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7 01:52:1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注:本试题部分题目不全,我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完整版试题,如有更新,学员可通过自动升级获取最新内容。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中国画家中,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的是(   )。

A.刘海粟

B.徐悲鸿

C.林风眠

D.丰子恺【答案】B【解析】徐悲鸿把西方艺术学院制度完整的引入中国,建立了较正规、系统的教学体制,而且身体力行的推行素描训练和艺术要以写实方法表现生活的教学主张;刘海粟开创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林风眠主张“调和中西”;

2.《竹林七贤图》最初的材质是(   )。

A.绢

B.纸

C.石

D.砖【答案】D【解析】《竹林七贤图》指的是在南京西善桥考古发现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此画作是现存最早的竹林七贤的组画。

3.下列不属于民间剪纸的常见纹样的是(   )。

A.锯齿型

B.菱龙型

C.月牙形

D.柳叶型【答案】B【解析】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涡状纹、云纹等,而菱龙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4.下列属于宋代画家作品的有(  )。

A.《江亭山色图》

B.《夏山高隐图》

C.《万壑松风图》

D.《富春山居图》【答案】C【解析】《万壑松风图》是南宋画家李唐的作品。A项,《江亭山色图》是元代倪瓒的作品;B项,《夏山高隐图》是元代王蒙的作品;D项,《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的作品。

5.黄宾虹写生稿中山石的主要皴法是(   )。

A.披麻皴

B.雨点皴

C.斧劈皴

D.解锁皴【答案】A【解析】黄宾虹早期山水画作品中学习董源、巨然的披麻皴。

6.如图1,该作品属于哪种浮雕(  )。图1

A.印度浮雕

B.古埃及浮雕

C.亚述浮雕

D.古希腊浮雕【答案】C【解析】此图为《垂死的母狮》,为古代两河流域亚述时期的浮雕作品。

7.该作品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  )。(缺图)

A.动态

B.色彩

C.质感

D.光感【答案】C

8.委拉斯贵支与毕加索都有作品《宫娥》,画风差异很大,毕加索的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毕加索,属于现代主义中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等;委拉斯贵支,17世纪西班牙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宮娥》《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纺织女》等。

9.不属于塞尚画作的是(  )。

A.玩纸牌者

B.麦田上的乌鸦

C.有苹果和橘子的静物

D.圣维克多山【答案】B【解析】《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的作品。

10.不属于《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的是(   )。

A.高远

B.深远

C.长远

D.平远【答案】C【解析】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分别是在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11.属于复色的是(  )。

A.红色

B.绿色

C.褐色

D.黄色【答案】C【解析】复色用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产生出来的颜色,红色与黄色是三原色,绿色是间色。

1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造化指的是(   )。

A.人物

B.自然

C.建筑

D.静物【答案】B【解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

13.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下面简称标准)课程系列名称的是(  )。

A.现代媒体艺术

B.现代设计艺术

C.现代造型艺术

D.现代装置艺术【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系列名称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14.微电影在《标准》中属于(  )。

A.电影、电视模块

B.网络、摄影模块

C.电脑、设计模块

D.摄影、摄像模块【答案】D【解析】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现代媒体艺术包括摄影、摄像与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微电影是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属于摄影、摄像。

15.《标准》中提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其主要指向的学习活动是(  )。

A.造型表现

B.美术鉴赏

C.书法创作

D.工艺制作【答案】B【解析】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16.依据《标准》在美术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的理念是(   )。

A.艺术观念与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B.绘画基础和绘画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C.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的学习和运用

D.艺术思维和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答案】A【解析】《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17.《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选择性”目的是(   )。

A.成就学生的艺术家梦想

B.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C.培养学生多种美术技能

D.实现学生作品多样化【答案】B【解析】《标准》中指出: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18.张老师在《走进敦煌》的教学中,在教室墙壁上布置敦煌壁画图片,播放敦煌的主题音乐和影像,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情境法

D.讲授法【答案】C【解析】情境法是遇过情境创设,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且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空间,在教学中与各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再现了视觉直观性,易于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19.王老师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鉴赏课中,发现学生对画家作品风格感兴趣,因势头利导,将启发学生识别作品风格作为教学目的,此教学行为的目标取向属于(  )。

A.生成性目标

B.预设性目标

C.表现目标

D.行为目标【答案】A【解析】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传造性表现,注重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的表现,更加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行为目标也称作业目标,是指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

20.美术鉴赏课上,徐老师将十几幅民间木版画分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大家在认真观察和分析画面细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集体讨论并尝试回答。这一学习方式主要是(  )。

A.接受性学习

B.技能性学习

C.社会性学习

D.探究性学习【答案】D【解析】探究性学习又称发现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组织、参与和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

21.《战争与和平》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知道《格尔尼卡》所运用的造型元素属于的目标元素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体验与创造【答案】A【解析】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额表达方式和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本题中指出的“知道《格尔尼卡》所运用的造型元素”属于对美术语言的了解,属于知识与技能。

22.下列选项中适合篆刻技法学习的直观方法是(   )。

A.讨论

B.记忆

C.讲述

D.示范【答案】D【解析】示范是教师或示范者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显示完成一项工作和制作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法,而篆刻技法是需要学生掌握工具与专科的刀法与刻法,故选择D项示范法。

23.略

24.略

2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倡导“成就性成长记录”,其性质属于(   )。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绝对评价

D.横向评价【答案】A【解析】《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

26.某教师在微电影拍摄教学中,对学生拍摄的样片进行分析,在肯定学生拍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选拔性评价【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尚在进行发展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教学过程,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完成以后对教学活动的最后结果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枓夹。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贾科梅蒂的雕塑特色是什么?

答:贾科梅蒂的雕塑特色表现:(1)贾科梅蒂是瑞士著名雕刻家、画家。曾经受弗洛伊徳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也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感兴趣。(2)贾科梅蒂的離塑作品主要表现人的孤独无援和“空无”的忧伤,反映出经历了残酷的二战之后人们心灵所遭受的创伤以及他们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艺术家在领悟传统和研究现实的基础上将雕像的量、块观念加以舍弃,把线作为人的基本组成因素,刻画出瘦长、憔悴,像幽灵似的人体,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刺激和深刻的印象。以图唤起人们对人的生存的关注,代表作品《走着的人》《工作中的男人》等。(3)贾科梅蒂在雕塑上的贡献不仅仅是他创造出的瘦长单薄的人物形象,重要的是他在雕塑上富于创造性地探索和革新精神,并由此扩大了雕塑表现和审美的领域。

28、如何开展“现代媒体艺术”的教学活动?

答:(1)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网络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视觉艺术形式。该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点脑设计。(2)具体开展该模块教学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①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②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③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④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电脑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和三维立体设计)。

⑤选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⑥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⑦学习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29.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书法模块的“学习活动建议”,从书法鉴赏、书法知识理解、材料工具应用及创作实践等方面谈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答:《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书法模块的学习提出以下建议:(1)书法鉴赏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2)对于书法知识的理解方面则可以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3)材抖工具的应用以及创作实践上则建议尝试使用不同的毛笔、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纸、刻石等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并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书法、篆刻作品。

30.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提倡成长记录评定”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对于“提倡成长记录评定”的内容和意义做了如下说明:(1)成长纪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两类。成长记录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枓等)、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2)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李老师在讲授“大众美术文化”时,考虑到教材内容距离高中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于是以春晚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听赏进行导学,并通过展示自己童年时期的老照片来与学生共同讨论“时光飞逝”的现象,学生因此对当前社会流行文化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且,当李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卡通元素为自己设计文化衫时,这些平时忙于紧张文化课学习的高中生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创作了许多自己喜爱的文化杉,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问题:分析李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借用当下社会流行元素进行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答:(1)李老师这样做的优点在于:①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做出筛选,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课程内容更具可操作性;②李老师通过播放取曲、展示老照片等一系列手段进行情境创设,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当前杜会流行文化的了解与认识;③李老师在学生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喜爱的文化衫,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也提离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2)李老师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弊端:①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无论是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李老师显然忽略了这一点。他只是单纯地将课题进行导入,并未深入向学生介绍究竟什么是“大众美术文化”,“大众美术文化”包含了那些内容等问题,忽略了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讲解。②从《大众美术文化》这一课题上不难看出,该课涉及的美术文化肯定不止一种,但李老师在授课期间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压力,只选取一种美术文化形式让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未免显得单一。③在学生创作环节,李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中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其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建议李老师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应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选择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32、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黄老师为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抽象的美术理论,首先选用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图5)和当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村飞瀑》(图6)两幅作品的印刷品分发给同学们,并对作品的题材、技法、意境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大家对这一美术理论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图5图6

问题:请分析本课教学环节设计的优点(8分),这节可还可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列举至少4种属于直观方法的教学手段(12分}

答:(1)美术鉴赏学习模块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黄老师在帮助学生“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较为抽象的美术理论时,通过向学生展示古今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题材、技法、意境等进行直观感知、对比与分析,从而顺利的导入课程,其优点在于黄老师在进行美术鉴赏学习模块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更易于学生理解的直观演示法,使学生在上课之初能够对“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概念有初步了解,并在其间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从而为接下来抽象美术理论的讲解打好基础。(2)四种属于直观法的教学手段有:观察法、演示法、参观法、示范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的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三个课程提问

PS:所提供教材题目为《几种简单的肖像拍摄方法》

答:《几种简单的肖像拍摄方法》教案

课题:几种简单的肖像拍摄方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什么是肖像拍摄,初步掌握几种肖像拍摄的技术与技巧。拍摄一张或者一组肖像摄影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多练习静态肖像拍摄,打好基础,逐步学习抓拍的技术要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表现生活中的人物的瞬间。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掌握几种肖像拍摄的技术与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抓拍的技术要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示范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准备:数码照相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一组肖像摄影作品,请同学们说一说里面的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表情等,谈一谈他们的感受。引出课题《肖像摄影》,并简要解释什么是肖像摄影。(2)新授:出示一组其他班级学生的肖像摄影作品,谓同学认真观察并思考:你们认为这些肖像摄影作品好不好?为什么?

在同学讨论评价后,老师总结在进行肖像摄影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自然光条件下的拍摄时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被拍摄者:拍摄时要注意视线的高度;在人物侧面受光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反光板来降低反差,减少阴影。

②一盏灯加反光板的拍摄,注意安放的位置、补光等。(3)练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4)深入探究:在初步掌握肖像摄影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对其他进行活动的同学进行抓拍,提示注意安全、注意神态的捕捉,时间为15分钟。(5)小结作业:完成校园拍摄后,组织学生回到班级。赞扬同学们的表现,指出学生摄彩作品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拍摄一张或者一组生活中的肖像作品。

板书设计:几种简单的肖像拍摄方法

光线

神态

视线

课后反思: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精选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画家中,(  )被誉为新古典主义的先驱。

A.普桑

B.大卫

C.安格尔

D.米勒【答案】B【解析】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是新古典主义宗师。代表作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等。

2.下列各项中(  )不是美术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

A.构图

B.颜色

C.情节

D.尺寸【答案】C【解析】美术形式包括:颜色、线条、构图、尺寸、动态等。情节不属于美术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

3.书法艺术其主要书体不包括(  )。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美术字【答案】D【解析】美术字不属于书法的书体。书法艺术书体主要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4.在鉴赏活动中有目的地选取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特点属于(  )。

A.情境法

B.比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答案】B【解析】比较法是有目的地选取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特点。

5.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雕塑的分类。

A.圆雕

B.浮雕

C.透雕

D.浑雕【答案】D【解析】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类。

6.用线条勾画形象,十分重视笔墨技法,采取散点透视的绘画种类是(  )。

A.中国画

B.油画

C.版画

D.年画【答案】A【解析】中国画主要用线条勾画形象,十分重视笔墨技法,采取散点透视的观察与表现方式。

7.《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课中“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是(  )。

A.通过欣赏若干中外具象艺术著作,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作用

B.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分析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C.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

D.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答案】C【解析】“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8.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运用的是(   )。

A.焦点透视

B.成角透视

C.平行透视

D.散点透视【答案】D【解析】《清明上河图》采用了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的手法。

9.光线、环境及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被称为(  )。

A.固有色

B.环境色

C.光源色

D.色彩对比【答案】B

10.构成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  )。

A.美术形式

B.美术造型元素

C.构图

D.体积【答案】A【解析】美术形式是构成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形式,艺术家就不能将现实及其头脑中的意象、理念表现出来。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注意的关键点的是(  )。

A.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

B.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C.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D.思维激发是否在学习创作中生成【答案】D【解析】D项应该是思维激发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12.活动雕塑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创始人是(  )。

A.约瑟夫·帕克斯顿

B.维克多·瓦萨雷丽

C.史密森

D.安德利亚【答案】B【解析】活动雕塑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创始人为维克多·瓦萨雷丽。其特点在于借助各种外力,比如空气的流动、水力以及机械动力等产生形体上的变化或者空间中的位移,使平面化的雕塑具有空间的美感。

13.美术是一门注重(  )的学科。

A.体验和实践

B.生活和感受

C.体验和生活

D.体验和感受【答案】A【解析】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4.近代“岭南派”的代表画家有(   )。

A.吴昌硕

B.赵望云

C.齐白石

D.高剑父【答案】D【解析】20世纪初,伴随着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广东出现了以革新传统绘画为己任的“岭南画派”,其领袖人物是被称为“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15.美术形象的静止性,又必然带来(  )的特点。

A.永久性

B.流动性

C.瞬间性

D.相对性【答案】C【解析】因为它不能表现运动和情节发展的过程,只能表现出任何题材的瞬间状态,这是一种局限性。

16.透视的方法是依据人的视觉成像(  )原理。

A.近大远小

B.消失线

C.消失点

D.视点【答案】A【解析】透视法通常是指焦点透视法或者叫线性透视法,这种方式要求画家如同使用照相机一样,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对象。观察者的眼腈位置被称为目点,而所观察到的事物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缩形现象。按照缩形的方向可以引申出一些虚拟的直线,它们最终会聚集到某个点上,这些聚集的点被称为灭点(或称消失点)

17.下列不属于美术素质教育要求的是(  )。

A.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B.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C.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

D.教师是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答案】C【解析】C项不属于素质教育要求,是陈旧理念。

二、简答题

1.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价值体现。

答: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2.法国印象派的主要观点和主张是什么?它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观点和主张:

①重外光。重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因此又称为“外光派”。

②重瞬间。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当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断入画,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③重色彩。主张根据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2)影响:它使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西方近代美术宣告结束,并为新的历史时期的美术,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三、案例分析题

以下是高中美术绘画板块《版画》的教学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了解版画的起源及分类,初步掌握一至两种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活动片段一:学习版画的起源及分类,课件出示版画起源的标题和文字介绍,教师进行阅读,并让学生进行齐读。紧接着课件出示版画的分类:凸版画、平板画、孔版画、综合版画、电脑版画,教师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介绍,学生听,然后让学生齐读版画的分类。

教学活动片段二:学习版画的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版画的制作方法:(1)木版画的定义;(2)木版画的分类;(3)制作步骤:绘稿、板材整理、过稿、刻板、选纸、准备印刷材料、点彩、上色、铺纸、压印、干燥、整理。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活动片断三:课堂评价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黑板画墙上,首先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和设计的经验,然后评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1)你认为教学活动片段一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版画的认识和了解?为什么?如果是你来教学,你会采用哪些方法?(2)在学习版画的初始就安排学习木版画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教会学生制作版画除了讲解外还需要用哪些方法进行教学?(3)你认为这节课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适合?为什么?

答:(1)教学活动片段一中,教师用机械记忆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死记硬背版画的起源和分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机械记忆的结果是短期内学生能记住一些知识点,但是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感性认识,尤其是对于版画的分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我来教学,我将在版画的起源部分以播放图片的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的变化发现版画的发展,由此引发学生对版画起源的原因进行思考。通过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总结归纳及思考的好习惯。在版画的分类的学习中回放刚才的图片,同时用进行版画制作的视频片段来激发学生,通过版画制作方法及材料等不同角度的分类进行引导。这样也促使学生对于制作不同版画产生兴趣,对于下一环节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在学习创作版画前,首先得学会鉴赏版画。因为,版画是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版画和许多画种不一样,具有间接性和刻制、印刷的特点。从鉴赏版画作品中去了解认识版画,这是版画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版画激发了创作体验练习,而传统的教法是我讲、你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新的课程教学方法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版画可以运用启发式、讨论法、问题法、体验法等教学方法来教学。(3)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作品的自评给学生一个对于作品制作的感想及创意进行表述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互评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易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在教师的总结点评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2013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精选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visual culture”是现代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文中对应的词汇是(  )。

A.观看之道

B.视觉文化

C.图像文化

D.轮回绘画【答案】B【解析】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已朝视觉文化倾斜。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美术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造型技能的培训,而在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层次上,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通识教育。

2.在中国书法中“颜、欧、柳、赵”四种书法风格均属于(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答案】A【解析】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是唐代楷书家;赵孟頫是元代楷书家,颜、欧、柳、赵被称为楷书四大家。

3.下列作品中,以连环画方式组织内容的是(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步辇图》

C.《韩熙载夜宴图》

D.《卓歇图》【答案】C【解析】《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4.下列编撰于清代的绘画技法图谱是(  )。

A.《芥子园画谱》

B.《宣和画谱》

C.《历代名画记》

D.《图画见闻志》【答案】A【解析】A项,《芥子园画谱》诞生于清代,由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编绘;B项,《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年间在宋徽宗的授意和参与下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C项,《历代名画记》由唐代张彦远著,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D项,《图画见闻志》由北宋郭若虚编著。

5.雕塑作品《艰苦岁月》的作者是(  )。

A.潘鹤

B.华天佑

C.钱绍武

D.刘开渠【答案】A【解析】《艰苦岁月》是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潘鹤的成名作,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取材自海南革命摇篮母瑞山,以冯白驹将军为原型。

6.阿尔塔米拉洞穴绘画所在的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智利【答案】B【解析】阿尔塔米拉洞穴遗址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西面约30公里的地方。

7.17世纪“荷兰画派”常表现的题材是(   )。

A.宗教故事

B.历史故事

C.贵族生活

D.市民生活【答案】D【解析】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①作品的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②不表现重大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8.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性画像是(  )。

A.库尔贝

B.大卫

C.德拉克罗瓦

D.安格尔【答案】C【解析】19世纪法国登上浪漫主义绘画顶峰的是德拉克罗瓦。

9.绘画作品《记忆的永恒》的作者是(  )。

A.达利

B.勃拉克

C.毕加索

D.杜尚【答案】A【解析】《记忆的永恒》是萨尔瓦多·达利在193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

10.下列以冲刀和切刀主要表现技法的美术门类是(  )。

A.雕塑

B.陶艺

C.篆刻

D.剪纸【答案】C【解析】刀法是篆刻美的最终体现,是篆刻艺术的直接表现手法。篆刻的基本刻刀法有两种,即冲刀法和切刀法。

11.下列不属于躯干肌肉的是(  )。

A.背阔肌

B.肱桡肌

C.胸大肌

D.斜角肌【答案】B【解析】肱桡肌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不属于躯干肌。

12.黄宾虹《湖滨山居》主要表现技法是(  )。

A.淡墨

B.浓墨

C.破墨

D.积墨【答案】B

13.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时代性

B.基础性

C.全面性

D.选择性【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14.下列选项中,符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对学分的要求是(  )。

A.18学时1个学分

B.36学时2个学分

C.54学时3个学分

D.72学时4个学分【答案】C【解析】选修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个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

15.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现代媒体艺术”教学活动的是(   )。

A.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B.根据某一专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加工处理

C.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

D.要求学生用胶片摄影、并用显影和定影的方式在暗房中自己冲印照片【答案】D

16.对美术教学演示法不恰当的叙述是(  )。

A.能够增加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B.能够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C.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技法要领

D.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答案】D【解析】演示法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巩固知识。但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17.传统的“师徒制”绘画教学体现的教学模式是(   )。

A.个别化教学模式

B.程序化

C.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D.探究式教学模式【答案】B

18.下列选项中较为适合“美术教育价值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是(  )。

A.理论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答案】A【解析】“美术教育价值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

19.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教学目标可以侧重某一个维度

B.教学日标设计尽量简明扼要

C.教学目标设计要尽量宏观

D.教学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答案】A【解析】美术新课程目标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一体来制定的。

20.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程教案表述不恰当的是(  )。

A.美术教案是实施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案

B.美术技法类课程可以没有教案

C.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使用教学简案

D.美术教案可以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答案】B

21.教师上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析属于(  )。

A.学情分析

B.教材分析

C.教法分析

D.教学分析【答案】B【解析】教师上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析属于教材分析。

22.下列选项中,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恰当的是(  )。

A.不宜过难

B.不宜过多

C.要具有针对性

D.不宜少于四次【答案】D

23.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技法示范不恰当的要求是(  )。

A.应当示范讲解相结合

B.应体现程序性

C.应限制在20分钟内

D.应考虑学习材料的限制【答案】C

24.当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了较为偏颇的见解时,教师适当的做法是(  )。

A.予以严厉批评

8.给予高度表扬

C.忽略其观点

D.组织讨论并加以引导【答案】D

25.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的评价方式是(  )。

A.多主体评价

B.量化评价

C.纵向评价

D.横向评价【答案】A【解析】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的评价方式是多主体评价。

26.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  )。

A.给学生作业打分

B.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

C.将学习态度纳入评价项

D.用评语评价学生作业【答案】C【解析】A项只是体现了一种评价学生作业的具体方法;B项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具体什么评价方式没有体现;C项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纳入评价体系,则体现了对于学习过程的关注与评价,属于新课标当中提倡的表现性评价范畴;D项与A项一样,是具体的评价学生做的方法。

二、简答题

27.徐悲鸿对现代美术教育有哪些贡献?

答: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中的重要代表,在美术教育上建立了一套较为明确而富有特色的美术创作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并且影响重大。其理论框架主要是:(1)科学主义的理性精神。以科学主义为思想的美术教学原则,建立规范化与理性的美术教学体系,是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一贯核心。他坚持以素描作为造型艺术学习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强调素描教学对其他艺术教学的主导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建立一套科学的逻辑规则,使艺术具有理性特征。并且,这种以科学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美术教育思想在其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日臻完善。(2)写实主义的教学原则。把西方写实艺术原则融入美术教学始终是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点。他明确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引进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建立有别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新型教学体系。(3)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徐悲鸿在绘画思想、创作手法、教育主旨中处处求“真”,以他执着的态度倡真求实,他反复强调“真”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这同他的绘画创作一样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真”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生命。

28.《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美术课程的内容系列有哪些?

答: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学习系列。同时,这五个系列又分为九大模块,分别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29.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教师怎样帮助学生了解抽象艺术?

答:在教学内容上,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从教学方法上运用:(1)分模块教学。(2)一条主线体验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3)学生从音乐体验、情景剧表演、即兴绘画等几方面的综合活动,层层递进地,慢慢地走进抽象绘画知识的领域,并尝试创作一件抽象艺术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与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了解。

30.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策略有哪些?(不少于3项)

答:(1)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2)教师的教学评价在功能上要淡化评比与选拔,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3)重视发展性教师评价,以动态评价模式强调对教师不同发展阶段评价发展的适宜性;以案例反思模式强调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以讲师团经验分享模式实现优质人力资源的整合;以个人特色展示模式重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功能;以个人规划生涯模式促进教师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题

31.张老师在上《中国画鉴赏方法》一课时,将教材中的十几幅美术作品的作者与内容都进行了简单的讲解。时间非常紧张,张老师讲得很辛苦,但是学生觉得并没有学会欣赏中国画的方法。课中,张老师在读其中一幅画的题诗时读错了一个字,有一位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张老师解释:“古代绘画中的题款很难辨认,错一个字很正常。”(1)从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三方面分析,张老师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2)张老师对读错字的解释合适吗?请作出判断并说出你的建议。

答:(1)①就教学目标来说,针对案例当中张老师的教学效果以及本节课的类型不难看出,他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没能让学生掌握欣赏中国画的方法方式;在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老师讲解内容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乏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也未能达到提升。所以说,张老师对于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成功的。

②就教学安排来说,案例当中提到,张老师在上课时时间紧张不够用,这就说明他没能够事先安排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时间的把握和控制上也出现了失误。

③就教学方法来说,首先美术鉴赏课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相应的美术语言和美术鉴赏内容,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观,而不是像张老师一样一味运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其次,美术鉴赏课中出现了大量美术作品,此时应适当采用挂图或者是多媒体课件等授课方式,能够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2)不合适。案例中的张老师读错了题款,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知识性错误。而在读错后又辩解说“古代绘画中的题款很难辨认,错一个字很正常”,这种为自己开脱的做法更欠妥当,不仅会让学生对这位老师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还会让学生产生老师是在刻意回避自身错误、不敢担当的认识。

所以我建议:

①张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用心备课,吃透知识内容,理清思路,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教授本节课;

②即使张老师在课堂上出现类似失误,也应该及时纠正,以免误导学生,而且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为学生树立勇于负责的榜样。

32.王老师在上《行书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通过题款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第五名的成绩。(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2)王老师给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为什么?

答:(1)①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王老师挑出三副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这当中体现的就是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②等级计分法。王老师给写得最好但听课不认真的学生第五名的成绩,显示王老师还采用了等级评分法这样的评价方式。

③综合性评价的方式。王老师结合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状态,综合各个方面给出最终评价,体现了综合性评价的概念。(2)①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不合适的。

②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题干中“写得最好的学生”就专业技能来说理应被评为第一名,但老师却综合其听课不认真的表现给了他第五名的成绩,显然老师在评价这位学生时更侧重于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而忽略了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一评价理念。而且老师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即促进学生发展,也没能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所以,王老师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四、教学设计题

33.请按所提供的的教材片段,设计一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导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5)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6)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答:课题: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了解“民间美术”的形式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组织,使学生掌握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理解民间美术的语言特征;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概念讲解与掌握;民间美术特征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通过播放过年回家的动画视频及春节广告等以剪纸和皮影方式呈现的艺术形式,共同走进中国、激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

1.播放图片幻灯片,如:剪纸、刺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是否见过这些作品,作品中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2.教师作详细讲解。

3.展示实物,总结剪纸、刺绣的特点与分类。

4.提出问题:为什么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有什么特点?教师解答并讲述。

二、合作探讨,巩固提高

1.播放多媒体板书,板书内容为总结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采用提纲式板书。

2.播放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按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准备抢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就作品的内容和采用的美术形象而言,民间美术有什么寓意和象征意义?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布置课后作业:2008年奥运吉祥物的设计与民间美术的关系。

四、课后反思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学科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美术的创作中,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主要的特点包括(   )、想象性与直觉性。

A.多层性

B.情感性

C.直观性

D.形象性【答案】B【解析】形象思维主要的特点包括直觉性、情感性与想象性。

2.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那么在红色、紫色、蓝色、绿色组成的画面中,最温暖的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紫色【答案】A

3.构图的基本要素有形状、线条、明暗、色彩等。在做以线造型的素描构图练习中,运用的主要是形状和(  )两要素。

A.线条

B.明暗

C.色彩

D.构成【答案】A

4.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也是民间玩具,在河北流传相当广泛。基本结构是用(  )扎成骨架,糊上纸或丝织品并施彩绘而成。

A.细竹

B.柳树枝

C.细铁丝

D.细钢丝【答案】A【解析】风筝基本结构以细竹扎成,利用竹片的韧性制作风筝的骨架。

5.下列各项中(  )不是美术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

A.构图

B.颜色

C.情节

D.尺寸【答案】C【解析】美术形式包括:颜色、线条、构图、尺寸、动态等。情节不属于美术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

6.下列选项中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三阶段之一的是(  )。

A.艺术比赛

B.寻求合作

C.艺术批评

D.艺术构思【答案】D【解析】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分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7.(  )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交的线。

A.心点

B.消失点

C.视中线

D.视点【答案】C【解析】视中线是视点连接心点的直线,是视锥的中心轴线,又称视轴、视心线。它表示人眼与画面的实际距离,并且它与画面必须保持垂直。

8.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是(  )。

A.绘画

B.国画

C.油画

D.雕塑【答案】A【解析】造型艺术最自由的类型是绘画。B项和C项太过片面。

9.根据视觉负后像的原理,在一张白纸上放上一个绿色方块,让你凝视2分钟后突然移走绿色方块,你在白纸上能感觉到呈现出(  )。

A.黄色

B.红色

C.灰色

D.蓝色【答案】B【解析】这是视觉上的一个补色效应,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

10.绘画是一种(  )。

A.感觉艺术

B.视觉艺术

C.听觉艺术

D.味觉艺术【答案】B【解析】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11.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独创性与艺术特色是(  )。

A.艺术风格

B.艺术语言

C.艺术本体

D.艺术创作【答案】A【解析】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

12.下面选项中对美国佐治亚大学费德门提出的欣赏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

A.叙述—解释—形式分析—评价

B.评价—解释—形式分析—叙述

C.形式分析—叙述—解释—评价

D.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答案】D

13.在《美育书简》中提出艺术起源“游戏说”的是(   )。

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歌德【答案】A【解析】席勒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美育书简》(1795年)。

14.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是(  )。

A.绘画

B.国画

C.油画

D.雕塑【答案】A【解析】造型艺术最自由的类型是绘画。

15.(  )是指物象在正常光线下给人的色彩印象。

A.环境色

B.固有色

C.光源色

D.条件色【答案】B【解析】环境色指影响物象色彩变化的周围环境的色彩;光源色指日光、灯光、火光等不同光源的本色;一件物体在不同的光线下,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受不同的条件影响,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这些变化的色彩叫条件色。

16.光线、环境及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被称为(  )。

A.固有色

B.环境色

C.光源色

D.色彩对比【答案】B

17.三原色调出来的间色分别是(  )。

A.红、黄、蓝

B.橙、绿、紫

C.蓝、绿、黄

D.橙、黄、紫【答案】B【解析】三原色是红、黄、蓝。红和黄调和的颜色是橙色,黄和蓝调和的颜色是绿色,红和蓝调和的颜色是紫色。

18.楷、行、草的逐渐成熟,达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的时期是(  )。

A.魏晋南北朝

B.宋

C.隋唐

D.元【答案】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楷、行、草的逐渐成熟,达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人物有王羲之、王献之。

19.“南董北米”指的是(   )。

A.董其昌与米芾

B.董源与米万钟

C.董源与米芾

D.董其昌与米万钟【答案】D【解析】明代书画家米万钟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米”。

20.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答案】D【解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彩陶盆”、“彩绘五鱼纹盆”等,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生动精彩,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1.唐代雕塑大师杨惠之被称为(  )。

A.塑神

B.塑圣

C.雕圣

D.雕神【答案】B【解析】隋唐重要的雕塑家有韩伯通、宋法智、吴道子、杨惠之、张阿乾、王耐儿等。其中唐代雕塑大师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22.北朝的著名宫廷画家是(  )。

A.杨子华

B.张僧繇

C.曹仲达

D.陆探微【答案】A【解析】杨子华,北齐画家,擅画人物、宫苑、车马等,北齐世祖使其供职宫廷,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成为专门的御用画家;张僧繇,南朝萧梁时期的画家;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画家。

23.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论,在他看来,北宗以李思训父子的着色山水为代表;而南宗则以(  )作为典范。

A.王维的水墨山水

B.李成的雪景山水

C.郭熙的云石山水

D.米芾的米点山水【答案】A【解析】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精于鉴赏,长于书法,绘画则以山水见胜。著有《画旨》,提出“南北宗”论,他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有南北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以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

24.根据《西阳杂祖》的记载,最早有关剪纸的介绍是在(  )。

A.明

B.唐

C.宋

D.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