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3 03:32:21

点击下载

作者:沈健,周雪妃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试读:

前言

为适应我国护理学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我们编写了《护理心理学》一书。本教材编写以新的护理教育观为指导,注重结合我国护理教育和实践的现状,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为方向,在保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力求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创新性),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

本教材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撰,共九章。全书特点之一是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均以够用为原则,以学生所学符合现阶段护理临床实际需要为标准,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其特点之二是本教材每章均设学习目标、小结和复习思考题,这种内容结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明确学习目的,掌握重点内容;其特点之三是本教材在内容中间不时地穿插相关“链接”,这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有裨益;其特点之四是本教材还附有病案讨论,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教材内容的“新、精、准”,本教材编写者反复斟酌、修改,参考国内有关教材和专著,并得到各编者所在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鉴于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各生命学科的广泛融合渗透,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虽注意吸收了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但限于学时和篇幅、编写时间仓促、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仍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热忱欢迎广大教师、同行及同学们批评指正,以便本教材在修订时进一步完善。编者2014年10月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方法。2.熟悉: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3.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在现代护理工作中,病人被看成是身心统一的整体。关注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情绪变化,满足病人心理需求,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同时,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心理素质优化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发展目标。因此,学习和掌握护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第一节护理心理学概述一、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尚未形成一致公认的定义,综合国内许多学者的认识,目前可将护理心理学定义为: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理人员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理解和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是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护理对象包括病人、亚健康状态的人和健康人。就是说护理心理学既要研究在护理情境下“病人”个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又要研究“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活动规律。

2.护理情境的影响 又称特定社会生活条件,指所有可能影响病人、护理人员心理活动规律的社会生活条件,如医院、社区、家庭等。不同的护理情境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在急诊病人救治的情境下,当病人感到医护人员有条不紊、镇定自若的医护氛围时,其紧张情绪就会缓解,产生有利于康复的心理活动。反之,如果病人处于杂乱无章的环境,医护人员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会使病人的紧张情绪加重,产生使病情恶化的心理活动。所以护理心理学是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3.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 护理心理学在重视护理情境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活动影响的同时,也强调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内在心理因素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活动的影响。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内在心理因素是指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如理想、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不同个性心理的病人在相同的疾病和护理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个性心理的护理人员在对相同疾病病人护理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护理质量。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两部分,其中护理对象包括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健康受到威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和健康人。

研究疾病对病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病人普遍的心理反应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的心理特点。研究健康状况受到潜在因素威胁的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如人格因素、情绪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潜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正常的心理活动、健康的行为方式、应激的应对方式等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作用。

对于护理人员,主要是研究护理人员的角色人格(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职业素质的塑造和养成,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对护理对象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如何维护和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等。(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护理心理学的任务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为实现这一任务,护理心理学必须深入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 深入研究各类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不同性别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和特殊心理活动特点,以实施最佳的心理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全面康复,这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研究身心相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 医学的发展已充分证实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护理心理学要研究和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作用的途径和规律,护理人员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可以更好地对病人进行整体性护理。

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 护理心理学要研究评估病人的心理活动的技术和方法,同时还要研究对病人异常心理活动进行干预的理论和技术,这是心理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护理人员要掌握正确有效的心理评估技术,能给病人提供客观准确的心理活动量化测评;并且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理护理所必需的心理干预技术,根据病人心理问题的性质、人格特征以及自身的经验等,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使其得到解决或缓解。例如,权威性的劝说和解释可以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感人肺腑的温暖可转变病人的情绪状态,巧妙积极的暗示可以使病人按照医护人员的意志行事。类似的这些干预理论和技术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任务。同时,研究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促进病人的心身健康,促进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增进病人的全面健康。

4.研究及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实践为病人减轻痛苦,使之恢复健康,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护理人员要培养积极的正性情感,有适当的情感表达力和自控力,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挫折、冲突与孤独的容忍力和耐受力。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尊重、体贴、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在工作中还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等。同时,护理人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随时面临着许多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和意外,因此,现代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三、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一)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模式转变。现代护理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其独立的内容,又有与医学密不可分的一面,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护理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及与护理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知识。因此,护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须发生改变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二)护理心理学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束缚着护理学的深入发展,尽管在实践中大量的事例足以说明护理与医学同等重要,但人们独尊医疗忽视护理的观念根深蒂固,常常使护理工作附属于医疗工作,结果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护理对象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研究护患心理问题,主张生物护理和心理护理融为一体,实行整体化护理,护理对象由面对病人转向了面对人群,形成“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大大地拓宽了护理工作的范畴,丰富了护理学的内容,使护理学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从而改善和提高了护理学地位,促进护理学事业的发展。(三)护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目前我国护理界迫切需要护理心理学,只有护理心理学发展起来,普及开来,护理人员才能懂得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心理护理。病人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习惯与爱好。有不同的性格,就会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对待疾病也会有不同的态度。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心理学,认识和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相应技术进行护理。只有全面地认识疾病和病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全面恰当的护理,才能使病人感到生理上舒适、心理上舒畅,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和维持健康。(四)改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临床护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各种护理活动的基础。由于高新技术和高新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护患之间的交流被冰冷的机器所阻隔,护患关系日趋物化,严重制约了护患之间的交流。而将市场经济引入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损害了护患关系。护理心理学为整体护理的开展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广大护理人员掌握了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护理实践中为病人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双方的交流和医疗互动,改善护患关系。(五)提高护理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能力

心理评估就是科学地运用多种手段从各个方面获得信息,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单独或辅助对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做出心理诊断,或帮助正常人及时发现心理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矫正。心理干预则是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病人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其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或治疗。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护理心理学的理论、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技能,有利于提高护理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能力,以利于对护理对象进行评估和干预,预防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加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六)护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复杂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如平稳宁静的心境,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快速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力,超出常人的忍耐力,精炼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情感感染力等。这些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养成,必须要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实践磨炼才能获得。因此,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心理学,有助于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自身心理修养。四、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1.护理模式转变促进护理心理学发展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理工作的内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个性化护理、程序化护理、文化护理或宗教护理等形式得以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带来了护理领域的变化: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增加,从被动的疾病护理转变成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除了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之外,更侧重对人的研究,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病人疾病转归和健康的影响已经被认识。护理人员不仅仅是病人的照顾者,更多的是病人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的管理者;病人有机会参与到对其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决策之中。总之,国外护理心理学主张:把疾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心理学的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2.护理心理学教育促进心理护理人才培养 为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维护人类健康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在课程设置中有目的地增加心理学课程的比重。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交谈与安慰艺术、社会医学、行为学等,使护理人才的知识体系更贴近整体护理模式的需求,在教学中强调护患关系及治疗性沟通对病人心身康复的重要性及护理人员沟通技能的训练。

3.心理疗法开展促进临床心理护理发展 将心理疗法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实践,成为国外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的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在应用过程中,突出强调实用和效果,强调无损病人心身的原则,许多研究采用心理评定量表评估实际效果。

4.开展护理心理学理论研究促进护理心理学发展 运用定量研究揭示护理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及变化规律,了解心理干预策略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在国外护理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流行。而近年来质性研究也不断应用于护理心理学研究中,其研究方法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结构访谈来收集病人资料。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强调研究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自身体验。这些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护理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对护理心理学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1981年我国学者刘素珍提出“应当建立和研究护理心理学”,至此我国护理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其科学性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引起学术界及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人们广泛接受这一理念。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护理心理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护理心理学》,将护理心理学归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95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护理心理学领域有了国内最高层次的学术机构。1996年,经有关专家学者讨论将护理心理学教材正式命名为《护理心理学》,并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由此护理心理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科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心理学本质属性、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领域中的新兴独立学科,随着人类健康观的发展与完善,在进一步确定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目标、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及实践模式中逐渐走向成熟。

首先,护理心理学人才队伍已经形成。随着护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及临床心理护理实践的开展,护理心理学人才队伍得到建设,他们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又是有护理心理学造诣的护理专家,还有许多是热爱心理护理工作的护理骨干,并且培养了一批护理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同时由于重视护理人员自身心理素质训练,优秀的护理人才不断产生。其次,护理心理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得到确定,全国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为国内最高层次的学术机构。最后,专业基础教育的实施日益完善。《护理心理学》作为护理教育的必修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后,不久就从浅显的知识性讲座过渡到了系统传授专业化理论的必修课。目前,护理心理学教学工作日益广泛深入,教学活动丰富新颖;研究生培养方面,已经招收了护理心理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培养专业性心理护理人才和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心理护理专家奠定了基础。

2.心理护理科研活动深入开展 目前广大护理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随着心理护理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病人心理活动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探索的科学研究,取代了以往千篇一律的经验总结;临床心理护理的个案研究、系统性的病人心理研究及前瞻性研究逐渐增多,标准化心理测验的量化研究正在逐渐取代陈旧的研究方法,这些对心理诊断、心理护理程序、心理评估体系、护理人员人才选拔及培养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心理护理的研究开始注重研究设计和影响因素控制,研究论文大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以生命质量评估护理效果,还有大量的文章采用Meta分析,这些都是护理心理学科研方法的进步。研究论文在数量上逐年递增,论文大量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和《护理管理杂志》等刊物上。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护理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推动护理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3.临床心理护理方法得到应用 随着护理心理学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广大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心理护理研究的热情不断提升,许多护理工作者探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在临床心理护理中不断强调根据病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实施个性化护理,开展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心理护理方法,提高了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心理护理事业的发展。今后临床心理护理仍然是护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要掌握个体化原则,针对每个病人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要运用“护理程序”指导心理护理实践,逐步完善和创建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加强临床心理护理的可操作性研究。第二节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加强护理心理学的方法学建设,有利于护理心理学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的提高。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它的研究方法还没有自身的方法学体系,基本与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相似性。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一、观察法(一)概念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的观察,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作为科学研究史上最原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观察法是从事任何研究都不可缺少的。(二)分类

1.依据研究情景的不同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行为作直接或间接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解释某种行为变化的规律。如护士通过生活和治疗护理观察病人的姿势、动作、表情等。自然观察到的内容虽然比较真实,但由于影响个体活动的因素过多,因而难以对自然观察的结果进行系统推论。(2)控制观察法:又叫实验观察法,指在预先设置的观察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的方法,其结果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进行有关儿童行为、社会活动或动物行为的观察时多采用此观察法。

2.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 观察法可分为连续性观察、轮换性观察、隐蔽性观察。(1)连续性观察:指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所进行的持续的、多次反复的观察。这种方式多用于对病人个性化心理问题的研究。如针对某个因患急性心肌梗死而住进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要了解其病情变化是否与情绪波动有关,就必须对该病人的情绪状态与病情发展的关系进行持续、反复的观察,才可能获得比较可靠的结论。(2)轮换性观察:指对同一问题进行观察研究时,需变换几次甚至几十次对象施以反复观察。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对病人心理状态的一些共性问题的研究。例如,想了解患某一类疾病的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仅通过观察一个病人的心理反应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必须分别对患此类疾病的不同病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轮番观察,才可能归纳出他们因患有某种疾病而产生的共性的心理问题。(3)隐蔽性观察;指研究者的观察活动需在被研究者不知情的状况下进行,力求使被研究者的心理活动在自然情景中真实流露。这种观察方式既适用于对病人共性心理问题的研究,也适用于对病人个别心理问题的研究。观察若在室内进行,一般需设置里明外暗的观察室,研究者可通过单向“观察窗”,对研究对象的言行作详细观察而不被研究对象所察觉。如果观察性研究在室外展开,研究者可通过扮演“假被试”,与那些“真被试”打成一片,在掩盖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亲身参与其中,以获得较可靠的结果。在运用隐蔽性观察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三)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

1.重复性原则 由于时间因素的影响,仅根据1~2次观察即做出结论,免不了有很大的偶然性。只有多次反复地观察,才有助于发现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特征,使所得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2.主题性原则 是指在每一次具体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只能确定一个观察主题,观察一种行为,以避免观察指标设置太多,造成彼此干扰,无法得到准确的研究结论。如观察病室环境(物理环境)对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者除了必须把物理环境与社会心理环境严格区分,还要进一步对物理环境中的噪声、通风、采光条件、病室内置等各种观察指标加以区别。

3.真实性原则 该原则充分体现在隐蔽性观察的研究方式中。隐蔽性观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出现某些假象,比如被试的“迎合”心理或“逆反”心理。如果被试者了解研究者的意图,当他们产生“迎合”心理时,就会主动配合研究者,有意表现出符合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心理活动;当他们发生“逆反”心理时,则可能一反常态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因此,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被试者以假象掩饰真实心理状态的结果,都会使收集的资料失去意义。(四)观察法的优缺点

1.优势 操作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观察在被观察者不知情的自然情境下如家中、学校或工作单位进行,行为表现相对真实可信,这种方法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其他心理评估方法很难实施的人群,如语言障碍、发育迟缓儿童、聋哑人和婴幼儿,可以进行行为观察法;观察法费用低,使用仪器较少。

2.局限性 行为观察法观察到的只是表面的行为表现,某些现象很少出现,甚至只出现一次,无法重复观察;且观察结果易受观察者自身水平和主观意识影响,不易客观比较;观察法不适用于内隐行为的研究,例如,手淫、低声威胁和抱怨等;有些观察指标不易定量,如情绪方面的行为表现的程度难以用定量的指标衡量。二、调查法(一)概念

调查法(survey method)是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比较简便、可行,调查所得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社会心理学等领域被广泛采用。对护理心理学研究而言,在分析病人心理需要、了解病人心理特点等问题时,通常可采用调查研究法。(二)主要方式

1.问卷法 是研究者将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或问卷发放给研究对象,由其自行阅读操作要求并填写问卷,然后再由研究者回收并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问卷调查的质量与研究对象对问卷的内容、目的等的了解以及其合作程度有关。调查问卷法具有节省时间、信息量大、匿名性好、避免人为因素影响的优点。但是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被研究对象的文化水平、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常常影响问卷法的适用范围。采用集中指导式填写可避免上述缺点。

2.访谈法 首先选择和培训调查员,由他们按照调查的设计要求与研究对象进行晤谈或访问,并按同一标准记录访问时研究对象的各种回答内容。访谈法是一种以口语为中介、晤谈双方面对面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受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影响。此调查法的回答率较高,质量较好,适用范围广,但这种方法容易出现一些访问偏差。

3.测验法 是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重要方法,也可以收集某些生理学研究指标的测试资料。最常用的是心理测验,它要求使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心理行为量表,如各种人格量表、智力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心理量表设计与使用的具体内容将在第六章详细介绍。(三)注意事项

1.精心策划 进行调查前必须精心设计调查表,力求就某范围的调查获得较大的信息量,以便在资料分析时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结果。信息量小的调查问卷往往易导致片面的结论。

2.确保真实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一般可采用无记名方式收集资料,以打消被调查者的答卷顾虑。访谈调查时,则需要调查者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谈话氛围。必要时,调查者还可以向被调查者做出替他保守个人隐私的承诺,以便被调查者能无拘无束地坦露心声。

3.科学抽样 调查研究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所抽样本的代表性,故调查研究法又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就是要用部分来估计全部,用有代表性的样本来估计总体情况。随机抽样是可以增强调查结果代表性的常用方法。

4.通俗易懂 调查者在自行设计问卷时,应注重文字表达上的言简意赅和通俗易懂。同时还应考虑如何方便作答,尽量选用“是非法”、“选择法”的答题方式供被调查者使用,以便被试者能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顺利地完成调查问卷。(四)调查法的优缺点

1.调查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在短期内便可获得大量的报告资料。

2.调查法的缺点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被试者的影响很大,不合作的态度会降低研究的效度。若是访谈法,研究者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另外,问卷的编制质量和适用范围也会影响结果。三、实验法(一)概念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法被公认为是最严谨的方法。(二)分类

实验研究具体包括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模拟实验三种。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对三种实验法的使用也各有侧重,护理心理学常用的实验研究是后两种。

1.实验室实验 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条件以研究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实验室可以实现程序自动化控制的各种模拟环境,借此研究特殊环境中,心理活动的变化及相应的生理变化规律。例如,我们在实验室中安排三种不同的照明条件(由弱到强),让被试者分别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对一个短暂出现的信号做出按键反应,通过仪器记录被试者每次的反应时间,这样就可以了解照明对反应时间的不同影响。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允许人们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反复验证。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由主试者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现场实验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的控制或改变,以研究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对控制实验的干扰因素来看,现场实验虽不及实验室实验那么便利,但它具有更接近真实生活、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实验结果易于推广等优点。最简单的实验设计是将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除了要研究的影响因素不同外,其他方面均相似。实验研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设计,巧妙的设计可以获得理想的结果。

3.模拟实验 是指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人为地设计出某种模拟真实社会情境的实验场所,间接地探求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心理活动发生及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如研究者曾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实验,来了解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模拟情境虽是人为设计的,但对被试者而言,只要他们未察觉自己置身于人为情境,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实际上也与实地实验相近,基本是真实可信的。因此,模拟实验情境应尽可能地做到逼真,不被被试者所识破,以求得最接近真实的可靠结果。

知识链接监狱角色模拟实验心理学家津巴多(1972)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状态。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四、个案法(一)概念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是心理学领域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它是借鉴病案记录的模式逐步发展而来的,可以同时使用观察、访谈、测验和实验等多种研究手段。个案法对于某些特殊案例的深入、详尽、全面的研究,揭示某些有实质意义的心理发展及行为改变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二)主要方式

1.研究全程 一般由有经验的研究者实施,依据受试者的历史记录、晤谈资料、测验或实验所得到的观察结果,构成系统的个人传记。这种深入的、发展的描述性研究,适用于心理问题的干预、心身疾病研究分析等。

2.研究早期 个案法也可用于某些研究的早期探索阶段,详细的个案研究资料可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研究提供依据。(三)个案法的优缺点

1.个案法的优点 由于研究对象少,便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研究者通过研究一个个案例,从中推出有关现象的一般性原则。另外,临床研究中,对典型案例的个案研究意义重大。

2.个案法的缺点 个案研究缺乏代表性,在推论总体上要特别慎重。个案研究是非控制性观察,获得的资料相对较粗,多属于描述性研究。另外,个案研究中主观偏见也会降低研究的效度。第三节主要相关心理学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又称心理动力理论,19世纪末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学说、性心理学说、释梦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等。

1.潜意识理论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它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意识层次。(1)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这些不愿被接受的心理活动或事件如若保存在意识中,个体很难承受,于是通过压抑过程被排挤到潜意识中。潜意识虽然不被意识所知觉,但是,它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所在。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那么意识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心理活动或过程则是潜意识的。(2)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的作用就是保持对欲望的需求和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要求和个人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3)意识:是人能知觉得到的部分,与语言(即符号系统)有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它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只有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意识保持个体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感知,对人的适应有重要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并非完全是由个体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无意识的欲望、冲动等决定的。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各种欲望或观念,如果不能被允许进入到意识中,就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表现为心理、行为或躯体的各种病态。

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1)本我:存在于无意识深处,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倾向,遵循着“快乐原则”。它不看条件、不问时机、不计后果地寻求本能欲望的及时满足和紧张的立即释放。(2)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现实化的本能,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代表着理性和审慎。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自我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是本我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得以实现的承担者;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超我的要求下,要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安全。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配合现实和超我的要求,延迟转移或缓慢释放本我的能量,对本我的欲望给予适当的满足,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3)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大部分属于意识层面,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超我的特点是能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来辨明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超我按“至善原则”行事。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保持平衡。如果“自我”无法调节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3.性本能和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繁衍与个体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义,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弗洛伊德把这种动力称作力比多。当这种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正常情况下力比多可以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性活动方式发泄,但在失常时会走非正常途径,附着在表面看来与性无关的其他活动上。

弗洛伊德强调个人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要经过五个阶段。(1)口腔期(0~1岁):这一时期原始欲望的满足是通过口腔部位的咀嚼、吸吮或吞咽等活动来获得,婴儿的快乐也多来自口腔的活动。如果这一时期口腔的活动受到限制,成年后行为上可能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有些性格的表现,如自卑、依赖等也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2)肛门期(1~3岁):这一时期原始欲望主要靠排泄和控制大小便时所产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但这一时期也正是成人对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要求婴儿在找到适当的场所之前必须忍住排泄的欲望,这与婴儿的本能产生了冲突。弗洛伊德认为母亲在训练婴儿大小便时的情绪气氛对其未来人格发展影响重大。过分严格的训练可能会形成顽固、吝啬、冷酷的“肛门”性格;而过于宽松又可能形成浪费的习性。(3)性器期(3~6岁):这一时期原始欲望的满足主要集中于性器官的部位,此时,儿童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这不是心理上的性爱,没有成人的性意识和性交愿望,也没有成人的性生理反应。幼儿这个时期已经可以辨别男女性别,并且以父母中的异性作为自己的“性爱”对象。于是男孩以自己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自己的母亲,这种现象被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孩以自己的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自己的父亲的现象则被称为恋父情结。男孩的欲望指向母亲时总是无意识地与父亲争夺爱,敌视父亲、害怕父亲;女孩也会因对父亲爱恋从而对母亲产生同样的敌视。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会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吸取他们的行为、态度和特质进而发展出相应的性别角色而获得解决。这一时期超我开始发展,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4)潜伏期(7岁~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兴趣开始转向外部环境,渴求掌握适应环境所需的技能,不再通过躯体某一部位获得快感,这一阶段的儿童性心理比较平静,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同伴、朋友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上,自由地将能量消耗在为社会所接受的具体活动当中去,如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5)生殖期(也称青春期):一般女孩于11岁开始,男孩于13岁开始,生殖系统逐渐成熟,生理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使两性差异开始变得显著。在这个时期以后,性的需要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并且有了两性生活的愿望,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已趋于成熟。这一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职业生涯准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以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

4.释梦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前意识的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当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下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检查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渡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不当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意义及局限

精神分析理论是最早的系统地解释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开辟了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开创了人格动力学和变态心理学新领域,促进自我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医学模式的基础,它既可以解释正常的心理活动,又可以解释异常的心理现象,对理解人类的精神现象及规律有重要的贡献。精神分析治疗也是20世纪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之一,目前仍用于临床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它的泛性论基本上是非科学的,而它的精神分析理论因把精神提高到了物质之上,故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又发展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表现为不再那么强调人的本能作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因素。二、行为主义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theory)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杜拉等进一步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与护理心理学相关的行为主义理论主要有: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及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0世纪初,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非条件刺激(食物)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反射,从而引起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习得性行为,是大脑皮质建立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这种条件反射过程不受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属于反应性的行为。(2)经典条件反射的重要现象:①强化:是指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的过程。两者结合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的形成就越牢固。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中性刺激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②泛化:指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③消退:是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是桑代克和斯金纳等行为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1)操作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自制了“斯金纳箱”,在实验箱内装一个特殊装置,按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一些食物,然后在箱内放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老鼠,老鼠在箱内乱窜时,偶尔按压杠杆获得了食物。经过强化,老鼠按压杠杆的次数逐步增加,逐渐“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来获取食物,即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按压杠杆是老鼠偶然的自发行为,行为后得到食物,食物又作为奖赏该行为的“强化物”强化了这一行为,斯金纳称之为强化训练。在实验中,行为反应后的结果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痛苦的(如将食物换成电击)。刺激可以从无到有逐渐增强,也可以从有到无逐渐减弱。(2)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个体行为之后的刺激性质以及行为变化规律的不同,将操作条件反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正强化: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如用食物奖励,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增加。②负强化: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负强化也是加强行为再现的概率,促进行为的发生。如老鼠处于轻微电击中,一旦按压杠杆,电击解除,停止电击就是负强化物,它同样能增加动物的压杠反应。③消退: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例如,学生做了好事,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的关注(积极刺激),会使这种行为得到加强;但如果大家熟视无睹,就可能会使积极刺激水平下降,导致这种行为逐渐减少。④惩罚:指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惩罚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例如,个体出现酗酒行为时,立即给予电击等痛苦的刺激,可使酗酒等不良行为逐渐减少。(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意义: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同,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反应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任何与个人的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即各种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只要反复出现在某—行为之后,都可能对某种行为产生影响;反过来,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也可以由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这一理论在护理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用以解释个体不良行为如吸烟、依赖等行为的形成机制;用以指导各种行为治疗如刺激控制、系统脱敏疗法等。

3.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社会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1)社会观察学习实验:班杜拉让两组儿童观看殴打玩具娃娃的录像,在实验的第一阶段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中儿童殴打玩具娃娃受到奖励,而乙组看的录像片中儿童殴打玩具娃娃受到惩罚。看完录像片后,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学会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儿童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像就给谁糖吃。结果两组儿童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2)社会学习理论要点:①班杜拉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说明人类的学习。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形式,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所作所为以后进行模仿学习而学会的。通过对具体榜样(或示范者)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②观察模仿学习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主动模仿学习是指学习者不仅观看被模仿者的表现,而且参与其中,与模型一起学习;被动模仿学习是指只看被模仿的行为表现但不直接参与其活动。班杜拉认为,如果给那些有行为问题的人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③观察学习强化非常重要,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得到间接的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班杜拉指出,观察学习也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靠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4.内脏操作条件反射1967年米勒进行了内脏学习实验,证实了内脏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1)内脏学习实验:米勒用食物强化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种内脏反应行为,例如,心率下降,进行奖励。经过这种选择性的定向训练之后,结果动物逐渐学会了“操作”这种内脏行为,使心率下降。采用实验方法,米勒还分别使动物学会了在一定程度内“操作”心率增加、血压升高或下降、肠道蠕动增强或减弱等反应。(2)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意义:虽然米勒的内脏学习实验还有待深入研究,但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对于护理心理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各种内脏活动,似乎可以通过内脏学习过程获得意识的控制;某些心身疾病症状的产生,如心跳加快、肠蠕动增加、哮喘等可能与个体的意识性条件操作有关;生物反馈、气功治病等的原理可能与内脏学习有关。(二)行为主义理论的意义及局限

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从理论上提出,除少数天生具有的本能行为(非条件反射)外,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观察学习四种机制习得的。行为学习理论涉及范围很广,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治疗方法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许多心理治疗者使用的重要方法。

行为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为使心理学符合科学的标准,行为主义者刻意将之限定为外显行为,将传统心理学中一切有关“心”的成分完全排除,致使心理学内涵变窄。此外,行为主义者否定认知,因而不能正确解释人类的行为。三、人本主义理论(一)人本主义主要内容

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于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之一,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主要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但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成为激励工具;当人的某一级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慢慢地把“我”与“非我”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经验。通过机体自动评估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则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促使儿童回避。

在儿童寻求的积极经验中,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但这些完全取决于他人。因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而决定是否给予尊重,所以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评估过程去评价经验,转而使用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一定的防御机制(如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为来访者提供“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将原本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是“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功能。(二)人本主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人本主义理论既不赞成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看成是本能的牺牲品,认为人的行为是非理性过程所决定的,道德与善行是非自然的悲观看法;同时,它也反对行为主义把人视为“巨大的白鼠”,排斥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机器人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重视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本质是向上的,强调研究正常人的心理。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强调咨询关系的建立及重要性;相信人有充分的潜力并自我实现;发展了来访者叙述的技巧;用来访者代替病人,增强了对来访者的尊重。

人本主义的局限表现为:未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羁绊,不是从宏观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中去研究人的本性,而是从封闭的主体内在世界中去寻找人性的根源;渗透个人本位主义精神,过分强调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社会实现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性意义;过分强调经验(主观)范式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与佐证,难以涵盖现代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四、认知理论(一)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不是由一个心理学家所独创,而是由许多心理学家共同努力发展起来的理论,其中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和美国精神病学家贝克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较具代表性。认知理论的出发点在于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并把纠正和改变不良认知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重点。

1.埃利斯的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即引起情绪变化的事情;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