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治癌临证心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7 18:52:43

点击下载

作者:常青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青治癌临证心法

常青治癌临证心法试读:

前言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经位居我国城市居民死因首位。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恶性肿瘤约200万人,带瘤生存者有数百万之众。因此,恶性肿瘤防治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数十年来,中医界积极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前景,成为抗癌战线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高级智能资源,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和无以替代的学术地位。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名老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独到经验,对于促进肿瘤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造福广大患者,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振兴中医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这些中青年副主任中医师及中医研究生有幸跟随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资深中医肿瘤专家常青教授继承研习先后已六年有余,寒暑不辍而领悟良多,深感常老从医近五十年来对于恶性肿瘤诊疗以及中晚期肿瘤危重症的挽救,经验宏富,疗效独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相继批准建立“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常青传承工作室”和“浙江省常青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之后,我们这个传承团队在常老的引领指导下,特将多年来的中医肿瘤学术传承成果加以整理集粹,编写了这本《常青治癌临证心法》。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至七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常老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见解,以及证治原则、常用治法和用药心法,其中第五至七章重点介绍常老对癌症用药、对症治疗以及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淋巴瘤、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食道癌、肾癌、骨癌等重点高发肿瘤的临证心法,充分体现了常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专病与专方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为本书的重点所在。第八、第九章介绍常老对肿瘤的综合预防、肿瘤养生康复的学术见解。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简要介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主要外治法、常用抗癌中药。第十二章具体回答肿瘤患者如何养生康复,详细介绍了常老对癌症的研究心得和实用经验,是肿瘤患者及家属所渴望的实用科普知识。“附录”部分则为常老及其传承团队有关恶性肿瘤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研究成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也参考引用了一些相关资料,在此谨向有关同道诸君致谢!本书编写人员在常老指导下,焚膏继晷,三易其稿,方臻完成,旨在希望能为中医肿瘤学的学术发展添砖加瓦,既能为从事中医肿瘤工作的临床医师以及中医院校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也能为广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看病求医和养生康复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由于时间仓促,编撰中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恳望同道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著者">于2013年5月第一章中医防治癌症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进展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悠久历史,如今已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并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规范。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可进一步提高肿瘤防治的临床疗效。第一节中医防治癌症历史沿革

中医肿瘤防治方法起源于先秦时代,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于“瘤”的病名记载,《周礼》提到了“疡医”,并详细记载了肿疡的治疗方法。不过这时对肿瘤的认识较为肤浅,为萌芽阶段。

至战国—秦汉时期,就初步形成了中医肿瘤的防治体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的相继问世,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由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肿瘤防治方面,提倡用整体观念来认识,用辨证论治来治疗,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记载:“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提示积与聚同为包块,病机不同,预后不同,治法不同。同时《伤寒杂病论》还为后世留下了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等著名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肝癌、胰腺癌、胃癌、子宫颈癌等癌症的治疗。

晋唐—明清时期是中医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发展阶段。宋代《卫济宝书》首先出现“癌”字的记载。这一时期的论著中,可以见到各种肿瘤的具体临床表现,如《仁斋直指方》对癌的症状进行了仔细的描述:“癌者,上下高深,岩穴之状,颗颗类垂,毒根深藏。”而且还有了对于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如对于噎膈(食管癌),朱丹溪认为应该“滋养津血,降火散结”,张景岳主张“当以脾胃为主”,“宜从温养,宜从滋润”,而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应从瘀论治等等。这一时期,也为后世治疗肿瘤创建了许多广为应用的方剂,如小金丸、蟾酥丸、活络效灵丹、犀黄丸等。第二节中医防治癌症现代研究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治疗体系的参与使癌症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医药也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强的影响。纵观半个世纪以来,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抗癌中药研究

中医药防治癌症的研究,最早是从抗癌中草药的筛选工作开始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已对3000余种中药和近300个复方进行抑瘤筛选,实验证实有效的中药有200余种,其中半数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临床验证,研制开发了长春新碱、喜树碱等近40个抗癌新品种,也为更合理地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依据现代药理学分类方法,中草药对癌症的防治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抗癌(细胞毒作用),即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已经经过大宗临床验证的抗癌中药有青黛(靛玉红)、喜树(喜树碱)、砒霜(三氧化二砷)、三尖杉等,并已制成了不同的制剂;二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通过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改善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如猪苓、茯苓、香菇等的多糖类成分,黄芪、白术、人参、补骨脂、淫羊藿等药物及其复方制剂,均具有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发挥着抑制肿瘤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两位学者张亭东教授和陈竺院士,锲而不舍地坚持中西医理论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结合,运用砒霜治疗邪毒深重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取得了公认的领先疗效,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以毒攻毒”法对肿瘤细胞有诱导分化和促使细胞凋亡的作用。二、中医学对癌症的基础理论研究

1.癌症病因学研究

在癌症发病方面诸家论述多与“虚”、“毒”有关,其次为“瘀”和“痰”。郁仁存提出了外因是条件、决定性因素是内因的“内虚学说”,认为在外界环境条件大致相同,接触的致癌物质也大致相同的人群中,有人患癌症,有人不患癌症,说明决定因素还是在于机体的内在环境和因素。而“络病学说”则认为“肿瘤乃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阴邪凝聚于络脉而成”,其次还有广泛被中医癌症界所接受的“毒”、“瘀”、“痰”为癌症的主要致病因素的各种理论和学说。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癌症创新病因学说的提出,更是体现了在现代西医治疗手段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理论的与时俱进。其主要内容有:射线为“火毒”性质,以“火邪”特有的毒热伤津为主,并合并气虚、血瘀证候;化疗药物表现出寒热夹杂的“药毒”特性,接受化疗的患者常表现出以气血亏虚为主,合并脾胃失调、血瘀的证候等等。

2.癌症转移研究

张健提出的“传舍理论”认为,癌瘤的传舍(转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指癌毒脱离原发部位,发生播散,即“传”;二是扩散的癌毒停留于相应的部位,形成转移瘤,即“舍”;三是转移瘤也可继续发生“传舍”,即所谓“邪气淫溢,不可胜论”,这与现代医学肿瘤转移的机制逐渐吻合。其次是“痰毒流注”学说,认为癌症转移是痰毒之邪流注经络所致。还有“风病学说”,“痰瘀互结,毒瘀互结”,“肿瘤治湿”等理论,这些极大地充实与丰富了中医有关癌症的理论体系。三、癌症临床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癌症的中医防治在基本思路上,一是注重借鉴现代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开展对肿瘤的研究;二是注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三是注重有效方药的研究。在此思路下,临床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有:

1.强调病名、诊断、分期、疗效评价等与现代医学的一致性

在数千年的中医发展中,对于疾病的命名并不具有统一的命名原则及标准,疾病多以临床表现的症状来命名,因为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所以,现代医学的一种疾病有可能散见于多种中医的疾病中,而中医的一种疾病又有可能代表数种现代医学概念上的疾病。比如中医的“噎膈”、“关格”、“反胃”都可以认为是现代医学的食管癌;中医的“癥瘕”可以包括卵巢癌、子宫癌及其他的腹盆腔可以触及的恶性肿瘤。

癌症诊断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合理性,不得随意乱扣帽子。必须采取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获得组织学、生物学的资料,才能给予确诊,并可明确其病理性质,藉以判断预后。例如以纤维胃镜观察胃部病变,再配以活检,作病理组织检查,始较全面。诊断上与西医保持一致,既有利于客观评价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也是对中医诊断知识和方法的极大扩展和提高。

2.治则治法的研究

现代中医药防治癌症的研究,在治则、治法方面投入的最多。也正是由于中医药在防治癌症治疗效果方面的突出表现,才促成了中医药防治癌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

根据中医对癌症病机有正虚、热毒、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认识的不同,经过五十余年的实践,中医癌症学科研工作者们总结并提出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利湿、软坚散结和扶正固本等治疗癌症的大法,同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辨病治疗,强调临床运用时灵活运用上述治疗法则,以个性化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为最终目标。

正是由于这些治则治法的在临证时的恰当应用、临床疗效的突出显著,使得中医治疗癌症在国内已成为与手术、放疗、化疗并存的第四种癌症综合治疗手段,并越来越受国际同行及患者的关注。

以扶正固本法为例,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补虚扶正类中药能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手术效果、治疗癌前病变、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抑癌抗癌等作用。所以根据扶正祛邪的原则,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邪正虚实情况,选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可以取得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

3.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现代中医在治疗癌症时,不仅严格遵守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原则,还针对辨病提出了“在不同状况下,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状况而选用辨病药物”。

如治疗癌前病变时,即在癌症发生的“启动阶段”和“促进阶段”,一般选用冬凌草、山豆根、刺五加等有防癌作用的药物;术后则选用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扶正培本类药物;放疗时则用对放疗有明显增敏和防护作用的汉防己、马蔺子及一些养阴生津药;化疗时则选择化疗的增效减毒药,如黄芪、人参、冬虫夏草及六味地黄汤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癌症的临床治疗越来越重视循证医学的证据。而中医五千多年的发展是经验的总结,遵循的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重视的是方证相符、个体化治疗,缺乏客观的、大样本的、设计合理的、前瞻的临床研究证据。对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规范化和进一步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近年来,中医防治癌症的科研工作者们特别注重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治疗方案的研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部分双盲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扶正培本为主的中药有延长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周岱翰教授主持的在6家医院进行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入组患者294例,其中中医组99例、中西医组103例、西医组92例,结果,中医组中位生存期为292天,中西医结合组为355天,西医治疗组为236天,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最佳。

4.目前五个比较一致的临床研究观点

中医对癌症临床研究及实践的突出贡献,中医药防治癌症在临床上有五个比较一致的观点:

一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减轻手术创伤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手术后治疗提供更好条件。此时常以益气养血、调理脾胃或补先天益后天的扶正治疗为主。

二是与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减毒增效)。放疗引起的气阴两虚,多以益气养血、养阴清热为主。化疗时引起的造血功能抑制、免疫功能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肝脾功能损害等,常以补气养血、滋补肝肾、调和脾胃等法为主,辨证加减用药,配合整个放化疗全程,可达到减毒增效目的。

三是术后、放化疗后康复期,长期坚持服用中药可以稳定病情,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此期间主要视邪正比重而掌握扶正祛邪中药的用药比例。

四是对于无法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带瘤生存时间)。

五是中医药还可预防和治疗某些癌前病变,此时多以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为主。第二章中医防治癌症的主要学术特色第一节重视癌症发生的病因

引起癌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根据历代医家对癌症病因的认识和论述,结合临床实际,将癌症的病因大致概括为正气亏虚、情志失调、外邪侵袭和饮食所伤四个方面。一、正气亏虚

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病邪而言则是指抗病和康复能力。它是由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正气亏虚的形成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正如《黄帝内经》所云:“精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机体正气亏虚、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失常的基础上,各种致病因素才能入侵机体而发生肿瘤。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积聚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金代张元素《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亦谓:“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皆伤,血液渐耗,郁气而生痰……噎塞所由成也。”还指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以上论述,说明人体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病的内在因素,也是其他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肿瘤发生的基础条件。

正气亏虚还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愈大,正气愈亏,经络脏腑功能愈弱,肿瘤的发病率就愈高。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少年少见此证(噎膈),而惟中年丧耗伤者多有之。”明代申斗垣谓:“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明代赵献可在《医贯》中也指出:“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二、情志失调

在中医理论中把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类,称为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并不足以致病。但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者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出了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正常范围,以致造成人体内在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玉机真脏论》谓:“忧、恐、悲、喜、怒,令人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朱丹溪《丹溪心法》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可见在精神情志失调的情况下,常常导致相应的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功能失常。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如工作环境不理想、突然的生活遭遇(如丧偶、离婚、失去亲人等)、居住环境低劣等均可造成精神紧张、情绪不畅而致病。因此,精神情志失调也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内伤病因,对这方面的论述,古代医学文献中记载颇多。如关于乳岩病因的记载,元代朱震亨《格致余论》说:“……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清代王维德在《外科证治全生集》指出:“(乳岩)是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惊恐所致。”

又如,关于噎膈病因的记载,《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明代邵达《订补明医指掌》亦说:“(噎膈)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而病已成矣。”

关于失荣病因的记载,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载道:“失荣者,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金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说:“茧唇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或忧思太过,忧思过深则心火焦炽……”清代包永泰《图位喉科杓指》指出:“(喉菌)此症属忧郁血热气滞,妇人多患之……”“翻花岩,与乳岩仿佛,由肝郁不舒,木火鸱张而得,甚不易治。”

以上古文献的载述,说明乳岩、噎膈、失荣、茧唇、喉菌、翻花岩等各类癌肿的发病都与精神情志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肿瘤学中的精神情志失调是致癌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与西医学中不良心理因素致癌的观点是一致的。三、外邪侵袭

外邪是指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六种外感病邪,称之“六淫”。在自然界里,风、寒、暑、湿、燥、火为六种气候现象,亦称为“六气”。在正常情况下,这六种气候对人体无害,是人们赖以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如果人们不注意调摄,或者因慢性疾病造成体内阴阳气血亏损,使正常适应能力或者抵抗力下降,或出现骤冷骤热等气候急剧变化的情况,六气就会变为六淫,成为致病因素。“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它可以单独侵袭肌体而致病,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合在一起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原有的证候还可以发生转化,如风寒外邪引起的表寒证,可郁久化热而转为里热证。

中医学对外邪病因致癌的认识是很早的。如《灵枢·九针论》谓:“四时八风客于经脉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积之所生,得寒乃生,蹶乃成积也。”《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日至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肉著……邪气居其间而不及,发为筋瘤……肠瘤……昔瘤。”隋代《诸病源候论》说:“恶核者,内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夹毒所成。”清代《医宗金鉴》指出,唇癌(茧唇)的成因是“积火积聚而成”。上述古文献的论述,说明六淫外邪是发生癌瘤的外在病因。四、饮食所伤

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人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弥补先天之不足。当然,饮食失宜、饮食不洁或者饮食偏嗜都可以累及脾胃,使脾胃损伤,受纳减退,健运失常,气机升降功能紊乱;湿浊内聚,或可化热,伤及气血,形成湿聚血瘀,促使癌肿的发生。

1.饮食失宜

饮食过量,或者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都会造成胃难腐熟,脾失转输运化,不仅可以出现消化不良,而且还会造成气血流通受阻,产生诸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如果摄食过少(包括进食没有规律),致使生化之源不足,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造成气血虚弱,脏腑失养,致使外邪入侵,导致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种疾病发生。

2.饮食不洁《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由于客观条件,或不注意饮食卫生,食用腐败霉变的食品,或常吃腌制熏烤之物,毒邪屡屡损伤肌体肠胃,则气机不利,邪滞不化,久伏体内,而致恶变。

3.饮食偏嗜

人们饮食的五味必须适宜,平时不能偏嗜,更不能嗜酒过度。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造成相应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久之可以破坏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而出现各种病变。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指出:“过饮滚酒,多成膈症。”清代何梦瑶《医碥》说:“酒客多噎膈,好热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深入也。”“好热者,多患膈症。”宋代僧阏名藏本《咽喉脉症通论》指出:“(喉菌)因食膏粱炙煿厚味过多,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于喉,结成如菌。”金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说:“脏毒者……或饮酽戾之酒,或食五辛炙煿等味,蓄毒在内,流积为痈。”明代《景岳全书》说:“(反胃)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致损胃气而然。”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曰:“茧唇乃阳明胃经症也”,与“食煎炒,过食炙煿有关”。

以上这些古代医籍的论述都说明长期过度饮酒,嗜食生冷、炙煿膏粱之品就会损伤脾胃,蓄毒体内,郁热伤津,气机不利,脉络不通,毒邪与痰瘀互结,引发肿瘤。

综上所述,中医肿瘤病因学在饮食营养因素方面,实际上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饮食不洁是导致肿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不吃自身存在着致癌物质的食品(如含亚硝酸胺类、细菌、真菌和病毒类物质)是预防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味,长期酗酒,或常吃过烫、煎烤和黏硬难以消化的食物等)会诱发癌变。这是由于长期酗酒,或常吃过烫、煎烤和黏硬难以消化食物,经常刺激、损伤食管和胃的黏膜,引起上皮炎症和增生,导致消化系统和饮食相关部位的癌前期变,最终发生肿瘤。第二节深究癌症发展的病机

中医学一般把癌症的病机概括为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热毒蕴结、正气亏虚等四种情况,而这四种情况又往往与机体的阴阳寒热失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气滞血瘀

1.气滞

在正常情况下,气在全身运行,无处不到。如寒热温凉失调,情志抑郁,以及痰饮、湿浊、瘀血、宿食等均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造成气的功能失调,引起气滞、气郁、气逆或气陷等病理现象,如果日久不解,就会形成疾病。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失通畅,则不能行血,气滞日久,必有血瘀,气滞血瘀长期蕴积不散,往往会导致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而逐渐形成肿块。《黄帝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喜怒不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成瘤。”就是说情志抑郁和冷热等不正常,影响气血运行,留聚不散,就会积聚成瘤。肝气与人的情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肝气郁滞,日久不散,就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和条达,导致乳癌。正如《医宗金鉴》所说:“乳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这说明前人认为乳癌的发生与气的病理变化有关。乳癌如此,其他肿瘤的发生,也与气的病理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肿瘤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情志郁结等气滞、气郁的表现,在发病以后亦有气滞、气郁等症状。而应用理气药治疗,往往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所以,气滞、气郁是引起肿瘤的因素之一。

2.血瘀

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气血的凝滞不散,久而久之,便成瘀积肿块。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而不条达,日积月累,致肝血瘀滞,肝脏肿大,或硬化而导致肿瘤或癌变。《古今医统》描述食道癌时说:“凡食下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清代王清任说:“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说明前人对腹内有形的包块肿物,认为多由血瘀所致。在临床上根据瘀血凝滞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瘀血凝滞是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二、痰湿凝聚

1.痰邪

由于体内水湿不化,津液不布,郁滞不通,凝滞而成。或由于邪热烁津,凝结成痰。《丹溪心法》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故前人认为痰与肿瘤、痰核、瘰疬等发生有着内在的联系。如痰在肺,可致肺气上逆,咳嗽痰多;痰留在胃,则呕恶痰涎;痰流聚于经络、肌肤,则结成无名肿块。

总之,痰可以影响脏腑的气机升降和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凝滞,停聚在不同部位,或胸胁,或膈上,或积聚在肠间,病情演变到一定的程度都可形成积聚肿块。根据上述原理,对一般的痰核、肿块,应用化痰软坚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收到肿块逐渐缩小或柔软的效果。所以,认为痰凝虽为一般病理产物,但凝聚体内,日积月累,影响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功能,亦是引起肿瘤的原因之一。

2.湿邪

湿为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湿邪侵入人的机体,停留滞着,便会阻碍阳气的活动,影响气的流通,导致气滞、气郁。如湿邪侵犯肌肉、经络,就会引起四肢麻木、关节疼痛等症;湿浊内阻肠胃,影响脾的运化,阻碍津液的输布,就会产生腹胀、腹泻、下肢浮肿等症;停留在胸膈,便成痰饮而引起咳嗽胸痛等症。

湿浊之气郁积日久,便成湿毒,湿毒积于肠间,可致“湿毒便血”;湿毒郁于肌肤,易生疮痈,甚至成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色青紫黑等。《灵枢·水胀》曰:“……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这里就是指“湿毒”、“湿聚”的秽恶之气蕴郁于机体,日积月累,影响气血的运动。气血阻滞,气机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减弱,则更助长湿的凝聚,二者互为因果,引起机体的病理变化。因此,湿聚、湿毒反复发作也是肿瘤的诱发因素之一。所以在临床中,对湿聚之症常用健脾化湿等法进行治疗。我国江南滨海湿地,尤以古越国绍兴一带为典型,历代医家特别是以明末清初俞根初、章虚谷为代表,根据气候地域发病特点形成的“绍派伤寒”学术观点,对此更臻一筹。常老将此融入肿瘤防治领域,作为提高临床疗效的“敲门砖”,具有独到实用的现实意义。三、热毒蕴结

热毒,是指郁火及邪热郁结日久而成,热毒内蕴机体脏腑、经络,郁久不散,也能导致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瘀滞等情况,如热毒蕴结较甚,或气血虚弱,不能透毒外出,以致毒滞难化,积聚不去,久而久之,渐成肿核或癥瘕积块。这种证候,往往同肝郁化火、气血凝滞、阻塞经络或痰火胶结有密切的关系。火毒炽盛,往往是在癌肿晚期的阶段。应用疏肝解郁、泻火解毒、清热利湿等法治疗,可以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所以,热毒、郁火也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四、正气亏虚

虚与实是人体抗病力的强弱和病邪致病力之间互相斗争的两个方面。虚是指正气不足,身体的抗病力下降,生理功能减退。实是指病邪盛实。虚证的出现,或因体质虚弱,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伤及正气(阳邪容易伤人阴液,阴邪容易伤人阳气)等,从而形成“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虚证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反映了脏腑功能的衰退。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会导致疾病,如《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肿瘤来说也同样有着一定的意义。如《难经》的五十五难说:“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的人,多有积聚之病。”《外证医编》说:“正气虚则成岩。”《妇人大全良方》说:“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总之,古人认为肿瘤的形成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客邪留滞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热毒蕴结、痰湿凝聚、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机制。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各种肿瘤的病因不一,患者个体差异大,病情不尽相同,病机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同一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上述几种病理机制并不是孤立的或单纯的,往往是多种病机胶着在一起。有的气血亏虚又兼热毒壅盛,有的气虚合并血瘀,或气滞合并痰凝等,大多数患者都表现为虚实夹杂,多脏同病。因此,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特点,分清病机主次,审因论治,才能更有效地治疗肿瘤。第三节整体观及整体治疗方案的建立与实施一、必须重视癌症治疗方案的整体观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等为核心特色,而整体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整个医疗过程的科学体现,常老认为在癌症的诊疗和康复上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每一位初诊癌症患者,务必首先为其建立科学完整的整体诊疗方案。一是如何科学确诊(包括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及分型);二是如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三是如何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恰到好处,科学处理手术、放化疗等与中医中药的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四是如何发挥中医治癌特色,建立标本先后攻补兼施的诊疗程序;五是制订三因制宜的综合性个体化的养生康复措施;六是合理地定期复查,具体包括现代理化数据等客观指标的复查和中医舌脉诊、主要神色形态及肿瘤证候群改善状况等在内的临床治愈指标的复查。二、癌症整体治疗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癌症的整体综合治疗方案,并不是单纯的中医治疗加西医治疗,也不是简单的一种治疗接另一种治疗。而是在综合分析患者机体情况、癌症病理特点、中西医疗法各自优势及不足之后,中西医之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密切配合,有机结合,协同治疗。这一点不仅需要患者了解,更应为肿瘤医师所认识。

为使综合治疗的优势充分发挥,达到癌症治疗的理想疗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目前西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生物治疗,而我国还有独特的中医药治疗、气功治疗、针灸治疗等。

单纯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在消除局部病灶,争取根治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毒副作用。包括对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损伤,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治疗引起的医源性疾病较多,如手术后遗症及并发症、放射性炎症及后遗症、中毒性肝炎、骨髓抑制、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行为状态均较差;手术、放疗、化疗造成机体的气血耗损、脏腑功能紊乱失调等等。

相反,中医药在祛邪抗瘤的同时,不伤或少伤正气,并可攻补兼施,特别是对中晚期或虚弱的患者,中医的扶正培本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产生,改善全身症状,使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疗效。但是,单纯中医药治疗也存在着彻底根治病灶较困难,杀灭肿瘤细胞作用不够强,对肿瘤局部病灶的针对性不是很高等缺点。气功、针灸治疗目前也因种种条件所限只能作为辅助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可明显加强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减少治疗中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并发症和后遗症;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和转移;调节并恢复机体及各脏腑的功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从而使肿瘤的治疗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临床上许多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后,带瘤生存好多年,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一些中药还有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对化学治疗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放疗、化疗的疗效,这也很值得重视。

常老主张,肿瘤患者在手术、化疗、放疗之前和之后都应积极使用中药治疗,以便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耐受性,减轻治疗后的毒副反应。在接受西医等各种抗癌治疗,病情基本控制以后,长期服用中药,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都有很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等待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总结、提高。

2.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

相同的疾病和病理诊断,由于个体差异和病症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证”型可以不同,如肺鳞癌,有的属气阴两虚证型,有的则属痰湿内结证型,就应该用不同的治则遣方用药,这叫“同病异治”;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肿瘤的患者,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很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型,如都属于“脾气虚”证,就可以相同法则(健脾益气法)来进行治疗,这叫“异病同治”。详细诊察,仔细辨证,有此证,用此方,才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确保中医治疗肿瘤的效果。

同时,应该根据肿瘤患者的病理诊断、分类及分期(TNM分期)应用不同的西医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或化疗,并选择应用中医针对不同的肿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如一些卓有成效的特殊单方、验方,对肿瘤组织实施“精准打击”。

3.扶正治疗与祛邪治疗相结合

扶正治疗与祛邪治疗相结合这是中医学的特色,运用在肿瘤治疗中非常确切。“正”,就是患者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邪”,是指肿瘤。扶正治疗和祛邪治疗相结合,就是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既要用各种手段消灭控制肿瘤,又要注意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争取取得更好的疗效。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因机体受到外界的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的作用,导致一些细胞发生突变。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缺乏,不能及时歼灭突变的细胞,不能阻止突变细胞的盲目增殖和扩散,癌症组织就形成并且迅速发展起来,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说,免疫功能的好与坏,是癌症产生、发展以及转归、预后的重要因素。

临床上消灭和控制癌症的常用治疗手段也就是“祛邪”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线治疗能杀灭肿瘤细胞,但是杀伤细胞的选择性不强,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将人体的正常细胞,包括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也一起杀伤了。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外科手术在切除肿瘤组织的时候,要将正常组织器官的一部分一并切掉,才能防止扩散和转移,所以也要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削弱机体的抵抗力。20世纪60年代,国外有的医生曾主张用广泛切除组织的外科超根治手术、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的根治性放疗和大剂量化学药物的冲击化疗等方法来治疗癌症。这些手段虽然能大量杀灭肿瘤细胞,但是同时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伤害,何况癌症患者的免疫机能已经是比较低下的了。结果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给患者带来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临床观察证实,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的低下,还可能导致癌症的复发转移和第二种癌症的发生。

所以,在治疗癌症时,一定要遵循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维护癌症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抗癌能力以及机体内环境的调整能力。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癌症免疫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青睐。用中医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抗病能力,临床运用也非常广泛。另外还有精神治疗、康复治疗、气功治疗、支持疗法等等扶正手段与祛邪相结合。这些疗法的综合运用,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控制癌症发展,促进造血功能,平衡内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保护骨髓、心、肝、肾等组织器官,以及减轻手术、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等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4.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癌症病灶多数生长在人体的某个部位,癌症细胞在局部失去控制地迅速生长,肆意侵犯邻近组织,但实际上这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癌症是由于免疫机能低下,内分泌功能失常等全身性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引起的。患了癌症以后,除了局部病灶的变化外,还会发生一系列的全身性改变。比如癌症细胞失去控制地旺盛生长使全身的代谢功能紊乱;癌症细胞分泌的毒素,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多种反应;癌症后期,由于长期的物质消耗,发生全身性营养不良;癌症细胞还会通过血液、淋巴液向全身扩散、转移,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转移性肿瘤等等。

在治疗癌症的时候,对局部癌症病灶的控制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它不断释放毒素侵犯全身,侵蚀周围的正常细胞,还随时可能转移扩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能够控制局部病灶时,都应该及早地尽可能彻底地用手术、放疗等办法控制或消除局部病灶。但是即使是早期癌症,已在局部做了广泛的根治性治疗,癌症细胞仍然可能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者局部浸润扩散。比如早期乳腺癌,已经及时做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仍然有扩散的病例;食管癌用根治剂量的放射线在局部照射后浸润复发的不少;胫骨的成骨肉瘤作了下肢截除术后,许多患者仍在半年或一年后肺部转移。

由于不少肿瘤长在人体局部组织器官,所以必须作局部的针对性治疗,但是仅仅治疗肿瘤的局部病灶,忽视全身性的治疗,对控制癌症病情,特别是防止复发和转移,也是不行的。必须根据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往往将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措施与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全身性治疗措施结合起来,用手术、放疗等清除大多数的肿瘤细胞后,再用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法消灭残存的、可能转移到全身的癌症细胞;用中医中药等措施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减轻各种治疗的毒副作用及用多种综合措施避免和减轻后遗症、并发症,大大提高和巩固了疗效。

5.近期安排与长远计划相结合

综合治疗应是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不但要追求近期疗效,而且还要考虑疗效的巩固、复发和转移的预防,以及长期的康复和治疗,所以说癌症的治疗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时甚至是终生的。根据患者病情,由专业医师或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一个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并逐步实施,这在癌症治疗的全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第四节治未病及相关防患康复措施的有机结合一、“治未病”的主要学术观点

中医学的预防思想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精辟阐述,简而言之,主要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内容。《黄帝内经》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体现了“早防”“先防”的学术思想和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观。《黄帝内经》还告诫:“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就十分明确地为后世提示了“治未病”以及预防医学的精髓所在:即在未病之前,就应设法防止疾病的发生,而既病之后,则应着眼于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前者是采取各种措施以增强体质和抗御外邪的能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后者乃是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和截断转移,务求早期预测、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以杜绝疾病向纵深发展,所谓“上工救其萌芽”,是其义也。二、“治未病”在癌症防治中的应用

癌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诸如病毒说、遗传说、基因说、慢病演变说、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及物理化学因素等等,似乎均与癌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因此,为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治未病”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治未病”的许多治病防病法则更加彰显出特殊的临床意义,如“精神内守”、“和于术数”、“谨知五味”、“节欲葆精”和“避其毒气”等治病防病养生之道,均不失为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

由于不少癌症均有其癌前期病变,如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癌,萎缩性胃炎与胃癌,食道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与食道癌,宫颈炎与宫颈癌,皮肤白斑与皮肤癌等。故对癌前期病变进行有效的中医药治疗,防止其癌变,亦是体现中医学“既病防变”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对于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如对萎缩性胃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可根据胃镜直观、胃黏膜病理变化与胃液分析进行辨证施治。若见胃黏膜红白相间,并以苍白为主,或腺体减少,有血管显露者,则为血瘀证,当参用活血祛瘀中药;若有肠腺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则宜加清热消痈之品;若呈胃阴缺乏者,则合用酸甘化阴之品。常老曾自拟蛇草刺猬汤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00例,总有效率就达到78.5%,使该病的不可逆转不再成为定论。对癌前期病变进行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截断其病势,阻止其恶变,正是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癌症防治上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如《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种“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对于晚期癌症见有合并症者更是意义深远。如晚期肝癌,就应预先“实脾健脾”以防止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的发生。不言而喻,重视对中医学“治未病”学术思想的研究和临床创新,将必然会给癌症防治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三、癌症预测预报和早期防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山雨欲来风满楼”,自然界的风暴雨雪等气候变化固有先兆,而任何疾病的发生亦必然有其征兆可寻。中医学认为,“藏于内而象于外,有诸内而必形诸外”。故内在的病理变化,即使是细微隐匿或潜伏缓起,亦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反映于外在的形体色脉。《黄帝内经》谓:“见其色,知其命,名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名曰神。”可见医者通过察色切脉,四诊合参以见微知著,尽早洞察或筛选病变者斯为高手。如果把中医学见微知著的宏观诊断精华与现代理化科技的微观诊断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肿瘤相关因子(TSGF)检测和中医四诊合参等有机结合,就有可能通过电脑微机的智能处理,监测和反映肿瘤的形成与否及发生发展状态。我们期待通过“癌症早期预测预报”这一研究课题的实现,对癌症防治抢“三早”、抗转移防复发发挥独特作用。第三章癌症的中医诊断特色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问、闻、切四诊来了解病情,并运用整体辨证的理论和方法,以识别病证。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言:“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在辨别诊断癌症时,也必须掌握这些原则。几千年来,中医在诊断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医四诊诊断癌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观察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常老对癌症患者的舌诊和脉诊尤有心得,兹择要介绍如下。第一节舌诊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如《丹溪心法·能会色脉可以万全》所云:“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必形诸外。”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的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所谓审神气的存亡,可测生死;察色泽的善恶,形态的常变,可别疾病的轻重浅深。

舌诊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正如《临证验舌法》所云:“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不爽、不谬、不差、不误都是不错的意思。总之,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可以指导处方遣药。

舌诊的内容主要观察舌质、舌体、舌苔及舌下络脉。舌质和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舌下络脉是舌体腹面的静脉。正常的舌象应是“淡红舌、薄白苔”;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润泽,其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干湿适中,不黏不腻;舌尖翘起舌底络脉隐约可见,绝不粗胀,亦无分枝和瘀点。一、舌质

1.淡红舌

淡红舌是多数健康人的常见舌象,许多早期癌症患者也可见到淡红舌。但健康人的淡红舌应是不深不浅,红活润泽,不腻不燥。而早期癌症患者的淡红舌虽也属淡红舌范畴,但却常常舌质颜色晦暗,或伴有瘀斑、裂纹、齿痕及舌苔或腻或燥等病态表现。早期肺癌、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淡红舌分别占71.43%和41.59%,而随着病情发展,淡红色比例下降。密切观察、深入分析病理性淡红舌的变化,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病理性淡红舌多为癌症初起,精神抑郁,心火内炽的结果。

2.淡白舌

淡白舌舌色较正常为淡,白多红少,多见于虚寒证。癌症患者中淡白舌的比例较高,其中白血病患者高达60.4%~64%,其他如宫颈癌、胃癌、肺癌等患者的淡白舌比例也较高。经测定,淡白舌患者的红细胞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血球压积均显著降低,这与中医辨证癌症患者出现淡白舌为气血虚衰是一致的。

3.红绛舌

红绛舌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称红舌),较红舌更深的称为绛舌。舌红或绛,苔黄厚多为里热实证;舌红绛,少苔或无苔是阴虚火旺;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有瘀血。癌症患者如舌质淡红为邪浅病轻,舌质由淡红转红为热毒已深,病情加重。舌质由红转绛为热盛津伤,阴虚火旺,预后不良。凡是舌绛无苔,呈镜面舌,多不吉;晚期癌症患者出现光红舌,兼有糜苔或溃疡时,多为濒死的预兆。

4.青紫舌

青紫舌舌质微带青紫,多为气滞血瘀、血行不畅;舌有紫斑瘀点,多为久病内有瘀血;舌青紫转紫红色而干,多为热入血分;舌淡紫而润,多为寒证;舌色紫蓝,面唇俱青,见于严重缺氧。肿瘤患者中青紫舌的比例最高,青紫舌癌患者出现率是正常人的11.78~19倍。其中比例较高的有肺癌、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等。经测定,青紫舌患者有明显的舌尖及甲皱微循环障碍,而且全血比黏度、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均明显高于非青紫舌组。这与中医辨证肿瘤患者出现青紫舌为血瘀是一致的。临床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有效患者的青紫舌往往消退或变淡,同时血液黏度也由高变低,接近正常,这些患者预后较好,存活时间可很长。如肿瘤患者在病程中出现青紫舌,或青紫舌持续不退,常提示肿瘤转移及预后不良,因此密切观察青紫舌的变化对肿瘤的辨证、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5.肝瘿线

1962年童氏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左侧或右侧或双侧缘(偶见舌尖)呈紫色或青紫色,呈条纹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或瘀点,境界分明,易于辨认,称之为“肝瘿线”。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者有肝瘿线的占77.68%(59/76例)、有病理检查证实的占78.2%(18/23例)。对照肝硬化组无一例有肝瘿线,其他肿瘤比例极低。因此“肝瘿线”可作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的辅助体征之一。当部分肝硬化与肝癌患者在同位素扫描、B超、AKP、AIP定性与定量尚不易鉴别时,“肝瘿线”有一定参考价值。经测定,中晚期有“肝瘿线”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球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值,比正常显著上升,这与中医辨证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肝瘿线”为血瘀是一致的。二、舌体

1.胖大舌、齿印舌

舌体较正常舌为大,伸舌满口,称胖大舌。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齿痕舌或齿印舌。中医认为多由脾肾亏虚,不能运化水湿,或水湿痰饮阻滞所致。胖大舌、齿印舌是癌症患者多见舌体,约占20%~30%左右。其中比例较高者有白血病、膀胱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尤其是白血病患者达44%。这些患者绝大多数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此外手术、放疗后的胖大舌、齿印舌也多于未治疗组,因为手术、放疗虽然对癌症细胞可起毁灭性打击,但给患者机体亦留下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修复,或难以修复的创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