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逆境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5 12:40:52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纪逆境心理学

世纪逆境心理学试读:

内容提要

在优越、顺利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受到家长的娇宠,结果,由娇宠养成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等弱点,社会学专家称之为“温室效应”。在“温室”中成长的孩子自尊心太强却又意志薄弱,很难经受逆境,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很差。遇以困难束手无策,跌倒了,自己很难爬起来。逆境并不都是坏事,它给人带来灾难还是给人带来福音,关键是能否正确对待它、勇敢地驾驭它。强者之所以是强者,就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逆境、不逃避、不屈服、冷静地面对逆境。逆境使强者产生挫折感,而强者在逆境后能够冷静地思考逆境的根源,思考如何避免逆境给人带来的灾难。

第一章 逆境心理概论

逆境心理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阻碍或干扰,以致使预期的动机和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可见,逆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人类个体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以负情绪为主要特征的。

逆境心理的界定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无论是来自外界的,还是来自自身的,都在所能免的。每当遇到困难和障碍无法克服时,人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有时甚至痛不欲生,这便是逆境。用心理学术语准确地表达:逆境是指个体从事目的活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阴碍干扰,以致使预期的动机和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满足时而产生的情绪状态。可见,逆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以负性情绪为主要特征的。所谓负性情绪即至少包括了失望、痛苦、紧张、焦虑、悲伤、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而非单一的情绪。

分析某种心理是否属于逆境心理,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主体必须具有某种动机和目标,而且动机和目标含有与自我相关的成份。

●主体有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手段或行动。

●通向目标的道路上碰到不能克服又不能的超越了障碍,构成挫折情境。许多障碍仅是一种剥夺,而不逆境,因为这些障碍并不是可克服的。

●主体必须明确感觉到客观障碍的存在,否则不能构成逆境情境。

●主体在逆境情境下产生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

可见,不是所有的负性情绪可视为逆境,而只是符合上述五个条件和心理现象,才可称为逆境。

从实质上说,逆境是一种“感觉”。同一具客观事实,甲感受到逆境,乙未必有同样的感觉,因而逆境是一种“感觉”。它是一种当某人向某种特定目标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某些障碍时所产生的感觉。当某一障碍看起来是无法克服时,当这无法克服的障碍对某个的个人利益造成威胁时,就会产生逆境感觉。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各种逆境,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及个体矛盾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人们的逆境心理比比皆是。大致有以下几类逆境心理。

事业失败而导致逆境心理

事业,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夫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人类的事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政治即仕之业;另一类是业力即专业之业。

先看第一类,政治厄运导致的逆境心理。

仕途受挫、官场失利者古今中外大有先例。许多德才兼备、正直、忠城、刚直不阿的仁人志士,满怀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城,敢于对面昏庸无道的统治者言相谏,敢于揭露、痛斥那些奉迎拍马、阴险狡诈、祸国殃民的小人之流的丑恶嘴脸,最终,未能逃脱被迫害的厄运:一次次被冷淡、排挤、革职、放逐、甚至受,对他们都是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他们爱国爱民、治理国家的宏图大志、伟大目标和强烈的事业心被亵渎,产生了沉重的逆境心理。但是,在逆境面前,他们是强者。

现代社会因仕途不通而遭挫折者也不在少数。某些掌权者在用人上任人为亲、任钱为重,为一些心求不正、钻营投之辈创造了条件,致使许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品德高尚、胆识过人却不会搞歪门斜道的栋梁之才终生活不上权力的边缘,他们深感报国无门,怎能不产生逆境心理。

再看第二类,专业之业受阻而产生的逆境心理。

从事专业的人,遇到的挫折也不亚于从事政治的人。如:资金不足、设备老佬、人力资源缺乏、掌权者的刁难,尤其是科学设想的屡遭贬低,科学实验的屡次失败,这些都必然使专业人才因事业的失败而产生逆境心理。

名利分配的不公平引起的逆境心理

人毕竟是生活在充满名利诱感的世界里,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名与利是人生追求的两大实惠。虽然不少人在得不到名利为了自我安慰而言不由衷地说“名利乃身外之物”,然而,其内心也和所有人一样不厌弃名昨,因为名利除了给人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之外,还会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快慰,例如激动、兴奋、荣誉感、自尊心的满足、自我价值的体现……总之是快感。得到名利的途径自然不少,有靠旁门左道、斜门歪道取之者;有靠老子、票子、门子、路子取之者;但大多数还是靠个人奋斗堂堂正正地获得名利。谁料想,某些角落却世风日下、正气不足、歪风渐盛,使得凭真才实学、踏实肯干的老实人得不到自己的该得到的名利,怎能不心灰意冷、逆境感严重呢?

经商致富破产或生活出路被堵而产生的逆境心理

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不少头脑灵活、精通财路或探险精神的勇士们,或下海经商,或本就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个体户,他们跃跃欲试,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商海中,创业时付出的辛苦与破费被他们认为是铺路奠基,心甘情愿,只出不进也不抱怨,指望耕耘播种之后便是收获的喜悦。然而,世上之路是坎坷的,想从财神爷手里拿钱不那么容易。渐渐地,不断地就有亏损、破产、竞争失利,关、停、倍、转的消息从各个商海传出,那些最初神气十足、信心百倍、只望着大把大把收金子的“淘金者”们,此时有的只是哀叹、摇头、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逆境心理。

此外,由于经营者的失败,或者企业的裁员,而使大量的普通参与者失业、下岗、待业,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障都没了着落,最基本的生活出路都被堵,他们的逆境心理不是更普遍更直接吗?

人际矛盾产生的逆境心理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一种基本需要,不满足这种需要就会使人空虚、焦虑、孤独,甚至心理变态。然而,与人的交往涉及到许多的因素,甚至可以把交往称为一门艺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交往成功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就出现了不少人不善交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成了不合群的孤雁,因而带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逆境心理产生。进一步说,由于人与人之间各咱利益的摩擦,必然会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有的甚至由于人际矛盾而导致嫉妒、憎恨情感支配不下的违法犯罪行为,被伤害者因受到伤害后产生的逆境感。

社会适应不良而产生的挫折心理,又由挫折引起攻击行为——违法犯罪,再因服刑而产生新的逆境心理

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被社会所承认。适应社会就要用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及相应的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约束使个体感到不如自己为所欲为便痛快、更自在,所以,对于那些为所欲为或在某方面不能适应社会的人来说,社会的约束使其个人目标和动机受阴,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挫折感。更有甚者,以逆境感为动力,爆发出报复社会的攻击行为——违法犯罪。这是一种反向挫折,是社会所不允许的,但高墙电网下的服刑者中,不少人是在这种反向挫折的支配下走向深渊、触犯了法肉,被投入高墙内的。同时,被判刑入狱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极魇挫折,这种报刑的挫白感拉随着他们整个来说,又是一次极大的挫折,这种服刑的挫折感位他们整个刑生活。而且重返社会之后,又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障碍,又会因为再一次的社会适应不良而产生新的挫折,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重新犯罪。可见,社会适应不良会导致某些人逆境心理的恶性循环。

恋爱、婚姻失败而产生的逆境心理

仅从爱情的角度讲,恋爱、婚姻应该是建立在纯洁的爱情基础上,然而,芸芸众生中,谁能测量了真正纯洁的爱情纯度有多少?谁又不知道爱情是有条件的?其中有物质条件、外貌条件、年龄条件、学历、地位、家庭门第、气质、性格、爱好等方方面面的条件。正是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造成了许多恋爱、婚姻中的悲剧;有的恋爱双方情投意合,只因某项条件不足,而不被对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所接受,使有情人未成眷属,他们要承受挫折的情感折磨;有的恋人或夫妻一方变心,喜新厌旧,正是把对方的某些条件与第三者比较所致,这样,就使扔旧痴情的一方已经燃起的爱情之火不昨不被迫熄灭。可想而知,在熄灭爱情之火的同时,他或她产生的又是什么?是挫折感,是极义难忍的愤怒、痛苦、失望、仇恨等负性情感合成的挫折感;有的已婚夫妻,由于上述在某方面的条件在婚前被忽略了,而婚后支渐渐成了主要问题,例如经济收入或气质、性格。因而影响了夫妻感情,随着余下的人生岁月的递减,家庭矛盾却是递增,家庭战火越燃越旺,每一次“战火”的燃起都使他们生产极强的挫折体验,甚至多次想到以死来结束这场争式的家庭生活。但是为了孩子能得得父母完整的爱,他和她又不得不维持这个经常布满硝烟的家。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离异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许我青少年犯罪案例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他们之间的还是相爱的,谁都不下了决心舍弃对方。可是,这种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要忍受多少次痛苦情感的折磨?要有多么坚强的对逆境的承受能力啊!

在“温室”里成长的青少年,因意成薄弱而产生的逆境心理

在优越、顺利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受到家长的娇宠,结果,由娇宠养成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等弱点,社会学专家称之为“温室效应”。在“温室”中成长的孩子自尊心太强却又意志薄弱,很难经受逆境,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很差。遇以困难束手无策,跌倒了,自己很难爬起来。据《北京青年报》1997年9月30日报道,北京某重点中学的一位15岁的初三女生,因与另外几位同学议论别人受到老师的正常批谰,回家后又受到家长的责问,于是,便于凌晨1时和4时分别以割腕、跳楼方式两次自杀,未遂。据了解,该学生曾连续6年级被评为三好学生,小学毕业前夕被评为北京市段秀少先队员,当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市重点中学,现在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就是这样一名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学生,竟经不起老师的正常批评而产生挫折心理,在不能自我调节的情况下轻生。除此,因高考落榜而产生挫折心理导致自杀或杀人者国内外不乏例证。就是在大学生中因脆弱、经不起挫折而自杀的也大有人在。足见,在“温室”中成长的青少年们极易产生逆境心理。

天灾和疾病引起的逆境心理

当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狂风、洪水)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和打击时,人们会产生很强的逆境感,这是天灾引起的逆境。除此,意外事故和疾病造成人的重伤、残疾和不治之症,阻碍了人的正常生活目标的实现,人们更会产生逆境。

逆境心理性质

逆境心理的性质差异,是指立体的目的,动机及行为后果的社会意义在本质上的不同。即是符合社会规范的、适应社会的,还是违章社会规范的、反社会的。这里需要强调提,立体的目的、动机与行为后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比如,目的、动机可能是答符合社会规范的,但立体的行为后果可能是反社会的。根据逆境的目的、动机的性质及阻碍其目的、动机实现的因素性质决定逆境的性质,可分为五种:

正向逆境

反向逆境

先正向逆境后反向逆境

先反向逆境后正向逆境

中性逆境

。正向逆境

所谓正向逆境是指主体朝着顺应社会的正确方向行动(主体的目的动机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受到不正确因素的阻碍而产生的逆境感。简单地说,正向逆境包括合理又现实的需要受阻而引起的逆境和合理但不现实的需要受阻而引起的逆境。例如,某人向领导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目的是让领导者纠正一些错误做法,领导得不但听不进正面的意见,反而对提意见的人大发脾气、打击报复,使提意见的人自尊心受到极大的逆境,因而产生极强的逆境感。但受挫后不采取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态度和行为去攻击领导,而是采取正当手段得到解决或自我调节。正向逆境的例子还是很多;高考落榜、失业或择业受挫、婚姻不幸、仕途遭贬、晋升受阻、正当要求被驳回、主持正义遭报复、学习或工作成绩突出遭嫉妒等等。这些受挫折者的需要和目和都是合理的,即性质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是正确的,受挫后都以合理的手段解决或自我调节。

正向逆境者的心理特征如下:

第一,主体的活动目的和动机的正确的,需要是合理的。

第二,主体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强,所以受挫后一般不采取反社会的过激言行。

第三,方体产生积极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反控制心理。旨在改变一个人动机的外力,反而强化了这个原来的动机,这种心理反应叫逆反心理或叫反弹心理。逆反心理有积极逆反和消极逆反之分。积极逆反是指自己本来所做之事是正确的,有人却阻碍、打击、陷害。这样却使被打击者在产生挫折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原来的目标。例如,反动派企图软硬兼施地瓦解革命者的意志,反而命名革命者识被了反动派的本质,更加憎恨敌人,坚定革命意识,这就是积极的逆反心理。再如,十年动乱期间,许多正真的仁人志志被关在牛棚里或下放到农村改造,剥夺了他们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权处,可是却使他们更加珍惜宝贵的时间,许多知识分子被划为臭老九,下放到农村改造,他们却利用劳动之余在田间地头用树枝、土块在地一地研究科学公式或定理。挫折使他们更加酷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这种逆反都带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主体委屈感较重。由于这类主体的目的和动机是无可非议的,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所以,当他们处在逆境中就感到十分委屈,尤其是因领导压制、人际关系失调引起的逆境,便使他们在委屈中又增添了不公平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使他们感到非常痛苦,有的甚至因此而消沉、冷漠、厌世。反向逆境

所谓反向逆境(逆境是指主体朝着反社会或逆社会的错误方向行动(主体的目的、动机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受到正确因素的阴碍而产生的逆境感。简单地说,反向逆是合理需要受阻引起的挫折。例如,做错事受到舆论谴责而产生逆境。因犯罪而被判刑入狱服刑改造的罪犯,在服刑初期大多数人产生是反向逆境,他们的犯罪目的、动机和行为是反社会的,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使他们产生了人生历程中最大的逆。

反向逆境的心理特征如下:

●反向逆境者的目的和动机是错误的、违背社会道德或法律规范的,需要是不合理的。

●反向逆境者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以力较差。他们的多数人当自己采了合理的手段无法满足自己的不合理需要而自己又控制不了这些不合理需要时,就采取不合理手段满足,因而受到社会惩罚。

●反向逆境者产生的消极反心理。所谓消极的逆反心理是指主体的目的和动机来是错误的,可是在受到正确因素的阻碍和限制后却顽固地坚持自己的错误目标。尤其突出的是犯罪后被强制服刑改造罪犯,其消极逆反心理十分突出,表现出如下的特占:其一,逆反事物的两极性,即对监狱机关提倡的正确事物不信、否定、反感、对立、对法律的判决的不服,对惩罚改造的抵触;相反,对政府禁止的东西认同、支持。其二,逆反对象的整体迁移性和个体的特定指向性。整体迁称性是指在同一类人内部迁称。比把对法官的逆反迁移到监狱干警身上,都是同一类——执法者。个体的特定指向性是指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干警逆反强烈,而不是对所有监狱干警都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干警逆反。其三,逆反程度的偏激性。即认识偏激、情绪否定、行为对抗。其四,逆反持续的主观固执性,罪犯的逆反会持续很长时间。

●反向逆境者的多数人受挫后能悔过自新,错误意志由强变弱、正确意志由北变旨,但也有少数反向逆境者的错误意志顽固。比如,某些抗改罪犯、信仰型罪犯;或某些主观固执者,犯了罪错受惩罚后不思悔改,仍然坚持自己的罪错。先正向逆境后反向逆境

先正向逆境后反向逆境是指逆境的目的和动机是正确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而且碍其目的和动机实现的因素是不合理的,引起了正向逆境。但逆境后却采取了错误的或的态度和行为,又受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栽,好阻碍其不合理行为的因素是合理的、正确的、又引起了反向逆境。例如,有些穷乡僻壤的大龄男青年,好不容易从人贩子手里买个媳妇,期望已久的夫妻生活即将开始,作为人的正常需求,这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买来媳妇与他无感情,拒绝与他过夫妻生活,他受到冷落甚至反抗,于是,过正常的夫妻生活的目的和动机受阻,需要无法满足,产生了逆境感。这本来是正向逆境,即挫折前的需要是合理的,但挫折后的未满足的强烈需要与激情支配下,强行与夫妻发生性行为,构成违背妇女产意志的奸行为,况且,有的还未领取结婚证就强行与买来的媳妇过性生活,这就构成了强奸犯罪,这就由正向逆境导致了反向逆境,即自己的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爱到惩罚而产生了逆境感。

先正向逆境后反向逆境者心理特征如下:

●主体在受到正向逆境前其目的和动机的和动机是符合社会规范的,需要是合理的,但反几逆境下却违背了社会规范。

●主体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不足,才导致在正向逆境的基础上又产生反向逆境,所以实施了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过激行为。

●主体虽也产生反向逆境,但其正向逆境的需要、动机、目的在其心理中仍占主导地位,即这类人主导方面是好的。

●主体虽以自己的反向行为补偿了正向逆境感,但其内心反向行为是后悔和内疚的。先反向逆境后正向逆境

先反向逆境是指受挫者最初的需要、动机、目的是不合理的,受到正确因素的阻碍后产生的逆境。后正向逆境是主体在改正错误或罪行、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过程中,又受到错误因素的阻碍、打击而产生的逆境。比如,某人因工作失误使公司损失很大,受到处分而产生逆境感,这是反向逆境。后来,他努力为公司弥补损失,积极想办法多创收,工作埋头苦干、废寝忘食,却改变不了公司领导对他的看法,把他打入另同,他又一次产生了逆境感,这一次是正向逆境。再如,犯罪的人被判刑入服刑改造,产生反向挫折。但是在监狱干警的教育下他们能认罪服法,认真改造,这时又因为犯人中少数牢头狱霸或反改造的犯人的欺侮、讽刺、打击而使他们改造积极性受到伤害,又产生了逆境,这一次是正向逆境。

先反向逆境后正向逆境者的心理特点如下:

●主体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反应的逆境心理占主导地位,比如:消极逆反心理较强;甚至一部分人不服上级处理或不服法判决的情绪持续很长的时间。

●主体在产生正向逆境时,会使他们已经减强或消失的反向逆境体验以又重新萌发。比如,某人在改正错误或忏悔罪行后做好事时被讽刺打击,他就会后悔自己不该错误或认真改造罪行,应该继续坏下去,因为“好人受气”。这便是反向逆境体验又萌发。

●主体由反向逆境变成正向逆境,这是旧与新两种心理的斗争,否则不会产生正向逆境,与仅仅是反向逆境的人相比,先反向逆境后正向者逆境者内心是发生了好的转化的,是较前者进步的。

●先反向逆境后正向逆境者,对正向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因为正向逆境者要坚持自己的正确目的、动机、巩固自己的正确需要,而先反向逆境后正向逆境者内心的良好需要和正确目的、动机本来就是较脆弱的,所以,一旦受到伤害而产生逆境感后则很难承受。中性逆境

中性逆境是指由自然逆境引起的逆境。因为自然逆境无正确与错误可言,完全是自然现象或意外因素,而逆境面对自然逆境的目的、动机也无明显的社会意义上的正确的与错误之分,所以,在自然逆境中产生的逆境可称为中性逆境。

强者在逆境中的心理特征

人生处处都有可能碰到逆境,逆境是把双方刃剑,它既能使人坚强,也会使人脆弱,从来没有人能经历磨难后而毫无改变。只是有砦人能够胜战胜和超逆境并站立起来,而有些人则被逆境击垮。在逆境中站起来的是强者,被逆境击垮的是弱者。弱者在逆境面前只看到困难和威胁,只看到所遭受的损失,后悔自己的行为或怨无尤人,因而整天处于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精神沮丧等负性情绪之中。而强者却能战胜逆境。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渗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今中外,强者战胜逆境的感人事迹人胜枚举。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一系列敢于忍受逆境、面对艰难困苦的逆境而毫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例子。司马迁说:“昔日伯拘疣 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古人战胜逆境的范例,今人战胜逆境的例子也许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吧,仅举几例如下:

贫困的逆境不是强者的障碍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少伟男”说的就是“逆境成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下面就是几例强者不畏贫困障碍的例子。

贫困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逆境,但是面对贫困,强者和弱者却有明显的区别,强者能够勇敢地正视贫困而不自卑,并以行动战胜它。在千军万马挤下独木桥向高等学府冲涌的成千上万个学子中,有不少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拼搏出来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95级学生师彪就是这些“穷书生”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师彪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县的一个贫穷山村,他6岁时父亲重病去世,9岁时母亲摔断了腿成了终生残疾。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都是靠边上学边给人干杂钱维持生活的。但贫困没有削弱他求知的欲望,他终于在与贫困的抗争中以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上了大学。大考学前夕,母亲又离开了人世。成了孤儿的他是带着4000多元的债务走进大学的。入学后他不申请特困补助,不要求减免学费,仍旧是靠一边讯书一边做家教挣钱,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97元以内,他总是吃最便宜的菜,也未添过一件新衣服,他把做家教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乡还了债。面对贫困,师彪没有丝毫自卑,却很乐观,他说,对于健全人来说,贫困不是障碍。我再补充一句,对于强者来说,贫困不是障碍。

师彪是独立奋斗战胜贫困,自己是弱者。在战胜贫困的强者中,还有许多伟大的父亲和母亲。天津郊区的安金鹏,现在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获得者之一,也是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天之骄子。在他那骄傲和自豪的金牌中除了浸透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汗水外,还饱含着他母亲的伟大母爱。正因为他有了刚毅、开明、不向贫困屈服的母亲,才使安金鹏从贫困中走进了知识的高级殿堂。像安金鹏母亲一样的强者还有一位叫张希玲的东北农村妇女。张希玲这位吉林省九台市东北角一个最贫穷小村落的一户家庭主妇,在丈夫长年重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靠她一个人养猪和种烟业维持生活,而且使五个孩子在家境极贫困的情况下没承受免交学费的自卑感,都很体面地和其他孩子一样交学费上学读书。刚强的母亲唯一让儿女回报的就考试第一名。她的孩子们不负母亲重望,五个人都考上了哈尔滨电工学院;同年,二儿子聂文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1984年,三儿子聂文波考上了长春建工学院;1985年,四儿子聂文涛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1988年7月,女儿聂文英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邻居们都说:“聂家的孩子是天才。”孰不知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最原始伟大的动力,那就是他们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但又不畏贫困的刚强的母亲。

逆境挡不住真正的爱情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好事多磨”,人间最多磨的好事要数爱情了。古往今来,许多真城相爱之人却遇到重重阻力。难结姻缘。面地阻力,弱者有屈服者,有自杀者,有意念成病而自废者,也有以死抗争而未成者。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外国人爱情悲剧的代表;“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爱情悲剧的典范。虽是悲剧,却被世代传颂久传不衰。然而,传颂得不论多么久远,悲剧就是悲剧,除了让人对他们纯真爱情的赞叹外,更多的是让后人为他们悲伤、流泪。当然也为无法实现的家情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份精神慰藉。他们是对爱情逆境的勇敢抗争者,可谓是强者,但是,他们最终以死来求得爱情的圆满,他们是强者,却是悲壮的强者,这不是真正的强者,而真正的强者是勇敢地与逆境抗争,赢得真正的爱情,有情人终结良缘。在爱情上真正的强者莫过于“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合了。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爱情故事世人皆知,人们为宋庆龄那不畏家庭阻力、勇敢地追求爱情的强者风采所深深打动。那么,宋庆龄以及与她相同的爱情上强者的风采来源于什么呢?

●强者对爱情的追求有明确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思维的独立性与意识的自觉性有机结合的心理品质。他们认准了自己选择的爱情的正确的,所以,不为别人的反对和阻挠所动摇。

●强者高压力下对爱情有正确的决断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高压力下个体反而选择了与压力完全相反的对象,这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逆反是对高压力完全相反的对,这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逆反是对高压的逆反。对于聪明度不高的人来说,这种逆反可能带有赌气的性质,而对于真正的强者来说,这种逆反却是理智清醒的反抗,他们能清醒地判断压力的程度,然后采用理智的方式顶住压力,而不轻易采取以下死抗争的下策,因为死是最下策。为了实现自己真正的爱情,他们对压力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

●强者能采取付压力的理智行动,去到达爱河的彼岸。罗密欧与朱丽叶或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向爱情的阻力反抗,但是他们采取的是不理智的行动,而真正的强者采取的是理智的行动,即采取巧妙的方式避开压力。宋庆龄在被锁在家中的情况下,不是以死抗争,而是理智地想办法与在日本的孙中山取得联系,并在女拥人的帮助下,在一个静静的夜昨,偷偷地打开窗户跳下阳台,利用床单结绳,顺绳坠下二楼,再越墙而出,乘船去日本与孙中山完婚。这种巧妙的反抗行为,浸透着宋庆龄的聪明智慧,这才是强者的独特风采。

同样是在贫困中、同样是爱爱情的阻力,面对相同的逆境,弱者会手足无措或者怨城尤人,等待观望、哀声叹气、悲观绝望或盲目寻短见;而强者却能果断地面对逆境,认准一个目标不动摇,立即采取行动,唯有行动才能使自己在断逆境后恢复信心,进而产生了新的勇气。战胜逆境的行动使他们在感受到艰辛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愉快,这种愉快会成为一一种动力,更加强化了强者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仅举上面几例来说明逆境不久,强者必胜。那么,强者为什么能在逆境中取胜呢?强者战胜逆境的内在变化过程中或根本的力量。心理机制就是产生某种心理的内在变化过程或根本的力量。强者战胜逆境的心理机制,就是强者面对逆境引起强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心理变化过程是强者才有的,同是逆境,切不会引起弱者这些心理变化。那么,强者在逆境这种特定的环境而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换句话说,就是逆境引起强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心理变化过程是强才有的,同是逆境,却不会引起弱者这些昼变化,那么,强者在逆境中会产生哪些心理特征或逆境会引起强者如些心理呢?

逆境使强者冷静反思

逆境并不都是坏事,它给人带来灾难还是给人带来福音,关键是能否正确对待它、勇敢地驾驭它。强者之所以是强者,就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逆境、不逃避、不屈服、冷静地面对逆境。逆境使强者产生挫折感,而强者在逆境后能够冷静地思考逆境的根源,思考如何避免逆境给人带来的灾难。于是想办法补救或改善,实在改变不了的就另辟蹊径,这便是逆境中产生的创意思考。例如,如果你下岗了,你应该感到最高兴,也许你一直想调换个工作下不了决心,这不正是个好机会吗?这正像巴尔扎克所说的:“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逆境使强者学会了思考。

逆境似“激将法”把强者激怒而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

逆境是不顺利的境遇,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甚至是痛苦。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杰出的伟人都曾遭受心理上的打击以及形形色色的困难,若非如此,也许他们是不会付出超群出众的劳动和做出超群出的成绩的。只是刻骨铭心的失败才能够激起一个人成功的欲望。那么,为什么逆境会使强者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成绩呢?首先,逆境引起人的痛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痛苦可以促使本人去设法改变引起痛苦的处境或解除引起痛苦的原因”。逆境强者痛苦,但是他们会忍住痛苦去改变逆境、战胜逆境,使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其次,逆境引起人的愤怒,愤怒可以转化为一种内在动力。逆境引起人的愤怒;有的愤怒是直接的,比如,有人故意诬陷自己而使自己愤怒;有的愤怒是由痛苦化而来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过分的痛苦可以转化成愤怒和仇恨。愤怒和仇恨是否定性极情感,积极情感可以使人产生活力,成为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支配人产生积极的行为。当然,这种积极行为有双重性。一方面,愤怒引起的攻击行为可导致破坏,也可瓦解认知、智慧活动。例如,蒋爱珍杀人案就是在逆境下痛苦变成愤怒而支配她实施杀人行为,使理智上受到一定的善操作达到更有效的活动结果。就是逆境中的强者常说的:“我要争口气,一定要做个样子给那些整治我的人看看!”这就是逆境压抑下迸发出的愤怒力量。这力量使强者瞥足了这一口气要干大事;这力量使强者像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小草,看上去柔弱,而实际上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逆境阻碍了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为了满足需要,强者奋力与逆境抗争

心理学认为,需要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需要支配而产生的。人的生命不息,需要不止,人若没有了需要,生命也就停止了。但是由于人的需要受到了的制约,个体需要的产生发展及满足需要的手段都要受社会的物质条件、文化条件、道德和法律制约。只要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合理的,个体需要就是适应社会的,就是无可非议的,这样,就使人们在适应社会要求的情况下希望尽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逆境阻碍了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例如,贫困使人物质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个别人的诬陷、诽谤使正直者的自尊需要的满足受到了阻碍和破坏,等等。这些都会使阻者产生挫折感。在挫折面前,弱者会自甘暴弃,而强者却认为自己的合理产生了巨大的行为动力,最终以战胜逆境使自己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为止。例如,某男青处,在大学读了四年,成绩出色,临分配时却被人占了留京的指标,结果分配回到县城。这是人为的逆境阻碍了他合理的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与逆境抗争,两年后,他发愤读书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又只用了两年他又攻读博士,终于留京工作。

逆境能够锻炼强者的勇敢、适应能力和毅力

从广义上说,对一个人提出过高的社会社会要求也是一种逆境,这一点在“逆境与挫折心理的产生”一章中我们已谈到过。因为这种过高的要求需要个体很大努力才能达到要求,所以是逆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逆境阻碍个体特定目标的实现。旨者与强者的区别就在于:对待逆境是未战之前先找逃跑的路还是激流勇进、百折不挠。强者能够勇敢地面对逆境,勇往直前。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勇敢就无法战胜逆境。失掉勇敢就失掉了于一切。歌德这样说过,另一位名也人这样说过:失去金钱损失甚少,失去健康失损甚金,失去勇气损失一切。强者勇敢地承担社会对自己提出的过高要求,自觉约束自己,逐渐地也就适应了这种社会逆境。同时,在与其他逆境抗争的过程中,也由困惑、缺乏经、情绪难平静逐渐到清醒、成熟、情绪平静,增强了对逆境的适应能力。不论是承受社会过高要坟的逆境,还是与阻碍自己特定目标实现的其他逆境抗争的整个过程,都使个体的毅力得到了锻炼毅力是个体坚强的意志品质,它是三种意志品质的综合:包括意志的自觉性即行为有特定目标;自制性即能克制自己不利于特定实现目标的不良心理;坚持或坚韧性即能自始至终地为实现目标坚持到底,持之民恒。(在有些学看来,毅力仅指坚持或韧性。)强者的毅力是在逆境中锻炼出来的,逆境为强者设置阻力,使强者感到苦、感到累、感到厌烦和失望。但强者毕竟是强者,也许他们在童年的经历和生活中的榜样使他们学会了吃苦和忍耐,学会了不达目标不罢休。越是经历逆境多的人,其毅力越强。

逆境使强者立志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逆境是主体以外的因素,是主体自己不能控制的,它反倒会控制主体,主体在逆境中产生挫折,会有一种被人摆布、任人宰割之感,这就使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强者产生要主宰自己命运的切身感受和需要。每一个立志干一番事业、立志成才的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认识自己、调节自己、提高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的有力语言,使逆境中的强者找到了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和力量。

第二章 逆境心理和心理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有各式各样的逆境心理反应,这种不良现象,通常是因不良刺激的程度,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逆境也因不同轻重,而相对产生着。

焦虑心理

什么叫焦虑

焦虑是一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社会生活环境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不愉快体验,即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这种情绪,每个人在不同程序上都有过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逆境、困难和失败,从而受到不良刺激。通常因不良刺激的程度轻重不同,焦虑也相应有轻重之别。但这样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是焦虑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一种有益的保护性反应,焦虑使你设法应付不良的处境和遭遇,从而避免了不良后果。如担心出现事故而小心谨慎,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伤害。可见,正常的焦虑在生活里还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然而,焦虑症却与一般的焦虑不同,它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恐惧。但与恐惧又有不同的。恐惧是面临现实存在的危险时的反应,常伴有适应性的躲避行为,而焦虑症的表现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忧心忡忡,似乎是大祸临头,却又说不出究竟怕什么或会产生什么样的灾难和不幸。

焦虑症发有缓有急,缓者症状常持续存在,急者症状却突来突去。主要症状表现过分地担扰,如身体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过分忧虑;也可以表现为莫名其妙地惊恐,怕出事故,怕大祸临头等。患者往往是心慌意乱。烦躁不安,容易紧张,不能放松,易动感情,易发脾气。许多的焦虑症患者在发作时常伴有躯体的种种不适感,包括运动性的紧张和不安,如肌肉紧张、抖、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经常就换资势等,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和紊如心跳加快、呼吸紧迫、胸闷、心悸、心慌、多汗等症状。

焦虑症在急于发作时,患者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面色苍白、出冷汗、两手发抖,好似死亡临近。此时,心脏剧烈地跳动,撞击胸膛,似乎要从喉头冲出去。一次发可持张数分钟或数小时,很难立即恢复。

焦虑形成的原因

一般认为,焦虑症的产生除了与人的性格特点有关以外,大多数都可找到明显的精神因素的。这主要包括那些可能造成内心冲突或挫折的负性生活事件。常见的引起焦想情绪和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当一个人置身于新的,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独立安排生活的环境中时,常常因不知如何做而产生的焦虑。随着时间的延长,一个人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会不断提高,这些因适应困难而产生的焦虑一般也会逐渐消失。因此,有这种焦虑情绪的人不应沉湎于对这种情绪的体验中,而应面对那些引起焦虑产生的各种适应问题,积极地做出努力加以改变。

另一种常见的焦虑情形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而产生的焦虑。有人因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紧张,难免存在一些可能使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如失眠、疲惫不堪及各种躯体疾病等,当这些因素作用于那些过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人,便有可能导致焦虑的产生。对于这种情况,要想克服焦虑,首先就要对人的脑力活动对健康的影响有正确有认识,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注意带逸结合,而不应该沉湎于对自身身状况的过分关注中,因为这有可有通过暗示作用使自身的各种不适感加重,从而加重焦虑情绪。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引发焦虑的情绪,那就是在面临动机冲突和困难选择的时候。如学习与工作、交友、恋爱之间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在某种情况下体验过焦虑,你也许为一次手术而惴惴不安,为期末考试而忧心忡忡,或为求职面试而焦虑不安。没有谁免得了焦虑,学生为成绩而担忧,职员为工作业绩而操心,商人为利润焦急。这些冲突和难以选择的情也常常是诱发焦虑产生的因素。由于动机和需要都是“非此即彼”的,因而使人思臣万千,顾虑重重,影响正常的生活。

需要;你也许过于忧虑老佬,于是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上都模仿年龄比你小得多的年轻人;你也许必须与某些人打交道而又非常怕沟通不符的事情或强迫别人接受某种他们并不认同的情感时,焦虑便产生了。

焦虑障碍的表现形式

每一位焦虑障碍患者,其表现形式中不相同。因此,必须从识和辩别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尽管每个焦虑患者的体验非常个体化,专业人士认识到一些担忧、害怕和腐烂虑具有不同的特征,并对各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焦虑障碍分别给予不同的诊断名称。你可能已经历了其中的某一种。最常见的类型有:恐怖症、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身体障碍和疑病症、情感爆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怖症 害怕是一种常见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但当这种害怕反应异常强烈且导致的回避行为,损害了正常生活时,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恐怖症。应该了解的是,一些强的害怕表有时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利的,如:害怕把手放在炉火上,对一只咧着大嘴的狗感到惧怕等,这些反应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于恐怖症患者,若能避免他们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就可以什么症状也没有,也不夫妨碍他们的生活。然而,如果他们不得不面对他们所害的事物时,就会对生活造成妨碍。如一位登梯恐怖症患者,若他不必登梯,就无所碍干他;若他是一位室外建筑的装饰工,就会影响到他的工作。

恐怖症患者一般都知道,也承认他们的害怕是过分和不合理的。尽管如此,恐怖症照样持续存在下去。这是由于他们总是高估所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以及回避性的反应所致。这样的结果,是使他们丧失了体验所害怕的现实的机会,也妨碍了发展应付害怕情境的技巧,而这种应付巧可以提高面对恐怖情境的信心。

恐怖症是一类恐怖性焦虑障碍的总称,它有三种主要的类型:简单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幽闭恐怖症。

简单恐怖症相当常见,所恐惧的对象也是各式各样,但其害怕的特定对象或情境却容易只别。最常见的恐惧对象有:小动物如狗、猫、蛇、老鼠等,昆虫如蜜峰、蜘蛛等,登高、雷电、坐飞机、等等。

社交恐怖症不同于简单的恐怖症,它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环境持久的强烈恐惧(显然是异常过分和不合理的)和回避行为,如当众讲话或求职面谈。它的基本特点是恐惧暴露在可被他人评价的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讲话。具体可表现为:恐惧被别人注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和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这种人也许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张口结舌,怕吃饭时由于有人注目丑态百出,在公共厕所里怕因恐惧而解不出不便,或者,由于旁边有人而恐惧得手发抖以致无法写字。

在恐惧情绪出现的同时,患者有典型的身体表现(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释放的变化),台脸红、心跳加快或心慌、心悸、发抖、出汗、呼吸困难等。在将要与人打交道时,照例有同样的症状。

这种预期性的焦虑将损害患者的行为表现,导致患者临场言谈举止失措,从而迫使患者的;回避社交,影响了其社会交往能力,这样往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以致恐怖长期持续下去。

它不是指恐惧一个宽阔的地方,而是恐惧离开一个安全的地方。如一离开家门就紧张恐惧,恐惧在很少行人的街上行走,恐惧自己会晕倒或死去,而旁边没有亲人。这种恐惧是对即将发生危险的一种预期,预感到自己或所爱的人或财产将发生可怕的后果。广场恐怖症的症状复杂多样,常常含有其他内容的恐怖症;在恐惧反应十分强烈的患者身上还常伴有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是指患者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或恐惧感,同时伴有明显的身体症状的一种心理障碍。其身体症状常常剧烈心跳、胸痛、咽喉部有阻塞感和窒息感、头晕、视力模糊、耳鸣、全身发麻和针刺、呼吸快而浅等。与此同时,患者有强的恐怖,可有短暂的人格解体体验,常有死亡迫在眉睫的恐怖,或者恐惧自己会发疯。有些患者软瘫在沙发里,有些人一发作就惊呼求救,跑到别人的房间里去。有些患者惊恐发作后卧床不起,软弱无力,肌肉酸痛,尤其是以一身冷汗最为典型。发作来最很突然,不限于任何特殊的环境,无特定的诱发原因,其范围很广,如面对恐怖情境无法处理时,胸痛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头痛误认为中风的先兆,都可诱发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和其他焦虑障碍同时发生。它的引发常是由于个体习惯于任何可怕的推论所致,如:“我无法应付!”“我快要死了!”由于对症状的错误认识、过高地估计危险性、预期性的危险、过度呼吸以及回避性反应,都会使得惊恐发作反复发作。

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它的特征是:持续性、弥慢性的焦虑,及由此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持张不适。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解释说:“我的心情从未摆脱过烦恼”。“我很难让自己放松,总有些事让我苦恼!我一直心烦意乱。”广泛性焦虑障碍得持续存在的,而非发的性的,病态烦恼心情至少持续六个月之久。这种持续性的焦虑会从身体和心理上慢慢地折磨着患者,缓慢地消耗一个人的精力,患者容易感到疲劳。

为什么广泛性焦障碍会长期地在一个人身上存在呢?大家普遍的观点是,由于对多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各种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广泛性焦虑随意。因此,在治序时,需要对各种担忧的事件全面收集,分别予以处理。

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患者自己反复完成某些特定的动作,或强迫自己反复思考某些特定的观念或想法,以减轻痛苦,强迫动作指患者感到必须和不得不做某种动作和某件事以减轻强迫现象造成的痛苦。例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已关好的煤气开关。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出现患者自己强求的和患者不愿意有的观念、意向或冲动,这些强迫现象往往被认为是无意义的。如反复出现家庭的安全问题,反复出现污染的观念。强迫症发生的过程是:首先,被觉察到的威胁激发了一种忧虑性的思维(观念);然后,这种观念强迫他去思考一种安全的想法或去做一个动作。

一个患者称强迫症是所有焦虑障碍中最痛苦的,而且这种心理障碍难手清除。然而,如果这种提忧的观念的观念没有过分夸大的话,则是一种有的反应。当一个人要离开家门时,会想到“我是否关好煤气,若没有关好会发生危险”。这会使你去检查一下。一位妇女读一篇有关子宫癌的文章时,会引起她的担忧是否患有此病,从而促使她去医院检查。一位父亲开回家时,看见一位姑娘所骑的自行车没有车后灯,而差点被撞,便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有被撞的危险。故当他们每天骑车外出时,都要检查一下车后灯是否完好。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他们的反应是有的,然而若他们反复多次去检查煤气开关,对身体担忧而多次去医院,或不断对孩子安全担忧而重复多次检查以让自己放心,这样的放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强迫症患者常常采取回避的方式,这会使得强迫症的症状长期存在。如,为逃避对着火担忧的一种痛苦,会反复回家二十多次检查煤的开关;为逃避患病的恐惧感而反复去看医生,以寻求安全保让;严格地检查孩子的行为,以逃避对他们健康的一种担忧心理。结果是,受害者无法认识到自己所表现的恐惧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无法认识到自己所表现的恐惧是可以容忍的,从而促得强迫症长期地存在下来。

身体障碍和疑病症 读到这里,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应该激反应包括各种身体反应,若这些反应持续存在,则会感到明显不适,并导致身体障碍。

身体障碍的出现,往往表明一个人遭受了过度的应激。常见的身体障碍有:失眠、胃道功能紊乱、头痛、血压升高、哮喘恶化、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

应激既可以导致身体障碍,又可使之持续存在。一个孩子由于学习压力造成了应激,出现恶心和腹泻,这些身体障碍可引起孩子的担忧,从而加重他的应激使血压上升。

疑病症是恐惧或相信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的一种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患者总是担心患病,对正常的身体感觉他们却有异常的反庆,或者对轻微异常的感却有强形象烈或夸大的反应。

尽管疑病患者已多次得到了没有得病的保证,但他们强烈的担心恐惧心理,还是难以相信这一切。这种强烈的安全的需要阻碍了他们学习如何使自己放心,阻碍了他们消除对身体的恐惧感。疑病症的长期存在还与病人反复求医,重复各种检查有关。一般来说,我们身上的不适感大数是没有危险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诸如头痛、皮肤斑点等。如果一个人不断地注意这些症状,并想竟竭力消除的话,这些症状就会变得明显起来,从而引起了他们对症状和恐怖和不安。

过度疲劳综合症 过度疲劳综合性,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压力性反应,由于这种症状进展比较缓慢,因此易被忽视,直至受害者无法正常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的应激可以是积极的,例如满负荷的工作、较高的目标,或一个有压力工作的最后期限;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工作单调乏味、缺乏自由,以及失败的打击等。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过度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和其他应激性心理障碍是十分相似的,只是由于人们对它的忽视,直到症状十分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或是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时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人们思维习惯的原因,压力常常被忽视。如一位过度的工作的母亲,从不会停下手头的工作,来思考一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而有人认为,在工作有压力的情况下才更富有刺激性,如一位热心于证券经纪的工作者会说:“我的工作充满激情,我喜欢它!”而另一位争强好胜者会视竞争压力,为获得成功而不惜任何代价。对于一位不会说“I”或恐惧说“不”或恐惧说“不”的人而言,不会拒绝他人的要求,就会不断地接受更多的工作,而导致过度疲劳。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的一种延迟反应,这类事件几乎能使每个人产生弥漫的痛苦,如天灾人祸、战争、严重事故、目睹他人惨死、强奸等。最先对创伤后应激综合进行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参加过战争的战士,他们表现出了许多和严重应激反应相似的症状。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不断地在闯入的回忆或梦中反复出现创伤,且伴随着焦虑恐惧情绪。有时可表现出一种“麻木”感感(情绪迟钝),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乏,与他人疏远。偶尔可见戏剧性的急性爆发恐惧,惊恐或攻击,这是由一些突然唤起对创伤或原来反应的回忆所激发的。事实证明,许多创伤事件都会引发这种反应,而且它是一种自然的恢复过程,大约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大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或转变成持久的人格改变,尤其是那种回避可引起创伤性回忆的刺激的人,容易导致慢性障碍。回避可以通过心理和行为两种形式来表现,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使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症状持续存在,迁延不愈。因此,尽管创伤后应激综合的症状令人痛苦,但积极面对的创伤的回忆是处理创伤后应激综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对焦虑的调适

正确的认知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爱丽恩指出:“人的认识直接影响情绪,错误的或不现实的认识会寻致异常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各种身体和心理病症,如果矫正了认识,就能改善情绪反应并消除焦虑症状。”不论是对自己自我还是外界事物都应有正确的认知方式。首先要对自己的气质特征智能结构、潜在能力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次要学会认识事物的主流。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会避免盲目的焦虑。

培养健康个性 健康的个性是具有宽广的襟怀,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又实事求是地着眼于现实,分清主次做好每项工作,为人坦荡、宽宏大度,而不是虚伪浮夸或自命清高。富于创新,勇于负责,而绝非常极懈怠,墨守陈规。

勤于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培养人的情操。据专家们调查,经常锻炼的人很少爱焦虑困扰,即使有,也很容易化解。毫无疑问,运动可减轻焦虑感,能使人在运动感到美。

融洽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心理健康和事业成功,现代人应该乐于交流,接受别人的积极态度,能够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亦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自己的焦虑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得无影无踪。

善于渲泄和倾吐 对于困忧自己,不能自拔的焦虑感,除了自身有一定的调解能力外,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学会倾吐,对你的家人或你所信赖的朋友或是心理咨询热线,一吐为快,让他们帮助找回迷失的你。

赶快付诸行为 考虑一下,如果你所焦虑的事情是用行动可以弥补的话,那么就去做吧,不要在无尽的忧思和焦虑中沉论,让实际行动去改变你的处境。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辽阔的大地,深邃的海洋,无不让人心动,让人感怀,这时你能体验到自己的渺少和无知,让你那焦虑的心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舒展和抚慰。

哲学美妙的音乐 医学家们发现音乐能治病,是的,音乐就像一贴良药,它不仅能治疗身体上的病,还能治疗心理的疾病。让自己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尘封的心灵就会得到荡涤,生命会谱出新的乐章。

自卑心理

这世界上挤满了人群,人群里的面孔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最根本的差别只有一个:那就是有的人拥积极心态,充满自信,而有的人则拥有消极心态,感到深深的自卑。正是这一无形的小小的差别导致了人生最大的差别:成功与失败。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人不可貌相”。意思是不可以貌取人,有些人相平平的人却有了出息。这已被反复证明为真理。但从别一方面讲,人可以貌相。一个人哪怕他不说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你扔可从他身上获取许多消息。

从一个积极自信的脸上,你可以看到微笑、刚毅、坚决、坦然、从容、宁静、对社会的接受、喜欢和信心;从一个消极自卑者的脸上,你可以看到哭容、沮丧、焦虑、怯弱、不安、犹豫、愤世嫉俗和悲观。

脸庞是一个人心灵的睛雨表,是一个人内心消息的发布牌,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推荐信。一个人展示一张自信的脸还是一张自卑的脸,决定着他将为成功所欢迎,还是为失败所收容。

自卑通向失败,这是显然易见的。自卑是人生的毒药。让我们拥抱自信、拒绝自卑。

什么叫自卑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个自卑的人往往过低评价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质,总是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强处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渐形秽,从而丧失自信,悲观失望,不思进取,甚至沉论。一个人一旦被自卑情绪所俘虏,他的才智和创造会被扼杀,最后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从自己拍得极清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就此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然而弗兰林先生性自卑多疑,不断怀疑自己论点的可靠性,于是放弃了自己先前的假说。可是在两年之后,沃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分子结构,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假说。这一段说的提邮标志着生物时代有开端,二是因此而获得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假如弗春林克是个积极自信的人,坚信自己的假说,并继续进行深入研究,那么这一伟大的发现将永远记载在他的英名之下。

自卑所带来的不幸后果是不胜枚举的。它不但可以降低一个人的成功程度,导致失败。甚至还可将人推上生命的绝路。1983年,长沙铁道学院的一名男生让自己在铁轨的车轮下粉身碎骨了。一时间,这一消息传遍了长沙各高校和三湘四水,令许多人大惑不解。该男生来自边远山区一个贫寒之家,父母含辛茹将他拉扯大,对他寄托的殷切期望是自不待言的。在社会上,80年代初的大学生被视为时代骄子,是全社会羡慕的对象。这样一名骄子自杀了,局外人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后来以其同学的调查和他平日的日记表明,他的自杀缘于自卑。自卑什么?他为自己身高不足一米六而自卑。社会上,女青年将身高一米七以上列为找对象的首要条件,将身高不足一米七的男子称为残废。这名男生接受了这一标准,并将一标准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尺度。觉得自己是一个二等残废,成了社会的弃儿,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很明显,这名男生心理出了偏差,失去了理智,让自卑占了上风。其实,大学招生既考试成绩的要求也有身体素质的要求,既然大学生招收了,那就证明从学业成绩到身体素质都是符合要求的,因为当时普遍大学根本不招残疾学生。这就意味着,他已被列入社会优秀分子的行列。作为三年级的大学生,他应该知道,古今中外不少伟人身高都不足一米六,然而他们都推动历史,改变了世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亿万人的心。可是,他的心是倾斜的,这些积极观念被他那极端的消极自卑压了下去。

可见,自卑确是人生的杀手,它可以扼成功,扼杀幸福,扼杀欢乐。

自卑的产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般的所谓自皓感主要来自于孩提时代有成长环境,而最根本的原因则多半是来源于父母的态度。

假如你的父亲左盼你母亲生个男孩,而你母亲生下来是你却是个女孩。于是你父亲非常失望,哀声叹气,甚至埋怨,打骂你母亲,如果你父亲是这种失望与不满在你已懂事时还表现出来,这就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再如,你也许不如其兄弟姐妹漂亮,或者不如他们聪明,因而得不到父母的庞爱,还常成为家人责备、嘲弄的对象。这样一来,让人讨厌,低人一等的感觉就会深地扎根在你的心底里。

除了家庭以外,周围的环境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如果你的家庭在当地是个贫穷的家庭。你吃得不如人,穿得不如人,受了欺侮还不能伸张,那么你幼小的心灵必然受到压抑。在学校里,如果你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排斥和同学们的讥讽,那么你很可能会既自卑又愤世嫉俗。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因此,童年经历过不培幸或者在压抑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感。

一个人长大之后,自卑的形成还受到个人的生理状况、姓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能力、成就以及生活经力的影响。此外,同时与周围人的评价与印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位名人说过,谬误重复一百遍就变成了真理。一个谣言,第一个人跟你讲时,你会坚持反驳;第二个人跟你讲时,你会不听;第三个人跟你说时,你会将信将疑;而当第四人跟你讲时,你可能完全信以为真了。当一两个人给你以某方面的消极评价时,你可能会内心里抵制。但一系列的人给你以同一消极的评价时,你会无奈地认同,并将它当作你的自我评价。

自卑感的表现形式

一个内心感到自卑的人,必然会将自己的自卑感表现出来。只是不同的人有着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很多情况下本人也一定明确意识到。

孤僻怯懦型 这类人由于深感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谨小慎微、畏首畏尾就成了他们的行为特点。他们对外界和生人,新环境有一种畏惧和不安感,为了躲避这种畏惧感和不安感,他们会像蜗牛一样畏缩在自己的壳里,不参加社会活动,不参与任何竞争,不愿冒半点风险。纵使自己的权益爱到侵犯,也吸之任之、逆来顺受,不敢伸张,或者在绝望与忧伤中过着离群索的生活。

咄咄逼人型 自卑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以被动的角色出现的,但有时却以盛气凌人的进攻形式表现出来,面这时恰恰是他自卑到极点的时候,再采取屈从于怯懦的方式已无法排解其自卑之苦,于是便转为好争好斗,表现为脾暴躁、动 发怒,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求借口挑衅闹事。

滑稽幽默型 自卑者也并非人人脸人都写着失意、消沉与怯懦。有时自卑恰是从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自卑者通过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用笑声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美国著名的喜剧学演员费丽丝·蒂勒相貌丑陋,她为此而羞怯、孤独自卑,于是她常用笑声,尤其是开怀大笑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否认现实型 这类人不愿面对导致自卑的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他们不愿意对自卑的根源进行思考清理,更没有勇气和信心去改变,于是便采取回避、否认现实的方式来摆脱自卑的痛苦,如借酒消愁就是这类行为的典型。

随波逐流型 这类人因为自卑,没有信心,不敢有独立的主张、与众不同的行为,因而尽量使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跟在他人后头亦步亦趋。与大家同步同调,大家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往往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踏实感。

除以上五种类型以外,我们认为在东方佛教国家,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自卑表现形式,那就是:

认命型 这类人也许多次努力过、拼搏过,但都失败了,或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于是使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深深的挫折感又带来了自卑感,他们屡次失败后,失去了了再次奋斗、改变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便将一切归结为命运。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了,而命中注定的东西是人为改变不了的。这样,他们便可以安理得地隐藏起心中的自卑感,消极被动地接受命运的摆布。

不论属于哪一种自卑表现形式,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有了自卑感,就应当加以调节和根除。

请记住,自卑是人生潜在的杀手。

那么,你身上是否存在着自卑感呢?

下表可供对照自查。

●你是否会将过失转嫁给他人。

●你是否常在办公室或家里发脾气。

●在别人面前,你是否很在意别人的想法,甚至变得胆怯。

●你是否常回忆光荣的过去,对昔日的辉煌留恋不已。

●面对陌生人时,你是否会害羞。

●你是否害怕失去工作。

●你是否害怕找不到工作。

●与上司交谈时,你是否感到局促不安。

以上各项中只要有一项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表示你的自信已亮起黄灯。你应该为自己谋求更高更坚强的自信。

战胜自卑方案

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然后再和其他同龄人做一比较。通过全国、辩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世界,认识到凡人都不可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的失败持理智态度,既不其欺欺人,又不看得过于严重,而是以积极态度应对现实,这样自卑便失去了温床。

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不要老关注自己的弱项和失败,而应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你的自信,驱散你的自卑的阴影,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和紧张。

对自己的自卑进行心理分析 这种方法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具体作法就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了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并让自己明白自卑情结是因为某些早期经历而形成的,并深入潜意识,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态,而实际上目前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与自己的现实情况无关,因而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结。

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其实,看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深奥的思考,也用不着问别人,有人需要你,你就有价值,你能做事,你就有价值。你能做成多长的事,你就有多大的价值。因此你可先选择一件自己较有把握也较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后,再去找一个目标。这样,你可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又在成历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高的目标。每一次成功都将强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连串的成功则会使你的自信心趋于巩固。当你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能干成一些事情时,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的价值呢?

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自己的弱点 一个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社会的需要和分工更是万象纷呈。一个人这方面有缺陷,例可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一个身材矮小或过于肥胖的人,可能当不成模特和仪仗队员,可是这世界上对身材没有苛刻要求的工作多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了积极心态,对自己扬长避短避短,将自己的某种缺陷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之量,也许你的缺陷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地关注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促成你荛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数不胜数,如身材矮小的拿破仑、身短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巨商松下幸之助、霍英东、王永庆、曾宪梓,这些人要么有自身缺陷,要么有家庭缺陷,但他们都成了卓越人士,都从某个方面改变了世界。

推翻内向的自我形象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宰,做自己人生的导航员。没有谁比你自己的更能决定你的命运。因此,你个性内向与否,那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你自己的决定。当你认定自己性格内向时,你便赋予了自己内向封闭的自我形象。而一旦这一形象标签进入你的潜意识,它又反来引导约束你的行为。对自己的社交缺乏信心的人,不妨将自己从记事以来所认识的朋友都列出来,你会惊讶于自己竟有这么广泛的交际。特别是要多想想你的那些好朋友,既然你能与那么多人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厚的友谊,也就足以证明你并非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了。

当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卑所困扰的时候,你不妨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吸取氧分,来滋润你的信心,你不要沉溺于对失败经历的回忆,要将失败的意象从你脑海中中赶出去,困为那时你不友好的来坊者。失败决不是你主要的一面,那是你偶而存在的消极面,那是你心智不集中的开的小差。你应该多多关注你的成功,仔细回忆你成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看看自己是怎样导演成功的。一连串的成功,贯穿起来就是构成一个成功者形象。它强烈地向你暗示,你原来是具有决策力和行动力的,你能够导演成功的人生。

看看自己最满意的照片 一个看到具有纪念价值的物品时,往往会产生无限的联想。比如,看到奖状、将杯时,你便会回忆起从前获得胜利时的一幕幕情景;而照片则更能唤起往事的回忆,将一个生动的自我形象清晰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消极自卑的人不妨将自己最得意的照片随身带着,当自己情绪低落时,它能有效地调节你的心情,你照片上的那张生动的脸,飞扬的神采和洋溢的喜悦对你来说,无异于一种振奋剂。它会明确地提醒你,你能够以一种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现。

忧郁的心理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情绪波,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那都是生命里正常的组成部分。然而,如果某种不良情绪持续时间太长,而且过于严重,以致打乱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常伴有生理症状,如失眠,无食欲或性冷谈,那么,这种情绪就会被为异常呀病态。严笪的情绪紊乱可以阻碍一个去正确地认识现实,使自己或别人处于危险之中,

抑郁

,不论是间歇性的还是长期的,是最为常见的情绪失调。抑郁

抑郁症有许我多人眼里根本不认为是一种病,仅仅被视为心情不好。其实,它与糖尿病、肺病一样真实。一位精神病专家给抑郁下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定义,称之为“需要治疗的痛苦”。这种毛病远比糖尿病和肺病常见,它使五分之一的美国人陷入无助、无望和自我厌恶之中。

这种病的发病率极高,有人称为之心理健康的多发性感冒。它也许一辈子光顾你一次,但也可能长期驻扎在你那里,一呆就是好多年,成为一种慢性病。任何时候,都有百分之四的人遭受着相当严重的抑郁症。大级三百分至四百分人至少有一次处于抑郁状态,其中女性中所中比率高出男性一倍。

抑郁曾被认为是随着的年龄长而增长,而现在,抑郁也正侵袭着人生之初的少年。虽然抑郁的平均发病率年龄是二十七、八岁,然而最近的调查表明,百分之四的小学生和百分之五的中学生患有精神抑郁症。十多岁的少女现在成了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专家认为,如今的抑郁症是环境心理和生理各种因素交织综合症,因而使得今天的年轻人比前几代更脆弱。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凯勒博士说:“抑郁症也许是发病率最高而又最为人理解的精神病,因而它也得到最广泛的研究。”然而,精神抑郁者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寻求专门治疗。患抑郁症的人往往没意识到自己有严重毛病,或者有抑郁症带来的惰性与绝望妨碍了他们寻求专家帮助。“我的最初印象是,好像某种东西偷偷潜入到我身上,”一名抑郁症患者解释道:“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上的抑郁症。我知道自己心情很坏,知道自己情绪很低,也知道自己对工作和同事毫无兴趣,可就是没想到自己病了。早上起床成了一大负担,晚上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尽管我已开始失眠。但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需要治疗的抑郁症。”

如果不进行治疗,抑郁可以持续好几个月,并可能一再复发,从而打碎敬业精神,毒害人际关系,损害身体健康。

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分之六十的自杀患有精神抑郁症。

产生精神抑郁的主要因素

抑郁的根本特征在于大脑中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因此它的产生并没有明显的外在兆和理由。在某些人,似乎生理上的脆弱更易导致抑郁,而在另一些人,则环境与心理因素影响更大。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精神抑郁病人人脑里的化学变化,究竟是心理变化的原因还是心理变化的结果。

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任何年龄段产生精神抑郁,但以下各项却是提高抑郁症发病率的主要原因:

●家庭病史——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家庭中,还有其他家庭成员也有精神抑郁症。虽然轻微的精神抑郁并非遗传,但一些严重的抑郁症确有遗传。1987年,专家们确认,狂郁症(在极端低沉中交替变化)可以从父母传给孩子。如果孪生兄弟中有一位患上了抑郁或狂郁症,那么另一位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性也患上了这一毛病。

●生活中的重大刺激——许多人是经历了创伤(比如爱人的死亡)之后堕入精神抑郁之中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创伤特别容易使女性精神崩溃,婚姻不幸,新近分手或离婚的女性显得尤其脆弱。男性的精神抑郁则更多地与工作有关,父母由于生病或离婚而给孩子带来的冷落,虐待与分离,则是少年儿童精神抑郁的重要原因。

●身体疾病——中风、羊角风、脑袋受伤、贫血症以及某些癌症等身体创伤与疾病的多种综合因素都极可能造成精神抑郁。

●酗酒吸毒——酗酒和吸毒的人,其抑郁症发率相当高,而另一方面抑郁症患者又很可能酗酒和吸毒。这两者对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都有着极大的摧毁作用。

●性别角色——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发病率,女性比男性高出一倍;较轻微的精神抑郁症发病率,女性比男性高出四到五倍。这些差别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弄清楚。

抑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如果你处于抑郁状态,可能会注意到,抑郁不仅仅是情绪不振。事实上,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也影响了我们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状况,甚至性欲望,下面上我们从一些侧面来考察抑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抑郁影响我们做事的动机。我们会感到自己态度冷淡、无精打采,对许多事情有都缺乏兴趣——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甚至觉得连尝试都没有必要。我们同样也会丧失对孩子的兴趣,继而我们又会因而内疚。我们曾一度热衰的项目,现在却变得枯燥乏味。我们会感到无力做任何事,即使将每天的活动压缩至最少,我们扔为之感到痛苦。

人们通常认为抑郁仅仅是情绪低落或是感觉饱和——这只是抑郁的一部分。事实上,抑郁的核心症状被称为“缺乏快乐”(anhedonia,起源于希腊文),意指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我们会感到生活变得异常空虚,毫无快乐可言。然而,尽管我们丧失了体验的快乐的能力,但我们对不快乐的感受却是日俱增,变得易激惹。我们可许会将满腔的不满与愤怒闷在心里,有时却又变得异常暴躁,甚至对亲人、孩子大打出手。过后,我们又会因之而痛悔,抑郁症状更加严重。抑郁另两个常见症状是焦虑和恐惧。抑郁的时候,我们会变得脆弱。过去我们很容易应付的事情,现在却莫名其妙地令人恐惧。因此焦虑和恐惧是抑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与抑郁相关的其他消极情绪还有悲伤、内疚、羞耻、嫉妒等。

抑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我们的思维。首先,它影响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记忆力,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包括看书和看电视。我们的记忆力会变得很差,容易遗忘。即使我在忆起一些事情,也多半是消极和令人不快乐的。

抑郁影响我们思维的第二种途径是,它影响我对自己、对未来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没有什么人在抑郁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通常他们都会将自己视为没有长处,满身缺点、毫无价值。如果你问及一位抑郁对前途的看法,他们通常会这样回答:“有什么前途?”对他们而言,未来是一片黑暗、充满失败。像许多强烈的情绪一样,抑郁也会使我们产生极端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变成了“全或无”的模式——我们要么是个完全的成功者,要么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当我们陷入抑郁状态时,我们生产的想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或许说自己像是在一片乌云的笼罩之下,或说自己像是在陷在深坑里,或被关在黑暗的屋子里。丘吉尔称他自己的抑郁为“黑狗”。抑郁时的想像无外乎是黑暗、无法挣脱束缚。如果让你用绘画描述抑郁,你很可能使用阴暗涩的颜色,而不是明丽的色彩。黑暗、受因是抑郁时最主要的想像内容。

当我们抑郁时,行为方式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不大会参加积极的活动,相反,我们尽量避免交往,将自己隐藏起来。许多以前我们乐于从事的活动。现在却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因为任何事情做起来都太费力,我们做的似乎比以往更少。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会发现自己与他人正向的交往减少了,与他人的冲突不断增多。如果我们因感到焦虑,就会避免与他人接触,进而来丧失交往的信心。

抑郁的人有时会变得紧张不安,难以放松。他们感觉自己同同困兽。四处走动,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时,想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强烈,但是对逃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却不清楚。另一方面,有些抑郁的人会变得反应迟钝,他们走路缓慢,时走时停。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迟滞,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沉重”。

当人们焦虑的时候,体内会产生肾上腺素。同样,抑郁也会造成人生理上的变化,影响我们的身体与大脑的活动。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些变化有什么害处。但是,在抑郁状态下,大脑活动出现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任何心理状态,如快乐、性兴奋、激动、焦虑或者抑郁与脑生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最近有研究表明,上述心理状中有些与应激激素(如可的松)的分泌有关,这表明抑郁反应包含了应激活动的成份。抑郁还会影响被称为祉经递质的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活动。一般来讲,在抑郁状态下,大脑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分泌水平下降,这也是服用单胺类药物能缓解抑郁症状的原因。

据推则,上述生理变化,可能是造成我们出现不良症状的原因。抑郁不仅影响我了我们的精力,也影响到我们的睡眠(但也有些人在抑郁状态下睡眠增)。另外,没有胃口也是抑郁的常见症状,我们会感到食物味同嚼蜡,体重也会因之减轻。当然,也有些人在抑郁的会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尽管我们极力掩饰自己的抑郁状态,但仍会给人造成影响。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变得枯燥乏味、易激惹、常常拒绝别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反应是抑郁常见的反应,我们有必要识别它,不必为此羞愧。否则会加重我们的抑郁症状。至于为什么抑郁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潜藏着自己无法清的矛盾冲突,呆能是我们对他人表现了无声的怨恨,可能是我们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还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伙伴无法理解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总之,请记住一句话:“笑,全世界都陪着你笑;哭,只有你一人隅而泣。”有时,他人很难理解我们的抑郁。

战胜抑郁

人人都在某些时候体验过忧郁。忧郁的时候,你感到忧伤,觉得难受,感到沮丧,倦乏得懒于起床。你不想走入人群,不想与人打交道,只愿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自己那一个低沉压抑的情感世界里。什么也让你产生不了兴趣,什么也没法博取你的欢颜。你没有了食欲,也没有了性生活的欲望。

然而,虽然偶尔时间地滑入忧郁的正常现象,但长期处于忧郁之中就是一场灾难了。忧郁的根源是过分地否定和低估自己而过分重视别人的意见。将别人看得过于高大而把自己看得过于卑微,这自然就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自己在心里制造了这么一种压力,然后又屈从于这种压力,这就顺理成章地导致了自我的压抑。一个自我压抑的人,在自我形象的评价上会毫不怜悯地贬损自己,不敢伸张自己的欲望,不敢在别人面前申诉自己的观点,不敢向别人表白自己的爱情,行为上不敢挥洒自己,总是显得拘谨畏缩。

另一方面,一个自我压抑的人对外界、对他人,尤其是对陌生环境与生人,心存一种畏惧。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他便会与自己所畏惧的东西隔离和疏远。这样便将自己囚禁于一个孤独的城堡之中了。著名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在其作品中深刻也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他曾这样描述他的抑郁体验:“我们四周围着两圈士兵,他们手执长矛。里面的一圈士兵面对着我,用矛尖指着我;外面的一圈士兵背对着我,矛尖向外。他们这样密不透风地围着我,使我出不去的,外面的人也进不来的”。如果说别的消极情绪可使一个人在前进路上暂时偏离目标或降缓成功速度,那么一个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指望。甚至已有的成绩也不能唤起他的喜悦、兴奋和信心,他只一味沉浸在自己琐碎的失败的体验里不能自拔。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信心,自己不愿走人群,与人群疏远,自囚于孤独的城堡。这样一来,也就根本谈不上了解社会,寻找机遇,更变不上建立合作,借助他人力量,因而也就杜绝了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人如果不战胜抑郁,走出抑郁,他将发生与快乐无缘,与成功无缘。他的一生将是灰暗的一生,悲剧的一生。

●积极进行体育活动。我们很难看到一个爱好体育活动的人患抑郁症。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着多重功能。它能使人意志紧强,内心充实,使人外向开朗,身体健康。有位名人说很好,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自身体之中。

●寻求能让人你乐在其中的业余活动。例如欣赏音乐会、旅游、组织家庭郊游、登高观赏日出等。

●寻找同伴。隔绝疏远是产生心理毛病的根源。一个经常保持友好往来的人较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因为这种人友好往来能不断地调节我们的心理,将不健康的东西剔除出去,将健康的东西吸收进来,以达成新的平衡。

●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分析,找出抑郁的可能根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向关心你的人诉说你的烦恼。在自己的一生中能拥有几个可以推心至腹谈心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人不一定就是你身边,也许你的家人和同事不很关心你的心情,甚至他们可能就是造成你心情压抑的原因。再者,他们很可能与你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得到这个圈子以外去寻找你的倾诉对象。因此,你必须改掉沉默寡言、不善方辞和不善交际的习惯,多交知心朋友。

●注意把握你的自我谈话。不要让你向你的内心输送不现实的消极的有害信息,要断输入积极乐观的有效信息。健康积极的心态是你力量的源泉。

●不要过于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你只需注意将自己积极的一面真实自然地展现出来,那就够了。

●你马上就可以做的一点是:逐渐养成讲话声音比平常大的习惯。自我压抑的人讲话一般都是轻声细语,有时甚至面对面讲话都难以听清楚。大声说话本身就是消除压抑的有狡方法。有实验表明,举重或出拳时大声吆喝、呻吟、嗯叫,可以多使出15%的力量。此外,大声说话可给人留下精力充沛、开朗外向的印象。

挫折心理

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所要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障碍和因无法克服,这种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类与动物对挫折都有特定的反应方式,愤怒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挫折感的产生取决于事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很显然,我们不会因为没有得到那些我们不需要,或不在乎的东西而感到沮丧。但如果这些东西是我们非常想得到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挫折的形成

产生挫折的条件包括:有必要的动机和目标;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为;有的挫折情景的发生。如果动机和目标能顺利获得满足和实现,则无所谓挫折。

人生挫折的起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描述:

●环境起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就自然条件而言,这种阻碍来自无从意料,不可抵挡的天灾人祸,在人生的舞台上,因此而造成了人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就社会条件而言,这种阻碍则来自社会变迁所引起的某些不良影响。十年动乱夺去了许多人读书的宝贵年华,在某种意义上,使整整一代代人遭受人生挫折的打击。而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的影响,对于人生个体来说都具有不可选择的意义。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时代社会,更不可能选择自然。

●个人起因,即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由个人自身各种条件限制而不能达到目标的情况是常见的,比如个体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原因使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挫折感。另外,由认识偏差而引起的挫折感也就经常发生的,或者个体把目标得过高,致使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达到;或者对目标的期望值过高,当所达到目标与期望产生距离时,导致个体动机得不到充分满足而产生挫时感。

不同的人遇到挫折可能性的大小不同的,不同的人对挫折的反应赤不一样。对待挫折的反应有理智的也有非理智的。

挫折所带来的不良心理状态

人生千差万别,各自的道路和结果是千姿百态的,有的人一生辉煌,有的人一生平凡;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然而千差万别的人历程却都有着某种共同的可能性,即都可能要经受人生的挫折。正如我们所说的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生与死等矛盾中,后者都是某个层面,某个角度、某种程度的人生挫折,尤其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如何认识、感知挫折所带来的种种烦恼,也成了我们在挫折中前进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列举了一些由挫折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供参考。

●失去自信心。总觉自己会遇到麻烦事,不敢在众人面前谈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改变自己的事情,常常作出不必要的让步,并对你身边人期望太多,认为自己不像别人长得那么漂亮,总是欲言又止,对所有的事情感到失望,别人难以依靠你。

●终日烦恼多端。长期从事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事时,感到很厌烦,心情不好,有时无缘无故地沮丧、痛苦。常为一些过去的小事感到烦恼,不论在极高的楼顶还是在很深的遂首中,总感到胆怯不安。

●对人对事过分敏感。常常一面称赞某人,另一方面诽谤他,当你犯了错误时,常举出大套理由为自己申辩以期文过饰非。你声称厌恶谣言,不喜铙舌,并从无这种卑劣行为。但不久,你却传播毫无根据的谣言,拨弄是非。而对方则是绝对错误时,你遇到一点小事都会详细叙述,如果事情难以令人置信,你会竭力证明它是真实的。当你的朋友正在议论某人时,你总是加以渲染。你时常为人服务,但你又理怨人家对你酬谢菲薄或没有酬射你,你常会因为别人一句无意义的话,而思考很长时间,想弄清别人为何要这样说。

●产生自卑情绪。照镜子后的第一个念头是要是漂亮就好了,拍照总觉不旭间常想一些以后可能让你不安的事,发考卷时,总把它藏起来,一到体育课,告诉自己“我不行”,碰到寂寞和讨厌之事,会陷入深深的烦恼中。

●心理压力很大,常感到紧张和有压力。不能控制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不能成功地应付生活有威胁性的争吵。对驾驭自己的个人问题没有信心,觉得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是失败的,经常考虑自己必须完成的那些事,感到积累的大量困难不能克服,如果有一天,你的能力被人们认识到交被赋予一项重要的工作,你会考虑放弃这次机会,因为工作量太大。考试结束后你担心自己考不好,又不愿与人说,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嫉妒心越发强烈。当你的同事因工作认真而被评为行进个人,你得知后,竟大发牢骚,或明或暗地说他是靠关系,能力根本不行,单位派你和一位能力与人不相上下的同事到上级部门进修,你一直视他为你的竞争对手,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车祸,你却认为上帝总算惩罚了他。你的朋友穿了一件时的服装,问你款式如何,你说:“好是好,就是太独特了,换了我可穿不出来。”

●意志不坚定。做事经常虎头蛇尾,做事不认真,经常改变计划,对那些具有诱感力的事你总克制不住自己,生活不太有规律,睡懒觉是常有的事。遇到复杂的事情,常犹豫不决,认为机遇比奋斗更重要。因为优柔寡断,而多次错失良机,明知自己缺乏间志,但总是难以改进。

怎样对待挫折

由于任何个人的生活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活,因此,社会发展的自然文化环境,人际交互关系,文明规则和制度等都与每个人的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情形在科学和经济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尤为明显。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社会在激发人类丰富多样的坳机和目标的同时,又增大了个体产生的挫折和可能性,因此,正确地对待人生过程中的挫折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挫折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可能性,我们就应当去正视它。心理挫折可以引起情绪失控和行为失控。受到挫折后,一段时间内,有时苦闷、悲伤、恼,什么事都不顺心,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什么活动都毫无兴趣,而有时又突然心情激动,坐卧不安,大发雷霆。还可以长时间发呆,对周围的动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且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甚至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不顾后的攻击行为。也可能迁怒于人或者咒骂自己。有的则表现一种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蒙头大睡,胡搅蛮缠或哭哭啼啼,这些失迭的情绪和行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

当然,挫折对人来未都是消极的,因为逆境只是级人造成了不利的环境条件,但条件是可以人来利用和改变的。客观条件一旦被认识就可以根据认识就可以根据客观条件作出行动度划,利用有利条件,弱化或消除下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经过主观努力,往往会改变事物变化之势,而使逆境变为顺境,逆境常常使强者做出在顺境中不能做出的业绩。因此对待挫折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要敢于正视挫折。从一般而言,每个人遇到挫折的可能性不可避免,从具体而言,什么时候遇到挫折,遇到什么挫折不可能选择,因此,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和思想前提,所谓正视,就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既不要简单地怨天尤人,归之命运,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争取转机的努力,屈从于困难;也不要消极地逃避,为其合理化寻找遁词,其结果地扭转挫折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只是能自欺欺人。

●要冷静地产生的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地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的地并织在一起,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天灾人祸的意外引起的挫折外,其他的原因常常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因果关系,譬如,环境条件不好,给人生带来挫折的例子很多,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却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呢?

●要把心中的痛苦宣泄出来。最好找自己知心朋友倾诉胸中的郁闷和苦恼,也可以奋笔疾书,借助笔尖来宣泄烦恼,或是僻静的地方朗诵高唱,或关在房中痛哭一场,这对恢复心理平衡有很大的好处。

●要学会淡化和遗忘。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以后,往往次日就觉得自己的情绪已不像当初那样的痛苦,这时最好去从事一个新的活动,使自己没有余暇和心思来回顾既往,把往事逐渐淡化,逐渐遗忘。

●要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如果说认识自我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那么战胜自我则更需要加倍的毅力和勇气。尤其是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