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优质高效栽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3 08:24:04

点击下载

作者:杨力,张民,万连步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麦优质高效栽培

小麦优质高效栽培试读:

一、小麦生产概况

(一) 小麦栽培简史

小麦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期的原始农业中就有小麦的种植。《春秋》一书中有小麦受旱、受涝、受霜等自然灾害的记载,证明小麦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成为重要粮食作物。据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史书记载,“麦有小麦、大麦之分,均耐干旱。麦有春种与秋种两种类型,因有春麦与冬麦的区别”。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小麦的认识已相当深入。

据《中国农史稿》记载,秦、汉时期,以粟、麦为主要粮食。至汉代,我国北方的种植制度已基本成型,以冬小麦为主的轮作复种制度被广泛采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190~589年),后魏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的作物中就有小麦。当时,小麦生产已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元朝时期的王祯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写成了著名的《王祯农书》和《谷谱》,对小麦的历史和栽培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小麦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

以后在长期的小麦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在小麦的耕地施肥、播种时期、播种方法、播种密度、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及选种留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二)小麦栽培分布

1.世界小麦分布及生产概况

小麦的分布很广,从极圈至赤道,从低地到高山,北自北纬67°的北欧(挪威和芬兰),南至阿根廷45°的南纬地区均有种植。主产区为欧亚大陆和北美,种植面积约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为中国,美国居第3位,之后依次为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的总产居世界第1位。1992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为33.23亿亩,亩产170千克,总产5 655.2亿千克。世界小麦上世纪50年代总产量的增加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60年代以后,主要靠增加单产。世界小麦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英国,1984年全英国2 947.5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05.53千克。世界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一是培育高产、稳产、优质及抗逆性强的品种;二是扩大灌溉面积,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三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发展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2.我国小麦栽培分布及生产概况

我国小麦主产区集中在北纬20°~41°的地区,其中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等省小麦播种面积较大,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尤以河南和山东面积最大(河南省小麦常年播种面积为7 000万亩,山东省常年播种面积6 000万亩)。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各地域的气候特点、耕作栽培制度、品种类型分布、播种和成熟期早晚,对我国的小麦种植区域进行了划分:(1)春麦区:包括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全部,辽宁省的中、北部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春麦区)、北方春麦区(全区以内蒙古为主,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和西北春麦区(全区以甘肃及宁夏为主体,并有内蒙古及青海的部分地区)。(2)冬麦区:包括北方冬麦区(河北省长城以南平原地区、山西中部和东南部、陕西和河南省北部、宁夏及辽宁省南部、甘肃陇东地区以及北京和天津两市)、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全部、河南大部、河北中部和南部、江苏及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及山西西南部、甘肃省天水地区的大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3)冬春麦区:包括新疆冬春麦区和青海春冬麦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生产迅速发展。1949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2亿亩,平均亩产只有42.8千克,总产1 381万吨;1993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4.54亿亩,平均亩产234.6千克,总产10 639万吨。小麦总产的增加主要来自单产的提高。我国小麦的高产纪录是1978年青海香日德农场创造的,3.91亩春小麦平均亩产1 013千克。

3.山东省小麦生态区划及生产概况

山东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的生态条件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小麦的品种类型、播种期、成熟期均有差别。为更好地指导小麦生产,将山东省麦区划分为以下四个区域:(1)胶东丘陵冬性晚熟类型区:位于山东省东端,南、东、北三面环海,西以胶莱河为界,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的全部和潍坊市的东部地区,共23个县(市、区)。近年来,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15%。该区年平均气温11.0~12.5℃,1月份平均气温-1.6~-4.1℃,极端最低气温-13.1~-25.5℃,年降水量737.3毫米,小麦生育期内降水223.7~310.8毫米。以种植冬性小麦品种为主,其中,分蘖能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型品种较易获得高产。播种期较早(9月25日至10月5日为适播期),有利于增加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该区是全省四个生态类型区中成熟最晚的地区。(2)鲁西北平原冬性半冬性中晚熟类型区:该区位于山东省北部,东起胶莱河,北濒渤海和莱州湾,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河北、河南接壤,南临鲁中山、丘、川类型区,共涉及8个市,55个县(市、区)。小麦播种面积2 000多万亩,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35%左右,是全省小麦的最大产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2.1~13.4℃,1月份平均气温-2.6~-4.1℃,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年降水量610.9毫米,小麦生育期内降水162~219.9毫米。该区北部毗邻渤海湾畔的县(区)多种植冬性和强冬性品种,南部种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小麦播种期以10月1日至10月10日为宜,小麦成熟期早于胶东丘陵晚熟类型区。(3)鲁西南平原湖洼半冬性早熟类型区:该区位于山东省的西部和南部。西、南及西北靠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东和北与鲁中山、丘、川生态类型区相连,共涉及5个市,28个县(市、区)。小麦种植面积1 7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29%左右。该区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相对较多。1月份气温-0.8~-1.9℃,极端最低气温-15.8~-24.9℃,年降雨量平均773毫米,鲁南较多,向西、北逐渐减少。小麦生育期内降水201.4~291.7毫米。该区以种植半冬性品种为主,小麦播种期较晚(适播期10月5~15日),小麦成熟期在全省最早。(4)鲁中山、丘、川半冬性中早熟类型区:该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与鲁西北类型区的山前倾斜平原接壤,西南与泰安、济宁、枣庄市及临沂市的鲁西南类型区毗邻,东与胶东类型区接壤,共涉及9个市,43个县(市、区)。该区小麦种植面积1 26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21%,是全省土地面积较多、山丘面积最大、灌溉面积最少、小麦平均产量最低的一个类型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2.3~13.6℃,1月份气温-1.8~3.5℃, 极端最低气温-16.0~~25.6℃,年平均降水量746.8毫米,小麦生育期内降水187.9~262.4毫米。区内山区以冬性品种为主,平原地区以种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为主。

小麦是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 0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3%,总产占全国总产的18%,单产和总产均居全国各小麦主产省前列;山东省的小麦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0%,总产占粮食总产的50%,是山东省人民的主要口粮和重要商品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小麦生产不断发展。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的小麦种植面积为5 4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40千克,总产230万吨左右;60年代,全省小麦总产达到300万吨以上;70年代小麦总产量提高到800万~900万吨;80年代的农村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1986年小麦总产猛增到1 562万吨;1993年达到1 936万吨,平均单产达到310.5千克;1997年山东省小麦播种面积为6 059.9万亩,总产超过2 242万吨,平均单产实现了创历史纪录的370千克/亩。 山东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1999年的莱州137实现了亩产773.86千克(莱州市金海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目前来看,山东省推广的小麦主栽品种的产量潜力均在亩产600千克以上,但平均产量仅为300多千克,可见,山东省的小麦生产仍有很大的潜力。

(三)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口粮。小麦子粒中含有人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糖类的含量占60%~80%,蛋白质的含量为8%~15%,脂肪1.5%~2%,矿物质1.5%~2%;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等。麦麸是优良的精饲料,麦秸是编制及造纸的好原料。可以说,小麦全身都是宝。小麦还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商品粮食,世界小麦的年贸易量为1亿吨左右,超过所有其他谷物的总和。小麦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阿根廷,其中美国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50%。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中国、日本、埃及、巴西等,其中东亚国家小麦的进口量占世界小麦贸易量的50%。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小麦消费国,是世界小麦生产和消费的中心。山东省是沿海大省,有3 000千米的海岸线,与亚洲的主要小麦进口国韩国、日本等隔海相望,有非常便利的海运条件;山东省又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的小麦生产大省。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开展优质小麦国际贸易的潜力很大。

小麦是我国北方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中的重要基础作物,由于小麦具有耐寒的生物学特性,晚秋播种,可以充分利用晚秋、初冬和早春的光、热等自然资源实现高产。因而,小麦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全球小麦的消费量仅为3.7亿吨,到2000年前后增加到6亿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麦的消费量会进一步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5年全球小麦的消费量将增加到7.45亿吨;到2030年,将猛增到8.5亿吨左右。可见,全球小麦的需求增长趋势旺盛。但是,同样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小麦生产所依赖的水资源和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依靠双扩(扩大小麦播种面积和扩大小麦灌溉面积)进一步增加小麦产量变得十分困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是发展小麦生产的正确方向。[1] 本书采用亩作为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5亩。

二、小麦优良品种

1.济南17

济南17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199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农业部列为黄淮麦区重点推广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

该品种冬性,中早熟。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属多穗型品种。株型紧凑,株高75厘米左右。穗纺锤形,穗粒数30~35粒,顶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38~42克。中感条锈病和白粉病。在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02.9千克,较对照鲁麦14号平均增产4.52%,居各参试品种第1位。山东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较对照鲁麦14号平均增产5.8%,居第1位。高产地块亩产可达600千克以上。

据分析,济南17粗蛋白质含量15.5%,湿面筋36.6%,沉降值55.4毫升,吸水率62.3%,面团稳定时间 15.7分钟,百克面粉面包体积 800毫升,面包评分 81.6分。

适宜在山东省和周边的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大面积推广。目前在山东省的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600万亩。

2.济麦19

济麦19(原代号935031)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冬性,越冬性好。株高80厘米,株型优良,叶功能好,灌浆速度快,粒叶比高。产量三因素协调,亩穗数35万~40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在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52.8千克,平均较对照增产6.1%,居第1位。在山东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亩产508.6千克,较对照增产7.5%。该品种抗干热风,耐盐碱,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产性。中抗条、叶锈病流行生理小种,高抗白粉病流行小种。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北京)分析,粗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35.2%,沉降值38.6毫升,吸水率68.2%,面团稳定时间6.9分钟,面条评分93分。

该品种2001年种植面积为1 212万亩,近年来,已被推广到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及新疆、山西等省(区)。

3.济麦20

济麦20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济麦20为冬性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株高75~80厘米。穗粒数35粒左右,白粒,角质,千粒重40克左右,子粒饱满。在山东省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04.5千克,比对照增产1.8%。2001年在干热风较重的菏泽地区高产田亩产605千克。中抗条锈病、白粉病流行生理小种。

子粒蛋白质含量17%(干基),湿面筋含量37.2%,沉降值52.9毫升,吸水率61.2%,面团形成时间11.7分钟,稳定时间24分钟,百克面粉面包体积930毫升,评分96.3分。该品种淀粉特性优异,面条品质佳,熟面条韧性和弹性非常好,表面光亮细腻。适宜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省的适宜地区种植。

4.鲁麦21号

鲁麦21号(原代号886059)由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院育成。199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89~1991年烟台市农业科学院连续三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均居第1位,平均亩产531千克,比鲁麦14号增产12.1%,较烟农15增产10.9%;在山东省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9千克,较对照增产3.7%,两年产量均居首位。最高地块亩产达633.5千克。

该品种冬性、耐寒性强,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叶片短挺、上冲,株高8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39克左右。子粒容重常年可达780克/升左右。粉质型,易磨粉,子粒淀粉含量高达66%。抗干热风,抗穗发芽,抗旱,抗“三锈”,耐白粉病,落黄好,成熟较早。

该品种适合山东大部、江苏北部及安徽、辽宁半岛、河北、山西等地部分冬麦区推广种植。

5.烟农15

烟农15由烟台市农业科学院育成,198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该品种弱冬性,株型紧凑,株高80~85厘米。叶片上冲,抗倒伏,耐肥,落黄好,叶片大小适中,株间通风透光性能好。千粒重35~38克。对白粉病和“三锈”抗性强,抗寒性好。山东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7.6千克,比对照增产57.8千克,增产13.8%。烟台龙口市中村镇高产田16.5亩,实打平均亩产605.3千克,其中3.45亩平均亩产648.7千克。1992年河北农业大学种质中心进行品质测定,含蛋白质17.2%,沉降值43.5毫升,湿面筋37.4%,吸水率55.4%,面团形成时间4.5分钟,稳定时间9.3分钟,评价值59,百克面粉面包体积727.5毫升,面包评分81分。该品种不但适于制作面包,更适于制作饺子粉、方便面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质小麦。适宜种植地区为山东、江苏、河南北部及山西省的南部。

6.烟农19

烟农19由烟台市农业科学院育成。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能优良。1996~1997年度潍坊市小麦新品种联合试验,平均亩产524.3千克,较对照增产12.5%,居10个参试品种之首;两年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483.6千克,最高亩产达614千克。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8.64千克,比对照陕229增产9.53%。

7.潍麦7号

潍麦7号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育成。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1998~2000年两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63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3.8%,居省高肥区试乙组第1位。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9千克,比对照增产5.95%。

该品种幼苗匍匐,分蘖力强,苗色浓绿。叶片细长,越冬性好,春季早发,成穗率高。株高78~82厘米,茎秆较细,秆壁厚,韧性强。高抗“三锈”、白粉病和叶枯病。长相清秀,落黄好,灌浆快,活秆成熟,不早衰。穗长方形,长芒,白粒,半角质,子粒饱满,皮薄,出粉率高。亩成穗40万~45万,穗粒数38~42粒,千粒重40~42克,适应性广,产量稳定。

该品种粗蛋白质含量14%,湿面筋29.6%,沉降值25.4毫升,面团稳定时间3.9分钟,馒头评分84分,达到优等标准。面条评分86.5分。

8.山农664

山农664由山东农业大学育成,200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半冬性,苗相半匍匐,蘖壮,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上等。株高80~85厘米,株型较紧凑,叶相好,基部叶片分布均匀。长方大穗,小穗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子粒粉质,卵圆形,冠毛较多、腹沟浅,子粒饱满,千粒重45~50克,容重775克/升左右。抗倒伏能力强,高抗至中抗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叶枯病等病害,轻感白粉病,抗干热风能力强,熟相好。蛋白质含量15.4%,湿面筋含量32%,沉降值19.3毫升,吸水率55.9%,面团稳定时间1.4分钟。

1999~2000年山东省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15.2千克,比对照品种鲁麦14号增产0.4%。在2000~2001年度山东省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38.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4.8%。山东省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4.2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5.3%。适于山东及邻省水浇地中高肥以上地块种植。

9.泰山21号(泰山241)

该品种由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

该品种属半冬性小麦品种,抗寒能力强。幼苗半直立,叶片适中,叶色浓绿,叶片上冲,成株期旗叶短而挺,株型紧凑,蜡质轻,株高75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耐密性强。穗纺锤形,穗层整齐、均匀,长芒,穗长10厘米左右。一般亩成穗40万~45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5克,子粒白色,角质率高,商品性好。早熟,全生育期242天左右,比鲁麦14号早熟3天,成熟期落黄好。抗病性好,高抗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轻感白粉病。

1999~2000年度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01千克,列参试品种第2位。2000~2001年度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6千克,比对照增产3.3%。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山东省生产试验,产量居第一。

泰山21号对肥水反应不敏感,耐旱,适宜在山东、黄淮北片及苏北、皖北的中高肥水地块种植。

10.泰山23号(泰山008)

泰山23号由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经省内多点试验,在中上肥水地力条件下,亩产500~600千克,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和综合抗性。

2001~2002年度山东省高肥组预试平均亩产518.18千克,列参试品种第1位。2002~2003年度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01千克,列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1.2% 。

该品种半冬性,苗壮,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韧性强,抗倒性好。叶片上冲,株型结构好。穗层整齐,无下落穗,亩穗数45万~50万,穗纺锤形,结实性好,穗粒数30~35粒,长芒,颖壳白色,子粒白色、卵圆形,角质,千粒重42~46克。水平抗性好,中抗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及叶枯病,高抗赤霉病。中早熟,抗干热风,落黄好。

该品种适宜山东省,江苏、安徽北部等地的中高肥力地块种植。山东省适宜播期10月1~10日。亩播量4~5千克,亩基本苗8万~10万。应注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年后追肥宜在小麦拔节末期(第一节间基本定长)进行,以利提高品质并形成合理群体结构。抽穗后注意防治蚜虫,确保子粒正常灌浆。后期浇好灌浆水,及时收获。

11.泰山22号(泰山269)

泰山22号由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丰产、早熟、抗寒、抗病,面粉白度较好,不仅可以在高肥水地种植,也可作为晚播麦利用,是一个理想的早熟、优质、高产小麦品种,2001~2002年度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7千克,比对照增产6.3%。2002~2003年度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66千克,比对照增产6%。

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冻性好。幼苗半直立,叶片适中,叶色浓绿,叶片微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5~80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株型紧凑,叶片挺直,适合间作套种,亩成穗35万~40万,穗层整齐,中大穗,穗长方形,穗粒数40~45粒,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45~50克。高抗条、叶锈及白粉病,中抗纹枯病。早熟,落黄好。

容重810~830克/升,粗蛋白质(干基)12.9%,湿面筋30.8%,吸水率64.3(毫升/100克),面团形成时间为10分钟,面团稳定时间为13.5分钟。

该品种适合中高肥水地块种植,高肥地基本苗8万~10万,冬前蘖70万~80万,成穗40万;中肥地10万~12万基本苗,冬前蘖70万~80万,成穗35万左右,晚播适当加大播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年后施肥宜在拔节末期(第一节间基本定长)追施,亩施尿素10~15千克,并及时进行划锄,促根壮蘖。同时后期注意防治蚜虫,确保子粒正常灌浆。浇好灌浆水,保证子粒充分灌浆。蜡熟期及时收获。

12.中优9507

中优9507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育成,2000年、2001年先后通过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和新疆昌吉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属冬性,株高90~95厘米,茎秆韧性好。产量水平与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京冬8号持平,大面积亩产可达400千克。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28粒,千粒重45克,容重800克/升。高抗条锈、叶锈病,中抗白粉病。子粒蛋白质含量16.5%,湿面筋38.8%,沉降值53.0毫升,吸水率60%,面团形成时间8.0分钟,稳定时间14.5分钟,面包体积865毫升,面包评分95分。2000年,香港南顺面粉有限公司进行了300吨的中试,结果表明,面粉白度高,出粉率为73%。面包体积大,纹理好,口感香。中优9507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品质稳定性好,面包加工品质得到面粉知名企业的肯定,通过订单等形式组织中优9507小麦生产。

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保定以北地区、山西中部推广种植。

13.京9428

京9428是北京市种子公司育成的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2000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较硬,抗倒性较好。方穗、长芒,红粒,半硬质,千粒重45~50克。属于中秆、中穗、高产、耐肥型品种。产量与对照品种京411相当,一般年份亩产400千克以上。抗条、叶锈病及白粉病。蛋白质含量16%,湿面筋含量35.8%,沉降值54毫升,粉质仪稳定时间为6~17分钟,100克面粉烘烤面包体积840毫升。突出特点是面粉白度高,可替代“澳白”,而且面粉筋力较强,特别适合制作优质饺子粉和面条粉,也可作为配粉生产面包粉。

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地区、山西中部推广种植。

14.藁城8901

藁城8901是河北省藁城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强筋面包小麦品种,199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82厘米左右,穗长方形或纺锤形,短芒、白壳,颖壳上有茸毛,白粒,硬质,穗粒数32~36粒,千粒重38克左右,容量810克/升。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落黄中等。亩产45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突破500千克/亩。中抗条锈病,对叶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15.7%,赖氨酸0.39%,湿面筋含量32%~35%,沉降值51.3毫升,粉质仪形成时间6.4分钟,稳定时间24.5分钟,面包体积773~880毫升,面包评分83.3分。在泰安2002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产销衔接会面包专用小麦鉴评中获国产优质小麦第1名。

适宜冀中南及相近生态区种植,目前已推广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晋南以及新疆部分地区。

15.豫麦34号

豫麦34号由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育成,于1994年和1997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属弱春性、多穗大粒型品种,穗粒数28~31粒,千粒重45~50克,白粒、角质,容重800克/升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产量三要素比较协调,一般亩穗数40万,穗粒数28粒,千粒重45克,产量可达500千克/亩以上。粗蛋白质15.25%,湿面筋34.2%,沉降值55.4毫升,稳定时间21分,面包评分90分。2002年在山东泰安中国优质专用小麦产销衔接会面包专用小麦鉴评中获国产优质小麦第2名。

豫麦34号适应性广,除在河南大面积种植外,在苏北、鲁南、皖北、湖北都有种植。

16.豫麦47

豫麦47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88年引进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豫麦2号×百泉3199 F1代种子经多年连续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于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99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推广优质品种、农业部重点推荐优质品种。

株高75厘米左右,矮秆,抗倒伏,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成熟早,熟期与豫麦18相近,成熟时落黄好,耐穗发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黑胚率低,硬质率高。中抗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叶枯病。河南省中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3.3千克,较对照西安8号增产4.54%。晚播早熟组北片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6.4千克,比对照豫麦18略减(2.4%)。蛋白质含量13.96%~15.68%,沉降值39毫升,湿面筋35.9%~42.8%,吸水率62.3%~62.4%,面团形成时间5~7.5分钟,稳定时间9.8~13分钟,评价值62.5~68,面包体积800毫升,面包评分87.1分。1995年北京大磨坊面粉厂法方农艺研究国际合作中心在法国分析,豫麦47湿面筋35.8%,吸水率62.3%,面包体积800毫升,面包总分214,符合法国优质麦标准。

适宜豫中北、苏北、皖北亩产350~500千克中高肥力中晚茬种植。

17.郑麦9023

郑州9023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育成。2001年和2002年先后通过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属弱春性、强筋类型早熟优质小麦品种,成熟期比豫麦18早3天左右。抗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梭条花叶病,感白粉病。产量水平400~500千克/亩。粗蛋白质含量14.9%,湿面筋含量35.7%,沉降值53.4毫升,吸水率62.31%,面团稳定时间19.6分钟,面包体积777毫升,面包评分86.9分。长江中下游麦区2002年分析结果为:粗蛋白质含量14.48%,湿面筋含量29.5%,沉降值53.8毫升,吸水率63.5%,稳定时间7.3分钟,适宜制作优质面包。

适宜种植区域为黄淮麦区南片和长江中下游麦区。2003年种植面积为1 900万亩,预计该品种在黄淮麦区南片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种植面积可达2 000万亩以上。

18.高优503

高优503由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育成。1997、1998、2001年先后通过陕西省、河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优503比小偃6号早熟2~3天,耐阴雨,落黄好,大面积亩产400~500千克。在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中,高优503平均亩产407.9千克,最高512.9千克,比对照陕229增产3.9%。在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试验中,高优503平均亩产446.5千克,最高566.4千克。综合抗病性好,对条锈30、31号生理小种表现免疫,同时兼抗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半冬性,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粗,抗倒伏性能好。穗纺锤形,长芒,子粒为角质。千粒重38~40克,容重815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6.5%,湿面筋含量34%,沉淀值46.4毫升,形成时间5.8分钟,稳定时间13分钟,面包评分87.6分。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面包专用小麦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并获得铜奖。

适宜在陕西关中、冀中南和豫北中上肥力水浇地种植。

三、小麦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种子。自出苗到成熟称为小麦的全生育期。冬小麦的全生育期一般为230~270天。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阶段。

(一)小麦的阶段发育理论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小麦在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须经过几个循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的质变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小麦的阶段发育主要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感温阶段)

小麦萌动的种子或幼苗在适宜的外界综合条件下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在春化阶段所需要的综合外界条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并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根据不同品种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高低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将小麦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春性品种:北方春播品种在5~20℃,秋播地区品种在0~12℃的条件下,经过5~15天可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在春天播种也能正常抽穗结实。(2)半冬性品种:在0~7℃条件下,经过15~35天即可通过春化阶段。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或延迟抽穗,抽穗极不整齐,如烟农15。(3)冬性品种: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在0~3℃条件下,经过35 天左右才能完成春化阶段发育。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结实。如鲁麦21号、济麦19、济麦20等。

2.光照阶段(感光阶段)

小麦在完成春化阶段后,在适宜条件下就进入光照阶段。这一阶段对光照时间反应特别敏感。小麦是长日照作物,一些小麦品种如果每日只给8小时的光照,则不能抽穗结实;给以连续光照,抽穗期则大为提前。根据小麦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1)反应迟钝型:在每日8~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经16天以上就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结实,不因日照长短而有明显差异。这类小麦多属于原产低纬度的春性小麦品种。(2)反应中等型:在每日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经24天以上可以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半冬性类型的小麦品种属于此类。(3)反应敏感型:在每日光照12小时以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正常抽穗。冬性品种和高纬度地区春性品种多属此类。

温度对光照阶段的进程有较大影响。据研究,4℃以下时光照阶段不能进行;20℃左右为最适温度;高于25℃或低于10℃,光照阶段的发育速度缓慢。

了解小麦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有助于正确地引种和运用栽培措施。如果南方引用北方品种,因南方温度高、日照时间短,常因春化和光照阶段发育迟缓而引起晚熟;南方品种北移,由于北方温度低、日照时间长,常因阶段发育过快而招致冻害。因此,最好能从纬度、海拔和气候条件都比较接近的地区引种。另外,在栽培上除了应根据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进行品种的合理布局外,还可以利用阶段发育理论确定合理的播期和播量,例如,山东种植的小麦品种以半冬性和冬性品种为宜。冬性品种春化阶段时间长,抗寒性强;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时间短,一般也能安全越冬。冬性类型品种因春化阶段时间长,播种期较早些,越冬前也不至通过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则应适当晚播,以免越冬前通过春化阶段,而遭受冻害。另外,因为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长,播种期早,分蘖多,群体大,播种量应适当少些;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时间短,适宜的播种期较晚,分蘖少,为使单位叶面积达到足够的成穗数,播种量应适当多些。

(二)小麦的分蘖特性及其消长

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分蘖能力强弱不同,一般冬小麦分蘖能力强,春小麦分蘖能力差些,晚熟品种分蘖多,早熟品种分蘖少。但是,无论是哪类小麦,分蘖规律都是一致的。分蘖的多少,生长的壮弱,是决定小麦群体结构好坏和个体发育健壮程度的重要标志。合理地控制小麦群体的正常发展,协调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建立高产、低耗的健壮群体,既要争取穗多,又要穗大、粒大,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

1.小麦分蘖的发生

小麦的分蘖是从小麦的分蘖节上长出的。分蘖节是由植株地下部不伸长的节间、节、腋芽等组成的一个节群。在短时期内,分蘖节上分化出许多分蘖芽,但分蘖芽能否都正常发育成分蘖,需依条件而定。

小麦分蘖是在分蘖节上由下向上逐节发生的。从主茎分蘖节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级分蘖,从一级分蘖节上长出的分蘖叫二级分蘖,从二级分蘖上长出的分蘖叫三级分蘖,依此类推。每个分蘖的第一片叶是一个不完全叶,呈鞘状,因分蘖由此生出,特称之为蘖鞘。

2.分蘖的发生规律

适期播种的小麦出苗后15天左右出现第3片叶,此时为3叶期,标志小麦进入自养阶段。小麦各级分蘖的出生与主茎叶片出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所谓“同伸关系”。小麦幼苗主茎生出第3叶时(3叶龄用3/0表示),由胚芽鞘中长出胚芽鞘分蘖,是小麦最先发生的分蘖,此蘖很不稳定,与品种特性、播种深度、当时的水温条件、土壤肥力有关。当主茎伸出第4片叶时,在主茎的第一叶鞘中长出第1个分蘖。以后主茎每增生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相应长出一个分蘖。当主茎长出第6片叶时,主茎第3叶的叶鞘中长出第3个分蘖。同时,第1个一级分蘖已达到3叶龄(用3/1表示),在蘖鞘中生长出第1个二级分蘖。其余主茎各叶出生与各级分蘖的出生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小麦分蘖示意

一般情况下,知道当时主茎的叶片数即可推算出当时植株的总分蘖数。但在有些情况下,同一同伸组内的主茎叶片与同伸分蘖不是一天出现,前后相差几天,如果水肥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同伸蘖不仅不能按时出现甚至不能发生,即便以后条件合适时,也不再发生,形成“空节”、“缺位”现象。如播种过深,主茎第一分蘖常不出现,而到第二分蘖发生时才长出分蘖。

小麦分蘖力的高低主要与品种特性有关,但是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覆土深度、光照、肥料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

3.分蘖的消长及分蘖成穗规律

小麦开始分蘖后,随着发育进程的延伸,分蘖数量越来越多,适期播种条件下,正常年份山东省冬小麦播种后7天左右出苗,出苗后15~20天开始出现分蘖。此后随麦苗叶片增多,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范围不断扩大,分蘖数急剧增加,到11月份达到冬前分蘖高峰,此时的分蘖数一般为总蘖数的70%~80%。到12月份,当日均气温降至0℃以下时,小麦进入越冬期,分蘖基本停止。春季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后,分蘖又从冬前蘖位向上顺序产生新的春生蘖。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小麦生长速度加快,新蘖也大量发生,为春季分蘖高峰期。到拔节期时,小麦分蘖总量达到最大,以后由于茎叶的旺盛生长和幼穗的进一步分化,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新分蘖发生减少直至停止。

同时,受发育时期和营养物质分配的限制,分蘖开始发生两极分化,高位小蘖开始死亡,成为无效分蘖,低位大蘖逐渐发育成穗,成为有效分蘖。分蘖消亡的特点是,晚出生的高位分蘖先消亡,然后是中位分蘖。在分蘖期,小麦的物质分配和代谢中心是新生分蘖,主茎和早期分蘖所制造的营养物质较多地供给新形成的小蘖的生长。拔节后,主茎和大蘖所创造的营养物质较多地供给生殖器官和根系,对小蘖的供应迅速减少,若分蘖不具有独立营养能力,则很快衰弱死亡。主茎和年前早形成的低蘖位大蘖次生根多,叶面积大,成穗率高;春季形成的高蘖位分蘖独立生活能力弱,又在主茎和大蘖的荫蔽之下,一般不能成穗。能成穗的大蘖是有效分蘖,不能成穗的分蘖为无效分蘖。为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培育健壮群体,在栽培上可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减少无效分蘖,增加有效分蘖,以降低无为的消耗。

(三)小麦的群体结构及其自动调节能力

小麦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是由许多小麦单株集合而成的,是一个群体反映。群体由个体组成,但并不是单纯个体的简单总和,个体的数量、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和动态变化决定了群体的结构和特征,影响了群体内部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湿度、温度、空气成分和土壤条件等。反过来,群体内部的环境条件又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所以,群体与个体之间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

1.群体结构

在生产实践中,群体结构是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及动态变化等,代表群体的基本特性,与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密切关系。(1)群体组成:群体组成是指组成群体的作物种类。如麦棉间作的群体在共生期内,群体组成包括小麦和棉花两种作物,两种作物的组成比例与群体内的透光情况、个体发育的优劣有密切的关系。(2)群体大小:每亩基本苗数、分蘖数、穗数、叶面积系数和根系发达程度等都是表示群体大小的指标。基本苗数是群体发展的起点,是合理调控群体结构的基础,是由播种量决定的。分蘖是群体发展的主要调控因子,每亩总蘖数是指主茎和分蘖的总数,它反映了从分蘖到抽穗阶段麦田的群体变化情况,是生产中采取控制或促进措施的主要依据。亩穗数是群体发展的最终表现,它既反映了抽穗后群体的大小,又是构成产量的基本因素,是一个重要指标。叶面积系数是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所有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如果叶面积系数太小,小麦一定难以高产;而叶面积系数过大,叶片相互遮阴, 群体内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不仅小麦基部节间易过度伸长,降低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而且容易导致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也难以获得高产。所以,适宜的叶面积系数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而适宜叶面积系数的确定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平以及所选择的品种有关,不同的栽培条件有不同的最适宜叶面积系数。(3)群体分布:群体分布主要指小麦叶片在群体中的空间分布或叶层结构,与叶片的大小、角度、层次和株行距配置有关。在叶面积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叶片的不同分布会较大程度地影响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情况,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就株型而言,叶片小而挺直,叶面积下部大于上部的“松塔型”结构,有利于群体内的通风透光和群体光合作用的进行。随着土壤的不断培肥和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个体的营养面积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故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适当放宽行距有利于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有利于高产目标的实现。小麦的根量及其空间分布也成为小麦群体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根量少且根系分布较浅时,小麦产量较低;根量大且根系分布较深时,小麦产量较高。在一定根系数量的基础上,促进深层土壤根系的生长,增加深层土壤根系的比例是小麦高产更高产的关键。(4)群体长相:群体的长相是群体结构的外观表现,包括叶片长相、叶色、封垄早晚和程度,麦苗分布均匀度和整齐度等。不同时期的长相要求不同,前期要求苗全、苗匀、苗壮,分蘖适中;中期植株健壮、整齐,株型紧凑,叶片不下披;后期植株稳健不倒,不贪青、不早衰。一般从群体外观看,分蘖少,叶片小,叶色发黄,属弱苗,应加强水肥管理,促其转壮。分蘖正常,叶片斜翘,尖端稍垂,叶色青绿,属壮苗。如果分蘖多,叶片宽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属旺苗类型,表明氮素过多,有徒长趋势,管理上要以控为主,促控结合。(5)群体动态变化:小麦从出苗到成熟的一生中,群体的大小、分布、长相,都是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着。这些动态变化,不仅反映了群体结构的好坏,而且对小麦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小麦分蘖开始以后,亩分蘖数不断增加,在拔节后达到高峰。以后随小分蘖的陆续死亡,亩分蘖数逐渐减少,最后稳定在亩穗数。在高产条件下,基本苗少的,单株分蘖多,亩分蘖数增长较慢,分蘖成穗率高;基本苗多的,群体发展快,亩分蘖数达到高峰期早,但下降也快,分蘖成穗率低。分蘖成穗率随基本苗数增加而降低,穗部性状也因密度过高而变差。一般单株穗数与穗粒数、穗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高产栽培中,应合理密植,群体起点不宜过大,主要依靠分蘖成穗获高产。

2.小麦群体的自动调节

小麦群体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随着某些条件的变化(种植密度、肥、水、光等),作物的某些生育过程(如分蘖消长)的速度和方向也随之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性能称为自动调节作用。如不同数量的基本苗的麦田,尽管群体发展的起点有很大的差别,但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变化,由于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春季最大分蘖数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差距并不大。小麦群体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小麦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即使群体的起点有较大差异也能保证群体产量的基本稳定。

小麦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在生产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在高肥水条件下实行的精播,利用分蘖穗创高产;早播小麦适当降低播种量,依靠分蘖成穗较易获得高产;晚播小麦因分蘖时间短,分蘖较少,则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适宜的亩穗数。但是,小麦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调节能力、历程、速度和方向不一定符合人们的要求,必须进行人为控制,使之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以获得高产,这也是小麦栽培的基本原则。

3.群体结构控制

小麦产量是由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亩穗数是由群体大小所决定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是个体发育好坏的结果。所以,要提高小麦产量,就必须在较好地控制群体结构、保证适宜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促进个体良好发育,力争穗大粒多、粒重,提高单穗产量,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群体和个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同。在水肥条件较差的低产田,往往是植株个体生长慢,分蘖少,群体小,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个体发育,或者增加基本苗数,保证适宜的群体;在中高产田,因水肥条件好,个体的生长发育较好,分蘖多,叶片大,根量也大,如果播种量大,基本苗多时,群体就较大,群体内的环境条件变差,不利于个体的健康生长,反而不能取得高产。一般麦田,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型品种的群体动态指标应掌握在:冬前每亩总茎数60万~70万,年后最高茎数90万~100万,每亩成穗数40万左右。叶面积系数的合理动态变化应该是:冬前0.7~1,起身期2~2.5,拔节期3~4,孕穗期5~6,灌浆期4~4.5,乳熟期能保持在3左右比较适宜。

各地高产经验表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创高产,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条途径:(1)以分蘖穗为主:基本苗为每亩10万,中穗型品种冬前总蘖数60万~70万,春季最大分蘖数70万~80万,穗数40万~45万(多穗型品种50万~55万),分蘖成穗率50%以上,分蘖穗占总穗数的80%左右。通过减少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以防止群体过大。通过提高成穗率保证足够的亩穗数,从而达到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结构合理,穗足穗大、粒多粒饱之目的。(2)以主茎成穗为主:适用于晚播冬小麦或春小麦、分蘖期短的自然条件。基本苗每亩30万~40万。通过增加基本苗数以弥补单株分蘖不足,以争取足够穗数。在播种期较晚时,采用独秆栽培法,晚茬麦亦可创高产。但是,在高肥水条件下采用此法,容易使群体过度发展,个体发育较弱,无效分蘖多,倒伏危险较大,穗粒重较轻,且用肥不经济。(3)主茎穗和分蘖穗并重:基本苗每亩13万~20万,在总穗数中主茎数和分蘖穗大体各占一半。通过促进个体健壮,争取较多穗数和较大的穗粒重而获得高产。一般利用分蘖力中等的品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