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沙坪坝区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与课堂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06:04:17

点击下载

作者:袁宇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沙坪坝区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与课堂指导

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沙坪坝区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与课堂指导试读:

理论篇

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想与实践策略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培训不充分、缺乏资源和有效的政策支持等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举步维艰,其实施的有效性亟待提高。其实,比较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课程,也反映出很多共性的问题。正如台湾地区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课程纲要“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研修小组召集人李坤崇教授在2008年“无锡会议”上所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如下共同的危机:(1)升学压力下,课程逐渐被压缩或形式化。(2)社会大众与教师不清楚新兴课程的内涵。(3)教育行政体系的支持度不高,无法贯彻课纲。(4)推动的教授、教师均相当辛苦,但成效不显著。

在笔者看来,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上。(一)理论层面的问题

1.课程价值需进一步明晰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不够细化,整体上缺乏梯度设计,致使教师难以把握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然是无课标、无教材(教参)、无专职教师的“三无”课程。

2.课程内容体系尚不够成熟

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四个领域内涵分别是什么、联系在哪里、还能否具体化等问题,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问题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还需要做出诸多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有:课程的知识架构不完善,课程实施中尚未足够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课程配套资源严重不足等。(二)政策层面的问题

1.课程在区域、学校两级行政层面的整体推进力度不够

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建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学校层面没能从整体角度进行课程开发、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多数学校没有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没能很好地思考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地体现学校特色,也不够重视其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的问题等。

2.课程学习的评价问题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其是否纳入,及如何纳入中、高考等现行升学体系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就难以赢得家长、社会的充分支持。

3.对课程指导教师的政策不明确

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认定难,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研究人员、指导教师的配备、安排比较随意,大多数区县级没有配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人员,即使有也是身兼数职。

4.课程实施与校园安全的冲突未能有效解决

安全是教育的底线,“人之不存,教育何存?”当前各级领导层层签署安全责任状,学校又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教育管理部门若不给校长、教师松绑,不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风险分担制度,不建立相应的责任保险与赔偿制度,教师将会很难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调查、访问、参观。这样一来,就让原本非常精彩、富有生命力和教育意义的活动构想,在与校园安全的冲突下只好被放弃。(三)实施层面的问题

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多所学校的调查,发现课程实施主要有如下8种问题。

1.形式化倾向

学校大都缺乏整体的课程规划,不少学校开课有装点门面与应付之嫌。如:有的学校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了课表,但课时不足、被占用现象较严重;有的学校干脆不上课表;有的学校“集中火力”用一两个老师做一两个课题来应付检查,参加比赛,既收了名利,又不用花多大工夫,不过直接导致学生参与面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做做停停,不能持续下去;有的学校用兴趣班、传统活动取而代之;等等。

2.学科化倾向

课程实施的学科化倾向表现为:其一,将课程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分科设置。其二,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重视实践活动的过程与体验,只在教室教,不重视亲历现场。教师课程教学,大多是让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做文献资料研究,最后导致他们仅积累了一些零散的、粗浅的间接经验。其三、将综合实践活动直接变成学科拓展活动。

3.体验表层化倾向

有的学校单一地注重活动过程体验,缺乏活动目标设计,而且缺乏对学生体验的及时提升,导致学生的深度体验不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也不够,让学生最后仅获得一些比较肤浅的实践体验。

4.课程内容太窄,实践方式单一

很多学校仅限于开展传统活动、班队活动等,这样一来,学生参加的主题活动过于单一,不能平等对待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也不能很好地整合资源,这会导致学生始终重复探究某一类型的问题,或只会用某一种实践方式开展活动。如有的学校仅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重复相同的活动体验。

5.成人化倾向

实践中仅由教师设计或提供主题进行选择,导致成人(教师)代替选题、代替研究,甚至代替总结等现象较为明显,导致主题过分成人化。有的教师还追求过高的知识目标或研究成果,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6.预设主题倾向

教师依赖预设性教材,基本上是一课一课地教教材(或资源包)。调查表明,约四分之三的教师(75.2%)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用了文本资源——资源包。还有的学校规定一个年级一个主题,每学期集中几天时间完成。如果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永远没有孕育的空间。而且,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要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因而一部分学校在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狭隘地将“乡土课程”当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现象屡见不鲜。

7.课程评价内容、方式不明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设置的经验性课程,在如何判断实施效果,如何认定学生的学习程度,运用什么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等方面,都要通过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评价来实现。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对学生在该课程上发展的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不明确,以致看不到学生发展的实际程度。

8.教师指导策略缺失

由于缺乏系统培训,教师因“不会教”造成“不愿教”的情况明显。如由于教师对该课程价值定位模糊,专业素养不足,导致自身角色不清晰;教师如何管理和指导主题实践活动全过程完全无具体参照规范;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对困难的预想不足,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指导,以及对过程观察不够,及时的、必要的指导不够;等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仍然尚未成为常态,规范程度较低,实施的有效性难以保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教育行政机构的政策保障不够,教研机构的课程建设力度不够,学校对课程领导力缺失,一线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不足等。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借鉴我国上海等地研究性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吸收、结合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等相关成果,通过十余年的实践,我们提出了以学生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课程实施模式。

二、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内涵及特征

(一)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内涵

1.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概念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从自身学习、生活、自然、社会中去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模拟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与过程,以此来进行学习、体验,发展实践能力的一种课程形式。小课题研究的“小”字,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研究者年龄小,多是6~12岁的小学生;二是要求课题的切入点小,尽量选择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三是课题研究的难度应适当,对研究成果不应有过高的要求,因为作为学习研究,指向的是方法的掌握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小课题研究正是借鉴我国上海等地研究性学习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吸收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笔者认为,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受阻的情况下,必须找到一种主导的课程实施模式,便于建立规范,拒绝盲目,突出实效。让所有教师先顺利进入课程实施,待熟悉、熟练以后,再发展改进,进一步提高效率。小课题研究这种课程形式完全承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是当前可优先选择的一种实施模式。

2.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查德等人在关于以设计为本位的学习研究中提出了“三五”模型,即此类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课题计划与启动,课题实施,课题反思与结论;五个“结构要素”:“讨论”“现场工作”“研究”“表现”“展示”。我们认为,学生小课题研究一般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一是进入情景提出问题阶段。这个阶段要求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感兴趣、很想研究解决的问题,以此培养问题意识。但要注意,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成为研究课题,除了自身感兴趣之外,还要衡量这个问题是否贴近生活,是否有意义,是否视角独特、有创意,是否选材小、可操作。每个问题都须经过这样的认真论证,方能立项。二是开展研究和实践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经历制定研究计划、分工合作搜集资料、设计实验证明猜想等过程,力图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合作交往、自主搜集信息等能力,并完成一些研究方法的学习。三是成果表达交流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经历整理分析资料、形成结论并创造性地表达研究成果等过程,以此培养分类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创意表达等能力。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阶段注重反思研究过程,提升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二)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

1.全方位整合

学生小课题研究不仅仅限于研究性学习领域,而是通过对与主题紧密联系的自然、社会、自我三维度的整体关注,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多向度分解,既要实现课程内容规定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四大领域整合,又要有效地与学校传统活动、班团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非指定领域整合,还要在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应用中,实现学生已有实践智慧的整合。

在学生提出感兴趣的课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通过课题分解,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其实,无论学生选择的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与自我相关的问题,关键的还是教师要能依靠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创造性,在每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都对这三个方面作整体关注,并作一些多向度分解,只是有所侧重罢了。

案例一:低年级学生选择的课题——“我们的校园”。

教师引导学生做如下分解:以自然维度分为学校的地理位置(做分布图、平面图),绿化情况(做绿化模型,做校园花草、树木种类、特征的研究)等;以社会维度分为学校的历史文化变迁(如校史研究,实地走访校友等);以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班级学生风貌等(如课程设置与学生喜欢程度调查)自我维度分为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午餐),我是小小管理者(查找校园安全隐患,大课间下楼路线设计等),我为学校做什么(树人校服我设计,树人校门我设计等)。这样,喜欢做自然类、社会类、与自我的关系类子课题的学生就能各得其所,最后还可以形成对这个问题的整体认识,感受集体研究的力量。

案例二:我与胡萍、贺敏老师一起指导的中年级孩子关于“符号”的课题研究。

学生最后是这样汇报展示他们研究的成果和过程的:

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词组。我们发现,老师觉得这样重复写很浪费时间,于是就在每次写这个词时用“∽”来代替,结果写得很快。于是有的同学就问:“老师,‘∽’是什么意思?”老师说:“这只是个符号,代替那几个字。就像你们语文中学习的‘日’子代表太阳,英语中却用‘sun’代表太阳,‘日’和‘sun’都是符号。”老师的这番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汉字怎么是符号?数学里有没有符号?那还有哪些符号?什么叫符号?符号是怎么产生的?符号有哪些作用呢?很多关于符号的问题自然跳了出来,于是我就和一些同学商量,研究这个精彩的符号王国是怎么回事。(1)我们首先从网上搜索,查到符号的含义,即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2)于是我们把24名同学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调查1~2种符号。结果,我们发现了符号王国的巨大秘密。(3)接着我们研究了学科中的符号。

第一,有人研究了语文中的标点符号,每种标点符号都表示了不同意义,如逗号表示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情感,问号表示疑问,等等。

第二,有人专门研究了文字符号,发现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图画,是后来人们把记事图画经过简化、整理、充实形成的,比如日字的演变:

后来逐步有了语音,并能代表具体的语言成分,于是人们就创造了文字。文字可以记录、书写语言,使语言由可听的符号变成了可看的符号,从而帮助人们扩大了交际范围。

第三,研究组中有喜欢数学的同学,他们发现了数学符号的秘密:在远古时候,人们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1块石子代表,捕获了3头,就放3块石子。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现在数学符号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越来越多,比如“+”“-”“×”“÷”这些运算符号。“+”“-”的来历: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逐渐发达,一些商人常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表示重量超过了一些,画一个“-”表示重量略微不足。(如右图)公元1489年,德国人威德曼在他的著作中正式用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加、减运算。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数学符号其实是一种表达数学语言的特殊文字。

结果,这时喜欢音乐的同学产生了疑问:这个1、2、3在音乐中表示的是do、re、mi,同样的符号还能表示不同的含义吗?再进一步研究、思考,发现音乐中还有好多符号呢。(4)几周过去了,我们对符号有了很多了解,非常兴奋。老师却问我们:难道只有学科中才有符号吗?哦,我们明白了,生活中一定也有用于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于是我们又开始了对生活中的符号的探索。(5)我们再次分组,研究生活中的符号。有的同学马上想到:在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很显著的标志,那就是“树人”的校徽:这个标志告诉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

后来老师还要求我们仿照校徽设计了我们班的班徽如下:

还有的同学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是商标。他就把自己家里的车的标志照下来,又在网上搜索到了一些车标。他还得意扬扬地考我们那些是什么车的标志,每个标志有什么含义,等等。他还告诉我们,这些标志符号一旦被使用就不能轻易更换,标志这种符号最大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识别品牌与商家。

有的同学发现校园主干道上有一个交通标志(如右图),一问才知道这个交通标志代表“禁行”,于是他查了交通规则的书籍,记住了很多标志的含义,现在是我们课题组中最专业的“小司机”呢。

还有的同学发现了手机里有很多表情符号非常可爱。

还有的同学发现,世界上不同国家使用的钱都有不同的货币符号代替:比如人民币、英镑、美元等。

不管哪个国家的人看到这些符号,都知道代表什么意思,符号真神奇呀!(6)当我们把这些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时,大家都睁大了眼睛,听得可认真了!老师这时候又说:你们能不能把这些资料分分类,看看有什么共同点,再想个什么办法把他们串起来呢?(7)我们就根据这些符号的作用,把它们进行了归类:一类是学科中的符号,一类是生活中的符号。这些符号都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然后,我们把它们像项链一样串起来,每种不同的符号都像一颗珍珠,真是好漂亮呀!

教师其实完全可以做到用自己的智慧将任何一个主题向不同学科分解,哪怕是“符号”这样一个抽象的主题,也完全能与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2.多样化实践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研究为主,但不限于研究的实践方式。它是通过对主题在整体设计下的具体任务与实践方式的匹配,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研究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等多种实践方式的有机组合,有助于消除盲目实践、浅层体验,形成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本课程学习主要采取三大类实践学习活动:一是以研究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三是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两大类,具体有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技术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人类的一切探究活动都是基于“世界是什么”和“世界会好吗”这两类问题展开的。第一类是探究“世界是什么”与“为什么”,如“设计本位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与“研究性学习”等,是“事实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探究途径一般为提出问题—形成课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另一类则是探究“世界怎么样”与“会更好吗”,如“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是“价值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这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途径也可称为一种探究,即体验生活情境—发现问题—服务行动—反思行动经验。

其实,在探究了“世界是什么”之后追问“世界会好吗”,进而发现完善世界的行为,“事实形态”的探究活动的价值就会获得充分发挥;在从事旨在“使世界更好些”的反思性行动之后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由此使自己的行动更深刻、更理性,“价值形态”的实践活动会变得更有力量。所以我们认为,“纲要”提出的三类主要的实践方式完全可以以探究的方式展开,并且不应当完全独立看待它们,而是应融合或适当组合起来开展,这样学生的体验会更加全面。只是实践中要根据课题的特点、学生兴趣所在和教师个人专长的不同,在实施过程中以某种方式为主罢了。

案例三:4年级学生对“十字绣”研究。

我校4年级有些学生喜欢“十字绣”,于是教师就组织这些学生成立了研究“十字绣”的小课题组。一学期下来,不仅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十字绣”的基本技能学习,还合作完成了一幅“十字绣”作品。此外,了解“十字绣”的历史,分析它与中国“四大名绣”的关系。每一个学生要搜集大量十字绣作品图样,进行分类。他们参观了一个绣品加工厂,两个“十字绣”商店,采访店主,了解了销售情况。作品完成后,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制作电脑课件发布研究报告,还要创造性地开展自己“十字绣”制品的发布会、推介会、时装展示等。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十字绣作品通过义卖或是捐赠的方式,给四川崇州地区对口学校献去爱心。

事实上,这些任务比较容易做到。这里面既有基本技能学习,又有对主题相关知识和历史的了解、带着目的和问题的参观访问、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性的设计与表达,而且还渗透了以学会关心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如此,让孩子探索“世界与自己的生活是什么”的同时去思考“世界与自己的生活如何才能变得更好”,将研究、思考、实践结合起来,将多样化实践方式自然融合在各种任务中,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研究而做研究,为了技术而学技术,为了实践而去实践。

3.全员参加,全程设计

全员参加,全程设计,一方面是指对小学1—6年级学生小课题研究进行整体规划,梯度设计,确保学生人人参加。1、2年级分班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学习内容由教师推荐,学生选择。其重点是要让学生熟悉“小课题研究”这种学习形式,经历小组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一些常用的研究、实践方法。3—6年级则完全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提出课题,形成课题组,不预设任何主题,分课题组开展活动,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指对研究过程进行全程设计,改造课程组织形式,做到教师人人指导,寻求系统的课堂操作行为。学生在一个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经历并实现自选课题、自选教师、自组团队、自主策划、自主解决、自主表达,最后初步学会自主研究小课题。

三、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想

研究表明,在实践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实践兴趣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原动力;能否理性地依据主、客观条件的现实状况做出正确的实践选择,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具备高水平策划力的实践者总是能够依据问题情境的变化特点,制定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实践者的专项技能、资源分配能力和意志品质是决定其执行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经过8年的实践研究,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学生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构想。这是一种以儿童兴趣为主导,以问题解决为主题,以常用研究方法(技能)的体验学习为主线,以多种实践能力发展为主旨的基于一个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为主”而实施的构想。(一)以儿童兴趣为主导

针对课程实施中预设主题倾向与成人化倾向,我们提出,小课题研究不预设任何主题,一切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按兴趣形成课题组,让孩子自由探究生活。这才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与追求!我们强调儿童兴趣导向,突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开展研究、去参加劳动、去动手制作,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唯此,才是真正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着力保护与培养孩子们自主思考、自主实践的意识与能力。我们通过改造组织方式,实现学生6个自主,即自选课题,自选教师,自组团队,自主策划,自主解决,自主表达。

1.自选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我们提出了“小课题”选题的三原则与四途径。三原则是指以儿童兴趣为首、儿童力所能及、兼顾教师特长,这样可以确保课题由学生提出或至少由学生选择,实现学生人人研究小课题,教师人人指导小课题。学生“小课题”的基本来源途径为四种:低年级学生主要采用引导立题与改编立题的方式,中、高年级学生主要采取自主选题与生成课题的方式。引导立题是由教师或学生提供新闻、时事资料或城市、社区、学校特点与发展状况,因时制宜,就地取材,教师只需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引导其立题。改编立题是由教师提供上一学年或学校推荐的研究问题目录,学生选用后进行深化研究或改编确定。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采用,逐步由扶到放,自主选题。自主选题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都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将问题类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开展研究。生成课题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生成新的主题,是小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我们非常提倡对生成课题进行研究,允许改变先前的研究计划,重新修改课时计划。

2.自选教师

我们将年级上每位教师擅长的指导方向和领域、想招收的人数公布出来,挂在每个教室里,让学生根据自己想研究的课题,选择恰当的指导教师,并直接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该教师的名下。然后由年级进行统筹后形成课题组。每个课题组有一位核心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教师间的合作,允许课题组聘任自己信任的其他指导教师。校内的教师由学生聘请,校外的教师由本课题组的核心指导教师负责协调、聘请。

3.自组团队

上千人的大型学校,每个组的人数都将达25人或更多,这样的“大组”怎样开展研究?我们常常是在选定“大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问题答案的猜想,生成若干子课题,将猜想一致、兴趣相投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4~6人的研究小组。比如有个课题组通过论证确立了《我们怎样才能长得更高》的课题。老师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猜想,结果有些孩子认为可能应从遗传上分析,有些认为是睡眠的原因,有些认为要加强锻炼,有些认为要多喝牛奶……于是按兴趣与猜想自然形成了遗传组、睡眠组、运动组、饮食营养组等研究小组,他们还自主推选出了组长,分别从这些角度研究其与身高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4.自主策划

研究小组形成后,每个组就要根据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策划。我们分年级给每个课题小组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研究策划表”,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能实现自主策划。并且,在长期多次使用研究计划表的过程中,学生能形成较稳定的思维模式,最终形成策划能力。

5.自主解决

学生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和资料搜集的工作。这其间教师做得更多的是教给研究方法、提供思路建议、进行协调和督促、组织交流等工作,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设计实验,自主调查采访,然后进行资料的分类、整理,最后形成结论。

6.自主表达

对于本组研究成果与过程怎样进行展示,用什么方法表达出来,这是发挥学生创造性最佳的时机。教师仅需提供一些范例,教给他们一些基本方法,组织交流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常常能使用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他们的成果。(二)以问题解决为主题

针对课程实施中“学科化倾向”与“实践方式单一”的问题,我们强调将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突出让学生大胆探究生活。通过让学生经历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他们体验学科知识学习的现实价值,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实现研究性实践、服务性实践与技术性实践等多种实践方式的自然融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不仅要注重通过课题分解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自然融合,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更要注重这种教学与学科课程教学的重大区别。我们强调,在学生小课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速度,并尊重与鼓励学生独特的体验、创意、表达,实现个别化发展。为建立基本教学规范,我们现提出需特别重视的6条教学原则。

1.在自选的基础上经过论证后确立主题

首先,确保问题由学生提出或至少由学生选择,唯此,研究才能持续下去。学生研究的课题必须“小”,开口小,范围合适,要力所能及,保证及时完成。低年级学生以推荐课题为主,强调经历、体验研究的基本过程,积累集体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中、高年级学生以自选课题为主,更强调生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问题必须经过论证这一环节后才能立项成为课题。学生凭兴趣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都能成为研究课题,往往出现一些常见误区。这些问题要么太大,无从下手,如“沙坪坝区70年来的变迁”;要么无实际意义、研究价值不大,如“网络游戏奥比岛怎么玩”;要么太深太难,无法解决,如“到底有没有外星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要么太浅,直接有现成答案,如“小孩子上网有没有害”等。因此,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到最后确立为研究课题必须经过论证。经过论证后的题目,有的范围被缩小了,有的重新选择切入点,有的改变了研究方向,有的改变了研究方法,有的干脆改弦更张,重新选题等。

2.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并整合多种实践方式

引导学生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的最好办法就是明确任务。小课题研究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更多体现主题探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操作实验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做”“实验”“搜集”“整理”“探究”“设计”“创作”“想”“反思”“体验”等一系列任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提升体验,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实现任务与实践方式的匹配。有的任务必须采访,有的任务只需文献查阅,有的任务适合做实验,有的任务适合参观,有的任务强调创造性设计,有的任务注重技能掌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题探究过程中完成多样化的实践方式的有机结合。

3.高度重视并相对系统地进行问题研究方法的教学

我们应当将常用研究方法的教学作为小课题研究的知识目标。在小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结合研究主题,通过小型实践活动(可在校内开展的活动)重点学习一些通用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技能,并分年级提出适合他们年龄层次的学习要求,形成一定的体系,逐步规范学习方法。

4.以分组学习模式为主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以团队学习的方式开展,评价也主要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指导教师应使小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尽可能达到“理想的集体活动”标准,即每个人分担一个角色,活动目标必须由每个成员共同制定和理解,每个人的要求都得到尊重,集体成员间都有归属感。

5.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教学活动的地点除了在教室和各种功能教室以外,还特别强调到现场去,研究现实中的问题,使学生找到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际意义。教师应在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实地采访等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但一定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做好安全预案。

6.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教学活动时间应当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教方法,课外勤实践;课外搜集资料,课内交流分享;课外自主探究,课内点拨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开展活动。教师要注意将课内外时间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习惯性地观察生活,思考学习过程与生命成长,培养他们关注生活的热情,将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结合起来。(三)以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为主线

针对课程实施中的“体验化倾向”与“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等问题,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更好地课程化,就要解决课程中的知识结构问题。我们把常用研究方法(技能)的学习作为小课题研究的知识主线,在小学阶段初步实现十余种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

1.将研究方法作为主要显性知识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注重直接经验、个人知识的积累,但并不排除公共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和技能基础,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等过程,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养成探究习惯,形成科学态度,初步创新精神。”我们认为,除了整合已有的学科知识外,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必须了解与本“小课题”相关的背景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解、积累一些关于研究方法的知识。我校选择了最常用的又能够贯穿在小课题研究全过程的共十余种方法进行有机渗透和教学。课题选择阶段包括课题选择的方法、课题论证的方法和课题分解的方法;课题实施阶段包括做研究策划案的方法,资料搜集的方法系列(文献、观察、实验、问卷与访谈);课题总结阶段包括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方法(资料分类整理的方法、归纳要点的方法),撰写论文等方法。

2.将方法教学与研究实践紧密结合

将科学研究方法经过筛选、简化、儿童化后,与每一个小课题研究结合,并通过“讲座+实践”的教学模式,逐步积累形成研究方法和技能体系,进而推动孩子实践能力的发展。正如郭元祥教授指出的,从公共知识到个人知识的转化过程,需要经验的参与和改造过程,需要各种“实践学习”的过程。这些常用研究方法就是公共知识,只有通过及时的实践才能更容易达成理解,转化为个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知识”不仅来源于对“公共知识”的转化,还来源于个人经验的升华。如果我们把“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称为“外在输血过程”的话,那么,学生个人经验升华为“个人知识”的过程则是“自我造血过程”。让学生把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小课题研究实践结合起来,还能升华实践经验,创造更多个人知识。

3.教师研究能力提高是前提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很难详细预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活动方案,然后共同实施方案,并在活动中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不断深入。目前许多教师根本不懂研究方法,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说学生只知道照着做,研究不出什么东西。事实上,如果教师自己不懂得研究,却指望学生自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成败归咎于学生的素质,这样的教学就只有学而没有教了。因此在教学生这些研究方法的同时,教师必须先了解、学会常用科学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有效生成,才能大大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四)以发展多种具体实践能力为主旨

任何课程都必须有清晰、准确、指导性强的目标。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不够清晰带来的不利教、不利学、不利评等问题,我们将多种具体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小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实践能力立意,突出方法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结合,制定不同课型的相关能力指向,力图实现研究过程中几种关键能力的逐步发展与生根。

1.各地区、学校将课程目标分解细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直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承担着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任务。可这样宏伟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参照日本广岛市“综合学习时间”的目标,分为信息处理技术·能力、表现的技术与能力、内容·思考·判断能力、兴趣、关心与态度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又作了如下细分:(1)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分解为:

·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术与能力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分析和选用适当的信息

·运用概念图式整理与表述信息(2)表现的技术与能力分解为:

·运用写作、绘画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

·具有个性的表达

·问题解决过程中合理地表述观点

·应用本人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并适当加以区分(3)内容·思考·判断能力分解为:

·自主地提出活动课题

·论理的合理性

·课题设计的明确性

·内容的适切性

·深入地分析课题的意义

·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4)兴趣、关心与态度:

·兴趣与意念的发展

·活动的参与程度

·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积极参与活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与自我反省,以及自信心的增强

由此可见,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首先强调了各地区、学校在课程目标设计中的自主性,提倡各学校根据所在地区、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横跨的综合的学习,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创意地开发学习活动,开展有特色的教育,展开有特色的学校运营。

2.细化与强化能力目标

对照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在2000年公布的《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中明确了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意义。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于现阶段九年一贯新课程中的角色与必要性反映在以下四项基本理念:(1)提供反思讯息,(2)扩展学习经验,(3)推动整体关联,(4)鼓励多元自主(学校特色)。其内容分为四大主题轴:(1)自我发展,(2)生活经营,(3)社会参与,(4)保护自我与环境。四大主题轴下细分十二项核心素养,再细分六十九项能力指标,每项能力指标梯度分布在1—9年级。

在2008年5月23日公布的修订稿中,对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内涵架构进行了如下修订: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架构表

在此之下又给出了综合活动领域学习分段能力指标与十二项核心素养关系表,如对“自我发展”主题轴中的三项素养进行了如下细化:“自我发展”三项素养细化表

在此基础上,对细分的素养再做细目,还配有补充说明,如下表:核心素养细目表

教学目标的一般原理是:目标越是明确化、情景化、具体化,达成度越高。我国台湾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目标如此细化,有如此明确的梯度设计,再加上具有明确指导性的补充说明,可想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活动时将有章可循,偏差将大大减少,执行力将大大提升。因此,我国大陆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也应通过进一步细化加以明晰,通过一个个地区和一个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加以自主开发,实现课程目标的个性化与规范化,再通过一个个学习项目与一节节课渐进地实现目标的有效达成。

3.积极构建关键、具体的能力目标

一般学习领域多分为认知、技能、情感三类学习目标,其中认知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学生小课题研究则特别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郭元祥教授曾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其生成》一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目标具有行为化目标、表现性目标和内隐性目标三个层次,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要注重目标的系统性,包括认知性目标即知识的获得、事实性知识的掌握,能力取向目标即问题解决、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情意目标即高级情感体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从问题提出、到问题分析再到问题解决,涉及许多需要明晰的目标和具有一定系统性的目标;另一方面更应突出“过程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还要能将目标校本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不仅涉及认知领域的能力,而且涉及综合能力。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目标主要体现在认知与思维能力、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交往与社会活动等维度。我们在这样的能力目标体系下,进一步将能力目标明确化、情景化、具体化,通过研究启动课、课题选择课、计划设计课、信息搜集课、实地调查课、表达交流课、总结反思课等多种课型,教方法,重实践,推动学生以下7种具体实践能力的发展:(1)提出问题、分解问题的能力;(2)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3)利用各种手段收集信息(观察、问卷、访谈、文献查阅等)能力;(4)分析、处理信息(信息分类、归纳要点等)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5)团队学习、合作交往的能力;(6)创意设计,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结论的能力;(7)反思能力(提升科学精神、关注生活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四、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践策略

调查显示,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看,学校管理者认为目前最需要做的工作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培训教师、政策支持、提供课程资源、提供教材、加强督导等。教师急需提供的课程资源按其需要的程度依次是:实践基地、教师指导用书、配套硬件设施、案例集、学生用书、实录光盘等。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当前时期最为重要的是解决“教师不会教”的问题,把满足教师的需求作为实践推进的中心工作,即要做好“三个一”工作。(一)编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规划与实施模式》,给教师一张“地图”

1.让教师明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规划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有效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证,它也从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我们在学校课程整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学校领导、行政领导、教研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协商,研制出台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规划与实施框架指导意见》,包括课程定位、组织建设、师资配备、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实施模式与教师指导行为规范、课程评价办法、课程保障措施7个部分,让教师全面了解该课程在全校课程体系中的整体设计与定位。

2.让教师明白引导学生实施小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

我们在小课题研究的三个基本阶段,即进入问题情景与选题阶段,开展研究实践阶段,成果表达交流阶段,构建起以8种课型为基本形式,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联动、合作的操作模式(见指导篇中的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联动、合作操作模式表)。

建立这样的基本课型规范,可以明确每种课型中的教师任务、学生学习方式、家长配合方式和相应的具体能力目标指向,并提出每种课型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方法教学要点,将能力生根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将能力达成动作化、行为化、任务化,让教师、学生有“法”可依,从模仿走向建模,最后走向创新。8种课型,也可以说是基于一种完全探究过程的8个小的阶段,并不是所有课题探究过程都要用到,可以适当删减、合并。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过程的生成。在课程常态实施过程中建立这样一个基本规范提供给教师们做参考,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与引导操作的作用。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教师们不断创新,将会有更多更丰富、更具特色的课型出现。(二)编制《小课题研究教学与指导操作指南》,给教师一根“拐杖”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困惑也在课堂上。我们着力研究小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通过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公开课教学和所有教师大量的随堂课教学研究,研制出台了教师使用的《小课题研究教学与指导操作指南》。指南详细写出了一个小课题研究全过程大致需经历的16~17课时的教学简案,每份教学简案分为基本流程、配套知识讲座、配套课后作业、配套学习工具和材料、教师教学补充与后记5个部分,重点课还配有教学实录与上课光盘。教师拿着《教学与指导操作指南》就像拿着一根拐杖,能够结合本组的课题内容迅速备好课,进行教学。(三)开发使用《学生小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与评价手册》,给课题组一个“档案袋”

1.小课题研究的评价

评价原则。我们认为,小课题研究中的学生学习评价,应对学生的表现和素质发展作整体的、发展性的评价。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容要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评价时要做到三个特别注重:一是特别注重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力图发现学生的个性潜能中特别有优势的一面;二是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体验,尤其是在自信心、兴趣、关注生活的热情等方面,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三是特别注重结合具体情景评价学生的7种具体能力的发展情况。

评价方法。我们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每学期结束时对课题研究进行终结性评价,每一个课题都将在全年级展示,全组学生到场。评价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进行卷宗式资料展示;第二步进行答辩式现场展示宣讲并接受评委老师的提问;第三步进行鉴赏式激励评奖,指出优点和成功之处,评出等级,给予证书和奖金。学校将评价结果计入学生素质报告书,每个年级评选出一等奖课题。每年4月教育科研节期间进行全校现场直播发布并答辩,此举意在进行全校推广,评出校级等级奖及各种单项奖,推选出优秀成果参加全区比赛,并出版成果案例集。

2.小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小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既便于教师、学生搜集资料,又能切实将评价贯穿到教学活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研制使用了《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手册》,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由教师填写的表格式的过程指导记录,包括课题指导目标与计划表、课题指导内容与过程记录表、学生活动过程考勤与表现记载表、学生各阶段表现评价标准参照表等。过程指导记录重在记录过程,它是将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课题论证表、研究计划表、采访记录、研究报告、建议书、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由教师填写而成。这样能切实做到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将评价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评价的对象,而不仅仅针对活动的结果以及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肯定其活动的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后半部分是以活页和资料袋的方式提供给每个课题组经常用到的表格资料或工具,如选题记录单、立项答辩记录单、课题分解单、研究计划表、课题研究小组合作访问卡、常用资料网站地址、学校图书馆书目甚至区域内各专业监测站、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的联系方式等。给学生的学习资源按照每个课题组大致人数配齐相应数量,发到课题组组长手里。每组一册,每期一册,期末回收入档。这样在研究的三个阶段可以进行任务驱动式的、过程性的观察记录,还以活页和资料袋的方式提供给每个课题组经常用到的表格资料或工具,成为名副其实的“档案袋”。

管理篇

(一)沙坪坝区小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与实施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中小学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本课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也相互关联,融合实施。十余年来,我区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成为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国家课程地方化的探索成果。为不断引领各小学将地方课程校本化,提升区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我们特制定了本意见。

一、提高对小课题研究课程的认识

各小学要不断提高对小课题研究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校本开发三级课程的特点,体现了国家意志。课程指定领域包含: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这四个领域并不孤立推进,而是相互融合,形成“以课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实际应用为主的设计与制作类学习活动”等几种大的学习活动方式。信息技术目前作为国家课程,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被作为研究和呈现的工具融入每种学习活动中。在新一轮区域课程改革中,小课题研究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载体全面进入小学课堂。

二、加强机构建设与各项制度保障

区域成立各级课程管理组织。在教委分管主任、初教科的领导下,在进修学院相关部门及教研人员的指导下,各小学全员参与,在学校课程建设体系中成立小课题课程领导小组、执行管理小组以及课程教研组,并明确各个小组的基本职责,持续推进小课题研究课程的研讨、培训和课程实施及评价等工作。学校以学年为单位进行指导教师人员设置,根据全校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时安排。

各校应加强小课题研究课程推进的各项实施保障。(一)制度保障

各小学应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建立健全的与探究类课程相关的制度,包括指导教师配备制度、课题负责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课题成果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等,以确保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二)资源保障

学校努力创设条件,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加大图书馆、微机室及办公室电脑、标本室、实验室等专用场地、设施对学生的开放力度,因地制宜,努力建设学校的学生活动基地,充分协调利用各种社区资源。(三)培训保障

学校应选派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同时建立起学校内部的校本研讨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及课程总目标有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把握,对校本实施的探究类课程建设和实施开展持续的研究和改进。借助市、区教研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立足自身实际,开展丰富、有效的培训。深入课堂教学,注重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学校设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培养骨干教师,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四)安全保障

通过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强化教师安全防范意识、政府集中购买校方责任险等方式共同解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问题。

三、课程内容

通过区域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将课程的主要选题领域规划为以下7个方面:

国际理解:主要体现对世界局势的关注,对各国、各民族不同风俗、文化的关注。

社区参与:主要体现为对社区、校园各种设施、新闻、历史文化的关注。

生活经营:体现对自己日常生活事件的关注。

健康安全:主要体现为对自身身心变化与安全的关注。

环境保护:主要体现为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担忧与关注。

设计制作:主要体现对自然现象、科学现象、科技制作的关注。

学科拓展:主要体现为对学科问题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小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与教师指导基本行为规范

(一)学校应按照课程建设的制度组建小课题研究组

建议分学段实施课程:1、2年级为探究初始阶段,以保护孩子好奇心,培养孩子探究兴趣为目的,引导他们初步建立探究意识。分班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每期至少开展1个课题的学习活动,主题可由教师推荐,学生选择,重点是让学生初步熟悉小课题研究这种学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