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药理作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1 10:29:46

点击下载

作者:祁友松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名方药理作用

中医名方药理作用试读:

前言

本书重点收集了中医古今名方204首,包括有传统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等临床常用名方,也有现代名方,如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等。汇集了国内外1986年至2010年间杂志报道的方剂药理作用研究论文2000余篇,对相关方剂的药理作用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对目前还未查到有药理研究文献的方药暂未纳入本书。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医药专家从基因、分子、蛋白质、细胞等方面对方药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出许多中医药的“奥妙”,如除湿方药与水通道蛋白(AQP)的相关性等。如此可喜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继承与发掘中医药事业道路上的动力。在全球医药领域展开的绿色植物药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中,我国从事中医药事业人员有必要投身于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全书共19章,每篇名方有组成、方解、功效、主治、用法、禁忌、药理作用研究等。药理作用研究的资料富有特色和独创性,有许多涉及学科前沿的研究内容。药理作用研究内容包括中药方剂传统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在方药传统功效研究方面,主要收集药物实验研究成果对传统功效进行科学论证;现代药理作用主要从基因、分子、蛋白质、细胞等方面进行科学实验研究以探寻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者的指导思路具有科学的前瞻性和内在的逻辑性,研究所选用观察指标具有相当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全书力求深入浅出,对部分研究观察指标进行了注释,尽可能使具有一定医药专业知识的读者能读懂本书。

几十年来,出版的方剂学类书籍较多,《中医名方药理作用》仅作为此类书籍的一种补充。其目的主要是为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以及教学、临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该书所载犀角,属于禁用之列,凡古方中犀角均用水牛角替代。

该书的编纂,参考多版《方剂学》等资料,并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与专家的关心和指导,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方药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进展较快,我们设想每隔5年整理汇编一次新的研究资料,以对《中医名方药理作用》进行充实,为广大读者提供新的参考资料。由于该书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编纂难度较大,本人学识有限,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与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与完善。祁友松2011年7月8日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 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 桂枝6g 杏仁6g 甘草3g【方解】方中麻黄祛风散寒,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功效】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用法】水煎温服,取微汗。【禁忌】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疮疡” “淋病”“衄血”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者禁用。【药理作用研究】

1.发汗解热作用

麻黄汤可增加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麻黄桂枝配伍发汗作用最强。发汗作用与激动M受体有关,通过神经途径,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下降,增加汗腺分泌引起发汗,增加散热而降温。实验表明:麻黄汤在半小时,发汗最为明显;麻黄汤能使耳、舌下温度显著下降。对鲜酵母致热大鼠模型的解热作用强度依次为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对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时的解热作用强度分析,依次为麻黄汤>桑菊饮>银翘散>桂枝汤。

2.平喘作用

麻黄汤可改善哮喘小鼠的支气管炎症,调节外周血中辅助T细胞亚群 (Th1/Th1)比例,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4阳性细胞数,增加γ干扰素阳性细胞数,升高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其平喘作用是通过消除cAMP/cGMP的失衡,使cAMP含量回升,cGMP含量下降,cAMP/cGMP比值升高,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抑制介质释放而发挥其平喘作用。

3.抗过敏作用

采用卵清蛋白为过敏原,Al(OH)3为免疫佐剂对小鼠腹腔内注射和滴鼻致敏,致敏前后分别给麻黄汤,观察卵清蛋白和组胺滴鼻后小鼠的鼻症状及组胺阈值。结果显示:麻黄汤明显提高小鼠组胺的阈值,降低鼻黏膜对组胺的耐受性,具有抗组胺的作用。

4.抗病毒作用

麻黄汤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增殖的作用。

5.兴奋中枢神经作用

麻黄汤能显著升高大鼠额叶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有增加小鼠自主活动的作用;量效关系表明,本方使健康大鼠兴奋性神经递质水平升高是有限度的;其中抑制性氨基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健康动物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本方使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水平升高,是其兴奋中枢的机制之一。是促进氨基酸的合成、释放,还是抑制了神经末梢的胶质细胞上高亲和性摄取系统的重要摄取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6.抗癌作用

麻黄汤具有抑制小鼠高转移性骨肉瘤细胞 (FBJ-LL)的运动能力,本方抑制癌细胞运动能力的作用与生药的产地没有关系。给予不影响癌细胞增殖的低浓度 (100μg/ml)时,麻黄汤可抑制FBJ-LL的运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麻黄汤可作为新的癌转移抑制剂。

7.调节血压、心率作用

麻黄汤低剂量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在给药120分钟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正常组大鼠。麻黄碱在给药后180分钟升压作用显著,且能增加心率,而麻黄汤高剂量组对麻醉大鼠心率无明显作用。参考文献

[1]罗佳波,刘国清,莫志贤,等.麻黄汤对小鼠的发汗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11):1945-1946.

[2]陈育尧,刘国清,莫志贤,等.麻黄汤发汗作用的神经调节机制[J].中医药学刊,2005,23(10):28.

[3]刘国清,王涛,余林中,等.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M受体的关系研究[J].中国药房,2006,17(16):1210.

[4]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等.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 [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4.

[5]黄建明,田伟,陈东波,等.麻黄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7):181-182.

[6]傅俊华.麻黄汤对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3):75.

[7]阮岩,冈本美孝,松崎全成.麻黄汤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3):152-153.

[8]冈部信彦.麻黄汤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影响 [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7,6:48.

[9]魏凤环,罗佳波,谭晓梅,等.麻黄汤对大鼠大脑额叶皮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J].中草药,2005,36 (12):1841

[10]怡悦.麻黄汤对高转移性骨肉瘤细胞运动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109-110.

[11]熊天琴,沈映君,曾南,等.麻黄汤对正常大鼠血压、心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23 (3):125.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 桂枝 甘草 杏仁各6g 生石膏12g 生姜9g 大枣10枚【方解】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肿者。【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现代用法:水煎服)【禁忌】本方发汗作用强烈,体质弱者,应当慎用;若脉搏微弱,出汗容易受凉者,绝对不可使用。患者一出汗即停药,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因出汗过多而伤身。【药理作用研究】

解热作用

按大青龙汤处方中的配方要求,将桂枝、麻黄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浸渍24小时,余药水煎2次,后合并浸液及煎液浓缩成生药3.28g/ml,对家兔14ml/kg灌胃给药,对吸附霍乱类毒素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方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一般用药后4小时内,可降温0.8℃ ~1.6℃,疗效显著者,4小时体温下降2℃左右。参考文献

郭伟琪.大青龙汤退热作用的实验和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87,2(6):17.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9g 芍药9g 生姜9g 大枣3枚 甘草6g【方解】方中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为君药。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调和营卫。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本方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用法】水煎去渣温服,服后少停一两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禁忌】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药理作用研究】

1.解热作用

桂枝汤对大鼠高体温模型有明显解热作用。

2.抗炎作用

桂枝汤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急性足爪肿胀和继发性足肿胀,明显抑制继发性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活性,降低关节液中的前列腺素 (PGE2)含量,具有防治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降低一氧化氮 (NO)、TNF-α和IFN-β炎症因子等水平达到其抗炎作用。

3.降低血压作用

桂枝汤能明显对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主动脉中内皮素 (ET)含量的升高及下丘脑中神经降压素 (NT)含量的下降具有降低血压作用。

4.保护血管内皮作用

桂枝汤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L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降低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降低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含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血管内皮作用。

5.降糖作用

桂枝汤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具有明显降糖作用。参考文献

[1]霍海如,谭余庆,秦彩玲,等.桂枝汤对酵母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体温复合病理模型的影响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2):37-39.

[2]周军,方素萍,齐云,等.桂枝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16(6):1-2.

[3]赵保胜,霍海如,李兰芳,等.桂枝汤对小鼠巨噬细胞株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0):23-25.

[4]刘婷,张毅,秦彩玲,等.桂枝汤降压作用机制初探一对血浆及组织中ET,NT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6):421-423.

[5]焦宏,杜会博,陈彦静,等.桂枝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医学版),2009,26(2):4-6.

[6]李静华,赵玉堂,郭玉成,等.桂枝汤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 [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 (2):152-15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组成】羌活9g 防风9g 苍术9g 细辛3g 川芎6g 白芷6g 生地6g 黄芩6g 甘草6g【方解】方中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九味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协调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用法】水煎温服。【禁忌】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药理作用研究】

1.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九味羌活汤明显抑制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及家兔体温的增高;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度,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本方具有明显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2.抑菌作用

九味羌活汤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福氏志贺菌、微球菌、黏质沙雷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该水煎剂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08、0.016、0.25、0.25、0.031、0.063、0.016、0.25 g生药/ml,表明九味羌活汤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

采用抗内毒素抗体产生实验方法,九味羌活汤可明显促进抗体产生,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参考文献

[1]卿玉玲,田军.九味羌活汤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4):22-23.

[2]高灵玲,郭群,苏玮.6种传统方剂单味中药颗粒体外抑菌作用比较[J].中成药,1998,20(6):22.

[3]沈映君.解表方剂研究的思路与实践[J].中医杂志,1992,(5):52.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香附子 紫苏叶各120g 甘草 (炙)30g 陈皮60g【方解】方中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为君药。香附子行气开郁为臣药;君臣相合,苏叶得香附子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益著;香附借苏叶之升散,则能上行外达以祛邪。甘草健脾和中,与香附、陈皮相配,使行气不耗气,是佐药兼使药之用。【功效】疏散风寒,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本方多用于胃肠型感冒属感受风寒兼气机郁滞者)【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禁忌】风热外感忌用。【药理作用研究】

抗抑郁作用

采用强迫游泳实验 (FST)和慢性应激制作的动物模型,探讨香苏散的抗抑郁作用。结果显示香苏散可以明显缩短FST和慢性应激制作抑郁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但对自主活动没有影响。香苏散对下丘脑-垂体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模型小鼠下丘脑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以及垂体的阿黑皮素原mRNA表达显著增加,下丘脑室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表达下调。给予香苏散后上述状态恢复正常。结果提示,香苏散通过抑制抑郁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过度活动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参考文献

[1]怡悦.香苏散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6):326.

[2]成川晃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香苏散的作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5):296.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 芍药9g 细辛3g 干姜6g 甘草6g 桂枝9g 五味子6g 半夏9g【方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除。【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用法】水煎温服。【禁忌】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药理作用研究】

1.平喘作用

小青龙汤可降低哮喘病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研究发现本方能降低呼吸道炎症模型小鼠血清IL-16水平,增加肺细胞中的神经生长因子 (NGF)与信使核糖核酸 (mRNA)含量,提示小青龙汤药效与NGF机制有关;本方还可明显降低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具有抗哮喘作用。

2.拮抗炎症反应作用

小青龙汤能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大鼠核因子κB(NF-κB)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 (γ-GCS)在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炎症细胞阳性表达率,提示本方具有抗氧化,减轻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参与COPD炎症反应的IL-4、IL-8、TNF-α的水平,具有拮抗炎症反应,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作用。

小青龙汤还可抑制油酸致急性肺损伤低氧血症豚鼠的血栓素闻A2(TXA2)的生成,改善低氧血症,具有对抗急性肺损伤低氧血症作用。

3.抗过敏作用

本方能减少变应性鼻炎 (AR)患者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量,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的分泌,具有抗过敏作用。参考文献

[1]杨桦,洪杰斐,袁汉饶.小青龙汤对哮喘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介素5的影响 [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 (6):486-487.

[2]张霞,王玲,时庆,等.辅舒酮吸入配合小青龙汤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6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6):426-429.

[3]荒井裕美子.小青龙汤对介导肺NGF生成的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的影响 [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 (4):247.

[4]罗丹冬,丘振文.小青龙汤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J].现代生物学进展,2010,10(4):655-657.

[5]张伟,李刚,张心月,等.小青龙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核因子κB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表达的干预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457-459.

[6]宋一平,崔德健,茅培英.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22(2):99-102.

[7]王焱,于志瀛.中药小青龙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IL-4,IL-8,TNF-α水平的影响 [J].科技咨询,2009, (50):183-184.

[8]杨长青,孙鹏,李天洙,等.小青龙汤对油酸致豚鼠急性肺损伤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3):172-175.

[9]陈平,鄢文海.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 IL-4的影响 [J].新中医,2010,42 (11):58-60.

[10]阮岩,李笋,封彦蕾,等.小青龙汤和麻黄汤抗组胺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2):144-147.止嗽散(《医学心悟》)【组成】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1kg 陈皮500g 甘草375g【方解】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善于开宣肺气;白前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综观全方,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功效】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禁忌】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药理作用研究】

1.镇咳化痰作用

止嗽散对小鼠氨水引咳法致咳有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具有明显镇咳作用;可增加小鼠肺酚红排泌量,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可明显延长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喷雾引起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的潜伏期,提示本方具有明显的镇咳、化痰作用,但平喘作用不明显。

2.平喘作用

采用Wright染色法计血液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的数量,以及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由卵蛋FI致敏哮喘豚鼠作用的异同。结果显示:与止嗽散比较,止嗽散改进方 (MZ)能够明显减少血液和BALF中EOS的数量,降低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ET-1、NO的含量,纠正ET-1/NO失衡现象,减轻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对抗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具有平喘作用。MZ减少哮喘豚鼠体内EOS数量和降低ET-1、NO含量的作用可能与其加入地龙、杏仁等中药有关。

注: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EOS在气管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哮喘发病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亦称哮喘为“慢性剥脱性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哮喘模型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的EOS浸润,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壁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气管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基底膜厚和玻璃样变等气管重建。MZ(止嗽散加入地龙、杏仁、百部、黄连、黄芩)治疗后,能明显降低哮喘豚鼠体内EOS的数量和ET-1、NO含量,肺组织病变基本恢复正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可延长和减轻过敏性哮喘和由His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哮喘豚鼠的跌倒潜伏期和发作程度 ;地龙、杏仁、百部均有降低BALF中细胞总数,降低蛋白含量及细胞毒素的水平,尤其抑制EOS增多、阻止EOS激活,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 。ET-1是体内最强内源性血管活性肽,也是最强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剂。除对支气管平滑肌有强烈收缩作用外,还参与气管高反应和增强血管通透性等病理生理过程。参考文献

[1]徐乃玉,顾振纶.止嗽散药理作用研究 [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35-36.

[2]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等.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哮喘豚鼠作用的比较[J].抗感染药学,2005,2(1):10-11.正柴胡饮(《景岳全书》)【组成】柴胡9g 防风3g 陈皮4.5g 白芍6g 甘草3g 生姜3片【方解】方中柴胡辛散表邪为君。臣用防风祛风寒,止疼痛。生姜辛温发散,助柴胡、防风解表透邪;陈皮疏畅气机,以助祛邪外出;白芍益阴和营,防辛散太过而伤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功效】解表散寒。【主治】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用法】水煎服。【药理作用研究】

1.抗病毒作用

体外细胞培养,正柴胡饮浓度在2mg/ml时,对副流感病毒-1、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Ⅱ型(ECHOⅡ)、柯萨奇B族病毒4、5、6型 (CoxB4、B5、B6)、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Ⅱ)致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当正柴胡饮药液浓度增至4mg/ml时,可抑制腺病毒3型 (ADV3)、疱疹病毒I型 (HSV-I)。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表明,正柴胡饮在4mg/ml时对所试10株病毒中的9种,属于RNA型的副流感-1RSV,ECHO,CoxB4,B5,B6病毒;属于DNA病毒的ADV3,HSV-I、g型,均有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正柴胡饮煎剂在1.56g/L浓度时,对甲型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病变作用;在6.25 g/L浓度时对乙型流感病毒 (昆科70B)有较好的抑制病变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

正柴胡饮能明显降低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给药后2h可发挥解热作用,解热效应可持续5h,而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大剂量的正柴胡饮 (0.1g/kg)的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 (0.1g/kg)的解热作用相当。正柴胡饮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降低小鼠扭体频率,呈显著量效反应关系,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

正柴胡饮能明显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系统活性显著受抑,提高巨噬细胞系统活性,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或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免疫器官质量无明显作用。

4.抗炎作用

正柴胡饮能明显对抗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 (5-HT)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但对磷酸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无明显影响;可显著抑制蛋清或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能明显减少羧甲基纤维素腹腔注射大鼠引起的渗出液量和抑制白细胞游走,但对慢性炎症棉球肉芽肿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5.抗过敏作用

正柴胡饮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初起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的过敏反应。体外对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研究表明,该制剂是组胺的非竞争性拮抗剂,能明显对抗过敏反应。组胺皮内注射引起豚鼠皮肤红晕研究发现,正柴胡饮颗粒大剂量 (3.0g/kg)有明显对抗组胺引起红晕的作用,小剂量 (0.9g/kg)无明显对抗组胺引起红晕的作用,表明该方具有抗过敏作用。参考文献

[1]贺玉琢,高英杰,富杭育,等.正柴胡饮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1):12.

[2]赵萍,刘安平,刘妮,等.正柴胡饮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 (16):2155-2156.

[3]何美珊,孙小玉,蔡莹,等.正柴胡饮颗粒的解热及抗过敏作用[J].中草药,2000,31(4):284.

[4]富杭育,严梅桢,卢长安,等.正柴胡饮的药理研究 [J].中药通报,1986,1(5):4.

[5]贺玉琢,富杭育,卢长安,等.正柴胡饮的抗炎作用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4):38.第二节 辛凉解表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连翘30g 银花30g 苦桔梗18g 薄荷18g 竹叶12g 芥穗12g 生甘草15g 淡豆豉15g 牛蒡子18g【方解】方中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散卫分表邪,故重用为君药。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二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是为去性取用之法,四药合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苦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又合桔梗利咽止咳,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效。【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用法】上杵为散。每服18g,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现代用法:作汤剂,加芦根9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禁忌】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药理作用研究】

1.抗病毒作用

银翘散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感染小鼠具有显著抑制病毒在体内增殖作用。在1.425mg/ml的浓度则能完全抑制流感病毒和腺病毒7型 (ADV-7)在Hela细胞中的增殖。

2.解热作用

本方具有明显的解热效应,抑制三联疫苗致大鼠体温的升高,其效果以煮沸后3、6分钟为优;且可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效果以煮沸后3、6分钟为优。

3.抑菌作用

体外试管稀释法测定银翘散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BC)。银翘散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达到59mg/ml、14mg/ml、114mg/ml、57mg/ml。(见表1-1、表1-2)表1-1 中药方剂体外MIC检测结果比较 (mg/m l)表1-2 中药方剂体外MBC测定结果 (mg/m l)续表

4.抗炎作用

银翘散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中IFN-7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损伤。

5.调节免疫功能

银翘散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免疫抑制组小鼠胸腺和脾脏质量,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参考文献

[1]孙志波,崔晓兰.银翘散对流感病毒FMl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7):69-71.

[2]肖锦仁,吴红娟,郭昱,等.不同剂型银翘散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15-18.

[3]刘亚娴,霍炳杰,张莉,等.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245-248.

[4]周远鹏,江京莉,严少敏.银翘解毒片的药理研究 [J].中成药,1990,12(1):22-25.

[5]肖锦仁,吴红娟,郭昱,等.不同剂型银翘散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15-18.

[6]朱露莎,毕明刚,季宇彬.银翘散对流感病毒FM1感染胸腺缺陷小鼠血清中IFN-γ、IgG含量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09,5(2):13-15.

[7]霍炳杰,刘亚娴,常靓,等.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0,42(3):72-73.桑菊饮(《温病条辨》)【组成】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2.5g 桔梗6g 生甘草2.5g 芦苇根6g【方解】方中桑叶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二药合用,疏散肺中风热,共为君药。薄荷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苇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用法】水煎温服。【禁忌】本方为“辛凉轻剂”,故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若系风寒咳嗽,不宜使用。【药理作用研究】

1.解热作用

对鲜酵母致热大鼠模型药效实验结果:从可测解热作用的最低给药剂量分析,解热作用强度依次为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从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时的解热作用强度来看,依次为麻黄汤>桑菊饮>银翘散>桂枝汤。

2.抑菌作用

稀释法测定桑菊饮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依次为250.00 mg/ml、125.00 mg/ml、62.50 mg/ml、125.00 mg/ ml、62.50 mg/ml;最低杀菌浓度 (MBC)依次为250.00 mg/ml、250.00 mg/ml、62.50 mg/ml、125.00 mg/ml、250.00 mg/ml,具有一定的抑菌与杀菌作用。(抑菌作用比较参见银翘散药理作用研究)

3.调节免疫功能

桑菊饮促进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 (TLR)中某些亚型(TLR-4和TLR-7)的表达,而对TLR-1,TLR-2,TLR-3,TLR-5,TLR-6,TLR-8和TLR-9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提示本方具有保持机体稳定的免疫系统基本功能,使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递呈细胞——巨噬细胞在天然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4.抑制肠蠕动亢进作用

桑菊饮明显抑制新斯的明诱致小鼠肠蠕动亢进,其抑制时效曲线的最低起效剂量为0.103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效应消除半衰期为4.20小时,效应维持时间为27.7小时,效应呈现半衰期为0.26小时,效应达峰时间为1.13小时。提示本方抑制肠蠕动亢进作用方面起效快,达峰时间短,起效剂量小。参考文献

[1]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等.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4.

[2]肖锦仁,吴红娟,郭昱,等.不同剂型银翘散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15-18.

[3]杜新亮,隋峰,张畅斌,等.桑菊饮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7-61.

[4]富杭育,周爱香,贺玉琢,等.以抑制肠蠕动亢进作用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代动力学 [J].中成药,1993,15(1):35-3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 杏仁9g 甘草 (炙)6g 石膏18g【方解】方中麻黄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两药相辅相成,既能宣肺,又能泄热,共为君药。石膏倍用于麻黄,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且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合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综观全方,药仅四味,配伍严谨,清宣降三法俱备,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功效】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禁忌】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药理作用研究】

1.解热作用

麻杏石甘汤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致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2.抗病毒作用

在体外实验中麻杏石甘汤能通过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病毒吸附、抑制病毒增殖、保护宿主细胞而发挥较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能显著降低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犬肾传代 (MDCK)细胞的凋亡百分率,下调其G1/G0期细胞比例,上调其S期、G2/M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增殖指数 (PI)值。通过调整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的细胞周期,降低细胞凋亡百分率而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采用流感病毒感染可引发小鼠肺炎,本方能降低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有效地减轻小鼠病毒性肺炎损害。MPO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所释放的过氧化物酶,其含量与中性粒细胞数目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MPO可使H2O2还原为氧自由基,过量生成可造成组织损伤。SOD是细胞拮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一个重要的防御物质。

3.平喘作用

麻杏石甘汤能调节哮喘模型小鼠Th1/Th2反应的分子机制,本方对以白细胞介素-4(IL-4)为代表的Th2细胞因子的明显抑制、对以IFN-γ为代表的Th1细胞因子的轻度抑制,动态地改变了Th1/Th2平衡,使哮喘中Th2的优势反应得到相对明显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逆转Th1/Th2的失衡,发挥抗哮喘作用。本方对卵蛋白致敏的哮喘小鼠能显著减轻支气管上皮损伤,改善支气管痉挛状态,减少管腔内分泌物及支气管内及其浸润细胞总数,缓解呼吸道阻力,减低呼吸道炎症,发挥平喘作用。

注:辅助T细胞 (Th细胞)的两个亚群Th1与Th2的失衡,尤其是Th2细胞的异常活化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4.抑菌作用

麻杏石甘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伤寒杆菌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仅表现出抑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没有抗菌作用。麻杏石甘汤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仅表现出抑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没有抗菌作用。本方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球、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250.00 mg/ml、250.00 mg/ml、125.00 mg/ml、250.00 mg/ml、62.50mg/ml;最低杀菌浓度 (MBC)依次为250.00 mg/ml、250.00 mg/ml、62.50 mg/ml、250.00 mg/ml、500.00 mg/ml。

5.抗炎、镇咳作用

本方对氨水致小鼠的咳嗽有明显镇咳作用,对酵母致大鼠的发热具有解热作用,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壳的炎症有抗炎作用,对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有抗病毒作用。参考文献

[1]吴炳辅,陈求浩,王小燕,等.石膏、麻杏石甘汤、模拟麻杏石甘汤之退热作用研究 [J].中成药,1992,14(5):26-27.

[2]张微,卢芳国,何迎春,等.麻杏石甘汤体外抗A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J].实用预防医学杂志,2007,14(5):1351-1353.

[3]卢芳国,何迎春,肖子曾等.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犬肾传代细胞凋亡的影响 [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2):185-188.

[4]赵岩松,杨进,龚婕.麻杏石甘汤、清燥救肺汤对小鼠病毒性肺炎作用机理的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7,39(11):81-82.

[5]黄丰,童晓云,张荣华,等.麻杏石甘汤调节哮喘模型小鼠Th1/Th2反应的机制初探 [J].中药材,2008,31(10):1519-1522.

[6]黄建明,陈东波,杨乐鹏.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03,34(4):38-39.

[7]李星,冯华,田维毅,等.麻杏石甘汤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间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 (6):10-13.

[8]肖锦仁,吴红娟,郭昱,等.不同剂型银翘散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15-18.

[9]马以泉,王仁忠,曹灵勇.麻杏石甘汤药理作用研究 [J].中国药业,2005,14(4):32-33.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组成】柴胡6g 葛根9g 甘草3g 黄芩6g 羌活3g 白芷3g 白芍6g 桔梗3g (原书未著用量)【方解】方以葛根、柴胡为君。葛根外透肌热,内清郁热;柴胡既为“解肌要药”且有疏畅气机之功,又可助葛根外透郁热。羌活、白芷助君药辛散发表,并止诸痛;黄芩、石膏清泄里热,四药俱为臣药。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桔梗宣畅肺气以利解表;白芍、大枣敛阴养血,防止疏散太过而伤阴;生姜发散风寒,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使药。诸药相配,共成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之剂。【功效】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5g,水煎温服。【禁忌】若太阳表邪未入里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 (大便秘结不通)者,亦不宜使用。【药理作用研究】

1.解热作用

白细胞致热原 (LP)可引起的家兔发热反应,其脑脊液中cAMP含量明显上升。柴葛解肌汤可明显抑制LP引起的脑脊液环磷酸腺苷 (cAMP)含量增多,通过降低脑内上升的cAMP含量而发挥解热效应,而对家兔正常体温没有明显影响。

2.缓解胆总管痉挛

柴葛解肌汤可使胆管结石患者的Oddi括约肌张力显著下降,对胆总管痉挛引起的绞痛具有缓解作用,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参考文献

[1]蔡群,李弘.柴葛解肌汤对家兔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效应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态,1990,6 (6):429-31.

[2]宋继刚,李广林,彭莲.电针柴葛解肌汤并用治疗胆管结石实验及临床研究 [J].中医药学刊,2002,20(4):507-508.第三节 扶正解表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各900g【方解】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川芎行气活血、且可祛风;柴胡解肌透邪,且能理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俱为臣药。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二药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止咳;茯苓渗湿消痰,皆为佐药。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品。方中人参亦属佐药,用之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诸药合用,益气解表,扶正祛邪,补不滞邪,祛邪解表而不伤正。【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用法】加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禁忌】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药理作用研究】

1.抗癌作用

败毒汤高、中、低剂量均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 TNF-α、IL-6含量而发挥抑瘤作用,对 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15.07%、36.89%、31.49%。并具有抑制B16小鼠黑素瘤肺转移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nm23基因的表达有关。

2.抑制丙酸杆菌作用

败毒汤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明显的变性坏死,提示败毒汤具有阻碍痤疮丙酸杆菌产生脂酶作用。参考文献

[1]黄晓峰,周游益.益气败毒汤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8,(1):53-54.

[2]袁波,蔡绥勍,缪慧群,等.益气败毒汤对B16黑素瘤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的影响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4):199-201,242.

[3]桧垣修一.十味败毒汤和二甲胺四环素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抗脂酶作用 [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2):25.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组成】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前胡 桔梗 枳壳 茯苓各4.5g 甘草1.5g【方解】方中荆芥、防风、独活、羌活发汗解表,开泄皮毛,使风寒之邪随汗而解,为君药。柴胡、枳壳、桔梗调畅气机,为臣药。川芎行血和营;前胡、茯苓化痰渗湿,三药合用既可解表祛邪,又可疏通气血津液,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之功。【功效】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主治】疮痈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苔薄白,脉浮数。【用法】水煎服。【药理作用研究】

1.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荆防败毒散可明显抑制蛋白胨的升温作用,其中低、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分别为差异显著和差异非常显著,说明荆防败毒散的降温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荆防败毒散高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提示荆防败毒散与阿司匹林的降温作用基本相当。本方可使腹腔注射0.6%乙酸小鼠出现的扭体反应在20分钟内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比阿司匹林抗小鼠扭体反应作用强,与盐酸吗啡的抗小鼠扭体反应作用相当。荆防败毒散高剂量组可使二甲苯涂抹小鼠耳面后引起小鼠耳明显肿胀显著降低,显示本方具有显著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2.抗病毒作用

羌银解热汤、银翘散、荆防败毒散三方均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均能减轻甲型流感病毒株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以羌银解热汤作用最为明显。对于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方面,羌银解热汤和银翘散均有显著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而荆防败毒散作用不理想。参考文献

[1]张奎,陈红英,马瑜.荆防败毒散药效学研究 [J].河南中医,2009,29(6):601-602.

[2]林棉,缪英年,李亮,等.三种解表方法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抑制作用研究 [J].北京中医,2007,26(11):747-748.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 紫苏叶 葛根 半夏 (汤洗七次,姜汁制,炒) 前胡 茯苓各6g 木香 枳壳 桔梗 陈皮 甘草 (炙)各4g【方解】方中苏叶、葛根为君,发散风寒,解肌透邪。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陈皮、枳壳理气宽胸,为臣药。如此化痰与理气兼顾,既寓治痰先治气之意,又使升降复常,有助于表邪之宣散,肺气之开合。人参益气,扶正托邪;茯苓健脾,渗湿消痰;木香行气,醒脾畅中,是为佐药。甘草补气安中,兼和诸药,为佐使。少加生姜、大枣,协苏、葛可解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效。

参苏饮与败毒散都有人参,均用于风寒表证,兼顾气虚之体。但参苏饮偏于理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痰阻气滞者;败毒散则偏于解表,主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证。【功效】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用法】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禁忌】斟酌。【药理作用研究】

清热解毒作用

参苏饮含药血清可抑制聚肌胞 (POLYIC)刺激的Toll样受体3(TLR3)及其下游通路的髓样分化蛋白 (MyD88),抑制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 (TRAM),对脂多糖 (LPS)刺激的Toll样受体4(TLR4)数量的病理性升高无抑制作用,但对TLR4下游通路TRAM和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 (TRIF)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含量,提示参苏饮清热解毒的药效学作用可能与抑制 TLR3、MyD88、TRAM和TRI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参考文献

赵保胜,李兰芳,马悦颖,等.参苏饮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327-331.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组成】麻黄6g 细辛3g 附子9g【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宣上温下,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振奋。【功效】助阳解表。【主治】①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②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哑、喉痹、皮肤瘙痒等属阳虚感寒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