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研发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1 07:16:11

点击下载

作者:谢宁

出版社:北京《电信技术》杂志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慧研发管理

智慧研发管理试读:

前言

华为,由任正非创办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全球最大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其研发实力和管理系统更是作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

然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华为的研发管理系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标杆,无奈其过于复杂和困难,想做到既了解其精髓、发展历程和全貌,又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实践,尤为难上加难。

因此,本书作者根据在华为的工作经历、对华为研发管理系统的认识和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经验,精心挑选出企业现阶段所面临的研发管理典型问题,提炼出其精华进行阐述。本文围绕着研发管理模式如何支撑企业战略和业务转型的实现,如何从价值流程、高效组织和工具与技术三个方面来构建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等关键问题,并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进行演绎。对于目前研发管理处于苦苦摸索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本书是值得借鉴的。

本书从企业角度出发,搭建智慧研发管理模型,梳理相关关键要素,尝试分析、给出建议和措施,以助力于企业研发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本书共有四大部分,共有14章。

第一部分为引言,共两章。第1章主要介绍企业在研发时代里面临巨大的质量挑战以及企业为什么要关注智慧研发管理。第2章从智慧研发管理模型整体出发介绍价值流程、高效组织和工具与技术三大子系统,帮助读者从整体上对智慧研发管理有全局上的认识。

第二部分为价值流程子系统,共四章,分别介绍原则1:市场驱动,关注外部和内部需求;原则2:技术和产品开发分离,并高度重视系统工程设计;原则3:严格细密的产品测试和验证制度;原则4:建立过程和结果度量体系,衡量和提升现有水平。

第三部分为高效组织子系统,共四章,分别介绍原则5:建立全员过程负责的质量文化制度;原则6:优秀的研发队伍是研发质量保证的基石;原则7:通过能力中心建设来支撑研发功能的整体性整合和提升;原则8:让团队实现自我管理。

第四部分为工具与技术子系统,共四章,分别介绍原则9:研发工具与技术体系的模型;原则10:用产品数据管理积累研发能力和固化质量管控;原则11:分而治之,让缺陷无处藏身;原则12:利用严格标准化和固化经验来减少研发产出变异。

管理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领导力大师Warren Bennis于2002年发表的《商学院是如何迷失方向的》一文,提出了管理学院日益“偏离实体经济需求”的危险警告。对于管理这门学问,不应该停留在理论或象牙塔里,而是走出来服务于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管理学问的价值。

我多来从事研发管理、人力资源和流程管理咨询工作,发现产品开发管理是我国产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一个突破点,在从“低成本供应链”升级为“低成本创新链”乃至“高端创新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所见到企业中种种的管理难题和瓶颈,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本书提出智慧研发管理模型有三个子系统:(1)价值流程;(2)高效组织;(3)工具与技术。然而,每家公司都有自身的历史、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以及各自的管理变革先后节奏,这也就是决定着在实际应用该模型于研发管理改进中,是不能生搬硬套的。但是,作者仍然希望本书对您的工作、您的公司管理工作尤其是研发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对于研发管理领域的素材和文章进行了大量的参考,同时引用了大量材料,在此感谢各位作者。在写作本书的三年中,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感谢朋友们对写作本书理解、鼓励和支持!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定有遗漏或不完善之处,恳请各位读者给予指正,谢谢!谢宁2013年于深圳南山科技园第一部分引言 智慧研发——中国企业在转型时期的突破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企业已经严重陷入“高科技产业的低附加值陷阱”。

尽管国内很多关心研发创新发展的人士很早意识到这种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状况,也在各个层面推动落实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例如,“863”高科技计划的推出、高新企业扶持政策等,但是核心技术的缺失,研发资本的投入比例远远不够,企业应该是进行研发的主战场,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投入远远不够……这一切导致企业在产品质量上面的被动,甚至不是企业的责任而被别人扣上对质量不负责的“帽子”,成为别人的“替罪羊”,例如,在欧美对中国出口的玩具不达标退货的事件上,一些业内人士就指出,这是因为欧美设计不完善导致的,是设计问题,而不是中国在制造上因错误导致的问题。但是,于事无补,中国的部分产品往往已经给他人留下了“品质稍差”的印象。

除了欧美国家的因素之外,我们在产品研发上还真是做得非常不够。

曾几何时,低成本加模仿的代工生产(OEM)风行于国内,其中有凭贸工技经营思路一度风光无限的联想。甚至有些OEM公司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制造加工,将固定资产做大、产值做大就很好了,干嘛这么辛苦去搞研发”。诚然,自从1980年以来,国内GDP保持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无论国家经济政策还是地方“招商引资”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样的大背景犹如一罐罐温柔甜蜜的蜂蜜,让我们的企业自鸣得意。

曾几何时,我们将“科技立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期望寄托于“以市场换技术”。然而,这样的美梦最终还是破灭了。例如,一些汽车企业已经掉进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能力越弱”的双重怪圈。在IT领域,对核心硬件、系统软件的开发长期滞后,使得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展缓慢。这是部分企业已经严重陷入“高科技产业的低附加值陷阱”的典型例子!

……

如果说前者(欧美国家的因素)是中国产品、中国制造被扣上“品质低劣”帽子的外因的话,那后者(我们在产品研发上做得非常不够)就是内因!这是制约产业、产品发展的致命内伤!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轻视技术研发并自鸣得意的一些企业最终被市场所抛弃,面临着采购成本高、附加价值低、售价一降再降的困境,使得这些企业焦头烂额;相反,一些以技术立企,有核心科技竞争力的企业,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反而上升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比较价值对客户来说更有吸引力。不得不承认,不管市场的道理有多少条,拥有过硬的研发能力是一条终究绕不过去的硬道理。

无独有偶,对研发创新的关注在这几年日益被越发重视起来。

根据2011年2月的数据,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中国GDP全球第二(暂不研究里面具体内容),甚至有人开始展望未来,津津乐道讨论“中国何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就在这个时候,《哈佛商业评论》上刊出一篇题为“中国的竞争威胁究竟有多大?”(英文原文标题How Big a Competitive Threat Is China, Really?)的文章,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文章说,从1945年到1990年,日本由穷变富,跻身世界最富国家行列,对美国的竞争力构成直接威胁,而现在的中国似乎在复制日本的经济奇迹,但文章的最后的结论出乎我们一般人的意料:“富裕”的中国成不了“大号日本”。

2012年5月,美国9位专家和学者就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国会山举行听证会中,审视和评估了中国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成果。他们认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取代美国,但需要警惕中国“山寨”能力。同时指出,美国不应担心中国是否会取代硅谷,中国只能组装iPhone而不能发明iPhone,缺乏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一代创新能力的人物和环境。

美国为什么关注中国研发创新的进展,说白了,这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他们要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研发创新优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就知道我们一直以来一厢情愿所谓的“市场换技术”等策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真正开展自主研发创新又是何其困难!一位成功转型的企业家曾说过:“从贴牌到自主研发,实际是对整个企业经营模式的彻底颠覆,几乎就是颠覆掉你过去积累的所有经验。”“缺乏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共同的困境,这一点在目前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中尤为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如何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而这一切的原点就是成功的研发突围。也许很多企业会谈到目前面临的种种困难:人才不足、资金不够、项目短缺、技术壁垒等。但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转型经验无不告诉我们“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要增加人均GDP、淘汰落后产能、科技立国、品牌立国就要直面种种困境,思考多种解决渠道,深入研究技术,还要重视培养研发人员等长期扎实的工作。“除了技术研发,中国别无选择。”这是迈克尔·波特索在中国说过的一句话。认清、理解了这句话,就等于借助了一双洞悉企业价值和发展趋势的慧眼,找到了困扰我们多年并决定未来的主线——这条主线不仅戳到了中国企业的痛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企业前进的方向。中国企业急需拿出“两弹一星”的战略气势,练就内功,从传统“制造”中心演变成为“智造”中心,研发能为企业注入强劲的“原动力”。期望研发创新这只“蝴蝶”,扇动翅膀,最后演变成一股强大的“给力”中国产业升级的“龙卷风”。第1章 研发是机遇,质量是挑战1.1 下一场战役:产品开发1.1.1 要“蓝海”,不要“红海”:苹果公司“苹”什么拿大头?

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只要一上市便会出现消费者排长龙的景象,甚至有些机型还没有在国内上市,消费者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堪称史上“最疯狂”手机。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论文《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分析,在苹果手机的整个产业链中,各方所占的利润比例分布如图1-1所示(注:美国利润不包含苹果公司,工人部分和原料部分均指成本投入额)。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而iPhone手机的零部件和组装主要由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完成,其利润占比只有[1]0.5% 。 图1-1 在苹果手机产业链中各方的利润占比

依靠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获取高额利润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事实上,像苹果iPhone手机这样能够“横空而出”、长期占领高端用户市场的例子实在难得可贵,这充分说明了长期主导市场将给企业带来诱人的丰厚利润。

上述案例和说法或许有人存有异议或疑惑,质疑“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公司,全世界很难见到多个,大多数企业都是默默无闻的”。尽管如此,这样较为极端的例子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具有启发作用的。除非具有独特条件的(如垄断企业)公司或产品,他们能够长期抵制许多竞争对手,能够长期获取足够的单位产品利润。一般而言,就算优秀的公司或优秀的产品,也难以阻挡在每单位时间内,虽然销售额可能上升,但单位产品利润率不可避免地都要下降的现象。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竞争对手的互相跟踪、快速模仿,往往会导致单位产品利润率的直线下降。在这片“红海”的竞争中,所有参与者不断地对设计、工程、制造、采购进行优化,压缩成本,依靠规模来获取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利润的达成,但无法避免的是,就算这里面的“最强者”,同样无法长期获取高额利润。

我曾经接触过一家数码电子消费产品公司,其某一款产品上市后在一段时间内单位时间的利润率变化情况(时间维度为新产品上市半年内)如表1-1与图1-2所示,尽管销售额是逐步提升的,但单位时间的产品利润率却是快速下降的。表1-1 产品上市后单位时间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变化情况图1-2 产品上市后单位时间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变化情况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开发的市场成功和项目管理是建立在时基竞争法则上的——把时间(进度)作为关键变量,在经过充分权衡的需求规格上,在维持可接受的成本和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必须时间至上,做好准确规划,快速实施,保证质量与成本控制。1.1.2 “6+1”困境的焦点

郎咸平教授有一个“6+1”的产业链理论,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7个部分。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附加价值最低、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制造环节(即“1”)放在了中国,而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6个非制造业环节(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格局中,中国被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如图1-3所示。图1-3 微笑曲线和“6+1”产业链理论示意

曾几何时,西方国家的优秀企业热衷于将制造以及日常重复活动等低附加价值的任务转移到中国来,其中将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开发工作一直保留在母公司,并且不断更新换代发展新技术。在我国,当时对外引入技术所开展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已经被很多行业以沉重教训而宣告失败。例如,国内汽车行业“以市场换不来技术”,反而因为自身投入少、技术升级太慢,逐渐流失了原有技术人才,丢失了原有的核心技术,从而丧失了技术优势、市场和利润。

如今,国内经济高增长势头开始逐渐减缓,国内市场从之前短缺的、赶超式的形态逐渐转变为过剩的、成熟的和竞争激烈的形态。和以往的市场是短缺的、技术是直接从国外转移来的(过时的技术)和企业具有低成本优势相比,现在的市场是饱和的,技术必须自主创新(产业差距缩小,难以购买国外新的核心技术),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这一转变的趋势悄然发生着,同时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得到反映。在商品市场上,可供客户选择的产品种类大大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市场需求汇杂在一起,对于原本就没有甄别有效市场需求能力的企业来说,真是一件非常痛苦而且冒险的事情。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企业频繁推出新产品,但是经过一阵时间下来,发现真正赚钱的也就是一两款产品,它们赚到的钱还不够弥补其他型号产品所造成的亏损,这种状况说明了企业在研发管理上的幼稚。而优秀企业早就开始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平台工程,通过制定平台产品开发战略,优先整理产品平台。对于研发中的“产品平台”概念,如果应用好的话,对研发业务本身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业务环节更会呈几何级的影响。“6+1”产业链理论中的产品设计,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研发业务,国内很多企业对其作用的理解也远远不到位,对其可以产生的巨大威力还没有意识到。其实“6+1”中的研发业务对其他6个环节可以产生巨大的杠杆效应,是市场拓展的“原动力”,因此,产品开发将是下一场企业战役的主战场。1.2 新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1.2.1 开发的产品是否满足客户需求?

新产品往往可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对新产品往往是情有独钟,通常会集中力量,成立责任部门或主体对此负责。但是在现实中,发现有两种相对极端的现象:

一种是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评估过于保守,以致失去市场机会。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妨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便是目前的优秀业绩。”躺在过去“功劳簿”中睡觉的,当从梦中醒来时,发觉世界已经变了样。例如,由于液晶显示技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出现,早期只有黑白两色、非智能化的手机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iPhone手机推向市场的时候,像一颗深水炸弹,在消费市场这片大海上激起了无数涟漪。消费者说“这就是我要的东西”,很多消费者甚至彻夜在商店门口排起队,就是为了一睹新品风采,体验为先。新技术、新应用在早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或者有些幼稚,就像刚刚开始冒出土的树苗,但却是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迟早会茁壮成长。

另外一种现象是开发团队没有考虑到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而超出了市场需求。虽然在技术上非常先进,但是客户因为成本等原因而难以接受。图1-4所示就是这种现象的场景。

摩托罗拉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志向美好而远大的全球通信“铱星计划”,耗资超过50亿美元,这个完美的技术理想占用了摩托罗拉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导致错过了和竞争对手较量的时机。高昂的费用以及较少的客户群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另外技术、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应该是开发团队考虑的一个维度。当团队确定投入开发产品之前,应该先关注市场机会。其次技术、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为开发团队提供了一些要素,帮助团队能够对市场以及产品线形成符合战略方向和市场方向的见解。图1-4 产品技术先进,但客户不需要图1-5 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示意

如图1-5所示,根据统计,大部分技术、产品都“栽”在“裂谷”里。

为了跨越裂谷,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必须满足当前未能得到很好满足的特定需求,一定要有让客户信服的购买理由。因此,在市场准备接受大而全的需求之前,片面地设计和开发大而全的产品来服务整个广大市场往往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先设计容易实现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让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接受——然后才是整个市场。

为防止出现研发要么过于超前,要么过于滞后,研发与市场脱节的困境,企业需要整体研发管理解决方案,以对长期、中期和短期研发项目的管理实现动态平衡,紧跟市场变化。“我们必须时刻倾听客户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技术不会走得太远,以免脱离他们的需求,或者走得太慢,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伊顿公司执行副总裁Lennart Jonsson如是说。1.2.2 早期故障率高,别拿“浴盆曲线”说事

2011年7月23日,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导致发生了具有严重后果的“动车追尾”事件。在接下来的电视报道中,邀请专家对此高铁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某专家说目前高铁是新事物、新产品,如果按照可靠性的“浴盆曲线”理论(见图1-6),其在早期运营中出现失效情况和问题较多也属于正常现象。至此,我们感受到在面对人命关天、直面“高铁产品的质量”、高铁运营可靠性问题时,相关人员选择了一贯的做法:逃避和辩解,试图用所谓的“科学规律”来应付这次事件危机。

可靠性“浴盆曲线”在早期失效率较高的真正意义是告诉我们:在新产品投入的早期阶段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规避,而不是放任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面对人命关天的问题上,要利用各种手段来筛选、过滤不合格产品,使产品在真正使用过程中的失效可能性达到最低水平。图1-6 浴盆曲线

诚然,在新产品开发时,如何预知、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何防患于未然?对于发生的故障如何迅速处理?在一些特殊场合,如何降低甚至避免故障的出现,不断地将“浴盆曲线”整体往下移动,都是需要企业下功夫解决的,都需要在新产品开发中重点开展质量管理活动,逐步深入到开发业务的关键控制点。

企业到底为什么活着?企业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如何解决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不断印证自己的回答是企业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如果企业仅仅为了自己的发展,仅仅是为了获得增长和利润,没有真正地重视最基本的需求——产品不断创新和保证产品质量,这样的企业是无法真正驱动自己持续发展的。要启发企业迈向更高的目标,就需要有来自其内心价值驱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是不断创新的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唯有此,才是真正对企业负责,对成长负责,也才有机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1.2.3 打破质量“恶性循环圈”,开启成功之门

在企业实际生产中,也有这样的场景:新产品“终于”被开发出来了,在首次批量生产中,很多问题如物料不良、难以组装、测试稳定性差等“突然”冒出来,研发人员、工程人员、生产人员不停地解决问题以保障首批产品尽快上市。产品到了客户处,没使用几天,客户经理打电话回来,暴跳如雷:“产品不断死机,客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研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火线扑往客户现场支援……技术人员都去“灭”刚上市产品的“火”,持续纠正产品设计中的问题。于是,新产品开发的人力又紧张了起来,人员疲于奔命,每人都被无穷无尽的问题压着,有气无力……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发生了。

质量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普遍问题。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在国际厂家眼里,中国制造的一些产品往往是低端的、可能有质量风险的。它似乎以一种不被我们所控制的机制在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在困惑中挣扎、“救火”,暂时“扑灭”问题,再次“突然”发生,陷入到无休无止的质量“恶性循环圈”(见图1-7)中,好像永远没有稳定的好结果出现,所有问题都没有被彻底解决。更坏的情况是,我们无法判断它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通过哪些途径,往何处发展或做出调整,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马太效应”:坏的愈坏。图1-7 质量“恶性循环圈”

如何化解质量“恶性循环圈”的难题?难道我们对此真的束手无策了吗?虽然可以从多方面考虑解决方法,但很显然,打破质量“恶性循环圈”从“智慧研发管理”上切入会更有效。对于“智慧研发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国内标杆企业——华为的案例和本书后续章节的详细论述来加以认识和理解。1.2.4 华为的成功对我们化解研发管理挑战的启示

华为在引入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的缩写,指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变革之前,内部已经组建了专门负责内部管理优化的团队开展工作,只不过受限于自身的认知和管理变革经验,华为的研发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华为自认为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但毕竟缺乏系统的市场需求管理和规划体系,短期需求居多,在开发中变更频繁,中长期需求规划能力不足;研发是研发部门的事情,“部门墙”严重,产品的开发周期在业界标杆的两倍以上;新产品上市容易爆发问题,开发人员“满天飞”、“救火”等。

尽管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中,但在1999年之前,华为已经开始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效益递减现象——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毛利率却逐年下降(见图1-8.1和图1-8.2)。图1-8.1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在下滑图1-8.2 人均息税前利润(EBIT)比竞争对手低(来源:1998年年度报告)

面对和西方通信巨头的巨大差距,华为不应该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了。因此,华为引入IBM咨询辅导,采用IPD体系对研发业务流程进行了端到端的梳理和重整,调整和建立了相关的组织来保障IPD的运作,这为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打好了基础。

华为在IPD实施过程中,内部面临着很多疑惑和阻力,例如,IPD不够灵活、走IPD流程用的时间太长了、IPD是要在速度与质量之间做出取舍、IPD影响决策的速度、重量级团队削弱了功能部门的影响力。华为总裁任正非力排众议,尽力说服有疑虑的人员改变他们的看法,这样在充满险阻的变革旅程中保持了坚定的信念,重点关注相应的领域,保持成功的势头。

目前看来,华为的研发变革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华为还在继续优化、调整自身的研发管理体系。在IPD之旅的前进道路上,华为时刻注意前方的道路,时刻都在为变革做准备以及时刻处于变革当中。

从华为变革管理的成功经验来看,成功打造研发管理体系,首先需要企业家和公司高层在理念和行动上重视起来。受制于原先的作坊式开发方式、“游击队、土八路”团队运作模式等因素,很多企业家在理念、思路和方法上、认知模糊,沉溺于过去所谓成功的经历,对先进的研发思想和知识的接触意愿不强;很多企业高层认为研发活动是孤立的,忽略研发和其他业务的关联性,彼此业务难以顺利开展。另外,企业在贯彻研发思想知识、产品规划制定、技术/产品研发决策、研发配套体系建设以及研发人才培养激励上,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遗漏。

其次是扫除变革阻力。企业要通过研发管理变革来突围“6+1”困境,必然对企业目前的生态系统生产一定的冲击,来自员工个体的、来自组织的阻力重重,有些在观望,有些表示不理解,有些表示不支持,等等。对变革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企业里的资深员工了,因为变革有可能对他们的工作生态系统以及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对变革持观望态度,阳奉阴违,甚至消极拖延等,这对变革的危害非常严重。变革阻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具备快速传染的特点,易于导致变革项目夭折。因此,在变革过程中,必须重视扫除变革阻力,可以通过对变革挑战者调整岗位、行政处罚甚至开除等做法来形成企[2]业内部良好的变革氛围 。

另外,变革需要聚焦和敢于有所作为。聚焦是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突出的重点,必须是少而精的;敢于挑战,是不要墨守成规的思考,要抓突破点,有所作为。1.3 智慧研发管理:下一个核心竞争力1.3.1 智慧研发管理是“矛盾”:既是盾,更是矛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事关国计民生,又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很多企业远远没有达到这样基础的质量要求。以食品行业为例,一些食品企业的“唯利是图”,不顾消费者健康安危一次又一次重创消费者信心。三聚氰胺、瘦肉精、潲水油、毒胶囊……一次又一次挑战着消费者的底线。尤其是在婴幼儿奶粉行业,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已经丧失,直接导致“洋奶粉”在中国不断提价“抢钱”的状况。

当我们在“以产品为中心”并且产品质量未能很好满足消费者预期的时候,世界已经悄然在发生改变:“从产品为中心”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但是一些企业却连“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都没有做到位。在如今快速、网络化的社会生活中,产品安全不出质量事故显然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样的质量要求,那么,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式工具就会快速、广泛地传播这些信息,足以影响企业生存。

然而,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里,仅仅生产不出现质量事故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消费者可能不喜欢这样的产品,产品市场也难以扩大。为了扩大市场,产品必须有创新的功能或性能、完美的用户体验,这样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或潜在需求。根据卡诺模型(见图1-9),这种质量称之为“魅力品质”。当此品质未彰显时,客户几乎感受不到品牌的影响力,但随着产品“魅力品质”的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指数方式增长。魅力品质即是客户“意想不到的品质”,可创造客户深度满足。因此,智慧研发管理是“矛盾”:“盾”——如果不能保证、防守现有质量,那么就有可能丧失企业的性命;更是“矛”——有效的产品创新和更加完美的用户体验是企业进攻、占领市场的至关重要武器。奇虎公司CEO周鸿祎曾经这样谈“微创新”:“用户体验决定成败。从用户体验出发,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或者能够提高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愉悦感。任何在此方面所做的创新努力,哪怕很微小,也有价值。实现微创新的前提,是用户至上的价值观。微创新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克制一开始就做大平台的冲动。对消费者来说,一个简单的改进,只要是触动他内心的甜点就能打动他。消费者永远关心的是产品给自己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只要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创业企业至少能生存下去。”

竞争市场上的强者往往拥有强大的研发之“矛”。只有向强者学习研发之“矛”,才能提高博弈中的胜算,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更进一步,只有懂得学习别人优点的人,才能真正完胜。这就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图1-9 卡诺模型

智慧研发管理的“矛”不仅跳脱物质层面的品质管制、流程层面之品质管理,更向心灵层面的品质创造迈进。换言之,唯有真实掌握不同层级品质与品质需求,方能从更高层面掌握品质真相,并且向不同客户提供不同产品与服务。产品品质有此规则,服务品质也是如此。

智慧研发管理首先确保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其次是“第一次将事情做对”,力求在产品管理包括产品战略管理、需求管理、产品规划、产品立项、产品开发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等过程中不出丝毫差错。相比较那些对错误的检测措施,大大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满意度。

智慧研发管理并不非简单的质量改进手法的延伸。当然,智慧研发管理对质量改进方法很欣赏,同样也会吸收这些方法的精髓。但是较之更进一步,向产品和服务问题的源头追溯到设计、需求和市场渠道乃至整个商业模式的构建,并不是停留在质量检验或制造过程控制的层次。智慧研发管理的内容能够融合企业中的关键职能,将顾客的声音转化为顾客需求,并对顾客需求的价值和市场成功性进行精确定位,避免一味地追寻“大而全”的功能。同时,还强调如何显著地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减少装配时间,减少零部件数量,重复利用产品族中的部件,使得企业以合适的成本、库存和较快的响应速度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

智慧研发管理普遍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复杂度的产品或流程的管理中。它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优化流程设计、系统整合和改善现有的管理绩效,同时确保产品设计、投入生产和投放市场的过程更加稳定,交付成果更佳,以避免投入巨大成本重新设计项目的情况出现。

总之,智慧研发管理是“矛盾”:既是“盾”,更是“矛”。1.3.2 研发管理关注面的演进

企业由于受到一些难以跨越的挑战,研发工作有可能落入到“恶性循环圈”中。不过,在现实的企业运作中,也有优秀的做法。比如,经常听到企业人士在谈到研发管理工作时,不仅仅说“检查”,也有不少声音谈到“跨领域协作”、“推动设计部门改进”、“如何提前预防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等。尤其近年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和强调自主创新,不断整合资源成立创新中心,中国企业也逐步通过商业化进行创新,懂得如何让新产品或服务快速上市,以及如何通过不断的改进来提升性能。根据我对企业在研发管理工作方面的观察,发现其关注面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单一的重视“检查”转变到“提前预防”,重视规范化管理系统、职业化队伍、研发文化、质量文化以及跨领域的IT整合,如图1-10所示。

当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缺乏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先进分析技术、不鼓励冒险的企业文化以及缺少产业智慧积累。例如,设计与制造复杂的工程系统,其所需的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长期的艰苦奋斗、恰当的组织文化很难达成。图1-10 研发管理关注面的演进1.3.3 换个角度看品牌:研发和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左右脸

根据国外的企业经营和管理发展的跟踪调查情况,并结合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发展和管理提升状况,不难发现有如下的发展阶段和趋势,如图1-11所示。图1-11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的演进第一级:检验级

改革开放早期,在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环境激励下,国内很多行业和企业开始逐步融入全球化的分工中,主要是“三来一补”的加工模式,质量管理只是作为出厂前的一道检验工序;高层管理层不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介入重要客户意见的处理过程;对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第二级:制程保证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行业内竞争的加强,很多企业开始有做大的诉求,逐步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同时质量认证(如ISO质量管理体系等)在制造行业风生水起,一些企业开始引入一些质量分析技术,并应用到制造过程的控制中,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第三级:提前预防级

在此阶段,企业开始实现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缩写,指原始设备制造商)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的缩写,指原始设计制造商)乃至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的缩写,指原始品牌制造商)的转型,很多企业进行设计研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升级,这时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观念理念深入到一些自主研发企业中。他们显然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管理层认识到“设计”对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开发阶段实施跨部门并行协作、应用系统化工程方法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设计质量。第四级:全面融合级

战略、品牌、文化和质量全面融合。高层管理者作为质量总体设计策划者,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成严格的质量目标,创造一种有助于质量提高的企业文化氛围,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这种企业文化氛围在无形中铸造品牌。

研发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优秀企业将研发能力视为自身品牌的强大支撑后盾,例如,格力空调在广告中直接宣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产品质量优良,满足客户的预期,就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质量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企业日复一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持续改进。如果一不小心,造成质量危机的爆发,足以摧毁一家企业的品牌。当质量危机爆发时,采取回避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不明智的,秉持坦诚的心态,深入研究问题的根因,主动沟通应该是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有效方法。质量危机往往能够考验品牌的成熟度。企业如果能够组织资源并统筹提升质量,塑造企业品牌,就可以实现质量和品牌相互促进。

正如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说:“代表日本左边脸的是松下,代表日本右边脸的是丰田,品牌就是国家的脸面。”同样,对企业而言,研发和产品质量其实就是企业品牌的左右脸。第2章 智慧研发管理整体介绍2.1 智慧研发管理提出的背景

在某些企业的宣传资料上,我们常常看到“本企业通过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缩写,指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认证体系”等醒目字眼;在商品的包装上,我们往往看到“本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字样,企业往往以此来标榜自己在研发、质量管理上的成就,以此向广大消费者传达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可靠优质的信息。很多企业热衷于追求“ISO9000”、“CMMI”等体系标准认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筹备认证准备工作,加班加点编写体系程序文件(当中也有将标准程序文件拿来稍微修改的),与认证机构搞好关系,最终标准体系认证通过了。但是,仅仅这样就足够了吗?与国外成熟企业在研发管理上相比,中国企业的研发管理发展现状如何?前方的路究竟还有多长?问题一:中国企业研发管理遭遇“围城”

作为以创新、产业升级为目标的企业战略的一部分,研发管理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工作,建立研发管理体系、流程,成立研发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国内不少企业发现,提升企业研发管理水平在设想阶段的确不错,然而真正开始运转起来远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于是很多企业对研发管理产生“围城”的烦恼:里面的人感到如同鸡肋,不知道路在何方;外面的人浮躁盲动,以为挂上了重视“研发管理”的牌子就成了现代企业的前进和防守的“矛和盾”。那么,企业究竟为什么要建研发管理体系?只有考虑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推倒“围墙”。问题二:标准化人才培养缺失

建立研发管理体系首先要完成公司人才培养的任务,这是研发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即便没有对外宣称,内部的培训机构或部门也承担着类似的角色。因为企业的发展最终靠的是人才的集聚与培养,缺乏人才标准化也就谈不上企业业务过程的可控性,更加谈不上规模的扩张与管理的规范。有人也许会说,对于研发这样需大量创新性、灵活性的工作来说,是不能追求人才标准化的,这样会扼杀研发人才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积极性,最终会导致研发工作平平无奇。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某通信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据通信、终端等业务上不断推出新产品,就源自于其内部的标准化人才培养。这种人才“造血”功能不仅仅适用于研发管理,也适用于企业所有业务领域。问题三:缺乏业务流程整合,过分依赖研发“高手”

在企业内部,往往看到研发业务是“瓶颈”环节,而当中最为焦头烂额的是研发“高手”——许多如质量事故救火、新技术评审、新产品上市初期问题爆发等状况往往需要这些“高手”亲力亲为。同时,企业研发业务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没有时间将事情一次性做对,却有时间多次返工”。曾经有人对18个项目进行返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的返工分别来自开发阶段,共185次,相当于每个项目平均需要10次以上的返工。

孤立的、项目式研发是中国企业产品研发的“通病”,其特征是应付订单式产品开发,从未思考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技术之间存在整合关系,导致项目越多,研发工作量越大,服务维护越复杂,质量问题越严重,“质量、成本和进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一切的发生说明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从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这两个维度思考解决对策。对于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事故和错误,一方面企业本身没有有意识地汲取这些经验与教训,也就不去积累相应的案例。另一方面,研发业务流程设计没有规划,没有勇气借鉴卓越研发管理模式大胆改革,没有针对性,只是人云亦云,导致流程设计形式单一死板,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问题四:没有使用现代工具与方法,流程执行枯燥低效

对于工具与方法在研发管理中的应用,一些企业感触不深,没有很好地利好工具与方法导致业务在诸多方面造成不便和恶劣影响。例如,某企业产品数据管理落后。日常工作中查找相关资料就消耗了研发设计人员工作时间的20%~30%。我曾经在一家中型高科技企业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位新的研发总监就职后,在结构设计部门巡看的时候,发现纸质文件占据了办公室大部分面积,了解情况后,说了一句“这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管理水平”。这种相对于现在竞争形势和企业管理水平来说,太低了,太消耗工程师的时间了。产品数据管理需要向IT化发展,产品数据成为企业IT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质量管理方法论、研发管理方法论和IT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工具与方法逐步应用到研发管理中。例如,在需求阶段使用了$APPEALS工具【价格($ Price)、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包装(Packaging)、性能(Performance)、易用性(Ease of use)、保证(Assurances)、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s)、社会接受程度(Socialacceptance)8个要素的首字母组合,指客户购买标准的8个方面】可以更好、更完整地确认产品需求包;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管道管理可以评估和平衡项目与资源的匹配度;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项目管理工具,如计划、监控、执行等工具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密切关注项目过程管理;CBB(Common BuildingBlock的缩写,指共用基础模块)、异步开发等技术管理工具是以产品平台为基础进行产品开发模式的基础,更加能够协调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检查清单是研发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其能够沉淀、积累公司的开发知识和经验,并通过流程执行得以固化和推广,以便发挥巨大的效能。

中国企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普遍处于从经验型管理阶段迈向科学型管理阶段的过渡过程中,尤其对于研发管理来说,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欧美企业的优秀管理模式通过一个多世纪的科学管理实践,早已实现并跨越了科学型管理阶段,进入到现代型管理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交货期、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商业服务等方面都给企业研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意味着在研发人才储备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竞争激烈等环境下,中国企业的研发管理要实现从“走”(经验型管理阶段)到“跑”(科学型管理阶段),甚至到“飞”(现代型管理阶段)的跨越。因此,中国特色的研发管理应该采取突显价值点、更务实、更灵活的策略,即研发管理“短、平、快”策略。研发管理“短、平、快”策略的主要内容如下:

· “短”是指高附加价值、链条简洁,减少非增值环节,直指需求、关键过程活动和重要交付成果。欧美企业在实现研发管理跨越的时候,竞争环境允许其按部就班进行,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一步一步地进行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而现在的竞争环境不允许中国企业按照这种速度来开展管理提升工作,因此按照80/20 原则,必须不断地抓住研发链条中的高附加值活动,集中力量,压强突破,从而起到“撬动”研发管理水平提升的作用。

· “平”是指平滑、扁平,研发技能提炼共享、交叉平滑过渡,组织结构扁平,运作流畅。“地球是平的”,市场瞬息万变,机遇转瞬即逝,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组织各层面的活动量显著增加,知识流动大大加快,时间的效率倍增,因而不管从企业文化、团队管理效率、人才培养还是能力建设与共享等方面,企业组织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和迅速决策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 “快”是指快速响应市场,活动节点高速流畅,并且快而不乱。在企业解决“快”、“平”的难点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工具与技术管理手段,有序、高效地整合信息流节奏,产生“共振”效应,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发掘研发业务“潜能”,提高研发管理整体效益和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所提到的背景,研发管理面临着一个机会瞬息万变、信息复杂、人才匮乏和局部不协调可能引发全局的混乱,甚至整体性能的下降和整体性目标的难以实现等困境,因此要保证研发管理整体运行成功和整体性能提高,必须建立一个可操作、能够实现系统动态监控和分析的模型,以便实施科学管理和优化控制,使其各要素实现并行和集成,从中寻找出无效环节并予以剔除,使得实现流程、组织和工具与技术等集成成为可能。2.2 智慧研发管理的含义

作为智慧研发管理系统来说,首先是研发业务模式的“龙头”作用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用研发业务模式来衔接、整合和深化外界需求和内部资源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必要的途径。如果想要成功,必须在社会经济和产业生态网络中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必须在企业的各个关键要素和外部环境中取得平衡,使其互相良性适应。我们认为智慧研发管理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包含价值活动、人员、组织政策、过程和支持工具、设备等,还包含它们之间交互过程所产生的所有内容。

实践教训和经验向我们表明,在打造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如果孤立地看待系统中一部分内容,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并不能帮忙我们比较彻底地了解整个系统。打个形象的比喻,智慧研发管理系统就像是睡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看得见的花,这朵花能否开放得洁白、生机、美丽,取决于水面下看不见的那些根系与养分。如果我们太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往往全部心思都专注于水面上看得见的花朵,却疏于关心决定这个花朵盛开还是枯萎的水面下的那些看不见的根与本!而睿智的人会将重心放在“根和本”的研究上,只有同时研究“根和本”的各个要素,我们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针对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的特点,我们建立技术模型,如图2-1所示,进行深入的解剖研究,具有三个子系统:

· 价值流程;

· 高效组织;

· 工具与技术。

在这个技术模型中,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关联且相互依赖,同时互相影响到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对外部目标的实现能力。图2-1 智慧研发管理系统2.3 智慧研发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这里,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一点:将智慧研发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其模型,分解出各大子系统和关键要素或原则,如图2-2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分析、读者理解甚至使用,但是,并不能代表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开展研发管理工作可以机械照搬,企业的实践还是要回归到该企业研发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上。尽管这些子系统、关键要素原则有一些特定的工具或直接使用的价值,但是要使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巨大威力,还是需要价值流程、高效组织和工具与技术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互相协调,更加需要企业对研发、对质量水平提升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本章中,我们将对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等关键内容做简要介绍。这些关键内容的详细介绍对应着后续的章节,可以看成是后续内容的一个提要。图2-2 智慧研发管理系统的12个原则2.3.1 价值流程:保证做正确的事情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同样,对于众多苦苦探索和追求研发管理能力提升的企业来说,如果找个了那个支点,照样可以撬动企业的研发水平。而这个“支点”就是我们要在下面谈到的价值流程。

为什么叫做价值流程,而不是叫做流程。诚然,从管理学界提出流程变革思想以来,无数企业都在实践流程变革,以服务于企业管理。但在实际中,走错路的、走弯路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对研发这类具有高度隐性、知识型的活动来说,现实流程似乎出现了一些扭曲,要么让企业原地踏步,要么让企业伤筋动骨,最终功亏一篑,不了了之,甚至企业对此出现抵抗和排斥。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对流程的本质理解有误。例如,ISO9000对流程的定义: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而迈克尔·哈默将流程定义为: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客户产生价值的输出活动。通过对比,发现迈克尔·哈默的流程定义强调“价值”本质,这就是流程的“阿基米德支点”。

研发创新的伟大和所带来的优势已经逐渐被企业深刻地认识到,但同时,创新又充满着不确定性,它既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能导致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风险。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对企业研发整体效果的评估是看如何能够将未来市场需求和现有技术能力以及内外部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促进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传播和融合,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播。总之,人们对研发创新的过程充满着疑虑和不解。如果单纯将企业研发作为整体来考虑,就不易于识别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点,因此,必须通过适当分解研发活动,突显其本身价值,考虑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企业研发的竞争优势。“价值流程”能够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变化下,对企业研发过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很好的关键过程设计,有利于企业统筹安排,妥当处理市场机会和技术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提供工程逻辑化、过程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论和工具体系。“价值流程”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开发的整体机会和风险充分评估与统筹安排下,提供了需求定义、系统设计、开发实现、测试验证的关键过程域设计,并配套与之对应的过程和结果度量体系进行支撑如图2-3所示。该模型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可以帮助企业研发从无序、杂乱的状态中挣脱出来,进入到紧抓关键价值活动,有序、有步骤提升的计划中。通过以需求和商业计划为核心主线,充分进行价值链整合,逐步实现从点效率、线效率转型到价值链协同。下面章节将从需求定义、系统设计、测试验证、过程与结果度量等关键领域进行阐述。图2-3 研发“价值流程”示意图原则1:市场驱动,关注外部和内部需求

在智慧研发管理系统中,市场驱动的目的是在市场、产品战略和研发之间就确定的产品需求包定义达成一致,主要解决开发团队要“做什么”的问题,开发怎样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主要涉及产品机会的总体吸引力,同时考虑产品的思路是否符合公司的总体策略。另外,开发团队通过收集市场需求以及可服务性、可制造性、可测试性需求等内部需求,整合成产品的需求,从而理解我们的产品要做成什么样,然后将其转换成设计需求,并提出解决这些需求的产品备选概念。在目前竞争激烈、环境极为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驱动的开发模式尤为重要。原则2:技术和产品开发相分离,并高度重视系统工程设计

大部分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遭遇到“技术”问题,以致产品开发不得已“中止”,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层次之间的互相依赖,上层的产品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底层的技术或系统的成熟度,底层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了上层产品开发周期延误。技术和产品开发相分离是采用支持各层级业务(如产品层、模块层和技术层等)进行独立的规划、开发、应用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技术的成熟度、产品开发的生产率并有效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技术和产品开发相分离,是通过在产品与技术规划过程中识别产品开发所基于的平台和能够共享的基础模块来达到提高技术共享,减少开发浪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同时,在产品开发中为了支撑这样的要求,需要高度重视系统设计,通过系统设计来确保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技术、模块等底层业务的重用和风险评估,并通过需求分解和分配的办法开发出产品的详细规格,进一步落实“技术和产品开发相分离”和“市场驱动”的成果。原则3:严格细密的产品测试和验证制度

如果测试和验证没有严格的制度且不全面,角色和职责不清晰,就会导致开发过程中的混乱和冲突,比如开发和测试各自负责的测试内容有很多是重叠的;缺乏成熟的测试平台和验证流程体系;生产方面的意见不能直接反映到项目组中,使得很多问题在后期阶段才发现。测试和验证的目的是完成产品验证,发布最终的规格和相关文档,验证制造和市场的准备情况,以保证产品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产品能大批量生产。原则4:建立过程和结果度量体系,衡量和提升现有水平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卡普兰说“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度量体系支撑研发业务流程运作是一种重要的量化管理工具和方法。企业为了不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保持必要的敏捷性,就必须时刻关注市场、标杆、自身过程,即打造“上接战略、下接业务和中接标杆”的度量体系。度量的目的是建立研发管理各业务的能力基线,实现可预测的产品开发过程;度量业务状况,通过指标发现问题,设定目标,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和持续改进;支持自我管理团队的有效决策。度量体系的建立有赖于采取分而治之策略对业务进行适当的颗粒化,并且定义了相关指标责任人和数据收集渠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形成度量报告。2.3.2 高效组织:业务模式和人员的完美融合

高效组织与企业业务模式是相对应的。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思考自己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如何提供这样的价值。企业持续成功首先要求有正确的业务模式,其次是与之匹配的高效组织。业务模式是衔接外部变化和企业内部组织的,是企业对市场的“嗅觉”,是企业在市场中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后,从外向内的思考、自我定位和决策的结果。尤其在如今变幻莫测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时刻保持对外界的敏感性,不断地调整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显然离不开业务模式,独特的业务模式往往意味着需要匹配相对应的组织能力。例如,苹果公司的业务模式就需要创新性的工业设计能力,不断地追求超越用户需求;而富士康的业务模式则需要强大的工业工程能力,不断优化生产配置和提高效率。中国企业之前更多的是“三来一补”类型的代工厂,在走向自我研发、自我品牌的道路中,所需要的组织能力显然较之前的不同。在业务模式转型之前或之中,需要充分准备好组织能力,在组织能力打造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是业务模式转型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何打造高效的研发组织能力呢?从一些卓越企业的实践中发现,可以从组织文化、组织能力和组织管控三个方面着手。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稳健的高效组织的三个支柱如图2-4所示。

组织文化是企业业务模式在文化、价值观上的体现,可以引导员工思维模式的发挥和相关行为的形成。在传统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是固定的,即它不会随着所开发产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在新的研发业务模式中必须树立新文化观念,如企业随产品再造的观念、宁可做得少但要做得好等观念。华为强调“满足客户需求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以市场驱动研发”和“价值共享”等文化价值观,那在研发的策略和组织上就不能采取以技术为中心甚至以“研发部门”为中心,而是鼓励、要求研发组织倾听市场的声音,到客户现场感受需求和抱怨,同时,为此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政策和激励方案(如全员持股),让大家努力调整自己的方向以及工作的成果,并享受到公司业绩提升给个人发展带来的好处。另外,鲜明的、有生命力的组织文化是一个开放的、螺旋上升的系统,能不断地吸引、吸收外面优秀的资源和人才。

组织能力是支撑业务模式实现的相关技能的集合,在此,更多强调的是团队能力和组织能力,当然,其中也可以包含个人能力。强调团队和组织能力是为了避免“一盘散沙”,个人能力最终需要融合在团队和组织中生产出业绩才能得以实现其价值。不同的业务模式对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