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3 12:28:3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5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经济学部分(6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40分)

1.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1)定义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2)形成机制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①当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购买商品,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而商品的供给量逐步减少,从而实现供求量相等的均衡数量。

②当市场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价格的上升,商品的需求量逐步减少,而商品的供给量逐步增加,最后达到供求量相等的均衡数量。

由此可见,当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

2.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

答:(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具体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

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且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且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3.简述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的差别。

答:(1)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2)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需要强调的是,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由于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又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3)二者的差别

正常利润=总收入-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总收入-所有投入的机会成本。

4.政府转移支付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答: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即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2)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的原因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然都属于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如,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二、计算题(20分)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48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3000亿元、政府购买960亿元、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个人可支配收入;(4)个人储蓄。

答:(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投资-净投资)

=4800-(800-300)=4300(亿元);(2)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投资I-消费C-政府购买G

=4800-800-3000-960=40(亿元);(3)政府净税收T=政府预算盈余BS+政府购买G=30+960=990(亿元);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国民生产净值NNP-政府净税收T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外净要素收入-政府净税收T

=4300-990=3310(亿元);(4)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消费C

=3310-3000=310(亿元)。资产评估学部分(45分)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答: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是指被评估资产即将发生的经济行为。同样的资产,因为评估的特定目的不同其评估价值也不相同。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对资产评估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即资产发生怎样的经济行为时应该评估和可以评估;二是不同的经济行为决定了评估价值类型的差异,引致资产评估结果的差异。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主要有:(1)资产转让

资产转让是指资产拥有单位有偿转让其拥有的资产,通常是指转让非整体性资产的经济行为。(2)企业兼并

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承担债务、购买、股份化和控股等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3)企业出售

企业出售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分厂、车间及其他整体资产产权出售行为。(4)企业联营

企业联营是指国内企业、单位之间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投入组成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实体的行为。  (5)股份经营

股份经营是指资产占有单位实施股份制经营方式的行为,包括法人持股、内部职工持股、向社会发行不上市股票和上市股票(6)中外合资、合作

中外合资、合作是指我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国境内举办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的行为。(7)企业清算

企业清算包括破产清算、终止清算和结业清算。 (8)抵押 (质押)

抵押(质押)是指资产占有单位,以本单位的资产作为物质保证进行抵押(质押)而获得贷款的经济行为。(9)担保

担保是指资产占有单位,以本企业的资产为其他单位的经济行为担保,并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10)企业租赁

企业租赁是指资产占有单位在一定期限内,以收取租金的形式,将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的经营使用权转让给其他经营使用者的行为。(11)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2.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答:收益法是依据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经折现或本金化处理来估测资产价值的,它涉及三个基本要素:(1)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2)折现率或资本化率;(3)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

因此,能否清晰地把握上述三要素就成为能否运用收益法的基本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用收益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这就要求被评估资产与其经营收益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同时,影响资产预期收益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也应是比较明确的,评估人员可以据此分析和测算出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2)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被评估对象所具有的行业风险、地区风险及企业风险是可以比较和测算的,这是测算折现率或资本化率的基本参数之一。评估对象所处的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和企业差别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资产拥有者的获利风险上。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大的投资,要求的回报率就高;投资风险小,其回报率也可以相应降低。(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评估对象获利期限的长短,即评估对象的寿命,也是影响其价值和评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3.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中的市场价值的基本特征。

答: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不同的价值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资产评估价值的属性和特征。以资产评估时所依据的市场条件、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评估结论的适用范围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两大类。(1)市场价值的定义

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与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的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当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或者说,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是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状态下最有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的估计值。市场价值是资产公允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2)市场价值的基本特征

①资产评估时所依据的市场条件是公开市场条件;

②资产评估时所依据的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是正常使用(最佳使用);

③资产评估时所使用的信息资料及其相关参数的来源是公开市场的信息数据。

四、计算题(15分。有计算的,要求列出算式、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被评估生产线购建于2010年12月,账面原值为2000万元,其中生产线设备购置价1600万元,基础及安装费用360万元,运杂费40万元。2014年12月对该生产线进行评估,现收集到以下数据资料:(1)该类生产线设备的购置价每年比上年增长10%,2010年和2014年该类生产线的基础及安装费的定基价格指数分别为110%和150%,生产线设备的运杂费用上涨了50%。(2)由于开工不足,该生产线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尚可使用6年。(3)与同类技术先进生产线相比,该生产线预计每月人工费、材料消耗费、电力消耗费超支额为3万元。(4)该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该企业为正常纳税企业,所得税率为25%。己知(P/A,10%,6)=4.3553。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生产线的重置成本和各项贬值指标。(2)按成本法计算被估生产线的评估值。

答:(1)①估算生产线的重置成本4

重置成本=1600×(1+10%)+360×150%/110%+40×(1+50%)=2893.47(万元);

②估算生产线的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率=4×80%/(4×80%+6)=34.78%;

实体性贬值额=2893.47×34.78%=1006.35(万元);

③估算生产线的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额=3×12×(1-25%)×(P/A,10%,6)

=3×12×(1-25%)×4.3553=117.59(万元);(2)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为:

资产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本题中,该生产线不存在经济性贬值,故该生产线的评估值为:

2893.47-1006.35-117.59=1769.53(万元)。财务管理部分(45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答: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创造最多的财富。(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优点

①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因为现金流量获得时间的早晚和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②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方面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

③股东财富最大化反映了资本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因为股票价格是对每股股份的一个标价,反映的是单位投入资本的市场价格。(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点

①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以应用。

②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③强调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2.什么是优先股?常见的优先股有哪些分类?

答:(1)定义

优先股是公司发行的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取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的股票。优先股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优先股股东享有固定股利,而且股利的支付在普通股股东之前;

②当公司终止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权利优先于普通股股东;

③优先股股东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经营管理,没有选举权,并且其表决权也受到限制。(2)分类

①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累积优先股是指在某个营业年度内,如果公司所获的盈利不足以分派规定的股利,日后优先股的股东对往年未给付的股息,有权要求如数补给。对于非累积的优先股,虽然对于公司当年所获得的利润有优先于普通股获得分派股息的权利,但如该年公司所获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规定的股利分配时,非累积优先股的股东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中予以补发。

②参与优先股与非参与优先股

参与优先股是指当企业利润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还可以跟普通股共同参与利润分配的优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参与利润分配的优先股,称为非参与优先股。

③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

可转换的优先股是指允许优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把优先股转换成为一定数额的普通股。否则,就是不可转换优先股。

④可收回优先股与不可收回优先股

可收回优先股是指允许发行该类股票的公司,按原来的价格再加上若干补偿金将已发生的优先股收回。当该公司认为能够以较低股利的股票来代替已发生的优先股时,就往往行使这种权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的优先股。

3.企业营运资金的融资策略有哪些?

答:企业营运资金的融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1)配合型筹资策略

配合型筹资策略是指公司的负债结构与公司资产的寿命周期相对应,其特点是:临时性短期资产所需资金用临时性短期负债筹集,永久性短期资产和固定资产所需资金用自发性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股权资本筹集。配合型筹资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公司将资产和资金来源在期限和数额上相匹配,以降低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同时,采用较多的短期负债筹资也可以使资本成本保持较低水平。这一策略可以用以下两个公式来表示:(2)激进型筹资策略

激进型筹资策略的特点是:临时性短期负债不但要满足临时性短期资产的需要,还要满足一部分永久性短期资产的需要,有时甚至全部短期资产都要由临时性短期负债支持。这一策略可以用以下两个公式来表示:(3)稳健型筹资策略

稳健型筹资策略的特点是:临时性短期负债只满足部分临时性短期资产的需要,其他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用自发性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股权资本筹集满足。这一策略可以用以下两个公式来表示:

六、计算题(15分)

某公司现有的总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50%为债券,年利率为10%,50%为普通股(每股面值5元,共发行100万股),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不含利息费用)为500万元,所得税率为20%,如果要保持复合杠杆系数为2,则销售收入应达到多少?此时的每股收益是多少?

答:设要保持复合杠杆系数为2,销售收入应为x万元,则:

营业杠杆系数=(x-60%x)/(x-60%x-500)

财务杠杆系数=(x-60%x-500)/(x-60%x-500-1000×50%×10%)

又有:

复合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2

即:(x-60%x)/(x-60%x-500)×(x-60%x-500)/(x-60%x-500-1000×50%×10%)=2

解得:x=2750

故销售收入应达到2750万元。

此时,每股收益=[2750×(1-60%)-500-1000×50%×10%]×(1-20%)/100=4.4(元)。

2014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436

科目名称: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注意:1.答题必须 题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2.考毕时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同上交。经济学部分(6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50分)

1.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2.分析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厂商将最终在那个阶段进行生产?

3.说明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政府转移支付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5.解释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二、计算题(10分)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资产评估学部分(45分)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资产评估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2.资产评估价值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1题,共15分。有计算的,要求列出算式、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某评估对象为2011年1月购进的一条生产线,账面原值为1440万元,2014年1月对该生产线进行评估。调查分析确定,该生产线价格每年比上一年增长8%。经查询原始资料和企业记录,该生产线每年法定工作时间是360天,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天法定工作8小时,实际每天工作7小时。经专业人员勘察估算,该生产线还能正常使用10年。又知,该生产线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原料动力消耗量大、维护费用高、人工效率低,与现有同类标准生产线比较,每年多支出原料动力维护费10万元、人工费2万元。(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适用折现率为12%。已知(P/A,12%,10)=5.6502)。根据上述调查资料运用成本法评定待评估生产线的价值。财务管理部分(45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有何利弊?

2.什么是成本习性?企业的成本按习性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3.为什么有的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却能在短期内顺利支付债务利息?

4.股份公司股利分配形式有哪些?

六、计算题(13分)

某公司拟发行一种面值100元,5年期的债务,假如该债券发行价格为86.8元,投资者期望报酬率为8%,试分析在以下情况下,该债券是否值得投资?(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1)票面利率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2)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息按单利计算;(3)没有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

2014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436

科目名称: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注意:1.答题必须 题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2.考毕时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同上交。经济学部分(6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50分)

1.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厂商的销售收入可以表示为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即厂商销售收入=P·Q,其中,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即需求量。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的变化率的反应程度。这意味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P·Q的变化情况,将必然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所以,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图1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1)对于e>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d

对于e>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d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其原因在于:当e>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d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P·Q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P·Q值是减少的。

如图(a)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是富有弹性的,两点之间的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大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具体地看,当价格为P,需求量为Q时,销售收入P·Q相当于矩形OPaQ的面积;当价1111格为P,需求量为Q时,销售收入P·Q相当于矩形OPbQ的面积。2222显然,前者面积小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若厂商从a点运动到b点,则降价的结果会使销售收入增加;若从b点运动到a点,则提价的结果会使销售收入减少。(2)对于e<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d

对于e<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d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其原因在于:e<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d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P·Q值减少。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P·Q值是增加的。

如图(b)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两点之间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分别为P1和P时,销售收入分别为矩形OPaQ的面积和矩形OPbQ的面积,21122且前者面积大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当厂商降价,即由a点运动到b点时,销售收入是减少的;相反,当厂商提价,即由b点运动到a点时,销售收入增加。(3)对于e=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d

对于e=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d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其原因在于:当e=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d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P·Q值是固定不变的。

如图(c)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为单位弹性。价格为P时1的销售收入即矩形OPaQ的面积等于价格为P时的销售收入即矩形212OPbQ的面积。显然,不管厂商是因降价由a点运动到b点,还是因22提价由b点运动到a点,其销售收入量是不变的。

2.分析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厂商将最终在哪个阶段进行生产?

答: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图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1)短期生产的第Ⅰ阶段

在第Ⅰ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2)短期生产的第Ⅲ阶段

在第Ⅲ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供给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不会增加劳动投入量,而是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即退回到第Ⅱ阶段。(3)短期生产的Ⅱ阶段

由以上分析可知,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Ⅲ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Ⅱ阶段进行。

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第Ⅱ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在第Ⅱ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在第Ⅱ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3.说明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假定短期生产函数为:            (1)

短期成本函数为:  TC(Q)=TVC(Q)+TFC   (2)

式中:TVC(Q)=w·L(Q)    (3)

且假定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w是给定的。(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根据(2)式和(3)式,有:TC(Q)=TVC(Q)+TFC=w·L(Q)·TFC

式中,TFC为常数。由上式可得:        (4)

即:        (5)

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①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L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是先上L升,达到一个最高点以后再下降,所以,边际成本MC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再上升。这种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MP曲线的上L升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MP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曲线的上升L段;MP曲线的最高点a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b。L图3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由以上的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当总产量TP曲线下凸L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当总产量TP曲L线下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凸的;当总产量TP曲线存在一个拐点c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L也各存在一个拐点d和e。(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根据(3)式有:

即         (6)

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①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L

这种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APL曲线呈递增时,AVC曲线呈递减;AP曲线呈递减时,AVC曲线呈递增;AP曲线的最高点厂对应LLAVC曲线的最低点g。

②由于MC曲线与AVC曲线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MP曲线与L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所以,如图3所示,MC曲线和AVCLL曲线的交点g与MP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f是对应的。LL

4.政府转移支付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1)定义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即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2)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的原因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然都属于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如,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5.解释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答:(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预12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来表示。由此,在均衡点有:

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MRS),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12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2)均衡条件成立的原因

①如果

从不等式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减少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偏好认为,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2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1,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这样,消费者就因多得到0.5单位的商品1而使总效用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地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和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用。

②如果

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减少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偏好认为,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1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2,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这样,消费者就因多得到0.5单位的商品2而使总效用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和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用。

③如果

只有当消费者将两种商品的消费量调整到时,或者说,调整到由消费者主观偏好决定的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市场上的两商品的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才处于一种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一种商品购买量的这样一种均衡状态。这时,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满足。

二、计算题(10分)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答:当该商品达到均衡时,需求与供给相等,即=ds

可以求得均衡价格P=2,Q=Q=12

此时,需求的价格弹性e==3×2÷12=0.5d

供给的价格弹性e==5×2÷12=0.83s资产评估学部分(45分)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资产评估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答: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资产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资产评估作为一种评价过程,要经历若干评估步骤和程序,同时也会涉及以下基本的评估要素:(1)评估主体,即从事资产评估的机构和人员,他们是资产评估工作的主导者;(2)评估客体是指被评估标的物,在给定相应条件后,评估客体就成为了资产评估的具体对象,即评估对象;(3)评估依据,也就是资产评估工作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经济行为文件、重大合同协议以及取费标准和其他参考依据;(4)评估目的,即资产业务引发的经济行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要求,或资产评估结果的具体用途,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制约着资产评估的条件,以及价值类型的选择;(5)评估原则,即资产评估的行为规范,是调节评估当事人各方关系、处理评估业务的行为准则;(6)评估程序,即资产评估工作从开始准备到最后结束的工作顺序;(7)评估价值类型,即对评估价值质的规定,它对资产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约束性;(8)评估方法,即资产评估所运用的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资产评估价值的手段和途径;(9)资产评估假设,即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假设等;(10)资产评估基准日,即资产评估的时间基准。

2.资产评估价值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同一资产相对于不同的评估目的、不同的所有(持有)人和不同的市场条件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每一种价值均有不同的内涵与适用范围。资产评估价值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合理差异

产生于评估人员对资产的未来收益或折现率预期上的差异,由于评估人员及其所掌握的信息所造成的误差,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情况。

②因环境或条件所限

相同或同一资产因环境或条件所限,存在着使用方式和利用程度上的差异。被评估对象的使用方式,以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式为准,或根据评估条件设定资产的使用方式,它们并不一定是相等的。

③面对的细分市场不同

相同或同一资产在同一评估基准日可能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例如,正常交易市场或拍卖市场。

④同一市场中交易主体的差异

相同或同一资产即使在同一细分市场中,也可能面对不同的交易主体,不同的交易主体拥有着不同的交易动机和交易地位。市场主体差异是指交易主体的数量,或称为市场活跃程度,越活跃资产可以实现的价值就可能越高。

相同或同一资产即使在同一细分市场中,也可能面对不同的交易动机、交易时限和交易方式等。交易动机是指参与交易的当事人的交易意图;交易时间约束包括了展示时间、了解市场信息时间、讨价还价及决策的时间;交易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交易,单个交易或批量交易。

3.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无形资产作为一类较特殊的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无形资产的形式特征和资产特征两个方面。

  (1)无形资产的形式特征

  ①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但它又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其客观存在。其直接载体包括专利证书、许可证、图纸、注册商标等,间接载体包括整体企业、机器设备等。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独立的资产,其价值与其载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无形资产通过使用能为其拥有者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

  ③无形资产被排他性地占有,其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2)无形资产的资产特征

 ①可分性与共享性

同一无形资产经合法的程序可以同时为不同的权利主体共同享用,同一无形资产在其所有者继续使用该无形资产的前提下,可以多次转让其使用权。

 ②无形资产对有形资产的相对依附性

无形资产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无形资产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于有形资产,而且无形资产作用的大小与其依附的有形资产的质量、规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于专门的设备和生产企业,专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企业的生产规模都会影响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作用的发挥。

四、计算题(共1题,共15分。有计算的,要求列出算式、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某评估对象为2011年1月购进的一条生产线,账面原值为1440万元,2014年1月对该生产线进行评估。调查分析确定,该生产线价格每年比上一年增长8%。经查询原始资料和企业记录,该生产线每年法定工作时间是360天,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天法定工作8小时,实际每天工作7小时。经专业人员勘察估算,该生产线还能正常使用10年。又知,该生产线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原料动力消耗量大、维护费用高、人工效率低,与现有同类标准生产线比较,每年多支出原料动力维护费10万元、人工费2万元。(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适用折现率为12%。已知(P/A,12%,10)=5.6502)。根据上述调查资料运用成本法评定待评估生产线的价值。

答:(1)估算重置成本3

重置成本=1440×(1+8%)=1813.99(万元)(2)估算实体性贬值

资产利用率=7/8×100%=87.5%

实体性贬值率==20.79%

则实体性贬值额=1813.99×20.79%=377.13(万元)(3)估算功能性贬值

已知该生产线与现有同类标准生产线比较,每年多支出原料动力维护费10万元、人工费2万元,即产生超额运营成本共12万元。

超额运营成本=12×(1-25%)×(P/A,12%,10)=50.85(万元)(4)估算该生产线价值

该生产线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

  =1813.99-377.13-50.85=1386.01(万元)财务管理部分(45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有何利弊?

答:(1)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①定义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每年都需按固定的支付率支付给股东股利,公司净利润多,支付的股利金额就多;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支付的股利金额也会相应下降。

②优点

实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特点,公平对待每一位股东。

③缺点

由于股利会随公司盈利情况变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容易给股东造成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不利于树立公司形象。(2)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

①定义

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要求公司在较长的时期内,无论经济状况好坏,都支付固定的股利金额给股东,只有当企业对未来利润持续增长有确实的把握时,才增加每股股利金额。采用此种股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向市场传递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经营正常的信息,以便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②优点

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的优点是股利稳定。

③缺点

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的缺点是股利的分配与公司盈利状况脱节。公司在资金紧张、利润下降时仍然需要维持支付既定的股利,公司的财务压力较大。

2.什么是成本习性?企业的成本按习性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1)定义

成本习性也称为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里的业务量可以是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数量,也可以是反映生产工作量的直接人工小时数或机器工作小时数。(2)分类

以成本性态为标准,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①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那些在相关范围内,成本发生额不受作业量变动影响的项目。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的作业量在一定的区间变动,固定成本总额仍能保持不变;但是从单位产品成本来看,情况正好相反:随着作业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额相应减少。

根据性质的不同,固定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a.约束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是指那些与形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相关的成本,如机器设备的折旧、维修费用、保险费用以及管理人员的薪金等。

b.酌量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根据一定期间的预算所确定的固定成本,如研究和开发费用、广告和宣传费用都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项目。

②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a.酌量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者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

b.约束性变动成本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者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③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态的成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成本项目并不直接表现为固定成本性态或者变动成本性态,这类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发生额的高低虽然直接受业务量大小的影响,但不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人们需要对混合成本按性态进行近似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为决策所用。

混合成本根据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a.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的特征是当业务量为零时,成本为一个非零基数,当业务发生时,成本以该基数为起点,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呈比例变化,呈现出变动成本性态。企业的公用事业费,如电费、水费、电话费等,均属半变动成本。企业支付的这些费用通常都有一个基数部分,超出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大。

b.半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的特征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固定成本性态,但当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即一个新的相关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

c.延伸变动成本

延伸变动成本的特征是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

3.为什么有的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却能在短期内顺利支付债务利息?

答:(1)定义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的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间的比率关系,又称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原因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是利息的多少倍。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表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否则,企业的付息能力就较差。为了分析本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可以与同行业该指标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也可以将企业若干年份的该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企业的付息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

从长远看,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应大于1,否则便不能举债经营,至于有些企业在短期内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却也能支付债务利息,是因为这些企业的费用中有些数额较大,但不需要当期支付现金的项目,如折旧费、摊销费等,这些费用项目导致净收益的下降,使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却不会因此而影响利息费用的支付。

4.股份公司股利分配形式有哪些?

答:公司在确定股利政策时,既要考虑公司的发展,也要考虑股东的切身利益。公司的股利政策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公司和股东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增长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关系到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公司采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及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就是指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确定股利支付率时,首先考虑盈利性项目的资金需要,将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先用于满足投资项目所需的权益性资金,如果还有剩余的税后利润可用于发放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发放股利。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公司,在发布此项政策前,首先要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测定,确定该项目的投资收益是否超过公司最低可接受投资报酬率。然后确定该项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量,公司在筹资过程中会尽量使用留存收益,在满足投资需要后的剩余现金,对外派发股利。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是能够保持理想的公司资本结构,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但剩余股利政策也存在一些缺点。这主要因为是投资机会较多的公司分派股利较少;投资机会较少的公司分派股利较多。公司的股利政策可能会随着投资机会的变动出现波动,影响股利政策的稳定性。(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每年都需按固定的支付率支付给股东股利,公司净利润多,支付的股利金额就多;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支付的股利金额也会相应下降。实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特点,公平对待每一位股东。缺点是由于股利会随公司盈利情况变动,容易给股东造成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不利于树立公司形象。(3)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

稳定增长股利支付政策要求公司在较长的时期内,无论经济状况好坏,都支付固定的股利金额给股东,只有当企业对未来利润持续增长有确实的把握时,才增加每股股利金额。采用此种股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向市场传递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经营正常的信息,以便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这种股利政策的优点是股利稳定,缺点是股利的分配与公司盈利状况脱节。公司在资金紧张、利润下降时仍然需要维持支付既定的股利,公司的财务压力较大。(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介于稳定股利政策和变动股利政策之间。采用此政策的公司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股利金额给股东。当企业经营情况良好,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给股东发放额外的股利。这种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随时调整公司的股利政策,避免产生巨大的财务压力,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的欢迎。

六、计算题(13分)

某公司拟发行一种面值100元,5年期的债务,假如该债券发行价格为86.8元,投资者期望报酬率为8%,试分析在以下情况下,该债券是否值得投资?(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1)票面利率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2)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息按单利计算;(3)没有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

答:(1)票面利率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的情况下,该债券的内在价值为:

P==40+68.06=108.06(元)>内86.8(元)

可以看出该债券内在价值大于发行价格,因此值得投资。(2)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该债券的内在价值为:

P==102.09(元)>86.8(元)内

可以看出该债券内在价值大于发行价格,因此值得投资。(3)没有票面利率,到期一次还本的情况下,该债券的内在价值为:

P==68.06(元)<86.8(元)内

可以看出该债券内在价值小于发行价格,因此不值得投资。

2013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经济学部分(60分)

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换言之,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经济学含义反映的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在两种商品的替代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规律。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从几何意义上讲,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2.为什么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而非市场经济活动就不计入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这一定义中包含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而非市场经济活动的产品或服务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换,也就不存在市场价值,无法进行核算。

②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不计入GDP中。所以,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因此,GDP衡量的仅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经济活动不计入GDP。

3.A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这一事件将对A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答: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而偏好程度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成正向变动关系。即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当其他因素不发生改变时,A商品的生产厂商的广告宣传行为具有刺激、诱导消费以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产品需求的营销功能。广告宣传的目标是旨在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使市场上的消费者会更加偏好消费A商品。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广告宣传会增加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

4.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试分析线性生产函数的规模经济特征。

答: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根据产量变动与投入变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若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倍,引起产量的增加大于倍,即说明规模报酬递增。(2)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若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倍,引起的产量的增加等于倍,即说明规模报酬不变。(3)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若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倍,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小于倍,即说明规模报酬递减。

在线性生产函数中,,所以该线性生产函数反映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

二、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消费者小张每月有200元的收入,他将这笔收入用于购买两种商品:肉和土豆。(1)假设肉每斤是4元,土豆每斤2元,写出预算线方程。(2)在假设他的效用函数由方程可知,他应该购买哪种肉和土豆的组合已达到使其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答:(1)根据题意,设小张购买肉的数量用X表示,购买土豆的数量用Y表示,小张每月有200元的总收入,那么小张的预算线方程为:(2)消费者在既定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