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句赏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1 00:22:22

点击下载

作者:李文遴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试读:

前言

“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先秦两汉时期,由于人们对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持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愿望和要求,各家各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之间的论点既互相批评,又互相影响,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著作是中华传统学术思想的一个源头。在内容上,博大精深,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管理学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在语言上,文辞多采,议论风生。如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想像丰富;荀子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透晰;韩非的文章峻峭尖刻,锋芒毕露等等。在各家所表达的思想理论中,包含着大量的格言警句,它不仅有治国安邦之策,还有为人处世之道,具有广泛的教育性和实用性。像《孙子兵法》,不但其治国治军的战略战术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也广泛应用到经营、管理、体育竞赛等各方面。又如《鬼谷子》的智谋正在被应用到人才竞争、企业管理、产品推销、司法诉讼等活动中,所以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千百年来传颂不已。

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众多的诸子文献,大多数人恐怕难以尽瞻。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些诸子百家著作中有关为人处世之道,经世济国之策的名言警句,以供读者借鉴。

读诸子名家名句,就像纲与网一样,提纲而知网,诸子思想的光点,均能体现在此。在选录诸子著作时,首先在《百子全书》所收录诸子的基础上,选录一些名家名人。其次是考虑到诸子思想的继承性和独立性,没有严格按照“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术流派”的时间观念去选录。如汉武帝时刘安编写的《淮南子》,汉代学者高诱说:“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它集箴言、格语构成沉博隽绝之书。东汉王充是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著的《论衡》不仅把当时的自然科学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总结,而且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可以说王充哲学是古代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知识结合的典范。因此,我们将汉初以后著名的诸子著作也收入本书中。第三,是关于孔子和孟子的著述,因《论语》《孟子》在独立成书的《四书五经名句鉴析》中已详细记述,故而据《百子全书》收录了《孔子家语》《孔子集语》,这两部书已把孔子思想的精髓囊括其中。

由于诸子思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我们对所选的诸子名句按作者分类。又由于诸子思想的形成具有时代性和继承性,所以,又按作者生活年代先后编次。全书的体例是名句、注释、译文、赏析,注释是简洁解释原文中难懂的字、词,对深奥或隐晦的略加分析,弥补译文的不足。译文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直译,又兼顾文意的易懂、连贯和文句流畅上辅以意译。赏析力求抓住主旨,融会主观的认识与理解,并参以史实加以佐证,展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和价值。编者 2008年8月

1.六韬

【原文】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注释】选自《六韬·龙韬》。【译文】惩杀一个犯人能威震三军的,就值得杀。奖赏一个有功者能使万人喜悦的,那就去奖赏他。【赏析】一个将帅要树立威信就必须做到赏罚分明。能够诛杀地位高的人,就能使人畏惧而显其威严;能够奖赏地位卑下的人,就能显示其清明而使人尊敬。如春秋时期田穰苴军门惩罚齐君之宠臣庄贾,孙武宫中斩吴王之爱姬。但是赏罚必须正确运用,公平得当,重要的是做好赏由下层起,罚从上层行,当赏则赏,当罚则罚,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原文】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注释】选自《六韬·龙韬·论将第十九》。【译文】讲信用而不欺骗他人,有忠心而不会反叛。【赏析】将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了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选用什么样的将帅统兵,意义十分重大,历来兵家对此都十分重视。“信则不欺”是将帅首先必备的条件。只有将帅做到讲信用、行赏罚、不徇私,士卒才会衷心地服从指挥而不怀疑,上下一心,共同对敌。其次是“忠则无二心”,只有“忠”才不至离心离德,才可授以重任。【原文】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注释】选自《六韬·发启》。卑:低。敛:收缩。弭:弓两头末端弯曲处,这里比喻向后抿贴的样子。【译文】雄鹰恶鹞准备向猎物发起袭击,先收缩着翅膀盘旋低飞;

凶猛的野兽准备捕捉猎物,先抿着耳朵把身子贴俯在地上不动;圣人准备进行大的举动,常常表现出一副愚笨的样子。【赏析】“能而示之不能”是兵家的一种战争策略,在此姜尚连用三个比喻就是借以说明这一观点。其实两军对垒,双方都想显示自己的强大以便在气势上吓倒对方,而姜尚却鼓励制造假相,甚至造成自己队伍的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同时,必然造成敌人轻视自己。这样就能蓄积力量,瞅准要害,出其不意地攻打对方,从而一举成功。

2.管子

【原文】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注释】选自《管子·牧民》。辟:开辟、开垦。举:全部、尽。【译文】国家拥有了富足的财力,那些远方的人民就会来归属你,土地普遍开垦了,人民就会安心留居。【赏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可以吸引远方的人民来投靠,从而便拥有了可贵的人力资源。管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国相争,无视劳动力资源的流失,因此管子疾呼人力资源是发展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然而,人民的去留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状况,所以,国富粮足是保证与争取人力资源、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原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释】选自《管子·牧民》。【译文】粮仓充实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荣辱。【赏析】物质与精神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精神虽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但物质归根结底却具有决定作用。所以当老百姓在吃、穿、用等各个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精神层面就不可能有提高,也不可能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总之,人的追求是在不断满足的条件下一步步提高的。当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整天为衣食而焦头烂额时,还哪有时间去追求感情上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说不定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会引起社会动乱。正因为吃饱穿暖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为政者要想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必须搞好农事,使人民丰衣足食。只有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才能对人民进行教化,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管子的这两句名言始终为古代政治家和史学家所传诵。【原文】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注释】选自《管子·牧民》。【译文】政事之所以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事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赏析】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以来都是顺民者昌,违民者亡。因为一种观念只有顺应了百姓的意愿,才能得以推行进而巩固政权;反之,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必将灭亡。说具体点,就是民心逆顺问题。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如周厉王统治时期,推行一系列暴虐政令:对山林川泽实行专利,箝制“国人”言论,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众怒,于公元前842年,爆发了“国人暴动”。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竭力把赋役剥削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等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政策法规,使唐初出现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因此唐太宗被后世评为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原文】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注释】选自《管子·牧民》。家:第一个“家”是动词,治家,第二个“家”是名词。【译文】用治家的方法治理家,用治乡的方法治理乡,用治国的方法治理国家,用治天下的方法治理天下。【赏析】在教育上,孔子一向主张“因材施教”;在为政上,管子在这里也提出了任人唯才,量才而用的主张。他告诫为政者要防止“以小治大”或“以大治小”等狭隘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将导致国不能治、乡不能治、家不能治。所以,为政者在选取人才时应量才而用,应视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范围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原文】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注释】选自《管子·牧民》。惟:只有。患:祸患。未形:没形成。【译文】只有那些有道的君主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才能预防它。【赏析】“道”是一种复杂的哲学范畴,在此被管子当做一种美好的理想,他认为只有那些有远见的人才能利用它治理国家、统一理想。他认为有道者治理好国家,防患于未然的办法是顺民心,兴民德,对百姓施行仁政,关心百姓的疾苦,使其生活无后顾之忧。对于重大问题,有道者开诚布公,做到“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这样的“仁政”,老百姓便会安居乐业而不会滋生事端,国家便会免去各种灾祸。【原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注释】选自《管子·形势》。【译文】和不可交往的人交往;强做不可能做的事情;告诉别人听不明白的话,这就叫做劳动而没有效果。【赏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问自己这样做有意义吗?如果强行做某些事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徒劳无功的。盲目地、不分对象地去做这些事,必定是没有效果的,甚至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原文】欲为天下者,必重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注释】选自《管子·权修》。重:珍惜,珍重。【译文】要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须珍惜本国的国力;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珍惜国内的人民;要想治理好人民,就必须珍惜民力以防耗尽。【赏析】这三个条件是管仲富国强兵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君主君临天下的先决条件。在此,管仲十分重视爱惜民力,所谓民力,实际上是指农民的承受能力。在小农经济时期,这个承受能力本来是不大的,所以,只要国家在征用民力时,不超过他们的负担限度,就可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人民负荷小,农业生产就能恢复和发展,从而君主也可以实现富国强兵,天下大治的伟业。【原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注释】选自《管子·权修》。树:种植、培育。【译文】想在一年内获得利益的,不如种植粮食;想在十年内获得成果的,不如种植树木;想终身获取利益的,不如培育人才。【赏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至理名言便是从管子的上述三句话中提炼出来的。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培养人才虽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从中得到的益处是无法估算的。因为,人才的培养对于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古人有之,今人更有之。清代学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明了人才对社会起到的巨大作用。【原文】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注释】选自《管子·乘马》。治:安定太平。【译文】通过市场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多寡。但是市场并不能使物质财富本身增加或减少。【赏析】市场具有调节作用,它反映着政治经济的好坏,在这里管子强调的是物质进入流通领域后的功能。产品只有进入社会流通,才能知道社会成员除自用的部分外,可用于社会流通的剩余产品有多少,可以了解社会生产力的大小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少,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只有物质丰富了,市场才有充足的货物流通。但是市场交换不同于生产,交换不能使商品变多或变少,而只能知道上市商品的多寡。商品的多寡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市场不能生产出商品来,但却能促进商品的生产。这实际上体现了利用市场调节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原文】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注释】选自《管子·乘马》。【译文】不是诚实的商人,不得依靠经商为生;不是诚实的工匠,不得依靠做工为生;不是诚实的农夫,不得以务农为生;不是诚信的士人,不能在朝中做官。【赏析】古往今来,不管你作为什么身份,这个社会都提倡“诚信”。因此“诚实”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管子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非诚”,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告诫各行各业的人要有敬业精神,诚信责己,诚信待人,只有诚信才能各食其所。作为为政者,如果言而无信而让百姓失望,那么迟早会被百姓推翻。【原文】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注释】选自《管子·五辅》。利:利益,得利。【译文】然而获取民心的法则,不如给人民利益;给人民利益,不如对人民进行教育。【赏析】这里体现了管子在治理国家中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只要国家富强了,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人民得到足够利益了,就不会再争夺;给人民以足够受教育的机会,人民就会知书达礼,进而懂得忠孝两全;只有民心安稳了,社会才会稳固。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实业家都不会忽略政治秩序中的“民本”思想,亦不会不重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原文】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注释】选自《管子·枢言》。【译文】爱护人民,使民得利,使民得益,使民安居,这四点都是道的要求。【赏析】在此管子提出的“受之、利之、益之、安之”等政策其实是孔孟“仁政”治国之道的体现。他认为只有把百姓和土地放在第一位,才能成就帝王之业。为政者能够运用好这一法则,天下就可大治。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比他强大的项羽,是他首先做到了爱民这一法则。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率军攻进咸阳,并制定了爱民措施,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的严刑苛法,并引军驻扎在郊区,深得民心。而项羽后于刘邦进咸阳,项羽进驻咸阳后,掠夺财富,并火烧秦都阿房宫,造成很大的损失,从此失去民心。刘邦借此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利民、益民、安民的措施,如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复员士卒、重农抑商、与民休息等政策。并且,正是因为汉初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才使国家昌泰,人民安居乐业,促成了日后“文景之治”局面形成。【原文】量力而知攻,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注释】选自《管子·霸言》。量:估计,估量。料:料想,揣摩。众:军队。前一“众”指自己的军队,后一“众”指敌人的军队。【译文】估量自己的力量而知道如何进攻的人,是真正善于打仗的人,(这样的人)能正确分析自己军队的优势,进而去进攻敌人。【赏析】在战争中,兵家十分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管子在这里论述的这一句话也正是此思想的体现。在作战中,应充分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只有对敌我双方都明确了解以后,才能发动进攻。无准备之战,盲目地乱打乱攻,是兵家所忌的。所以善于征战的人,总是先估量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粮草的多少和准备情况,然后确定是否进攻。这一作战思想,不仅适用于战争中,也适用于政令的实施。在颁布任何政令或施行政策前,如果没有做好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及估计到自己的力量,那么,它的政令或措施就是不可行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原文】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注释】选自《管子·霸言》。王:称王,统治天下。【译文】称霸天下的形势是:在德义上超过别国;在智谋上超过别国;在军事上超过别国;在地形上超过别国;在掌握时机上超过别国。具备以上五个因素便可以统治天下。【赏析】管子认为成就霸王之业必须实行霸王之道。这就要求分析天下大势,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这里虽然是言霸王之道的,但是,它的妙义对各行各业无不有借鉴作用。也就是说,要想在本行业成为佼佼者,并“称霸”于本行业,那就必须做到管子所说的这五个方面。否则在本行业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原文】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营,下之事也。【注释】选自《管子·君臣上》。谋:检验,审察。营:通“荧”,迷惑。【译文】评论人才、衡量能力、审察德行而提拔官吏,这是君王的职责;一心一意,恪守职责而不迷惑,这是臣子的职责。【赏析】管子在此论述了君主与臣下各司其职的问题,他认为君臣之间只有分工明确,才能共同把国家治理好。所以,君主要端正自己的德行,不能依靠自己的地位、权力干预臣下的事务,要君临臣下,让臣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才是君主要做的。臣下要对君王负责,恪守职责。概括来说,就是君主的职责主要是用人、制令和赏罚,人臣的职责则是守住治事。显然,管子在这里极力维护了君王的独尊地位,但他认为君臣“一体”的唇齿相依关系也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性。【原文】非其所欲,勿施于人。【注释】选自《管子·小问》。【译文】不是别人所希望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赏析】管子在这里的意思用孔子的话表述出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他们所提倡的是“恕政”之道,也就是儒家所标榜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它教人恭敬,宽厚待人。而有私欲的人,谈不上宽厚待人,只有克制私欲,言行合乎礼义,一个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太平盛世才会出现。这种道德标准不只被法家、儒家所提倡,也被道家等诸子所尊崇。【原文】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注释】选自《管子·国蓄》。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秋实:指秋粮。失利:损失利益。【译文】春季养蚕时放贷,用以敛收丝绸;夏季耕种时放贷,用以收回秋粮;因此,人民不会荒废农事,国家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失。【赏析】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解决好了这一个问题,国家才有望又快又好地发展。在此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以政治家的眼光、经济家的头脑,率先提出了国家预先贷款,进行预购的问题。其实这一思想是一种超前的经济思想。因为在养蚕和耕种季节,农民要购买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须品,这时国家向农民预付贷款,可以减轻农民购入和卖出的负担,对农民来说,可以帮助解决其生产前的预备资金,以及产品的销路问题,从而使农民乐意从事蚕桑事业,以不误农时。对国家而言,提前预付贷款,实际上是一种合同预购,可以防止不法商人的介入,使国家获利。【原文】不失其时,然后富。【注释】选自《管子·禁藏》。【译文】不失去农耕时节,这样做国家就会富有。【赏析】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事半功倍。农作物季节性极强,如果错过时节便会造成极大损失。如果能适时而为,才可望丰收。管子所说的“不失其时”,是告诫封建统治者役使农民要避农忙而就农闲。不可无休止地对农民强征徭役,大兴宫室台榭,导致土地荒芜,粮谷无收。应实行春赋、夏贷,给农民一些恩惠,只有先解决农民眼前的燃眉之急,才有希望不误农时,金秋时节大获丰收。【原文】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注释】选自《管子·法法》。拙:笨。【译文】再灵巧的眼睛和高超的手艺,仍然赶不上笨拙的圆规和直矩纠正圆形和方形的误差。【赏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再贤明的君主如果不依靠法律来治国也同样达不到法治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质就是人治社会,君主的意志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造成了法律的不公,人民的苦难。【原文】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注释】选自《管子·戒第》。寡:少的。当:恰当。【译文】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赏析】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正确地使用语言,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用好言语的关键在于恰当、中肯,而不在于多少。说话要讲究言简意赅,言到意随,这样,受话人一听便会明白,同时也表现了说话人清楚的思维能力、言语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切勿废话连篇,不着边际,因为这样子不仅自己说了一堆废话,而且也给别人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原文】寡交多亲,谓之知人。【注释】选自《管子·戒第》。【译文】虽然交的朋友不多,但都是知心朋友,这种人才称得上善于了解人。【赏析】结交朋友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能知心。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夫复何求?”所以交朋友一定要选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思想志向一致的人,与之交往可以受其感染,亦可成为高尚的人。如果滥交朋友,不分良莠,这样的朋友往往是些狐朋狗友,多重交利,利尽则义疏。孔子说,朋友,三种人有益处,三种人有害处。结交正直的、诚实的和博学的,有益处;结交谄媚奉承的、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的和夸夸其谈的,有害处。【原文】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注释】选自《管子·九守》。诚:信用。必:一定。【译文】执行奖赏最重要的是诚信,执行刑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按法律办事。【赏析】奖赏与刑罚是否公正,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国家统治者如果不能奖罚分明,必会宠信奸佞小人而伤害到正直的大臣和众多的百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原文】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注释】选自《管子·大匡》。【译文】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了解臣属的莫过于国君。【赏析】天下没有人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品行,没有比君王更了解臣下的才能。如果“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济万国”。可见父知子,君知臣于家于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正因为刘邦能在萧何的劝说下重用了韩信,才使韩信在后来的东征西讨、南伐北战中屡建奇功,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文】入州里,观习俗,而治乱之国可知也。【注释】选自《管子·入观》。州里:为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泛指城乡范围内的区域。习俗:风俗习惯。【译文】进入乡镇城市,观察社会风气,从而就可以知道怎样治理一个混乱的国家了。【赏析】社会风俗与社会道德互为表里共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当世俗风气日益败坏后,人心不安势必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所以要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民风。只有彻底了解了民风,才能在制定政策中,摒弃不纯正的民风,吸纳优良的习俗,这样治国,社会风气就会好转,混乱的国家就会安定。【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注释】选自《管子·形势解》。辞:推辞,拒绝。【译文】大海不拒绝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才能够变得广阔无边;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所以才能堆积得高耸入云。【赏析】管子拿广阔的大海和巍峨的高山来比喻人,说明人只有虚怀若谷,有广阔的胸怀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听取不同的意见,才可以博采众议。为政者有了宽阔的胸怀,国家可以兴旺发达;人民有了宽阔的胸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融洽和睦。【原文】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注释】选自《管子·揆度》。【译文】如果一个农民不耕种土地,百姓就有因为没有吃的而受饿的;如果一个女人不织布,百姓就有因没有布而受冻的。【赏析】管子在这里强调了耕种与织布在小农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广大农民就是靠这种小农业和家庭纺织业来满足其最低的生活需要,国家也是靠这种小农经济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如果农民不耕不织,相应就会出现受饿受冻者,社会财富就会匮乏。管子用反证法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大力提倡农业生产,才有可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原文】恶恶乎来刑,善善乎来荣。戒也。【注释】选自《管子·山权数》。恶恶:第一个“恶”是动词,作“惩罚”讲;第二个“恶”是名词,作“坏事”讲。刑:指重刑。荣:厚赏。【译文】惩罚坏的用重刑,表彰好的用厚赏。这是戒止人心邪恶的做法。【赏析】这是管子与齐桓公论治国之道时关于奖赏与惩罚制度的论述。禁止邪恶的产生重在惩前毖后,教育后来之人。晋国有叛君之大罪,就对犯罪者的九族进行判罪,这是不对的,是晋国的过错。而齐国对待叛君大罪的人,则按主次分别定罪。只有严惩坏人,奖赏好人,才能戒止人心邪恶的产生。这种做法可称之为“国戒”。这就表明了管子的赏罚原则。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奖赏的目的在于勉励,赏罚要公正,执法要严格,这才能够取得民心。

3.晏子春秋

【原文】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轩:这里指高大的车子。【译文】君子认为赠给别人高大漂亮的车子,不如给别人有教益的话。【赏析】晏子的这句话其实论述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他认为物质财富只能受益一时,而精神财富却能使人受益终生。这种精神财富便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他以此话提醒曾子,要他注意拜良师结益友,以利于自己的修养。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与别人交往心里不存有任何功利,所以他的言行都很实在,对于别人的缺点也会直言不讳,因此从他善意的批评中,可以观照出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原文】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注释】选自《晏子春秋·杂下》。得:成功。【译文】即使有智悲的圣人,考虑很多次,也难免会有一次失误;即使迟钝笨拙的人,考虑很多次,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赏析】圣人不是神人,只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们虽然能料事如神,但也不可能保证每次都百分之百的准确,因为世上的事情变化太快,自己的心思也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每时每刻都能正确运转。所以,人们不要因“圣人”而相信一切,盲目崇拜;也不能因“愚者”而以貌取人,一切都加以排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实情而加以合理地把握。【原文】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僻:邪,不正。【译文】君主正确的,臣下服从的叫做顺;君主不正确的,臣下服从的叫做逆。【赏析】晏子说此话的背景是:齐景公死了爱妾,伤心的过了三天还不敛棺,无奈之下群臣只好把景公骗走才得以敛棺。这件事触怒了景公,于是晏子就以此话来劝谏齐景公。他认为:臣下不一定要绝对服从君王,而是要视君王的行为来定。晏子所确定的为臣之道的政治伦理规范,比起一切服从君主的规范要先进得多。他认为君主正确的,臣子应当服从,而君主不正确的,如果臣子也服从,那么臣子就不是一个好臣子。历史上被称为好臣子的,都是敢于对君主不正确言行进行劝谏的,其中著名的有商代的比干、唐代的魏徵。但是,只有好臣子却没有好君王,同样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因此,晏子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君主要以国事为重,端正自己的品行,近贤者,远小人。【原文】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注释】选自《晏子春秋·集释》。【译文】桔生于淮河南边就成为桔子,生于淮河北边就变成枳了,它们只是叶很相似,其实味道不相同。【赏析】晏子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说明环境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彻底改变个体的本性。青少年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年龄,在交友时一定要慎重。交友要交心,而不要交利,因为以心交,情虽淡而久;以利相交,利尽而情绝。如果交友不善,则对自己不利,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真。【原文】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注释】选自《晏子春秋·集释》。【译文】自己没有用人的品质和才能,又不肯让别人来用自己的人,是卑贱的。【赏析】俗话说:“将有将才,帅有帅才。”可见人的才能和大小不仅有区别,而且在各个领域还表现得不一致。对于晏子这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种是无才无德的人,自己不行,还不愿意让贤于人,让别人去领导自己,这种人在本质上是卑贱的。另一种人是自己没有权势和条件来领导别人,又不被别人重用的人,地位是卑贱的。后者只是社会地位卑贱,本质并不卑贱,因为他们有德有才,只因没有社会条件而又未被重用才使得自己地位低下。

4.司马法

【原文】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得睹为不善之害也。【注释】选自《司马法·天子之仪第二》。迁列:移动行列。【译文】奖赏不要过时,为的是使民众迅速得到做好事的利益。惩罚要就地执行,为的是使民众迅速看到做坏事的恶果。【赏析】君主能做到奖罚分明还不够,因为如果奖罚做不到适度、适时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奖罚分明,因为这样并不能起到及时教育或杀一儆百的作用,更不能达到整肃军纪、提高战斗力的目的。三国蜀相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罚不迁列”的最好运用。【原文】执戮禁顾,噪必先之;若畏太甚,则勿杀戮,示以颜色,告之以所生。【注释】选自《司马法·严位第四》。噪:鼓动。戮:杀。【译文】用杀戮之法制止畏敌欲逃的人,必从先鼓动逃跑的人下手;如果畏敌欲逃的人太多了,就不能靠杀戮的方法了,而应和颜悦色地做士卒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用以求生的方法。【赏析】在战争中,临阵脱逃是兵家大忌。怎么样才能不让逃兵现象出现呢?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杀一儆百法,即对那些鼓动士兵逃跑的个别人处以死刑,以得杀一儆百的效果,但此法忌大开杀戒,杀的太多,军心就会不稳,适得其反。另一种办法是做思想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好了,士卒在战场上就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斗志,就有勇于杀敌的精神。【原文】凡从奔勿息,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注释】选自《司马法·用众第五》。奔:逃亡。【译文】追击逃亡的敌人时,不要停止,敌人如果停止不前,就要考虑敌人是否有别的企图。【赏析】毛泽东有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就说明对于那些溃败的敌人应乘胜追击,不给其以喘息的机会,才有望取胜。但是追击敌人,还要明察敌人是真败还是假败,这样可以避免上当受骗,被敌人的诈败之计所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就应用了这一作战原则。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指挥下,打败齐军,齐军溃败,曹刿看到齐军车辙杂乱,代表国家威信的军旗也倒下,断定齐军不是诈败,于是指挥鲁军乘胜追击,取得全胜。

5.老子

【原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注释】选自《老子·第二章》。恒:永恒,持久不变的。【译文】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这是永恒不变的。【赏析】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原文】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注释】选自《老子·第七章》。【译文】天地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才能长久地生存着。【赏析】老子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在于天地无私,只求万物的利益,最后反而自己得到了长存的好处。老子以天地长存为例子,喻示着人应该具有的处世观念,作为与天地同出一源的人,如能够抛弃私心,处后居下,先人后己,不仅不会伤害自己,反而还会长久生存。我国上古时代的大禹就是其中一例,他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舜也因此禅位给了禹。这就体现出了老子的“无私”即“成其私”思想。【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注释】选自《老子·第九章》。功:功名利禄。遂:成就。天之道:指自然规律。【译文】功名利禄有了成就,就不要再争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赏析】儒、道两家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更多地体现出了相左的观点: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道家则提倡“避世”主张。老子认为应功成身退,因为老子看到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为避免灾祸,老子提出了“功遂身退”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当一个人功名成就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在物极必反规律的作用下,人生就会开始往相反的方向走。如果还再去争名夺利,定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我国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将相为数不少,基本上都能千古流芳;而不能做到激流勇退的帅才更多,他们多数不能保护其身,所以后世就把这一思想演变成了“明哲保身”的口号。【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注释】选自《老子·第十二章》。五色:红、黄、蓝、白、黑。此指纵情色欲、服装、装饰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指纵情声乐、歌舞等。五味:酸、甜、苦、辣、咸。此指纵情口腹之欲。爽:失去味觉。驰骋:骑马奔跑。畋猎:野外打猎。妨:败坏。【译文】色彩缤纷会使人眼花缭乱,音乐繁多也会使人耳朵发聋,美味太多易使人失去味觉;乘马飞驰狩猎将使人心灵狂放;猎取稀奇之物必使人行为败坏。【赏析】孔子说:“食、色,性也。”道出了人做为高级动物的自然属性。其实人的这些生理、心理要求是正当的,但如果过分的话,必定会伤害自己。同时,老子也认为那些缤纷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美味的食物、怡人的狩猎是伤害人身心健康、败坏人完美道德的元凶,所以他极力主张“去奢泰,好俭朴”。这一养生之道,从客观上也使那些追求奢侈生活的统治者有所收敛。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论述了他的养生之道。在魏晋时期,老子的教义得到了发扬光大,他的养生之道被这一时期的道学人物所弘扬,以东晋葛洪最为著名。他从小就喜欢神仙导养之法,提出了道教应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的处世主张,这样就把养生与治国联系在了一起。【原文】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之谓道纪。【注释】选自《老子·第十四章》。道:规则,法则。御:驾御。【译文】把握早已存在的“道”,用来驾御现在具体的事物。能够认识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赏析】老子的五个言集中体现了一个“道”字,“道”是个哲学范畴,它超越万物,又适用于万物,也不受时空的限制。人如果掌握了“道”的规律,既可以驾驭现实,也可推知远古,这就是“道”的纲纪。从而说明社会历史、宇宙自然有着相通的“道”。【原文】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注释】选自《老子·第十五章》。豫:一种野兽的名称,它性多疑,在此指迟疑谨慎的意思。川:小河。犹:一种野兽。涣:疏散。朴:未经雕琢的木头。【译文】谨慎迟疑啊,像冬天涉水过河;畏惧顾虑啊,像提防四周围攻;恭敬端凝啊,像做宾客;融和疏脱啊,像河冰消融;敦厚朴素啊,像未雕琢之木;空豁旷远啊,像深山幽谷;浑然纯厚啊,像一潭浊水。【赏析】此段文字老子形象生动地叙述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他认为:只有像“豫”一样不敢妄动,才能做到与世无争;只有像“犹”一样谨慎戒备,不敢妄为,才不败事。立身为人应庄重拘谨。对于物质的欲望淡然漠之,不加注意。此外,还要做到心灵与头脑的无知无识,这样面对外界事物才会不思不想,不忧不虑,如此内心则空寂,外表则旷达。头脑无知则单纯、无心机,质朴无文,敦厚自然,就像未雕饰的原木一样。当然,这段话不仅是老子的自我表白,也是他对世人的规劝和希望。【原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注释】选自《老子·第十九章》。朴:不加雕饰的木。欲:许慎《说文解字》云:“欲,贪欲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云:欲,是人们受到物的感动而产生的,是人的本性。欲望恰当了就是合情合理的,不恰当就变成了贪欲。【译文】保持质朴,减少私欲。【赏析】老子认为欲壑难填,强烈的欲望会毁掉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所以他提倡少私寡欲,让人返璞归真,回归人民的自然本性。减少私欲就是让人们“绝巧弃利”。人生终日与物接触,并且经营不已,难免会被物质所左右,如此,则随时都会有纵欲的危险。所以老子提倡寡欲或无欲。他的这种寡欲或无欲不是让人放弃一切正常的欲望,而是让人追求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欲望,人们只有放弃那些被物驾御的外壳,而恢复人们天然属性,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没有忧虑。【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注释】选自《老子·第二十章》。唯:恭敬的应声。阿:怠慢的应声。【译文】恭敬的应声“是”,与怠慢的应声“啊”,相差有多大?善与恶,二者差异又有多大呢?【赏析】老子认为“唯”与“阿”的区别不仅表现在自我心理的满足,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应“唯”不仅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高尚品德;应“阿”不仅怠慢了对方,也侮辱了自己的德行。所以,要想人尊敬自己,自己必须先尊敬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注释】选自《老子·第二十三章》。【译文】同于自然之道的,“道”也乐意得到他;同于“德”的,“德”也乐意得到他;同于不道不德的,“失”亦乐于得到他。【赏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正因为志同道合才会相聚在一起。所以,如果想了解他们的品行的话,看一个就可以了解全部了,因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就是推己及人,举一反三的道理。【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释】选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学习。自然:自然而然,当然如此。【译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赏析】老子在此用递推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法自然”的原则。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也就是说只有顺从自然规律,自然而然地生活,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原文】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注释】选自《老子·第二十七章》。袭:承袭,此指隐含之意。明:聪明。【译文】因此,有道之人常善于救人,所以没有无用的人;有道之人常善于救物,所以没有无用的东西。这就叫做暗含着聪明智慧。【赏析】“道”是老子的哲学范畴,它内涵十分丰富。这段话体现的是老子救人、救物和救世的思想。他由人生的要求,逐步推及到物的根源,从而推及人生和与此相关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追求。老子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思想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原文】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注释】选自《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因此,因为这样。甚:过分的。泰:奢侈的。【译文】因此,圣人远离那些极端的事物,远离那些奢侈的生活,远离那些过分的东西。【赏析】欲壑都是难填的,一切祸端都源于欲望二字。在此老子提倡听任自然、顺应物性,也就是主张知足常乐。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涯的,欲望越强烈,对物的要求就越多,烦恼也会增加,为了满足这无尽的欲望,有人就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所以老子提出了“去甚、去奢、去泰”的灭欲思想,只有知足无欲才会“贫如富”“贱如贵”。【原文】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注释】选自《老子·第三十二章》。均:均匀。【译文】天与地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无须指令而自然均匀。【赏析】老子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体悟出了两个道理:自然界是“损有余而奉不足”;人类社会却相反是“损不足而奉有余”。老子批判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认为人君应认识它的特性,持守它的特性,这样天下才能安然自适,万民才能怡然自得。【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注释】选自《老子·第三十三章》。【译文】正确认识别人的是智者,认识自己的人是高明者。【赏析】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那些大智慧的人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之后才能在社会中给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位置,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创造出自身价值。自知之明固然重要,但正确认识别人也很重要,只有认识了别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拿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多向长于自己的人学习,逐渐完善自己。【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注释】选自《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就其名而言为道,就其数而言为一”(蒋锡昌《老子校诂》)。即道生成自己。二:指天地。三:阴阳两气相交会和形成的一种和谐状态。负:背。冲:“阴阳两气互相交冲而成的均调和谐状态”(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译文】道生成自己,自己又生成天地,天地又生成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合又生成万物。万物负载着阴阳两气,两气相互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物。【赏析】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生成的理论。何谓“道”?在此“道”就是“一”,“一”就是“道”。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地就以时空形式,可以承载万物,因此,在宇宙生成程序上,天地先于万物。由于老子重视天地的独特存在,于是以道为本源,天地为场所,阴阳两气和谐一致,形成了宇宙间广大的和谐性,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使万物生生不息。老子把“道”作为万物的主宰,实质体现了他“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即万物自生自长不受控制。【原文】故足知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注释】选自《老子·第四十四章》。辱:耻辱。止:停止。殆:危害,危险。【译文】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自己的贫困而感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生存。【赏析】这句话既体现了老子的处世观、人生观,也体现了他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如果为名、为利而不惜生命的话,是不可取的,因为在他眼中,生命最可贵,应该保身除祸。名利本属身外之物,无法与身体和生命相提并论,只有内心知足的人,才不会费心劳神去追求,不损伤身心,自可保寿。如果只有外在行为的知止,而无内心的知足,那么,知止只是暂时的,是被动的,一旦有机会,就会再起贪心。只有内心知足,才会主动知止,才会全生保寿。如果为了贪求名利而伤损生命,真可谓因小失大。【原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纳。【注释】选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屈:弯曲。讷:即不善说话。【译文】最正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辩说,最大的赢利好似亏本。【赏析】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也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原理。事物是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事物的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而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原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注释】选自《老子·第四十九章》。德:同“得”。【译文】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使之得于善良。诚实的人,我以诚实待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以诚实待他,使之得于诚实。【赏析】“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社会上有好坏之分,都是后天所致,所以我们在对待他人的时候要宽容,切不可斤斤计较。应该用以德报怨的精神去感化他,以“善”对“不善”,在扬善之风中,不善者会被潜移默化;在倡导善行中行善,那些不善之人也无法行不善之事。对于不诚实人的教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也是老子提出以百姓的心为心,以善心、诚心对待所有人,使百姓都归心于善良诚实的观点。【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注释】选自《老子·第五十九章》。事:侍奉,奉行。啬:原意是指收获谷物,泛指农事;后引申为爱惜、节俭之意。【译文】治理人事奉行天道,没有比节俭更好的了。【赏析】“众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老子也认为无论治国还是治身都该厚培根基,积聚能量。以勤俭治国可长久,治人则长生。去奢崇俭,能使民情变得淳厚质朴,无奢靡之风,就无狡诈之人,社会就能得到长治久安。节俭也能使人积聚能量,健康长寿。故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家书·致沅弟》中告诫子孙诸侄:去奢崇俭才能生机勃勃,才能长享富贵,免去祸患。【原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释】选自《老子·第六十三章》。作:开始。【译文】处理困难要从简易入手,实现大事要从细微着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开始。【赏析】老子主张处理事务的原则应该是先易后难,先细后大。因为只有先解决容易的问题,才能为后来的疑难问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解决易事、做好细事,是轻而易举的,反之则要劳神费力。因此,不可忽视易事、细事。这与我们学习知识、攻克难题是相同的道理。往往在攻克难题之前,要做大量简单易懂的题,从易入难,循序渐进,最后才能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原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注释】选自《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慈心。俭:节俭。【译文】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慈爱”;第二是“节俭”;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赏析】老子的三宝,是教人应有这三德。其中“慈”是这三宝中的根本,慈是父母爱子女的感情,是从人类本性根源发生的情感,所以是无所选择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无求施报的自然本性,拥有了“慈”,就会戒杀生以惜物命,慎翦伐以养天和,就拥有了包容万物广大的德。“俭”是节制自己,从内心的虚静到外在的俭德要求一致,老子认为为政者要抛却私心,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己心,那样就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和欲望,满足天下百姓的要求,从而使国家大治。“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要求为政者体会大道无为的精神,以先取后、取下来感召天下,才能为上,为人之君。人有了“慈”就能勇;有了“俭”就能广;有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就能成大器。这就是老子理论中的“珍宝”。【原文】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圣人被褐而怀玉。【注释】选自《老子·第七十章》。则:法则,效法。被:同“披”,穿着。褐:粗布衣,粗麻衣。【译文】能了解我的人极少,能效法我的人也很难遇到。圣人虽然穿着粗布衣,却怀有宝玉。【赏析】圣人因为身怀宝玉而往往曲高和寡,因为高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所以往往不被普通人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圣人并不因为自己不被别人理解而去迎合别人,变成身着锦绣而内心空空的人。明代王守仁在《答舒国用》中说:君子不希求别人一定相信自己,只不过要做到自己相信自己;也不希求别人了解自己,只要做到自己了解自己。由此可见圣人都具有这样的高洁情操。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往往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觉得痛苦,而极力去迎合别人,这多是因为自己没有“怀揣宝玉”,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而造成的。只有提高自己,才能接近圣人。【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注释】选自《老子·第七十二章》。威:第一个“威”作“专制”讲;第二个“威”作“祸乱”讲。【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时,那么大的祸乱就要到来了。【赏析】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老百姓已经被为政者的各项苛捐杂税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为了生存,是会不顾一切的,就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推翻为政者的统治。历史上爆发的农民起义,每一次都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而导致的,这也证明了老子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的这一名言。所以为政者应该懂得“官逼民反”的道理。只有使民众余裕所居,熙融所生,社会才会得以持续,得以发展,否则就会祸乱四起。【原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注释】选自《老子·第七十三章》。恢恢:宽大无边。疏:稀疏,不密。【译文】天网很大,网孔虽然稀疏但却不会有一点漏失。【赏析】老子认为冥冥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天网虽大而稀疏,却从来不会有所遗漏。后来老子的这一思想逐渐演变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它用于警告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不要以为自己的犯罪事实能够得到掩盖,自己的计谋能够得逞,实际上,任何犯罪行为都不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原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注释】选自《老子·第七十七章》。损:减少。余:剩余。不然:不是这样。奉:奉献。【译文】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赏析】这两句话体现了老子“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人之道应该和天之道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财富均衡了,才不会引起纷争。但是,人之道却不这样,现实的社会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呈现出极大的不公平。那些统治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和特权,损害百姓的利益,用剥削来的财物来满足个人的私欲,使得百姓越来越贫困,自己越来越富有。这在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封建社会贫富差距的真实写照。【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注释】选自《老子·第八十一章》。信:真诚,诚实。美:华美,华丽。善者:善良的人。辩:指能说会道。博:知道的事情多。【译文】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并不真正懂得。【赏析】老子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人,他提倡那种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的生活准则。他认为那些动听的言辞,往往是华而不实的。只有那些真正善良的人,才不炫耀自己,不斥责别人,真诚待人,所以对自己的行为不作辩解。只有那些大智之人才总是谦虚地对待一切事物,因为他们知道,宇宙万物无穷无尽,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那些浅薄者,自以为自己掌握了宇宙万物,就妄自菲薄,是极为浅陋无知的表现。

6.孔子家语

【原文】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第七》。悫:忠诚,忠厚。【译文】对于受过教育而有所专长的人,必须要求他忠诚正直,然后再要求他聪明能干。【赏析】这是孔子向鲁哀公提出的“取人之法”,即用人原则。孔子认为选用人才必须“先德后才”,一个人只有在道德上具备一定的条件,然后才可以谈能力。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甚至还不如无才无德的人,因为他们丝毫不讲德行,只求自己享乐,一旦掌权,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原文】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译文】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赏析】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停”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原文】丹漆不文,白玉不雕。【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二·好生第十》。丹漆:红色的漆,即朱漆。文:同“纹”,意为修饰。【译文】红色的漆不需要修饰,白色的玉不需要雕琢。【赏析】何谓“美”?孔子认为自然就是美。什么叫“自然美”?不经人工雕琢而体现出的一种质朴的、纯真的美就是自然美。因为它此时并不代表任何人的思想意识。经过雕琢后的美,就包含个人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情趣。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痛斥那些士大夫们以病梅为美的畸形审美意识,主张让梅恢复自然本性,自然发展。从中我们也可以悟出做人的道理,不加雕琢的人性是纯朴自然的,经过加工过的人性是病态虚伪的。【原文】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五·在厄第二十》。施:给予恩惠,施舍。畏:怕,畏惧。与:给予。骄:骄傲自大,放纵。【译文】接受别人施舍的人,经常畏惧别人;给予别人恩惠的人,常常看不起别人。【赏析】这句话从反面告诫我们要注重修身,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所以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给予,因为一旦接受,就有可能听从别人的指挥,失去人格。但对于接受施舍这一问题,应根据当时的情况而论,在特别的和人格尊严不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接受施舍是人自然本性的表现,当然,我们对于那些给予别人恩惠又对别人傲慢、轻视的人,应予以坚决的批驳。【原文】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七·观乡射第二十八》。张:把弓弦绷紧。弛:把弓弦放松。文武:指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译文】把弓弦绷紧而不松弛,文王、武王不会这样做;把弓弦放松而不绷紧,文王、武王也不会这样做;有放松有绷紧,这才是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赏析】孔子在此阐述了文王与武王在治理国家上所遵守的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安邦定国,也适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只张不弛,人们就会疲劳,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就得不到提高;只弛不张,生活就会懒散,学习就会放松。所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样学习效率才会高,生活才会更精彩。【原文】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七·五刑解第三十》。【译文】刑法不对于达官贵人,礼节不对于平民百姓。【赏析】这本是先古时代的一条法律条文,但在此孔子却加以发展了。他认为达官贵人犯法后,不应对他们实行刑罚,老百姓也不需要学习过多的礼仪。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达官贵人为所欲为,触犯法律开了绿灯,违反了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制原则,应该说是不健全的法律条文。【原文】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六本》。谔谔:忠言正谏的样子。唯唯:不分是非的答应顺从。【译文】商汤、周武王能听进忠言正谏,所以国家得以繁荣昌盛。夏桀和商纣王喜欢阿谀奉迎的话,所以身死国灭。【赏析】商汤,周武王都是历代明君中的佼佼者,他们为政期间,实行仁政,重用贤能,为国家走向鼎盛做出了贡献。夏桀、商纣是有名的暴君和亡国之君,为政期间,重用奸臣、杀害忠良,暴虐荒淫,终使国破身亡。同是一国之主,由于为政的策略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历史的成败教训是一面有益的镜子,现代人能否广开言路倾听忠言,是事业能否蒸蒸日上的关键所在。【原文】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注释】选自《孔子家语·卷九·正论解第四十一》。道:指好的政治局面。退:退出。【译文】古代贤明的人,国家有好的政治局面时,就尽忠心辅佐它;政不通、人不和时则退出躲避它。【赏析】儒家有很强的名仕思想,他们的人生终极理想就是治国、平天下。但是如果政治黑暗,就应该避世,等待时机。孔子就是儒家这一思想的身体力行者。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孔子为了恢复先王的礼乐,周游列国,游说国君,却没有被采纳,孔子只好退身以教育为本,成为我国第一个教育家。儒家的“出世”与“入世”的思想,被后来的文人墨客所扭曲,他们不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以个人得失为重,在功名的利诱下,具有很强的入世欲望,表现出强烈的功名欲;但是功名受挫后,又产生了极强的出世思想,此时他们心灰意冷,只想把自己隐居起来、寄情山水,以求心理平衡。这种“出世”和“入世”思想早已和孔子思想背道而驰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