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14:04:34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子睿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与创业

创新与创业试读:

前言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2015年05月13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全文共提到创新58次,提到创业6次。

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上述关于创新创业的重要论述和文件,足见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贯彻国家和教育部的政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以往的创新、创业类图书往往是只谈创新或创业一个问题,偏重工程学科的创造创新作品往往围绕系统论观点展开,侧重技术领域的创新方法与实践。而创业类教材往往介绍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等。

本书以介绍创新、创业的基本问题导入,分析具有共性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方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兼顾阐述创业的基础性问题,引入中国创业思想和历史介绍,并讲述创业环境、创业价值这两个典型问题。上述内容形成了上下两篇:上篇以创造创新为主,下篇以创业基本问题为主。考虑到内容的通用性,上篇在创新技法的讲述中删去了对工程背景知识要求较高的物场分析法和等价变换法,而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一章中删去了只有工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创造性设计内容。下篇在避免与相关管理类创业课程知识重合的基础上,保障通用性和特色,增加了大多数教材所没有的中国创业历史回顾与反思,并重视环境与价值分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与前述的其他专家学者成果的重合,又可以使本书的探索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增加一些新内容,并且努力寻找一种创新创业内容上的平衡,这也是本书作为“创新新创业基础”课程教材,并被命名为《创新与创业》的原因。这样,努力使本书成为普及性的入门读本,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前辈专家的优秀课程打下基础。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帮助。首先,应该感谢的是笔者的导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罗玲玲教授,正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才踏上创造学研究之路,在导师的引导下潜心研究创造创新理论问题十八年的经历逐步积累了一点可以与青年朋友们分享的经验。而这一切,都源于恩师的指点,在此致以深深感谢。同时,要感谢国家关注创业的大环境,尤其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创业教育项目——KAB,笔者参加该项目培训,成为该项目课程讲师和培训师,也因此结识了在创业教育领域值得学习的前辈和同龄朋友。本书的两位合作者都是笔者在培训师班学习期间的学友,也是在创业教育领域值得我学习的青年才俊,本书正是在与两位优秀教师的交流中逐步形成完整框架,三位作者走到一起并合作完成作品正是受益于KAB项目平台,在此向KAB中国项目及各位先行者致以深深谢意。最后,要感谢新华出版社编辑蒋小云老师、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编辑在本书策划和加工付出辛勤劳动,在此致以诚挚谢意。本书受到“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同时是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在此向资助者和系列图书策划者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朋友们给以斧正!张子睿2018年2月20日第一章创新创业概述

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就是创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回望人类的历史,创造、创新实践活动一直以朦胧、随机的脚步行进着,直至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创造、创新成果才大量涌现。当代社会,创造、创新实践活动已拥有系统的科学技术方法,人们对创造、创新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得进一步深化。人类为了生存向自然索取,同样也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抵制。人类为改造自然建设社会体系而奉献生产劳动,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制约与改造。人是创造活动的主体,也在创造活动中得到进步与提高,受正功能的恩惠,也遭受负功能的困扰。

当代社会,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创新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的非逻辑思维与经验技能,而是与逻辑思维与系统思维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创业活动也成为把创造、创新实践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途径。现代的创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集成耦合的体系。

为了更好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需要首先熟悉创造、创新创业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创造创新的基本问题

创造,是人类语言中最有魅力的词汇。

创造是人类最美好的行为,是推动人类文明历史向前的最重要、最高尚的行为。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席卷全球的技术、经济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我国在这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大的人力资源,如果全民族创造力得以开发,中华民族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创造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伟大人物的事情。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创造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本书的开篇,我们首先面对一道看起来很难以解决但又是可以“迎刃而解”的问题:

在一届篮球比赛中。比赛进行到小组单循环比赛最后的争夺出线阶段。交战双方是“甲”队和“乙”队,“甲”队如果获胜,将和同小组的“丙”队积分相同,但必须在本场比赛战胜“乙”队的净胜分数在7分以上,才能挤掉“丙”队获得小组出线权。比赛开始以后,“甲”“乙”两队展开了拉锯战,场上你得一球,我得两分,成绩交替上升,比分始终拉不开。直到比赛距终场还有五秒钟左右时,“乙”队投篮获得2分,这时“甲”队获得球权,但是只领先“乙”队2分。显然,不论是从场面上,还是在时间上,在不到五秒钟的时间内,想连续获得5分是不可能的事。此时,“甲”队教练请求暂停,他把队员召集到场边,面授机宜。等比赛再次开始后,哨声一响,“乙”队开始缓慢的退守,做出了一个只给“甲”队一次进攻的机会的态势;然而,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场面出现了……

最后,“甲”队奇迹般获得胜利,请问“甲”队教练采用了什么战术?

看到上面的这个题目,如果您马上想出了办法,说明您的创造力是很强的。但是,如果您觉得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也不要紧,因为如果您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您就会创造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如果,您对此有兴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创造、创新能力开发的课堂。

一、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性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由信息科学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生产、交换和服务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的作用产生了质的飞跃,知识经济正扑面而来。21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先进的文化也必须是能够适应这一历史潮流的文化。自然界与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才按其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技术型(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和技能型(操作型)。工业文明要求大批训练有素的劳动者,这就要求学校按一个统一的模式把成批学生制造成规格化的“标准件”去满足工业文明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全方位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全方位的。在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技能之外,人的非专业素质成为衡量人能力的关键。因此,人才需求的类型与传统的类型有着较大的区别,即便是普通劳动者也不是简单操作型人才。

要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的要求,就要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笔者认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非专业能力主要有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加上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形成了现代人才非专业能力体系(如图1-1所示)。

如果没有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无法实现;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即便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很强,也很难在面对难题时,有不落俗套的想法,进而拿出令人信服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人的创造力是关键。

中外的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最强的时期为15周岁左右,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又决定了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的创造力的相对不足。因此,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势在必行!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不仅如此,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人,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广东、浙江、重庆等地相继对机关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开展了创造力开发知识培训。这一点说明掌握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创造技法,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创造性人才应该是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又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不仅如此,创造性人才应该同时具有继承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过程都需要这三类思维的整合。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守一教授指出的:图1-1 现代人非专业能力体系结构“在继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的前提下,把中国教育注重的共性发展、社会本位,与美国教育注重的个性发展、人本位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注重知识,学生勤奋、踏实、谦虚,与美国教育注重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广、视野宽、胆子大、敢冒险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强调知识的严密、完整、系统,与美国教育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精神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自立、开拓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强调求实的作风,与美国教育追求浪漫的风格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学多悟少’,与美国教育‘学少悟多’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把创造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促使它尽快成熟,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新体系。”

二、创造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回顾

要提高创造力,就要首先清楚与提高创造力相关的问题。本书是以具体的方法为主要任务的。因此,本书将对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而对与应用能力提高关系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精简。

1. 创造

英文的“创造”一词是由拉丁语“creare”一词派生而来。“creare”的大意是创造、创建、生产、造成。它与另一个拉丁词“cresere”(成长)的词义相近。在旧约全书的创世记中有“上帝在一切不存在的情况下创造了天和地”。因此,从词源上分析,创造的含义是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新东西。创造特别强调独创性,然而任何创造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所以要论创造二字的含义,中国语言中的创造更贴切实际。根据《词源》的解释,“创造”,是由两个字组合的,“创”的主要意思是“破坏”和“开创”,“造”的主要含义是“建构”和“成为”。所以“创”和“造”组合在一起,就是突破旧的事物,创建新的事物。

创造是各式各样的,时时处处都可以有创造。如科学上有发现,艺术上有创作,方法上有创新,技术上有发明。“唯创必新”乃是创造的根本特点。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I.泰勒,曾提出划分“创造五层次”的著名观点。具体如下:

① 表露式的(expressive)创造:意指即兴而发、但却具有某种创意的行为表现。例如,戏剧小品式的即兴表演、诗人触景生情时的有感而发等,其创造水平或程度一般即属于这一层次。儿童涂鸦式的画作有时很有创意,其水平亦属此层次。

② 技术性的(technical)创造:意指运用一定科技原理和思维技巧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创造。如“把素材按新的形态组合产生出新事物”,或“某种旧的结合解体,新的结合重新产生”。

③ 发明式的(inventive)创造:意指在已有的事物基础上,产生出与以往曾有过的事物全然不同的新事物的创造。例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贝尔发明的电话。

④革新式的(innovative)创造:意指不仅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出了新事物,而且是在否定旧事物或旧观念前提下造出新事物或提出新观念的“革旧出新”的创造。技术史上各种新工具的出现以代替旧工具,科学史上发现新定律以替代旧定律等。

⑤突现式的(emergentive)创造:意指那种与原有事物无直接联系,看似“从无到有”地突然产生出新观念的创造。我们可以说,各学科领域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科学发现,即均应属于这一层次的创造。

2. 创造力

简单地理解,可以把创造力看作是人类身上所具有的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但实际上,创造力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

探索创造的秘密使人们将目光集中到创造的主体——人,于是形成了有关创造力的研究领域。最早形成创造力的概念,是着眼于创造主体的属性,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这种能力和特征,引起了研究者兴趣,从J.P.吉尔福特(J.P.Guilford)发表著名的《论创造力》的演讲开始,人们又将创造力的概念从能力扩展到人格,从静态的定义到动态的描述。

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对创造力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应当深入地理解创造力,不要以为一个人只要他的思维、讲话和行动与众不同,这个人就是具有创造力。他将创造力分为创造力、类创造力、假性创造力三种,其中,创造力是指真实的创造力。类创造力是指以创造为目标,表现出某种大胆但不成熟的创造,或者是创造力在准备阶段的表现,被称为创造力的雏形,亦称前创造力。如缺乏现实性的儿童的创造性幻想,内倾型性格的人的空想。假性创造力是指由于社会对创造性行为的激发、促进和重视,而使一些人以虚假的方式来表现表面的创造,如为了在社会上出名,出现的一种虚假、臆断的创造力。

因此,我们可以将创造力理解为创造者潜在的创造力被一项创造活动所激发,产生创造的情境动机和前创造力,以真正的创造产品出现,标志着现实的创造力的实现。

3. 创新与技术创新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于1912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根据熊比特的观点:创新就是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或者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获得一种产品的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组织。

通俗地讲技术创新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讲的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或产业化。按照熊比特的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上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熊比特的上述观点发展起来的,因此认为:第一次开发或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的过程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的创新”(发明)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发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如表1-1所示:表1-1 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创新”的区别与联系

目前在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的形式是技术开发型创新和市场开发型创新。

三、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发展历史回顾

1. 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世界发展历史回顾

18世纪以前,人类一般是处在自发的、以保证日常生活需求可以或维持简单生产而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如人们建造房屋、种植粮食、饲养家禽、家畜,制造必要的自卫及生产工具等。

但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仍然有一部分中西先哲们对于创造有所思考。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了创造研究的萌芽时期,在孔子、孟子和庄子的论著中,都有一些创造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如智力开发、人格特质、教育的个别差异、心理测量的可行性等。在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创造”这个概念。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著名的著作——《心灵论》中,就曾论述过“想象”的思维形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帕普斯在总结前人数学研究成果的著作——《数学汇编》中,首先使用了“发现法”(Heuristics)一词。这些都与创造有一定关联。

以后,人们对于创造学中的一些思维、方法,理解得也越来越深入了。比如,龙沙在1565年发表的《法国诗学要略》中,曾论述了创造的意义,认为“创造是一切东西的本源”。英国哲学家培根在1620年出版《新工具》一书,就是对创造的实验方法与归纳方法的总结。此外,伏尔泰1764年出版了《哲学词典》,其中研究了想象力的概念,并把想象分为消极想象、积极想象和创造想象。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当时认为是完善的创造理论,他分析了创造过程的构成,认为创造性想象力是多样的感性印象与统一的知识性概念之间的联系环节,它同时具有印象的明显性和理解的综合性,想象是直觉和活动的统一,是两者共同的根源。

但是,在一个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较慢的历史时期,对创造的探讨多是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来研究、探索。在具体的创造发明活动,人们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还是效率极低的试错法,试错方法特点是:效率较低、风险较大;因此,真正参与其中的人员并不很多。但是,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参与试错的先人们是十分值得钦佩的,“神农氏尝百草,日中七十毒”便是有力的写照。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发明大国,所以,我国古代创造学研究在古代创造学学科体系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但是,有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体系,使工匠和知识分子出于两个阶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创造发明的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辩证思维。在这一历史阶段,德国古典唯心论的代表黑格尔,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唯心的辩证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的创造活动,把创造分为科学的创造与艺术的创造,在他死后出版的《美学》著作中,对艺术创造的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随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诞生,对于创造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就是对创造和科学研究的最佳诠释。

在这一历史时期,对后来的创造学理论研究作用最大的是英国学者高尔顿,他采用统计方法,对历史上各个领域的近千名杰出人物的“家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于1870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这就是被当今创造学理论研究界称为“高尔顿的天才理论”。同时,格式塔心理学派、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都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初,人们对创造学的研究出现了两个方向:一是对创造过程的研究,即将人类的创造过程划分为准备、实施、成功及验证四个阶段。二是对创造性人格特征和动机因素的研究,例如,美国的统计学家J.M.卡特尔在1903至1932年对3637位杰出人物进行了多次统计研究等。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革命已经在西方国家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高潮的出现,随着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竞争的加剧,人们更加对创造发明的本质与机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专门注意人类创造发明的规律。所以,直到这一阶段,创造学才可能走上科学化、专门化的道路,才可能真正地为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服务,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31年,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R.P.克劳福就制定了“特性列举法”的创造技法,并首次在大学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课程。1933年,美国电气工程师H.奥肯写成了他的发明教育讲义,并申请开办训练发明方法的课程。

一般的观点认为:创造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问世,是以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系统开设《创造工程课》为标志。在此以后,创造学便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并向全世界传播。

而后,在1941年,美国奥斯本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智力激励法”,奠定了创造学的基础。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提出了创造技法——“形态分析法”。1944年,美国哈佛大学康顿教授提出了创造技法——“综摄法”。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创造性开发课程》,创造学正式列入大学教育内容,美国兰德公司等开展“系统分析”研究。1954年,美国的奥斯本发起建立“创造教育基金会”(CEF)。1955年,美国犹他大学首次举办创造学研究学术会议《犹他会议》。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能在二战结束后仅仅30年,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技术研究方面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并在一些领域超过美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造学研究。可以说日本在创造学研究和全民族创造力开发上取得的成功,成为其经济起飞的动力之一。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说:“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靠创造发明而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企业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担心资源缺乏,只怕缺乏智慧和创造性。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教育使日本在世界性的竞争中进行综合创新,获得了后发优势,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位的商品争夺国际市场。

日本创造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930~1950,是其引进和消化西方研究成果阶段;1951~1965,是其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扩展阶段;1965以后,是其创造学研究的独立发展阶段。

自1980年起,创造学研究得到更深更广阔的发展:创造学研究形成了体系;各课题和研究方向正在得到深入;研究者开始进行个别的研究和提出新问题;瞄准国内外尚未进行研究开发的课题,注重课题研究项目开发的独创性,日本科学技术厅制定了“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并在年龄20~50岁的科研人员中寻找推选有创造能力的项目负责人;研究日本人的创造力,取得了对日本人创造力进行定量统计的研究资料;确定了长远的研究课题,如女性的创造力、意识形态的变化、生活史分析方法、创造性与天赋和智能的关系等。

日本的创造力开发活动成功的经验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政府十分重视创造力开发。1982年福田首相亲自主持会议,提出“立足国内,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确保竞争优势”的方针,在决议中确认“创造力开发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支柱”,表明政府将创造力开发放到了重要位置。日本把国民创造力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4月18日定为“全国发明节”,这似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近几年来,日本的科技白皮书和政府文件中,开发创造力和自主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其次,企业热心开发创造力。80年代以前,日本企业普遍开展的是全员质量管理运动,80年代后已变为“全员创造发明运动”。一些大企业,如松下、日立、索尼等公司都把开发职工的创造力作为一项常年轮训的内容之一,因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使日本的专利申请每年高达55万件,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从1976年起就雄踞世界第一。企业还提倡“一日一案”的创造性建议活动。

再次,全社会普及创造学,倡导发明活动。日本有号称占全国人口5%的发明大军(达600万人),在各城市开设星期日发明学校,连妇女发明协会都有几十年历史了。自1974年创办第一个青少年发明俱乐部以来,已经发展到90多所,计划建立180所以加强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和训练。日本开发创造力的特点是举国上下重视,相互配合支持,形成了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性创造力开发运动,例如各种发明竞赛都已有举办了几十届的历史,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国性表彰大会。

2. 我国现代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发展历史回顾

我国现代创造学研究是从陶行知创造教育研究开始的。

早在1918年,陶行知在《试验主义教育方法》等论文中,提出了改革教育的创造教育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并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了创造教育试验。1933年在《创造教育》演讲中,进一步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这些思想在后来的《创造宣言》等论著中及教育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不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也使陶行知成为世界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

构成一个完整体系的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包括:创造教育的目的任务、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脑、口、手、眼、时间和空间;创造的社会教育;创造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在于它揭示了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福全人类”;在于它创立了“实践(行动)—认识(思想)—新价值的产生(创造)”的创造过程理论;在于它发现和论证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力,发展了创造力人皆有之的理论;在于他主张培养学生自动、自立学习精神;在于它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在于它提出了“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的思想;在于它特别重视被称为“高级思维”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黄炎培先生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理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述而不作的习惯,也为后来的创造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者便在不断地通过实践探索、理论研讨,进行着创造学的研究。只不过严格说来,真正的独立研究,而不仅是限于消化国外成果的研究,则大约是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现在,才逐渐成为我国创造学发展中的主要方面。

80年代初期是我国创造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创造学研究的重点在创造工程、创造技法方面资料的引进。1980年,上海一些报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创造发明方法的文章,其中许立言在《科学画报》上发表的十多篇介绍创造学及创造技法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些技法的启发下,50多项创造发明成果诞生了,并很快在教育界、科技界和企业中引起重视和反响,一批中国最早的创造学研究者开始了当代创造学的引进和传播。

1983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我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创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诞生了。在那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国创造教育研究会筹备委员会。

在引进传播创造学中,还邀请日本创造学家村上幸雄于1983年来华讲学。全国各地的创造学研究者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创造力开发函授班、创造学培训班、普及班等形式传播创造学。其中较有影响的是1984年中国创造学会(筹)在上海上钢三厂举办的创造力开发培训班。仅半个月的学习和训练,55名学员共提出3560条设想,其中不少付诸实施。

1986至1990是我国创造学研究的消化推广阶段。这一阶段,有一大批由我国创造学研究者编著的创造学著作问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已故教育心理学家张德琇教授的力作《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这批著作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创造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以适合我国读者接受习惯的写作方法编著的。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创造学的推广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消化推广阶段的著作以总论性为多,说明众多研究者的从“引进”到“推广”的思路是希望从总体上把握创造学,以创造心理学等创造学学科分支著作的诞生势头,预示着创造学分支学科研究的时期即将到来。

推广的标志则为大规模和大面积地普及创造学,各种类型的创造学培训以创造力开发、创造发明、创造技法、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等为题,在各行各业举办起来,并收到良好效果,在沈阳,赵惠天、谢燮正、刘武、罗玲玲、于占元、王滨等专家出版了相关的培训教程、并开展了职工培训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创造学在学校的推广主要表现为创造教育的开展。一批高校率先开设创造学选修课,出现了“创造学热。”一些创造学研究者还开始在中小学创造教育闯出了一条路。作者的导师罗玲玲教授提出的“三基本一强化五阶段创造教育教学模式”,即是常年以中、小学创造教育课为实验基地,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创造教育模式进行理论探索的结果。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也在东北育才学校参与了与之相关中学阶段“优才生创造力开发”的科研和教学活动。北京市161中学高级教师刘文明提出的“创造思维训练与创造性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创造教育模式,则是他在中学实施创造教育十余年所积累经验的总结。有的学者根据继续教育对象往往具有不同背景(如知识结构、专业或职业等不同)的特点,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从“培训对象”“目标和内容”“课程和方式”三侧面着手设计教学的“创造力开发教学实践三维结构模式”,等等。在创造学推广的过程中,一批学术造诣深、讲授水平高、教学作风好、有较高声望的创造学专家、教授在全国各地传授创造学受到欢迎。

1991至今是我国创造学研究的学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引进和消化推广的基础上,从90年代起,创造学以学科创造学研究推广和创造学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为特征向前发展,显示了创造学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创造学著作方面,自90年代以来,创造力开发、创造方法、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创造学应用等方面的著作成为创造学著作的主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创造的需求增长,创造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还会给人以更大的欣喜。

创造学的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分散、号召性的培训转变为集中、规定性学习,一些地方已开始由政府主管部门将普及创造学列为干部、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必修课程,纳入年度计划,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管理人员的创造性素质。

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增加,创造学院(校)和研究中心得到长足的发展,创造教育继续深入发展并喜见成效,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创造教育成果获一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

创造学学术团体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展,都使创造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创造学研究课题取得了研究成果。除许多地方电视台开播创造发明类的节目外,中央电视台的《科技之光》栏目“发明与创造节目”张开逊教授的讲座和“希望之旅”“异想天开”,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创想之夜》等栏目的播出,也都使创造学得到更大的普及。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1996年,我国创造学研究者正式发表的论文数已达1000余篇,出版的相关著作近300部。尽管这些成果在研究水平上可能有高低深浅的差异,但可以说它们都是在引进或学习国外成果的总前提下所做的尝试或探索。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的一些学者开始了创造学的引进和研究。还有学者根据美国的创造工程,编写了以工商业者为对象的创造力开发书籍,很受从事经营的读者欢迎。应该说,台湾学者在创造学研究和将创造学用于实际比大陆开始得还要早些。台湾各市大多建立了发明团体,频繁开展活动,在亚洲和世界发明博览会上也多次取得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常常在世界性发明博览会先后登上领奖台的有来自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

港澳地区的创造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活动也很活跃,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香港发明家协会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主要有如下创造学学术团体:(1)中国创造学会

中国创造学会成立于1994年6月9日,现有团体会员42家、个人会员455名。除设办事机构外,还设立了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

我国的创造学研究在创造学会的指导、组织和协调下,我国创造学者在理论上有所突破;逐步建立了创造力开发研究系统;在工厂企业中通过创造技法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创造学研究与应用已进入了高智能圈;创造学开始进入贫困地区和学校;创造性活动已在创造市场及城市建设中产生效果;建立了一批创造学专业、研究所、培训基地;我国创造学活动已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会已组织召开了三届全国创造学学术讨论会,代表了我国目前创造学研究的水平,对我国创造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会会刊是《创造天地》(双月刊)。(2)中国发明协会

中国发明协会成立于1985年10月16日。协会成立32年来,为推动我国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促进与国际发明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创造学研究,开展创造教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发明协会在组织全国性发明展览、推进发明产业化与商品化、开展出版宣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成绩是众所周知的。由于创造学是研究创造发明的学问,是发明之师,协会一直很重视创造学研究,1988年10月在北京承办了“创造力开发与促进发明活动国际讨论会”。于1990年10月在天津召开了首届全国“创造力开发与促进发明活动讨论会”,并成立了“创造学研究委员会”,我国知名创造学者云集其下,为创造学研究做出了显著贡献。1991年9月在株洲召开的“全国企事业创造力开发学术研讨暨经验交流会”就开发职工创造力问题交流了经验,对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又由于创造教育旨在培养创造性人才,协会还十分重视创造教育的研究,于1993年10月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分会,两年后的1995年10月,高校创造教育分会正式成立。两个分会至今已多次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一批创造教育的学术著作和创造学教材。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开展创造学研究与开设创造教育课程的高校有100多所,开展创造教育的中国小学约600所。协会会刊是《发明与革新》。(3)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

协会成立时起,就把创造力开发列为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创造力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措施纳入继续教育的轨道。继续教育主要围绕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好坏、水平的高低、是否具有创造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只有努力在继续教育中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才可能有大胆的技术革新思想,才可能有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此,继续教育协会在培养创造力开发师资队伍、编写适用的创造力开发教材、大规模举办各种各类创造力开发培养班、开展创造力开发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还出版了多种创造学著作、教材和论文集。全国各级各行业的继续教育协会和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是创造学研究和创造教育的一支主力军。协会会刊是《继续教育》。

四、创造教育中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开始对大学生创造教育进行探讨之前,有必要对传统观点中关于创造认识进行分析。

在传统的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是一种天赋,无法教授。

这种观点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使人认为创造力开发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中外的种种成功的例子证明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

但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仍然会从一些在人类历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创造型天才,尤其是那些在自己擅长领域中作用突出的成功者的例子中找到佐证。莫扎特、爱因斯坦或米开朗基罗都成为他们的好例子,进而说明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天才们是没法制造的。

数学能力、艺术表达能力乃至运动天赋都有各种有用的级别,即使在缺少天才的时候也是如此。

就像一组人参加百米比赛,发令枪响后,比赛开始。必然有的人跑得最快,有的人跑得最慢。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依赖于天生的奔跑能力。现在,假设有人发明了“自行车”,并让所有赛跑者进行训练。比赛改为“自行车”比赛再次开始,每个人都比以前运动得更快,但是,有的人仍然跑得最快,有的人仍然跑得最慢。

如果我们不为提高人类的创造力做任何努力,显然个体的创造能力只能依靠天赋。但如果我们为被训练者提供有效和系统的训练方法,我们就可以提高创新能力的总体水平。有的人仍然比其他人好,但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创造技能,提高自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天赋”和“训练”之间根本不存在矛盾,每位教练员或教师都会强调这一点。

事实上,学习创造学理论与方法和学习其他知识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教学可以将人们培训成有创造能力的人,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已有的天赋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

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无法学会”的观点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创造力具有“可教性”和“不可教性”。天赋是无法训练的,但训练可以激发潜能。

也许创造教育工作者不可能训练出天才,但是有很多有用的创造并不是天才的功劳,要提高全民的能力,创造教育工作必不可少。

在传统的观点中另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来自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的思想。

有许多创造是在打破旧有观点、观念基础上实现的,有的人就会产生上述观点。而且,这一观点也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佐证。因为,在学校里许多成绩优秀学生似乎属于循规蹈矩派,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创造的人往往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不佳。有创造性贡献的人必然拥有与传统观点有差异的观点,但是,没有前人的积累,有创造价值的观点,又从哪里来呢?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没有旧有的事物作基础,任何新事物都无法产生,创造本身就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批判地继承绝不等于全面打倒,与传统观点差异更不等同于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

在传统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在左右脑的使用习惯和开发上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性。于是,就产生了左脑或右脑主动性的观点。

这种观点进而认为:惯用右手的人的左脑是大脑中“受过教育的”部分,识别和处理语言、信号,按我们已知的事物应该存在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右脑是未受教育的“无知”的部分。因此,在与绘画、音乐之类有关的事中,右脑单纯无知地看待事物。你可以画出事物本来的、真实的面目,而不是按你臆想的来画。右脑可以允许你有更完整的视图,而不是一点一点地构造事物。于是,在提到创造性思维时,这种观点认为,创造只发生在右脑,为了具有创造性,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停止左脑思考,开始使用右脑。

事实上,所有这些事都有其价值,但当我们涉及关于改变概念和认知的创造时,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也使用左脑,因为这是概念和认知形成和存放的地方。通过PET(Positive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扫描,有可能看出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大脑的哪一部分在工作。在胶片上捕获到的放射线的闪光表明了大脑的活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一个人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时,左右脑会同时处于兴奋状态。这正是人们所期望的。

有关创造力开发的误解很多,比较典型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观点。

对于如何认识创造的本质的问题,笔者根据一些学者的理论观点,产生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权且称之为“问题反动论”,或者刺激论、问题引导论。

其实,就广义的创造理念而言,创造的本身就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所确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成果、社会成果和物质成果)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如果我们不苛求“创造性”的定性来对待“问题”,则“问题”将随时随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之中,问题以其“反动”作用(即反作用)阻碍了人的生活与工作的前进脚步。因而除去那些循规蹈矩、随遇而安的人对“问题”无动于衷之外,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之中就蕴含着不同程度的创造机理和创造成果。既然生活与工作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因而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针对个人环境和条件,每个人都在从事“创造性”工作,因而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能力。“创造”与“创造力”对生活与工作中的人既然就有普遍性,因而也就必然存在“可教性”。

在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组织编写,鲁克成、罗庆生编著的《创造学教程》中有这样的论述:“我国创造学界流行着这样一个公式,即创造成果=创造欲望+创造思维+创造技法。”

笔者基本认同上述公式,但笔者认为“创造欲望+创造思维+创造技法”是一个纯静态的参数、要获得创造成果,就需要把静态资源整合,而这一工作正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工作。

接下来,本书上篇将从创造性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出发,探讨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相关问题。而关于创造者品格培养的问题将在创造性解决问题部分进行阐述、分析。第二节创业的基本问题

一、创业、创业投资的定义

从范围上讲,创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创业,泛指人类一切带有开拓意义的社会变革活动。因此,从广义上说,一切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利益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创业。广义创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事业,只要人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都可称之为创业。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的是创帝王之业;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本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创立无产阶级大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建立的公益性组织,建立扶贫和志愿者组织,是创立扶贫公益事业;上述活动都可属于广义的创业。而从狭义上讲,创业就是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自己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开创属于自己的经济组织,获得经济上的收益。这种活动对于整个人类来讲,也许是有许多前人的经验的,但对创业者本身来说,则是从未经历过的、从头开始的事业。在当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一系列白手起家或身处困境开拓出新局面的企业领导者所做的工作都是狭义上的创业活动。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给创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创业是指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或开拓新局面的艰苦奋斗过程。

在创业活动中,创业投资是一项必不可少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投资的定义进行一些探讨。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venture)的含义近于“谋取个人利益的大胆行动”(daring undertaking for private gain),有如下定义:

1. 全美创业投资协会(NVCA):

创业投资是由专业投资者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性资本。

2. 英国创业投资协会(British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BCCA):

协会并没有公布创业投资的正式定义,但规定其成员为“积极活跃地管理资金,用于对英国未上市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机构”([institutions]who are active in managing funds for long term equity investment in British unlisted companies.)。

3. 欧洲投资银行:

创业投资是为形成和建立专门从事某种新思想或新技术生产的小型公司而进行的股份形式承诺的投资。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有过三种不同的表述:

创业投资是投资于以高科技和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创业投资是专门购买在新思想和新技术方面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的股份,并促进这些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创立的投资;创业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

5. 美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对不能从股票市场、银行或与银行相似的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本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行为。

6. 林德(Rind):

如果一项投资行为具备以下特征,即可称为创业投资:

——创立新企业或挽救、扩展现有的企业;

——投资于高风险、高利润的地方;

——进行投资之前,有周密的分析研究和详尽的调查工作;

——使用各种不同投资工具于不同的投资活动之上;

——进行长期投资;

——直接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为其所参与的投资计划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努力使其资本利得最大化。

7. 成思危:

创业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

8. 万志勇:

创业投资是指投资于创业企业,并通过资本经营服务,培育和辅导创业企业成长,以期分享其高成长带来的长期资本增值。它包含三层含义:

——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非创业企业的投资;

——不仅提供资本金支持,而且提供特有的资本经营等增值服务,以区别于单纯的投资行为;

——在企业完成创业使命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的资本增值,进行新一轮的创业投资,以区别于那种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红利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9. 匡晓明:

创业投资是由确定多数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以集合投资方式设立基金,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主要对未上市创业企业提供权益性资本,并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企业创业过程,以期获取企业创业成功后的高资本增值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投资。

二、创业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1. 创业的基本特征

不论是广义创业还是狭义创业,都有一些共性的特征。笔者认为创业作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性。创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由于人类的持续创业活动,才有社会的繁荣、国家的昌盛以及现实生活中享受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业活动源于社会需求,也适应于社会需求,因此一切创业活动必须按社会的准则与规律行事。

第二,开拓性。从历史与社会角度,创业活动是持续的、永恒的,而对于创业者来说,所创之业则是从未经历过的,从头开始的事业。就目前而言,一种创业是人类空前未知的事业,在事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创业活动来取得成果。而其他运营的过程还是有其他行业可以借鉴的。另一类事业于人类已经有过尝试和体验,甚至有比较普遍的尝试,但对创业者仍是一件空前未知的事业,虽然可以借鉴模仿学习前人(乃至国外)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必须从头做起,只有创造与创新才有突破与成功,开拓新的事业。

第三,自主性。创业从来就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行为。创业者一般有身处逆境者,不满足现状者,锐意进取者和有志向有成功欲望者。未来的事业是自己选定的意愿,从创业伊始到整个创业过程,都需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创业目标,实现当家做主的理想。

第四,功利性。创业是一项充满功利性的事业,是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过程。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奋斗耗费心血、体力,并承担风险的过程。无论创业者采取什么手段和方式创业,积累财富是创业的目标。财富的多少也是衡量创业业绩的重要标志。即使要完成其他的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通过财富来达到目的。

2. 创业的基本类型

创业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类行为,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个人和团体,都存在着创业活动,这就使创业活动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类型。在此重点分析经济领域创业的基本类型

从创业的时代背景看。创业可分为传统创业、现代创业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创业活动由于社会条件不同,所以在创业的水平、特点、手段上表现了极大的差异。

从创业的宏观环境看,创业有国内创业和海外创业两种类型。这两种创业类型反映了创业活动的广度。由于创业空间的反差,也就决定了它们在创业形式、内容及风格上的不同。

从创业的微观环境看。创业又有内部创业和外部创业两种类型。这两种创业类型反映了创业活动的深度。内部创业特指一个组织内部的一些集体的创业活动,外部创业特指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的创业活动。

从创业的模式看,创业则表现为独自创业、合伙创业、家族创业、集团创业等四种类型。这些类型反映了创业活动的本质、规模和利益关系。

从创业的发展阶段划分,创业又有初次创业、再创业、持续创业等三种类型。初次创业是指事业的草创时期的活动;再创业是在初次创业结束后,为达到原定目标而继续的创业活动;持续创业是在创业成功后,为巩固和扩大创业成果而不间断进行的创业活动。

从创业的动机看,创业则有自发创业、自主创业、自觉创业等三种类型。自发创业通常是为环境所迫,争取生存的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被动性;自主创业是为适应环境需要,争取发展的创业活动,具有更多的主动性;自觉创业往往是为改造环境,造福社会的创业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能动性的

反映。

三、创业的观念

经济领域的创业活动,应从转变观念开始。进入新千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社会化以及知识资本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著名的管理学家P.德鲁克认为:当今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观念上的革命。我国加入WTO同样是一场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革命。

WTO的游戏规则无疑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履行与之相关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行事,不能回避,无法回避。创业是赢得生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因此对创业和创业者来说,必须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并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寻求发展。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所指出的:一场新的经济竞争已经展开,未来会脱颖而出的赢家,将是能够抢先领悟新游戏规则的人。科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创业的行为和创业的成败,创业准备及创业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观念,而观念创新在创业的各种创造与创新中具有先导性和规范性作用。

1. 创业的思想观

对许多人来说,迈向创业的第一步主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绝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应以宽阔的眼界来观察国内外的变化,以应变、善变的精神去创业。观念更新则财富无穷。

第一,自主意识。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下,没有谁能给你铁饭碗,人们必须有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观念。自主是建立在独立基础上的,不能依靠别人,才能摆脱别人的控制与影响,独立思考,依靠自己学识、智慧、辛勤的劳动,创造与创新创办自己的企业。自主也就带来了自由,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寻找机会,发挥才干,发掘潜能,进一步促进自我完善。

自主意识要求创业者增强自主精神,锻炼、增强独立指挥能力、应变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搞好企业中的各项工作。但也要善于学习,听取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做出正确的抉择。

第二,竞争意识。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固有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具有活力的源泉。人类生存的历史也是一部竞争的历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竞争的领域与程度也在不断地拓宽、加大。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发展到理念与价值取向,决策与经营哲学,人才与技术储备,产品与市场拓展,服务与质量保证,资源与人文意识,公益与社会责任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整体实力竞争。这一切都是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创业与创业者如果缺乏竞争意识,无异于放弃自己的生存权利。竞争促使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意志旺盛,充分调动生理和体力的潜能,不断取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竞争会带来一些阵痛,但它也带给强者更多还是希望。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没有前途。

第三,风险意识。

创业与冒险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语,俗话说一份风险一份财富。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确定性。创业也是一样,成就与风险共生。创业者是市场经济中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承担者。一项研究表明:卓有成就的创业者“往往都是嗜好刺激的人”,许多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冒险并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发现潜在危机,并尽可能把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敢于冒险是短期积累财富的秘诀之一。创业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高风险主要来自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与管理风险三个方面。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风险是相对的。在多数情况下,风险中也蕴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