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华周围血管病治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1 08:11:01

点击下载

作者:闫京宁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赵尚华周围血管病治验集

赵尚华周围血管病治验集试读:

赵尚华教授简介

赵尚华(1943.8—),196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国共产党党员。2008年被推选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原山西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外治杂志》主编,山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傅山医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1958年在范亭中学参加校医室勤工俭学,学习医护技术;1963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1980年参加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医外科师资进修班,有缘学习了全国外科各大名医之长;1983年参加山西中医学院筹备领导小组;1984年以来兼职从事学会工作;1985年与著名中医专家朱仁康等倡议建立全国中医外科分会并出任委员,屡次向山西省政府提出建议,为促进山西中医学院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89年调至山西中医学院工作。

1992年曾应马来西亚中医学院邀请赴马来西亚讲学3个月;1994年代表山西中医药学会与马来西亚柔佛州中医师公会结成友好学会,开展双方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山西中医事业对外合作交流工作;1998年受香港、泰国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邀请,参加了在新加坡等地召开的“跨世纪医学新进展论坛暨世界名医颁奖大会”,发表了“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电脑诊疗程序研制报告”,获得广泛好评。

赵尚华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对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部分肿瘤的中医治疗有独到的经验。1994年主持的“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参与研制的“骨刺停贴膏”获山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1999年研制成功“腧穴治疗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逍遥蒌贝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经山西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其研究课题“逍遥蒌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著作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乳房病》《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方剂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子琳》《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外科学》等40余种,其中6部荣获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著作奖。《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方剂学》填补了中医外科长期以来缺乏相关专著的空白。《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本科成人教育中的第一本正式教材。他拟创的逍遥蒌贝散药方被全国数种高校教材《中医外科学》选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主方。他拟创的阳和通脉汤、椒艾洗药等方剂被大型工具书《实用中医外科大辞典》《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等反复使用,广为推崇。发表论文50余篇。前 言

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简明精当地记载了理法方药,以后历代医家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说,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手段丰富,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工作者承前启后,积极开拓,使得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临床及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佳效,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引起世人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周围血管病专业科室,治疗范围也从原来的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主,逐步扩大到其他周围血管病,逐步向专科化迈进。

赵尚华教授是山西省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13年任博士后流动站导师。赵尚华教授曾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刘渡舟、施汉章、顾伯华、王沛、马绍尧等,并深得真传,学验俱丰。

赵尚华教授年轻的时候,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因周围血管病导致截肢的人在拄双拐,医者仁心,这些情形深深地激发了赵教授研究周围血管病的使命感。从那时起,赵教授开始了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研究,并不断在理论上进行升华,在临床中总结治疗经验,凝练出科学而颇具特色的学术观点,拟创了一系列治疗周围血管病的效方,屡用屡效,可谓建树颇丰!同时,在赵教授及其他老一代专家的发起和不懈努力下,1986年中医外科学会成立,并成立了中医血管病学组。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成立,使得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标志着中医周围血管病专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赵尚华教授虽逾古稀之年,但对周围血管病学会仍一如既往地关注与支持。作为学会的顾问,每年的学术年会他都亲自参加,甚至学会的常委扩大会议都是每请必到,仅2014年就赴会3次。他积极支持学会“师带徒”工作的开展,共带徒三人,可谓不遗余力。学会现任主任委员张朝辉主任就曾多次发自肺腑地赞叹:“赵教授为人特别谦虚,对学会特别有感情,值得我辈学习!”

本书总结了赵尚华教授40余年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经验,以供广大临床医生参考。同时,收集了赵尚华教授参与编写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书籍和论文,对同一病种的描述难免有雷同之处。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赵尚华教授的多次指导,以及很多朋友的帮助,并由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赵怀舟老师审阅,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闫京宁2016年3月|上篇|总论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发展

中医周围血管病学是研究周围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调摄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周围血管病学是从中医外科学中发展分化而形成的一门新的临床学科,主要研究周围血管中的动脉疾病、静脉疾病、皮肤血管疾病、淋巴管疾病和部分血管肿瘤性疾病。

中医外科学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其中包括中医周围血管病学。在中医学文献中,历代医家对血管外科疾病都有过精辟的论述,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医学史上光辉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年来,由于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为中医血管外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国内外大量的医学文献资料证明,中医诊治血管外科疾病独具特色和优势,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均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为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中医血管外科学正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综观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历史和现状,令人欣慰;展望血管外科学的未来,前景无限。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沿革

我国医学史发展中对中医周围血管病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在历代中医外科著作中,均有周围血管病的详细记载,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且经验宝贵,内容丰富,至今对于研究和探讨中医外科血管疾病,仍具有实际意义。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变时代,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铁器普遍使用,社会经济有了大的发展,学术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个时期,中医学理论基本形成,在外科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对外科血管病的认识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有了较多的记载。《吕氏春秋·达郁》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这其中对人体血脉强调一个“通”字,这是对血液循环的朴素认识,也为后世对血管疾病强调以通为治,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独特的医疗体系。外科血管病学亦不例外。《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灵枢·脉度》记述了各主要经脉的长度十六丈二尺,并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说明当时医学对人体经脉的大体解剖已有初步认识,其大致部位、长短、粗细亦有明确记载。《灵枢·论疾诊尺》曰:“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这是利用血管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例证。不仅在两千年前难能可贵,直到现在这一方法也有实用价值。血管色红,热邪太盛;血管色青,疼痛剧烈;血管色黑而坚硬,必然是痹阻日久不通的表现。《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这对脱疽后期腐烂、坏死、发黑的症状特点的描述和预后判断均颇为准确,也科学地提出了手术切除(急斩之)坏死指(趾)的治疗方法,是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手术能及时除去坏死组织,加速创口愈合,保存肢体。这一治法一直指导着后世的临床治疗。“脱痈”即“脱疽”,包括了西医学中多种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不通而导致的指(趾)脱落坏死性疾病,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坏疽等。《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溜”通“瘤”,《疡医大全》《疡医汇粹》等书均改为“瘤”)。“筋瘤”类似于下肢静脉曲张类疾病。《黄帝内经》认为是虚邪伤人的结果。所谓“虚邪”从上下文义来看均是指来势缓慢,伤人筋骨脏腑之邪,往往兼有人之正气虚损的因素。这与静脉曲张多发于久立、久劳、伤气之人相仿。后世将“筋瘤”描述为“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结若蚯蚓”,显然就是静脉曲张的征象。这是《黄帝内经》对周围静脉病变的初步认识。《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这里的“脉痹”“心痹”“脉不通”颇类多发性大动脉炎,也和部分结节性多动脉炎有相似之处。

由上述可知,《黄帝内经》对外科动脉性疾病及静脉性疾病,都有相当的认识,并在解剖、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为以后的周围血管病学的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秦汉两晋时期(前221—589年)

秦代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很少见于记载。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医学方面的进步较快。这时,我国的外科学已基本形成了体系,而且这个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两大著名的医家——华佗和张仲景。两晋南北朝,虽然战乱不止,但在医学方面却有不少成就,当时名医辈出,医方众多。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即由晋代刘涓子所撰,南齐龚庆宣编成。这一历史阶段外科血管病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1.华佗治疗脱疽的方药《华佗神医秘传》载:“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疹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并指出应用:“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这四味药的组方即后世四妙勇安汤,至今一直是治疗“脱疽”的主方。

2.张仲景对外科血管病学的贡献

张仲景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确立了脉症并重的诊断疾病的原则,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中具体论述了不少外科疾病的证治。总括张仲景对外科血管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血痹的论治和创立活血通脉方剂上。

张仲景认为“血痹”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而脉癥治法是“血痹……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此“血痹”近似于雷诺现象,或肢体血运不良引起的指(趾)麻木不仁,冷痛如痹证而又不是痹证。近人屡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雷诺现象,均取得较好疗效。

张仲景创立的当归四逆汤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作用,一直是后世治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的外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剂。此外,桃核承气汤、大黄䗪虫丸、抵挡汤等十多个活血化瘀的方剂,现在仍有临床应用价值。

3.《刘涓子鬼遗方》对外科血管病的认识《刘涓子鬼遗方》首载“脱疽”病名。它沿用《黄帝内经》的“急斩之”的治疗方法。据《外台秘要》,“刘涓子治恶脉肿毒汤方”为“乌药二两,天麻二两,栀子仁十四枚,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以滓敷肿上甚良”。用清热解毒之品内外并治,对急性期的浅静脉炎自有肯定的疗效。

4.《肘后备急方》对外科血管病的认识《肘后备急方》对外科血管病的认识有了明显进步,在第五卷中记载的“恶脉病”颇类似于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的血栓性静脉炎,其云:“恶脉病,身中忽不赤络脉起,如蚯蚓状。”并明确论述了病因,“此由春冬恶风入络脉之中,其血瘀所作,宜服五香连翘汤……傅丹参膏”。同卷首次记载“病”,“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如编绳,很像四肢部位的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急性淋巴管炎。治以“鹿角五两,白敛一两,牡蛎四两,附子一两,捣筛和苦酒涂帛上,燥复易”。《外台秘要》引“肘后方:皮肉中或肿起,初如梅李,渐加大,不痒不痛,又不坚硬,按之柔软,此血瘤也。不疗乃至如盘,大则不可复不消,而非杀人病尔。”此描述的颇似海绵状血管瘤。

这一阶段中医对周围血管病的认识较前深入,认识的病种亦有增如,治疗方法上创用了一系列的内服温通、清解的方剂,还开创了用药物外敷的内外合治的疗法。

三、隋唐时期(581—907年)

医学上的成就尤为卓著。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病源病理学巨著,其病种记载范围之广,内容之精,分类之细是史无前例的。全书共分67门,1729种病候。仅就外科而言,就包括了痛疽、痔瘘、破伤风、火伤等数十门300余种病候。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内容博大宏深,实际的贡献也很突出。其认识到消渴病与痈疽的关系,首载“气胸”的诊断法,“黑膏药”的熬制法,“导尿术”的应用,以及大量的治疗外科疾病的食疗方药。这一时期对周围血管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种增多,描述详细《诸病源候论·恶脉候》:“恶脉者,身里忽有赤络,脉起,聚如死蚯蚓状,看乍中似有水在脉中,长短皆逐其络脉所生是也。”更形象地描述了“恶脉”的临床表现。《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逆冷候》:“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大,故四肢逆冷也。”记载了四肢逆冷的病因及其主要症状。《诸病源候论·病候》:“其状,赤脉起如编绳,急痛壮热。其发于脚者,患从鼠起至踝,赤如编绳,故谓病也。发于臂者,喜从腋下起,至手也。”《备急千金要方》亦有类似描述。这是比较典型的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症状,也可以包括一些急性淋巴管炎的症状。但后世对淋巴管炎多以“红丝疔”论治,且病机治法更为吻合。《诸病源候论》首次记载了“足尰候”,此乃比较典型的象皮肿。曰:“尰病者,自膝以下至踝及趾,俱肿直是也。”还说:“江东诸山县人多病尰;云彼土有草名尰草,人行误践触之,则会病尰。”这里不仅指出象皮肿的主要症状,而且记载了本病的地方性(江东诸山县),以及有一定的传染性(人践触尰草则可能生病)。这与丝虫病导致的象皮肿十分相似,对后世医家逐步认识本病有重要意义。《诸病源候论·患斑毒病候》曰:“状如蚊蚤所啮,赤斑起,周匝遍体。”颇似紫癜。

2.对病因病机认识更为深刻《诸病源候论·肿病诸候》认为:“恶脉”的病因是“由春冬受恶风,入络脉中,其血瘀结所生”。而《备急千金要方》改“恶脉”为“赤脉”,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也说明了对本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即本病非恶病,只是血瘀而已,用活血之药即可治愈。《备急千金要方·病》认为,凡病“皆因久劳,热气盛为湿凉所折,气结筋中,成此病也”。人体正气受损,气伤则运行不畅,而气为血帅,气不畅则不能正常推动血液运行,故血行缓慢,容易导致血脉郁滞不通,严重时出现下肢肿胀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四肢病诸候》认为尰病“皆由血气虚弱,风邪伤之,经络痞涩而成也”。《诸病源候论·还斑毒病候》对“斑毒”的病因病机分析为:“此病或是伤寒,或时气,或温病,皆由热不时歇,故热入胃,变成毒,乃发斑也。”

3.对预后的估计较准确《诸病源候论·恶脉候》认为“久不瘥,缘脉结而成瘘”,是说久延不愈,就会沿着脉络结聚之处变成瘘症。《诸病源候论·病候》说:“其著脚,若置不治,不消复不溃,其热歇气不散,变作尰。”说明病之在脚者,脚上热退而肿不消、也不破溃的,可能形成尰病,类似现在的大脚风(即象皮肿)。《备急千金要方·病》中记载:“凡病,若不即治,其久溃脓,亦令人筋挛缩也。”《诸病源候论·患斑毒病候》曰:“凡发赤斑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说明斑的颜色,可以提示预后好坏,色红者,热度尚轻,预后尚好;黑者,热毒更重,预后不佳。证之临床,现在仍有实用价值。

4.治疗方法更趋多样化《备急千金要方》治疗“病”,既以漏芦汤内服,又用针刺疗法去恶血,还结合了小豆末外敷的糊膏法;治疗赤脉既沿用了《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五香连翘汤、丹参膏,还提出了可用“竹沥”内服的方法治疗痰热证者。《外台秘要》对“脱疽”的治疗也较《黄帝内经》《刘涓子鬼遗方》有了进步,如:“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疗,不赤黑可疗,疗不衰,急斩之得活,不去者死。”说明对脱疽“不赤黑者”有了治疗方法,只有在治疗不效的情况下才行截趾术,而且手术治疗后,可能治愈。遗憾的是此处未能明述治疗的具体方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黄父相痈疽论第一》提出了“毒在肉则割,毒在骨则切”的手术原则;目前,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创面的蚕食式清创,仍基本采用了这个原则。

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医对周围血管病的诊治有了明显进步,不仅提出了对新的病种,尤其是皮肤血管病的新的认识,还积累了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对后世周围血管病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宋元时期(960—1368年)

960年宋朝始建,社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科学技术尤其是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医学在前一阶段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中医理论的探讨与提高。如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丹溪四大学派的创立,对中医的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的发展都有重大贡献。在外科方面,不仅提出了“五善”“七恶”的疮疡预后判定方针,还确立了中医外科消、托、补内治三法,而齐德之总结整理的外治法经《外科精义》亦基本成形。其他外科专著如《世医得效方》《外科精要》《卫济宝书》等亦成书于这个时期等。但这一历史阶段,有关外科血管病的具体资料却极少,《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医书也好,外科专著中也罢,均未提及“脱疽”“病”“血瘤”“筋瘤”等。这可能是当时的医学家对古代有关疾病病因学、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整理,试图重新分类、重新命名的结果。《圣济总录》中之“脉痹”显然是血脉瘀阻这一类疾病的总病名,其曰:“血性得温则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痹”。此处之“皮毛萎悴、肌肉痹”是缺血性症状,而“血道壅涩”是血瘀总的病机,通行血脉则是本类疾病的总的治则。方剂“异痹汤”和“人参丸”等,以人参、黄芪、当归、地黄、桂枝等为主,是血瘀证的通用药物。

五、明清时期(1368—1840年)

这一时期,农业、城市工商业,对外贸易以及国内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传染病大幅度的流行,也促进了温病学的形成。中医外科学在明清时期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外科内外治法渐臻完备,形成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等学术流派争鸣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外科学说的深入发展。周围血管病学的发展进步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血管病病种的认识深入全面

1.以脱疽统称的动脉性疾病《外科理例》卷六记载15例脱疽病案,有因冻伤而发者,有因外伤而发者,有因膏粱厚味而发者。从其所描述的症状来看,有比较典型的消渴伴发脱疽者,如“年逾五十亦患此,色紫黑,脚焮痛……喜其饮食如故,动息自宁,为疮善症……次年或发渴,服生津等药愈盛,用八味丸而愈”。《外科正宗·脱疽》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灼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手足乃五脏枝干,疮之初生,形如粟米,头便一点黄疱,其皮如煮熟红枣,黑气侵漫,相传五指,传遍上至脚面,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练,其秽异香难解,其命仙方难活。”从病因膏粱厚味在前,以及疮之迅速发疱、溃烂等特点来看,这里描述的可能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坏疽。《马培之外科医案》认为,脱疽“有湿热为患者,有感温疫毒疫之气而成者……有严寒涉水,气血冰凝,积久寒化为热。始则足趾木冷,继则红紫之色,足跗肿热,足趾仍冷,皮肉筋骨俱死,节缝渐久裂开,污水渗流,筋断肉离而脱,有落数趾而败者,有落至踝骨而不败者,视其禀赋之强弱”。从其病因和症状的具体描述来看,这是比较典型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表现。

2.认识较准确的静脉疾病《证治准绳·疡医》卷四:“或问足肚之下结块长二三寸许,寒热大作,饮食不进,何如?曰:青蛇便……青蛇便生小膀上下,头生望上,攻走入腹者,不可治;头生向下,尾在上,即为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青蛇毒,此证又名青蛇便,生于小腿肚之下,形长二三寸,结肿、紫块、僵硬、憎寒壮热,大痛不食。由肾经素虚,湿热下注而成。”这些论述,均与下肢的浅静脉炎相似。《潜斋医案·大脚风》:“凡水乡农人,多患脚肿,俗名大脚风,又名沙木骽,一肿不消,与寻常脚气发过肿消者迥异,风温热杂合之邪,袭人而不能出也。故病起必胯间结核而痛,憎寒发热,渐以下行至足。”这是比较典型的下肢淋巴水肿,继发的象皮腿病症,在南方多为丝虫病引发。《外科正宗·瘿瘤论》曰:“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这里描述的是静脉曲张病的基本症状。

3.有独特认识的血管肿瘤《外科枢要·论瘤赘》:“若劳役火动,阴血沸腾,外邪所搏而为肿者,其自肌肉肿起,久而有赤缕,或皮肉俱赤,名曰血瘤。”而《外科正宗·瘿瘤论》所载更形象:“血瘤者,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若红丝,擦破血流,禁之不住。”这描述的正是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正宗·胎瘤》载:“胎瘤者,初生小儿头上,胸乳间肿起,大者如馒,小似梅李,此皆胎中瘀血凝滞而成。须候儿满月外,方可用针刺破,内如赤豆汁则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胎瘤》载:“色紫微硬,漫肿,不甚疼痛。”此与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淋巴管瘤有类似之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婴儿部》更有红丝瘤一证,云:“此证一名胎瘤,发无定处,由小渐大,婴儿落草,或一二岁之间患之,瘤皮色红,中含血丝,亦有自破者。”这更像是海绵状血管瘤。并提出“此患由肾中伏火,精有血丝,以气相搏,生子故有此候”。据现代研究证明,一些血管瘤大多在出生时已存在,它们实际上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属于错构瘤性质。

4.有初步认识的皮肤血管类疾病

葡萄疫在《外科正宗》《医宗金鉴》中皆有记载,以《医宗金鉴·外料心法要诀》为详:“大小青紫斑点,色状若葡萄,发于遍身,唯腿胫居多;甚则毒邪攻胃,以牙龈腐烂,臭味出血,形类牙疳,而青紫斑点,其色反淡,久则会令人虚羸。”并认为这是感受疫疠之气所致。从病因、症状和预后分析,此病为紫癜。《外科正宗·血风疮》:“发则瘙痒无度,破流滋水,日渐沿开……年久紫黑坚硬。”《外科真诠·血风疮》中具体指出“生于两胫内外处,上至膝下至踝骨”。这颇类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而《血证论》把这一类病变统称为“血瘙”,可见明清之际中医对周围血管病各个类型的病种均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二)对血管病的治疗方法更加全面合理

1.比较全面的内治法

明清时期治疗这类疾病已有清热解毒法、理气活血法、托里消毒法、滋阴降火法、大补气血法、补气养阴法、活血解毒法等。(1)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法《外科理例》对“足趾色赤肿痛,饮食如故,动息自宁”之脱疽善证者以连翘败毒散加金银花、瓜蒌、甘草节,更以川芎、当归、生黄芪等治而愈。(2)托里消毒法《外科理例·脱疽》治“足趾患脱疽大痛,色赤而肿”,以隔蒜灸之痛止;以人参败毒去桔梗,加金银花、白芷、大黄服之而溃;更以仙方活命饮内服而痊。(3)滋阴降火法《外科正宗》中以阴阳二气丹治脱疽,曰:“治脱疽久服丹石补药,致亏肾水,多成口燥咽干,至饮冰雪不知其冷,此孤阳独旺,宜服此解。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炒研)、黄柏、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一两,青黛(色娇嫩者)、甘草、枯矾、辰砂(为衣)、泽泻各三钱,冰片一钱。各为细末,同玄参、二冬膏子加炼蜜少许,再捣千余下,软硬得中,丸中桐子大,每服60丸,童便、乳汁各一钟,空心送下。”(4)温阳散寒、化痰散结法《外科证治全书·膊臂手三部证治》认为脱疽多生手指节中,无名指上最多;不红不热,肿如蟾腹疼痛;乃少阴痰气凝滞;治宜阳和汤:熟地黄一两,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姜炭五分,麻黄五分。酒、水各半煎去渣,入鹿角胶溶化和服。王洪绪用此方治一切阴凝之证,并说:“麻黄得熟地黄不发表,熟地黄得麻黄不凝滞;神用在此。”此法对寒凝日久或素体阳虚所致的外科血管病有较好的效果。(5)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法《外科全生集·脱骨疽治法》中提到幼孩患脱骨疽者,以小金丹治之。小金丹以“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制末)一两五钱,没药、归身、乳香各(净末)八钱,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用糯米粉一两二钱,为厚糊和入诸末,捣千锤,为丸如芡实大”。临用用酒浸软,打碎,热酒送服,睡盖,取汗。幼孩不能服煎剂及丸子者,服之甚妙(墨炭系陈年锭子,墨略烧存性研用)。(6)大补气血法《外科正宗·脱疽》提道:“破后气血受伤,脾胃虚弱……俱宜大补气血。”常用方有十全大补汤加山萸肉、五味子、麦冬等药,其他有参术膏、人参养荣汤、补中益气汤等。(7)补气养阴、活血解毒法《洞天奥旨·手足指疮》提出用顾步汤治脱疽,“牛膝一两,金钗石斛一两,金银花三两,人参三钱,黄芪一两,当归一两”,水数碗,煎服。(8)清热利湿法《医宗金鉴》认为,青蛇毒为湿热下注而成,可予仙方活命饮加黄柏、牛膝、木瓜等内服。

综合上述治法可见,这一时期对周围血管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重视“瘀血”,而治法强调活血化瘀,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种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立法,分别加以清热、温阳、益气、化痰、利湿等品。这基本上奠定了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基础。

2.源远流长的手术疗法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了“急斩之”的手术治疗方法,而唐代孙思邈进一步主张“在骨则切,在肉则割”,到明清时期,外科医家创用了诸多更具体、更科学的方法。汪机亲自手术截趾数例,总结出:“微赤而痛,治之不愈者,急斩去之,庶可保,否则不治。色紫黑,或发于足背亦不治。或先渴而后发,或先发而后渴,色紫赤不痛,此精气已绝,决不可治。”这是对截趾适应证选择的原则,无疑是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薛己基本上是宗汪机之治法治疗脱疽,但对具体手术方法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所著《外科枢要》提出:“重者须当以脚刀转解固髀,轻者拽去之,则筋随骨出,而毒则泄,亦不痛,否则断筋内断,虽去而仍溃。”但这种手术方法仍然存在弊端。而陈实功在实践中找到了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法,他在《外科正宗》中提道:“治之得早,乘其未及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绕扎十余转,渐渐紧之。毋得毒气攻延良肉。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粟米头上,加艾灸之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指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血流不住,用金刀如圣散止之。余肿以妙贴散敷之。”这里明确指出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手术指征、手术方法等;基本代表了古代中医手术治疗脱疽的最佳方案,也明显地减轻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医宗金鉴》治疗脱疽仍沿用此法。

关于血瘤的手术方法,《证治准绳·疡医》对血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后护理、手术方法均有明确的叙述,即“先以铁罐膏点瘤顶上,令肉黑腐不痛,方可以刀剪去黑腐,又以药涂,令肉腐溃,又可剪之,又涂又剪,瘤根去净为度”。《外科证治全书》治胎瘤(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或淋巴管瘤),言:“不可乱治,法须待儿满三五个月外,方可用针刺破,出如赤豆汁,内以生地黄汁饮之则安。”《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提及的方法也与此接近。显然,这些方法均不完善,现在皆已不用。

3.丰富多彩的外治法(1)灸法

汪机主张脱疽焮痛者用蒜灸至不痛,“不痛者宜明灸之”,薛己则加用桑枝灸法(《外科枢要》);陈实功又创用“神灯照法”治脱疽术后色紫肿痛者;《医宗金鉴》更用“雌雄霹雳火灸法治初起不痛者”。灸法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功,对本病有确切的疗效。(2)针法

陈实功治脱疽初期,治后疼痛稍止,则“肿止用披针击刺七八处,发泄毒血,用蟾酥锭磨浓涂之”。王肯堂治“青蛇便”也善用针刺放血之法:“蛇头上用三棱针,针入二寸出黑紫血,出针。”《医宗金鉴》等后世方书多从之。(3)外敷药法

王肯堂对脱疽“初发结毒,焮赤肿痛者以五神散及以紫河车、金线钓葫芦、金鸡舌、金脑香捣烂敷,及以汁涂敷,又以万病解毒丹磨缓涂之”;其治“青蛇便”则外用“神方铁箍散姜汁陈醋猪胆同调敷之,上往下赶”。陈实功治“脱疽”用“真君妙贴散”外敷,以解毒消肿,保护患肢。《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提出治“脱疽”初期“外用大麦米煮饭,拌芙蓉叶、菊花叶各五钱,贴之止痛”;治“青蛇毒”外敷“离宫锭”或“太乙紫金锭”。而赵学敏治脱疽发黑者用“蜂窝研细,用陈醋调搽”,每每有效。(4)熏洗疗法

陈实功治脱疽,常用猪蹄汤、葱汤或生草汤淋洗,取其温通血脉、解毒止痛之功。

总之,明清时期,中医对周围血管病的认识日趋全面、深入,治疗方法也愈加合理、有效,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研究进展

近代对中医周围血管病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继承古代血管外科学的宝贵遗产,不断发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各种有效的治疗方药;二是加强临床实践,注意从中探求规律,注重发挥名老中医学术特色,不断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三是中西医并重,注意借鉴西医学研究方法,吸取近代科学技术成果,以使中医周围血管病学日臻完善,治法不断丰富。

一、中医研究,大有成效

中医对周围血管病的现代研究,主要从病因、病机入手,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努力探求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诊疗水平。(一)病名研究,倾向于规范和统一

古代医学著作记载的病名常因时代、地域、认识角度的不同而显得繁杂不一;或因命名方式的不同,如有以发病部位命名的(如筋瘤),或以病证形态命名的(如黄鳅痈),或以病变的转归命名的(如脱骨疽),或以病变的原因命名的(如寒厥)等,加之受各种流派的影响,病名的混乱现象就变得相当明显。这种情况无疑阻碍了中医血管外科学的顺利发展。鉴此,广大中医外科学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夏少农的《中医外科心得》中就附有“中西医外科病名对照表”,专门列有“血脉病”一类,其中载有“动脉病”7则,“静脉病”7则,这对“正名”很有帮助。也有人从历史的沿革对某些病名进行了归纳总结,如紫癜,秦汉时称为“衄”,隋唐时称“斑毒”,明清时称“紫斑”“紫印”“青紫斑”“葡萄疫”等。这些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病名的规范与统一,便于中西医对照和互相渗透,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血管外科学专科化和规范化的进程。

在“正名”的推动下,必定进一步从辨病入手,以病名诊断为主,进而结合临证进行分型诊断和治疗。以“脱疽”为例,即可见其认识逐渐深化的轨迹。关于“脱疽”的最早文献当是《灵枢·痈疽》,但直到《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仍然只有好发部位及一些临床表现的记载。一直到1980年版高校教材,才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规定了4条标准,并依据临床表现和发展过程,分为5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治,还论述了其与雷诺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坏疽等的鉴别诊断。而随着认识的深化,在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诊断标准》中,进一步完善了“病名诊断”和“证候诊断”。如书中的“脉络寒凝证”明确告诉我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病因为寒凝,病位在脉络;诊断标准为“患肢发凉、麻木、酸胀或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局部皮肤温度下降,皮肤颜色或苍白,或苍黄;动脉(腘、胫后、足背)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淡紫、舌苔白润、脉弦紧”。这种借鉴西医病名,结合中医“四诊”重新确立的诊断标准,使辨证论治更具体而明确,既有确定病名的标尺,又有完善的分型准则;既重视整体观念,又没有忽视局部病变;既保证了诊断的完整性,又指导了治疗的合理性。因而,这也是一项促使中医周围血管病学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基础工作。(二)病因探讨,倾向于多种因素综合

中医血管外科病的病因学说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许多学者倾向于各种综合因素的探讨。如关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因,中医文献中尚缺乏较为全面的论述,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中医外科界对本病病因进行广泛的探讨。从研究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学者普遍认为它的发病主要基于下述因素: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于中老年,而人到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血虚脉涩,气亏乏力;加上忽于养身,冬受风寒,夏不防湿,则寒凝血脉,湿滞气机;若饮食甘肥,素嗜烟酒等,则痰湿内困;若情志不畅,忧思郁怒,则气血暗耗;或长期过劳,或房事不节,则清气消损等;多种内因外因相合,则脉络瘀阻、血行不畅,而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发展。(三)中医治疗,倾向于治法与专病专方结合

中医外科针对病证和体征的治疗法则,主要有益气、活血、养阴、温通、解毒、利湿、攻下等,近代医学中探讨与应用得较多的有以下几种治法:

1.活血化瘀

现代研究证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对外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以及病因、病理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近十余年来,血液流变学疗法开始应用于周围血管病的治疗,亦已取得良好效果。国内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在上海医科大学的相关研究中,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或莪术油治疗,疗程为两周,再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对照,结果发现随着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好转,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周围血管病活血化瘀有效方药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开发了复方丹参片、毛冬青片、红花注射液、川芎嗪、水蛭素、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中成药制剂;而临床中应用中药方剂治疗某些周围血管病也取得较好疗效,如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补阳还五汤治疗深静脉炎等。金学仁等运用苏龙活血饮(药物组成:黄芪60g,苏木30g,广地龙30g,全当归30g,炮山甲10g,鸡血藤10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10g)治疗雷诺病,治愈率达88%,显效率6%。

2.益气养阴

血管瘤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热夹毒,因此它的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活血化瘀攻毒为佐。有学者应用以益气养阴佐以清热凉血为治法的验方(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芍12g,生地黄12g,紫草9g,丹皮9g,土茯苓15g,蜀羊泉30g),治疗血管瘤患者33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4.8%。而应用此法治疗紫癜、颈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3.温经通络

寒湿之邪非温不能化,凝滞之弊非通不能活,所选药物多系温热药与活血药。此法对寒湿凝滞经脉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期,以及雷诺病(症)、大动脉炎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陈淑长应用“温脉通”治疗早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07例,结果显效率91.6%,有效率98.1%。在临床应用上,古方以阳和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桂枝汤等疗效满意。其中尤以阳和汤加减应用的研究较多,如阳和通脉汤(药物组成:炮附子,桂枝,麻黄,丹参,鸡血藤,川牛膝,红花,地龙,当归,赤芍,炮甲珠,甘草)治疗虚寒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和汤加红花、桃仁、桂枝、五灵脂等治疗寒湿凝滞引起的结节性血管炎;阳和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麻黄,干姜,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赤芍,牛膝,地龙)治疗阳虚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温经通络的效果。

4.清热解毒

在周围血管病中,一旦寒极化热,出现毒热炽盛征象时,就应及时应用清热解毒法。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脉络瘀热证、脉络毒热证,都宜用此法治疗,常用的方剂有四妙勇安汤、顾步汤、仙方活命饮等。应用此法时,常加用活血、养阴、益气、祛湿等方药,以增强功效。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毒炽盛证,表现为患肢痛剧,局部红肿灼热时,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用解毒通脉汤加减。有的学者认为今后应加强解毒方面的研究,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

当然,中医治疗亦不限于以上几种疗法,有些治法的探讨也很有前景,如健脾补肾、软坚化结、祛痰利湿、补益气血等,都值得我们继续认真总结。

综上可见,中医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疗研究,主要从病名、病因、病机出发,注重效方、效法、效药的应用,在辨证论治的大前提下,注重病证、体征结合,发挥了中医特有的优势,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提高整体学术水平提供了条件。

二、实验研究

近代医学文献表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周围血管病,不但方向正确,而且效果好,很有潜力,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宏微合参,诊断准确

在诊断上,除沿用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手段,以中医的系统理论从整体上“宏观”来辨证外,还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对病者进行“微观”检查,如血液流变、血脂、心电图、X线、眼底镜等。有条件的单位还开展了多普勒、微循环、血管造影、淋巴造影等多种检查,以提供更多客观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治疗。这无疑为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指标相结合奠定了基础,从而弥补了中医微观不足、客观指标欠缺的薄弱环节,也使诊断更便于掌握,更为全面、准确。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若只重视临床特征,是不能对该病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估,也难以测知病变的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更难对治疗效果做出动态的观察。这就有必要做胸部正侧位片或腹平片以观察大动脉,做眼底检查以观察小动脉,做血流图以观察血流量及血管弹性情况,检查血脂以判断有无高脂血症。然而,若只重视现代微观检测,忽视病者的整体情况及具体临床表现,也有欠全面。若结合中医的分型辨证,则全面、完备得多,正可在微观检测下,结合临床表现及病者的具体情况,抓住本质,进行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二)结合临床,探讨药效

在药物方面,按中医理论组成的方药,经西医的药理分析和动物试验等的研究,对指导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为探讨和总结有效方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中医认为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的功用;现代研究则证明,丹参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促进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并有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以及抗凝等作用。因此,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与血瘀有关的外科血管病,并收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如赵尚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22例,虚寒证用阳和通脉汤,气滞血瘀证用逐瘀通脉汤,热毒证用解毒通脉汤,气血两虚用顾步复脉汤,配合外治法,近期临床治愈率达69.8%,总有效率为95.5%。治疗前后肢体血流图检测结果表示,患者经治疗后肢体血流图幅值明显增高。远期随访2~6年的60例,病情优良的55例,达91.6%。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传统中药进行配制或提炼有效制剂也有广阔的前景,如中药提取物蝮蛇抗栓酶、川芎嗪、莪术油、水蛭素等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药的给药途径与方法,也一改传统的水剂、丸剂、散剂及膏剂等传统剂型,研发出片剂、胶囊剂、冲剂、糖浆剂、针剂等多种其他剂型;而给药方法除口服外,不少中药方药经现代制剂工艺加工后,也可以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局部封闭或静脉注射。这种多途径给药方法和多剂型的开发应用,无疑扩大了中医治法和方药的应用范围。

中医外治方法与方药结合的现代科技方面发展更快,如中药超声雾化和透入、中药加紫外线照射、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加理疗、中药磁疗、中药加现代化高效皮肤渗透剂,以及中药穴位注射法、激光照射法、超短波治疗法等,也取得较好的进展。传统的硬膏、软膏也向可加速药物透过皮肤屏障而进入血液循环的新型硬膏、软膏发展。软膏的应用除摊贴、涂敷外,还发展了油纱布、药膜等新途径,既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局部副作用,而且干净简便,适用临床,深受欢迎。据报道,外用新药五妙水仙膏治疗血管瘤的效果优于放射治疗,以地龙、野菊花、当归等组成的大龙散外用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三期Ⅰ级可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等。这些都证实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应用方面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三)治疗方法,不断完善

治疗周围血管病的方法,已打破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框架,大多采用中药、西药一起用,中医治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张建强等人认为,根据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理改变过程,在急性发病5天之内为新鲜血栓,故应溶解血栓,减少静脉瓣膜破坏。如超过5天,则血栓机化,结构较前致密与血管粘连,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蝮蛇抗栓酶,以抗凝、溶栓、祛聚,改善和建立侧支循环。对下肢深静脉炎,有人主张在炎性阶段应用抗生素,这对消除肿胀、控制炎症有明显效果,而早期应用蝮蛇抗栓酶和尿激酶则有很好溶栓作用,但对瓣膜破坏引起的肢体浮肿效果不很理想,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则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产生积极的作用。故大量的报道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疗效和疗程上,都比单用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好得多。还有人应用动脉导管及中药治疗外科血管病,认为采用动脉导管能集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一体化,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小、效果好的优点,再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则可以弥补导管治疗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体疗效。至于采用中药配合抗生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止痛药等进行对症处理,在止痛、抗感染等方面的应用就更为普遍,效果也比单用西药要好。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护理和康复方面也日益有了很好的进展。《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辨证护理规范》总结了从一般护理到辨证护理的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为中医血管科学的护理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中医血管外科病的护理研究兼取西医基础护理之长,全面探讨了精神护理、饮食护理、家庭护理等方面的内容。《中医外科康复疗法》中专门论述了外科周围血管病的康复经验,对肢体锻炼、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使中医治疗更趋完善,有益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四)实验研究,探讨机制

1.免疫学研究

由于免疫损伤而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故寻找有效抑制免疫损伤发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药物,逐渐成为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杨博华等的研究发现,采用OKT系统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可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外周血中的T 、T 3 及T 细胞含量明显降低,T /T 虽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经4848中药治疗后OKT 细胞含量明显增加,但未达到正常;T /T 比值348明显下降;OKT 和OKT 未见明显变化。同时该报道还表明,中药48治疗对提高外周血管T细胞数量,纠正T 与TH失衡状态有显著作S用。T 和TH失衡的改善,使T 相对增强,抑制B细胞分泌Ig,从而Ss降低了体液免疫功能的亢进状态而使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虽然治疗后OKT 和OKT 未见明显变化,但免疫系统的其他改变也证实了该48中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免疫功能紊乱的治疗与调节作用。还有人就中药方“舒脉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测试了舒脉宁对动物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可明显增强动物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2.血液流变学研究

近十余年来,血液流变学方法应用于周围血管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所以中草药已成为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主要手段。袁鹤青等对183例健康人与71例脉管炎患者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进行观察,发现其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结4项指标值,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他们对30例患者用自拟“抗栓胶囊”为主治疗,并对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做了对比观察,发现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强度等明显下降。又对31例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液进行体外试验,观察该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组,结果发现:药物组全血黏度在20-1秒 条件下平均降低0.55厘泊(t=4.015,P<0.01),且降低程度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而对照组无变化;血小板聚结以肾上腺素作诱导剂,药物组由23.5%降至4.0%,而对照组为30%。通过体外试验,证明该药有明显的降低全血黏度和抑制血小板聚结的作用,说明它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而在临床应用中也表现出了显著疗效,并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呈正相关。

李雪梅对自拟中药方“舒脉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理机制做了大鼠血浆比黏度体外血栓形成,以及抗炎、镇痛、脂代谢等相关实验。结果证明:该药可明显降低血瘀引起的血栓湿重和干重,还可显著降低高脂状态下动物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与该方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相吻合。

3.中药药理研究

近年来不少临床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中药在治疗周围血管病中的多种药理作用,主要为调节免疫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受体水平、抑制血栓形成、控制炎症发展以及抗血管紧张等。比如实验证明:(1)党参、黄芪、黄精、地黄、旱莲草、五味子、菟丝子等能增加T细胞的水平;而活血化瘀药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祛风湿药豨莶草、五加皮、独活、雷公藤和青风藤对机体免疫功能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滋阴凉血药如生地黄、丹皮、女贞子、麦冬、玄参、白芍、天冬等也可抑制免疫功能亢进;而丹参、三七、郁金等能清除血中过剩抗原,防止免疫复合物产生。(2)小檗碱(黄连、黄芩的成分)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黄芪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附子、细辛及阳和汤中助阳药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而牛黄、穿心莲、金银花不仅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3)蝮蛇抗栓酶蛇毒制剂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质和血浆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溶解和预防血栓的作用;丹参、红花、川芎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独活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是其抗血栓形成的功能之一。(4)穿心莲、连翘、野菊花、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牛黄、七叶一枝花、金银花、夏枯草、龙胆草、赤芍对实验性急性炎症有抗炎效应;牛黄可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土茯苓、玄参对细菌毒素有解毒作用。

三、中医电脑诊疗系统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古老的中医学如果能充分应用电脑技术加以整理提高,必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在这一方面国内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赵尚华等通过大量的病案分析,总结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的辨证治疗经验,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了使这一诊断治疗经验能更科学广泛地推广,其与山西大学计算机系潘政等合作,研制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电脑诊疗系统”“血栓性静脉炎中医电脑诊疗系统”。

这个治疗方案的特点是严格应用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对各种证候给出了适当的方药。在此基础上,又结合患者个体差异,针对出现的兼见症状和血流图检测结果,进行随证加减。具体疗法有汤药或成药内服、药物外治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每种病证均有数十种具体方案供选择,临证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运算,从而得出最佳方案。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展望

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近代研究发展很快,取得的成果也是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可能比拟的。展望前景,可以充满信心地认为:在继承前人丰富经验和总结近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吸取西医之长,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必定会在临床研究、方药探讨与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更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中医血管外科病诊疗程序的模糊数学模型,编制血管病中医电脑诊疗系统软件,从而开辟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对周围血管进行计量诊断、处方开药的新途径。此类将高、新、尖科技成果应用于中医血管外科学的思路与做法,无疑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值得深入探讨。展望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发展趋势预示其临床研究和理论探讨,都将朝着专科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更快迈进。

一、开拓新病种的治疗

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周围血管病的微创技术、支架技术、搭桥技术等的应用日益增多,虽然免除了很多患者截肢的痛苦,但同时也增加了病例的复发率,这就需要临床研究探求新的治法方药。随着周围血管病的疗效越来越确切,糖尿病眼病、高血压眼病等疾病亦可归属于周围血管病,且目前治疗已有很好疗效,亦应加强研究。只有不断开拓新病种的治疗,不断提高疗效,才能使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专科化是中医周围血管病学发展的必要保证

专科化的程度直接反映了中医周围血管病学发展的水准。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出版的众多中医外科著作中,如夏少农《疡科心得集》《房芝萱外科经验》《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顾伯华《外科经验选》,以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和高校《中医外科学》教材等,都为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但这些著作中,对外科血管病的研讨毕竟是东鳞西爪,缺乏系统,亟待整理。至于古代的外科医学资料,则更为散乱,缺乏专门的、全面的、系统的论述。直至1993年《中医血管外科学》一书出版,才真正有了一本专门论述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专科著作,标志着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真正形成了独立的科学体系。近年来,相类似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如《周围血管中医研究最新全书》《血管疾病的血瘀与化瘀治疗》《中医外科康复疗法》等。而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血管病专科医院和专科诊所,更是各具特色,大有发展前景。但距离真正的专科、专病、专方、专药,尚有差距,仍须努力,亟待在专科化方面有更快的进展。

三、规范化是中医周围血管病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规范化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对因历史的、区域的、社会的、各流派学说的诸种原因形成的中医文献资料中的不规范进行全面的整理,消除一病多名、多病一名,或一方多名、多方一名,或一药多名、多药一名等现象,克服这些弊端,促进中医血管外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近代研究的规范,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对待学术上的问题,以求共识。如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以及《深静脉炎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等,就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文在建立统一的辨证与分型标准等方面,较为全面而系统地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工作,以利于学术交流经验的总结、学科水平的提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医不够规范带来的弊端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了,至少从现在开始就应以严格的要求、科学的标准来对待学术上的问题,以不断促使中医周围血管病学更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发展。

四、现代化是中医周围血管病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的发展的最终要求,是要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以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先进的科学成果自立于医学之林。这既要保持和发挥中医的特色,弘扬中医之学术,光大中医之精华;又必须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前进,注意吸取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近代医学的先进经验,才能使中医周围血管病的研究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又体现出现代气息,才能克服“先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