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说基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0 09:01:28

点击下载

作者:叶有明,田娜,王一霖,姚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博物馆里说基金

博物馆里说基金试读:

开馆铭义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2007)

博物馆记录我们的历史轨迹,启迪我们的未来视野,提升我们的文明教养,博物馆也造就我们的生活态度,乃至人格。

博物馆首先是大众的交流场所,欣赏和教育是主导旋律。博物馆也是专家的对话平台,展示和收藏是基本工具。博物馆不是钦定的意识形态,宽容、公允和创新的风格将丰富民众的知识与兴趣。

中国基金博物馆将通过公益运营把金融常识带给社会公众。我们相信,拥有稀缺资源是幸运的,但不应陶醉于少数专业人士的私家把玩,或者传之后世的官家典藏,利用资源有效并愉悦地服务民众并贡献社会才是博物馆的真谛。

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取舍,更是一种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朗朗大道。大道无门,让我们轻松地通过一座座充满争议的金融事件里程碑来体验历史,穿越时空与一批批毁誉参半的金融传奇人物共同来感受人生。这是中国基金博物馆创立的初衷,也是我们一起探索前行的希冀。

我们期待各界嘉宾与我们一起参与,提升中国基金博物馆的功能,展示金融的能量与魅力,也丰富我们的金融智慧。王巍中国基金博物馆2011年10月

内容摘要

本书立足于向社会公众普及基金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质,系统介绍了关于股权投资基金、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的基本知识。本书兼顾专业性和普及性,以通俗的语言对艰深复杂的基金知识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使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基金、了解基金,并学会运用基金市场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介绍了股权投资基金、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在各章节中详细介绍了三种基金的历史沿革、具体组织与运作形式、重大事件与著名基金组织、代表性人物,以及反收购策略等。序言从基金看金融市场大变局

专门为一种金融产品设立博物馆,在林林总总的博物馆中并不多见。那么,中国基金博物馆的设立,其起点与方向何在?

在中国金融界,基金被视为与存款、贷款、信用卡等并列的一种金融产品,特别是经历了几次市场的大的起伏之后,公众对于基金的看法也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公募延伸到私募,从主要面向二级市场延伸到PE基金,从传统的公募基金产品延伸到更为复杂地运用衍生工具的各种新的基金产品,从主要集中在中国本土市场投资的基金延伸到海外市场。

基金,即使在金融危机中,依然体现出其独有的魅力。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基金业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金融市场出现大变革的新动力。

从理论上看,波士顿大学博迪教授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在合著的《金融学》中强调,从金融功能角度看,传统的商业银行必将衰退,基金会取而代之,因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无法解决错配风险,而基金则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从实践意义看,美国全部家庭资产中基金投资规模已经高于银行存款。

如果进一步把基金业扩展到以基金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行业,并且将其放到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下考察,还可以得出更为有趣的结论。每当看到中国考古发现的大量实物形态的金银财宝,我就常常产生有一种联想:如果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专业的理财专家来连续进行理财,那么,唐宋时期的一个金元宝或者一缸铜钱,现在估计可以买下一个小国家的土地了。基金业以及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要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经济社会体系、透明的法制、健康的金融机构和监管体系,而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需的。

基金业健康发展所推动的理财能力的提高,得到收益的不仅仅是理财者本人。实际上,之所以这些原来低效率运用的财富能够在专业人员运用、安排之后得到更高收益,是因为新的资金接受者本身就能够创造更高收益的财富,愿意提供给资金提供者的回报也更高。更有效率的理财,实际上把宝贵的财富资源转移到了能够更为有效运用这些财富的人士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潜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从这个意义上说,基金市场越发达,理财效率越高,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以存贷款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越会得以改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越高。

因此,基金虽然目前常常被视为只是一种金融产品,但是无论就其功能、成长空间、积极影响,都远远不仅仅是一种金融产品,而这些丰富内涵的挖掘和拓展,有待于基金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努力,而这个挖掘和拓展的过程,正好赋予中国基金博物馆以丰富的题材与内容。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基金博物馆首席经济学家第一篇股权投资基金第一章股权投资基金(PE)发展简史

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收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第一节 PE的史前阶段杰伊·库克雅克布和伊萨

自工业革命以来,投资者一直从事着收购活动和对私人公司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在伦敦和巴黎的商人银行在1850年代即开始为工业活动提供融资便利,最著名的是由雅各布(Jacob)和伊萨·佩雷(Isaac Pereire)在1854年共同创立的动产信贷公司(Credit Mobilier),联合纽约的杰伊·库克公司(Jay Cooke),资助美国横贯大陆的铁路建设工程。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在1901年以4.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钢铁公司出售给J·P·摩根公司(J.P. Morgan)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收购。此后,J·P·摩根公司还资助了在美国境内的铁路建设和其他工业项目。

1901年合并卡内基钢铁公司3个月后,J·P·摩根公司发行由安德鲁·卡内基认购的美国钢铁公司金边债券,面值10万美元,期限5年,年利率5%。

在20世纪上半叶,股权投资主要是富裕的个人和家庭涉足的行业。例如,1938年劳伦斯·洛克菲勒(Laurance S. Rockefeller)出资帮助创立了美国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 Lines)和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Douglas Aircraft)。同年,埃瑞克·沃伯格(Eric Warburg)创立E·M·华宝公司(E. M. Warburg &Co.),并最终演变成华平集团(Warburg Pincus),后者在收购基金和创投资本行业均颇有建树。美国钢铁公司工作现场第二节 第一次浪潮: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DRC)与中小企业投资法(1946—1959)

现代PE的鼻祖可以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VC)—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RDC)。ARDC公司由乔治·多里奥(Georges Doriot,号称“创投资本之父”,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创始人和哈佛商学院前院长)、拉尔夫·佛兰德(Ralph Flanders)和卡尔·康普顿(Karl Compt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共同创立的,以鼓励民营部门投资于从二战战场上返乡的士兵所运行的企业。数据设备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包括ARDC的员工

ARDC公司在PE史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它是第一个机构型的PE投资公司,其资本金来源于招募而不是富裕的家庭。与ARDC公司一同被载入史册的,还有它完成的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创投资本案例:ARDC在1957年向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C)投资7万美元,而DEC在1968年IPO后的市值为3.55亿美元。在1972年与德事隆集团(Textron)合并之前,ARDC已经投资了超过150家企业。数据设备公司工作现场

二战前,创投资本(早期曾被视为“发展资金”)主要是富有的个人和家庭涉足的领域。1958年通过的美国《中小企业投资法案》(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Act of 1958),推动了创投资本行业由家族治理向专家管理的风格转变。1958年的法令正式允许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U.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授权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SBICs)为美国中小企业提供筹资和管理服务。该法案的通过,源于联邦储备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在该报告中,联储委员会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资本金方面,资本市场存在巨大的不足。此外,有人认为,促进创业公司成长将刺激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对苏联的竞争力。通过促进经济体内的资本流动,引导资金流向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刺激美国经济成长,过去是、现在仍是SBIC计划的主要目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第三节 第二次浪潮:有限合伙制和硅谷的成长(1959—1976)仙童半导体八人组合

第一家由风险资金(VC)支持创立的企业是1959年成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它生产出了第一个商用集成电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有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创投资本是Venrock Associates的前身(该机构于1969年由洛克菲勒家族创立)。

1960年代出现了沿用至今的PE基金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人是“消极的”投资人,为PE基金提供主要的资本金,而投资专家(或投资管理机构)则以普通合伙人的角色出现并承担一定比例的出资额。同时,还出现了沿用至今的补偿结构,即有限合伙人向普通合伙人每年按承诺出资额的1%—2%支付管理费,并支付附带收益(一般为合伙企业利润的20%)。

硅谷(Silicon Valley)的沙山路(Sand Hill Road)是创投资本的大本营。1972年成立的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以及后来的其他创投公司有机会投资于该地区蓬勃兴起的新兴技术产业。硅谷的沙山路

1973年,随着新的创投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在业界很有影响力的VC投资人发起成立了美国的全国创投资本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NVCA)。NVCA协会的标志

在1974年美国股市崩盘后,投资者很自然地对VC这种新型投资基金持谨慎的态度,此后VC行业经历了一段短暂的低迷期。

一些早期成立的创投公司至今仍活跃在业界,除了KPCB和红杉资本外,还包括AEA Investors(1968)、TA Associates(1968)、梅菲尔德基金(Mayfield Fund, 1969)、安佰深(Apax Partners)、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NEA)、橡树投资(Oak Investment Partners)和Sevin Rosen Funds(1981)。时至今日,它们中的一些已经改变了投资风格,不再限于VC业。

在1970年代一些主要的科技公司的创立过程中,VC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引入了VC的著名公司包括:天腾电脑公司(Tandem Computers)、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苹果公司(Apple Inc.)、艺电公司(Electronic Arts, EA)、康柏公司(Compaq)、联邦快递公司(Federal Express)和LSI公司。

例如,特里普·霍金斯(Trip Hawkins)在天使投资人20万美元投资的帮助下,于1982年上半年创立以计算机和视频游戏发行为主业的艺电公司(EA)。同年12月,霍金斯从红杉资本、KPSR和Sevin Rosen基金那里获得了200万美元。EA创始人特里普·霍金斯特里普·霍金斯:游戏就像SAS,游戏主机独占时代终结艺电公司游戏部门Bioware与游戏部门Mythic合并第四节 第三次浪潮:大型收购基金与杠杆收购的兴起(1976—1992)一、回溯:第一宗杠杆收购案例

史上第一宗杠杆收购的案例,可以追溯到1955年1月麦克林工业公司(McLean Industries, Inc.)收购泛大西洋汽船公司(Pan-Atlantic Steamship Company)。根据交易条款,麦克林集团借了4200万美元,并通过发行优先股募集了700万美元。

此后,麦克林公司的操作手法渐趋成熟,以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工具来收购投资资产组合,这在1960年代成为趋势。今天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投资界巨擘都是运作这一手法的高手,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控股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和维克托·波斯纳(Victor Posner,控股DWG公司),以及他们的后生晚辈尼尔森·佩尔茨(Nelson Peltz,控股Triarc公司)、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控股Reliance保险公司)和葛利·施瓦茨(Gerry Schwartz,控股Onex公司)。实际上,业内通常认为是维克托·波斯纳最早使用了“杠杆收购”(LBO)一词。“集装箱运输之父”马尔科姆·麦克林(Malcolm Mclean)

维克托·波斯纳发迹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房地产投资。在1966年,他取得了DWG集团的控股权。此后,他把DWG作为投资平台,由后者收购其他公司。1969年,波斯纳通过DWG发动的沙龙钢铁集团(Sharon Steel Corporation)恶意收购战(Hostile Takeover)令其一战成名,声名鹊起。此案例是北美最早的恶意收购案之一。沙龙钢铁公司2号高炉

沃伦·巴菲特一直被视为股票投资大师,而不是PE投资家。事实上,巴菲特在创建其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帝国时运用了与波斯纳当时控股DWG相似的技巧。1965年,在董事会的支持下,巴菲特获得了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控制权。在巴菲特投资之时,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纺织企业,然而,巴菲特却以它之名收购或参股了数十家保险和再保险公司(GEICO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包括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布法罗新闻(The Buffalo News)、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Fruit of the Loom(著名内衣品牌)、内布拉斯加家具店(Nebraska Furniture Mart)与思丝糖果(See' s Candies)。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和重视收入与现金流的理念,也被后来的股权投资基金奉为投资圭臬。巴菲特不愿意使用杠杆收购和恶意收购技术,从而使自己有别于传统的杠杆收购投资家。200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招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二、收购基金先驱者

1976年,杰罗姆·柯尔伯格(Jerome Kohlberg)及其门生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以及克拉维斯的堂弟乔治·罗伯茨(George Roberts)共同成立了KKR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此前曾在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工作的柯尔伯格、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已完成了许多杠杆收购交易,他们的目标是遇到继承问题的家族企业,例如奥尔金除虫公司(Orkin Exterminating, 1964)、斯特恩金属(Stern Metals, 1965)和鹰牌汽车(Eagle Motors)等案例。KKR的三位创始者:克拉维斯(左)、柯尔伯格(中)、罗伯茨(右)

1978年,随着《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修改,新生的KKR公司成功地募集到了第一笔约3000万美元的机构承诺出资额。同年,KKR收购了工业管道制造商上市公司——霍戴勒工业公司(Houdaille Industries),交易金额为3.8亿美元,这一交易开创了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先河,并且至今仍是交易规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之一。

与此同时,在1974年,托马斯·李(Thomas H. Lee)创立了一个新的投资公司——托马斯·李合伙人(Thomas H. Lee Partners),它是最早的独立PE公司之一,擅长于杠杆收购交易,专注于较成熟公司的杠杆收购,而不是成长型公司的创投资本。霍戴勒工业公司海报哈雷·戴维森UL型(1939年)105周年纪念版Ultra Classic® Electra Glide®车型

管理层收购出现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最著名的早期管理层收购交易之一是哈雷·戴维森(Harley Davidson)收购案。哈雷·戴维森是摩托车制造商,一群在戴维森工作的管理人员在1981年以杠杆收购方式从AMF集团手中收购了该公司。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们损失巨大,不得不申请针对其日本竞争对手的保护。三、法规变化和税收变化的影响

1980年代杠杆收购的兴起与以下三大法规有关。(1)1977年卡特税制计划失败,从而减小了对资本利得的歧视政策。因为差异税率制度和资本利得税率的降低,PE投资者普遍应用杠杆减少税负。1977年1月20日卡特总统在宣誓就职、发表演说(2)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ct of 1974, ERISA)。1974年法案限制企业年金对私人公司的风险性投资。1975年PE行业仅募得1000万美元。而到了1978年,美国劳工部(US Labor Department)放松了1974年法案的管制,允许企业年金投资到创投资本和其他PE基金。PE行业募集的资金总额从1977年的3900万美元猛增到1978年的5.7亿美元。企业年金投资者积极投资于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这对完成杠杆收购交易是极为必要的。美国劳工部(成立于1913年)(3)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 of 1981, ERTA)。该法案将资本利得最高税率从28%降低到20%,使得高风险投资更具吸引力。四、杠杆收购的黄金十年:1979—1989

1982年吉伯森贺卡公司(Gibson Greetings)收购案是杠杆收购黄金十年中最重要的交易之一。该年1月,美国前财长威廉姆·西蒙(William E. Simon)和一群投资者(后来成为Wesray Capital Corporation的股东)收购了吉伯森贺卡公司,收购价格是8000万美元,据传其中只有100万美元是由收购者提供的。1983年中期,吉伯森完成IPO首发,募集了2.9亿美元,而西蒙本人获得了大约6600万美元。吉伯森贺卡公司收购案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媒体对方兴未艾的杠杆收购的关注。吉伯森贺卡公司股票期权计划

在1979—1989年间,个案金额超过2.5亿美元的杠杆收购案例超过2000宗,著名的案例包括:马隆&海德公司(Malone & Hyde, 1984)、银首饰屋(Sterling Jewelers, 1985)、Revco药店(Revco Drug Stores, 1986)、南国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 1987)、联邦百货(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 1988),以及美国医院联合(Hospit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 1989)等。

1984年,KKR完成了第一宗1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兼并了在电视、电影院和旅游景点领域拥有投资的休闲企业Wometco公司。该收购案以8.42亿美元获得了100%的流通股,以1.7亿美元偿还该公司的债务。

1985年的银首饰屋(Sterling Jewelers)收购案是由托马斯·李操作的。他以不足300万美元的出价收购了银首饰屋公司价值2800万的Akron公司,两年后以2.1亿美元卖出,获利1.8亿美元。收购后的公司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珠宝零售连锁企业。

在1980年代中期出现了许多后来闻名遐迩的PE业界大佬,包括:贝恩资本(Bain Capital)、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和凯雷集团(The Carlyle Group)等。

此外,随着市场的发展,PE行业内新的细分子行业开始出现。1982年,美国创投资本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 of America, VCFA)成立,它是第一家定位于在二级市场收购现存PE基金收益份额的基金。1984年,第一储备集团(First Reserve Corporation)创立,它是第一家专注于能源领域投资的PE。银饰手工工艺五、创投资本裹足不前

1970年代创投资本的巨大成功(如数字设备公司和苹果公司)使得1980年代成为VC行业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1980年代早期的十几家发展到1980年代末期的650余家,每一家创投公司都在追求着成功奇迹。尽管机构数量呈数十倍增长,但VC行业管理的资金规模仅增长了11%,从280亿美元增加到310亿美元。

VC行业发展受阻,部分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的急剧下降,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创投公司初次投资即受损失。除了同业竞争加剧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VC投资回报率的因素。例如,在1987年股市转熊前IPO的冻结,以及外资VC公司特别是日韩VC为初创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Prime计算机公司

鉴于VC行业的糟糕状况,那些本来在内部设立了VC部门的公司,例如通用电气(GE)和普惠公司(Paine Webber),都出售或关闭了VC部门。此外,诸如化学银行(Chemical Bank)和伊利诺伊州大陆国民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National Bank)等机构纷纷将其VC分部的业务重心,从投资于创始阶段的企业转向更为成熟阶段的企业。甚至连VC行业的奠基者J·H·惠特尼公司与华平投资集团也转向杠杆收购和成长资本投资(Growth Capital Investment)。1989年,J·H·惠特尼公司以13亿美元杠杆收购了Prime计算机公司(Prime Computer)。该交易最终被证实为一次灾难性的交易,当Prime公司被清算并偿还了债权人大量资金之后,J·H·惠特尼公司在Prime公司的投资几乎损失殆尽。六、公司袭击者、恶意收购者和绿票讹诈

尽管各类收购基金有不同的目的和方法,他们通常都被公众视为“公司袭击者”(Company Raider)。所谓公司袭击者,是指不为被袭击公司的管理层所接受的、发动恶意收购或接管行动的投资者。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收购基金通常会尽力与公司董事会及首席执行官达成和解。在1980年代的许多案例中,收购基金与那些已经面对袭击者压力公司的管理层结成同盟、并肩作战。但是,与杠杆收购相伴生的,是收购基金对高收益债券融资的高度依赖,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案例中,为偿还债务融资,收购者将被收购公司的主要资产出售,急剧削减成本,以及大量裁减雇员。正因为如此,公众将收购基金与公司袭击者混为一谈。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通常会采用一些极端的防御手段来对抗潜在的敌意收购者或公司袭击者的威胁,包括毒丸计划(Poison Pills)、金降落伞(Golden Parachutes)和增加公司的债务水平。此外,公司袭击者的威胁也有可能诱发绿票讹诈(Greenmail),即公司袭击者和其他参与方可获得相当数量的公司股份,以及收到一笔价值不菲的由上市公司支付的款项(实际上,是一种商业贿赂),以避免公司被敌意收购。绿票讹诈意味着,上市公司现有股东向第三方投资者的转移支付,对现有股东是价值损失,但对现任管理层有利。显然,PE投资者不以“绿票讹诈”为目的,此类“贿赂”的发生也为股票市场参与者所不容。

1980年代最著名的公司袭击者包括:卡尔·伊坎(Carl Icahn)、维克托·波斯纳(Victor Posner)、罗纳德·佩雷尔曼(Ronald Perelman)、尼尔森·佩尔茨(Nelson Peltz)和布恩·皮肯斯(Boone Pickens)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