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办好每一所学校:9位名校长的办学智慧(大夏书系·教育档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2 19:50:46

点击下载

作者:雷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谁来办好每一所学校:9位名校长的办学智慧(大夏书系·教育档案)

谁来办好每一所学校:9位名校长的办学智慧(大夏书系·教育档案)试读:

1.思想着的行动者李希贵与北京十一学校

档案

◎李希贵 语文老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校长,教育局长,研究生导师,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或许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就任教育岗位最多的一个人,他拥有一个中国教育改革亲历者、建设者超出常人的生命活力和精神强度。

2007年10月,他来到十一学校,在这所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体制改革校,“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开始了他的改革与创新之旅。印象李希贵先生其人其书肖川 王琪

说起李希贵,教育工作者们也许都不陌生。他从山东省高密四中这样一所乡村中学一路走来,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界的神话;他始终站在改革浪尖上,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高密,带活了一所又一所学校。在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的长途跋涉中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泪水!

教育是什么?太多学究式的概念为其蒙上了一层面纱,将其弄得繁复不堪。许多教育工作者在熟知了教育的若干种学术定义后,却独独忘记了其本真的形态,这无疑是悲哀的。正如李希贵先生所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这短短一句话着实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没有爱与宽容,即便教室再宽敞,教学设备再先进,教师再优秀,学生再聪明,教育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李希贵先生在他的专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追忆过自己贫穷却幸福的年少时代——爱书的爷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读书、热爱文化的种子,幸福和睦的家庭给了他一份幸福的原初体验,小小的连环画点燃和释放了他心灵深处探求新知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老师的一句认可和鼓励的话给了他莫大的力量与勇气……这一切,难道不就是教育么?李希贵先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丰富的情感与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的。“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都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细细品味一下他的这段文字,我们也许会重拾起教育中那些失落的珍宝。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李希贵先生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与思考。那点滴的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

在教育主线中,李希贵先生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那是一个在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这样一颗好学又善于省思的心让李希贵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自己的学生观中。他眼中的学生是天真可爱,有灵性、有梦想的;他们会常常犯错、摔跟头,但在错误中成长、在摔倒后爬起来是他们必须学习的功课;他们的心灵美丽而稚嫩,需要我们去呵护、理解;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容不得我们贸然闯入……他们的身上都流淌着渴望尊重、渴望认可、追求公平、追求自主的血液,而这些恰恰是教育得以萌芽的种子。

李希贵先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见解和主张,诸如:“教师完全可以道歉,教育完全可以在平起平坐的状态下进行。”“学生渴望的不是偏爱,而是公平、公正;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会给他留下永远不能消除的阴影。”“教育与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绝不是抓出一个小偷,它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就像幼儿学走路,的确需要扶持,但决不能一味地扶持。孩子真正学会行走和奔跑,都是在大人松开扶持的双手以后。”“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和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些观点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借鉴、深思。

在教学主线中,李希贵先生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为依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动人的语文教学图景,而最可贵的则是其中闪耀着的人文思想的火花。李希贵说:“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泳、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不好‘读书’,而好‘甚解’,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想想我们的中小学生手中捧着的语文课本和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应试辅导,我们就能感受到如今的语文教学科学化、标准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吗?还是仅仅在为获得高分作准备?

李希贵先生富有创见的教学改革实实在在地为已经僵化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可以从中嗅到语文教学的鲜活气息。他的“每天十分钟”让阅读成了孩子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让孩子们切实拥有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权和阅读选择权,他还提倡“说你想说的,写你想写的,让写作成为情感的一种自然的表达方式,成为生活的一种真实的需要”。李希贵先生冒着极大的风险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他相信“一项改革只要触及了教育的真谛,只要接近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它没有理由失败”,而最终结果也证明他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在管理主线中,李希贵先生将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新思想、新点子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管理实践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他明确地指出:“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前途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

李希贵先生不愧为一位人性化的教育领导者。他把每一位师生员工都看做独特的、有着内在发展需要的个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的管理信条,同时探索出一系列诸如“制造一杆公平秤”“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学校”“让聘任制软着陆”之类的管理原则。李希贵先生强调体制的重要性,也一直致力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将教育领导者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将智慧和时间投入其真正的职责——“‘经销’希望”“组织才华和开发才华”当中。对于一位校长而言,成就教师与成就学生一样重要,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教学”。如何让师生们在考试的重压下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发展是校长们需要探索的永恒课题。

这样的三条主线勾勒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真实的生活形态。李希贵先生因教育事业感悟人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他又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正如他在一本书的后记中所写:“每一条线几乎都是充满遗憾的射线,但也幸亏是射线,只有这样才使我有机会去延伸和弥补。”而不懈的阅读、思考、实践、革新正是他不断延伸和弥补的动力源泉。

最后,让我们从李希贵先生对教育的解读中回归教育的本真形态吧——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多元化。学会用生态的、多元化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绚丽多姿。而我们的教育就如同那阳光和水,无私地照耀着、温柔地润泽着这些“大树”“小草”“野花”……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呼吸,幸福地成长。

这,便是“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真义所在。印象浑厚爽劲的“十一”范儿

与北京市的许多传统名校的出身相比,十一学校的出身算不上十分显赫——它的位置偏西,不在人文气息浓厚的中关村腹地;李金初和李希贵两任校长也来自湖南和山东的小地方。但是也有人说,大城市培养白领,小地方诞生领袖。今天,新的中学教育领袖在海淀西部诞生了!十一学校经历了传统名校少有的磨砺,但正是这些磨砺,练就了十一学校“飞骞绝迹,一举千里”的本领。十一学校就像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笔致那样浑厚爽劲,“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语录李希贵的管理智慧

·教师如果没有积极的情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健康情感的学生,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更要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

·使改革成为校长的需要,真正动起来,教育内部的改革才能深化。

·有效的管理一定是简单的。对学校评估的指标越细,反而越不准确。

·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并以此调整学校的办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个性化学校的所谓“个性”是从其培养的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

·领袖不一定是最聪明、能力最强的人,只要领袖有宽广的胸怀,能够授权别人去做,一样能完成事情。

·在我们学校,有一句话说起来似乎有些拗口,叫做“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应该说,这不算什么难事,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要求,但仔细想起来,要真正做到特别是天天做到、处处做到还真是不简单。

·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了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

·一种真正科学有效的符合人性的制约应该既能约束人又能解放人。它约束的是对事业不利的行为,解放的是人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解读思方行圆,创新学校管理雷玲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估计是我国教育领域从事岗位及任职最多的一位校长。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体现了李希贵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亲历者、建设者超出常人的生命活力和精神强度。多年来,他积极实践,努力探寻健康的教育文化。他说:“在一般的师资、一般的学生状况下,在一般的学校、一般的课堂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2008年,他怀着这样的教育理想来到十一学校,开始了他的改革与创新。解读一:“四字”定位,盘活管理“公、勤、谦、坦”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

李希贵接管这所学校后,对学校的管理层提出了以下11项要求:

要求1:向团结靠拢。工作中不可能没有摩擦和碰撞,但摩擦、碰撞之后要即刻向团结靠拢。

要求2: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要不怕失败,富有激情与梦想,坚忍不拔地朝着目标前行。

要求3:有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要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为了全局利益,敢于牺牲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了团队成功,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

要求4:身先士卒,敢于下水。要说“同志们,跟我冲”,而不是说“弟兄们,给我上”。

要求5:有问题意识。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懂得解决问题才能进步的道理,相信多一个问题,就多一次成长的机会,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以积极的心态和处事方式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问题,尽快将存在的问题公开化。

要求6:理解并尊重他人。要包容不同的个性,原谅尚有的缺憾,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理解与迁就,有许多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迁就;而有些事情是可以迁就的,虽然不为我们所理解。

要求7:善于倾听。专注地倾听既是沟通最有力的武器,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要求8:有客户意识。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强化服务意识,并注意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不拖不推,不等不靠。

要求9:有多元化的思维。有时候按我们想的办,事情会成功,按别人的思路办,也照样能成功。

要求10:主动延伸工作领域,以点画圆。以有利于全局利益为原则,立足于本岗位的需要,主动延伸工作领域,自觉串联工作环节,积极探寻并达成新的岗位目标。

要求11:时刻省身。要不断地反省,从反面意见中汲取营养。反面意见对培养我们的多向思维方式大有裨益;离开了反面意见,我们的思维就很容易在单向的狭路上徘徊。

今天的十一学校,已经拥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管理者。解读二:达成共识,文化聚人

在李希贵看来,一所学校成不成熟,关键是看其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深厚的校园文化。

李希贵接手十一学校前,听说这所学校有非常好的文化和校风,因此他思考得最多的便是怎样传承、坚守健康的学校文化。

他接手十一学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提取学校的成功基因。他首先召集学校七十多位骨干老师开了一个星期的会议,通过头脑风暴提取出学校的七大成功基因和关键要素:校长、队伍、理念和共同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与创新、条件与资源。

李希贵发现,还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校长要一心办学,二是校长要善于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弄清楚这些之后,李希贵对十一学校的管理就有了大致的想法。

第二步,对学校进行战略风险分析。风险是不能回避的,因此,要分析学校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有效地管理风险。

第三步,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确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十一学校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十一学校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在李希贵看来,十一学校的目标不是高升学率,而是要让从十一学校走出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一生受人尊敬。

第四步,寻找战略改进领域。2009年教代会上,学校组织专人梳理十一学校最近二十年来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形成了《学校行动纲要》。解读三:长出想法,以“场”治校“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是李希贵在一次论坛上发言的主题,这道出了这位教育实干家开放的管理理念。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开始了一场“激发学生创新”的革命:以学分管理推动学生在社团组织里自主发展,为学生提供想法生长的土壤;学校定期发布“校园机会榜”,引导学生参与管理,激发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设立“吉尼斯擂台”,让学生在挑战中认识自我;请大师、名家进校园,让学生在与大师、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中受到激励与启发;组织“校长有约,共进午餐”活动,在共餐过程中邀请学生参与学校决策,让学生的想法在校园里得以实现。

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李希贵还通过构建政策机制,培育学生自由呼吸的土壤。比如,学校以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为主线,帮助学生明确自我成长目标,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自觉性和科学性,等等。而这些做法,使学校逐步成为了一个可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文化场”。

一走进十一学校,就可以看见一尊雕塑,李希贵将其解释为“思方行圆”,就是你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但你应该有独到的见解。李希贵认为,要让校园里能够生长学生的想法,今天的学生有想法,20年之后我们的国家、民族才有创新力。十一学校注重通过对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使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李希贵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分层的,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将来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这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的学校仅仅做到这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忘记国家的教育目标。十一学校不仅仅要培养建设者,还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十一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承担一些什么。解读四:“放”“督”结合,刚柔并济

改造学校的关键是什么?李希贵认为,关键是创新管理机制。

他十分推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的观点,即“在一个组织里,90%的问题是由管理导致的,只有10%的问题是由员工带来的”。李希贵认为,学校组织结构的设定,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利于强化责任,确保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2)有利于简化程序,快速响应师生的需求;(3)有利于提高协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4)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共享,促进人才的成长进步;(5)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高质量为目标;(6)有利于正确地体现学校工作的优先次序;(7)有利于教学流程和工作流程的创新。

李希贵到十一学校后就对学校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学校由过去的13个中层部门改为现在的6个职能服务科室、6个事业部门。这些部门直接对校长负责,受校长指挥。

李希贵还在十一学校力推双向选择的聘任制。首先,由校长来聘任各个部门的主管,如教导处主任、总务处主任、高一年级主任、高二年级主任等。然后,由主管人员确定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如确定高一年级的人员编制为40人,高二年级为46人,高三年级为42人,同时配给主管人员每个年级教师级别的总量。

在每年度的教代会上,都要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如果校长的信任投票达不到60%,校长便自动解职。另外,学校还要对干部和有聘任权的主管进行满意度调查,如果满意度达不到60%,学校将对其解聘。

实行聘任制一定要有健全的评价机制。为了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李希贵在十一学校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这份问卷有九项指标,都是从正面评价老师的。除了这九项指标之外,评教问卷上还留有一块空白,学生可以在这里写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进行问卷统计时,工作人员就把学生赞美老师的话一一摘录下来,之后做成新春贺卡,并把这些话印在贺卡上。李希贵先把每一张贺卡都看一遍,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委托主管每个年级的副校长分别找老师谈一次话。主管副校长把贺卡交给老师,先让老师看贺卡上的赞美之辞,然后把评价结果告诉这位老师,并指出他在哪些方面做得特别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下。这样做的效果很好,老师都能够理解和接受。

2010年新学期开始,十一学校对评价又进行了创新。这次是让班里书法最好的学生把学生赞美老师的话写下来,然后把它印到笔筒上,笔筒上还印有老师的照片。然后给每个老师发两个笔筒。

李希贵还特别重视非正式表扬。他认为,要创建一个和谐学校,仅仅具有正式的评价是不够的。为此,他在十一学校进行了一些尝试:

开庆生会。学校在每个月中选一天,给这个月过生日的老师举行一次集体生日酒会。在庆生会上,播放事先录好的视频。视频中,过生日的老师的同事、主管、学生对他进行高度的评价,并送出美好的祝福。观看视频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留下感动的眼泪。

评月度人物。工会每个月都要向全校推出一名月度人物,这也是非正式表扬。不管这位老师过去怎样,也不管这位老师将来如何,只要这个月在这位老师身上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学校就把他推出来作为月度人物。

开迎新会。十一学校每年都会招聘一些新老师,学校会在9月的某一天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个招待会。招待会上,学校的人力资源部主管或者分管人事的校长会一一宣读大家对这位新老师的赞美之辞。

这些非正式表扬,对十一学校的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话优质校与理想中的学校距离有多远时晓玲“理想学校”的概念

记者: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您在最近领衔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新学校”的概念,为什么要这样提?

李希贵:这需要追溯一下学校的本义。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进行一个人无法进行的学习行为,解决一个人没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办学校的初衷。学校的建立也确实满足了孩子们在一起的渴望。

可是,当我们把学校办到今天,却发现,虽然孩子们愿意在一起,但不愿意到学校来,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我们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是很多孩子却不愿意以目前学校倡导的学习方式来求知。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总是要问为什么,碰到什么新鲜事物总是希望弄清楚,好奇确实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他们对现在学校这种僵化的学习方式却不感兴趣,很多孩子到学校来不是因为喜欢上课,而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同伴。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要不情愿地待在教室里,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的。有一些孩子喜欢读书,但不喜欢语文课;有一些孩子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孩子们私下里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甚至眉飞色舞,非常愿意表现自我,可是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却谨言慎行、木讷寡言。

学校到底怎么了?学校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孩子们在学校里会这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新学校”的概念,希望通过改变一些我们能够改变的东西,使学校办得更好,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幸福,让老师们更加舒服。

记者:您在“新学校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办理想学校,这与我们现在常提的优质学校有什么不同?

李希贵:现有确实有一些优质学校是我们所说的理想学校,但仍有一大部分优质学校还不够理想。如果对二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这样来看:优质学校更多的是从学校外部人员的感受来界定的,即家长、领导和其他不在学校里但关心学校的人员是怎样看学校的;但理想学校更多的是从学生和老师的感受来界定的,如学生在这个学校里是否愉悦,老师在这个学校里是否幸福,他们在学校里能不能够得到成长等。当然,办学目标始终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新学校行动计划”

记者:“新学校行动计划”究竟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愿景?

李希贵:对这个课题,我们不是进行理论研究,而是进行行动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我们力图把参加“新学校行动计划”的每一位校长、每一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坐而论道,提倡站起来立即行动。

我们的行动愿景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描述:“新学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对参与者所在学校及相关实验学校进行测量、透视、诊断、追踪和对比,分析、研究、解决学校中有关课程、学生、制度、文化、教师和校长的问题,提取理想学校的基因,破解理想学校的密码,构建理想学校的模型。最终的目的是让那些优质学校走向师生共同向往的理想学校,使优秀校长成为教育家。

记者:世界上最远也最近的距离,就是从“知”到“行”的距离。请问从优质学校走向理想学校的路径是什么?

李希贵:跟很多课题不一样,“新学校行动计划”最后要形成的是行动方案、操作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提出把优质学校变成理想学校的方案和一些操作模式。

首先,我们将在中小学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能改变。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寻找学科教学的规律,是我们努力的一大目标。

为什么有些学科老师下了很大工夫教,学生下了很大工夫学,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找到学科学习的内在规律。我始终认为,那种符合内在规律的方法一定是简单的,而且用这种方法教学一定会使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愉快。找到每一门学科特别是主要学科的最理想的教学方法,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把主要学科的教学规律变为课堂教学的模型,并使这种模型在一般学校、一般师资、一般生源的状况下得以实施,让学生变得喜欢课堂,那么我们的理想就实现了一大半。

其次,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塑造幸福的学生。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老师不幸福,他就不可能塑造出幸福的学生。所以,校长、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关注老师的幸福感,而不是学生的幸福感。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培养敬业的老师,但事实上在一般的学校里,培养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更为重要。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这门学科,喜欢这门学科才能喜欢课堂,喜欢课堂才能喜欢学校。

我做过问卷调查,请学生列出最喜欢的老师应该具备的五个要素。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跟校长和社会最认可的老师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把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教学成绩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则不然。不管是美国的学生、英国的学生还是中国的学生,都比较集中地把“有幽默感”“有激情”“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列为好老师应该具备的要素。一个老师的业务水平再高,如果他对学生不公正,那么他立刻会在学生中丧失威信,这样他就没有办法使他既定的目标很好地得以实现。

培养优秀教师需要提取优秀教师成长的基因,关注优秀教师发展的关键事件。正是这些关键事件造就了他们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研究如何激发老师的内在动力。

记者:“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这是美国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说过的一句话,也符合“新学校行动计划”的主旨。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

李希贵:这也是“新学校行动计划”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即积极构建互动的领导和管理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塑造积极、简单的学校文化。

无论是领导还是管理,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寻求合作,领导不是让部下去服从自己,而是让自己和部下都服从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什么要把领导和管理分开呢?因为大部分的学校存在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的问题,而我们更多的是要研究如何领导学校。领导学校和管理学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领导就是要确立愿景,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这跟简单地确定目标、调配资源、监督控制的管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有关。对一个学校来说,重要的地方就是学生、老师所在的地方。现在学校的许多重要资源不在重要的地方,老师和学生利用起来并不方便。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首先会为学校在教室内、办公室内、走廊上、餐厅内、体育馆内配置电脑,之后才建一个计算机房。我们的学校则是先建一个计算机房,之后才将电脑配到办公室里,最后才可能配到教室里。这个思路差异值得我们研究。另外,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资源重新调配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这似乎不存在问题,但现实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我曾经做过一项调研,看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手头有没有可以查找的资料。结果发现即使是高中的一些教师,在备课时也没有多少参考书可查找。当你向校长调查这一情况的时候,校长会告诉你,有啊,图书馆里资料多得是。可是当你问老师为什么办公室里、办公桌上没有参考书时,老师会告诉你,因为借来的图书容易丢失。尽管图书馆里有很多的书,但我们并没有把这些书变成老师的资源。因此,能不能把图书馆的资源变成老师随手可及的资源,能不能把图书配到教室里,让图书馆的资源成为学生的资源,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特别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接下来谈谈塑造积极、简单的学校文化问题。这里的“积极”,主要是指老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是指培养一种积极的学校文化。而简单的学校文化,是指无论是管理还是人际关系,都应该是简单的。现在有一些学校正在推行诸如无缝隙、全覆盖的管理,把老师搞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的学校确实也有可能成为当地的优质学校,但是这样的学校是理想学校吗?当然不是。如果老师感觉这所学校不理想,学生就更感觉不理想了。“新学校行动计划”的实施

记者:通往理想学校彼岸的路途一定不平坦,我们可以通过何种途径得以实现?

李希贵:“新学校行动计划”希望用行动说话。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可以分享的。在这个课题中,我们把企业改进流程的概念引入了行动研究。在工厂里,当发现一件产品有缺陷的时候,人们就会在整个流程中找到让产品产生缺陷的子流程,并通过改进子流程,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

当然,学生不是产品,但我们不妨引入改进流程的概念。

第一步就是要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员都明确自己的客户。

第二步就是要倾听客户的声音。听不到抱怨,就不会有改进,更不会有动力。所以,在走向理想学校的进程中,真正倾听客户的抱怨就成为了关键的一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些抱怨,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着学校能走多远,能不能成为理想学校。

第三步就是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子流程。在确定问题之后,我们还要花大量精力去测量这些问题。在改进流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测量就不要轻易采取行动。

第四步就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彻底解决问题。这时候既需要智慧,又需要胆识,甚至需要境界,毕竟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件挺困难的事。

这是一种行动,也是一项研究。如果我们不断地倾听客户的声音、查找问题、改进流程,我们离理想境界就会越来越近。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学生、老师、家长,改进后的流程肯定会适合他们。如果他们感到舒适,那么可以说我们朝着理想学校就更近了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共同追求的学校会越来越多。改变可以改变的现实,其实理想离我们并不遥远。(选自2007年4月12日《中国教育报》)原声2010年敎育关注什么李希贵

2010年,从学校到社会,人们对教育倾注了太多的期待;2010年,从中央到基层,大家无不希望教育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奋起。

然而,2010年,恰是需要沉下心来反思教育的时候;2010年,更是社会对教育改革需要有耐心的时候。发展教育需要慢慢来,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一些道理,想清楚一些事情,然后才可以奋然前行。理清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许很快就会向全社会公布。对此,大家充满了期待。其实,这一《纲要》本来就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提出来的当然是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是,现在我们却隐约地感觉到,许多人对此充满了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他们希望《纲要》能包治百病。对于目前我们面临的各种教育难题,如,教育不均衡,择校不公平,教师队伍不尽如人意,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等院校学术腐败,幼儿教育违背规律等,他们都希望《纲要》能给出有效的药方。《纲要》提出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那大多是中长期目标,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达成。切不可将远期目标当成近期目标,把美好蓝图当成指日可待的现实。发展教育需要时间,改革教育需要耐心。

教育的不均衡是由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怎么可以让教育界“独吞”这一“业绩”?制造这样一种难以在短时间内逆转的局面,我们总共用了几十年,现在怎么可能花一个早晨就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的学校还没有达到让人们可以接受的均衡程度,可是,我们竟然毫不在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用“一刀切”的方式解决择校问题,我不知道这样的措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常常违背规律,不顾后果,导致旧问题没有解决,反而酿成了更加严重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更有效、更巧妙、更治本的解决方式,是不是可以分几步走,是不是可以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教育中的问题,是复杂而多样的。想想,封闭管理下的教师队伍怎么可能充满活力?丧失了自主权的学校怎么可能会有特色?在诚信制度还未建立起来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怎么可能是世外桃源?在幼儿教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怎么能以高标准来要求幼儿教师?给教育一些时间吧,每个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最怕的是炒作,教育最忌讳的是浮躁。在一些人的字典里,似乎说到了就是干好了,刚干一点儿,就自以为是世界首创,一开口“国家示范”,一闭嘴“中国第一”,本是忽悠别人,不曾想别人没信,自己却信以为真,结果把自己给骗了。教育是一项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去做的崇高事业,是一项需要穷尽一生、鞠躬尽瘁的育人工程。教育工作者必须抛却一些过于功利的目标,特别是不要把它演变成为仅仅是包装自我的外衣。

2010年,让我们告诉社会,特别是告诉媒体,发展教育需要慢慢来!不要给教育太多的压力,不要给教育太多的指责,教育也需要鼓励。任何一个决策者,都不是在承载着过多压力的情况下作出富有智慧的决策的。

2010年,让我们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纲要》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是一个宏伟的蓝图,但是,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需要时间!区分国家目标和家庭目标

一些学校为什么会两眼盯着学生的分数?一些地方政府,为什么会以政府红头文件的方式,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他们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主要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国家教育目标和家庭教育目标。在他们眼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人民”即“家长”。所以,许多学校甚至奉家长为上帝,把让家长满意作为办学的唯一宗旨,家庭目标代替了国家目标。于是,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升一所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就自然演变成了学校的追求甚至是某些地方政府的追求。

在这样的旗号下,他们可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为这是在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目标;他们可以暂时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学生的前途比身心健康更加重要;他们可以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综合素质并不是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只要家长满意了,学校就成功了。

对于有些家长只盯着自己孩子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却不能因此而忘记自己崇高的使命。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都肩负着国家的教育使命:培养合格的公民,成就社会的栋梁。学校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语)教育承载着太多的使命。

当然,一所学校还应该具有富有特色的教育目标。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历史文化、地域环境、师生状况,甚至也可以考虑到家长的需求,形成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面向全体”才能在每一所学校里得到有效的落实。

2010年,我们应该告诉一些学校,告诉一些地方政府,“人民”不仅仅是“家长”,不能仅满足于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教育应是一种崇高的使命。让多元招生录取制度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2008年关注什么》一文中,笔者曾提出一个愿望:期待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同步改革。

这一天来了,来得很突然,又来得很自然。北京大学宣布2010年自主招生将在部分省市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这给全社会带来了惊奇。同时,反对的声音也很大。反对的理由惊人地统一,大家普遍担心的是公平问题。对此,我们深表理解。

让我们细细推想,学校希望通过恰当的招生方式,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可是,仅凭卷面分选拔人才的传统高考能承载起这样一种使命吗?

于是,人们期待有更多的大学勇于担当重任,探索更加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从而实现多元化录取。

北京大学这一次又奋勇当先地站在了改革的潮头。

其实,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公平、规范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在这个机制里,招生机构是实施考试的主体,高等学校是自主招生的主人,学生则可以获得多次选择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形成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对那些特长明显、符合某些高等学校培养要求的学生,完全可以由大学自主录取;对那些综合素质高、表现优秀的学生,完全可以由高中学校推荐录取。北京大学此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是一个好的开始。

2010年,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高校紧随其后。2010年,希望拥有推荐权力的中学校长不再羞羞答答。放权与育人模式改革“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千百万人的深思。其实,对此,学校是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因为杰出人才的培养并不完全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学校于此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企业的管理者如果认为产品有问题,首先要审视的就是流程。因为在他们看来,流程决定结果。

可是,看一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一方面,我们对结果充满期待;另一方面,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改变一如既往的培养过程。杰出人才也好,创新人才也罢,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也就是说,要有培育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模式。

看一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吧,两亿多中小学生,在同一种学制、同一种评价模式下齐步迈进。如果继续用“一刀切”的思维方式办学,以相同的育人模式管理学校,那么我们永远难以解答“钱学森之问”。

教育部有关领导曾在多个场合提出,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多样化、高水平、充满活力,要强调内涵发展。改革不能倒退,也不能简单地套用义务教育改革的方法。2009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明确地提出了向学校下放课程管理权的指导思想,并指出这次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放权给学校。这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如果真正给中小学松绑,那就需要将《教育法》规定的人事权利和财务权利归还给他们。《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享有的九项权利,其中包括“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

我们应该允许学校在学制、课程、教材、评价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实验,造就多元化、多样化的教育生态。教育国际化和学校数字化

之所以把教育国际化和学校数字化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在全球经济浪潮下,世界是平的,东京银座某一个写字楼里的鼠标,有可能牵动着中关村一些公司高管们的神经;而浦东世界博览会的一个展位,说不定可以激发北欧诺基亚公司的设计师的灵感。世界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效,“地球村”不再只是一个概念。

当我们的学生在一周之内就可以往来于五洲四海时,当我们的客户散见于全球市场时,当你坐在贵州的家里与迪拜的一位客户通过互联网交割生意时,当我们去东京如同到昆明一样便捷时……国际教育不再是仅仅针对那些可能出国接受教育的孩子,“地球村”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国际化的洗礼,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将会越来越国际化。

华尔街的金融风暴,阿拉伯的石油硝烟,哥本哈根的减排博弈,都应该走进今天的中小学课堂。不知道今天的世界情势,就难以应对明日的竞争。

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世界,让孩子们关心国家,让他们把学习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中,只有这样,责任才会深深地写到他们的心中。

让孩子们了解古罗马、大不列颠、美利坚,不了解别的国家,就很难很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

让孩子们了解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不懂得宗教,就不懂得世界。

让孩子们了解印第安、吉卜赛、日耳曼,不认识别的民族,就很难学会尊重他们。

在国际化浪潮下,我们必须重视课程开发。校园里完全可以有马尔代夫班和斐济小组,可以举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民族运动会和五洲城市运动会,可以举办国际原子能辩论会。

我们的国际教育似乎有了许多业绩。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国际教育部,但大多是想通过接收留学生来吸纳教育经费,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国际部游离于学校之外,他们之间泾渭分明,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一些学校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帮助学生应对美国高考、英国高考,却常常忽略对孩子们进行中国灵魂的塑造。为出国而出国和为高考而高考同样可怕。学生在走出去之后,常常会因为没有民族情结而迷失自我。教育的国际化历来是扎根于民族的。

当然,国际化的实现必然要有数字化作支撑,数字化生活是必然的趋势。今天,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用数字化的手段学习;在学校的数字化平台上,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展现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2010年,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国际化和数字化不仅应该进入我们的教育视野中,还应该落实到我们的育人行动上。给学校一些真实的专业支持

2007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在成立仪式上,大家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将从更多地关注规模转向更多地关注质量、关注内涵。这是教育的福音。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了课堂教学,这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是,由谁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一所学校里,有多少老师真正明白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职业与人生规划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全新的内容。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中学时期,借助于专业支持,充分了解自我,努力认识社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这将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幸事。可是,这样一件好事,却让大部分中学校长眉头紧锁。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指导。可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现在要他们帮助孩子们规划未来职业和人生,这实在是勉为其难。这就需要师范院校做出及时的呼应!

另外,系统化地培训教师势在必行,配备专业教师的编制,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第一线的教师一般不会拍着胸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专业支持,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2010年,让我们对中国教育充满期待!旁白妙语李希贵

网友:北京的中学校长中像李希贵这样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的人并不多。李希贵在山东高密四中、一中担任过校长,还担任过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而北京的中学校长中像李希贵一样被教育部首批认定为“当代教育家”的人也不多。北京的中学校长中像李希贵这样拥有这么多教研成果的人更不多。他出版了多部专著,其中,《学生第二》《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在教育界颇有影响。

刘笑天:李希贵是一个深邃的思想者。他的独到之处有两点:其一,将理性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其二,他总是在既有的框架下将自己的独立思考发挥到极致。

每个学期初,他总会走进课堂,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认真地听课。他对教育、对教学,甚至对课堂的思考都是鲜活灵动的,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他的课堂手记深刻真切,给人深刻的启迪。李希贵曾在潍坊实行了一项改革,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这里面蕴涵着一种期待、一种理念:希望我们的教育返璞归真。

李希贵至今还保留着与学生直接对话的习惯。他曾主持过一个项目,由潍坊市教育局出资,聘请国内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让他们定期与家长面对面地共商教子良方。在一位教务主任请李希贵对本校校刊提意见时,他表示希望把刊物的主编换成学生。这一切都像流水滋润青草般随意自然,丝毫不见矫情做作。文化十一学校的文化与价值观

在总结建校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学校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十一学校主要倡导并强调以下文化价值观:

1.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

2.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3.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4.海纳百川,包容共生;聚天下英才,做英雄事业。

5.追求卓越,反对平庸,拒绝低劣。

6.不为高考,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实现。

7.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8.学校未来发展:培养—研究型学校。

9.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

10.干部行为准则:公、勤、谦、坦。

11.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

12.主体性教育: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包办。

13.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全面发展,多向成才。

14.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所、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职工的幸福家园。

15.不可侵犯的教代会民主权利。

16.敢于否定自我,不断创新发展战略。

17.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

18.卓越的领导者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19.建设国际化学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一流人才。

20.一心办学,心无旁骛,敬业笃志,乐业奉献。管理十一学校的十大管理妙招

第1招,先人后事。帮助教职工实现事业、情感、待遇和健康的平衡,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放在一起进行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

第2招,要事第一。以战略目标和关键因素为依据,区分核心工作与一般性工作,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

第3招,组织才华与塑造才华。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动员各方实现团队共同的想法;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当好自己部属的教练;管理者肩负着传递赞美的重要任务,传递赞美也是最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

第4招,梳理并改造流程。流程变了,结果才会改变;流程好了,结果才会理想。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或自己感到迷茫时,要详细甚至有点“傻”地画出流程图,将工作流程和管理环节简单化。

第5招,上下贯通。学校党组织、行政部门、工会及群团组织要及时沟通,学部、班级、教研组的教育、管理思路必须与学校一贯的文化相一致,要确保学校文化的延续、深化与创新。

第6招,沟通与协作。“即使你是天下第一也要由天下第二来帮你。”要明确边界,理清流程,细化常规,为沟通与协作打好基础;要不断沟通过程性信息,及时通报工作结果,以求得各方的理解与支持。

第7招,公平与民主。管理者应该遵循公平与民主的原则,创造以“看得见的平等”与“看得见的民主”为特征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

第8招,标杆学习。定期寻找自己工作领域的制高点;努力在一些管理细节上超越同类学校。

第9招,风险管理。学校应管理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应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定期梳理学校面临的风险,以确保学校平稳健康地发展。学校要居安思危,始终具有忧患意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安全的地方。

第10招,管理情绪。当出现情绪化时,管理者应尽量避免与矛盾方正面接触,应延缓决策,尽量“忍过一个晚上”。(陈勇 整理)特色十一魅力榜

十一学校的很多创意性举措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校长有约,共进午餐”制度,还是“校园机会榜”、学校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组织”、“学生出版社”,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校长有约,共进午餐”——2009年4月,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通过校内的海报邀约学生共进午餐。从此,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都有一位校级领导与学生共进午餐。学生自愿报名,由一个学生社团按学生的报名先后顺序选定赴约就餐的名单。每次与校领导共进午餐的学生最多为八人,这些学生来自两到三个班级。加强校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实行“校长有约,共进午餐”制度的初衷。校长和学生各付各的饭菜费。校长李希贵与学生共进午餐的时间安排在每周一。“校园机会榜”——所谓“校园机会榜”,就是把一些日常工作进行分类,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完成的事情,直接交给学生去做。这改变了过去那种向学生分配任务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校园机会榜”公开向学生提供各种工作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果工作的复杂程度较高或有较多的学生选择同一项工作,则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决定承办者。学校一般会给学生提供三类工作。

一类是常规性工作。如过去一直由学生会主席担任升旗仪式司仪,一学年他要主持40次升旗仪式,这对他来说,起不到太大的锻炼的作用,甚至可能会成为他的一种负担。而将此机会提供给40位同学,使他们都有机会主持全校性活动,这将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帮助。

第二类是临时性工作,如当奥运志愿者,做市田径赛的裁判员助理,设计校服等。学校会把这些工作机会及时公布出来。

第三类是学校的管理性工作。测评食堂的饭菜质量,制订图书购买年度计划等工作,过去都是由老师或学校的管理者来做。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做这些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校奥林匹克运动会——十一学校把一般性的运动会改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运动会上,一个班级代表一个国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还在于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理解能力。运动会上不仅有体育项目,还有展现各国文化的活动。开幕式上,各个班级分别展现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运动会期间,学校会举行有关各国的历史、民俗、文化、宗教、风情的知识竞赛,还会通过大屏幕,播放同学们演唱各国民歌名曲的情景。“国际组织”——由学生组建的“模拟联合国”已在十一学校活跃了许多年。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十一学校以“模拟联合国”的社员为骨干,不断发展新社员,成立了一系列模拟国际组织,如“模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模拟上海合作组织”、“模拟世界原子能机构”、“模拟世界卫生组织”等。这些模拟国际组织的出现,对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多元化理解能力的杰出人才,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出版社”——过去十一学校会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后来,学校鼓励学生成立出版社,由学生自己负责编辑、出版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后来,又让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可以全方位地锻造学生的才能,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开发学生的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陈勇 整理)2.“新文化运动者”程红兵与上海市建平中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