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心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1 18:47:04

点击下载

作者:虚云大师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勿忘心安

勿忘心安试读:

1 还内心一份自由,给生活一份快乐

漫长的岁月中,伸出手来只想抓住外物,却很难摆脱内心的束缚,用一份快乐的心情去点缀快乐的生活,心便自由起来。

让选择顺从内心

世俗规矩有时候会成为一个人做出选择的障碍,不循规蹈矩,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心就不会被束缚,就保持了一颗自由之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做着各种选择。有时候,这选择是自己内心愿意的,有的时候事与愿违,如果有些时候我们不能顺从自己的内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佛家有语:“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想做到这种境界是很难的,因为这种自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慈悲,它是像活泉一样涌现的喜舍,像云卷云舒一样的自在。

人们会失望痛苦,是因为有时候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如何让自己的选择顺从内心。世人总是以为自由就是没有束缚,想去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然而实际上这样的生活选择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心灵上的自由与生活条件的自由只是一线之隔。

也有很多人为了博得他人的开心,宁可违背自己的真心,以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压抑了那些原本清纯的本性和智慧,误入歧途。

虚云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批商人,要到远方去做生意,由于路途不熟,大家商量结果,请来了一位向导,于是浩浩荡荡出发了。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旷野,那儿有一座供奉天神的庙。依照他们的习惯,必须杀掉一个人来祭祀才能通过这个地方。

商人们集中在一起商量,都认为大家是亲戚族人,只有那个向导是外人,便决定杀他作祭祀。等到祭祀完毕,便开始动身前行,可是由于没有向导,却迷失了方向,走来走去,一直都在旷野里打转,终于大家都困死在旷野里。

这些商人最心底的想法是找到路,但在做决定时他们忽略了这一想法。只有顺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引导我们走向自由的本性,作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否则我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辨别的能力,陷入泥潭之中。

要想活得自由和快乐,就只能顺应自己的内心。顺从内心的前提是必须真正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所以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就要奠定自己的智慧之心、坚固之心和清净之心。

虚云大师为了实现真正的智慧之心、坚固之心、清净之心,他的做法就是做一个活死人,什么叫做活死人呢?就是当自己已经死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再与我相关了。肉体不管在做什么事,心都不动,这叫活死人。要是心动了,跟着念头跑,就不是活死人了。想不生念,就是要不断地念佛。不断地念佛,能打掉一切妄想。念佛,也可以入定。念而不着,自性即空。念佛的人是谁?自性既空,那么谁在念?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到不知道自己在念佛,名为真念佛。要是知道自己在念佛,就是有着,还没空。不管做什么,肉身在动,心不动。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要老跑出去。

这样做到心无杂念,才能洞见自己的本性和真心所在。才能更清楚如何作出顺应内心的选择。

在虚云大师的指导下,我们得到了心灵的洗涤,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如何选择,这让我们在面对生活,面对工作的时候不再随意地作出选择,而是做一个坚定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进步的人。

别被名缰利锁绑去了自由

在名利面前,人们常常被奴役,因此疲惫不堪,只有割断绳索,打开心锁,不为名利所累,才能让内心得到舒缓。

在名利面前,人们常常被奴役,言必谈名利,为了名利弄得身心俱疲、烦恼不断、生趣全无,甚至见利忘义、六亲不认,因此疲惫不堪。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然而人往往贪图名和利,以至于陷入争斗的漩涡中。一旦陷入争斗的漩涡,就会行为反常,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名与利,对一些人而言,可谓如魔如障,为了得到这些虚幻的东西,什么阴谋都想得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得之则沾沾自喜,喜而忘形,失之则郁郁怀恨,恨而生邪。陷入这种漩涡,殚精竭虑,争斗不休,久无所得,且闹得与竞争者视若仇寇,不共戴天。

出现这种难堪的场面,均由人的贪念所生。现代人的生活,无非就是这些财啊、名啊、利啊,我们每天忙碌就是为了这些虚头名利,难道这就是人生的目标吗?当然不是的。虚云大师曾说过:“现代人确确实实正是谚语里头所说的‘利令智昏’,真可怜!钻到名利里面去了,智能完全没有了,他们追求财富、享受、权力、地位,以为这个东西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其实错了。天天追求这些物质上的享受、名闻利养的享受,以为这个东西是乐。实在讲这个乐是什么?这个乐是吸毒!佛告诉我们,世间最毒的是什么东西?佛说是贪、嗔、痴三毒。财色名食睡等也都是细菌病毒。这个多么严重!几个人觉悟,几个人明白?唯有佛明白,唯有佛觉悟。”

我们要学习这些佛家的精神。我们要尽快从名利之中退出来,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便跳出这些争夺,仔细一想,仍有许多领域可以供我们施展才华,干出成就。何况这些名利不过是一时之荣,若名利一摘,什么都不是,若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说不定可以饮誉于当代,传名于后世,要比那一时之荣有价值得多。要真正有所作为,就要摆脱金钱的诱惑与困扰,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图名利,把自己的追求变为现实。

但是很多人仍然在为名利烦恼,甚至为之丢掉性命。对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引来杀生之祸的例子又岂止少数。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无忌、田开疆、古治之三名勇士,他们曾为齐国立下许多功劳,但是这三位傲慢无礼,不仅对大臣们无礼,而且时常顶撞国君,也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当时晏婴在齐国做宰相,他看着这三人的行为很担心。因为他们勇武过人,但是却没有什么头脑,对国君也不够忠诚,万一有一天受人唆使,就会成为齐国大患。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除掉这三个人。一日,鲁昭公来访,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婴献上一盘鲜美的大桃子,宴会结束,只剩下两个桃子。齐景公决定赏给功劳最大的两位大臣,当然这是晏婴的计谋。论功劳大,当然是三位勇士了,可是只有两个桃子,三人各摆功劳,互不相让,各争荣誉,后来有两个人吃掉了桃子,没吃到的自觉无脸面,自杀而死。吃了桃子的两个人也自觉惭愧,觉得对不起朋友,也自杀而死。就这样,齐景公除掉了心腹大患。

三位勇士本已成名,到最后却为虚无的名利而丢掉了性命,他们各自退一步又何妨呢?

总而言之,当我们被缚于名缰利锁,醉心于权力的追逐,受到欲望的羁绊时,要跳得出。能跳得出,方可摆脱忧烦愁惧的困扰,成为心灵自由、超然物外的自在之人。

不计琐事常开怀

对琐碎的小事斤斤计较,就会把大部分心思放在这些烦人的小事中,搞得自己被这些小事牵绊,多是发愁和陷于其中,很少笑口常开。如果多一份包容和谦让,少一些计较,心就能从这些小事中解脱出来。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街里街坊、邻里邻居不能和睦相处:王宏和李清是邻居,但总是因为一丁点公摊面积谁付钱而争吵,记仇记恨,在过道面对面时都要骂上几句,这在王宏眼中是个难题,既不想吃亏也不想退让,两家就这么僵着,这逐渐成为了王宏的心病,天天为此事愁眉不展,于是他在日积月累的郁闷和不爽中渐渐病倒了。

像这样的情况并非罕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琐碎的事情,经常为这些小事斤斤计较且烦恼不已。人们把大部分的心思用在了这些烦心的小事中,整天被琐碎的小事弄得愁眉不展,很难笑口常开。

虚云大师1955年4月份开示时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些日子总组长为了些小事闹口角,与僧值不和,再三劝他,他才放下。现在,又翻腔,又和生产组长闹起来,我也劝不了。昨天说要医病,向我告假。我说:‘你的病不用医,放下就好了。’人不能总在烦恼中过日子,切不可执著,应当放下。”

几十年中所作所为,人我是非,今日回想过去的事,尽觉全非。为人为法,不是结冤仇,就是闹是非,脱不了烦恼,因此要放下烦恼,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想放下就要多一些包容和谦让,少计较一些,心就能从这些小事中解脱出来。

在遇到矛盾时适时地放下,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放下能渐渐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面貌。放下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

虚云大师为了大众不在烦恼中过日子曾说过:“人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于琐碎小事应放下,什么名利、毁誉、得失、乃至一切财物都要放下,这些都不要挂心里,对于人和事都要宽容对待。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泡,无可留恋。补人之过,容人之短,让心不再为琐事计较,使心得到升华。

重情,但不为情所累

重感情、但不要把感情看得过重,过犹不及,如果重情到放不下,就会被拖累、被伤害,让心变得不自由,所以想让内心自由就不要为情所累。

人们之间的交往有热情似火的友情,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有温暖如春的亲情……感情无时无刻不渗进我们的生活中,在感情的桥梁下人们的关系日益升温。重感情,但不要把感情看得过重,否则就会为情所累。

虚云大师说:“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所以沉沦苦海。”大师十四岁时,便有了出尘之心。十七岁偷偷出家却被中道截回。为了断除其出家的念想,父亲给他迎娶了两房妻子,一为田氏,一为谭氏,虚云虽心中百般不愿,无奈于父命难违,只好假装答应。据《虚云法师年谱》记载:“婚后三人同居却无染,每日间,虚云都为田、谭两人讲说佛法,谈经论道。由于长期熏染,两人渐渐接受了佛法,开始信仰佛教。”

两年以后,虚云决志离俗,作《皮袋歌》留别田、谭两人,歌曰: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概。知因果,辨时代,鉴古通今犹蒙昧,只因迷著幻形态。累父母,恋妻子,空逞无明留孽债。

从《皮袋歌》来看,虚云表达的意思就是佛教的“无常无我”、“诸行皆苦”等观念,这些观念无疑对冲淡和化解妻子对虚云的情感依赖,减轻离别的痛苦起到巨大的作用,从而为后来虚云成功出家奠定了基础。

其实真正能做到像虚云大师一样不为情所累的人又有几个?答案是少之又少。情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对我们很重要,没有感情我们的生活将缺乏色彩,变得乏味不甘,但是又不能把情感看得高于生活的一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掌握好感情的程度,不要让它失衡。

生活原本无常,抱怨不如接纳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学着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祈求你的愿望。接纳无常,心就会快乐自在。

人们总以为生活应该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当事实与希望不一致,人们就习惯于抱怨,在这种情绪下,心就会被抱怨奴役,变得不再自由自在。所以应该对生活的无常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接纳无常,这样抱怨的情绪没有了,心就会自在快乐。

总是听见周围的人在抱怨:“本来不应该我值班的,上级来检查安排上我了,真倒霉;我明明都说不让他来了,他非得来,结果我错过了时间,真是郁闷;我已经很用心地做这个案子了,领导还是觉得不满意批评我……”生活就如大杂烩,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人们总是以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顺着自己,当现实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时,人们就会抱怨,就会感到不公,无法接受这无常的变化。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学着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祈求你的愿望。虚云大师说:“世界变幻无常,说一切皆空,理甚明白,世人不悟,迷惑颠倒,真可怜悯。无知就是福。”要成为不抱怨的人时,你会在无知的福气中开始穿越转化,获得真正的福乐。很多人都习惯在意伤害而喊痛,你如果在意痛,在意伤害,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到更多要抱怨的事情。

抱怨不是让你事事如愿的万能钥匙,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船,给另一个村子送自家产的农产品,那天,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很着急地想把农产品送到然后赶快回家,突然,农夫发现对面有条船向自己的船迎面驶来,农夫大喊:“快让开,快点让开,不然你的船会撞到我的船的。”不管怎么喊,对面的船都没有反应,农夫慌手慌脚地摆自己的船想让开水道,可是已经晚了,两只船重重地撞在了一起,农夫不住地埋怨着,却发现撞上自己的船居然是空的。

在这个故事当中,农夫在碰上另外一条船的时候就不停地抱怨着,可是他也没有想到那条船是空的,如果他知道那条船是空的就会主动避免相撞了。所以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应该抱怨,而是学着接受和改变。

有一位女医生的做法恰恰与上文中农夫的做法相反。她的丈夫在回家的公路上出了车祸,送到医院时已无呼吸。女医生没有实施抢救措施,而是让急救室不停地进行胸压,女医生说:“我要带他回家。”院长看着她冷静的样子,问她不急救了吗,她说:“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没有希望的。”在回家的路上她不断地对老公说话,“现在要拐弯喽”,“我们过去这个桥就到家了”。她不停地喊他,和他说话。回来的路上,他老公原来冰凉的身体慢慢变软变暖,脉博曾经恢复到80次/分钟,回到家后才完全停止呼吸。

她一面安排着各种事宜,一面接待着祭拜的人,甚至对于来人的安慰说她很好,不用担心。后来提起这事问她为什么如此坚强,她说事已至此,悲伤抱怨也于事无补,不如面对它、接纳它。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女医生的这种精神,学着不抱怨,并且用积极的心态去接受。这样才能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世间的良善与美好。

人们要明白,世间万事如幻,在面对变化无常的生活时要积极,让自己去适应社会。让心开阔些,接纳现实中的无常。只有积极地接纳才能得到自由。

你可以不祝福,但最好别嫉妒

你是否祝福对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别给自己带来麻烦,失去了自己的好心境。

真心祝福自己的竞争对手是种高境界,接近于理论上的东西,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但没关系,只要不生嫉妒心就可以。嫉妒常让人心生恨意,事端也由此而起,所以谁若有嫉妒心就会把自己卷入麻烦之中,麻烦一来人就变得不开心,也就失去了自由的心境。你是否祝福对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别给自己带来麻烦,失去了自己的好心境。

有的人看到别人在学习上有了进步,家庭生活有了好的变化,自己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这是嫉妒。嫉妒心谁都有,只是不同的人嫉妒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嫉恨心特别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有优势,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不断地比较,不断地争斗,对优于自己的人忌恨在心;有的人也有嫉妒心,但不是特别强,不会对优于自己的人产生过激的反应。

不管别人取得了什么好成绩,我们都不要受到嫉妒心的支配,他得到了好处,所以他就高兴了,你应该为他的高兴而高兴,为他的满意而随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有的人造恶业了,我们不应该不高兴,应该可怜他,然后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再这样的造恶业,更不要感受这些因果报应。

其实一切念头都来自内心,把心放正,发个好心,如果不把心放平就会失去好心境。虚云大师曾说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吾人本来是佛,何以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而吾人无之?是由吾人自己不信自己,把自己作践,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狂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覆盖,不得现成。”可见嫉妒心终归是害人害己,你不妨试着去祝福他人。

这里有个小故事:很久以前,佛在舍卫国有个弟子叫拘提。拘提一心精进修道,终于得到罗汉果时,心中非常高兴。谁知一高兴,便失去罗汉功德而前功尽弃。但是拘提并不灰心,继续修行。并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再得到罗汉果时,决不能得意忘形。没多久拘提又得到罗汉果。但是,由于他太过担心而终日闷闷不乐,几天后,功德又消失了,他还是什么也没得到。拘提毫不气馁,三度修行。渐渐地,他心中的障碍全除,正果终于又回来了。这一次,拘提既不敢高兴,也不敢发愁,正担心着,又在一转眼间丧失了罗汉果位。就这样拘提在反反复复修炼到第七次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个名叫波旬的魔王听说之后,是又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拘提无法轻易得到正果,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看到拘提结束生命的那一刻。

于是,魔王去向比丘神打听拘提转生何处,想寻他开心。比丘神找了半天后却不知道拘提转生何处,魔王听说拘提还没有死,心生歹意,就去问佛,佛知道他的歹意,没有告诉他,魔王软磨硬泡,终于从佛的嘴里得知拘提修成了正果。魔王本是拿拘提取乐,却不想拘提已经修成了正果。魔王心中妒火翻腾,只好大叫着跑出了佛所。波旬魔跑到一个池子边,猛地跳了下去,绝命身亡。这就是过分嫉妒招致的结果。

后来波旬魔王转世成为比丘,刻苦修练,不再自扰扰人、害人害己了。

嫉妒心非常严重,害人害己使得内心得不到自由,假如做不到祝福,也不要去嫉妒。如何远离嫉妒?第一是把自己的嫉妒心压制住,但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只是因为想到嫉妒障碍的果报之可怕,才把嫉妒心稍微压住。第二是调整自己的内心。以佛的开阔心想我与别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的德能,我不但不能嫉妒,而且要成人之美。为什么?他人的事业成就,社会大众得福,自己也得福。所以,我障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障碍自己,是障碍社会许多众生的福利。如果此人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及历史,我们用嫉妒心破坏、障碍他,这罪过多重!想到这个道理,嫉妒心自然就淡化了。这是最高明的。嫉妒不是善良的心态,嫉妒他人,只能使自己的心被困扰而得不到自由。

也许人们面对优于自己的人还做不到祝福,那么就不去祝福,但也不要去嫉妒,远离它,还自己一颗清静自由的心。

放下贪心得自在

贪心是不知满足的心。贪念一起心就被奴役,从而被贪心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自由可谈。想要内心自在必须心无贪念。

生活中有人不断在争斗,为名誉,为钱财,为美色,贪念的增多使得人们欲望膨胀。

古人说:“人寿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大师曾说:“贪名贪利,终身忙碌,为己、为子孙,一到腊月三十大限到来,总是一场空。”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地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何不放下贪念,留一方净土在心中,视名利钱财美女于不见,忘记纷争,看淡一切人间事态,还内心自由。

人们的心中有了贪,好比是人的眼睛中落入了一粒沙子,无论睁眼、闭眼总是不舒服,而且不把它取出来,就会身心不得安宁。人一旦有了贪心,则看世事的眼光就有了变化,本来是清净的,因为贪,就成了污秽的;本来能够看清楚的,因为贪却成了睁眼瞎;明知道是火炕,还要往里跳……虚云法师开示云:“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

贪心就如粘糖,吃第一口时香甜可口,再吃第二口更是留恋美味,第三口再也离不开。越吃就越好吃,越好吃就越离不开,于是贪念如洪水般泛滥,再也挡不住。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去游山,看见寺庙里有一口大钟,问多少钱一撞?答:两元。于是该游客掏六元,撞三下,老纳每一下都给与美好的祝福,最后该游人又多撞了一下,老纳说:“这是四大皆空,你不应该多撞一下。”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人的欲念无止境,当得到很多时,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是在愚弄自己。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能令人忘却一切;贪婪令人丧失理智,产生愚昧不堪的行为。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虚云大师讲佛时曾说:“平时人们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着的珍馐美味等会引起惑染思想。因此在人们有了贪念时,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民间有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农夫上山砍柴,看见一条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就把它揣在怀里,把蛇暖热,带回家中喂养,蛇很感激农夫,后来蛇能自己找吃的,农夫就把它放在后山的山洞里。过了些日子,蛇的洞口长了棵灵芝,人们都想得到它,但是有蛇的守护,人们都不敢向山洞走动。这事被皇上知道了,就下旨谁要是采到灵芝就有赏,农夫想领赏,就央求蛇给他,蛇答应了。农夫把灵芝献给了皇上,皇上奖给他很多的金银珠宝。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睛瞎了,说是有蛇的眼珠才能治,农夫为了领赏,央求蛇挖眼珠子给他,蛇又答应了。农夫把眼珠子献上后被封为了宰相。随着官越做越大,农夫也越来越不满足,他想:“要是自己长生不老多好,听说长生不老需要吃蛇心。”农夫又去求蛇,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让他去自己嘴里挖,农夫一靠近,蛇就吞吃了他。

农夫的欲望不停地增长,那条蛇不停地满足他,直到最后,农夫的欲望膨胀到一个极限时,蛇只有吃掉农夫,才能灭了他的贪念。

所以,人不能有贪念,否则很可能会有农夫那样的下场。不如放下贪念,得到真正的自在。

学会怎样担当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面对责任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但更要学会怎样担当。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的不同使得自己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有些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人们总是面临很多不同种类的责任,比如: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学习责任。在面对责任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但更要学会怎样担当。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萧棼明是南齐人,字景济,担任员外殿中将军。他特别孝顺,他的母亲因为害风湿关节病,多年卧床不起,棼明找医生诊治,但总是没有起色。他日夜忧虑,于是亲自设坛,每天都焚香,对天祈祷,有一次下雪天寒,棼明脸上的两行泪水,当即结成了冰,有如两条白筋,叩头哀祷,额破血流,也都结成了冰块,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天地神灵,忽然出现一人,授给他一个小石盒,并告诉他说:“这是治疗老夫人疾病的药。”棼明很感激,跪下拜受,起来后那个人忽然不见了,他打开小石盒,里面有三寸绢布,用红丹书写“日月”两个字及服用法,棼明依照指示,呈奉给母亲服下,母亲多年的病痛果然痊愈。人们都认为是孝感所致,他对母亲尽孝,使得母亲的病好了起来。

奉养母亲的责任,不但在于孝心,还在于履行责任时的行动和结果,如果棼明没有上香祈祷,而是日夜担心,直到忧愁无奈致死,那棼明就是空有一片孝心了。

对待责任,应该用正确的方式来担负。虚云大师在正确担负责任这方面就给我们做了榜样。云南协统李根源因讨厌有些地方的僧徒不守戒律,亲自带着队伍上各个寺庙逐僧拆寺,而且指名要逮捕虚云。虚云不顾自身的性命,独自一个人步入李根源的军营中,对李根源提出的问题作了积极的回应。李根源当时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佛教的用处和益处。虚云的回答是:“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语其初基,则为善去恶。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宁,而天下太平。”第二个问题是泥塑木雕空费钱财,能否可用。虚云的回答是:“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无敬畏,将无恶不作;无恶不作,祸乱以成。即以世俗言,泥山塑圣,丁兰刻木,中国各宗族祠堂,以及东西各国之铜像等,亦不过令人心有所归,及起其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议。语其极则,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三个问题是和尚是否为国家的废物。虚云大师用类比的方法作出回答:“和尚是通称,有凡圣之别,不能见一二不肖僧,而弃全僧。岂因一二不肖秀才,而骂孔子?即令先生统领众兵,虽军纪严明,其亦一一皆如先生之聪明正直乎?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佛法以性为海,无所不容。僧秉佛化,护持三宝,潜移默化,其用弥彰,非全废物也。”第四个问题是护法的意义。虚云大师把李根源比作观音菩萨来说明护法的意义。他说:“所谓护法者,护乃保护、护持之意,法即世法也,岂独佛法为然哉!如先生今日亦以观音菩萨现将军身,不辞劳瘁,护国护民,旌摩所指,闾里又安,名山增色,岂不名大护法乎?”李根源听后,态度由怒转喜,并且认识到逐僧毁寺是不对的。

上文中虚云大师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责任是种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群中的一份子,因此青年们要发心,更要尽义务来担当责任。但是我们也不要把担当责任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还要有具体的行动和正确担当责任的方式方法,只有这要才能无愧于家庭,无愧于社会,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一只快乐的蝴蝶

只要你有一颗快乐的心,你也可以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与花儿嬉戏,以湖水为镜欣赏自己美丽的舞姿。

对待眼前的事情诚心诚意去处理,不推脱不怠慢就是良好心态的体现。做事情就像修佛一样,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有一个小和尚整天闷闷不乐,于是去找师父开示,禅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黄昏,庄子信步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觉得自己很久都没有这样自在了。之前,他一直为无法被别人理解而压抑痛苦,为了摒除心中的杂念,他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只沉静在自己的生活中。

他躺在草地上,微风中泥土和青草混杂的香味不时扑来,这时的庄子觉得放松极了,于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竟然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他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与花儿嬉戏,以湖水为镜欣赏自己美丽的舞姿。

突然,他醒了过来,但是好长一段时间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良久之后,他不禁哀叹道:“梦境无论多么美好总归是梦,梦醒之后庄子依旧是庄子。”于是他怏怏不快地回到了城里。

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只自由自在的蝴蝶呢?自己如此苦闷完全是因为自己心态的缘故,于是从此之后庄子变得快乐起来。

禅师对小和尚说:“你的快乐别人是不能主宰的,关键要看自己。”

小和尚顿悟。

心态能左右你的一切,包括成败。不要忽视自己的心态,更不要因为心态而使你成为失败者。

同一件事情,抱有不同心态的人取得的结果可能截然相反。改变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抛弃那些消极危险的心态,将自己的弱势变为优势,或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

自卑是自设的牢笼

自卑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套住了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请解开内心的心结,打开自设的牢笼,使内心走出自卑、走向自由。

自卑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从而让人失望、忧郁、不安或者自闭等。人们极容易被自卑心理所控制,从而让内心处于一种被压抑的、失望的状态,这会对人们向往自由快乐之心形成障碍甚至是伤害。其实自卑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套住了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自卑的心理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结有关,解开内心的心结,打开自设的牢笼,内心便会走出自卑走向自由。

自卑,每一个人都会有,引起他们自卑的因素可能是丑陋的外貌,可能是贫穷的家庭,也可能是没有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如果总是在想,我真的不如别人,真的挺差的,那你就没救了。但如果你勇敢地走出去,你会发现原来让自己在乎的自卑的事情其实什么也不是。

在虚云大师身边就发生过一个关于自卑的小故事。清光绪三十三年的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走投无路来投奔虚云大师,大师收留他,让他在柴房住下了。年轻人很勤快,天未亮就去开垦种菜,从早忙到晚,干活的时候也不理会周围的人,一心一意地忙活菜地。后来他对佛学产生了兴趣,想跟着大师学念佛。一次,年轻人趁虚云大师巡视的时候不断叩头请大师教他念佛,但又自信心不足。虚云大师开导:“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学人家聪明人。”后来年轻人抛弃自卑,一心向佛,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卑其实是套住了自己,没有信心去做事。虚云大师开示:“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握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是啊,心不坚,万事不能成。给自己一些信心,不用那么自卑,因为有些事强求不来,那就顺其自然吧!

当你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全世界,因为你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不知道,周围的人根本就没像你想的那样看待你。与其哀怨,不如打起精神来,好好为自己的明天努力,相信自己,你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美好。虚云大师曾说:“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脱生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只有坚固了信心,自卑感才会越来越小。”

还有一则小故事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舍卫城的北面,有一条河流,沿岸有一个村庄。佛陀特地跑到对岸去弘法。佛陀的威仪,令村民肃然起敬,但他们却不信佛法。后来佛离开舍卫城,舍利弗想亲近他,就远远地跑来,但是佛陀已经过河去了。河水湍急地流着。舍利弗看着佛陀的背影,充满信心,涉水而行。在中流,河水很深,波流动荡,但是舍利弗专心一意,提起精神,一步一步地走着。波浪吓不倒他,最后,他竟走到对岸。舍利弗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地望着他,眼光充满赞美、鼓舞的神色。佛陀对他说:“你是一个智慧者,有信心,肯精进,可以学佛、成佛,普度众生。”舍利弗赡仰佛陀,欢喜极了。村民听了佛陀的话,看见舍利弗的异迹,都对佛法生起信心。由此可见,信心才是开创一切的第一步。

你的自卑只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对别人来说不会有任何损失。所以不要被自卑所牵绊,应该还自己一颗自由心,一颗坚固之心。

2 以待己心待人,以爱己心爱人

以待己之心待人,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份难以言传的惬意和舒坦。这份惬意和舒坦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接纳和理解。

以貌取人不如诚心待人

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同,自己受到的影响也不同。看重外貌的人只看到表面现象,能托起你一生的,除了你的智慧,还有你的诚恳。

以貌取人是一种流于肤浅的、表面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偏离了尊重与平等的衡量标准,而诚心待人是一种真诚的待人心态,是基于尊重和平等的标准来对待他人。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接触衣着光鲜相貌俊俏的人,对于那些衣衫褴褛相貌丑陋的人,很多人都会远离,这是一种以貌取人的做法。

仅仅依靠外貌判断一个人是不对的,佛说:众生皆平等,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所以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就不同了。

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同,自己受到的影响也不同。看重外貌的人只看到表面现象,怎么能平等待人呢。

有这么个故事: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求文殊菩萨现身,为他加持。有一天,迦罗越准备了丰盛的斋宴来供养僧众,并在宴席的最前方放置了一张高大精致的座椅,希望庄严的文殊菩萨慈悲应供。没多久,在前来应供的僧众中,有一位其貌不扬的跛脚老人,身上披挂着破破烂烂、长短不齐的衣服,他的衣着如此地邋遢不堪,脸看起来也很脏。这位跛脚老人正一拐一拐地走向前方的华贵座椅,准备就坐。迦罗越看到这个情形,觉得这个座位应该是文殊菩萨坐的,一个邋遢的乞丐不能坐上去,他就把老人从座椅上拉下来,要他到旁边的座位去吃饭。

不一会儿,老人又一拐一拐地上去坐。迦罗越再次上前把老人拉下来。可是不到一会儿,老人还是拐回到大座椅上去坐。就这样拉拉扯扯了七次,老人不再走回高座,找了一处角落席地而坐,迦罗越终于松了一口气。斋僧之后,迦罗越就到佛寺中恭恭敬敬地礼拜,并用今天供僧的功德,虔诚祈愿:愿以斋僧功德回向今世即能得见文殊菩萨现身加持,令自己得大智慧。

整整忙碌了一整天,疲惫的迦罗越从佛寺回家后,就倒头呼呼大睡了。在睡梦中,他见到了他早也祈求,晚也祈求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对他说:“你不是从早到晚念着,希望亲眼见到我,希望我去应供吗?为了满你的愿,今天我亲自现身应供,可是你却每次都把我从椅子上拉下来,一共拉了七次,为了不让你起烦恼,我只好到角落边去用斋了。”

此刻,迦罗越猛然从梦中惊醒,坐了起来,想到斋僧时一直要坐上高座的跛脚老人。原来那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慈悲的示现,自己不但没上前礼拜,还有眼不识泰山,将菩萨一次又一次地请下座来!迦罗越愈想愈懊恼,愈想愈后悔:“唉!都是因为我习惯从外表去分别,才会当面错过大善知识。今天文殊菩萨以这样的外貌示现,不正是在教化我不能以貌取人吗?教化自己心性才是真实可贵的。能够面对种种外境不起任何分别执着,便是真正的大智慧。”

迦罗越想求得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对文殊菩萨顶礼膜拜,一心祈求菩萨现身为自己加持,后来却因为以貌取人便错过了见文殊菩萨的机会,因此任何时候都要切忌以貌取人,我们应该以诚心待人。

虚云大师说过:“天堂地狱息,心皎月圆孤。了兹平等性,凡圣本无殊。”只不过圣人们平等、诚心实意地待人,以真心换来了真情,从而得到了众生的尊重。虚云大师还曾说:“真心为无价之宝,贤愚凡圣,天堂地狱,秽土净土皆由他造作。佛祖教人显了真心,证自性佛,人能将种种习气断尽,则真心自显,自佛即证。”

诚心待人就像植一棵树能给世界一片绿荫,给人心一片清凉。在我们诚心待人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不会为虚假的感情所激动,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心去体会内在,我们因此才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虚云大师的弟子具行大师是个其貌不扬的人,时常受到其他佛僧的欺负,虚云大师并没有因此而瞧不起他,反而教他佛法,具行大师在师傅的鼓励和帮助下,依靠自己的悟性成为了众人景仰的僧人。就是因为虚云大师不以貌取人,使得具行更进一步接近佛祖,诚心念佛成就了自己。

虚云大师曾云:“众生因迷住真心,故起惑作业,纷纷扰扰,此纷扰中有无量痛苦在。”

只有诚心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才会免去纷扰的痛苦。

切莫仗势欺人

得势时得人心,失势时得人助;得势时仗势欺人,失势时遭人唾。做人要懂得给自己留后路。

得势时得人心,失势时得人助;得势时仗势欺人,失势时遭人唾。这是得势之时两种不同的待人态度造成的不同影响与后果。所以即便人此时有势力也不要欺压别人,要以平等心待人。

仗势欺人给人的印象极不好。比如,力气大的人依仗自己的力气,对别人进行欺辱;权势大的人摆官架子,利用职权去欺辱人;有金钱的为富不仁,利用钱财欺辱人;有名声的借助自己的名气制造声势,利用自己的声望去欺压人等等。

人们就是因为有了权势荣誉后,才出现了高人一等的心态。有的人在得势后,称王称霸仗势欺人。但是,他们也会有失势的时候,在得势时欺辱别人,失势后就会遭人唾弃。

仗势欺人是因为没有平等心,得势时不平等的看待每一个人,失了势也就相应地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其实一切荣誉权势都会如云烟般随风消散,所以请不要去计较那些荣誉权势,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虚云大师曾开示:“除人我,无彼此。冤亲平等忘誉毁。”

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不要因为有了荣誉、地位、钱财和权势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并且依仗着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去欺辱别人。平等不变,离差别相,无圣无凡,非善非恶,真实如常,不变真如也。即使很有势力也不要欺压别人。

虚云大师也曾说:“妄分人我不平等,害物害生如草芥。每日思量贪嗔痴,沉沦邪僻归淘汰。杀盗淫妄肆意行,傲亲慢友分憎爱。呵风咒雨蔑神明,不知生死无聊赖。出牛胎,入马腹,改头换面谁歌哭。多造恶,不修福,浪死虚生徒碌碌。入三途,堕地狱,受苦遭辛为鬼畜。古圣贤,频饶舌,晨钟暮鼓动心曲。善恶业报最分明,唤醒世人离五浊。不要依势随意地去伤害、欺辱别人,否则会遭到因果的报应。”

有这么个小例子:浙江省的中部有一位书生,靠着申商和韩非的刑名之学在江西非常吃香。他经常接受太守的聘请,去做法律顾问。他跟太守处得非常好。遇到县里的诉讼案,就提到府郡亲自审讯。当时有一位寡妇,被匪徒调戏。寡妇屡次拒绝,匪徒屡次来,寡妇忍受不了这些污辱,告到县衙。没想到匪徒反而说寡妇和他通奸,以此来侮辱寡妇。县衙不能判决,就又控告到府衙,太守发现寡妇被冤枉,重重地惩罚了匪徒,这件案子才结。

太守坐堂审案时,那位书生站在屏风背后,看见寡妇的姿色对其动了心,他想要娶那位寡妇为侧室,寡妇不肯,于是书生强行行聘。寡妇因为那位书生是府衙的幕僚,势力很大,无法抵抗,她害怕自己被强暴,所以自缢而死。

寡妇死了三天后的早晨,那位书生不开门,大家撞开门进到室内,发现他手里拿着利刀,砍断自己的脖子,血流满地,倒在地面上死去。

书生依仗着自己是府衙的幕僚,想强行娶那位寡妇为侧室,最后竟然导致恶果的产生,使自己也失去了生命。大师曾对众人说过:“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依仗权势对别人进行欺压,最终导致了恶果,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一切都有因果,有势时的作为直接决定了失势后的生存状况。得势时得人心,失势时失人助,所以即使有了势力也不要欺压别人。

先度自己,再度他人

人的智慧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里,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得事事明了,才能明白什么是智慧。

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

智者修行不是走的形式,而是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一天,希运禅师刚刚踏入禅堂,云游的僧众就围了过来,希望可以得到开示。

希运禅师问:“你们想得到什么啊?还是赶紧离开吧!”说着,他用手中的禅杖往外轰众人。

但是慕名而来的众僧却不肯离开。

希运禅师只好坐下来,说:“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让人开示。表面上看来,你们在行脚修行,看到有千人的禅院就蜂拥而至,听说某人已经开悟就赶过去希望得到开示。但是这种行为只能被人讥笑,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参禅悟道。当初我行脚时,如果在荒野里能够遇到人,也会跟他攀谈,看他是否有所领悟。你们如果真心向佛的话就要振作精神。”

看僧众们一脸茫然,禅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只知道一味学习别人的言语,然后将听到的东西大肆宣扬,说自己已经悟道。难道这是真的悟道了吗?”“你们不应该在我这里浪费时间,更不要轻率从事,空过了一生,要不然只会让人讥笑。如果你们明白我说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这里。”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于他们能够挖掘出自己的心智。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盲目地去崇拜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看清自己。盲目地追寻不会让你前进,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如此。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力,这才是诚信笃行。

辱人者是自取其辱

一个人对他人说多少侮辱性的话,就映射出自己内心有多少污浊。这世间最美的,永远都是善待。

以侮辱性的语言说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是种我高彼低的心态,这种不平等的心态恰恰体现了辱人者自己的修养不够,对被辱者说多少侮辱性的话,就映射出自己内心有多少污浊。

世间每一个人的修养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有才能有学问而不显耀,有的人空腹高心,有一点点才干就显耀夸大,并且口出狂言,以侮辱性的语言攻击低于自己的人。

这种我高彼低的心态,引发了侮辱者对别人的不尊重,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虚云大师曾说:“若了知一理平等,透彻诸法空相,云散天空月朗,雨过山溪水涨。照体独立,一道真常。”只有认识到众生平等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大家生来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是后来各方面的原因使得人们以地位高低来区分一个人,地位高的人瞧不起地位低的人,他们甚至会用言语来侮辱他人,这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最后会导致自己也得不到尊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年轻的时候收过几个徒弟,因为修行很苦,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他虔心学佛,老禅师很爱惜这个弟子。后来,一个青年听了几次老禅师讲的佛法,便对佛法如痴如醉,央求老禅师收他为徒,起初,老禅师没有答应他,但是一天天过去了,青年依旧坚持拜老禅师为师,终于,老禅师被青年的虔诚的心所打动,收他为闭门弟子。老禅师先前的徒弟依仗着自己在师傅心中的地位,对青年吆五喝六的,时常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攻击青年,青年每次都不理睬,一心念佛学佛。先前的徒弟见青年无动于衷,更加跋扈,老禅师看在眼里却什么也没说。老禅师圆寂前把自己一生的精华传给了青年,先前的徒弟不服,问师父为什么这么处理。老禅师告诉他不尊重别人的人没有有资格继承自己的衣钵,先前的徒弟后悔不已。

不管是谁都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而不尊重别人,应该用正确的心态对待他人。

虚云大师曾说过:在交往中应自尊而不骄傲;尊重别人而不谄媚;批评别人以精诚相待,忠言诱导;受人批评应虚心诚恳,即使对方有失偏颇也不要耿耿于怀。虚云大师以自己的言行给后人做了好的榜样,体现了大师深厚的修养。

就是因为大师对人没有偏见,才受到众弟子的尊重,也成为受世人尊重的一代禅师。

但不是人人都具有大师这样的修养,没有这种修养的人总是侮辱别人,但这真的是自取其辱。一起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位老妇人,她像照顾自己儿子一样地照顾卡拉比库。有一天,她听邻居说了佛陀的德行之后,希望能去祇树给孤独园听听佛陀的说法,于是就向卡拉比库提出了她的愿望,但卡拉比库前后三次都试图打消她的念头。有一天,老妇人不理睬卡拉比库的反对,直接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当卡拉比库发现老妇人已经前往精舍时,自私地想:“如果她确实喜欢听佛陀讲经说法,就不会再照顾我了。”于是,他也急忙赶到祇树给孤独园。当他抵达时,发现老妇人正在听佛陀说法。于是他恭敬地靠近佛陀,并且告诉佛陀说:“世尊!这位老妇人非常愚笨,请您只教她有关布施和持戒的佛法吧。”

佛陀知道卡拉比库怀有恶意,而且知道他是为了使老妇人离开精舍才这么说,就告诫他:“你的愚痴和邪见污辱了佛法。你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卡拉比库以自己的邪见侮辱了佛法,最后被佛陀揭穿,反而自取其辱。

辱人者是因为没有好修为才会羞辱别人,他以这种不平等的心去对待别人,到头来也会被别人侮辱。我们要以此为戒,成为有修养的人。

内心的镇静才是淡定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自己。

淡定和镇静不仅是佛门修炼的一门心法,而且也为世人所追求。但要做到淡定不能只流于形式,应追求一种内心真正的镇静。

有一年的年景特别不好,有良知的人都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救济穷苦之人,佛教界的人士也想做些善事,以感谢平日里乡亲们的相助,于是请了戏班,希望募捐一些钱。演出当日,他们还请了附近寺院里的僧人。

在这些僧众中,有一个学僧刚入道没有多久,他觉得僧人是不该看这些东西的,本不想去,但是住持要求所有人都得出席,他只能勉强跟着去了。在节目表演时,他紧闭着眼睛,正襟危坐,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根本不存在。

表演中途,佛教界的代表出来招呼观众募捐,这位学僧站出来反对说:“我进来后就一直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在演些什么,所以没有必要捐助。”

代表一听,乐呵呵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比别人多捐一倍才行。”

学僧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代表解释说:“别以为你不看不闻就无事了,主要的是心动没有。你没有看表演,但是听到人们的嬉笑,你一定会猜测,所以你在心里看了,想了。”

能够骗人的不只是眼睛、耳朵、嘴巴,还有心,而且,眼睛、嘴巴、耳朵只能骗你一时,但是心却会骗你一辈子。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欺骗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内心的镇静才是真正的淡定,一件事情是否流于形式,只有自己的心知道。

正确看待他人的选择

理解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宽和。以待己心待人就能接受他人的正确选择。

以给自己造成的利益得失为标准看待他人的选择,是一种将自己置于别人之上的不平等心态,如果他人的选择是无私的,是维护集体利益的一种选择,即便对个人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起码也要从道理上认同对方,调理自己的心态并肯定对方的做法。想想如果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将做怎样的选择,以待己心待人就能接受他人的正确选择。

对人们来讲,从出生到人生过程中一步步的成长,总会面临不同的选择。如果他人的选择与自己在利益方面起了冲突,人们就不能认同对方的想法,并且不能接受对方给自己造成的那些不利影响。有时内心甚至产生仇恨。其实只要识得平常心,则一切都是道;不识这平常心,就颠颠倒倒了。

人之所以颠倒,是因为他们放不下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能以待己心待人。最终使自己原本清纯的本性变得污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将军骁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很多大功劳,很得国王的赏识。每次征战后国王都赐给他许多的金银珠宝。

在一次征战中,一个年轻的下属给将军提出了另一种战略方案,将军不想采纳,但是为了给下属一个教训,他把一小部分兵交给这个下属带,自己带着大部分的兵马按照自己原来的想法进行了这次征战,但他却没有想到,最后他竟然败下阵来,而下属这边按照与将军不同的战略方案进行征战,不仅以少胜多而且还救了逃亡中的将军一命。这一仗下属立下了头等功,得到了国王的赏赐。这让将军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就算下属的战略正确,但是一个小小的部下怎么能胜于自己。后来下属在征战中一次次取得胜利,将军才认同了这位年轻下属的作战方案。

只有以己心待人,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才能接受他人的正确选择。

虚云大师教化世人放下一切,大师说的放下一切是一种大智慧。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劝告人们放下尘世的烦恼和愁苦,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只要对方的选择是无私的是正确的,我们就要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

正确的看待别人的选择说的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却有些难度。那么应该怎样做到正确看待别人的选择呢?第一,要有一颗平常心。只有有了平常心,在利益荣誉面前才会稳而不乱。第二,要有一颗平等心。人们的个性不同,所做的选择不同,不要因为对方的地位比自己低,就不去认同,不去尊重他。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智慧。第三,要学会换位思考。人思考的角度不同,做出的选择就不同,在与对方有利益冲突时,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只要是有道理的,能维护集体利益的选择,我们就去认同它。

我们应该以虚云大师为榜样,不管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要学会理解他人,正确看待别人的选择,这会使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宽广。

关爱每一个生命

众生平等,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用心关爱。做到对每一个生命和每一种生灵的关爱和尊重,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

众生平等,不要将生命分贵贱,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关爱,每一种生灵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我们要以这样的平等之心去认同生命、关爱生命。

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家世显赫,有的家庭贫寒;有的锦衣玉食,有的粗布粝食;有工作在高层的管理者,也有工作在底层的小职员……虽然家庭背景、生活水平、职位高低的不同造成了人们的不同,但是生命是不分贵贱的。

无论我们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何种工作,取得何种成就,都是社会的分工,都不应该以此去歧视别人,谁不是沧海一粟呢?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能够正视自己这种平凡的人又有几个人呢?只有正视自己的人才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认为每种生命都有被关爱、被尊重的权利。不要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去尊重他。生命是短暂的,人们都要敬畏生命,认同活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

不管人还是动物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人与人或是与动物之间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视同仁才使得生命变得昂贵。

虚云大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开示众生,还始终以佛陀的平等心、平常心,对待众生,对待世事。

这里有个关于虚云大师关爱生灵的小故事。

1936年春,南华寺开春期戒坛,在戒期即将结束时,曹溪驻防军第十六团团长林国庚来南华寺拜望虚云老和尚,他带来了一只狐狸,其毛色银白光滑,嘴突出,尾巴细长蓬松,十分惹人喜爱。团长告诉了虚云大师这只狐狸奇特的来历后,虚云大师便收下了这只白狐。并为它说三归五戒法,然后把它放归后山树林中。

但每当白狐饥饿时,就会回到寺中找食物,僧人就给它喂食物。奇怪的是自从云公给它说过三归五戒后,它就不再吃肉了,而是喜欢吃水果。有时当寺院的工匠用肉掺杂果类食物给它吃,它觉出后,随即吐出来,还用前爪反复擦几遍,尔后怒视工匠良久。

当虚云老和尚坐禅时,白狐就趴在云公的禅床上,见云公坐禅时间过长,它就不时地捋云公的胡须嬉戏,示意云公休息。虚云老和尚睁开眼看看它,让它不要胡闹撒野,它就安静地趴了下来,不再胡闹了。最后这只有灵性的白狐因受伤结束了生命,虚云大师厚葬了它。

大师对动物如此关爱,对待人则是更加地呵护有加。从大师这里我们懂得要善待每一个生命。世间万事皆有因果报应,所以要戒杀放生,善待众生。

做到对每一个生命和每一种生灵的关爱和尊重,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

众生皆有佛性,佛在人间

你对生命微笑,生命就是微笑的;你对生命敬畏,生命也会敬畏你;你以善念美德对待他人,你就是真善美的传播者。

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对众生佛性的平等看待。佛性是平等的,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佛性的种子。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得道高僧或是有修为的人才有佛性,普通人是没有的。其实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行善时你就是佛,别人行善时,别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处处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

虚云大师曾开示云:“旷观古往今来之人物,至高至上,无如佛者。佛为大觉王,圣中圣。首倡平等无我之旨,以解救一切众生痛苦为务,万德周圆,九界尊仰。然则立志,舍学佛,其谁与归?况众生皆有佛性,本与佛同,立志学佛,终当成佛。倘若不负己灵,必以佛为趋向。”

虚云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年,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有一只放生的雄鸡,有好几斤重,极其凶恶好斗,所有的鸡都被它啄伤了冠子。我马上为它说‘归戒’,又教它念佛,时间不长,就发现它不再斗了,它独自栖在树上,也不吃虫子,你不喂它它不吃。时间长了,一听见钟磬之声,它就随着僧众去上殿,早课、晚课完毕后就又栖在树上。教它念佛,即作‘佛佛佛’声音。两年过去后,一天晚课结束时,它站在那里仰着头,举翅三扇作念佛状,立刻化去,几天都不变。大众为它做了一个笼子埋葬了它,我为其作铭云:‘好斗成性此鸡雄,伤冠拔羽血流红。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栖不害虫。两目瞻仰黄金相,念佛喔喔何从容。旋绕三扑奄然化,众生与佛将毋同。’连动物都有佛性,所以可见每个人心里都有佛性的种子。”

光有佛性的种子是不够为佛的,还要有觉悟。“佛陀”二字,意思就是觉悟者。大师阐释:“觉的意义包含有三点,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自己了解善、恶、苦、乐,概由因果演化而来。如果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彻悟这些道理,便能了却四相,即成觉者。觉他即一切宇宙万有之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蛹飞蠕动,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觉,帮曰众生,我们应该自重自爱,本着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转教他人,拯救这苦海沉迷的众生。所以,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迷与觉即是众生与佛的界限,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佛。只有觉悟了才能使心中佛性的种子发芽,圆满智慧法相,庄严功德法身。”

大师曾点化发心学佛的人:“立志学佛,故必奉法奉僧。不要以贪心来学佛,不要以争心来学佛,不要以自私自利的心来学佛,必须要躬行实践。若口念弥陀,身行恶行,或心中散乱者,亦属徒然。故初步学佛,当受持五戒。五戒者: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凡学佛者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大众总要信得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无奇特,要先持戒修行,立稳脚跟,自然入妙。

佛在人间,只要人们诚心向佛,必定会使佛性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人们也能在佛性的洗礼中更懂得真善美的意义。

3 感恩是生命的灵魂

感恩应是全人类的行为,也是爱的一种表现。感恩是生命绽放的绚烂之美;是静默心灵深处的安宁,是生命升华的灵魂之美。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

感谢生活的磨难

有经历才有成长,才会对生活和生命价值有更深的认识。对于过往的一切经历,请心怀感激。

磨难是对人的打磨,能让人成长、成熟,从而带来变化和发展。要看到磨难之后的收获,并以感激的心态看待磨难。

一年四季,有风和日丽,有阴雨绵绵,有夏日炎炎也有寒风刺骨。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逃避不是办法,迎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其实人活着就是遇到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这过程也体现出生命的意义。

人生旅途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每一次折磨都会让你成长。要想成功,就必须懂得如何将生活的磨难转化成自己坚韧奋发的动力。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古今达人,哪一位不是饱经磨难志愈坚,终成正果,名垂千古,他们让短暂的生命绽放了无限的光彩。用虚云大师的修佛精神来说,就是:“知君健翮独翱翔,大隐城隍乐未央。非是三关俱透过,何能火里种莲香。”

我们每个人即使平凡,哪怕卑微都有追求幸福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磨难,你不难发现祸福仿佛就是旋转的罗盘,交替往复。有所失时亦有所得;上天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战胜磨难,你就能拥有你所梦寐已求的幸福。

虚云大师在求佛的路上一路艰辛,可他仍旧一心向佛。

大师十六岁出家未果后,十九岁再度离家出走,到了福州鼓山的涌泉寺,礼拜常开老人为师,终于实现了他剃度出家的愿望。出家的第二年,依鼓山的妙莲和尚受具足戒。这时虚云大师的父亲仍在泉州,曾派人四处寻访。大师怕被家人找到,便隐居在山后的岩洞中不敢露面。他在洞中礼万佛忏,修行不辍。这样在后山一住就是三年,后来听说自己的父亲已告老返回湘乡,他才回到寺内,担任职事。他在鼓山寺任过水头、园头、行堂、典座一类职事,过了四年之久,然后辞去职事,又回到后山岩洞中修苦行。在后山,居则岩穴,食则松果,渴饮涧水,髡发覆肩,衣不蔽体,这样又过了数年。后来受到一位行脚禅人的指点,便到天台山的华顶龙泉庵参谒融镜老法师。融镜见他蓬首垢面、衣不蔽体,问其所以,他简略地说了在岩洞中修行的经过。

八十多岁的老法师责备他说:你的这种作为,近于外道,而非正路,枉费了十年功夫,就算你修行有成,证到初果,也不过是个自了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修行的正途。这时老法师赠他衫裤衣履,令他剃发沐浴,留他在庵中住下来。他从老法师学天台教观,过了两年,老法师又命他到国清寺参学“禅制”,到方广寺习《法华》,他也常回茅庵与老法师作伴。

到光绪元年,是年他已36岁。他到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完毕,辞别融镜老法师下山,行脚天涯,参访学道。他一路上礼拜求真学,甚至在路上差点遇到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在各地参拜求学,五十岁后,不顾个人的身体安危,出国礼拜,经不丹,翻越崇山峻岭到了印度。朝礼圣迹后,又渡海到锡兰,然后又到了缅甸。这样兜了个大圈子最后回国继续礼拜求佛。

虚云大师经过了各地的参拜,求得许多真理,研习经教。这些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大师没有为山路的不平和路途遥远而心生退步,反而感谢这些在求佛路上的磨难。

生活的磨难是一块试金石。但面对它你必须作出积极的选择,或奋发向上,或坦然真诚。

能平淡看待生活的磨难,还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呢?放下了,跃过了,你就发现你已经抵达另一个高度,而再回首生活的磨难,它只不过是成就你的一块垫脚石而已。

面对生活的磨难,要保持足够的自尊与自信,即便跌进人生的低谷,即便失意孤独,也要不失人格。在迷惘悲痛中,纵使贫苦也不放纵。因为每一次放纵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是无以附加的罪恶。保持理智和清醒,无畏地对抗生活的磨难,当柳暗花明时,你会发现,你有多么勇敢和可敬。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吃点苦,受点累,经历些风雨坎坷,是好事,是很正常的事。就像小孩学走路,离开大人的搀扶怎会不摔跤?如果永远依靠大人的搀扶,又怎会独立行走?只有被摔过,才能学着不再被摔,才能学会独立行走,学会奔跑。生活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会炼就你平和的心态,成熟的心智,提高你淡然处事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你日后存立于世的根本。于是遇到这样的磨难也是一种福气,此时的磨难变成了你通向成功的宝贵财富。

生活的磨难让人学会坚持。因为很多时候,成功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蹒跚到来。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半途而废,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遗憾。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他是踩着无数的失败和痛苦走过来的,他人只是看到成功者今天的光辉和荣耀。但只有成功者自己知道,在他通往成功的路上,留有被荆棘扎破双脚后淌下的斑斑血迹。然而成功者感激这一路走来的荆棘,正是这些磨难和痛苦,让他在经历过风雨后感受到彩虹的美丽。不因痛苦而放弃你的选择,你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生活的磨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它让我们难过,让我们身心倍受煎熬,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的无奈。

感谢生活的磨难,因为它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也激发出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学会忍耐,学会坚持,学会在苦难面前不退缩,不逃避,勇敢地生活,让我们化痛苦为甜蜜,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和完美。

对一切帮助心存感激

人人都可助人,给人真心的赞美、鼓励、安慰,给人勉励、疏导,就是给予帮助。他人的帮助是种人性之美,是最值得珍惜和感谢的。

人生道路多有崎岖坎坷,有太多已知和未知的艰难险阻,更甚者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困境中,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解除你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道路;甚至有人倾其所有,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当你战胜了苦难,摆脱了困境,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时,你是否想过对他人给予的援助、关心、照顾、支持心存感激或者表示必要的感谢呢?

是的,人人都可助人,给人真心的赞美、鼓励、安慰,给人勉励、疏导,都是给予帮助。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人性之美,这体现的是一个人心灵的善良。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帮到他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雪中送炭等等。对于这些帮助,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虚云大师曾说:“凡事心存感恩,努力于当下,把自己当成是承先启后的‘输血管’,一方面接受先人的养分,也把自己的养分往下传,这其实是善尽生命之责。”每个人乃至世间万物都在接受和给予,接受他人给与的帮助之后对其心存感激不仅是成功人士应当具备的修养,也是人生在世为人处事的基本素质。

古语有言,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尽管很多人在帮助他人后并不指望得到回报,但对于受帮助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真诚地感谢。及时而主动才能说明对他人的帮助非常重视,说明你十分尊重也十分珍惜他人给你的帮助,也说明你是一个性格真诚有情有义的人,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诠释着命运的方略,洋溢着感恩的气息。在和谐生存的环境下,造就着一批命运的感恩人,把爱心带到人间,将人世间的凄楚抛向云边。学会感恩,努力感恩,以精进心善用生命,以感恩心体验生活。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回报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人间的温暖和世界的美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每个人都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和事。一个高尚的人总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虚云大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1951年春,云门拟于春期传戒,各地闻讯前来求戒者颇重。其时适全国“镇反”运动开始,有湖南某县不良分子某等混入其中,湖南公安局部门追至云门,将其捉拿归案。由是之故,遂引起乳源地方当局对云门寺新老僧众的怀疑,甚至误传云门藏有军械、电台。地方当局乃于当年夏历2月24派出百余人,将寺院团团包围。为搜寻军械电台,所有殿堂房舍均经详细搜查,一无所获。此即海内外一时其传的“辛卯云门事变”的开始。直至夏历5月23日,京穗调查组至寺,一场镇反扩大事件始告平息。这场历时3个月的“云门事变”,前后拘禁僧人26人。

在“事变”中,由于地方当局对云门寺做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因而认为虚老及全寺大多数僧人都是他们眼中的“反革命”,以至对在当时最受尊敬的虚云老和尚也施以无礼的手段,使他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在这期间,全寺僧众百余人集中禁闭于禅堂者十八日,饮食睡眠均在其中,大小便有军警看守,使清净佛地变成了恐怖的监狱。(出自:净慧法师,《虚云和尚行业记——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三十周年》。笔者于1951年夏历2月初由武昌三佛寺赴云门受戒,至末旬日,即遭此“事变”,3月中亦备历艰辛。)

云门事件发生后得到各界的关注,海外同门联合力量进行营救,北京方面严查后对破坏云门寺的人进行严处,各界人士都在帮助云门寺。虚云大师对此深表感谢。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会变得亲近、和谐,生命也将得到滋润而绽放更美丽的花朵。

怀恩报恩恩相续,饮水思源源不绝。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感恩生养你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祖国,感恩佑护自己的社会,感恩让自己茁壮成长的阳光、空气以及食物,感恩扶持过自己的朋友,感恩教诲过自己的老师,感恩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所有人……对一个人的帮助萌生感激之心,就会在心田里生发出香气,然后弥散到举手投足之间,进而浸润到人生每一个进程之中。

感激生活带给我们的智慧

看似有智慧为何都是苦恼呢,原来是行动没跟上去。所以凡事不能只去说,只有沉下心去做才是真智慧。

提到开悟和智慧,有一个佛家归西的故事:早年恢虚法师在香港讲开示,由弟子们记录,有一本叫《念佛论》的书,书里最后谈了几桩公案:第一,哈尔滨极乐寺传戒时,有一位修无师,出家人,不识字,在俗作泥水匠。他发心来戒坛帮忙。有一天他向老和尚侦虚法师告假,说要走了。老和尚有修养,不怪他。当家师定西法师沉不住气,责备他说:你既发心来护持道场,没几天就要走,说得过去吗?他说我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大家一听很惊讶,问他何时去,他说不超过十天,并请求老和尚为他准备一个房间同两百斤柴。第二天他又来了,说今天就走。于是大家急忙为他准备,并请同参道友来助念。有人请他说个临终诗偈,他说:“我是苦恼人,不识字,不会作诗作偈,但我有一句要紧的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完不到一刻钟就往生了。谛闲法师见到极为赞叹。

悟性在瞬息之间,有时候求而不得,只有拥有一颗澄澈之心,才能真正善悟。一天,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说:“大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觉得在您的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可是为什么我却始终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后,转身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到时候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马上按照禅师的指点照办,可是过了不久,他再一次找到禅师:“大师,葫芦口太小了,我没法将盐块全部装进去,即便是装进去的也不化。我将筷子伸进去,却又搅不动,所以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摇了几下,盐块很快就溶化了。禅师语重心长地说:“一天到晚用功,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闲,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也搅不得,怎么能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服气地说:“大师,弟子不明白,既然用功不开悟,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缓缓地说:“修行如同弹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弦太松了又弹不出声音来,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顿悟。

能说不能做到,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不知思考,都是愚钝,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做事,才是最大的生活智慧。

感恩生活的安排

某一段时间你走得很顺利,不要忘了对这种顺利表示感激,这种顺利是生活的垂爱,当怀感恩心。

虚云大师曾说:“顺逆两种境遇都是增上因缘,要以平常心与感恩心相待。”生活的顺境是一种良好的境遇。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境遇,但比较而言,逆境中的人被强迫、被压制,身心都倍受煎熬。而顺境中人的成长变得轻松,这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当然也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

顺境为人们的进步提供平顺的好氛围,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顺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珍贵,从而得以培养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沉稳的心态。顺境对人们培养沉稳的品格都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压制强迫的。顺境是上天赐予人类某一段生命历程的礼物,更应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

从人类社会化进程的角度来看,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那些幼小的生命和心灵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而在破碎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时期,顺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因为他们不缺乏教育,拥有这个时期成长所需要的依托。生活的方向、学习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不会迷失自我而误入迷途。当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大家以及自我的肯定中,获得终生发展和成长的动力,经历过逆境的冲击,在顺境中就不再那么容易沉湎于安逸的生活。会对生活有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再者,顺境更有利于人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要以他独立的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而顺境中持续有利的发展环境,健全的制度以及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逆境中面对的各种各样不确定性的困难,使人们迷茫,但是顺境却为克服这些困难提供了很多条件和有利的保障。比如说我们有良师益友的帮助,有老师和父母的谆谆教导,有周围人的善言善语来提醒我们处理好事故的疏漏;还有良好的物质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为我们克服困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逆境当中,人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顺境中,也许只付出三分努力就可以化解困难,逆境中却需要付出八分,请为付出三分努力赢得的成功而高兴,为上天赐予的顺境而心存感恩。

在感恩上天安排的顺境的同时,我们应同样感恩上天对于我们的其他安排。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一座寺庙里,有一尊佛每天都坐得端正,接受人们的膜拜。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

寺庙里有位看门的人,看见坐得端正的佛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佛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佛表明了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坐着吧。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看门人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佛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端正地坐着,本来佛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信众不疑有他,这位看门人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拿手边的钱袋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饱的穷人,他祈祷佛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看,发现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认为佛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装成佛的看门人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

接着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佛降福给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白怎么回事,于是两人吵了起来。这个时候,端坐着伪装的佛终于忍不住了,遂开口说话了,他告诉富人钱是先前的穷人拿走的。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伪装的佛口中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

化装成看门人的佛出现了,指着伪装成自己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坐了。”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佛说:“你懂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来说,却可以维持一家大小的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只有感恩且从容的接纳命运的各种安排才有可能得到命运的各种垂青。

感谢心底的虔诚

只要无欲望、无争执,一切都可以放下或牺牲,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感悟人生。

高傲地昂着头,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他永远不会看到真相,只有低下头,以一颗虔诚的心去看待万事万物,才能看到自己的短,看到世界的长,然后你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安静和坦然,才会享受内心的安静和坦然。

无为禅师说:“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一个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答道:“有。”“马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依旧答道:“有。”

学僧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惟宽禅师答道:“众生皆有佛性,它们都是众生,当然会有佛性了。”“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学僧问道。“没有。”“你不是说众生皆有佛性吗,为什么你没有?”“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你不是众生,那么你是佛喽!”“我也不是佛。”“那你究竟是什么?”“我不是‘什么’。”“我有点糊涂了,那么佛性到底是什么呢?”“什么也不是,即看不到也摸不着,只能靠悟。”

之后,惟宽禅师反问学僧:“你觉得如果荒田没有水,脊土没有肥,能耕吗?”

学僧答道:“不能。”“那么,如果我们往荒田里注水,往脊土上施肥,然后再种,你觉得能行吗?”“恐怕还是不能吧!”

惟宽禅师接着又问:“你觉得香里有佛吗?油里有佛吗?”“没有。”“那么,买香买油能烧出佛吗?”“当然不能!”

惟宽禅师最后说:“其实真正的佛,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

佛不存在,存在的是人们的虔诚,所以到底有没有佛,人们并不会去争执。其实我们对待生活也应该如此,只要无欲望、无争执,一切都可以放下,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感悟人生。

感恩心底的平和

平和是一种心态,拥有这种心态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气度。修一份平和之心,内心才能多一份淡雅之情。

人之悲欢在于心念之间,参透生死,则面对悲欢亦能平淡安然,执着于生死之间,则饱受折磨之苦。

有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年轻时由于战乱失去了一条腿;中年时,妻子因病而撒手人寰;没过多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他觉得世界对他太不公平了,于是到寺院请求佛陀开示,希望能够得到解脱。

佛陀默默地盯着老人看了很久,然后,捡起地上的一片树叶举到他的眼前,若有所思地说道:“你仔细看看,它像什么?”

这时恰是深秋,叶子早已枯萎。老人知道这是一片白杨树的叶子,可是,它到底像什么呢?

老人默默思考着,佛陀说:“难道你不觉得它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它就是一颗心呢?”

佛陀的话提醒了老人,的确这片树叶看起来太像一颗心了,老人的内心为之轻轻一颤。“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佛陀将树叶拿到老人的眼前。老人清楚地看到,树叶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

佛陀把叶子放到了手掌中,缓缓地说道:“它在春风中生芽,在阳光中长大,到寒冷的秋末,走过了自己的一生。在此期间,它默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