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幸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1 19:52:04

点击下载

作者:姜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存在的幸福

存在的幸福试读:

献给

过世的父亲姜伯和、公公林春平:感谢对我的爱护与信任,我当活出您的精神!

感恩母亲林美惠、婆婆周阿招:您让我遇见自己,在我受苦之前您已经受苦了!

吾爱林明志(江峰):我们是生活伴侣、生命伴侣、灵魂伴侣,此生无憾!

知己儿子林侃:你创生了自己的思想,爬上了高峰与我们相见,你是上苍的孩子!

女儿林佳+女婿张智翔:爱情十年具体实践“让他(她)成为他(她)所是”!

义妹李美兰:无怨无悔竭尽所能地贡献自己!

感谢你们对我无尽的爱和成全,并参与了这一生幸福旅程!

序一

[1]顾蕴璞《存在的幸福》是一部我有幸先睹为快的、充满智慧而且富含灵气的宝书,作者姜涵老师是一位教人认知“身、心、灵”三者共同存在的哲人,她曾是台湾多次获金钟奖的资深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今已是广受学生爱戴的家庭教育名师。由于她师承傅佩荣教授的西方哲学,融会贯通了从苏格拉底到卡缪(加缪)这八位顶级哲学家的核心思想,能针对不同对象,教会学生回答关于存在的根本议题:我是谁?我可以如何存在?我可以如何与他人、与世界共处?教他们认识爱是生命的核心动力,用爱去影响他人,创造价值,以万物自身的定位与世界和谐共处,活出自我创生的意义和精神来。她潜心贯通世界顶级哲思和中华伦理经典,多年来不辞辛劳,不断往返于海峡两岸之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征程中,从家庭教育着手对青少年(甚至扩及不少成功人士)进行循循善诱的启蒙,成绩斐然。她的奉献,除目标的高远外,还应归功于方法的革新:她动用了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互动体验,独创了苏格拉底用对话向学生传授真理的现代模式,令人茅塞顿开,由衷敬佩。

本书读似浅显,领悟与照办却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因为作者所倚重的苏格拉底等八大哲人的思想博大精深,还因为如要读者认识自己也曾参与的荒谬,摒弃那些早已僵化的偏见(比如把在社会上的角色带到家庭中来,等等),仿佛脱胎换骨,谈何容易!这一点,作者用现身说法在自序中就已提醒读者。但同时,她又从卡缪的一句名言“我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找到了革“荒谬的认知”(一般会说:“我以为”)的命的金钥匙。她还以自己家庭为例,阐明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也让自己的后代重蹈“荒谬的认知”的覆辙。对于姜涵老师在哲学的理性指引下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理念,我不但完全认同,而且愿意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来自大陆的对姜涵老师的理论与实践的补充验证。

我三生有幸,如姜老师所说,遇上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爸爸。父亲从来不打骂我,不随便操控我,我从小就从他那里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对人的尊重。他常对我说,要学会吃亏,这是不容易的,但一定要学会。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品格自然也体现在对待我的女儿的态度上,加上近年来我和我老伴习练了“开心保健”,懂得遇事如改变不了别人,就先改变自己。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以自我完善为中心”。我们家三代人:姥姥、姥爷;妈妈(女儿)、爸爸(女婿);外孙之间,也逐渐因在乎对方的感受而改变对对方并非真相的认识,我自然比较容易对姜老师在书中所发扬的孔子的“共学”理念,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鸣。特别是在仔细研读了全书清样,向她当面求教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之后,我的态度发生了突变:由原先不敢为她写序,转成毅然承担写序,因为我已自信不但读懂了这部著作,而且深知它对弘扬中华与世界文明,净化人的心灵的价值。[1]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我国著名俄罗斯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因主编《莱蒙托夫全集》并译其中的抒情诗而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国译协颁发的“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和俄罗斯作协颁发的“高尔基奖状”、“莱蒙托夫奖章”的获得者。序二哲学的旅思:存在、幸福与爱[1]陈李翔

12月初,正好逢周末,我试着读姜涵女士的《存在的幸福》书稿。没想到,竟由此开启了一段对话式的旅行——一段旅行,八个派对。姜涵试图引领我(你或者他)与八位西方哲学先贤进行直接的、个人的对话。

她是一位极好的主持人,做足了先贤们的功课,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通俗易懂的思想阐发,结合她个人的人生经验和况味——诱发与拷问,促我省思。读这本书,你一定不会只是一个阅读者,你一定会是这场漫长、严肃而极有趣的对话的一方。但这书的确有点长,我又没有大块时间可用来阅读。在读下去还是放下来的纠结中,我断断续续地游走在这场颇有些风花雪月的存在主义之旅中。其间,有句话一直在我的眼前跳跃,似“精灵”一般,我便尝试着写下来:

存在是真的实体,幸福是善的体验,而爱是美的哲学。

这话是属于我自己的。那么什么是我的存在?物质的存在还是意识的存在?抑或是超越物质和意识的存在?存在首先是自己作为我的实体而存在,其次是个人相对群体的存在,最终是自己和个人因着我的灵魂而存在,也就是你的精气神,故孟子曰养吾浩然之气。所以,人的存在是自己、个人和精神的统合。作为自己,你生而自由;作为个人,你当自觉;自己和个人回溯到精神,你便自在。自由、自觉、自在统合而为我的自性,就是我的存在,所以佛曰自性具足。因此,我说我的存在是真的实体。

什么是幸福呢?我的体会是,幸福便是作为存在的我在选择善的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选择的结果)。自由选择,自我承担,自我实现,便是存在的幸福,便是我的幸福。这个过程中有各种痛苦,各种焦虑,但是这个过程是自由的,是自我的灵性决意要成为自我本身。没有人能替代,也没有人能真正左右。我的母亲曾是一名老师,做过近二十年的校长。当她回首一生时,她说她的一生是她自己走过来的,与他人无关。当她说这个话时,我能看到她眼睛里有淡淡的忧伤,而她的嘴角上总是挂着轻轻的微笑。所以我知道她的人生是她自己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尽管有太多的磨难和不幸,但她的体验是幸福的。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当我们跳进人生长河,追求幸福的过程便是体验善的过程,这是一种自由的体验。

什么是爱呢?在我看来,爱就是我的存在在体验幸福的过程中的信仰,是我的存在“走过自己”的力量,是自我源自内心的本真。所以,三岁的孩子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不假思索地说,妈妈我来保护你!这就是“赤子之心”。爱并不是自我的创造,也不是人类的发明,它本来就静静地待在那里,始终很强大。《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此物其实乃“爱”也。这里的这个“反”字很是了得,返回到哪里去?“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返回到存在之真!爱是我存在的理由,爱是我真诚的原因,是我走过自己体验幸福的力量,所以王阳明悟出“天道即人心”。爱的表达则必为行动,不用思索,没有功利,并可推己及人。故孔子要求其弟子“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我终于知道我的“精灵”也一直就待在那儿,只是我不曾听见或者看见。当我感觉到我的“精灵”的时候,我便豁然,得以洞见自我。所以,我得谢谢姜涵女士。

我后来才知道,姜涵女士的确做过电台主持人,所以她有能力推动这个对话。其实,我与她并不怎么相熟。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遇见她和她的先生。姜女士告诉我,她在做 HBDI(全脑思维优势)测评,并愿意为我做一次分析。我平生第一次做这类测评,但结果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我邀请她到双井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为住户老人开设“生命动力工作坊”。意想不到的是老人们很活跃,积极参与其中,并开始重新审视各种人生问题。

2014年10月间,她通过微信告诉我,她写了一本书。我说很期待能尽早拜读到这本书。之后有一天,她从台北回到北京,就来我的办公室,坐下便讲她的书和她的经历,我也与她分享我的经历和思虑。她提出要我为她的书写序,我真的觉得很突兀。我是一个已经退出江湖的技术官僚,并无任何学术地位,所以我很为难。她说她在北京认识的人很有限,所以想到了我。她说得很平常,但言辞恳切。我只好说,先读书吧,若有心得,或可用。

书还没读完的时候,女儿邀我去看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Johnathan James Nolan)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这又是一个关于末日与拯救的故事,崇高的目标和善意的谎言交织在一起。最终,当一切谎言被揭穿,抉择再一次摆在主人公的前面,一个承诺,一个包含着爱的承诺,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家人,也拯救了人类。

看这电影的时候,一对恋人坐在我的左边。男生一开始总是用技术的眼光在挑剔地评论着,实话说,我有些烦这个小伙子。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我的左边传来哭泣声,那种不加掩饰的男人哭声……我便惊了。是爱的存在击中了他?或许,他将走过自己……

哎,我在应当自知的年龄里仍不能自知,在不该絮叨的年龄时却开始絮叨……书读完了,不知这序可用否?[1]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长期从事工作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职业分类、产业人才战略、职业资格体系等重大课题研究。著有《能力·课程·资格》、《职业资格概论》、《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等。序三成为其所是[1]江峰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哲斯(Carl Rogers),在大三那年代表学校到中国参加“世界学生基督徒联合大会”。那是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四年。会中他目睹与会的法国人与德国人之间仍有强烈的仇恨,“虽然他们个别的人看来都还蛮可亲的”。他因而有了重大的体悟:“即使是诚实、真心的人之间,仍可能信仰着极为歧异的信条!”

从此之后,罗哲斯形容自己“从我父母亲的宗教思想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上的独立造成了我们亲子关系间很大的痛苦和紧张。但是返首回顾那段历史,我相信……就是那时候我才变成了独立的[2]人。”

一个刚刚成年(罗哲斯1902年出生)的大学生,目睹他国人士之间的仇恨,为什么会得到“诚实、真心的人之间,仍可能信仰着极为歧异的信条”这样的体悟?而这番体悟为什么又会让他挣脱父母亲的宗教思想,得到思想上的独立?

我猜想,罗哲斯在出国开会前,对于宗教的观点可能已经和父母亲不同,而且双方沟通过却失败了,因而彼此之间有些对立甚至不愉快的情绪。表面上,罗哲斯虽然坚持己见,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但身为儿子,他在内心里为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歧异,其实感到痛苦、彷徨。他的父母,正如同他在中国所看到的法、德国民一样,都是“诚实、真心”的人,而他与父母之间在宗教思想上的重大歧异,也正如这些法、德国民一样,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敌对,彼此仍然对立,互不兼容。

正因为罗哲斯原本就对自己与父母亲之间的歧异甚至对立感到痛苦不堪,也思考过该如何面对、解决,所以当他看到法、德国民之间的歧异对立时,才能很快就联结到自身的处境,也让他顿悟:对立的两边,都是好人,没有坏人,而彼此之间除了立场不同之外,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当他拿掉自己的情绪,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反对的,并不是父母亲,而是父母亲的“宗教思想”!换句话说,自己还是爱父母的,只是自己的“宗教思想”与父母亲的“宗教思想”不同而已;既然如此,双方根本不需要伤害彼此的感情,更不需要因而感到内疚!

罗哲斯认清了自己与父母冲突的本质后,知道自己不是背叛父母,只是与父母的观点不同,这番体认让他从此以后可以安心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发展自己的思想,这对一个感受特别敏锐,“自我”正在形成,而且看重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关键了!也因为这番体悟,日后他才会提出“成为一个如其所是的自我(To Be That Self Which One Truly Is)”这个重要的观点。

罗哲斯的遭遇并不是特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自己与父母的观点不同、立场相异而感到不安、惶惑、困扰甚至痛苦。年轻人不懂得区分“我与父母意见不和”和“我与父母情感不和”之间的差别,总觉得自己常常忤逆父母,“害”父母气坏身体,而父母明明是爱我们的,我们怎么可以“恩将仇报”!有些人因而在家里“不敢做自己”,甚至出了家门也“迷失了自己”,不晓得该如何面对人际关系,而相对地,有些人在家里“压抑自己”,在工作上却“放大自己、不管别人”,人际关系也很失败。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无法接受子女“居然”不认同自己的信仰、想法或行之多年的观念,愤怒者有之,伤心者有之,感慨者有之,但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一代受的教育与我们当年有多么不同!而他们身处的环境与面临的未来又跟我们有多大的差异!还有些父母鼓励子女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当子女真的有自己的想法,却跟自己大不相同的时候,反倒大感意外,无法接受,似乎在他们心目中,“独立思考”的前提是“必须顺从父母”!

这些子女其实都可以放心做自己,而父母也可以安心地让子女与自己不同,诚如姜涵在书中所说:“我可以成为自己,同时我也可以成为父母良善的知己;我们不会因为完成命运的高度就跟父母对立,而是完成了自己之后,有那个高度,同时还可以成为父母生命的意义。”子女要成为父母良善的“知己”,首先要能够理解父母的立场与心情,知道父母真正的心意是什么,想要表达、真正看重的又是什么。有些父母用传统的说法、概念来表达他们对子女的期许、祝福,让子女觉得为难、无法遵从,但如果我们能体贴父母的本意,即使选择表面上看起来违背父母的做法,却同样可以让父母安心、满意。

举例来说,当年我在填写大学志愿时,揣摩父母的心意,似乎希望我能念医学系,但是我对医学并没有兴趣,于是推想父母的本意是希望我选择“待遇好、有出路、受人尊敬”的工作,便按照同样的原则念了电机系。果然,父母接纳我的选择,亲子之间没有冲突。

其次,子女要追求成为父母“良善”的知己。“良善”有两个方向,首先是自己做人要良善,力求上进,“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其次,子女还可以协助父母追求“良善”。如果父母对事情的看法与处理有所疏失,身为子女,要委婉劝说,不能坐视父母违背良善,伤害别人甚至自己!(《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能够成为父母良善的知己,代表我们足够成熟,可以成为家里的“第三个大人”,为父母分劳解忧,甚至协调沟通、排解纠纷。罗哲斯一旦理解自己与父母只是意见不和,并非背叛父母之后,虽然双方关系难免有段时间比较紧张、痛苦,但是他勇敢地坚持下去,终于拥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可以在心理学界开创自己的一片天空,帮助更多需要“确立自我、同理别人”的人。

当罗哲斯完成命运的高度,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时,他的成就擦亮了家族的姓氏,而他对世人的贡献除了是他自己生命的意义之外,父母能够生养这么一位对世界有所贡献的心理学大师,也等于是父母的生命有了重大的意义。这印证了姜涵在书中所说的“成为父母生命的意义”,同时跟前面所引用的《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相通的。有趣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正是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第三学派(前两者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与“行为主义”学派)。

我与姜涵,多年来从事青少年“自我教育”与“生命教育”,帮助年轻人学习“人的知识”,从认识“人”,到认识“自己”;从“爱真正的自己”到“真正地爱自己”;这些过程,让年轻人更懂得珍惜自我、爱惜生命,也懂得看重关系、维护价值。而我们教导学生的核心价值,正是“让对方成为其所是”,不管对方是我们的子女、配偶或学生,都要协助对方找到“内在的声音”,追随“生命的罗盘”,找到人生的方向![1] 江峰为本书作者姜涵夫婿,两人于1986年因广播结缘、合作进而决定共度此生。江峰系鼎爱文化事业董事长、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会创会董事长,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广播节目制作主持、青少年教育与对话辅导。[2] 卡尔·罗哲斯:《成为一个人》,台湾左岸文化,2014。自序姜涵

对我来说,卡缪非常重要,他是带领我认识荒谬真谛的老师。我在学习哲学的路程当中,试图理解他的想法,而当我理解之后,觉得很可怕,因为我发现:原来我也曾是荒谬的参与者,甚至我也创造荒谬!对于自己过去的行径,我认为我必须要把自己僵化的偏见、世故而不以人为主的观念全部抛掉,这对当时学习调整的我相当于八级地震,我该如何进入自我重建的工程?在35岁时,我的人生已经具备传统社会的保守观念(即使我看起来像新时代女性)、工作体制的刻板观念(即使我充满创意)、家庭伦理的因循窠臼(即使我想要平等、尊重,但也害怕出拳后生活实况的反作用力会伤自己更重)。我是积极背后的消极者、创造力十足的保守者、男尊女卑的反抗者、长幼有序的支持者、大局为重的远见者、重叠角色的慌乱者、意见很多的谨慎者、勤能补拙的拥护者,等等。在别人的眼中,我能干、坚毅、和善、勤奋、大方。就自我来说,这样一个人,到底在躯壳中住着什么样的灵魂?为什么是积极背后的消极者?

原来,这一切来自母亲说过的性别观念带来的差异:女人再强也强不过男人;女人尿尿也不比男人高。这两句母亲的妈妈(外祖母)送她的话,她毫不犹豫地也这么教我和姊姊。这对我们在青少年阶段的自我发展与自我评价,造成非常严重的扭曲和伤害,还好我是积极、勤奋、不信邪的丫头,我总在心里鼓励自己奋发向上,但人生总有起落、难免困境;在努力过后的困境中,我总不自觉地跌回谷底(消极、悲观)。面对那种无法分辨、厘清的人情世故,总以妈妈的处事风格作为我的处事典范。我,活在母亲自我压抑的生命中,拷贝她的压抑成为我的,之后即便我有感应并试图自创见解,也会被她叨念──我从此不在她面前说我的想法,因为否定总胜过接纳与赞同。

父亲是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在理解程度上比母亲好些。我在中学阶段常听他们两人说话,说到最后父亲说:“我讲的你听不懂、我说的你不知道。”母亲很生气,但她仍是压抑、温和地说:“好,我请教你,你说给我听好不好。”我看得出来,母亲内心仍然觉得父亲否定她,即使她嘴上说得温和,但她已经受伤了。直到我学了哲学,才知道父亲从来没有否定母亲的意思,父亲只是就事论事,他知道母亲听不懂,很直接地告诉母亲你听不懂。很不幸的是,青少年时期的我只觉得父亲说话太重,而我不喜欢他对母亲的直接批评。后来在还没有学习哲学前,我发现只要有人跟我说:“你不懂。”我就会暴跳,紧接着就自我否定。

学习后我才知道,消极是在否定中悄悄生长;我把不喜欢、讨厌的自己排除在自我之外,所以当我被直接批判(就像老爸对母亲的态度)的时候,犹如被烈日曝晒、万箭穿心般难受,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灵误伤。“没有人故意为恶”,尤其是父母,因此我找到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的路径,明白了他们生命的难处。最后我告诉自己:“不管他们明不明白对我的教养所造成的影响,我都由衷地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尽力了。”

我说自己曾经是参与、创造荒谬的人,因为我的脑海中也曾经有过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没有原则的集体观念,这些都必须用炸弹爆破,再重新建构!这样的过程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于是我思考到底哪些要留下来、哪些要爆破。当时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于是就设定了学习哲学的旅程——从35岁到50岁,一边检证哲学思想,一边印证哲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而在检证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的荒谬大楼一步一步拆解掉,或者先爆破某些部分,因为有些积习难改的地方就像铜墙铁壁,需要用炸弹摧毁;如果一颗炸弹不够,就用三颗,有时候甚至要用原子弹!40岁前我建构了“意义价值的生命蓝图”(另外还有给学生的简易版本:打开生命蓝图)系统,立志“成为更好的自己,追求卓越,贡献自己!”这是我学习哲学的动机。

然而,刺激我积极反思的是卡缪,我到底透过他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的思想让我这么心向往之?首先,卡缪说:“我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许多人不会一开始就同意这句话,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过,你也不会同意它,因为“我所认识的世界明明就是世界本身,我所看到的一切,就如同我所看到的,怎么会不是呢?”譬如说,大家都认识“山”,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在我们眼中多么美好!却有人去爬山时摔断腿,还有人甚至在山林中失踪!这不是很荒谬吗?我以为我所看到的“山”,就是山的本身,其实是自作多情!没有真正认识山是什么,只是凭感官印象觉得它是山,就是我所认识的山,山应该是如我所想!这样想就是自以为是了。一个人活到35岁,突然发现自己过去都是自以为是,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剧烈的撞击吗?后来,我看到但丁写《神曲》的年龄也是35岁,内心总算宽慰一些,心想:还好有但丁陪我。

如果对自然界的山都这么自以为是,那对“人”呢?我以为我爱孩子,结果我不断地把他们雕塑成我想要的作品,这不就是误会吗?而我所认识的自己就是自己本身吗?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很严肃的议题。

我以为的事实,却不是真相,这就是荒谬的认知(一般会说:“我以为”),或者说是荒谬的开始。这是惯性思想上的革命,对我而言,革自己想法的命是非常严肃、恐怖的议题,因为我必须要很清楚地面对“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我的想法是来自别人告诉我、约定俗成或本能?如果是别人告诉我的,为什么我没有加以澄清?如果是约定俗成,是由谁约定的?如果是本能,为什么没有厘清本能是什么?因此我发现,我需要知识,我需要跟人有关的知识。如果没有“人的知识”,我怎么能够先弄清楚自己,又怎么能够弄清楚自然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以为我所认识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我以为我知道,但其实我并不知道;当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我才能够真正知道我“知道什么”。

诚如《论语·为政》篇中孔子对于知道的看法。孔子:“子路,我教你,什么叫作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道。”(《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说明一下当时的背景,子路性子急,学习的时候经常囫囵吞枣,还没有深入理解就说自己懂了;孔子担心这个慷慨大方的学生只能看到表象,无法进入真相。所以有一次子路又说他懂了,孔子就说我来教你,什么样的知道才算是真的知道。孔子的意思是,理解了真相才是真的知道。知道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翻译就比较好懂。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作真正的知道?理解了真相就是知道,不理解真相就是不知道,能够知道自己哪里不理解,就是知道的开始了。

从不知道到知道,至今已经跨过20个年头了。我拥有幸福的家庭,先生、儿子、女儿和一群积极贡献的学生,如今我们一起致力于教育工作。对我而言,从抉择要成为贡献者的那一刻开始,我成了自己生命的主人;我真诚面对每一个角色,在每一个角色的背后时时提醒自己,要尽己所能从根本而完整的角度来考量对应者的需求,于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已经甩掉了积极背后的消极者了。《存在的幸福》是人的知识的一部分,写出来也成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心得分享,它让我知道生命正在向上攀升。分享人的知识,除了再一次回顾过往之外,也希望让身边的学生能够立志“成为贡献者”——并从孔子的真诚开始,一点一滴踏实地将本分做好,坚定地相信这就是对灵性自我的雕塑,也就能如我般收获清明、素朴,拥有穿透本质的思辨力。

哲学始于惊奇!对我而言:原来爱智如此迷人、清澈透明,让人无所焦虑、无所恐惧,这已经是存在的幸福了,更惊艳的是灵性自我的逍遥愉悦。存在的幸福:人生议题系统存在主义之源起

活着,让我们必须面对非自己所造成的“多因多果”交织而生的人生困境,那么,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知识”,让我们知道可以怎么好好地活,甚至活出属于自己的精神。缘起:楔子

为什么我在今天要举办“爱智早午餐”、谈“存在主义之旅”?说到“存在主义”,这是相对于“历史洪流”应运而生的新名词。1847这一年出现了一个人,叫爱迪生;爱迪生在1847年2月11日出生。1847年物质文明还非常贫乏,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爸爸经营木材生意,妈妈曾经是一个小学老师,婚后专职家庭主妇。爱迪生来自这样的家庭,学习过程中很喜欢询问,他常常问“为什么?为什么?”那时候家里当然没有百科全书,所以只能问学校老师;而老师当然不可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博学,虽然会努力解答,但如果被一个小朋友不断问,甚至问倒了,老师还是会不高兴——就连爸爸妈妈被孩子一直问也会不高兴的。

爱迪生不但是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而且他是一个“一心多用”的孩子。各位有没有一心多用的经验?我们来检证一下,当你要考期末考的时候,明明要念国文,心思却跑到数学去了——数学那题还不会耶!对了!历史也还没有背耶!我是不是应该先拿数学课本出来……,然后又想到,我地理好像也不太好!于是又把地理拿出来。结果一桌子全是书,却没有一样是现在该做的,即使想做也做不下去!这就是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让爱迪生读书不容易专心,而爱发问则让老师招架不住,一气之下,叫他“糊涂蛋(addled)”!妈妈不想让儿子被这样对待,于是把爱迪生带回家自己教。正因为妈妈爱他,鼓励他,而且愿意等待他,让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成长,因此爱迪生长大后才能发挥一心多用的正面价值,成为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个发明非常令人惊艳——真正令人想到爱迪生的第一个发明不是电灯泡,而是留声机,很烂的留声机,一下子卷一圈就要重来!可是这个留声机开启了他的发明之旅。

爱迪生继续努力,终于在1892年成立一家非常了不起的公司——奇异公司(又名通用电气)。这个公司致力于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所以当人们在黑夜看不见的时候,他发明电灯,把看不见变成看见!爱迪生的努力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力,而电灯的发明正是其标志,所以世界有了极大的转变。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结束),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相隔25年!为什么短短的25年后就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各国都需要更多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最欣赏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维克多·法兰克(Viktor Frankl)被关在集中营里面,写了一本——《追寻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他在集中营时期还构想出“矛盾意向法”来治疗失落的心灵。当时犹太人被杀了600万人,而日军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也是发生在这期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牵涉到61个国家、17亿人口、8300万人的死亡,至于受伤的心灵就更难以计数了。

各位想想看,当电被发现(不是被发明,而是被发现)之后,这个世界就变了,这么大的格局谁能够知道?谁能够掌握?谁能够安排要变成什么?因为要面对的人口这么庞大!所以Viktor Frankl在集中营的环境里生出了一些想法;我们可以说,Frankl是一个在电力发现之后工业革命的受害者。宗教哲学里也常常说:一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一果有多因。换句话说,今天在你身上发生的这件事情,它其实由很多因缘际会的因素和合而成,也就是整合在一起而发生的。

我们看到在这样动荡的时局中,人开始受到死亡的威胁,这时候存在主义出现了,“为什么我们要活着?”还有,活着只是“不知道”的活着,还是可以“知道”的活着?在历史的洪流中,谁跟我们共同联结在此时此刻?这些因缘和合,到底对我们产生了什么作用?如果活着让我们必须面对的话,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要怎么好好地活?

相对于“存在”(活着)的是“死亡”。没有人喜欢死亡。依据正规的西方哲学,谈存在主义没有包括苏格拉底。那我为什么要加他进来?因为他可以选择好好活着的时候却抉择了死亡,使死亡成为更长久的存在。没想到只是这样简单的概念,应验了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我是学了西方哲学之后,运用其中的思想方法,才清晰彻底地认识存在的奥义。

在此,我想叮咛各位,不要恐惧、蔑视“哲学”,哲学的表现不过就是“思辨+行动+结果=领悟”,领悟运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叫作智慧。所以它有一个重要的词源是“爱好智慧”,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因为没有亲身实践,它就不是属于你的智慧、你的真理。我的“非典型存在主义之旅”可以说得清楚、讲得明白,是因为这都是我自己亲身实践之后整理出来的想法。我很快乐地当老师,也很享受在承担使命的过程中同时拥抱幸福。仔细回顾起来,哲学的议题中有一种活着不寂寞的宁静感,这一切要感谢“智慧的知识”使我在面临抉择的时刻毫不犹豫且大胆地相信真理。苏格拉底的抉择

死而不亡者寿是另一种存在的形式!这正是我要选择苏格拉底的原因,这老头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他说:我知道“我是无知的”,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知道的开始,亦即存在的起点。他的第一个有名的抉择:“我的朋友是城邦内的人而非城邦外的树木。”他知道要关心的是人;他清楚地知道,只要是为了让人们能学到正确的价值,引发的争议都可以接受与面对。令我感动与震撼的是第二个抉择:当他接受审判的结果后,勇敢地抉择了另一种活着的方式,从容地等待饮下毒酒的那一刻。这样的抉择,是存在最高境界的体现与代表,我认为他与孔子并驾齐驱,这大概就是我所谓的姜涵式哲学吧。所以我把一位一般不被列入存在主义里的苏格拉底列入名单;他的年代是公元前469年到公元前399年,“自己选择只活”70岁的希腊雅典人——是一个在古代可以继续长寿,却勇敢选择死亡的哲学家。齐克果的选择

第二位深度自觉的“存在主义之父”齐克果(1813~1855年),丹麦人;活得非常短,才42岁。“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面对生命灵性自我的发展,不选择就是选择了绝望。因此,他说绝望有三种:不知道有灵性自我、不愿意有灵性自我和不能够有灵性自我。尼采的抉择是走过自己

第三位尼采(1844~1900年),活了56岁的德国人,年代跨越了19世纪到20世纪初。他的名言是“超人是走过自己的人”,“做自己的主人,珍惜并成为自己”,“跟你的生命说Yes,跟你的欲望说No”,“当你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就可以忍受一切苦难。”这个人太厉害了,很多大学生读到他的书就会觉得自己很有干劲!雅士培面对死亡的抉择

第四位雅士培,(又称雅斯贝尔斯,1883~1969年)高寿86岁的德国人。人类拥有“成为自己”的可能,并且要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雅士培的名言是“生命的智慧,来自对生与死的了解”。为什么?因为这个人从小多病,他总感觉到自己快要死了,所以一路上常常在想死到底是什么?他念了医学,又念了心理学,念了法律,最后回到哲学,理解了生命的“界限状况”,在限制中他遇见了更真实的自己。后来他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四大圣哲》,其中包含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佛与耶稣。海德格抉择了真正存在

第五位海德格,(又称海德格尔,1889~1976年)高寿87岁的德国人。他说“存有者≠存有”,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概念就是跑者≠真正在跑,要做一个真正在跑的人。如何做一个真正在跑的人呢?去除遮蔽(包含自我中心)。马塞尔对“是”的抉择

第六位是马塞尔(1889~1973年),高寿84岁的法国人。他说:“欲望以对立的方式看待彼此,把对方当成问题而要求拥有;爱则是以参与、分享的心态,视对方为奥秘,追求让对方成为他所是。”他的哲学思维是“是不等于有”,亦即“我是爱你≠我有爱你”。沙特抉择了自由

第七位沙特(又称萨特,1905~1980年),高寿75岁的法国人。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哲学核心是自由。自由对人而言不仅是权利,也是责任;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正是自由与自由之间的关系,透过自由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自由之中,亦即当作对象来看待,这时人才能保有真诚面对自己的自由。也因此他看待自由是无限的,而所谓的限制是人给自己的。卡缪以反抗超越了荒谬

第八位卡缪(又称加缪,1913~1960年),享年只有47岁的法国人。卡缪是哲学界的荒谬大师,他的名言是“我反抗所以我存在”。意思是我们要挣脱荒谬才能够证明我们存在。他说只有透过我的自由、我的反抗、我的热情,才能超越荒谬所扼杀的幸福。对于荒谬的实况,卡缪采取创作的方式加以说明。其作品有《异乡人》(又译《局外人》)、《误会》、《瘟疫》(又译《鼠疫》)等。苏格拉底

Socrates

公元前469年~前399年

善是一种知识,知识即德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缘起:楔子

我们先看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是1914~1918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个是1939~1945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看法。之前我们谈到,为什么会发生对生命看法的重大改变呢?这始于GE公司的老祖宗——爱迪生。爱迪生研发钨丝灯泡,从此世界再也没有黑暗,换句话说,当白天永远不会消逝,人们就可以做很多原本黑夜不能进行的工作;当黑夜变成白天,就有了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工作,所以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文明。

现在大家有电梯可以坐、有水可以用,工业革命开启了我们生活的便利性,包括衣食住行。所有抽象的东西都要变成具象的;具象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让我看见实体,我就告诉你这不是真的。各位想想看,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仿佛经过了两千多年之后我们又回到洞穴时代;许多人没有办法用思想能力去理解什么是抽象里的真实性。因此在1939年之后,因应许多人随着生活便利而降低思考能力,很多东西都要改革,包括哲学。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是让大家能够在生活当中做出明智的抉择,换句话说,从具体的故事、经验式的比喻或模拟,来教会自己选择,然后问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不那样选的目的以及问题到底是什么?

当时有一群人:齐克果、尼采、雅士培、海德格、马塞尔、沙特、卡缪等,这些人开始思考未来人类会发生的问题。他们预见了未来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思维,以便让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之余还能追求真理。

早在苏格拉底时代以前,有洞穴,没有灯,只能生火来照明。那个时候人们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提出洞穴理论,谈到有一群人在洞穴里,他们必须用火光才能看到彼此,而他们看到的影像,就像皮影戏一样,要有灯光照到皮影,皮影才会投射到布幕上,让幕布前面的观众看到。这群人的手都被绑在后面,身体也动弹不得,而且背对着洞口,只能看到洞壁上被火堆投射的影子,有点像看电影。他们所看见的影像不是真实的,我们说这叫幻象;当幻象出现的时候,眼睛看到的影像不是实体本身,只是人透过感官的能力,看到眼前出现的一切,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当火光熄灭的时候,这一切就不见了。

当光源被拿掉的时候,一切似乎都不再存在。可是这个世界一定有什么可以决定我们是不是真实存在。于是活在洞穴中的其中一个人,设法脱困,然后他不断地敲敲敲,终于敲出一个洞,他爬出破洞。他在破洞外遇见了光,遇见了白天,遇见了白天升起的太阳!他发现,原来我生活的洞穴并不是真正的世界,那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当幻象变成实像后,人们开始遇见真实的世界,而那个真实的世界有太阳,相对于洞穴里面火堆是光亮的来源,火光是假(人造)的光,太阳是真(自然)的光,这就是生命的本质。当我们谈本质的时候,不能把火光当成阳光。我们可以把蜡烛当作断电时的救急工具、情人约会时的浪漫灯具,但是我们不会认为蜡烛是光的本体,太阳才是。当我们认为太阳才是光的本体时,必须要实际看到太阳,才会相信真的有太阳。

事实上人拥有看到真实物质与抽象概念并存的能力。意思是我不一定要看到太阳,一样可以想到太阳是什么;当我看见“太阳”这两个字,或者脑中浮现“太阳”现象的时候,我就知道“太阳”实际的作用。换句话说,假如我们现在身处的现场,没有太阳只有日光灯,当我们看到“太阳”这两个字还是知道太阳实际的样子。“太阳”这两个字,如果从符号学来看,它就是个符号;从文字学来看,它是两个字合起来的名词。然而我们透过“太阳”这两个字很快在脑中呈现太阳真实的作用,这就是人类在认知上的潜能,人类真正的力量。

回到洞穴中的那个人,很不幸的,当他发现真实世界的同时,属于他的悲剧也开始了,原来他爬出去时很兴奋、很开心,阳光充满了他的眼睛,等到他跑回洞穴之后眼睛看不见了,反倒是留在洞穴里的人,因为已经适应里面的火光,眼睛看得很清楚。去过外面的人回到洞穴里面,带着欢欣鼓舞的心情跟别人说:我告诉你,我发现了真实的世界,不是我们洞里的这个样子。

问题出在他的姿态。姿态是我们观察一个人正常与否的标准,即使在两千多年前,人类也是一样的,看一个人的姿态可以判断他是不是正常。由于从外面回来的人刚开始还没有适应光线的落差,跌跌撞撞就跟喝醉的人一样,而当时的人对于人类突然看见强光之后视觉的逆差没有具体的认知,所以看到他踉踉跄跄地走回来,又听到他说他发现了“真实的世界”,别人的回应是:你发什么神经病?这里,这个洞穴里面,就是我们真实的世界,哪里还有更真实的世界?你胡说八道!他说:真的,这是真的!我绝对不是胡说八道!

大家觉得他扰乱民心,于是把他给杀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苏格拉底。生平背景

我最近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痰卡在喉咙里,有时候我突然醒过来,发现不能立刻呼吸——上了年纪的人可能都有类似的经验,知道“立刻呼吸”当中的“立刻”这两个字有多重要!因为有这样的状况,我心中突然有一种恐惧,想到:这个状况,是不是每一次睡觉的时候都会发生?明天我还醒得过来吗?这是没有办法掌控,却持续进行的状态,因此我感觉死亡如此贴近!不禁要问:如果万一今天晚上就是我的最后一晚,那我还有什么遗憾?

对一般人来说,总觉得死亡离他们好远!但是说实在的,我有一些学生跟朋友遇到家人、好友死亡,对自己的身心产生了强烈影响,顿时失去具体的依靠,本来可以倾诉的人不见了、本来可以关心的人不在了。即使不是自然死亡,都让他们觉得余悸犹存,非常非常焦虑!这种现象对老人家来说真的很熟悉。

再举一个例子,我对疼痛有种恐惧感!不瞒各位,我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肿脚肿;每一次手肿脚肿的时候,会痛到不能走路,只好在地上爬。年轻的时候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心里面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今天痛完一天之后,隔天还是要往前走!换句话说,没有学过受苦的意义时,就只会往前走;虽然可以继续生活,但是质量不好。我害怕疼痛随时降临,却只能靠意志活着,无法跟痛苦互动,我深知这不是一个有质量的生活方式。相对而言,苏格拉底是一个很鲜活的人,自从“遇见”他以后,他的人生体悟常常是我面对疼痛、死亡的精神典范,希望透过分享也能让您如我一般远离恐惧。雕刻家与助产士之子

苏格拉底一辈子,对于自己要做什么,其实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从哪里来?从他的亲生父母来——他的父亲是一个雕刻家,母亲是一个助产士;雕刻家没事就在雕刻,孩子看到爸爸每天在雕刻,耳濡目染;他看见在爸爸的巧手底下,从原本什么都没有的素材,变成特定的东西,而且栩栩如生;一个不能用的东西,可以被爸爸雕成可以用的东西。换句话说,一个原本没有的东西被“生”出来,可以透过双眼看到。妈妈是助产士,她可以把一个原本在肚子里面,不被看见的小孩子,经过她的手接生出来——“哇!”一声,这个人家就多了一个小孩子。

所以苏格拉底他们家,爸爸可以生产原本没有、不需要怀胎十个月的东西,他自己可以掌握;妈妈则是把别人身体里面的东西接生出来,成为活生生的生命!这对苏格拉底来说非常神奇和奥秘——一个是创造物质的新生命、一个是协助孕妇生出会成长、会变化、会思考的生命。

我们对物质的界定,可依据汤玛士·阿奎那(Thomas Aquinas)所界定的四种存在的形象:

第一,迟钝的东西,例如矿石、岩石,它不会移动,单纯地杵在那里;

第二,既存在又会生长,像是各种植物和树木;

第三,存在、成长,还会移动,这是我们熟知的动物;

第四,存在、成长,移动,还会思考,就是我们人类。

矿物之类的东西,它不能移动,但是可以被雕塑;就算不被人雕塑也会被自然雕塑,风吹日晒雨淋让它形成各种形状,就像台湾北海岸的野柳有一个女王头石像,栩栩如生。对苏格拉底来讲,看到父母在工作中让“没有”变成“有”,非常具象;一个是物质,另一个是生命,所以他小时候就跟爸爸一起雕刻,玩一玩木头,随便做一些有的没的,这是非常奇妙的成长过程。

做一些有的没的,苏格拉底需要什么?创造力、想象力是后来才有的,那小时候他需要什么?专注的能力——一定要专注你才能雕刻,不专注你怎么雕刻呢?你不能说我一边跳一边雕刻!而专注对小朋友来说,是多么大的挑战啊!有天赋的人,一定要先做到一件事情——专注(坐得住)!

这是第一件事情,苏格拉底坐得住也喜欢念书。古人念书都是跟比他更古的人学习,苏格拉底的古人是谁?就是口头文学,以背诵流传为主(早期希腊的学习方式都是口耳相传),其中最重要的是荷马史诗,兼具现实与浪漫。柏拉图曾说:“熟读荷马史诗,精通一切。”这也就是荷马史诗被喻为希腊圣经的缘故。荷马史诗相当于我们的诗经。孔子说:为什么不学诗?诗可以兴、观、群、怨。我们可以想象希腊的诗也是这样。古人都是读那些不知道作者是谁的作品,于是总会选一个对象作为代表——孔子跟周公学习,苏格拉底则是跟荷马学习;他学了荷马非常有名的两部史诗,一部是《伊利亚特》;讲《伊利亚特》很少人知道,可是讲到“特洛伊战争”里的英雄阿基利斯,大家就很熟了,他非常有名;另一部是《奥德赛》,描写伊塔卡岛的国王奥德修斯,战后在回家的路上颠沛流离,一心一意想跟妻子团圆,非常感人的一部故事。这就是荷马史诗里面主要的两部诗作。

苏格拉底很喜欢这两部著作,也很喜欢跟人家谈这些东西。他说:当你能够谈荷马史诗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柔软。为什么我们谈诗就会柔软?也许你也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喜欢在过节的时候念点诗;例如元宵节就有一首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美啊!诗句中这些情景一旦映入你的心坎,你不柔软都不行!时移事往,一年后,情况变成“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样的意境深入人的内心,对不对?还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时节、说情景,更描写心境。所以诗让人的心灵更柔软。

苏格拉底这个有颗柔软心的男人,娶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婆,据说莎士比亚在《驯悍记》中比拟的女人就是她——赞西佩。她小苏格拉底四十岁。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名言:“打雷后一定会下雨。”还有,“如果我能够把太太摆平的话,天底下任何人我都可以摆平。”为什么?因为太太给他的考验最大,磨他的耐性。所以他说:“男人靠健忘,女人靠记得。”男人不能天天跟老婆算账,否则你就不能做大事了。太太呢?一定不能健忘,这样才能逼着男人去做大事。可见得苏格拉底这个男人还蛮有智慧的。很多哲学家都不谈老婆,苏格拉底谈老婆。他很真实!所以我喜欢他,而且他还这么有智慧——遇到一个厉害的老婆,多有趣啊!另外,还有一则关于他幽默的故事:有一天他幽默自己快要死了,隔壁有一个人会唱歌,他就邀请对方教他唱歌。对方说你都要死了还学唱歌,他说,至少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了啊。从军

苏格拉底从军三次,长年打仗,非常英勇、正直。他的将领叫作克利提阿斯。他告诉苏格拉底:我们现在打赢了,要去抄有钱人的家。他要苏格拉底去抄别人家,苏格拉底严词拒绝了,甚至离开了部队。要苏格拉底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他不做。这就代表他这个人正直。我们看到他的人格特质是什么?仁慈又正直。而且他敢明确地拒绝领导,有勇气吧!仁慈、正直、勇敢等特质就代表他这个人很有“道德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雅典与斯巴达战争长达27年,战败之后,斯巴达的庆功方式是放任手下烧杀掳掠,但就在发布命令之前,斯巴达将领想到雅典的文化非常昌盛,于是找了吟唱诗人来唱诗助兴。诗人吟唱诗歌时如泣如诉、发人深省,感动了将军,他说:如此有文化的城邦不该毁灭。于是,雅典的文化救了雅典城,使它避过了毁于一旦的厄运。我的朋友是城邦内的人而非城外的树木

苏格拉底生在古希腊的全盛时代、雅典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伯里克利统治的时期。那个时期,所有的哲学家每天都在讨论天文星象,有一个人很厉害,说了一句话就变成自然哲学之母,那就是泰利斯,他说宇宙的源起是水。到了苏格拉底,他说,我的生命不是用来关心城邦外的树木,而是城邦内的人民。换句话说,回到现实人生来。树木指的是什么?自然之物,也就是在雅典城邦以外的树木,自然之物包括水、火、风、土、雷、电这一类的东西,对苏格拉底来说太遥远了,而当时盛行的天文星象,又必须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观察,所以他认为应该要回到人身上。

古典哲学谈到“人”,认为“只要他有能力,他就应该是什么”。他是哥哥,就应该吃鸡腿。应该等于自然,应该就是自然。这个话太可怕了,因为如果他的能力是邪恶的能力,照这么说,就变成邪恶能力的应该,意思是:他自然而然应该做邪恶的事情!这是我们必须厘清的部分。

在苏格拉底之前有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叫“辩士学派”。辩士学派主张:人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学派最有名的人叫普罗塔哥拉斯,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人”这个抽象的概念一旦具体化,他就决定了万物所有的标准。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人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标准?普罗塔哥拉斯谈到“人是万物的尺度”,重点在于这个“是”。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都是被人所“是”来决定其价值。比方这个杯子,我认为它是重要的,于是它就重要!可是当你把杯子打破、手还割伤了,我就只在乎杯子,还把你臭骂一顿,这下杯子果然真的比你还重要,所以我决定了杯子的价值更胜于你。这显然是人决定了万物(人)的价值,而非万物(人)决定自身的价值。

当时辩士学派的偏激代表高尔吉亚提出四个论点:

第一,天下没有任何东西存在。想想看,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公元前四百多年到前399年,那时的人们居然说,天下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到底在说些什么?

第二,即使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我认识。比方说,即使有石头存在,石头也不能被我认识。

第三,即使我认识了,也不能告诉别人。这很有趣,即使我认识了也不能告诉你喔!为什么?你学到了就比我更厉害。

第四,即使我告诉别人,别人也听不懂。这代表什么?知识上的骄傲。比如:这个叫“修正带”对不对?不对,这是“立可带”!我说修正带,我们两个之间就有误差,但它的用途都是涂掉东西,所以我们认识的东西其实一样,只是名称不一样,但有些人认为名称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于是就会纠正对方的讲法。所以我跟你这个不懂的人谈,只会惹来生气,干脆不跟你说了。

辨士学派的宗旨就是打破固定的观念,一切都变成相对主义、怀疑所有一切、世间没有绝对真理。辩士学派在当时的雅典是非常骄傲的一群人,所以苏格拉底才会问:你所认识的东西,真的是东西本身吗?他做了思想上的整理,开始研究自我(人),把哲学家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否定辩士学派的主张,以伦理道德为主轴,走向真理,走向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人格表现智慧的启发

苏格拉底:“哲学是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身为一个智者一定有他的启蒙老师,他的第一位老师是文法学家普罗迪科思。苏格拉底的两位老师都属于对话型的老师,苏格拉底觉得跟老师说话受益良多,如沐春风,所以常常想要跑去找老师说话,如果没有机会跟老师说话,就觉得生命好像少了什么。这种经验就仿佛谈恋爱,总想跟对方说说话,如果不说话就觉得生命少了什么。

普罗迪科思是一位文法学家,文法是有规则的,就像中文也有文法规则。他从文法的规则中学会了怎么思考、怎么推理、怎么表达,从跟老师的对话中他领悟了对话是有层次的:第一阶正反合(上升),第二阶正反合(上升),第三阶正反合(高原精神)。举例来说:第一阶谈物质的界面(正反合),正:小孩子没有玩具玩很可怜。反:大人还在玩玩具很可怜。合:大人陪小孩玩玩具很幸福。然后上升。依此类推上去。他懂得辨证之间的正向、反向,最后找到合理逻辑,有了逻辑就不难探究事物的本质了。

第二位是女祭司狄奥提玛,苏格拉底跟她请教什么是爱(Eros)。狄奥提玛认为:

一,Eros追求的是自身所欠缺匮乏的事物,因此Eros本身并不是美,也不是善,而是渴望无穷无尽的美和善。

二,Eros是介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既不是不朽,也不是腐坏;既不是富裕,也不是穷困;既不是智慧,也不是无知。

三,Eros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渴望美好的事物能继续不断地延续,也就是期盼美好的事物能够不朽。例如财物、权力、爱情、名声、品格、智能等价值可以不断延续。还有,Eros的对象虽然各自不同,也还是有层次高低的分别。

在飨宴篇里,苏格拉底引用狄奥提玛的观点,可以说是完整转述,没有提到自己的看法,这在苏格拉底的表述风格中是非常特别的,显然苏格拉底在倾听狄奥提玛的观点时,几乎是仰慕的状态,并且从中领悟了爱在生命中的意义与价值。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士,专门接生婴儿。母亲的工作对他当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苏格拉底专门接生智慧,并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他的对话能力很强,我们可以从他对于文法的厘清与界定看到他不断地向前推进。苏格拉底常常以问句开始对话:我们来谈谈什么叫勇敢,你认识什么叫勇敢吗?

关于勇敢,我们第一个回应是“身”的界面,也就是身体的勇敢。有人掉到水里了,我要救他,如果不会游泳的话,我就不勇敢了!是这样吗?如果我是旱鸭子,连自己掉下去都无法自救,还把别人拖下去的那种,那你叫我去救人,不是为难我吗?所以真的是把一个人救起来才叫作勇敢吗?跳下去救人是身体能力的表现,也是救人的一种形式,但它不是勇敢的完整形式,因为它没有涉及勇敢完整的本质。如果我不会游泳,那我想办法丢救生圈给他,我有这种应变能力,请问算不算勇敢呢?我打电话叫救生员来救他可不可以呢?可以,这叫作见义勇为,看到别人有灾难,赶快想办法救他,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不是吗?这是我们有心救人的勇敢,也就是第二种勇敢,心的勇敢。

接下来涉及的层次,如果这个勇敢会让你死掉,你还要不要做?多数人就不做了!如果这个勇敢,让你断手断脚你还要不要勇敢?80%以上都说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会死掉还是要做,这就是“灵”的勇敢。灵是什么?灵是信念。我明明知道会死,前面的“身”也不行了,“心”也不行了,最后必须要“灵”投进去,即使淹死了,我还是要做!当然啦,最棒的是有救生员的能力,再加上有应变的想法,还有一股非做不可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即使灭顶也在所不惜。

还有一种勇敢是面对自我的勇敢,我明明知道我有很多习性,我要对付我那些坏习性。比方说佛教经常谈:贪嗔痴慢疑,这五毒阻隔了我成为更完整的人或者说使我失去幸福,所以我想要把这些坏习性改掉,于是我就专门对付自己的这些坏习性,结果经过努力真的被我改掉了。就面对自我来说,我够不够勇敢?当然很勇敢啊!我可以对付我自己!西方人会说这是“走过自己”的英雄。我常提醒自己,如果能对付得了自己的坏习性,那人世间的困难就不是困难了!

有一次,我跟两个孩子走在路上,有辆脚踏车冲了过来,速度蛮快的,还好妹妹闪开了,哥哥就讲了一句话:“你没事,他就没事,你有事我不会放过他!”为什么哥哥这样说?因为这是关系,关系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