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心理学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8 11:35:42

点击下载

作者:路西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心理学故事

心理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心理学故事试读:

前言

每个人都喜欢看故事、读故事,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它能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人格越发健全;它是我们迷失时的灯塔,也是我们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正如罗斯·斯图特所说:“一个故事能改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怡人性情,使人恍然大悟;一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沉思生存之意义;一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接受新的真理,或给我们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体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也是最会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人。他们能在纷繁的事物中,看到事物的主流;能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能从曲折的过程中,看到光明的前景;能从微小的变化中,感受到即将掀起的风暴。对于个体而言,心理学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为人处世、求职经商、工作生活,等等,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智慧。生存靠能力,发展靠谋略,成功靠智慧。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在竞争中,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能取得成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智慧。从古至今,从战场到商场,从工作到生活,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处不充满着竞争和对抗,心理学的各种智慧也就应运而生并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而一旦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将心理学用得游刃有余,你就能在人生的大弈局中永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掌握并能够应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乔治·斯格密说:“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宝塔顶层的桂冠,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们手中的一柄利剑,只有磨砺好这柄利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取成功的桂冠。”那么,怎样的心理才算健康?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怎样才能不抱怨,积极面对人生?

为了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心理学,了解自我的心理困境和他人的心理谜题,我们编撰了本书,书中精选了数百个具有启发性、指导意义、有价值的经典心理学故事,剥去了心理学复杂的外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剖析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揭秘了心理学的奥秘。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汲取心理学的智慧,破译内心的记忆密码,解读神秘的心理效应;驱除糟糕情绪的困扰,远离亚健康的导火索;洞悉灰色心理的内涵,摆脱阴暗心理的羁绊;摒弃不良嗜好与怪癖,挣脱异常心理的毒害;跨越畸变的人格障碍,扭转走向歧途的性灵;全力地塑造阳光心态,成功地打造完美个性。

希望你可以在轻松的心境下,和我们一起,听听故事,悟悟人生,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给心灵找个歇脚的地方,从而体味超越自我的人生圆满。第一篇走近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第一章 认识真实的自我,由心开始——普通心理学小公主长大了——感觉

我们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都来自感官,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都来自感觉。——(法国)孔狄亚克

炎炎夏日,人们在外面的时间过长,常常会慨叹:“热死了!”由此可见,大家对“感觉”这一现象并不陌生。

事实上,人体上分布着很多神经,这些神经支配着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于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把外界的声、光、味、冷、热等传到大脑,即所谓的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只对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做出反应,因而,也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

感觉的形成要依赖感觉系统。感觉系统由感受器、感觉通络及大脑感觉皮层组成;各部分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个感觉过程。感觉系统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将外界各种能量形成的刺激(如光、声波等)转变成能量在神经系统中传导的生物电信号,完成这种转变的装置就是感觉系统的感受器。

每种感受器对神经形成的刺激特别敏感,该刺激就是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人眼的适宜刺激是400~700纳米的光波。不同的适宜刺激引起感受器的反应,感受器把刺激转化成能量,引起神经的冲动,从而形成感觉。感觉形成后,其作用也就开始发挥了。

感觉是由某种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但并非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感觉。例如,人们无法看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也无法感觉到它的重量。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可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起感觉。感觉器官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

从前,印度有个国王,他的小女儿最得他喜爱。国王总嫌小公主长得太慢。这天,他派人找来了一个医生,命令医生:“你给公主一种药,让她吃了马上长大。办到了,我重重赏赐;办不到,我就杀了你。”医生寻思了一阵,说:“这种药我从前有过,只是年深日久,早已用完。不过,我可以立即去找。只是用这种药,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在我找药期间,你必须同公主分开,相互不能见面。不然,公主就是吃了这种药,也不见效。”

国王虽不愿和女儿分开,可他巴望着公主快快长大,也就答应了。医生到远方去找药,一去就是12年。医生把带回的药给公主服了,然后领着她去见国王。大殿里,一个长得高挑又十分美丽的姑娘站在国王面前。国王拉着公主的手,从头看到脚,乐得合不拢嘴,连声夸奖医生有本事,并赏给他很多珠宝。

故事中的那位印度国王,因为每天都和心爱的女儿在一起,因此对小公主成长变化的差别感受性就很小。那位医生改变了刺激国王视觉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使国王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12年后进行对比,虽是同一个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但国王的差别感受性却提高了。

科学地讲,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分。感受性的强度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所谓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即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即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概括来讲,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对冷、热等各种感受的不经意慨叹,不过都是人体感觉的反映而已。寻回遗失的手表——听觉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却使耳朵的听觉更为灵敏,它虽然妨碍了视觉的活动,却给予了听觉加倍的补偿。——(英国)莎士比亚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第二个最主要通道。人类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外界声音的刺激。听觉使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和小鸟的歌唱,它使我们能与家人和朋友们交谈。电话铃声、敲门声和汽车的喇叭声能对我们进行提醒告诫,通过听觉人们可获得声音所传递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得以通往来,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听觉影响到人们实际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是认识外界的重要信息源。

和视觉一样,听觉也需要听觉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婉转的鸟鸣是由鸟儿声带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压力,使空气分子做疏密相间的运动,就形成了声波。声波再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使之在耳中产生了听觉。

一个声音传来,我们一般能听出声音来自哪里,这种现象就是听觉的空间定位,听觉对我们进行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盲人判断事物,主要靠听觉,但就听觉而言,单靠一只耳朵进行空间定位时,不能十分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却可以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

我们要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两只耳朵必须协同作用。由于我们的双耳位于头部左右不同的位置上,因而当声音从左右不同的方向传过来到达我们双耳时就会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这一短暂的时间差就成为我们对声源左或右定位的重要线索;而当声波同时到达我们双耳时,我们就会对声源进行定位。

在一间安静的房间内,我们可以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暖气管中的水流声、窗外的流水声,但是如果室内人声嘈杂,上面的那些声音马上就会听不到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声音的掩蔽。下面这则故事中的小孩就充分利用了声音掩蔽的现象。

一位富有的农夫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在偌大的谷仓内遍寻不到,便定下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到谷仓帮忙,谁能找到手表,便给他50美元。

重赏之下,小孩们马上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只有一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都忙着寻找手表的时候,坐在那里不为所动。谷仓内尽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批稻草,要在这当中找寻小小的一只手表,实在是大海捞针。

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一个接着一个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一起回家吃饭去了。那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都离开之后,才开始努力寻找那只手表,原来他早就有了主意,手表在谷粒中肯定会发出声音,那么多人一起寻找,吵吵嚷嚷,手表发出的声音肯定听不到,若天色晚了,没人的时候,就一定可以听到手表的“滴答”声,这样就能找到手表了。

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但他仍然凝声屏气,默默寻找。突然他发现在人声静下来之后,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十分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的漆黑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的手表。

故事中的小孩非常聪明,巧妙地利用听觉找到了手表。事实上,萧瑟的风声、潺潺的流水、悠悠的琴声、啾啾的鸟鸣、优美的歌声……如此一个优美动听、充满生机的世界,都是听觉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上述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其实,这是由音调决定的。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的频率不同,人耳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音乐的音调一般在50~5000赫兹之间,言语的音调一般在300~5000赫兹之间,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其中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轰隆的飞机、呼啸而过的火车、刺耳的电锯声,人耳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会感觉非常难受,这其实和声音的音响有关。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就高,反之则响度低。测量音响的单位为贝尔或分贝尔。失去感觉的贵族——感觉剥夺

一个人可能感觉失望但永远不要绝望。——(以色列)西蒙·佩雷斯

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将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贵族男子因为勾引了国王的妃子而被打入死牢,愤怒的国王打算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戒他。国王把他关在一个没有光线的地下室,那里没有阳光进入,任何时候都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名贵族男子的四肢和脖颈被铁环套住并固定在墙上,这样一来他就完全不能动弹了,狱卒遵照国王的命令每天给他喂一些没有味道的干面粉。

这名贵族男子对国王充满仇恨,他打算复仇,可是无法动弹,该怎么办呢?于是,他每天在单纯的复仇意念中用想象力来锻炼自己的体格和武艺,由于没有各种感觉刺激,他的理智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每天吃干面粉也使他的体格变得越来越强壮,而且能够免除一切疾病的侵害……

多年以后,这名贵族男子终于重见天日,而此时他已经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强者,凭着多年在牢狱中练就的一身本领,他很快便打败了国王,并且最终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传说毕竟是传说,在那样的牢狱里生活,真的能够仅凭感觉就把人锻炼成一个伟大的强者吗?感觉对于人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如果丧失了感觉,那么对人会有什么影响吗?为了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博克森做了一项名为“感觉剥夺”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对象戴半透明的护目镜,只能透过光线而看不见图像;棉手套和卡片纸做的护腕剥夺了受试者手指的触觉;听觉刺激被一只围在头上的U形枕头和一只始终嗡嗡作响的空调机控制了。实验对象在小房间里尽可能长久地躺在床上,吃喝都由实验者安排好,而自身不能移动手脚。总之,实验对象的各种感觉都被实验者“剥夺”了。博克森教授找了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且承诺这些实验对象每忍受一天的感觉剥夺,就可以得到20美元的酬劳,这在当时的美国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这些大学生都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美差,毕竟闭着眼睛睡大觉就能赚钱的差事并不是那么常见。最初的时候,实验对象都能做到安静地睡着,可是过了没多久,他们就开始出现失眠、不耐烦的症状,他们迫切地渴望寻找一些刺激,他们想说话、唱歌,用手套互相敲打。总之,他们变得焦躁不安,很不舒服,甚至思维都变得混乱了。被隔离12、24、48小时后,实验对象要分别接受包括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内容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被隔离时间的延长,测试的成绩越来越差,隔离一段时间后,实验对象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变得容易激动。此外,他们还常常会产生幻觉。他们处于隔离状态下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了。刚解除隔离状态时,实验对象常产生感觉失真,脑电波要过几小时后才能重新恢复正常。

我们靠视觉感受色彩和光线,靠听觉感受声音和旋律,靠皮肤感受冷暖、粗糙和细腻……感觉是我们一些外界刺激的来源,它对人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没有感觉,我们将无法获得外界的一切信息,我们的心灵将会是一片空白。其次,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系统,只有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状态的时候,人的心理才能保持健康。

最后,感觉对于人际关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感觉,我们就不能和他人建立同感,也无法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变化。在一个感觉被剥夺的环境中,人很快便会出现思维混乱、注意力涣散、语言能力受损等现象,这种环境将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心理健康。长不大的男孩——假装长不大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彼得·潘。——(美国)巴里

有一天,一位行为谦恭的父亲带着孩子来到某位心理咨询师的诊室。一开始,这位父亲坐在儿子旁边,对着咨询师,接着他站起来走到咨询师面前的沙发上坐下,很急切地看着咨询师说:“这是我的儿子,今年已经18岁了,可是他依旧和他母亲睡,这使得我们夫妻分居多年了。以前他小,我没觉得什么,可是现在他都这么大了,还是这样,我很担心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孩子的父亲对着咨询师侃侃而谈,说从前家里的房子小,三口之家一直住在一起,后来房子大了,因为老人的原因使得三人仍不能分开睡,不过由于他常常出差,所以儿子一般是和妻子一起睡。后来,他的工作逐渐稳定下来了,可以每天回家,但那时,已经13岁的儿子却不愿和母亲分开,所以他就只好自己一个人睡。而如果妻子有事不在家的话,孩子也要让他陪着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于是,咨询师转向孩子,询问他的同学关系,考察他的言语表达能力。男孩很沉着地讲述自己喜欢听音乐、跳舞和同学聚会等。还说到,有时候如果高兴的话,还能向别的同学成功推销一些小东西,获得一点赢利。他说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往往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深交不下去,所以也就逐渐疏远了。以前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近来有明显退步的迹象,他觉得可能是由于自己的脑子不好使的缘故。他对于自己注意力、记忆力的下降,深感苦恼。而且,他认为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是“矛盾性亲近”,既愿意接触,又比较逆反。而和母亲的接触则为“亲近性疏远”,即关系很亲,但心里又觉得很疏远。

咨询师觉得现在和自己对话的男孩,是以更成熟的年龄在与自己交流。这样的孩子不该有严重的分离焦虑。“那你觉得你父母的关系怎么样?”咨询师问。“他们过去总是吵架,不过最近几年稍微好了一点。”男孩回答说。“是不是自从父母不吵架了,你的成绩反而开始下降了?”咨询师又问道。

男孩想了想,说:“这两者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吧。”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父亲开始插话:“我在公司工作,平时会有一些应酬,为此,他母亲经常跟我吵架。这孩子其实很佩服我,但我常常言语会比较粗暴、武断,虽然他和他母亲比较亲一些,因为他母亲宠着他,但是他母亲工作一般、文化程度也不高,他心里是瞧不起他母亲的。”

现在,问题的根源慢慢浮现出来了,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母亲的原因

一方面,母亲喜欢溺爱孩子的感觉,当母亲自己需要孩子的欲望强过放手让孩子独立生活的愿望时,母亲对孩子的控制就会多于关注。另一方面,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会紧紧抓住母亲,不愿意体验新的但充满风险的生活。

2.父亲的原因

强大的父亲(事业有成,与母亲各方面相差悬殊),对孩子来讲具有危险的“攻击性”,他认同父亲,就会轻则与父亲发生对抗,重则表现为放弃父亲的安排,学习下降甚至做出打架、逃学等对外攻击行为。攻击性不恰当的表现,还会以相反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性格孤僻、情感脆弱等。为了不与父亲直接对抗,孩子有时会表现出身体不适或将自己变得弱小一些。

3.孩子的原因

当孩子长大后,家里就有了两个强大的男人,面对一个弱小无助的女性,母亲失去了照顾的功能,又没有知识上的跟进,母亲可能被父亲淘汰,也可能被社会所淘汰,这是孩子所不能接受的“幻想现实”。作为妥协,他必须使自己不进步,回到被照顾的状态中去,即孩子表现得在父母面前仍然是年幼的、需要照顾的。在孩子看来,自己表现得弱小,母亲的“照顾”价值才能继续体现出来。

4.家庭的原因“共生家庭”使孩子不愿意长大。“共生”就是指孩子与父母,特别是与母亲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望子成龙”“老有所养”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依靠,前者是职业希望,后者是生活希望,合起来就会造成对孩子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假装长不大”,既可以维持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感,还可以逃避前面所说的精神压力,何乐而不为?同时,这种“假装长不大”,父亲事业有成、家里存在绝对权威、与母亲各方面的悬殊差异导致孩子不经意地表现出对母亲的不屑。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出,咨询师也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其一,孩子独立是迟早的事情,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是父母的大爱;其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事情不是由他来负责的,父母和他本身都存在独立人格,必须对各自负责。“和尚在,我去哪儿了”——自我认知

认识你自己。——希腊箴言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从前有个解差,押送一名和尚服役,途中解差为避免出现闪失,就每天早晨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自言自语地说:“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说:“文书在。”然后再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说道:“和尚在。”最后他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解差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什么都不缺才放心上路。那个和尚把解差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一天晚上,他们俩照例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儿地给解差劝酒:“长官,多喝几杯,没有关系的。顶多再有一两天,我们就该到了。您回去以后,因为押送我有功,一定会被上级提拔,这不是值得庆贺的事吗?应该多喝几杯!”解差听得心花怒放,喝了一杯又一杯,最后酩酊大醉,躺在床上鼾声如雷。

和尚赶快去找了一把剃刀来,三两下把解差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解差身上,然后就连夜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解差酒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就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先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解差大惊失色。忽然,他瞅见面前的一面镜子,看见了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嗯,和尚在。”不过,他马上又迷惑不解了:“和尚在,那么我跑哪儿去了?”

自我,是一个“陌生的朋友”,既十分熟悉,又常常令人困惑。它是你“自己手中的东西”,然而我们往往对其熟视无睹,似乎它远在天边,神秘缥缈得很。例子中解差的行为就是对自我的不认知。

一般来说,认知发展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发展的,有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0~2岁的时候,这个阶段叫做感觉运动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运动特点主要是,婴儿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来认识外部世界,没有表象和言语,所以只能认识在眼前的物体。

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认识父母,并用最简单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第二个阶段是在2~6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心理运动叫做前运算时期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运动特点是儿童产生了象征性的功能,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表征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儿童已经开始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不依赖自己对事物的动作和感知。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被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一方面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

第三个阶段是在6~11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已经和上两个阶段显著不同了,他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事物的认知特征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变化的,它们的量也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且对事物的本质性和类属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四个阶段就是形式运算的阶段。大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心理的发展也会不断成长,个性心理与性别心理就会凸显出来。个性心理是随着自己心理的成熟逐渐体现出来的东西,也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渐体会出来的东西。德国间谍现形记——注意力“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俄国)乌申斯基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的参加,否则,就不能顺利有效地发生、发展。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必要时还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准备的、自然发生的,也就是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往往是交互进行的,因为任何单一的注意都不可能维持长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十分重视间谍机构的活动,都希望在情报方面战胜对手,以期在整个战争中获取主动。同时,反间谍机构也都在积极活动。一次,盟军反间谍机关收审了一位自称是来自比利时北部的“流浪汉”。他的言谈举止使人怀疑,眼神也不像是农民。因此,法国反间谍军官奥克多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可是他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奥克多决定通过审讯找到突破口。

审讯开始了。奥克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会数数吗?”这个问题很简单。“流浪汉”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丝破绽,甚至在说德语的人最容易说漏嘴的地方,他也能说得很熟练。于是,他被押回小屋去了。

过了一会儿,哨兵用德语大声喊:“着火了!”“流浪汉”仍然无动于衷,似乎真的听不懂德语,照样睡他的觉。

后来,奥克多又找来一位农民,和“流浪汉”谈论起庄稼的事。这“流浪汉”谈得居然也不外行,有的地方甚至比农民更懂行。

第二天,“流浪汉”在被押进审讯室的时候,显得更加沉着、平静。奥克多非常认真地审阅完一份文件,并在上面签字之后,抬起头突然用德语说:“好啦,我满意了,你可以走了。你自由了。”“流浪汉”一听到这话,长长地松了口气,像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仰起脸,愉快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流浪汉”露出的欣慰表情,虽然是一刹那间发生的,却透露出他懂德语这一信息,使他露出了马脚。经过进一步的审讯,“流浪汉”最终承认自己是一个德国间谍。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心理战。法国军官奥克多利用人的潜意识心理,转移德国间谍的有意注意,忽然用德语说释放他,引发他的无意注意,让他在不经意间露出得意忘形之色,暴露了自己。

一般来说,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比如平常下班回家看见自己的孩子活蹦乱跳地玩,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孩子一贯如此。可如果有一天回家,发现孩子无精打采,一个人在家里发呆,就会引起家长的注意。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人或事物能够引起人的注意,比如人群中的大高个子。不断变化的刺激,也能引起人的注意,比如电影中不断变化的镜头。

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像故事中的“释放”命令对于那个德国间谍,使他无意地注意到,从而也在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情绪。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没有注意的参与,任何心理过程、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注意具有两个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除了指向性和集中性以外,注意还具有广度、分配和转移等特性。因为思维特点的不同,不同的人所注意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注意都有他自己的选择性。

注意是一种稳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呢?

1.明确目的任务

当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我们就会提高自觉性,加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即使注意力有时涣散,也会立刻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力收拢回来。

2.培养间接兴趣

注意与兴趣是孪生姐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3.克服内外干扰

外部干扰,主要是指无关的声音分散注意的视觉刺激物以及人们感兴趣的事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是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情绪等。克服内部干扰,除了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情感外,还要避免用脑过度,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的身心疲劳;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增强对各种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例如工作和学习时把桌子上的报纸杂志收起来,还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力能高度集中。

4.变换学习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使注意涣散,或降低注意效率,使人易感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反之,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最能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或提高注意效率,使人精力充沛,不易感到厌倦。因而在学习时,不要单纯地看,或单纯地读、单纯地写,这都有碍于注意的保持。要把看、读、写结合起来,交替进行,才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从而有效地维持自己的注意。猩猩的惊人智慧——顿悟

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慧能

顿悟指的是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德国一位心理学家长期致力于猩猩的智力问题研究,他在担任猩猩研究站站长期间,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揭示了猩猩的生活习性和学习本领。

猩猩研究中心有一只名叫沙尔的雄性猩猩,有一次,为了在它身上做一项特殊的实验,饲养员专门在一个上午不给它吃任何东西,让它处于极度饥饿状态。午饭时间过后,等到时机差不多成熟了,饲养员才把它领到一个房间,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串香蕉,沙尔即便站立起来也够不到。

沙尔一见香蕉便又蹿又跳,可怎么也够不着。它急得在屋子里来回打转,嘴里发出不满的吼声。这时候,饲养员在房间里放了一个大木箱、一根短木棒。沙尔犹豫了一下,它拿起棍子,试探着去够香蕉,可依然够不着。沙尔失望了,它沮丧地蹲在地上。就在它万般无奈的时候,突然,它直奔箱子,把它拖到香蕉的下面,然后又拿着那根短木棒,很敏捷地爬到了箱子上,轻轻一跳,香蕉就到手了。

几天之后,他们再次测试沙尔的学习本领。这次,他们把香蕉挂得更高,短棍换成了一个小木箱。

沙尔一开始仍然沿袭上次得到的经验,它把大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爬上去,但它并没有跳起来去抓香蕉,因为香蕉太高了,无论如何也是够不着的。

它茫然地坐在箱子上,有些不知所措。突然,它又跳了下来,抓住小箱子,拖着它满屋子乱转,同时发出愤怒的怪叫声,并用力地踢打墙壁。等到它气撒得差不多的时候,它忽然像明白了什么似的拖着小箱子来到大箱子跟前,稍微一用力,便将小箱子扔在了大箱子上面,然后迅速爬了上去,解决了难题。

除此之外,这位心理学家还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难题让猩猩解决。猩猩似乎能时不时地突然在某个关键时刻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这位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猩猩在脑海里对形势的重塑。他将这种突然的发现叫做“顿悟”,定义为“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完美解决方法”。

通过一系列实验,这位心理学家还发现顿悟式学习不一定依靠奖励,而且当动物得到某种顿悟时,它不仅知道用顿悟得到的知识来解决当时的问题,而且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把稍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不同的情形之中。按照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顿悟式学习能进行“积极传递”。和珅为什么受宠——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同理心又叫“同感”,指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

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而且还是一个劣迹斑斑的奸佞小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奸佞的大贪官得到了乾隆皇帝长达20多年的宠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和珅之所以得宠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善解人意,他总是能够“想乾隆之所想,急乾隆之所急”。

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而和珅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下了很大功夫来收集乾隆的诗作,并对其用典、诗(词)风、喜用的词句了解得一清二楚,闲来还有所唱和,这让乾隆对他另眼相看。要知道,和珅作为一个满族人,却能在诗赋上有所建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乾隆母亲去世时,和珅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并不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皇上节哀,或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和珅只是默默地陪着乾隆跪泣落泪,不思寝食,几天下来人就搞得面无血色、形容枯槁。能如此与皇帝同感共情的人,满朝文武中也就和珅一人,因此,他深受乾隆皇帝宠信。

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和珅知道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中,结果让乾隆非常高兴,溺毕继续起驾。一路上,所有的人全都非常佩服和珅脑子的灵活,取悦龙心有术。

乾隆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总是喜欢和大臣们开玩笑。因此,和珅就经常给乾隆讲一些市井的俚语笑话,使得龙心大悦,而这些,绝对不是一般军机大臣所能做到的。

清人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按照惯例,顺天(指北京)乡试《四书》考题,例由皇上钦命,由内阁先期呈进《四书》一部,命题完毕,书归内阁。有一次,乾隆在命题之后,由内监捧着《四书》送还内阁。途中正好遇到和珅,于是,和珅便打听起皇上命题的情况,内监又不敢多言,只说皇上手批《论语》第一本,在快批完的时候,就微笑着开始书写。

和珅听了沉思片刻,就立刻想到乾隆肯定批的是“乙酰”一章。因为乙酰两字包含“乙酉”二字,而那年乡试就是在乾隆乙酉年举行。和珅便以此通知他的弟子们,结果正如和珅所料,那年的乡试考题果然是“乙酰”一章。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和珅“以帝心为心”,功夫非同寻常!

和珅同感共情的能力在心理学中称为“同理心”。同理心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针对医患关系中的医生而谈的,如今已扩展到医患关系双方及普通的人群之中了。同理心又译作“移情”“同感”“共情”等,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在与他人交流时体验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的感受,并能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反应。而且,这种共情层次越高,感受越准确、越深入时,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缓解情绪状态,促进双方的自我理解和双方深入的沟通,自然就能建立起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通常,一个具有同理心的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产生一种关心和了解的心理趋向。当自己在与他人在认识上出现了分歧时,能够真诚地尊重对方,并容忍这种差异;当自己在与他人在行为上出现摩擦时,能善意地理解对方,并分担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负担。因此,这便会使人感受到这种力量在支撑着他或是她,使他们感觉到无论说什么都会得到宽容和尊重,并由此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而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缺乏同理心的人是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人的,他们常常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却一定要求别人接受他们的观点。对这样的人,人们自然就会“敬而远之”。女王与妻子——角色转换

世界是个舞台,各种角色都有人扮演。——(英国)托·米德尔顿

角色转换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样,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都要有相应的个人行为模式,即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角色转换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女王,但是她私下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相处,不免也有一般家庭的争执场面。

有一次,他们夫妇又吵架了,丈夫阿尔伯特愤而回到卧室,并且关上了门。事后维多利亚女王想想,知道是自己理亏,就在房间外敲门,打算向丈夫道歉。“谁?”女王在敲门后,听到丈夫这样问道。“英国女王!”

可是屋内没有任何回音,于是女王又敲了敲门。“谁呀?”“我是女王。”

可是对方依旧没有回答。

最后,维多利亚又敲了敲门,温柔地说道:“对不起,亲爱的,开门好吗?我是你的妻子。”

这回房门从里面打开了。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里,维多利亚女王就是妻子,她不再是女王。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扮演几种角色,如果弄错了场景,这些角色之间就会发生冲突,能否处理好这些冲突,决定了我们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

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中扮演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当个人在所履行的两个或多个社会角色之间或角色与人格之间,有难以相容感时,就发生了角色冲突。

消除角色冲突,可以采取如下几项方法:

1.防止角色混同

不同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是各不相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应当区别对待。如在与异性交往中,男性要把妻子、女朋友、女同事区别开来;同样道理,女方也要对丈夫、男朋友、男同事区别对待。

2.学会换位思考

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验不同于自己的别的角色的需求、遭遇和感受。比如丈夫站在妻子的角度,妻子站在丈夫的角度,下级站在领导的角度,领导站在下属的角度,这样自然就能消除角色冲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做好角色转换

我们在角色转换后,应当及时对所承担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认识,对该角色应有行为做出清晰的理解,以求顺应变化,尽早进入新角色,转换角色行为。在单位时是领导,习惯于发布命令、指挥别人,但回到家里,履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时,就不能一味地严肃正经。惊人的谈话效果——人是感性动物

人是感性动物。——(奥地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经过深刻的理性思考后,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人是感性动物。人是永远不可能用自己的理性去理解、指挥人类自己全部的情绪、情感以至于命运的。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实验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究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该工厂进行了一个“谈话实验”,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的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30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厂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工人们心情舒畅,士气高涨,产量得到提高。

另外,他们还做了一个群体实验。

梅奥等人在这个实验中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

但观察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

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得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得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

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把人看做理性动物。后来的管理学,无一不是以理性为前提的。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到韦伯的官僚制,把理性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固然都是正确的,而且人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反映出理性。

但是,如果彻底排除了非理性,人类的自身属性就不复存在。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更清晰地说明,人的思想和行动更多的是由感情而不是由逻辑引导的。梅奥的管理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纠正古典管理学中过度理性化的偏失。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梅奥从改变管理行为、培养人际关系型经理人员入手,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代理性化。所谓人性,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如果说梅奥开创了新的管理模式的话,那么,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在谈到组织内的人际关系问题时,有一个现象不可不谈,就是小团体。不论是在公司企业、军队抑或学生群体中,非正式的小团体都广泛存在着。这些小团体是在成员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这些小团体有自己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一般来说,每个小团体都会有一两个核心人物,是小团体的领袖,他们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其意见不论是对小团体还是整个正式的组织都有较大的影响。要想控制小团体对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并增强其积极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小团体“领导”的工作。第二章 为什么这个社会充满了不安——社会心理学黑猩猩的政治——动物心理

我赞同动物均有其权利,如同人类均有人权一样。这才是扩充仁心之道。——(美国)林肯

研究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属于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的范围,与生物学特别是动物学相交叉。动物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在荷兰的一家动物园中饲养着25只黑猩猩,最初的1号雄性叫做麦克,2号叫马力,3号是一只年轻的雄性,叫做杰里。麦克享有首领的一切权力和尊荣:它可以优先进食,可以指挥其他的猩猩,所有的雌性猩猩都是它的王妃,当它竖着毛、迈着沉重而有节奏的步子走向任何一只猩猩的时候,没有谁敢坐着不动,都要起来给它让路。

不久,2号马力开始向麦克示威——跺脚拍地围着它转,甚至敢在它面前与雌性交配。马力在一次最猖狂的示威中,响亮地拍了麦克一下就跑掉了。麦克似乎不能容忍了,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但不去追马力,而是去拥抱在场的每位雌性,特别是狠狠拥抱一个地位最高的叫做妈妈的雌性。

此举以来,这些雌性黑猩猩都起来跟着麦克去追击马力,把它赶到了树上。从此以后,马力不再直接向麦克示威,而是更多地接近雌性,常常追逐和攻击与麦克亲近的雌性。在此期间,杰里也常常冒出来帮助马力,同时,杰里也不再向麦克作恭谨的问候,而对马力更加恭顺了。

这种变化的过程有段时间,直到麦克越来越孤立,终于在一天夜里,3只雄猩猩在睡觉的笼子中爆发了战争。第二天早上,负了伤的麦克一副沮丧的样子——它失去了头领的位置。

以后的日子里,麦克和杰里一起向马力献殷勤。但是不久,杰里对马力越来越不恭顺,常向它竖毛示威。最终,麦克和杰里站到了一起,雌性猩猩们也和马力逐渐疏远。马力遭到了麦克曾经受到的那种孤立,时时表现出忧郁和不安的神情。不久在夜里又发生了血腥的战斗,人们发现的时候,马力已经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马力最后没有被救活。

动物心理是比较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内容,它们通过比较人与动物的心理,来解释心理起源和发展的原因。

以上故事是比较心理学弗朗斯·德·瓦尔在荷兰阿纳姆的一个动物园对黑猩猩进行长期观察记录的一部分。他对灵长类进行潜心研究,其研究著作的题目是《黑猩猩的政治》。他断言,政治是唯一描述黑猩猩复杂群体关系的词语,“黑猩猩的社会组织太像人类了,简直难以置信”。

每位灵长类学家,都会告诉你黑猩猩难以想象的机敏,一个对另一个的巧妙控制,小的雄性向大的雄性求宠以及同盟的变换和秘密的接管。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正是这样的社会交往——复杂的等级体制的形成——推动人脑飞跃似的向前发展。

灵长类学家描述黑猩猩的行为时写道,居主导地位的雄性具有人的特征,是“克制的、狡猾的、合作的”,它们“从来不会打无准备之仗”。黑猩猩还是高度的机会主义者,它们从不像哈姆雷特那样犹豫或拖延时间。它们如果在竞争对手身上看到弱点,会立刻加以利用。

猩猩是讲战略的。它们表现出我们人类具有的虚伪和欺骗的本性。德·瓦尔认为,雄猩猩经常形成它所谓的“三人同盟”。德·瓦尔就像描述一个政治风云人物那样,描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领头雄猩猩如何被一个年轻的对手赶下权力的宝座,结果岌岌可危的首脑不得不与另一个强大的猩猩结成同盟,推翻觊觎权力的人。

黑猩猩用这样的联盟形成它所谓的“最小获胜联盟”。他指出,雄猩猩结盟是为了获得统治地位,而雌猩猩更愿意与它们喜欢的雌性结盟,尽管这些雌性不一定能帮助它们提高地位。雌猩猩形成一种身份序列然后维持这一序列。同时,它们也需要食物,经常为了食物而交配。

像所有动物一样,黑猩猩从自身基因考虑,选择最恰当的方式交配,欺骗被认为是这种自我利益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雄猩猩在同领头雄猩猩的一个妻妾偷偷交配之后,会过分热情地拜倒在领头雄猩猩面前,而后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发生的一切。黑猩猩企图推翻现有秩序,它就会在领头雄猩猩面前表现得很恭敬,同时秘密地与其他猩猩形成同盟。在权力斗争中寻求群体支持的雄猩猩开始梳理雌性,而且同它们的幼崽玩耍,这是一反常态的。勒温的拓扑理论——动机的拓扑理论

好理论最实际。——(美国)库尔特·勒温

库尔特·勒温1890年9月9日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一个小村庄。兄弟姐妹4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拥有并经营一家百货店。1905年,全家迁往柏林,他在柏林上完中学后进入弗莱堡大学计划学医,但很快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在慕尼黑大学上了一学期,于1910年回到柏林,在柏林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教授卡尔·施通普夫是一位深受尊重的实验心理学家。勒温在1914年完成博士生必修课后,作为步兵在德国军队服役4年,他从士兵一直提升为中尉。战争结束后,他回柏林大学在心理研究所做教员和研究助教。他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员,很多学生纷纷跑到他班上,并在他的指导下做研究工作。

在柏林大学,他和完形心理学的两位奠基人马克思·韦特海默和法沃尔夫冈·克勒相识。他受到他们观点的影响,但没有成为完形心理学家。此外,他也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响。1926年,他晋升为教授。在柏林大学期间,勒温和他的学生们出版了一系列精彩的论文。

希特勒掌权时,勒温在斯坦福大学任访问教授。他用很短时间回德国料理私事后又回到美国度过他的后半生。他在康奈尔大学任儿童大学教授两年。之后,他被任命为艾奥瓦州立大学儿童福利所心理学教授。1954年,勒温接受麻省理工团体动力学研学中心教授和主任的职位。同时,他还是美国犹太人会议的社会关系委员会主任,该会从事社会问题研究。1947年2月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

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3个时期:

1.在柏林时期,他根据大量有关成人与儿童实验,提出了他的动机理论。他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学习和知觉的认识过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变动等问题。

2.在艾奥瓦州立大学时期,勒温的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放在奖励、惩罚、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关系。他进行了关于领导、社会气氛、群体标准和价值观念等群体现象的研究。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关于民主与专制领导条件下的儿童群体的研究。

3.在麻省理工群体变动研究中心时期,他分析了技术、经济、法律和政治对策群体的社会约束,研究了工业组织中的冲突与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他在意志动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弥补了格式塔心理学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研究的不足。他对志愿水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人们在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志愿水平。

他很重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实验证明,在民主领导作风下的工作效果比在专制或放任的作风下都要好。他最后的一大成就,就是他为群体动态研究中心设计了“行动研究”计划。他接触了许多组织与个人,这些组织和个人都希望改进工业与社会团体中的群体关系,因此,他认为有必要进行很多研究。

勒温曾提出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他认为应该用“拓扑学”和“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阐明心理的现象。“拓扑学”可以帮助了解在一个特殊的生活空间之内可能发生的某些事件,或可能发生某些事件,而向量分析是进一步明确在一个特殊的个案之内,哪些事件有可能实现。漂亮的优势——光环效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请了四名演员来协助他们的研究,两男两女,其中一位男士英俊潇洒,另一位则比较普通,但并不难看。两位女士中,也是一位如花似玉,另一位长相一般。

在应聘之前,心理学家特意地把他们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全都做得基本一样,还对他们进行了训练,使他们在面试时表现一致。在他们的安排下,每次都是长相普通的面试在先,然后是长相出色的。

女士面试的其中有一个是公司前台的接待员。长相一般的女士先面试的时候,面试者是位男士,他先问其打字速度,回答说每分钟50字,错误为零,面试者连声说不错不错。面试者告诉对方,本公司的作息时间是朝九晚五,中午一小时午餐时间,一点钟准时回公司上班。该类工作的薪水一年是35000美元左右。结束时面试者说,他对她的技能很佩服,下星期一会给她回话。

第二天,长相出众的女士去同一公司面试,着装、公文包与那位长相平平的女士完全一样。她坐下来没几分钟,面试者突然压低了声音,问她在别的地方还有没有面试,她点头说还有几个,面试者就很严肃地问她能不能将其他的面试取消,因为他已决定将她录用。同时他告诉她公司的午餐时间为一小时,但又说,其实这个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同时他说,该工作的薪水每年是37000美元左右,希望她能答应上班。

接连几次实验下来,情况都相似。心理学家推测是不是因为面试者是男性,所以对女性的容貌特别敏感,于是他们为两位女士安排了主管是女性的应征工作。那位女主管也要招一名接待员,在面试长相出众的应聘者时,她说:“我觉得你做接待员有点大材小用了,看你的外表,我觉得你做我的私人秘书会更合适。”私人秘书比接待员要高几级,没想到这位女主管更受容貌的影响!

而两位男士那边,他们去面试的工作中其中有一个是股票经纪人。那个长相普通的男士先去面试,面试者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后,就说我觉得你还不错,下星期一等通知。然后便轮到长相英俊的男士面试。该男士在走廊里就碰到了面试者,面试者一看见他,就脱口而出:“你长得就像一个股票经纪人!”几个简单的问答下来,面试者就对他说:“你下周一可以来上班了,现在去人力资源部办手续。”

心理学家在实验结束后,邀请四位假定应聘者以及他们的面试者一起商讨关于容貌对就职的影响,结果只有那位面试前台接待员的男士和那位面试股票经纪人的女士来了。心理学家问那位前台接待员面试者,为什么录用了长相出众的应聘者,面试者矢口否认是看中了女演员的容貌而录取了她。

心理学家分析,这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当我们看到一个长相出色、气质不凡的个体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将其他一些良好的质量加之于对方,比如容貌好的人嗓音也格外甜美,回答问题的水平也高过常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先发现了某个人的某些缺点,就可能认为这个人什么都不好。总之,这个人某一方面的优点就像给他戴上了一个闪亮的光环,使得他的其他方面也变得更加完美了。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光环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光环效应所影响,而陷入光环效应的误区。孩子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过度理由效应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美国)德西

在一个小乡村里,有位老人在那里休养。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里非常安静,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住在附近的几个孩子总爱到这里玩耍,整天在那里互相追逐打闹,吵得老人无法好好休息。于是,老人不时地出来阻止,却根本不管用。

有一天,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拿出一些零钱。并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于是,10多个孩子就在那里拼命地叫着。而老人也根据孩子们每次吵闹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奖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