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艺术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5 07:00:08

点击下载

作者:文若愚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不可不知的艺术常识

你不可不知的艺术常识试读:

前言

艺术活动是人类文明史开始的标志之一。人类社会在缔造光辉灿烂的世界文明的同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备受推崇的美索不达米亚石雕、光耀千古的古埃及金字塔和神庙建筑、神圣肃穆的古印度佛教艺术、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和“石头写的史书”的欧洲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及之后异彩纷呈的世界艺术……这些成就是人类宝贵的艺术遗产。

艺术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其丰富的内涵是广大读者培养审美观点和艺术创造力的优质土壤。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艺术一直是传承文明的载体。世界文明进步、变革的每一步,都在艺术上留下了印记。譬如,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文化的萌芽促成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又如,印象主义、未来主义文学思潮引领了印象派和未来主义绘画的潮流。

因此,了解艺术是解读人类文明的蹊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艺术门类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它对世界各民族心理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是了解世界各民族心理特征和人类社会的一扇窗口。同时,它对广大读者提高文化素质和人生品位大有裨益。可见,了解世界艺术一举多得、终身受用。

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你不可不知的艺术常识》。全书分世界卷和中国卷两部分,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主要的艺术门类入手,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艺术常识娓娓道来。它介绍了各领风骚的艺术流派、垂范千古的艺术大师和举世公认的艺术杰作,多角度、全方位地串成了一部引人入胜的世界艺术史。

为了更充分地展示世界艺术,本书做了一些创新和探索:开辟专栏介绍艺术术语、流派及演变,解构艺术杰作。术语的介绍糅进了严谨的判断和睿智的思考,从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世界艺术。对艺术杰作的解构揭开了艺术的神秘面纱,指引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欣赏、理解艺术。另外,书中配以500多幅精美插图,包括艺术家的画像与旧照、艺术文物和艺术品图片等,给世界艺术以丰富、具象的还原,为读者打造一段更立体、更多彩的艺术之旅。最后,本书的装帧和版式设计注重文化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本书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使读者犹如置身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与艺术亲密接触。

艺术是一支号角,能够唤起人类最本真的情感;是一剂催化剂,能够激发生命本体的活力;是一个万花筒,能够折射出人们内心世界的奥秘。愿本书能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上篇 世界艺术常识 A Guide to World Art

克罗马农人:神秘的岩画艺术家 Cro-Magnon Man

必知理由世界最杰出的远古岩画艺术之一类型:岩画艺术地点:今法国

克罗马农人是人类进化史最后一个阶段代表性群居的通称,因发现于法国克罗马农山洞的化石而得名。化石于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涅区莱塞济附近的克罗马农山洞,骨骼至少属于5个个体,其中4具是成年(2具男性和2具女性)1具是小孩。欧洲野牛的壁画当人们发现如何从泥土和矿石中制作染料时,他们就开始画这样的画了。

距今4万年前,欧洲的早期人类逐渐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史前时代,欧洲大陆是欧亚大陆块的一部分,原与非洲大陆相连,而非隔以地中海。因此,欧洲的历史总是和非洲大陆所起源的事件有密切关连,此种特性在史前时代特别明显。大约在50万年以前,人类可能从南方及东方地区向欧洲迁移,然而,只有适应新环境或新功能而发展出的尼安德特人,才能在最近的冰河期存活。当冰河退却(公元前20000~前12000年),现代人才出现于欧洲。

早期的欧洲人常被称为克罗马农人,其主要遗址在法国的道格纳。克罗马农人把兽皮制成衣服以保暖。只要可能,他们会在洞穴中躲避,但是自然的居所并不是容易找到的。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所发现的材料来建造简单的家。树枝提供了简单的框架,上面覆盖草皮或动物皮以避风雨。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猎杀的猛犸那巨大的骨架制造框架。

早期欧洲人最伟大的进展是其艺术,石刻和岩壁画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他们日常生活的情况。动物的画案表明他们狩猎猛犸、犀牛、牛和鹿。它们的皮也可能制造人们身上所穿的衣服。女性的雕像表明人们崇拜女性神。这些足够聪明能够创作艺术和制造工具的早期欧洲人可能也有一个发达的社会组织。尽管他们生活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关系中,但是很有可能,这些小的群体在某一时候聚居在一起生活。

公元前6000年中期,从喀尔巴阡山脉发祥的一股势力,迅速将新石器文明传播到无人居住的地区。这股势力被称为“多瑙河文明”,因它沿多瑙河及其支流而下。又称“纹陶文明”,因其陶器的装饰是纹条状。考古学家们发现的人类居址表明,早期人按小部落一起生活,并且互相帮助。他们猎取大的野兽,用打制的石器将野兽杀死,他们躲避在深山洞里抵御寒冷和阴暗的日子。他们可能就在这里编造最初的神话来描绘危险的自然力量。他们在原始的坟墓里,小心地把死人放成睡卧姿势,周围放上燧石制成的随葬品。

神秘手印:澳大利亚远古洞穴画 Mysterious Fingerprints

必知理由世界上最丰富的岩画艺术之一类型:岩画艺术地点:澳大利亚远古洞穴

澳大利亚土著部落传统上用树皮盖住所,因而通常在构成屋顶的大块桉树皮上绘画,所画内容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东西,如猎获或采摘到的各种动植物,有时也画仪式场景,配有祖先人物和鬼怪,而洞穴中的岩石画则标志着远古神灵降临大地的地点。原始壁画中的手印

澳大利亚有许多远古时期的洞穴,洞穴中画有许多奇怪的东西,例如军事武器的简化符号、抽象化的飞行器、人的手臂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印。

这些神秘的手印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他们考察了澳大利亚的民俗传统,发现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土著居民中十分盛行一种贮存祖先灵魂的灵牌,当地人称其为“珠灵牌”。这种灵牌用木板或石板制成,外形为长卵形或椭圆形,长度从几英寸到几英尺不等。土著居民把珠灵牌看作是祖先“不朽而又不能被创造的”精神实体,他们认为,自从天地开创以来,祖先一接触地面,珠灵牌就被散布在地上了,这其中还包含着尚未诞生的灵魂。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一块珠灵牌。据说这块牌上附有死者的特性,其占有者能传承死者的特性,如果占有者将珠灵牌不慎遗失,将会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幸。壁画中的马与赫然醒目的手印

由于珠灵牌至关重要,所以由部落里权力最高的人——图腾酋长保管。附在牌上的灵魂被分为两部分,收藏于室内的珠灵牌上依附着一部分,另一部分灵魂则会钻入从旁边经过的妇女的身体中,从而再度出生为一个婴儿,所以土著居民认为每个人都是图腾祖先的转世。对于妇女怀孕与男子是否有关系这一点,当地的土著人持根本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妇女怀孕是某一个图腾祖先的神灵进入母体的结果,因此即使某人的妻子生了一个混血儿他们也不会感到丝毫惊奇,而只是觉得这很可能是她吃了欧洲人的白面粉的原因。正因为如此,珠灵牌成为每个人生命中最神圣的东西。据说如果当地土著人为了举行某种仪式,必须从洞穴中移走珠灵牌时,就要在这个洞穴的入口处留下该珠灵牌所有者的手印以“让灵魂知道”。手形图案像这样的手形图案可能是把颜料涂在艺术家的手上绘制成的。至少从公元前2.2万年起,在澳大利亚就开始实践这种艺术形式了。在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的洞穴中发现的图画表明了艺术对这一大陆最早人类的重要性。

在当地的土著人中还盛行着这样一个习俗:当一个人结婚的时候,应在神庙中留下他右手的印记;而在他死去之后,则在神庙中留下左手的印记。从这些资料中可以推测出原始洞穴里的手印是旧石器时代的,它不仅表示一种企图去控制的力量,也很有可能是作为一种参与神圣仪式而留下的印记。但也有人认为这些手印是岩画作者留下的符号,意思是“我在这里”。

另有一些专家则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手印与狩猎巫术有关。A.R.韦尔布鲁真就认为在洞穴中印上手印是为了唤起“狩猎者的巫术能作用于被符号化了的动物”,或者是作为一种变感巫术的手段,以祈求使动物不断繁殖。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为多生子而做的巫术留下的印记,目的在于想联系上“母神”。

S.古德恩则认为手印是一种“自残”行为,他说“自残了的手印像一个悲剧合唱中的迭句那样,在那里永远地呼唤着要求帮助和怜悯”。

此外,还有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解释,认为这些手印仅仅是属于儿童和妇女的,他们或是为了好玩,或是一个“审美显示”,所以在岩壁上印上手印。也有人认为手印只是婴儿的,是成年人把它印在岩石上面的,以此表示婴儿对某种社交活动的参与。而有的专家则认为所有手印均是作为妇女的性符号而存在的,与手印相伴的是一些点和短线的男性性符号。

澳大利亚原始洞穴中的神秘手印会是谁留下的呢?它是在什么情况下留下来的呢?以上种种推测,我们又究竟该相信哪一种呢?目前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看来我们也只有耐心等待谜底的揭开。冰川期的艺术由于我们不知道冰川期的艺术家们作画与雕刻的原因,因此判断他们的工作意味着什么是困难的。不过这表明动物和自然世界对他们是如何的重要。洞穴中的画表明人类捕猎和食用动物的种类,也意味着他们认为哪种动物是最强壮的。这些画以及同时期小的雕刻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冰川期人们信仰的一些线索。

比姆贝特卡:史前岩画群 Rock Shelters of Bhimbetka

必知理由印度远古文明的典型代表类型:岩画艺术地点:印度

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5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就有远古先民,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

比姆贝特卡史前岩画群是在1973年由德干学院和乌贾因大学的考古调查团在印度中央邦的比姆贝特卡山区一带进行考古考察时发现的。经过详细的考证,考古学家们认为印度岩画的创作从公元前5500年或更早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后数世纪。

比姆贝特卡史前岩画群的发现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在考古史上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填补了吠陀时代(指印度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的这一历史时期)印度考古的空白。

这一历史时期,北印度土著居民被雅利安人所征服,雅利安文化与印度土著文化逐渐混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吠陀时代的印度考古,至今仍是一片空白。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吠陀时代的任何造型艺术遗存实物,但考古学家们根据《梨俱吠陀》的记载,估计这段空白时期可能曾有过不少建筑、牙雕、木雕、壁画等,之所以没有保存下来,是因为象牙、木料、棉布等材料在印度潮湿炎热的气候下很容易腐烂。这些岩画的发现或多或少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比姆贝特卡史前岩画群最为世人注目的是巨幅岩画《骑马的人的行列与骑象的人》。它展现了一幕古代印度战士骑马挥刀、气势磅礴、色彩浓烈,就好像现代战争的场面。岩画中一队队白色或红色的战士骑着马,挥着刀,似乎把中间骑象的人包围起来。骑象的人和几个步兵正在与大队骑兵搏斗。

岩画中人物的造型是风格化的:躯干呈三角形,大多人物像剪影不勾轮廓,少数人物、大象和马匹则以装饰性线条粗勾轮廓。根据那幅《骑马的人的行列与骑象的人》描写战争场面的岩画,考古学家们推测,它也许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土著居民的真实记载。因为根据史书描述,马是雅利安人从中亚带到印度的,当时生活在北印度比姆贝特卡一带的原始森林部落的人们还不懂养马,他们只能骑在战象上与骑马入侵者(即雅利安人)进行拼杀。

我们应该感激古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作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它们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财富。

阿尔塔米拉岩画 Altamira Cave Paintings

必知理由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类型:绘画地点:西班牙时间:公元前3万~前1万年前

世界上最早的一件艺术品发现的经过,是一个探险的故事。探险队伍由一个想摆脱名利的侯爵和他只有四岁的女儿组成。正是这个小女孩发现了人类童年期最重要的岩画作品——阿尔塔米拉岩画。

1869年,西班牙侯爵德索托拉厌倦了名利场上的无聊与喧嚣,就带着自己心爱的女儿,去自然界寻找他所追求的人生片刻的宁静。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塔米拉山洞。侯爵来到这里的初衷是寻找化石,可是,他的女儿却对化石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在侯爵敲敲打打寻找化石的时候,小女孩独自在幽暗的山洞里探险。这时,一个又低又矮、黑乎乎的洞口吸引了她,她没有惧怕黑暗,大胆地举着蜡烛往里走。她借着微弱的烛光,探索着这个神秘的山洞。突然,可怕的事情出现了,一群雄健的野牛和野马向她奔跑过来。小女孩惊叫起来。侯爵闻声赶到,当他看到这群野牛和野马岩画的时候,他意识到,这将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然而,当侯爵向国人宣布他们父女的重大发现时,却遭到辱骂和斥责。他们认为史前的野蛮人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那些图画。不过也有人支持侯爵,他们认为现代人的绘画效果、技巧与山洞的岩画很不同。山洞的岩画由刻入岩石的线条勾勒而成,表面所涂的红色、蓝色是时间之笔绘就的,是历经千万年氧化而成的色彩。

1901年,考古界证实岩画出自旧石器时代的克鲁马农人之手,大概绘于公元前3万~前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阿尔塔米拉岩洞长270米,深邃曲折。超过150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多数是简单的风景图和动物画。图画用写实、粗犷和重彩的手法,刻画出原始人所熟悉的动物形象,站、跑、卧、叫,栩栩如生。岩画的颜料,根据化学检测断定,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有动物油脂。颜色以红、黑、紫为主,色彩浓重,艳丽夺目。

1985年,该洞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洞外建筑了一座洞窟艺术博物馆,为两层楼房,包括洞窟壁画馆和考古陈列馆两部分;考古陈列馆展列的是附近地区出土的动植物化石及各种石器、陶器、铁器和青铜器等珍贵文物。世界上著名的史前岩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法国:拉斯科山洞岩画中国:内蒙古阴山及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岩画、撒哈拉沙漠岩画大洋洲南部库纳尔达岩画《马图》法国拉斯科山洞岩画,它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这幅壁画截取了两种动物,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动态:红棕色的马和黑色的小羊。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岩画此图反映的是一种祭祀仪式,形式是祭祀舞蹈,又称巫舞。《野牛图》撒哈拉沙漠野牛岩画。撒哈拉沙漠岩画撒哈拉沙漠中部有着上千幅岩画。它们描绘了河流涨潮时的河床、远去的历史和树木茂盛的平原。此图为撒哈拉沙漠岩画中最壮观的一幅,描绘了撒哈拉中央大沙漠地区的农牧场景。《野牛图》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岩画。阿尔塔米拉洞被称为“史前的西斯廷教堂”,由此可见它的高度艺术价值。该洞的岩画是一种狩猎生存所需的巫术活动。其局部巧妙的构思反映出克罗马农人的审美意图。

受伤的野牛:伊比利亚半岛岩画 The Upper Paleolithic Rock Art of Iberia

必知理由世界上最丰富的岩画艺术之一类型:岩画艺术地点:今西班牙

西班牙地处伊比利亚半岛,位于地中海西北处,与非洲大陆只隔一个海峡。自从远古以来,西班牙就是欧洲和非洲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地区之一,在伊比利亚半岛发现的远古岩画正是这种交流的证明,欧洲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及文化传承,在这里得到了集中而融合地体现。蹲着的野牛西班牙洞窟壁画。考古发现证明,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西班牙已经是非洲和欧洲的枢纽地带。而在旧石器时代后期,西班牙成了从南欧和东欧来到西欧的猎人的天堂。他们的文化和法国南部非常相似。

欧洲中石器时代美术的一个重要地区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此处的岩画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其发生与流行的时间也更为久远。1903年,在西班牙东部地中海沿岸列文特地区荒芜的山丘间,西班牙原始艺术研究者丁·卡夫雷·阿吉洛在特鲁埃耳的卡拉帕塔的山岩上,首先发现了绘有三只鹿和一头牡牛的红色岩画。自此以后,列文特地区成为热衷于探索古代文明的探险家的乐园。随后不久,他们相继发现了约40处岩画遗迹,并且有大量的人物和动物的绘画出现在其中的70余块岩画上。从加泰罗尼亚南部,经巴伦西亚、特鲁埃耳,到阿尔瓦拉辛和巴霍阿拉贡,都可以找到这种神秘绘画的踪迹。此外,库埃卡、阿尔瓦塞特、木尔西亚等地也有零星的绘画出现。这些露天壁画自进入中石器时代以来,取代了原始的洞穴壁画并开始流行,而且岩画风格与弗兰科—坎塔布连地区的壁画明显不同。这种岩画的来源尚无定论,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源于非洲,另一种认为它是列文特岩画的继续,因此被称为列文特美术。

这种艺术究竟从何而来?创作者通过这些神秘而古老的壁画,又向人们传达了什么?这些都是人们要探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列文特的岩画不是画在洞穴壁上,而是画在露天的石灰质山岩的隐蔽处。岩画大多是彩绘,刻画很少见到。法国研究原始艺术的考古学家H.布吕叶曾对这些彩绘进行研究,并认为这些岩画大概不属于弗兰科—坎塔布连美术。事实上,列文特岩画与弗兰科—坎塔布连洞穴壁画是不同的。首先,列文特岩画着重表现那些朝气蓬勃、充满斗志的力量,尤其是手执弓箭的勇士更是其创作主题中的宠儿,这反映了新的更富于感情的人类精神;其次,列文特的“艺术家”能够运用更为丰富的形和色,并通过构图来传达新时代的人类精神。彩绘通常是单色,色彩多用红色,黑色很少用,这两种颜色也是在形象的不同部分分开来使用,不会混合,比如画人体要用红色,而腿要画成黑色,至于白色几乎不用。穿着盛装的人们阿尔及利亚有人认为列文特岩画来源于非洲,在史前时期,撒哈拉沙漠还是一片河水涓涓、草木丰盛的土地,这为当地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类似本图的壁画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地方均有发现。这表现了非洲早期人类的精神世界及生活习俗,对后人研究早期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欧洲的和非洲早期洞穴壁画作比较后,会发现两者壁画的内容大多以狩猎场面为主,这既表明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也证明了一些学者关于早期人类文明是相互迁移观点的可靠性。

从这些岩画中,我们不难看出,神秘的列文特的“艺术家”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个别的动物和人,而是将其看成生动的事件。他们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形象,通过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编排出一幕幕生动的场面。比如在一幅狩猎场面的岩画中,有一只狂奔的动物,它腾空飞奔,四蹄伸展,神采飞扬。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也充满了动感和速度。同时,他们已能用绘画语言来叙述猎人简朴的冒险生活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叙述宁静的家庭生活和劳动场景。虽然列文特岩画的作者也是狩猎民,但他们的画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在性质上完全不同。这些画中常有较多的人物形象,因此带有很强的故事性或主题性。

弓箭在当时的狩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智力的一大发展,也是科技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弓箭不仅比投枪更便于携带,而且射程远,准确度高,用力少,有利于隐蔽自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优良工具。岩画的创作者或许早已认识到了弓箭的作用,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弓箭的图画。如有一幅岩画中记述了这样一个事件:一个猎人手持弓箭射杀野牛,被激怒的野牛冲向猎人,猎人落荒而逃。

同时,岩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描绘部落之间战争的场面。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表现形式,当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占有生存环境和财富而产生矛盾时,诉诸武力经常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然而,这些壁画并没有提到战争的原因,作者的意图可能在于表现弓箭手们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在战争场面的岩画中,有表现服装与发式不同的两个部族之间的战斗。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列文特人曾经同其他海上部族进行过战争。有一幅岩画描绘的就是5个英勇的武士,他们手执弓箭,身材魁梧,头戴精致的发饰。这幅画同其他战争画面一样,证实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存在体魄健壮的军人,并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军事组织。然而,战斗的结果也许是不幸的,列文特人最终被占据沿海地带的其他部族赶入山中,同外部文化隔绝,数千年间他们的生存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除了军事方面外,日常生活也成为列文特岩画的主题之一。而当时的日常生活事务主要是由妇女负责的,如采集果子、收集谷物、播种、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聊天、参加节庆和宗教活动等等。这些画揭示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暗示了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某些变化。其中有一幅描绘妇女采集蜂蜜的画面饶有趣味,画中一位妙龄少女爬上了树梢,拿着小罐取蜂蜜,然而此举却惊动了蜂群,蜂群围绕在树周围想要袭击少女。与此同时,树下一男子正在向上攀缘。艺术家在捕捉最富有包孕性的瞬间以及再现生动的生活场面上,取得了恰到好处的效果。列文特岩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此,即对于人体的细致描绘,这在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中是没有的。如加苏里亚峡谷的一幅图画,描绘了两名射手准备射杀从高处跳下的山羊:两名射手屏息凝视,等待决定性的一瞬间。这种画面将一种紧张气氛带给了每一位观赏者,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除此以外,岩画还表现出了高度的风格化,主要体现在对人体某部分的歪曲或夸张。如人的身体,经常是太细太长,有时就像一根直的或略为弯曲的棍子,腰部处理得极细小,仿佛被截断了一样。与细身点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画得仔细且过大的腿和头部。小腿肚粗且凸出,头画得圆而大。除了头部其他部位均以细条状代之,我们称之为线状人物外,通常还画出头部的装饰。这或许是那个古老时代审美风格的体现。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写实的、符合人体正常比例的形象,如阿尔佩拉的绘画。这些绘画风格上的差异,并不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它们的地方性差异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列文特岩画中的艺术形象具有内动性,即形象活动的动力使人感到来自形象本身,而不是来自外部。很多形象表面看似简单,好像并未进行精心的构图和设计,但它们却具有动人的表现力。不过,遗憾的是,从这些岩画中再也见不到如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中那种完美的技术和精湛的素描了。在列文特岩画中,美与不美不是存在于个别形象上,而是体现在整体构图中,这是以往的艺术所不及的。同时,由于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限制,这些岩画的作者们对自然风景毫无兴趣,他们对人物周围的环境不屑一顾,他们也很少想表现植物,对其所画的动物和人物形象总是赋以投影式的轮廓,甚至有些近似于线条加粗的简笔画。西班牙的猎人壁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法国和西班牙的许多洞穴壁画那样,对狩猎生活作了如此详细的纪录。长久以来的黑暗保护了这些作品的清新和生动。这笔遗产向后人证明了早期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发展程度。

在了解了列文特岩画的大体情况后,列文特岩画的深层内涵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关于这一点,专业研究者们一般持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尽管在表现方式和主题上岩画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所有的场面和形象都具有巫术与宗教意义,几乎与早期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形象一样。理由是这些岩画所选择的地点都是岩石隐蔽处,它具有某种神秘性。而且这些岩画只集中在一处,且重重叠叠;有的是在旧轮廓上涂上新的颜色,说明这个地点在当时确实与众不同,已被原始人看成圣地。而且特定的形象具有特定的巫术作用。例如,在阿尔巴塞特的米纳特达的岩画就重重叠叠地有13层之多,分别属于13种风格,说明这些岩画是由不同年代的人相继画上去的,而且每代人都有一定独特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从最下层起依次往上看,有这样的规律:从立体表现渐渐倾向平面处理;从写实表现渐渐转向投影式轮廓的涂绘。而且后来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多,这些形象都带有前面提到的那种明显样式化的特征。当然,也有许多学者指出岩画只是当时的一种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与宗教和巫术并无直接关系,或者创作者本身并无意图,只是简单的“涂鸦”就造就了流传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艺术。《野牛图》西班牙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画法流畅自然,结构合理,又因“洞穴艺术家们”善于利用岩壁的凹凸,使壁画富有动态感。“洞穴艺术家们”运用有限的几种颜色,如红、黄、黑等刻画出长约2米的动物。在这幅画中,野牛庞大的身躯尽管是静止不动的,但我们似乎可以知道它在全力地奔跑,或为逃脱追捕,或为扑向前方的猎物。

艺术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赋予了它新的活力和创作余地。列文特岩画也是如此。在列文特美术发展的末期,出现了更加抽象化的倾向,作品形象完全缺乏表现性,也不再表现事件而成为单纯的一种象征,一切内在的运动感都消失了,人物渐渐趋于图解化、简单化,变成了某种难以理解的符号,并且逐渐加入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具有新石器时代的象征性和描绘性的绘画,创作风格大为改观。这些现象显示了人类理智的一个发展过程。抽象化、符号化已经成为列文特岩画发展的一个趋势,虽然如此,这种遍及伊比利亚半岛的绘画并未中断,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列文特岩画也因此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文化意义。

列文特岩画的时代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但是透过那一幅幅形象生动、独具风格的图画,我们仍可以推断出那一时代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神秘的宗教文化。由于以上种种不确定性,列文特岩画的真正涵义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这也是研究者们在今后将继续探索的问题。

美索不达米亚的古文明艺术 Mesopotamia

必知理由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人类早期艺术的汇集地类型:雕塑、建筑地点:两河流域时间:公元前3000~前331年

美索不达米亚塔地的古文明艺术,主要指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带的古代艺术形式。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是两河之间的意思,所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被称为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塔地指伊朗扎格罗斯山脉以西至非洲之间的狭长地带,覆盖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中赫赫有名的巴比伦地区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这是促进当时艺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频繁的战争和王朝更迭,也使得不同地区的艺术得到交流,形式多样,发展迅速。

王朝更换造成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在两河流域,有很多神,比如天神阿努、地神恩利尔、风暴之神阿达德、水神埃阿、丰收和战争女神伊什塔尔等。神话传说在民间的流传影响到了各个艺术领域,例如吉尔伽美什的传说经常出现在装饰画中。祭祀促进了雕像的发展。那时候,雕像除了帝王外,大多数是寺庙中供奉的偶像。而众多神中,丰收和战争女神伊什塔尔和地神恩利尔有较高的地位,他们是古苏美尔地区很多城市的保护神。丰收和战争女神伊什塔尔塑像这尊优美的雕像反映了来自希腊的影响,而饰有珠宝的肚脐和金耳环则是巴比伦早期的遗风。头上的有角徽章是神圣的标志,属早期的风格。

可以说,美索不达米亚塔地是一个艺术的大熔炉。在这里,各种早期的艺术风格互相掺杂,汇集一处;特别是造型艺术,绚丽多彩。现存的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还有数量众多的神庙和宫殿遗址。美索不达米亚塔地早期的造型艺术以彩陶最为丰富,主要产地在两河下游的埃利都和波斯湾北部的苏萨山区、泰佩—锡亚勒克地区。陶瓶形体高大,最高的有0.5米。瓶体主要以粗犷的动物图案和几何纹作装饰。奔跑的羊和猎狗、奇特的鸟和鱼都变成抽象的几何图案,圆形和方形、水平线和垂直线和谐地搭配,显示出了早期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特征。

美索不达米亚塔地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代表古代两河流域的最高建筑水平。城内的主建筑是埃萨吉纳大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共有7层,每层都用不同颜色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最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波斯国公主塞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为了取悦爱妃,国王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一座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每层都种上奇花异草,还埋设了灌溉设施。花园由镶嵌着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从远处望去,花园如悬在空中,所以称“空中花园”。这座花园代表了当时巴比伦的最高艺术成就。伴随着巴比伦的沦陷,空中花园荡然无存。巴别塔《圣经》记载,人类最初使用共同的语言,他们建造这座高塔希望进入天堂。上帝为了阻止这项计划、破坏人类的团结,创造了多种语言,使人类再无法自由交流,于是这座未完成的高塔便成了废墟。

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雕像之谜 Olmec Civilization

必知理由最古老的美洲文明有着世界闻名的雕塑艺术类型:雕塑艺术地点:中北美地区时间:公元前1200~前400年

奥尔梅克文明是中北美洲公认的最早的文明,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开始于紧靠墨西哥湾的维拉克鲁兹沼泽凹地的一群村落中。该文明的一个中心是拉文塔,位于海港附近,盛产农作物和盐,主要居民是渔民、农民、商人和能工巧匠。奥尔梅克文明的大型聚落中建有市政建筑物,其侧面有礼仪中心,并建有住宅和商店。

奥尔梅克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在阿兹特克帝国崛起之前的1500年,这个古老的文明就已经消失了。但是仍然留下了很多关于奥尔梅克人的美丽动人的传说,人们甚至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橡皮人”——根据传说,他们居住在墨西哥湾沿岸的橡胶生产基地。

传说中的奥尔梅克人的家乡,正是科泽科克斯河注入墨西哥湾的地方。“科泽科克斯”这个地名的意思就是“蛇神出没的地方”。相传远古时代,奎札科特尔和他的门徒就是在这个地方登陆墨西哥的,他们搭乘“船身光亮有如蛇皮一般的”船舶,从地球的另一端渡海而来。也就是在这里,奎札科特尔登上一艘“蛇筏子”扬帆而去,从此离开了中美洲。

就在科泽科克斯西边,从圣地亚哥·图斯特拉镇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25千米,穿过葱翠的原野,便是崔斯萨波特古城;科泽科克斯的南边和东边则是圣罗伦佐城和拉文塔城,在这些地方,无数的典型奥尔梅克人雕刻品相继出土。有些雕刻的是庞大的头颅,重达30吨,其他的是巨型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两个相貌完全不同的种族——都不是美洲印第安人——相会的情景。制作这些杰出艺术品的工匠,肯定是属于一个精致的、高度组织化的、繁荣富裕的、科技相当发达的文明。研究者们困惑的是,除了艺术品之外,这个文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让后人探寻它们的根源和性质,它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样的代表意义。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奥尔梅克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带着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的、高度的文明,突然出现在了中美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奥尔梅克人头石像

考古学家挖掘出的巨大人头像中,最大的一尊重达30多吨,是公元前100年左右制作的,大约高1.8米,圆周5.4米,重量超过了10吨。这些巨大人头像呈现的大多是非洲男子的头部:戴着紧密的头盔,绑着长长的颚带,耳朵穿洞,鼻孔宽阔,鼻梁两旁显露出一道道很深的沟纹,嘴巴肥厚下垂,下巴紧贴着地面,有的两只大眼睛冷冷地睁着,宛如两颗杏仁,有的则是安详地闭着双眼。在那顶古怪的头盔底下,两道浓密的眉毛高高翘起,显出一脸怒气。看上去总会感觉有一种阴郁、深沉的凝重气息。科泽科克斯城中圣奥古斯丁公园里的石像群,人们一直在探讨它是何种文明留下的成果。

这一尊尊人头像,都是用整块的巨大玄武岩雕成,竖立在粗糙的石板叠成的基座上。尽管体积十分庞大,雕工却显得十分细致老练,五官的比例均匀完美。

显然,奥尔梅克人曾经建立了相当辉煌灿烂的雕刻文明,进行过大规模的工程计划。他们发展出高超的技艺,有能力雕琢和处理巨大的石块(他们遗留下的人头像,有些用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重达20吨以上)。不可思议的是,尽管研究者一再努力挖掘,在墨西哥他们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的证据和迹象可以证明奥尔梅克文化曾经有过“发展阶段”。这个最擅长雕刻巨大黑人头像的民族,仿佛从石头里蹦出来,突然出现在了墨西哥。有趣的是,这些让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5尊巨大的、显露黑人五官特征的人头雕像,被刻意埋藏在地下,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排列着。

那么这些巨型的人头像雕刻品代表什么意思呢?有人推测是奥尔梅克人自己的自画像,有人认为那不是他们制作的,而是出于另一个更加古老的、已经被遗忘的民族之手。

正统学界一贯主张,1492年之前,美洲一直处于孤立的状况之中,跟西方世界没有接触。思想比较前卫的学者,拒绝接受这种教条式的观念。他们认为,奥尔梅克雕像所描绘的那些深目高鼻、满脸胡须的人物,可能就是古代活跃于地中海的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他们就已经驾驶船舶,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横越大西洋,抵达美洲。提出这个观点的考古学家进一步指出:奥尔梅克雕像所描绘的那些黑人,具体地讲,是腓尼基人的“奴隶”,他们是在非洲西海岸捕捉到这些黑人,然后千里迢迢地将他们带到了美洲。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纵横四海的腓尼基人,在古代的世界许多地区留下了他们的独有的手工艺品,却没有在发现奥尔梅克人的聚居地留下属于他们的任何东西。事实上,就艺术风格来讲,这些强劲有力的作品似乎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文化、传统、艺术类型。不论是在美洲或是在全世界,这些艺术品都没有先例。

奥尔梅克文化究竟从何形成,又是如何衰亡?这是个连历史学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缺乏刻在石头上的日历以及历史,就更加难以解释了。总之,奥尔梅克文化隐含着诸多未知数,对它的了解和研究才刚刚开始而已,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不知还要经历多少年的不懈的努力,才能够找到它的谜底。

楔形文字:泥板上的文书源头 Cuneiform

必知理由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两河流域文明的最大成就类型:文字地点:两河流域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楔形文字的发明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最大文化成就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出了一种象形文字,并习惯在半干的黏土板上用削尖的芦苇秆、木棒书写,笔画形状很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这是写于公元前2100年的一封便携式泥板,上面列举了苏美尔信使应携带的啤酒、面包和其他口粮。这是写于公元前2350年左右的便携式泥板,泥板上的三行文字列举了向拉格什的一位神献祭的牲畜和兽皮。右边的符号表示“绵羊”和“男人”。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特有的产物,其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与两河流域木材稀少,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泥土的环境有关。苏美尔人那时还不懂得造纸的技术,他们就用黏土做成长方形的泥板,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文字,然后把泥板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泥板文书。古代埃及时期,文字刚刚进入图画文字或者谜画文字的时候,一般重要的文字典籍都会用到泥板文书来记载。因为这种书写材料比起纸草、羊皮纸、木材或者一些铁制、青铜等之类的书写材料来说,具有两大明显的优点:一是可以即时取用、并且造价低廉;二是坚固耐用、可以保存时间持久。一开始,苏美尔人的泥板是圆形或者角椎形的,不便于书写和存放,后来苏美尔人便将泥板改为方形的。苏美尔人的大部分文字材料都是刻在这种方形泥板上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到现在为止,人们在两河流域已经挖掘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泥板文书。由于苏美尔人用的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文字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丰富并促进了它们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了过来,并且使之有了更大的发扬和光大。这是在两河流域出土的一块刻满了楔形文字的泥板。这些泥板上的符号许多已有十分明确的含义,它已被考古学家破译。

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泥板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把黏土使劲儿揉搓,根据需要做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状,并把棱角磨圆。一般是一面较为平坦,而另一面则要较为凸出。泥板做好后,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书吏首先用细绳在上面划好格子,然后用芦苇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在泥板上刻字或者画图。泥板的两面都可以刻字,但为了避免书写一面的时候把另一面擦掉,书写时通常要先刻平滑的一面,然后再把泥板翻过来,在凸出的另一面刻写。小的泥板可以拿在手上刻写,大的则把它放在特制的架子上。两面都写完之后,就把它晾干或烧制,经过晒干或火烤的泥板非常坚硬,印刻在上面的文字或图案可以长久保存。现在考古发掘的泥板最古老的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最近的也不会小于3000年的时间。泥板的书是没有办法去装订的,所以如果一块泥板写不下一篇文章,那么这几块泥板上都要有全书的标题和编号,而且下块泥板一般要重复上块泥板最后一行字,以便读者查寻。如《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开始是“关于见过的一切人”,这句话就成为全书的标题,这部史诗共写了12块泥板。这样的泥板文书,在尼尼微遗址就发掘到2万块以上,现在总共约有几十万块,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烦琐而且繁重,但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先进的技术了。想要成为一个泥板工人还需要不短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泥板的保存与保密也别具特色,经过晒干和烘烤的泥板非常坚固耐用,可以保存很长久的时间,但存放起来并不十分方便。如果拿我们现在用的约50页的32开本的文字量写在泥板上,就会有50千克的重量!因此,泥板的存放就完全不能像书籍一样。存放在图书馆里的文字版书,成套的泥板要用绳子捆起来,附上标示这些泥板各自内容的一个小型的泥板块,放在架子上或书库里。也有的用篮子或泥坛、泥罐存放。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者需要保密的书信,则采用一种特殊的“信封泥板”来保存。即用另一块泥板盖在印有重要文件的泥板上,用软泥封住两块泥板的四边并盖上印章,在外部泥板的表面,往往刻有该文件的副本或内容概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泥板的意外损坏或者伪造和篡改。信件的保护也是这样,把写有信的泥板包上一层薄薄的黏土,收信人接到信后,只要把这层黏土去掉就可以读到信件的内容了,虽然剥落外层黏土的过程也许并不太轻松。

泥板文书的创制过程和中国制陶的过程有一些相像,人类的文明是如此奇妙地互相感应着的,泥板文书的创建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关于泥板文书的创制里仍然有很多没有解开的问题,如泥板文书的材料要如何调制?泥板文书在长久的保存过程里遇到水以后,字体的扭曲会不会使释读有产生误解的可能?如果有,这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还得等待智慧和时间给出答案。

纳尔迈的石雕板:方寸之间的历史 Narmer Palette

必知理由文字记载史上现存最早的实物有极高的美学意义类型:雕刻艺术地点:埃及时间:距今5000年前

远在旧石器时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满布着草丛和森林,各种动物隐没其间。当时的居民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大约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退去,北非的气候逐渐转为干旱,雨量减少,茂盛的植物由稀疏而消失,出现了浩瀚无垠的沙漠,于是许多居民便陆续迁徙到尼罗河两岸。后来他们在这里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生活,进而创造了金石并用的文化,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从此开端。下埃及标志——神鹰荷鲁斯

1898年,在埃及考姆艾哈迈尔的一个神庙废墟中,J.E.魁贝尔和F.W.格林找到了一块精美的盾形石雕板。

石雕板曾经作为奉献给神庙的供品,被埋在神庙地界之内。在石雕板的一面上,戴着上埃及王冠的法老高举权杖正在击打一个敌人。周围的一组象形文字表明此人名叫“瓦师”,可能是敌人的首领。法老的左边大概是一位高级官员,为法老提着便鞋。鹰神荷鲁斯居右,爪子牵着一个人头,人头上的6根纸草代表着法老在战斗中俘获了6000名俘虏。纳尔迈石雕板正面纳尔迈石雕板另一面这块距今5000年的纳尔迈石雕板于1898年在希拉孔坡利斯被发现,其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