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卡耐基人生成功思想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7 21:14:20

点击下载

作者:丁兆宇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戴尔·卡耐基人生成功思想全书

戴尔·卡耐基人生成功思想全书试读:

前言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著作,是20世纪最畅销的成功励志经典。

卡耐基本是一个出生于美国西部的贫困农家子弟,青少年时期充满自卑、挫折感、恐惧和忧郁;他曾经饱受奚落、嘲笑,甚至一度想要自杀,了此余生。幸好,他最终选择了不断的自我磨炼,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摸索和实践,他对人性进行了深入,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和弱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合演讲术、做人处世、沟通交流和快乐幸福等在内的实用成功励志理论。

卡耐基并没有解决宇宙中深奥的秘密。但他源于常理的哲学影响和教育实践,却施惠于千百万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处世上,在帮助人们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上,在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开发人类潜在智能、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快乐上,他比这一时代其他哲人所做的都多。

戴尔·卡耐基认为,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在世上,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生存,在生活和事业之中,怎样艺术化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有机会帮助他人,使他人为我所用,是生活能否幸福、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喜欢别人,又能让别人喜欢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卡耐基所著载誉世界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光辉》、《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和《语言的突破》等作品,影响了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千百万人;他被誉为“成功学之父”。畅销全球的《时代》杂志,曾经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或许,除了自由女神,他就是美国的象征。”

美国19-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与我们应当成就的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是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广义地说,人类的个体就是这样地生活着,远在他应有的极限之内。我们有着各种力量,但是不会利用。”而戴尔·卡耐基的著作被西方学者誉为是帮助我们发现、发展和利用自身潜能、塑造个人魅力“最实用的指南”。《戴尔·卡耐基人生成功思想全书》通过大量通俗睿智的思想和富有哲理、启人心智的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戴尔·卡耐基的人生成功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生动阐释。相信每一个志在成功、追求卓越、愿意通过学习和努力改变平凡人生的读者,都会从本书中获得阵阵的惊喜和持久的收获。

第一章 把为人处世定位为影响人生最重要的因素

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更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来为自己服务;可是失败者从来都意识不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永远是金钱、是任务、是自己。记住:在搞好人际关系方面多费些心思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绝对值得的。交际本领是有助于事业成功的永恒不变的资本。

戴尔·卡耐基在对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尤其是近现代优秀的企业家、富翁的成功事例,作了分析之后,总结出“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精辟理论。

卡耐基把人际关系定位为“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他形象地说:如果用数字比例表达的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或者发展,只有15%是靠自己的专业技术,而其余的85%则要靠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世技巧。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85%的部分,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还可能是资本,还可能是其他的资源,但是另外的85%则是永恒不变的人际关系。

卡耐基指出:如果人们不喜欢你,他们对你可能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有一天,在飞机场,卡耐基见到一个衣冠楚楚的商人大声呵斥,责骂搬运员处理行李不当。商人骂得越凶,搬运员越显得若无其事。商人走后,卡耐基称赞搬运员有涵养。不料,搬运员微笑着说:“噢,没关系,你知道吗?那个人是到佛罗里达去的,可是他的行李嘛——将会运到密歇根去。”

卡耐基由此悟出:和你共事的人——即使地位比你低的人——只要受了你的气,都会跟你捣蛋。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几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进行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2倍。另一研究报告表明,在美国每年离职的人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导致无法施展所长的占90%。可见,人际关系的好坏何等重要。而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交际本领的高低。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均为学术智商很高的科学家,他们之中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成绩平平。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差别的原因,就在于那些获得大成就的人善于交际,拥有自己的广大的交际网,因而可以随时从各个方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数据;而那些成绩平平的人,则因不善交际,而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哈蒙·蕾莉指出:“任何事情的失败,常常都可以归结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失败。”无数事实证明:你的专业本领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一种机会,而交际本领则可以给你带来百种千种机会;专业本领只能利用自身能量,而交际本领则可使你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

卡耐基告诉我们,处世之道是后天养成的技巧,可以越练越精。就像有礼貌一样,是可以学的。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怎样与人愉快相处,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1.爱是开发交际能力的根本技巧

卡耐基在他的《交际成功奥秘》一书中写道:“不管是屠夫,或是面包师乃至宝座上的皇帝,统统都喜欢别人对我们表示好意。拿德国皇帝来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成了万恶不赦的罪人。在愤怒的人民中,却有个寡妇的小孩子写了一封非常单纯的信给他。这个小孩说,不管别人怎么样想,他会爱戴他的皇上。德皇深受感动,邀请这个孩子去做客。小孩去了,她母亲也同行,德皇与孩子的母亲竟然成婚。”俗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爱人的人,必能得到他人的爱。广施爱心,必能广得爱的回报,人际交往就会非常成功。法国画家夏尔丹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股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纪元。”爱,是无技巧的技巧,是开发交际能力的根本技巧,其他的技巧都派生于“爱”这一根本技巧。

2.人情是一张支票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以帮助他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养成乐助人、广助人的习惯,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偶然中帮助一个人,有时候很可能会给你带来难以想象的回报。美国有一本很畅销的小说《教父》,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殡仪馆老板的女儿受到流氓欺侮和殴打,法庭的判决对流氓毫发无损。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殡仪馆老板硬着头皮去请求黑社会老大“考利昂老头”的帮助。考利昂毫不犹豫地出面替他们出了气,而不求回报。在日后的紧要关头,殡仪馆老板帮了他的大忙。可见,助人,就是助己。人情是一张支票,储蓄越多,收获越大。要充分开发交际能力,就必须做到乐于助人。

3.对别人抱以亲切、友善的态度

态度,是人对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内心世界的核心。没有内在态度的改变,外在的改变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算外在可以改变,改变得也不会理想。改变他人态度的奥秘,就在于首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态度是互动的。《圣经》上说:“你如何待人,人如何待你。”人们总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采取相应的态度。你对别人抱以亲切、友善的态度,那么对方就会回敬你同样亲切、友善的态度。态度的体现不过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然而,它却有着极大的魔力。

生活中最不可违背的处世原则莫过于诚实

1908年4月的一天,国际函授学校丹弗分校经销商的办公室里,戴尔·卡耐基正在应征销售员工作。

经理约翰·艾兰奇先生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忍不住先摇了摇头。从外表看,这个年轻人显示不出特别的销售魅力。艾兰奇在问了卡耐基姓名和学历后,又问道:“干过推销吗?”“没有!”卡耐基答道。“那么,现在请回答几个有关销售的问题。”艾兰奇先生开始提问,“推销员的目的是什么?”“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心甘情愿地购买。”卡耐基不假思索地答道。

艾兰奇先生点点头,接着问:“你打算对推销对象怎样开始谈话?”“‘今天天气真好。’或者:‘你的生意真不错。’”

艾兰奇先生还是只点点头。“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

卡耐基稍稍思索一番,不紧不慢地回答:“抱歉,先生。我没办法把这种产品推销给农场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

艾兰奇高兴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卡耐基的肩膀,兴奋地说:“年轻人,很好,你通过了,我想你会出类拔萃!”

艾兰奇心中已认定卡耐基将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测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只有他的答案令他满意。以前的应征者总是胡乱编造一些办法,但实际上绝对行不通,因为谁愿意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

其他参加面试的人当然也知道“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难于上青天。但是,为了应付面试,他们不敢说实话,恐怕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敢说实话的人,不但表现了自己的诚实,更展示了自己的自信。

在个人品质的诸多方面中,诚实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欧洲的谚语中有“诚实为人生至宝”的话;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也说过:“诚实永生不灭。”有许多关于诚实与不诚实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比如,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曾经听过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当乔治的父亲站在他面前,问他是谁砍了那棵树时,小乔治手握他的小斧头说道:“我不能撒谎,是我砍的……”不管这故事的真实性如何,它都不失为一个好故事。

绝大多数人一生下来就被告知: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要绝对诚实。如果我们想达到成功的顶峰,绝不可欺骗和说谎。谎言——即使是善意的小谎言,也曾使得许多人由好不容易攀上的顶峰摔落,或是使得他们追求成功半途而废。

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和什么人在一起,都要忠于自己、言行一致、坚守自己的信仰及价值观。如果我们不正直,最终将失去一切,因为,别人无法相信我们,不愿和我们一起工作,或跟我们进行交往。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愿意和我们共事,我们的事业将会失败,无论任何一种事业的结果都将一样。

卡耐基多次强调:在生活中保持绝对诚实,是我们踏上成功之途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卡耐基说:“只有人格崇高才能成功。人格操守是事业上最可靠的资本……有一些青年人明明知道这样的事实,但是他们仍然不将事业的基础建立在正直的品格上,反而建立在技巧、诡计和欺骗上,难道不令人感到奇怪吗?”马登同时认为:“如果一个青年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便决心把建立自己的品格作为以后事业的资本,做任何事情,都无悖于养成完美人格的要求,那么,即使他无法获得盛名与巨大利益,但终不至于失败。而那人格堕落、丧失操守的人,却永远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有许多商店,都如昙花一现,这些商店在开业时通过大肆欺骗的方式吸引了许多顾客的注意,固然繁荣一时,但是因为他们的繁荣是建立在不诚实和欺骗的基础上的,不久后这些商店便关门大吉了。他们只知道从欺骗顾客中获得了好处,不知道到了后来,他们的欺骗手段终于为顾客所发觉,于是这许多商店营业日趋清淡,业务逐渐收缩,结果竟致歇业破产。

许多人把说谎、欺骗视为一种手段,他们相信说谎、欺骗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好多信誉很好的商店,也往往掩饰自己货物的弱点,用动人的广告来哄骗消费者。有很多人认为,在商业上,欺骗如同资本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他们认为,在商业上处处讲实话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错误而危险的。实际上,由于一贯讲真话而获得的声誉,要比由欺骗暂时所获得的好处,其价值要高千百倍!

商业社会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诚实与欺骗。往往在经济萧条时,人们更喜欢利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欺骗顾客,不讲真话或是把当说的真话秘而不宣。但他们没有顾虑到,这样的做法暂时来说在金钱上虽是赚了一些,可是商人的人格和信用就此损坏。他们的钱袋里固然增加了一些钱,他们的人格和信用已丧失殆尽。

实际上,现在也有许多曾经说谎的人或是欺骗的机构,感到用欺骗方法来对付他人,最终是得不偿失的,他们最终认识到,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波士顿市长哈特先生说,50年来,他目睹了诚实和公平交易的深入人心,90%的成功的生意人都是以正直诚实而著称,那些不诚实的人的生意最终都会走向破产。他说:“诚实是一条自然法则,违背它的人会受到报应、受到应有的惩罚,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不可违背一样,诚实的定律也是不可违背的。违背的结果就是受到惩罚,不可逃脱的惩罚。他们或许可以暂时地逃避,最终却无法逃避公道。商人拥有顾客们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也需要顾客所拥有的东西。当交易发生的时候,如果双方都是诚实的,那么双方都会受益。对资本家和工人来说,诚实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如果资本家不能诚实地对待工人,那么资本家不会赢得利润;反之亦然。就像90%的成功人士的经验所证明的,这是一条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行得通的法则。”

宽广的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

卡耐基曾经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吉布林和他舅舅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房子,准备在那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俩一起工作,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商量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一直吵到天黑。

几天后,吉布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巴里斯特的马车撞在地上。这位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也昏了头,告了官,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结果使吉布林携妻永远离开了美国的家、而这一切,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事——一车干草。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待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一旦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卡耐基说,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使你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折射出高尚的光彩。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卡耐基指出: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的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朋友的友谊。

一般人总认为,做了错事得到报应才算公平。但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肇事者,要竭力避免伤害他人;但作为当事人,要以博大胸怀宽容对方,避免怨恨心理的过度膨胀,进而使双方的矛盾升级,甚至产生冲突,给一方或双方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1832年5月29日,法国年轻气盛的伽罗瓦为了所谓的“爱情与荣誉”,打算和另外一个人决斗。他知道对手的枪法很好,自己获胜的希望很小,很可能会死去。他问自己,如何度过这最后的夜晚?

在这之前,他曾写过两篇数学论文,但都被权威轻蔑地拒绝了:一次是被伟大的数学家柯西;另一次是被神圣的法兰西科学院。在这最后的夜晚,他仍然坚信他头脑中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整个晚上,他把飞逝的时间用来焦躁地一气写出他在科学上的遗言。他想在死亡之前尽快地写,把他丰富的思想中那些伟大的东西尽量写出来。他不时中断,在纸边空白处写上:“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然后又接着写下一个极其潦草的大纲。

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一劳永逸地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群论。

第二天上午,在决斗场上,他被打穿了肠子。死之前,他对在他身边哭泣的弟弟说:“不要哭,我需要足够的勇气在20岁的时候死去。”

他被埋葬在公墓的普通壕沟内,所以今天他的坟墓已无踪迹可寻。他不朽的纪念碑是他的著作,由两篇被拒绝的论文和他在死前那个不眠之夜写下的潦草手稿组成。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更宽容豁达些,不那么争强好胜,不和别人轻易结怨,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事业中,而且能够避免很多悲剧。

宽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

一次,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她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宽容具有这样巨大的力量和神奇效果。那么,我们怎样培养这种宽容的性格特点,去理解别人呢?

1.对伤害了自己的人表示友好

宽容是一种博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良的人格体现,对曾经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有宽容的精神。这样做虽然困难,但更能反映出你的宽大胸怀和雍容大度。用你的体谅、关怀、宽容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使他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温暖。也许有人会说,宽容别人是否证明自己放弃原则,太软弱了?其实,宽容是坚强的表现,是思想的升华。

2.容忍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人们都希望和那些懂得容忍自己的人相处而不希望和那些时刻要对自己说三道四、横挑竖拣的人待在一起。卡耐基说,专门找别人岔子,动辄教训别人的“批评家”估计不会有什么朋友。另外,根据自己所确立的伦理和宗教方面的严格标准去要求别人投自己所好的人,谁见了都会退避三舍;而那些能容忍和喜欢别人以本来面目出现的人们,往往具有感动人和促使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当你想和朋友友好相处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优点,容忍对方的弱点和缺陷,切莫试图去指责或改变对方。

3.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

容忍他人的不足和缺陷比较容易,而困难的是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每个人只要乐于寻找,一定能找出他人身上许许多多优点和长处,能发现和承认他人的长处,那就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全部意义。只有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才更显出胸怀的宽阔、人格的高尚。

遇事多忍让,得理也让人

有一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但这位富婆的气焰反而越发嚣张,随而指着一道菜对侍者说:“你说,这叫做食物?我看连猪都不会吃!”

侍者终于按捺不住,对这位富婆说:“太太,真的是这样吗?那么,我去替你弄点猪吃的来。”

一个是“心中无半点善意”,一个是“胸中无半点宽容”,真是道尽现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再看看下面一则夫妻的对白。“拿去洗衣店的衬衫拿回来了吗?”丈夫问。“我是你什么人,女佣吗?”妻子回答。“当然不是,”他顶了回去,“你如果是女佣的话,至少应该懂得怎样洗衣服。”

我们经常掉进一个陷阱,就是争论必有输赢,在所有的争吵事件中,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念,将之视为金科玉律,不肯退让。更重要的是,双方都不愿意放弃说“最后一句话”。似乎谁说了最后一句话,不管有理无理,谁就是胜利者,以致争吵不休。

想解开缠绕在一起的丝线时,是不能用力去拉的。因为你愈用力去拉,缠绕在一起的丝线必定会缠绕得更紧。人与人的交往不也一样,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饶人”、“火上加油”,却不懂得“逢人只说三分话”、“顺风扯篷、见好就收”的道理,结果关系缠绕纠结,常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戴尔·卡耐基认为,日常普通的是非对错并没有快乐来得重要。快乐的秘诀就是“退一步”,先向别人伸出友善的手。让对方做“对”的人,并不代表你就“错”了。因为,当一切都好转后,你会发现你将获得放下的平安,也会感到让别人“对”的喜悦。由此,你也做“对”了。

丘吉尔在退出政坛后,有一次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闲逛。这时,也有一位女士骑着自行车,从另一个方向疾驶而来,由于刹不住车,最后竟撞到了丘吉尔。“你这个糟老头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恶人先告状地破口大骂,“骑车不长眼睛吗?……”“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恶行恶状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看来你已经学会很久了,对不对?”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首相,只好羞愧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教我骑的就是阁下您。”

戴尔·卡耐基告诉我们:“几分容忍,几分度量,终必能化干戈为玉帛。”

过于斤斤计较的人占不到任何便宜

戴尔·卡耐基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妨豁达些,没有必要过于斤斤计较、精打细算;一点亏都不肯吃的人,最终往往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在商场上没有糊涂人,连那些失败者,也是相当精明的。做生意,有极强的功利目的,的确需要精明能干。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精明者。他们处处要显得比别人更加神机妙算,更加讨巧投机。他们总在算计着别人,以为别人都不如他们聪明,而可以从中揩点油,讨点便宜。好像他们这样做就会过得比别人好。这种人功利心太重,把功利当做人际关系的首要,他们日子过得很累,很紧张,过得很缺乏乐趣。

太精明的人的确过得很累。他们算计着别人,占别人的便宜,肯定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即别人也可能在算计他,也可能要侵占他的利益。因此,他必须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过日子。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干的一件事,也许什么目的也没有;但过于精明者就会在心里受到刺激,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也要细细琢磨,生怕别人有什么谋划会使他吃亏。这样,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显得不诚实,不大方,甚至很造作。我们碰到的许多生活中的精明者,性情都不开朗,心理都相当虚假,神经都相当过敏,为人都相当猥琐。这恐怕和他们过日子那种紧张感有直接的关系。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知道,做人不必太精明。这是指一般的生活以及平常的人际关系。生活毕竟不全如商场那样明争暗斗,杀机四伏;总需要些温情和睦,非功利的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过于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反倒是随遇而安的好。

的确,过日子有时需要精打细算,才能把日子安排得既合理,又过得舒服。同样的收入,会安排的人过得就和不会安排的过得不一样。但是,过于精明,处处显得精明,甚至在人际关系中也玩这一套,就显得失当了。这样的人,很难和人搞好关系,很难讨人喜欢。所以,即使他在物质上比人多享受点,但精神上付出的代价则更大,要是真精明,就得算算这笔账。

一个人要把日子过得舒服,单靠东捞一点、西拈一点,靠算计别人是徒劳的。我们日子过得轻松愉快,很大程度上要靠真诚、信赖、友好,碰到难处互相帮助,有了好处大家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必太精明,不必担心自己会失掉些什么。大家相互谦让,互相贡献,相互让利,关系融洽和睦了,比什么都好。不太精明的人容易和大家成为朋友。就因为大家可以正常相处,少有功利,多有温情,不必处处抱有戒心,有安全感。太精明的同事或朋友,总让人觉得不可靠。人们需要比周围的人聪明、机智,但不要太精明。

我们可以不太精明,但应该有智慧。在生活中,许多人并非真的糊里糊涂过日子,而是不想为过于精明所累。其间是因为有智慧。一个聪明人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囿于世俗中的鸡毛蒜皮之事而无法自拔。这样的人心胸开阔,为人豁达,日子过得有意思,有价值。

千万不可让嫉妒的情绪自由泛滥

司汤达是法国作家。他生于律师家庭,思想上受18世纪启蒙运动影响,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曾先后在拿破仑军队中服务。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阿尔芒斯》,著名作品是《红与黑》和《巴尔玛修道院》,理论著作是《拉辛与莎士比亚》。《巴尔玛修道院》完成后,司汤达宣称:这部小说要到1880年以后才会被人理解。可是,它不久就得到了享有法国文学界“最高评判者”之称的巴尔扎克的推荐。

巴尔扎克读了该书描写滑铁卢战役的一章后,在一封信里写道:“我简直起了妒忌之心。是的,我禁不住一阵醋意涌上心头。关于战争,他写的是这样高妙、真实,我是又喜、又痛苦、又着迷、又绝望。”

第二年,巴尔扎克还写了长篇论文《司汤达研究》,对《巴尔玛修道院》大加赞赏,热情推荐。

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正因为如此,在同行即将取得荣誉的时候,丝毫不产生嫉妒和排挤之心,而是对同行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和无私帮助,这种精神才愈显难能可贵。

卡耐基指出,嫉妒是一种有害的心理。当你感受嫉妒之际,必然置身某种竞争。你的目标是击败“对手”,但你却经常不知道究竟对手是谁,是什么。是你的工作同人?还是同人在办公室所耗费的时间?是你朋友的新装,还是你朋友穿着新装的模样?或者是你的朋友?是你隔壁的邻居?抑或是你隔邻美丽的后院花园?

你或许以为你嫉妒某人,但后来仔细观察却发现,你嫉妒的并不是这个人,不是他的作为,也并非他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嫉妒来自对自己的兴趣和自毁的倾向。你会嫉妒,是因为你拿自己和别人相比,看到自己的表现,发现其他人更好、更多、更有吸引力,等等。你参加的是一面倒的战争,你的对手其实是你自己。

嫉妒常被称为绿眼睛的恶魔。如果你对某人怀有嫉妒之心,可以确定的是,它不仅会伤害到你这些情绪所直指的人,而且你所受到的伤害可能更甚于他们。嫉妒就像疾病一样,它们会在你体内不断损害侵蚀你。

因为别人在事业上或者生活上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难受,这种感觉会带给人们多少的痛苦?有多少的婚姻暴力是由于嫉妒心的作怪?有多少的婚姻毁于嫉妒?有时候人们的嫉妒确有其事,但有时候却纯粹是乱想。又有多少自杀事件,是嫉妒下的产物?有多少人是因为嫉妒别人而犯罪,以致坐大牢?除此之外,被某个你甚至不认识的人嫉妒,可能为你带来大麻烦,害你花了冤枉钱,甚至对你本身和声誉造成伤害。一般的说,嫉妒常常带来严重的后果:(1)谋杀。亚当之子该隐之所以杀害他的弟弟亚伯,就是因为嫉妒他的弟弟。(2)背叛。约瑟的兄弟之所以把他卖到埃及当奴隶,就是因为嫉妒他是父亲最爱的儿子。他们无法忍受看见他身上所穿外套的华丽。(3)友谊破裂。有一位中年的新闻从业人员,他非常嫉妒他一位出名的小说家朋友,嫉妒他朋友所出的书。而另一方面,他那位小说家朋友却嫉妒这新闻工作者由于一篇大众皆知的出色报道而被提名角逐普利策奖,因为这个奖项是那位小说家根本沾不上边的殊荣。结果这两位朋友从此话都不说了。

当你努力攀登顶峰时,应该把对他人的嫉妒转化为对他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不要只是说:“我希望能够跟他或她一样。”你应该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才能使得自己跟他或她一样有成就。既然羡慕与嫉妒的情绪并不能让你由板凳队员成为场上主力,那你为什么还要坐在场边任由这种情绪泛滥呢?

如果你总是在担忧别人在做些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会发现你攀登顶峰的路途将是备觉艰辛。当你眼见别人表现得非常好,看到他们的成功或者正在享用胜利的成果,就好好看看他有什么是你可以借鉴的。可能只是一个微笑,也可能是他的态度、一句好话、一段时髦的话语。在你察觉之前,你早已经把你的嫉妒心抛到九霄云外,同时你也将自己的本领累积起来了。

以下是几个改掉嫉妒这一毛病的有效方法:(1)想想别人好的一面,尤其是那些容易招致嫉妒的成功人士。喜欢一个人不仅是因为他是什么人,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看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他。如此一来,你心里就不会有空间可以容纳嫉妒了。(2)为了戒除某个坏习惯,方法就是用好习惯来取代它。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这个毛病,也就是用别的字眼来取代这些恶毒的字。例如,在你的想法里,当你看到别人的成就和成功时,将嫉妒换成赞赏或化为高兴。(3)经常设想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去想别人做了什么。如果别人获得的成就当之无愧,就想想怎么做才能够使自己跟他们一样,而不是嫉恨他们已有的成就。

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哈佛大学在管理方面的一大特色是“让校规看守一切”。这体现着规则至上的精神。也正因为有了一种规则,才造就了哈佛出类拔萃的大批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肯定会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

严于律己,就是能很好地支配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支配别人,成就一番事业。

戴尔·卡耐基指出:“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制是一种最艰难的美德,有自制力才能赢得统治力。成功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缺乏对自己的控制,就谈不上去支配别人了,更不要说成功了。”成功的心态始于理想,成功的行动始于自制。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制力,就很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在诱惑跟前低头,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一直往前走。

美国科学家曾进行过一个有名的糖果实验。

幼儿园的老师准备了一堆糖果,告诉小朋友说:“各位小朋友,老师等一下离开教室一段时间。如果你们现在想吃糖的话,你们可以先拿一块。如果你们等到老师回来再吃,那老师可以给你两块糖。”然后老师离开了。走到一处里面看不见外面、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地方进行观察。将没等老师回来就急着吃糖的孩子和等老师回来给两块糖吃的孩子,一个个记下来让心理专家跟踪观察20年。20年之后,前者在人生事业,夫妻关系和谐度、与他人的协作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诸方面,通通比后者差。这个试验的结果有力地向我们展示了自我控制力的重要作用。

卡耐基非常推崇的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

在拿破仑·希尔事业生涯的初期,拿破仑·希尔发现,缺乏自制,对生活造成了极为可怕的破坏。这是从一个十分普通的事件中发现的。这项发现使拿破仑希尔获得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教训。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源于一件小事。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激烈的敌对状态。这位管理员为了表示他不悦,当他知道整栋大楼里只有拿破仑·希尔一个人时,他就把大楼的电灯全关掉。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最后拿破仑希尔决定进行“反击”。

星期天,当他刚在书桌前坐好时,电灯熄灭了。拿破仑·希尔立刻跳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当拿破仑希尔到那儿时,发现管理员在正忙着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内,同时一面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

拿破仑·希尔立刻对他破口大骂,但他没有任何愤怒地回应。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拿破仑希尔下定了决心,以后决不再失去自制。因为一失去自制之后,另一个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地将他打败。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希尔身上立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笔开始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他所说的话更具分量。

卡耐基指出:支配自我,也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主观能动性强有力的表现,是实现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个人成才与否,与支配自我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自制力对人生的转折与飞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支配不了,控制不了,就更难理性地支配大的局面和更多的人。

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是一个自我支配能力很强的人。他有一种很聪明而又极简单的方法对付发怒的对手:就是在一种本来可以发怒的情形中制止自己的愤怒。

有几位代表,因总统指派某人为收税的经纪人而来抗议。其中领头的是一个议员,6.2英尺高,脾气很粗暴。他用愤怒的口气骂着总统,差不多用的是一种侮辱的言辞。但是总统毫不做声,任他去泄尽他的精力,然后总统很平和地说:“现在你觉得好些了吗?”然后接着说,“照你所说的这种言辞,你实在是无权了解我何以要指派某人,不过我还是告诉你。”

那议员的脸马上红了,想道歉,但是总统又用一副笑脸说:“无论什么人如果不了解事实,总是容易弄得发狂的。”

麦金莱总统这种冷静的答复,就足以使这位议员觉得自己用这种粗暴的语言是错了,而这次的指派或许是对的。

他的这种聪明的应对,使那位议员完全无所施其力了。这个议员回去报告他交涉的结果时,只能说:“伙计们,我忘了总统所说的是些什么,不过他是对的。”发怒的结果,总是承认自己的错了。你能制止不发怒,证明你是对的,你的对手便无能为力了。行动冷静则对方也会冷静下来。

对方的办法是要激起你发怒而做出一种不合理的事来,使你事后后悔。落入这种陷阱里实在是愚蠢。一个对你这种愤怒毫无反应的人,你对他发怒,实在是毫无意义的。打倒一个愤怒的对方,没有比冷静更好的办法了。而在激动的时候,能让自己冷静下来,靠的也是一种自我支配、自我控制的能力。

增强自制力,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使自己更加理智,遇事更为冷静,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使得自我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

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增强自我支配的能力,可以使你更加理智,可以使你收获快乐——更进一步说:自制力将是你走向成功的有力保障。

能否准时赴约是一件极要紧的事情

戴尔·卡耐基告诫年青人,一定要养成准时的好习惯。他说,一个做事不准时的人,其信用必定会一落千丈,别人也不会信任他。也许他实际上是一个很诚实的人,但诚实无法弥补不准时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

准时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养成、也应该养成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准时,无论是在约会、会议,还是什么别的方面,都总会体会到这种习惯给他带来的好处。就拿吃饭来说,如果别人请一个人吃饭,他迟到了,那就会给主人和其他的客人造成很大不便,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可能会因此而变得很不受欢迎,以后人家都不会再请他吃饭了。

不要以为约会迟到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更不要以为它不足以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事实上,在“守时”被视为美德的社会里,“迟到”是一种难以令人接受的恶习。试想:有谁愿意无端地枯守等候他人?又有谁在枯守等候一个人的时刻不去思索他的种种缺失?

准时对商人来说尤为重要。现代企业的步调是一日千里,分秒必争。主管和高级职员的每日的安排都是满满的,因为他们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就像流水生产线一样,不能耽搁。最有希望成功的商人和公司,他们一定是准时接受订单,准时回复并交货,准时付款,准时还债。如果时间到了,订货还没到,或者时期到了没有按时付款,那么顾客或者他的合作公司下次可能就不会再找他了。俗话说得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不仅对于商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每个人来说,做到守时,都是一种难得的品德。

卡耐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青年请求范德比尔特先生帮忙介绍他和一位火车站站长见一次面,因为他正在申请铁路上的一个职位。范德比尔特与这位青年约好在星期四早上10点见面,然后带他去见那位站长。

但到了星期四早上10点,那位青年并未按时到达范德比尔特的办公室。等他20分钟之后到达时,范德比尔特已经离开办公室去赴另一个约会了。几天后,那位青年再去求见范德比尔特时,范德比尔特先生问起他失约的原因。那个青年回答说:“我并没有失约啊,那天我10点20来的时候,你已经不在办公室了。”当范德比尔特先生提醒他约会时间定在10点钟时,他支支吾吾地说:“迟到一二十分钟,也没什么关系吧!”范德比尔特先生很严肃地对他说:“能否准时赴约是一件极要紧的事情。由于你不能准时,已经失去了你想要的职位,因为铁路部门在同一天已接待了另一个人。而且,你也没有权利看轻我的时间,认为让我等20分钟是不要紧的,因为我还有很多事要忙呢!”这个青年听了范德比尔特的一番话后,深为震动。从此他养成了守时的习惯,从根本上戒除了迟到的恶习,最终他取得了成功。

如果说时间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那么守时,正是对这一无价之宝的最有效使用。守时的人会赢得他人的信任。而不守时的人,则会丧失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守时更重要。做事不守时,不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更浪费了他人的时间,其信用必然会一落千丈,就算他再诚实再正直,也无法弥补不守时造成的不可信任感。只有守时的人,才能把握住时间;不守时的人,往往让时间白白浪费掉。如果说“时间就是生命”,不守时的人不仅仅在自杀,也在杀害他人。

守时不仅仅是遵守与他人约定的时间,也要遵守我们与自己约定的时间。如果我们错过了与他人约定的时间,那么我们失去的也许仅仅是信任;但如果我们连与自己约定的时间都错过了,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甚至可能是人生的方向,可能是命运赐给我们的机会,可能是成功的希望。在生活中,一定要努力遵守时间,绝不迟到。请记住: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

用真情和爱心去与别人打交道

卡耐基说:“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它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阻力或助力。”因此,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和创造自己的最佳形象,希望成为一个魅力十足的人,受人欢迎,并令人信服。

形象是表,实质内涵是里。人际关系也是一样,博取好感建立初步关系只是一个开始,而维持一项良好深刻的关系,则得靠爱心经营来做实质的运转了。

在人际关系上,恐怕最大的障碍,就是每一个人都具有深重的内在恐惧。其实,这也很正常,所谓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嘛!许多恐惧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信念。可以说是对他人、对不完美和痛苦所产生的本能畏惧。

但是,有时却也正是由于我们对他人的设防心理,使得我们对自己的保护行为阻碍了真实的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非但说真情难,听真情也难。一个人总怕吐露真情会有风险,但是长期的掩藏自己却无异于囚禁,并会对自己产生厌恶。不但我们自己要说真话,同时也容许别人说实话,并且不会惩罚和审判别人。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的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的反应:第一种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第二种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母亲身上;第三种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而第四种“母亲”的身上居然布满了铁钉。但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的“母亲”身边赶开。

唯独第五种体内灌有冰水的母猴使幼猴躲在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母亲。

卡耐基认为,实验给我们了带来的深刻的启示。在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是自己不被别人理解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实际上往往是因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够热情、主动,表现冷漠,才造成了自己的孤独感。

爱的行为,便是勇敢地面对他人。交往之中怀有戒惧,便会产生防御性的反应。如果能够采取诚实、温厚开放的态度与他人打交道,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回应。由于你的爱心,你可以期待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可以获得改善。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处境都是一份礼物,都在帮助我们超越设限,让我们得以学习,并促进精神上更高自我的成长。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真情化解疑惑、猜忌、冲突的话,人际关系便也畅顺,工作也就无碍了。卡耐基指出,如果你希望在人际关系上化除敌意和抵制,有以下几个准则可循。(1)积极表达善意,语言和行为均要如此。不管别人的言语行为如何,都不受其影响。(2)任何姻缘都是共修的机会,困难和痛苦都是我们增加爱心增加智慧的机会。(3)创造人际关系经历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主动采取行动和反应。(4)接受我们的生活伙伴,无论配偶、子女、父母、朋友、同事都有他们独特的行事方式和爱。(5)以诚待人,随时随地都是我们体验和创造爱的善缘,将所有的际遇皆视为难能可贵的事。

卡耐基反复提醒我们:维持一项良好的人际关系,得靠爱心经营。

在生活中用行动去表达你的爱

在生活中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讲:“我心中充满了爱,我对爱笃信不移。”可是当他们问女服务员“哪儿有水?”的时候,态度却是那样蛮横,毫不客气。这样的人怎么会让别人相信“充满爱”呢?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充满爱的呢?卡耐基建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热爱自己

事实上,如果你不爱自己,你将永远不会去爱他人。一个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一些别人所不具备的东西。

犹太作家爱拉·威索尔曾这样写道:当我们告别人世去见上帝时,他不会问:“你为什么没有成为救世主?你怎么没有发现解决某某难题的办法?”而他将会问:“你为什么没成为‘你’?”

一天,一位姑娘说:“现在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精神上感到很痛苦,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爱我,而这是不可能的。尽管我可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鲜美的李子,可还是难免有对李子过敏的人!”这话讲得多么深刻!接下去她又说:“如果别人想要香蕉,我也可以使自己变成一个香蕉,但我将永远是个二等品,而事实上,我本来可以成为最出色的李子。如果我耐心地等待,那么喜欢李子的人就一定会出现。”这是因为,假如你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不做李子,而把自己变成香蕉,那么,他们又会说,应该把这个香蕉一掰两半。这时候,你就会进退两难,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了。如果你面对你内心的“自我”,握握手说:“喂,这些年你究竟到哪儿去了?现在我们又来到一起了,让我们一块向前走吧。”那么,你将会发现你身上蕴藏的潜能是无限的。

2.先施与,后收获

受人欢迎往往是在一个慷慨施舍以后,所必然会有的附带产物。那些肯大力布施、肯慷慨奉献、肯广结善缘的人物,往往会获益无穷、受益匪浅。

有一位很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就是这样做的,他同时拥有三幢办公大楼。

一般的房地产商人都会在圣诞节即将来临时,送一些礼物给他们的房客,通常是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二加仑的酒类,表示一点意思。

这位商人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做法。他认为每一位房客都是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物。他总会不时地送上一些极不寻常的礼物,这些礼物花费不多,可是却颇具功效。

有人曾为此向他请教:“山姆!你认为送的礼物能抵回租金吗?”山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些房客的确是本镇最忠实的房客了。他们一旦租了我的办公室,就舍不得退租,我的办公室永远也不会有空下来的时候。我的租金要比别人高出一些,然而还是一直供不应求,一切只为了我很喜欢他们的缘故。”

可能有人会挑剔说:“哦!山姆先生是一位百万富翁啊!当然负担得起这种慷慨施与的。”但是,山姆先生的慷慨,并不是他有了财富以后的结果,而是他所以能获得财富的原因。

几个月以前,大卫·史华兹的时间表上排定,仅有90分钟之隔,要分别到亚特兰大市与田纳西州的度假地演讲,这简直让他分身无术。但他未能及早发现这项错误,直到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只得接洽一架包机才能赶到。他当即决定去拜访他的朋友约翰先生,因为他拥有私人飞机,而且跟两家包机公司很熟。

大卫·史华兹开门见山地问约翰先生:“两家包机公司之中,要推荐哪一家?”他毫不犹豫地说:“约翰古恩航线。”这真是一项非常大的人情负债,因此大卫·史华兹试图推辞。但是不管怎样,约翰先生就是不听,一直坚持要帮忙。他真的驾驶自己的飞机,把大卫·史华兹很顺利地载到目的地,而且没有要史华兹一分钱。

古恩先生一直在做这种“很难得”的傻事。他会把非常热门的足球比赛入场券赠给想看球赛的人;他经常从老远的地方搜购别致、特殊的礼品来馈赠朋友。

他这样做是否值得呢?回答是肯定的。约翰先生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赫赫有名,他的企业是全国最佳企业之一;而慷慨馈赠的做法,正是他所以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想多得到一些收获是人类本性的自然现象,而且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能采取倒向式的做法——像大部分有成就的人所遵循的“先施与,后收获”的做法,那就更为难能可贵了。

爱意味着风险和付出,而不是索取。当然,在真心付出之后,你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3.把爱献给他人

在开始一天生活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去爱他人,应该努力去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那么,从外界的反映中,你将发现一个可爱的自我。假如在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紧紧握着你的手,这说明你在一生中未曾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人。

学生们常来问牧师:“你总是讲要为他人做些什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一次,一个叫吉尔的男孩子问牧师:“有什么可做的呢?”于是牧师把他带到离南加州大学不远的一个疗养院。面对那些躺在床上、两眼直视天花板的病人们,吉尔说:“我对老年医学一无所知,到这里来做什么?”

牧师对他讲:“你看见那边有位太太吗?走过去说‘你好吗’!”

于是,他坐下来和她谈了起来。吉尔惊讶地发现,她的学识是那样的渊博,灵魂是那样的高尚。她对生活、对爱、对于痛苦和不幸谈起来滔滔不绝,她甚至还谈到怎样努力以平静的心情去迎接死亡的来临。从此以后,吉尔向那位老太太及疗养院的其他人伸出了友爱的手,他们之间不断发生着感人的事情。一天,牧师看见吉尔带着30多个老人从校园里走过——他们是去看足球赛的。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吗?

有什么可做的呢?看看你的周围吧!在你身旁就有一个孤独的人需要得到爱的温暖,还有个态度不好的女售货员需要引导和鼓励。这些不都是可以去做的吗?这些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之举,可是做与不做大不一样。

生活本身不是一个目标,而只是你走向某个目标的过程。目标的实现要靠一步一步地走,如果每一步都迈得扎实而有意义,这就意味着生活的成功。

如果给爱下一个定义的话,唯一能够概括其全部含义的字就是生活。你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生活。请加倍珍视自己的爱,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吧!

尽量按自己的认定和理解去生活

戴尔·卡耐基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格言:“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

我们为人处世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可是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停留了——除了目的。每一个人都像童话里那个被老巫婆套上了红舞鞋的姑娘,只有不停地跳舞。

47岁的南希在众人的眼中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可是她说:“虽然我的一些成就让人刮目相看,我却想不透大家夸赞我什么。我这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成就这样或那样的事,可是现在我却怀疑‘成就’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远在压力下生活,没有时间结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结识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来逃避必须解决的个人问题。所以,我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给自己时间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工作。这真是疯狂。假如时间可以退回去十年,我会早一些放慢脚步考虑一下,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匮乏了。”

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匆匆忙忙的人。可是想找到真正的生活却要大费周章。文明中的男女都不得不发挥才能,并且在各自不相上下却又彼此矛盾的价值中作出选择:既希望保持人际间的感受,又不能放弃积极进取、事业有成;既希望自己感觉机敏,同时又要不失坚忍自若。一位著名学者指出:“是不是所有忙碌的人都不想体验简单生活呢?我想也许他们试过,但是他们发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就放弃了尝试。”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使我们受到约束。

社会生活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扮演者的行为举止应和角色相符。但他们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常常会遭到排斥,受到旁人的讥笑。你可能并不乐意扮演你所分配到的角色,剧组又不同意你更换,你应该意识到你有离开剧组、选择另一出戏的自由。

朋友和同事将会抵制你的任何行为变化,或自我意识的改变。每个人总乐于待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们懂得如何反应。此外,试图提高自己的地位可能会招人嫉妒。

然而,你一生就这么一次机会。如果你要的是金子,你不妨就去捞钱。要不然,你就总处于失望之中。因此,如有必要,就得准备置身于“角色”之外,这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但自由了。不要考虑剧情的压力,决定你所需要的,必要时换一个角色,但要始终如一。没有人会接受一个变化无常的人,或一个变来变去又变成老样子的人。

卡耐基认为,我们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具体起来,使它成为可能,然后去追求它,去实现它。追寻一个梦想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和快乐。你也曾体会过这种幸福和快乐吗?

有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从前进的行列中败退下来,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意志。

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人好像不在自己意志指挥之下过活,而是在别人给他划定的范围之内兜圈子。他们所奉为圭皋、所赖以决定自己动向的,是——“别人认为怎样怎样”;“我如不这样做,别人会怎样说”;或“假如我这样做,别人会怎样批评”。不幸的是,别人的批评又是那么不一致:认为应该向东,认为应该向西,认为应该向南,认为应该向北。你如选择其一,其他三人总会指责你。

于是,时常顾虑到“别人怎样说”的人,他就只好一年到头在“不知究竟怎样才好”的为难紧张之中团团转,总也走不出一条路来。

这种人,即使侥幸由于他天生的善于应付,而能做到“不受批评”的地步,他最大的成就也不过是个不被讨厌之类的人物。别人所给他的最大的敬意,也不过是说他一句圆滑周到而已,而对他自己本身来说,因为他终生被驱策在“别人”的意见之下,一定感到头晕眼花,疲于奔命,把精力全部消耗在应付环境、讨好别人上,以致没有余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独断独行,不顾是非黑白。而是说,我们在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一定要经过自己的认定和理解。我们应该自己有定见,用足够的理智去认清事实,在决定方向之后,就不再受别人的意见的左右。

要懂得人生中哪些该恪守,哪些该抛弃

卡耐基认为,20世纪美国作家安娜·罗伯逊·布朗的思想对我们的处世很有启示作用。

安娜·罗伯逊·布朗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发人深省,叫《什么是生命的价值?》。到目前为止最少印刷了70多次。何以薄薄一本小书竟能如此畅销?

如果你有缘看到这本书,书的开头几句话就很扣人心弦:“人只能活一次,谁都想活得充实,尽量体验享受。但怎样才能以毕生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成果呢?什么是生命的价值呢?这些都是我每天应该自问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把生命中的一切都握住不放,”她写道,“哪些是至关紧要的?哪些是抛弃了反而更好的?”

接着,她从人世讲到永生。“凡是不能带到永生之境的,我们都可以舍弃。”安娜就是以这把宝尺衡量一切,决定取舍的。她说,假如我们不想“烦累此生”,有四件事情可以做:

一是不虚假。“弄虚作假与永生无分。”

二是不忧虑。“忧虑其实是精神近视的表现,是在瞎摸索,把芝麻般的小事看得太大。”

三是不牢骚满腹。“不管前路怎么样,都要活得积极起劲。”

四是不追求私利。“在永生中不会有贪婪,没有‘你的’、‘我的’,只有‘大家的’。”

接着,年轻的安娜从另一角度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人的一生中应该恪守、维护、追求些什么呢?”有9大要点可以提高生命的价值,她写道:(1)要善用光阴。生命不在于有多少时间,而在于怎样运用时间。(2)要重视工作,但不是任何工作。(3)要问自己:“这件事是不是至关重要,能不能令我的品格更高尚,能不能激励他人,再或能不能对世界有所裨益?”(4)要天天寻找快乐。“如果你今日不快乐,你大概一生也不会快乐!要有耐性,不自私,要有目标,自强不息,全力以赴!只要以感恩之心做到这几点,生活自然快乐至少是脚踏实地的快乐。”(5)要有爱心。“诚爱者不尤人而以信待人。爱不受束缚,今世无垠,永世无疆。”(6)要志大而不狂。“以智力的雄心代替人类感情很危险。应该雄心勃勃,但不可失去节制,切莫让壮志变成了野心。”(7)要珍惜友谊。“与朋友交,要胸襟宽大。要肯原谅,不计较,多忍让。”(8)要不怕创伤。“人生难免失意,痛苦是常有的。要哀而不伤。哀思、受折磨、悲泣之余,应该学会体谅、爱和祝福。”(9)要有信仰。“坚定、安详、永不动摇地相信上帝的慈爱,就能无所畏惧地面对人生的终点,亦即永生的起点,从而使我们此生过得好,过得有声有色!”

如果你能够天天反躬自问:“什么是生命的价值?”渐渐就会不再觉得人生是那么凌乱,奋斗的目标也比以前更明确。

做人要努力保持自我本色

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看见同事刚从理发店整了个新发型,特别好看,你在赞美同事发型的同时,是不是心里也已经动摇了,暗自发问:我是不是应该是换个发型呢?当瘦腿裤重新流行时,你是不是也会疯狂一下,而没有注意这种裤子并不适合你的体型呢?穿衣与做人一样,要有自己的本色。

由于卡耐基的书在整个美国备受欢迎,许多出版商纷纷找他约稿,源源不断的稿酬使他积累了许多财富,同时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度假或从事自由旅行。有一年,卡耐基由于工作的劳累,便想外出旅行。他的富有并没有改变他以往节俭的生活,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所以,他在游艇上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但是他度假的消息还是被电讯服务社记者知道了,便尾随而来。记者先到一等舱去寻找卡耐基先生,然而他失望了,他发现几个有着富翁模样的人,但都不是他想要找的卡耐基。记者终于在二等舱的餐厅里遇见了正在进餐的卡耐基,赶紧抓拍几张快照后,便上去与卡耐基交谈起来。令记者感兴趣的是他吃的并不算很丰盛,虽然他很富有。卡耐基微笑着说道:“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我致富的一个重要方法。我有了钱,并不会去浪费,即使我拥有全世界的财富,我也不会多浪费一分一毫。”这种精神在卡耐基的一生中都得以保持,直至他逝世时。卡耐基先生一生一直保持着他节俭的作风。

卡耐基说:“让我们不要模仿别人。让我们找到自己,保持本色。”模仿的结果是强迫自己的语言、表情、形态等外在行为发生变化,尽量的和心中偶像保持相同,但不管你模仿得如何逼真终归是假,人们喜欢用惺惺作态、装腔作势来形容模仿者。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经验表明,要想成功,只有保持自我本色,而不应该让自己变成任何其他人。

爱默生也在他的随笔《自我信赖》中写道:“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就是我,我们无须按照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我们能也无须总是效仿别人,保持自我的本色,做一个真正的自我,这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抹掉自我本色等于“慢性自杀”。试想,一个人抹掉自我本色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这样把别人的特色误以为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这样多半是不能成大事的,即使成了大事,也是没有自己的特色。学习别人长处,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值得称颂,但是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因噎废食,更不要照搬模仿,要知道所有的成功和教训都是属于别人的,不是属于你的,你也无法学到,无法领会到其中的奥妙。上苍赋予你的才能,并不是让你把它搁置不用,而去模仿别人。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模仿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是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所获得的馈赠却是鄙视的眼神。现在有些年轻人试图通过学习和模仿别人来改变自己,以树立自己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让自己变得酷或美,完全迷失了自我,成为新时期文化上的蛀虫。

卡耐基非常欣赏爱默生的一句名言:“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大树有大树的作用,小草有小草的价值,如果要想成功的话,就必须收起假面具,保持自己的本色,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些人优点表现的比较突出,这时人们对其缺点相对忽视了;也有些人,缺点表现得很突出,这时人们对其优点也会相应的忽视了。这样,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有了这样的评判:这个人很优秀,或者这个人比较糟糕。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人呢?似乎每个人都曾经这样想过。在这一问题上,卡耐基的看法如下:

1.要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这个提法似乎相当古老了,但是,这又是人们都应该做到的。自知,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我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说,勤奋或懒惰、乐观或悲观、外向或内向、做事认真或敷衍了事、容易激动还是遇事冷静……

当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我的优点和缺点时,才算得上有自知。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还要作出更加深入的分析:特长、能力、适合从事的职业、可以提高的方面、如何提高自我、如何控制自我的情绪,等等。

2.发挥自己的优点,抑制自己的缺点

当我们对自己有了自知以后,就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优点,抑制自己的缺点,努力使自己的优点更加突出。优点越突出,优势越明显,缺点越显得无关大局。当然,即使这种缺点无关大局,我们还是应该尽最大努力予以克服的。因为有时,人们会放大你的缺点,忽视你的优点。

众所周知的是,发挥优势相对容易,而克服缺点和劣势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正是克服缺点和劣势有困难,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讲,成功就是克服自我缺点的成功,变劣势为优势的成功。

3.善于沟通

卡耐基认为,学会有效沟通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沟通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对方,以求获得对方的认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是有效果的,有些时候甚至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就是要把沟通定位为一定是可以获得预期目标的。

获得有效沟通,就是获得了他人对即将发生的事或产生的结果的预先认可。虽然,真正的结果有时别人也不像预定的那样完全同意或接受,最起码,对方可以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他人的支持甚至帮助。这样,我们成功的概率就大大地增加了。

1.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或者发展,只有15%是靠自己的专业技术,而其余的85%则要靠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世技巧。

2.在生活中保持绝对诚实,是我们踏上成功之途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3.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更宽容豁达些,不那么争强好胜,不和别人轻易结怨,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事业中,而且能够避免很多悲剧。

4.成功的心态始于理想,成功的行动始于自制。自制是一种最艰难的美德,有自制力才能赢得统治力。

5.在生活中,该如何用行动去表达你的爱?

6.人生中,什么是至关紧要应该恪守的?哪些无足轻重,应该抛弃?

7.在生活中如何努力保持自我本色,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二章 努力博得别人的好感

大多数人并不是生来就具有受人欢迎的个人魅力的,在培养自己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的过程中,他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你也需要在这方面下些工夫了,只有这样,别人才更加乐于结识你,你在生活中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进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

卡耐基说,无法与他人相处的人,在事业上十分不顺利,许多机会的大门都将对他关闭。这种人等于生活在自己一手建成的监狱中,封闭了自己的感觉,削弱了自己的能力。他无法跟大家相处,却又无法脱离人群而快乐地生活。如果他把自己关闭在一个“象牙塔”中,他会产生一种无法忍受的失落感。如果他和人群混在一起,他会觉得拘束,因而使他的关系不满足。

能够建立起真正友谊的人,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即使赚钱不多,也很满足。因为他能从甜蜜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报酬。“友谊”这个名词是人类语言中,最温暖的一个字眼。

关于如何结交朋友的书籍,摆满了图书馆的书架。这些书籍有许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建议,引导你更被人接受并善解人意。

卡耐基在他的畅销名著《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引用了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一段话:“如果真有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有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同。”卡耐基又说:“你只要对别人发生兴趣,那么你可在两个月内交到更多朋友;如果你要别人对你产生兴趣,那么你两年也交不到什么朋友。”

在《个性与成功生活》一书中,马格勒也提出类似的看法:“我们要容忍、谅解以及去爱别人,而不是等待他们来服侍我们,更不是给他们机会去表现他们的缺点,而是要我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容忍别人和讨人喜欢。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对我们的同伴表达大公无私的关切。以一项对别人友善及有益的计划来发展我们自己、我们的能力以及个性,会使我们的友谊更高贵。”

这些都是积极的观念。这些智者都很了解人性,他们的建议极具价值。

你可以学习更为善解人意,这是很好的美德;你也可以学习帮助别人,这对你也有助益。

当你在街上溜达的时候,可能会与同一种动物不期而遇。它是谁?为什么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几米之内就向你摇尾巴?如果你拍拍它,它几乎会跳起来——让你相信它是由衷地喜欢你。而你也坚信在这热情的后面并没有危险:它不图你的钱财,也不要你给它任何好处。

这时你是否想过:狗,是唯一不为三餐而付出劳动的动物——为了三餐,母鸡得生蛋,母牛要出奶,鹦鹉要唱歌。而狗只要给你友爱,就不必为三餐发愁。

卡耐基5岁时,父亲给他买了一只黄毛小狗,叫提比。它使卡耐基的童年十分快乐。每天下午4点半钟,它便坐在走廊上,一双美丽的眼睛逡巡着走道。一听到卡耐基的脚步声,它就欢快地跑到他的身边,高兴地又叫又跳。

小狗提比从未读过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但它凭直觉就知道:最有效的结交朋友的窍门是对别人真心诚意地感兴趣。

然而,卡耐基指出,生活中却有不少的人毕生都错误地想方设法只使别人对他们感兴趣!

纽约电话公司曾经做过有趣的调查:在电话中哪一个词出现得最多。结果,他们吃惊地发现,在500个电话谈话中,使用了3950次的词竟是第一人称的“我”。

风靡世界的魔术大师华哲斯顿从未上过一天学,从小靠从铁路旁的标牌上学会识字。但他前后40年在世界各地为6000万名观众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公认是杰出的魔术师。卡耐基请华哲斯顿先生告诉自己他成功的秘诀。华哲斯顿先生说,他懂得的魔术手法跟其他同行一样多,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他有两样东西却是别人所没有的:一是他能在舞台上把自己的个性显示出来;二是他了解人类的天性:喜欢别人对自己感兴趣。他说:“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瞧,台下一群傻子,略施小技就可以把他们骗得晕头转向。’而我上台前总对自己这么说:‘我很感激,这么多人来看我的表演,是他们给我提供了一种我所喜欢的生活。我要用最大的热情和最高明的手法来满足他们的期望。’”卡耐基认为,这就是有史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魔术师的成功秘诀。

同样,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伊里特博士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大学校长,也是因为他无限地对别人尊重、感兴趣。

一天,一个名叫克兰顿的大学生到校长室申请一笔学生贷款,被批准了,克兰顿万分感激地向伊里特道谢。正要退出时,伊里特说:“有时间吗?请再坐一会儿。”接着,学生十分惊奇地听到校长说:“你在自己的房间里亲手做饭吃,是吗?我上大学时也做过。我做过牛肉狮子头,你做过没有?要是煮得很烂,这可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呢!”接下去,他又详细地告诉学生怎样挑选牛肉,怎样用文火焖煮,怎样切碎,然后放冷了再吃……

了不起的哈佛大学校长!有谁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呢?

查尔斯先生在纽约一家大银行供职。他奉命写一篇有关某公司的机密报告。他只知道有一家工业公司的董事长拥有他需要的资料。查尔斯便去拜访这位董事长。

当他走进办公室时,一位女秘书从另一扇门中探出头来对董事长说,今天没有什么邮票。“我替儿子收集邮票。”董事长对查尔斯解释。

那次谈话没有结果,董事长不愿意提供任何资料。查尔斯回来后感到十分沮丧。然而幸运的是,他记住了那位女秘书和董事长所说的话。第二天他又去了。让人传话进去说,他要送给董事长的儿子一些邮票。董事长高兴极了,用查尔斯的原话说:“即使竞选国会委员也没有这样热忱!他紧握我的手,满脸笑容。‘噢,乔治!他一定喜欢这张。瞧这张,乔治准把它当做无价之宝!’董事长连连赞叹,一面抚弄着那些邮票。整整一个小时,我们谈论着邮票。奇迹出现了:没等我提醒他,他就把我需要的资料全都告诉了我。不仅如此,他还打电话找人来,把一些事实、数据、报告、信件全部提供给我。出门我便想起一句一个新闻记者常说的话:此行大有收获!”

查尔斯满载而归。

卡耐基指出,如果你想要别人欢迎你,要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你就该记住一个信条: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

高贵的个性和优美的人格是成功的一大资本

卡耐基在著作中写道:乐观的心境和高尚的品质,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最终也将支配日常生活。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反映。如果情绪低落,愁容满面,反映出来的就是绝望和无助;如果心态平和,笑着面对生活,世界给予我们的也是同样的美好。

英国自由教会牧师和作家亨利·德拉蒙德把一种充满仁爱的品质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事物。如果这种说法是恰当的,那么在人的个性中呈现出来得实实在在的爱,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而德拉蒙德自己一生的经历,比他曾经创作过的任何作品都更加伟大。他的一生是闪耀着高贵人格魅力的一生。

专门研究德拉蒙德的传记作者乔治·史密斯博士说:“你遇到他的时候,会发现他是一个举止优雅、衣着得体的绅士,他有修长的身材、轻盈的体态,走起路来脚步像鹿一样轻快。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似乎没有忧愁,也不知道什么是傲慢和羞怯。交谈时,他对你的话兴趣盎然。他会钓鱼、射击、溜冰、板球、足球……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精通多种运动。为了看一场焰火表演或一场足球赛,他不惜长途跋涉。每次见面,他都会有新的故事、新的谜语或新的笑话讲给你听。在大街上,他拉着你的手去看两个送信儿童的恶作剧;在火车上,他给你读他最喜欢的新故事;在雨天的乡村农舍里,他教你做新的游戏;在聚会上,他巧妙的魔术手法令孩子们为他大声喝彩。在少年时代,德拉蒙德有男子汉的气概,成长为男子汉后,他又有一颗童心。”认识他的年轻人把他称为“王子”。他得到了人们的深深爱戴。他小时候打板球的伙伴马克拉仑说:“德拉蒙德对人的影响力,超过了我认识的任何人。他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确切地说,其他人通过言行来影响周围的人,他却通过迷人的个性征服人们。”

华盛顿的人格也是备受世人仰慕的。夏多布里昂说,他曾经见过华盛顿,尽管只有一次,但照亮了他的一生。对于华盛顿,杰弗逊曾经这样说:“整个国家的信任都集中在你一个人的身上。”

至于了不起的亚伯拉罕·林肯,连他的政治对手斯蒂芬·道格拉斯也不得不承认,甚至围绕在林肯周围的整个气氛都是最令人感到安全舒适的。

人格优美的人到处受欢迎,干起事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卡耐基说:高贵的个性和优美的人格也是成功的一大资本。

尽一切努力去善待每一个人

戴尔·卡耐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圣诞节前夕,小安东尼在故乡辛辛那提的小镇,他与父亲出外去购物。安东尼的父亲是一位心胸开阔,仁慈宽厚的人。他对任何人均能满怀爱心。不论是谁,父亲均能亲切地与他聊天,他其实是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他对任何人都打内心尊敬他们,不但看他的外表,更能深入观察他的内在。而他也有敏锐的透视力,他是一个懂得人性的人。

那次,安东尼抱着很多包裹,走得好累,脾气也愈来愈暴躁。心里只想着赶紧回家。那时,一个乞丐走了过来,满脸胡子拉碴,又老又脏,竟走过来向安东尼伸手要钱。安东尼赶紧把他的手推开,很不耐烦地叫他走开。“你不该对一个人这样,孩子。”当他们走开几步,乞丐听不到安东尼说话的声音时,父亲对安东尼说。“可是,爸,他只不过是个乞丐。”“乞丐?”他说,“世间并没有所谓的乞丐。他也是一个人。他也许并没有做得很好,但他仍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我们对任何人均该保持一种尊敬的心情,现在我要你把这个交给他。”父亲从他的皮夹里掏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给安东尼,就当时他们家的情形而言,这是一笔大数目。“照我所说的去做,走过去拿给他,并且恭恭敬敬地说,送这一美元给你。”“不,我不说,”安东尼拒绝道,“我不要这样说。”

父亲坚持说:“去,照我说的去做。”

于是,安东尼跑到老乞丐面前,对他说:“对不起,送给你一美元。”这个老人看着安东尼,非常惊讶。然后,他的脸上浮现出愉悦的笑容。他的笑容让安东尼忘记了他的肮脏及满脸的胡子。这时候,安东尼便能看清他的真面目。他内心潜在的高贵特质也显现出来,他向安东尼鞠躬说:“我感谢你,感谢你。”

安东尼先前的怒气和烦恼顿时消逝无踪,突然之间,安东尼觉得好快乐,一种深度的快乐。同样是一条街,此时看起来也特别美丽。当然,这是任何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愉悦的经验。从此以后,安东尼尽一切努力去善待每一个人,就像父亲对他们一样。而这一切,带给安东尼莫大的喜悦。

卡耐基非常同意这样一种观点: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都要努力学习去爱、去尊敬别人。只要你心怀敬意地去善待别人,就会得到积极的回馈,感到世间充满了欢乐。

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J.奥康纳博士在他们合作的《白金法则》中,向人们展示了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卡耐基指出:“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是一条“黄金定律”。“白金法则”是在本着尊重“黄金定律”的主旨的原则下对这一古老的信条进行修正。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诀窍,就在于遵循“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它还意味着,要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才能去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这才是“黄金定律”的精髓所在。所以,“白金法则”并不是游离于“黄金定律”之外独树一帜的东西。相反,你可以称它为后者的一个更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版本。与“黄金定律”相比,“白金法则”更进了一步。

在高度竞争和变化无常的环境里,以你一相情愿的方式去对待你的服务对象、合作伙伴和下属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你还不得不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且有能力满足他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才行。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如何应对他们的个人需要。

为了赢得别人的合作,我们必须有能力根据不同人的个性品格类型的特征,用“白金法则”去相应的迎合不同类型的不同需要,投其所好,在双赢策略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白金法则”在几乎任何人际关系的问题上都能助你一臂之力。“白金法则”是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经验总结,是照亮和谐人际关系的一座灯塔,是打开人生凯旋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轻易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就容易赢得他的合作

吉姆法里从来没有进过一所中学,但是在他46岁之前,已经有4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有一种记住别人名字的惊人本领。

一次,卡耐基去访问他,向他请教:“据说你可以记住1万个人的名字。”“不。你弄错了,”他说,“我能叫出5万个人的名字。我在为一家石膏公司推销产品的时候,学会了一套记住别人名字的方法。”

吉姆法里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他每当新认识一个人,就问清楚他的全名、家里的人口,以及干什么行业、住在哪里。他把这些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即使一年以后,他还是能够拍拍别人的肩膀,询问他太太和孩子的情况。难怪有这么多拥护他的人!

吉姆法里说:“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因为我很早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惊人的重要。”

或许,这就是吉姆法里成为邮政局长的奥秘之一。他看到了人性的一个弱点:对自己的名字是如此重视。不少人拼命地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且看两百年前,一些有钱的人把钱送给作家们,请他们给自己著书立传,使自己的名字留传后世。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教堂,都装上彩色玻璃,变得美轮美奂,以纪念捐赠者的名字。不言而喻,一个人对他自己的名字比对世界上所有的名字加起来还要感兴趣。

卡耐基指出: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而若是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写错了,你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安德鲁·卡内基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自己对钢铁的制造懂得很少。他手下有好几百个人,都比他了解钢铁。可是他知道怎样做人处世,这就是他发大财的原因。他小时候,就表现出很强的组织才华和领导才能。当他10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很重要。而他正是利用这个发现,去赢得了别人的合作。

他孩提时代住在苏格兰。有一次,他抓到一只兔子,那是一只母兔。他很快又发现了一整窝的小兔子,但没有东西喂它们。于是,他想出一个很妙的办法。他对附近的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他们找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饱那些兔子,他就以他们的名字来替那些兔子命名。

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内基一直忘不了。

好几年之后,他在商业界利用这一同样的人性的弱点,赚了好几百万美元。

当卡内基和乔治·普尔门为卧车生意而互相竞争的时候,这位钢铁大王又想起了那个兔子的故事。

卡内基控制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尔门所控制的那家公司争生意。双方都拼命想得到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生意,你争我夺,大杀其价,以致毫无利润可言。卡内基和普尔门都到纽约去见联合太平洋的董事长。有一天晚上,两人在圣尼可斯饭店碰头了,卡内基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岂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吗?”“你这句话怎么讲?”普尔门想知道。

于是,卡内基把他心中的话说出来——把他们两家公司合并起来。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竞争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普尔门注意地倾听着,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最后,他问:“这个新公司要叫什么呢?”“以你的名字命名怎么样?”结果,他们达成了协议。

卡内基这种记住并重视自己朋友和商业人士名字的方法,是他领导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够叫出公司许多员工的名字为骄傲。他很得意地说,当他亲任主管的时候,他的钢铁厂未曾发生过罢工事件。

获得别人好感的既简单又重要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善于记住别人的姓名,既是一种礼貌,又是一种情感投资。姓名是一个人的标志,人们由于自尊的需要,总是最珍爱它,同时也希望别人能尊重它。在人际交往中,记住别人的姓名可谓小事一桩,但往往能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

故意拿自己开玩笑的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许多人都苦于不知怎样和陌生人交往,不知道该如何去打开第一道层面,破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使双方熟悉起来;尤其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的观念和思想,使对方了解我们的心意,让他们同情我们、了解我们,进而支持我们,并最终成为我们的知心好友。

卡耐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刚刚就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经参加一次重要的地方午宴,宴会的主席对大家介绍说:“威尔逊将成为未来的美国大总统!”当然了,主席先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预测力的,这不过是他的溢美之词而已。

于是,威尔逊在称颂之下登上了讲台。进行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他对众人说:“我希望自己不要像从前别人给我讲的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在加拿大,一群游客正在溪边垂钓,其中有一名叫做约翰逊的人,大着胆子饮用了某种具有危险性的酒。他喝了不少这种酒,然后就和同伴们准备搭火车回去了,可是他并没有搭北上的火车,反而是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于是,同伴们急着找他回来,就给南下的那趟火车的列车长发去电报:‘请将一位名叫约翰逊的矮个子送往北上的火车,他已经喝醉了。’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列车长的回电:‘请将其特征描述得再详细些。本列车上有十三名醉酒的乘客,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而我威尔逊,虽然知道自己的姓名,却不能像你们的主席先生一样,确知我将来的目的地在哪里。”

在座的客人一听都哄然大笑起来,宴会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愉快和活跃了。

那些因听了威尔逊的故事而发笑的人,大多都认为,能够让人捧腹大笑的趣闻,通常都是源自说笑话的人的自我打趣。但是,听众之中却很少有人明白威尔逊所说的故事,其实正是根据他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改编的。

难道威尔逊的用意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他是运用了一种最有力的方式获取他人对自己表示善意和支持的态度,而且也把在这之前的隔阂消除了。威尔逊的这个策略就是牺牲个人的“自我”,以提升他人的“自我”。

要知道,所有非凡的人才,都会在和普通人接近之时,故意拿自己开玩笑或是不惜批评自己,以便让大家感到轻松和愉快。至少在他说话的当时,别人会感到自己比他优越,因而大家就会普遍地激起同情、爱护和支持的感情。

用巧妙的语言满足别人的心理需求

美国内战期间,亚伯拉罕·林肯经常去医院慰问受伤的士兵。一次,医生介绍了一位即将死去的年轻士兵,林肯走到他的床边。“我能为您做什么事吗?”总统问道。

士兵显然没有认出林肯,他费力地低声说道:“您能给我母亲写封信吗?”

笔和纸都准备好,总统认真地写下那个年轻士兵能说出的话:

我最亲爱的妈妈:

在我履行我的义务时,我负了重伤,恐怕我不可能再回到您身边,请不要为我悲伤,代我吻一下玛丽和约翰。上帝保佑您和父亲。

士兵虚弱得不能再继续说下去,所以林肯代他签了名,又加上一句:“亚伯拉罕·林肯为您儿子代笔。”

年轻人要求看一下信,当他知道谁为他代笔写信时他不禁惊呆了。“您真是总统吗?”他问道。“是的,是我。”林肯平静地回答,然后他问道:他还能为他做些什么?“你能握握我的手吗?”士兵请求道,“那将帮助我走完我剩下的这段时光。”

在这个寂静的房间里,高大的总统握着男孩的手,说着体贴入怀的鼓励话语,直到死亡款款而来。

戴尔·卡耐基提醒我们:你应该努力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事情也许对你自己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他人就可能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人们在交际中既有明显的个性心理,也有普遍的共性心理。如果能针对人们的共性心理切入交际活动,就可以获得满意的交际效果。卡耐基指出,为了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在日常的交往中,可参考如下建议:

1.多加赞扬,满足人的称许心理

人们都有一种显示自我价值的需要。真诚的赞扬不仅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理情绪,使之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还能使被赞扬者产生一种交往的冲动。

2.勤于求教,满足人的自炫心理

人们对于自己具备的技能都有一种引以为荣的心理,如果想同这些人结识相交,采取求教法是最有效的手段。

3.表示欣赏,满足人的自信心理

一个人往往对自己所崇信的对象或采取的做法坚信不疑,有时宁愿相信自己一向认定的事实,也不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纠正。他所喜欢的东西如果能够得到你的欣赏,你便能得到他的认可。

4.强调共性,满足人的共趣心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谁与谁说不到一块去,一见面就顶牛;谁与谁很投缘,恨不得能穿一条裤子。说不到一块去,就是没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很投缘,就是情趣相投。人们一般都喜欢和那些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交往,而情趣相左的人交往则往往不大容易成功。那么,如果你希望交际成功,就可以从寻找共同情趣切入。

5.主动问候,满足人的尊敬心理

社会交往中,获得尊重既是一个人名誉地位的显示,也表明了他的德操、品行、学识、才华得到了认可。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者,位尊者与位卑者,都期望别人尊重自己。因此,那些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人们对他产生好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主动问候就是最便捷、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敬意的交际行为。从问候切入交际活动,十有八九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这是博得别人好感的基础。

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

圣诞节临近,美国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正在读中学的谢丽拿着一叠不久前收到的圣诞贺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这令她羡慕不已。“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朋友?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谢丽惊奇地问。

希拉里给谢丽讲了两年前她的一段经历——“一个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我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当时爸爸的表情显得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

卡耐基指出,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在付出了必要劳动和热情之后,都期待着别人的赞许。因此,把赞美——我们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往往是送给别人的最好礼物和报酬,也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大方和成熟。

赞许别人的实质,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具有长远利益的投资。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对人表示赞许,你何乐而不为呢?

世界上的人大都爱听好话,没有人打心眼里喜欢别人来指责他。就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你批评几句,对方往往脸上也有挂不住的时候。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斯金诺,通过一项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连动物的大脑,在收到鼓励的刺激后,大脑皮质的兴奋中心就开始起劲调动子系统,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期望和享受欣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林肯说:“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几乎任何人都爱好虚荣。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希望出人头地而不敢自信的地方,他们尤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

心理学家吉斯菲尔指出:“有不少人,他们喜欢听相反的话;更有许多的人,喜欢别人把他们当做有思想、有理智的思想家。有一回,我与一个人讨论一件颇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我对他说:‘因为你是这样的冷静、敏锐,因此我想知道,我们究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他听了我的话,立刻现出满面春风的样子,并详细对我说了他对此事的立场态度。原来此人是愿意人家看他是敏锐、冷静的。”“几乎所有女人,都是很质朴的,但对仪容妖媚,她们是至深癖爱,孜孜以求的。这是她们最大的虚荣,并且常常希望别人赞美这一点。但是对那些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那就要避免对她容貌的过分赞誉,因为她对于这一点已有绝对的自信。如果,你转而去称赞她的智慧、仁慈,如果她的智力恰巧不及他人,那么你的称赞,一定会令她芳心大悦,春风满面的。”

人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喜欢听合其心意的赞誉。同时,这种赞誉,能给他们加倍的能力、成就和自信的感觉。这的确是感化人的有效的方法。

要使颂扬能够奏效,只要我们心中掌握各人性情的不同之处,便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从而达到目的,把事情办好。

一般的常人身上,都有着难以察觉的闪光点,而这些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现。而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往往独具慧眼,大多是赞颂别人的专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才能,就表现在对正直人给予恰当的称赞上。

既然赞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我们在和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就要毫不吝啬地赞扬别人,使赞许动机获得广大而神奇的效用。

真诚地赞美别人,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

卡耐基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因此我们要夸奖别人,一定要多夸奖别人。即使是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语言夸奖别人,对于你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事,但对于别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凡响,它可以使别人愉悦,使别人振奋,甚至可以因为这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卡耐基在这方面很有研究。

卡耐基时常强调:要真诚地赞美别人,永远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要知道,使自己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

夸奖别人有两种方式,从小方面着手或从大方面着手。卡耐基对这两方面都很擅长。

在卡耐基教学课程中,有位来自匹兹堡的学生,他叫比西奇。比西奇在上课过程中似乎显得特别的笨,在每个方面都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丧。

他终于带着失望的心情来到卡耐基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我想退学。”“为什么?”卡耐基奇怪地问。“我……我感觉比别人笨多了,根本学不会你的教程。”“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比西奇!”卡耐基说,“在我的感觉中,这半个月来,你比以前进步明显多了,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学生。”“真的是吗?”比西奇略带惊喜地问。“真的是这样的!照着这样发展,到毕业时,你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的。”卡耐基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忧郁!后来,我摆脱了忧郁,同时也摆脱了‘笨’,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听了这番话后,比西奇内心深处升起了希望。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卡耐基先生的激励,终于学完了全部教程,毕业时成绩虽不很优异,但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

比西奇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小的肉联厂。开厂之初,进展并不顺利,卡耐基继续写信鼓励和夸奖他:“我觉得你办肉联厂的念头相当不错,这是个很有前途的机会,你一定会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巨大成功的。”

比西奇收到这些信后,非常的感动,他同时也将这夸奖的艺术用于自己的雇员,没想到收效很大。在经济大萧条时代,整个美国都面临着挨饿的危机,人们四处求职谋生,争取仅有的面包和土豆。比西奇开的肉联厂虽然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生意遭挫,但在那个年代里既能保持住肉联厂的生意,又可让雇员们拿到足够的工资,这不能不算是件奇迹。

比西奇后来回忆说,肉联厂之所以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存在,一是和自己及雇员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有关,二是他运用了卡耐基的夸奖技巧,使自己和工人们连成一条心,厂子因而得以生存。

夸奖别人可以从一些小事进行,不一定给予壮志凌云般的鼓励。在小方面夸奖别人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可以从各方面进行:例如,参加一个朋友的宴会,你可以夸奖忙得不亦乐乎的主妇:“你的菜炒得真好吃,你看,这么一大桌菜,几个人一下子便吃完了。”

那位主妇马上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人欣赏和赞美,一天的疲劳立刻消失,同时下次宴请你时会表现得更加卖力。

如果你是老板,下属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你可不要吝啬溢美之词。一句肯定的话,会激发十倍的工作热情。当然,你可以这样说:“你做得很好。”“你真的令我印象深刻。”“你是本公司的重要财富。”

如果你的下属连夜赶写一篇文章给你过目,如果写得很好,你不妨直接大胆地赞美:“你的文章写得很棒!”

即使可能他的文章略为逊色,也不妨赞美他几句。这样会让他觉得你是一个能够信任他、重用他的好上司。

如果你接受了同事的帮助,或是被请了一顿饭,你可以这样说:“你帮了我的大忙。”“这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吃到过最好吃的饭。”“这顿饭太棒了。”

夸奖别人最忌讳的是,用不很诚意的态度说出敷衍的话。例如,你看到你的女友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你只说了句“你的衣服很好看。”那是完全不够的,你不妨加上:“这衣服配你的肤色特别好看!”“你买这种新衣服特别有眼光!”等随兴发挥的话,那一定会把你的女友逗得咯咯地笑,并且柔顺得像只小猫。

千万得记住:人是喜欢被人夸奖、被人欣赏和赞美的,当别人一夸到他比别人更强或某方面做得特别的好,那他一定会变得乐不可支的。

一天,卡耐基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信,发现那位管挂号信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很不耐烦。于是他暗暗地对自己说:“卡耐基,你要使这位仁兄高兴起来,要他马上喜欢你。”同时,他又提醒自己:要他马上喜欢我,必须说些关于他的好听的话。而他,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呢?非常幸运,卡耐基很快就找到了。

挨到那位职员称卡耐基的信件时,卡耐基看着他,很诚恳地对他说:“你的头发太漂亮了。”

那位职员抬起头来,有点惊讶,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微笑。他谦虚地说:“哪里,不如从前了。”

卡耐基对他说:“这是真的,简直像是年轻人的头发一样!”

他高兴极了。于是,他们愉快地谈了起来。

当卡耐基离开时,那位职员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许多人都问我究竟用了什么秘方,其实它是天生的。”

事后,卡耐基说:“我敢打赌,这位朋友当天走起路来一定是飘飘欲仙的。我敢打赌,晚上他一定会跟太太详细地叙说这件事,同时还会对着镜子仔细端详一番。”

卡耐基把这件事说给一位朋友听,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呢?”

卡耐基回答道:“是的,我想要得到什么?什么也不要。如果我们只图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那我们就无法给人一些真诚的赞美,那也就无法真诚地给别人一些快乐了。“如果一定要说我想得到什么的话,告诉你,我想得到的只是一件无价的东西。这就是我为他做了一件事情,而他又无法回报我;过后很久,在我心中还会有一种满足的感觉。”

你不必等到当了驻法大使或某某委员会主席,才应用这种赞赏别人的哲学。你每一天都可以把它派上用场,并获得应有的效果。

卡耐基说:“如何做?何时做?何处做?回答是:随时随地都可做。譬如,我在饭店点的是法式炸洋芋,可是,女侍者端来的却是洋芋泥,我就说:‘太麻烦您了,我比较喜欢法式炸洋芋。’她一定会这么回答:‘不,不麻烦。’而且会愉快地把我点的菜端来。因为我已经表现出了对她的尊敬和重视。”

使用“错了就立即承认”的技巧

卡耐基常常带一只叫雷斯的小猎狗到公园散步。因为他们在公园里很少碰到人,又因为这条狗友善而不伤人,所以,他常常未给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他们在公园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警察严厉地说:“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而不给它系上链子或戴上口罩?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犯法吗?”“是的,我知道。”卡耐基低声地说,“不过,我认为他不至于在这儿咬人。”“你不认为,你不认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这次我不追究,假如下次再被我碰上,你就必须跟法官解释了。”

卡耐基的确照办了。可是,他的雷斯不喜欢戴口罩,他也不喜欢它那样。一天下午,他和雷斯正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他看见执法大人正骑在一匹红棕色的马上。

卡耐基想:这下栽了!他决定不等警察开口就先发制人。他说:“先生,这下你当场逮到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过我,若是再带小狗出来而不替它戴口罩,你就要罚我。”“好说,好说,”警察回答的声调很柔和,“我知道在没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要带这样的小狗出来溜达。”“的确忍不住,”卡耐基说道,“但这是违法的。”“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警察说,“我们这样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在这里,卡耐基为了免于被责,用的是“先行自责”的技巧,使警察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从而表现出宽容的态度。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与别人之间的矛盾,卡耐基主张:要善于自我检讨;而且,错了就立即承认!

费丁南·华伦是一位商业艺术家,他使用“错了就立即承认”的技巧,赢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艺术品顾主的好印象。“精确、一丝不苟,是绘制商业广告和出版品的最重要项目。”华伦先生事后说,“有些艺术编辑要求我们立刻完成他们所交下来的任务。在这种情形下,难免会发生一些小错误。我知道,某一位艺术组长总是喜欢从鸡蛋里挑骨头。我离开他的办公室时,总觉得心里不舒服,不是因为他的批评,而是因为他攻击我的方法。最近我交了一件很急的完稿给他,后来他打电话给我,要我立刻到他办公室去,说是出了问题。当我到他办公室之后,正如我所料——麻烦来了。他满怀敌意,终于有了挑剔的机会。在他恶意地责备我一顿之后,正好是我运用所学自我批评的机会。因此我说:‘××先生,如果你的话不错,我的失误一定不可原谅。我为你工作了这么多年,实在该知道怎么画才对。我觉得惭愧。’他立刻开始为我辩护起来:‘是的,你的话并没有错。不过,毕竟这不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只是——’我打断了他说:‘任何错误,代价可能都很大,叫人不舒服。’他开始插嘴,但我不让他插嘴。我很满意,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在批评自己——我真喜欢这样做。“我接着说:‘我应该更小心一点才对,你给我的工作很多,照理应该使你满意,因此我打算重新再来。’‘不!不!’他反对起来,‘我不想那样麻烦你。’他赞扬我的作品,告诉我只需要稍微修改一点就行了,又说一点小错不会花他公司多少钱;毕竟,这只是小节——不值得担心。“我急切地批评自己,使他怒气全消。结果他邀我同进午餐,分手之前他开给我一张支票,又交代我另一件工作。”

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卫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而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样做,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如果你做错了事,又想把事情圆满地解决,请记住:如果你错了,就立即承认。

尽量让对方多谈话多表现自己

戴尔·卡耐基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上多多表现自己。但是如果所有风头都被一个人占尽,那么大家肯定会很不高兴。知道这一点,那就给别人一次表现的机会,让别人多表现自己吧。”

卡耐基在“青年会”取得了试教的成功,有一份安稳而固定的收入。从此,他白天写作、读书和备课,晚上在青年会里授课。只要他一站上讲台,他就可以启发他的学生,尽管他的学生中很多是商人。许多商人都精于赚钱,却不能侃侃而谈,他们急切地想获得演讲的技巧。卡耐基就成了众望所归,他的课程被冠名为“卡耐基课程”,他的教室被称为“卡耐基教室”。

最初,卡耐基每周上两次课,对人们讲授一点演讲的方式方法。所有的人都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不仅可学得自己所缺的演讲技巧,而且能够在卡耐基课程里看到这个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因此,他不得不每个晚上都上课,学生太多了,几乎每次都要挤破教室。

但是,卡耐基在有天晚上发现自己的授课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每一次都是他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一旦他要求某位同学站起来讲一点点的时候,那个人准会说:“对不起,先生,我怕我还没准备好。”或者:“我怕我说不好。”“我实在没法运用这些原则。”“怎么办呢?”卡耐基忧心忡忡地想,“在瓦伦斯堡有效地指导同学的方法对这些成人一点都起不了作用!教他们学习爱德华·柏克,对于他们事业上的成长并无益处。我要如何启发学生呢?怎样才能唤醒他们呢?”

卡耐基在自己公寓内踱来踱去,双手不停地搓动,满腹忧思:“我的学生大多数是商人,是各种管理者,是成年人。他们要的是成果,我要教给他们一种站立的姿势,一种谈话的方式,使得这些人在一场展示会或者会议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卡耐基心想,“可是,我做的一切都没有什么成效,怎么办呢?”

一瞬间灵感爆发了,也决定了卡耐基的课程安排。

通过自我暴露内心的方式,卡耐基发掘出人们演讲的潜能。就连那些拙于言辞的人仿佛也一夜之间变得口齿伶俐起来。

卡耐基在第一个月的授课中,摸索出一套使学生开口说话的经验来,他让每一个人都谈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有一天,青年会的主任问他:“戴尔,你是用什么方法促使人们开始演讲的?听你讲课的人越来越多了。”

卡耐基说:“我也没有特殊的方法,我只是让他们谈一些最简单的话题,诸如孩提时代的经历、令人生气的事情以及一生中最悲伤的事,等等。由此,我引出话题,让他们自由地倾诉心中的感慨。事实上,很多人不善于表达,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惧怕——惧怕表现自我。”

卡耐基的解释是很有道理的:“恐惧是造成不能有效演讲的基本因素。”卡耐基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又相当有效的,一旦人们谈到自己内心深层的感受就会滔滔不绝,那时的人们说话全是在跟着感觉走。卡耐基也发现自己的课程受到空前的欢迎,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听他讲课,有时人们甚至驱车一百多英里前来,只是为了听一次。一班接一班,一夜又一夜的课程,使卡耐基赚取了大量的薪金。

卡耐基认为,如果你想结下仇人,就要比你的朋友表现得更加出色;但如果你想结交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更出色。

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之一,正在洽谈订购下一年度所需要的汽车坐垫布。三个重要的厂家已经做好了垫布的样品。这些样布都已经得到汽车公司高级职员的检验,并发通告给各厂家,说各厂家的代表可以以同等条件参与竞争,以便公司最终确定申请方。

其中一个厂家的业务代表史密斯先生在抵达时,正患着严重的喉炎。这本来对于谈判是一件极糟糕的事情,因为谈判就是用嘴来说话。史密斯先生被领到一个房间,与纺织工程师、采购经理、推销经理以及该公司的总经理当面会晤了。他站起来想尽力说话,但只能发出嘶哑的声音。史密斯先生在纸上写道:各位,我的嗓子哑了,我不能说话。为了公平起见,对方总经理只能帮他展示史密斯先生所在公司的样品,并根据他们先前所给的材料做了简要说明,列举了它们的优点。由于那位总经理现在代替史密斯先生代表说话,因此在这场讨论中,总经理一直站在史密斯先生这一边,而史密斯先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微笑、点头以及做几个简单的手势。令人惊讶的是,会议的结果竟然是史密斯先生得到了这份合同,和对方签订了50万码的坐垫布,总价值为160万美元。如果史密斯先生的嗓子没有哑,或许他就会失掉那份合同。让别人多说话是多么有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让别人表现,给别人一次锻炼的机会,你会发现许多没有发现的问题。让对方自己说话,不仅有利于在商业方面赢得订单,而且有助于处理家庭当中的一些纠纷。

芭芭拉·威尔逊和她的女儿洛塔的关系一直很糟糕。洛塔以前是个乖巧、快乐的小孩,但到了十几岁时,反叛心理越来越严重,犯了错误从不承认,还每次都为自己辩护。威尔逊夫人曾用各种办法教训她,但无济于事。她这样介绍说:“后来有一次,我决定和女儿调换角色,我说你当一天妈妈,我当一天女儿,你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啊。那天,她并没有让我扫地、擦玻璃,做很多家务事,相反,都是她在做。从此,她改变了,不跟芭芭拉对抗了。”

因此,让别人多表现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你要自己多从别人那里总结经验,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就好了。不要太计较个人的得与失。

保持微笑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喜欢

卡耐基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引用19世纪的一位西方名人的话这样赞美微笑:

微笑在圣诞节的价值——

它不花什么,但创造了很多成果。

它丰盛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会使那些给予的人贫瘠。

它产生在一刹那之间,但有时给人一种永远的记忆。

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它,也没有人穷得不会因为它而富裕起来。

它在家中创造了快乐,在商业界建立了好感,而且是朋友间的口令。

它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又是大自然的最佳良药。

但它却无处可买,无处可求,无处可借,无处可偷,因为在你把它给予别人之前,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

而假如在圣诞节最后一分钟的匆忙购物中,我们的店员累得无法给你一个微笑时,我们能请你留下一个微笑吗?

因为不能给予微笑的人,最需要微笑了!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的话,请遵守这一条规则:“微笑”。

下面的这个故事曾给卡耐基带来很多启示。

马戏团团长克莱特,一连好几天都在为一群猴子烦恼不已。原因是这样的:因为这些猴子是刚从山上捕获的,由于野性难改,不好驯服,已有好几个驯兽师被这些猴子气坏了。驯兽师纷纷抱怨,那些野猴子实在太难对付了,不如放弃对它们的驯服吧。驯兽师还举实例来说明,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他们曾经用了许多方法来驯服这些野猴子。比如,给它们吃东西,可是它们光吃不干活。如果要它们学骑自行车,或者做些简单的倒立爬竹竿等动作,再或者就是对着观众们乐一乐也行啊!可是它们一见驯兽师的面,便躲得远远的。

后来,驯兽师只得将它们和家猴关在一起,希望家猴能够和它们沟通,引导它们学习表演。可是,那些野猴子竟然将家猴打得遍体鳞伤,家猴们也不敢跟它们待在一起。

就在克莱特决定听从驯兽师们的建议,放弃对这些野猴的驯服工作时,他突然觉得还是亲自去看一看再下决定的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克莱特竟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为了测试出这个发现是否正确,他召集了所有驯兽师来到现场见证。

克莱特首先让人将所有驯兽师的仿真照拿出来,仿真照跟真人差不多高,每人都有两张照片,一张面带怒色,一张笑容满面。这些仿真照一拿出来,便在驯兽师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是,为了看清团长克莱特的真正意图,他们没有吭声,而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观望。

克莱特首先将驯兽师们那些面带怒色的照片,一张张地拿去跟猴子们见面。结果,猴子们一个个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了,有的还试图用爪子去撕碎那张照片。然后,克莱特将驯兽师们那些笑容满面的照片,一张张地拿去跟猴子们见面。结果奇迹出现了,只见那些平时野性难改的猴子,竟然安静了下来,并且还冲那张照片笑了笑。尽管猴子们笑得很难看,但那滑稽的样子还是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最后,克莱特团长转向满腹狐疑的驯兽师们,慢慢地说:“你们现在都看到了吧,猴子们需要的是你们真诚的笑脸,而不是你们的满脸怒色。也许你们不明白,我是怎样弄到这些照片的。这些照片是我暗中让人拍下来的,那些满脸怒色的照片是你们在驯猴子时的模样;而那些满面笑容的照片,则是你们从我这里领取薪水时的模样。现在的问题已经十分明确了,如果你怀着领薪水时的心情去工作的话,工作起来就没那么困难了。”

卡耐基认识到,微笑是一种良好的交际手段。当我们向交往的一方做出一个真诚的、自然的微笑,等于向对方说:“我尊重你、你是受欢迎的、我愿意帮助你……”这种亲切友善的信息容易快速地被对方接收到,并引发对方与你交往的愿望。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穿着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用你的微笑去欢迎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向你请教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你更欢迎哪一个?当然是后者,你会毫不犹豫地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问一答十;而对前者,恐怕就恰恰相反了。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亲切、温和、充满喜气,远比他穿着一套高档、华丽的衣服更吸引人注意,也更容易受人欢迎。

大卫·史汀生是美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总裁,他还十分年轻。他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毅力与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厉风行、办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沓;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而且——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于朝气。他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对于同事们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

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原来他几乎没有笑容。

他深沉严肃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紧咬的牙关,即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优美的舞姿几乎令所有的女士动心,但却很少有人同他跳舞。公司的女员工见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员工对他的支持与认同也不是很多。而事实上,他只是缺少了一样东西,一样足以致命的东西——一副动人的、微笑的面孔。

因为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喜欢微笑着面对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对方的天地。难怪学者们强调:“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

的确,如果说行动比语言更具有力量,那么微笑就是无声的行动,它所表示的是:“我很满意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笑容是结束说话的最佳“句号”,这话真是不假。“你希望别人高兴来见你,你就必须高兴会见别人。”这是一位行政单位的秘书的经验之谈。他说他所居的办公室主任只要是见到上司总会微笑着打招呼、点头,上司也以同样的态度回应他。可一回到自己的科室,对下属便很冷淡,很严厉,从没有笑脸,这样他也就得不到同人们的微笑与拥护了。

对人微笑是高超的社交技巧之一,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显示出一种力量、涵养和暗示。一个刚刚学会微笑的部门经理说:“自从我开始坚持对同事微笑之后,起初大家非常迷惑、惊异;后来就是欣喜、赞许。两个月来,我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要多。现在,我已养成了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都对我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热情友好起来。”

有微笑面孔的人,就会有希望。因为一个人的笑容就是他好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于那些受到上司、同事、客户或家庭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就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只要活着,忙着、工作着,就不能不微笑。

奇宾·当斯是底特律地区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之一。他的受欢迎并不仅仅在底特律而是遍及整个美国。有的听众写信给这位声音里带着微笑的主持人,说他们已经听到了他的声音及他主持的节目,并且告诉当斯说,他们透过他的声音看到了他的微笑。

观众经常给他说这样的话:“当斯,你的微笑跟我听你的广播时,所想象的完全一样。我本来害怕会失去你的微笑,但是并没有。”

有人问当斯:为什么总是那么高兴?他说,他的秘诀是从来不把烦恼摆在脸上,而是深藏在心中。因为,他的工作是娱乐别人,他说:“为别人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这要从微笑开始,但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当斯经常“戴上一张快乐的脸”去工作,并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他把微笑加进他的声音,配合上帝赋予他的演说水平,给观众以享受。

当斯说:“当你微笑的时候,别人会更喜欢你,而且,微笑会使你自己也感到快乐。它不会花掉你的任何东西,却可以让你赚到任何股票都付不出的红利。”

这是一位用微笑解决问题的切实例证。

所以,当失望时,你能在你的工作中掺进微笑,用微笑去面对人生,去接受挑战,或许你会发现,微笑会解决你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你的面部表情传达出你的所有情感,诸如幽默、惊奇、迷惑、关心等,这些情感增强你的沟通效果。丰富的表情是引起别人注意和兴趣的关键。没有人愿意长时间盯着一堵白墙或一张面无表情的脸。要记住,你可能无法改变自己的外貌,但你却能够丰富和突出自己的面部表情,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优点。

戴尔·卡耐基反复强调:“假如你要获得别人的喜欢,请给人以真诚的微笑吧!”

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更诚恳地待人

如果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最值得抱怨这个世界不公的话,那么这个人非海伦·凯勒莫属。海伦出生的时候就耳聋、口哑和眼盲。她被剥夺了同她周围的人进行正常交往的能力,只有她的触觉能帮助她把手伸向别人,体验爱别人和被别人所爱的情感。

后来,一位伟大和富有爱心的家庭教师来到海伦的家,以崇高的情感和洞察心灵的特殊技巧,把这位既聋、又哑、又盲的小女孩造就成一个充满幸福、快乐和闻名世界的女作家。海伦深情地写道:“任何人出于他那善良的心,说一句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粗糙不平的路,这样的人就会感到他的欢乐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终生去追求这种欢乐。”

海伦正是继承了老师那种善良、乐观而高尚的东西并与他人一齐分享,从而使自己得到了更大更多的快慰。因为你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东西就越多。你把爱和幸福分给别人,你得到的爱和幸福就会更多。

卡耐基提醒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或感情,必须先不去担心别人是否喜欢我们,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并增进能让别人喜欢你的品质。

一个著名的女歌手曾经很生动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时事业失败,整个人很不得志,几乎就要放弃歌唱生涯。后来,凭借祷告和心灵的追求。她才逐渐恢复信心和勇气,准备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下去。有一天,她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说道:“我要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继续追求完美!”

母亲回答道:“很好嘛!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上帝以完美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却还是有人不喜欢他。人在成就伟大事业之前,先须学会谦卑。”

歌手听了,深受感动。因此决心在音乐造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谦卑先于伟大。”——这是母亲给她的最好赠品。

作家荷马·克洛维十分懂得交友之道。凡是碰到他的人,无论是清道夫、百万富翁、妇孺老幼,都会在与他相处十五分钟之内,对他产生好感。为什么呢?他既不年轻,又不英俊,更不是百万富翁,他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人呢?很简单,因为他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并且能让别人感受到他真的喜欢、关心他们。

小孩会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会特别用心为他准备餐点。而且,假若有人宣布:“今晚荷马·克洛维会到这里来!”则当天的宴会一定没有人缺席。除了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马·克洛维的家人也都十分敬爱他。他的妻子、女儿,还有好几个孙女,全都对他称赞不已。

究竟这位作家是如何赢得这种幸福的呢?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待人诚恳、热爱人类而已。对他来说,对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他都不会在意。只要是身为一个人,对他便意义重大,值得付出关爱。每次他遇见陌生人,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样交谈起来——并不是专谈自己的事,而是尽量谈对方的事。他借由问问题,可以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来,做什么事,有没有什么家人,等等。他也不会里唆谈个不停,只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兴趣和关心,借以建立起友谊。这种做法,连最爱嘲笑人生的人,都会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正像一位资深外交家所说:“外交的秘诀仅在五个字:我要喜欢你。”

由此,卡耐基悟出:“待人诚恳、热爱人类的人将无往不利!”

1.如果真有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有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同。你可以学习更为善解人意,这是很好的美德;你也可以学习帮助别人,这对你也有助益。

2.高贵的个性和优美的人格是成功的一大资本。

3.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4.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5.在生活中,你最喜欢谁?他(或她)的哪些特点吸引了你?

6.你有知错必改的习惯吗?

7.你经常微笑吗?你善于倾听吗?为了博得别人的好感,你愿意做出必要的改变吗?

第三章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一旦你与他人的关系出现紧张的状况,你可以采取这样一种对策,即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问对方:“如果你处于我的位置,你会如何看问题,你将怎样做?”用这样的方法交换角色,设身处地为其着想,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彼此达成尽可能多的共识。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更容易赢得认同

卡耐基指出,大多数亲密关系——恋人关系、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的成功,直接与你能否做到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有关。

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两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期望他人能为我做点什么,而不考虑自己应该为对方做点什么,那么,这种关系就不会顺利发展,必然会矛盾重重。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利益共享、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而不是一方付出、一方获得的基础上。了解他人,体恤他人,这是你应该具备的能力,这样做可以激发你对他人的爱、同情和理解,而这些情感是形成每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核心。

在此,不妨回顾一下你与关系亲密的某人发生的一次最后的争吵。毫无疑问,你认为你对问题的看法是清楚无误的,而对方的看法是错误的。尽管你努力做到克制和忍让,但对方试图强迫你按照他或她不清楚的思路看问题。自然,对方可能也会与你的想法一样。一旦两个人(或多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这种缺乏移情和利己姿态的基础上,双方的关系肯定会恶化。只有在事态发展到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双方可能才会真正地为对方着想。

一旦你与他人的关系出现这种紧张的状况,你可以采取这样一种对策,通过问对方为什么他或她会得出那样的观点,使自己能做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然后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接下来,你可以问对方:“如果你处于我的位置,你会如何看问题,你将怎样做?”用这样的方法交换角色,移情地思考,就能使讨论有效地进行下去。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避免彼此的交流充满仇恨(如说“你是个白痴”;“你迟钝得像榆木疙瘩”),双方能够相互了解,和谐相处,愉快合作。

卡耐基有这样一句名言:“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是成功交往的一大秘诀。”

有一段时间,卡耐基每季都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20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个季度,他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房主要他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

很自然,他要去交涉。怎样才能交涉成功呢?

两天以后,他去找经理。“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他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赢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以保住,也不应该保得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先讲有利的一面。”卡耐基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了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

讲完后,卡耐基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

当然,最后经理让步了。

在卡耐基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没有谈到一句关于他要什么的话,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的。

可以设想,如果他气势汹汹地跑进经理办公室,提高嗓门叫道:“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我把入场券印好了,而且都已发出,开课的准备也已全部就绪了,你却要增加300%的租金,你不是存心整人吗?!300%!好大的口气!你病了!我才不会付呢!”

想想,那该又是怎样的局面呢?大争大吵必然砸锅了,你会知道争吵的必然结果:即使他能够辩得过对方,旅馆经理的自尊心也很难使他认错而收回原意。

卡耐基指出:假如有什么成功交往的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而一味地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争辩,往往只会陷于争执和矛盾的境地。

从对方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创造生活奇迹

卡耐基指出,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创造生活奇迹,使你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摩擦和困难。

他强调: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只有傻子才会那么做;试着去了解他——只有聪明、容忍、特别的人,才会这么做。

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解答他的行为、也许是他的个性的钥匙。因此,一定要试着忠实地使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处境。

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及苦恼,因为“若对原因发生兴趣,我们就不太会对结果不喜欢”。而且,除此以外,你将可大大增加你在做人处世上的技巧。“暂停一分钟,”肯尼斯·古地在他的著作《如何使人们变黄金》中说,“暂停一分钟,把你对自己的事情的深度兴趣,跟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互相作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其他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于是,跟林肯及罗斯福等人一样,你已经掌握了从事任何工作的唯一坚固基础,除了看守监狱的工作之外;也就是说,与人相处能否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别人的观点。”

卡耐基自己现身说法。多年来,卡耐基经常在他家附近的一处公园内散步和骑马,他跟古代高庐人的督伊德教徒一样,只崇拜一棵橡树,因此,当他看到那些嫩树和灌木,一季又一季地被一些不必要的大火烧毁时,觉得十分伤心。那些火灾并不是疏忽的吸烟者所引起的,它们几乎全是由那些到公园内去享受野外生活、在树下煮蛋或烤热狗的小孩们所引起的。有时候,火势太猛,必须出动消防队来扑灭。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告示牌说,任何人在公园内升火,必将受罚或被拘留。但那块牌子立在公园偏僻角落里,很少人看到。有一个骑马的警察,他应该照顾公园才对,但他并未尽职,火灾继续在每一季节里蔓延。

有一次,卡耐基慌慌张张地跑到一位警察面前,告诉他有一场火迅速在公园里蔓延,希望他赶快通知消防队。但他竟然漠不关心地回答,这不关他的事,因为这不是他的管区!

卡耐基很失望,所以后来他到公园里去骑马的时候,其行为就像一位自封的管理员,试图保护公家土地。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会试着去了解孩子们的看法,一看到树下有火,心里就很不痛快,急于要做件好事,结果却做错了。他总是骑马来到那些小孩子面前,警告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在公园内升火,而被关进监牢去。并以权威的口气命令他们把火扑灭;如果他们拒绝,就威胁叫人把他们逮捕起来。卡耐基说,他自己只是尽情地发泄某种感觉,根本没有想到他们的看法。

结果呢?那些孩子服从了,心不甘情不愿而愤恨地服从。

等卡耐基骑马跑过山丘之后,他们很可能又把火点燃了,并且极想把整个公园烧光。

随着年岁的增长,卡耐基对做人处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变得更为圆滑一点,更懂得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于是,他不再下命令,他骑马来到那堆火前面,说出了下面的这段话:“玩得痛快吗?孩子们,你们晚餐想煮些什么?……我小时候自己也很喜欢升火——现在还是很喜欢。但你们应该知道,在公园内升火是十分危险的。我知道你们这几位会很小心;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小心了。他们来了,看到你们升起了一堆火;因此,他们也生了火,而后来回家时却又不把火弄熄,结果火烧到枯叶,蔓延起来,把树木都烧死了。如果我们不多加小心,以后我们这儿连一棵树都没有了。你们升起这堆火,就会被关入监牢内。但我不想太唆,扫了你们的兴。我很高兴看到你们玩得十分痛快;但能不能请你们现在立刻把火堆旁边的枯叶子全部拨开;而在你们离开之前,用泥土,很多的泥土,把火堆掩盖起来。你们愿不愿意呢?下一次,如果你们还想玩火,能不能麻烦你们改到山丘的那一头,就在沙坑里升火?在那升火,就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真谢谢你们,孩子们,祝你们玩得痛快!”

这种说法有了很不同的效果!使得那些孩子们愿意合作,不勉强,不憎恨。他们并没有被强迫接受命令,使他们保住了面子。他们会觉得舒服一点,我们也会觉得舒服一点,因为我们先考虑到他们的看法,再来处理事情。

卡耐基发现,在个人问题变得极为严重的时候,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也可以减缓紧张。

澳大利亚南威尔斯的伊丽莎白·诺瓦克,过了6个星期还没有付出买汽车的分期付款。“在一个星期五,”她向朋友这样介绍说,“负责我买车子分期付款账户的一名男子打电话来,不客气地告诉我说,如果在星期一早晨我还没有缴出122美元的话,他们公司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周末我没有办法筹到钱,因此在星期一一大早接到他的电话时,我听到的就没有什么好话了。但是,我并没有发脾气,我以他的观点来看这件事情。我真诚地抱歉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而且由于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过期未付款,我说我一定是令他最头痛的顾客。但他举出好几个例子,说明好些顾客有时候极为不讲理,有的时候满口谎言,更常有的是躲避他,根本不跟他见面。我一句话不说,让他吐出心里的不快。然后根本不需要我请求,他说就算我不能立刻付出所欠的款额,也没有关系。他说,如果我在月底先付给他20美元,然后在我方便的时候,再把剩下的欠款付给他,一切就没有问题。”

卡耐基强调,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请遵循这样规则:“试着诚实地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这样,说服别人才能减少阻力,容易引起对方的积极响应。

考虑别人的需求,尊重别人的想法

戴尔·卡耐基提醒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我们为别人考虑;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也认同别人的工作方式。真正考虑对方的需要,能够消除对方的敌对情绪。

艾米莉是一位纽约储蓄银行的出纳员。她碰到了一位有抵触情绪的客户。“这人进来开立户头,”艾米莉说,“我把通常的表格拿给他填,有些问题他愿意回答,但有些他简直拒绝回答。“若按我以前的脾气,我不会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我会告诉这位存款的人说,如果他不给银行这种材料,我们要拒绝接受他的存款。我很惭愧我以前犯过很多这样的毛病,自然,像那样的‘最后通牒’使我觉得痛快,这显示出了谁的权力大,银行的规则章程不能马虎。但那样的态度,确实不能给那走进来光顾我们的人一种欢迎及自重的感觉。“今天我决意不谈银行所要的,而谈顾客所要的。“我说:‘然而,假定你在死后,有钱存在这银行,你愿意银行为你把这钱转给按法律应承受的你的亲属吗?’“‘是的,当然。’他回答说。“‘你以为,’我接着说,‘将你最近亲属的姓名给我们使人们在你死去的时候,设法没有错误或毫不迟延地执行你的愿望,这不是一个适当的办法吗?’“他又说:‘是的。’“当他明了需要填写这材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他后,那青年的态度就软化了。在离开银行以前,这位青年不只把关于他自己的全部材料给我,并且按我的建议,他开了一个信托账户,以他的母亲为受益人,并且他极高兴地回答了所有关于他母亲的种种问题。”

卡耐基说:考虑别人的需要既是为了别人、又可以给自己带来益处。

希德是一家大卖场的三星手机专柜销售员,他和凯丽一起组合共事,共同承担该卖场的三星手机销售业务。但是令希德深感不舒服的是,新来的凯丽居然成为已经做过三年销售的他的领导,然而在二人合作共事几天之后,希德不仅认可了凯丽,而且从凯丽那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凯丽刚一进入这家大卖场做事的当天,就感觉到了来自希德的敌意,但是她并不声张,而是用心去感觉这位较自己资格更老的同事的想法和心情。她在认识希德的当天就请希德在下班之后共餐,在餐桌上,她向希德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并与希德在大学生活、电影等许多方面聊了很多。最后,凯丽觉着两人之间已经基本了解并建立了比较和谐的关系,尽管希德并不十分乐意成为凯丽的朋友,但是凯丽觉得希德和她应该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和谐共事,共同为专柜的业绩努力协作。

第二天,凯丽正式上班了,希德非常高兴地欢迎她的到来,两人开始了他们第一天的工作。然而令希德十分惊奇的是,凯丽非常善于与客户沟通,她能够非常迅速准确地感受到顾客的想法和心情,并能够细腻地去理解顾客,向顾客介绍适合顾客个性和身份的产品,并为顾客提供十分轻松的选择和购物环境,正是因为这个,许多顾客选择了三星手机。甚至许多本来打算购买其他品牌手机的客户也见三星柜台前聚集着众多客户而围拢过来,并受到凯丽的感染而选择起三星手机来。这一天,凯丽和希德一共销售了25部三星手机,与平常希德和他的伙伴们销售的10多部相比,差距很大。

希德开始关注起这位小领导的销售方法来。他发现,凯丽碰到顾客,总是先非常有礼貌地向顾客问好,给顾客一种自尊感;在顾客开始在各个柜台间东张西望时,她会给顾客充分的环顾时间而不急着推销自己的产品;当顾客决定去其他柜台时,她也很有礼貌地告诉顾客:“谢谢光临,欢迎再来!”之类的话语;当顾客在三星柜台选择手机时,她会细心地观察客户的个性、身份、心情、与顾客一起来的人的个性、身份等,并热情地与顾客谈论各种话题,轻松地向顾客介绍与顾客个性、身份匹配的各款产品,并不急着推销更不会贬低其他手机产品而只是中性地告诉客户“三星的产品是什么样的”之类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中,顾客会十分放心地按照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喜欢、信赖的产品。凯丽总说:“每个顾客在选择商品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是主人,尤其是在手机销售这些服务行业,很多顾客并不喜欢推销,也不喜欢廉价,他们只希望自己得到尊重、能够自己为自己做主,那么,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感受顾客的思想和感受,做好我们的服务,为顾客提供尊重、自由购物的购物环境,为顾客提供对顾客最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对推销产品最有用的信息。”希德非常佩服这种新的销售理念,并从凯丽那里学习着各种感受顾客、尊重顾客的销售方法。

卡耐基告诉我们:“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影响对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谈论他所想要的

在生活中,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我们偶尔都需要说服别人。卡耐基提醒我们,为了有效地说服别人,首先要了解对方到底需要什么,然后“看鱼下饵”。

有人问路依特·乔琪,为什么在其他战时领袖们都退休后,唯独他还能身居权位?他这样回答说:“如果我做对了一件事的话,那就是我在钓鱼时放了合适的鱼饵。”

为什么我们只关心自己要什么呢?那是幼稚且不近情理的想法。当然,每个人最关心的永远是他自己,也只喜欢谈论与自己切实相关的话题;但你要知道,别人也一样,他们关心的也只是他们自己。

卡耐基说:“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与他谈论他所想要的,然后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

从你来到世界上的这一天开始,你的每一种举动、出发点都是为了你自己,都是因为你需要些什么。

那么,也许你会说:“我要是向红十字会捐助100美元,也是为了自己吗?”是的,这也不例外。你捐给红十字会100美元,是因为你要行一桩善举,因为你要做一件神圣的事。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行动是由我们的基本欲望所产生的。对于想要说服他人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在商业、家庭、学校、政治中,都要先激起对方某种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势必到处碰壁。”

因此,了解对方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说服他!

你如果要劝说一个人做某件事,在开口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使他愿意去做这件事呢?”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尤金·威森为一家专门替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图,一连三年,威森先生每个星期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家。“他从不拒绝接见我,”威森先生说,“但他也从来不买我的东西。他总是很仔细地看看我的草图,然后说:‘不行,威森,我想我们今天谈不拢了。’”

经过150次的失败,威森终于明白自己过于墨守成规;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抽出一个晚上去研究做人处世的哲学,以发展新观念,创造新的热忱。

不久,他就急于尝试一项新方法。他随手抓起六张画家们未完成的草图,冲入买主的办公室。“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你帮我一个小忙,”他说,“这是一些尚未完成的草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位买主默默看了那些草图一会儿,然后说:“把这些图留在我这儿几天,然后再回来见我。”

三天以后威森又去了,获得他的某些建议,取了草图回到画室,按照买主的意思把它们修饰完成。结果呢?全部被接受了。

从那时候起,这位买主订购了许多其他的图案,这全是根据他的想法画成的——而威森却净赚了1600多元的佣金。“我现在明白,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我一直无法和这位买主做成买卖,”威森说,“我以前只是催促他买下我认为他应该买的东西。我现在的做法正好完全相反。我鼓励他把他的想法交给我。他现在觉得这些图案是他创造的,确实也是如此。我现在用不着去向他推销。他自动会买。”

当提奥多·罗斯福当纽约州州长的时候,他完成了一项很不寻常的功绩。他一方面和政治领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强迫进行一些他们十分不高兴的改革。下面是他的做法。

当某一个重要职位空缺时,罗斯福就邀请所有的政治领袖推荐接任人选。“起初,”罗斯福说,“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就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不是好政策,大众也不会赞成。“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我,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我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职位的人选。“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太行。“接着,我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所推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了;于是,他们就提名一个我自己也会挑选的最佳人选。我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接着就任命那个人——我还把这项任命的功劳归之于他们……我告诉他们,我这样做是为了能使他们感到高兴,现在该轮到他们来使我高兴了。“而他们真的使我高兴。他们以支持像‘文职法案’和‘特别税法案’,这类全面性的改革方案,来使我高兴。”

罗斯福尽可能地向其他人请教,并尊重他们的忠告。当罗斯福任命一个重要人选时,他让那些政治领袖们觉得,选出了适当的人选,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主意。

记住:在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只有先努力探询对方的希望和愿望,才能最终顺利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与对方愉悦的谈话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常人都认为商业活动中语言的目的性很强,缺乏人情味,认为每句话后面都隐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力。其实不然。如果在商业活动中运用“美言”来迂回地深入主题,就比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效果要好——既自然生动又不落俗套,在有意无意间实现目的。

卡耐基曾为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费城电气公司的推销员在某州的乡村地区拓展业务,扩大用电客户的范围,但这位推销员显然没有受到农户们的欢迎。当他叫开一所住宅大门时,户主老太太居然把电气公司的代表关在了门外面。

推销员再次叫开门,从老太太打开的一条门缝中热情洋溢地招呼道:“我不是来推销用电的,我来买些你的鸡蛋。”

仅此一句话,这位推销员就成功了一半。他让老太太觉得自己不是冲着赚钱的目的而来的,而是对老太太本人和她养的鸡表现了强烈的兴趣。说明这位推销员已经先行揣摩过对方的心理,先避开敏感的话题和直接目标,从对方感兴趣的事物开口,消除对方心理戒备。

老太太半信半疑地望着推销员,推销员诚恳地说:“我看见你喂的明尼克鸡十分棒,准备买一打鸡蛋回去烘蛋糕用。”

老太太打开大门,问他为什么不远数里路到此处买鸡蛋。推销员回答说,买棕色鸡蛋做出的蛋糕才好吃好看,别处只有白色鸡蛋。推销员接着攀谈养鸡的经验种种,并夸赞老太太养鸡的收入很高,胜过丈夫的收入。

老太太闻听此言十分开心,让他进来参观鸡舍。这时推销员才缓缓深入到主题。他告诉老太太,鸡舍里如果加强灯照会促进鸡蛋高产。此时,老太太最初的反感已荡然无存,显然被他说服了。两周后,推销员就收到了老太太的申请用电表格。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以对方关心的话题开始,娓娓道来,以柔克刚,面对一些固执己见、难以接触的客户就能够大获全胜。

在推销的伊始,有经验的推销员总是尽量从顾客的兴趣着手,循趣生发,往往就能顺利地进入“正题”。因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总是最熟悉、最有话可说、最乐于谈的。比如,对方喜欢摄影,便可以此为题,谈摄影的取景,胶卷的选择,各类相机的优劣,钻研摄影艺术的甘苦,等等。如果你对摄影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投机。如你对摄影不太了解,那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可静心倾听,适时提问,借此大开眼界。

推销员在上门推销时,面对的都是陌生人,而且,他还有求于这些谈话对象。选择合适话题,缩短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自己逐渐被客户接受,而后把话题引向自己的商品,从而开始商谈,这样才是成功之道。相反,如果打一个招呼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商品,迫不及待地反复强调购买该商品有什么好处,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因而,有经验的推销商并不是一开始就切入正题的。

有一位著名的棒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是一个难于攻破的堡垒。他在某保险公司推销员的眼里也被当做是一个难于攻破的堡垒。因为他对保险、投保之类的事,根本就不感兴趣。他对一个个喋喋不休的推销员们很反感。

有一天,某位推销员又上门了。与别的推销员不同的是,进门后,他没唱那些令人生厌的老调,也没有对保险的好处进行宣传,而是以一位相当在行的热心球迷身份来倾听对方大谈棒球。

他的倾听、他的插话、他的问题和那些简短的议论,都给这位职业球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被视为一位很有棒球运动员素养的同行交谈者。在一个适当时刻,推销员向球手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你对贵队的另一位投手利里夫的评价如何?”“利里夫,正是有了他,我才能放手投球的,因为他是我坚强的后盾,万一我的竞技状态不佳,他可以压阵。”“请原谅我打个比喻,你想过没有,如果把你的家庭比作一个球队,你家庭也有个利里夫。”“利里夫,谁?”“就是你。”推销员谈锋正健,“你想想,你的太太和两个孩子所以能‘放手投球’,换句话说,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就是因为有了你,你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和幸福的保证。所以你好比他们的利里夫。”“你的意思是……”“请你原谅我的直率,我是说人有旦夕祸福,万一你有个不测,我们就可以帮助你,帮你的太太和孩子。这样,你就更可以放心地驰骋球场,绝无后顾之忧。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你的利里夫。”

至此,棒球运动员才想起他的对话者的身份,然而他被感动了,这笔生意当场就拍板定案。

在这个例子中,推销员就很善于选择交谈方式和谈话内容,没话找话,从对方的职业、嗜好、家庭等方面入手,使对方容易接受,并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为他后来的拉客户投保这一正题打开了方便之门。试想,如果他仍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肯定又会不获而归。

卡耐基有一句名言:“我喜欢吃草莓,鱼喜欢吃蚯蚓。所以,垂钓的时候,我不以草莓而以蚯蚓为鱼饵。”

也许你一下子看不出来卡耐基先生要说明什么问题吧?好,让我们讲一个故事:

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菲尔普斯的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律师给他的启迪。

威廉小时常到姨妈家去玩。有一次,姨妈家来了一位男客,当他同姨妈谈完正事时,转过身来同他聊了起来。

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话题主要是小威廉当时正在玩着的小舰艇模型。这位大朋友对舰艇似乎具有丰富的知识。跟他聊天真带劲!一直到客人告辞之后,小威廉还以兴奋的心情赞扬着这位大朋友:“这人有趣,我从未见过这么喜爱小艇的人。”

姨妈的回答却是出乎意料的:“不,他是一位纽约的著名律师,对小艇,他一窍不通,也无丝毫兴趣。”“那他为什么谈得那么带劲?”小威廉简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因为,他是个有礼貌的人。看到你那么热衷于小艇模型,才跟你谈的啊!”

直到菲尔普斯成为名牌大学教授以后,还对此事怀念不已:“那位律师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至今依然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当你与对方进行推销时,为了使谈话愉快地进行下去,最好是获取对方的好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人心,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针对对方最关心的事去做文章,才能奏效。

现在,我们该明白卡耐基名言的含义了。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上钩。

投其所好——在与对方愉悦的谈话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实乃为人处世之上策。

拥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不要去伤害别人

卡耐基非常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警察罗伊在他的日常巡逻中,他习惯性地拜访一位住在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占地150平方米的建筑中的老绅士。从那栋建筑物往外望,就是一座山谷。老人在那儿度过大半生,他非常喜欢那儿的视野,可以看到蓊郁的树林和清澈的河流。

罗伊每周拜访他一次或两次。当他来访时,老人都会请他喝茶,他们坐着闲聊,不然就在花园里散一会儿步。有一次,他们的会面令人悲伤。老人泪流满面地告诉警察,他的健康情形已经不行了,他必须卖掉他漂亮的房子,搬到养老院去。

那时,罗伊突然有了个疯狂的念头,希望能够撷取课程中的创造性方法来想出买下这巨宅的方法。

老人想将这栋没有设抵押的房子卖30万美元,而罗伊只有3000美元。当时每月要付500美元房租,警员待遇还算过得去,但对老人和这名充满希望的警察而言,想要找个主意好让他们成交似乎很难……除非把爱的力量也算进账户里。

怎么办?罗伊寻思许久,终于找到答案。老人最遗憾的事将是不能再一次在花园中散步。

罗伊说:“如果你把房子卖给我,我保证会在每个月去载你一两次,带你回到你的花园,坐在这儿,和我一起散步,就像往日一样。”

老人微笑了,笑中充满爱与惊异。老人要罗伊写下他认为公平的条件让他签署。罗伊愿意付出他的所有。原来的卖价要30万美元,而罗伊付的现金只有3000美元。卖方将29.7万美元设定第一顺位抵押权,每月付500美元利息。老人很快乐,他还送罗伊礼物,把整个屋子的古董家具都给他,包括一架孩子玩的大钢琴。

罗伊不可思议地赢得经济上的胜利,真正的赢家却是快乐的老人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爱默生说:“生命中最美丽的报偿之一便是:帮助他人的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和真情比起来,再多的金钱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因此,我们要努力对别人奉献亲情,奉献爱心。

卡耐基告诉我们:“一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态度作宽大的理解,这些都可以减少彼此的争端,赢得别人的支持。”

有位智者谈到善于与别人相处的本领时,他说人必须体谅他人的感情。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我去赶集,每样东西都卖了一个好的价钱,回家的时候口袋中装满了钱,我的心里因为喜悦而狂跳,我总对邻居们说自己弄得一分钱都没有了,成了破产的人。这样,我高兴,我的邻居们也高兴。但是,如果相反,我在市场上弄得分文没有了,回家一肚子伤心烦恼,我总对邻居说我赶了一个再好不过的集。你明白吗?这样我难过,我的邻居们也难过。”

先贤们认为利己是不少人的出发点,事实上,这是他们最高道德的训诫的基础。正如他们看到的,一个人是从自我出发向外延伸的。因为你知道什么是自尊,你才能尊重别人。因为你知道被伤害和侮辱的感受,你才不会去伤害和侮辱别人。

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身不由己的事情,就好比一碗满满的水一样,稍不留神就会溢出来。所以,有些事情难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然,人的忍耐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自己一时的气愤之下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绪失落的时候,事先要在自己的头脑里思考一下。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体谅好比是一种心理解脱,体谅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解脱”,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给予他人快乐也就是给自己快乐,那样的话便是另一番心境吧!

体谅是一种最有效的心理良药,能使人摆脱不良心境的困惑。所以,当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在还没有了解事情原委之前,要好好想一想,为了不使陷入烦恼中或是给他人带来不悦,你不妨先为自己或是对方试想一下,为对方找个能得到自己体谅的理由,当然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准确地说,找几个可以让自己平稳心情的理由先说服自己,你心情好了,做事也就顺其自然得好了,做起来也轻松,不觉得吃力。

从心理上讲,幸福和快乐关键在于自己。其实幸福与快乐就在自己的心中,在于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体谅作为一种内心的愉悦体验,是获得幸福快乐的最低成本的途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你的职位与身份怎么样,做事说话一定要有分寸感,体谅他人的心。如果没有这一点,你就很难是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并非一定要建立在什么伟业之上,或者是一定要有很多很多的金钱,也不是一定要在电台、报纸杂志上都能见到他的事迹甚至闻名于世。所谓的成功,不过是一个人的学识、道德、才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