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8 19:39:1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1.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1)定义

①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②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③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2)区别

①范畴不同。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它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而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是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

②内涵不同。教育技术和技术是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③历史背景不同。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3)联系

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这三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它是技术在某一个特定领域的运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技术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和应用领域。

2.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

答: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对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的看法

①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

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即教育哲学层次、教育科学层次和教育的技术学层次。教育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教育的本质,研究内容是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教育的技术学层次研究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办法,获取改善教学的处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所以,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③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是影响并促进学习,它的学科特点在于达到既定目标而采用的方法——系统方法,所着重研究的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所以,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除此之外,教育技术学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2)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看法

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类:

①哲学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它是研究教育技术的宏观性的、指导性方法。

②一般研究方法。它是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针对某类学科、某些问题而使用的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又包括三种:

a.质性研究方法,如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务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b.量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法、追因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

c.综合的方法,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的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

③专门研究法,是指针对专门问题所采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以及课堂信息分析法,基于量规或者学生档案的评价研究法等。

3.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

答: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出版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书中给出的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这就是著名的AECT’94定义。(1)AECT’94教育技术定义与认识

①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程度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是一个规定性的定义,它规定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领域。

②认识,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

a.局限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行业背景,强调了定义的实用性和规定性,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

b.在一定范围内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道德规范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2)教育技术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但这里的学习过程是广义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与教”的过程。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影响并促进学习既是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又是目的和归宿,教育技术所包含的各部分都要围绕学习来进行,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3)教育技术的范畴

教育技术的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这五个范畴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4.教育技术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描述教育技术现象、揭示教育技术规律提供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从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理论,推进应用实践创造条件。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1)哲学方法。这是研究教育技术宏观的、指导性的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2)一般研究方法。是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针对某类学科、某类问题而使用的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包括三种:

①质性研究方法。如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物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

②量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法、追因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

③综合的方法。如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3)专门研究法。是指针对专门问题采用的特殊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任务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ISM法)以及课堂信息分析法(S-P表分析法)、基于量规(Rubric)或者学生档案的评价研究法等。

5.为什么说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答: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很多学科相关理论的影响,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渐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系统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包括系统科学和系统方法两部分。

①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处理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系统科学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使人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摒弃了那种静止、孤立、僵化的眼光去看待运动的、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观点;改变了那种企图把复杂系统分解为互不相关的简单系统,再用简单系统来解释复杂系统的传统习惯。教育技术以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合理运用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系统科学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技术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教育技术中的各个分支的融合,并直接孕育了教育技术学。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②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的研究。到70年代,由于系统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技术领域。(2)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用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现象,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和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3)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特别显著。由于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育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学习理论,显然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即学习理论应当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4)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是教学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特别显著,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教学与学习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要运用教育技术的思想解决教育问题,不但要有正确的学习观,还要对教学过程的性质和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后者是教学理论要着重研究的内容,同样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6.请你谈谈新三论、网络传播、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论对教育技术所带来的冲击。

答: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理论不断涌现,并进入到教育技术领域,对教育技术各个方面带来了冲击。(1)新三论对教育技术带来的冲击

新三论是相对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它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例如,有人将教学系统视作一个混沌系统,其运行轨迹是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有序和无序的统一。(2)网络传播对教育技术带来的冲击

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传导到以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技术。

然而,网络传播在给教育技术带来冲击的同时,却又正是教育技术借助网络传播技术而得到跨跃式发展的契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目睹并参与了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以“校校通工程”等信息化建设再快速发展并显示了其对于教育(技术)的跨跃式发展的推动力量。(3)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带来的冲击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革新了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同样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及相应的教育技术)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而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等等对教育技术提供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理论,为这一理论提供实践的广阔舞台。所以,重视并顺应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柱。(4)后现代课程观对教育技术带来的冲击

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它不再像泰勒只关注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而是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对课程本身来说,不仅是只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而是注重理解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课程不再是跑道,而反映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理解的研究范式,是所谓的后现代课程观,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提供了课程设计四原则: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它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

第2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如何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去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概况和特点?

答:(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分析,教育技术历史的发展概况是:

①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从技术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实际上,这与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媒体论”和“过程论”的观点相对应,而且涵盖了教育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两个核心概念,视听媒体和系统方法,它们分别代表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融合起来构成了教育技术学。

②从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来把握教育技术发展概况

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不论技术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它都包含物化技术和观念技术两方面内容。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所以可根据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将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并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简称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技术。(2)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特点如下:

①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的运用。

②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初期只重视硬件的使用,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视听媒体物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观念形态的技术也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技术中的“过程论”的观点逐渐形成。这阶段的教育技术的领域既包括媒体又包括系统方法。

③信息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并更加注重对人的作用。与第二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教育技术有以下重要特点:

a.信息化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b.教育技术直接用于促进学习,而不仅仅是辅助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学设计外,还要考虑基于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方面有愈来愈强烈地应用需求。

2.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答: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我国教育技术起步比较晚,且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积极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

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国家应该像美国一样重视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2)在教育技术的发展上,我们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理论、发展理论,美国对教育技术的在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定义体现了美国人对于理论发展的务实性。(3)我们应该有一个类似AECT的组织,超越商业行为,组织优秀专家,持之以恒地发展教育技术理论。(4)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科技发展的成果应用在教育之中,美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在教育上的应用就是例证。(5)我们还需要正确对待人本主义的思潮,美国在教育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与其所追求人本主义思潮不无关系。

3.我国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1)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是在移植欧美视听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改造与创新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了我国教育技术自己的特点:

①我国的电化教育知识体系明显区别于国外的教育技术。它主要着眼于现代教育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结构比较严谨,有自己的特色。

②我国的教育技术在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正积极吸收国外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990年代,我们成功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并结合中国教育电化教育学科的特点,发展出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③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我国的教育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完整的教育技术科专业体系。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即使在教育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也只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④教育技术的组织机构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始终有严密的组织机构,通过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来推进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发展,在中央及各级地方设立电化教育研究机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网络。(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在理论构建和学科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认识上误区和研究方面的问题:

①教育技术观念中存在有误区主要有:

a.重电轻教。重视电教设备的维修与保管而轻视其发挥教学功能及作用。

b.重硬不重软。重视硬件建设忽略软件建设。

c.重教不重学。重视在教的过程中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的支持与发展。

d.偏科技轻人文。重视技术水平考察而忽视人文修养,技术是双刃剑,需要人文素养的正确引导作用。

②教育技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a.教育技术没有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独立学科。

b.教育技术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队伍。

4.结合我国计算机教育应用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谈谈你对构建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

答:(1)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①网络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

②网络教育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

③网络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

①全方位,多角度开放,扩大网络教育的开放程度;

②调整网络教育的办学结构,实现多层次的人才培养;

③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向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

④加强与普通高校的交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⑤加速网络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实现体系化。

5.结合实践,思考混合式学习思想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答:进入21世纪以来,混合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在国际上被赋予新的含义并广泛流行,从而使国际教育技术界的教育思想观念经历了又一场深刻的变革,并促使教育技术理论进一步发展。从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混合式学习至少在四个方面对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对作为教育技术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的建构主义的反思。西方建构主义者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划清界限明确宣示自己的认识论属于主观主义。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强调“意义建构”方式——更多地强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事物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个人的知识必然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由此可见,西方的极端建构主义者宣扬的主观主义认识论是完全错误的。不仅不符合客观事实,而且会把建构主义引导到否定“讲课、考试”等基本教学过程,甚至引导到削弱乃至否定教师的作用的斜路上去。随着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的广泛认同,对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应该进行重新审视,抛弃纯主观主义,坚持以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认识论作为哲学基础(这也是一种Blended),这是教育技术理论能够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2)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正在逐步进入第三阶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论是目前国内还是国际情况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与目标都还未达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信息化,不能总是“敲边鼓”,总是打外围战,而必须面向这个主阵地,打攻坚战。也就是既要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要把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上所述,这是又一种Blended),而且这一目标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整合才能完成。(3)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建构。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要面向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这二者结合起来,这表明国际教育技术界思想观念在提高、在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要想让这种认识落到实处,还必须通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实施有效的整合才有可能。而这有赖于科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这也是一种Blended,而且是意义更为重大,教育思想层面上的Blended)。实现这样的教学结构变革,就要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其核心则是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这种事信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4)教学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建构主义的日益流行,国际教育技术界比较强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强调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协作学习,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学习者特征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混合式学习新含义逐渐被国际教育技术界所接受,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其突出的优点,但也有自身的缺陷。所以目前教育技术界倾向于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种更完善、更有效,也更适用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第3章 学习资源

1.简述学习媒体的特性,并说明学习媒体的分类。

答:媒体是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媒体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一是指非实物的、承载信息意义的符码系统。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它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之一。(1)学习媒体的特性

各种学习媒体对受信者的感官刺激不同,不同的媒体具有各自固有的特性。除此以外,学习媒体还具有以下特性:

①固定性:可以记录存储,在需要时能再现信息;

②散播性:可以被远距离传播,突破信息呈现的空间限制;

③重复性:可以重复使用,使用者越多越能显示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的价值;

④组合性:媒体可以组合使用;

⑤工具性:媒体是工具,不能替代人(教师)的使用;

⑥能动性:在特定时空下,媒体可以脱离人独立起作用。(2)学习媒体的分类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媒体种类越来越多。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学习媒体的分类方法也不同。

①学习媒体按表达手段可以分为:

a.口语媒体:指口头语言,如教师和学生所说出的话;

b.印刷媒体:如教科书、报纸、杂志等;

c.电子媒体:分为两类,模拟信息的电子媒体如录音磁带、录像带、电视等,数字电子媒体如VCD、DVD、计算机等。

②学习媒体按作用的感官及信息流向可分为:

a.视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如教科书、黑板、挂图、标本、幻灯、投影等;

b.听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如广播、录音等;

c.视听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如电影、电视、视盘等;

d.交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

此外,按历史发展可将学习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传统学习媒体如黑板、挂图等;现代媒体如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

2.“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答: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要想在其中找一条具体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因此有人感叹“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现象关键是没有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网络中的数据资料没有有效而及时的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被处理后变成信息,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而知识是让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得以实现的、抽象的、逻辑的东西。知识是需要通过信息使用归纳、演绎得方法得到。所以,只有庞大的数据资料是没有价值的,它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信息,继而变成有用的知识。

②个人缺乏Internet信息搜索能力,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每个社会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搜索能力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如果没有上述技能就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准确而有效地找到所需要的知识。(2)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①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a.利用已有的网上检索工具。如使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字(及其组合)来搜索想要的资源。

b.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和链接。查找相关学科的著名站点或页面时,注意它们推荐的站点或链接的网页,参考价值很高。

c.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如报纸、杂志、专业期刊、相关手册等印刷媒体所推荐的站点都是经过作者使用和评价过的,查准率较高。

②熟悉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基本策略:

a.信源已确定时。在浏览器上直接输入网址。

b.信源未确定时。可通过搜索引擎或依据分类逐层进入,或依据查询路径输入查询关键字。

c.链接。根据网页中的链接进入其他相关站点,如此查下去,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有价值的网址信息。

3.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获取关于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库规范的建设情况,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尝试对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库规范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答:目前,教育部已经颁布了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规范,其中包括《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库部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及一个教育管理信息规范。这些规范已经较好吸收了国外的资源库建设标准,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4.请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答: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的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在众多的教学媒体中选择恰当的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去。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合理的选择教学媒体需要遵循下面一些意见:(1)依据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年龄、兴趣、动机、认知风格和认知技能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都不完全一样,认知技能也不一样。(2)依据学习任务

依据学习任务主要是指选择学习媒体时要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性质以及采用的学习方法等。(3)依据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主要涉及媒体的易获性、适用性等。学习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除了以上三点外,选择学习媒体时,还要考虑媒体自身的特点。各种媒体在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性能,需要教学设计人员能充分考虑。

总之,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开发智力、转变态度等方面,每种学习媒体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不存在对任何信息、任何学习都适用的超媒体。

5.试从“学习(教学)媒体到教学资源”这一提法的变化的角度,说明教育技术内涵的发展和变化。

答:(1)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传播以前,人们习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分析媒体的教学作用,即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媒体来提供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2)随着媒体自身的发展和以及传播理论早期系统论对教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媒体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开始把媒体放到整个教学系统中考查,与教育过程等其他要素联系起来,开始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3)在教学媒体阶段,教育技术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效果以及媒体在教学中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在教学媒体阶段,教育技术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效果,以及媒体在教学中的科学性、经济性。教学资源的提出,反映了教育技术开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开始全面地分析问题、运用技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如今,教学媒体只是作为教学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4章 学与教的过程

1.试论述不同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答:国内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都曾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进行过探讨,但研究最有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1)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以美国布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做了系统研究。他们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等三大领域,又按层次将各个领域分成若干亚领域。在三个领域中,布卢姆本人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

①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根据布卢姆的分类,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a.知道:知道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的回忆。知道是认知目标中最低层次的能力,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b.领会:领会是指理解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想测量是否对知识材料产生了领会,可以借助转换、解释、推断三种形式。转换就是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解释就是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推断就是预测发展的趋势。

c.运用:这是指将所学到的规则、方法、步骤、原理、原则和概念等运用到新情境的能力。运用的能力要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

d.分析: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e.综合:综合是指将所学到的片断概念或知识、原理、原则与事实等整合成新的知识整体的能力。

f.评价:这是认知目标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依据某项标准做出价值判断。

②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等人于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他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a.接受:这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它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最后才选择所要注意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愿意接受。

b.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亦即积极地参与反应。如果学生对某学科表示有兴趣学习,即为反应的层次。

c.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积极的态度和重视其价值。“态度”和“欣赏”即为此层次的行为。

d.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

e.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个人就依其信念行事。

③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1972年,美国教育学者辛普逊(E.J.Simpson)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辛普逊将技能领域目标分为下述六类:

a.知觉:包括感官刺激、线索的选择、转换等三部分,借以了解物体、性质和关系。

b.准备状态:包括心理、身体和情绪三个方面,目的是为某一动作做准备。

c.引导的反应:指在别人指导下所表现出的明显动作,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d.机械练习:指反复练习所学的动作,由熟练而养成习惯。

e.复杂的反应:指个人能够表现出复杂的动作和行为。

f.创作:指创作出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以下五种学习结果:

①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加涅把所获得的言语信息区分为“事实”“名称”“原则”和“概括”。学习者学习或保持大量的言语信息,有助于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等的学习。

②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这里的符号包括字母、数字、单词等等。加涅把智力技能细分为几个小类:

a.辨别:是对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不同的刺激物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它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辨别既可能是简单的辨别,也可能是多重的辨别。

b.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按其抽象水平又可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c.规则:是揭示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言语表述。它可以是一个定律、一条原理或一套已确定的程序。

d.高级规则:又称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产物,它由一些简单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规则,适合于解决不同内容的问题或是更复杂的问题。

这些小类是相互联系的,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以较简单技能的学习为前提条件,每一类智力技能的学习都是以低一级的智力技能作为其学习的先决条件。

③认知策略

加涅对认知策略的定义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的技能。

④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在学生的学习中,动作技能的学习往往和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

⑤态度

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他把态度大致分为三类:

a.儿童所获得的、促进他与社会交往的态度;

b.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

c.有关一般公民身份的态度。(3)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如下:

①不同点:

a.认知领域内部各亚类的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

b.布卢姆的分类系统所采用的标准是测量学的,但在具体指导学与教时缺乏可操作性。学习结果分类理论除了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外,还有助于指导实际教学。

②相同点:

a.他们都把学习目标分为三类,其中,认知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把智力技能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层次的分类是累积性的,每一层次的行为都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行为。这对学习的指导意义在于,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或对言语信息回忆的要求上,应重视智力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培养。

b.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目标就是加涅的学习结果中的态度,在动作技能领域两者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2.结合自身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的理解。

答: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都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研究,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验对这两个学习过程模型的理解如下:(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的,把人脑设想为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构造体组成,把学习的过程比拟为信息的加工过程:学习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器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将信息输人至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在一个感受记录器里短暂停留后由选择性知觉将它转换成可辨认的型式并输入短时记忆。如果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没有被复述,一般只能保留几秒钟,且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次只能记7±2个项目。需要记忆的信息须经过语义编码转化成有意义的模式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可重新提取到短时记忆并和其他信息结合成新的知识。当信息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提取并传递到反应发生器从而激活效应器时,就导致学习者对环境的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使观察者得知起初的刺激已产生了预期的结果,信息就是这样被“加工”了,学习者也就完成了一次学习过程。另外还有两个重要部分,即“执行控制”和“期望”,它们的作用是激活和调节学习中的信息流程。(2)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

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于1983年提出来的。该模型中所表示的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学习生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影响知觉和注意的内容以及用特殊方式加工信息的倾向进入短时记忆。

②由这些内容和倾向形成个体的学习动机,有了动机就使个体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从而选择所关心的感觉信息。

③为了达到对该选择性信息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建构该信息的意义,即在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有关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个过程也称为“语义编码”。

④对刚建立的试验性联系进行检验,以确定建构意义是否成功,检验办法是从两方面进行对照:与当前的感觉信息对照和与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进行对照。

⑤如果建构意义不成功,则返回去检查选择性信息,看看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试验性联系策略是否适当。

⑥如果建构意义成功则达到了意义理解的目的,可转入下一步。

⑦达到对新信息的意义理解后,将这种意义按一定类属从短时记忆加人到长时记忆中,以实现同化或重构。

这个模型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当代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克服了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所表现出的不足。该模型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对于帮助我们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帮助我们组织好网络教学,包括网络课程、课件的研制、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的?

答:学习过程是个体积累经验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保持与应用三方面。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具体分析如下:(1)身心发展状况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者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指的是学习者的生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指学习者心理调节机制。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水平为物质前提,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2)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认知结构有“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三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对学习的发生和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的影响。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有助于设定学习过程的起点。(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可以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4)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人与人之间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着一定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比如场依存型的学生喜欢有人际交往的集体学习环境,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需要明确指导和讲授;而场独立型的学生更愿意自己独立学习,个人钻研。这些由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就会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5)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主要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力系统所引起的。(6)外部环境

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校环境对学习者的作用最为直接和重要。在学校里,教室和校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另外,物质环境虽然很重要,学校的校风、学习气氛、文化氛围、师生关系等这些外部环境等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如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强调以“学”为中心,那么师生的角色、任务、教学活动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是组织一系列教学策略,使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工作得以贯彻和执行。如果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思想,那么在这种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任务、教学活动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师生角色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授、板书,而学生的任务是听讲、记笔记,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单一的教学信息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专家等多种角色。(2)任务变化

传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诊断具体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利用资源,教师更多的时间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3)教学活动变化

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由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为教学答疑、作业管理、主持异步讨论、发布课程资源、个别学习辅导、考试管理、主持同步讨论、发布公告信息、修订课程内容、搜集课程资源、个别诊断与辅导、做教学笔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5.比较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种:集体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具体比较分析如下:(1)集体教学的优缺点

集体教学适用于教室、大厅,由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讲授,也可以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广播、电影等进行传播教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教师同时面对大量的学生上课,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缺点: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很少有机会和教师进行交流。(2)小组协作学习的优缺点

小组协作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要求,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兼容了集体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优点,教师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学生自学、讨论和独立研习,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但在具体分组上,很难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3)个别化学习的优缺点

个别化教学对每位学生进行最适当的教学,设计满足每位学生要求的教学计划,采用适合每一位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与集体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进度划一不同,这也是个别化教学显著的优点。但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6.对照两类现行的不同教学结构,谈谈你对“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理解以及它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1)“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在综合分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缺点,在充分考虑中国现实的教学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

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缺点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③“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对上面两种教学结构进行分析,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也可称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强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2)“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

①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②改变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③改变教学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④改变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⑤改变教学过程中绝对的学生中心或教师权威的地位,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5章 教学系统设计

1.试谈谈你对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理解。

答:目前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主要还是强调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设计活动的一个子集合,是一种在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后理性认识活动,是理论的应用活动。它与一般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丰富的个体差异性。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

关于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几种不同观点:(1)“计划”说——把教学系统设计界定为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划或计划的过程。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2)“技术”说——“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经验和环境应该促进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3)“方法”说——把教学系统设计看做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4)“过程”说——主要有:

①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②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③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2.查阅近几年我国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的文章和书籍,分析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设想。

答: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1)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协同发展,理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教学设计总体上处于引介的状态。(2)我国教学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①从教学设计者的角度看,程序化的操作性模式只提供了教学设计流程,但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却缺乏更具体的教学策略。

②站在教学设计者的立场上,教学设计构筑的理论框架,简化了目标、方法和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教学设计者创造性的发挥设计,讲究创造。

③教学设计过程要求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设计活动又包含很多繁杂的、复杂性的工作,这对于普通教师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有些研究者通过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完成许多任务。

④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出发,目前我国的教学设计大多基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没有真正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这对我国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⑤从经济承受能力上看,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上的误区给学校、教育机构、甚至社会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站在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立场,从反思的角度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我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过分强调教学设计的“处方性”和“应用性”,而大大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忽视了学习和学习理论原则的有效应用,出现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在大中小学普遍实践的教学(系统)设计仍处于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且尚未能跟踪此类设计理论的最新发展,引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种种有益成分,基本上还是处于沿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理论。(3)解决上面问题的设想

针对上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五个转变”,主要内容如下:

①由“设计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②由以“联结-认知”为基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③由“分布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向“协作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转变。

④由“传统”的教学设计向“教学设计自动化”的转变。

⑤教学设计观念由“媒体论”向“方法论”转变。

由此可见,要对目前的教学系统设计现状有所突破,关键在于普及理论研究的成果,扩大实践范围,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利用现有的培训体系、制度,加强学院、岗前、在职等各类培训;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改进我们的教学观念,适度引入人本主义,这是走向将学生视为认知主体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实践范围要逐步普及。

3.试比较分析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

答: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将上述两类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如下:(1)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优缺点

①优点: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缺点: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中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2)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优缺点

①优点: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②缺点: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在相应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