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00:39:23

点击下载

作者:鲍金勇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作者:鲍金勇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禾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13913195本书由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授权、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 1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读大学

夏末秋初是个伟大的季节,全国的新生都在这个时候陆续入学。

然而,大家的心情并不一样。有的很欣喜,有的很期待,有的很焦虑,有的很忐忑,有的很沮丧,不一而足,各个不同。

有的人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车站的人潮中有短暂的茫然失措和方向迷失,就像接下来的一段旅途,充满未知;有的人迫不及待地向往新的探索,那些令人期待的舍友,那些充满想象的生活,那些在别人嘴里拥有各种形状的校园体验,都等待着自己提供新的注解……

其实,不一样的心情并不影响同样的伟大,几年以后,我们会带着共同的留恋和不舍,回望此时青春的面庞和青葱的年华。

今天,我们站在大学的门槛,和大学新生们聊聊天。

先送上迟到的祝贺,一扇大门訇然中开,独立之路从今启程。

难忘那些年的寒窗苦读和砥砺求索,难忘那些年的荆棘满怀和风霜雪雨。

不管一路走来是跌跌撞撞、惊心动魄还是水到渠成、波澜不惊,都值得祝贺。

问一句:快乐吗?幸福吗?

当然快乐,当然幸福。

然而这快乐不够彻底,这幸福不够纯粹。

今天的快乐只是因为取得了世俗所称道的成就,只是用一个大众的标准证明了自己;今天的幸福只是因为取得了“千军万马独木桥”之后的暂时胜利;今天的幸福只是因为父母欣慰,只是因为亲朋口中有赞,只是因为同学心里有羡……

今天的幸福,只是因为你终于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街坊邻居嘴里的榜样。

问题在于,这一切都是别人的,虚荣的满足肯定是快乐的,但通常也是短暂的,持续的快乐应该是实现了内心的渴望。

那么,这一切都是你自己想要的吗?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读大学是奋斗的开始还是终结?你为何要读大学?你想在大学里得到什么?你又如何得到这些?

你,准备好了么?

所以,要衷心祝贺你。

因为从今天开始的这个四年,你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成长,你终于可以专心致志追求想要的生活,你终于可以把自己酿成一杯香醇的美酒,开始散发是你的魅力和光彩,终于可以独立而自由地生长。

我们先说独立。

大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成人。

成人似乎是一个虚假命题,但是在我们完成法律和生理上的成人礼以后,还必须检视自己在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和成人世界的距离。

成人意味着成熟,意味着责任、奉献和担当。

现实并不乐观。

你们中间一定有人会把脏衣服在寒暑假带回家让父母给洗,你们中间也一定会有人因为在车站和父母走散而彷徨四顾,手足无措,你们中间也一定会有人不断去找辅导员因为找不到银行、找不到教室甚至找不到食堂,所有的精英和天之骄子,都必须经历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随时随处的挫折和阵痛,才能成为未来的脊梁。

再说自由。

自由的定义之一,就是成为你可以并且想成为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镶嵌着美玉的石头,这块美玉就是你的天分,我们在这个世界行走,终极目标就是找到这块美玉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问题来了,什么是天分?

天分就是你的潜质,天分就是你生命中更多美好的可能性,天分就是你不必费太多力气就能找到的存在感以及核心竞争力。

天分并不意味着你是举世无双,却可以让你行走的更快乐、更从容,可以让你发挥更大的光和热,有更大的作为。

有的人特别幸运,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天分就被家长发现了,于是出现了丁俊晖或者朗朗;有的人也很幸运,天分后来被老师发现了,于是出现了各种竞赛冠军和特长生。

但是,更多的人并不会如此幸运,天分和特长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和寻找,去尝试和犯错,这个过程也许并不顺利,却充满惊喜,令人期待。

这是大学的任务,也是生命的价值。

再说说大学。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现人才,只不过人才衡量的标准不再唯一。

大学的目标一定不是批量生产,制造几千个一模一样的技术工人,那是工业,不是农业;那是制造,不是教育;那是产业,不是事业。

所以,我们应该活成自己的模样,活成自己最美好的姿态,活成自己最光彩的定格。

我们不应该像一棵竹子直线生长,而应该像一棵树,除了明晰的主干,还有横生的枝桠,郁郁葱葱全面发展。

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人才,都可以成为人才,关键是要找到支点,找到天分。

有创新能力是人才,有科研能力是人才,有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体特长统统都是人才。

总之,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还是忍不住说三点提醒。

一是千万不要认为进入大学就轻松了。

这是很多中学老师都会使用的一个固定句型。

事实上我一直迷惑不解,因为这些中学老师应该也上过大学,而且应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而且大部分当年在大学里都是上进用功的好学生。

他们当年绝对不是轻轻松松过了四年甚至混了四年,然后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所以我不太理解他们是如何克服内心的羞愧,然后理直气壮地撒谎,把一句充满了欺骗和不负责任的谎言当做“强心剂”和“速效救心丸”。

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大学之后连接的是职场,是工作,是事业。

你告诉我,哪一个肩负国家民族育人使命的大学能够轻轻松松混四年?哪个国家能靠混了四年、享受了四年的青年铸就光辉的复兴之路,支撑民族的万里长空?

你信么?

但是,就算是谎言,说的人多了,很多人就信了。

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很多人自由了,很多人甚至开始报复性补救,拼命找回当年失去的欢乐时光。

于是,很多人挂科了,很多人留级了,很多人退学了。

总之,你一定要清醒。

二是大学要学会荣誉归零和从新开始。

过去你们承受了很多褒奖,有人说你们是天之骄子,有人说你们是学生中的精英。其实也是,经过“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搏考入大学的学生肯定都是英雄、精英和骄子。

不过,当很多精英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大家又都成了普通人。

所以,请忘记过去多么的辉煌,也千万不要在暂时遇到挫折的时候自怨自艾,或者顾影垂怜地怀念过去所谓的众星捧月。

时过境迁,真正的强者,不是曾经拥有辉煌,而是能够不断创造和延续辉煌,这就是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三是寻找天分不意味着放弃专业。

我们可能都会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专业选择也是。

如果你进入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学校,读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千万不要沮丧,更不要因为不喜欢而给自己找很多逃避的理由。

无论是选择了哪个专业,无论你是否真心喜欢,你都应该明白大学只是给你一个平台,培养一种思维,接受一种训练,建立一个原点;你都应该明白,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你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厮混四年,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连毕业证都拿不到的学生如何证明自己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要相信,真正的强者,即使遇到不适合自己的土壤,也可以开出倔强而灿烂的花朵。

有人说大学是象牙塔,有人说大学是天堂,有人说大学很开心,有人说大学很郁闷。大学在别人的谈论中和文字里有着千姿百态的绚丽和令人莫衷一是的答案。

其实,真实的大学只有一种,就是你选择以及你定义的那一种。

九九归一,不再多说了。

凯撒有言: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Veni!Vidi!Vici!)。

其实,大学不过是人生里一段普通的旅程,之所以更值得用心,之所以能赢得关注,不过是因为这里的风景更多,这里的风景更好。

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注定会拥有更多的光彩。

大学欢迎你,精彩是你!

最后再说说这本书,作者鲍金勇老师和我是同行,天天都在和大学生朋友交流。讲台上我们为学生授课,坐下来我们和学生谈心谈话,网络上我们写网文、与学生互动。我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在做“答学生问”,十多年来,鲍老师通过网络和新媒体一直为学生答疑解惑,已经撰写了网文400多篇,累计超80万字,深受学生欢迎,还曾获得全国优秀辅导员十佳博客奖。

这本书是鲍老师十多年工作实践和探索的结晶,书中很多的观点紧紧围绕“我们究竟该怎样读大学”,既有思想,又接地气,很好地为大学生朋友指明了方向。

当你还在纠结大学如何读时,不妨看看这本书。南航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推荐序2有一种力量叫默默坚持

很高兴知道鲍金勇老师的新书出版。鲍金勇老师很早就坚持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给大学生进行辅导,特别是在就业规划领域,有非常出色的影响力,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网络上,都小有名气,深得大学生们的喜爱。

这和我一直做的工作,很接近。我在高校经常接触大学生,教书、讲座、他们做项目,看到非常非常多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陷入迷茫和困惑。大概从2008年开始,我在网上答疑,线下讲座,也出书,一直坚持到今天,更多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爱,这其实很难。

很多人以为鲍老师是辅导员,工作就是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是一个误解。鲍老师早就担任了管理职务,要完成大量的行政工作,每天工作日程都非常紧张。鲍老师给学生答疑解惑并不是一定要去做的分内工作,所以在网上点点滴滴的互动,基本上都是鲍老师用碎片时间、用休息时间来完成的,其中甘苦,冷暖自知。

高校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有很多面对面交流机会。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遇到自己的问题时,并不愿意直接和老师沟通,他们更愿意在网上对一个可信赖的陌生人倾诉,这样会让他们对自己的隐私更有安全感。所以网络答疑其实对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补充,而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客观存在。而这个工作,一直到今天,都是靠一批有情怀的老师在业余时间坚持做下来的。有的辅导员老师有情怀,有想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坚持把这件事做大,也是很遗憾的。

鲍老师不但能坚持下来,还把自己和学生对话的内容写成文章分享。今天这些鲜活的案例经过鲍老师分析解读,结集出版,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因为这些话题都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如果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也许对于他们的人生选择会多一种新的启发。

这本书的出版,对鲍老师是过去工作的回报,也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是他对学生拳拳的爱,所以我希望广大的大学生朋友,都能从这本书中受到启发,获得益处。

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坚持答疑的老师的初心所在吧。《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轻松学会独立思考》作者 秋叶大叔引言你要从大学带走什么

所有踏入大学的人,都会参加一场开学典礼。

典礼上,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会送出寄语和希望,他们语重心长,归结起来就是:目标和努力。

所有的师长也好,家长也好,亲朋好友也好,都希望这些大学的孩子能学有所成,毕业后有个好的去处。

因此读大学的人都带着父母甚至背后一群人的期待,来到大学。在这条路上,所有人都会在专业、学习、自我认知、人际相处、社会实践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有的人开始缺乏自信,慢慢迷路,而有的人则不断调整,迎难而上,快乐前行。

毕业时,有的仅仅获得了两个证书(毕业证、学位证),有的连拿到两证都有些困难,有的则拥有一技之长,附带拿上两个证书。很多人会说,我就是迷茫,不知道如何读大学。

2007年至今,我一直坚持用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回复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一直不停地被问起,比如:不喜欢现在的专业该怎么办?该怎么选择社团?如何和同学相处?要不要考研究生?要不要考公务员?想跨专业就业怎么办?如何写简历和面试?如何选择企业和行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要不要创业?

归结起来,就是:到底要在大学里带走什么?带走的东西如何让自己更好地面向未来,尤其是毕业时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总是喜欢抱怨学校这不好那不好,毕业时才会发现原来她值得拥有。十几年前,我对自己所读大学真正的留恋就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那时是第一次眼眶里噙着眼泪。

当时真想带走这所大学,因为那里有我熟悉的老师、自由的环境、纯真的友谊、珍贵的学习资源……可是,我痛苦地发现,当大学岁月从我身边悄悄溜走时,我什么都带不走。

其实,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结。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进入大学时,先问一下自己,我可以带走什么?

你会发现:食堂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教室带不走,社团带不走。

你带不走图书馆,但你可以在那里读足够多的书,获得很好的知识贮备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你带不走老师,但你可以学习老师的专业精神、治学态度及思维角度;你带不走实验室,但你可以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你带不走社团,但你获得了好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及沟通能力;你带不走教室,但你拥有了强大的自律、自学能力。

更重要的是,你和大学之间要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带给你力量和启发。易中天说:“大学是用来蒸桑拿的,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大学熏陶。”我想,这样的熏陶就是让自己拥有大学精神。大学所提倡的大学精神,就是责任、批判和创造。

读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永远要有批判精神,永远要有创造精神,永远要有责任精神,永远对现状不满足,永远想改造世界,也永远拥抱世界上的美好。

所有走出学校的人,也都会参加一场毕业典礼。

典礼上,老师又会送出寄语和希望,他们语重心长,归结起来还是:目标和努力。听起来那么熟悉,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但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当你走出大学校园时,拉着行李箱,里面无非就是你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还有衣物。环顾四周,有些不舍。踏上征程,有些不安。

但如果你从大学带走的东西可以让你拥有选择的资本、学会选择、终身受用,我想,那时你的眼神和步伐就会坚定许多。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是对成千上万大学生迷茫解读的结晶,是我和大学生朋友在互动中碰出的火花。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更加清楚到底要在大学里带走什么,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鲍金勇2017年5月25日第 1 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你的格局,不是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始,慢慢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大搞创业教育,等等。不过,这都是在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而非真正的解决方案。

国家的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决定应届就业率的核心因素,这关系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果降低就业期望,大学生还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但若你只满足于糊个口,搬搬砖,打打杂,那你读书有何用?读大学又有何用?你的价值来源于你创造的价值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就向我灌输“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所以尽管当时的读书氛围并不浓厚,但我还是拼命地搏了一搏。当时的大学生不多,考上本科就是件很了不得的事。从我上大学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很多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些年,媒体总是投放一些“农民工成就事业”的励志故事,同时配上一些“大学生薪水还不如农民工”的反面教材。于是,大家很容易将大学生和农民工放在一起比较,经常说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

于是网上就有了这样的一些言论:“大学生上了十几年的学,花了家里几十万。农民工十八岁出来打工,到二十三岁时已经给家里赚了几十万。”

不要再拿大学生和农民工相比。大学生一直待在校园里,成长环境相对安稳、自由、舒适。而农民工一开始就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经历的是最残酷的现实,所以更加务实。

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努力比空想重要。农民工的工资比大学生还高,这怎么就不正常了?我哥哥也是农民工,在外地打工。但他的工资比我刚开始工作时高得多,他可以每天工作14个小时,多劳多得,工资自然不低。有的农民工学了门技艺,成了新型技工,他们每天努力工作,因此工资高也没什么不对。互联网时代,社会更加开放,只要你会学习,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都不是难事。

每个群体、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要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是每个群体的能力和优势不一样。这里要提到的是,经过更加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多一些,创新能力更强一些。因此,也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一些。所有人的价值都来源于他本身给社会创造的价值。专业知识只是一种工具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渲染下,很多大学生过多地将自己的目光聚焦于就业。当下的就业指导课和职业规划课也在强调,同学们尽快做职业规划,确定一个职业目标,然后为之而努力。于是,大家都把就业当成了目标。

大家有了职业目标,自然就会按照目标的要求来打造自己。比如,有的学生决定考公务员,整天就看行测、申论;有的学生想去做会计,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会计领域。他们都会选择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样做虽然没错,但并不科学。毕竟一个职业并不是只需要那么一些书面知识,一个职业的发展就更不是基于那么一些专业课程。

我们不能过多地主张专注专业知识,其实专业只是一个工具,如何学会应用这个工具实现高效的价值才是关键。

1.职场生存并不只需要专业技术和知识本身

比如,行政管理需要的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较好的沟通、表达、整理等能力;市场策划需要的不仅是市场营销的知识,还需要组织协调、沟通、策划、调查分析等能力;产品研发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消费者研究、团队协作等能力。

若只学好专业知识,就业将变得很尴尬。有一位中文系的毕业生,专业学习排名第一,后来去应聘中学的语文老师,满怀信心求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他缺乏教学的能力。

专业知识只是职业能力的冰山一角,优秀的技能和品质,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沉淀。

2.时代变化非常快,技能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有一些行业正在慢慢消失,也有一些行业刚刚出现。手工裁缝变成了稀有职业,电报员也几乎消失了。随着电子信息化产业、机械化产业以及通讯业的发展,需要体力劳动的行业越来越少,传统的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若干年很可能会被电脑所取代,传统的店铺陷入危机,银行的柜台都可能会越来越少。《New Job,New You》一书的作者莱维特(Alexandra Levit)说:“你不能坐在那里等着别人告诉你你的行业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对此,你必须要主动。”该书还推测百货商店、半导体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邮政服务、印刷业、服装裁剪业、报纸出版业、有线通讯等行业都会快速缩减,这也意味着,如果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不作出快速应对或者转型,最后面临的就可能是失业。其实,人类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转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快速学习和适应。

3.师徒制和在线学习都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四年太久了

只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四年。另外,现在的在线课程很多,网络学习已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网络完全可以学到最新的课程和技能。最近一个学生因为挂科积欠学分而面临退学。我问他如何打算,他说去学编程。其实自学编程,半年时间就能搞定。但大学四年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编程的知识和技术,更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所锻炼出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语言环境里学。大学里专业的学习应该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才能更加实用。读大学也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并不是你最终的目标

就业需要五个层次的能力:体力、知识、技能、资源和天赋。说实话,只要有好的体力就能找到工作,可是你读了四年大学,就为了拿着微薄的工资活在社会的底层吗?

如果大学生都只按照就业的要求和标准去选择知识学习和行为训练,那么这种功利主义的学习思维必然会将自己变成一个“单薄”的人——表面上拥有了胜任工作的能力,但缺乏恒久和超越的能力。

我带过一个公益团队,做的是农村支持项目,参加了谷歌公司的公益项目大赛。一开始,我们头脑风暴了半天,最终达成一致:我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是自己的专业——食品营养和安全。于是围绕这个,大家设计了“营养快车道”项目,帮助实施地居民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日常饮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这个项目最后在全国6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项目资金。

这个项目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本身也很实用。从一开始设计,不断修正,到最后的实施,大家学到了如何根据要求设计项目,怎样创新并可行,如何体现自己对项目的掌控能力。后来我惊喜地发现,团队的成员后来发展都很好。

如果认真对照,不难看出,以上的经历其实就是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进化过程。从发展个人优势,到获得他人认可,最后取得成功,这才是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

真正的工作能力与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关系不大,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除了学校,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从他出生那天就殚精竭虑,权衡选择。整个社会氛围促使学校不得不更好地调整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但大学不同于一般职业学校。有的职业学校就业率会高于大学,学生就业也更容易。但这不意味着大学应该趋同。大学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够超越不断波动的社会需求变化,探究长期影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更多的是坚持教育和学术的规律,引领社会发展,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进行重构。

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勇于承担责任,不要陷入为追求目标而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要更多地吸收多元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学会观察世界和社会,拥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努力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拥有就业能力。

读完大学当然要工作,但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学校应该有信心,四年读完,学生足以走上社会。学生也要有信心,你的才华经过四年的锤炼,足够撑起你的梦想。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谈到就业,并不是所有学习好的同学都能找到好工作,有的同学往往期望太高,或是决策困难,或是职业定位模糊。如果这些同学只为考试而学习,就会更糟。

我大学时的好朋友,他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提不起什么兴趣,成绩也一直不好。不过,他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两年后他北上创业,发展也很不错。

我特别欣赏的是他身上的几个特质:(1)再怎么玩都要看书,所以他经常去图书馆,床头总是有书;(2)喜欢交朋友,谈过恋爱,有了死党,经常和朋友探讨一些社会热点和身边的校园故事。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就有了N个思想。(3)大学里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有担当,负责任,对班里的事情尽心尽力。他卖过书,做过代理,办过社团。在大学里,他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在我眼里是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不愁未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成绩差的学生反而过得更好。思想的力量极其深远,甚至让你鹤立鸡群。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

大学之大不在楼宇,而在大师之大。

那么什么是大师?大师应该是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甚至独树一帜的人。

我的老师曾经传输给我这样一个观点——所有的垃圾,都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比如,当时大家的认知是“果皮是垃圾”。后来我做香蕉皮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于是每天有很多同学来我的实验室吃香蕉,留下香蕉皮,因为我只要皮。

这样的观念也影响到我的人际交往,促使我总是倾向于去看人们的优势,让我觉得每个人来这个世界都有他的使命,要学会利用自己的天赋。因此我总是感恩身边的人,人缘也因此变得更好。

我的这位老师是有思想的,十几年前,他的观点影响了很多人,也包括我。

当然,在读大学的时间里,我还遇到了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让我喜欢课堂,喜欢研究,喜欢生活,喜欢思考。

互联网时代,知识随处可见,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但人类更需要的是未知。好的老师应该驱使学生更多地去追寻未知。

19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名学生,身为学校的校报记者,接到了采访爱因斯坦的任务。刚好这个学生是物理系的,接到这个任务,他极其兴奋。他看完了所有爱因斯坦的访谈,发现所有问题都不是真正懂得科学的人问出来的。他决定要问一个真正专业的问题,去探寻爱因斯坦真正的智慧。他在图书馆秉烛夜读,那天凌晨,突然灵感来袭,他想好了要问的问题。

第二天,他如约去找爱因斯坦。当门打开,爱因斯坦就站在他面前,和照片差不多,有一个爆炸头,穿着睡衣,穿着一双羊毛拖鞋踩在卡其色的地毯上。爱因斯坦左手拿着烟斗,冲他点点头,示意他进去。这个学生跟他一起走过走廊,进入客厅,整个房间弥漫着神奇的咖啡和烟草混合的味道。

爱因斯坦坐下后,学生问:“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您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

爱因斯坦闭着眼睛,认真地思考着。大概过了15分钟,爱因斯坦看着学生,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学生知道他有答案了。

爱因斯坦说:“年轻人,如果真有什么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学生说:“爱因斯坦先生,这难道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吗?”

爱因斯坦说:“不,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把人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寻找联系、创造连接,发明能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的东西。”

学生得到了答案。他轻轻起身,穿过长廊,把门带上。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这场问答,爱因斯坦的答案影响了很多人。

年轻人需要这样的思想熏陶和浸润,然后以正确的姿态拥抱未来。

2014年,北大的宣传片《星空日记》一度火热。片子主要介绍了一个出身贫寒、梦想学天文的年轻人在北大求学的故事。因为一直被人嘲笑,所以他自己也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摇摆。在外人看来,他所学的经济学是多么好的专业——就业好,社会需求大,社会地位也高,为什么要去学天文专业呢?后来他在旁听天文学的课程时,遇到一个教授,教授告诉他:“别人的声音不重要,自己的目标才重要。”多次的交流让他更加坚定,而老师也给了他可行的实施途径。于是他一边学经济一边学天文,终而两成。

这看起来就是一个狗血的励志故事,不过,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的确很多。不追求就什么都没有,追求了起码可能会有。

大学里,拥有一些有思想的老师和朋友,会让自己更加接近梦想。

诚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读大学要拥有三种精神

你还记得你的校训吗?赶紧读一遍!

校训是几乎所有读了大学的人都会记得的东西。大学的校训由来已久,从秦汉儒学到唐宋书院,类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展示了我国历代大学的教育智慧和理念。这样的文本范式逐步标示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就成了校训,成为每所大学的育人之纲和价值取向。

曾有人将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学校训、大学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德”“学”“行”“实”“新”“济世”“强”“真、善、美”“诚朴勤仁”九个关键词是最常被大学校训所提及的。在这些关键词中,“学”的出现次数最高,为56次;其次为“德”,出现35次;再次为“实”“诚”“朴”“勤”“仁”“行”“新”。

不难看出,大多校训都会指向:要有创造精神,要有批判精神,要有社会责任感。校训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人文氛围,树立办学理念,倡导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当你真正拥有了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责任精神,也就成了真正的栋梁之才,何愁立业和立身。

1.责任精神

责任是一种能力,而又远胜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质。

责任就是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尽量做好,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责任就是看到街边老人摔倒,鼓起勇气搭了把手;责任就是当所有人都没空,而有件事情又必须有人去做的时候,你站出来选择承担。

责任决定了一个人的长远成功,它超越了头脑和社交,它是一种努力和担当,是使得事情的结果变得更加积极的意识。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爱因斯坦的回答,如果科学家在促进事情更积极的发展,那么他们就会发明创造有利于人类的产品;如果他们更多处于利己的考虑,那么就可能会在利益的诱导下制造障碍或伤害。

大学里很多成绩不错的同学后来发展得没那么突出,反而是那些成绩排在中间的人会更好一些。究其原因,后者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关乎集体的事情,而不只是做好了自己。做好自己是本分,促进集体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才是更大的责任体现。

大学里开展了很多关于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的活动,如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集体募捐等,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责任的内涵呢?拥有责任精神,于人于己都有好处。于人,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帮助,至少经常渴求帮助;于己,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会“连接”更多的人,自然就会连接更多的资源。

当然,要承担责任,要促进事情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帮助更多的人,就需要有更大的能力,而并不能只靠热情。所以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也会不断被激励,自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往往成大事者,都体现了很好的责任精神。

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2.批判精神

大学与中学、职业学校的区别是什么?中学更多的是熟悉、理解和运用知识,反复训练,能做到机械化输出,高考就能成功,多为知识的熟能生巧。职业学校则更倾向于技能训练,多为技能的熟能生巧。而大学离不开思维,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维,即:对原有知识和普遍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同时科学分析,对问题提出有建设性、有创造性的解释或者对策。

批判的英语单词“critical”发源于希腊语kriticos和kriterion,含义为“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的第一个模型是“苏格拉底方法”或“助产术”——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质疑。

20世纪70年代,批判性思维课程首先在北美兴起,许多大学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批判性思维。2003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相关课程。随着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越来越成为国际教育的核心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观念与行动》,其中第一条就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态度”视为高等教育培训和研究的使命之一。

不过,现在开设此课的高校仍然不多,这也经常被国外高校诟病,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说:“中国学生缺乏广度跨学科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美国时代周刊甚至认为:“中国不能创造任何事物。”

当然,大家都知道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

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当年兄弟二人看到小鸟飞行,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飞行与翅膀是分不开的,翅膀可以用什么替代呢?莱特兄弟因此受到很大启发。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当年他见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就对此事产生了好奇,别人都觉得司空见惯,并无特别。他看到蒸汽把水壶盖顶开,把壶盖放回去但很快又被顶开了,就问他的祖母。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瓦特继续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祖母不耐烦,说道:“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他没有等到长大,而是经常蹲在火炉旁细细观察,后来发现是壶里的水蒸气起了作用,在推动壶盖跳动。后来,他多次验证,就有了蒸汽机以及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上都是好奇以及对现有解释的合理批判。乔布斯总是对现有产品批判分析,并自问:“是否可以生产出更好的产品?”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苹果手机,改变了世界。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读大学要有怀疑和批判性思维,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和知识存储,便与高中没有太大差别。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如何更好地提出疑问?我想疑问和批判应该不是质疑和批斗,而是科学分析和猜想。胡适先生曾说过:“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这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如果毫无根据,就是遐想。所以真正的怀疑是责任的体现,是想着改变,是促进事物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提出任何怀疑,都应当有根有据,有分析和论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理性对话的平台。

有个著名的小故事,苏格拉底在一次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个同学举手说:“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走了一圈,大部分同学都说自己闻到了苹果香味。但有个同学一直没有举手。苏格拉底走过去问道:“你什么味道都没有闻到吗?”这个学生答道:“我没有闻到任何味道。”苏格拉底在课堂上大声宣布:“他是正确的,苹果是假的,没有味道。”这个学生便是后来大家熟知的柏拉图。

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需要好奇和怀疑。好奇是为了发现可能,怀疑是为了找到更好的。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了毕业生演讲,其中最打动我的就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人应当保持饥饿,这里指的不是肚皮。坚持求知的人生便是智慧的人生,坚持追求的人便是智慧的人。

工作永远有一部分是那么重复和枯燥。比如,每天重复同样的演讲内容10次、刷盘子200个、检验产品300个……单就这些工作内容来说,恐怕很少有人甘之如饴。还有些工作,就算喜欢,重复多了也会厌倦,所以不要轻易抱怨那些职业倦怠的人,其实他自己本人也不好受。生活也是如此,大部分人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模式。

面对这些,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转换工作,而是在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角度。只有热爱生活,生活才有可能真正热爱你。

最后,对自己三问:

是否存在问题和不足?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到底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3.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批判精神更进一个层次的精神。

创造改变了世界,十几年前,我用书信和家里交流,汇报我在学校的情况。而今,可以在微信里相互问候,视频联络,这就是创造,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这里要向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爵士致敬。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里看书,忽然一个学生敲门,想和我聊聊创业挑战杯的事情。我一听“创业”二字马上兴奋起来,犹如慵懒的午后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

学生落座后,和我兴致勃勃地聊了他的项目,想邀请我来担任指导老师。他的项目主要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和分类的问题。目前广州市的垃圾要求分成四类:(1)可回收物应当交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2)有害垃圾应当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点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3)餐厨垃圾应当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4)其他垃圾应当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从管理和要求的角度没有太大问题,也十分必要。但从现实的运行来看,基本很难操作。比如我家的小区,以前在垃圾存放点放了四个桶,就是按照上面的要求排列的。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加上当时垃圾分类的持续宣传,大家也会配合。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大家都是朝一个桶里扔,也就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个。如果满了,后面的人就会再扔入相对近的那个,大家根本不会去按照标准和要求分类。过了一段时间后,连桶上的使用说明书都不见了,就算大家想分类也不现实了。

其实,想想也确实挺难的。如果要分四类的话,每天每个家庭拿着四个袋子出门丢垃圾,一手两个袋子,家里也得放四个桶,不现实。这位同学接下来详细讲了他们将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他说,引入积分奖励的措施和机制,重新设计垃圾桶,然后安装相关系统来统计积分。放两个桶即可,回收有害(如红桶)和无害(绿桶)。当然按要求做才会得到积分,前期的正确分类还需要有人进行监督。时间长了大家的认知就被强化了,在积分的刺激下也更容易让认知变成行动,最后形成习惯。如果大家看到红的就知道有害,看到绿的就知道无害,如此,不仅丢垃圾成习惯,主动分类也会成了习惯。

我听完,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一个大学生能对城市垃圾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实属难得,这不仅体现了创造精神,也体现了责任精神。于是我给了些建议,并同意指导。

不管这个项目能不能获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是值得称赞的。这件事过去三个月后,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类的奖项。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青蒿素,最终征服了疟疾这种疾病。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没有杰出人才。”如果认真分析,自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有15个是1951年以前大学毕业的。现代大学的教育需要反思,如何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made in China”如何早日变成“made by China”?有时候,我们不能怪路上跑的都是国外品牌的车子,手里拿着多为国外品牌的手机,很多人心里早就贴上了坚实的标签,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产品的确跟不上。商家经常把爱国、民族和消费捆绑在一起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也是早早认输的表现。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也始终在期待新的事物。比如选秀节目,当年第一个选秀节目《超级女生》火爆异常。几年后,观众也不买账了。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只认声音,不认长相,的确又火了一把。后来草根没的炒了,有了《我是歌手》,让明星PK。再后来的《蒙面歌王》,只听声音更过瘾。综艺节目的发展,核心也在于求变。

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创造精神呢?这里举个足球的例子,当然我不是说中国国家队,我说的是发电足球。2010年,23岁的华裔女孩林佳逸(Jessica Lin)发明了足电球(soccket),并被选为2010年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 Scinece)十大最劲爆产品之一,受到欧美市场瞩目。这个足电球和一般足球差不多,只是外面镶有插座,重量约5盎司,内部为一小型发电机,借足球的运作捕捉和储藏能源,足球表面的插座方便台灯或其他电器使用,每踢15分钟可点亮3个小时LED台灯。

这是林佳逸大四的时候想出来的点子,她当时就读于哈佛大学,经常到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工作实习。当地的孩子非常喜欢踢球,让她印象深刻。但是经常缺电,对于20亿的非洲人民来说是个非常大的生活障碍。时间长了,她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有电用、能看书?可不可以让孩子们踢足球的同时能产生电能?带着这些疑问,她回到哈佛咨询了她的老师,老师对她的想法大加赞赏。于是她和其他三名同学携手研发,后来便有了电足球。

林佳逸在哈佛主修政府学(Government),但是她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很高,选修了环境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课程,虽然她知道这并不是她的长处,但她想的是多给自己一些知识,激发更多的可能。

创造并不是易事,但林佳逸以及更多的创新人士告诉我们,创造需要: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因为想着改变,想着利民,这是最重要的源动力;

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当代的创新和创造需要更多的知识交叉和学科碰撞,往往灵感都来源于交叉的领域和学科;

永远专注,就是永远对最新的成果和研究提出怀疑和批判,才能有更加深远创造的可能。

雨果说过,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读大学,学习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会创造才是王道。没努力过,为什么说自己不行

上了大学后,大多数人都渴望快速成长。有的人参加班委竞选,有的人加入学生会,有的人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也有的人被忽悠,参加了所谓速成的培训班。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成长。学生们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大家可能都是当时中学里的佼佼者,但来到大学后才发现,有的人钢琴好厉害——九级;有的人篮球很棒——没多久就被校队拉走;有的人口才很棒——学院迎新晚会做主持……原来身边卧虎藏龙。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心态和习惯,就是和别人比较。比较实属正常,有时也会激发自己的斗志和动力。但比较一定要有边界,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厉害。无需嫉妒厉害的人,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别人厉害的背后是什么,比如钢琴九级的人可能六岁就开始练了,篮球厉害的人可能从小就喜欢并坚持打球,做主持的人可能中学就在学习演讲了……

所以,在大学里要学会和自己“较劲”,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用今天和昨天比较;要学会不断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也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若自己能从内打破,能体验到成长和蜕变的感觉,你就会感受到重生和突破。

大学里如何更好地成长呢?

下面是一位学生给我的来信,他学的是化工专业,当时他正在读大四。

大一我有点自闭,不太合群,所以我就想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大一暑假独自一人去上海打工,在一家台球俱乐部做了两个月暑假工,有了很多的体会,期间用自己的工资观看了世博会。第一次外出工作长了我的见识,磨炼了我的心态。

大二开始我在武汉青禾个性婚纱馆工作,我们这行叫“蜜蜂”,应该算销售助理的职位,就是周末在光谷广场用三到五分种把一对情侣打动,请他们到店里去观摩,然后店里的客服便和他们谈谈,尽量让要拍婚纱照的新人选在我们店。其中的辛苦我就不说了,这行我干了两年,慢慢的业绩不断提升,公司领导也越来越重视我,经常带领公司“蜜蜂”参加大型婚展活动,去年还去了北京参加活动。总的来说,这两年我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自我激励,学会和人沟通,也有了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大二开始我就没找家里要过生活费,都是自己在外挣钱,但这不是我要走的从业路线。

大三期间,我开始跟随学校一个知名教授进行实验项目,作为从本学院5000名本科生中选出的三位之一,在他的实验室担任实验助理,负责药品和仪器的采购和管理,同时开展自己的课题,虽然不是研究生,但是导师一直把我当研究生培养,我也一直在努力学习,想边找工作边做课题到毕业,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也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大学经历,我不知道这样的经历算不算锻炼,但是我在大学期间成长了很多,最少,现在的我自信,与人沟通没有问题,做事也慢慢沉下心来!

我的目标是在十年内达到月薪两万,现在我也在为就业做准备,招聘会也跑了几趟,如果我从事销售的话,有什么建议?我主要还是想往化工方面的技术类销售或者是电子商务的销售发展,前者是我的本行,后者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我对互联网也很感兴趣,但我对这两行都不了解。

从以上的经历不难看出,这个学生的学习和专业能力应该不错,能够在5000人当中被选中。同时,他参加了职场的锻炼,提升了自身能力。这也使他最后就业时目标相对明确,对自己的优势也基本清晰。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大学过得很充实也很有动力,最后就业自然很好。我曾经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有意思的统计分析,那些有想法,善于思考,同时就业找到不错工作的人,大多在学校里都过得不轻松,闲不住,过得充实,看到自己在成长,尽管有时累甚至很苦,但始终还是在坚持着,其中有三件事情都坚持在做——读书、阅人、实践。

如果在已经毕业或者快毕业的人群中去调查他们大学遗憾的事情,很多人都会说:

——没好好读书(是读书)

——没好好谈一次恋爱(是与人相处,阅人)

——没有来一场远行(是实践)

——没有过六级(是读书)

——没有多交几个朋友(是与人相处,阅人)

——没有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是实践)

当然,再后悔也无法重来,但正所谓前车之鉴,这对于后人来说非常值得借鉴。大学里成长的三种路径无外乎:读书、阅人、实践。

1.读书,向书本学习

大学里有图书馆,藏书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基本想读完所有的书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大学生借书不超过十本,甚至有的只是借了,从来没翻过,到期又还回去了。

书是一扇窗,写书的人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对科学的认识等呈现给大家,就算没有经历过,也能给你带来知识和感悟。

好的知识结构是成长的基础。哈佛大学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迄今,在学术界仍是美国生产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共有80多名讲师或毕业生。它还培养出众多的世界级学术大师、思想家、文学家,如拉尔·爱默生、亨利·梭罗、查尔斯·皮尔士等。我国近代许多著名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等。此外,哈佛的毕业生中还产生了8位美国总统,19位其他国家和地区领导人,众多的国会议员、政府部长以及大公司财团总裁。

这么多杰出人才的培养,与哈佛大学的师资、硬件条件、环境、培养理念、学术成就等都有关系,当然还与课程设置密不可分。哈佛大学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础课程,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毛细血管。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社会分析。道德推理所给的课程包括:《民主与平等》《正义》《国际关系与伦理》《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儒家人文主义》《有神论与道德观念》《自我,自由与存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比较宗教论理》《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现代政治哲学史》。

科学所给课程包括:《光与物质的性质》《空气》《宇宙中的物质》《观察太阳与恒星》《时间》《爱因斯坦革命》《环境的风险与灾难》《现实中的物理》《宇宙联系》《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看不见的世界》《科技与公共政策、能源、环境与工业发展》《作为行星现象的生命》。

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把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到了更复杂的路上,也不会迷路。此外,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如《人的进化》《翅膀的进化》《细菌的历史》《象棋与数学》《DNA简史》《怎样读中国的诗歌》《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烟草的历史》《心理学实验的兴起》等。

对于求知欲强的人,以上课程就如一场美食之旅,也好比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到了巨大的图书馆,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以上课程其实就是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甚至生活提供便利和豁达。

读书是获取知识最物美价廉也最容易的途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国民的读书和藏书量却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美国每年人均读书50本,日本40本。而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到5本。

世界上每年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约55本。若你到莫斯科,在地铁车厢里到处会看到乘客埋头看书,在菜市场买菜排队的人也会在等待的时间拿出包里的书。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一辈子的事情。

再说法国,他们在中学的教材中列入哲学知识,促使学生及早进行思辨的训练,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法国传统书店密度很高,读书氛围很浓。英国人读书习惯也很好,无论是公共汽车还是地铁上,随处可见读书的人的身影。再反观我国,公交车上、地铁上,到处都是看手机的低头族。

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能让你变得更加有深度、有修养、有智慧、有谋略,是花几十块钱买下别人一生的智慧和人生经验。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适合阅读的阶段。这个阶段不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以后就很难练就了。

至于如何读书,后面章节再详细解读。

2.阅人,就是向优秀的人学习

2013年,我在天津大学听办公室的一位女老师提及过真人图书馆的活动。

这个活动起源于丹麦,当时丹麦五位年轻人创立了“停止暴力组织”,2000年受邀参加丹麦罗斯基德音乐节,在现场举办了真人图书馆活动,即现场借75本真人书与观众互动。

后来,真人图书馆活动渐渐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墨西哥、泰国等地。2009年3月18日,国内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尝试。《论语·述而》提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真人图书馆,从别人那里学习好的,若看到不好的就反省自己。

大学生要创立是自己的真人图书馆,将自己想要沟通的人放进去。

老师是学生可以直接学习的对象,他们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直接,也很深远。我读大学时,所在学院和系里没有大师,所以没有机会和大师近距离沟通,只好去听其他学院院士和名师的课程。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听过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长江学者的感恩课程。之前听过很多类似的讲座,但有印象和启发的很少。这位老师从一支铅笔的由来讲到了铅笔生产的复杂过程和价值投入,并关联到一个生命的由来和价值,从而启发大家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感恩那些生命中帮助过自己的人。

那次讲座后,我回去立刻和自己的好友和同学转述了这个一支铅笔的故事。我的感恩之心也从那时开始有点泛滥,这就是大师和名师的意义。后来只要有好的讲座,我就会主动去听,甚至不惜翻墙去隔壁学校。

以上接触停留在表面,要想更加直接和深入地沟通,就需要走进他的世界。

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科学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人进取,催人奋进。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一个人的水平是他最亲近的五个人的平均水平。在大学里,有的宿舍集体打游戏,沉迷其中,这样的宿舍成绩都不好,集体活动也不怎么参加,就算刚进入大学时很优秀,但经过整个宿舍的熏染,也可能成为“游戏哥哥”;有的宿舍学习氛围浓厚,经常积极探讨问题,每个人成绩都不错,后来六个人有五个读了研究生,还有一个出国留学了。

我有个学生很少待在宿舍,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研究英语,要么在翻译,要么在新东方上课,要么自己看英语材料。他大多时间都与说英语的人在一起,现在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所以,我在讲座中多次讲到,不要只在宿舍待着,不要总在班里待着,不要总在系里待着。否则,白天上课在一起,晚上睡觉在一起,你的格局也局限在这个宿舍的水平了。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评“党员宿舍”“读研宿舍”“学习标兵宿舍”“科创模范宿舍”等,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宿舍环境,又想有更好的成长,就要走出去,找优秀的人。

3.实践,能力提升之道

有书看,有知识吸收,有人一起进步,但如果没有行动,那么就是“纸上谈兵”。

大学生实践的渠道很多,有学生会,有各类社团,有社会实践,有社会调查,有志愿服务,有实习,有兼职,等等。

如果连社团都混不好,以后如何做管理;如果连数据分析都不会,以后如何做市场分析;如果连活动主办都没做过,凭什么进传媒界;如果从来不练习写作,凭什么说自己文笔不错。有人问:“如果你的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入水中,你应该先救谁?”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你压根不会游泳呢?有救人的热情,但没有救人的本领,游泳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