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基础考试》过关必做700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7 12:05:0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基础考试》过关必做700题

201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基础考试》过关必做700题试读:

第一部分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一章 建筑材料

第一节 砂石材料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石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闭口si孔隙体积为V,石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石料的表观密度nsρ为(  )。a

A.m/Vss

B.m/(V+V)ssi

C.m/(V+V+V)ssin

D.m/(V+V)ssn【答案】D【解析】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ρ=m/(V+V)。assn3式中,ρ为石料的表观密度(g/cm);V为石料矿物质实体的体积as33(cm);V为石料矿质实体中闭口空隙的体积(cm)。n

2对于同一料源的矿料,各种密度参数的大小排列为(  )。

A.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B.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C.堆积密度>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

D.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毛体积密度【答案】B【解析】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ρ=m/(V+V)。assn

毛体积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ρ=m/hs(V+V+V)。sni

堆积密度是指烘干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单位装填体积(包括集料颗粒间空隙体积、集料矿质实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ρ=m/(V+V+V+V)。ssniv

所以对于同一料源的矿料,各种密度参数的排列为: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3密度是指材料在(  )单位体积的质量。

A.自然状态

B.绝对体积近似值

C.绝对密实状态

D.松散状态【答案】C【解析】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单位体积的质量。根据体积的定义不同,石料的密度包括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等。

4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

A.吸湿性

B.吸水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答案】B【解析】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A项,吸湿性是指亲水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C项,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D项,常用于材料、工程实体(例如混凝土)等能不能让水(或其他液体)完全渗透于内部。33

5某种石料的真实密度为2.4g/cm,毛体积密度为1.8g/cm,该石料的孔隙率是多少?(  )

A.20%

B.25%

C.30%

D.35%【答案】B【解析】孔隙率是指石料孔隙体积占石料总体积(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百分率。石料的孔隙率计算公式为:n=V+V/V×100%=nih3(1-ρ/ρ)×100%。式中,ρ为石料的毛体积密度(g/cm);ρ为石htht3料的真实密度(g/cm)。根据已知条件,可得该石料的孔隙率为:n=(1-ρ/ρ)×100%=(1-1.8/2.4)×100%=25%。ht

6下列与材料的孔隙率没有关系的是(  )。

A.强度

B.绝热性

C.密度

D.耐久性【答案】C【解析】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是材料自身属性,与孔隙率无关。A项,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孔隙率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两者近似于直线的关系。B项,绝热性是指物体本身能阻止热量的传递、散失、对流,使得某个密闭区域内温度或者热量不受外界影响或者外界不能够影响而保持内部自身稳定或者独立发生变化的过程和作用,导热系数或热阻是评定材料保温绝热性能的主要指标,通常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导热系数越小。D项,耐久性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材料的耐久性中的抗渗性和抗冻性与孔隙率、孔隙大小和特征等有很大关系。

7含水率为4%的湿砂的质量是500g,其中所含的水量为(  )。

A.21g

B.19.2g

C.20g

D.19g【答案】B【解析】根据含水率的计算公式:ω=(m-m)/m×100%。式中,含100m为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质量,m为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本10题中,m=500g,ω=4%,解得:m=480.8g,故含水量为:m1含01-m=500-480.8=19.2g。0

8某材料吸水饱和后重100g,比干燥时重了10g,此材料的吸水率等于(  )。

A.10%

B.8%

C.7%

D.11.1%【答案】D【解析】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从水中取出后,能保持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材料吸水性由吸水率表示。材料的吸水率=吸收水重/材料干燥质量=10/(100-10)=11.1%。

9将220kg含水率为5%的砂干燥后,质量应为(  )kg。

A.209

B.209.52

C.215

D.220【答案】A【解析】方法一:根据干燥后的质量的物理含义可知,它等于总质量减去水的质量,即220-220×0.05=209kg。

方法二:根据含水率的定义计算式可得:

代入数据可知:

解得m=209Kg。

10某立方体岩石试件,外形尺寸为50mm×50mm×50mm,测得其在绝干、自然状态及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分别为325g、325.3g、3326.1g,并测得该岩石的密度为2.68g/cm,则该岩石的体积吸水率、质量含水率、绝干体积密度和孔隙率各为(  )。3

A.0.90%、0.092%、2609kg/m、3.1%3

B.0.88%、0.09%、2600kg/m、3.0%3

C.0.24%、0.34%、2609kg/m、1%3

D.0.64%、0.092%、2609kg/m、3.0%【答案】B【解析】体积吸水率:(m-m)/(V×ρ)=(326.1-325)/(5×bg0w5×5×1)=0.88%;

质量含水率:(m-m)/m=(325.3-325)/325=0.09%;zgg3

绝干体积密度:m/V=325/(5×5×5)=2600kg/m;

孔隙率:(V-V)/V=1-ρ/ρ=1-2.6/2.68=3.0%。000

11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  )。

A.集料压碎值

B.磨光值

C.磨耗值

D.冲击值【答案】A【解析】在混合料中,粗集料起骨架作用,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耐磨、抗磨耗和抗冲击性能等,这些性能分别用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等指标表示。

A项,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压碎值是对集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集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该值越大,说明抗压碎能力越差。

B项,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采用加速磨光机磨光石料,并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得磨光后集料的摩擦系数。用高磨光值的石料来铺筑道路路面表层,可以提高路表的抗滑能力,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该值愈高,表示其抗滑性愈好。

C项,磨耗值用于确定石料抵抗表面磨损的能力,适用于对路面抗滑表层所用集料抵抗车轮撞击及磨耗能力的评定。该值越大,说明抗磨损能力越差。

D项,冲击值反映石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对道路表层用集料非常重要。粗集料冲击值试验用击碎后小于2.36mm部分的质量百分率表示。该值越大,说明抵抗冲击荷载能力越差。

12在集料的冲击值试验后称取石屑质量时,需将集料通过(  )mm的标准筛。

A.0.6

B.4.75

C.2.36

D.1.18【答案】C【解析】冲击值反映石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对道路表层用集料非常重要。粗集料冲击值试验用击碎后小于2.36mm部分的质量百分率表示。该值越大,说明抵抗冲击荷载能力越差。集料冲击值计算公式为:AIV=m/m×100%。式中,AIV为集料的冲击值(%);m为试100样的总质量(g);m为冲击试验后,通过2.36mm筛的石屑质量1(g)。

13通常砂子的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子(  )。

A.级配愈差

B.级配愈好

C.愈细

D.愈粗【答案】D【解析】细度模数是用于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指标,为细集料筛分试验中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细集料愈粗。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和特细砂四种规格,相应的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M=3.7~3.1;中砂M=3.0~2.3;细砂M=2.2~fff1.6;特细砂M=1.6~0.7。f

第二节 水泥和石灰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有两个典型的放热峰,其中第二个放热峰对应(  )。

A.硅酸三钙的水化

B.硅酸二钙的水化

C.铁铝酸四钙的水化

D.铝酸三钙的水化【答案】A【解析】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按其成分分为硅酸三钙水化、硅酸二钙水化、铝酸三钙水化和铁铝酸四钙水化。其水化反应有两个典型的放热峰:①反应最快的是铝酸三钙,对应第一个放热峰;②其次是硅酸三钙,对应第二个放热峰。

2水泥颗粒的大小通常用水泥的细度来表征,水泥的细度是指(  )。

A.单位质量水泥占有的体积

B.单位体积水泥的颗粒总表面积

C.单位质量水泥的颗粒总表面积

D.单位颗粒表面积的水泥质量【答案】C【解析】水泥细度为单位质量水泥的颗粒总表面积。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成本也较高。

3水泥的凝结和硬化与(  )无关。

A.水泥的体积和重量

B.拌和水量

C.水泥的细度

D.硬化时间【答案】A【解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与水泥的细度、水灰比(拌和水量)、硬化时间、温度有关。

4细度是影响水泥性能的重要物理指标,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颗粒越细,水泥早期强度越高

B.颗粒越细,水泥凝结硬化速度越快

C.颗粒越细,水泥越不易受潮

D.颗粒越细,水泥成本越高【答案】C【解析】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受潮,则水化迅速且完全,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均较高。但在空气中的硬化收缩较大,成本也较高。

5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大于(  )h。

A.6.5

B.8.5

C.10

D.12【答案】A【解析】水泥的凝结时间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试样用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其他通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6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  )。

A.确定水泥胶砂的水灰比以准确评定标号

B.准确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

C.准确评定水泥的细度

D.准确评定水泥的矿物组成【答案】B【解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在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时,需要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所以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准确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

7为了避免引起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  )。

A.3.5%

B.5.0%

C.6.0%

D.3.0%【答案】B【解析】为避免因过量游离氧化镁或石膏引起的体积安定性不良,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镁(MgO)含量不得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三氧化硫(SO)的含量不得超过3.5%。3

8我国通用的硅酸盐水泥标准中,符号“P·C”代表(  )。

A.普通硅酸盐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D.复合硅酸盐水泥【答案】D【解析】D项,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第5.1条规定,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P·C”。A项,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是“P·O”;B项,硅酸盐水泥代号是“P·Ⅰ”或“P·Ⅱ”;C项,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是“P·F”。

9为了保证生石灰的质量,必须将其储存在(  )。

A.水中

B.潮湿空气中

C.蒸汽环境中

D.干燥环境中【答案】D【解析】在有水分的环境中,生石灰会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这个过程是石灰的消解(又称熟化),故生石灰必须储存在干燥环境中。

10建筑工地上用以拌制混合砂浆的石灰膏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这是为了消除(  )的不利影响。

A.生石灰

B.欠火石灰

C.过火石灰

D.石灰石【答案】C【解析】生石灰的熟化过程特点是放热量大与体积急剧膨胀(体积可增大1~2.5倍左右),而过火石灰熟化慢,会造成膨胀不均匀,使抹灰层表面开裂或隆起,因此必须将石灰浆在贮存坑中放置两周以上的时间,方可使用。在工程应用中,将石灰的水化和硬化分段进行,先消解,再使用。过火石灰的消解速度较慢,工地上通过对石灰的陈伏来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11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显著收缩变形的是(  )。

A.石灰

B.建筑石膏

C.硅酸盐水泥

D.混凝土【答案】A【解析】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石灰产生显著收缩变形;建筑石膏体积微膨胀;硅酸盐水泥和混凝土仅发生微量收缩变形。

12石灰的陈伏期应为(  )。

A.两个月以上

B.两星期以上

C.一个星期以上

D.两天以上【答案】B【解析】石灰熟化为放热效应,熟化时体积增大1~2.5倍。生石灰中夹杂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熟化速度很慢,当石灰已硬化,其中过火石灰颗粒才开始熟化,体积膨胀要引起隆起和开裂。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陈伏”两周以上,使其充分熟化。

13石灰硬化是经过(  )完成的。

A.外部Ca(OH)析晶、干燥,内部Ca(OH)碳化22

B.外部Ca(OH)碳化,内部Ca(OH)析晶、干燥22

C.内部Ca(OH)析晶、干燥2

D.外部Ca(OH)碳化2【答案】A【解析】石灰的硬化是由以下两个过程同时完成的:①结晶作用,石灰浆体中的游离水分蒸发,外部Ca(OH)逐渐从饱和溶液中析出2晶体,同时干燥使浆体紧缩产生强度;②碳化作用,内部Ca(OH)与空气中的CO化合生成CaCO结晶,释放出水分并被蒸发。发生223的化学反应为:Ca(OH)+CO+nHO=CaCO+(n+1)2223HO。2

第三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用的圆柱体试样的高径比为(  )。

A.1∶1.5

B.2∶1

C.1∶0.5

D.1∶1【答案】D【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根据相应的公路等级和在路面结构中的层位而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压强度试件采用高径比1∶1的圆柱体试件。

2无机结合料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压实)密度采用(  )确定。

A.称重法

B.经验法

C.计算法

D.重型击实方法【答案】D【解析】采用重型击实方法或震动压实法确定不同结合料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结合料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时,需选择不少于(  )个不同结合料剂量制备混合料试件。

A.3

B.4

C.5

D.6【答案】C【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方面的内容。其中,在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不同结合料剂量制备混合料试件。

4水泥中掺入的活性混合材料能够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的水化产物,该反应被称为(  )。

A.火山灰反应

B.沉淀反应

C.碳化反应

D.钙矾石延迟生成反应【答案】A【解析】A项,火山灰反应是指水泥中掺入的活性混合材料能够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B项,沉淀反应是指向已知的某种溶液中加入能够与之反应的溶液或试剂,使得溶液中的溶质与所加试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且生成物在此水溶液中微溶或不溶,从而沉淀下来。C项,碳化反应是指氢氧化钙(来自生石灰或水泥水化产物)在潮湿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反应。D项,钙矾石延迟生成反应是指早期混凝土经受高温处理后,已经形成的钙矾石部分或全部分解,后期温度降低后,在硬化混凝土内部重新生成钙矾石晶体的过程。

第四节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用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C.节省水泥

D.节省粗骨料【答案】B【解析】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3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①以每1m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②以各项材料间的质量比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砂率是指细骨料含量(重量)占骨料总量的百分数。试验证明,砂率对拌合物的和易性有很大影响。在保持水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砂率对拌合物坍落度的影响存在极大值。因此,砂率有一合理值,采用合理砂率时,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使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和良好的黏聚性与保水性。而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所以其主要目的为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2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

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答案】D【解析】坍落度试验是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一上口内径为100mm、下底内径200mm、高度为300mm的圆锥形坍落度筒内,每层用弹头棒均匀地捣插25次,将上口表面混凝土抹平,然后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测试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内摩阻力所坍落的高度(以mm为单位)。坍落度越大,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来选取。

3减水剂能够使混凝土在保持相同坍落度的前提下,大幅减小其用水量,因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  )。

A.流动性

B.强度

C.黏聚性

D.捣实性【答案】B【解析】B项,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在保持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用水量10%~15%,混凝土强度可提高10%~20%,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更显著。A项,混凝土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搅拌物在本身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产生流动,能均匀密实流满模板的性能,反映了混凝土搅拌物的稀稠程度及充满模板的能力,是坍落度指标反映出的一种性能;C项,黏聚性也是由坍落度反映出的和易性中的一种性能;D项,捣实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振捣密实、排出所有被挟带空气的性能。

4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划分的。

A.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

C.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D.棱柱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平均值【答案】B【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4.1.1条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5普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与轴心抗压强度f之间的关系cucp是(  )。

A.f>fcpcu

B.f<fcpcu

C.f=fcpcu

D.不一定【答案】B【解析】轴心抗压强度也称为棱柱体抗压强度。采用150mm×150mm×(300~450)mm的棱柱体试件,经标准养护到28d测试而得的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极限抗压荷载,其测试和计算方法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类似。同一材料的轴心抗压强度f小于立方体强度f,其比值大约为cpcuf=(0.7~0.8)f。cpcu

6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  )。

A.适当加大砂率

B.加水泥浆(W/C不变)

C.加大水泥用量

D.加减水剂【答案】D【解析】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水泥浆的稀稠。实际上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因为无论是提高水灰比或增加水泥浆用量最终都表现为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加入减水剂等外加剂是最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的方法。

7在下列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中,正确的是(  )。

A.抗剪强度大于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抗压强度

C.混凝土不受力时内部无裂纹

D.徐变对混凝土有害无利【答案】B【解析】由于环箍效应的影响,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抗压强度。A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小于抗压强度;C项,由于水化收缩、干缩等使得混凝土在不受力时内部存在裂缝;D项,徐变可以消除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破坏应力,但会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

8混凝土的徐变是指(  )。

A.在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B.在震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C.在瞬时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D.在长期静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答案】D【解析】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产生的变形,会随时间的增大而不断增长。这种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形,称徐变。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水泥凝胶体的黏性流动以及凝胶粒子上的吸附水向毛细孔迁移的结果。

9抗冻等级是指混凝土28d龄期试件在吸水饱和后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其前提条件是(  )。

A.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5%,质量损失不超过25%

B.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10%,质量损失不超过20%

C.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0%,质量损失不超过10%

D.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答案】D【解析】混凝土的抗冻等级是指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立方体试件,在水饱和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其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时的最大循环次数。

10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水灰比

B.水泥浆数量

C.水泥浆稠度

D.单位体积用水量【答案】D【解析】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并达到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砂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无论是水灰比、水泥浆数量还是水泥浆稠度,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最终都体现为用水量的多少。

11下列(  )性能不是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内容。

A.黏聚性

B.可泵性

C.保水性

D.流动性【答案】B【解析】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致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也称工作性。和易性是一项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且具有综合性技术性质,包括有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12在试拌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偏大,应采取(  )。

A.直接加水泥

B.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C.保持W/C不变,加水泥浆

D.加混合材料【答案】B【解析】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择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砂率,可使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增加砂石用量来改善水灰比,控制流动性偏大。3

13测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标准试件是(  )mm。

A.70.7×70.7×70.7

B.100×100×100

C.150×150×150

D.200×200×200【答案】C【解析】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将混凝土拌合物按标准方法制作成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5%的空气(或不流动的Ca(OH)饱和溶液中)的标准养护条件下2养护至龄期为28d时,测得的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抗压极限荷载,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14C30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强度等级【答案】C【解析】混凝土的牌号中数字表示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表示。cu,k

15下列关于测定混凝土强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同一混凝土,受力面积相同时轴心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抗压强度

B.棱柱体试件比立方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C.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约为抗压强度的一半

D.当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乘以0.95的折算系数【答案】C【解析】C项,混凝土是典型的承压材料,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只有其抗压强度的1/10~1/20,而且这个比值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16配制M7.5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已知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为221.88N/mm,则砂浆配制强度为(  )N/mm。

A.8.52

B.8.57

C.8.62

D.10.59【答案】D【解析】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11)的规定,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砂浆的配制强度可以按2下式确定:f=f+1.645σ=7.5+1.645×1.88=10.59N/mm。cu,0cu,k

17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第一步工作是(  )。

A.确定用水量

B.求水泥用量

C.求配制强度

D.求砂石用量【答案】C【解析】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11)的规定,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是:①求配制强度;②确定用水量;③求水泥用量;④选取砂率;⑤求砂石用量。

18在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为0.5,砂率为30%,按重量法计(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32400kg/m),则石子用量为(  )kg。

A.558

B.1200

C.1302

D.1400【答案】C【解析】由水灰比可知,水泥用量为:C=180/0.5=360kg,由于表观3密度为2400kg/m,所以集料用量为2400-180-360=1860kg,故由S=30%得:S/(S+G)=S/1860=30%,解得S=558kg,由此可P知:G=1860-558=1302kg。

19已知混凝土的砂率为0.35,则砂石比为(  )。

A.0.35

B.0.54

C.0.89

D.1.86【答案】B【解析】由于砂率的计算公式为:S=S/(S+G)。转化公式得:S/pG=S/(1-S),由题意得:S/G=0.35/0.65=0.54。pp

20混凝土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是(  )。

A.一条直线,E值固定c

B.一条曲线,σ↑则E逐渐降低c

C.一条曲线,σ↑则E逐渐增大c

D.一条曲线,E值不变c【答案】D【解析】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体,它在受力时,既会产生弹性变形,又会产生塑性变形,其应力σ与应变ε之间的关系是曲线关系。随着应变的增加,应力先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E是弹性模量,是指弹c性阶段应力与应变的比值,随着σ逐渐增加,E不变,而曲线的斜率c减小。

21掺入引气剂,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是(  )。

A.提高

B.降低

C.无影响

D.不确定【答案】A【解析】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途径是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改变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减少连通孔隙。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的有效措施包括:①掺入引气剂;②减小水灰比;③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优质粉煤灰;④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等。

22下列反应中,属于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是(  )。

A.水泥中碱性氧化物与集料中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反应

B.水泥中CS与集料中CaCO之间的反应23

C.水泥中Ca(OH)与集料中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反应2

D.水泥中CS与集料中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反应2【答案】A【解析】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内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NaO、2KO)与集料中的活性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该2凝胶吸水后会产生很大的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而破坏。这种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称为碱-集料反应。

23重要工程对粗骨料应进行碱活性的检验,其理由是(  )。

A.石子会被碱液腐蚀

B.防止碱骨料反应引起的破坏

C.防止引起抗冻性降低

D.检验石子中KO和NaO含量是否超标22【答案】B【解析】当粗骨料中夹杂着活性氧化硅时,如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又含有较多的碱,就可能发生碱骨料破坏,生成硅酸凝胶,由于硅酸凝胶吸水后会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主要工程的混凝土使用的骨料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应遵守有关规定使用。

24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是内部碱性孔隙溶液和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了反应,因此以下措施中对于控制工程中碱-骨料反应最为有效的是(  )。

A.控制环境温度

B.控制环境湿度

C.降低混凝土含碱量

D.改善骨料级配【答案】C【解析】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内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NaO、2KO)与集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这2种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称为碱-骨料反应。为控制碱-骨料反应,应严格控制水泥中碱(NaO、KO)的含量,22禁止使用含有活性氧化硅(如蛋白石)的骨料。对骨料应进行碱-骨+料反应检验,还可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活性混合材料,以吸收Na、+K,使反应不集中于骨料表面。

25对于混凝土的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泥强度等级越高,配制的混凝土收缩越小

B.水泥用量愈多,收缩愈小

C.养护环境湿度大,温度高,收缩大

D.骨料的弹性模量愈高、所占体积比愈大,收缩愈小【答案】D【解析】骨料的弹性模量愈高、所占体积比愈大,收缩愈小。AB两项,混凝土的收缩与水泥的强度无关,与水泥的用量有关,水泥的用量愈多,收缩愈大;C项,混凝土在潮湿的空气或水中养护,会产生膨胀,但养护环境湿度大,温度高,混凝土的收缩不一定大。

26下列关于混凝土早强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酸钠早强剂会降低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

B.掺了早强剂的混凝土应加快施工,否则易凝结

C.氯化钙早强剂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

D.硫酸钠早强剂会抑制混凝土中的碱集料反应【答案】C【解析】早强剂可以加速混凝土硬化速度,但凝结速度不变。氯化钙早强剂的主要成分为三乙醇胺,由它提供的钙离子,更易于混凝土生成膨胀性的侵蚀产物钙矾石,致使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降低。

27下列选项中,关于混凝土受力发生变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B.徐变可导致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受到损失

C.混凝土的徐变是不可以完全恢复的

D.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答案】A【解析】A项,混凝土属于弹塑性材料,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通常同时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弹性变形部分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可以完全恢复的,而卸载后的塑性变形是不能恢复的。3

281m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水泥349kg,水186kg,砂641kg,碎石1192kg。由于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3%,石子的含水率为1%,则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是(  )。

A.水泥∶砂∶石子=1∶1.84∶3.42

B.水泥∶砂∶石子=1∶1.89∶3.45

C.水泥∶砂∶石子=1∶1.80∶3.48

D.水泥∶砂∶石子=1∶1.94∶3.60【答案】B【解析】水泥质量为349kg,砂的质量为:641×(1+3%)=660.23kg,石子的质量为:1192×(1+1%)=1203.92kg,则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1.89∶3.45。

29表示砂浆流动性的指标为(  )。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维勃稠度【答案】C【解析】流动性指砂浆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砂浆流动性用“稠度值”表示,通常用砂浆稠度测定仪测定。稠度值大的砂浆表示流动性较好。工程中砂浆的流动性可根据经验来评价、控制。实验室中可用砂浆稠度仪来测定其稠度值(沉入度),进而评价控制其流动性。

30砂浆的和易性可表现在(  )。

A.流动性、保水性

B.坍落度、稠度

C.黏聚性、保水性

D.黏度、分层度【答案】A【解析】新拌砂浆的和易性是指新拌砂浆是否便于施工并保证质量的综合性质。新拌砂浆的施工和易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的性能。砂浆流动性也称为稠度,是指其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质。砂浆流动性用砂浆稠度测定仪测定。

31影响于不吸水基面(如致密的石材),砂浆强度的因素主要为(  )。

A.流动性、水泥用量

B.水泥强度、水灰比

C.水泥用量、水泥强度

D.水泥强度、水泥品种【答案】B【解析】砂浆的强度与其组成材料、配合比以及砌体材料等很多因素有关。对于不吸水基面(如致密的石材),砂浆强度的影响因素与混凝土相似,主要为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对于吸水基面(如烧结砖),无论砂浆拌和时用多少水,基底吸水后保留在砂浆中的水量基本相同。砂浆强度主要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有关。

第五节 沥青材料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沥青老化,其组分的变化规律是(  )。

A.油脂增多

B.树脂增多

C.地沥青质增多

D.沥青碳增多【答案】C【解析】沥青在阳光、热、氧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失去流动性、塑性而变硬、变脆的现象称为石油沥青的老化。老化的实质是在大气综合作用下,沥青中低分子组分向高分子组分转化,即油分转化为树脂,树脂转化为地沥青质,最终地沥青质逐渐增多。

2为了提高沥青的可塑性、流动性和黏结性,应增加(  )。

A.油分含量

B.树脂含量

C.地沥青质含量

D.焦油含量【答案】B【解析】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树脂赋予沥青以良好的黏结性、塑性和可流动性;而地沥青质是决定沥青温度敏感性、黏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为了提高沥青的可塑性、流动性和黏结性需增加树脂含量。

3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指标反映了石油沥青的(  )。

A.黏滞性

B.温度敏感性

C.塑性

D.大气稳定性【答案】A【解析】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以下四点:①黏滞性,表示沥青抵抗变形或阻滞塑性流动的能力,对黏稠(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对液体石油沥青则用黏滞度表示。②温度敏感性,是指沥青的黏性和塑性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程度,由软化点表征。③塑性,是指沥青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当外力撤销,能保持所获得的变形的能力。④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温度、阳光、空气和水的长期综合作用下,保持性能稳定的能力。

4建筑石油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的牌号是按(  )指标划分的。

A.软化点

B.延度

C.闪点

D.针入度【答案】D【解析】建筑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均按针入度划分牌号,而每个牌号还应保证相应的延度、软化点、溶解度、蒸发损失、蒸发后针入度比、闪点等。沥青牌号越大,针入度越大(即黏性越小)、延度越大(即塑性越大)、软化点越低(即温度稳定性越差)。

5石油沥青的牌号由低到高,则沥青的(  )由小到大。

A.黏性

B.塑性

C.温度稳定性

D.(A+B)【答案】B【解析】石油沥青按针入度指标划分牌号,牌号由低到高,石油沥青的塑性由小到大,黏性由大到小。

6石油沥青软化点指标反映了沥青的(  )。

A.耐热性

B.温度敏感性

C.黏滞性

D.强度【答案】B【解析】温度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沥青软化点是反映沥青温度敏感性的指标,软化点高表示沥青的耐热性或温度稳定性好。

7下列哪个试验不能用来评价沥青老化性能?(  )

A.薄膜烘箱加热试验

B.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C.PAV压力老化试验

D.沥青溶解度试验【答案】D【解析】现行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分为模拟沥青在拌和过程中热老化条件以及在使用过程的老化条件。包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和压力老化容器法(PAV)。

8建筑用沥青与道路用沥青的主要区别在于(  )。

A.针入度不同

B.黏度不同

C.延度不同

D.软化点不同【答案】A【解析】牌号表示沥青的针入度,针入度越大牌号越大。建筑石油沥青分为10号和30号两个牌号;道路石油沥青分为30号、50号、70号、90号、110号、130号、160号等牌号。

9针入度指数较小,表明该沥青(  )。

A.延展性小

B.延展性大

C.黏滞性小

D.黏滞性大【答案】D【解析】目前国内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依据针入度大小划分。针入度越小,表示黏度越大(即黏滞性越大),石油沥青的牌号越低;相反针入度越大,黏度越小,塑性越好(即延度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即软化点越低)。

10用于接缝的沥青材料,所处地区气温较低时,应选用(  )。

A.耐久性稍低的沥青

B.牌号较大沥青

C.闪点较高沥青

D.燃点较高的沥青【答案】B【解析】牌号主要依据针入度来划分,但延度与软化点等也需符合规定。同一品种中温度敏感性越大牌号越大,则针入度越大(黏性越小),延度越大(塑性越好),软化点越低(温度敏感性越大)。气温较低时,应选用软化点低,温度敏感性大的沥青,故应选用牌号较大的沥青。

11沥青组分中的煤沥青有(  )。

A.良好的流动性

B.良好的黏结性

C.良好的塑性性能

D.较差的温度稳定性【答案】D【解析】煤沥青俗称柏油,其工程性能较差,与石油沥青相比,焦油沥青的黏结性、抗水性、温度稳定性较差,但耐腐蚀性较好。煤沥青塑性较差,受力时易开裂,温度稳定性及大气稳定性均较差,但与矿料的表面粘附性较好,防腐性较好。

12用于制作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沥青胶的建筑石油沥青,不具有的性能是(  )。

A.软化点较高

B.软化点较低

C.黏滞性较大

D.塑性较差【答案】B【解析】建筑石油沥青黏性较大,耐热性较好,所以软化点较高,但塑性较小,主要用作制造油毡、油纸、防水涂料和沥青胶。它们绝大部分用于屋面及地下防水、沟槽防水、防腐蚀及管道防腐等工程。对于屋面防水工程,应注意防止过分软化。

13石油沥青结构属于(  )。

A.无定形结构

B.晶体结构

C.胶体结构

D.网状结构【答案】C【解析】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经蒸馏提炼出各种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或再经加工而得的产品。它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常温下呈固体、半固体、黏性液体,颜色呈褐色或黑褐色。石油沥青结构属于胶体结构。

14沥青在热、阳光和氧气的长期作用下,其内部组分变化是(  )。

A.各组分是相对稳定的

B.地沥青→树脂→油分

C.油分→地沥青质→树脂

D.油分→树脂→地沥青质【答案】D【解析】大气稳定性是指沥青在热、阳光、氧气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性能的稳定程度,又称抗老化性能。沥青在阳光、热、氧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失去流动性、塑性,从而变硬、变脆的现象称为老化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在大气综合作用下,沥青中低分子组分向高分子组分转化,即油分和树脂逐渐减少、地沥青质逐渐增多。

第六节 沥青混合料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在沥青混合料中最理想的一种结构类型是(  )。

A.悬浮-密实结构

B.骨架-空隙结构

C.骨架-密实结构

D.都是【答案】C【解析】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虽然具有较高的黏聚力,但内摩擦角比较低,因此高温稳定性较差。骨架-空隙结构的沥青混合料,虽然具有较大的内摩擦角ψ,但黏聚力c较低。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不仅具有较高的黏聚力c,而且具有较大的内摩擦角ψ。故骨架-密实结构是最理想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

2对于连续级配密实式沥青混合料,因粗集料数量相对较少,细集料数量较多,使粗集料悬浮在细集料之中,此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称为(  )。

A.悬浮-密实结构

B.骨架-空隙结构

C.骨架-密实结构

D.都不是【答案】A【解析】按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特点,可将沥青混合料分为:①悬浮-密实结构。当采用连续密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时,矿料由大到小形成连续级配的密实混合料,由于粗集料的数量较少,细集料的数量较多,较大颗粒被小一档颗粒挤开,使粗集料以悬浮状态存在于细集料之间。②骨架-空隙结构。当采用连续开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时,粗集料较多,彼此紧密相接,细集料的数量较少,不足以充分填充空隙,形成骨架空隙结构。③骨架-密实结构。采用间断型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时,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之长的一种结构。它既有一定数量的粗骨料形成骨架,又根据粗集料空隙的多少加入细集料,形成较高的密实度。

3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答案】A【解析】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所用沥青混合料,还应通过动稳定度试验检验其抗车辙能力。

4车辙试验的试验温度与轮压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选用,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  )。

A.60℃

B.70℃

C.80℃

D.90℃【答案】A【解析】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0—2004)规定,用于上面层、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60℃时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和城市快车路应不小于800次/mm,对一级公路、城市主干道应不小于600次/mm。

5沥青混合料路面在低温时产生破坏,主要是由于(  )。

A.抗拉强度不足或变形能力太差

B.抗剪强度不足

C.抗压强度不足

D.抗弯强度不足【答案】A【解析】沥青路面在低温下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不足或变形能力较差而出现低温收缩开裂。

6通常采用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  )主要技术指标。

A.施工和易性

B.高温稳定性

C.低温抗裂性

D.耐久性【答案】B【解析】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为高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A项,沥青混合料应具备良好的施工和易性,以便在拌和、摊铺及碾压过程中使集料颗粒以设计级配要求的状态分布,集料表面被沥青膜完整覆盖,并能被压实到规定的密度。C选项的评价指标为温度收缩系数和纯拉劲度。D选项的评价指标为空隙率、沥青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

7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稳定度影响不大【答案】A【解析】马歇尔试验是将沥青混合料制备成ϕ101.6mm×h63.5mm或ϕ152.4mm×h95.3mm的圆柱形试件,试验时将试件侧向置于半圆状的压模中,使试件受到一定的侧限。在规定温度(60℃)和(50±5)mm/min的加荷速度下,对试件施加压力直至试件破坏,测定稳定度MS、流值FL两项指标。根据马歇尔试验的结果可知,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稳定度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8马歇尔稳定试验的形变速度加荷为(  )mm/min。

A.10±5

B.25±5

C.50±5

D.75±5【答案】C【解析】按标准方法制备的试件,在60℃的条件下,保温45min,然后将试件放置于马歇尔稳定度仪上,以(50±5)mm/min的形变速度加荷,直至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以kN计)称为马歇尔稳定度。

9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是将沥青混合料制成标准试件,在稳定度仪上测定其(  ),以这两项指标来表征其高温时的抗变形能力。

A.强度和流值

B.稳定度和软化点

C.稳定度和流值

D.强度和软化点【答案】C【解析】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马歇尔稳定度是指标准尺寸试件在规定温度和加荷速度下,在马歇尔仪中的最大破坏荷载(kN);流值是达到最大破坏荷重时试件的垂直变形(0.1mm)。

10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时,以三个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的抗变形能力,它们是流值,(  )和马歇尔模数。

A.稳定度

B.屈服强度

C.抗压强度

D.抗拉强度【答案】A【解析】马歇尔试验通常测定的是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马歇尔稳定度是指标准尺寸试件在规定温度和加荷速度下,在马歇尔仪中的最大破坏荷载(kN);流值是达到最大破坏荷重时试件的垂直变形(0.1mm)。

11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  )。

A.车辙试验

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

C.残留稳定度试验

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答案】C【解析】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或冻融劈裂试验,检验试件的残留稳定度或冻融劈裂强度比是否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12目前我国沥青配合比设计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图解法

B.马歇尔法

C.理论法

D.试算法【答案】B【解析】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内容就是确定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沥青结合料的最佳组成比例,使之既能满足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又符合经济的原则。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其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或油石比)最常用的方法是马歇尔法。

1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时,对矿料的配合比设计,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车道、主干道等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级配范围宜(  )。

A.偏向下(粗)限

B.靠近中限

C.偏向上(细)限

D.都不对【答案】A【解析】沥青路面工程的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由工程设计文件或招标文件规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宜在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必要时允许超出规范级配范围。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第七节 建筑钢材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对钢材的冷弯性能要求越高,实验时采用的(  )。

A.弯曲角度越大,弯心直径对试件直径的比值越大

B.弯曲角度越小,弯心直径对试件直径的比值越小

C.弯曲角度越小,弯心直径对试件直径的比值越大

D.弯曲角度越大,弯心直径对试件直径的比值越小【答案】D【解析】建筑上常把钢筋、钢板弯成要求的形状,因此要求钢材有较好的冷弯性能。冷弯试验是将钢材按规定弯曲角度与弯心直径进行弯曲,检查受弯部位的外拱面和两侧面,不发生裂纹、起层或断裂为合格,弯曲角度越大,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越小,则表示钢材冷弯性能越好。冷弯试验能反映试件弯曲处的塑性变形,能揭示钢材是否存在内部组织不均匀、内应力和夹杂物等缺陷。冷弯试验也能对钢材的焊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能揭示焊件受弯表面是否存在未熔合、裂缝及杂物等缺陷。

2工程中常对钢筋进行冷加工(冷拉、冷拔和冷轧)处理。经冷加工后,钢筋的性能(  )。

A.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B.强度提高,塑性提高

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D.强度降低,塑性提高【答案】A【解析】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它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这个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处理。冷加工强化的原因是:钢材在塑性变形中晶格的缺陷增多,而缺陷的晶格严重畸变,对晶格进一步滑移起到阻碍作用,故钢材的屈服点提高,从而提高强度,但随之塑性和韧性降低,弹性模量降低。

3表明钢材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的指标是(  )。

A.比强度

B.屈强比

C.屈服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答案】B【解析】屈强比是指钢材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它反映钢材的可靠性和利用率。屈强比小,钢材的可靠性大,结构安全。然而屈强比过小,则钢材利用率低。A项,比强度是材料的强度(断开时单位面积所受的力)除以其表观密度;C项,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D项,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4衡量钢材塑性变形能力的技术指标为(  )。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断后伸长率

D.冲击韧性【答案】C【解析】断后伸长率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件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是衡量钢材塑性变形能力的技术指标。AB两项均是钢材的一种强度指标;D项,冲击韧性是钢材的一种动力性能指标。

5相同牌号的碳素结构钢中,P、S含量最低的钢的等级是(  )。

A.A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