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掌控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1 16:09:0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宏彬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绪掌控术

情绪掌控术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情绪掌控术 / 张宏彬著. — 哈尔滨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9ISBN 978-7-5388-6803-6Ⅰ. ①情… Ⅱ. ①张… Ⅲ. ①情绪-自我控制-通俗读物 Ⅳ. ①B842.6-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 196968 号

 情绪掌控术QINGXU ZHANGKONG SHU作  者 张宏彬责任编辑 王宏革 刘佳琪封面设计 白冰设计出  版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建设街41号)电话:(0451)53642106 传真:(0451)53642143(发行部)网  址 www.lkcbs.cn www.lkpub.cn印  刷 三河市骏杰印刷厂发  行 全国新华书店开  本 710×1000 1/16印  张 18.5字  数 220 千字版  次 2012 年 1 月第 1 版·2017 年 4 月第 2 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388-6803-6/B·147定  价 35.00 元前 言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情绪源于心理,它左右着人的思维与判断,进而决定着人的行动,影响人的生活质量。正面情绪使人身心健康并催人上进,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动力;负面情绪给人的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情绪问题如果不予理会,不妥善处理,就会越积越多,越缠越复杂,最后把你的一切都搅得面目全非。

成功者掌控自己的情绪,失败者被自己的情绪所掌控。处理情绪问题的关键是学会对各种情绪进行调适,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事实上,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体验,恰恰就是人生计划成功或失败的关键,这些情绪的组合,既有非凡意义,可助你成功,又能够混乱无章,导致失败,而这成功与失败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本书针对上述七种不同情绪体验,从情绪角度切入,阐述了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指出了心理疾病其实是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并通过大量实例,解读了情绪与心理等的对应关系,制定了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情绪健康的综合方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情绪掌控术,从各方面教读者如何保持情绪健康,为读者的健康心理保健概念升升级。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无论你的社会地位、工作状况怎样,你都应该而且能够拥有良好的情绪。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掌控情绪的能力,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工作环境,忘却烦恼和忧愁,快乐生活每一天。

成为情绪的主人,掌握方式方法并不难,只要你做有心人,必定如愿以偿。本书会助你一臂之力!第 1 章认识情绪,情绪决定你的命运人的情绪表现是丰富多样的,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人们之所以有的快乐有的悲伤全是他们自己所为。因此,要想成就人生,就必须着力培养自己的正面情绪,尽量消除负面情绪。情绪影响着人的生活与命运

人的情绪,与情感相关却又不同。情感好比大海,情绪是海面的波浪。人生之舟注定要在波浪中前进。换句话说,情绪掌控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

情绪对人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身体。心理学家认为,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你愉悦的时候,你的情绪可以折射到周围的事物上面,连绵的阴雨你也觉得富有诗意,飘渺的迷雾也会感到美丽动人。然而,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常有,这些事必然导致消极情绪产生,诸如焦急、恐惧、愤怒、内疚等。许多人不善于处理、化解这些不良情绪,使自己被消极的情绪折磨得痛苦不堪,严重地影响着生活的质量,甚至致病。显然,情绪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是我们在认识情绪这一概念时必须深入了解的首要内容。

关于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中医理论讲得最为透彻,其中就有著名的七情致病学说。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气血平衡和运行。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剧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

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当喜不狂喜,方可长喜;当怒不暴怒,方可不长怒;舒心应有度,延年又益寿。”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一定要考虑适度,让自己的情绪反应处在最适度的状态。《三国演义》小说中描述周瑜三次被“气”后都是大叫一声,即可看出周瑜性格暴躁、好胜心太强、心胸狭窄、骄傲轻浮、嫉妒贤能、情绪容易激动。才智过人的孔明,给予周瑜心理上的一次次强烈的刺激,促使周瑜心绞痛发作,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亡,这说明过度的愤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心理学家认为,正向情绪经验(包括:乐观、高兴、得意、希望、爱、轻松等)有助于增进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缩短生病时的痊愈期,增强生命的意志力,发挥个人潜能、增进工作效率,虽未必能治病,但有助于健康的促进。适度的负向情绪发泄,抒解潜在的心理压力,有助于身心的内在平衡。但过度的负面情绪经验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它影响内分泌,降低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研究发现,长期焦虑、悲伤、悲观、紧张、敌意和严重猜疑人罹患下列疾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一倍,如气喘、关节炎、头痛、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等。

情绪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人的生命中每一次经历如果形成或产生了情绪,都会以感觉的形式存储在人的心灵中。当生命中再次出现类似的境遇时,人的思想就会从心灵中将以往相关的情绪和感觉调出来,就好比打开了计算机的程序,人的行为就会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按照以往所编制好的心灵程序进行运转并产生相应的结果。

人的记忆中大多存储的人、事、物都与情绪有关系。很多人有的暴力行为和倾向以及一些人的自杀行为,都是与早年的经历在心灵中所存储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条件聚合就会产生反应并创造不良的结果,对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对家庭和睦幸福、对周围朋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着无数与之相关的个体链接,看似只是一个人或一环出现问题,其实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影响往往比当事人更大。

许多人之所以在婚姻、事业、人际关系、财富、健康等方面苦苦追求,百般努力却终究无果,甚至落得烦恼伤痛,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生活在一个生命由自己过去经历所造化的程序中,一个由自己人生经历所产生的情绪,会随时随地地被编制到生命程序中并进行储存和自动运行。

除了人、事、物、时间、地点有所不同,同样感觉的事件总在不断发生,相同的结果总在重复,相同或类似的烦恼与痛苦总是如影相随,也就是结果和感觉处于人们常说的轮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并证实了:人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受制于潜意识也就是心灵的影响,而心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在生命过往中所存储的情绪。情绪认知是个性成熟的标志

情绪认知的作用是判断评估外界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从而产生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它是认识和洞察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尺度之一,它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健康的情绪是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之一。

情绪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而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

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如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如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的认知学说主张情绪起源并依赖于个性对环境事件的理解、记忆、态度和动机。强调决定一个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或同一事件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对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是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记忆中的经验等,统称为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如何影响情绪的呢?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了一个情绪困扰理论。在他的理论当中:A代表激发事件;B代表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一个人对事件的定义解释;C代表情绪的结果,即情绪反应。艾里斯认为,直接引起C的不是A而是B。

很多面临挫折的人,往往习惯于诉说这样的话“我真是太不幸了”、“我实在无法忍受这件事”等,这些都是他本人对该事件的认识和解释。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和解释,才产生情绪困扰。

比如有一个人被单位解聘了,对此事根本性的判断是他的认知观念。如果他认为人生总有难关要过,这件事也是正常的,可以接受,那么他就会正确地调整自己,重新选择工作。但他如果在这件事上认为自己倒霉透了,那么他很可能陷入悲观情绪中不能自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对情绪成熟问题提出了以下四条标准:一是能保持身体健康,即对因疲劳、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自己有控制能力;二是有行动控制能力,即能考虑到行动的后果和社会的限制;三是消除紧张情绪,即能使紧张情绪向无害方向发展,而不是压抑这种情绪;四是对社会有一定的洞察力,即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较正确的判断。

那么,怎样的情绪才属于健康的情绪呢?其理论上的标准一般认为有以下三点:一是情绪的目的性明确、表达方式恰当。情绪健康的人能通过语言、仪表和行为准确地表达自我的情绪,能够采用被自己和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或宣泄自己的感觉。二是情绪反应适时、适度。情绪健康的人其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情绪反应的适度与引起该情绪的情境相符合,情绪反应的时间与反应的强度相适应。三是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情绪健康并不否认消极情绪存在的合理性和它的意义,但情绪健康者必须是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所出现的消极情绪时间短、程度轻、对象明确。

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健康,如缺乏客观标准,自己很难知道。根据上述特点,你不妨做一番自我诊断。一旦发现自己情绪有不正常的表现,就应当迅速地加以调整,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要具体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成熟,还可以参考国内心理学专家所订下的情绪成熟的一些条件。由此,你大致上可以了解自己的成熟程度,从而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是成熟的人懂得因适应环境的需要而设计自己的行为与目标,如果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就懂得随机应变,对自己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不会强迫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情。

二是成熟的人做事会深思熟虑,不会轻率从事,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如果认为理想是可以达到的话,不惜放弃目前的安逸而继续奋斗,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三是成熟的人有工作能力及责任感。如果是为争名夺利才拼命工作或满足自己的欲望,并非出于责任心,这都不能算成熟。同时,成熟的人不喜欢依靠别人,更不会要求别人帮助或同情。他们有自主能力,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绝不会做一些事后追悔的事。懂得爱护自己,也懂得关怀别人,做事能够公私分明,不会假公济私,所以和任何人(包括他不喜欢的人)都能合作得很好。

四是成熟的人能够虚心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或建议,而且有承认自己过失的度量。不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大发雷霆,亦不会推卸责任。有自强的精神,不容易被人动摇其意志,有时也会因坚持己见而与别人争论。

五是成熟的人遇到挫折,会懂得在心理上自我防卫,如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都能想开一点,不会因为挫折而意志消沉。他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见解,也会体谅对方的需要(包括家庭生活),所以是一个好伴侣。

在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情绪成熟的人,成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修炼成的,它是知识和阅历的结合。但我们可以以别的方式来让自己尽快地成熟起来,比如找一个自己欣赏的人为学习的对象,这个人可以是父母、老师,也可以是身边比自己成熟的人。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等。

人是通过学习而成长的,后天的学习能够让自己尽快地成熟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克服消极的、不良的情绪极为必要。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学会忍耐。当我们遇到困难、不幸,遇到令人不愉快和使人生气的事情时,自觉地克制自己,忍受内心的痛苦和不快,不发表激动的言辞,不进行冲动的行为,这样可以防止过激的行动。

其次要适时发泄。如果你在不能用行动消除不良情绪时,可以改用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一般这种发泄是在背地里或知心朋友中进行。采取的形式是用过激的言辞抨击、抱怨恼怒的对象,或是尽情地诉说自己所认为的不平和委屈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不良情绪的人,欲采取发泄法来克服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再次,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可起到控制不良情绪的作用。心理学认为,在发生情绪反应时,大脑中心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兴奋灶,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中心优势。因此,当自己生气时,有意识地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或使情绪得到缓解。如下棋、打球、看电影、散步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

最后要学会自我安慰。当自己受到挫折或无法实现目标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如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或寻找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但这种做法只能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且不可长期使用。

此外,为了克服坏情绪,学会幽默也很重要。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风趣。很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的事情,用幽默的态度去应付,往往会使人变得轻松起来。正确理解情绪的真正含义

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要面对工作、生活、学习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沉重的压力会导致人们各种情绪的产生,而情绪是如此普遍常见,以至于我们并不重视其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会感到高兴和喜悦,有时会感到悲伤和忧虑,有时会感到气愤和憎恶,有时会感到爱慕和钦佩,有时会感到孤独和恐惧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情绪过程。情绪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有着独特的心理过程。

什么是“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肤浅、最直观、最不用动脑筋的情感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些情感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家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事实上,情绪有二十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四种成分组成的:一是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二是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三是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四是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关于情绪,很多人有认识的误区,认为消极情绪是不良情绪,其实并非所有的消极情绪都是不良情绪,同样,积极情绪有时也会对人产生危害,如“狂喜”、“大笑”等,也是对身体有危害的。所以说,情绪是可以互相转变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它的危害,让人关注自身的心理活动,认识情绪,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哲学家笛卡尔给我们留下一句万世不朽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其实,“我情绪,故我在”也应该享有同等不朽的价值才对。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情绪,我们就叫他为“木头人”,“大笨牛”,不是真正的一个人。

人人都有情绪,情绪可丰富我们的人生。如果人类没有情绪,这个世界就空空洞洞,归为一片灰色,一定很无聊。当我们用“情绪化的人”来形容一个人时,我们会立刻联想到那个人心理有问题,是个心理不健康者。这是因为,情绪化的人会把情绪表达得太快、太强烈,太不适合于当时情况的缘故。一个老是情绪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扰,别人看到情绪冲动的人,也会敬而远之,这样很容易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也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境地,造成恶性循环。

那么,科学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呢?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著名情绪专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前苏联心理学家为情绪作出一种概括的定义:“情绪是对事物的关系或主观态度的体验”。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看法说明,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或情感。如在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找到了理想的伴侣会觉得幸福。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如失去亲人时的悲痛,无端遭受攻击时产生的愤怒。由此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随着关系的改变,我们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在我国古代名著《礼记》中就提出了“七情”的分类,即将情绪分为喜、怒、哀、惧、爱、恶和憩等,在《白虎通》中提出了“六情”的分法,即喜、怒、哀、乐、爱和恶等。

现代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分类维度和理论建构,将情绪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而来。美国著名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了人类的十一种基本情绪: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这十一种基本情绪组成了不同的复合情绪。如愤怒、厌恶和轻蔑的复合情绪可以命名为敌意。当然,有的基本情绪的复合情绪难以命名。了解情绪变化的心理机制

近些年来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在具体情绪感受中的独立性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对情绪的心理机制进行必要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情绪和更有效地掌控情绪。

情绪产生于生命的一个古老的机制,它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两种。我们知道,简单的生物没有知觉能力,更没有思维,但它们却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是靠什么得以实现的呢?只能是“趋悦避痛”的情绪机制,即逃避不快的或痛的情绪状态,并依此实现了自体保护和生存。“趋利避害”是生物本能行为的外显表现,“趋悦避痛”是这一行为表现的内在本质和原因。其实,“趋悦避痛”是从最简单的动物体到最高级的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和生命原则,情绪是一切生物体(动物和人类)价值判断的依据,是生物一切行为原因的渊源。

虽然人的情绪现象显得很复杂,但它简单的一面,并且是能够使它的其他方面不再显得“极为复杂”的,就是情绪的心理机制。这是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应该首先去认识的,也是较容易认识的,却因为没有重视而至今还未认识的一面。

第一,制约性情绪反应。

情绪的一个主要心理机制就是情绪的学习,即个体对信号刺激的情绪性反应。它是认识情绪现象的关键。我们一直对复杂些的情绪不解,原因就在于对此的忽视。

情绪反应按其反应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套用现成的词汇可称为“自然情绪反应”和“制约情绪反应”。由信号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就是制约性情绪反应,它占据着我们人类情绪表现的绝大部分。“自然性情绪反应”很直观易识,它是我们的生理基础所决定的对生理刺激的直接反应。例如我们在夏天口渴时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生理上的适宜和满足自会通过对网状系统的激活而引起愉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并由其和相关感官信息向皮质的上传形成我们对此愉悦情绪和相关感官特征的意识,这种情绪反应的形式表现为它是由刺激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所产生的。“制约性情绪反应”与情绪的“学习”有关。我们知道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中有“非制约刺激(自然刺激)”和“制约刺激”以及它们所产生的“自然反应”和“制约反应”。而在动物和人的情绪反应现象中,制约性情绪反应也普遍存在,即在一些情境下,当遇到某一可以产生某种生理性情绪反应的条件时,在还未受到该条件的真实刺激之前就产生了该条件真实刺激后所会产生的情绪反应。例如我们在炎热的夏天正口干舌燥时突然得到一瓶冰镇的凉饮,在喝入之前我们已非常高兴,即我们的脑中已产生了愉悦性质的生理性情绪反应。这种愉悦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往的在解渴后因生理适宜而在脑中产生的愉悦性质的情绪状态的重现,或称之为对以往相关情绪的记忆。这就是制约性情绪反应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只是这里还需要与认知有关的情境的作用,比如在不渴或者见到的是自己得不到的凉饮的情况下,制约性情绪的产生在强度上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相反的情绪。

认识了制约性情绪反应现象的存在,那么对各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我们就会不难理解。比如在我们见到要好的朋友时会油然而生一种非常愉快的情绪,这是由于彼此之间曾有过很多交往,一起有过很多美好往事、很多理解和很多支持,再想起或见到他时这一情境的刺激就会制约出你曾在那些美好往事、那些理解和支持中所获得过的愉悦情绪的重新出现,并成为现实的情绪反应。这种现象与“望梅起液”的生理反应一样,都是神经活动的制约反应现象。

其实,人的情绪和情感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制约性情绪反应的产物。另外,在制约性情绪反应中还有“反制约”现象,比如,当你突然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由于你联想到种种它所意味的事情,所以在你头脑中引起了非常愉悦的制约性情绪反应,即遇到了能产生愉悦情绪的条件而引起了当前的愉悦情绪,这是正制约。而如果你此时知道的是你没考上大学的消息,你十分失望,并且确实非常痛苦,在这“痛苦”的内容中,除了你因联想到一些社会性压力而产生的内容外,还有一种更直接而深刻的内容,这就是这一消息所意味的你曾经或所能联想到的那些会制约出你的愉悦情绪的事情的失去,而这一“失去”就意味着制约出的那些反之该有的愉悦情绪的相反的情绪,即“反之”的愉悦有多大,现在的痛苦就有多深,这是真正的“失望的痛苦”。这里也看到,虽然我们的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们必然会伴随着脑内相应的与情绪有关的神经生理上的反应。

第二,情绪的对象化,这是情绪过程的一个主要心理机制。

由于情绪自身没有位置特征,在与皮质对之的反映中,总是把它与其他内部或外部事物的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使其感官化或客体化。“情绪感官化”是在皮质过程中把对情绪反应的反映与来自感官上的信息建立联系,也就是说,大脑在对此情绪进行反映的过程中附加了一些对来自感官上的信息的知觉。例如把之与某处皮肤上的内部变化和位置等特征或者对心脏跳动的变化以及其他内部感觉联系在一起。比如饥饿感,它的主体就是与其他任何不快情绪一样的、单纯的、生理性痛苦情绪,只是在对这一情绪反应的皮质过程中伴随着对胃壁内部变化和位置等特征的反映。这种现象还使我们在感到或谈论到饥饿时,往往只注意到胃的位置与内部变化等特征,而忽视了它的情绪主体。再比如,当你突然接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在你头脑中引起了非常愉悦的制约性情绪反应,而这一愉悦情绪本身只有强度特征没有位置特征,但由于它引起了心跳速度和强度的明显增加,当这种心脏的变化与位置特征被皮质与当前愉悦情绪一同反映,这时我们感到的就是“心里好快活”、“心里真高兴”。当情绪被感官化时我们体验到的是快感或痛感。“情绪客体化”是皮质在反映过程中把某一情绪性反应与外界事物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那些由外界对象的刺激直接引起的情绪性反应。比如一只癞蛤蟆形象的物理的和形式的刺激引起了我们不快性质的情绪性反应,当这一不快情绪与癞蛤蟆的形象一同被大脑皮质所反映,我们就在癞蛤蟆的形象上看见了“丑”,即我们就在癞蛤蟆的形象上看见了自己的不快情绪。“丑”作为一种视觉事物,简单地说,它是由情绪客体化现象所引起的、个体在外界对象上看见的自己的不快情绪。“美是什么”之所以至今不被人们认识,就是因为对大脑在情绪的反映中出现的情绪客体化现象缺乏了解。现在我们应该看到“丑”相对应的“美”,它就是我们在外界事物的形象中所看见的自己的愉悦情绪。那么“美的事物”,它就是那些具有能够产生或引发我们愉悦情绪并使之发生对象化之条件的客观事物。

情绪对象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情绪的表征化”。比如,我们在遇到某件高兴的事情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总是把脑内的愉悦情绪与当前的人和事的形象或意象表征复合在一起,使我们把对自身愉悦情绪的喜爱理解为是对当前人物或事物的喜爱。再比如,我们在回忆某件往事时通常也会引起情绪反应,由于情绪本身没有位置特征大脑就把它们与当前在记忆中出现的人物、事物的形象表象或情景表征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段幸福的回忆或忧伤的回忆。再比如,我们看一本喜爱的小说,当我们被故事情节或里面的哲理引起愉悦情绪时,我们会把这些情绪与随着文字内容而产生的形象、情节和意蕴等想象内容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美感。也正是由于在我们的这类情绪中总有这些对象化的内容,使我们感到我们的情感内容很“饱满”、很“具象”,因此它明显地区别于由情绪的感官化而产生的一般快感和痛感,也区别于由单纯的生理原因引起的简单的快与不快的情绪。

我们根据以上的对制约情绪和情绪的对象化现象心理机制的介绍,就可以对几种情绪的内容进行一些解释了,诸如喜悦、愤怒、忧郁等。这在后面的章节中将进行详细阐释,并提出应对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情绪过程是所有心理动机的唯一基础和根源。

动机是构成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包括身体行为和思维、回忆等等心理行为,它是由外部或内部原因引起、激发和维持个体各种有意活动的心理动力。我们也都确信,动机源于需要。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但它还包含一种对超平衡状态的倾向。正如生理需要不直接产生动机,生理的缺乏也不能直接产生心理的需要。需要是一种心理活动,在它与它所反映的生理需要之间还有一个媒介。比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会产生渴的感觉,胃液侵害胃壁会产生饥饿感等等,是这些感觉或感受的形成才产生对喝和吃的需要。

心理最根本的需要是愉悦的情绪状态,这种需要直接产生于对情绪的直接体验和对其的经验,愉悦情绪使心理满足、喜爱和向往,这些体验和经验产生要获得它们的需要;不快情绪使心理厌恶、拒绝,这些体验和经验产生回避的需要。没有情绪就没有需要和动机,所以,情绪过程是需要和动机的唯一根源。情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情商蕴涵着一种悟性,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情感智慧,亦称情商。由此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得多。

在21世纪这个崭新的世纪里,情商将成为成功领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比如在许多员工和亲人因意外事件丧生的时刻,某公司领导让自己镇定下来,把遭受痛苦的员工们召集到一起说:“我们今天不用上班,就在这里一起缅怀我们的亲人,并一一慰问他们的亲属。”在这样一个充满阴云的日子里,公司领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自己和他的员工,让他们承受了悲痛,并把悲痛转化为努力工作的热情。在许多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他们公司的营业额却成倍上涨,这就是情商领导的力量,是融合了自我情绪控制、高度忍耐、高度人际责任感的艺术。

曾经有个记者刁难一位企业家:“听说您大学时某门课重考了很多次还没有通过。”这位企业家平静地回答:“我羡慕聪明的人,那些聪明的人可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律师等等,而我们这些愚笨的可怜虫只能管理他们。”

要成为卓越的成功者,不一定智商高才可以获得成功,如果你情商高,懂得如何去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甚至利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新的天地,滚雪球似的积累自己的资源,那你会走向卓越。

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李开复曾经在接受《环球资讯》采访时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十分认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情商,李开复认为,要善于与人交流,富有自觉心和同理心。比如,自觉心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

智商与情商的高低就同人身上的优缺点一样,也能受到人们自身的控制,而一些名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利用了自己的优点。

比尔·盖茨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很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他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经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没有一点恼怒的意思,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拉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在现代社会里,仅有高智商的人,难以成就大业,只有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才能自由翱翔。情绪是有智慧的,因为情绪能够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信息,情绪赋予我们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敏锐的洞察力。如果你抵制、压抑它,或者是另一种极端——把情绪当作攻击他人的棍棒,那么你就会阻塞或丢失情绪所携带的信息。

有这样一个笑话,问:一个笨蛋15年后变成什么?答案:老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答案再正确不过了。即使是笨蛋,如果情商比别人高,职业上的表现也必然胜出一筹,他的命运自然会大为改观。

许多证据显示,情商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还是在主宰个人命运等方面,其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此外,情商高的人生活更有效率,更易获得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获取丰硕的成果。反之,不能驾驭自己情感的人,内心激烈的冲突,削弱了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就是说,情商的高低可决定一个人其他能力能否发挥到极致,从而决定他有多大的成就。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其实,人一生的成就至多有20%归之于智商,80%则受情商因素的影响。所谓20%与80%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比例,它只是表明,情感智商在人生成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智商的作用不可缺少,但过去把它的作用估量得太高了。为此,心理学家霍华·嘉纳说:“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只有与情感智商联袂登台,智商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许多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情商,最后获得成功。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说:“教师、家长都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55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弱点是智力不行,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但他成为了世界级的科学家。

心理学家曾经用了两年时间,对全球近500家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谋利组织进行分析,除了发现成功者往往具备极高的工作能力以处,卓越的表现亦与情绪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以15家全球企业的数百名高层主管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平凡领导人和顶尖领导人的差异,主要是来自情绪智能的差异。卓越的领导者在一系列的情绪智能,如影响力、团队领导、政治意识,自信和成就动机上,均有较优越的表现。情商对领导人特别重要,是因为领导的精髓在于使他人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一个领导人的卓越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他的情商。

所以说,情商是一个人命运中的决定性因素,成功者和卓越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如何培养自己的情商

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一旦科学的发展能够深入了解人脑的构造与功能,人类将为储存在脑内的潜能所震惊。

情商是人的重要潜能。人的情商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培养的。人的情商的形成开始于幼儿期,形成于儿童期和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青年期之后,成年人的情商水平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提高。

有的学者提出,人的性格的形成,30%受先天因素的影响,70%由后天因素决定。人的情商的形成,不是一时一事,也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因此,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是,因为影响人们情商形成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人的情商水平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增长,特别是个人亲身的生活、工作实践的丰富,其情商水平会不断提高。

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开始注意情商的学习和训练。如果从小就缺乏早期的情感教育和训练,导致一个人重要的情感缺陷,这对成人以后的情商水平会有很大的影响。

儿童期是一个人情商培养的开始阶段,或者叫准备阶段、奠基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主要是学习语言和最基本的社会常识,模仿大人,主要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和动作,而且,儿童的模仿不分好坏,父母的优点和缺点被孩子一起学习和吸收,因此,人们常说:谁家的孩子像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让孩子有高情商,做父母的首先要有高情商。否则,父母的情商水平低下,情绪不能自我控制,性格孤僻古怪,心胸狭窄,而要求孩子有良好个性,这既是很难的,也是不公道的。因此,儿童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情商形成是极其重要的。

儿童上小学以后便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特征是好奇、好动。一个人的好奇心会产生求知欲,好动会产生模仿、尝试和冒险。因此,学校和家长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必须给以正确科学的引导教育。

少年期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人的独立性开始提高,依赖性开始下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而且又是可塑性很大的时期,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有些学者把这个时期叫作人生的“断乳期”,有的又称之为“危险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成熟,情绪极不稳定,行为也往往缺乏理智。对此,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对其进行积极的疏导,开展易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正确教育。

青年期时,人的生理与心理都已发育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其个性都已基本形成。并且已走向社会,开始了独立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陆续成家立业。这个时期,需要广泛全面地学习与实践社会规范和人生中各种生存技巧与知识,学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人群与社会。

在31岁以后的成人期,人的社会知识和实践经验已相当丰富,但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并不一帆风顺的人生,仍然需要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和人际技巧,不断反复实践和自我提高,其情商的培养主要靠自省、自悟、自我感受与体验。

成年人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转移法。即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当我们认识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默默地忍受时,就要尽快地、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转移到最能使你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输入量,尽量减少它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分离法。即把遇到的烦恼分散隔离开来,不要把烦恼联系起来,更不要通过想象、思维等活动来放大刺激,从而增加烦恼。否则就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具体来说分离烦恼有以下四种办法,即分散自己的烦恼,并各个击破;不要把这个烦恼同别的烦恼联系起来;不要自寻烦恼,人为地加以放大;具体的烦恼具体解决,不要算总账。

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那些非原则和鸡毛蒜皮的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最好糊涂一点,迟钝一点。否则,如果把我们的思维想象能力、联想综合能力、记忆能力和注意力等都用到这些问题上,必然会加大加重自己的烦恼。

三是弱化法。即减弱自己的烦恼,不记忆、不思考、不想象。任何一个外界刺激作为一种信息,它总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输入到人脑中,再通过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想象进行加工,然后才产生感情。如果一个人对不良刺激不听、不看、不感觉、不输入大脑,人们也就自然不会有烦恼。如果已经输入了,那就尽可能地不记忆、不思考、不想象,也就是对这个信息不储存、不加工。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注意。因为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的过程都有一个特点,即不注意时就不可能产生。

四是体谅法。即原谅别人的过错,把对方看作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到它的客观规律和必然性,问题仅仅是如何处理,这样,烦恼的情绪也就会消除。生气实际上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所以,原谅了别人也就饶恕了自己。大人生气和小孩子哭一样,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现实生活中,不少烦恼是由于别人的行为损伤了我们,或者是使我们受到侵犯,使我们感到受了委屈,从而产生了恼怒或气愤的情绪。人的肚量是由委屈撑大的,要消除人的消极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体谅对方。

五是解脱法。即换一个角度看待令人烦恼的问题,从更深、更高、更广、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它作出新的理解,以跳出原来的思维范围,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典型的解脱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有利的一面,这是一个人精神愉快的重要源泉之一。

六是升华法。即利用强烈的情绪冲动,并把它引导到积极的、有效力的方向上去,使之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当人们受到某种刺激,内心产生某种强烈的情绪冲动时,既不能采取阻止的态度,也不能采用直接发泄的方式,这时,升华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人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发愤图强”,就是升华的典型例子。

七是抵消法。即当某一刺激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行动,寻求另外的刺激,使之抵消原有的刺激的作用。人的身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神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感到高兴时就会微笑;反过来,当一个人心里不大高兴时,如果微笑,那也会改变自己的内在情绪。在人们激愤、感情冲动的时候,很想发作,就会产生一种采取行动的潜在需要,如拍桌子、摔东西、从椅子上站起来、捶胸顿足等。这时可以采取联系着积极情绪的行动,不是拍桌子,而是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一下;不是捶胸顿足而是摸摸头发,向对方微笑;不是摔东西而是把自己的上衣整理一下;不是一跃而起,而是站起来给对方拿一把椅子请他坐下……这样做,就能抵消或削弱不良情绪的反应。

八是利用法。即我们平时说的“将坏事变成好事”。一种是对时机和客观条件的利用。如果对方有一种能使我们苦恼的强制性要求,却被你巧妙地加以利用,则在精神上就会感到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可由烦恼转化为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另一种利用就是对情绪本身的利用。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当自己真挚的情感强烈而涌现时,抓住它做一些有益的事,这样既是利用,又是升华和抵消。

九是表达法。用表达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有多种形式。第一种方法是书写。写给对方或中间人,把自己心中的委屈、烦闷、气愤等都痛快淋漓地写出来。写完了再念几遍,让心中的闷气都发泄出来,气消之后,把它撕掉,不留痕迹。第二种方法是谈心,找一个热心、耐心、公正、宽厚、有见识、对自己又比较了解的人谈谈心,把自己心中的话痛痛快快地倒出来,并得到对方的劝导,心中会有一种舒畅的感觉。第三种就是直接找对方诚恳地谈谈,以求双方都作一些让步,都能接受。

以上九种办法,转移、分离和弱化为第一类,是尽量抵制刺激的侵入和放大;体谅、解脱和升华是第二类,就是尽量将不良情绪加以转变、消化;抵消、利用和表达则属于第三类,即对于那些抵制未尽、转化未完的部分,加以抵消、利用和表达来进行处理和解决。让好心情伴随你的一生

好心情,可以化疾病为健康;好心情,可以随时光顾你脸上的笑容;好心情,可以使家庭和睦相处;好心情,可以把握机会,成就你的事业;好心情,可以帮你结交益友;好心情,可以观赏周边的美景。

很多人的心就像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小贩的缺斤短两、因为受领导批评、因为和同事发生争执、因为与升官发财擦肩而过、因为家庭琐事争执不休、因为婆媳关系处理不融洽、因为被人算计……由此,心情变得一团糟。茶不思饭不想睡不眠,心里的压抑随之而来,看待世道的观点变了,影响待人处事的心情,给自己带来疾病。这些不都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的缘故吗?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的心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人格、学识、品质、才能等综合指数酿造,由渐悟而顿悟,最后修成正果。

我们做什么事都有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常听到有所谓的“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等,都是心情不好的表现。其实,很多事取决我们对它的态度,例如处理某件事,你认为它好便好,你认为它不好可能就不好。因此,当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多想想,不幸很快过去;或者说,不幸既已发生,还去想它那不是更大的不幸吗?

好心情是一种心理感受,开心快乐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发自心灵的感受。生命是个过程,生死原本是平常事,我们常常痛惜,不是因为死亡本身,而是因为生命的遗憾。“好好活着”是许多逝者弥留之际给生者的唯一忠告。直面生命是一种态度,善待了自己,就是善待了生命。

有这样一则关于洛克菲勒先生的故事,可以简单说明情绪的作用:

在法庭上,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你回信了吗?”“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没有回信!”

律师又拿出二十几封信,一一地询问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给予相同的回答。律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并不断咒骂。

最后,法庭宣布洛克菲勒胜诉!因为律师因情绪的失控让自己乱了章法。可以说,洛克菲勒巧用情绪的作用战胜了对手。

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关键,而保持好自己的情绪才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是一种难以掌控的东西,有时让人捉摸不到,但是,不管怎么难以掌控,你都要想办法将它抓得紧紧的。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地生存。

有许多人能将情绪收放自如,这个时候,情绪已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表达,而且成了攻防中使用的武器。也有的人因为掌控不住情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泄一通,结果搞得场面十分难堪。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这种擦枪走火的状况。但是,聪明人有将情绪马上收回来的本事。

情绪处理得好,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帮你化解危险、政通人和。情绪若处理得不好,便容易被激怒,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举止,轻则误事受挫,重则违法乱纪。伴你一生的是心情,它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保持了心理平衡,你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和把握住了命运的舵。为此,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适应环境。人通过调节自身的情绪,才能达到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比如说,情绪是婴儿在掌握语言之前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婴儿正是通过情绪与成人交往、表达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要求。他们用哭声告诉大人他身体不适、饿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微笑向对方表示友好,通过移情和同情来维护人际关系,情绪起着促进社会亲和力的作用。而恐惧情绪则使人回避危险,保证自身安全。可见,情绪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二是调控自己的行为。情绪的动机作用不仅体现为对生理需要的放大,而且它在人类高级的目的行为和意志行为中也发挥着重要影响。兴趣、好奇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复杂的现象,即使屡遭失败也能顽强坚持,希望能够成功。

三是随时监测。情绪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可以促成知觉的选择,监视信息的移动,影响工作记忆,影响思维活动,甚至影响人的行为表现。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则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对人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勇于承担重任;而消极情绪状态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追求,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四是传递积极的信息。人类在没有获得语言之前,正是通过情绪信息的传递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求得生存的。情绪是一种独特的非语言沟通,它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身体姿态、声调的变化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如真诚的微笑、满意或欣赏地点头、富于同情的表情等,往往能使人互相接近,促进沟通和理解。

总的来说,情绪作为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这种影响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对人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有意识地控制和消除不良的、消极的情绪,以提高我们的自控能力,最终做到让好心情伴随你的一生。第 2 章掌控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好情绪带来最佳竞技状态,而冲动则是魔鬼。学会掌控情绪,那么你将能享受人生的精彩;若你只能被情绪拖着走,那么你应该明白:情绪化的人往往无法战胜自我,更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掌控情绪的一般原则和技巧

很多人在面对情绪时,往往会处理不当,轻的影响日常生活,重的甚至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都受到损害,让自己身心疲惫。因此,尤其需要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掌控情绪。

情绪是流动、易变的心理历程,所以文学家有时拿它与火或水相比。认为情绪犹如火,太大则会烧毁一切,把它们化为乌有,太少则会使人间温暖尽失;又认为情绪犹如水,量适当则可浮舟,量太大,流动太凶猛则会覆舟,认为情绪表达也不能极端得太多或太少。一个人若能守住中庸把情绪表达得适当,我们则称他为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人。由此可见,情绪掌控尤为必要。

就以上的认识而言,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是我们适应社会的一种心理生理活动。但因为情绪的不当表达对我们身心健康、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不利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调节和掌控情绪的发生发展。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固然有正面有负面,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掌控之道。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一天,美国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林肯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慢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的情绪,反而使它们在内心深处沉积下来。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好脾气”的人,有时会突然发火,做出一些使人吃惊,或者让他自己也后悔的事来,这往往就是平时压抑的结果。同时压抑还会造成更深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疾病。

一般来讲,在掌控情绪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坏情绪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因受到外界刺激而冲动发火,做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可以说是急性的坏情绪。对付这种坏情绪常用的方法是,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如当你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在心里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或者默默地从1数到10。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那时再去处理问题,就不会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

慢性的坏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造成坏情绪的原因也许不能一下消除,但长期陷在坏情绪之中,并不能改变现状,往往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坏。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就有力量来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当感到自己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它,比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诉一下。

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种“治疗”的功能,人在痛哭一场后,往往心情就变得好多了,因此你不必为哭泣而害羞。你也可以写日记,或打个心理咨询热线,让自己的坏情绪宣泄出来。除了宣泄以外,如果你能够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去做些事情,或者以逆境为人生的动力去努力奋斗,就会更好地帮你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因为一方面做事的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让你没时间去自怨自艾;另一方面,在你的处境得到改善的过程中,你的眼界会变得更开阔,从而可能使你对生活产生新的看法。

针对急性的坏情绪或慢性的坏情绪,应该运用以下技巧加以掌控。

技巧一:尽可能的变化生活环境。

环境对于人而言,不能直接地将人引入积极的情绪状态,它对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心境,这种好的心境是积极情绪发生的必要场所。一般而言,较大的空间对于人而言总是有利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