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2 07:17:22

点击下载

作者:刘继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

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

作者:刘继军

排版:JINAN ENPUTDATA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ISBN:9787550265189

本书由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preface

2015年是狭义相对论诞生110周年,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它们共同的缔造者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两次升级,也是人类思想的两次升级。这两大手笔相隔仅10年,且出自爱因斯坦一人之手,为世所罕见。而且,爱因斯坦是量子论的三教父之一,而量子论是人类思想的又一次升级。这三次升级,对于旧世界具有颠覆性的意义。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在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排行榜中,名列第10。

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是哲学、思想的起点。最早,我们好奇的祖先想要知道世界是什么,靠啥?靠看,看不见的靠猜,猜不着的靠创作,因此走了不少弯路。就这样,经过几千年的误打误撞、自省自新,我们从直觉、经验、归纳,到理性、逻辑、公理演绎,然后是公理演绎+观测+实践(实验),探索出了一条科学之路。这条路,虽然不能保证直达宇宙真理,但它实用有效的方法体系、精益求精的自检自查和自我更新的机制,能让我们不断修正错误,一步一步接近真相。所以,每当有人发现科学理论哪里不对时,科学界会自动升级它,甚至发现新理论取代它。至于升级、取代的条件也是简洁而又苛刻:能精确预测,并符合观测。

纵观科学发展史,既标新立异,又一脉相承。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有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胡克、惠更斯等一批超级牛人的工作垫底,并且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相符,发明者和受众都很容易接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麦克斯韦建立他的电磁学大厦,有卡文迪许、库仑、伽伐尼、伏特、欧姆、安培,尤其是法拉第等牛人的工作垫底,还有赫兹等牛人予以支撑,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有理论矛盾苦苦相逼,有伽利略变换打前站,还有洛伦兹、庞加莱敲边鼓,更有普朗克的慧眼识珠,这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广义相对论的创立,是无矛盾相逼、无观测征兆、无现实需要的“三无”产品。其实纵观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历程,又何止“三无”!无人理解,无人相信,无经验可学,甚至无前车之鉴。世上本没有这条路,爱因斯坦走过去了,也便成了主路。

一颗头脑、一支铅笔,仅此而已,但与此对应的,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是什么成就了这个伟大奇迹?智力、勤奋、坚韧、勇气、时代……这些共性的成功因素都有,但能取得如此超凡入圣的成功,爱因斯坦必然有他的独到之处,比如人格、信仰、天赋、思维方式等,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疑是其最耀眼的功法之一。

天马行空,在科学世界开疆扩土,这是一个人的传奇。

其实,这个人的传奇,远远不止于此。“一战”“二战”、总统、特工、元首、追杀、女王、核武器、美女、爱情、谍战、世界和平……

集众多大片元素的关键词于一身,谁的人生可以如此精彩?

唯有爱因斯坦。第一章懵懂岁月

内容:童年、少年时期

时间:1879—1896怪小孩

1879年3月14日,德国乌尔姆。

无论从天文学、气象学,还是从玄学、神学上看,这都是普通的一天。风雨雷电,没有;红光祥云,没有;祥瑞降临,没有;流星划落,没有。甚至,一个稍稍出格点的梦也没有。

美丽的多瑙河水傍城而过,没有一丝留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这样来到人世间。那一声普通的啼哭,只快乐了他的父母。

赫尔曼·爱因斯坦先生没有太多时间为当爹高兴。因为,他只够糊口的羽毛褥垫生意不行了,犹太人善于经商的基因在他身上已经凋零了,他正在为举家迁往慕尼黑、重新开始新的事业而奔波。

波林·科克女士泛滥的母爱中透出一丝不安。因为她发现小爱因斯坦有一个超凡脱俗的大后脑勺,还有棱有角!一看到儿子的大头,她就有点儿头大。“太重了!太重了!”对婴儿界见多识广的奶奶看着小爱因斯坦的大头,小声念叨着。她老人家在担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样弱小的身体,能撑得起如此硕大的脑袋吗?

实践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小爱因斯坦在该站起来的年龄站起来了。他幼小的肩膀完美地顶着那颗大大的脑袋。

1880年6月,赫尔曼·爱因斯坦先生已经携家小在慕尼黑开始创业了,他和弟弟雅各布办了一个小企业,主营业务是安装煤气和自来水管道,生意还算兴隆,幸福似乎已经来敲门了。

但是,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小爱因斯坦不说话——在早该说话的年龄。

大大的头,我们可以用“智慧拥挤”来解释,这也是所有大头儿子的爸爸的一致意见。但是快3岁了还不说话,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赫尔曼·爱因斯坦左思右想,这事好像只有医生能帮上忙。

于是,一名医生华丽丽地出现在小爱因斯坦面前,他以专业的眼光看着小爱因斯坦,与此同时,小爱因斯坦也以更专业的眼光看着医生。

眼神有交流。

医生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因斯坦不说话,是因为他在思考!

神医啊!你应该兼职神算。

赫尔曼·爱因斯坦、波林·科克这两口子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实际上,爱因斯坦后来很自然地、不知不觉地说话了,他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思考方式不同,他想问题,图像思维多,语言思维少。他后来说:“我很少用词语进行思考,只有在想法产生后,才试着用词语表达出来。”【图1.1】眼神销魂的小爱因斯坦

赫尔曼·爱因斯坦先生虽没有继承犹太人经商的精明,却继承了犹太人的高智商。早在中学时代,他的数学天赋就一度引人注目,除了数学之外,他还热爱诗歌,每每陶醉于其中不能自已,这对于一个以经商为生的人来说,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波林·科克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学、音乐是她的挚爱,极高的文化修养、高雅的爱好,对于一个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的主妇而言,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是幸运的。他们的生命,以及他们生命中的一切,缔造了伟大的爱因斯坦。

但伟大是以后的事,现在,还在缔造阶段。爱因斯坦一家还得过日子。

1881年11月,爱因斯坦的妹妹出生了,她叫玛丽亚,但大家都叫她的昵称:玛雅。爱因斯坦第一次见到她时,以为是老爸老妈送给他的玩具,还问轮子在哪儿。

1885年,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弟弟雅各布倾囊而出,加上波林·科克的父亲,也就是小爱因斯坦姥爷的资助,他们开办了一家电子技术工厂,主要生产发电机、仪表等电气产品。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各项指标预期良好。

一切似乎明朗起来,但是小爱因斯坦的表现令人捉摸不定、喜忧参半。

他好奇。大自然的一切令他心醉。父亲经常带全家去郊游,融入慕尼黑郊外的田野和森林,这也是爱因斯坦童年最幸福的时光。四五岁时,他生病了,父亲拿来一个罗盘给他解闷。看着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着的小磁针,小爱因斯坦顿时激动得浑身颤抖,满脑子问号挤走了身体的病痛,为什么它总是指向北方?它怎么知道那是北方……这些问号深刻而持久,直到他最终找到答案。

他沉静。喜欢静静地思考。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的心境,他便会大发雷霆,甚至以扔东西来捍卫自己的个人世界。1888年,9岁的爱因斯坦进入了以正统古板著称的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开始了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校园生涯。经验表明,越不热爱学校的学生,越热爱同学,不纠集一伙同学玩个天翻地覆,真有些愧对“不爱校”的名声。但颇受欢迎的爱因斯坦常常躲开小伙伴,独来独往。专注于安静的事,是他的最爱,吵吵闹闹,他却本能地躲开。

他坚韧。喜欢一个人挑战高难度的游戏,比如用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决不罢休。玛雅说,哥哥能搭起14层的卡片楼,这个难度可不一般。就算玛雅的记忆有些偏差,卡片楼的高度曾给玛雅带来震撼也是显而易见的。雅各布叔叔经常出些数学题让爱因斯坦解答,爱因斯坦也乐在其中。12岁时,雅各布叔叔告诉他“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他运用超强的想象力和图像思维能力,居然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要知道,他那时还没有接触过几何学著作。

他爱音乐。3岁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6岁开始在母亲的陪伴下练习小提琴,并很快就能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了。后来,音乐伴随了他的一生,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死亡意味着什么?”爱因斯坦答道:“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

他迟钝。经常找不到钥匙,衣服扣总是扣不齐,甚至常常忘记吃饭!由于时常沉浸在思考中,在课堂上发言时,老师总觉得他讲得太慢,显得有些傻乎乎的。为此,同学们还送了他一个“笨蛋先生”的绰号。就连校长也说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史上最不靠谱的预言。

他好学。求知欲超强。还是12岁时,爱因斯坦一家参加了一个传统的犹太慈善活动——每周四请一位贫困大学生来家里吃饭。就是通过这次活动,爱因斯坦和俄国大学生塔尔梅成了忘年交。塔尔梅热爱科学、哲学,他经常给爱因斯坦带这方面的书,第一次是《圣明几何学小书》,爱因斯坦一口气学到最后一页,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力和物质》《宇宙》《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只要能弄到的科学书籍,他的大头都照单全收。

他聪明。他的求知能力与求知欲一样强。13岁时,他得到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一本极其复杂深奥的理论书,一般教授读起来都会感到晦涩难懂,但小爱因斯坦读起这本书,就像别的小朋友读《小红帽》一样,津津有味!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日俱增,小小年纪就开始自学微积分之类的高等数学,别人眼里枯燥、眼花缭乱的公式、符号、数字、定理,在他眼里却犹如优美的乐章。他十二三岁就能与热爱数学的大学生塔尔梅平等讨论数学问题,并且很快,塔尔梅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他叛逆。在读通《几何原本》,自学高等数学时,他就开始怀疑欧几里德的假定。他讨厌学校枯燥的灌输式教育,讨厌权威的标准答案。所以,尽管小爱因斯坦的数学成绩永远第一,但最讨厌他的老师是他的数学老师。因为高等数学已经熟稔于心的爱因斯坦,经常会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中学数学老师不知所措。

他率直。总是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不遮遮掩掩、拐弯抹角。这个文质彬彬的小家伙是个纯爷们儿!

一切都好像不太正常,一切又好像都很正常。毕竟,谁也不会轻易相信,那个整天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好像哪里不对的家伙,居然是个盖世天才。

在家人和亲友时而纠结、时而惊喜,但始终爱怜的目光中,爱因斯坦茁壮成长着。

在同学和老师时而嘲讽、时而诧异,但始终不解的目光中,爱因斯坦兀自成长着。【图1.2】少年爱因斯坦

但是,赫尔曼·爱因斯坦先生的工厂无法成长了。这个工厂一度发展得很快,1885年,工厂有200多个雇员,慕尼黑啤酒节第一次用的电灯,就是爱因斯坦公司安装的。此外,他们还拿到过一个大单:为慕尼黑近郊的施瓦宾区安装照明系统。投入太大,钱不够怎么办?融资,用房产抵押贷款。但即使如此,工厂面临的竞争压力还是越来越大,因为它的对手太多、太强悍——其中有一家叫西门子,一听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结果了。

不奋斗,必然不成功;奋斗,却未必成功。这就是现实。

赫尔曼和雅各布兄弟面对这个现实,听从了意大利朋友伽罗尼的意见,把工厂搬到意大利去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因斯坦一家也随着这个经济命脉搬到意大利去了——除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还得在慕尼黑路易波尔德中学完成他的学业,取得文凭,这样才能进大学。但是路易波尔德中学古板、僵化的教育体系,让小爱因斯坦越来越讨厌它。

赫尔曼先生希望儿子考个电机工程师证,将来好靠这门手艺吃饭。无论何时何地,这都是一件相当要紧的事。

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娃、放羊……

学习、就业、结婚、生子、学习……

这就是父亲为儿子规划的美好未来,人生的康庄大道莫不如此。除了英雄和狗熊。

这是1894年6月。

爱因斯坦满怀对家人的思念,寄宿在一个老太太家里,继续着他未竟的学业。我要移民

慕尼黑不黑,很美,大自然清新宁静,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在爱因斯坦眼里,路易波尔德中学却很黑,准确地说是沉闷——弥漫着僵化和陈腐气息的体制框架,糊着追名逐利的艳俗纸板,知识的火苗在里面奄奄一息。这是自由、真理和个性的噩梦。比黑还要黑。

更黑的,还在校外。当时,德国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泛滥,很多小孩喜欢扮士兵,但爱因斯坦天生反感一切对人的机械式教育和训练。

当老爱还是小爱的时候,当小爱还是小孩的时候,他就对军队、监狱等暴力工具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和恐惧。于是,崇尚自由、追求真理、张扬个性的爱因斯坦,被老师和很多同学共同鄙视着。

当时的德国人,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小日子过得有板有眼、红红火火,幸福到不招惹点儿是非都对不起列祖列宗。

恰逢此时,野心勃勃的皇帝威廉二世上位了,他一脚踢开俾斯麦,放眼四望,看全世界哪个国家都像肥肉。指挥千军万马、统治全球的理想之火,把威廉二世本来就残的脑子烧得汹涌澎湃。

一个人脑残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个人是皇上!

当脑残说一不二时,不脑残的,就不好过了,而心态好、善于适应环境的聪明人,就赶紧跟着脑残了。事实也是如此,当军国主义泛滥成灾,整齐划一、帝国至上成为民族的信条,个体的价值就必然遭到摧残,个体的意志也必然遭到蹂躏。当然除了圣上的。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能干什么呢?他们每天只跟大人做三件事:服从命令、重复教条、表演幸福。

爱因斯坦还记得一次和父母看阅兵的经历。阳光、皮靴、刀尖,士兵两眼盯住一点,膝盖绷得笔直,双臂摆动成直角,队伍整齐划一,士兵步伐一致,目光一致,表情一致,思想——没有。这些人已经机械化,他们共同合成了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为一个人效力,以国家的名义。【图1.3】威廉二世像

爱因斯坦不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希望快快长大,成为其中的一员。相反,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当时他就哭了起来:“我以后可不想变成这样的可怜虫。”他不想被机械化,失去生命的意义。他后来说:“一个人能得意扬扬地随着军乐列队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鄙视他,这样的人长了一个大脑,只是一场误会。”

人潮人海中,爱因斯坦感到无比的孤寂和迷惘。

身残志坚,可以作偶像,脑残志坚,就只能作呕像,敬而远之了。如果这样的人占了主流,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第三十六计:走。

所以,16岁时,爱因斯坦独自作了一个重大决定——移民。

移民谈何容易?不是说贫贱不能移吗?尤其是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以及军国主义的高压统治下,老百姓哪有那么自由?!可居然就有这种自由,而且也没哪个国家拒绝德国来的移民。

那爱因斯坦为啥要移民呢?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还是法制健全对老百姓有利啊!

1895年,爱因斯坦算了一下,自己已经16岁了。必须离开德国!你不爱我,叫我如何说爱你?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单恋。世界上更痛苦的事,是大家一起对同一个目标单恋,因为那不叫单恋,叫自我作践。

所以,爱因斯坦选择离开。

但问题是,爱因斯坦还没毕业,想移民只有退学。而退学,就拿不到文凭。这该怎么办呢?天真的爱因斯坦想出了一个点子,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秀,早已达到大学水平,这个是实情,而且数学老师也殷切渴望爱因斯坦早日从自己的课堂上消失,所以这件事很顺利地办成了。【图1.4】1895年的爱因斯坦

第二件事,找熟人医生(塔尔梅的哥哥)开了一张病假证明:神经衰弱,需回家静养。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另外两件事:一、这是个坏点子;二、高智商奈何不了俗事。

还没等爱因斯坦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就训导了他一顿,并作出了处罚:勒令退学。理由是败坏班风,不守校纪。学校僵化归僵化,但并不腐败。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是为受到处罚,更不是为离开了这个学校,而是为自己没来得及实施的坏点子,这和他坦荡、诚实的个性相悖。多年以后,爱因斯坦每每提及此事,都会满怀内疚,自责不已。

但不管怎么,他终于冲出了那道藩篱。

兵,是不用当了。学,还是要上的。

退学后,爱因斯坦如愿来到了意大利,来到了位于米兰的新家。

此时,赫尔曼和雅各布兄弟的新工厂并没有带来新气象,相反,新工厂一直在走下坡路,最终它积蓄耗尽,也没有了收益。

没钱,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个大问题。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坚持认为,电机工程师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是爱因斯坦最明智的选择。是的,最明智的就是最现实的。但现实,似乎总是梦想的死敌。

当梦想照进现实,醒来的,是一颗空荡荡的心。

痛苦,再次袭来。

米兰的德语学校只收13岁以下的学生,爱因斯坦大3岁,如果进去混个中学文凭,显得太老和不太老实,在“万恶”的西方社会,想用潜规则在学校搞个文凭,太难办。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在阿尔卑斯山的那一边,瑞士,著名的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8岁以上的学生都可以报考,而且只看成绩,不看学历。不幸的是,爱因斯坦小2岁。

选A大3岁,选B小2岁,生不逢时?

可是,雅各布叔叔却对爱因斯坦满怀信心,他的信心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是个开明、开放的名校,并因兼容并蓄、广采博收而英才辈出,其破格录取优秀学生的概率很大。

另一方面,在雅各布叔叔眼里,他的大侄子够优秀、够聪明。证据是,很有数学天赋的自己常常被一些数学题困扰,但小爱因斯坦能在几分钟内给出正确答案,这样的孩子不录取,天理难容啊!

当然,这只是叔叔一厢情愿的想法。结果如何,还得看小爱怎样、联邦工业大学如何。校园·初恋

1895年,秋。爱因斯坦参加了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很丰富,数学、物理、化学、图形几何学、政治史、文学史、德文、法文、生物、图画,还有作文。但爱因斯坦最终名落孙山了——靠背诵出成绩的科目,他一样都没考好。这很正常。但有两科——数学和物理,他考得十分出色,这更正常。

联邦工业大学果然是个人才汇聚的圣地。那么多学科,那么多考生,其中一个考生、仅两科的出色表现,居然没能逃过校方的法眼——著名的物理学家韦伯教授向爱因斯坦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特许爱因斯坦来旁听自己的课。

韦伯是谁?1856年,两位牛人测出了静电单位电量与电磁单位电量的比值,给麦克斯韦算出光速提供了支持,这两位牛人就是韦伯和科尔劳施。

威廉·爱德华·韦伯,德国人,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在电磁学上作出多方面的贡献,他发明了N多功能强悍的电磁仪器,比如电流表等。他不仅是小爱的老师,还是高斯的哥们,他协助高斯提出了磁学量的绝对单位,哥俩还一起发明了第一台有线电报机。

校长赫尔岑教授给了爱因斯坦一个善意的建议:在瑞士完成中学学业,然后再来报考。还给他推荐了位于阿劳镇的阿尔高州立中学。但一听中学这个词,一片阴影立即笼罩了爱因斯坦那颗惊悸的心。刚出“虎穴”,又要入“狼窝”,路漫漫其修远兮,啥时能到头啊?但想一想将来,爱因斯坦还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去!

重返校园,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就像当初离开德国一样明智。因为,这个学校不一样。受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影响,阿劳镇州立中学强调主动学习、自我负责、自由精神,主张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重视培养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个性,侧重引导而不是灌输,以此让学生们从亲身观察开始,逐渐过渡到直觉、概念思维、视觉想象力,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学校,简直就是为爱因斯坦量身定制的!

为了方便就读,爱因斯坦寄住在温特勒先生家。这是一个大家庭,温特勒夫妇有7个孩子。从这时起,这个家庭就跟爱因斯坦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女主人罗莎会被爱因斯坦称为“妈咪”,女儿玛丽将成为爱因斯坦的初恋女友,另一个女儿安娜将嫁给爱因斯坦最好的朋友贝索,儿子保罗后来娶了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温特勒先生是阿劳中学的优秀老师,他知识渊博,三观端正,讨厌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勤劳、善良、友好的家庭,让去国离乡的爱因斯坦重获了家的温暖。因此,在路易波尔德中学备受排挤、孤僻腼腆的爱因斯坦,到阿劳中学短短一年,就重获了自信与热情,他神采飞扬,朋友遍地。

爱因斯坦的法语学得不太好,不过,他的法语作文《我的未来计划》却让史学家们兴致盎然,这篇短文充分反映了爱因斯坦当时的状态:“如果运气好,各门功课都不挂科,我就会去上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我将在那儿待上四年,学习数学和物理。我会选修这些科学的理论部分,我想自己会成为这些领域的一名教师。”“下面是启发我作出这项计划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我的长处偏向于抽象思考和数学思考……我的理想也让我下了这个决心。这是十分自然的,人总是爱做自己擅长的事。何况科学职业还有一定的独立性,那正是我十分向往的。”

看得出,这个16岁的少年很有想法,他目标明确,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图1.5】年轻的爱因斯坦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也开始了追光之旅:“如果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会怎样呢?”会看到不随时间变化的、也就是静止的光波么?他想,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可能的。爱因斯坦后来说,他在中学做的这批思想实验是“非常幼稚的思想实验”,但“它们对狭义相对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思想实验是爱因斯坦的专长。在他漫长的科学生涯中,这种视觉化的思想实验遍地开花,“爱因斯坦列车”“爱因斯坦电梯”“爱因斯坦圆盘”、“爱因斯坦光盒”等,都是思想实验史上的经典之作。天马行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不仅帮助他在科学世界攻城略地,也为文明史留下了不可复制的传说。

这一年,他搞定了6年的学业,还写了一篇物理论文《关于磁场中以太状态的研究》,虽然内容有点幼稚,但我们别忘了,这是一个中学生的作品,他迈出了伟大征程的第一步。当然,他也迈出了作为男人的第一步。

男人,自然是相对于女人而言的。这里,我们顺便八卦一下爱因斯坦的女人缘。现在一提起爱因斯坦,人们脑海中立即就会浮现出一个乱发飞扬、目光睿智、衣衫不整的可爱老头形象。其实,年轻时的爱因斯坦,那是相当的帅。

从中学时起,帅帅的爱因斯坦同学就深受女孩子的欢迎,他也喜欢与女孩说笑,他动不动就写几行调情的“打油诗”,惹得女孩们心神荡漾。当然,后来也惹得他的妻子米列娃很气愤。【图1.6】《我的未来计划》手稿

成年后,他更是仪表堂堂,充满自信,精力旺盛,才华横溢,加上随意的衣着,漫不经心的生活方式,以及由音乐和哲学陶冶出来的文艺范儿,这些优点集中在一起,怎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从26岁起,他开始挑战史上最大的权威,最终推翻了经典物理大厦,创造出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奇迹——大英雄也!他积极参与反战运动,在倡导和平正义的事业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大侠义也!原来,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其实并不是唐伯虎,而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一生对女人很有吸引力。因为男人吸引女人的优点,爱因斯坦几乎都有。相貌、气质、智商、才华、名气、荣誉、地位,偶得其一,就够炫耀一辈子的,更何况爱因斯坦样样都有,而且样样都是如此出众!

相比而言,就是钱不太多,不过,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如果想赚钱,只需出出书、挂挂名、当当顾问、搞搞代言什么的,很快就会富起来。但是,这样的致富捷径他没走。老爱不是跟钱有仇,也不是不知道钱好花,只是不喜欢不劳而获。所以,他宁愿冒着风险买股票投资,也不愿利用自己的名望挣那些唾手可得的钱。《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爱因斯坦:女人们就像小卫星绕着行星一样,在他身边转来转去。还有人说,他能打开世界上三分之一女人的心扉。

按照这样的条件来推理,爱因斯坦的感情生活应该很美满才对。可现实往往是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朋友圈里混得风生水起,口碑极佳,几乎和他的事业一样成功,但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他却处理得似乎一团糟,简直就像他的书房。为什么要说“似乎”呢?因为对这码事,现在想盖棺定论,还挺难。

按说定论有难度不假,可也不是没法解决,比方说,找几个跟爱因斯坦有接触的女人拉拉家常,回顾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应该就能搞定。她们最有发言权,是吧?但是,历史絮絮叨叨地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事实与假设之间的距离。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这些女人的意见惊人地不一致!

虽然男女间的事情,基本原理很简单,可具体到每个人、每件事,一步赶一步地走过来,再回过头去综合分析,永远比相对论要复杂。外人是看不懂的。因为这档子事,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懂。

爱因斯坦的女人缘暂时就八卦到这里,下面八卦一下爱因斯坦的第一个女人。

每个人都有一段最美好的记忆。爱因斯坦的这段记忆应该是在阿劳中学开始的。在那里,他刚刚从牢笼般的环境中逃脱出来,呼吸着自由平等的新鲜空气,享受着温馨的亲情和友情,开始了他的初恋。人生在世,还有比这更美丽的时光吗?

那是1895年到1896年的一年间,爱因斯坦就读于阿劳中学,寄住在温特勒家。是的,这是一个和睦美好的大家庭,温特勒夫妇和他们的7个儿女都十分和善、友好、热诚。

她叫玛丽,是位小学老师。她俊俏大方,他睿智英俊;她温柔善良,他率真热情;她喜欢弹钢琴,他喜欢拉小提琴……温馨和谐,情窦初开,互相欣赏,斯时,斯境,斯人,如果爱情的种子还不发芽,那一定是上帝搞错了。

芽当然发了。然而,上帝还是搞错了。一切都恰到好处,除了发生的时间。这场恋爱来得太早,翻译成现在的说法,这是一场早恋。对玛丽也许不是,但对爱因斯坦来说,一定是。想让一个16岁的男孩谈一场不懵懂的恋爱,实在太难。

这场懵懂的早恋,不仅来得很冲动,而且进行得很轰动,甚至得到了双方家长的热烈支持,尤其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她对玛丽做自己儿媳这件事儿满怀期待,这从爱因斯坦已知的第一封情书就看得出来:

亲爱的小宝贝:

非常感谢您令人心醉的信,亲爱的心上人,它使我无限幸福。能把这么一张小纸按在心坎上,真是妙不可言……

我的妈妈还根本不认识您,就已经把您锁在了她心中。我只让她看了两封您那逗人喜爱的信……

平时,她教她的书,他上他的学。虽见不着面,但书来信往,阅读对方的情话,成了他们最渴望、最幸福的事。到了节假日,河边、草地、田野、树林……到处都是他们的快乐天堂。他称她为“我的小天使”。她叫他为“我亲爱的大哲学家”。

热恋至此,爱因斯坦的学习成绩竟然还在直线上升,爱情作业两不误,真是奇迹。不仅如此,他的小提琴也越拉越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在当地教堂的一场音乐会上,爱因斯坦还担任了巴赫作品的第一提琴手。

然而,随着爱情的温度越升越高,玛丽却突然忐忑起来。因为情况有些变化——爱因斯坦变得心不在焉起来,看起来很困扰。他怎么了?

不是小三,而是一些物理难题。比方说:假如我能以光速运动,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很重要,玛丽不知道。但她知道,谁都冒出过怪念头,想个一天两天,新鲜新鲜也就够了。但没想到的是,爱因斯坦竟从此深陷其中。即使他们在一起时,爱因斯坦也会突然陷入沉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自然就冷落了玛丽。而这也是这场初恋冷却的开始。

1896年1月,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的申请,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批准,从此,他成了一个无国籍的人,也成了一个没有宗派的人,因为,在放弃德国国籍申请中,他填的是“无宗派关系”。从童年接触科学开始,他便离宗教越来越远了。

这一年夏天,赫尔曼和雅各布的公司破产了。雅各布去一家公司当了工程师,赫尔曼则重新开张,还做发电机买卖,并且希望爱因斯坦将来也做这行。爱因斯坦觉得老爸这生意的前景堪忧,并且自己也没兴趣做工程师,更没兴趣做生意。而且为了减少损失,少年爱因斯坦还劝各位亲戚不要再资助父亲,但没成功。于是,这些钱又打了水漂。

这一年秋天,爱因斯坦顺利通过了他在阿劳中学的毕业考试。虽然他很喜欢这所学校,但并不是门门功课都喜欢,化学、法语这两科的成绩就不好,法语成绩最低,只得了3分。但其他功课都很牛,尤其是物理、数学等科目,都是5分(6分制),文史类的历史、意大利语也是5分,综合成绩全班第二。

也是在这一年,17岁的爱因斯坦移居到苏黎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初恋,一下子变得遥远起来。第二章科学之光

内容:苏黎世,学习、思考,走上科学道路

时间:1896—1904坏学生

苏黎世联邦工学院(1911年升级为联邦理工大学)是一家技术师范学院,爱因斯坦初入这所大学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所学校虽然名字听上去不够“高大上”,但在工程、科学方面的名气却不小。这不,物理系主任韦伯先生又拉来一笔赞助,给学校盖了一幢大楼,金主就是爱因斯坦家族企业的最强竞争对手:西门子。

爱因斯坦入学时,这家正在茁壮成长的学校有841名学生就读。爱因斯坦读的是教育系。全系新生共6名。其实这个系有点儿名不副实,与教育相关不假,但范围太窄——本系只培养物理、数学教师,爱咋咋地。而这恰恰是爱因斯坦最感兴趣的科目,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将其作为主修专业。除此之外,他还选修了日昝、投影、瑞士政治制度、歌德作品选读等毫不相干的课程,作为业余爱好。

但是,爱因斯坦同学接下来的行为又让人看不懂了——对业余爱好的课程,他很少缺课;对主修专业的课程,他却很少听课。

大家都觉得这很怪异,但爱因斯坦同学却觉得这很正常。

先说物理。韦伯教授不是爱因斯坦一个人的教授,他给同学们讲授的物理课程,满足不了爱因斯坦日益增长的学习积累,不到两年,韦伯教授已经讲的和将要讲的物理知识,爱因斯坦早已烂熟于胸,再去课堂听课,简直是在浪费时间。作为一只先飞的猛禽,抓紧时间继续往前飞,才是上策。更何况,韦教授特别钟爱经典物理理论,对前沿理论不太关心,更别指望他在课堂上讲了。

爱因斯坦发现,韦教授在讲课时,自动屏蔽了亥姆霍兹之后的一切。这哪儿行?好多问题都没解决,解决了好多问题的新东西你又不讲,叫我如何说爱你?要知道,那个年代正是科学发展的崭新时期,旧理论危机乍现,新理论春光乍泄,物理学界风云际会,高手如林,科学奇珍俯拾即是,好吧,就算这璀璨群星你韦教授看不见,麦克斯韦这颗太阳你总看得见吧?他20多年前建立的电磁学大厦,是能与牛顿力学比肩的鸿篇巨制,优雅强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被称为上帝的诗篇,这你也不讲,这不是逼着我自学成才么?

翘课!

于是,爱因斯坦离开了教室,他一头扎进书堆,麦克斯韦、赫兹、基尔霍夫、波尔兹曼……众多物理大师的著作让他如醉如痴。该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自学不是问题,问题是翘课;甚至翘课也不是问题,问题是翘得太张扬。要翘,你随便找个借口,说自来水收费大叔喊我去喝茶也就翘了。但爱因斯坦不,他实话实说,搞得韦教授连个台阶都找不到,很是恼火。后来,爱因斯坦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的确,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爱因斯坦很傻很天真。他不会察言观色,不会曲意逢迎,口中所说,即心里所想。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因此交了不少朋友。他与人交往如此不讲究方法,是不是不懂得为人着想,没有人情味?

筹办爱因斯坦生平展览会的负责人米歇尔·沙拉说:“我发现,爱因斯坦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作为一位盖世绝伦的科学家,他身上表现的人情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实际上,他讥诮直爽的面具背后,是一颗率真善良的心。爱因斯坦与人相处,是随心而动,年龄、种族、地位、贫富都不是问题。平等、率直、热忱,倾情相交,坦诚以待,这就是最大的人情味。

爱因斯坦的率真,几十年如一日。他的人品、学识、个性乃至外貌都是很受人欢迎的,特招哥们儿。1896年,与爱因斯坦同一届进入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同专业一共有6人,其中3人成了他的终身挚友,唯一的女生则成了他的老婆。

人们常常为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而遗憾,但爱因斯坦的终身挚友名单能列出一长串:格罗斯曼、哈比希特、贝索、索洛文、埃伦费斯特、埃拉特、科尔罗斯、劳厄、歌德尔……

朋友的最高境界是知己,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爱因斯坦的知己至少有4个(具体后文将提到)。

但这些,现在还改变不了老师对他的看法,因为没有哪个老师会喜欢翘自己课,并且不听话的学生。

还是物理课,这回是实习教授让·佩尔内,他负责实用物理。爱因斯坦对让教授的实验课不感兴趣,所以经常翘课。让教授很生气,建议爱因斯坦试试医学或法律。但爱因斯坦说,他学那两样天资更浅,还不如在物理上碰碰运气。幸亏爱因斯坦拒绝了大夫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坚持当一名物理学家,不然人类的损失就大了。

这个不善于做实验的学生终于还是进了实验室。不过,他用自己的办法,而基本不照说明做实验。让教授跟助手抱怨:“你拿他有啥法子?他总不照我说的做。”助手说:“是啊。但他的结果是对的,方法也很别致。”

如果你不想守规矩,那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强到可以改变规矩;二、受到惩罚。作为初生之牛犊,爱因斯坦为他的不拘一格埋了单。1899年7月,爱因斯坦做的一个实验发生了爆炸,右手被炸伤,他以后的发型是不是跟这次爆炸有关,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此后的两周里,他不能写字,也不能拉小提琴。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伤势不轻。为此,爱因斯坦高度重视,亲赴卫生所包扎伤口,迅速总结经验教训:实验室太危险,还是当个理论物理学家比较稳妥。

爱因斯坦的物理直觉过人,不管是纷繁复杂的物理现象,还是艰深晦涩的物理理论,他都能迅速看到其中的物理本质。所以,他的物理成绩不是问题,问题是,他把物理课搞砸了。

物理如此,那数学怎么样?爱因斯坦发现,数学就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分支太过精细庞杂,每一个细小的分支,都足以耗尽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门基础工具,鬼知道将来在物理学里会用到哪个小枝桠!选修一支,将来恰好能为己所用,这个概率就像中彩票大奖。这还不如专研物理,用到哪一支到时候再学也不迟,所以,爱因斯坦经常旷课。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教授见爱因斯坦“从不为数学操心”,很不爽,在数学论坛上给爱因斯坦起了个非常专业的昵称:懒狗。

那个时候,理论物理刚刚独立成为一门新学科,奥地利的玻尔兹曼、荷兰的洛伦兹、德国的普朗克等牛人,是第一批理论物理学教授,理论物理的发展,让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更高、作用更大。但那时的爱因斯坦还没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知道数学对物理很必要,但他并不清楚数学对物理究竟有多重要,所以,他错过了在闵老师门下升级数学功力的天赐良机。

但闵老师是个真正的学者,他严谨、直爽、豁达,后来,当他看到狭义相对论时,立即把爱因斯坦逃他课的“宿怨”抛到了九霄云外,并发挥其专长,实现了狭义相对论的完美数学化。

实际上,爱因斯坦确实为数学的缺课付出了代价,如果他像格罗斯曼一样好好学习数学(当然得恰好学到黎曼几何和张量才行),那么,广义相对论说不定会早几年出炉。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主修专业的数学、物理都逃课,腾出的时间爱因斯坦都在干吗呢?除了自学,就是出去“混”。爱因斯坦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听听音乐、泡泡咖啡馆什么的,各种Happy。

爱因斯坦、格罗斯曼、贝索、科尔罗斯、埃拉特、哈比希特……他们是利马特河畔“大都会咖啡馆”的常客。听起来这是不务正业,实际上也是不务正业。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逮什么聊什么,看上去是在瞎聊,其实是读书学习交流会。由于这个“论坛”没有敏感词,所以不管聊哪个领域,他们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有时也吹吹牛,智慧火花竞相迸发,思想浪潮充分涌流。

当然,肚子里没有干货,是聊不起来的。知识促进交流,交流促进学习——这是一个美丽的闭环。爱因斯坦研究得最起劲儿的,当然是他一生的挚爱:物理学。玻尔兹曼、亥姆霍兹、赫兹、麦克斯韦、基尔霍夫、庞加莱……从统计力学到热力学,从电磁学到辐射理论,这一切,都让他痴迷不已。

这个小小的读书会,对爱因斯坦的一生影响深远:一方面是科学思想上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个读书会上唯一的女性,成了他将来的妻子,另外几个则成了他的好朋友,其中,两个终生挚友不能不提。

格罗斯曼,爱因斯坦的同级生,犹太人,数学学霸,爱因斯坦逃课,他却在课堂上狂做笔记,每次要考试时,这些笔记就成了爱因斯坦的救星,这些笔记全面、清晰、实用,看看笔记就能考试过关。爱因斯坦后来对格罗斯曼的老婆夸道:“他的笔记可以直接拿去发表。”格罗斯曼对爱因斯坦更是欣赏有加,他对自己的父母说:“爱因斯坦迟早会成为伟人。”成功预言某人成为伟人的,古往今来恐怕这是独一份。在爱因斯坦成为伟人的人生道路上,格罗斯曼帮了不少忙。这是后话。

贝索,马赫的粉丝。贝索和爱因斯坦、格罗斯曼是校友,但不是同级生。他大爱因斯坦6岁,爱因斯坦入学时,贝索刚毕业,在当地一家工程公司当工程师。虽然年龄有一定差距,但他和爱因斯坦却成了最亲密的知心朋友。贝索善良、柔弱,够聪明,但不够专注、勤奋,办事有点抓不住重点,所以,尽管他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聪明绝顶”,却没取得什么像样的成就。一次,贝索被公司派去检查某电厂,他决定前一天晚上动身,以免延误,但他依然误了火车,反倒比计划晚到了一天。当他准备开工时,突然惊恐地发现,他忘了自己是来干吗的!爱因斯坦说贝索“是个笨手笨脚的倒霉蛋儿”。但他在贝索同学的极力推荐下,研究了马赫的著作。马赫对牛顿的绝对时空、绝对运动等诸多观点提出了质疑,就是受到了马赫思想的影响,爱因斯坦在经典物理大厦金碧辉煌的墙面下,看到了基脚的裂缝。

贝索是爱因斯坦的患难之交,他被爱因斯坦称为“思想共振器”“生活分担者”。他们的友谊从“都会”咖啡馆大学到奥林比亚科学院,从伯尔尼专利局到生命的终点,始终不渝。1904年,爱因斯坦引荐贝索到伯尔尼专利局任职,他们成了同事,一起上下班,形影不离,不仅分享学问,还分享生活,无话不谈。

爱因斯坦与贝索探讨得最多的,当然是物理学问题。爱因斯坦对物理学常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贝索对此钦佩不已。贝索经常能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人眼前一亮,爱因斯坦十分欣赏。这就是传说中的惺惺相惜。后来贝索这样描述他同爱因斯坦的谈话:“这只鹰用自己的双翼把我——麻雀——夹带到辽阔的高空。而在那里,小麻雀又向上飞了一些。”

他俩在物理问题上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与争辩,让双方获益良多,当然,善于捕捉灵感的爱因斯坦更是获益匪浅。

每个人都是一扇窗,打开每扇窗,都能看到不同的世界。

世界那么大,可以打开那么多窗去看看,自然是极好的。但你必须站在现实的土壤上去完成这一切。

爱因斯坦学生时代的物质生活是相当窘迫的。赫尔曼和雅各布的企业自从在慕尼黑失败后,就再也没成功过。新开的工厂只起到一个作用:蚀光本钱。那时,刚上大学的爱因斯坦曾为帮不上家里的忙而自惭、自责、痛不欲生,直到他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才走出了精神的炼狱。

整个大学时期,爱因斯坦主要依靠几个舅舅的资助维持生活,每个月100瑞士法郎的生活费中,爱因斯坦还要挤出20法郎,支付加入瑞士国籍的费用。80法郎,要租房、要吃饭、要买书……

那间斗室,仅容一床、一桌、一椅。到处堆满了书!只有一件事可以把爱因斯坦从书海里捞出来——饥饿。

那时,他不得不走出斗室,到小巷里找家小饭馆胡乱填饱肚子。但是,更深的“饥饿”又将他拉回书海。

因为,他的头脑比肚子更饥饿。失恋

不知从何时起,阿劳那个女孩的形象逐渐模糊了起来。到苏黎世联邦工学院之初,爱因斯坦就在信里告诉玛丽:咱俩不要再书来信往了。玛丽没明白,因为她还在热恋之中。虽然玛丽的性子有点反复无常,但她的爱依然热烈。

爱情就像海潮,要来挡不住,要走也留不住。当对方的心海不再为你泛起波澜时,任你怎么扑腾,那朵涟漪也会在你精疲力尽时消逝无踪。

面对玛丽的火热,感情已经沉寂下来的爱因斯坦有点儿招架不住了,他不再给玛丽回信。玛丽情急之下,写信给他妈妈科林求助,但科林也只能写封信表示安慰,帮不上什么忙。

爱因斯坦给玛丽的妈妈写了一封信,正式宣布他和玛丽的恋爱关系结束了:“因为我的错,给这个可爱的女孩带来了太多痛苦。如果我用新的痛苦换几天快乐,那就太不值得了……我发现自己就像鸵鸟,为了不正视危险,就把头藏在沙里。”

玛丽和爱因斯坦的分手并不奇怪,早恋修成正果是个小概率事件。在那个年龄,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在飞速升级中,说白了就是“还没定性”,尤其是见识、思想、爱好等软件,如果不能同步发展,“不兼容”是迟早的事。

从玛丽和爱因斯坦的通信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兴趣点不接近,思想也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随着交往的深入,他们越来越不合拍。这种距离单靠青春荷尔蒙没法拉近,尤其对爱因斯坦来说,他正值思想大成长、大爆发的阶段,寻求思想上的交互、激荡、共鸣,是他与人交往的第一需要,包括恋爱——要红颜,更要知己。

失恋让玛丽大病了一场。在她心中,爱因斯坦始终像画一样美好,她一生都相信,他们的爱情是真挚的。消沉了几年后,玛丽嫁给了一个表厂经理,但她始终都在怀念和爱因斯坦在一起的日子,那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路的另一边,爱因斯坦越走越远。在感情的拔河赛中,先放手的那个也不好过。爱因斯坦始终坦承他深爱着玛丽。后来的经历表明,爱因斯坦失去玛丽,就像高加林失去了刘巧珍,他丢掉的是一块金子。

分手后,爱因斯坦努力避免和玛丽见面,理由是,他害怕双方会感情冲动,他担心自己抵挡不住,担心她会逼得他发疯。爱因斯坦对付一切烦恼的办法,就是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科学的“沙堆”,用对自然的苦学深思,来引导自己走出痛苦。这是一种逃避的办法。爱因斯坦承认,这是他的错,是由于自己太轻浮,太不体谅玛丽的感情。

最忆分分秒秒,

也念日日时时。

如今甘苦两不知,

无缘早亦迟。

时间,会抹平一切,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

虽然与玛丽分手了,但爱因斯坦始终与温特勒家保持着融洽的关系。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嫁给了温特勒家的次子保罗,铁哥们儿贝索娶了温特勒家的大女儿安娜,当然,这都是后话。再次恋爱

在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在大都会咖啡馆,爱因斯坦和他的朋友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尽抒少年情怀。

每个朋友,都是一所大学。不管是好朋友,还是坏朋友。当然,也包括女朋友。

米列娃·玛丽奇,一个沉默寡言的塞尔维亚姑娘,爱因斯坦的同级生。她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当爱因斯坦神采飞扬地发表学术观点时,她总是最忠实的听众。

米列娃是家中的长女,也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雄心勃勃的父亲希望女儿能成为数学、物理学界的明星,千方百计地让她上好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米列娃终于考上了苏黎世联邦工学院。考上这种学校并不出奇,出奇的是,米列娃是系花,因为全系就只有这一朵花。

那个年代,社会并不重视女性教育,所以女大学生凤毛麟角,何况还是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女大学生呢!在此之前,米列娃还是萨格勒布高级中学的校花,因为那个学校只招男生,她父亲经过各种努力,学校才破格收她入学。【图2.1】米列娃

米列娃比爱因斯坦大3岁,她患有先天性髋脱位,有点跛足,肺也不太好。她的情绪很容易阴郁,这种情绪一方面来自身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史有关。米列娃的一位女性朋友这样描述她:“思维敏捷、严肃认真、娇小柔弱、深色头发、其貌不扬。”但她对数学、科学的激情是绝大多数女性所没有的。

也许米列娃是第一个能和爱因斯坦探讨物理和数学问题的女性,所以,爱因斯坦对她渐生好感。

这可以理解。人对财物,有独享欲;对乐趣,有分享欲。当你痴迷CS游戏,眉飞色舞地向朋友介绍时,如果对方如牛听琴般麻木不仁,或者为了配合你而敷衍应酬,你的满腔热情一定会化为悲愤,知音难寻、珍珠蒙尘之感挥之不去。但如果有朋友和你一起玩,则乐趣倍增,如果这个朋友还是个异性,那么不管TA玩得怎么样,只要TA足够喜欢,并且在恰当的时候,能对你的表现致以崇拜的眼神,那么乐趣一定倍增。

于是,爱情的分子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那是上大学的第二年夏天,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相约去徒步旅行。到了秋天,米列娃发现,她对爱因斯坦的感觉让她“有些惴惴不安”,这种感觉让她作出的第一反应是走——去海德堡大学蹭课。

爱因斯坦给她去了一封信,告诉她:“如果有一天你感到无聊,就该给我来信了。”几周后,米列娃回信:“您说有一天我感到无聊,就该给您写信,而我很听话,就一个劲儿地等这个无聊出现。然而,到现在也没等到。”

信中用的是有距离的礼貌称呼:您。但张弛有度的玩笑,隐约透出的若即若离感,给米列娃加分不少。更何况,她在信里还热情地介绍了勒纳德副教授的热运动课的内容:“……得出了氧分子以400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结论……虽然这些分子运动速度如此之快,但它们所走的路程只有一根发丝宽度的百分之一。”

说到这,就不能不感慨一下缘分了。勒纳德曾是赫兹的助手。赫兹发现光打在金属上,会产生电火花;J.J.汤姆逊证实了光的确可以打出电子;勒纳德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规律:调整光的强度,也就是“亮度”,打出的电子能量不变,数量变;调整光的频率,也就是“颜色”,打出的电子数量不变,能量变,勒纳德管这叫“光电效应”,但他怎么也搞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后来爱因斯坦解释了这个现象,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说起来,勒纳德的实验为爱因斯坦提供了灵感,又在同一时代搞物理,都是圈里人,就算当不成好朋友,当一对谈得来的同行应该没问题吧?但很可惜,勒纳德是个狭隘的种族主义者、希特勒的狂热拥护者、纳粹德国的疯狂拥趸,或许叫鹰犬也不为过,“勒纳德”这个译名还是相当科学的。他宣扬希特勒的理论,参与和领导了对爱因斯坦等犹太科学家的攻击和迫害——他们成了仇人。这种缘分,说起来令人悲哀。

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的缘分也令人感慨。不过,现在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科学上的共同爱好、思想上的同频共振,让两个人的心相互吸引。米列娃后来向她的父亲谈起爱因斯坦,米父还让米列娃捎给爱因斯坦一些烟草。

1898年4月,米列娃从海德堡大学回到了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搬到爱因斯坦的住处附近。这时,他们的关系已经很亲密了,尽管她还是称呼爱因斯坦为“您”。

从那时起,爱因斯坦就和米列娃经常出双入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越靠越近的身影。

他们的同学看不懂了,爱因斯坦的朋友们更是看不惯了,因为这二位太不般配了。那时的爱因斯坦,要才华有才华,要相貌有相貌,要人缘有人缘,是一个“几乎能让任何女性一见钟情的帅小伙”,怎么会和一个其貌不扬、矮小孱弱、性格阴郁、还有点瘸的塞尔维亚女人走在一起呢?这不是自毁前程么?所以爱因斯坦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如果一个女人不是完全健康,那我肯定不敢娶回家。”这里的健康,应该还包括精神方面的。

但爱因斯坦的答复是:“但她有一副无比动听的嗓子。”

这叫什么理由?!

据他俩的同学说,米列娃性格忧郁,寡言少语,但爱因斯坦恰恰幽默、乐观、热情。米列娃只有和爱因斯坦在一起时,才会欢快起来,阴郁一扫而光。

于是,剧情的发展就像你猜到的那样。不管怎样,19岁的爱因斯坦与快23岁的米列娃恋爱了。爱因斯坦对米列娃的称呼,也从“尊敬的小姐”变成了“亲爱的洋娃娃”。他们的爱情已经从懵懂阶段上升到了寻找共同语言阶段。在科学上的共振共鸣,并且“也都喝咖啡、吃香肠等等”,都让他们庆幸,让他们感到彼此深入到了对方的灵魂深处。“我越来越确信,当前的动体的电动力学与实际不符,它可以更简洁地表达出来。”米列娃看得懂,玛丽不会懂。“有个小博士当我的心肝宝贝,我是有多骄傲啊!”爱因斯坦在信里吐露了他的心声。

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专业上的共同语言、相同知识层面的交流带来的愉悦,他们离那种心有灵犀的灵魂深处的和谐共振还差得远。不然,找个同行结婚,就成了通往幸福的捷径了。

朋友这一关,可以用“一副好嗓子”之类的无厘头借口应付过去,但家人这一关,就没那么好过了。

爱因斯坦的父母都不看好这场恋爱。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好得一塌糊涂时,她管他叫“乔尼”,他管她叫“多莉”,十分肉麻的昵称。于是爱因斯坦的家人十分不爽地管这段恋爱叫作“多莉绯闻”。他们不爽多莉绯闻的理由有很多:米列娃不如玛丽漂亮;米列娃有残疾:身体和精神都不那么健康,她上学时,她的妹妹正饱受精神病的折磨;爱因斯坦家族不希望与农民结成亲家……都是些很现实的问题。

人不能不面对现实,父母亲替子女考虑的永远是现实问题。按照母亲科林的看法,米列娃是大姑娘时,就已经其貌不扬了,她的年龄比爱因斯坦大了将近4岁,等将来儿子成熟了,米列娃就是一个“老妖精”了,你拿什么让儿子幸福?

从现实来说,这些理由都很充分,值得认真考虑。

可是,感情的事从来不像数学那样逻辑清晰、结果明确。不落世俗的爱因斯坦更不会去考虑这些。做学问,他无比理智,不落窠臼,最后功成名就;谈恋爱,他跟着感觉走,无视世俗,最终却陷入流俗。

1899年3月,爱因斯坦挑了一张米列娃的照片,拿给老妈看。老妈盯着照片,表情冷漠,良久不语,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难道是弃权票?爱因斯坦惴惴不安。

其实,他老妈是在强压不满与愤懑,试图以冷漠的态度,迫使爱因斯坦冷静下来,从而让爱情的小火苗降温,然后熄灭。

可是,事与愿违,老妈的冷漠没招来小雨点,却招来了小微风,火苗遇风,瞬间变成了火海,“爱米恋”的热情,燃烧了整个的沙漠,两人无处可逃。于是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和爱的人一起做爱做的事,时间就溜得特别快。一眨眼,4年过去了。1900年,毕业考试。

成绩证明,恋爱的确能使人的智商下降。史载,这对恋人形影不离地学习(这还怎么学习),但成绩却没有双双上升。爱因斯坦还算一帆风顺,以平均分5.7分的成绩拿下了全班第一,格罗斯曼以5.6分的平均成绩屈居第二(早知不借你笔记),米列娃却排到后面去了——当然,入学时她也没排在前面。

毕业考试成绩好是不够的,还要过一大关:毕业论文。这个时候,老师的发言权就大了,而这个老师就是被爱因斯坦同学搞得很恼火的韦伯教授。

爱同学向韦教授提议做一个实验,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穿行时,不同方向的光的速度差。当时的物理学界认为,光作为一种波,必须在某种介质里传播。这种介质就是充满空间的叫作以太的东西。因为除了用来传播光,这个以太没什么别的用处,所以它也叫“光以太”。

爱因斯坦还提出了测量光以太的仪器设计方案。但韦教授反对爱同学的提议,因为这个实验已经有人做过了,连仪器设计原理都差不多,你再重新做一遍就没什么意义了。

于是爱同学又向韦教授提议,研究不同材料在导热性、导电性之间的关联,韦教授表示这个想法他也不喜欢。

最后,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一起选了韦教授最擅长的领域,开展了一项纯粹的关于导热性的研究。但对这个课题,爱米二人都兴趣不大。

等研究结束,韦教授给他们二位的分数分别是:4.5、4.0,全班倒数第一和第二。好在爱因斯坦的考试分很高,虽然被论文的低分拖了后腿,但毕业总评好歹得了个4.9分,勉强拿到了毕业证。米列娃就惨了,低分+低分,倒数第一。分数不够,没法毕业,只能回家复习,来年补考了。

追逐自由,挑战权威,是有代价的。当爱因斯坦拿着毕业证,走出校门,置身于滚滚红尘时,他得到了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发现: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追逐理想,而是填饱肚子。关于生活

毕业了。格罗斯曼、埃拉特、科尔罗斯都留校就业了。没有哪个教授愿意留下屡屡缺课的爱因斯坦,所以刚刚光荣毕业,就已光荣失业。

1900年7月,爱因斯坦揣着崭新的毕业证,与家人相约,度了一个长假。阿尔卑斯山下,瑞士卢塞恩湖和意大利边境之间,美丽的梅西塔尔村迎来了爱因斯坦一家。热烈的见面礼后,妹妹玛雅向爱因斯坦泄密:多莉绯闻在家里是个敏感话题,说多了会被删帖、封ID!爱因斯坦不禁忐忑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