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台湾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15:19:05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宝岛台湾:台湾文化特色与形态

宝岛台湾:台湾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宝岛台湾:台湾文化特色与形态作者:周丽霞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4323870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宝岛台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化之源文明开化

由于我国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种族群组成以及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以台湾为文化主体范畴逐渐确立,同时兼具有最早的南岛文化。

台湾文化是混合儒家汉族、本地和台湾原住民所形成的文化,具有传统与现代的面向。从远古时期,就有最早开发台湾的左镇人、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与新石器时代的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以及金属器时代之后的十三行文化、番仔园文化、茑松文化、龟山文化等。开发台湾第一人左镇人

台湾“左镇人”是在我国宝岛台湾省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溪谷发现的9件灰红色的古人类化石,其中有7件是头骨残片,另外2件是大臼齿。每件化石都代表单一的个体,分属于距今3万年的古代人类。“左镇人”是最早开发宝岛台湾的先驱,他的出现,把台湾原始社会的历史在“长滨文化”的基础上,向远古推溯了2万年。左镇人揭开了台湾人类历史的第一页。■台湾美丽景色

左镇乡位于台湾省台南县东南方,北临玉井乡、山上乡,东邻南化乡,西邻新化镇,南接龙崎乡、高雄县内门乡。

左镇乡地处山区,虽地势不高,地形却是高低起伏,形成半面山、断崖、曲流、深谷等特殊地景,缺乏大而平坦的腹地,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

在菜寮溪河床发现的左镇人化石总共有9件,其中的3件,一件长约21.6厘米,宽12.7厘米,经测算,是3万年前一位约20岁的男性青年的顶骨;一件是具有强壮颞肌的成年人左顶骨残片;另一件也是一个成年人的右顶骨残片。这3个人都是属于同一群及同一时代的人类。

至于两件臼齿的齿冠,比现代人的要大一点,从臼齿化石的情形来看,可能是3万年前至2万年间的■台湾公园内的化石人类,分别属于一男一女的遗骨。

就生存年代而言,左镇人与“山顶洞人”大致相当,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现代人智人种。只是在山顶洞人的居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还伴存有大量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器物,如石珠、赤铁矿粉、制作精细的骨针等,它们标示了华北山顶洞人在我国历史上的划时代地位。而伴存于左镇人的仅仅是一些毫无文化显示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的化石。山顶洞人 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于晚期智人,因其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与人类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我国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距今约3万年。

左镇人从何而来?在古老的高山族民间传说中,屡屡有将台湾诸山作为本民族发祥地的故事。高山族群中的卑南人的民间传说尤其美丽和动人。■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

其《社族祖先的传说》讲道:一位女神奴奴拉敖右手持一石头,投石于地,石头裂开,生一男神;左手拿竹,竹插于地,地裂开,生一女神。此二神皆为卑南族祖先……高山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则通用汉语言。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老、纯朴的高山族人民尽管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也无法突破自己世代生存的狭小天地并溯及到本民族真正的源头。

根据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由氨基酸进化到高级生物要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台湾山脉的最后形成,不过是近二三百万年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凭本身产生人类。显然,台湾最早的开发者是左镇人,而左镇人是从祖国大陆迁徙过去的。

1.5万年前,海平面低于后世130米,3万年前则应更低一些。台湾海峡平均深度80米,那时当在海平面之上。因此,左镇人可以很顺利地由大陆经过长途跋涉走过这块低洼的陆地进入台湾。

另外,在福建的清流、漳州和东山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时间虽比左镇人晚,但从牙齿结构和体质形态上看,也属于同一起源。清流 位于我国福建省西部。古属黄连峒。周代、春秋末为闽越地。秦代属闽中郡。1098年,宋代提刑王祖道巡视郡县宁化麻仓里清流驿小憩,爱其山明水秀,认为宁化地界广远,难于管理,呈文上奏划宁化6团里、长汀2团里置清流县,以“溪流回环清澈”故名。

古地理学研究证明,旧石器时代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成一片的,“左镇人”是从祖国大陆东南经过长途跋涉,先到达台湾西部,再向南迁移到一处四面青山环绕和溪水明澈的地方,这就是后来的左镇。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台湾最早的人类来自祖国大陆,他们带去了华南的原始文化。可是当时尚未发明水上交通工具,而在海峡中南部横亘着一条浅滩带,由台湾浅滩、南澎湖浅滩、北澎湖浅滩和台西浅滩组成,称为“东山陆桥”,一般水深不超过40米。原始人类就是通过“东山陆桥”去到台湾的。

首先,地球史证明海平面存在升降交替的状况。地球有冰期与间冰期频繁交替出现的演变规律,相对应的是冷暖气候的交替变化。冰期到来,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间冰期到来,气温回升,海平面也上升。在台湾最高的玉山一带发现的贝类与鱼类的化石,说明间冰期时这里曾是一片汪洋。

其次,台湾海峡水较浅,海平面只要下降40米,浅滩带就能露出■旧石器时代遗留的古化石海面。现台湾海峡水深均小于100米,有四分之三海域水深小于60米。以现实海平面为准,结合全球性冰川活动和气候波动研究,冰期以来台湾海峡海平面有3次下降幅度可能超过40米,说明东山陆桥的存在。

另外,左镇人很可能是“山顶洞人”的一支。尽管周口店龙骨山距离台湾十分遥远,但是,由于生活习性和索取食物的方式所致,古人类是非常擅长奔走的。山顶洞人遗存中的海蚶壳,说明当时他们的活动范围已远及海边,并且极富开拓精神。

这些都说明了,至迟在距今两三万年以前,台湾岛上就已经开始有人类居住了。“左镇人”是西部“长滨文化”的主人。长滨文化是台湾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因此,左镇人可能也是使用石片、砾石器和骨角器、以渔猎维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阅读链接1970年夏季,台湾当地居民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溪谷采到一件灰红色的古人类化石。1971年初冬,由古生物化石的业余收藏家郭德铃在菜寮溪的臭屈河谷地层找到了另外一件人类化石。1972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宋文薰偕同台湾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到菜寮溪发掘古生物化石,并顺道参观郭德铃的化石收藏品。在很偶然的机会中,宋文薰发现这些收藏品中有一件疑其为人类头骨的化石。该件化石由日本学者鹿间时夫带回日本做鉴定,认为这是一件距今3万年至1万年的人类头骨右顶骨残片化石。1976年,关于这些头骨化石的报告正式在《日本人类学会期刊》上发表,由于该批化石都是在左镇附近找到的,于是将这些化石的主人定名为“左镇人”。新旧石器文化荟萃宝岛

旧石器时代有台湾东部与恒春半岛的长滨文化与西海岸中北部的网形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有大坌坑文化;中期有北部的圆山文化、芝山岩文化、讯塘埔文化。■台湾恒春半岛

中部的牛骂头文化和南部的牛稠子文化以及东部的绳纹红陶文化。晚期有北部的植物园文化,中部的营埔文化,南部的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东部的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冈山文化等。台湾东部与恒春半岛的台湾第一个旧石器文化长滨文化,发现于台湾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八仙洞包括大大小小10多个洞穴,其中的乾元洞、海雷洞、潮音洞出土了石器和骨器。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斫器。骨器有长尖器、骨针、骨锥、骨铲等。据研究,长滨文化的居民■石器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长滨文化的石制品以硅质砂岩、橄榄岩、石英岩、石英和玉髓等砾石为原料。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较少。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斫器。刮削器 是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制成的一种切割和刮削的工具。因形状不同,可分为长刮器、短刮器和圆刮器等。这种刮削器的用途很多,主要是在分割禽兽的肉时使用,可以用来切割肉、刮掉骨头上的肉。另外也可以用来制作木制品、竹制品,比如刮去树皮制作棍棒,制作箭等。

刮削器和尖状器多用较小的石英石片制成;砍斫器是将砾石从一面或两面加工而成,比较粗糙,有修整和使用痕迹。骨角器较丰富,共100多件。有长条尖器、一端带骨关节的尖器、有孔骨针、两头尖的骨器和长条凿形器等,此外还有兽骨和木炭。

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其石器在类型及制作技术上,与我国南方许多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没有多大差别。尤其是砾石砍斫器,与湖北大冶石龙头旧石器地点、广西百色旧石器地点出土的更为接近。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和高雄林园乡的凤鼻头遗址为典型。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但仰韶文化以陕西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

所有的遗址位置大多都是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们的生产活动为捕捞鱼类、猎取野兽、采集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并从事原始的农耕。该文化遗址主人是大陆南部至东南亚最早从事农耕的居民的一支。

大坌坑遗址中石器不多,遗物以陶器为主。年代约在1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与华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大致相当。大坌坑文化遗迹在大陆东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发现。

我国东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绳纹陶器为代表的一种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这种文化的一个环节。

圆山文化以台湾北部台北盆地为中心并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区,持续达2000年之久,其主要遗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数的青铜器。经对圆山贝丘上层和大坌坑上层遗物测定,其流动年代在公元前2560年至公元50年之间。

圆山文化是继大坌坑文化之后,兴起于台北盆地北侧的地方性■石制农具文化。主要遗址包括台北圆山贝丘遗址上文化层、芝山岩遗址上文化层、关渡遗址下文化层、八里乡大坌坑遗址上文化层、五股乡慈法宫遗址上文化层、中和市尖山遗址,大致分布淡水河两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阶地,并可能沿着基隆河谷分布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圆山贝丘的面积很大,包含极为丰富。这一遗址分上、下两层,下层属于大坌坑文化,上层为圆山文化。根据年代显示,圆山文化的年代虽然持续时间很长,达2000年以上,但是文化相貌却改变很少。圆山文化遗址除圆山贝丘上层■台湾出土瓷器酱釉杯以外,还兼容大坌坑遗址的上层、台北盆地南缘土城乡的土地公山,另外还有芝山岩、大直、尖山等数十处。它以台北盆地为中心,广布台湾北部。芝山岩 台北市士林大直一带的独立小山丘,当地人也称此山为“圆山仔”。18世纪,大量福建漳州移民移居该山丘附近,因其小山丘风景很像漳州芝山,故以芝山岩为名,除此,一般来说,该地名命名方式与山顶上的芝山岩庙宇也有很大关系。

圆山文化的主要遗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数的青铜器。

在石器中,有石锛、石斧、石锄、箭头、石网坠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的先进性及其与祖国大陆的渊源极深。

有肩石斧亦不例外。它与有段石锛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普通石斧的高级形态。据考证这种石器在我国福建光泽、浙江杭县、广东陆丰以及海南岛等地均有发现。而且石斧两肩与柄的折角多成直角,与圆山发现的相同。

圆山石斧与华北、辽东等地所发现的形式也极其相似。因此,从其形制和分布范围看,系由大陆传入台湾。圆山文化中的陶器,质料多含细砂,以棕灰为主颜色,有的刷上棕黄色;有印纹,涂红彩;器形以碗和簋为主。据考证,这些陶器,除圈足、涂彩两点外,在台湾无祖型。而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出土的黑陶、彩陶、印纹陶却十分相近。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尤其是数量最多的陶簋,在器形上酷似盛行于大陆商周时代的双耳圈足青铜簋,显然系由其脱胎而来。此外,在圆山文化的各处遗址均未发现铸铜的痕迹,但是却有少量的青铜器。共3件,一件表现孔雀头部的青铜器,一件手环残片,还有一件两翼式青铜箭头。

尤其是那箭头,在没有大规模青铜冶炼和可观的铜产量的地方,是绝不可能以青铜制造这种消耗极大、不易回收的一次性工具的。这枚箭头与殷墟大量的青铜镞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它不仅证实了圆山文化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确实存在着,甚至能感觉到这种交往并不局限于沿海各省,它已纵深至广阔的内陆,而且很有可能,那时,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触角,已经直接触及■台湾出土瓷器了台湾。安阳殷墟五号墓的7000多枚海贝残骸的化石,似也暗示着这一事实的存在。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他许多发明。台湾原始社会以渔猎为主,青■台湾出土瓷器青花花蓝纹盘铜箭头出现于台湾的进步意义显而易见。在同一遗址发现的大量板岩箭头和骨角箭头,明显带有模仿它的痕迹。

卑南文化位于台东县卑南乡南王庄北侧,发现大量的石棺墓葬群,有上万件遗物,是台湾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类遗址。

卑南遗址中的大量石器,外表都十分光滑细致,棱角突出,比例对称。不论是石刀、石镰、石凿、石锛、石镞或其他石器,制造水平颇高,可谓精琢细磨,是新石器时代最盛期的代表性石器。

陶器有纺锤、陶壶、陶罐、陶杯及大量陶片。此外还有玉环、玉玦、玉簪、管珠等饰物。经测定,该遗址为3000年前的文化遗存。阅读链接从出土器物的外形与制造水准分析,卑南文化虽带有若干恒春半岛文化的要素,但已有相当大的进步,与浙江的良渚文化、福建的昙石山文化和江苏的青莲岗文化相近似。从后世泰雅族使用的编织技艺、阿美族舂米用的石杵与卑南遗址发现的同类器物极为相似这一点来推测,这两个民族可能与卑南文化人有某种联系,但谁为其后裔,一直尚无定论。台陆的桥梁凤鼻头文化

凤鼻头文化分布于我国台湾省中南部海岸与河谷地区,跨越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其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1600年。其典型代表是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台湾野柳地质公园

凤鼻头文化呈现了台湾西南部史前文化之发展。就类型而言,这一文化在时间上可分3期:自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为第一期,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为第二期,自公元初年至16世纪汉文化大量传入为第三期。3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都呈现着鲜明的大陆风格。■古代陶器

凤鼻头也称“中坑门”,位于高雄市林园区中门里中坑门聚落北侧,凤山丘陵南端前缘缓坡处,为一处海升后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台地,至今约有3500年至2000年的历史。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房屋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布置,地势低洼潮湿。这种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于其上立柱架梁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凤鼻头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之大坌坑文化、绳纹红陶文化、夹砂红灰陶文化及凤鼻头文化等不同文化,遗址面积也非常广泛,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

第一期以细质红陶为主要特征,分布于大肚山至鹅銮鼻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县牛骂头遗址下层、南投县草鞋墩遗址、高雄县凤鼻头遗址的中层、屏东县的垦丁和鹅銮鼻遗址。

在遗址的居住区,发现一处房子的遗迹,长方形,东西向,看上去是干栏式建筑。在台南市的一个遗址里,还发现了粟粒遗迹。鼎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

从农具和粟粒看,那时台中、台南的远古居民的生活,已经从以采集渔猎为主,发展到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墓葬中已有石板棺,还有精致的陶器作为殉葬品。一些齿骨上有了拔牙的痕迹。

这一带红陶质地细腻,不含粗砂,色泽橙红或深粉红。橙红的多磨光,深粉红的多未经研磨。从制作工艺看,多以泥条或泥环盘结叠筑,外面抹平。

陶器纹饰有绳纹、席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个别陶片上还绘有深红色的勾连形图案或平行线。

陶器的器形主要有碗、盆、壶、瓶、罐、鼎等。这些红陶酷似祖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原始文化遗存。

如果将凤鼻头文化与我国青莲岗文化,特别是较早期的青莲岗和马家浜文化中的红陶陈列在一起,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海峡两岸,原来竟是一群“同胞姐妹”。所不同的,只是来自凤鼻头的一群更“年轻”一些。

第二期以素面和刻纹黑陶为主要特征,广泛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各地。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县营脯、南投县大马璘、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高雄县大湖贝丘、桃仔园贝丘以及凤鼻头贝丘的第三、四层等。■绳纹陶斝

从遗址的分布与遗存看,这种黑陶文化所使用的自然资源要比红陶文化为广:

其一,黑陶文化的遗址不仅分布于海岸和河口的台地,而且伸入了河流的中游地区与高地。

其二,黑陶文化遗址多有贝丘,说明这个时代的住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规模,比上一期有显著扩大。

其三,黑陶文化在岛内各地的变异较大。尽管名之为黑陶,在同一风格之下,却还有红陶、橙黄陶、彩陶、棕陶等各种形制。

这种变异应视为各遗址住民对本区域特殊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所致。黑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是各遗址均有发现的黑皮磨光陶。该陶通体打磨、光泽黑亮、质硬胎薄。最薄的仅两三毫米。显示了较高的制作水平。黑皮磨光陶以轻便和单位容量大而著称。

另外,在制作技术方面,黑陶文化中首次显示了使用慢轮修整的痕迹,这对于台湾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以印纹和刻画纹灰黑陶为主要特征,所代表的年代约在公元初年至公元十六七世纪之间,由于年代的晚近和汉文化的大量涌入台湾,这一期的原始文化遗存大都被近、现代文化的潮水淹没了。从已发现的陶器看,其特征为:灰、黑几何印纹陶,以方格纹为主。这种陶器不仅与华东青莲岗、福建昙石山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在我国江南地区分布极为广阔。几何印纹陶的创造者是古越族,越族第三次大举赴台是公元前110年以后的事情,这一时间与凤鼻头第三期文化的考古年代大致相合。而且很有可能,渡台之后的越人与大陆越人始终保持着经常的联■原始陶器系,这种民族交流必然促进文化的交流。■中国古代陶器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陶器遗存有限,但在上述各遗址中却普遍伴存着铁器和玻璃珠。在北部高山族平埔人世居的处所,甚至还发现了当年采矿铸铁的遗存。这说明台湾平埔人与汉人颇有渊源,受汉文化影响深重。其铸铁技术是由大陆传入无疑。

从凤鼻头文化的发展不难看出,台湾的古文明和祖国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古文明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阅读链接1965年,考古学者张光直曾有计划发掘得知,凤鼻头遗址有大坌坑文化、绳纹红陶文化、夹砂红、灰陶文化等不同文化,遗址面积亦广,为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1991年,黄士强与刘益昌两位教授针对遗址范围与文化做研究,其所出土的遗物为台湾南部地区较早发现的,并涵盖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之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凤鼻头型及凤鼻头文化3个文化层,呈现台湾西南部史前文化之发展。金属器时代文化得到发展

台湾进入金属器时代之后,远古文明得到继续发展,如北部的十三行文化;中部的番仔园文化、崁顶文化、大丘园文化;南部的茑松文化、龟山文化;东部的北叶文化、静浦文化等。

由于十三行遗址在台湾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通常将台湾北部地区史前时代晚期文化通称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遗址之外,位于台北中山的西新庄子遗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十三行潘趣酒碗

十三行文化属于北台湾地区的金属器时代,时间大致从2300年前开始,到汉族人进入本地区之后才结束,是台湾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先民制陶生活场景

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石器减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无刃器。从遗址中的铁渣、矿石等矿物,显示当时人已知炼铁。除了石、铁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红褐色夹砂陶,特征是手工制作,含细沙,火候高、质地坚硬。几何纹 由几何图案组成有规律的纹饰。春秋战国时期,几何纹在其他纹饰衰退后成为主体纹饰。几何纹主要有连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云雷纹等。盛行于商周,汉代仍沿用。

如果以史前文化较宽的定义而言,台湾北部地区拥有赤褐色或浅褐色拍印几何纹硬陶的史前遗址,都属于广义十三行文化的范畴。

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区,在西海岸地区由淡水河沿着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东则沿着北海岸、兰阳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莱平原北侧的三栈溪。陶器 是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根据时间、分布区域及文化内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区分为早、晚两期及7个不同的类型。其中早期年代为距今2000年至1000年之间,包括十三行类型、后龙底类型、番社后类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内,包括埤岛桥类型、新港类型、旧社类型与普洛湾类型。番仔园文化约存在于2000年前到400年前,分布于台湾中部,包括大肚台地、八卦台地与苗栗县南部等地。其名称来自台中市大甲区一带的番仔园遗址。另外,惠里来遗址共发掘13个探坑,发现遗址中至少有两个文化层的堆积。根据分析,分别距今约3690年及1320年,属于牛骂头文化及番仔园文化,而且两个文化层均发现许■古代龟甲多灰坑、柱洞、兽骨及其他重要资料,推测惠来里遗址在史前时代可能为居住性聚落。弦纹 古代陶器纹饰。纹样是刻划出单一或若干道平行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弦纹广泛应用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

以灰黑印纹陶为代表的番仔园文化层除了兽骨、龟甲及稻米遗存之外,还发现距今约1300年的3具墓葬,一具为未成年男童,另外两具为成人,葬姿为俯身葬,是一种流行于铁器时代的葬姿,大部分没有陪葬品。

茑松遗址位于台南永康乡茑松村境内,为南部茑松文化的代表遗址,是一个贝冢遗址。文化层虽厚,但上下几无变化,仅有一个文化层,年代因石器极少又有铁器的出现,因此推测应该已进入铁器时代,可能起自公元前后,延续至十六七世纪汉族人大量来台之前,为南部地区最晚的一层史前文化。

茑松遗址的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19坑,所得遗物极为丰富,包括4万余件陶质标本,陶容器占大多数,可分为红色陶和黑色陶,其中又以素面夹砂红陶为主。八卦 起源于人文始祖伏羲,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3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8种不同形式,叫作八卦。

另外重要陶质标本还有陶支脚200多件,大量的陶环近3000件以及陶制鸟头状器37件等,石器极少。另外还发现3件铁器残片,数片人骨,9颗人齿及大量的贝壳和兽骨。

龟山文化也是台湾金属器时代文化典型代表,年代约当为距今1500年前。这个文化的代表性典型遗址为位于屏东恒春半岛的龟山遗址。云雷纹 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龟山文化的器类中,除了陶器外,也出现刀、枪头及箭头等铁器、骨角尖器、铜环、玻璃珠,以及贝刮器、贝饰品等遗存。

其中陶容器中又以少量带有特殊形制的纹饰,如以压印、刻画或刺点纹堆叠成的人形纹、弦纹、云雷纹、几何纹与条纹为其典型之特征。

除此之外,这个文化也有相当丰富的生态遗留,其中又以鹿科动物骨头与丰富的贝类遗留最为显著,针对龟山遗址的资料,有利于研究有关海洋适应的课题。

龟山文化主要分布于恒春半岛、台湾东部与绿岛地区,除了龟山遗址外,尚见于台东县太麻里乡■原始陶器山棕寮遗址、旧香兰遗址,卑南乡初鹿遗址、绿岛的公馆鼻遗址,而后壁山第一史前遗址也有少量发现,遗址似有呈点状分布的情况。其中旧香兰遗址同时发现有三和文化与龟山文化的器物,其年代延续时间较长,距今2310年至1340年间,部分龟山式陶器与石刀、骨角器上出现的蛇形纹饰,尤其与排湾族传统陶罐上类似的百步蛇式样,或可作为进一步讨论龟山文化与原住民间之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阅读链接台湾史前文化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台湾一个很重要的议■古代陶器题。而茑松文化一般被认为与台湾西南部西拉雅平埔族有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茑松文化的年代据推测可延续至汉族人大量来台以前,与平埔族存在的年代可以相接。而分布的地区又与西拉雅族的分布地相符,再加上茑松遗址的遗物中有两件代表性的遗物被认为与西拉雅族的信仰有关,一是形制特殊的小陶罐,二是陶制的鸟头形器。小陶罐体积小、容量有限,且制作精细与鸟头状器皆被认为不具实用价值,推测可能是宗教器具,而西拉雅族正巧有祀壶的信仰,主要是在公廨或住宅内,以壶盛清水加以祭拜,并在公廨屋顶的两端插上木制的假鸟。茑松遗址的小陶罐与鸟头状器便可能是茑松文化具有祀壶信仰的证据,因此一般认为茑松文化与西拉雅平埔族有关。文化传承开发宝岛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官兵到达“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3次出师台湾,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宋元时期,汉族人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三国及唐宋对宝岛的开发

我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宝岛台湾,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台湾明确称为夷洲。三国时的吴国立国于江南,领域包括会稽及东南滨海地带,和海外的关系极为密切,造船事业与海上交通的发达都超过了前代,所以孙吴政权对于海上经营颇为注意。

据《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230年春,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去探求夷洲及其他诸洲。由于另外几洲绝远,没法到达,只到了夷洲,经年而还。这是大陆王朝开始经略台湾的一件大事。又《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记载,由于上万甲士到达夷洲,而且停留将及一年,自然增加了吴人对夷洲的知识。三国形势图

沈莹是三国时代吴国丹阳太守,在其268年至280年所著的《临海水土志》中,对于“夷洲”又提供了以下的线索:

夷洲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两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

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能作细■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布,亦作斑纹。布刻画,其内有文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章,好以为饰也。基业。19岁时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

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隋代,隋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炀帝杨广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581年,他被立为晋王,600年立为太子,604年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1300多年前,隋炀帝曾先后数次派遣官兵渡海到达台湾。隋代称台湾为“流求”。关于台湾和大陆这时期的往来,可以从《隋书》的文献上得到证实。流求 台湾岛旧名。我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时间可以上朔到1000多年以前。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17世纪以后,我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清光绪十九年时,总数已达到50.7万余人。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台湾社会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

隋炀帝是一位有志于海上远略的君王,他即位之初的607年,有一位海师何蛮就说东方海中有烟雾依稀的所在,于是隋炀帝命羽骑尉朱宽偕同何蛮入海求访,结果就到达了流求,即台湾。《隋书·流求传》这样记载此事:

大业元年,海师何蛮等言,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三年,炀帝命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因到流求国。■隋炀帝铜雕壁画

这一次因言语不通,只是带着一名当地人而返。炀帝深感不满,于是第二年再令朱宽前去慰抚,仍无所成,仅取回了流求人的布甲。

两次和平招降不成,隋炀帝下令武贲郎将陈棱为统帅,朝请大夫张镇州为他的副手,再次入流求。

610年,陈棱和张镇周率万余人自义安即广东潮州出发,可能是因风势不顺,或者是航程有误,一个多月才到了高华屿,即澎湖群岛中的花屿,又航行3日,才到流求。

远征军到达的地点可能是鹿港,首先接触的为台湾的平埔番。■台湾原住居民服饰此次进军,吸取上次语言不通的教训,募有昆仑人担任翻译。平埔番人初见船舰,以为是商旅,相继前来贸易。经昆仑人宣布来意,令其降服,酋长拒绝,于是陈棱决定诉之武力。

在击败了流求首领欢斯渴刺兜和欢斯老模,后来,带着数千名当地人回到大陆。关于这次远征情况,《隋书·陈棱传》和《隋书·流求国》有记载。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在当时已有大陆商人在那里通商,所以当地居民见到船舰才习以为常,这说明那时大陆人民早已经常地和台湾有贸易往来。

另外,这次远征也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台湾状况的机会,为《隋书·流求传》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也为大陆对台湾的了解增添了新的内容。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及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3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明清时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同时,隋朝时我国关于台湾的知识则较三国时代更进一步。所以《隋书·流求国》关于台湾番族的人物、姓氏、政治组织、居处建筑、战阵攻斗、武器用具、男女服饰、性情相貌、风俗习惯、文化礼仪、赋税刑罚、起居饮食、宴会歌舞、婚丧嫁娶、树木鸟兽、垦殖农作、宗教信仰等能有长约千字的描写叙述,均与实际的情况相符。隋炀帝远征台湾时期,当地的原住民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生活阶段。根据《隋书·流求国》所记载,那时台湾原住民的社会生活状况是这样的:他们从事渔猎和较原始的农业生产,其耕作方式虽“先以火烧,而引水灌”,懂得用烧荒草来肥田和引沟渠灌溉的方法来增加生产,但其所用的农具较原始,是“以石为刃,长尺余,阔数寸,而垦之”。所■《隋书》种的农作物以“稻、粱、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为主。部落 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

同时,他们虽“多猪鸡”,但“无牛、羊、驴、马”,还不知利用畜力来耕作,但已知驯养猪、鸡等动物为家畜,而且“于木槽中曝海水为盐,木汁为醉,酿米面为酒”,已知将农产品加工,出现了家庭手工业。

台湾当时社会还停留在部落时代,文化较低,没有文字,只是“望月盈亏以纪时节,候草荣枯以为年岁”。其社会组织是以村为单位,“村有鸟了帅,以善战者为之,自相树立,理一村之事”。箭 又名矢,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箭的历史是伴随着弓的产生,远在石器时代箭就作为人们狩猎的工具。传说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这是有弓矢之最早者。

而且几个村组成“洞”,所谓“洞”,就是部落,“洞有小王”,“诸洞各自为部队,不相救助”。统率诸洞者称为王,王所居住的地方,“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其大一十六间,雕刻禽兽”。

由于这时没有朝廷,所以“无赋税,有事均税,用刑无常准,皆临时科决”。当时所用的武器“有刀、箭、剑、铍之属。其处少铁,刃皆薄小,多以骨角辅助之。编苎为甲,或用熊豹皮”。

关于部落战争,“国人好相攻击,人皆骁健善走,难死而耐创”。对于战死的人,重视骷髅,“王之所居,壁下多聚骷髅以为佳,人间门户上必安兽头骨角”,“或悬骷髅于树上,以箭射之”。■农业耕种模型

当时台湾原住民服饰为“织斗缕皮并杂色苎及杂色毛以为衣,制裁不一。缀毛垂螺为饰,杂色相间,下垂小贝,其声如佩”。在体饰方面,“男子拔去髭鬓,身上有毛之处亦皆除去;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