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1 03:03:13

点击下载

作者:禄保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毛德西

毛德西试读:

作者简介

毛德西,男,生于1940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全国中医科学普及金话筒奖。

毛德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谙熟经典,善用经方,对心脑血管疾病体验尤深,对疑难杂病思路新颖,疗效显著。退休以后,仍每日为病人把脉看病。近几年,对中医养生学着力研究,多次被邀为百姓讲解保健知识,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要著作有《消渴病中医防治》、《常见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常见病中医综合新疗法》、《老中医话说灵丹妙药》、《老中医话说中药养生》、《国医大师谈养生》(主笔、副主编)、《国医大师》(主笔、编委),参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编写与统定稿工作,并任《中国基本中成药》副主编。德西教授(1940—)2008年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德西教授(中)在讲解医案医话德西教授为病人把脉看病共商本书编写程序(从左至右依次为禄保平、毛峥嵘、毛德西、李景良、毛开颜)毛德西教授(左三)与意大利进修医师合影德西教授挥毫泼墨晨练太极拳手书季羡林《谈国学》德西教授出版的部分医学著作

医家小传

弃文从医

毛德西教授,男,1940年10月29日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在西安的3年里,靠父亲卖煤球和卖香烟生活,后因生计难以维持,回到家乡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父母靠种九分薄地艰难度日。生活虽然艰苦,父母却希望儿子上学成才,长大后能过上好日子,能出人头地。

毛德西教授于1953年秋小学毕业。那个时候学校很少,考初中不那么容易,考上了就可以继续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考不上,就得回家种地,没有复读班,更没有再考的机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锤定音”。年幼的毛德西教授不知如何是好,便找到教学的二舅妈讨个主意。二舅妈说:“考学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看来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希望。毛德西教授回到家里,天天挑灯读书。那个时候没有电,用的是小煤油灯。晚上提着小煤油灯上自习,回到家里已经是9点多了,毛德西教授还要再复习一个小时。早上起来,鼻孔被煤油灯熏得黑黑的,邻居小朋友见了就发笑地说:“你昨天下煤窑了!”到了考试的时候,几个朋友想来想去,决定到郑州去考,一是城市的学校多,考取的机会也多;二是没有坐过“绿钢皮”客车,可以看看大城市,开开眼界。

考试结束,回到家里没有几天,母亲就忙着做被褥。毛德西教授问母亲:“为何做被褥?”母亲直言道:“你到郑州上学用!”毛德西教授说:“还没有发通知书,考不上怎么办?”母亲说:“叫你去考,就得给我考上!”毛德西教授听了心里一阵紧张,天天提心吊胆地等通知书。那个时候没有正式通知书,是到县教育科看《郑州日报》。到了7月下旬,几个朋友起早就上路了,离县城20多里的路程,连跑带走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当看到《郑州日报》的录取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时,毛德西教授说,那个高兴劲儿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在郑州读了初中,又读高中,六年中学的学习,毛德西教授对文学、历史等文科特别感兴趣。到了高中阶段,他的作文常被作为范文受到老师好评,作为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四门课的课代表,其文科考分总是名列前茅。直到今天,毛德西教授还能大段背诵高中语文课本中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琵琶行》、鲁迅的《故乡》,以及《水浒传》的章节。但在那强调“政治”的日子里,毛德西教授和几个好朋友却受到批评,被扣上“只专不红”的帽子。到了高考的时候,毛德西教授满以为凭借自己文科的实力,考上大学文科没问题,所以很自信地报考了十几个文科院校的文学系。谁知他却以“学习目的不明确”而被大学拒之门外。到了将要开学的日子,才收到河南省卫生厅中医本科学徒班的录取通知。是去还是不去?这本不是自己喜爱的专业。在家犹豫了几天,最后在父母与兄长的劝导下,才以“飞鸟落巢”的心理,走进了学习中医的殿堂。

背诵经典

毛德西教授与其他三位同学被分配到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教研室学习,除听课外,还跟老师上门诊,查病房。他们的老师是知名的武明钦和张文甫先生。武明钦老师曾在江苏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师资研修班学习,祖籍山东,六代中医世家。他讲课清晰,方药简练,善用经方治疗大症。治疗内科杂病,善从肝入手,认为“肝为五脏之贼,郁为生病之源”。张文甫老师是祖传六代世医,提起经典与历代医家如数家珍,他能通背《医宗金鉴》所有歌诀。

拜见老师之后,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老师说:“你们必须在三个月内背会‘四小经典’(即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还当场把“四小经典”交到他们手里。当时不知所措,顿生几分怯气。但毛德西教授还是壮起胆说:“一定背会。”待回到宿舍翻开书一看,什么“医之始,本岐黄”、“诸药赋性,此类最寒”、“四君子汤中和义”、“浮脉唯从肉上行”等等,像无序的数字,搞得他们眼花缭乱,几天都看不下去。

后来老师知道了,把他们叫去,给他们讲解背诵的方法,亲切地说:“背会就有用,终生受益。”经老师这么一点拨,毛德西教授等茅塞顿开,下决心要去背会它们。毛德西教授回忆那个时候的背诵,简直是囫囵吞枣,不理解也得背。

那是“瓜菜带”时期,整日吃不饱肚子,天气已冷,窗户四面透风,白天还好,晚上冷风吹得飕飕响,就得围着被子看书,夜以继日,两个多月终于背会了。经过考核,老师还比较满意。

每当毛德西教授说到这件事,总会拿出他们当时背诵的读本,几乎像发黄的老黄历,不知翻看了多少遍。毛德西教授还拿出当时老师教学用的读本:《内经辑要》(南京中医学院编著)、《伤寒论讲义》(安徽中医学院编著)、《中医内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著)等,我们几个人翻开一看,书里贴了许多字条,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多是解词与注音,主要条文都用红笔画上线。毛德西教授说:“这是背诵的条文。”可见他们是多么地刻苦、认真。更想不到的是,毛德西教授还背会了《医宗金鉴》杂病、妇科、儿科要诀以及《瘟疫安怀集》歌诀。毛德西教授还随口给我们背诵了“达原饮”歌诀:“达原之方听我歌,槟榔能消又能磨,草果辛烈气雄猛,厚朴能破戾结气,三味协力入巢穴,使邪溃散速离窝……”老一辈专家还相继教授他们“四大经典”、中药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讲解《温病条辨》等。由于背书早,临床早,所以3年后,他们就能单独出诊,诊治一些常见病了。

回忆5年的学习,还有两位老师对毛德西教授启发很大。一位是中医教研室主任李宝璋老师。他是河南林县人,朴实无华,备教认真。据毛德西教授讲,他是一位既熟悉中医,又略通西医的老师。他对疑难病的诊断,常常是先用望闻问切,后用听诊器听心肺,搞不清楚的病就请西医会诊。他对病人认真负责、科学细致的工作态度,给毛德西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德西教授说:李老师常说,当医生要学点辩证法,只有懂辩证法的人,才能当一名好医生。至今毛德西教授还常用这句话来开导后来人。

另一位老师是李振中,他在附属医院工作,河南荥阳人,对中医学的理解颇有张锡纯的味道。毛德西教授回忆说,李老师治病注重实效,不主张恪守经验方。记得他治疗一例患盆腔炎的病人,开了一张傅青主的完带汤,加了两味药,即白芷和败酱草,问其为何?他说:白芷辛温祛湿,可以抑制分泌;败酱草清热解毒,有抗菌消炎作用。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上了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

有的老师虽然接触不多,但他们的一堂课、一例治验都给毛德西教授留下了永远的回忆。毛德西教授说:“每当在临床上遇到困难时,脑海里储存的这些知识就会帮我扩展思路,能较快地解决问题。”

赴京学习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虽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收获,但十年的“文革”干扰了学术的发展。毛德西教授深深感到,再不深造学习就会落伍。经过推荐,他于1980年6月赴京进修学习,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见到了久负盛名的岳美中、方药中、时振声、王占玺等中医大家,并有幸跟随他们出门诊,查病房。老专家们高尚的医德医风、深邃的学术理念、经验的丰富多彩、诊治的入微精细,以及对年轻人循循善诱的学风,对毛德西教授启发很大。每谈及此,毛德西教授总是伸出大拇指说:“难以忘怀,终生受益!在他们面前,不能有取巧之心,有的只能是踏踏实实地学习。要认真地去读他们的著作,从中吸取理论与实践的营养,经过反复实践,反复阅读,才能使自己得到升华。”他对岳老如何读经典,怎样用经方的讲解;对方药中老师查房时的严谨认真,特别是他在会诊中能恰如其分地引用经典原文;还有时振声老师灵活的方药和精炼的学术论文,以及对肾病的独到经验;王占玺老师对《伤寒杂病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至今谈起来都历历在目。并感叹地说:“这才是大师的风范!”毛德西教授还多次聆听脾胃病专家步玉如老师的经验讲座。步老说道:“不能把前人的经验方加一两味药就说成是自己的,那是很羞耻的事。”这句话说的是做医生切勿沽名钓誉,更不可拿经方或别人的经验来装点自己的门面,毛德西教授常常用此来教育我们年轻一代。

当时农工民主党每周都在北京中山公园的礼堂举办中医临床讲座,讲课者均是北京市的老专家。那里离西苑医院比较远,要转换两三次车,毛德西教授在一年进修时间里,从未间断去那里听课。一年学习结束,毛德西教授写了四本临证笔记,阅读了几十本珍本医籍。毛德西教授曾拿出《岳美中医案集》让我们看,翻开书,里面有许多重点画线,可以看出毛德西教授对此书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后来毛德西教授参加了《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著作的编写工作。其间曾带一篇文章请路志正老师修改。走进路老的书房,迎面看到一副书联,写的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路老还讲解了这副书联的含义,以及怎样做学问,怎样写文章。现在这副书联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座右铭。毛德西教授每每提及在北京的进修学习都非常感慨地说:“那是我从医道路上的转折点,眼界开阔了,思路明确了!拜名师好,是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从毛德西教授赴京学习可以看出,年轻中医要想有所提高,特别是要想成为一代名医,就必须拜名师,从临床学起。从当前中医临床水平来看,拜名师与否,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所以说,拜名师是学习的捷径,是中医教育的特色,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笔耕不辍

毛德西教授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文学和历史,上高中阶段,聆听了著名作家李准的写作方法报告。他现在还记得李准所说的一句非常形象的话:“写文章,就像生孩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没有很好地观察生活,肚子里不装些五谷杂粮,是写不出文章来的。”为此,毛德西教授还抄写了几百条河南地方歇后语和谚语;并学着写一些“豆腐块”文章。这为后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文革”中,所有的医学杂志都停刊了(包括唯一的《中医杂志》),后来《中医杂志》恢复了,但名称却改成了《新医药学杂志》。毛德西教授把所能见到的文章拿来一篇一篇地看,从文章题目到起承、论述、结语,去分析、归纳,并写在笔记本上,依样画葫芦地写一些小文章,投给《赤脚医生》、《中原医刊》、《新中医》等,有的发表了,有的被退了回来。对于退回来的稿子和编辑部所写的退稿原因,毛德西教授都认真阅读,找出不足。后来毛德西教授担任《中原医刊》的编审,审阅了大量的稿件。他的审阅非常认真,每一篇文稿的优点与不足都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提高自己的编写能力。后来看得多了,写得也多了,就给《中医杂志》和其他中医刊物投稿。第一篇刊登在《中医杂志》上的文章是“《伤寒论》相反相成配伍的探讨”,这一篇学习经典文章的发表,对毛德西教授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1981年秋,毛德西教授参加了《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的编写工作。那时家庭条件还比较困难,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只得伏在床上写。这样夜以继日地撰写了3个月,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第二年春天,在无锡召开审稿会议,他听到许多中医专家的发言,获益良多。是年5 月,在上海南京饭店召开了定稿会议,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对论文的校正、修辞、引经,以及语言逻辑的表达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少新知。毛德西教授说:“有一次我将修改过的稿子交给张震老师(副主编)批阅,张老亲自把我叫到他的住所,一段一段地讲解怎样修改段落和文字,显示出老一辈对青年人的关爱和希望。”后来毛德西教授又参加了《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与《中国基本中成药》等书的编写和统定稿工作,并得到了许多前辈的指导,这为他后来主持编写中医专著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毛德西教授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参加或主持编写学术专著20余部。特别是2000年退休以后,他每天上午应诊,下午看书和写文章。一日不看书,不提笔写点什么,就好像虚度光阴一样,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近年来,毛德西教授在中医药报刊上相继发表科普文章50余篇,并于2010年10月荣获“全国中医科学普及金话筒奖”。通过撰写文章,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时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为提高疗效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毛德西教授所写的文章都是读书和临证的心得体会,读起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文字也比较优美。他常说:“学问,学问,又要学,又要问,不学不问,必然是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他非常喜欢裘沛然老师的论文集《壶天散墨》,每年都要阅读几遍。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诗句)。毛德西教授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轻易不出手,时常是放一两个月或更长时间才会拿出来;其间大约要做三四次或更多次的修改,有时还征求同道的意见。即使这样,仍恐会有瑕疵。毛德西教授常说:“只有不断地否定昨天,才能有所进步,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觉今是而昨非’吧。”

温故知新

毛德西教授非常重视对古典医籍的学习。他常对我们说:“讲义里边的知识是引导入门的,要想有所提高,有所作为,就必须学习经典。只有踏踏实实地去钻研经典,才能做到理论上明确、临床上入细。”

自1959年跟师学习至今,毛德西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已有50余年。就是在“文革”时期,毛德西教授也从未中断过临床工作。毛德西教授回忆说:“那个时候,早上‘天天读’,晚上‘学社论’,但我总是暗暗地带着书本,偷偷地阅读和背诵。”就这样在“十年动乱”期间,毛德西教授复读了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著作、温病四大家著作等名著。毛德西教授还给我们开列出学习经典的读本,如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张景岳的《类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又可的《温疫论》、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周岩的《本草思辨录》、吴谦的《医宗金鉴》,以及《陈修园医学全书》、江瓘的《名医类案》、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王孟英的《回春录》、何廉臣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罗止园的《止园医话》、陆以湉的《冷庐医话》和《读医随笔》、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及《秦伯未医学全集》、《蒲辅周医疗经验》、《岳美中医学文集》、《赵锡武医疗经验》等。

孔子在《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就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读十遍百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毛德西教授说,年轻时读经典,只是字面上的理解;临证中去书中寻找答案,只是权宜之计;到了年老反复去读,才能领会书中的奥义,才能从中有所“知新”。这种“新”,不是新的方药,而是新的理解、新的应用。毛德西教授举例说:当学生时就知道达原饮治疗温疫的功效,但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辛温药(草果、厚朴、槟榔)去治疗热性病,那样用岂不是火上浇油?后来学着去用,或然有效,但把握不大,心中无数;这样断断续续地去用,一直到2003年“非典”流行,看到达原饮对这种烈性传染病那样地有效,又去重读《温疫论》,才算真正理解这三味药的特殊作用及其奥义,那就是“湿去热孤”,“使邪溃散速离窝”。此后,再用达原饮治疗热性病,虽非“效如桴鼓”,但失误甚少。

毛德西教授喜用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诊病除疾是件大事,读书要粗中有细,快中有慢;治病更要精益求精,不可有半点马虎。岳美中先生说,读书要“有恒”、“专一”、“入细”。他还把学验俱富的医生叫“入细医生”,可见“入细”是读书的需要,也是临证的需要。毛德西教授最喜欢的事是买书、读书,他说,人站在知识海洋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所以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读无限多的书。读书要有计划、有目的,更要“入细”地去读!马马虎虎,一目十行,读得再多,到了老年也是一知半解,品味不出书中的真谛,也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毛德西教授读书的方法是边读书,边写笔记。写笔记可以增强记忆,可以抓住重点,可以归纳成章,不但有利于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可以为临床提供丰富的治疗方法。毛德西教授举例说,他在读《医学衷中参西录》时记录了张锡纯治疗发热的经验。这些记录使他学习到了诊治发热的方法,并为以后撰写两篇论文开拓了思路,增添了更多的治疗发热的手段。

医德为上

毛德西教授非常重视医德医风的修养。他常对年轻人说:“做一名医生,医术很重要,但医德是第一位的;医德不好的医生,必然把名利看得很重。名利看得重了,心眼儿就会向金钱那边转移,技术再好也发挥不出来,这种盈利行为是道德的堕落。”

毛德西教授时常给年轻人讲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并把这种精神落实到每一位病人身上。他常说,看病把脉第一要想的是治好病,其次是如何减轻病人负担。“能给老百姓看好病,那才是本事。”他常对徒弟们说,要做一名受老百姓欢迎的医生很不容易。在病人中,打工的农民多,在校的学生多,下岗的工人多。他们是弱势群体,经济收入少,而付出的劳动多,患病机会多。但他们却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不了解他们,不认真为他们服务就会失去方向。他提倡多用经方,认为经方不仅药效好,而且经济实用,最适合老百姓。有一位从百里外来的老妪,患胃痛病多年,毛德西教授把脉诊病后,老妪不好意思地说:“我只剩50元钱了,不要开得太……”毛德西教授赶紧安慰道:“放心吧,我知道了。”于是开了3剂加味桂枝汤,只需十几元钱。患者高兴地说:“您真是替我想得周到。”后来其子来看病,说他母亲吃了3剂药后,胃痛病到现在也没有犯过。

医德是多年自我修养的结果。处处为病人着想,为他人着想,再加上技术上精益求精就会成为百姓最欢迎的医生。毛德西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对年长者非常尊重,对年幼者特别关爱,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常常搀扶入室就诊。对于病情复杂、用药多样者,他都一一写到纸上,反复嘱咐,直到病人明白为止。对于自己暂时不太明白的疾病,他就请来朋友会诊,或者介绍到外院诊治。对于病人提出的服药后的反应,他都一一详尽地给予解释。毛德西教授还记录了一本常见病食疗方,经常翻出来给病人讲解,有时还亲自用毛笔写在宣纸上送给病人,以方便患者使用。

毛德西教授常常接到省内外病人的来函或电话询诊,并有宝岛台湾的来信,对此,他都必作回答。台中市一位张姓中年人在当地买到一本毛德西教授撰写的《老中医话说灵丹妙药》,几次来信询问书中方药的用法,毛德西教授每次都用毛笔书写几张回信。患者按照毛德西教授的回信,服药后病情减去大半,并寄来阿里山茶表示感谢!

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中常常说:“《伤寒论》中‘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是做医生的准则,是医圣张仲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要轻视这两句话,心中装着它,就会把病人的痛苦放在心上,落实在处方用药上。”他还把《伤寒论·序》作为医德教材讲给年轻人听。他说:“《伤寒论·序》是一篇医学伦理价值很高的经典文献,文字平易通达,言简意赅,文章中所彰显出的道德观、‘治未病’观,至今读起来仍颇受启迪。”

传承发扬

毛德西教授认为,对于中医学,传承是基础,发扬是提高;只有基础厚实,才能有所提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毛德西教授相继给大专及本科学生讲授“中医基础学”、“中药学”、“伤寒论”等课程;90年代还指导了几名研究生;退休以后,年年应邀参加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平时还带有实习生和进修生。对于备课,他从不马虎,重复的课程,每年都要增加新的内容,讲解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对于西学中的课程,他尽量结合临床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毛德西教授认为,通过这些基础课的讲解,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特别是基础理论水平,还为临床遣方用药打开了思路。

毛德西教授从1994年承担研究生指导工作,虽然作为导师只带教了3名研究生,但他身边一直都会有数名研究生侍诊学习。凡跟随过毛德西教授学习的人都对他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学风念念不忘。不少同学说:跟毛老学习收获最大!2006年,毛德西教授被遴选为国家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由他带教的两名学术继承人毛开颜、袁晓宇已成为技术骨干,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毛老对于学术问题从来是一丝不苟,对我们的指导也是从一点一滴入手,一个病人、一张处方、一味药物、一篇文章、一本好书等都给我们讲解得清清楚楚。”

2009年6月,毛德西教授的名医工作室多了两位“洋人”,他们是来自意大利的中医大夫。已经50多岁的“洋人”为何要来毛德西教授这里学习呢?原来,他们之前曾在我国几个城市的中医院进行过考察,认为在毛德西教授这里能学到真正的中医知识。毛德西教授在诊治疾病中,认真给他们讲解中医的基本知识与自己的临床经验,还让自己的学生用拼音为他们书写简易病例与处方。他们伸出大拇指说:“我们到过几个地方,只有毛德西教授这里才能学到真正的中医,中医的疗效真是棒啊!”如今,他们已连续三年在这里学习,并要求以后每年都要再来。

唐代文人吕岩有两句诗:“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毛德西教授现虽年已古稀,但仍每天坚持看病、读书。他说:“‘大道’虽不可及,但求‘道’之乐,却寓于心中。”并说:“只有读书多才能底气足;只有看病多才能出经验。”实践证明,读书与临证二者不可偏颇,但二者都需要名师的指点,名师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们的指点如同薪火一样,可以使人走出暗境,开阔眼界,思维清晰,明辨真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几年,毛德西教授还不断地复习经典著作,阅读了大量的中医文化与养生类书籍,立志要将自己的点滴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中医的薪火传递下去,让更多的百姓获得快乐,享受健康!

活到老,学到老,还要工作到老。毛德西教授于2006年学会了电脑。他说:“有的科学家七八十岁还学电脑,我才66岁,怎么学不会呢?”有了这个决心,毛德西教授买了一本儿童版的《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字大,附有拼音。毛德西教授对着拼音,念着唐诗,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不到两个月,便学会在电脑上编写自己的书稿。后来在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老中医话说灵丹妙药》和《老中医话说中药养生》,以及《国医大师谈养生》、《国医大师》等书稿都是毛德西教授自己打的。年轻人听了毛德西教授学电脑的故事都非常惊叹地说:“毛老真是跟着时代走的人!”

治学特点

尊重经典 不断学习

毛德西教授对于医学经典著作的学习非常重视。他说:“经典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是须臾不能离开的。”回顾中医发展史,许多名医都非常重视经典医籍的学习,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矢志不移。中医大师蒲辅周先生初出茅庐时,求诊病人很多,然亦有不效者。为此,蒲老毅然闭诊,关门读书3个月,将中医经典医籍反复钻研、揣摩。之后复出悬壶,临证遂能得心应手,效如桴鼓。著名中医学者秦伯未先生指出,要做一名好医生,每年要拿出3个月时间温习经典。当代名老中医任继学先生说:“不到六十不懂中医。”此话颇耐人寻味,不仅是谦词,更多是启迪后人。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据最近调查显示,古代中医书籍有12000余种。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去阅读,但读医学典籍却是最基本的要求。经典著作对于中医各专业都是必需的科目。既然选择走中医之路,就要以中医学为主,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去读经典,用经典。毛德西教授指出,最近几年,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能风靡全国,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在阅读经典、学用经典方面走了一条与人不同的路,即还其“庐山真面目”。他对经典医籍的诠释观点基本正确,对年轻人颇有启发性。

毛德西教授说:“读经典,是求本探源。正像长江、黄河一样,不知源,怎么去治理、利用和发展?”历代名医没有不熟读经典医籍的。张仲景就是在“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的基础上,撰写了《伤寒杂病论》的。清代名医徐大椿写了一篇“医学渊源论”。他要求医家要参考《本草》,穷《内经》,熟《金匮》、《伤寒》,特别要重《内经》之学。秦伯未先生提出:“余之教人也,先之《内》、《难》、《本经》,使知其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岳美中先生也提出温课与自律规划,他自己以五年为期,温习了《内经》和清代各家温热名著及历代其他各家专著。

读经典关键在于有恒心,有计划,有笔记,形成天天读经典、天天有体会的习惯。毛德西教授学习经典的方法是,抓住要点,结合临床,由粗到细,缜密思考。抓住重点,就是有选择性地去读。例如学习阴阳五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是重点;学习养生论,《素问》前四篇是重点;学习经络,《灵枢·经脉》等几篇是重点;学习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重点;学习脏腑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等是重点。结合临床,就是学习不要落空,结合临床理解深,有的放矢记得牢。由粗到细,是讲先统看,后细读,“一目十行”是读书之大敌。缜密思考,是讲学习要用脑子,正面、反面都要考虑到。毛德西教授对经典医籍的学习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学习《伤寒论》,毛德西教授认为,从方证入手是一个好办法,应一个方证一个方证地去探索。对每一个方证,都要搞清楚它的形成原因、证候特点、药物性能、配伍结构、适应病证、病势转归等,而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先要搞清楚它的语言逻辑特点。毛德西教授喜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了掌握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特点,他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查询有关资料,写了八千多字的读书笔记。他说:“这只能算是初步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毛德西教授对经典医籍的学习是多么认真,用他的话说,就是“入细”。

如今,毛德西教授虽然已退休多年,但他对经典医籍学习的劲头却始终没有减弱。勤于临床 敏于思考

毛德西教授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从未间断过临床实践。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他说:“我们拿什么显出中医药的特色呢?那就是中医临床。百姓来中医院,就是要听‘天人合一’的养生道理,闻草药之香,取中药之方,接受针灸、推拿、正骨、气功、外敷等治疗方法。”

毛德西教授从河南省中医院建院以来,仅门诊病例记录就有百余本。他自己还记录了许多杂病医案。退休以后,他每周上四个半天门诊。每次门诊他总是七点半上班,午后一两点下班。他对每一位病人,望、闻、问、切一丝不苟,诊治精细,拟方简练,疗效常常出乎意料。一次,一位进修生说:“毛老的经验很丰富,方药很多,但不知从哪里入手。”毛德西教授说:“方剂与用药的经验是可以慢慢记忆的,最主要的是辨证思路要搞清。没有正确的思路,单纯记一些经验方,等于拿着武器不会用。”毛德西教授指出:“中医临床的灵魂就是对不同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就是‘因人、因时、因地’治疗,这里‘因人’是第一位的。概括起来,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毛德西教授的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结。回顾历代名医经验,品味各家医案,特别是近现代名医的医案,辨证论治贯穿其中,我们只有从辨证论治着眼,才能把他们的经验学到手,用到临床上。试看在百姓中有很高威信的国医大师,他们坚持临床工作几十年,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回顾他们走过的路,细读他们的磨炼经历,无不渗透着中医理论的精华,显示出辨证论治的生命力。

对于临床,毛德西教授特别讲究“入细”。他常引用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以此来教育后学。毛德西教授说:“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要认真负责;每拟定一张处方都要有明确思路,不但君、臣、佐、使要搞清楚,每味药的分量也要有分寸;不仅要知道每种药的正作用,还要知道它的副作用与反作用。特别是它的毒副作用,更要清清楚楚。”对于大苦大辛、大热大寒的药物,毛德西教授更是缜密考虑。他说:“药物用到病人身上,是关乎生命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剂量用药,是不科学的。”

现在的学习环境与毛德西教授学习时大不一样,分科更细,很多人在跟名师方面可能会选择专业对口的老师,或亲炙,或私淑。但中医基本理论是一样的,不能丢开中医经典理论,单纯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那样就会走偏,就是舍本求末了。毛德西教授说:“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懂就问,学了就用;要勤动脑,多动笔。要学会把经验撰写成文章,这样才能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以理论指导临床,不使自己陷入一病一方的狭隘思维之中。”辨证论治 博采众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它起源于《黄帝内经》,完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丰富于金元四大家,发展、提高于明清时期的温病学家。

毛德西教授认为,辨证论治这个学术用语最能反映中医学的特点,也是中医与西医思维方法的重要区别点。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从整体上去分析疾病、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如果不是从整体上去诊治疾病,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从而失掉中医学的精髓。

毛德西教授常说,辨证论治的前提是“辨证”,首先需要明确“证”的含义。“证”就是疾病本质,是关于疾病病因、病性、病机的综合概念,是对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个剖面的实质性的反映词。通过“证”的分析,就可以明白疾病现阶段的状态,从而拟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进而预测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论治”是“辨证”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与方法。如果把“辨证”作为理论上的“虚”,那么“论治”就是临床上的“实”。“虚”是基础,“实”是实施。只有基础厚实,实施才能取得效果。这也就是老一辈学者所说的“用药容易认证难”。

针对许多年轻人读经典不够、记方药不多、开起方来“临阵磨枪”的状况,毛德西教授说:“方剂和药物犹如打仗的武器,只有记得多、记得熟,才能对付各种复杂病证。记得少,临阵只能孤注一掷,应付了事。”他还用现代化战争的陆、海、空综合参战来比喻治疗方法的多样化。他不仅能背诵许多经方和时方,还记录了许多民间验方,在遣方选药时,常随手拈来,真如“囊中探物”。

在临床跟师学习中,多数学生常感毛德西教授之“方”难学,“路”难循,然患者却常述奇效。其中缘由是与毛德西教授的辨证思维密不可分的。他认为,无论经方、时方,都不宜照搬照用,要善于加减化裁,使之与病情环环相扣。前人已效之方,不一定合今人之病,要善于结合刻诊病证,根据自己的经验拟方治疗。即使是自拟方药,只要能治愈疾病,亦是创新。50多年来,毛德西教授身体力行,融汇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处方用药,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诊疗思路,并在临床中不断推陈出新,效果令人满意,求诊者盈门。

毛峥嵘说:“跟毛老临床看病,常常看到他在把脉之后有几秒钟的思考,那就是勾画治疗方案。”毛德西教授总是在开方之后讲几句遣方用药的原则给学生,那几句就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毛德西教授自己也说:“我所讲的就是这个病的证候性质、立法原则、处方来源、为何加减,虽然不是什么警句,但主要是教怎样辨证论治的。”中和之道 以平为期

毛德西教授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要求一个“和”字。《淮南子·泛论训》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和,相应也。”相应,就是相适应、相回应。它要求人的行为不可过激、过偏,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则社会和谐,生活幸福。

毛德西教授认为,看病开方也要行“中和之道”。毛德西教授所开的处方,力猛量大的药物几乎见不到,多是平常大家所常用之药,贵重稀罕之物也几乎不用。即使需要大辛大热之附子,也是由3g或5g开始,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加量。特别是在他退休之后,更是很少用孟浪之药。他不轻易使用大黄、二丑、番泻叶之类峻药,更不会跟风用药。一张处方,药味一般在6~12味之间。这种诊治思维反映在《黄帝内经》中,就是“平衡”。毛德西教授常引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一段话:“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谓“以平为期”,就是“中和”,就是阴阳平衡,即中和之道。这是中医治疗学的总则。一个人的健康是阴阳平衡的表现,阴阳失去平衡就表现为疾病。在遣方用药时,将各种不同性味、归经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以求纠正疾病的阴阳之偏,这就是“中和之道”。这种观点与实施方法在《伤寒杂病论》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毛德西教授认为,临床中多出现相兼证候,如寒热错杂、虚实俱现、升降失序、气滞血瘀、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等,在纠正这些证候时,所采用的平调寒热、补消兼施、升降有序、气血并举、攻补并用等都是中和之法。

在毛德西教授看来,中和之道是总的原则,在具体应用,即实施具体治法时,还要依据证候的性质以及所用药物的性能进行量化。例如,黄连汤中的黄连与干姜,桂枝汤中的桂枝与白芍,大黄附子汤中的附子与大黄,小青龙汤中的姜、细、味等都包含着中和之道的思想。但这些药物的配伍是否有效,还取决于药物的“量”。“量变则质变”,这是符合辩证法的。经方中的药量更是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把桂枝汤中的桂枝量加大,就是桂枝加桂汤,把芍药量加大就是桂枝加芍药汤,这就是经方的魅力所在。

毛德西教授特别偏爱经方中相反相成的配伍,且对此多有研究。他说,相辅相成的配伍比较简单,也比较直观,例如大黄配芒硝、黄连配黄芩、黄芪配人参等,但对疑难杂病而言,这种相反相成的配伍则不简单。为此,毛德西教授深入研究了《伤寒论》中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所写的“《伤寒论》相反相成配伍的探讨”就是利用中和的思想对《伤寒论》药物配伍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其在《伤寒论》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还常被《伤寒论》学者所引用。发展中医 贵在创新

毛德西教授对中医学的发展非常关心。他在学术讲座中多次指出:“中医学要与时俱进,走现代化道路,这是必然的。纵观中医发展史,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紧密相连的。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事业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首先要从理论上有所突破,要吸取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中的合理部分。中医理论中微观概念说理不足,这样治疗的针对性就会笼统模糊。对于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中有益于诊断鉴别的技术要学习,要吸收。但要提倡多元化发展,提倡学术争鸣。特别是对于走传统中医学道路的人要鼓励和支持他们成为‘铁杆中医’。我们可以学习广东省中医院的经验,‘中医水平领先,现代医学跟上’。制定每个病种的临床思路表,经过专家评价,分阶段在病区试用。这样经过反复努力,几年后,医院的专科专病特色就会显露头角,就会使医院的整体诊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什么是中医之“道”?毛德西教授说:“《黄帝内经》是中医之道,《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之道,辨证论治乃是中医‘道’之本,中药、针灸乃是中医‘道’之术,这都是我们应当继承发扬的国宝。”当前,最主要的是继承、学习,继承要从青年学生抓起,继承的方法是背诵、是跟师、是临证。毛德西教授说,这些年来,我们把中医的“道”丢得太多了,大的药方多了,经方用得少了;贵重药方多了,惠民药方少了;不伦不类的药方多了,结构严谨的药方少了;有的凑上几味药,贴上祖传秘方的标签,在那里贩卖非驴非马的东西,对中医声誉影响极坏。我们必须正本清源,真正把宝库中的东西学到手,继承下来。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商品意识充斥各个角落的形势下,青年一代中医,必须坚持中医之“道”,发挥中医之“道”,创新中医之“道”,离开这个“道”的任何说教都是变味的侈谈。

中医现代化是这些年来叫得最响的口号。但是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需要的必然趋势。我们在高呼口号的时候,必须认清脚下的道路,找好切入点。要结合自身的专业性质,从一个病种,或一个证候,或一首方剂,或一味中药,或一个治法,结合现代科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坚持中医的整体思维体系,坚持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坚持中药特别是复方汤剂的传统疗法,坚持以临床疗效为考核标准。毛德西教授充满信心地说,青年一代中医把几千年传承至今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并与现代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中医的特点就会更加丰满,中医的生命力就会更强,中医的繁荣时代就会迎面走来!专病论治经方论治篇经方论治冠心病1.辨部位,胸阳痹阻,瓜蒌薤白剂宣痹通阳《金匮要略》将胸痹的典型症状分为“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此由胸阳不振、阴邪上乘而致,治宜宣痹通阳,仲景拟瓜蒌薤白剂治之。毛德西教授指出,使用该方的临床指征为:胸背彻痛,且有闷憋感、短气、喘息。病案举例

崔某,男,58岁,1981年4月就诊。

近2个月来常感胸闷胸痛,痛甚则牵涉背部,家属拍打胸背而后舒。心电图检查提示:下壁及外侧壁心肌缺血。舌质略暗,舌苔薄润,脉弦细而缓。

诊为胸阳痹阻,血脉不畅证。

治宜宣痹通阳为主,佐以活血化瘀。

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处方:全瓜蒌15g,薤白12g,法半夏10g,赤芍10g,郁金10g,秦艽10g,桂枝6g,生姜3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药后,胸闷减轻。后加冠心苏合丸1粒(包煎),服12剂,闷痛间或发作,且不牵引背部,自述胸部较舒畅。后因食肉饺闷痛增剧。

上方去秦艽、冠心苏合丸,加生山楂15g,鸡内金30g,炒莱菔子10g。

服6剂,闷痛减轻,脉象转为弦滑而缓。

上方去鸡内金,加陈皮10g,赤芍改为15g。服12剂后,闷痛基本消失。【按语】瓜蒌薤白剂的主药是瓜蒌、薤白。瓜蒌辛润,是通络开结之良药。古人指出,瓜蒌能使人心气“内洞”。“内洞”就是畅快。毛德西教授分析,本例患者胸闷痛并欲使人拍打,这是胸阳不得宣通的表现,故选用具有疏通胸中阳气,使气血得以流通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并随证增入通络的秦艽、桂枝,活血化瘀的赤芍、郁金等,这样就使瓜蒌薤白的通阳宣痹作用由气分透入到血分。气行则血行,气血一活,痹阻自然消散。2.查体质,气阴两亏,桂枝汤合参麦益气养阴

仲景将胸痹的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四个字,所谓“阳微”,既指阳虚,又指上焦阳位的气阴两亏。胸痹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体质多有亏损,凡临床上以闷、喘、短气为主症的胸痹病人,若从益气养阴入手,每可获良效。病案举例

云某,男,48岁,1988年4月就诊。

患者以胸闷、气短、偶有隐痛1年余、加重半月来诊。两次查心电图均提示:T波Ⅱ、Ⅲ、AVF导联倒置。曾服苏合香丸、丹参片等药,均未见效。近半月胸闷加重,劳则汗出,心慌,脉弦缓,心率62次/分,舌质嫩红,苔薄润。

脉症合参,诊为心肺气阴两虚证。

拟桂枝汤合参麦加味治之。

处方:桂枝10g,炒白芍10g,太子参15g,麦冬15g,黄精10g,大枣5枚,炙甘草15g,生姜3g。水煎服。

此后,以该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入赤芍、枣仁及少量炮附子,共服药30余剂,症状消失,心率68次/分。心电图检查提示:T波Ⅱ、Ⅲ、AVF导联低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按语】本例患者无明显实邪,无肢冷之寒象,又无舌紫脉涩、刺痛之瘀象,亦无闷憋压抑、舌苔厚腻之痰象,仅有胸闷、气短、汗出、心慌,故诊为气阴两虚证。毛德西教授以桂枝汤外和营卫,内调气血;加入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黄精不腻不燥,有润肺宁心作用。毛德西教授指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无益气养阴的方药,而《伤寒论》的炙甘草汤可弥补其不足,但是方以脉结代为特征,本例脉缓无结代象,故仅取参麦以补之。3.求病本,心肾阳虚,真武汤温心肾之阳

胸痹一病,以虚为本,实为标,虚在阳气,以心肾阳气不足为主。《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心阳温运血脉,肾阳温化阴精,心阳虚则血脉滞而不流,肾阳虚则阴精凝而不化,其均可使血脉痹阻,形成胸痹。临床表现为胸闷痛,肢冷畏寒,每遇冬季或夜间加重。治宜扶心阳,温肾阳。阳气温煦,血脉自能畅通。病案举例

张某,男,53岁,1995年12月就诊。

患者于去年冬季发生两次心胸剧痛,每次5~6分钟,并伴见四肢冷,出冷汗,心慌。心电图检查提示:外侧壁心肌缺血。曾用潘生丁、消心痛等药治疗,症状缓解。昨晚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4分钟,胸部有憋闷感,气短,手足冰凉,夜尿4次。舌体肥大,质胖嫩,舌苔白滑润;脉沉,小滞。

证属心肾阳虚,血脉痹阻。

治宜扶心,温肾,活血。

方选真武汤加味治之。

处方:炮附子10g(先煎30分钟),茯苓15g,炒白术10g,赤芍10g,生黄芪15g,丹参15g,当归10g,薤白10g,生姜6g。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服4剂后,胸闷减轻,夜尿减为2次,手足及舌脉症状同前。

原方加桂枝6g,以促阳气达于四末。服10剂,手足转温,胸闷明显减轻。仍用上方两日服1剂,如此服至1996年3月。同年10月复诊,述期间仅发作一次心痛,服冠心苏合丸而缓解。【按语】据临床观察,胸痹病人寒证多,热证少。其多伴四肢不温,常在冬季加重即为验证。对此,毛德西教授常用《伤寒论》真武汤以扶阳抑阴,温通经脉。加入生黄芪、丹参、当归、薤白意在加强益气活血作用,使药力深入血脉。毛德西教授指出,方中附子用量可随症增损,因人而异,用至30g者应先煎2小时,一般用量也要先煎半小时以上。但不可不用,舍此则心肾之阳难以复原。4.审病情,痰瘀相兼,苓桂术甘汤化痰活血“阳微阴弦”的“阴弦”二字,包括血瘀、痰阻、寒凝、气滞四个方面。血瘀和痰阻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二者俱为实邪,均可致脉道不畅而形成胸痹,且相互影响。血瘀可使湿聚生痰,痰阻也可使血浊而成瘀。对此,毛德西教授常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化痰加味治之。病案举例

柴某,女,46岁,于2002年4月就诊。

罹患冠心病3年余,曾两次住院治疗。近月来胸闷痛,气短,纳差,时干呕,唇舌暗红,苔白腻。

诊断:冠心病。

治宜化痰活血,健脾和胃,选苓桂术甘汤加味治之。

处方:茯苓12g,桂枝6g,炒白术10g,赤芍15g,降香15g,法半夏10g,炙甘草10g,苏梗6g。水煎服。

在服药过程中,因胸闷痛时轻时重,加服三七粉3g,沉香粉3g,冰片1g,研末分3次冲服;曾因血脂高,加服山楂丸,每日3次,每次1丸;因心情不舒加石菖蒲10g,项强不舒加葛根15g,右手指麻木加豨莶草15g。

服药30剂,症状减轻大半,自述患病以来唯服此药效果明显。后因汤剂不便,改用丸药治疗,至今病情稳定,坚持工作。【按语】苓桂术甘汤为张仲景治疗痰饮病之名方。毛德西教授指出,方中桂枝一味用意极好,它既可以鼓舞脾阳化湿,又可以鼓舞心阳运血;实际上该方兼备化痰、活血两种功效。加入半夏,意在和胃降逆化痰;加入苏梗,则有理气宽胸作用;加入赤芍、降香,活血理气止痛作用较强,且起效较快。毛德西教授强调,临证选方,需对证立法,依法遣药。不论经方、时方、验方,只要符合治则,都可选用。5.诊脉象,结代同见,炙甘草汤益气复脉

胸痹病,由于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脉,故可见结代脉象。虽然《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无结代脉象,但与之羽翼的《伤寒论》却有“心动悸,脉结代”的记载。对此,毛德西教授常用炙甘草汤治之。此方对于功能性心律失常可于短期内见效,即使是器质性病变,也能改善症状,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病案举例

甘某,女,38岁,2004年1月就诊。

自诉胸闷、心悸、脉结代2年,加重月余。刻诊:面黄少华,语音低微,气不接续,脉有结代(早搏5~10次/分),舌体小,质嫩薄。脉搏62次/分,血压105/60mmHg,心律不齐,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性室性早搏。

此系心气不足,血行不利,致胸中络脉不和,形成胸痹。

方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

处方:炙甘草30g,党参15g,麦冬15g,生地30g(先煎),阿胶10g(烊化),火麻仁10g,桂枝10g,大枣5枚(切开),赤芍10g,苦参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服药10剂,胸闷、心悸减轻,结代减少。后在上方基础上随证加入小麦、山萸肉、橘红、石菖蒲等药,服药月余,结代脉偶见。后改以生脉散为主,服药20余剂,结代脉消失。【按语】炙甘草汤为益气复脉之方。考原方阴药(如生地、麦冬)用量大,而阳药(如人参、桂枝)用量反而不及其半,如此怎能使血脉通畅?岳美中先生指出:“阴药非重量,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方能上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止”(《岳美中医案集》)。毛德西教授强调指出,方中生地用至30g以上时,常有腹泻之虞,若先煎30分钟,或加入山楂同煎,则可收心律复而无腹泻的效果。经方论治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的病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多有论述。毛德西教授阅此每有感悟,并在实践中主动地应用与体验,数年来颇多收获。1.气阴亏虚炙甘草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该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组成,具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功效,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剂。凡心律失常辨为气阴亏损,症见脉结代者,即可服用炙甘草汤。多数医家认为,方中主药炙甘草用量应在30g左右,辅药生地可用至100g,其他药物则取常用量。考原方阴药用量大,而阳药用量反不及其半,如此怎能使血脉通畅?著名中医岳美中指出:“阴药非重量,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方能上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脉止。”但临床中每用生地30~60g,常有腹泻之虞。若将生地先煎30分钟,后入余药,或加入山楂30g同煎,则可收脉律整而无腹泻之虞。2.心阳不固用龙牡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后世医家对此条评注为“心阳内伤”(尤在泾语)所致。该方具有温通心脉、化痰定悸作用,方中桂枝、甘草复心阳之气,龙骨、牡蛎安烦乱之神。毛德西教授体会,凡心阳不振、神气外越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使用本方治疗。其常用量为:桂枝10g,炙甘草15g,生龙骨各15~30g。该方对窦性心律失常者疗效尤佳。若气短甚者,可加入黄芪、党参;心动悸甚者,可将龙骨、牡蛎用至45g。研究表明,该方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改善心肌收缩力,而达到消除心律失常并控制复发的效果的。3.心阳不振麻附辛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毛德西教授认为,临床上凡表现为脉迟无力、面色苍白、心悸畏寒等症者,皆可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该方由麻黄、炮附子、细辛组成,具有温心阳、散瘀血的作用,尤适宜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方三味药均有增快心率作用,用量恰当时一般服药1小时起效,2~3小时达到高峰。其常用量为:净麻黄3g,炮附子3~9g,细辛2~ 3g。方中细辛用量尤要慎重,应从小剂量(1g)开始,逐渐增量,有用至31g而起效者,但大剂量会引起口唇麻木,甚至诱发房颤。研究表明,本方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兴奋心肌的作用,并有缓和而持久的升压功效。4.扶阳抑阴有人参

人参汤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该方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为仲景治疗胸痹心痛之方,具有扶阳抑阴强心作用。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干姜温中助阳。诸药同用,阳气振奋,阴寒自消,此即《金匮要略心典》所谓“养阳之虚,即以逐阴”之法。凡冠心病心绞痛脉迟而弱者,可用人参汤扶之。其常用量为:红参10g,淡干姜6~1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尺脉不至者,可加黄芪;四肢厥逆者,可加桂枝、细辛;时发时止者,可加薏苡仁、炮附子等。著名中医赵锡武先生十分推崇此方,赵老常讲阴阳之要,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故扶阳抑阴尤为强心之前提。5.补气定悸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该方由葶苈子、大枣组成,具有泻肺平喘、补气定悸作用,原为治疗肺痈而设。其常用量为:葶苈子15~30g,大枣5 枚(切开)。毛德西教授将其用于肺心病之心律失常,每获良效。研究表明,葶苈子有强心利尿、抗感染作用,具有加强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静脉压、增加心输出量的功效;大枣可缓和葶苈子药力,且补气定悸。毛德西教授在临证时多加入党参、黄芪、炮附子以补气固本,加入赤芍、坤草、郁金以活血化瘀。6.化瘀散结木防己

木防己汤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该方由防己、石膏、桂枝、人参组成,具有化痰散结、宽胸化瘀作用,原为治疗“支饮”而设。毛德西教授认为,凡风心病并发心衰,症见心悸、胸闷、腹胀、小便不利、脉细数、舌紫暗,并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者,可选用木防己汤。其常用量为:木防己15g,生石膏25g,桂枝10g,红参6~10g。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中常加入坤草化瘀利水,枳实行气散结,紫石英、生龙齿镇心安神,茯苓、猪苓健脾利湿。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左心功能、减慢心率、消除腹水的功效。

此外,经方中的真武汤、四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己椒苈黄丸等亦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在辨病的基础上随证用之。毛德西教授强调,经方虽具有结构严谨、方证合拍、疗效明显的特点,但临证不易掌握,特别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药,若方不对证,或药量有误,不唯不效,还会变证蜂起。为此,正确辨证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其次药物用量要慎之又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