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5 00:39:43

点击下载

作者:毛帅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在大清

活在大清试读:

前言

请注意!前方乃是清朝地界。

初来乍到,安全起见,你先得表现出坚决拥护朝廷的鲜明政治立场。该如何表现?肯定从外在的发型、服饰开始入乡随俗啊。赶紧的,换身马褂长袍再露面吧。如果你满心期待着欣赏满大街穿着艳丽旗袍、婀娜多姿的美女,只能非常抱歉地回复:你来错地方了,宽大平直才是本朝旗装的主打风格。迎面走来个官老爷,别废话,立马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就对了。不清楚对方的官衔,唯恐在称呼上出了差错惹恼对方?不用紧张,只需用眼睛扫一扫他们胸前自带的“二维码”就可以了——官服上不同的纹饰代表的正是大清官员们的不同品级。

另外还得叮嘱两句:等一下自由活动时,请你务必遵守各项法令,免得惹上官司,大清法度森严,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舞文弄墨、抒情写意时也需格外注意分寸,免得犯了忌讳。

接着为你介绍一些最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且慢?哦,你已经计划好了,先去紫禁城走走看看?额,这个嘛,恐怕不太方便。不过,尽管清朝皇帝大多是宅男,待在皇宫被护卫们守着一辈子不出门,但你在康熙、乾隆年间还是有机会在五湖四海邂逅天子的,尤其是江南。说到这里还得提醒一句,要是在江南真的遇到乾隆爷,你可千万不要听信“天子此行是来寻欢作乐”这样的荒谬流言,他可是正儿八经来考察地方工作的!

要说在街上感受龙旗招展、人山人海的热闹,本朝在人气方面属于历代最佳,绝对包你满意。要知道,清朝人口突破4亿大关,去哪儿都是人挤人,基本不用担心形单影只走夜路,要提防的反而是摩肩接踵之下被挤掉了鞋子,那就有点难堪了。

看得尽兴之后,一定走累了吧?那就在街边找一家小店,尝尝当代特色菜肴。你可以尝到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亲手创制的“黄金肉”,色泽金黄但并不金贵,价格完全平民化;也可以放开肚子把乾隆最爱的“如意菜”吃得酸辣爽,辣椒你随意加,绝不额外收费……酒足饭饱,突然想起:好不容易来了,是不是要淘点瓷器、字画之类的奇珍异宝,好发个大财?至少你得确定手里的这款珐琅彩是真品才行吧。别看“珐琅”听上去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其实它源于西洋先进的“搪瓷”工艺。不过你不要惊讶,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的。比如,景德镇官窑在乾隆六年就批量生产了42700件瓷器胚胎,一共花费9880两白银,平均一件只要0.23两……什么,瓶底还刻了“顺治五年制造”?劝你还是趁早放下这个赝品。

行走在清朝,就让我们用心去看看这个别具特色的时代吧!第一章物价、服饰,先来了解基本常识

初来乍到,必然要遵循入乡随俗的规则,从言谈举止、发型服饰到内化的『三观』,都要符合当时臣民的规矩。您要是万一说错了什么话办错了什么事儿,就难免被上纲上线,遭遇各种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了。因此,为了保证您的人身安全,惬意地游大清,这里的基本国情是您首先需要了解的内容。竟把公主喊格格,来人,叉出去——称呼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即将攻陷北京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心灰意冷,开始着手督促家属们在落入敌人之手之前以身殉国。明熹宗之张皇后及崇祯周皇后、袁贵妃在皇帝的指令下纷纷“自尽”,15岁的坤兴公主被招来后听到父皇感叹说:“不幸出生在帝王之家,以致遭遇今天的亡国之祸,这或许是你今生所犯下的最大错误了。”没等公主真正见识到什么是亡国之祸,皇上已经亲手制造了女儿的杀身之祸:她的左臂被砍断,右肩也中了一刀,顿时晕倒在血泊中。不过崇祯行事太过匆忙,以为公主失血过多必然没救了,来不及补上几刀就去了煤山上吊。结果公主在昏迷五天之后又醒了过来,后来被清朝收留,改封为“长平公主”。您要是对此感到奇怪:怎么明朝的公主到了清朝还是“公主”,而不是富有满族特色的“格格”呢?见了皇帝的女儿不应该规规矩矩道一声“格格吉祥”吗?为了避免入宫时因为失仪而被人用棍架起来以一道优美的弧线腾空扔出门外,您就需要补补课,认真学习一下清朝的封号制度和称呼礼仪了。固伦、和硕,都是公主

关于风流天子乾隆帝,民间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当年乾隆帝前往江南巡视期间,在大明湖畔与一位美丽的女子夏雨荷发生了一段露水姻缘并珠胎暗结生下女儿紫薇。若干年后,紫薇带着亲生父亲当年留下的信物前往京城寻亲,最终被封为了明珠格格。而京城中一名本来和皇室血统毫无关系的女飞贼小燕子,也阴差阳错成了还珠格格。民间女子华丽转身为高贵格格的故事满足了万千少女秒变白富美的美丽梦想,因而大受欢迎。不过,如果您当真是皇帝流落在民间的女儿,恐怕这辈子无缘做“格格”了,只能在认亲后继续当历代都有的“公主”。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左)、第七女寿安固伦公主(右)像·清·佚名《清史稿》里记载: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族人还只是一个在白山黑水之间过着骑马打猎生活的游牧部族,族人之间没有细致烦琐的身份讲究,首领、贵族的女儿跟平民家的闺女在称呼上没什么区别,所有的父亲都叫阿玛,母亲为额涅或额娘,儿子是阿哥,只要还没有出嫁,年轻小姑娘都可以被人称呼一句“格格”,相当于汉语中的姑娘、小姐。那时候压根就不存在公主、郡主的名号,努尔哈赤的长女就叫“东果格格”,次女则叫“嫩哲格格”。固伦和孝公主像·清·佚名

⊙固伦和孝公主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十个女儿,她性情率直豪爽,善骑射,时常身着男装随同父亲射猎,乾隆帝对这个女儿颇为宠爱,甚至曾说过如果十公主是男儿身,便会将自己的皇位传予她这样的话。

可入关以后,当皇帝就得有天子的威严,皇亲国戚也得有贵族的气派,怎么才能表现出尊贵优越的身份呢?于是皇太极在既参考汉族礼制同时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了清朝的封号系统。

皇帝的女儿小时候可以按照满族惯例被称为“格格”,但成年后就要进行特定的册封仪式,由此获得正式封号,从此,奴婢或者外人进宫觐见时,就要改口称“公主”了。公主也是有等级的:皇后乃是后宫正主,她所生的女儿可以获得“固伦公主”的封号,“固伦”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天下”,皇帝是天子,他的女儿自然也配得上“天下”二字;妃子的女儿和皇帝的养女按规定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和硕”为“一方”之意,相比于“天下”,代表的地理范围稍微小一点,但也尊贵一方,气势非凡。

当然,女儿的封号最终还是由皇阿玛拍板钦定,如果您跟父皇关系搞得好,特别受宠爱,体制也完全不是什么问题,照样有妃子所生女儿被破格封为固伦公主的例子。比如乾隆帝的第十个女儿和孝公主,是乾隆帝65岁时的“老来女”,她出生的时候,姐姐们早就成年出嫁甚至一大把年纪了,和孝公主自然成了掌上明珠。据说这位公主不但长相酷似乾隆帝,而且不爱红装爱武装,一副标准的女汉子形象,经常女扮男装跟随皇阿玛骑马打猎、拉弓射箭,这在讲究女子温柔贤惠的古代,实属少见。虽然她的母亲惇妃汪氏不是皇后,理论上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这一级别,但她13岁时就破格成了固伦公主,后来下嫁给了当朝大红人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

所以,当一大清早奴婢们毕恭毕敬地向您打千行礼“给××格格请安”时,千万不要梦幻般地以为自己身处皇宫之中,还是老老实实待在王府里享受自己“格格”的身份吧。格格也分市、县、乡三级

清朝仍是父系社会,女子的身份一般是由男子的地位来决定的,所以有“母凭子贵”“女凭父贵”的说法。贵族之家的长女在成年后会由中央政府根据其父亲爵位而统一颁发正式封号,作为对其贵族身份的权威认证,“格格”共分五级:和硕亲王的女儿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多罗郡王的女儿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多罗贝勒的女儿也叫“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固山贝子的女儿称为“固山格格”,汉名为“县君”;镇国公、辅国公之女没有前缀,直接称“格格”,汉名为“乡君”。

主大于君,郡大于县大于乡,根据地域面积大小对号入座,就很容易区分身份了。不过要是再往下册封,整些个“村主”“村君”的名号出来就完全不能体现皇家的高贵气质,所以镇国公、辅国公以下的女子一律不授封号,统一称“宗女”,目的是报上名号能够让人清楚自己好歹也是跟皇帝沾亲带故的宗室之女,在接待规格上和普通人有所区别。虽说其中的皇族血统其实很淡很淡,但有一点也是有,因此含糊不得。

您会反问:历史上苏麻喇姑作为孝庄文皇后的陪嫁侍女,为什么也可以被称为格格呢?其实朝廷封号制度的存在并没有完全取代满族人把未婚女子称为格格的习俗,所以倘若没有贵族血统,您也犯不着心里不平衡,仰慕您朴素无华却清丽脱俗的邻家少年照样可以称呼您为“格格”。德龄公主:真的只是传说

宣统三年(1911),大洋彼岸的美国读者迎来了一部讲述慈禧太后神秘宫廷生活的回忆录——《我在慈禧太后身边的两年》。此书一出,立即引爆欧美书市,当时西方人对遥远的中国充满了好奇感,但缺乏了解的渠道,大家纷纷带着猎奇的心理来读这本书。翻开扉页,作者的身份更是让外国读者非常疑惑:德龄公主。

众所周知,同治帝、光绪帝没有儿女,那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位公主呢?

事实很快被调查清楚了:作者裕德龄,有六年海外生活的经历,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八国语言,尤其熟悉西方的社交礼仪,1903年,回国后和妹妹容龄一起由庆亲王奕劻推荐给慈禧太后担任宫中女官,因为业务能力强而被誉为“清宫第一女翻译官”。1905年,因父亲生病需要照料而辞职离宫。后来结识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撤迪厄斯·怀特,两人一起去了美国定居。后来用英文将自己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宫的生活经历和见闻写成回忆录。她的父亲是汉军正白旗的裕庚,光绪十二年(1886)(德龄出生的那一年)还只是广东省的一名从四品道员,后来去日本当了三年外交官,又在驻法国使馆工作三年,这才升成了三品官,所以绝对没有能力把姐妹俩送进宫当差,这完全是出于慈禧太后进行外交工作的需要。虽说是妇道人家,年纪也不小了,但太后就是不愿意退休养老,把权力交给光绪帝,于是不得不出面办一些茶话会或各类联谊活动,邀请各国驻华大使的夫人们来喝茶聊天逛花园,这样,夫人们回去了给丈夫吹吹枕边风,大使们也就不会老是想着如何鼓动本国政府“欺负”大清了,这可是绝对时尚而且行之有效的“夫人外交”路线。不过慈禧太后听不懂各国语言,这就需要一些专业人员来介绍西方礼仪、从事翻译工作了。慈禧太后与裕德龄等的合照·清

⊙照片左起依次是瑾妃、裕德龄、慈禧太后、裕容龄、裕容龄之母和隆裕皇后。裕德龄精通英文,其用英文所著的反应清宫生活的作品在海外拥有众多的读者,随后又被人翻译成中文流传至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此经考证,德龄从来没有被赐予“格格”或“公主”封号的经历,唯一可以认定的身份就是慈禧太后的翻译女官。裕庚无论是从身份和从政经历来看,既不是满族出身,也没有皇族血统,品级更不算高,女儿能被封为格格的概率微乎其微,更别说只有努尔哈赤嫡系后裔才能获得册封的公主了,所以“德龄公主”也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了。“臣妾做不到”?这个真没有

清代后宫妃嫔跟皇帝说话时自称“妾”,而不会称“臣妾”。因为臣妾乃是古代对奴隶的一种称呼,男奴叫臣,女奴叫妾,后来泛指地位比说话对象要低的人。比如官员在和皇帝对话时会称对方为“皇上”,而自称“臣”;皇子对皇阿玛私下里可以称“儿臣”,但在正式场合也要称“臣”;皇上的兄弟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也不会自称“臣弟”,正式场合也要称“臣”;而女子相对应地只能称自己为“妾”。就像不能把一男或一女称作“男女”一样,古代并没有“臣妾”的自称,所以所谓“臣妾做不到”,妃嫔们确实不能做到既当臣又当妾。关于发型,你怎么看——辫子也关乎政治发辫演变特点第一,发式沿着蓄发越来越多的固定趋势演变。从前期金钱鼠尾式到中期的掌心大蓄发面积,再到后期绝大部分头发被保留下来。第二,由鼠尾变猪尾,再由猪尾变牛尾,头发越蓄越多,辫子越编越粗。第三,发式的演变过程并非匀速,蓄发虽然也是沿着逐渐增多的趋势,但速度很慢,到嘉庆四年(1799)蓄发最多时也不超过全发的三分之一。《孝经》里宣扬一种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表面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赐予,应该爱惜使之不受损伤。更深层的含义是劝诫人们安分守己,不要作奸犯科,以免领受皮肉之苦、牢狱之灾,那样就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了。后来大家很认真地听从教诲,把头发小心翼翼呵护起来,成年后绾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戴上很高的帽子,形成了蓄发积髻的悠久传统,因此封建时代汉族男子都拥有一头长可及腰的秀发。三国时期曹操曾因战马受惊误入农田毁坏了庄家,为了表示军纪严明,特地割下一缕头发替代斩首,可见头发在人们心中几乎等同于身家性命。史上最严格标准:留头不留发

从党项、契丹到蒙古、满族,北方游牧民族有一种习惯,剃掉大部分头发,剩下部分或披散或扎辫。当年党项人笃信佛教,干脆全国男人都落发剃头,于是西夏有了“僧国”的别称。后来金朝在北方也曾大力推广本民族发型,许多汉人因为不愿剃发而直接脱离国籍、投奔南边的宋朝,金为了缓和因为剃发引发的政治危机,就没有再强制执行了。同治十三年(1874)湖北汉口街头的剃发匠·清

⊙剃发令一出,部分民众依照法令剃发,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民众都接受剃发,比如江南的百姓便自发地用各种方法保护头发,进行着各种反抗。

尽管有过些许先例,但汉族广大民众基于传统文化观念和自己的审美眼光,表示难以接受清军强制推行的发型:把头顶四周的头发全部剃掉,留下面积只有一枚铜钱大小的一小撮在脑袋后面收拢,梳成一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垂着的辫子要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才算合格,看上去像是老鼠尾巴,这种发型被汉人称为“金钱鼠尾式”。为了搭配这种发型,满族人的胡须也只保留上唇左右两边的十几根。版画《运河之畔的大清民风》

⊙此画由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绘制。乾隆年间,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访问中国,归国后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社会风土人情的画作。根据画作后排左起第三人的发辫可以看出,清人所留的头发仍然呈现金钱鼠尾式样。

剃头梳辫看似比蓄发积髻更简单方便,洗发水也能省下不少,但为了时刻保持头部的光亮度,每十天左右就得剃一次头,伺候这款发型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会少。辫子垂在脑袋后边也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顺治二年(1645)“剃发令”正式颁布,要求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十天之内必须完成发型的更换,坚持不剃发或者剃发之后仍不符合金钱鼠尾式规格的,全部视为不愿服从清朝统治的乱臣贼子予以处死,绝不姑息。于是执法中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简单粗暴的口号。

自然而然,剃发令引起全国上下的一片骚动,大量的明代遗民坚决不从。当时甚至连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孙孔闻謤也想为保留汉族传统习俗争取一下,于是上书摄政王多尔衮说:“皇上您一向尊重孔子,现在却下令变更由圣贤创立并延续了几千年的衣冠制度,恐怕天下人会因此无视您对孔子的一片尊崇之心啊。”他搬出孔子这块无往而不利的金字招牌,满以为可以抵挡一阵,不料碰了个大钉子,多尔衮借顺治帝的名义回复说:“朕意已决,剃发政策不会更改。看在孔子的面子上,免你一死,但正如他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朝廷不需要你效力了,回家歇着去吧。”不久,孔闻謤就在家中郁郁而终了。

皇帝对孔圣人的后代至少态度上还算客气,对平民就是“违者杀无赦”了。顺治四年(1647),浒墅关有一位叫丁泉的男子,头发只剃了很少一点,不用拿铜钱来测量都看得出不符合金钱鼠尾式的标准。出门时被官府的巡逻人员发现,立刻作为关系重大的政治问题逐级上报中央,请示处置办法。皇帝亲自批示——就地处决!就连丁泉的家长、邻居一干人等也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和举报而受到牵连,当地县官也因监管不到位而被追究失察之罪。可见这个剃头令执行得是非常严格的。香港百子里公园的剪辫铜像

从清兵入关到嘉庆五年(1800)前后的一百五六十年时间里,男子的“鼠尾”始终保持在一枚铜钱之内。大约从嘉庆帝即位开始,政策才出现了松动,剃头的面积慢慢缩小,保留的辫子越编越粗。到了清末,头发只用剃去头顶边缘的一寸左右,超过2/3的头发都被保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一条辫子垂在脑后,俗称“阴阳头—半瓢”式,为了增添威武雄壮的气势,辫子进一步改称“牛尾”。猪尾遭嘲笑,悄悄剪辫子

随着国门被打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对这里的发型投以异样的眼光。虽说这时候我们自认为辫子已经粗到“牛尾”了,但老外却仍然叫作“pigtail”(猪尾巴),这就明显含有一层讥笑和蔑视了。

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更是难以承受这种精神压力,很多人把辫子盘在头顶用帽子盖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看见,胆子大的干脆悄悄把辫子剪掉。最早一批剪辫子的“假洋鬼子”出现在选派美国的公费留学生里。

为了培养新型人才,朝廷从同治十一年(1872)开始选派10岁左右的小孩子前往美国留学深造。这些小孩从小学开始先学习英语、熟悉外国文化,再读专科或本科,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最后学成归来为大清朝的建设增砖添瓦。当第一批孩子穿着一身长袍马褂、拖着乌黑油亮的辫子登陆大洋彼岸,立马引起美国人的强势围观:哇,来了好多“Chinese girl”啊,热烈欢迎!咱这才明白,这大辫子让人家以为我们是女孩子呢,这让清一色的纯爷们儿情何以堪。一去就感到很憋屈,后来在美国生活的时间长了,慢慢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四书五经不读了,长袍马褂也换成了英伦小西装或是西部牛仔风,有人索性把辫子也剪掉,和当地的小姑娘谈起了自由恋爱。

朝廷一看,大逆不道,完全丧失了大清朝应有的气度和矜持。于是赶紧把派出去的留学生全部撤了回来,大部分孩子都没来得及完成学业。这些人回国后只好弄条假辫子应付一下,给官老爷们磕头行礼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免得用力过猛把辫子磕掉了,追究起来可真的要大祸临“头”了。

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纵观国际形势,认为身穿奇装异服会导致友邦把我们当成异类,不利于改善邦交和提高大清国际地位,于是从迈向现代生活、服饰与国际接轨的高度提议剪辫子、换服饰。光绪帝欣然接受,打算颁道圣旨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可皇上忘了,慈禧太后声明的两条底线——只要大清国号不改、辫子不剪,其他的随你怎么改。看来老太后仍然是把辫子放在统治象征的战略高度,既然皇上的改革太不像话,她只好从后台走出来主持大局了。所以没等皇帝下达剪辫令就被囚禁在了瀛台,沦为大清最高级别的囚犯。

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身份发布剪辫文告,要求国民二十日以内把辫子剪除干净,否则以违法论处。从此,国人终于把拖在脑后两百多年的辫子剪掉,迎来了民国的新时代。让辫子再留一会儿

清朝灭亡后,仍有一些人表示效忠前朝不愿剪辫,其中对清朝和辫子最“忠心”的要数张勋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张勋不顾自己痔疮发作,率几千人马一路护驾,太后感激他的忠心,破格晋升他为禁卫军统领。张勋从此誓死效忠清朝。后来即使是他的顶头上司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而带头剪辫,他也坚持留辫,还禁止所有部下在发型上“归顺”民国。所以他的部队成为民国一道独特的风景,人称“辫子军”,张勋本人也有了“辫帅”的称号。长袍马褂、各式补服——男装看门道

您在北京城逛街,要是看到衣服光艳,手里把玩着一把扇子或是提笼架鸟的阔少,这八成是旗人家里的纨绔子弟,他们虽然趾高气扬、有意炫富摆谱,不过完全不必羡慕他们。清朝男子的经典装扮应该是这样的:上身衫衣,下身长裤,全身罩一件长袍。如果为人低调,当然不必像一些达官贵人那样把马褂反穿起来,好向路人炫耀里面的高级裘皮,一款修身型的短版马甲就足以显示您的健美身材了。至于鳄鱼皮带和尖头皮鞋,清朝暂不提供此类商品,不过腰间的束带也得绣了花才能衬托出您的高端品位。脚穿白布袜、足蹬黑布鞋,黑白配才是永恒的经典。除了这些,要做一代型男,着装上的讲究还有不少呢。可选范围有限,搭配就成为重点

清朝入关后,不仅要求汉人剃发扎辫,还要求把传统的冠冕衣裳换成长袍马褂。正因遭到激烈反对,皇帝一寻思,剃发令严格执行就可以了,服饰方面如果阻力太大就不用全改了,明朝归顺过来的大臣金之俊提的建议不错,就把他说的“十从十不从”作为国家政策,所谓“十从十不从”是指:“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根据这个规定,女子的汉服可以照穿不误,男子生前必须穿满族服饰,但死后允许穿上汉服下葬;吃皇粮的官老爷顶戴花翎、朝珠补褂一样都不能少,开堂审讯前喊“威——武”,出行时鸣锣开道和高举“肃静”“回避”牌子的杂役保持明朝的装束不变,仍是“红黑帽”打扮;从事超度亡灵类活动的佛教、道教信众也允许保留汉服;戏台上演的是历史故事,不用前朝的服装道具可能没法演,所以戏子也可以例外,不用穿旗装。这样,清朝男子的衣着范围就很有限,只能在马褂、马甲、衫、袍、衬衫、短衫、袄、裤、套裤之内选择,主打长袍和马褂,搭配合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品月色缎绣绣球花夹马褂·清

⊙此为女款马褂,款式简约,风格素雅身长74厘米,两袖通长122厘米,袖口宽34.30厘米。圆领、对襟、平阔袖,袖口内饰湖色缎彩绣绣球花挽袖,左右及后开裾。内衬品月色素纺丝绸里。

马褂通过衣襟的样式来区别使用范围:对襟马褂显得正式,一般当作礼服来穿;右大襟款式属于休闲服,一般套在袍服的外面;琵琶襟的马褂长不过腰、袖子也只到胳膊肘,便于骑马、出行、活动,相当于运动装。除了不能用帝王专用的黄色之外,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都可以选。最早的时候天蓝色最受欢迎,乾隆年间流行玫瑰紫,清朝末年深绛、大红成为主打色调。

马褂无论长袖还是短袖,袖子都是特别宽大的,要是您觉得不够修身有型,不妨换一件无袖短衣的马甲,满语称为“坎肩”,男女通用。一开始大家都把它穿在里面,后来发现套在袍子的外面更帅气拉风。有一种马甲叫“巴图鲁坎肩”,胸前钉有一横排共13颗纽扣,俗称“十三太保”,专门赏赐给作战威猛、战功显赫的勇士。当年清军进攻皮岛,明军凭借红夷大炮一阵狂轰,清军进攻受挫。在形势紧急之时,鳌拜身先士卒,清军纷纷跟进,这才扭转局势,一举攻克皮岛。鳌拜勇猛的表现赢得皇太极赐号“巴图鲁”,特许其后代六次世袭这项荣誉,后来又额外开恩准许再往下世袭十二次。不过皇太极和鳌拜都没想到,没等鳌拜把巴图鲁坎肩传给下一代,就被少年康熙训练的一群摔跤好手给拿下,然后终身监禁,老死在了监狱之中。

自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汉族便形成了上衣下裳的穿衣风格,男子直到隋唐以后才慢慢流行穿长袍。清朝的长袍立领直身,造型简练,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三种。皇室为了表示传承祖先骑马射箭的习俗,选择的是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一般左右两侧开衩,所以在会客就座时会先把两开衩的长袍往上扬一下,坐下来刚好盖住双腿,显得比较文雅。不开衩的长袍是把圆润的身体简单裹起来,俗称“一裹圆”,相当于休闲装,在会客等郑重场合不能穿。比如《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中,贾宝玉本来穿着一件一裹圆的皮袄在家休息,听到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清代官服品类及佩饰一品——红宝石顶戴(纯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二品——红起花珊瑚顶戴(杂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锦鸡。武官补服狮。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顶戴(亮蓝),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孔雀。武官补服豹,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刺绣双鱼香囊·清

男子习惯无论冬夏都戴一顶瓜皮帽,把金钱鼠尾式的光亮部分掩盖起来,只留下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似乎可以增添几分儒雅的气质。帽缘的正中间缀一块四方形的帽准做装饰,材质多用玉,有心炫富的会换上翡翠珠宝。帽子顶上有红色丝绳做的“结子”,有钱人也改用珊瑚、水晶、珍珠之类的高级货。

另外,佩挂饰物在清朝也是一种时尚,除了香荷包、玉佩、挖耳勺、小刀之外,还有把十八般兵器做成模型挂在身上的,别人看了绝对不会说您特立独行的,而是绝对交口称赞:这爷们能文能武的造型真是炫酷拉风啊。顶戴花翎,各式补服:官员标配工作服缂丝墨龙笔袋袋口·清

如果您不论品级高低,好歹是个朝廷命官,下班逛街、居家休闲的时候按前面的装束打扮就对了,但要是出入朝堂、正常上班,朝廷按统一标准给您配置的工作装就得规规矩矩地穿戴整齐了,若是穿奇装异服来单位,还是回家潇洒地卖红薯去吧。

清朝官员着装统一为石青色套装,正式名称为“补服”,这是因为官服的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上面绘有不同的飞禽走兽以区别品级高低。所以当您见过各位官老爷的时候,开口称呼前一定要分辨清楚他们补子上的飞禽走兽的图样,这样才可以确定到底是该叫中堂还是总督。补子分圆形和方形,圆形补子用于亲王、郡王这些皇亲国戚,绣的是龙蟒图像;方形补子区分官员品级,文官绣飞禽,一至九品分别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雀、白鹇、鹭鸶、、鹌鹑、练雀;武官绣猛兽,包括麒麟、狮子、豹、虎、熊、彪、犀牛(七品与八品相同)、海马。文一品官补子·清文二品官补子·清

官员们礼帽上的顶珠材料和颜色也能区分官职大小。一至九品分别用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阴纹镂花金、阳纹镂花金。没有品级帽子上就没有顶珠,宫里的公公们头上也有礼帽,看上去和官员的差不多,但不能配有顶珠。到了雍正八年(1730),政府发生财政危机,为了减少工作装的制作成本,决定用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原来的宝石,根据玻璃珠的颜色和是否透明(透明的称为“亮”,不透明的就是“涅”)来区分品级,这样,一到六品就变成了亮红、涅红、亮蓝、涅蓝、亮白、涅白,到了七品连玻璃都省了,原来的黄金用料直接换成了廉价的黄铜。文三品官补子·清文四品官补子·清

官帽的正后方有一支两寸长短的管子用来插孔雀的翎毛。翎毛的尾部有像眼睛一样的彩色斑纹,俗称“眼”,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越尊贵。花翎是大臣帽子所用的专属饰品,所以由皇子身份分封的亲王、郡王、贝勒都不戴花翎,贝子和固伦公主的驸马爷戴三眼孔雀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公主的丈夫戴双眼花翎;非宗室官员五品以上戴单眼花翎;六品以下戴的是没有“目晕”的鹖鸟羽毛——蓝翎,俗称“野鸡翎子”。朝廷在罢免官员职务的同时必须摘去他的顶戴花翎,就是因为顶戴花翎和官员品级之间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文五品官补子·清

如果您没有皇族血统,也没公主下嫁的福分,那有没有可能戴上双眼花翎呢?两种途径可供您参考:一是和皇上搞好关系,只要主上有隆恩,赏赐也不难,和珅就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二是功勋卓著,比如晚清重臣李鸿章,开办一系列企业,还创建北洋水师,赏戴三眼花翎都不是问题。不过皇帝赏赐给臣下花翎也是非常慎重的,乾隆帝以后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也不过20多人。所以赏赐花翎在文武大臣心目中乃是无上的恩宠,比加官晋爵都更有吸引力。当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收复台湾,立下大功,康熙帝下诏封他为靖海侯,这样的赏赐施琅却看不上,恳请用所有的赏赐换一个花翎,他就心满意足了。顶戴花翎·清

⊙戴花翎不仅是一种装饰,更体现着官员臣子们的品级高低。

要是施琅看到一百年以后花翎变成超低价大甩卖,估计就不会愿意拿侯爵来换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因为要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圆,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开展了“真金白银兑换赏戴花翎”的活动。广东商人伍荣耀和潘仕成各捐了十几万两白银,最早破例赏戴孔雀花翎。朝廷哪会想到后来会屡战屡败,每打败一次就要向外国赔款,于是干脆把创新发展成惯例——只要向国家捐钱就可以换花翎。同时为了规范市场和价格,统一规定花翎(仅指一眼花翎,双眼、三眼花翎不在其例)和蓝翎的售价分别为7000两白银和5000两白银。对富商土豪们来说,用完全可以承受的价格换一项原本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有的虚荣,这钱花得也不冤;朝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用几根羽毛就能换来一大笔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无奈物以稀为贵,花翎抵挡不住市场价值规律,到了清朝末年已经贱卖到了200两银子一支,这时候满大街都是孔雀的羽毛了。大拉翅加花盆底,够不够高冷——大话旗装

如果您看惯了汉族几千年的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满族姑娘们的旗装绝对令您眼前一亮。走进后宫,娘娘和小主们个个头顶大拉翅、脚踩花盆底,您不得不对她们保持45度角仰视的姿态——因为她们实在太“清高”了,完全不像汉族姑娘那样“低眉顺眼”。另外,上下通体设计的浅色调旗装也必定令您眼前一亮:一条高耸挺拔的马鞍领凸显高贵雍容,脖子上围一条二寸左右宽“龙华”显得清新柔美。要是您指望看到婀娜多姿的曼妙身材,恐怕只能表示遗憾了,这套以严密包裹为设计理念的衣服保证不显山不露水,不过宽松凉快也是所有用户高度一致的体验感受,所以完全不必为稍显臃肿的身材而担忧,也杜绝任何靠身材搏出位的想法。俗话说“人靠衣装美靠靓装”,不妨来看看满族女子是如何通过旗装来凸显自身的优雅气质的。想高人一等?从头到脚有玄机

如果您对自己的身高不太满意,想着如何能增加纤瘦修长、亭亭玉立的感觉,压根不用冒着巨大风险去做腿骨增长手术,只需要换上一双大清特制的旗鞋,梳一个清朝独有的旗头便能立马实现,瞬间增高50厘米完全不在话下。

过去满族女子经常上山摘野果、采人参,为了防止虫蛇叮咬、路过小溪时弄湿鞋袜,流行在鞋底绑一个方形木块垫高,后来发现除了生活中的实用之外,还有看上去更加高挑的良好效果,于是发展成为旗装女子必穿的高底鞋。高底鞋和高跟鞋有很大不同,是在鞋底中间部分加高,而这块木料高底上宽下圆呈倒梯形,因为形状像花盆而俗称“花盆底”。花盆底一般在10厘米左右,最高能突破25厘米,远超现在高跟鞋中的战斗机——恨天高。缎钉绫凤戏牡丹纹高底旗鞋·清

⊙满族妇女为天足,喜欢穿高底旗鞋。旗鞋在鞋底中部再装上前平后圆、高三四寸、底面为马蹄形的木底,上敞下敛,呈倒梯形,又如花盆,因此也被称为“花盆底”鞋。木底四周用细白布包裹,鞋面用绸缎,再加以彩绣花卉,贵族妇女还会在鞋面上饰以珠宝。

花盆底的底部特别结实,往往鞋穿破了底还完好无损。鞋面的材料大多用缎,上面用刺绣工艺加上五颜六色的花纹作装饰,更讲究美观的可以绣上蝴蝶之类的图案。有这么扎实的做工和细致的装饰,成本自然也不会低,价钱在三两白银左右,一般家庭还真的穿不起。

脚上有了一套超级增高装备,头顶也得留下争奇斗艳的空间。清朝是簪、钗、流苏、头花各种饰品的黄金时代,但要把心仪的饰品都戴在头上,这些金银珠玉的分量可着实不轻,柔软的秀发恐怕招架不住。有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呢?姑娘们追求美的智慧是无穷的,扇形头冠“大拉翅”就此横空出世。“大拉翅”是以满族传统的“两把头”为基础:女子在梳头时用一支又长又扁的发簪当基座,把头发平分成两缕分别向左右缠梳形成横向发髻,最后用另一根簪子横向插入加以固定。整个发型从正面看上去像个“一”字,所以又叫“一字头”。脑后剩下的头发就修成两个尖角扁髻,叫作“燕尾”,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感,给人以端庄柔美的感觉。两把头梳好后,就可以戴上大拉翅了。它的下半部分是用来包裹发髻的圆箍,上半部分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用青色或黑色缎子装裱的前后两面都可以装饰大量花卉和珍珠,侧面还可以挂一串流苏,走起路来珠子前后摆动,更加摇曳生姿。清代大拉翅

大拉翅的高度也在30厘米左右,您是不是立马又觉得高了一点呢?当然,相应的代价就是这玩意儿顶在脑袋上分量也不轻,一天到晚都戴着肯定受不了,所以不用的时候大家会卸下来,让脖子休息一下。

当然,您进宫请安时见到的娘娘们之所以高贵冷艳,靠的也不全是头和脚上的特殊装备,她们身上穿的旗装也完全不同于汉族上衣下裳的两截式设计。什么?说好的婀娜多姿呢?这您就想多了,大清的服饰设计理念完全不存在“曲线毕露”这一说。说好的曲线美?其实是水桶腰!

清朝受到浓厚的封建礼教熏陶,讲究的就是男女之大防,所以在女装的设计上绝对考虑周全,严防某些人见色忘义,生出非分之想来。旗装采用的是直线式设计,不但上下连体,衣长直接到脚踝,而且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腰身宽大到几乎能容纳任何丰腴的身材。针对旗装可以凸显女子曲线美的流言,所有生产商均矢口否认并联合发表严正声明:我们承诺,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上万次生活穿着验证,绝对保证不走漏任何曲线,不管您是有意还是无意,走光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所谓婀娜多姿的“旗袍”,其实是在清代旗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同时吸收西洋服装式样,缩短长度、收紧腰身,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旗袍首先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流行开来,民国时期被定为国家的标准礼服之一,30年代成了东方女子的代表性服饰,所以旗袍并非清朝产物,旗装才是大清特色产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