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12:07:07

点击下载

作者:黄玉捷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试读: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黄玉捷 著该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音频技术由讯飞有声提供下面由谷臻小简为您带来1万字本书干货版权信息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黄玉捷 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9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

或图表。

DNA-BN:ECFD-N00017347-20190313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9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目 录1. 第1章 近代城市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2. 第2章 我国老城社区及其发展机遇3. 第3章 老城社区复兴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践启示4. 第4章 社会剧场与公众参与——田子坊社区案例5. 第5章 用老建筑说故事——哈尔滨路音乐谷社区案例6. 第6章 工业遗产塑造公共空间——花园路德必运动跃层建筑社区

案例7. 第7章 老城社区微更新——上海案例第1章 近代城市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

第四次变革是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现代城市主义。老城社区价值得到了尊重,老城社区保护和活化成为社区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1.1 奥斯曼时期巴黎旧城改造

19世纪中叶奥斯曼开始了巴黎旧城改造。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巴黎变为一个现代都市。

改造是划时代的。第一,奠定了现代巴黎城市格局。第二,实现了现代城市规划。第三,解决了交通拥堵等经济社会问题。第四,老城可以实现全新的城市规划。

但是对老城社区也造成损毁。1.2 现代城市主义

现代城市主义是由法籍瑞士建筑师勒·科布西耶发起的。他的城市规划体现的是高效城市和花园城市两个理念。影响了当代城市规划和改造。1.3 20世纪中叶美国旧城改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市危机”出现。政府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效果不理想。1974年给地方“社区发展整体拨款”的项目初见成效。1.4 新现代城市主义

新现代城市主义代表人物是简·雅各布斯。她认为人情味在城区改建中的作用很大。带动了城市实质性的变革。第2章 我国老城社区及其发展机遇

每个老城社区的发展历史和机遇不同。2.1 上海老城社区发展历史

老城厢社区是上海城市之源。2.1.1 老城厢社区的人口发展和变迁。

老城厢地区发生了六次人口集聚和流动潮。

第一次人口流动潮(流入潮)发生在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

第二次人口流动潮(流出潮)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

第三次人口流动潮(流出潮)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

第四次人口流动潮(流入潮)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

第五次人口流动潮(流入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并持续至今。

第六次人口流动潮(流出潮)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并持续到本世纪初。

老城厢户籍人口严重老化。2.1.2 老城厢社区的经济发展与变迁。

老城厢经济也是老城厢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1)十六铺历来是老城厢人重要的工作场所。

十六铺在老城厢之外。(2)以豫园商城为中心,融观光、商业、餐饮为一体的城隍庙古城风貌旅游区是老城厢居民第二大工作场所。

城隍庙商业繁荣,生意非常火爆。(3)老城厢内各大街道、弄堂是老城厢人第三大工作场所。

老城厢街道的四类弄堂经济。

第一类是农副产品贸易。这类贸易大多是十六铺农副产品贸易的延伸。

第二类是小商品批发。在城隍庙周边区域生存着大量小商品批发商店,它们是豫园商城批发市场的延伸。

第三类是生活服务。是老城厢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第四大类是生产加工。生产加工类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街道举办的生产组、合作社等,这类企业经过合并调整为集体企业,并逐渐向商业服务业转型,不再从事生产加工服务。其二是加工类个体经营组织。这类组织目前大多由外来流动人口举办,主要为十六铺布料批发市场加工成衣。2.1.3 老城厢社区改造。

老城厢地区的六次城区改造与创新。

第一次是南宋时期老城厢行政区划级别上升带来的城区创新。依照镇的建制,老城厢地区扩大了区域范围,完善了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匹配的公共设施和城市建设,扩大了城区发展空间

第二次是明嘉靖年间老城厢地区修筑城墙带来的城区创新。老城厢地区正式作为一个城池进行管理,促进了城区内部的建设与发展。但同时也由于它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了城区资源紧张,城区人口密集和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次是1905年城厢工程局对老城厢内部的城市改造。在老城厢内部填浜筑路,不仅改变了河浜淤积、公共卫生恶化的状况,而且按照现代城市发展原理,拆除了破旧草房,修筑完善了老城厢的道路体系,为之后老城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是1911年老城厢城墙拆除引发的城区创新。将老城厢与上海城市发展连为一体,推动了大量资金在老城厢的投入和老城厢重新规划和布局,提升了老城厢的城区品质。

第五次是改革开放后城隍庙、豫园商城改造形成的城区创新。确立了老城厢历史城区文化保护的发展思路。使得老城厢地区经济与居住区域分工明确,发展与保护界线分明。

第六次是上海世博会推动的老城厢改造。其一,对所有街道和弄堂进行了梳理。其二,对老城厢一部分住房进行了水管、电路改造。对老城厢大多数建筑进行了整修,许多老建筑恢复了历史原貌。其四,制定了老城厢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划定了受保护的建筑街道。2.2 近30年来国内老城社区遭遇的发展困境

老城社区“大拆大建”后,从城市中消失了。

老城社区被大量拆除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土地财政和商业资本的联合作用使然。

第二,求快、求新、求大的城市发展目标使然。

第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动力使然。

大量老城社区拆除后留下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一,城市原本的社会联系被阻隔了。

第二,城市多样性缺失了。

第三,它形成了城市文化“错构症”。

第四,它催生了“人造历史”。2.3 我国老城社区的发展机遇

老城社区复兴阶段的机遇:

机遇之一:我国迎来了城市发展新的机遇期,并且未来城市发展更关注人文需求。

机遇之二: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从注重增量发展向从存量要增量转变,从单纯依赖土地增量进行城市发展扩张的模式向“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转变。

机遇之三:我国老城中的历史街区进入了由注重限制性保存向推动整个历史街区振兴与整合的历史转折阶段。

机遇之四:我国迎来了社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第3章 老城社区复兴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践启示

老城社区复兴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看法一:原样复原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老城社区复兴就是要恢复老城社区历史的面目和状况,包括建筑、社区和人的生活状况。而批评者认为,人们离开老城社区就是因为狭小的生活空间和落后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老城社区原样复原是不可能让这些已经离开的人群重回到老城社区的。

看法二:静态保护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老城社区最为宝贵的是那些具有历史记忆的老建筑,老城社区复兴就是要将这些老建筑妥善的修复,好好保护起来。而批评者认为,保护的目的在于将历史的文化元素及美学价值转换成我们同时代对共有价值的追求,这样的保护才有意义。

看法三:商业利用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历史文化因素不仅仅是用于记忆的,而且是应当用于使用和利用的。而批评者认为商业利用只是将老城社区中一部分有商业价值的老建筑利用了起来,这种社区经济振兴对社区大多数居民是无意义的。而且,大量的商业活动干扰了居民平静的生活,影响了社区的安全。3.1 社会剧场“社会剧场”是由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学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对多样性聚集和不同人群对话是城市这个社会剧场生存的关键。首先,城市多样性聚集为城市的社会剧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其次,对话是城市这个社会剧场表演的重要形式。由于城市人物的多样性才使得对话成为可能。老城社区复兴的重点,就是要重新塑造城市多样性,以及促进城市多样性的交流和对话。

目前老城社区多样性集聚有两种途径。

一是保留老城社区,保留老城社区在城市中的多样性;

二是通过商业改造和社区营造,重新集聚老城社区的多样性。3.2 文化容器

芒福德认为城市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承功能。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城市的文化传播和

交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中人的交流活动。二是城市自身的文化交流。三是城市提供了一些专门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场所。

通过老城社区“文化容器”的构造,消解当前城市个体或群体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