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 中级会计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02:00:59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 中级会计实务

2017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 中级会计实务试读:

前言

组织编写本书的初衷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又称“会计职称考试”)是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制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三门考试科目之一,考查企业主要业务事项的实务处理及非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知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关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并能运用职业判断处理会计调整事项,且具备从大量会计信息中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由于参加该考试的考生大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对于面广量大的知识点,难以抓住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加上缺少对考试环境的认识与了解,往往应考压力较大,而且历年考试通过率也较低。因此,为了配合各省(市)开展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帮助广大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复习要点与复习方法,熟悉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培训及高校会计行业专家,在深入研究与剖析历年考题和总结多年考试辅导经验的基础上,以最新考试大纲为蓝本,以各考点和考试重点为主线,采用“知识讲解+考情分析+例题剖析+光盘题库”的学习模式,精心编写了本书。本书能给考生带来的帮助

1.紧扣考试大纲,明确复习要点,减少复习时间

本书以新版考试大纲为依据,深入研究了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在全面覆盖和对应考试大纲各考点的基础上分章进行讲解,不仅有清晰的知识结构,而且准确地对各考点进行考情分析,归纳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考生抓住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2.详细讲解大量真题和例题,揭示命题规律,点拨应试技巧

在对各考点的讲解过程中结合不同类型的考试题型,配有丰富的历年考试真题和典型例题讲解,并同步给出答案和解析,考生不仅能通过题解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熟悉各种考试题型的解题思路与命题特点,提高应试能力。

3.讲解浅显易懂,配有相关图示和举例,一看就懂

本科目考试本身难度较高,其知识点的逻辑性较强,考虑到枯燥的文字不便于理解,以及部分考生接触会计行业的时间不长,会计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因而本书结合新手学习会计的特点,尽量做到语言描述清楚、浅显,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示意图、表格和贴近工作的实例等,让考生一看就懂。

4.提供特色小栏目,掌握命题规律,提高应试技能

书中提供“专家课堂”“考场点拨”和“知识链接”3个特色小栏目。其中,“专家课堂”栏目主要总结学习方法归纳学习重点;“考场点拨”栏目主要剖析各知识点的出题规律并给出应对策略;“知识链接”栏目主要对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或相关概念做进一步说明。

5.各章末提供自测练习题,考生可反复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在每章最后,按该章考点所涉及的不同题型提供同步强化自测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是根据其对应考点在考试中的命题类型及方式精心设计的,其参考答案在本书附录中提供。考生通过自测练习题,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点,还可进一步掌握考试重点,并能对其他类似考题做到举一反三。

6.配套题库版光盘,无纸化实战演练,复习更高效

本书配套光盘主要提供“同步练习”“题型精练”“模拟考场”等板块。其中,“模拟考场”板块完全模拟真实无纸化考试环境,能将考生“提前”带入考场。光盘中的所有试题均是精心挑选的历年真题和专家编制的预测题,全部有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能有效地帮助考生在模拟演练中熟悉答题思路,明确考查重点,突破复习难点。怎样使用本书

为了您更好地使用本书,建议阅读以下几点小提示。

充分了解考试要求,明确复习思路。建议考生先仔细阅读“考纲分析与应考策略”,充分了解考查的知识点,弄清考试重点,掌握复习方法,了解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抓住考试重点,有的放矢。不主张考生采用题海战术,因为并不是练习题做得越多就越好。考试是随机抽题,考题的形式千变万化,但考查的重点与方式基本不变。因此,考生应注意对各种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全面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这样在复习时才能抓住重点,掌握解题要领,以不变应万变。

将教材与配套光盘结合使用,更利于复习。建议考生将复习精力和大部分时间放在每章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和熟悉的考点上,然后通过配套光盘提供的模拟考试系统进行反复练习,不仅能熟悉考试环境,还能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以便结合教材上的讲解查漏补缺。作者团队

除了本书编委会成员外,参与本书资料收集整理、部分章节编写、校对、排版、光盘制作等工作的人员有:丘青云、肖庆、李秋菊、黄晓宇、蔡长兵、牟春花、张倩、李凤、熊春、蔡飓、高志清、谢理洋、郭三霞、王春霞、孙红梅、杨玉梅、李天国、李月婷等。

尽管在本书的编写与出版过程中编者精益求精,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联系邮箱是:muguiling@ptpress.com.cn。

最后,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过不了的考试,衷心祝愿所有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编者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一、考情简介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指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分为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其中会计师为中级职务,要取得会计师会计职务的任职资格,必须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资格考试,通过会计中级资格考试的合格者,颁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范围有效。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全国会计考办)每年都将修订印发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用于当前年度考试。(一)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共有3科,分别为:(1)“经济法”;(2)“中级会计实务”;(3)“财务管理”。

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二)考试形式

2017年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全部采用无纸化试点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试点的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考试时间与原来的纸质考试完全相同。就试题内容而言,无纸化考试与原来纸笔考试的考查重点基本一致,同时,有些试题可能也会有交叉。无纸化考试与纸笔考试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纸化考试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即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需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同时,试题的顺序是随机抽取的。(三)考试题型“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3个科目考试题型(含无纸化考试)具体如下。(1)“经济法”科目包含5种题型,分别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2)“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包含5种题型,分别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3)“财务管理”科目包含5种题型,分别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四)考试时间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月,考试时间为每年的9月。

2017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为2017年9月9日~10日,各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表所示。(五)考试注意事项

针对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还有以下几点考试注意事项。(1)中级会计资格考试采用全国统一的考试考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考试时间。(2)针对以往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开展无纸化的情况来看,中级会计资格的无纸化考试方式未来抽题可能同样具有随机性,即各位考生考试时的试题不尽相同,其考查的重点与难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在复习时应尽量对考纲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当然,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有主次、重难点之分,因此,考生若能正确把握各科目的重点与难点,对顺利通过考试也有一定的帮助。(3)中级资格无纸化考试不仅有客观题,还有主观题。因此,考生在中级资格考试过程中需要在考试系统中进行一些文字录入的操作,考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汉字录入技能,这可以通过考前训练方式来掌握。(4)任何考试都具有一定时效性,本着对考试负责的态度,建议考生随时关注考试最新动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各地考生可登录自己所在地的财政局官方网站查询。二、考纲分析“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为如下二十二个部分(考试大纲详细内容可参见本书配套光盘)。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存货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 资产减值

第九章 金融资产

第十章 股份支付

第十一章 负债及借款费用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第十四章 收入

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第十六章 所得税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一)重点难点分析

在考试大纲要求的二十二章内容中,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为考试重点;第十六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的内容较难理解,需多次通读并多加练习;最后两章内容较少,且分值不大,考生了解基本知识即可,不必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

各章考核要点与题型如下表所示。续表(二)内容结构分析

从内容结构上来说,“中级会计实务”讲解的是企业或非企业组织常见会计事项的具体处理,主要可分为六大部分。(1)总论。总论为全书的理论依据,包括一个会计目标、四个基本假设、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2)资产要素的确认、计量。该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九章的内容,一般根据相关资产的来龙去脉(取得、使用、减值和处置)讲述各个阶段分别进行的会计处理。(3)负债要素的确认、计量。该部分包括第十章至第十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述相关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涉及实际利率法、最佳估计数等)。(4)收入、费用要素的确认、计量。该部分包括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不同销售形式下收入的确认时点与计量、取得政府补助的利得确认时点和金额、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的计算。(5)报表及调整事项。该部分包括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的内容,主要讲述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外币折算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会计报表的调整。(6)非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该部分包括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二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三、学习方法

掌握一些合理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对于学习时间有限的考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没有一种学习方法适合所有人,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搜集信息,制订计划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全国性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评分标准等,在考前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如下。(1)考试报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现在离考试还有多少天?是否来得及复习应考?(2)各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大纲)与往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大变化?变化在哪里?(3)考试形式有无变化?(4)考试的题型有哪些?各类题型大致占多少分?(5)有哪些考试资料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能否找到前几年的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以上信息可以通过本地财政局官方网站或该考试指定报名网站了解,或通过往年的考试真题来分析获取。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可以通看一遍教材,再根据以往经验,做一些往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查漏补缺,重点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强化;没有基础的考生,最好能参加培训班进行学习,通过有经验的老师的讲解去把握各科重点,解析难点,分析考题,了解命题的思路,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二)精读教材,系统学习

教材是考试大纲的具体体现,考试的命题范围、命题依据一般都不会超出教材,无论考试试题怎么变化,大部分的试题都出自教材。因此,对教材进行反复通读、精读是复习的重要方法。

一般来说,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对教材进行3遍以上的通读。第一遍通读的目的是对教材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找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及疑点;第二遍是精读,即逐章阅读,理解有关知识点,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第三遍是快读,跳过已经掌握的内容,查漏补缺。

精读时,要认真做好笔记,各章节内容哪些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应该熟悉,哪些要重点掌握、熟练精通,通过精读应该了然于胸。(三)归纳总结,注重实际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通读教材以及进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法、综合分析法等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再对结论进行适当的记忆。

在复习的过程中,尽量将教材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做一些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习题,特别是综合题,注重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对涉及的相关章节的知识进行回顾、查缺补漏;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全真模拟,反复练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做一些试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什么地方没有学习到,什么地方掌握得还不好,什么地方不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合理调整复习时间和内容。

往年考试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之一。通过做往年试题,可以尽快地掌握重要知识点,了解考试的出题点和侧重点,找到真正考试的感觉。历年试题的重复率较高,今年考过了,明年还可能会考。除此之外,适当做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也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本书在逐一讲解各考点的过程中,还以近3年的考试真题以及由相关专家编写的模拟题为例进行剖析,学习时可以详加揣摩。

对于试题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提倡无休止的题海战术,更不支持采取“背题”的方法。除了对往年真题进行练习外,可以使用本书配套光盘中的试题系统进行模拟练习,其中的试题大多来自于历年考试的真题以及由相关专家编写的质量比较高的模拟试题。(2)练习做题时,给自己限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最好跟考试时间一致。限时做题,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有利于在考场上充分发挥。(3)对于做错的题目,不要仅限于知道正确答案,还应努力寻找原因:考点是什么?自己对这个考点是不是学习不够?怎样去着手解决此类问题?经常存在的误区是什么?找到原因后,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4)对于参加无纸化试点考试的考生来说,可以通过本书配套光盘中的“模拟考场”加以练习,该模拟考场完全模拟了无纸化考试的答题方式和考试时间等,考生可以提前熟悉无纸化考试方式,做好考前准备。四、应试技巧

掌握一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和技巧,可以在考试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一)考前准备要充分

采用纸笔方式考试的,其中客观题部分采用计算机阅卷,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答案,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简答题和综合题这类主观题,要求考生用黑、蓝黑、蓝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但是实行网上评卷(将答案扫描成图片,阅卷老师在计算机屏幕上评分)的地区,要求考生必须使用0.5~0.7mm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否则将影响扫描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考生的成绩。

考前除了应先找好考试场地的位置和路线外,考试时还必须带上身份证、准考证,以及钢笔(或签字笔)、计算器、2B铅笔和橡皮擦等文具,为避免出现意外,考生最好携带双份文具。

采用无纸化考试的,客观题部分通过单击鼠标直接在屏幕上选择正确的答案,主观题部分则通过键盘在指定区域输入答案。同时采用无纸化考试的,在正式答题前一般会显示有相应的考场须知,其中会对答题方法等使用说明进行详细介绍,考生应注意仔细阅读。(二)答题方法与技巧

不论什么考试,有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了解并合理应用的。

1.先易后难地做题

在发放试卷之后,正式答题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间隙。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浏览一遍试题,全面了解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等问题,然后大致计划答题时间,即第一遍做题用多少时间,第二遍用多少时间,最后留多少时间来检查等。除此之外,采用纸笔作答的考生还应注意预留适当的时间来填涂答题卡。

一般来说,对一套试题,应采用“先易后难”的做题总原则,将考试过程分成做简单题、攻克难题和检查3个步骤来进行。

当阅读一道题时,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看出该题的做法,或者即使能看出该题的做法,但是解题非常麻烦,需要的步骤多、时间长,即可以先不做该题,对该题做一下标记即跳过。

第一遍剩下的题目往往需要仔细分析和思考,有的题目甚至还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陷于某道题上的时间较长,无法进行下去,千万注意应暂时放弃该题,不要在一道题上花掉过多时间。

在考试最后尽量安排时间来做检查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还存在拿不准的题,最好不要改变答案,因为往往第一感觉的正确性更大。

2.看清题目,领会题目的考查意图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再寻求最佳答案。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如果一看到一个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就立下决断,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很可能会丢掉不该丢掉的分。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项都可能具有迷惑性,然而,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因此,建议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项,然后再进行选择。

例如下面这道题。

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融资费用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2016年真题·单选题)

A.股票发行费用

B.长期借款的手续费

C.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

D.溢价发行债券的利息调整

做该题时,应注意题干中“不属于”三个字,一些粗心大意的考生容易看成“属于”,导致错选答案。本题中,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选项A,股票发行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其应递减资本公积。

3.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复习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出现。碰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惊慌失措,题目的难度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自己不会做,别人同样可能不会做。

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题目,先看清题目的评分要求,如未注明做错要倒扣分数,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还有答对的可能。对于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与该题目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或公式答上,判分时或许可以得到一点要点分或步骤分。(三)各题型答题技巧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考试的成绩,甚至考出高分。下面将针对“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题型(依据2013年考试)介绍相应的答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单选题,15题,15分)

顾名思义,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相对于其他题型,单选题是较简单的一种题型,在单选题中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解答单项选择题时,以下技巧可供参考。(1)运用排除法。

如果解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题干与正确答案几乎都直接摘抄自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需要命题者自己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所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被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的概率。

例如下面这道题。

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对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15年5月1日,甲公司进口一批商品,价款为20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1人民币元。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商品中仍有50%尚未出售,可变现净值为9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2人民币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期末计价对甲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人民币元。(2016年真题·单选题)

A.减少104

B.增加104

C.增加52

D.减少52

根据题意,2015年12月31日,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90×6.2=558(万人民币元),该批存货账面价值=200×6.1×50%=610(万人民币元)。得知,存货账面价值>存货可变现净值,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以上会计分录会使营业利润减少,进而使利润总额减少,故可排除选项B、C。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610-558=52(万人民币元),故会使甲公司利润总额减少52万人民币元。(2)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直接将各备选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区别所在。

例如下面这道题。

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职工,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取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进行计量的基础是( )。(2016年真题·单选题)

A.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B.可行权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C.行权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D.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观察本题中4个选项,均为股份支付4个环节的“公允价值”,但考生容易在选项A、D两个选项间徘徊。根据题意,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职工,属于按照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后,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因此,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取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进行计量的基础是“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3)运用猜测法。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想尽方法都不能得出确定的答案,那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答案。不选答案肯定不能得分,选了答案就有可能得分。在猜测之前,尽量先排除干扰答案。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多项选择题(多选题,10题,20分)

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所涉及的考点较多,但在答题技巧方面与单项选择题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1)多项选择题分值较高,每小题2分,但其评分标准一般是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因此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推敲每一个答案,慎重选择。(2)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因此在运用排除法时只要能够准确地排除两个选项,剩余两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判断题(10题,10分)

判断题的评分标准是判断正确得l分,判断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当然,该类题最低得分为0分,不会影响其他题型已经得到的分数。

对该类题型,需要准确地判断题目的对错。做题时,尽量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每道题做出判断,不要因为怕倒扣分而不敢作出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本不考虑扣分的评判标准,如果某道题实在没有把握,可以考虑放弃。

解答判断题,除了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能直接判断的以外,掌握以下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1)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可以为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判断题中若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误的,如“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非全资子公司向其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016年真题)

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做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答案。本题中,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与非全资子公司之间的逆流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应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抵减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因此,题干中的“金额”就错了。

判断题中若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正确的。如“在企业不提供资金的清况下,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难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正常情况下可预期债务的,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015年真题)”。该题的描述是正确的,且其含有相对概念的词“应当”。(2)只要题目有一处错误,该题就可判断为错误的。

例如下面这道题。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改变持有目的,将原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乙公司普通股股票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6年真题)

本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金融资产是否可重分类”,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可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规定,金融资产间满足条件的,可进行重分类,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本题应判断为“错误”。(3)酌情猜测。

这种方法只能运用于判断错误不倒扣分数的情况。在这个前提下,哪怕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答对的概率是50%。

4.计算分析题(2题,22分)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这类题型的分值所占的分量一般都较大(20% ~ 40%),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避免丢掉不必要丢掉的分数,争取更多的得分。(1)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计算与分析题,一般来说,建议对题目至少阅读两遍。一方面,这样可以准确理解题意,不至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还可能从中获取解题信息。

例如下面这道题。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至2015年与固定资产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2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 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0万元。

资料二: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

资料三:2014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 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 800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仍为3年、净残值为30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

资料四: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售出该设备,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6年真题)

要求:(1)编制甲公司2012年12月5日购入该设备的会计分录。(2)分别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和2014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3)计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4)计算甲公司2015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5)编制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考生解答此题时,应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考核的是固定资产的相关处理。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甲公司2013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5 000-50)×5÷15=1 650(万元);

甲公司2014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5 000-50)×4÷15=1 320(万元)。

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5 000-1 650-1 320)-1 800=230(万元)。

甲公司2015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 800-30)×3÷6=885(万元)。

最后编制相关会计分录。(2)题目要求算什么就算什么。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要弄清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什么,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不用去计算,计算多了,难免出错。有的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东西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希望阅卷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的做法。(3)注意解题步骤。

计算与分析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多数题都是按步骤给分的,解答时应尽量罗列出解题步骤,以争取分数。(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很多时候涉及引用计算公式的情况,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会作为评分的一个标准。

有的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算式正确,而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导致结果不对,这时是否写出计算公式就会影响得分。

5.综合题(2题,33分)

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较多。每道小题的内容均会涉及教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章节,综合性很强,如结合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财务报表等知识点进行考查。

解答综合题和简答题的思路是类似的,可以按照以下解题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看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题目最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题目或案例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答题效率。同时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认真阅读题目或案例。

带着问题阅读题目或案例背景材料,找出题目涉及的会计要素、业务种类,然后根据这条线索回忆处理原则或具体的公式、会计分录等,这是解题的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第三步,确立答题的整体框架。

阅读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应先花几分钟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套用解决问题所需运用的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第四步,问题解答。

综合题的回答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做出判断。对于判断相关处理是否正确的问题,必须开门见山地指出“正确”还是“错误”。(2)给出理由或会计准则的规定。针对第一步给出的判断结果,简要说明其理由或依据是什么,写明判断的理由。对于金额错误的,应写出正确的答案及计算过程。

上述步骤只是一个大框架,答题时可以针对出题的考核关键点,进行判断和具体分析。

另外,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综合题的题干较长,一般根据时间顺序按数字编号叙述,提出的问题一般也根据上述顺序进行,因此考生解答时也应如此。这样既可条理清楚地解答题目,增加“印象分”,又可稳定考试心态,不至于混淆相关数据或文字信息。(2)要划分层次、段落和主次。答题时根据内容结构变化来划分段落,并标记(1)、①等编号顺序,以便于阅卷老师寻找得分点。题目分析部分的内容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3)控制字数。回答问题的字数不宜过多,一般问什么答什么,纸笔作答时卷面要整洁,字迹工整,以便于识别。(四)无纸化方式答题技巧

参加无纸化考试时,应注意仔细阅读开考前的“考务须知”,同时掌握以下几个答题操作提示与技巧。(1)答题界面屏幕的左上方为考生基本信息,包括考生照片、姓名、性别、准考证号、证件号。屏幕的上方中间位置为当前考试名称,右上方为考试剩余时间及“交卷”按钮。屏幕的左侧为考试科目及该科目对应题目列表,左侧下方有计算器按钮,单击按钮可调出计算器,屏幕的右侧为答题区。(2)在左侧的试题列表部分,考生可以单击各题号按钮,直接进入该试题进行答题或检查,在该区域也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本科目全套试卷的作答情况,即每道试题的答题(已答或未答)、标记状态。(3)在答题过程中,若遇到不会做的题,或需要提醒自己稍后返回检查的试题,可以用鼠标单击本题下方“标记”选择框进行标记,若用鼠标再次单击该选择框则可以取消本题标记。被标记的试题,会在左侧试题列表中题号右方以“?”的形式进行显示。对试题所作的标记,不会被作为答题结果,也不会影响考生得分情况。合理使用试题标记功能,可以在大量的试题中快速查找到需要重点检查的试题。(4)对于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这类主观题,在无纸化考试方式下,考试系统采用上下分栏的设计,上栏为资料(题干)区,下栏为答题区。考生可根据需要上下拖动分栏条,调整资料区或答题区的可视区域,当资料区有多个资料时,系统会在资料最前面显示“资料一”“资料二”等索引目录,如需跳转至资料一的位置,单击“资料一”即可;如想返回资料索引目录,单击资料一结尾处“返回目录”即可。答题区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分为“要求(1)”“要求(2)”等标签页,可在各自答题区域内进行答题。此外,在考试系统资料区辅助工具栏中,设计了“复制”“剪切”“粘贴”“公式和符号”的插入和“输入法”的选择与切换等功能,辅助考生顺利完成考试。第一章总论

本章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3方面内容,本章要点可概括为“2-2-4-5-6-8”,即两个目标、两个基础、四个假设、五个属性、六个要素和八个要求(具体见正文)。本章属于《中级会计实务》的基础内容,是理解以后章节中相关会计处理的理论。如掌握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就能理解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出于谨慎性的要求、掌握了收入的特征和确认条件,在复习“收入”一章相关内容时就能得心应手。“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是为了检测会计师的综合分析能力,而本章内容正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力和职业敏感度的必修课。本章的考查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和判断题,在近3年的考试中所占分值约为1分,题量约为1题。

本章考纲知识体系一览表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考试中出题的概率较小,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关注范围和会计基本假设。

学习建议:本节内容可总结为两个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四个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一、财务报告的目标(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及重要性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从而实现财务会计的最终目的。因此,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时应考虑清楚两个问题:向谁提供信息、保护谁的经济利益,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二)财务报告目标的种类

有关财务报告目标,通常认为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是西方舶来品,它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紧密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会计人员被看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中介。该观点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决策有用观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可靠且相关的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信息更多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可提供更多信息的,将采用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为:①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三)财务报告使用者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各使用者关注点不同,具体如表1-1所示。表1-1 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关注点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编制财务报告的重要前提。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区分所在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中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它们分别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同时,由于母公司能够控制子公司,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也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例题·多选题】以下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是( )。

A.生产企业独立核算的各个车间

B.某文化事业单位

C.集团公司

D.某慈善基金会【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主体的确认。以上四个选项都可作为会计主体进行单独核算,其中选项A、C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直接影响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如果会计主体能够持续经营,则其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选择相应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对资产、负债进行记录。如果会计主体不能持续经营,则其应停止使用该假设,否则得出的会计信息将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实务中,企业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分期间进行盈亏结算、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如果不进行分期,等到企业“寿终正寝”后才“秋后算账”,会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会计分期导致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产生差别,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产生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货币为基础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是由其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功能。相对于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货币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三、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例题·判断题】在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会计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的基本假设。企业通过会计分期假设,人为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由此产生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区别。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基础。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考情分析:本节为常考点,可能会要求考生判断某选项中的表述属于哪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考试时,考生应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目考点,然后综合已掌握的知识点解答问题。

学习建议:记忆“八个要求”的要点,重点关注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两个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体现会计信息“有用”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可靠为基础。企业达到以下3点要求时,其编制的财务报告信息具有可靠性。(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告中。(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具体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3)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不能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会计信息影响决策和判断,从而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二、相关性

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要求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应符合投资者等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的会计信息主要具有以下两种价值。(1)反馈价值。即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2)预测价值。即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应结合可读性和专业性,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同时,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专业要求进行解释,对于复杂的交易或会计处理,如果与企业决策相关,企业仍应予以披露。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做到两个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比较),以及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比较)。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这样,使用者才能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是指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样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可以在同行业中“货比三家”,以便找到性价比高、风险收益适当的项目。【例题·多选题】某公司下列会计处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是( )。

A.因追加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投资比例由50%上升到80%,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因此转为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B.为了与税务口径一致,企业对闲置设备不提取折旧

C.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D.由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将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变更为15年【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原则。选项B中,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闲置设备也不例外。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是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以售后回购方式销售某项资产,该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而且,出售商品时往往售价高出商品实际价值,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因此,虽然该项交易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笔销售收入,但从交易的实质上看,售后回购只是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并不能将其确认为销售收入。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务中,重要的会计信息如果省略或者错报,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不利影响。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例如,当某一事项很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它就属于重要项目;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很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实务中体现重要性要求的会计处理如表1-2所示。表1-2 重要性原则在实务中的体现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此时,企业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谨慎性要求。实务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处理如表1-3所示。表1-3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体现续表【2011年真题·判断题】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企业财务信息不能为了谨慎性而牺牲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当然,在实务中,应权衡及时性与可靠性,尽可能“又快又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如果只考虑及时性,则可能影响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使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而时效性体现在以下3个“及时”。(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专家课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考试易考点。可能考查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恒等式的应用等,如判断某个会计处理涉及的会计要素或体现会计要素的某个特征等。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应将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区分开来。

学习建议:借助“六个要素、五个属性”记忆会计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复习时,建议将会计原理与实务处理进行对比,反复学习和练习,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免在考试和实务处理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个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后三个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资产的特征及其确认条件(一)资产的定义及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经济利益的形式有多种,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可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以及可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是,在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情形下,企业虽然没有拥有该资产的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