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1 03:49:26

点击下载

作者:高军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役

情役试读:

内容提要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同样,事不及亲,及亲则失。事关及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关乎父母兄弟,对事物的认知便有失偏颇。理智的天平一旦加入情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常常是感情亲密的那头下沉。有了感情,感情深厚,遇事待人便自觉不自觉地从己出发,从亲出发,被感情所役使,仿佛被蒙上了眼睛,触目所及,尽是黑暗。被感情所役使,心里早已有所偏向。

北京的符号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抹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和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如此传神!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在他眼中,老北京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北京新时代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遁不散。

哲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的确,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脚步匆匆,似乎一切的奔走只为求取那囊中的“面包”,甚至连欢娱,都充满着迅速与等价。歌舞升平中的人们,搅乱了原本宁静的精神家园,我似乎听到了先人们的叹息。

忙忙碌碌,多少人行色匆匆?背负着太多的“面包”上路,真的不会被重荷所累倒吗?我们的世界被过多的“面包”追求所充斥,少了些许芬芳的味道。或许,人们只有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古老的沟渠,才能体会到那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圣洁。中世纪的欧洲是灰色的,人们企图在对宗教的信服和无尽的祈祷中推动时代的巨轮。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文明的曙光。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浴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的圣洁之光才将其照亮。亦或许,人们早已忘记了“采菊东篱”的悠然,忘记了“沉吟泽畔”的悲痛,忘记了“大庇天下”的壮心?不!“只有精神的升华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于是,鲁迅在疾呼,王朔在鞭挞,任长霞在奔走,邰丽华在诠释!也唯有芬芳的萦绕,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能够不断提升的社会。一盏灯,一杯茶,几页书,在夜深之时,去探索心灵的净土,让灵魂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心在社会的旋涡之中平静如一汪深潭。安享人生,不再被外物纷扰,人生乐事夫复何求呢?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获取精神需求的途径更为简便。或许,取得你心灵的宁静与升华,只需轻轻地点一下右键吧。

如此,还犹豫什么呢?打开书籍,也就是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从中,你会发现一个新的洞天;从此,你的心灵充满祥和与宁静,寻得精神上的乐土。于是,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人生拒绝抄袭

考场上,监考老师会谆谆教诲我们:“考试时不要抄袭,因为那是自己在骗自己。”

作文课上,语文老师都会细心嘱咐我们:“不要抄袭别人的作文,要写出自己的语言。”

看来,许多事都是不欢迎抄袭的,抄袭别人还有可能自己害自己:虽然抄袭别人的试题得了高分,结果自己不会的东西还是不会;虽然抄袭别人的作品发表了,最终却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我们的人生也不欢迎抄袭,因为,抄袭得来的人生,只是别人人生的一种复制,难称得精彩,更没有什么价值。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却那么热衷于“抄袭”别人,甚至恨不得将自己复制成自己所羡慕的某个人。看到一些歌星一夜成名,不问问自身条件具备不具备,便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嗓子,练身段,甚至衣着服饰、言谈举止无一不对其进行抄袭,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很像某某人”,便是对他最好的称赞。他的浑身上下都成了别人,唯独没有了他自己。这些人,多像那只模仿着老鹰去叼羊的乌鸦啊——当乌鸦看到老鹰从高高的峰顶直冲下去,迅猛地叼起一只羊儿时,它的心里一定充满了羡慕,它一定希望自己成为老鹰那样的鸟儿,否则,它也不会刻苦地练俯冲,然后嘶叫着从树上冲下去叼羊了。结果怎样呢?乌鸦不仅没叼到羊,反而被牧羊人抓获了;而那些盲目崇拜偶像、模仿偶像、“抄袭”偶像的人,又有几个和偶像一样,站在成功的舞台上了呢?是的,我们年轻的心渴望成功。我们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但是,在为实现理想付诸行动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适合不适合走上那条路;当我们打算成为歌星时,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嗓音;当我们立志成为作家时,要考虑自己的写作天赋;当我们想要成为体育健将时,要先请体育教练对自己的身体把一下关……总之,想要成为我们羡慕的某人时,一定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也具有和他相似的发展潜质。如果没有,那么,就让我们的羡慕仅仅止于羡慕吧。

是的,这纷繁的世间,能让我们羡慕的人和事有很多。很多时候,这种羡慕也是我们努力的动力之一。我们羡慕的许多人,也的确值得学习,但这种学习不能是简单的模仿,低级的“抄袭”。乌鸦一定要学习老鹰的话,它可以学老鹰翱翔九霄的勇敢;它可以学老鹰辗转空谷的豪迈;它可以学老鹰面对严峻考验的坚毅。它唯独不要学习“叼羊”——那是缺乏爪力和气力的乌鸦学不到的,那只会贻笑大方,只会让它自己陷入被牧羊人抓获的困境。

同样,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学一学歌星成名前的辛苦,我们唯独不可以照抄别人的作文,也不可以完全照搬别人的答案,不能一定去学歌星唱歌,更不能完全学他们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因为,那不叫学习,那叫抄袭。天上飞鸟,地下蝼蚁,各有各的生活,我们不拒绝平凡,但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拒绝抄袭!

两棵花

庭内有棵花。之所以称为一棵花,是因为那是棵高大的槐树,高高大大地立在蓝天下,清清爽爽地撑开一片天地来。清晨的雾太浓,花便一嘟噜一嘟噜地拥着、挤着。花气太浓,浓成馥郁的白,又一丝丝、一缕缕浸润在澄澈的风中,松疏有致地垂落下来,叮叮当当地摇成阳光中薄的风铃。

这样美的花,每年三月惹起多少孩子的欣悦与向往。

然而,我的小表妹乐乐说:“我也要种棵花。”“那乐乐要种什么花呢?”我逗她。

她在院中巡视一番后,指着角落里一个土灰的花盆说:“喏,就它了。”

我一看,差点笑倒。那是盆半死不活的文竹,被妈妈弃置一旁。且莫说那细瘦绵软的茎,琐碎细小的叶和有气无力的精神,单只文竹能不能开出花来,就够我的小表妹琢磨的了。“不可能。你要知道文竹是文竹,槐树是槐树,文竹永远成不了花。”乐乐板着小脸,一声不吭,独自一人呼哧呼哧地把它搬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从此,窗外是妖娆的槐树,窗内是病恹恹的文竹。

春天过去了。杨树依依,细草茵茵,纸鸢飘飘,孩童笑闹。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制定养花计划,严格执行,决不偷懒。夏天过去了。荷香阵阵,虫鸣声声,处处花繁,枝枝叶茂。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爱花护花,松土浇水。

秋天过去了。秋风瑟瑟,落叶层层,果实累累,稻香撩人。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对花谈心,望花成痴。

冬天过去了。白雪皑皑,琼枝树树,万物寂寂,齐家欢聚。只有我的小表妹,对花相坐,两相陪伴。

又是一年春来到。乐乐的花没养成,人却病倒了。二妈对我说:“真是的,养什么劳什子花,文竹要能成花,还不成了笑话?”无语。我去看她时,正是那三月槐花盛。我怕她难过,便想拉上帘子。她喊道:“别拉别拉,姐姐,去把我的文竹抱来。”依言而行。

她指着文竹说:“好看不,我的花?”我心想,哪有什么花?莫不是烧糊涂了?她又指着刚发的芽尖说:“这不是花?”只见茎尖处将开未开,似绽未绽,一丝丝绿意从中心沁出——真的是花吗?当真是花!我眼中一热,抱住她说:“是花,文竹和槐树,是两棵一样美的花。”

窗外窗内,暗香浮动。

给自己一方天空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

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似乎成为了画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若刻意模仿,必定邯郸学步。但是齐白石之后,又有多少虾随意舞动于那一纸清波;徐悲鸿之后,又有多少骏马任意奔驰出一卷平川。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表现出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如果生活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走好自己的路,就算无法登上顶峰,也可以在峰回路转中体会途中美景,又何必为登顶不成而惆怅。撒哈拉漫漫沙路上,曾留下三毛无悔的足迹,她的生命宛如万里黄沙中一眼微笑的井;龙门千佛古色古香的遗迹中,曾留下席慕容无悔的依恋,她的生命宛如千百年站成的一棵树;阿里山日月潭秀山丽水的风光中,曾留下林清玄无悔的记忆,他的生命宛如一片飞上蓝天的白云……只有敢于展现自己,只有敢于在自己的蓝天下振翅高翔,生命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家屠格涅夫曾说,要找出自己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低,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可以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图,我们却可以拥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诗人说过,我是这个土岗子上最出色的麦子。是啊!不必羡慕别人的辉煌,勇敢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也许诞生了马拉多纳的足球场上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位足球天才了,但是在那里依然可以有更多无名的球员,他们不为争得如马拉多纳般的荣誉,只为挥洒青春无悔的汗水而尽情奔跑;也许柏拉图的雅典学院,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位思想家,但在那里却有更多默默耕耘的学者,为捍卫真理而感到快乐。

虽然没有翅膀,但我依然拥有头顶的一方晴空。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上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来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自然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物犹如此,人亦然。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用“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向,周游列国后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见,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们不能不说,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研发、设计,终于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俱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在追求中认清自己我价值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

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做真正的自我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五斗诗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源;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江岸边,菊花旁,你陶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

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零丁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故国河山沦陷的无限愤慨与悲怆,昔日繁华的宫殿早已化为断壁残垣,你像那天边孤独的云无处着落。河山万里依然故我,你低头回望,满眼是百姓流离,尸骨遍野,无限感伤涌上心头。但你做真正的自我,宁死不降,一行热泪洒江天,成为零丁洋中的千古绝唱。

壮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水中离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的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乌鸦中的老鹰

“你怎么能去学老鹰叼羊呢?平常我们飞到牧羊人的头顶,都还害怕被他们猎杀,更何况你去叼他们的羊呢?孩子,再也不要做傻事了啊。”母亲一边替小乌梳理着凌乱的羽毛,一边说。

小乌伏在母亲的怀里,嘴角犹带着一缕凝固的血迹。若不是母亲拼命救护,它恐怕早已死在牧羊人的皮鞭下了。“不,妈妈,我就要学老鹰,因为,那些牧羊人老欺负我们。而老鹰常常叼他们的羊,他们却不敢把老鹰怎样。”“傻孩子,我们怎么能跟老鹰比呢,我们只是乌鸦啊。”妈妈担心地说。“乌大婶,听说你家小乌学老鹰去叼羊了,哈哈,真是亘古奇闻呀。”说话的是黄鼠狼,只见它细长的脸上布满了嘲讽的表情。它将脸凑到小乌面前问:“小乌,羊肉好吃吗?”“你,滚开……”小乌吼道。“这孩子,真不懂事。”母亲尴尬地打着圆场。“有本事,来叼我呀。哼!”被小乌呵斥的黄鼠狼丢下这样一句话,悻悻地走了。

这样的嘲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自己叼羊被牧羊人捉住的事在这片山林中传开后,自己成了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后的又一个笑话。“妈妈,我要学老鹰,一定要把羊叼起来。”小乌坚决地说。

以往,随同老鹰训练的都是小鹰,可是,这次随同老鹰训练的,竟是一只小乌鸦!山林中所有的动物都来看热闹,它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无一例外地对小乌鸦的举动嗤之以鼻,认为“小乌疯了!”这种议论和指点让老鹰都动摇了,他说:“小乌,我看还是算了吧,你回去,老老实实地做你的乌鸦。”“不!鹰老师,我要做一只乌鸦中的老鹰,改变乌鸦在牧羊人那里被动挨打的局面。我应该勇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小乌跟随着老鹰,严格地训练,每天清晨,它站在山峰的最高处,呼叫着,如一只黑色的箭矢,一次又一次地扑下去练俯冲,任一片片羽毛挂落到山间的乱石上;每天中午,它站在阳光照射最强烈的地方,瞪起黑色的、圆溜溜的眼珠,与日光对视来练眼力,任由日光无数次将它照射得晕过去;每天傍晚,它用爪子将沉重的石块抓起,又放下,再抓起,任一滴滴鲜血滴落到坚硬的石块上。没有人喝彩,没有人安慰,但它坚持着……“你可以下山了,小乌。”看着小乌叼上来的一只黄鼠狼,老鹰说。“不要吃我,饶我一命吧。”黄鼠狼瑟瑟发抖地哀求,正是当年嘲笑过小乌的那只黄鼠狼。不过,它已认不出小乌了,它把面前这只体形虽瘦小却剽悍有力的乌鸦当成了一只鹰。“我根本不屑于吃你。”小乌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说完,它展开翅膀,如一朵乌云似地掠过山涧,向远方飞去。从此,这一带的牧羊人,再也不敢随意小瞧这些乌鸦了,因为,他们都怕不小心会碰到那只乌鸦中的老鹰。

山的那边

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于是,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地从寨子里浮起来了,飘飘摇摇进了林子。

父子俩便起了床,父亲用麻利的手脚,戴上斗笠,荷上锄头,“吱——”地打开门,走去。儿子的动作显得嫩生了许多。摸下床,掬了一捧清水,清醒了自己,水缸中一圈一圈漾着他惺忪的睡眼。然后拎起灶上昨夜整好的干粮,朝着渺茫的晨雾中那个略有些佝偻的身影奔去……

这是一方好美的水土。是啊,来这里拍照旅游的人都这么说。绿水环抱着青山,相环相绕,相厮相守,美了这里的风景,也美了这里的人。只是光着脚的儿子不懂,为何如此迷人的风景,留不住那张记忆深处母亲模糊的脸,让爹和自己成日守着那块巴掌大的地,还让自己光着脚丫子满山溜。只是这些疑问,似乎都没有个清晰的答案,儿子疑惑,山水也疑惑了。

那块巴掌大的地,便是当地人称作“坝子”的山间小盆地。不大,却隐着儿子童年所有的欢娱,锄草、浇水、施肥,甚至是看着太阳从山的那边落下。而此刻,儿子和父亲正躬着背,劳作。

儿子累了,直起腰来。“爹,俺还得在这里多久?”

父亲一怔,“说啥?伢子。”“爹,俺老师说让俺回学校上课……”父亲没回话,双眉稍稍蹙了一下。“爹,老师说了,上了学,有了学问,就能出山。山的那边可大了!老师说出了山,就能让视野变大——”“啥,‘视野’不‘视野’的?俺只懂种地!”

儿子不还嘴了。他懂爹的脾气。只是他用稚嫩的眼,瞅了瞅银雾弥漫的青山,又低下头劳作。

而爹也纳闷了。“山的那边,真有‘视野’么?说不准有,要不他妈为啥死活不肯回来?——不想咯,不想咯。”

正午,山雾便揭开了面纱,山才笔挺地屹于水中,父子俩歇下来,坐在田埂上。父亲黝黑的脸上沾满汗水,手一抹,便又沾上些泥的芳香。

儿子又呆了,望着山的那边。“伢子,又怔!快吃,干活。”儿子收回眼神,有些失落。于是,又是劳作。

红日西薄。天际再次被染红,不过,是金灿灿的,烘得儿子的心暖暖的。

儿子眯缝起眼,似乎在眺望着什么,脸颊红彤彤的,又有话要说,“爹,瞧!”

爹也直起身子。“爹,看。太阳落到山的那边去了。那里肯定遍地都是金子。太阳也喜欢那边。”

爹倏然有了欲哭的念头。是呀!说不准伢子出了山,能找回他娘呢!想到这里,心里不禁幻想出他娘回来的情景,心里也就暖了。“伢子,上学去吧!爹许了。”儿子脸上真的暖了。他能回学校了,能有“视野”了。“记得给老师捎句话,让他记得给你们‘视野’……”

山和水找到答案了,灵动在父子的心里……

我是天使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我希望我的安琪能像天使一样,美好!”妈妈的日记中写到。我擦干泪水,妈妈希望我成为天使,像天使一样,那么我就要做一个天使,即使我不是,但我会很努力。但,天使是什么样的呢?

像妈妈那样的吧!

于是,我留长长的头发,梳得很美。穿长长的白裙子,步履轻盈。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来我和妈妈长得很像。但是我的心对我说:“你只是看起来像天使,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但你不是!”怎样才是天使?我问心中的自己,但没有回答。也许是真正的美好吧,我又想,于是去寻找真正的美好。

我开始学着像妈妈那样微笑,很温暖,很舒心。我学着把这样的微笑送给每一个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老弱病残。也许是世界需要这样的微笑,也许是我,我的心一天天变得透明轻盈。世界很美好,微笑般美好,但我不是天使。我和我的心经常对话,怎样才能成为那个心中的天使,心灵总没有明确的回答,但我在努力!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妈妈留下的自愿者服务卡来到“童之家。”我似乎感觉到我将要在这儿插上我的羽翼。

这儿的孤儿、智障儿很可怜,但我为他们做事情却感到很幸福。虽然仅仅是清理房间,教他们读写画画,陪他们玩游戏。看着他们单纯的笑,我觉得,他们是天使,我也是!“天使姐姐,你跟我一起玩吧!”低下头,一个天使般的小妹妹对着我笑,“你很善良!”这是最好的赞赏。“哗!”我的羽翼张开了!原来善良与真诚才是天使的一双羽翼。我想起了妈妈。

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

我懂了,也做到了。

我是天使,很美好。

珍珑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于战,未尝败绩。世人疑为神也,诣之者甚蕃。然其居无定所,人寻而不得,皆郁郁而反。脾性怪异,不喜人众,好冷清,一入棋,则物我皆忘。年过半百,不欲没没无闻于后世,遂穷毕生心血,布一残局,望后人破之。局成之日,呕血而亡,双目凹陷,发尽白矣。千载百岁后,境随时迁,局已失传,世人寻之,均不得。

时至乾隆十二年秋,局乍现于清觉寺。帝弘历好弈,闻之,欣然前往。清觉寺建于孤峰之巅,终年积雪,鸟兽不至。帝叹曰:“地势且险如此,则复棋局耶?”全寺上下,陈设简陋,人止一老僧而已。僧引帝至局前,见局虽古而不污,莹白光亮,嚼然如纸。帝执白,僧执黑,局开矣。

帝见局—中白子似通未通,似死非死,甚怪。思忖良久,落子于“去”位七九路。僧赞曰:“吾皇不争小而争大,不落‘上’位落‘去’位,智也!”遂以黑子应之。帝落子于‘去’位八八路,笑曰:“朕君临天下,岂为锱铢必较之人?”僧应黑子,曰:“请恕老僧之韪,吾皇可谓之‘智’者,而不可谓之‘慧’也。”帝曰:“何也?”对曰:“佛祖之修证法门为‘戒、定、慧’,《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而定,因定发慧。’吾皇之棋,张扬有余而收敛不足,此无‘戒’也。既无‘戒’,何来‘定’,何来‘慧’?”帝不语,颇不以为然,落子‘去’位七六路。如此十余回合,‘去’位白子尽死矣。僧曰:“《法句经》云:‘胜者尘怨,负者自鄙,去胜负心,无诤自安。’吾皇以为如何?”帝曰:“喏。”

帝低首苦思,反击‘平’位七三路。僧赞曰:“不入旁门,直攻要害,妙!”遂应黑子,以攻势化攻势。良久,帝不落子,僧问曰:“吾皇何故踌躇?”帝曰:“若攻,则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则失先手。是故踌躇。”僧曰:“何不弃此子?”对曰:“此子乃进攻关键,弃之,则攻势不存。”思忖再三,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止十余回合,‘平’位白亦尽死矣。僧曰:“经中有云:‘或有来求手足耳鼻,头目肉血,骨髓身份,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悉能一切欢喜施与。’此大善也!白子只求自保,此无‘善’。无‘善’,焉能胜?”

帝弃子认输。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帝问:“然则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问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为人生八苦。吾皇以为,何为最苦?”帝曰:“求不得。”僧笑曰:“八苦之源,皆为人也。人有欲,则有苦;人无欲,则无功。世人求有功亦求无苦,均不得,诚不知其无‘空’也。所谓‘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无张无敛是为空,无胜无负亦是为空。留空于心,则明得失:留空于人,则无胜败;留空于世,则无苦有功皆可并存也。破此局之道,盖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宫,下旨拨款修寺。然峰巅已空,止余白雪。人寻寺,皆不得。

莫让浮云遮望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它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作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

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国外科学家曾作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濡日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工之中良莠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谡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岳家军威震四海,正由于岳飞超越亲情偏好,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谡,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作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作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的“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我是真的懂你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心里。”

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望自己能谋官为民做主,却受到小人的奸害,皇帝昏庸听信谗言,贬谪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认识,枉害了一代风流……

我的心里默默流着泪,我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凄苦。我无言,只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突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屈原被迫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遥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造成了疏圣贤,亲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认识,也造成了李白、屈原等的悲惨命运……呜呼噫嘻!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试卷,失向来之李、屈……梦一场……

认知

在情感与认知之间架起一杆理性的天平!

——题记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丰富的主观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构筑起纷繁复杂的社会体系。情感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融架设自由的桥梁,它以亲情、友情、爱情……维系着整个社会;认知则为人与客观的事或物之间的理解与探知铺就了通途!情感与认知之间,本就是相对独立的,对等的。然而实际上,冲动的感情和不明智的主观认识往往驾驭着人类的言行,替代了客观的认知,使得理性的天平倾斜了!

寓言中的富人在面对失窃的事实时,对同样作出劝诫的子与邻家的老人,抱持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原因何在一一感情上亲疏之别左右了他对客观事实的评价!

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凋之中一一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一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一一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于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创举,却由于统治者洪秀全的独断专行,任人惟亲,大肆提拔同宗族的亲信,封王封侯,排挤同属统治阶层中非其宗族的天国元勋、元老,诸如石达刀,杨秀清、韦昌辉……导致苦心经营的大好山河断送人手,石达开愤然率天国精锐出走天京,酿成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是当时农民阶级中深厚的封建宗族思想,占据了洪秀全的心智,以所谓的“亲情”葬送了太平天国以及千百年来农民斗争的血泪结晶!

历史的硝烟,并不曾掩去人们心中的理性。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毅然拒绝调用湘潭老家的亲友赴京任职的请求,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上抗美援朝的前线,提拔任用党内外有识之十,为共和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石。毛泽东同志不愧为任人唯贤的典范!

用理性的思维与衡量感情与认知,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寻求一个和谐的统一,不夫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事关系的绝佳手段!

俗语说得好:帮理不帮亲!先人为我们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今人又将以理性的天下衡量好情感与认知,打造更为美好的明天。

心灵天平的使用细则

产品名:心灵牌天平

测量物:有待认知的事物

构件:灵魂骨架一个,心灵托盘两件,“亲疏关系”、“眼观”、“耳听”、“心品”四套砝码各一精确度:因人而异!

使用方法细则及示例:(1)遵守左盘放物右盘放码的总原则:(2)若只放“亲疏关系”码则测量必不准!下示例以作警示:①古有贤人形貌映丽,窥镜自视自知不若另一男子徐公者。贤人间其妻、其妾、其客:“我与徐公,孰美?”其妻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其妾、其客皆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妾客皆以“亲疏关系”码去测量此二美男子,从而导致结果与事实大相径庭,该贤人喟叹不已。

②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经济衰败,如何复兴经济重振国威成为领导人的首要任务!有识之士提出发展部分特区,吸收外资,引他山活水以浚我处泉源。谁料此声一出当即惨遭震压。大部分人以“亲疏关系”草率否定资本主义的优点,好在高瞻远瞩的邓总设计师提出改革开放,大胆吸收外资,从而使复兴伟业蒸蒸日上。

③非典病毒,肆虐神州,但与普通肺炎的6%一一7%的死亡率比起来,非典3%一一4%则小了许多,那么为何这冠状病毒会引起如此恐慌呢?因为人们用“亲疏关系”去测量非典,人们一致认为“陌生”即是“恐怖”的代名词。非典一事证明该测量的不准确性。

④张国荣,这个被许多明星和影迷亲切地称为“哥哥”的人,有谁料到他会跳楼自杀呢?有谁真正了解他,认知他呢?“亲疏关系”码这一次又测错了!(3)测量事物应该四码皆用,先放“眼观”、“耳听”两码,从外观表像入手,再放“亲疏关系”码,最后别忘了最重要的“心品”码!唯有知其心才能识其人。现举例说明:

①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兢兢业业,其二子却贪财受贿。金大中经过认真测量,将其子送上法庭,受到国人尊敬,传为美谈。

②将您正确测量的结果填于此()(4)本产品随测量正确率的提高而提升精确度!(5)使用年限:从出生至死亡。

用旁观的眼神

走进缤纷的书简,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打开飘零的册页,采撷历史真挚的泪滴。是谁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是谁悲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切的悲喜交错,似乎都在诉说:请用旁观的眼神!

用旁观的眼神看别人,是意识的清醒。天地俯仰之间,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撩开世俗的面纱,真真切切出真实的生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代贤臣的忠言镌刻成人格的高贵;“帝用魏征不念旧事”,唐太宗的“以人为镜”熔铸造出一代帝王的智慧。用旁观的眼神,让,心神追随着他人的脚步而愈加明晰。读(十)了他人的优点,也读出了自我的真诚。当鲍叔牙与管仲的“心交”已穿过历史碎片凝聚成人心追慕的镌永;当皇太极大胆任用臣已成令人击节赞赏的一页辉煌,用旁观的眼神,就成了智者眉宇间的一丝深刻,志士胸襟中的一份旷达!

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患得患失后:深谙自己的心跳。是“宠辱不惊,看厅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潇洒,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强。用旁观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小因自己情思而偏移: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的——面镜子。从“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刁;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份自信;用旁观的眼神,就成了哲人心中的一缕情思,成了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顾况毫无私心,发出的“居,即易也”的真诚赞赏,让初露才华的白居易消除了后顾之忧;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徐悲鸿力携傅抱石,大力支持他出国深造,成就了一代名家的事业;旁观的眼神,才有了毕加索与张大干化倾心交谈,奏——曲东西方绘画相融相成的绝唱!

抚读沧桑,惜风流人物总被雨打风吹去;遍阅今朝,一种心之坦荡,——种真诚而明智就成了后人亘古不变的追求。不是玄宗置江山于不顾,视杨国忠为忠臣;不是晋武帝亲信幼子,让晋惠帝成为……个笑柄。用旁观的眼神,将看出一份真切,一份超然。

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在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之间,在于心将作出无悔无愧的抉瞬,用旁观的眼神,于人心,于他人,于历史,都将是一种厚重,承载出恪守的准则,熔铸出不变的操守之清响!

月是故乡明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一一“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奇妙的天秤。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刁;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幺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秤,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呵。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见出?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刁;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感情与认知

感情,似乎是一种十分飘渺的东西,但它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时时刻刻都围绕着我们。亲情、友情、爱情……而我们正是有了感情,生活才更加精彩,我们正是有感情,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而人在做事时总会受到感情影响。感情是促进人正确认知事物的催化剂,正是有了感情,人对事物的认知欲更强,更能加深对事物的认知,易水河边那位高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正是对祖国的感情,使他认知了为国牺牲的意义和人的价值。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多少可爱的白衣天使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其中一个就是邓练贤。他说过“选择当医生就选择了奉献”,从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民、对病人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正是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促使他勇敢地战斗在“抗非”第一线,在病房里,正是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使他不畏被感染的危险,亲力亲为抢救照顾病人,最终不幸因感染病毒而去世。

可见,在感情的推动下,使人在认识上可达到不惜牺牲的如此高的境界。

但事物总会存在着矛盾的两面,感情既能促进对事物的认识,但同样也能阻碍人对事物的认识。孔明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来一开始刘备就嘱咐过孔明不能任用马谡,说他“言过其实”。但孔明没听刘备的话,因为孔明与马谡十分要好,马谡甚至视孔明为父,而孔明也对马谡十分赏识,曾多次问他军事。正是孔明与马谡之间的感情,使孔明看不到马谡“言过其实”的一面,最后造成了失街亭的恶果。孔明如此精明之人,也受感情亲疏干扰,以致对事物认知错误。

可见,感情对事物的认知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既能起促进作用,又能起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在认知事物时,不能“以情用事”,要做到冷静客观,这样才能做到不因情误事。

谏父亲三思疏

亲爱的老爸:今天儿子给你请安了,自我哭着来到世间到现在,都在你的襁褓中长大。现在,我离开了你在外面,让你“相思”了。以前我总认为你最受我爱戴,从没什么可以抱怨的。但我昨晚一夜没睡好,终于想出我们家穷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啊!老爸,儿子以忠臣的身份身你“进死谏”。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真言,则佞化为忠。现将谏言罗列如下:一做事:老爸你也不把儿子爱惜。君爱其民,而上次我和小B打架,明明是我被他打,而你反“帮”他打我屁股。很痛的,老爸你知道吗?俗话说:“手指向里弯而不向外弯”,而你却相反。看人家小A父子,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样才能使臣民心服诚悦,怪不得老妈回娘家去的了。此死谏一,望君一思疏。二为人。这个我最有权利说了。为人之道,你几十年来做得最差的了。上次在江边捉鱼,明明是你先捉到鱼,阿强说了一句,你就说是他捉的了。白白送给别人,真的气死人。这是家穷的重要原因。而你反得安乐说“自己吃亏好过别人吃亏”。别人笑你“傻雷锋”,你也得到“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荣誉,可有谁向你学习呢?活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都不懂。反而自得其乐!呜呼!君家之穷至此也!臣望你能以史为鉴,好好自省。别学老布什而抛弃乌纱帽,此死谏二,请君二思疏。三处世:几十年以来,你都没有渗透世途多变的哲理。担心别人说你为世不仁,死把“仁”字不放,难道你真的要“舍生取义而成仁”吗?吾悲乎!望你能够“回朕车以复吾路”,“哀吾生之多艰”啊,想想为富不仁怎样?别人住洋房,开小车,而你反而说骑自行车环保,老爸,你怎么没看到世奸巨滑的世道啊!你的“路不拾遗”的理想还有可能实现吗?别人不从你口袋里把你的掏出来实属万幸啊!悲乎,哀吾生已。望君能明世懂道。此死谏三,望君三思疏。

老爸,其忠言逆耳,为兴家立世之道,望接纳。祝龙体安康!臣民儿上

跨越情感的感知

古语说:人无痴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人无癖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也。古人交友,如此看重情感。可见,在我们人生的磨励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其感染。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在人们的脑海里,感情是孩儿的呓语,是情人的依偎,父母的疼爱,朋友的信任。如此美好的事物,左右我们的思潮。但无论何时,总必须坚定心中的道德尺寸,衡量对与错,是与非。以正义来认识世界。

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的一场思潮变革,而我们铮铮铁骨的英雄谭嗣同和其它五位同志们在菜市口洒下了震惊世人的鲜血。原本,他可以随同朋友,携带家人远走东洋。远离衣衫褴褛的祖国,与家人共享天伦。可是,世人需要鲜血,需要振憾。他毅然放弃了一切。走上了断头台,为腐朽的社会敲响了重重的一记警钟。中国的振兴,世人的觉醒是他真正深情所在。亲情、友情在他的爱国深情之中,只有在心中眷留。所以,跨越了感情的牵绊,感知才真正升华了。

在非典肆虐的今天,我们的医务人员为世人注入了一股暖流。她们有的主动请缨去前线。有的放下新婚燕尔的伴侣,待哺的婴儿,义无反顾地与病魔战斗,直到筋疲力尽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叶欣不止一个。她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继续与逆镜拼搏。白衣天使们并非至亲情于不顾,而是在神圣的使命之前,以正义为准绳来衡量自己的人生。跨越了情感,为世人无私的奉献。

生活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总是掷地有声。尘埃虽微,却构成土地;水珠虽小,也折射太阳的光芒。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有所建树,就必须不爱感情的亲疏远近的牵绊。正确地以正义,道德为尺寸,认知世界,认知生命的价值。从而才能对社会有所奉献。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跨越了情感左右的正义的认知,决非对感情的毁灭,而是进一步使情感升华。在那如同白驹过隙的人生之中,我们要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般静美。创造一部人间的正剧。必须从正确的深化认知开始,决不能感情用事,即使步履是踉踉跄跄,也至死不渝地往阳关大道前进。那才是生命的真谛。

亲疏与认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了。果如其言。然而,富人觉得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邻居老人偷的。可见感情的亲疏对人认识正误深浅密切相关,甚至是主宰。

认识是船,感情就是风,它可以把你吹到真理的彼央求,也可以把你掀翻到无底深渊;认识是土壤,感情就是太阳,它可以孕育出绿洲,也可以暴晒出撒哈拉沙漠;认识是河流,感情就是大地,河流能因山成曲折,亦可随地作纸平。

一方乡土育一方人。故乡作为一个人的起点,自你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给你的人生烙下了印。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在童年的回忆中深深地植下了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邻里乡亲的一言一行,在你身上文不了故乡的风俗。在故乡亲情的摇篮里,人生观开始孕育。这人生观一旦进入了人的骨髓,就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哪怕遭遇了人生浮沉。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学校里,老师成了人的第二父母。其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他不只是解决“句读之不知”,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传其道,解其惑。好的园丁种出鲜花,不好的园丁栽出野草。这也是老师之所以要“日参三思而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原因。

感情亲疏对人的认识的影响可谓甚矣。有的人于亲者,则听其言而信其行;于疏者,则听其言而观其行。

玫瑰虽美,然而带刺。感情无论亲疏都有其可取和不可取之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有明辨其伪之智,而不为亲疏所左右。~

有人听信亲朋之言而去追涨股票。其必成为套牢一族。因为他听从亲信之言,而缺乏自身的理智。试想,当一个事物别人都知其价值了,而你才后知,你还能享受其价值吗?

用心聆听,擦亮眼睛。不论亲疏,去伪存真。

情役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

香港电视剧《纵横四海》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母亲,为了让杀了人的儿子罪名不成立,竟说人是她杀的,宁愿自己背上杀人犯的罪名,也要让罪恶滔天的儿子逍遥法外!这位“糊涂”的母亲自杀前说了一句话“他是我儿子!”哎!人为情役,命为情丧,何其悲哀!“他是我儿子”,感情便有所偏重;“他是我儿子”,理智便可少些;“他是我儿子”,便可以心甘情愿为他顶罪;“他是我儿子”,一切的一切会变得理所当然,包括包庇、包括顶罪,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愚蠢!人,常常如此,常都被感情所役使,无从挣脱。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同样,事不及亲,及亲则失。事关及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关乎父母兄弟,对事物的认知便有失偏颇。理智的天平一旦加入情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常常是感情亲密的那头下沉。有了感情,感情深厚,遇事待人便自觉不自觉地从己出发,从亲出发,被感情所役使,仿佛被蒙上了眼睛,触目所及,尽是黑暗。被感情所役使,心里早已有所偏向。于是,便视听混淆,听到看到的都是己长人短、亲者对非亲者错;于是,便昧着良心,帮亲不帮理;于是,便耳目皆失,清白不分。这是何等的悲哀!心为情役,认知便不分真伪、黑白、是非。

包拯曾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极正确,要想心不为情所役,必要做到情理两分。情归情,理归理。亲朋犯了错,内心悲苦,但是不能因为感情的亲厚而作出悖理之事。这世上除了情谊之外,还有法理这把尺子。法理于人,犹如扫帚于地,扫去情在身上的污秽,扫去感情的役使,使得心境清明。《读者》上提及另一位母亲,为了法理,大义灭亲,不肯作伪证,亲自将儿子送进监狱,这是何等的可敬!每个人心中都有感情,但是每个人心中也都应有一把尺子,一把量度感情与理智的尺子。不能因为感情的深厚,而置法理于不顾,不能因为感情深厚,便罔顾法纪,不能因为感情的深厚而德义皆失。尤其是处于当今社会,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倘心为情役,就会视法纪、德义为粪土,这怎能使得整个社会法网清明、德义大倡呢?又怎么会有国家的兴旺繁荣?倘若人为情役,整个社会就纲法全无,德义皆失,又何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愿不再心为情役,人为情役。

歪曲的眼光

战争在平静的

日子里来临

犹如一双

生病的目光

为什么要求肤色相同

为什么要求语言一样

为什么要求文化不变

为什么要求……

因为眼光已经歪曲

同一样的东西

同一样的生命

同一块土地

总是留不住同一种眼光吗?

子弹

总是从歪曲的眼光中突出

同一样是在创造

同一样是在构筑

可是得到的为什么

总有分别

不要泪水和雨水总是分别

不要将血液和生命混合

假如

一切都为了寻找不同

生命请留在最后

眼光却要保持

黑夜和白昼

分开吗?

点评:本诗内容切合题意,形式较新(诗),读起来比较有诗意,但表述还不够理想。

武侯自责表

(公元×××年,考古人员发掘晋安乐侯墓,得诸葛亮兵败自责表一章,全文如下。)

臣汉丞相诸葛亮拜表汉帝:

臣此次兵出祈山,为业复五铢,镶除奸凶,北定中原,还于旧都,以恢宏先帝遗志,报三顾草庐之恩也。然此次出兵又无功而返,臣夙夜兴叹,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此次出兵之时,大将魏延曾献计,兵出斜谷,则长安唾手可得,然臣以为魏延引人屡次叛主,有勇无谋,此计定于凶险,便未采纳。近来细想此计真为妙计,臣心中颇有感慨,便向皇上进言一二:

人立于世,身旁定有亲疏远近不同之人,近亲近之人原本人之常情,然疏者之言不可不听,亲疏之分乃皇上心中之所定,而忠佞之分却不为皇上心中所定矣。商纣亲妲己,远比干,箕子等忠言之士,以致身死而国亡;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子兰,上官大夫等奸佞,却外放屈原于汩罗,不听其忠言,终身死他国,为天下笑;始皇帝文才武略,一统天下,振长策而御宇内,然信臣赵高,不纳外将蒙恬之言,最终三世而族灭;近至桓灵三帝,偏信近臣宦官之言,不纳外朝忠言,以致十常侍之乱,董卓进京,山河破碎至此。此等事例概览史册,不可胜记。

陛下身为人主,深居内宫,是与侍女宦者近而与廷臣远矣,倘若陛下以此来分亲疏,则汉室社稷摇摇欲坠,恐不得保。

望陛下不分臣之亲疏。内侍外臣都心系陛下,以报先帝之恩。所纳之言,望陛下无论出自谁人之口,皆深思熟再加判定。若陛下能做到引,则为天下之圣主,汉室之兴可计日而待也。

臣分将之亲疏而纳言,以有今日败绩,然臣将再整旗鼓,奋力北向。讨灭曹贼;但若陛下分臣之亲疏而纳言,则将失汉室之天下,不可复得矣。望陛下思先帝艰苦创业而得西南二州,勿使天下之民失望矣。

臣顿首再拜。

走出情感笼罩正确认识事物

曾经因为妈妈的一句话,认为所有的不幸只会落到不听话的孩子头上;曾经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认为自己是个很坏的学生;曾经因为好友的热情推介,常到一间味道普通收费昂贵的餐厅吃饭……就这样,人们常会因为感情亲疏导致认识和行为的主观和盲目,使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从小,我们受到的第一教育就是听妈妈话。因为小孩子对事物不能形成认识,需要成人的指导。就像小鸟听母鸟的话留在巢中待哺,幼狮遵从母狮的指导猎食。渐渐地,我们的认识上便产生了“唯亲是听”的倾向。而且这个“亲”还会发展为们们的亲族、好友等等。就像宋国那个富人,对儿子和邻居说的同样的话,却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儿子是他的亲人,他认为儿子是不可能骗他的,这也是出于一种对于亲人的偏爱吧。又如那个“乐不思蜀”的阿斗,对远自在外的诸葛亮的劝告不理不睬,而对身边的整天与自己寻欢作乐的小人言听计从。还有那个在开元盛世中的唐玄宗,听到爱妃杨玉环要“日啖荔枝”便认为岭南只在官城外,命“一骑红尘”博红颜一笑。

当然,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帮理不帮亲”或是对“亲”有一种判逆心理,“唯亲不听”的。三国时的曹操对身边的贤臣心腹都抱着诸多猜忌,别人提出意见,他都认为是对他的挑战,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曹操总疑心他们知得太多,要反他的。于是对他们的话不甚听取,反而“大举集市井之贤士”听他们的进言。现在很多孩子在社会各种各样的影响下,对亲人、老师、朋友的话产生了叛逆心理,认为长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