10g,当归10g,仙鹤草15g,藕节12g,杏仁10g,炙紫菀15g,芦根1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证情明显加重,痰不易咳出,喉中痰鸣不减,脉虚浮大滑数,舌质红,苔厚腻。急请方师会诊,方师认为,目前患者以痰浊为重,复感外邪,气道阻塞,咳嗽加重,咳重咳频则气道挛急。此情况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开通肺气为主,佐以固本之法,不能用大量养阴收敛固涩之剂。方师说:肺位最高,它直接与自然界相通,应以通畅为顺,如一旦外邪入侵,影响肺气的通达条畅,则会引起咳喘发作。咳频作,则使扩张的气道破裂而出血。方师根据病人本虚标实,痰浊不化之病情,首先采用标本兼顾,宣通化饮与收敛止血相结合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