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映像(1911-1948)(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1 03:43:48

点击下载

作者:郑小惠,陈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华映像(1911-1948)

清华映像(1911-1948)试读:

编者简介

郑小惠 1970年生,山西河曲人,美国西蒙斯学院图书馆学硕士。现任清华大学图书馆数字化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数字图书馆项目,编著三部,译著两部。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科技史料整理、口述历史。

陈 越 1978年生,湖北黄陂人,博士。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1.冯友兰为清华第十级毕业题词2.朱自清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纪念题词3.图书馆内“开矿”图

开矿

馆内·第三阅览室是“矿工们”集中地点··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各处的期刊··足以舒散课后精神··只要是书好看,站着看蹲着看都没有关系·4.清华衣食住行组图

衣住问题·在清华可以随便穿什么衣服··住着窗明几净的屋子··衣服每隔一天有人收去洗··像这样满载着衣服被子送去洗的车每天早晨有三四辆·

食的地方·大食堂是主要之处··正午时候很拥挤··有少数的人叫小徒弟送饭到屋内··有少数的人偶一用古月堂的西餐··校外大摊的零食,是从倪家小铺回来所必购··若在工字厅聚餐更可饱食一顿·

我们的交通·城乡来往,汽车为便··校内代步,铁马最多··保护道路,每日洒水··边说边行,徒步亦不劳··霸行校内,motorcycle··每年三月间必修一次的大路··与城里通信邮资须照外埠例··共有227个号头的中继线··对清华人很少用处的火车··教授公子们也自有他们的交通工具·5.清华园里的诗情画意·春色满园关不住··琼楼玉宇,不胜寒··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6.军训生活

军训生活·暑期军训露营营地··野外演习之后回营··卧佛寺行军之部队··溽暑行军口燥唇干··散兵群之前进··制式教练··骑兵检测··步兵检阅·7.清华学生的业余生活

下课之后·下了课以后……··或是一个集会散了场……··每个建筑都“吐”出许多人·

有何可做·可以在屋内用功··可以在宿舍里消遣消遣··或者在礼堂铜门前小憩片刻等候下一课的来临··可以到靶子场去学射击·

课余之暇·有人便去箭场上习射··有人去加油他未做完的实验··或者抱一本书找个地方独自阅读··或者进行论文实验的测定·

做何活动·对音乐有兴趣可以入军乐队··为各日报做特约记者,我们有记者团··功课轻松的时候,每天可以在游泳池逍遥一下午·

编者前言

2006年始,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始规划“清华文库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整理出与清华有关的报刊20余种,1700余期,25316篇。这批资料曾是许多校史研究专家必寻之物、案头材料。但苦于排架分散,且没有篇目的数字化检索方式,只能得其部分进行专题研究。在数字化和校对过程中,我们尝试把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发现这些老文字生动而富有深度,百看不厌,精粹之多让我们萌发结集出版、原貌呈现的念头。

本书所选文章均出自这些原始报刊,由当时的清华师生亲笔撰写,根据主题我们将其分为“清华精神”、“院系史:正说与漫谈”、“联大岁月”、“学生生活”和“清华人”五个部分,内容涵盖了从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到1948年底清华园解放这个时段,每部分的文章依照发表时间的先后进行编排。由于清华在现代的辉煌历史和特殊地位,这一范本的方方面面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原汁原味的来自当事者的文字,恰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环境和所思所想,引导人们重返被历史遮蔽的现场。当时的清华师生正于处动荡变革之期,在热情与彷徨中交错前行,他们对清华精神的不断反思、对当下时局的热切关注,对学习生活的真实感受,很容易令当下的青年学子产生共鸣,从而反思教育、反思自己,兼及加深对清华及国家时局的认识。

当然,因为这些文章都是近距离写真,也必然会受到作者个人思想意识、年龄、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甚至由于时代不同,历史知识有限,有些看法并不准确和正确,比如文中多次出现“拳匪之乱”,对于这些,相信读者能够理解,也自会做出分析和判断。

本书在编印过程中,费尽周折,因母本或晦涩、或模糊、或字误,多次对应原文进行核查,力求准确呈现原文。为了易于理解,对原文的纪年和标点符号遵照现有的通行规范做了适当调整,并对少量影响理解的字词进行修改。有个别文章的标题系编者所加,也均已注明。为便于理解,还增加了注释内容。在此过程中,感谢苗日新老师百忙之中通览全文,作出必要的修订,感谢何兆武先生口述4个小时,让我们对当年情况有进一步了解。感谢本书编辑,她为本书的出版多次征询、核对。这本书能够和大家见面,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编者深知,难免因自身识见之狭陋而致此书有遗珠之憾,至于编注的文字,虽几经校核也恐怕仍难免错漏之处,因此,若读者有以教正,将不胜感激。

序言

我与清华何兆武

西南联大是诞生于战火之中的大学,我是1939年入的“联大”,严格说来,我是A字号(联大)的学生,不同于之前入校的那些N字号(南开)、P字号(北大)、T字号(清华)的学生,我在联大待了七年,先后读过四个系,一年级入的土木系,二年级转到历史系,读研究生时起先与王浩一起读哲学,然后又到外文系在吴宓先生与温德(Robert Winter)先生的指导下念了一段文学,最后是读的历史,都是随意听课和读书,在一种自由散漫然而奋发激昂的状态中成长起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还是联大这七年,虽然当时的物质条件极端艰苦,但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却是非常坚定的,对未来充满光明的希望,所以心理上的幸福感还是很强的。

联大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很特殊,照现在的标准来看,不仅地方小,学生也少,当时联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背井离乡的,流亡在外,连寒暑假也回不了家,吃、穿、住都很差,也谈不上行,因为整天基本上都在学校里面,也实在没有钱出去玩,我在昆明七年,连有名的景点石林也没去过,这种情况在同学中非常普遍。正因为如此,大家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休息时也就在草地里晒太阳或者聊天。说到聊天,泡茶馆是我们当时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在茶馆里看书学习,一方面是在茶馆里高谈阔论,青年人的那种求知的热情与纵论人事的气势,正是生机与活力的体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美好,而且,当时相对自由的学术气氛,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热情。所以,说到现在的大学教学,我觉得教师的研究要有自由开放的视野和思路,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照本宣科是不行的,要鼓励同一门课有不同的老师来讲,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要算与清华的渊源,我不是资历最深的,我在清华学习算晚辈,联大时期,南开、北大、清华三校的联合既具有历史基础,现实中也联得很好,这个阶段也就成为三校共同的历史,所以要说起来,这是我与清华最初的联系。1986年,我从中国社科院调到了清华大学,才算是重新接上了与清华的渊源,在这里教书、著述直至退休在家,一晃也有二十多年了,如今也算清华园里的老人了。可能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郑小惠老师特意找到我,希望我能为她编选的这本有关清华的书写个序言,我也由衷高兴。这本书精选了不少原始文献,涉及清华精神、清华院系历史、清华园的风景与人物等内容,颇为丰富和生动,其中有关联大的部分中抢占图书馆、泡茶馆等内容也更是令我感到非常亲切,所以也很乐意在此拉杂写上几句。要说起来,清华百年,新清华的年头已经超过了老清华,前四十年与后六十年有着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老清华有着好的传统,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回望清华过去的岁月,会知道,在新的百年中,清华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清华常新。(2011年6月)

(一)清华精神

你来清华做什么的?

胡竟铭“你来清华做什么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意思:因为谁不知道是来读书的,是预备留学美国的,但是仔细想一想,却十分值得研究。一个学生,能来到清华读书,大概是最有幸福的了!离开那秽浊的社会如此的远;校址如此的广大;风景如此的优秀;空气如此的清爽;住宿的房间,受课的讲堂,如此的讲究;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设备的如此完美;平均每四五个人有一个听差侍候,如此的享受;如此类的事不独中国没有第二个所在,就是在那物质文明最发达的美国,据很多到了美国的同学们说,也是很难找到的。现在我们既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学校读书,我们就第一不能忘记了我们所享受的权利。

清华学校,不是一般国内普通的学校。国内一般普通学校的主旨,是在普施教育;清华学校的主旨,是在造就人才。我并不是说国内一般普通的学校,没有造就人才的目标,或者不能造就人才。国内一般普通的学校,是有造就人才的目标并且的确有人才造就出来。不过它们的主旨并不是一定要将学生一个个都造就成人才的;凡是一个学生,学法律的,只要他能读完了若干法律学书,明晓若干法律的知识,那么学校的责任就算已尽,因为这个学生已经能称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了。清华学校就不然:清华学校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指定办的学校;其主旨,在美国,在中国,双方政府的旨意,都是要造就人才振兴中(1)国的(参见当时退款兴学双方的照会)。对于学法律的学生,不但要他读完若干法律学书,明晓若干法律的知识,并且还要他将来能成为有名的法学家呢。我们现在在清华读书的,或是每年由各省考送而来的,或是每年在上海或北京几十人或几百人中取一个考进来的插班生,我不敢说实在是,但是按理假定,可以说是各省之优秀全国之菁华了。国家对于我们,是希望人人都是将来的人才的。这种地位,乃是第二件事情我们所不可忘记的。

我们的环境既然是如此的美好,我们假定的地位既然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对于我们自己,如何能没有一个切实的了解?所以“你来清华做什么的?”这个问题,确有询问的必要,并且绝对不可不问。我们须牢记着:除掉我们以外,中国有多少天赋同我们一样或者甚至比我们还好的青年不能享受我们这种权利。我们更须记着:我们来清华读书,不但是自己要来,并且还受了本省人民的付托;不但求学为自己一人,并且还要为社会。

至于“你来清华做什么的?”的切实的答案,我却不敢武断的下一个。我以为各人所见不同,你以为这样可以对于社会有所贡献,我却以为那样可以对于社会有所贡献,不必强相一致,不过人人须要认定“我在清华享受许多人所不能享受的权利,负有国家更多的付托,不可不极力预备将来对于社会有所贡献”就是了。

在清华读书是要负责任的,是要时常警醒的,随随便便过日子是绝对不可的。中国闹的这样糟,我们每人至少要负一份收拾的责任,相信你自己,看重你自己,要常常问你自己“你来清华做什么的?”(原载《清华周刊》第272期,1923年3月9日出版。)

————————————————————

(1) 编者按:1906年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致罗斯福的《备忘录》写道:“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清华的成败与中国的安危

梁启超

梁讲师给我们沉痛的教训:清华同学应有的根本觉悟,留美时须注意的三件事情。

上星期五晚甲子级招待本校教职员的宴席后,国学讲师梁任公先生对于该级级友有一番很沉痛的赠言。那番赠言虽是为今夏留美的同学说的,但是他的内容却是给有出洋机会的清华全体学生的教训,也是几年来促醒清华学生觉悟的种种论调的结晶。他那话的各片面我们或者常听见过,但是他能综合起来,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指导,使得听了那话的人,便可闻风兴起得到一种彻底的觉悟。“药石之言,”本来就不应厌其多;至于像梁讲师给我们这种诚恳的教训和勉励,尤其是不可多得。因此,记者特地把他的大意郑重地介绍给我清华全体同(1)学,做我们大家觉悟和努力的指导。

享受国家特殊待遇的人不可忘却他特殊的责任。他对那特殊的待遇应该有一种特殊的报答。清华学校是中国四万万同胞以往的体面和四万万同胞几十年的负担所办的。清华学生所享受的是全国父老兄弟的脂膏汗血。全国人对于拿他们的体面汗血所办的学校,当然有一种特别的希望:——希望她的学生能给国家真正做一番事业,给社会真正谋一些福利。以聪明才力而论,中国青年比清华学生好的不知有多少,清华学生所以能独享这种权利,也不过是机会罢了。听说社会上常有人嫉妒清华,这也无足深怪,因为嫉妒本是人之常情。就是不嫉妒,责难也是应当的。总之,我们受了国家特殊的待遇,对于我们有特殊的希望,我们对于国家也就应该有特殊的贡献,特殊的报效。清华学生应该常记着他自己特殊的机会是四万万人的体面和四万万人的膏血所造成的。只要这一个念头牢记在心里,便可以时时鞭策自己前进,不敢一秒一刻放松。

——这是清华学生应有的一种根本觉悟。以下便是清华学生留美时应该注意的三件具体的事情。请分段说明于后:

清华学生在自己所学的学科里,应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清华学生的学问,在校打得有稳固的根基,留美又有深造的机会。社会上自然希望清华学生在中国萎靡不振的各界里,占重要的位置,有巨大的贡献。清华学生纵不立志在他所学的学科里做第一个人物,也应该立志做第一流人物。如此才对得起社会国家。再就清华学生自身的生存计,也应该如此。从前懂外国东西的人少,“半瓶醋”还可以摇得响;现在大半瓶醋谋不着饭吃的还多着呢!如果我们没有真实的学问技能,自己生存上恐怕都要发生危险;至于想要出人头地,更是不用说了。

清华学生毕业后,游学的地方是美国。美国因为有特殊的环境和优美的机会,变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是,老实不客气说,我们中国却是世界最倒楣的国家。以最倒楣最贫弱的国家的人,到最侥幸最富强的国家去求学自然有很大的危险。要免除这种危险,我们应该时常记得我们自己是从最倒楣的中国来的,学的是最侥幸的国家的东西,却还要回到那最倒楣的祖国去用的。如此我们学的时候便会加一番鉴别的工夫,不至于盲从,用的时候,也知道本国的情形,不至失望。现在许多留学生,所学的东西完全不能应用。社会不用人才,是社会的错处,应该责备社会。但是,如果自己的学问不能给社会用,那便不能怪社会而怪自己了。

无论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他总有他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精神。假如要丢掉本国民族的性格换取外国的精神,结果只是把本国性格的好处丧失尽了,外国精神的好处还是得不着。前面已经说过,美国因为有特殊的环境和优美的机会,变成了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种国家当然有他特别的精神。那种精神好不好,另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想完全采取它,事实上是绝做不到的。退一步说,即使能采取,我们也不应采取。何以?我们要时时记着美国是世界最侥幸最得意的国家,中国是世界最糟糕最倒楣的国家。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不是享受那“歌舞升平”的精神,乃是那“卧薪尝胆”的精神。现在的中国正是孟夫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的时代。清华学生到了美国,个人品格上的修养切要牢记着自己是中国人,所要养成的人格是能处中国现在这种紊乱的环境的人格。

我们打开眼睛看一看:往后中国的世界,简直可说是清华的世界。这并不是句笑话,事实上已经有这种趋势了。现在国内实业界,银行界,教育界,清华学生已经占很重要的位置。不过时下清华回国的为数尚少,而且其中许多都和清华的关系很浅;将来回国的人数一日增加一日,而他们又是纯粹受过清华教育的人,那清华在中国的势力影响必更大了。所以我们说,往后中国的世界可说是清华的世界,的确不是句空话。将来中国弄得好,固且是清华学生的功劳;弄不好,也就是清华学生的罪孽。总之:中国的治乱安危与清华的成功失败有极密切的连带关系。清华学生可以做中国的恩人,却也可以做中国的罪人。几十年后,国人听见“清华”二字,也许是“眉飞色舞”,也许是“疾首痛心”!现在清华的成绩还不多,所以社会的批评也很少,清华的成败此刻当然不能判断。然而究竟将来是成功呢还是失败呢,那却要看清华学生自己的努力!那却要看清华学生自己的努力!

清华学生呵!你知道你所享受的特殊机会是四万万同胞的体面和四万万同胞的脂膏所造成的么?

清华学生呵!你知道你肩上挑的担子是有四千年文明有四百万方哩土地的国家的安存和四百兆父老兄弟姐妹的生命幸福么?

清华学生呵!你知道清华的成败与中国的安危有极密切的关系么?六月二日(原载《清华周刊》第317期,1924年6月6日出版。)

————————————————————

(1) 此为原刊编者导语。

谈清华精神

彭俊材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学校有校风;所以清华大学有清华精神。清华精神,就是清华师生活动的表现。世界上决没有完善无疵的东西;现实的人格,国格,校风,自然不能例外;所以现实的清华精神,有其长亦有其短。兹就清华精神的长短,分提并论,一以说明清华现有的精神,一以鼓起清华应有的精神。

请先言清华精神的长处:(一)研究空气很浓

清华图书馆设备之佳,为全国各校之冠。清华同学的研究精神,纵不能说是“天下顶瓜瓜”,要亦不在国内任何其他大学之下。这是很容易看出的:除非馆门关闭,无论是昼是夜,图书馆里总有“坐上客常满”之概;并且有许多同学居然把图书馆当“陪都”。清华的功课尽管繁重,而同学的课外研究工作依然非常紧张。所可惜的,就是同学研究的成绩只有一小部分在园内和同学相见。但由这一小部分,也就可以推想出清华同学的研究精神。(二)上课的精神

上课的作用,一方由教授提纲挈领地去指导学生,一方由学生去领略这种指导。现在缺课,迟到,早退等等,在国内很多大学中,已经相习成风。清华却没有那种现象。清华的课室,固然常有使学生感到乏味的地方;但这是教学方法问题而不是上课制度问题。清华同学这种上课精神,很可以引以自慰。(三)体育的普遍化

学校设体育部的目的,原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和精力,使学生能够如狼如虎地攻读;所以体育应力求普遍化。可是,在很多学校里,体育往往为少数人所独占,因而有所谓运动员特殊阶级;而在学校体育当局的心目中,也只有这班运动员。这显然是背乎体育原旨的。造化得很,清华却没有这种恶劣现象:体育当局既能认清体育的本旨,同学也深明体育的精义。(四)朴素,整洁,和守秩序

谁也知道,在中国的社会现况之下,要供给一个大学生,是很困难的;而在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要负的责任又是非常重大。所以大学生应该十二分的注意一己的修养功夫。清华学生,除了上述的研究精神之外,还有朴素,整洁,和守秩序等精神。关于朴素,整洁两点,很容易的可由同学的服用看出。至于秩序,旁的学校往往有党派的倾轧和不良分子的捣乱,闹得乌烟瘴气;可是清华同学都能认清清华是学术机关和自己是为研究学问而来的,所以每个人都能在正轨上求达目的。(五)学生自治会的高尚精神

清华学生自治会的神圣目的,在直接为同学谋利益,间接为学校谋利益。所以清华学生自治会完全没有什么党派背景。它既不是学校当局的对手,更不是学校当局的走狗。过去的事实已经充分的表现,自治会对于学校当局,应合作时便合作,应监制时便监制,完全以学校和同学的利益为前提。至于自治会所办的事业,如合作社,民众学校,等等,成绩也斐然可观。

掉转头来看,清华现有精神的缺点,倒也不少:(一)学校与社会太隔膜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培养人才的目的又是在服务社会;所以学校和社会原来应该打成一片,至少也要能息息相通。清华因为位置,历史,教授出处等种种的关系,大有“世外桃源,别有洞天”之感。在一方面,教授的教材(指社会科学而言)因为贩自外国,很多不切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往往弄到格格不入白费工夫的地步;很多人说这样的勉强支撑下去,无非替外国造就人才,诚非过论。而在另一方面,清华因为位置和历史的关系,清华同学的活动也就独具一式,和社会不相接近。弄到同学几乎忘却自己是中国社会的分子。(二)自满的空气

不知足固然足以招祸,可是自满更足以妨碍进步。一般的说,园中人士,无论上下,不是说清华的经费充足,便是说清华的设备完善;言谈之间,往往吐露自满自豪的气色。这于清华的发展和进步,实有莫大的危险。不错,清华有相当的经费,也有相当的设备;可是我们绝对不能以此自满自豪。我们应该体会清华经费的出处,研究清华办理的缺点,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力求改善。百尺竿头还须更进,何况清华?(三)师生关系太浅

这是一个有很长历史的悬案,不幸到今日还未解决。清华师生,大概只有很勉强的在课室里接近一下,似乎师生的关系就尽乎此矣。此中原因自然很复杂,不过有一部分教授的不能循循善诱,无疑的是要负大部分责任的。有些同学也曾攀龙门,往往不是碰着钉子,便是碰得满鼻灰回来。有时明明听见某某教授的声音,可是门铃一按,站了一会,你可以得着“不在家”或“明天来”的答复。于是同学对于“上教授门”一层,多怀戒心。的确,有的教授,在课室里既然发挥不出什么,下课后又板起脸孔,和同学不相识。在这种教授指导下的同学,往往有“有没有他都无关系”的感觉。结果教授和学生多半还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不相认识。(四)同学的个人主义太发达

清华同学中,有很多人对于个人的工作虽然十分努力,但对于集体的工作却极冷淡。这是不能也不容讳言的。我们但看每逢集会(除少数小组织外),到者寥寥,或作三催四请的光景,便可了然。无论其原因或理由何在,这种冷心于团体的态度是错误的,更是一盘散沙的中华民国里的大学生所不应有的。(五)男女同学间的关系

清华男女同学间的关系,实属微妙,无形中似乎隔膜重重,倒把什么同学关系一扫无余。从前曾经有人提过,清华男女同学是一个失败,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到底谁应负造成这种情形的责任,还待同学研究。

这里要请读者注意,以上所述的长短不是清华所独有的,只是身在清华话清华而已。挂一漏万,亦在所难免,还要请读者原谅。

学以致用,诚为千古不易之论,而在国计民生于绝境的中国,更应奉为圭臬。今日国民之能得受高等教育的,究有几人,国内求学环境之佳如清华者,又有几所?所以我们应该发扬清华现有的优点,改善清华现有的缺点,造成清华应有的精神;这样,我们才可不负我们的好机会,才可不辱我们的重大使命。希望所有的新旧同学都能下最大的决心,奋发向上,不自满,不懈怠地去实行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原载1932年《清华暑期周刊》。)(1)

清华大学与国耻

陈衡哲

今天是同学们回来庆贺母校生辰的日子,我反来说她与国耻的关系,似乎有点杀风景。不过仔细一想,清华大学与国耻,实在有一个特别的关系,我们爱护她的人,又怎能不说一说?这个关系是,清华大学的存在,乃是三十三年前的一个大国耻的纪念与象征。记得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人问起我是不是赔款学生(Indemnity Student)时,我总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惭愧与羞愤。这个感觉,在我的心中,至今还不曾消灭。

我的所以惭愧与羞愤,也不一定是由于中国在庚子年打了一个败仗。世界上尽有光荣的打败,也有羞辱的战胜。鸦片战争即是一例。我凡是遇见英国人时,从来不羞愧的对他说,“是的,那次中国是被你们打败了,所以我们便不得不买鸦片!”我说的时候,面上觉得光彩,心中觉得骄傲。因我知道那次中国的打败仗,是世界历史上稀有的一个光荣的失败,而英国的胜利,也是世界历史上稀有的一个羞辱的胜利。

但庚子年的失败,却与鸦片战争不同了。因为它暴露了中华民族的三个大溃疮,把国耻从内心里显现了出来,故它不但是一个失败,并且是一个羞辱的失败。这三个溃疮是什么呢?

第一是愚。要不是人民那样的愚,怎能产生那个义和团,相信靠了符咒的力量,能把天下的洋人都杀尽?要不是政府大臣那样的愚,怎能相信那些愚民的胡说八道,还要给他们以鼓励与便利?要不是西太后那样的昏聩,光绪帝那样的低能,怎能相信那些胡涂大臣的胡涂说话?一国之中,上自帝后,下至群众,愚到这样的地步,那还有不闯乱子的吗?

第二是弱。既然闯出乱子来了,那么,就错到底吧,就学着英国的鸦片战争,顽硬到底吧!这样,在强权世界中,我们倒还可以占到一个地位。不幸我们又是那样的弱,弱到洋兵一到,便如婴儿见了狗狼一般。闯祸的帝后,是抱头鼠窜的逃走了;闯祸的王公大臣,也弯着腰为洋兵洒水扫街道了;愚而弱的老百姓,也忙着挂顺民旗,做他们的德国民,法国民,日本民,……去了。

愚了,弱了,闯了大祸,受了大辱,赔了肥肥的一大笔款子了。要是能像六十年前法国人民那样踊跃捐输,把赔给敌国的款子一口气还清了,也还像个样子。而我们却又是那样的穷,穷到要人家可怜我们,把赔款退还给我们,穷到要拿这个纪念国耻的金钱,来办最高的(2)教育,来送青年学生出洋读书。即以我个人而论,假若不是靠了那个赔款学额,我便要连那一点求学的梦想也达不到。这是何等难受的一个境地。

三十三年是轻轻的过去了,现在我们又遇着第二个国难与国耻了。我们且先看看国内,看看那三十三年前的三个大溃疮。但是愚是依旧如故,而弱与穷则又加甚了几倍。我们再看看国外,则见三十三年前的那个国际形势,是已经改变得不认识了。老大的土耳其,既已不再为我们做替死鬼;而国际竞争的焦点,又是早已从巴尔干半岛和北非洲移到太平洋的东岸和中国的本土。我们现在是不能再靠着三十三年前,曾经救过我们的那个国家形势,来苟延残喘了。我们看了这两个情形——国内的与国外的情形——应该发生什么感想,尤其是我们这一群受过那个三十三年前的国耻的恩惠的人?

我个人的感想是这样的。第一,我们的自身既是一个大国耻的象征,我们便应该加倍的努力,以期能把这两个新旧的国耻扫除廓清。第二,我们努力的目标虽然不止一样,但我以为人格的修养,却是最为根本的。假使一个人的人格站不住,那么,无论他有多深的学问,多大的才能,多强的体魄,也不过如老虎添了翅膀,只能加添他的祸国殃民的能力,是讲不到洗刷国耻的。在现代的社会中,这样的有翅老虎是举眼即有,所以我很可以不必多费时间来举例子。

讲到人格的修养,我以为没有比孟老夫子的三句话说得更为切实,更为高明的了。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现在再替他加上一句,“大名不能惑”,因为为了求名的缘故,一个人把他的人格堕落的,也未尝没有。我们欲求这四件人格上的大成功,却又须先注意到一个更为根本的条件,那便是,先把自己忘了。一个人所以贪钱,贪名,贪权位,无非是因为先把自己做了人生的中心点。假如我们能把自觉的种种享乐,放到一个角落里去,把国家与人道,移置到我们生命的中心点来,我们便将立刻感到一种恬淡静寂的味道,觉得身心自由,不为物役了。我生平最佩服两句话,常把它们当做个人物质生活的金科玉律。那两句话是,“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真是帮助我们遗忘自己的一个最合理,最近人情的好法子。我们若能做到这一层,我们的人格还有不向上的吗?我们洗刷国耻的志愿,还有不能达到的吗?

人格修养的问题,当然不是专对自己一人而言。一个人是不能不与社会发生关系的,而青年又是不能不有他的理想的。但这个理想到了现实的社会,尤其是中国的腐败社会,包管你十碰十钉子,十个鼻子十个灰。在这样情形之下,我们应当取一个怎样的态度呢?我觉得我们对于社会,是有了解它的义务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既在把它洗涤,把它提高,那么,除去了解与同情,我们又怎能帮它的忙呢?但同时,我们又不当轻易与它同化。关于这一点,法国的科学家,居里先生,说得最好。他说,“要是一个人的让步太少了,他必得受到摧残;要是让步太多了,他又成为一个没有骨气之人,他将看不起他自己。”我们对于社会,似乎也应该取这个态度;而我们让步的多少,却又应该看它对于我们人格的影响,因为那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唯一的与不变的标准。这样,即使我们因为让步太少而受到压迫,而至于丧失朋友,而至于丧失生命,我们至少总做了一点开路的工作,使继我们兴起的人,知道那里是站得住脚的,那条路是可以走的,虽然我们不能亲身走到目的地。

我要对同学们说的,岂止这几句?不过这一点点的意思,却是我多年的经验与观察的结论,也是我所视为人生的最根本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特别的把它提了出来,用至诚和热情,奉献于我们负着两重国耻的十字架的清华同学之前。希望你们在锻炼身体,增集智识,培养才能的种种为国为人的努力中,不要忘了这个更为根本的努力;要不然,我们的一切努力,便将立刻有制造奴隶人才的危险了。一九三三,四,二十九(原载于《独立评论》第50号,1933年5月14日出版。)

————————————————————

(1) 原文副题为“清华大学二十二周年纪念日演说词”。——编者注

(2)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翌年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各国和约》,按其第六款,清廷应赔偿美国24440778.810美元,占赔款总额的7.32%。而美国的实际损失仅为11655492.69美元,也就是说,美国采用虚构捏造的方法,强迫清廷多付了巨额赔款12785286.12美元,罗斯福总统承认“受之有惭德”。美国将其超索的巨额赔款的一部分退还清廷,开办清华学堂,但是,美国参众两院会议决议声称退还的庚子赔款是“美国有权获得的赔款的差额”。其实,这笔退还的庚子赔款本来就应看作是中国的。——编者注

新学风的创造

若谦

大学教育的功用,不仅在灌输知识,训练技能,又须注意人格修养,团体生活,以及艺术鉴赏。专以训练谋生知识与技能为职志的学校,是职业教育,不是大学教育。那是教人怎样谋生,而于人生意义,以及个人在现社会中的使命,不加注意。所以是浅薄粗疏,不能负文化创造的大业。中国今日的大学,是否都能予学生以充分的知识,培植学生专门技能,尚属疑问:至于人生修养的训练,更谈不到。我们对于自己的学校——清华,希望她的教育方针兼顾学理,技术,人生修养三方面。一个人知识不足,技能不专,固不足以立身处世,没有公德,纪律,审美观念,更不足以为健全的国民。

清华功课的认真,勤学的风气,是谁亦承认的。平日是不待说了,就是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图书馆的座上客,也不比平时减少。各系的实验室内,都有人在继续做着实验。社会人士艳羡清华设备周全,环境优美;我们勤奋的求知精神,自然也没有辜负这种设备和环境。但是,只做些实验,读几册课本,就算尽了求学的能事吗?大学教育就算是成功吗?

就在这种氛围中,有人开始厌倦大学的生活了!他们悲悼活泼的进取的精神,日就丧失,怀疑着大学教育究竟是什么,因此消沉,颓废。学养不足的青年,需要师友的感化与诱导。当他们感到人生苦闷时,没有人替他们解惑指示;当他们对于某一问题特感兴味时,没有人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对于社会,对于自己,都有一种理想,可说是为了实现一种理想而继续努力的。机械地实验,读书,仅足以破坏他们的理想而不能建设新的理想。理想被破坏了,凭什么去努力?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论理每个人都该愉快地追求知识和真理,如今却有人对于听讲读书都不很感到兴味,整个的怀疑着这种教育,生活。这未始不因学风的不健全,而致教育失败吧!

理工学院的同学,功利思想Utilitarianism似乎较深。他们对于实际问题,不很感到兴趣。他们的观点,以为理论是一种空谈,空谈无补于实际。所以埋头去干实际的工作。这原是很可钦佩的,但因存着这种观念他们就认为文法的课程,只是些空泛的理论,有不屑学的神情,因而头脑日趋狭隘,对于国家的安危,民间的疾苦,很少注意。现在政府提倡理工学科,将来中国物质建设的重任,有待于他们去负荷,戮力于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研究的同学,我们不胜钦佩。祝他们在学理上有深造,技术上有训练,俾以其所学,共负建设新中国的伟业,共谋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不要忘鱼弄筌,要知道我们都是社会国家的一员,我们的学问技能因社会国家而有,因社会国家而用,离开社会国家,学问技能都无所施展了。无论研究何种学问,对于时代的精神,国家的安危,都应有深切的认识。专攻一门科学,不问国家社会的理乱兴衰,不是太偏枯吗?怎样增进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者对社会国家的认识,怎样使他们的知识,虽于专门而不偏枯,这是有关于学风之一。

近年来因政府的提倡理工,研究文法学科者,内受同学的揶揄,外遭社会的漠视,要努力,没有人鼓励,失败了则受亲友的唾弃。然而文法学科的真价值,并不因此而有所损蚀。假如没有当年希腊的哲学思想,罗马的文物制度,就没有今日欧洲的文化;假如没有希腊和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研究自然控制自然的哲学的精神,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文明。中国缺少理工人才,来做实际工作;但更缺少有思想的伟大领袖,来统筹全局,负责指导。学术思想和物质建设,同为现代中国所急需。文法同学,应负重忍辱,更图进修。但偏重课本,而忽略课本以外的阅读研究,注重书本知识,而漠视当前的实际问题,似乎不是为学的真精神。一个问题或一种运动的解决,自开始研究,以至提供方案,绞尽许多人的脑汁。在实际问题的探讨上,鉴赏学者专家的议论可以补充书本的不足。如国际军备问题,银行问题,农村改造问题,蒙古自治边疆问题,宪法问题,以及方在发展中的新生活运动等,这些都是研究社会科学者的良好的题材,该如何关切注意。可是在讲堂中很少听到关于这些问题的宏论。也许是各课分量太重,课内没有时间讨论,然而负有课外研究责任的各学会,也没有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组织。难道这些问题不值得注意么?还是实际问题不值得探讨呢?现在不准备多认识问题,待问题轮到了自身去解决时,恐怕更拿不出解决的方案了。怎样促进同学对于实际问题研究的兴味,也是有关学风的问题。

教授的责任有二,一是传授知识,一是人格训导。前者是对学生指导治学方法,诱致学术兴味;后者是以自身的人格,给学生做风范,并指示学生对人生的修养。在讲堂内,讨论各种专门学问,在讲堂外,则随时闲谈探讨,使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修业进德。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这是说:一个道高学博的学者的三言两语,可以影响别人全部的治学态度和人生观念。清华师生关系,似不密切。除了上课以外,师生间绝少质疑问难的会谈,也缺乏导师制的精神。我们知道,英国牛津剑桥两大学是采用导师制的,师生之间,仿佛家人父子,酷似中国昔日的书院。吸烟室的一席倾谈,就有宏大无比的功效。两大学人才辈出,一个被称为“伟大运动的母亲”(The mother of the great movement),一个被称为“伟大人物的母亲”(The mother of the great men)。我很相信,这与他们那种学风有关。我们又从各国伟人学者的传记中,知道他们在大学时怎样的因师长一言,而终生拳拳服膺,至于成名立业。当我们看到这种快意的叙述时,我们是何等神往!回首想想自己,我们又将如何悲凉呢!

近一年来,本校当局未尝不感悟上述种种的缺陷:在丹麦国际民众学院院长马烈克氏讲演会时,校长发表关于教育的见解,认为教育不仅为谋生的准备,就是生活的本身。去年章元善先生讲演农赈问题,到者不过十人,校长即席演说注意当前实际问题的重要,以及漠视的不当。去年一度举行的师生交谊会,今年每月举行一次的全体师生集会,都是着眼于师生的联系。但是仅仅举行形式上的集会,不足以改革旧学风或创造新学风。各系学会不都标出以研究学术,发扬师生研究精神为宗旨么?然而那一个学会不用茶点作开会的广告?几曾完成些研究工作?虽有少数人注意到这些,但是也不能转移风气。这种风气的转移,必须植基于校长教授同学三方面的心理改造。大家要有一种共同的觉悟,齐下决心,然后辅以各种组织——各种学会和团体——那时旧的学风,才能改革,新的学风,才能形成。

因此我们主张:第一,减少应选学分数,提倡自由研究,让同学从功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现在上课时间太多,自由研究的余暇太少。孜孜兀兀,不过应付日常功课,很难从事参考博览。我们也明了,应修学分有《教务通则》的规定,又有教育部的法令,这是牵涉法则的问题。然而补救的办法,不是没有的,只怕坚守《通则》,不予修订罢了。譬如:毕业论文,有些大学算几个学分,我校何不仿行?教育部法令,是原则的规定,伸缩运用,还靠我们自己。自由研究的效率很高,然而必须有充分的闲暇。希望学校当局加以奖掖,并解除它的障碍。第二,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会社,训练同学对于实际问题的认识。会社活动,师生须共同参加。由这种会社领导着讨论时事,研究专题,并须不时举行参观旅行及乡村视察。到民间去,可以增进同学对于乡村实况的了解,改革各人享乐为己的生活形态。社会是某一种意义的大学。不要把清华园当唯一的求学之所,也不要把清华园代表中国社会!对于社会的活动,学校应予以方便,并予以经济上的补助。第三,建筑能容二千人的中央食堂供给牛津剑桥式的师生会食。这是前年尚传道君曾经提议过的。去年除夕新体育馆师(及其家眷)生聚餐的盛事,是值得回味的:校长的演说,彼此的欢笑,以及军乐和各级的级歌、级呼,这些都深深地印入各人的脑海。不过这里所谓会食,不需要除夕会餐那样的形式。每个人任意上那里进膳,或是每天去,或是一星期去几次。在那里可以各就餐桌,谈论着各种问题。

清华旧学风的优点是勤学,然而失于机械性,缺乏自由研究的精神及问题探讨的热忱。师生间的隔阂,许是研究精神的一大打击。创造中的新学风是:兼顾知识技能与人格陶冶,既重书本知识,又注意实际问题。

旧学风已到重新估价的时候了,新学风正待我们协力创造。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五日(原载《清华副刊》,1934年第41卷第1期。)

理工同学的路向问题

向仁生(1)“我究竟是作列宁呢,还是作爱因思坦?”这是一个对所习学科极有兴趣稍有心得而又有救人热忱的理科同学所常盘桓于脑际的问题。

当然有着这样问题的同学未见得就能做列宁或爱因思坦,自己觉得有这种问题的人当然不敢自比于列宁或爱因思坦,但列宁与爱因思坦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有着两种不同的特性;列宁的路与爱因思坦的路是不同的两种路。列宁过的生活是救人救世的生活,他想在现世界上实实在在的造一所人间天堂;他用极正确的对客观世界的研究而用极正确的路径去实现他的理想。他虽然是以救人救世为怀抱,虽然是想“普渡众生”,可是他不是慈善家宗教家而是革命家政治家,因为他知道慈善家宗教家的办法是不实在的,是空想的是无效的是不正确的。他的生活是血与铁的生活。结果他以他的努力得到相当的成功了。爱因思坦的生活是学问家的生活,他以探求宇宙的奥秘为职志,他要解决当时不可解的自然界的问题。他时时刻刻用他的头脑去向那些艰深的问题进攻。他的生活是方程式望远镜的生活。结果他也很聪明的得到成功了。列宁的特性是沉着,刚毅,机警,勇敢,热烈,爱群,尽量的发挥集体的力量:爱因思坦的特性是幽静,沉默,坚忍,好思,喜孤寂,自由主义的色彩极其浓厚,尽量的发挥他那丰富的想象能力。列宁的路与爱因思坦的路是绝然不同的两种路。现在,在救亡的烽火传遍了全中国的现在,在经过了一度极其轰轰烈烈的学运以后的现在,许多原来已踏上爱因思坦的路的理科同学便有着这个问题了:“我到底是走列宁的路呢,还是走爱因思坦的路?”

这个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目前以及以后自己应该做什么事以及怎样生活着,都是要待这个问题决定了以后才能决定的。这可以分作两方面说:

第一,是训练自己方面:我们知道,我们无论作怎么样的一个人,无论要做成功怎么样的一件事,总少不了训练,总不得不先定出一个标准来再努力使自己于某期间以内达到某种境地。可是有着前面那个问题的同学,尤其是问题尚没有解决的同学,他的标准怎么定呢?他是把沉着,刚毅,机警,勇敢,热烈,爱群定作自己的标准呢,还是以幽静,沉默,坚忍,好思,喜孤寂,爱自由当作标准呢?他还是训练自己去善于使用血和铁呢,还是训练自己去使用方程式和望远镜呢?而且这训练的问题不是暂时的问题,是终身的问题。一个人想作一点事业而又想有所成就,是得随时随地训练自己改进自己使自己接近那种“理想人格”的,而有着这问题的同学的典型人物是列宁呢还是爱因思坦?那些自己有着“路向矛盾”的同学,这种“训练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第二,是现在学校生活方面:如果自己的路向决定了,那么在清华内做学生的方法,在清华生活下去的方式也就决定了。如果自己是以救人为职志的,则在清华内最注重的是图书馆的利用而不是上课听讲;最注重的是求活学问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做一个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乘现在身体尚在清华的这个机会,他很可以彻底研究研究中国社会的特质是怎样,是怎样演变到这样子的;他可以研究现在中国的革命是到了一个什么阶段,现在的“历史的车轮”是怎样的转法;他可以注意现在的国家,社会,世界是个甚么样的情形,可以演变到什么地方,主观的力量是怎样的用下去;他可以研究学生运动的特性,作用以及历史和路向;他可思索在民族这样危急的关头我自己就我自己的这种环境应该作些什么事;他可以研究我们学生在现在有那些事情可以作以及怎样推动同学去作;他也可以研究现在的每一“种”中国人(例如生活方式不同的各“种”人,职业不同的各“种”人,地位不相同的各“种”人,阶层不相同的各“种”人)现在可以分别的做些怎么样的救亡工作,怎样去推动每一“种”中国人去作;他也可以研究现在的政府是怎样的一种政府,现在政府不毅然决然对日抗战的原因在那里;他也可以研究怎样去促动政府走上抗日的路,怎样去完成联合战线。总而言之,如果谁走上了救人救世的路,如果有了牺牲自己以建设人间天堂的决心,那么他正可藉现在这机会好好研究一番,打下基础。而且,除了上图书馆以外,尚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便是实践。如果认定了现在尽力援助绥东将士是一件现在学生可以作应该作而且极有效的工作,认定作后有些什么什么好处,那么便须竭全力去实践,因为这种工作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得一点做事经验,一方面试验试验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一方面也是向理想的世界挪进了一步呀!总而言之,自己的路向定了以后是可以决定自己在清华是应怎样生活下去,是应怎样利用环境的。

反之,自己走了爱因思坦的路也是一样,也可以想想自己怎样去研究某种问题,怎样去实验,怎样去找参考书。而且,他必得好好的上课,好好的听讲,规矩勤恳的做实验,做报告。总之,他也可以想法使自己怎样去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虽然这“列宁爱因思坦问题”是这样的急待解决,虽然这问题如不解决则无论作什么事恐怕都会减少力量减少勇气减少效率,可是在许多理科同学的脑中却盘桓着,盘桓着,终于得不到解决!在他们脑中列宁与爱因思坦在斗争着!他们想走上爱因思坦的路吧,可是他们又知道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可以听见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们北平附近演习的枪声,可以看见在我们头上飞过的日本飞机,因而他们的血沸腾了。如果想走上列宁的路吧,可是他们更先已对他们所习学科下过一点苦功,已经在爱因思坦那条路上走了几步了,自己相当的把自己养成了些走这条路的习性了。于是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而问题仍得不到解决。一方面上理科方面费脑力的课堂,得个不很彻底而须整理,研究的印象,一方面却又将自己课余时间大部用之于救亡行动上去了!因而常常有着苦闷,矛盾以及内心的斗争!

假如我们毅然决然下决心放弃一面而就另一面,即刻我们又得到一个问题:现在列宁与爱因思坦可否并存?现在是否容许有人走爱因思坦的路?虽然有人走上爱因思坦的路以后,不见得便全不问国事,但至多只用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时间于实用科学的研究而已,不能算作列宁与爱因思坦之外的第三条路。虽然又有人很热心救亡,但须研究实用科学入手,但这种人也不是走列宁与爱因思坦之外的第三条路,不过是走的列宁的路而已。因为设若研究实用科学与救亡无补的话,他便即刻可以丢掉科学而作其它的事情的。所以摆在那些有这种“列宁爱因思坦问题”同学面前的仅仅只有两个答案,而这两种可否并存?

我自己没有答案。我只将这问题提出来请大家讨论,求得一个彻底的解决,解除患有此病的同学的苦闷。

我已经听见两种答案,而有这两种不同意见的人都是我所佩服的同学:

一个说:“华罗庚先生出国前,曾说:‘我不大想出去。像我这种人,即令做出了许许多多成绩,也顶多不过替国家争一点光而已,对国事有一点什么用处?’但我的意思觉得像他这种天才,国家应该帮助他,让他好好的研究的。”

另一个说:“……说爱因思坦吧,被德国法西斯蒂驱逐出奔之后,仍旧还是一个爱因思坦。”

究竟那一种对呢?我希望师长学长们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复。

我想有许多同学看了我这篇文章后一定骂着:“怎么到现在还梦想着爱因思坦!在这转瞬间我们的敌人就要来统治我们的时候,日本的飞机大炮马上就要来轰炸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梦想作爱因思坦吗?”但在许多人的脑中确确实实存着这个问题,确确实实有人因了这种矛盾而减弱了他作救亡运动的力量。如果有这种想法是绝对要不得的,则铲除这种想法不是现在坚强我们自己的一件很迫切很有意义的事情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原载《清华副刊》,1936年第45卷第4期。)

————————————————————

(1) 现通译作“爱因斯坦”。

清华大学的特殊风格

苍漪

清华是国耻的产物,因为清华的经济来源,是庚子赔款美国退还的一部分。清华虽然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不过成为正式大学只有十二年。清华因为经济的充裕,环境的优美,设备的完善,师资的优良,考试的严格,在国内总算是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因之,学生人数,年来累有激增,学校一切部门,虽然在国难严重的时期,处于所谓国防最前线的地域,仍是不断的急剧的发展着,充实着。所以清华师生的活动,无时不为社会人士所注意。去年的学生运动,实发源于清华,而后波及其它各校,再蔓延至各地。所以清华实在是个不可忽视的学校!

清华共分两部,即研究院和大学部。研究院共有十个研究所,研究生共四十七人。大学部,分文、理、法、工四学院。文学院五系:计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系、哲学系、历史学系、社会学系。理学院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心理及算学系。法学院只有政治、经济两系。工学院三系:即土木、机械、电机。学生共一千三百零八人。教职员共三百余人。估计清华园内的人口男女老少至少在三千人以上,清华园的范围好像水上的波纹一层层的向外扩大,现在大门已经伸到喇嘛庙前面的小桥旁边去了。围墙外面住宅日渐增加,前后门各种小店铺也是有加无减,假如环境容许清华这样继续扩展下去,将来必定使清华园变成一个繁荣的大学城,如同英国的牛津市,美国米西根州的Annarbor一样。

一提到“清华人”的生活,只要知道的人没有不在羡慕的。清华物质的设备,全国各大学实无出其右者,图书馆规模的宏大,藏书的丰富,不但在国内数第一,即以之比较美国的大学图书馆恐怕也是一二流的。宿舍内有电灯电话水汀抽水马桶,洗盥室的清洁完美,在北平就不易找到。体育馆内各种运动器具更是应有尽有,不管风霜雨雪,一年四季都可以打球游泳。校景又是那末美妙:春天有稚嫩的柳梢映着西山的残雪,夏日到处都是浓荫覆地,碧草如毡,尤其是“工字厅”前面的荷池和小山,山下河岸的垂柳,柳堤间的红桥,若你小立桥头,静听蝉噪,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是站在图画的里面。暮秋的时候,血红的藤萝,攀在古典味的建筑上,因夕阳的斜照,鲜艳如石榴花。冬天大雪缤纷时,清华园更是最好的踏雪的所在。一年四季,清华园都是美丽的天堂,可是住天堂里的莘莘学子,大多数是来自穷乡僻壤,他们虽然身子处在物质享受最舒服的环境中,但他们却无时不在惦记着他们破落的故乡,凄凉的家境,渺茫的前途,以及严重的国难,污浊的社会。他们并没有以清华当乐园。他们的生活无时不在紧张的苦斗中。他们共同的日常生活,即是“开矿”和“斗牛”。大概除了上课之外,他们都是要到图书馆里去看书的,看书是掘发书中的宝藏,所以谓之“开矿”。清华的“矿工”都是非常努力的,每天一到图书馆开门的时候,就有许多人拥挤在阅览室前面等候着了。就是星期天或假期,图书馆亦不缺乏满座的时候。因为“开矿”乃是清华人最重要的业务啊。与开矿并行的另一种生活,即是“斗牛”。这也是每天一定的工作,不管冬夏,一到下午四点钟以后,体育馆中的“牛”渐渐的多起来,多到相当数目的时候,大家就“斗”起来了。“斗牛”就是打篮球,不过不照规矩,不限人数,只要抢到球就算赢,抢的方法听便,可以抱球跑,也可以抱人。因此常有七八个人抱在一起,推在一团,你抢我夺,不可开交,因为每天如此,所以个个练得铜筋铁骨似的。他们注意智力的培养,但也注意体力的锻炼;他们更注意国事的演变,但绝不因埋头读书而变为时代的落伍者。他们绝不是“贵族化”的公子哥儿,他们至少有半数以上,是依靠奖学金,或自己工作的所得,来维持着生活的。故他们的衣服百分之八十是蓝布大褂和制服,着西装的大都是采用清河织呢厂的出品。食的方面讲究的很少,大食堂最高的价目不过每餐一毫五分,校门外倪家小铺的大饼和小米粥虽然是普罗的食物,而去光顾的同学每天至少有三百人左右。至于消遣的方法,除打球或运动以外,总是约几个熟识的在合作社喝杯可可茶,随便的谈谈天,这样也够恢复他们的疲劳了。总之,清华园不是遗世而独立的孤岛,它是脱离不开社会和时代的背景的,所以“清华人”当然不能蹲在一般经济恐慌农村破产的势力范畴之外。

清华人最爱的是“清华精神”。每个新生刚到清华的时候,一定会接到老生的忠告,招呼新生不得“趾高气扬”,“态度傲慢”,“衣冠不整”,“穿硬鞋进体育馆”,以及不准在路上吸香烟等等。特别注意的,是遇到升旗或降旗时,必须立正。新生犯了这些规条,即刻会被他们警告;若再“不知悔改”,保管半夜里打开你的房门,把你从被窝中拉出来,“拖尸”一顿,以正“校风”。所以,受了清华训练的人,大多是整洁,严肃,爱护公物而有礼貌。

清华人近几年来,对于团体活动的兴趣比以往高得多。冯友兰教授曾说:“清华风气现在有很大的转变,……清华学生对政治的兴趣较以前浓厚得多。”这是事实,清华是华北学运的发祥地,直到现在还是处在领导地位的。一切学生团体不但应有尽有,而且都是如火如荼,异常活跃。除了应有的学生自治会,各系系会外,学生自动组织的团体,亦如雨后春笋,多不胜举,如“清华读书会”、“实用科学研究会”、“清华文学会”、“国乐会”、“西乐会”、“海燕歌咏团”、“世界语学会”等等。每个组织只要一经成立,都在积极的工作着。他们在团体的活动中,训练他们自己,充实他们自己,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将来事业上的帮手。他们的确没有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原载《青年动力》第1卷第1期,1937年6月1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