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人格:揭开人格面具的秘密,探寻真实的自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0 00:18:58

点击下载

作者:黄国胜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隐藏的人格:揭开人格面具的秘密,探寻真实的自我

隐藏的人格:揭开人格面具的秘密,探寻真实的自我试读:

前言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说明他的内心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就叫“人格面具”。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格面具,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但是面具多了,互相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内心冲突。一般人处理内心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压制,即强化一个面具,打压另一个面具,使后者“消失”;分裂,即把两个面具分开,轮流“执政”,避免它们同时出场;整合,即使两个面具求大同,存小异,互相和解,和睦相处。

事实证明,用压制的方法无法使面具真正消失,只能把它压抑,变成无意识。这个面具依然存在,它躲在暗处,随时准备冲出来。因为它是无意识的,当事人不认识它。当它出来的时候,当事人会觉得非常奇怪:“我怎么会这样呢?”他会认为自己出现心理障碍了。这意味着,心理障碍是被压抑的人格面具冒出来的结果,也叫“无意识显现”。

心理障碍是不受欢迎的。一旦出来,人们就如临大敌,想方设法把它重新打回去。有时候,被压抑的面具并不试图冲到前台,而是继续留在幕后,暗中捣乱,对当事人的行为产生干扰,使人无法心想事成。例如,一个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是一拿起书,思想就会开小差,不知道想到哪里去。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本能地知道,这是内心的敌人在作祟。换句话说,敌人往往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人们必须战胜自己。怎么战胜自己呢?就是把内心的敌人消灭掉。

然而,人格面具一旦形成,永远不会消失。所谓消失或消灭,其实就是压抑。压抑的面具迟早会冲到前台,导致心理障碍的发作,或者干扰当事人的行为。所以,压抑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接纳和整合。

人格面具是特定的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表现。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都有存在的理由。心理障碍是面具过强、“泛滥成灾”的结果。面具之所以会过强,主要原因是能量得不到释放,而能量得不到释放的原因是压抑。压抑导致能量积聚。

能量适中的面具,只有遇到相应的情境,才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能量太强,遇到类似的,甚至无关的情境,也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能量再强一些,即使没有情境,也会自我激发。

所以,治疗心理障碍,第一步是识别被压抑的面具。如果病人正在发作,那么,当下的面具就是被压抑的面具。如果病人已经暂时恢复正常,那就通过病史回顾,找出被压抑的面具。如果没有发作,只是干扰,则要把干扰面具揪出来。

第二步,释放面具的能量。通常借助于回忆、描述或表演等展示面具的方法。当求助者回忆或描述面具的时候,相应的情绪就会涌上来,仿佛进入那种情境,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认知和行为也会被带出来。表演则更直接、更主动地把面具展现出来,把面具的能量释放掉。

第三步,接纳。识别和展示就是初步的接纳。病人原来对被压抑的面具是否认和排斥的,从否认到识别,从排斥(或回避)到展示,就是从压抑(敌对或对抗)到接纳。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我对话”“进入面具”等技术,进一步接纳被压抑的面具,化敌为友。

第四步,安置。面具的能量释放了,就不再“泛滥成灾”了,它只对特定情境做出反应。安置意味着承认了被压抑的面具的“合法地位”,这也是一种接纳。

从荣格提出人格面具的概念以来,人格面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派都在涉足这个领域,只是叫法不同,譬如内在的小孩、内部世界或“人物”、“自我状态”、“个性部分”、人格意象、子人格或亚人格。本书把前人的成就汇总一下,再往前推进一点点。

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绍人格面具理论;第二章至第八章用许多案例,生动、形象地分析了各种心理现象,如人格分裂、决策困难、自我不接纳、事与愿违、身不由己、假性互动、投射性认同、伪装、表演等;第九章讲解“面具重建技术”。

序言:灵魂炼金从人格面具出发

著名心理咨询师 李孟潮

好多人都希望通过模仿荣格,而走上自性化之路。好像还有好多人,以为自性化之途大约是要抛开面具,活出真我的风采。但是人们似乎忘了两点:

第一,荣格自己的人格面具曾经发展到了顶峰。他在《红书》开篇有言,自己四十岁时已经名利双收。他当时已经是国际顶级精神病学家,也是学院心理学重要领军人物,顶尖大学教授。即便自毁前途,混迹江湖于精神分析圈,居然又成了江湖大佬。他被选举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即便有弗洛伊德及其朋友的对抗,他仍然高票获胜连任。眼看他可以踢走弗洛伊德,自立为王,当时他却再次远离人群喧嚣、红尘名利,回归田园,一边做泥瓦匠手工建房,一边做治疗写书自我分析。不曾经历外王之风光,何敢妄言内圣之超越?

第二,彻底抛弃人格面具,让荣格吃尽苦头:一方面接近精神分裂,一方面违背伦常之事不断发生。直到后来,他终于领悟到炼金妙道在于允持厥中,这才恢复精神系统的平衡性,最终写出自传。那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中年自性化的要义之一,是要成为你自己,成为完整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如此努力地成为他自己呢?显然,此人之前用力过猛,拼命成为别人称许的人。为了成为别人称许之人,不惜分裂自己。换言之,此人名利双收,却丢了自己。荣格便是此种典型。

对于人格面具,荣格认为“它是一种假自我,是一种我们对自身的理念的集合,是我们和周遭环境互动中形成的妥协”。

在心理动力学的历史中,荣格提出了人格面具后,荣格学派却很少有人再继续研究,除了雅可比(Jacobi)在1967年出版的《灵魂的面具》,算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个中原因,在我看来有两点:

其一,“人格面具”这个术语遇到了竞争对手。这是指后来在精神分析学史中,有几个术语内涵和“人格面具”颇为类似:一个是“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一个是“自我身份认同”(ego identity),一个是“假自体”(false self)。

人格面具说到底,是一套防御丛,在应对自我与环境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在青春期它得以固化,形成一个人的人格成分,所谓自我身份认同。这些方面,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派基本上都有了非常精细的研究。如近年来风行的杰瑞姆·布莱克曼(Jerome S. Blackman)的《心灵的面具:101防御机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定义、发展,还是临床操作,自我心理学派都有非常精细化的阐述。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的假自体一说,也和荣格所言的人格面具有诸多重合之处。

其二,“人格面具”在早期荣格派的分析中相对不重要。这大概是因为:一方面,荣格自己四十岁之前的问题就在于人格面具过于膨胀;另一方面,他自己的个案,也多来自上流社会,这些人的问题在于放下那过厚的人格面具。故而时至今日,即便是在国外成熟的荣格派分析师当中,都还会有人把人格面具当作“虚伪”的同义词使用,更不用说国内很多初学者了。

那么,目前,在国内,是否也存在人格面具过度膨胀的现象?人格面具是否只是一个无用的累赘,一个需要马上卸下的负担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通过临床研究来回答,《隐藏的人格》就是这么一个研究。

此书中,作者黄国胜医师在正确理解了人格面具的社会适应功能的基础上,对人格面具的分类、形成和转化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并且配合了众多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有的人来说,需要放下僵化的、厚重的人格面具,展现真我的童真,允许灵魂的黑暗浮现;对有的人,则要强化薄弱的人格面具,不能继续赤裸奔走;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破碎,需要得到整合;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强化,需要不断分化。

除了黄国胜外,国际认证分析师、山西大学的范红霞教授及其学生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如《母亲意象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心理分析及实证研究》《父亲意象人格面具的结构的实证分析与心理分析》,也有马向真、郭品希等学者对人格面具理论进行了研究。

总体上来说,国内的研究比起国际上的研究仍有一定距离,但是也并非遥不可及。我想,下一步对于人格面具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界定人格面具的内涵与外延。尤其是它与以下两个概念的区分:身份认同和假自体。

第二,发展临床上有关人格面具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用于诊断和疗效评估。

第三,结合单一个案研究这种方法,深入探索针对人格面具工作的技术,尤其是各种技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四,以上各种技术在具体的各种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如何与治疗师的个性匹配,如何影响治疗师的人格发展,这是治疗过程变化动力学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所谓“治疗师的职业自我”,其实也是一种人格面具,这种人格面具什么阶段应该强化,什么阶段应该放下,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迄今为止,作者只看到在荣格学派的移情炼金术和精神分析关系学派中有相关阐述。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人格面具如何建构和消解。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人格面具有何影响。比如我们知道,儒家是提倡人格面具的修养的,所谓“化性其伪”“存善去恶”即是;《荀子·性恶》甚至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而《周易·文言》中甚至体会到这种过程是一种美学修养:“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和荣格所提的自性化炼金中,人格面具与阴影的激烈交战迥乎不同。那么,这是由于中国古人太过虚伪,人格面具过度膨胀,以至于完全体会不到阴影的存在吗?还是中国古人另辟蹊径,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让他们不至于陷入荣格所描述的各种自性化陷阱中?

诗人有言:“涂脂抹粉匀,转眼四时春。莫笑三分假,方为座上宾。”人生如戏,人生如梦,梦中演戏,自不免要戴上面具。关键是,这个面具的分寸感是否可以恰当地掌握在“三分假”的程度?第一章了解人格面具的秘密——认识你自己

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人格面具构成的,每个人都有许多人格面具,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人格面具的总和,而一个人格面具就是人格的一个侧面,或者“部分”,也称子人格或亚人格。

传统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解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元素,而人格面具理论认为,心理现象除了这些心理元素(即“个别心理现象”)之外,还有“整体心理现象”,它们是人性、人格和人格面具。人性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人格构成的,而人格是由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表现(即人格面具)构成的。

人格面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是友好的,也可以是疏离的,或者对立的。对立会导致分裂和压抑,而压抑会导致发作、干扰和投射。这意味着,面具关系友好,则人格统一,心理健康;面具关系疏离或对立,则人格不统一,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本质上就是面具疏离、对立,不友好。

人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特定的情境表现出来的。所以,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人格面具的显现。同样,一切心理障碍都是面具障碍。因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是对人格面具进行处理或重建。第一节人格面具理论

人格面具(persona)一词最早由荣格提出,意指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或模式。它是社会化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荣格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家族、种族乃至全人类的心理活动的总汇,也就是人性。它由许多原型构成,最主要的原型是自我和自性、阿尼姆斯(女子身上的少量男性特征)和阿尼玛(男子身上的少量女性特征)、人格面具和阴影(shadow)。阴影相当于人的动物性,人格面具就是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一出生就会与他人发生联结,第一个联结对象通常是母亲。婴儿把母亲的音容笑貌刻印在脑子里,形成最原始的“妈咪面具”。与此同时,他把与母亲互动的经验记录下来,形成“宝宝面具”。宝宝面具是自己用的,属于主体面具;妈咪面具是用来识别、评估和预测母亲的,属于客体面具。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客体面具不断增多,主体面具也相应地增多。成长就是不断形成新的人格面具的过程。人格面具越多,人格越丰富多彩,越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顺利地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一个人格面具就是人格的一个侧面,或者人格在时间线上的一个截面,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在某个时段的心理表现。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是没有过去和将来。此时他用了这个人格面具,过去和将来他可能会用别的人格面具。所以,人格面具具有与人格相同的结构和内容。它是知、情、意的统一,有自己的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能力和性格等。再具体一点,每个人格面具都有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打扮习惯和外貌特征。

说起人格面具,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假面具”,并且对人格面具后面的“真面目”特别感兴趣。其实,人格面具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公开、隐私和独处之别。在公共场合使用的是公开面具,在私人场所使用的是隐私面具,在独处的时候使用的是独处面具。

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人格面具构成的。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例如,一个人在朋友面前能说会道,在领导面前噤若寒蝉,他到底是开朗还是拘谨?外向还是内向?我们只能说,他在朋友面前开朗、外向,在领导面前拘谨、内向。每个人都有许多人格面具,以适应不同的交往对象。适应能力越强、心理越健康的人,人格面具越多,人格越丰富多彩。

人格面具多,说明“分化”比较好。但是,这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条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整合。如果人格面具之间是疏离的,人格就会支离破碎,像一盘散沙。这样的人,一会儿一个主意,反复无常。刚刚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过一会儿就反悔,常常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如果人格面具之间是互相对立的,就会内心冲突不断。这样的人往往都有决策困难。因为他的一部分人格面具想做某件事,而另一部分人格面具不想做这件事,双方意见相左,无法达到一致。或者,一部分人格面具正在努力地做某件事,而另一部分人格面具暗中捣蛋,结果身不由己,事与愿违。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人格面具之间是和谐融洽、协调友好的。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最好的办法是查清他的所有人格面具。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工程太大了。比较实际的做法是,用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人格面具来描述人格。这样的人格面具称为“主导面具”。主导面具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三个,或者四五个。采用面具技术做心理咨询,一般都能查出十几个人格面具。多的有三四十个,这还不是全部。

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假面具”,通常是指与主导面具不太统一的人格面具,而所谓的“真面目”基本上就是指主导面具。换句话说,人格面具的真和假,取决于它与主导面具之间的关系。与主导面具亲密、友好的,就是真面具;与主导面具疏离或者对立的,就是“假面具”。第二节人格面具的种类

为了便于研究,有必要对人格面具进行分类。人格面具可以按适用场合的不同而分为公开面具和隐私面具;按人格面具本身的复杂程度而分为人物面具、角色面具、原型面具;按人格面具是否正常而分为正常面具和病态面具;按年龄不同可分为儿童面具和成人面具;按性别不同可分为男人面具和女人面具;按人格面具的形成方式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体面具和客体面具;按面具是否常用可分为主导面具和非主导面具。

1.公开面具和隐私面具

人格面具可以按适用场合的不同而分为公开面具和隐私面具。具体地,公开或隐私面具又分为外交面具、职业面具、社交面具、朋友面具、家庭面具、夫妻面具和独处面具。

外交面具适用于非常正式的外交场合和外事活动,以及谈判、调解等。它有非常严格的行为规范,不能马虎,不能感情用事。

职业面具是工作情境中的人格面具。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是国家干部、军人、警察、外交官、谈判专家或间谍,那他的外交面具和职业面具就没有区别了;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外交面具和职业面具是有明显区别的。外交面具比职业面具更正式、更隆重、更庄严、更刻板、更仪式化。当然,职业面具本身也存在着正式程度的差别。例如,公务员面具相对正式一些,服务员面具随意一些,社区工作人员面具就更随意了。

社交面具是指人在社交场合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人格面具。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是“社会工作者”,那他的社交面具就是职业面具;对于其他人来说,社交面具比职业面具要随意一些,但仍需要注意自我形象。

朋友面具就是和朋友在一起时所使用的人格面具,比社交面具更加随意。有的人认为,和朋友一起是最轻松的,比在家人面前更加放得开。有些话不能跟家人和配偶说,却可以在朋友面前畅所欲言。

家庭面具就是和家人,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女在一起时所使用的人格面具。夫妻面具是家庭面具的组成部分,但与其他家庭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因为涉及性,所以更加隐秘,更加亲密。

独处面具就是一个人独处时所使用的人格面具,因为没有别人,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些孩子气的行为都会表现出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最放得开,所以许多人把独处面具理解为“真我”,或者“真面目”。其实,独处面具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人的“儿童我”,绝非成年期的真我。儒家讲“慎独”,说明独处的时候仍然要遵守某些社会规范。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没有独处面具,因为他无法独处。一旦独处就会浑身不自在,必须随时都有别人陪伴。这也说明,独处面具不等于真我。

2.人物面具、角色面具和原型面具

按人格面具本身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人物面具、角色面具和原型面具。

人物面具对应于某个具体的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也可以是从没见过面的人,如秦始皇、韩信。甚至可以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如贾宝玉、李云龙,或者是“卡通人物”,如机器猫、喜羊羊。这些人物本身就有许多人格面具,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人物面具是不纯净的,属于复合面具或组合面具,可以再分为更单纯的角色面具或原型面具。换句话说,人物面具是角色面具和原型面具的组合。

相对来说,角色面具要纯粹一些,它与角色相对应,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角色面具一般分为职业面具、家庭面具和社会面具。职业面具就是与职业或工作相对应的人格面具,适用于工作场合,例如教师面具、医生面具、警察面具等。家庭面具就是在家里使用的人格面具,例如父亲面具、母亲面具、儿子面具、女儿面具、丈夫面具、妻子面具等。社会面具是指除职业面具和家庭面具之外的角色面具,例如顾客面具、朋友面具、英雄面具、小偷面具等。

原型面具是更纯粹的人格面具。一个原型面具只有一种功能,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功能。不同的原型面具互相组合而产生角色面具和人物面具。

弗洛伊德认为,父亲、母亲、孩子是最基本的社会角色。三者构成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即核心家庭),其他社会结构和组织都是它的翻版。例如一个单位里有正副领导和一群员工,最小的组织也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普通成员。所以,可以把父亲面具、母亲面具和孩子面具列为原型面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父亲、母亲与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母亲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是抽象的。父亲面具的特点是疏离、独立、放任、信任、责任,母亲面具的特点是亲密、依赖、管束、干涉、控制。在行为塑造方面,父亲面具倾向于惩罚和止恶,母亲面具倾向于奖励和扬善。父亲面具内化而形成良心,母亲面具内化而形成自我理想,两者共同构成超我。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认为,最基本的社会角色不是父亲、母亲、孩子,而是好父母、坏父母、好孩子、坏孩子。好父母分两种:爱心大使和明君。爱心大使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爱心大使既鼓励善,也鼓励恶,所以孩子不管做什么,他都会支持。在别人看来,爱心大使扬善扬恶。爱心大使和明君都是好父母,区别在于,前者是无条件的、扬善扬恶的;后者是有原则的、惩恶扬善。坏父母也分两种:恶魔和昏君。恶魔是不管孩子做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做,他都予以打击。也就是说恶魔既打击善,也打击恶,惩善惩恶。恶魔和昏君都是坏父母,区别在于,前者全部打击、惩善惩恶;后者是非颠倒、惩善扬恶。

相应地,好孩子也有两种:幸运儿和讨好者。幸运儿趋善又趋恶,讨好者趋善避恶。幸运儿自我感觉好,讨好者希望别人说他好。坏孩子也有两种:苦命人和叛逆者。苦命人避善避恶,叛逆者趋恶避善。苦命人自我感觉不好,叛逆者希望别人说他不好。具体地,苦命人又可分成两种:一种叫“弃婴”,主要是缺爱;一种叫“受害者”,主要是受到“虐待”。两者都有办法自保,例如讨好,或者反抗。一般说来,弃婴比较倾向于讨好,受害者比较倾向于反抗,这样就派生出“讨好者面具”和“叛逆者面具”。如果讨好和反抗成功了,则会进一步派生出“幸运儿面具”。

3.正常面具和病态面具

从临床角度考虑,可以把具有精神病或神经症等病理特征的人格面具列为病态面具。病态面具分为类精神病面具、类神经症面具、类人格障碍面具、类性变态面具等。

类精神病面具包括单纯型面具、青春型面具、偏执型面具、紧张型面具、躁狂面具、抑郁面具等。

类神经症面具包括焦虑面具、恐惧面具、强迫面具、躯体化面具、神经衰弱面具等。

类人格障碍面具包括分裂面具、偏执面具、回避面具、依赖面具、强迫面具、自恋面具、表演面具、反社会面具、边缘面具、被动攻击面具等。

类性变态面具包括易性癖面具、同性恋面具、恋物癖面具、施虐狂面具、受虐狂面具、窥视癖面具、暴露癖面具等。

4.儿童面具和成人面具

按年龄的不同,可以把人格面具分为儿童面具和成人面具。还可以把儿童面具进一步分为婴儿面具、幼儿面具、儿童面具(学龄期)、青少年面具;成人面具也可以进一步分为青年面具、中年面具、老年面具。

儿童面具的特点是天真无邪、童言无忌、自我中心、情绪化、人际界限不清、“黑白分明”(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也就是理想化和妖魔化)。成人面具的特点是节制、理智、客观、中立、人际界线清楚。因此,成人面具适合在公开场合使用,儿童面具不适合在公开场合使用。

按精神分析的观点,儿童面具就是病态面具,儿童面具和病态面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例如,婴儿面具对应类精神病面具,刚出生的婴儿都是精神病;幼儿面具对应于人格障碍面具,学龄期都变成了人格障碍;青少年面具对应于类神经症面具,青春期变成了神经症;到了成年期才都变成正常人。这意味着,心理障碍是儿童面具跑到前台控制了整个人格的结果。

5.男人面具和女人面具

按性别的不同,可以把人格面具分为男人面具和女人面具。每个男人都有女人面具(荣格称之为“阿尼玛”),每个女人都有男人面具(荣格称之为“阿尼姆斯”)。男人面具和女人面具通常由父亲面具和母亲面具演变而来。一个人的“性度”是由男人面具和女人面具的比例决定的,男人面具越多越“男性化”,女人面具越多越“女性化”,两者一样多就是“中性化”。

对于男人来说,男人面具是外显面具,女人面具是内隐面具。女人面具除了平衡性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择偶标准”。他会以内在的女人(女人面具)为标准选择对象。

对于女人来说,女人面具是外显面具,男人面具是内隐面具和择偶标准。

6.主体面具和客体面具

按人格面具的形成方式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主体面具和客体面具。

主体面具是通过实践或身体力行而形成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思想感情的内化。例如,一名服务员,在学习和工作中渐渐形成服务员面具。这个服务员面具就是他的职业面具,到了上班时间就会自动戴上这个人格面具。

客体面具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谈举止而获得的,是互动对象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化,是用在别人身上以便识别、评估和预测别人的行为。例如,某人的上司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有非常突出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在与上司的接触中,当事人形成了“上司面具”。有了这个人格面具,就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轻而易举地把上司识别出来,并且能够预测上司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表现。

7.主导面具与非主导面具

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具,有些经常用,有些很少用,经常用的就是主导面具。一个人的人格主要是由主导面具所决定的,所谓“真我”,也就是主导面具。主导面具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好几个。

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导面具等于面具错用。因为成为主导面具,就意味着这个面具已经超出了适用范围,侵入了其他面具的领地,在本来应该选用其他面具的场合依然使用了这个面具。但是,如果别人不在意,不伤害别人,没有导致人际冲突,错用一下也无妨。第三节人格面具的形成和转化

1.人格面具的形成

人格面具主要是通过内化和实践两种方式形成的。内化也称模仿,就是把他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乃至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客体面具。实践,就是通过身体力行把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主体面具。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人格面具,只有“阴影”,因为他还不是社会人。出生以后,他得到了别人的照顾,通常是母亲。在和母亲接触的过程中,他把母亲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进行内化而形成“妈咪面具”(即客体面具)。与此同时,他把与母亲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模式记录下来,形成“宝宝面具”(即主体面具)。

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和对待别人的方式是明显不同的,“妈咪面具”只是母亲的一个人格面具,而不是全部。妈咪面具是为宝宝量身定做的,在和宝宝的互动中不断地自我调整,以适应宝宝。

到六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说明妈咪面具已经非常强大,他能轻而易举地把母亲和陌生人区别开来。同时,他用妈咪面具预测母亲的行为,如果母亲的表现不符合妈咪面具的一贯作风,孩子就会哭闹。

有了妈咪面具,就会有“非妈咪面具”。妈咪面具是确定的、可以预测的,非妈咪面具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所以,当母亲使用非妈咪面具时,孩子会感到不安,甚至恐慌。按客体关系理论,妈咪面具就是好母亲或好客体,非妈咪面具就是坏母亲或坏客体。人有避苦趋乐的倾向,孩子保留妈咪面具,排斥非妈咪面具,并把非妈咪面具投射到外界。这就是分裂(妈咪面具和非妈咪面具)、压抑(排斥非妈咪面具)和投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认识一些小朋友及他们的母亲。从而形成“小朋友的母亲面具”。小朋友的母亲面具和自己的妈咪面具相结合,形成角色性的“母亲面具”。妈咪面具是具体、形象、生动、个别的,角色性的“母亲面具”是抽象、概括、概念化、一般的。妈咪面具是人物面具,母亲面具是角色面具。这说明,人格面具的形成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人物面具到角色面具的规律。其他人格面具的形成也是如此,譬如医生面具,总是从某个具体的、给自己看过病的医生开始,形成某某医生面具。后来认识的医生多了,互相混合、抽象,形成角色性的医生面具。

人格面具都是成对形成的,一个客体面具和一个主体面具互相对应。例如,有一个老师面具,就会有一个学生面具;有一个医生面具,就会有一个病人面具。如果老师面具是客体面具,那么,学生面具就是主体面具;反之亦然。

2.人格面具的转化

一般说来,客体面具是用在别人身上的,主体面具是自己用的。但是,客体面具和主体面具可以转化。把客体面具变成主体面具,称为“认同”。弗洛伊德区分了三种认同,即丧失认同、权威认同、与迫害者认同。

丧失认同是指一个相处较长时间的客体突然消失或去世,当事人会变得像那个客体。其原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当事人把对方内化,形成客体面具。现在对方不在了,原本由他承担的工作被搁置起来了,当事人不得不把客体面具转化为主体面具。即戴上对方的人格面具,代替对方行事。

权威认同是指,把权威或崇拜对象内化,形成客体面具。在特定条件下把客体面具变成主体面具,用在当事人身上,像权威那样行事。如果权威喜欢别人复制自己,就会鼓励当事人模仿他,从而促成权威认同;如果权威不喜欢被复制,禁止当事人模仿自己,则会抑制权威认同。

与迫害者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受到别人伤害的情境中,会同时形成一个迫害者面具和一个受害者面具。迫害者面具是客体面具,受害者面具是主体面具。如果受害者面具很强,“心甘情愿”当受害者,拒绝被解救,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人质综合征”。在特定的条件下,迫害者面具会转化为主体面具,受害者戴上它,像迫害者那样去伤害别人,这叫“与迫害者认同”。与迫害者认同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不同的,但可以并存,表现为一边臣服于迫害者,一边像迫害者那样迫害别人。

喜欢是认同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非常喜欢客体,不等他丧失,就会出现认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模仿”。追星现象和权威认同就属于这种情况。不过,权威认同复杂一些,如果权威不允许别人模仿,模仿权威会与权威发生冲突,或者遭到别人的非议,则会妨碍权威认同。

不喜欢会抑制认同的发生,导致不认同,甚至反向认同。例如,父亲是一个很独裁、很暴虐、不恋家的人,孩子长大了却变得很民主、很温和、很恋家。反向认同非常普遍,但不是好现象。反向认同意味着面具的分裂和压抑。当事人有一个客体面具,因为不认同,所以没有转换成主体面具,一直搁置不用,但它没有因此而消失。他会发展出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作为主体面具来使用。这两个面具互相对立,互相对抗,一个表现在外,一个处于压抑状态。与反向认同相比,与迫害者认同似乎更加可取,因为它接纳了不喜欢的面具(迫害者),把不喜欢的面具整合了。

面具没有好坏。每个面具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适用的情境。只要用得恰当,都是好的。所以,不应该排斥任何一个面具。应该接纳所有的面具,不管是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不管是权威,还是迫害者。

另外,主体面具也可以转化为客体面具。主体面具转化为客体面具之后,就会投射到别人身上,以为别人和自己有一样的内心感受和心态,像要求自己那样要求别人,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投射就是预期或期待。许多家长把自己未完成的使命转嫁给孩子,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就属于这种情况。有些孩子真的按父母的要求做了,最后变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遂了父母的心愿,这叫投射性认同,也就是“期待效应”。这说明,期待也是人格面具形成的一种方式。

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所期待的,只是有的有意识,有的无意识罢了。有些父母,孩子还没出生以前,就想象孩子是什么样子,将来会怎么样,事先为孩子绘制了蓝图。通过期待效应,孩子接受了父母投射过来的客体面具(对孩子来说是主体面具)。

除了把主体面具投射给孩子以外,父母有时候也会把某个客体面具投射给孩子。例如,母亲有个和她关系比较密切的小弟弟,后来自己有了儿子,就以对待弟弟的方式对待儿子。如果儿子适应了母亲的方式,就会越来越像小舅。这意味着,一个不在场的人也会对面具的形成产生影响。

人格面具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是整体,人格面具是局部。当人格的一部分被划分出来形成一个人格面具时,剩下的部分就是另外一个“潜在的面具”。所以说,有一个面具,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有一个幸运儿面具,必有一个苦命人面具;有一个爱心大使面具,必有一个恶魔面具。第四节错综复杂的人格面具关系

每个人都有许多人格面具。人格面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相似

从理论上讲,任何两个人格面具都有共同之处,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相似和不相似是相对的。同事面具和同学面具就很相似,朋友面具和敌人面具就不那么相似了。

相似的人格面具可以混合成为一个一般化的人格面具。例如两个哥哥面具(人物面具)合成一个哥哥面具(角色面具),许多妈妈面具(人物面具)合成一个妈妈面具(角色面具)。

相似的人格面具可以互相代替,例如孩子面具和学生面具、家长面具和老师面具、朋友面具和同事面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代替就是面具错用。如果两个人格面具非常相似,错用也无妨。如果差别很大,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例如,一名领导干部下班回到家里,还当自己是领导,对家人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家人很受不了。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人格面具的分化了。分化就是同中求异,识别相似人格面具之间的微妙差别。

2.相反

细究起来,相反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好相反,两个人格面具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它们刚好把整个人格一分为二;部分相反,说明两个面具有相同或重叠的部分,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相似,换句话说,从共同的部分看,就是相似,从不同的部分看,就是相反;两极分化,说明两个人格面具都只摄取了人格的小部分,没有把整个人格瓜分完。剩下的部分就是第三、第四个面具。

严格地讲,正好相反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面具的“制造”不可能那么精细、严密,比较常见的是部分相反和两极分化,或两者的混合。

3.互补

互补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两个人格面具可以协同作战、互相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更具体、更个别的人格面具,例如几个原型面具合成一个角色面具,或者几个角色面具合成一个人物面具。互补的人格面具通常都是友好的,因为友好,所以可以合作。互补的另一个含义是对应,或者对偶。就是一个主体面具和一个客体面具,它们同时形成,互相配对,可以顺利互动。例如老师面具和学生面具、医生面具和病人面具。对应面具可以是友好的,也可以是不友好的。老师面具和学生面具是友好的,警察面具和罪犯面具就是不友好的。

4.友好

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人格统一,也就是人格面具之间关系友好,较少疏离和对立。但是,疏离和对立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友好也是相对的,只要能够和平共处就可以了。

一般说来,相似的人格面具关系会友好一些。因为有共同之处,不容易发生冲突,而共同之处越多,关系越密切。但是,再相似的面具也有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就是冲突的根源。

人格统一的人做决定一般都比较容易,因为各个人格面具的意见比较接近。即使意见不一致,也能达成共识。所以,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坚定地执行下去。

5.疏离

疏离是指两个人格面具失去联系,各自为政。

正常情况下,不同的人格面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叫“分化”。如果区别太大、联系太少,就叫“疏离”“分离”或者“分裂”。疏离的人格面具常常轮流出场。当A面具出场时,B面具就会躲到幕后。反之,当B面具出场时,A面具就会躲到幕后。这样的人前后不一、变幻无常,人格不稳定,常常草率地做出决定,过一会儿又反悔。

有时候,疏离是客观原因引起的。例如,有两个人从来没有碰过面,我把这两个人内化而形成客体面具,这两个客体面具就是疏离的,与之相应的两个主体面具也是疏离的。再如,在某个人生阶段形成一个人格面具,到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又形成另一个人格面具。这两个人格面具在时间上没有重叠,没有机会同时出场,所以是疏离的。

除此之外,疏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创伤。当一个人遭遇创伤时,创伤体验和当时的行为表现就会形成一个人格面具。创伤过去以后,这个人格面具就没有机会使用了。它被“隔离”了,与整个人格没有多少联系。如果再次遭遇创伤,这个人格面具会被重新激活。如果这个人格面具比较强大,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也可能会自我激活,出现各种“分离症状”,例如失神、闪回、神游、双重人格。

6.对抗

疏离的人格面具如果同时出场,必然会互相对抗,导致自我冲突和内心矛盾。人格面具理论认为,所有的心理冲突都是面具冲突。

从理论上讲,两个人格面具,相同的部分越少,不同的部分越多,越容易出现对抗。但是,如果两个人格面具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例如完全相反和两极分化,反而不会发生对抗,因为它们没有机会同时出场。由此推断,对抗的人格面具必有共同之处。这是处理面具对抗的一条思路,即有共同之处,就有可能达成共识,化敌为友。第五节人格面具是人际交往的产物

人格面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自己用,二是用在别人身上。自己用,就是换上某个人格面具,把整套行为模式激发出来,像“某人”那样行事。用在别人身上,就是投射,以便识别别人,预测别人的行为。

一般说来,主体面具是自己用的,客体面具是用在别人身上的。但是,由于主体面具和客体面具可以互相转换,所以主体面具也可以用在别人身上,客体面具也可以自己用。主体面具用在别人身上也称投射,客体面具自己用就是认同。

人格面具的使用通常都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不假思索、不由自主地换上某个人格面具,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但是,通过观察研究,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

1.主体面具的使用

首先,人格面具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形成的。在这种情境中,自己的言谈举止内化,而形成主体面具。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境,这个人格面具就会被激发出来。这说明,情境具有激发人格面具的作用。换句话说,情境就是人格面具的激发因素。人是根据情境调用人格面具的,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情境由许多细节构成。有些细节对人格面具的激发作用比较大,有些比较小。当所有的细节都具备时,人格面具肯定会被激发出来。如果只有部分细节存在,则人格面具可能会被激发出来,也可能不会被激发出来,这取决于细节本身的作用大小。不同的情境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细节,这是面具错用的主要原因。

其次,人格面具是人际交往的产物,是在人际互动中形成的。面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表现。遇到老师,就会使用学生面具;遇到可怜的人,就会使用拯救者面具;遇到坏人,就会使用受害者面具,或者英雄面具。换句话说,我们是根据别人的表现选择人格面具的。

最后,期待效应也是面具使用的一个条件。当别人对我有所期待的时候,就是把一个人格面具用到我的身上。如果我“错用”了人格面具,我的行为就会不符合他的期待,导致交往不顺畅。如果我使用他投射过来的人格面具,我的行为就符合他的期待了,交往就会比较顺利。交往顺利是对“正确”使用人格面具的奖励和强化。

2.客体面具的使用

客体面具的使用主要是被对方的某种特征所激活,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第一印象”“图式识别”或“光环效应”。也就是凭很少的线索,譬如长相、气质、装扮,快速判断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是错误的,就是面具错用,会导致交往不畅。一旦发生交往不畅,我们就会重新选择客体面具,直到选对为止。

此外,人格面具的使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我激发。当一个人格面具非常强大时,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也会自己冒出来,从而导致面具错用。强大的人格面具通常就是主导面具,它的使用频率很高,用起来得心应手。结果就被滥用了。它也可能是一个被压抑的人格面具,通常与创伤有关,由于聚集了巨大的能量,不分场合地冒了出来,出现“分离症状”。客体面具的自我激活,除了引起“错认”以外,更严重的后果是产生幻觉,仿佛把客体面具投射到空气中,看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人,或者影子。

了解了面具如何使用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调用人格面具了。例如,参加一个聚会,事先知道自己将扮演什么角色,就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与角色相应的人格面具,甚至可以带上几件“道具”。有时候,我们还会有意识地“错用”人格面具,以达到“印象控制”的目的。例如,有的人为了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故意乔装打扮、浓妆艳抹。还有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咨询师建议他使用“便衣警察面具”。结果,他的症状明显减轻。

有意识地使用人格面具,是面具治疗的一种技术。它具有释放人格面具的能量,避免自我激活,消除“分离症状”和幻觉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来访者建立一个新的人格面具,因为人格面具的创立和演练就是有意识的面具使用。第六节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面具障碍

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人格面具表现出来的。因此,心理活动就是面具显现,心理障碍也是如此,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面具障碍。面具障碍主要有三类:面具外障碍、面具间障碍、面具内障碍。

1.面具外障碍

面具外障碍是指,面具本身是正常的,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例如,某人在一次官方会议上遇到一位老同学,他喜出望外,立即冲上前去跟老同学打招呼。结果发现对方非常冷漠。后来才知道,老同学今天是以副市长的身份参加会议的。

面具错用的原因主要有:面具过强,容易被滥用,大部分主导面具就是如此。情境含糊,线索不清。不知道应该用什么面具,只好用主导面具胡乱对付一下;还是情境含糊,导致识别错误,用了自以为正确、其实是错误的面具;双重线索,例如去朋友的店里买东西,不知道该用朋友面具还是顾客面具,任选一个,结果出错。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某个面具积聚了大量的能量,结果“一碰就着”。这种情况可以用来解释心理障碍的发作。能量积聚是因为面具不被认可,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这样的面具通常与创伤有关,是心理创伤遗留下来的阴影或疤痕。如果能量太大,可以自我爆发;如果能量稍低一点,可以一触即发。这个触动点也叫“扳机点”,是人格面具的导火线。它可能在面具形成的时候就预埋下来了,是创伤情境的一个部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境或线索,面具就会被激发。如果能量不大,这样的扳机点是不足以激活一个面具的。

2.面具间障碍

面具间障碍是指,面具之间界线过清或者不清,从而导致心理障碍。面具间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裂,也称分离,就是两个面具失去了联系,各自为政;另一种是融合,面具之间失去界线,合二为一。

分裂会导致对抗,“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种情况常见于强迫症和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抗导致压抑,其中的一个被排挤到无意识里。压抑的结果是:面具单一,变成弗洛姆所说的“单面人”;被压抑的面具偶尔冒出来,导致心理障碍发作;被压抑的面具暗中捣乱,干扰正常的心理活动;压抑的面具被投射到别人身上。

融合也会导致面具单一,不管在什么场合,表现都一个样。许多人不了解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是自我不统一、表里不一致、虚伪、不真诚的表现。事实上,过分表里一致根本无法适应多元化的现代生活。

融合又分几种情况,一是两个面具完全融合,二是一个面具“吞没”了另一个面具。完全融合之后,新的“复合”面具适用于两种情境,或者两种情境都不是很适用。一个面具“吞没”了另一个面具,前者就可以取代后者,导致面具错用和滥用。

3.面具内障碍

面具内障碍是指,一个面具多了或者少了某种成分,前者叫“面具异常”,后者叫“面具缺陷”。冲动控制障碍、进食障碍、性变态、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都属于面具异常;精神发育障碍、学习障碍属于面具缺陷。

面具异常也可以理解为两个面具同时出场,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很多情况下,面具都是成对,甚至成组出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共同应对复杂的情境。例如老师上课的时候,“主导面具”是教师面具,如果学生吵架,他就会立即换上“管理者面具”或“调解者面具”;如果有一个学生哭了,他可能会换上妈妈面具前去安慰;后来发现这个学生是假哭,他被逗乐了,换上孩子面具,跟学生一起说笑。

由此可见,面具异常是相对的。如果标准很严,绝大多数人格面具都不正常。如果标准比较宽,细微的偏差可以被当作“个性”来看待,除非偏差太大,导致精神痛苦或人际冲突。面具缺陷也是如此。

治疗面具障碍的方法只有两种:分化和整合。分化主要针对融合,整合主要针对分裂。

分化不同于分裂,整合不同于融合。分裂是完全割断,失去联系;而分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立统一,仿佛用虚线隔开,但没有完全断裂,也就是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介于分裂和融合之间。

融合是合二为一,失去差别;而整合是在保持个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的结合和统一,也是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介于分裂和融合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分化就是整合。如果非要把它们区分开来,那就是分化略靠近分裂,整合略靠近融合,分裂、分化、整合、融合形成连续谱。第二章你方唱罢我登场——分裂的人格面具

面具和面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失去了联系,就叫分离或者分裂。分裂的面具通常轮流上场,即一个面具在场时,另一个面具暂时受到压抑。过一段时间或者换了一个情境后,另一个面具上场,而原先的面具退到幕后。有时候分裂的面具会同时上场,各行其是或互相对抗,给人一种“分裂”的感觉。分裂的面具也可能不止两个,而有好几个,令人眼花缭乱。面具分裂见于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障碍等。

多重人格和多重性格是两个概念。多重人格是分裂的产物,多重性格是分化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许多人格面具,为了适应环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从而表现出多重性格。但是,这些不同的面具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和睦相处,形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多重人格就不同了,各个面具之间失去联系,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整体。

面具分裂的主要原因有:独立形成,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与其他面具没有联系;差别太大,没有“共同语言”;也是差别太大,不但没有“共同语言”,而且“话不投机”,互相对抗,只好轮流上场,形影参商;精神分析认为分裂是创伤的结果,创伤会留下一个遇难者面具,这个面具太痛苦而被分裂出去或者封闭起来。第一节自己与自己的厮杀对决——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也称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俗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病人有两个或多个“人格”,在不同的场合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当不同的“人格”出来时,表情、动作、话语都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特征。它们几乎就是完整的人,但共用一个身体。

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认为,相反的观念处于对抗状态,一个兴奋,另一个就会受到抑制。当一个观念处于兴奋状态时,与之相似或有联系的观念也会兴奋起来;当一个观念受到抑制时,与之相似或有联系的观念也会受到抑制。相似和有联系的观念会构成“观念簇”。例如,当你在做数学题目时,有关的数学知识会被激活,而语文和物理知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果某个观念是孤立的,与其他观念没有任何联系,那么当它兴奋时,其他观念全部受到抑制;而当其他观念兴奋时,它就彻底受到抑制。

为什么会出现孤立的观念呢?原因之一是,有些观念与别的观念本来就是格格不入的。原因之二是,它是不好的观念,不被自己所接受。例如,一个人遭遇了严重的创伤,不堪回首,就把它“隔离”起来,不与其他经历发生联系,以免由于“联想”作用而回忆起来,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因为与其他经历没有联系,所以很难被激活。但是它会被创伤情境所激发,这时候,与之没有联系的东西都会被抑制。如果时间很短,就叫“闪回”或“游离”;如果时间比较长,就叫“出神”或“神游”。闪回、游离、出神、神游,统称“分离”或“解离”。如果创伤体验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能量得不到释放,就会聚集起来。当它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也会自我激活,自发或自动地出现分离症状。致命ID

美国电影《致命ID》(Identity)的主人公就是多重人格,他杀了人,专家们在如何处置他的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判他死刑,一部分人则认为杀人者只是他的一个人格面具,如果判他死刑,对那些无辜的人格面具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共用一个身体。与此同时,心理专家试图整合他的人格。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的十一个人格面具相聚在坐落于荒郊野外的汽车旅馆,他们是:一对夫妇和一个小孩,女演员和她的保镖,一对恋人,一名警察(其实不是警察,而是罪犯,他杀了警察,然后假冒警察)押着一名犯人、一名妓女、一个旅馆老板(也是假冒的)。紧接着,夫妇、恋人、犯人、女演员相继被杀,活着的人陷入极度恐慌。后来,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保镖揪出了罪犯(假警察),与他同归于尽。妓女活下来了,并且改过自新,搬到另外一个城市。但是,她最终还是被人杀了,凶手是小孩。最后,小孩控制了身体,杀了心理专家和狱警,并越狱逃跑。

他的人格面具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自私的、邪恶的、懦弱的,也有勇敢的、冷静的、善良的,其中最邪恶、最阴险的是小孩,他是杀死前六个人的凶手。这六个人确有其人,四年前被他杀死在汽车旅馆里。他就是因为这起命案而被监禁并受到审判的。心理专家根据他的日记,猜测他是多重人格,并且误认为假警察(罪犯)是真正的凶手,所以请保镖帮忙。

小孩为什么杀了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的母亲是妓女,小时候经常虐待他。至于为什么杀父亲,电影没有交代,也许是因为父亲纵容母亲虐待他。

他杀了六个人,他们印入他的脑海,变成了六个人格面具。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做了坏事,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人格面具理论认为,杀了人之后,死者会被杀人者内化或“认同”,形成人格面具,在身体内部实施复仇计划。换句话说,不是良心在惩罚自己,而是死者“阴魂不散”,前来索命。

父母面具肯定早就存在,杀了父母,他们再次被内化。小孩是小时候的自己,另外四个面具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不妨推测一下。

妓女可能是母亲的另一面。任何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母亲是妓女,如果母亲真是妓女,就会被一分为二:一个母亲(好客体),一个妓女(坏客体)。他杀了母亲,是因为母亲曾经虐待他。他对妓女也没有什么好感,所以最后也杀了妓女。

他可能当过警察,所以会有警察面具和罪犯面具,具备杀人技能,精通反侦破技术。但是,他后来不当警察了,当了保镖。这个面具代表他内心正义的部分,与罪犯和假警察形成对比,这是面具分裂的表现。两者最后同归于尽,寓意深刻。

旅馆老板不是真老板。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好人。很可能是一个流窜犯,杀了老板,然后冒充老板。在“整合”的过程中,他是被假警察(罪犯)杀掉的。

心理专家误以为六起命案的凶手是假警察,说明他被小孩利用了。也许,假警察是小孩的替身。一个小孩如果想做一番大事,只能幻想自己是个大人,因而虚构出这个人格面具。

如果心理专家不是企图揪出真正的凶手,而是帮助病人恢复人格的统一,后半场的杀戮也许可以避免,心理专家和狱警也不会遇害。通过杀死人格面具来消除面具的分裂,只会加重分裂。被杀的面具会死而复生回来报仇的。他的父母面具就是如此,四年前已经被杀,现在又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不得不再杀他们一次。真正的整合应该是让各个人格面具停止对抗,和睦相处。第二节挣脱不开的幻觉——精神分裂

让内把人格分裂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子分裂,一种是原子分裂。分子分裂就是“分离性身份障碍”,分裂出来的“人格”本身还是相对完整的。所以,当一个“人格”出场时,“自我”还是比较统一的,如果你不认识他,会觉得他很正常。原子分裂就不同了,分裂出来的是人格的“碎片”,支离破碎,给人的感觉是乱七八糟、疯疯癫癫。精神分裂症就是如此。

精神分裂症有许多表现,最常见的是幻觉和妄想,其次是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消退。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其本质是“自我”的各个部分处于分裂状态,像一盘散沙,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心理学家R. D. 莱恩(Ronald David Laing)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人格”本身并没有破裂,而是轮替太快,甚至同时出场,才给人造成破裂的感觉。他在《分裂的自我》(The Divided Self: An Existential Study in Sanity and Madness)一书中举了好几个这样的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