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战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1 16:43:23

点击下载

作者:贝依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试读:

前言 中美汇率之争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17日晚间(北京时间2009年1月18日凌晨),搭载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的火车驶进华盛顿,为期四天的美国新总统就职庆典就此开幕。三天后,这位美国三百年建国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在几乎是全世界人们的欢呼声中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马丁·路德·金的那个脍炙人口的梦想,也似乎在那一刹那得到了实现。大洋彼岸的中国人,和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平的人们一样,对于这个风度翩翩、充满活力的黑人总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更希望这个标榜热爱和平的美国领航者能为波云诡谲的中美关系带来一丝曙光,为两个大国在新世纪携手共赢披荆斩棘,开辟阳光大道。

然而,事实如何呢?

希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虽然上任的第一年,奥巴马便早早访华,高调宣布,中美关系是世界上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实际上,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宣布对台军售、谷歌事件政治化以及会见达赖喇嘛,这一系列绵密而又计划周详的组合拳却又再次将对中美关系持乐观态度的善良人们打得清醒了过来。很多评论指出,无论奥巴马是白人还是黑人,无论他的政治主张多么的华丽多彩,他都是美国总统,而遏制中国是美国的一贯国策,这些事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惯例而已。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却只说对了一半,美国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具备强烈政治经济意图的刻意而为,绝非例行公事。终于,在2010年初春,中美摩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图穷匕见,中美汇率之争也终于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每个老百姓的面前。

其实,中美汇率之争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还是在2002年,日本朝野突然出现了一股汹涌的潮流,矛头直指中国的汇率制度。一时间,以财政大臣和《读卖新闻》为首,官方和媒体同时发难,强烈谴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通过压低人民币汇率向全球倾销其廉价商品,导致全球通货紧缩,并使西方经济蒙受损失,失业率明显上升。日本人愤慨地呼吁,要求“西方七国集团”立即通过决议,迫使人民币升值。好似心有灵犀,随后,美国高官、华尔街金融巨头、主流媒体立即跟进,欧盟也在旁摇旗呐喊,擂鼓助威。从此,这个陌生的词汇终于跃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眼帘,人民币更成了发达国家的肉中刺、眼中钉,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仿佛成为了潘多拉的盒子,是西方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于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开始越来越大,终于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从此进入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阶段,慢慢踏上了升值的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然而,人民币缓慢升值并无法满足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胃口,几年来通过人权责难、台海争端、西藏问题、贸易制裁等各种手段来逼迫中国就范。议员提案、国会施压、总统喊话、媒体造势,美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诉求。2005年起,美国财政部每年两度发表《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区区30多页的报告,指责中国之篇幅,赫然超过三分之一!2006年5月起,美方金融特派员常驻北京,监督中国之汇率政策和金融改革。声势之大,手段之狠,世所罕见。在遭遇到全球金融海啸后,由于美国乃至西方社会都有求于中国,汇率战争的喧嚣才慢慢淡了一些,然而全球经济形势才刚刚开始回暖,美国底气便足了起来,开足马力要对中国经济全力绞杀,重新祭出了逼迫人民币升值这面大旗。

时间拉到2009年9月20日20国峰会时,当时中国刚刚做了一回“英雄救美”的壮举,而国内经济却也开始出现势头日趋严重的泡沫化。中国为世界经济之付出不可谓不多,铁肩担道义的大国责任感不可谓不强,然而,奥巴马却当头泼下一盆冷水:人民币汇率必须升值,中国出口必须减少。

美国总统下完通牒,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就开始了。2009年10月2日七大工业国在土耳其发表联合宣言,要求人民币升值。第二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度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当着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面要求人民币升值。11月30日欧盟要求人民币升值。2010年1月20日,七大工业国通过媒体表示要求人民币升值。2月5日的加拿大峰会,七大工业国将再次对人民币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举目环球,除非洲之外,好像全世界都要求人民币升值!

2010年3月16日,正值中期选举的美国国会终于对中国汇率问题发起了总攻。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升级版“舒默议案”,并启动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舒默在2005年第一次提出该议案,他当时威胁,如果人民币不升值,那么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将被加征27.5%的汇率税。

而这次,不只是加征报复性关税那么简单,舒默声称“操纵汇率将被视为不公平的补贴,将受到美国一系列政策的报复”。

让我们来看看这赤裸裸的威胁:

舒默议案要求美国财政部识别“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并拟定一份包括寻求类似不平衡政策国家的“优先行动”名单。名单上的国家将面临美国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可能改变对其市场经济称号的认定。

议案要求美国政策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低估作出反应,禁止美国政府购买来自这些国家的商品和服务,除非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国。在这些国家“未能采取合适政策”的360天后,将禁止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参与这些国家的项目融资,并反对新的多边银行融资项目。

根据议案,华盛顿将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这些特定国家举行有关汇率问题的特别会谈。议案还要求美国贸易代表与汇率存在问题的国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寻求解决争议的方案。

议案还要求财政部与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其他中央银行举行咨商,考虑对货币市场进行补救性干预。

这是多么荒唐的逻辑,世界头号汇率操纵国定义别国为汇率操纵国,并加以制裁。这又是多么无情的打压,也只有美国才会如此蛮横。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舒默议案获得通过,中美之间最后的那层温情脉脉的窗户纸也将被捅破,随之中美将不可避免地展开极为惨烈的贸易战,而两国也会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届时,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那么,这搅得天翻地覆的汇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中美汇率之争背后都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政治和经济意图?汇率战争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人民币究竟何去何从?

本书将为读者掀开一层层罩在这些艰涩深奥的经济学概念上的面纱,揭开汇率战争的谜底,因为这并非只是街谈巷议的高端搏杀,更非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风云,要知道,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

第一部分 世界汇率发展史和战争史

第一章 有关汇率的几个基本常识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1.外汇与汇率——两国贸易引出来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远古的祖先在交换其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是一种粗放式的物——物交换,大家各取所需,相互弥补自身生产种类的不足。由于其简便易行,这种部族之间的交换,在很多偏远落后的民族部落甚至一直持续到近现代。那时候的交换,严格来说,还算不上是一种真正的商业行为,彼此心安理得,便是一桩买卖,至于生产成本之类的计算,交换是否公平之类的考量,由于根本没有任何衡量标准,也就无从谈起了。

当时间的车轮轰轰碾过,货币开始逐渐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记载当中,并越来越成为日常商业生活的主宰。以我国历史来看,最早担当这一角色的是贝壳,后来是青铜铸币,再到后来,金银这对兄弟便成为了货币当仁不让的等价物,尤其在我国的明清时代,由于巨大的贸易顺差,欧洲的贵金属源源不断输入中国,金银从而成为了真正的流通货币。“金银天生不是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流传至今。而进入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由于金银这种稀缺贵金属越来越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商品流通的需要,纸币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只不过,当时纸币是要和金币挂钩的,换言之,纸币只是金币的一个代言人而已。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扩张势力,拥有大量剩余产品的资本家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国内狭小的市场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殖民主义开始无孔不入地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严重不对等的国际贸易像吸血鬼一样逐渐榨干了亚非拉等广大土地的养分。

不管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如何,既然有了国际贸易,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有货币的支付,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货币种类形形色色,支付手段五花八门。所以,这种国际间的支付必须以一种货币,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实际上,外汇就是一种以外币或通用币进行国家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而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

在纸币之前,实行金银本位的国家之间,这种支付用金币或银币进行,汇率按两国货币的含金或含银量来计算,也称为铸币平价。金铸币本位制盛行的时代(1880-1914),金币成为各国的流通货币,既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出入国境,而纸币价值直接与黄金挂钩。经济学上常常提到的铸币平价实际就是交易的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通常,在金本位制下,一国铸币的价值是由其固有的含金量所决定的。

比如,假设1英磅铸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1格令=0.065克),成色为0.91667,1美元铸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推算出:

1英镑=英镑的含金量/美元的含金量=123.27447×0.91667/25.8×0.9=4.8665美元,这也就是英镑与美元的汇率。

由此可见,汇率也可称为汇价或外汇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要计算两个国家的货币比率,人们必须首先确定某一国货币作为折算标准,由于确定标准不同,出现了两种汇率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这个是指以1单位(或者100、10000等)的外币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标价方法。比如,在1999年8月16日,我国外汇牌价100美元等于中国827元人民币,此时,外国货币即美元被称为单位货币,本国货币称为计价货币。这个由于是为取得一单位外国货币需要支付的本国货币额,称作是“应付标价”。采用直接标价,有这样一些特点:外币数额无需改变,本国货币的数额则随外币与本国货币币值对比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汇率的升降。例如,如果一定数额外币折合本国货币的数量上升,即为汇率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上升,而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反之,则为汇率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下降而本国货币币值上升。(2)间接标价法。也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1单位的本国货币能换到的外币数额来表示的汇率。例如,同样为1999年8月16日,美国汇率为100美元等于185马克。此种标价方法特点为: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外币数额则随本国货币与外币币值对比的变换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汇率的升降。如果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能兑换到的外币比原来少,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币值下降,汇率下降,反之,则说明汇率上升。

当今世界,除英、美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也采用直接标价法。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外汇是一个国家与外界交换商品的媒介,而汇率则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调节杠杆。在全球化的今天,其作用有的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汇率就自然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从而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2.何为汇率制度

万事万物皆有其生存法则,汇率也不例外。在汇率问题上,如果都不按规矩办事,国际贸易将陷入混乱。由此,所谓汇率制度,就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一整套体系,用来确定汇率、汇率波动的界限和维持汇率措施的制度。其内容大概包括:①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是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②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用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③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世界各国都有外汇管制,以及外汇管制适用范围的规定等。④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等。

汇率制度往往由各个国家依据自身利益和国际通则协商确定,并尽力维持,它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汇率制度的每一次确定,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世界经济史的大事。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一般汇率制度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或汇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并保持其变动幅度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对汇率的确定和变动不加干预,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其供求状况自行涨落的汇率制度。3.外汇的交易——外汇本身也是商品

比起大名鼎鼎的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显得低调而含蓄,但实际上,国际清算银行却具有不同寻常的背景,它的成员中包括5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名副其实的“央行之行”。国际清算银行接受成员国中央银行的黄金或货币存款,提供利息,能够买卖黄金和货币,承担着大量的国际清算业务。每过三年,国际清算银行(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都会公布全球外汇交易量。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外汇即外币,是一个国家用来购买别国产品的货币,难道一种货币本身也是被交易的对象吗?

在市场经济、资本运营的时代,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什么是不能被交易的,外汇也是一样。外汇交易,本质就是一种投机性很强的逐利行为。外汇是货币,同时也是一种商品,由于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随着这两种货币之间的供需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外汇交易员可以在一个汇率上买进一种货币,而在另一个更有利的汇率上抛出该货币,通过赚取差额,就可以实现盈利。这种投机性外汇交易占了外汇市场交易的绝大部分份额。

还有一类外汇交易,称为对冲交易。金融学上,对冲(hedge)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对冲在外汇市场中最为常见,由于两种相关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那些拥有国外资产(如工厂)的公司将这些资产折算成本国货币时,就可能遭受一些风险。当以外币计值的国外资产在一段时间内价值不变时,如果汇率发生变化,以国内货币折算这项资产的价值时,就会产生损益,也就是赚钱或赔钱。公司可以通过对冲消除这种潜在的损益。本质上就是执行一项外汇交易,其交易结果刚好抵消由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资产的损益。

外汇买卖一般均集中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贱买贵卖,赚取买卖差价是它们的主要手段,追求利润是它们的主要目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叫“买入汇率”(Buying Rate),也称“买价”。卖出外币时所依据汇率叫“卖出汇率”(Selling Rate),也称“卖价”,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差额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国不尽相同,商业银行等外汇交易机构的利润就在于此。而什么叫中间汇率呢?——很简单,买入汇率与买出汇率相加,除以2,则为中间汇率(Medial Rate)。

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牌价一般均列有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外币后的一个本币数字表示“买价”,即银行买进外币时付给客户的本币数;后一个本币数字表示“卖价”,即银行卖出外币时向客户收取的本币数。在间接标价法下,情况恰恰相反,在本币后的前一外币数字为“卖价”,即银行收进一定量的(1个或100个)本币而卖出外币时,它所付给客户的外币数;后一外币数字是“买价”,即银行付出一定量的(1个或100个)本币而买进外币时,它向客户收取的外币数。4.汇率的种类

在外汇交易市场上经常有很多专业术语,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但让很多交易人觉得头疼,普通老百姓更是云山雾罩,弄不明白这些概念究竟代表着什么。其实,这里面并不深奥,笔者就采撷了一些汇率术语的介绍,下面分门别类为读者解惑。

一、从制定汇率的角度来说,分为基本汇率和交叉汇率(1)基本汇率(Fixed Rate)

一国政府通常选择一种国际经济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可自由兑换的关键货币作为主要对象,与本国货币对比,订出汇率,这种汇率就是基本汇率。比如,人民币基本汇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易货币(美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易的基本汇率,即市场交易中间价。(2)交叉汇率

在基本汇率的基础上,本币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通过基本汇率加以套算,这样得出的汇率就是交叉汇率,又叫做套算汇率。

二、从汇率制度角度来看(1)固定汇率(Fixed Rate)

顾名思义,是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波动幅度很小。在金本位制度下,固定汇率决定于两国金铸币的含金量,波动的界限是引起黄金输出入的汇率水平,波动的幅度是在两国之间运送黄金的费用。在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规定含金量和对美元的汇率。汇率的波动严格限制在官方汇率的上下百分之一的幅度下。由于汇率波动幅度很小,所以也是固定汇率。(2)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也不会去限定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界限,本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自由涨落。外币供过于求时,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跌;相反,外汇汇率上涨。不过,本国货币当局也可以在外汇市场上进行适当的干预,使本币汇率不致波动过大,以维护本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从外汇交易支付通知方式角度划分(1)电汇汇率

电汇汇率是银行卖出外汇后,以电报为传递工具,通知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付款给受款人时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电汇系国际资金转移中最为迅速的一种国际汇兑方式,能在1~3天内支付款项,由于在银行停留时间很短,不能利用客户资金通过投资或者信贷赚取收益,因而一般情况下,电汇汇率最高。(2)信汇汇率

信汇汇率是在银行卖出外汇后,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地银行转付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由于邮程需要时间相对较长,银行可在邮程期内有限利用客户的资金,故信汇汇率要比电汇汇率低。(3)票汇汇率

票汇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由于票汇汇率从卖出外汇到支付外汇有一段间隔时间,银行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资金,所以票汇汇率一般也比电汇汇率低。

四、从外汇交易交割期限长短考察(1)即期汇率(Spot Rate)

是指即期外汇买卖的汇率。即外汇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在当天或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即期汇率就是现汇汇率。即期汇率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一般指即期汇率。(2)远期汇率(Forward Rate)

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的,用即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平价”来表示。其中,如果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高出的差额称作升水(Premium);如果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低出的差额称作贴水(Discount);如果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相等,则没有升水和贴水,称作平价(Par)。

五、从外汇银行营业时间的角度考察(1)开盘汇率

这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刚开始营业、进行外汇买卖时用的汇率。(2)收盘汇率

这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的汇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外汇交易设备的现代化,世界各地的外汇市场连为一体。由于各国大城市存在时差,而各大外汇市场汇率相互影响,所以一个外汇市场的开盘汇率往往受到上一时区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的影响。开盘与收盘汇率只相隔几个小时,但在汇率动荡的今天,也往往会有较大的出入。

六、根据外汇管制情况的不同来划分(1)官方汇率

官方汇率是由一个国家的外汇管理机构制定公布的汇率。在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这种形式的汇率占据主导地位,而外汇管制比较松的国家,官方汇率只取中心汇率的作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料,目前成员国官方规定汇率分以下几种:(a)钉住某一种货币而规定的;(b)有限弹性地钉住某一种货币;(c)合作安排决定的;(d)根据一套指标进行调整的;(e)按管理浮动规定的;(f)按照独立浮动规定的。(2)市场汇率

市场汇率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随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而上下波动。政府要想对其汇率进行调节,就必须通过影响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当政府对市场汇率无力进行干预或控制时,往往采取宣布货币贬值的方法来解决。(3)黑市汇率

黑市汇率是在外汇黑市市场上买卖外汇的汇率。在严格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外汇交易一律按官方汇率进行。一些持有外汇者以高于官方汇率的汇价在黑市市场上出售外汇,可换回更多的本国货币,这是黑市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者;另有一些不能以官方汇率获得或获得不足够的外汇需求者便以高于官方汇率的价格从黑市外汇市场购买外汇,这是黑市外汇市场外汇的需求者。5.影响汇率的因素

汇率总是在起起落落中涨跌不休,摸清其特质,探索其规律,是从事外汇交易的人最关心的事情。那么,具体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首先,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会扩张进口产品的需求,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国货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则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由此看来,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比较复杂。

第二,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关于国际收支对汇率的作用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葛逊就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之后,资产组合说也有所提及。所谓国际收支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它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如果货币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便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第三,利率水平的差异。利率作为一国借贷状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决定性作用。对此阐述得最为明确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利率评价说。该理论从中短期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汇率的变动。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国货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该国货币贬值。

第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的缓解会使汇率上浮。通货膨胀影响本国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会引发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进口商品增加,还会引发对外汇市场产生心理影响,削弱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这三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本币贬值。

第五,政治局势。政治和经济是无法分家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国及国际间的政治局势的变化,都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政治局势的变化一般包括政治冲突、军事冲突、选举和政权更迭等,这些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有时很大,但影响时限一般都较短。

第六,人们的心理预期。人的行为是由大脑支配的,心理活动控制着人类的投资行为。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以上列举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汇率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开盘收盘的影响。总之,外汇汇率的波动,虽然千变万化,和其他商品一样,归根到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当某种货币的买家多于卖家时,买方争相购买,买方力量大于卖方力量;卖方奇货可居,价格必然上升。反之,当卖家见销路不佳,竞相抛售某种货币,市场卖方力量占了上风,则汇价必然下跌。抓住了这一点,很多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汇率制度从性质上来分,基本就是两大类: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前者属于刚性要求,条条框框比较严格,后者则柔韧度较强,属于弹性需求。从国际金融史来看,汇率制度的确立也是一个由刚到柔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就来回顾一下其历史变迁中的沧海桑田。

第二章 刚柔并济——汇率制度和理论的历史变迁

汇率制度从性质上来分,基本就是两大类: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前者属于刚性要求,条条框框比较严格,后者则柔韧度较强,属于弹性需求。从国际金融史来看,汇率制度的确立也是一个由刚到柔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就来回顾一下其历史变迁中的沧海桑田。1.从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金本位制下的汇率理论和制度

由于黄金在货币史上无可替代的王者地位,所以历史上最早的汇率制度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在这一框架下,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与黄金挂钩,有了黄金这个桥梁作为纽带,国与国之间在金本位制的基础上便建立了固定的汇率体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5年间(1880—1914),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通行金本位制。具体做法就是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入输出。当然,到了后来实际流通的只是可以兑换黄金的纸币和银行券,而兑换也受一定限制。在金本位体制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其汇率就保持相对稳定。虽然这种固定汇率也难免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汇率的变动仅仅限于黄金输送点。所谓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在金本位制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就是铸币平价加运输黄金的费用,即黄金输出点;而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输黄金的费用,即黄金输入点。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大规模升贬值波动。

金本位下汇率制度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1)黄金是国与国之间汇率决定的唯一的、实在的物质基础。(2)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上下各6‰左右波动,变化幅度很小。(3)汇率的稳定是天然的而非依赖人为的措施来维持。

金本位体系的35年称得上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也使各国难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金本位制建立并实行的大部分时间里,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关于货币、汇率的各种理论也层出不穷。铸币平价说和国际借贷说是金本位货币制度下的主要汇率理论。铸币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这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只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并且买卖不受限制,就不会出现银行券的发行超过黄金储备导致过量发行,银行券就不会贬值,汇率也就会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国际借贷说亦称外汇供求说或国际收支说。1861年英国的戈森在《外汇供求》一书中阐述了国际借贷说。这是最早出现的较成体系的汇率学说。戈森认为:虽然物价涨落、黄金存量、信用状况和利率等都会引起汇率变动,但国际借贷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国际借贷的到期收付差额,才会引起汇率变动。这是应用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诠释汇率变动的原因。在这一时期,铸币平价成为两国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汇率波动主要是由于外汇供求变动,所以国际借贷说在形成后的二三十年间在汇率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金本位制时期,马克思认为两种货币的兑换以其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引起汇率变动的一般原因:一是对外的现金支付差额(不管造成差额的是何原因);二是一国货币(金属货币抑或纸币)的贬值;三是两国分别以金和银作为货币,这两种金属价值出现相对变动即两国铸币平价变动。马克思还分析了利率与汇率的相互关系以及民众心理对汇率影响等问题。

二、在战争与经济危机中应运而生的汇率制度和理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纷纷发行大量的纸币来弥补巨额的军费支出和财政赤字,致使汇率脱离黄金平价,处于剧烈波动状态,最终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各行其是的状态。也正是这种新的货币环境促使经济学家们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了最早的浮动汇率理论,引发了早期的“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汇率制度模式的争论。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在历史上实际是交替实施的,影响汇率制度变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战争和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国际金本位制下,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被稳定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不过,残酷的战争打破了这种汇率稳定机制,使战后数年内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不再受黄金输送点的约束,而任意地波动。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曾一度恢复了汇率的稳定,实行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但随后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使得稳定的汇率制度再次被浮动汇率所代替。各国为了尽早地摆脱危机,竞相采取了货币贬值的方法,各国货币的汇率完全脱离了黄金平价,汇率制度实际上处于浮动汇率制中。这种混乱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风暴的摧毁下,金本位制土崩瓦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取而代之,各国货币汇率跌宕起伏。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不断思考和摸索。面对这种新情况,许多经济学者探讨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问题并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在这一时期的汇率理论中,传统的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和利率平价说呈三足鼎立之势。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动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动。政府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以克里斯蒂尔尼为代表的非官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汇率贬值是因货币购买力下降所致的观点,这也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早期观点。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如何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

汇兑心理说是法国学者阿夫达里昂于192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所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除了需要用外国货币购买商品外,还有满足支付、投资或投机和资本逃避等需要,这种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外汇供需双方对外国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该主观评价又是依据使用外币的边际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这种评价是主观的,但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贸易收支、资本流动、投机状况等。不同的主观评价产生了外汇的供应与需求,供求双方通过市场达成均衡,均衡点就是外汇汇率。当这种均衡被打破时,汇率又将会随着人们对外汇主观评价的变化达到新的均衡。

汇率理论史上的国际借贷说和购买力平价说分别以外汇数量的多少和本外币币值的变化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而汇兑心理说则独树一帜,用心理因素解释汇率的变动。尽管汇兑心理说是以人们主观评价作为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基础,但投资者是根据各自的心理预期来决定资本转移的数量和方向,对外汇市场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可以说,汇兑心理说是较早把预期因素导入汇率分析的,为战后的预期理论奠定了基础。

利率平价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首先提出,解释了利率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化。投资者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把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资金的流入将使利率较高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凯因斯的学说解释了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差异同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远期汇率的推导过程就是应用了利率平价的理论。虽然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利率平价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和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在战争期间遭受了巨大创伤,经济实力大为下降,而美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为建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创造了必要条件。为构筑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又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外交家怀特的影响下,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由美国提出的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协议,从而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自始至终扮演了一个很主要的角色,确立了以美元为基准通货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给美国绑架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操纵国际的汇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双挂钩”制度: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打个比方,假设黄金是上帝,美元实际就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任何货币想跟与黄金发生任何关系,都必须借助于美元。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究其本质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浮动汇率。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而且其注重协调、监督各国的对外经济,特别是汇率政策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避免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的贬值“竞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这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战后各国经济增长与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世界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1948~1976年为7.7%,而战前的1913~1938年,平均每年只增长0.7%。同时,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成员国取消严格的外汇管制,也减少了各国经贸往来中的很多干扰和障碍,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奠定了一个较为宽松、稳定的局面。

自二战结束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的这段时期,各国经济对外开放扩大,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金融管制逐步放松,汇率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国内外利率、金融资产组合、国际资本流动、国民收入等联系更趋密切。这促进了汇率理论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和细致。这一时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日益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焦点,汇率理论与国际收支理论相互渗透、融为一体。1963年蒙代尔提出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并得到麦金农、哈伯勒和弗莱明的修正和补充。该理论认为:为达到货币区内各成员国的内外部均衡,各成员国在货币区内应采用固定汇率制,对外则应采用弹性汇率制。正是这样一种理论,最终促成了欧元区的诞生。

三十年间,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很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层出不穷,包括: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资产组合平衡说、目标汇率说、现代购买力平价说、现代利率平价说等。

货币主义汇率理论是在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50年代,卡根提出汇率是货币的相对价格的观点,强调货币供求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较为完整的货币主义汇率理论是由约翰逊提出并由蒙代尔和弗兰克尔等加以阐发的。它运用短期分析和存量分析方法,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向资本项目,把汇率的变动直接与货币供求联系起来,把货币数量论与购买力平价说结合起来。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是在马柯维茨和托宾的流动资产选择理论的基础上,于1975年由美国的布兰森提出并由弗兰克尔、多恩布什加以补充的。它发展了国际借贷说,吸收了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汇率理论中的有关观点,首次将资产存量引入汇率决定的分析,把经常项目、收入等真实变量纳入资产供求变动之中,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资产市场均衡上。它将存量与流量分析结合起来,将短期与长期分析结合起来,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分析结合起来,将预期、非货币资产及由于本国与外国金融资产不完全替代所导致的风险升水等因素综合加以考察。依该理论之见,国内外金融资产之间存在收益率和风险的差别,且不可完全替代,汇率是以不同货币计值的资产间的相对价格。投资者持有各种不同资产的均衡资产组合,且经济变量与条件的变动都会影响他们意愿持有的资产构成和规模。2.“特里芬难题”

在国际经济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天才经济学家的名字是必须被牢牢记住的,他再次证明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世界经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内得到一定的恢复,当西方社会普遍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欢欣鼓舞、弹冠相庆时,一个不合时宜的耶鲁大学教授却预言了这个体系的最终倒掉的命运,并对美元框架内的世界经济发出了警告。是的,他就是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

当时主流经济学界和大多数经济学家并不认可特里芬预言,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特里芬是少数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潜在危机的经济学家之一。然而,没有人对他的警告引起注意,即使他的预测即将明确地变为事实的时候,也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众所周知,美国的崛起,是基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的战争财,尤其是二战结束时,美国成为了战胜国的领袖,不但在军事上达到了控制全球的顶峰,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指点国际经贸事务。当时的美国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75%,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使得美国凭借着雄厚的实力成为世界上无可匹敌的经济大国,非但如此,由于整个欧洲都欠美国的债,美国还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债权国,底气十足。就这样,挟“黄金以令诸侯”的美国,最终建立了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高处不胜寒,空前强大的地位也意味着空前沉重的责任,与黄金挂钩的美元本位制,同样蕴含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常常有人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解释问题的由来: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不幸的是,在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就是这个媳妇。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安排,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维持信心和提供清偿力却是一对矛盾尖锐的冤家,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意味着贬值,则会出现信心危机。而且,战后黄金生产相对缓慢,而国际贸易却迅速发展,各国出口大幅增加,对美元需求也急剧上升,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其一度巨大的贸易顺差,很快变成巨额逆差,由此留下了国际收支赤字的“大窟窿”。虽然美国有铸币权,随时可以印美钞,逆差看起来不那么可怕,但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容易导致美元贬值,不利于其世界货币的角色扮演;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方面是美元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熬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特里芬于1960年在其论著《黄金和美元危机》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因此这种两难的尴尬境地被称为“特里芬难题”。那时,第一次美元危机正在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考验。这本中译文仅182页的小册子,也成为特里芬教授最具知名度的著作,是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学术参考。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理论命题的成立都应以其对现实的洞察及对寓于其中的内在矛盾的揭示为前提。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正是寓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的矛盾,这恰恰是对现实的深刻审视。早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尚处于正常运行的50年代,特里芬就开始对该体制的生命力表示怀疑,结果,便是1960年“特里芬难题”的正式提出。特里芬总结道: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然而美元的国际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结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从而美元的兑换性难于维系。如此两难困境,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只是时间早迟而已。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无法避免的。历史的发展,也验证了特里芬难题的正确性。3.“尼克松冲击”和“史密森协议”

先天不足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很快就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战后,由于美国经济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大多数国家的重建依赖从美国进口大量物资产品,美国国际收支表现为贸易顺差。然而好景不长,根据“特里芬难题”,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稳定,美元需求大幅增加,积极扩大出口,于是,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久便开始发生逆转。渐渐地,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虽然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但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国际社会反响强烈,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有代表性。戴高乐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美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却无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各种经济调整措施,不但得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还要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一反一正,美国和其他国家对待赤字的方式简直天壤之别,太过不公。而对于盟友们的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罔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原因非常简单,面对唾手可得的解决方案,谁又愿意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调整、改革呢?由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巨大的国际收支赤字,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元信心的严重不足,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请求其他国家予以合作,共同稳定金融市场。各国虽然与美国有利害冲突和意见分歧,但美元危机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制度,也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因而各国采取了协调冲突、缓解压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稳定美元。除合作性措施之外,美国还运用政治压力,劝说外国政府不要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并曾就此与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达成协议。

法国后现代大师德里达曾说过“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事,动摇、改变了世界的根基”。诚然,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是个多事之秋。特别是60年代后期,西方世界在经历战后2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持续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与之对应的,却是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这极大地震撼了世界,改变了世界格局,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武装斗争波澜壮阔,捷报频传。同时,美国的侵越战争激起了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愈演愈烈。而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西方的左翼思潮在不经意间遥相呼应,更是给那一代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968年,是这个疯狂年代的最好注脚,好像所有的矛盾都在这一刹那爆发。法国爆发“五月风暴”,苏联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越南展开“春季攻势”,而在美国,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在这一年相继被暗杀,国内反战和民权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这些影响世界的大事件面前,1968年的“黄金危机”似乎显得无足轻重,无人问津。而事实上,这次危机造成的深远影响丝毫不亚于前者。

简单地回顾一下这次危机的全过程,我们发现,其大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英镑贬值风波

英镑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都很脆弱,在1964、1965、1966年受到了连续攻击。1967年11月,“十国集团”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召开,西方国家同意协力挽救英镑,但是这个尝试失败了,11月17日,英国大使通知美国总统约翰逊,英镑将在第二天贬值14.3%。

因为中东“六天战争”、黄金在工业中使用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了新的生产量,以及苏联在1966~1967年拒绝向世界黄金市场提供黄金等原因,已经使1967年的黄金市场十分紧张,英镑的贬值引起更多的纸制货币兑换黄金,加剧了这种紧张。1967年11月20~27日,市场已经兑换了64.1亿美元黄金,其中美国占了59%。

为了保持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从三方面保护美元:第一,总统再次承诺保证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第二,为了预防产生新的竞争性货币结盟,财政部长和政府当局通过各种途径说服其他国家同意维持现有的体制和汇兑比例;第三,财政部长福勒要求美国国会通过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的一整套计划来平衡国际支付,恢复和重建对美元的信心。

第二阶:段挤兑黄金

美国政府救市措施宣布之后,国际金融市场表面上恢复到了风平浪静,1967年12月4~8日,有900万美元黄金回归市场。但是马上又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11~15日又起波澜,黄金库损失5.48亿美元黄金,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黄金库成员国提出退出干预伦敦黄金市场。

美国尽力补充黄金来满足扩展的世界经济对黄金的需求,稳定黄金市场。根据货币法定要求,一个国家发行纸制货币时,必须有相应的25%的硬通货储备,1967年的世界市场上大概必须有1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来满足美元的可兑换性的承诺,投机商们越来越相信美元将无法支撑下去,美国和世界的其他国家将被迫提升黄金价格,他们“赌博式”疯狂买进黄金。其他国家对以美元作为储备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

危机在1968年3月终于爆发了,福勒在3月4日向总统汇报时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平静之后,黄金总库在一周之内流失了1.23亿美元黄金,其中在星期五就流失了0.88亿美元,今天已经损失了0.53亿美元,在这周的余下时间里,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流失。”3月8日,国家安全顾问罗斯托汇报:“黄金总库遭受到了第三次最大流失,达到了1.79亿美元”,此时,政府对投机已经失去了控制,3月13日流失黄金2亿美元,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马丁警告他们的欧洲同行,美国将关闭黄金市场。3月14日,黄金的天流失量达到了近4亿美元。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美国要求英国在周五,即3月15日关闭伦敦黄金市场,邀请黄金总库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周末到华盛顿商量对策。

第三阶段:“华盛顿黄金协议”的签订

十国集团的华盛顿会议达成了“华盛顿黄金协议”:第一,黄金交易实行“双重价格机制”,即由中央银行控制的35:1交易的官方市场,根据需求决定价格的面向投机商和工业的私人市场。第二,废除黄金准备金制度,直接增加市场上流通的黄金数量,所有国家将在冻结黄金和维持美元价值的承诺下保持黄金库存。第三,“特别提款权”的出现。通过“纸黄金”的形式来满足日益扩张的世界经济对通货的需求,各国将“纸制黄金”存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特别提款权”的形式来稳定本国通货,利用实际黄金和美元来完成国际结算。“华盛顿黄金协议”的最后签字标志着“黄金危机”的结束。

其实,1968年黄金危机的爆发,看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和投机商人的一致行动有着直接关系。但究其本质,这次危机无非是“特里芬难题”的一次直接体现和集中爆发而已。60年代中期,越战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的进一步恶化,大大加快了美元危机的到来。到1968年3月,其黄金储备已降至121亿美元,只够偿付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为了平抑金价,保持汇率的稳定,黄金总库只能大量抛售黄金,结果导致各国更加不信任美元,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巴黎市场金价一度涨至44美元1盎司。虽然美国通过大量抛售黄金以及要求盟国协助的方式暂时逃过了美元崩溃的命运,但如同任何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案一样,美元的信任危机迟早会再次到来,被抛售的命运也不可避免。

1971年5月,欧洲市场再次爆发大规模抛售美元风潮,到当年夏天,美国黄金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了一场资金外逃的狂潮,并于7、8月份达到了顶点。1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被人们称为必要的、永久的“战争基金”,如果这一数字继续减少的话,对于美国会产生致命的打击。面对这一严重状况,美国政府意识到必须立即做出反应。

1971年8月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向世人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兑换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并对外国产品加征10%进口税率,直到美国的所有贸易伙伴同意其货币对美元升值为止。这一政策的宣布立刻引起国际社会上的一片哗然,这一政策令西方国家股价普遍下跌,严重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国际经济、金融的动荡。美国采取这些措施事先并没有与其他国家打招呼,美国违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并做出极端单边主义行动的行为令国际社会感到愤怒。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不负责任的抛弃,一次严重的背叛,这次极端的行动被喻为是对盟友发动的一场经济战争。

事实上,这也是美国在国际货币事务上采取的第一次单边主义行动,显然,这是典型的赤裸裸操作汇率的霸权主义。由于当时日本经济腾飞,而美国作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大量外汇储备以及贸易结算使用的都是美元,伴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日本通过多年积累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也不可避免地大幅缩水。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日本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被日本金融界称之为“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中断美元兑换黄金”这一惊人的决定,给了国际货币体系致命的一击。蛮横的美国人在随后就新的货币政策问题与别国谈判时始终咄咄逼人,甚至威胁欧洲及其他各国说:“美元是美国的货币,而它所造成的问题却是你们应该解决的。”面对美国如此强硬态度,各国一直与其僵持了4个月,直到1971年12月17日,美国财长康纳利才在华盛顿史密森学会的红楼里导演完了最后一出戏,十国集团在华盛顿举行秘密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达成调整货币比价的协议。由于会议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大厦举行,这个被尼克松称为“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货币协定”又称作“史密森协议”,或“华盛顿协议”。在这份艰难降生的协定中,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

其主要内容大致如下:(1)美元对黄金贬值7.8%,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2)其它国家的货币,除加拿大元继续浮动外,大多数作了不同程度的升值。(3)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的汇率波动从正负1%扩大到各2.25%,波动幅度共4.5%。(4)美国取消进口附加税和投资税。

但是,强扭的瓜不甜,经济规律也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协议订立半年后英国宣布英镑浮动,其他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实行货币浮动,本协议规定的货币固定比价实际上失效。随之美元大幅贬值,日本政府在短暂抵制后,也被迫放开日元汇率,日元汇率从1971年的1美元兑310多日元升至1973年的1美元兑280日元左右,升幅度约12%。“尼克松冲击”与“史密森协议”实际上是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转嫁和反转嫁美元危机的斗争过程中所达成的一项临时协议。《史密森协定》的签署使美元得到了更大的空间,美元中止了兑换黄金的义务,再也没有任何牵制力量,但别国货币还要继续被其钉住,都与美元同呼吸共命运,成了美元的臣子。1973年初,第八次美元危机后,美元对黄金再度贬值,各国先后放弃“史密森协议”规定的新汇价,实行浮动汇率。至此,这次旨在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尝试宣告失败,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彻底解体,而“史密森协议”也仅仅生存了15个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美元的连续下滑和汇率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社会新的不安,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了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牙买加协议”,确立了浮动汇率制度,并于1978年4月开始生效。4.浮动汇率制度登上历史舞台——“牙买加协议”

实际上,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浮动汇率制度开始渐渐登上历史舞台。而“牙买加协议”生效后,新的制度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西方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便开始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过此时,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仍然实行钉住、挂钩的汇率制度,其货币一般都选择钉住美元、法郎、马克、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然而,在世界上主要工业国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背景下,这种钉住汇率的安排已经不同于原先的钉住汇率制。由于主要货币之间汇率不断波动,于是钉住某主要货币的一国货币便绝不可能同时与其他货币都保持固定的比价,选择钉住其中任何一种主要货币,便意味着本币的汇率将对其他主要货币浮动。此时主要西方工业国的货币汇率基本由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实行浮动汇率制后,金本位制乃至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化为乌有了,不再有任何作用。所以,原先虽然死板但稳定的国家汇率体系,从此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不再由各国政府规定,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本国货币升值,汇率上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上浮。汇率的上下波动成为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也是经常现象。

1978年4月1日“牙买加协议”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5.“广场协定”和“卢浮宫协议”

20世纪80年代中期,浮动汇率制度才刚刚起步,国际金融形势就又开始风声鹤唳,在此期间,日元对美元汇率发生了两次大幅度调整:一是1985年9月广场协议,主要为解决日美贸易争端,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二是1987年2月卢浮宫协议,主要为解决美元过度贬值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日元对美元出现短暂性的大幅度贬值。日元对美元汇率这两次大幅度调整,起因在日美贸易摩擦和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利益的现实需要,都是在美国主导下,通过国际社会施压和国际会议协调汇率机制来促成和实施的,对日美等国和世界经济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

1980年,在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经济的长期滞涨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由于越战造成的大量财政赤字的不良影响仍在继续,而战后的科技革命带来的高速经济发展也开始进入了一个低潮阶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之前,实体经济也缺乏新的增长点。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昔日需要援助的盟友,也似乎在一夜之间成长为新的强大竞争对手,贸易顺差转变为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出口锐减,进口剧增,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增加。同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不断贬值的美元更是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面临这样严峻的局面,个性强硬的里根总统当然要有一番作为,在其一系列振兴美国的新经济政策之外,恐怕最令世人侧目的就是高举汇率大棒横扫竞争对手的行径了。由于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况且,斗转星移,昔日的战败国,惟命是从的小兄弟日本,到了1985年,已经成长为经济巨人,此时的日本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销。同时,日本人在美国大量置地置产,疯狂收购,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终于,美国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开始坐不住了,他们一次次游说美国政府,提交议案,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出面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同时,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也纷纷著书立说,支持弱势美元政策的推行。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由美联储出面操持,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协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在两年半的时间内,促使美元对日元汇率由当时1美元兑换237日元升至1美元兑换120日元。“广场协议”签订后,以美国为首,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从决策生效到一年半后的“卢浮宫协议”达成之时,美元的币值大幅度下跌了40%。

二、“卢浮宫协议”收拾残局“广场协议”之后,尽管美元对日元等非美元货币大幅度贬值,但由于美国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自身财政状况,同时由于货币贬值存在“J曲线效应”,即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

在广场协议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不仅没有缩少,反而继续恶化。1987年,美国贸易赤字达1680亿美元,占GDP的3.6%,其中,3/4的赤字来自日本和西德的经常项目盈余。美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和外债的急剧增加,影响了外资向美国的流入,市场对美元信心下降。于是,美国对日本和西德的贸易摩擦又重新加剧,继续让美元贬值明显弊大于利。同时,受日元和马克升值的影响,日本和西德外贸出口下滑,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日本经济增长率从1985年4.2%下降到1986年的3.1%,西德经济增长率1985~1987年在2%左右徘徊。此外,日本和西德对美国未能按广场协议有效削减财政赤字表示不满。而且,美元大幅度过快贬值也引起了国际外汇市场和世界经济的较大震荡,这引起了主要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忧虑,他们希望保持美元汇率基本稳定,这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当时,美国可以选择提高国内利率的办法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减缓美元过速贬值。然而,美国担心提高利率会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萧条,所以否定了这个解决方案,反倒更希望日本和西德压低利率。至此,损人不利己的“广场协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抵制,美国也必须做出进一步的表态了。

为了稳定国际外汇市场,阻止美元汇率过多过快下滑,通过国际协调解决发达国家面临的政策难题,1987年2月,在美国主导下,G7国家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巴黎的卢浮宫达成协议,一致同意G7国家要在国内宏观政策和外汇市场干预两方面加强“紧密协调合作”,保持美元汇率在当时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此次会议协议史称“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强调G7国家加强“紧密合作”对维护美元汇率稳定和世界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全球更加平衡的经济增长在促进国际间外汇收支平衡中具有中心作用,实际是指美国贸易伙伴加快经济增长有助于解决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协议主要约定包括:日本和西德等实施刺激内需计划,美国进一步削减财政赤字;G7国家加强外汇市场“干预协调”,秘密保持美元对日元和马克汇率的非正式浮动区,如果汇率波动超出预期目标5%,各国要加强合作干预等等。“卢浮宫协议”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动荡。6.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而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逐步放开的市场经济,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伴随着每个时期的特殊情况,经过了大概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

一、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48~1952年)

从1949年到1952年,属于人民币汇率起伏不定的阶段,经常大起大落,这和国民党留下的货币政策烂摊子是分不开的。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不过,建国之初,各地汇率并不统一。这是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形势造成了全国各地区物价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各解放区的人民币以天津口岸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外汇牌价。一直到1950年7月8日,随着国内战争的逐渐结束,大陆实现了统一,经济秩序也逐步恢复,此时人民币才开始由国家统一确定汇率,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

在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频繁变化且整体处于大幅度贬值阶段。在这个时期,人民币汇率以美元为基础,共调整过52次,由1949年的1美元折合80元旧人民币,调整到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折合42000元旧人民币,相差525倍。这主要是由于该阶段新中国急需各种重要物资,需要积累外汇用于购买,所以鼓励出口,同时国内物价不断上升,而国外物价相对稳定,所以,以人民币表示的外币价格不断上升。

1950年3月到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转为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由1950年4月的1美元折合42000元旧人民币,调至1952年12月的1美元折合26170元旧人民币,这次升值是由于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的需要。经济政策统一后的新中国,物价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美国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刺激了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另外,为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保证外汇安全,大量进口战略物资,也使人民币的升值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的汇率政策是“进出口兼顾”,升值幅度控制在一个比较平衡的范围以内。

总之,这一时期的外汇制度以国家集中管理为主,用于调整对外贸易,制定汇率的主要依据是物价水平。

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3~1972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保持了长期稳定。由于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物价不再有大的起伏,而进出口贸易被国有对外贸易机构垄断,采用进口高关税的方式来补贴出口亏损,所以汇率也就失去了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作用。从国外看,在这个时期,西方各国之间的汇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人民币汇率在原定汇率基础上也基本保持了稳定,只是在个别国家货币公开贬值或升值时才作相应调整。

三、人民币被严重高估阶段(1973~1980年)

1971年8月,美国禁止各国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从1973年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期,西方主要工业国的汇率频繁而且大幅度地变动。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为了避免受到西方国际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相对稳定,促进外贸正常健康发展,人民币开始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即选用与我国外贸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放入“货币篮子”,再根据“篮子”中的货币浮动情况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用哪些货币,多少货币,其调节权重多少都由国家统一掌握。从事实来看,美元、日元、英镑、西德马克、瑞士法郎等在中国的货币篮子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由于选用货币和权重的变动,该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频繁,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调整了61次之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1971年、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以后美元汇率又持续下浮,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1979年达到1.49人民币/美元的水平,汇率高估现象不断趋向严重。

整体来看,这种制度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而这种中庸兼顾的方式也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及减少汇兑风险。不过,由于这种权重的调整客观依据不足,没有理论证明,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断色彩,从而使汇率水平的合理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况且,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严重背离,人民币对内贬值,但对外不跌反升,汇率日益失去了其经济杠杆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矛盾。

四、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时期(1981~1984年)

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严重高估的人民币汇率极大地破坏了出口贸易的正常运转,一度出现出口赔钱,进口反而赚钱的怪诞现象。为了改变这种尴尬局面,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外贸体制,包括打破外贸垄断经营、建立外贸企业自我运行机制、改革进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消除价格和汇率扭曲等。为了扩大进口,刺激对外经贸企业的积极性,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也就是对外贸易单位和出口生产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而国家按一定比例拨发给他们相应外汇留成。同时,从1981年1月1日起,规定贸易内部结算价按照1978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2.53人民币/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润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2.8人民币/美元。这实际上是使人民币贬值50%。而对外,官方汇率仍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制度,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以及侨汇结算。

实质上,人民币汇率就正式分为了两种,一种是使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内部结算价。这一时期,由于贸易内部结算价的实施,中国的外汇储备开始稳步上升,国际收支明显好转。

五、人民币不断贬值阶段(1985~1994年)

实行内部结算价,虽然有其促进出口,增加外汇的优点,但对非贸易性外汇收入是一个损害,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外贸的亏损度,在对外经济中陷入被动。另外,由于两种汇率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混乱、出口换汇成本较高,而且国内物价上涨,内部结算价却没有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相应调整,使得外贸亏损扩大,财政补贴增加,所以内部结算价注定是一个过渡政策。

从1985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内部结算价,贸易结算和非贸易外汇兑换统一应用官方汇率计算。不过,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的高估,以及内部贸易结算价的取消,使得出口变得日趋艰难,为了支持出口,调节国际收支,人民币汇价不断调低。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由2.80人民币/美元逐步调整到3.20人民币/美元;1986年7月5日调至3.70人民币/美元;1990年11月17日调至5.22人民币/美元。这期间人民币汇率的下调,主要是依据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上升的变化。

一方面为了鼓励出口,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外贸改革,推行承包制,逐步取消财政补贴,从1988年起中国增加了外汇留成比例,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形成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调剂市场汇率日益成为补偿出口亏损、促进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1991年以后,由于前几次大幅调低人民币汇率对国民经济和物价影响较大,企业难以承受,所以人民币汇率开始做些小额的下调,1992年1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下调至1美元合5.8860元人民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出口企业和民间外汇储量逐步增加,外汇调剂市场和黑市开始活跃起来,最高时甚至达到1美元兑换10元人民币的高价,这和官方报价相比,出现了严重偏差。为了增加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整肃外汇市场,中国政府于1994年1月1日宣布外汇汇率并轨,并实施强制结汇制度,此后人民币与美元间的汇价变为1美元合8.70元人民币。

六、人民币小额升值阶段(1994~2009年)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后,将官方汇率向市场调剂汇率靠拢,改双轨制为单一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此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关系就成为了决定汇率的重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的干预不再通过行政手段,而是以平等的会员身份参与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买卖,向外汇市场吞吐外汇,以保证基准汇率的形成符合国内经济的需要和保持各银行之间挂牌汇率的基本一致和稳定。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是黄金,这种典型的超主权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不约而同地使用,也再次证明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随着纸币和银行券的逐渐应用,黄金渐渐退出了人类商品交易的第一线,转而退居幕后进行调控。在近现代史上,伴随着大英帝国崛起,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权利的英镑就是纸币中的佼佼者,它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带有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后美国渐渐崛起,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美元为了争夺更多经济话语权,向老霸主英镑发出了一次次的挑战,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货币王朝。那么,这些主权货币,凭借什么成为全球硬通货,它们如何从中受益,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衰败呢?

第三章 一场有关汇率的博弈——从英镑到美元

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是黄金,这种典型的超主权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不约而同地使用,也再次证明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随着纸币和银行券的逐渐应用,黄金渐渐退出了人类商品交易的第一线,转而退居幕后进行调控。在近现代史上,伴随着大英帝国崛起,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权利的英镑就是纸币中的佼佼者,它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带有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后美国渐渐崛起,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美元为了争夺更多经济话语权,向老霸主英镑发出了一次次的挑战,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货币王朝。那么,这些主权货币,凭借什么成为全球硬通货,它们如何从中受益,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衰败呢?1.第一种世界货币——英镑的诞生

徜徉在世界地图之前,信手一指,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端,从这里划过一道海峡,北方有一个岛国,国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而我们通常叫它英国。这个面积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曾是一艘无敌巨舰,遨游在全世界任何人类能到达的地方,人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而且是率先迈入现代社会的国家。而与此同时,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英国同样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英镑,替代黄金在全球范围内通行无阻,这也是代表某一国主权利益的货币成为世界通用储备货币的开始。

而在历史上,英国却并非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国家,160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随后,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大约比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早一百年,其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稳定荷兰的经济。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得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人称“海上马车夫”。不过代表荷兰国家主权的货币——荷兰盾,为何没有借此东风成为世界货币呢?

历史的风云际会比较复杂,但究其原因却很简单,如果缩减成四个字的话就是“时机未到”。虽然当时荷兰成为欧洲的“海上马车夫”并拥有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但是,世界性的经济、金融格局还未形成,特别是当时的国际交易主要使用贵金属货币直接进行结算和支付,在银行券尚未普及到国际交易中之前,执行国际货币职能的主要是贵金属铸币,因此尽管荷兰拥有一系列有利条件,不过生不逢时,也只能与货币霸权失之交臂。

荷兰错过了历史的机缘,英国却迎头赶上,从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将近三百年中,不列颠人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从而夺得了世界霸权,称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不过,英镑走上国际舞台,却是要先从英格兰银行的成立谈起。

17世纪的欧洲,战争成为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欧洲列强以及它们的统治者国王贵族们,越来越喜欢用战争来解决彼此间的分歧,从宗教偏见,到领土争端乃至国家利益,无一不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理由。而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为征服欧洲发起的一系列征战,更是让整个欧洲卷入了一场“局部世界大战”。不过,打仗不单是要死人,更是金钱的较量。从军队的招募,武器装备的制造维护,到战争时期的军费开支,都必须有大量的财富来支撑。而伴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先进武器成本的提升,战争的代价越发高昂。在16世纪打一场战争需要几百万英镑,到17世纪末,则需要几千万英镑,而在拿破仑战争末期,开支就要达到上亿英镑。要得到荣誉和更大的利益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当最繁荣的国家都无法靠平时正常的收入来应付战争开支时,国家便开始借款打仗了。

此时的英国,其一贯国策是在欧洲大陆采取均势政策,在诸侯混战的局面下攫取最大利益。为了执行这样的国家策略,不列颠人不但要在很多战争中进行干涉、介入,而且在出现像法国、俄国这样的野心勃勃的超强大国时,更要直接出兵,举国参战。所以,在战事频仍的17世纪,如何筹到战争款项成为了英国王室最头疼的问题。之前,国王的权力比较大,偶尔耍赖借钱不还,或者拖欠还让人无计可施。可惜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将国王废绌,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决定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执政的女婿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因为这场革命未发一枪、没有流血,后人称之为“光荣革命”。

这次革命,是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君权不再是上帝的旨意,国王也由议会决定产生,真正成“神授”变成了“民授”。从此,延续千年的王权性质在英伦三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从此,国王不能随意侵犯国民财产,借了国民的钱也必须归还。“光荣革命”后的第二年,英国就卷入了同法国长达百年的战争中,而当时所有的英国人,尤其是有钱人,都不能不关注这场似乎无休无止的战争。面对严重缺乏军费的英国王室,人们的心情显得十分复杂。尽管当时伦敦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但他们仍然不愿意贷款给王室,因为有两点担心:一是害怕王室赖账不还,二是担心王室打了败仗,自己将血本无归。以至于开战时的1689年,英国王室只筹集到了很少的一笔钱。由于当时的法律已经规定国王不能赖账,于是,一个为战争筹款的机构应运而生。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格兰银行诞生了。

1694年,伦敦城内的1286名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筹集了一些资金,贷款给英国王室,这就是英格兰银行诞生的雏形。在短短的11天内,英格兰银行就为政府筹借到120万英镑,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不过,不要以为商人们只是因为热爱祖国,这同样是一种投机行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时给王室的贷款利息高达8%,只要战争打胜了,不止帝国荣耀,商人们同样赚个盆满钵溢。同一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不过那时英镑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货币。因为当时黄金在同步流通,英镑当时只是记录黄金的单位,本身没有价值,英镑真正有了价值是在一个多世纪后的1816年,当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在随后的岁月里,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同时为了防止英国王室滥用信贷,同时建立起银行的信任体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非常严格苛刻的规定,例如,1811年,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审计长就曾拒绝支付一笔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原因只是国王由于在生病,没能及时盖章,这笔前线急需的款项就被暂时搁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格兰银行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规范的规章制度带来的信誉度飞跃是一个重要因素。正是有了如此严格的法制化银行信用体系,无穷无尽的民间资金才源源不断地流入到英格兰银行资助英国进行战争,而一次次胜利又给这些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增加了民众支持战争的热情。英国当时的对手法国,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比英国要强大,可英国在战争中却总能获胜,就是因为法国财政部门常常在筹集军费中遇到困难,而英国的军费却非常充足。因此,当时的欧洲有一句名言: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拥有最后的一块金币。

从此,拥有强大财力保障的英国军队,不再满足于欧洲,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而战争的结果几乎总能获胜,英国从贵族到平民,人人都越来越狂热地支持这种一本万利的战争,而这种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扩张方式,使得英国最终确定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霸主地位,也为英镑最终取代黄金成为世界货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皇家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

人类历史上,有这样一些谜一样的人,他们拥有令人惊讶的天赋,及远超出所处时代的思维高度,在各个学科中纵横捭阖,无所不能,其深邃的内心,没有人可以看得透、读得懂。正是这些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启蒙者和领航者。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便是这样一批人的代表。

提起牛顿,三岁小儿也能给你讲讲他和那个神奇的苹果的故事。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深奥难懂的书中,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从此奠定了牛顿作为一名数学和物理学家的学术地位。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著名的科学家在12年之后成为了英国皇家铸币局的局长,并工作长达3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但成为一名官员,还扮演了金融学家、货币学家、侦探、甚至检察官的角色。最终,还为金本位制的建立,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牛顿在剑桥大学的教学生活并不愉快,虽然担任当时全世界数学界最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首席教授,可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听懂他在说什么,所以他有些曲高和寡,而且大学教师的收入也不高,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同时,情感的孤独,好朋友的背叛,以及和胡克、莱布尼茨有关学术上的激烈争论,让这个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慢慢崩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的行为越来越偏激、乖僻,变得难以沟通和交流,他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他讲课的内容,有兴趣参加其学术讨论会的同仁也越来越少,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一代天才将就此陨落。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查尔斯·蒙塔古——牛顿的学生和好友。蒙塔古当时也在三一学院任教,不过,和牛顿不同的是,他家世显赫,当时受封哈利法克斯爵士。其实,多年以来,蒙塔古一直在为牛顿抱不平,一个堂堂的三一学院首席教授,研究成果和著作足以改变整个人类发展的方向,却终日蜗居在残破的旧公寓,未曾有过任何实际层面的职位晋升,薪水也只能勉强糊口。而同时代、同辈的很多科学家,在当时都已获得王室和教会的赏识,出任政府要员或者享受贵族名位。作为贵族,蒙塔古自己也早已身居高位,在王室和贵族圈里人脉极广。看到昔日的老师身心俱疲,精神和物质上都困顿萎靡,蒙塔古再也无法忍受了,他认为自己有义务给老师兼好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其实,很早蒙塔古就曾经和很多贵族朋友一起,推荐牛顿出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长一职,却被校方以得不到教会支持为由拒绝。在当时的大学,教会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想让牛顿得到教会的赏识似乎是遥遥无期了。然而,机会终于还是来了,1694年,蒙塔古出任英格兰财政大臣,手握重权的他,决定凭一己之力将老师拯救出当前的窘迫困境,于是在蒙塔古爵士的大力推荐下,牛顿于1696年来到英国皇家铸币局担任监督。正是这一次的选择,成就了英国乃至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引发了英国货币发展进程中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甚至为日后英国在全球建立经济霸权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次的选择,也是大科学家牛顿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他“三十年治学,三十年从政”,成为后世众多史学家争议不断的一个话题。

监督这一职务相当于国王在铸币局的代表,其实是个闲差,但薪水很高,足以改善牛顿的清贫生活。其实,这也正是蒙塔古所考虑周全的地方,他想让老师既能通过这份薪水丰厚的闲差改善经济条件,还能同时继续从事三一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过,牛顿可不是一个混日子的庸人,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既不辜负朋友,又能赢得英王信任,是他此时考虑最多的事情。在新的挑战面前,牛顿很快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每天都准时前往皇家铸币局所在地——伦敦塔上班。他不仅主动参与新币种的技术攻关和数量发行,为了打击假币,他不但亲自明察暗访,搜寻证据,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更亲自跑到血淋淋的刑场监督处决制贩假币的罪犯。这样的工作热忱和出色业绩,很快就打动了英王,1699年,牛顿当上了铸币局局长,全面主管帝国货币铸造的一切事务。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天赋,快速学习会计制度、亲自清理账目、编制工作索引,不足三个月就将铸币局整顿得井井有条。牛顿的工作巨细糜遗,他甚至详细研究了造币厂每一班次的运转情况,记录产生的各种费用,如熔化锅的成本和使用次数等。他还认真研究了铸币的过程,运用多年科学研究中培养成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改进铸币流程,大大提高了流水线的效率,在他的监督下,原来估计需要9年的铸币过程不到两年就可以完成。此时,他的年薪达到近2000英镑,据说按当时物价可以造4个格林尼治天文台,此时的牛顿,终于跻身英国上流社会圈子,可以称得上是名利双收,不过他也的确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远大于此。

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事实上,皇家铸币局的工作并非只有打击假币、铸造新币那么简单,个中的玄妙和矛盾之处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飞速进步而愈加复杂。当时的牛顿已经参与到国家货币政策讨论和决策当中,并负责实施议会通过的关于整顿货币的法案。在金属货币仍然大行其道的那个时代,铸币局的决策维系着全国乃至欧洲货币体系的健康和稳定。而牛顿,正是手握决策权的关键人物之一。

17世纪,由于黄金数量有限,流通量极少,并未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易工具,所以银币是当时英国的主要货币。不过金属货币却有着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容易磨损,一枚银币经过多年的手手相传,花样和面值几乎都模糊不清了,银币重量减少,其所代表的财富也在人们心中逐渐减少。这就必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不足值的货币大量存在于流通领域,并且人们普遍按照面值来接受货币,那么持有足值的货币进行交换就不合算,足值的货币便会越来越少,不足值的货币会越来越多。同时由于银币不能长期保值,促使部分人宁愿将未磨损的新银币熔化成银块,去换回价值更为稳定的黄金甚至外国货币。旧的货币因磨损逐渐贬值,新的货币因不受信任而遭抛弃。在两种原因共同作用下,流通中的足值货币数量大大减少,造成通货紧缩,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财政总收入中,不足值的硬币甚至占到了50%,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国家的信用和用统治者权威担保的货币信用也严重受损,使国家货币体系慢慢陷入瘫痪。当时,在新大陆已被发现,海外贸易兴起的大时代背景下,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无疑给帝国成长中的国际贸易带来沉重打击。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回收并重铸货币的议题再次被国会提出,并进行方案的讨论。

在确定回收的旧币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究竟是按照面值(计算单位)来定,还是按照实际含金属的重量(金属重量)来定,在当时分成了尖锐对立的两派。当时的财政大臣朗兹认为,应该按照面值来确定货币单位。将所有新币的面值提高25%,但重量只保持原先的80%,将“货币成色不足”彻底合法化,令货币贬值成为事实。这种做法无疑对王室最为有利,因为这样可以冠冕堂皇地用少量的白银铸造更多的货币,以清偿堆积如山的战争贷款和国家债务。而哲学家洛克认为,应当遵循旧制,按照原有标准重铸货币,以代替流通中的旧硬币。而且,洛克认为,白银是本位币,如果黄金兑换价格上涨,应该调低黄金价格。这时候,牛顿对于金融领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基于民权保障的思想和对于朋友洛克的惺惺相惜,他义无反顾地支持洛克的主张,于是,在重重压力下,英国国王最终同意后者的提案。

可是,令牛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支持的方案是枚苦果,而最终吞下这枚苦果的,不只是王室,更是自己管辖的皇家铸币局。按洛克方案,政府要拿出一大笔白银用于铸造新币,而债务却丝毫不减。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铸造新币的压力结结实实地落在了牛顿的肩上。由于在新币铸造过程中对银币重量和成色执行了极为严格的标准,结果到了年底,白银储量正式告罄,几家造币厂叫苦连天,明明是银根短缺,甚至无银可铸,却仍要承担越来越多的铸造任务,新币发行根本难以为继。铸币局的尴尬一直持续了3年,结果还是没能完成当初规定的铸造数量,以国家和政府作为权威担保的银币,在公众中彻底失去了信誉。身为铸币局最高领导的牛顿,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受挫之后的牛顿,开始用他那不平凡的大脑思索,虽然朗兹方案伤害了民众的利益,却切实可行;而洛克方案空唱大道理,即使没有错,却难以实施。此时的牛顿,冷静了下来,拨开云雾见天日,身为学者的他,始终坚信,现实比理论更有说服力,只有从实际出发,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而现实又究竟是个怎样的情况呢?随着银币公信力的荡然无存,人们纷纷以白银换取黄金,牛顿注意到,一个金路易在法国价值为17先令,而在英格兰为17先令6便士,这个差价更是推波助澜,导致黄金大量流入伦敦,而白银流失更加严重,连铸币局自己也开始大量储存价值相对稳定的黄金。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金价上扬,金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而伴随黄金的大量流入,金价也开始自动回落,正式成为价格受市场调控的流通贵金属。

基于对事实的尊重,牛顿在1717年9月21日向内阁递交的货币报告中,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指出,当时英国的现实是,随着黄金的大量流入,以及银币信誉的严重不良,人们已经开始拒绝使用白银进行支付。即使接受白银,支付者也要付出额外的费用。而且,黄金的大量流入也使金价自动回落。虽然,当时英国尚有很多银器,把这些银器融了拿来进行铸币,也可能暂时解决白银短缺的问题。但是,既然存在金银利差这一无法变更的事实,黄金就会持续不断地流入英国,因此他不主张再用白银进行铸币,因为黄金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英国的本位币。在报告中,牛顿并没有强求政府彻底放弃白银,而是想方设法说服对方认识黄金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国家统一定价。他的建议是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又1/2便士。

1717年,议会通过决议,接受了牛顿的提案,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定价决策,黄金在历史上第一次和一国货币发生了联系。从此,黄金价值正式与英镑面值挂钩,由于在当时的英国市场,黄金早已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于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金本位制度在牛顿的推动下开始建立起来。

十年后,牛顿去世,遗体被安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世代受人瞻仰与膜拜。五十年后,英国正式立法,对银币的使用日期进行了限制,银币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金币成为公认的基本货币。又四十年过去,1816年,英国再次立法,确认货币金本位制度。至此,从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到立法确认、奉为国策,时间过去了整整一百年,也正是在这一百年中,英国靠着这种制度,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并随着大不列颠军队的铁蹄,将以英镑为黄金唯一定价的货币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回顾这段历史,不禁让后人唏嘘不已,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次因缘际会的无心插柳,却建立了对后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金本位制,可以说,牛顿的金融贡献丝毫不亚于其在自然科学上的贡献。这段历史,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牛顿做事情的态度,正是他的严谨、认真、科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将一个皇家监督的虚职做的有声有色,并最终影响了世界金融历史的变迁。由此可见,不管在任何时代,如果没有认真的态度,没有科学的研究和基于事实的判断,都将是镜中花,水中月,通过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伟大的先贤牛顿给后人上了最真切的一课。3.百年霸业——英镑在19世纪对世界的统治

19世纪,无疑是英国人的世纪,日不落的辉煌不但至今让英国人难以忘怀,也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英国人的高贵气质和孤傲性格。回顾这段历史,揭开英镑霸权的统治之谜,将有助于后世的人们对于汇率制度与国家利益的重要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金本位制保驾护航,英国国力飞跃,走上扩张之路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黄金作为货币本位来发行纸币的地位。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自此,英国经济贸易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发展,英国迅速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体系也进入了英镑轨道。

对于海外市场的控制和国际贸易的垄断,是英国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之一。早在三次英荷战争之后,英国就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法》,《航海法》规定:输入英国及其属国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的船只或者是输出国的船只。从此,荷兰船只逐渐退出驰骋了近一个世纪的茫茫海域。在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英国人将海上马车夫荷兰也赶下了海上霸主的位置。

有了国内军费源源不断的支持,英国已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连续的征战中,英国建立起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而在1914年一战前夕,英国的海外投资曾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国家总投资的一半。

大量殖民地和贸易伙伴带来了大量的商品需求,更进一步促进了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也逐渐成为英国的国策。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为其他银行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维护了英国经济的稳定,此时的英格兰银行已经是作为中央银行在发挥作用,有效地维护英镑的坚挺地位。

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英镑最终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同时由于英镑同黄金汇率的长期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在英国的帮助和带动下,葡萄牙、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也变身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

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王者,也代表和保证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二、通过控制黄金,建立“日不落帝国”

19世纪国力无敌的英国通过殖民地掠夺、贸易和金银套购,拥有了巨额的黄金储备,随着世界黄金开采量的进一步增多,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欧洲和美国相继采取了金本位制度。觉醒迟钝的国家,无一例外都遭受了黄金被套购,进而流失的命运。

在完全的金本位体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融化,可以自由兑换辅币和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实质上是可以自由利用黄金或金币创造信用;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以保证物价与汇率的稳定。

根据准备金原理,英国以黄金做准备金,就可以发行自由兑换黄金的英镑。由于凭借这条定律,拥有英镑的人可以自由地从英国兑换黄金,而英国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英镑的信誉等级非常高,结合其便于携带等特点,在实际商业活动中几乎可以直接等价于黄金。那些拥有英镑的人其实并不关心是否一定要兑换成黄金,他们关心的是能否凭借一定数目的英镑买到等值黄金购买的商品,因此英国并不需要维持兑现所有的英镑所需要的黄金,只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黄金准备就可以了。所以,英镑之所以成为世界货币,也就是因其几乎等同于黄金购买力的信誉保证,与此相应的,是英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换句话说,由于英镑成为了世界货币,英国只要源源不断地印刷钞票来满足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外汇大量储备和交易需求,就可以换回无穷无尽的实物财富。

凭借英镑居统治地位的世界货币体系,当时的世界经济,实际上取决于英镑的张缩。在黄金供应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英镑作为世界货币,通过加大印刷量来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当时,英国是国际资本供给的最主要来源国,直到1914年,它还占世界全部资本输出的43%的份额,直至今日,它作为对外贷款国的输出记录在整个国际投资史上都未被打破过。与此同时,伦敦更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各国同英国的经济往来,以及它们之间的大部分商业关系都需要到通过率先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筹措资金。

一战前,虽然英国工业实力相对美国、德国而言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对外贸易也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但其国际收支却能长期维持顺差的有利局面。究其原因,英国主要是利用英镑的特殊地位,获取了大量的铸币税,“使得英国的黄金储量远远低于其对外国的短期负债”,因而英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贷款,而巨额利润和利息的回报加上其他海外服务业方面的收入,不仅弥补了对外贸易逆差的差额,还进一步壮大了英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延缓了英国霸权的衰落。

利用伦敦世界金融中心和英镑世界货币的优势,英格兰银行扮演了世界央行的角色。同时,由于准备金制度,英镑的数量远远超过黄金准备量,因此英国的黄金准备只要些微变化,就可以通过英镑的成倍扩张和收缩,成倍地吞吐黄金,从而控制世界市场的黄金和英镑供应,以此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英国对黄金的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直接用英镑买卖黄金。当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供应过多导致有贬值压力时,英格兰银行便动用英镑购买黄金,从而通过英镑扩张和黄金紧缩,维持英镑和黄金比价。当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供应不足而导致英镑有贬值压力时,英格兰银行用黄金购买英镑,从而通过黄金扩张和英镑紧缩,维持英镑和黄金比价。

二是通过利率调整,即通过英格兰银行对银行贴现率进行调整,来控制英镑和黄金的比价。当英镑趋于贬值而被抛售,以换成黄金外流时,英格兰银行就会提高贴现率,迫使伦敦金融市场利率相应提高,从而使黄金回流购买英镑,增加英镑的黄金准备比率,英镑坚挺。当国内黄金过度膨胀导致英镑趋于升值时,英格兰银行降低银行贴现率,使得英镑兑换成黄金外流改变英镑强势。从而可以稳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在英国占支配地位的时代,货币金融力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权力资源。

第三,是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英镑独立张缩(如信贷、资本输出等方式)的威力,以调控黄金与英镑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前两种方法是防守型的,以保证英镑与黄金的固定比价。而第三种方法是进攻型的,它可以在确保英镑与黄金固定比价的同时,对世界上的黄金进行吞吐,以造成黄金供应的波动,导致黄金相对其它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化,从而在人为的黄金危机中获取套利。比如,如果英国要压低黄金价格,它可以卖出黄金收回英镑,并将英镑通过信贷等形式独立扩张,使得黄金与英镑保持固定比价的同时,世界上黄金供应过多,压低黄金相对其它国家货币的价格,当然,也压低了英镑价格。反之,也可以抬高黄金和英镑价格。所以,并不是说,在金本位下,黄金就完全不受操控;也不是说,在金本位下,英镑的价值就不会波动。经济活动永远都是千变万化的,但通过金本位制下的调整,英国人总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确保自身利益。

通过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只要世界黄金供应量随着经济相对稳定地按比例增长,英国都能通过黄金的吞吐,在一定准备金比率下,实现与黄金保持固定比值的英镑扩张,获得相应的世界货币铸币税。而通过第三种方法,英国可以通过对黄金的操纵权,从黄金的国际价格波动中获取套利。

就这样,以金本位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英镑体系,在19世纪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凭借着贸易和套购获得的巨额黄金,凭借着世界货币的铸币税特权,凭借着世界央行的货币调控特权,英国不可阻挡地成为统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长达百年之久。4.帝国斜阳——英镑的衰落和美元的崛起

英国因战争而走上富强和扩张之路,在欧洲的争霸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战争为不列颠人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和荣耀。不过,战争从来都是把双刃剑,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受益方,而三次对于英国乃至全球都至关重要的战争外加一次蔓延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把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彻底抛进了故纸堆里。

一、美国的独立战争,使英国平添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北美,这篇广袤且富饶的土地,曾被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欧洲人欣喜若狂地称为“新大陆”,以英国人为主要代表,欧罗巴人毫不客气地把这片印第安人时代繁衍生息的土地划为己有。

17世纪初,在有计划地进行针对土著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的同时,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首批英国移民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百年间,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

英国向北美移民,最初完全是为了“排泄罪恶”或者“倾倒垃圾”,单是官方有记录的数字,不列颠人就向北美运送了大概20万左右的罪犯,而事实上有多少,恐怕永远是个未解之谜。开始是政治犯、罪犯,后来是破产者、契约奴,再到后来,一些在本土生存艰难的普通贫苦百姓也开始加入到移民的狂潮中。带着获得新生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批成分复杂但生机勃勃的移民开始了拓荒新大陆的历史宿命。

伴随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的,还有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进的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生根发芽,随后,殖民地的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都开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不列颠人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美利坚民族的性格,追溯起来就是英国犯民和契约奴性格的集中塑造,他们具有内在的、自发的脱离束缚、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后来数量巨大的在英格兰人铁蹄下挣扎的爱尔兰人大量移民北美,这个崭新的民族开始融合、成长,最终一股要自由,要脱离英国统治的思潮势不可挡地汹涌澎湃起来。况且,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渴望自由、独立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必然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这与“日不落帝国”的核心利益严重冲突,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而且不允许殖民地拥有自己的货币。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英国殖民当局的所作所为,最终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列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3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群情为之激愤,一股反抗的暗流已经涌动。1774年英国政府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终于在1775年,以列克星敦的枪声为标志,历时8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拉开了序幕,最终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为这场独立战争划上了句号。

而后,1812—1814年,英美双方在海上、加拿大边境、墨西哥湾以及大西洋沿岸,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最终英美签署《根特和约》,英国再次承认美国独立,宣布结束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结束禁运,开始正常贸易往来。如果说,北美独立战争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使命,在政治上宣告独立的话,那么1812—1814年战争则是在经济上宣告独立,在这次战争之后,美国才开始真正步入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和工业化的道路。从此,英国彻底失去了一个廉价资源的来源地,剩余产品的倾销场,而增加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拥有广阔国土和丰富资源的美国,没有欧洲大陆层次森严的封建残余和等级制度束缚,在大批具有强大活力的移民努力下,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掘墓人。

二、一战使英国元气大伤,帝国开始走向衰老

一直到今天,很多研究历史的人都在感叹,20世纪初的欧洲列强,怎么说打就打起来了,而且还打得那么惨烈。要知道,当时欧洲各国王室贵族之间都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曾被称作是欧洲的祖母。这位曾发动过鸦片战争的传奇女王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在她身后,子孙们进行了一场“窝里斗”,骨肉相残的下场,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王室从此结束了延续几百年的统治,个别更不幸的如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还落了个全家被枪杀的悲惨下场。想必这些表兄弟、表姑舅们在战后想起来,会一声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20世纪初的欧洲各国,的确矛盾重重,但矛盾是否尖锐到要打这样一场世界大战的地步,属于学术界的争议。各国王室的不克制和缺乏政治外交智慧也是大战爆发的缘由之一。不过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一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却要把目光重新对准英国,看一看英镑在告别辉煌的19世纪后,将何去何从?

人类历史在跨入20世纪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普法战争之后,普鲁士开始在欧洲崛起,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纵横捭阖下,德意志这个分崩离析、内乱不止长达几百年的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统一。虽然德国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末才开始加速运行,但拥有优秀大脑和坚强纪律的日耳曼人,并没有在列强角逐中落在后面。不到四十年,德国便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并迅速加入了在全球范围内和传统列强争夺殖民地的行列。而大洋彼岸,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废除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美国也开始引发质变。幅员辽阔的国土、丰富均衡的资源、源源不断涌入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壁垒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平的外部环境、较小的军备负担、民众的自治、进取精神都使得这个得天独厚的大国在随后的岁月里突飞猛进,到一战前,美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总产值已是世界第一。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昔日的老大英国,自然不甘堕落。虽然工业实力被德、美超过,但凭借英镑的霸权,以及广袤的殖民地,仍坐在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大国的宝座上。然而,一场世界大战过后,这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以此为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早在大战前夕,各参战国为了准备这次战争,不约而同地加紧对黄金的掠夺,战争爆发以后,由于军费开支猛烈增加,各国纷纷停止了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也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就从根本上破环了金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黄金自由流通的停止,英国黄金储备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了英镑价值的信任危机。而雪上加霜的是,到1918年11月停战之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已经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三分之一。对外贸易方面,1918年达到13.16亿英镑,同时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二分之一。巨额的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这场战争使得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只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战前美国欠英国国债约30亿美元,战后英国反过来倒欠了美国47亿美元,同时,英国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日不落帝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也遭到了质疑。一战期间,迫于战争局势和军费开支剧增的压力,英国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已经延续了一百年的金本位制。

此消彼长,一战大大削弱了英国,另一个竞争对手德国也面临着被瓜分和盘剥的命运,不过在大洋彼岸,风景却这边独好。战争对于欧洲人是无比凄惨的苦难,在炮火中大量财富和生命化作乌有,整个欧罗巴就像一个人间炼狱。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似乎不那么可怕,遥远的硝烟根本影响不到美国人田园诗一般的富裕生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此时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基础十分雄厚,欧洲各国大规模的战争物质采购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生产和服务,到了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总值,世界经济因为一战而完全改变,天平完全倾斜到了美国这一方。而成立于1913年的美联储,更是以雄厚的美国国力为支撑,在随后几年里,实际上承担了世界央行的职责,美元开始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称霸世界一百年的英国人是不愿意看见金本位崩溃的,他们不断地做着努力,一战结束后,英国在经过短暂的休战后就准备以金本位制为突破口,重振它在货币世界中的雄风了。其实,早在1918年1月,战争结局尚未明朗时,英国政府就任命战后货币与外汇委员会由英格兰银行行长孔立夫领导,制定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兑1盎司0.917纯度黄金的旧汇率,以恢复英镑同黄金的可兑换性。战争结束后,由于物价上涨及黄金相对短缺,人们认识到完全追随之前的金本位制度是不可能的,此时有人提议可以实施“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不过不论哪种金本位制度,本质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一旦实施,英镑便可能咸鱼翻生,其世界货币的领袖地位也可能借此保住。因此,在1922年春天的热那亚会议上,英格兰银行力图说服全世界都采用这个制度。

在这次由英法两国发起的,但美国缺席的热那亚会议上,确定了恢复金本位制的方案:为了节省黄金,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市场上将不再允许黄金作为货币流通,只在各国中央银行保持一定量的黄金和外汇作为货币发行之准备金。由于战后的欧洲各国受战时混乱的国际汇率体系之苦,也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于是,这次会议毫无争议地重新认同了金本位制,并以此开始作为经济恢复的突破口。

理所当然地,英国也非常乐意承担这样的重任,1925年4月25日,英国财政部长温斯顿·丘吉尔在预算演讲中宣布,恢复金本位制,英国依照战前汇率平价1英镑兑4.86美元,恢复金本位制,即时生效。在随后的20世纪20年代,很多国家重新将国家储备的形式从黄金转变为英镑。于是,在这样一种类似“黄袍加身”、“欲拒还迎”的特殊历史氛围中,英镑再次登上了世界货币之王的宝座。

三、在经济危机和二战的左右夹击下,英镑奄奄一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用了8年重新建立起了自信和霸主地位,不过,这一次,连英国人自己也感觉到有些底气不足。在美国超强的经济压力面前,连把英镑重新推上王位的丘吉尔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威胁”整个世界:“我们不仅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我们也是一个广阔的帝国中心……如果英镑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和可以信赖的,每个国家每个人都理解并可以信任的本位,那么,不仅大英帝国的经济,而且欧洲的经济,可能都得应用美元而不是运用英镑,我以为那将是一大不幸。”

英国用金本位制作为最后的王牌,苟延残喘着“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落日余晖,时刻环顾四周,谨慎而又凶恶地提防着任何可能威胁英镑领袖地位的不利因素。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英国人也许只能哀叹,是上帝抛弃了他们。

刚刚从一战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欧洲各国经济,还没等喘口气,一场由美国发端,蔓延至全球的经济危机便来到了面前。这次以生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泡沫经济破裂为主要原因的经济大崩溃,直接把世界各国推到了悬崖边上。经济危机在1930年初蔓延到英国,工农商业的萎缩直接导致英国1932年失业率上升到25.5%。经济危机还使英国对外贸易进一步萎缩,贸易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也就是说1931年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英镑地位的稳定性也因此受到猛烈震荡。不过此时,更可怕的是萧条、恐慌与崩溃,蔓延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似乎一眼望不到边,从政府、银行家,到普通民众,谁也不愿意在经济危机中沉沦,都在千方百计寻找救命的稻草,世界经济格局变得更加混乱,也不再唯哪个国家马首是瞻。经济危机完全打乱了英镑的复兴计划,一切都朝着英国无法掌控的方向演变,英镑也失去了调控的力量。

遇到经济危机,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保护一切自己的财产,而存放于银行的钱又是最不让人放心的一类,所以,但凡经济萧条,到银行取出所有存款几乎是所有人的一致举动,这也就引发了挤兑狂潮。开始,英格兰银行还在各国银行间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后来连英镑自己也开始遭到挤兑,为了英镑的王冠,英格兰银行可谓损失惨重。从1931年初开始,黄金从英国滚滚外流,前3个月净外流黄金达700万英镑,7到9月更达到3400万英镑,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此时,端坐于世界货币之王的宝座上的英镑如坐针毡,而黄金更成了烫手的山药。如果再不斩断和黄金之间的一切联系,英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1931年9月,在国内通货收缩和失业的压力下,巴黎的私人银行又把英镑持有量从4000万减持到1000万,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绷紧了的金本位制最终断了弦。当年9月20日,英国正式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并将英镑贬值30%,以改善其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善对外贸易,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由此,英镑仓皇逃离金本位制,此时英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已减少了2亿英镑。英国开始逃避责任,而让人瞠目结舌的近三成的英镑贬值幅度,更是使许多国家的央行损失惨重,其中荷兰央行的行长更是自杀以谢国人。英国开了这个恶头,随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国际货币贬值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国家甚至产生了诸如“以邻为壑、竞相贬值”这样的恶性贬值竞赛的做法。

其实,没有谁比英国更对1929年的经济崩溃捶胸顿足。金本位制崩溃,英镑脱离了金本位制度,从此英镑再也找不到恢复绝对强势地位的机会,它标志着英镑作为世界的主要货币开始走向衰落。而这次经济危机引发的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速了英镑的衰落,彻底埋葬了“日不落帝国”。

德国在经济危机中本来行将就木,马上彻底崩溃,巨额战争赔款加上经济危机,已经使这个国家走到了爆发革命的前沿。此时,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害怕了,他们绝不希望在欧洲中心腹地出现一个新苏联。1929年前后,英美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计划来帮助德国走出困境。仅仅从1924年到1931年,德国就得到了1380亿马克的巨额贷款,依靠这笔资金,德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时纳粹上台,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了二战前夕,德国重新回到了世界一流强国的行列,而其军事实力更是无人匹敌。终于,在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世界再次陷入恐怖阴云,其规模之大、伤害之多、损失之惨,比一战有过之而无不及。6年间,世界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5000万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与一战相比,二战变化的只是规模,而不变的却是参战国的命运,除了本土没有战火的美国,所有参战国的经济几乎瘫痪。战争就是一种疯狂的花钱行为,而且只出不进,越打越穷,盟国不得不又重蹈一战的覆辙,以透支未来经济的昂贵代价向美国索要军事物资与贷款。事实上,在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国法案》,规定美国不得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不得提供任何贷款。但在财富诱惑面前,国会很快改变了注意,1939年11月,国会修改条款,规定交战国可以用黄金、美元或美元债券向美国购买武器。为了把美国的生产力发挥到极致,美国还专门成立了总部在华盛顿的战时生产委员会。到1945年,战时生产委员会成为美国战时最大的军事办公机构,有25万雇员。没有委员会的批准,擅自生产一个曲别针都是违法的。美国的军事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41年7月至1945年7月,美国用于军火生产的开支达1860亿美元,4年内生产坦克86338辆、飞机297000架、登陆艇64500艘。

离开美国,欧洲的命运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希特勒的铁蹄下呻吟,说不定今天所谓的欧盟在希特勒的手中就可以完成,当然,有本质不同,这种欧洲的一统是完全不平等的。所以,美国再次成为了欧洲的救星、世界的工厂,到1945年战争结束,美国拥有西方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1/3,同盟国的大量黄金及存款也储存在美国本土,仅英国就有价值18亿的黄金和债券输送到美国及加拿大的银行,1945年美国拥有世界3/4的黄金储备。

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北极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当时英国的国际地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人终于低下了他们高昂了几百年的头颅。而随着二战之后的1945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正式确立。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制度维系着世界经济命脉。英镑作为世界结算货币逐渐被美元所取代,在王冠的交接过后,世界货币开始进入美元世纪。5.索罗斯的最后一击

实际上,褪去昔日帝国光辉的英国并没有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利用传统优势来保持强国地位。为了阻止美元替代英镑的霸主地位,英国在二战后期就开始参与设计战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负责方案设计的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英国人知道英镑已经无法呼风唤雨了,但深知世界货币奥妙的英国人显然不希望美国人也得到这种巨大的利益。大师凯恩斯同样不想看到美元凌驾于英镑之上,他想创立一个没有主权色彩的世界货币,以达到遏制美元霸权地位的作用。不过,形势比人强,凯恩斯一厢情愿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政治经济格局打破,布雷顿森林协议最终确立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那之后,英镑开始逐步贬值,1949年9月,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5%,将英镑兑美元汇率贬到2.80美元;1967年11月,英镑再次贬值,兑美元汇率降至2.40美元,英镑含金量也降为2.13281克。最终,英镑在70年代尾随美元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代。

战后的英国金融业因缺乏竞争力和活力而面临丧失在全球领先地位的危机。为挽救颓势,在20世纪后20年,英国进行了两次重大金融改革,即1986年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大爆炸”和90年代末以混业监管体系为核心的第二次金融“大爆炸”,这两次改革使得金融家的创造性被释放出来,金融业组织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各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同时金融监管机构更独立,也更有效率,由此奠定了目前英国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曾经一度被认为衰落的伦敦金融城迅速壮大势力,伦敦重新获得并强化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纽约华尔街。此时,无论是对于英镑,还是正在酝酿中的欧元,美国都已经沉不住气了。

一、机会来临

索罗斯,长久以来已经成为了“神”一样的人物,各国媒体都把他刻画成了一个神秘的刺客,专门刺杀一国货币,著名经济学家格鲁曼曾开玩笑地说,这个正反读起来都一样的姓氏(SOROS)的确与众不同。索罗斯不仅国籍属于美国,而且还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参与过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政治永远和金融不分家,索罗斯和美国政治和金融权力中心的关系同样是不言而喻。这个出生在匈牙利的美籍犹太人,确实是个天生的杀手,他的嗅觉格外的灵敏。早在1990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简称ERM)之时,索罗斯就在等待。在他看来,英国犯了一个错误,因为ERM要求成员国的货币必须盯住德国马克。索罗斯认为,当时英国的经济并不强劲,加入ERM,就等于把自己和西欧最强的经济体——实现统一后的德国联结在了一起,英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的确,索罗斯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其实欧洲汇率机制的诞生跟欧洲走向一统的整体思路是分不开的。1992年2月17日,欧洲共同体十二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至今仍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公民福利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规定是其中的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条约规定,欧共体(不久改称欧洲联盟)各国应当分三个阶段完成统一货币的工作,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强化当时已经存在的“欧洲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第二个阶段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负责协调欧共体各国的货币政策;第三个阶段是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欧洲货币机构”升格为“欧洲中央银行”,为欧盟各国制订统一的货币政策。

欧洲人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之后,痛定思痛,认为只有联合才能避免内讧的再次出现,才能对抗美国和日本。一旦得偿所愿,欧元将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提并论的超级货币,欧盟十二国的资本市场将实现无缝接轨,资本流通的成本将大大降低,这非常有利于欧洲金融业的发展,欧洲的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便有望从美国人和日本人手中夺回过去几十年丧失的大片领地。

可是,合并又谈何容易,穷国愿意和富国合并,但富国又怎么可能轻松同意家里进来个穷亲戚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无法改变欧盟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随后的历史进程更是证明它是一个先天不足、命运多舛的条约。当时,处于经济繁荣顶峰的德国主宰着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而保守党执政的英国正陷于衰退的泥潭不能自拔,南欧的意大利的经济形势甚至还不如英国。英国人显然知道,欧洲货币的统一只会增强德国的经济霸权,甚至使“欧洲货币机构”变成德国中央银行的代名词,所以他们如履薄冰,疑虑不已。在签署条约的时候,英国要求欧盟各国承认它“有不参加统一的欧洲货币的特权”,也就是说,当欧元在20世纪末建立的时候,英镑会继续存在下去,英国的中央银行也将继续制订货币政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