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10:10:14

点击下载

作者:李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李艳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ISBN 978-7-117-24799-3

Ⅰ.①中… Ⅱ.①李… Ⅲ.①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疗法 Ⅳ.①R749.7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70159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

主  编:李 艳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799-3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孔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

主  编 李 艳

副 主 编 贾竑晓 黄 泳 江 帆 滕 晶

编  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朱 虹 刘 杰 刘艳丛 江 帆 麦嘉泳

    李 艳 李求实 杨 路 张东淑 张晓钢

    陈 静 陈聪聪 罗莹莹 周 晨 贾竑晓

    黄 泳 曹长安 曹明满 曾慧梅 虢周科

    滕 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编委会

总 主 审 陈可冀 吕玉波

总 主 编 吴伟康 陈达灿

编委会主任 刘 波

委   员 王小云 毛 炜 王清海 朱章志 李 艳

     罗 仁 林丽珠 范瑞强 杨霓芝 郭 姣

     郭建文 陶 军 黄 燕

编委会秘书 陈维翠总 序

我国现实存在着有辉煌灿烂文明史和历久弥新医疗经验的中医药学,也存在着当代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医药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中西医药学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成效显著、成果迭出。1978年,我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一级学科,先后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此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随后,不少中医药大学先后增设招收中西医结合的点或系,分别有五年制及七年制等专业设置,取得了很好的学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后继人才培养的经验。2003年4月,我国政府进一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其中第三条规定:“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此举实与当年由哈佛归来被誉为“哈佛三杰”的中国国学大师陈寅恪、吴宓、汤用彤先生倡导之“昌明国粹、融汇新知”相契合。大家都以包容和理解的姿态对待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

我国现正进入建设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造就更多更为优秀的服务社会民生、服务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全科医生、中西医结合医生,为提高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不但在全国中医医院建设、中医药专业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及组织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均名列全国榜首,而且在中西医并重与结合方面,成效与业绩也十分突出,有所谓“中医在前头,西医要跟上”一贯办院的学术与临床进步的方向性思考。

为适应高素质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及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要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广东省中医院共同筹划,组织了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编写出该套《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大系》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吴伟康教授和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教授任总主编,涵盖皮肤性病学、妇科学、高脂血症、高血压、肾脏病学、糖尿病学、睡眠医学、肿瘤学、影像学、神经系统疾病、亚健康等学科和相关疾病,理论联系实际,至为实用。谨以此序祝贺该《大系》的问世。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2016年8月于北京前 言

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都在对传统的睡眠模式提出挑战。近年来,各类睡眠障碍已然成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睡眠医学是新近发展的学科,涉及脑科学、内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生物学、临床心理学等,属交叉学科。因其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并不容易。

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对睡眠障碍诊治积累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早在《内经》就不但记载了关于不寐病因病机的营卫运行的系统理论,且所载为数不多的方剂之中,半夏秫米汤,即是针对失眠而设。中西医结合医学是针对不同病种,充分发挥西医和中医优势,取长补短的临床医学。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应运而发展起来,睡眠科在各大中西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越来越多有志于睡眠医学的中医、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精神科的临床医生加入到睡眠医学的队伍中来。为促进中医、西医在睡眠医学领域内的互相了解,我们编写了这本《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研究新进展》,本书立足于睡眠医学现代进展和传统中医药医学经验,将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诊治的最新基础与临床进展介绍给读者,希冀对临床医生、医学生和科研教学人员有所帮助。

绝大多数的医学院校尚未开设睡眠医学课程,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对睡眠医学知之甚少。因睡眠医学涉及面广,目前从事睡眠医学的医生多数由内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精神科、外科等医生兼任,对睡眠医学的整体把握尚需时日。但中医前辈高和、高荣林、汪卫东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关注中医睡眠医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艳骄博士系统整理了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和诊治体系,出版了《中医睡眠医学》。

本书的编写人员汇集了目前国内较早从事睡眠医学的精神心理学、内科、妇科、儿科等各领域中西医结合专家。内容上首先对常见睡眠障碍病种分章论述,接下来分章节对睡眠与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妇科、儿科等各病种的联系进行了梳理。每一章节分别从西医、中医角度对疾病病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治等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略于基础,着重突出临床应用和中西医结合最新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本书中包含“难点分析”“临证思路分析”“病案”“经验与体会”“思考与展望”等颇具特色的内容。这几部分着重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中的难点进行了探讨,论及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及不足,阐述了临床实践中的思路和经验体会,并对今后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承蒙出版社及各位同道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因睡眠医学所涉内容广袤而复杂,编者难免受所在学科知识系统的限制,尤其中医实践部分仍不全面,书中难免有纰漏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6年10月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睡眠生理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和必要的生理过程,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睡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宗教学者都提出过关于睡眠的问题:睡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弗洛伊德、巴甫洛夫等都曾尝试对睡眠和梦的生理心理基础进行解析。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睡眠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睡眠医学也作为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建立起来。一、睡眠的现代医学基础研究(一)大脑皮质电活动

1875年,英国生理学家Richard Caton第一次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自发脑电反应,他发现当动物转头或咀嚼时会发生电位的变化。15年后,波兰的Adolf Beck也在犬脑和兔脑上发现了皮质脑电活动,并首次提出了脑电的去同步化过程的概念。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 Berger首次在人类的头皮上记录到脑电活动,并将脑电活动命名为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后续的研究中,多位学者发现了人类睡眠时脑电波的主要特点,睡眠波为纺锤形高幅慢波,觉醒时主要为低幅波和α节律波。

脑电活动的发现,为睡眠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研究者可以在不需打扰睡眠者的情况下,持续、定量地记录脑电活动,运用脑电记录客观、准确地研究睡眠过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经研制出能够同步记录脑电图、肌电图、眼动电图、心电图、呼吸气流、鼾音等多项生理指标的多导睡眠仪,可以为我们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睡眠障碍的诊治和进一步的研究。(二)快速动眼睡眠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Kleitman教授对眼球运动与睡眠深度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51年,Kleitman让研究生Eugene Aserinsky去观察婴儿的眼球运动,发现了一个连续5分钟的“眼球运动期”。为了在成人中发现类似的现象,他们发明了能直接准确测定眼球运动的眼电描记术,在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s,EOG)记录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阵发性快速眼球运动。这些眼球运动有着很强的规律性,而且与脑电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发现了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期的存在。

Aserinsky和Kleitman认为这些眼球运动可能表示浅睡眠,并很可能与做梦有关,他们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只是分别在快速眼动出现和没有出现时唤醒受试者,受试者对梦内容描述就完全不同。做梦与REM睡眠之间关系的发现,成为现代睡眠研究的里程碑。(三)基本睡眠周期

为了详细测定快速眼球运动,Kleitman和Dement进行了整夜睡眠记录。他们通过测定33位受试者整夜睡眠的脑电图,发现整晚睡眠过程中脑电图波形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且这种EEG周期性变化整夜重复出现。他们根据观察的结果发现了睡眠周期规律,将睡眠归纳为不同的时相。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睡眠分期方法是根据睡眠过程中EEG表现、眼球运动情况和肌肉张力的变化等进行的。

1.根据眼球运动分期(1)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

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又称为同步化睡眠(synchronized sleep)、正相睡眠(orthodox sleep),在婴儿又称为安静睡眠。此期睡眠的特点是,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大部分区域脑神经元活动减少。循环、呼吸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表现为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全身感觉功能减退、肌肉张力降低、无明显的眼球运动。NREM睡眠占成人睡眠时间大约75%~80%。(2)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

REM睡眠又称为去同步化睡眠(desyn-chronized sleep)、低波幅快波睡眠(low voltage fast wave sleep)、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或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在婴儿称为活跃睡眠(active sleep)。此时,EEG与觉醒时模式相似,为低幅快波、θ波及间歇性低波幅α波(但其频率比清醒时的α波慢1~2次/秒)。REM睡眠期除了眼肌和中耳肌之外,其他肌肉的张力极度下降。此时颈后肌及四肢抗重力肌肉的张力几近消失,成为姿势性张力弛缓状态。EOG显示快速眼球运动,EOG显示肌电活动较NREM睡眠期显著减少或消失。

2.根据脑电图分期

1968年,Rechtschaffen和Kales发表了睡眠判读标准(RK),将NREM睡眠分成1、2、3、4阶段。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工作组将上述分阶段的方式进行了改动,发布了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及相关事件评分手册的判读标准,将睡眠分期特点归纳如下:(1)W期(wake stage):

此期为清醒状态,主要有两种脑电图表现。①低电压(10~30μV)混合波,频率为16~25Hz,清醒睁眼状态时多见。②α波,频率8~13Hz,电压20~40μV,处于松弛状态、清醒闭眼状态时最多见。眼球运动次数多少不定,肌电活动根据松弛状态不同而幅度不等。(2)N1期睡眠(NREM stage 1):

此期是从W期过渡到其他睡眠期的时段,或睡眠期间出现体动之后的过渡时段。脑电以低波幅、混合频率波为主,初期可出现缓慢眼球运动,后期可出现不规律的高波幅皮质锐波(顶尖波,电压50~75μV),肌电活动幅度不等,通常较W期时低。N1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3%~8%。(3)N2期睡眠(NREM stage 2):

N2期的特征是出现睡眠梭形波(纺锤波)和(或)K复合波(K-complex)。此期通常为慢速眼球运动或无眼球运动,肌电活动幅度不等,通常相对弱于W期。此期占整个睡眠时间的45%~55%。(4)N3期睡眠(NREM stage 3):

此期脑电记录一屏中出现20%或以上的高波幅(电压≥75μV)低频率δ波(频率0.5~2Hz)。通常无眼球运动,肌电活动一般显著减少。这时人已进入很深的睡眠,很难唤醒。此期睡眠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25%。(5)REM期睡眠(REM stage):

脑电背景波为低波幅、混合频率脑波,期间可间断出现锯齿波。出现快速眼球运动,肌电活动幅度比NREM期显著减弱甚至消失。

正常睡眠过程中,睡眠呈现周期性变化,通常始于NREM期,从N1到N2再到N3,接着出现REM期,完成第一个睡眠周期,一个周期大约90至100分钟。上述睡眠周期在整夜睡眠中重复4~6次,NREM期睡眠在一个周期中所占的时间逐渐缩短,REM期睡眠在一个周期中所占的时间逐步增加。在前两个睡眠周期中,N3期睡眠占主导地位,随后逐渐减少。因此睡眠的前三分之一主要是由慢波睡眠组成,而后三分之一主要由REM期睡眠组成。(四)睡眠与觉醒机制的研究

1.被动睡眠理论

人们早期认为,睡眠是脑与身体其余部分隔离所产生的一种被动状态。公元前6世纪的Alcmaeon,他认为血液从皮肤流到身体内部会导致身体静止、感觉丧失而入睡,而血液流回皮肤便觉醒。20世纪30年代中期,比利时神经生理学家Bremer观察了猫在脑干不同水平横切后EEG和瞳孔的变化,他推断,维持觉醒需要对脑给予持续的感觉输入,输入停止则进入睡眠状态,睡眠是由于脑缺乏感觉激动而引起的被动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Moruzzi和Magoun采用了较为精细的局部损毁方法代替脑干横切,发现当损毁脑干中轴部位,可导致动物昏迷、EEG呈现持续的慢波。他们认为,感觉刺激通过感觉神经投射到网状结构,使之保持清醒,一旦这些神经冲动减弱便导致睡眠。

2.中枢神经主动调节机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量研究表明,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动调节过程。生理学家Pavlov通过对条件反射的研究,认为睡眠是由于抑制过程在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的扩散而引起的,通过皮质-网状结构系统,抑制了网状结构的功能。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各睡眠期脑神经元的活动与觉醒状态一样处于活跃状态,Pavlov的学说仍不够确切。

1958年,Batini等发现脑干网状结构的头端和尾端分别有维持觉醒和诱发睡眠的神经元。随后研究者们发现脑桥中央水平与延髓尾侧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睡眠诱导区(sleepinducing area)。由此发出的上行纤维组成了脑干上行网状抑制系统,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共同主动调节着睡眠与觉醒。

3.体液调节机制

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提出了睡眠体液调节的设想,他认为睡眠的产生是日间活动所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蓄积的结果。1913年,法国生理学家Legendre和Pèron将剥夺睡眠后出现深度睡眠的狗的脑脊液,注射入正常处于觉醒期狗的脑室内,可以使觉醒的狗进入睡眠状态。Pèron认为,是脑中某些物质的蓄积而引起睡眠,他将这种假设性的物质称为催眠毒素(hypnotoxin)。Papenheimer等在剥夺睡眠的山羊脑脊液中也提取了一种被称为“睡眠因子”的肽类物质,将其注入多种正常动物的脑室,可引起NREM睡眠。

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已发现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和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参与睡眠与觉醒的调控。免疫因子、激素和肽类物质等也参与了睡眠与觉醒的体液调节。二、中医睡眠医学基础理论

传统中医学对睡眠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家对睡眠提出了多种理论学说,例如阴阳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神主睡眠学说等。(一)阴阳睡眠学说

阴阳睡眠学说认为,睡眠和醒觉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所决定的。《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随着昼夜节律的阴阳盛衰变化,人体阴阳消长亦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相对应,人便发生睡眠和觉醒的周期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律性。《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平旦时人体的阳气生发渐长而由里出外,人便醒觉,中午时人体阳气外盛,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便入睡休息。(二)营卫睡眠学说

营卫之气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营卫睡眠学说认为,是由于卫气昼夜运行的规律,使人体出现寤与寐的不同生理活动。《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日间自然界阳气充盛,卫气运行于外,温煦周身,人体的阳气充盛,人寤而活动;夜间自然界阴气渐盛,卫气入里运行于阴经及五脏,与营气相合,则人卧寐休息。(三)神主睡眠学说

中医理论中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随先天之精而生,从生命活动之初开始便存在于人体,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主睡眠学说认为,神主导着睡眠和觉醒的活动。正如张景岳所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神的活动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白天属阳,故神运行于外,人则觉醒而活动;夜晚属阴,神内藏于五脏,人则入眠而休息。第二节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一、现代医学对睡眠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

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发病机制更为复杂,至今仍尚未完全明了,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体液化学因素

睡眠-觉醒过程的调控,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递质、激素、免疫因子等物质,在中枢特定的部位或结构的调控之下,经过一系列的神经生化作用,影响着睡眠与觉醒的过程。已有研究结果表明,5-HT、NE、Ach等递质均与睡眠-觉醒相关,并有研究发现,中枢某些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免疫因子,而神经递质与这些因子关系密切,也参与睡眠机制调节。(二)睡眠中枢因素

睡眠的调控过程是多个脑区参与的复杂过程,许多研究者在进行睡眠调控相关脑区的研究,对此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现和更新当中。20世纪四五十年代,研究者发现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认为其在维持觉醒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许多实验研究认为,下丘脑的视前区(POA)的损伤可使动物睡眠减少,故POA被认为是与睡眠有关的主要脑区。脑桥与中脑交界部的背外侧被盖核和脚间被盖核也被认为是启动REM睡眠的重要结构,它们发出的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可以触发REM睡眠,而蓝斑的NE能神经元、脑干中缝核群的5-HT能神经元及下丘脑组胺能神经元可抑制REM睡眠的触发。若以上参与睡眠调节的神经解剖部位、传导纤维等受到损伤,即可发生睡眠——觉醒障碍。(三)昼夜节律周期因素

机体的昼夜节律周期若被过分改变,昼夜节律颠倒,便会影响睡眠-觉醒的周期。人类的生物钟对睡眠-觉醒周期起到很强的支配作用,但机体昼夜节律的改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病症,例如时差变化综合征、倒班工作引起的睡眠障碍等。若睡眠被剥夺,睡眠昼夜节律被强行改变,将睡眠剥夺,容易出现思睡、嗜睡,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生化、免疫功能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四)遗传因素

随着近年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睡眠障碍与遗传、基因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重视,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已发现有数种睡眠障碍的发病与遗传、基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多个种族中的研究都已发现,6号染色体上的HLA-DQB1*0602基因是发作性睡病的标志;多个案例报告和相关基因研究表明,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患者,可能与朊蛋白基因(PRNP)的突变相关;入睡后不明原因的猝死,可能与LQTS基因的异常有关等。(五)睡眠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如声音、光照、温度等也可影响睡眠。不良的睡眠环境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之一。例如噪音会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增加,长期居住在嘈杂的环境当中,易导致大脑兴奋,引起睡眠障碍。而光照刺激可通过影响褪黑素水平,而影响睡眠。(六)躯体疾病因素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躯体疾病和睡眠障碍常常相伴相生。躯体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可导致患者的痛苦,从而影响睡眠。而某些躯体疾病可能损害参与睡眠调控的中枢特定部位,使颅内血液循环系统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导致睡眠障碍。(七)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若个体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处于应激状态,常可直接引起睡眠障碍。在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当中,睡眠障碍亦是常见的伴随疾病,或睡眠异常本身便作为某些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在抑郁症的患者当中,入睡困难、早醒作为抑郁症的一种重要的症状表现而存在,甚至构成了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八)药物因素

由服用药物引起的睡眠障碍称为药源性睡眠障碍。不仅限于失眠,多眠、睡眠中的异常体验或行为也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枢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类药物、抗抑郁药等为常见引起药源性睡眠障碍的药物。部分药物的药理作用能使中枢神经递质、激素、肽类等发生改变,使睡眠一觉醒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药源性睡眠障碍。也有统计分析发现多种抗菌药物、部分消化系统用药亦有导致睡眠障碍的报道。二、中医学对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一)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受之于父母,对人的体质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元气虚衰,是多种睡眠障碍的病理基础。脏腑虚损,是产生虚证失眠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实邪产生的基本条件。例如五脏虚损,可导致多梦。心血亏耗,心气不足,可导致梦惊。脾气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可产生嗜睡。肾虚精关不固,可发生梦交、梦遗。(二)七情所伤《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的变化太过,会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扰动心神,伤及脑神,而导致睡眠障碍。例如忧愁思虑过度,可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滋养心神,导致不寐。喜笑过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亦易发生不寐。郁怒不解,疏泄不畅,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均可使魂不能藏,亦可导致不寐。猝然大惊,胆气不足,则可发生梦惊、梦魇等病症。(三)邪扰心神

外感及内生之邪的致病作用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风、寒、暑、湿、燥、火、疫毒、痰饮等都可作用于人体,对睡眠造成影响。睡眠障碍的致病之邪,以痰湿瘀血更为多见。《景岳全书》引徐东皋语说:“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痰浊阻滞,扰动心神,可导致失眠、嗜睡、多梦、鼾眠、梦游、梦魇、梦惊、梦语等多种睡眠障碍的发生。外湿侵袭,或脾虚内生湿邪,可蒙蔽清窍,心神被扰,可见嗜睡、多梦、梦语等多种疾病。跌仆外伤,或瘀血内生,久病入络,可见于鼾眠、梦魇、梦惊、梦语等各种睡眠障碍。(四)病后体虚

大病、久病之后,或药后大吐、大泻,易耗伤气血津液,无以奉养心神而出现多种睡眠障碍。《景岳全书》:“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妇女崩漏日久,产后失血,年老气虚血少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产生不寐、多梦等症。《医法圆通》说:“因吐泻而致(不寐)者,由其吐泻伤及中宫之阳,中宫阳衰,不能运津液而交通上下。”大吐、大泻可伤及脾胃,致脾阳失运,气血化源不足,无以上奉于心,影响心神而发生睡眠障碍。(五)心肾不交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景岳全书》曰:“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则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可出现不寐,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六)胃气失和《素问·逆调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李东垣《脾胃论》提出:“脾胃之虚,怠惰嗜卧。”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过食肥甘,宿食停滞,胃气不和,升降失常,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则睡卧不安。

睡眠障碍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睡眠理论探讨的总结概括,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睡眠医学理论体系。在现代睡眠医学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西医理论亦有紧密相融之处。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开展睡眠医学的研究与临床实践,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助力中西医睡眠医学理论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李艳 周晨)参考文献

[1]汪卫东,刘艳骄,慈书平.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

[3]南京军区鼾症中心.睡眠呼吸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4]倪青.睡眠——人生的三分之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5]刘泰,谌剑飞.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6]Iber B C,Ancoliisrael S,Chesson A L,et al.The AASM manual for the scoring of sleep and associated events 2007 [J].2010.

[7]Daroff R B,Bradley W G.Bradley’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M].Elsevier/Saunders,2012.

[8]Aserinsky E,Kleitrnan N.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tility,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during sleep.[J].Science,1953,118(3062):273.

[9]Moruzzi G,Magoun H W.Brain stem reticular form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EEG.[J].Electroencephalography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1949,1(4):455.

[10]Dement W,Kleitman N.Cyclic variations in EEG during sleep and their relation to eye movements,body motility,and dreaming.[J].Electroencephalography &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1957,9(4):673.第二章 原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是指排除由其他精神疾患、躯体疾病、药物滥用或其他特定的睡眠疾患所引发的一类睡眠障碍,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矛盾性失眠和特发性失眠。属中医学的“不寐”“失眠”“不得眠”等范畴。本篇统一以不寐论之。

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患者。我国人群的失眠率也高达10%~2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I约占失眠总数的15%~30%。持续失眠常使人沮丧、焦躁,是心境障碍的一个危险因子和先兆,是酗酒和滥用药物、罹患抑郁症、焦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PI已成为一个被全球关注的疾病。因此,对于原发性失眠的防治研究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导致失眠的相关因素繁多,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失眠一方面与患者自身的易感素质包括遗传因素、个性人格和性别年龄等有关,例如失眠多见于内向不稳定性人格特点的人,尤其是女性,另一方面则与外界的特定条件如睡眠环境、睡眠习惯,和生活事件与应激等有关。近来,关于P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多转向集中在情绪心理应激因素与过度觉醒机制上,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应激均可诱发失眠。突然或长期生活事件引起的刺激与失眠及情绪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甚至对失眠起着“扳机”的作用。二、临床表现

P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睡眠节律紊乱,日间状态不良,注意偏倚、主客观睡眠差异等,或多或少有以下表现: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早醒、醒后难以续睡,睡眠质量下降;情感和动机的减退,注意力和警觉性降低,疲劳感增加,以致日间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害;过度关注睡眠产生预期焦虑、恐惧;甚至出现主观感觉与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不一致。三、诊断标准

PI的诊断主要依据DSM-5诊断标准,除了具有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包括:①每周至少出现3晚睡眠困难和(或)至少3个月存在睡眠困难;②睡眠环境良好、睡眠时间充足,仍出现睡眠困难;③失眠不能更好地用另一种睡眠-觉醒障碍来解释,也不仅仅出现在另一种睡眠-觉醒障碍的病程中;④失眠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⑤共存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状况不能充分解释失眠的主诉。四、药物治疗

目前使用的主要为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药物。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大多是作用于γ-氨基丁酸A-苯二氮类受体复合物的不同部位而发挥催眠作用。常用的有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苯二氮类可缩短失眠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认知功能减退、跌倒风险增加等,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氟西泮等;非苯二氮类半衰期短,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传统苯二氮类低,逐渐被广泛使用,包括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对于时差变化引起的症状、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等可用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以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包括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对于伴有明显抑郁、焦虑心境时,抗抑郁药是不错的选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以及其他抗抑郁药物。五、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

为了巩固药物疗效,从根本上消除易感因素,预防失眠慢性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睡眠卫生教育可以帮助失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的严重性,分析寻找形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原因,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松弛疗法可以缓解应激、紧张和焦虑带来的入睡困难和躯体不适,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睡眠刺激控制疗法改善睡眠环境与入睡之间相互作用,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使患者易于入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睡眠认知治疗可以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以及非理性信念和态度。对于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或伴有人格障碍,或伴人际关系不良的患者,可结合个体、家庭、团体等各类心理咨询治疗。第二节 中医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一、病因病机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或者睡眠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有不同程度的日间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不寐多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及病后、年迈体虚,禀赋不足等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病机变化总属绝对或相对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肝胆以及肾,与痰浊瘀血阻塞,脉络不通有关。二、辨证论治

不寐的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实证多因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饮食积滞,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不寐。宜清肝泻火、清热化痰、消食和胃为主,佐以宁心安神,方药多采用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越鞠丸、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保和丸加减;虚证多因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养,神不安宁,治当以补益心脾、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益气镇惊为主,佐以养心安神,方药多以归脾汤、黄连阿胶汤、交泰丸、安神定志丸、二阴煎等。顽固性不寐,或从活血化瘀祛痰法,缓缓取效。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失眠一、中西医结合最新研究(一)基础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原发性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中药催眠作用实验研究;二是单味中药和组方药剂对动物睡眠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1.中药镇静催眠作用实验研究

中药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对失眠动物模型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及对脑内睡眠相关神经递质的的影响。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可明显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其注射液能延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失眠。马伯艳等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温胆汤可明显增强对氯苯丙氨酸化失眠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的阳性表达,延长大鼠睡眠维持时间,温胆汤对胆囊收缩素-8这一重要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极可能是该方可同时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双重作用的内在机制之一,进而推测胆囊收缩素-8可能是中医理论中“胃不和”与“卧不安”之间的物质基础之一。汤斌等通过小鼠模型实验表明,补中益气汤能解除手术应激导致的小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抑制,从而有抗应激作用,同时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功能作用。贺娟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补中益气汤可升高皮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降低又与失眠、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从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来看,补中益气汤被用于失眠的治疗,说明升高大脑皮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可能是补中益气汤治疗PI的主要作用途径。

2.单味中药和组方药剂对动物睡眠结构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单味中药和组方药剂对失眠动物模型睡眠结构的影响研究。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苷可延长猫的睡眠时间,特别是慢波睡眠Ⅱ期和REM期时间的增加。李尔逊等通过描记大鼠皮层脑电方法,观察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发现大鼠觉醒时间明显减少,睡眠总时间延长,主要表现为慢波睡眠Ⅱ期和REM期时间的延长。

李延利等通过采用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实验方法,观察生、炒酸枣仁水煎剂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炒酸枣仁煎剂均能延长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且生枣仁较炒枣仁起效时间快。孙兵教授等采用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研究朱砂安神丸对猫睡眠-觉醒的影响,表明朱砂安神丸能明显地缩短清醒期(W)、延长慢波睡眠Ⅰ期(SWSⅠ)及总睡眠时间,但对慢波睡眠Ⅱ期(SWSⅡ)及异相睡眠(PS)无明显影响,且能缩短SWSⅠ、SWSⅡ及PS的潜伏期,能翻转对氯苯丙氨酸的睡眠剥夺效应。(二)临床研究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目前多数是采用多种方法、多环节的综合诊治方式,如中药、针灸、西药、心理治疗等单独或者结合使用,研究方法多为随机对照,结果大多一致认为中西医结合诊治失眠优势明显。李娇、杨万章在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寐或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同时也提出,应扩大样本量提高论证强度。而值得一提的是汪卫东教授所创立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即TIP技术,在低阻抗学说和意念导入学说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暗示、催眠疗法进行某种结合,使患者处于低阻抗的状态,从而改善入睡困难。二、中西医结合难点分析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发病原因不清,治疗也颇为棘手。不但涉及睡眠自身的机制,也涉及相关内科疾病机理,尤其是失眠与睡眠习惯、行为习惯、情绪等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已经不是单一学科所能研究探讨的难题。

睡眠医学是新兴学科,在我国只有少部分医院开设睡眠科,尽管我国古代传统中医药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睡眠障碍的诊治经验,但是零散而不系统。西药治疗的优势是起效快,但维持疗效个体差异大,难以停药,停药后病情复发或者反复比例高,患者惧药心理,长期服药导致的内分泌改变等,均是临床暂时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医中药擅长维持睡眠和加深睡眠深度,尤其停药后,在一定时间内仍然维持疗效,几乎无不良反应,但是相对于西药而言,总体起效缓慢,煎煮中药费时,反复就诊调整处方,药物剂型以汤药为主,在如此快节奏的今天,依从性依然受到挑战。如何综合体质、年龄、性别、病因、基础病、季节、地域、病程长短、严重程度等因素,找到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是临床难点。三、中西医结合临证思路分析

原发性失眠诊治难度较大,临床上需先考虑是否继发于内分泌、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内科疾病,或精神科疾病等。仔细查体并做必要的理化影像检查,确定是否有其他系统的疾病。若失眠非原发,积极治疗原发病。患者同时服用的内分泌、降压、化疗等药物,均可导致药物性失眠。有时,睡眠障碍与其他疾病共病,并无明显因果关系,则按照原发性失眠诊疗思路治疗。

若睡眠障碍非继发于其他疾病,则考虑为原发性失眠,临床问诊是诊治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重点询问最初发生失眠的时间以及有无诱发因素,有助于帮助患者发现可能的诱因。若病程长或者患者年龄大,多数患者已经对此记忆模糊,可以通过开放式提问,务必问清当初第一次或者最早失眠的大概时间,如青春期、高考、就业、月经前后、分娩、停经,有无可能有关联的应激事件,期间睡眠质量好转或者反复的可能原因等,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失眠的诱发因素和体质特点至关重要。

其次,重视患者睡眠习惯和职业特点。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倒班或者夜班工作的原因导致睡眠剥夺,也有部分患者主动睡眠行为习惯不良,睡前看电视或者习惯夜间思考或者睡前饮食等,均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大。另外,一些患者经常因工作或者学习国内外往来频繁,经常倒时差,或者睡眠环境经常变动,此类睡眠障碍与睡眠节律异常有关。行为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是此类睡眠障碍的主要方式。

第三,重视患者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激因素。这些因素,经常被医生忽视。一般来说,患者就诊时间尤其是初次就诊原则上应不少于2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患者描述病情的方式和情绪流露,睡眠习惯特点,药物依从性好坏,与医生接触是否良好等方面,初步判断患者的人格特点。一些因素如夫妻关系不良、罹患慢性疾病、人际关系不良等,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患者,心理咨询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是比较好的选择。

第四,对于反复系统规范治疗,甚至大剂量用药,均告无效者,需要做睡眠监测,客观评估睡眠治疗。多导睡眠监测对于判断患者对睡眠的主观和客观体验是否相符,非常重要。睡眠状态感知不良者,其睡眠主客观体验明显不一致,其具体病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脑功能障碍相关。通过睡眠监测结果一些患者至此不再担心睡眠障碍,但更多的患者通常很难理解长期困扰自己的失眠只是感觉障碍,对于此类睡眠障碍,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办法。

大部分的睡眠障碍需要药物治疗。患者对于诊疗方案有一定的倾向性。患者是否充分理解并接受诊疗方案,是取得疗效的第一步。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愿意长期服用汤药,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拒绝或者对西药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医生对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心理咨询治疗、针灸和物理治疗的利弊和疗效大小,起效快慢的详细解读是至关重要的,与医生的诊疗倾向、诊疗习惯和学术观点有关。临床医生不可因个人的好恶,夸大任何一种方案的利弊。应提倡高度个体化诊疗方案,尤其在缓解期协助患者积极预防失眠。

急性或者重度失眠,建议短期服用改善睡眠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原则上小剂量应用,也可足量突击疗法,或者结合针灸疗法或物理疗法,尽快取效。同时尽早给予辨证施治,在饮食和运动以及睡眠习惯等方面给予指导,鼓励患者,在最初的2个星期尽量按照医嘱服药,最大可能解释清楚所采用方案的利弊,协助患者减轻对失眠的过度恐惧和预期性焦虑。慢性或者亚急性失眠,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协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中西医诊疗方案,结合睡眠卫生教育和行为治疗,必要时结合心理治疗。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之间沟通顺畅是取得疗效的基本条件。四、中西医结合典型病案医案一

黄某,女,43岁。2012年12月20日以“眠差15年”为主诉就诊。15年来因婚姻及工作不顺利,出现眠差,情绪波动,此后睡眠质量逐渐下降,近年来眠差加重,入睡困难,自觉整夜不眠,情绪易低落烦躁,精神倦怠,嗳气,口淡,纳呆,大便不通,自觉躯体发热感,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舌淡苔薄,边有齿痕,两脉沉缓。月经推迟,痛经,有乳腺增生、宫颈囊肿病史。目前再婚,家庭关系复杂。

中药辨证气虚不寐,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并结合团体心理治疗,认识自我,调整处事应对方式,改善婚姻关系和工作人际关系。复诊:12剂后可维持睡眠4~5小时,情绪、疲倦、嗳气有所好转,躯体发热减轻,大便欠通畅。在原方加熟地黄30g以养血通便,再进12剂后诸症明显改善。1个月后再次因夫妻争吵而失眠,情绪波动,晨起恶心欲呕,胃胀嗳气,痰多。眼睑浮肿感,舌淡粉,边有齿痕,苔薄腻,两脉弦缓。考虑脾虚湿阻,方用参苓白术散,再服12剂。诸症稳定。继续心理咨询治疗。

按:本案例患者有失眠、情绪波动,且伴见明显脾胃气虚诸躯体症状,病程达15年,且婚姻问题一直作为刺激因素,使失眠反复,其治疗坚持身心同治及治病求本的思想,在中药改善症状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解除导致反复失眠的持续因素。(注:团体心理治疗则是针对各类关系异常的心理治疗,在团体成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认知、行为、关系得以改善,并将健康模式实践于现实生活。案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李艳教授门诊)医案二

洪某,女,53岁。2013年2月13日以“眠差,情绪低落2年”为主诉就诊。2年前丈夫过世后眠差,入睡困难,早醒,情绪低落,悲伤易哭,目前仍眠差,早醒,情绪易激动,夜间惊悸,动辄汗出,容易疲劳,纳一般,大便2~3天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而润,两脉沉弦细。体重下降,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手足欠温。目前与女儿居住,母女关系可。给予归脾汤加减。一周后复诊:悲伤易哭好转,汗出、夜间惊悸减轻,仍眠差,大便欠通畅,易疲倦,脉转弦缓。原方稍微调整,同时配合针刺及音乐治疗。三诊:睡眠较前明显改善,夜间惊悸消失,大便通畅。再进7剂,继续针刺、音乐治疗,同时,进行个体心理治疗。

按:本案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因丈夫过世,创伤应激后失眠、抑郁,长期慢性应激,从健脾为本,疏肝为辅的原则,采用中药配合针刺、音乐综合治疗,共奏调和心、肝、脾之目的。同时结合个体心理咨询治疗,帮助患者积极面对丈夫过世这一事实,正确处理哀伤情绪,并通过睡眠行为治疗,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以改善失眠及情绪问题。(案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李艳教授门诊)五、经验与体会

中西经验与机理互参,重视心理治疗。失眠伴有情绪烦躁,焦虑,易哭等症状,动辄应激,常规均为疏肝健脾。但从现代医学机理可知,急性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与肝火上炎关系密切,但长期慢性应激,影响免疫系统,脾虚为本。案例一脾虚为主,均以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参苓白术散取效。

此两例案例均明显存在应激刺激,若不能重视心理治疗,难以取效。近年来,社会变化,经济发展,各类压力大,人生观价值观等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失眠患者应激因素的了解日益显得重要。有些患者,基于病耻感,羞于谈及自身隐私,医生应重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了解应激因素,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六、思考与展望

近十年来关于PI的病理机制、检测方法以及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诊治手段,为以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临床选择。并且,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PI与内科学、妇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尽管有些研究尚需进一步证实,但是足以提示我们对于PI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今后可能在以下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一)遗传学与中医体质学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临床发现,PI患者多表现有家族倾向,甚至从青春期开始出现失眠,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个性人格特征。另外,PI患者多伴有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具有一定的体质特征。与此同时,随着治未病及个体化诊疗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被引入到原发性失眠的研究中,并有大量学者研究表明,不同的体质类型之间失眠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而治疗亦不相同。杨志敏教授团队在从原发性失眠的中西医临床特征的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PI患者具有特定体质倾向,主要表现为气滞质、气虚质;总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存在多种睡眠紊乱特征,其中睡眠效率降低、主观睡眠质量下降是最突出的;具有普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并普遍具有A型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与A型行为的“时间匆忙感”和“敌对性”人格行为特征均正相关。因此深入探讨其原发失眠患者的遗传学特征与其中医体质特点相关性,可能有助于更深层理解PI的中西医生理病理机制,更立体观察“失眠病”及“失眠患者”。(二)多角度综合评定主客观睡眠

国内关于睡眠评估手段仍停留在睡眠评定量表以及PSG监测,而近年来国外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循环交替模式(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CAP)与神经影像等新方法多角度评定睡眠,弥补了PSG的不足,为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新工具,从而更立体地观察研究睡眠状态。我国应尽早开展ERPs、QEEG、CAPs与神经影像等方法研究睡眠,也为中西医结合诊治PI提供多角度综合评定。如内源性事件相关定位P300与消极认知模式人群与积极认知模式人群的关系,以及两者与睡眠模式之间内在联系,据此可能解释原发性失眠患者对睡眠过度关注的认知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主观睡眠质量下降的心理学方法。循环交替模式(CAP)从不同角度评价失眠以及药物疗效,可能比传统的睡眠评估方法更加敏感。关于CAP与传统评价手段的比较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另外,规范化使用睡眠日记来记录各项睡眠指标如入睡所需时间、睡后醒来时间、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主客观结合评定PI睡眠情况,能为寻求PI患者主客观睡眠差异的程度及原因提供可能性。(李 艳 罗莹莹)参考文献

[1]Morin CM,LeBlanc M,,Daley M,et al.Epidemiology of insomnia:prevalence,self-help treatments,consultations,and determinants of help-seeking behaviors [J].Sleep Med,2006,7(2):123-130.

[2]Ohayon,M.M.Epidemiology of insomnia: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learn [J].Sleep Med Rev,2002,6(2):97-111.

[3]Roth T,Coulouvrat C,Hajak G,et al.Prevalence and perceived health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 based on DSM-Ⅳ-TR;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Tenth Revision;and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International Classif i 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Second Edition criteria:results from the America Insomnia Survey [J].Biol Psychiatry,2011,69(6):592-600.

[4]Espie CA,Kyle SD,Hames P,et al.The daytime impact of DSM-5 insomnia disorder: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somnia subtypes from the Great British Sleep Survey [J].J Clin Psychiatry,2012,73(12):1478-1484.

[5]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

[6]李绍旦,杨明会,王振福,等.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4-26.

[7]孙阳,杨志杰,古雅兰,等.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多导睡眠图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498-500.

[8]周云峰.失眠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82-83.

[9]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10]Michael L.Perlis,Carla Jungquist,Michael T.Smith,et al.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