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高考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1 19:21:39

点击下载

作者:中华书局辑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高考版)

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高考版)试读:

出版说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中去,高考语文试卷中传统文化试题的比重逐年增加,考查程度逐年加深。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备考传统文化,中华书局编辑部精心编写了本书。根据近年高考关于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和考查趋势,本书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梳理

:涉及思想、官职、礼仪、教育、历史、汉字、文学、艺术、节日、科技、地理、服饰、饮食和交通等方方面面的古代文化,归纳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线索清晰,简明扼要,帮助考生建立系统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框架。

儒道经典著作研读:从“思想主张”“热点探究”“备考方案”“高考真题”和“创意新题”等角度全方位、深入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和《庄子》等儒道经典著作,帮助考生深入领会经典内涵,提升思维深度。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解读: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解读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

经典文论精粹例谈:介绍《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闲情偶寄》《随园诗话》和《人间词话》等经典文论的主要观点,例举相关古诗词,结合文论观点品评古诗词。

传统文化散文专题阅读:围绕传统文化话题,精选各个领域的名家、专家阐述传统文化的散文供考生阅读,并配以阅读训练题。

传统文化写作素材积累:帮助考生积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写作素材,并提供多维解读角度和适用的话题,为高考作文增添传统文化底蕴。

本书作者既具备丰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又富有一线教学经验和高考备考经验,因而能把每一个知识点阐述得深入浅出。本书全部书稿经中华书局文史专家审定,尽量确保文字的准确性和严谨度。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中华书局编辑部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梳理

人文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孔子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及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奉为宗师,尊称为“至圣”,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贵族出身,祖上是殷商王室后裔,父亲叔梁纥是陬邑大夫。相传,叔梁纥六十六岁与不满二十岁的颜徵在结婚生下孔丘。孔子三岁丧父,早年清贫可怜,但志在为学、向往仕途,在十五岁时,确立了自己求学的愿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七岁时母亲离世,他合葬了父亲母亲后,更加发愤于学。孔子关心时事、常有见解,终得转机,二十岁左右初为委吏管理仓库,又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善于学习,逐渐精通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向孔子求学者日多,孔子便开办私人学校,注重因材施教,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不问求学者的出身而一律平等授教),推动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孔子的名声也日益远扬,孔子随之不断结识名人名士,三十岁左右有所成就。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自己也渴望仕途,渴望将自己的政治学说和理想推而广之。孔子开设私塾之后几年正值鲁国内乱,他到齐国,见齐景公,向齐景公提出了自己的“正名”主张,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核心学说就是“礼”,强调社会秩序,通过伦常关系、等级名分的明确,达到社会稳定的结果。这一主张虽然深受齐景公肯定,但却受到齐相晏婴质疑,没有从根本上被采纳,孔子之后又辗转回鲁。公元前504年,鲁国季氏执掌权力过大,40多岁的孔子退隐整理《诗》《书》《礼》《乐》等书,后被季氏重用升为小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但季氏的专权和昏聩,使得孔子与之不和。孔子55岁起,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诸如卫、宋、郑、陈、蔡、楚,推广学说,寻找出路,渴望维护周礼,扭转礼崩乐坏的局面,其间的艰难困窘与思想智慧一并成为了后世的传说。但春秋争霸与存亡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的主张得不到根本的采纳。孔子直到六十八岁时,才因其弟子之功而被迎回鲁国,继续从教与整理典籍,整理的《诗》《书》《礼》《易》《乐》和删订的《春秋》成为重要的经典,对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而言都是重要的文献资料。然而孔子面对亲人弟子的死去,老之将至,患病不愈,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泰山崩塌般离世。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学说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要是“礼”和“仁”。“礼”即“复礼”,主张恢复周朝礼法,即强调社会有序。“仁”即“爱人之心”,做人和为官者尤其是统治者要具有的道德标准。“礼”和“仁”的本质又有相通之处,都强调伦常关系、伦理准则。在此核心基础上,孔子学说思想有许多纵横的延伸,真正的博大精深,从孔子所整理的书籍可以见出,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可以见出,从《论语》中的具体语句内容更可以见出。代表作《论语》《论语》首创了“语录体”,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包括上论十篇和下论十篇,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仅一万五千多字,微言大义,比较集中地呈现出孔子的圣贤思想,刻画出孔子风采,也展现了孔子若干弟子的不同形象。短短的《论语》,或记录孔子自己所说的话,或记录孔子和弟子的对话,聊聊数语间,包含了治国安邦、修养身心、为人处世、治学育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可以无限挖掘的深刻奥义,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精髓代表。孟子孟子其人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封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相传孟子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但与孔子相似,也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他十五六岁时师从于孔伋的学生,立志发奋,后来,求学、教书、游说列国诸侯、推行政治主张,形成孟子主要的人生轨迹,但孟子的仁政思想没有被真正的采纳和实行。晚年,孟子退居讲学,与其弟子著书立说,序《诗》《书》,作《孟子》,成为又一座思想高峰。孟子的学说

孟子的思想学说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出“仁政”和“义”两个核心,又提出了重要的“性善论”的思想主张,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孟子的“仁政”从根源上说与孔子的“仁”相通,但又比“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明确针对统治者,明确指向孟子所生活的战国诸侯混战、穷兵黩武的时代。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比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更加无序,对此,孟子强烈主张仁政、极力反对暴政,恰恰彰显了孟子作为儒家代表的仁爱之心。而且,孟子不单单具有仁爱之心,更有系统的学说,强调用“仁、义、礼、智、信”教化百姓,强调用温和的方式求得社会的稳定,强调用仁政得到百姓拥戴最后赢得天下。其中,孟子多次向齐宣王推广“仁政”学说时就强调,治理百姓的事情非常重要不可轻视,百姓没能安居乐业就不可能有坚定的道德观念,百姓没有坚定的道德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百姓没有正确的行为就会失去方向,危害社会,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孟子还强调实行仁政,天下的百姓就像水向低处流淌一样争相归附,那么不用兵甲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表面上看,孟子的主张是为统治者得到天下和统治天下提出的,实则不然,孟子与孔子相似,都是站在一个极高的视角,心怀大爱,从社稷苍生出发,希望社会稳定有序,希望百姓安居乐业,至于哪个君王得到天下,其实是无所谓的。这也正是孔子与孟子分别周游列国推广学说,并非执著效力于一国国君的重要原因。

孟子的“义”的思想,是基于孔子强调的伦理准则。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伦理学说,强调仁、义并举。如果说“仁政”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义”则是向君臣民共同提出的,也就是君王要有君王的“道义”,臣子要有臣子的“道义”,任何人都有作为人的“道义”。君王的“道义”就是“仁政”,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统治者要施“仁政”,对于君王而言,“义”即“王道”而非“霸道”。臣民要有臣民的“道义”,要忠心不二,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义”就是做人正确的标准和道理。代表作《孟子》《孟子》秉持了《论语》的“语录体”,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孟子》现存七篇,共二百八十六章,仅三万五千多字,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言行、活动,呈现出孟子游说诸侯、与其他流派思想的争锋以及孟子对弟子的言传身教等内容,主要集中反映了孟子的言论和思想,是研究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典籍。不论是孟子简短的言行,还是孟子政治活动的简要记叙,抑或孟子言语中对思想观点的阐述,都包含了丰富的意义,值得认真阅读。荀子荀子其人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曾到齐国游学,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子后来又到了楚国,楚国春申君任命他做兰陵县令。后来春申君死了,荀子的兰陵县令一职也就废掉了。荀子的学生出名人,战国末期两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出自荀子门下。但因韩非、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所以,荀子的学说主张也是有争议的。但荀子本人对诸子各家都有所吸收和批评的同时,最推崇的是孔子的思想,以儒家自居,所以,荀子一般被归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的学说

荀子见解非常独特,在儒家思想中可谓自成一说。正因为他继承孔子学说的同时又批判性地吸收了诸子各家的理论主张,所以,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自然观、道德观、历史观。荀子重视自然规律,反对鬼神天命说,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天道自然”“天行有常”的思想,这一点有取于道家的“天”“天道”“天命”的自然观成分,但荀子的着眼点没有停留在自然主义,而是重在“明于天人之分”,即天和人各有各自的规律和职责,从而凸显出荀子自己的“人道”学说,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天没有制服人的力量,人的力量可以制服天,人可以“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也就是人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可见,荀子的思想糅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从自然到人力环环相扣。

与孟子的主张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但荀子的深刻性体现在并非停留在消极地认识人的本性恶,而是从人的本性即自然生存欲求的角度,进而指出“化性起伪”的主张,即强调教化、重视礼法,强调通过道德教化逐渐去除人性中的“恶”,主张通过礼法赏罚制度(法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来维持社会秩序。虽然“性恶论”与孔孟主张不同,但人性本恶需要教化改变,通过教化让人向善,从而让社会有序,这个根本目的与孔子渴望恢复周礼、社会有序和孟子主张仁政爱民、社会有序是殊途同归的。这也可见出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另外,荀子也和孔子一样强调“正名”,只是荀子在此基础上发展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思想,强化伦理关系的同时又强调了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称谓和名实对应的原则。

荀子思想独特而所涉广泛,既有自然、人伦方面,也有政治、教育方面。此外,荀子还在经济方面主张强本节用,开源节流,这点与墨家思想有相通之处,也是对社会非常有益的主张。代表作《荀子》《荀子》是荀子所写的融通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各家学术思想的著作。《荀子》以严谨的结构、透彻的论述、生动的语言,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论语》《孟子》的语录体不同,《荀子》不是通过简单记录言行和对话用微言体现思想,而是针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进行较详尽的阐述,是趋于成熟的说理文。如有可能,可以读背一些《荀子》中的名篇,感受其思想主张的同时也感受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董仲舒董仲舒其人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郡(今河北广川)人,汉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因其深通儒家思想,有自己系统的学说主张,招生讲学中宣扬儒家经典,更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所以,董仲舒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

董仲舒出生在大地主家庭,从小深受家中丰富藏书熏染,聪颖好学、博闻强识,在诸子各家的学说中,董仲舒格外青睐儒家思想,30岁左右开始招收大量学生,倾心传授儒家经典,名声日重。董仲舒在汉景帝时被授以博士(秦汉时的博士是一种官职,负责掌管书籍、文典、史事,或因其学术技艺上有所精通而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到汉武帝即位时,董仲舒被推荐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针对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治理国家的政术、天人感应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尤其是详尽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和军权的关系,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重视,被任为江都国相。在江都,董仲舒受到易王刘非的尊重。董仲舒从天下一统的大局出发,规劝刘非行仁,在任易王相的六年内,始终着眼于汉代的千秋大业,主张儒家的“仁”。后来,他因奏章内容触怒汉武帝,险些招致杀身之祸,虽被赦免斩首,却被罢免了江都国相的官职,董仲舒便重新传道讲学。大约在十年后,董仲舒被推荐为胶西王刘端的国相,但四年后,董仲舒便以老病为由辞职回家,全身心投入到读书、著书中,直至病死家中,承载着伟大的思想走完了一生。董仲舒的学说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强调政治统治的统一,也强调思想的统一,认为这是长治久安的必要做法,也正因此,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儒家思想中,董仲舒也非常重视“仁”,但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从天人感应的角度来阐释,统治者需要行“仁”,认为如若不仁,天将降灾。所以,董仲舒强调的“仁”“德治”和孟子的“仁政”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孟子强调仁政得民心,董仲舒强调仁政得天佑,但本质一致,都希望统治者正确的做法赢得国泰民安。

董仲舒的著述很多,《春秋繁露》《天人三策》是其代表作品。朱熹朱熹其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少年便好学,十九岁进士及第后,曾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任地方官。为官期间,上书主战、反佛重儒、陈说任贤、主张修政,发粮赈灾、关心民生,尽心尽责。此外,朱熹一生都在著书、讲学。他建了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六年间潜心著述,又曾重修白鹿洞书院,建武夷精舍、漳州州学,修复岳麓书院等,晚年在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著书立说、传道讲学是朱熹生命中重要的内容,以至于晚年在“庆元党禁”中受到异己倾轧、被疾病困扰的情况下,他更加珍惜有限的生命来整理残篇,直至去世前一天仍在书稿前,成为朱熹一生浓墨重彩的收笔。朱熹死后,被追封官爵、追赠谥号,人虽逝,著作和思想永存。朱熹的学说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所谓“理学”,又称“道学”,是宋朝以后逐渐兴起的,也是宋朝以后的新儒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代表人物以程颐、程颢、朱熹为首,所以又称为“程朱理学”。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思想,又吸收了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朱熹认为,“理”为主为先,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事物的规律,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这一思想体系中的“理”就是“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总和的理。进而,朱熹认为理依气而生物,一气分二气,生物动静不息,动为阳,静为阴,事物变化无穷,运动和静止无限连续,即具有辩证色彩的“动静”论。朱熹从自然万物的理出发,又继承程颐的“格物穷理”思想,提出了“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的主张,对人世认识领域提出了“圣人”之道。但朱熹在继承张载的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基础上,从“气”与“理”的角度,形成人性二元论,进而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又难免显得狭隘苛刻。朱熹把“三纲五常”说成万古不变的“天理”,要求人们克制“私欲”以服从“天理”,这虽然在后来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发挥着作用,但毕竟是消极、不符合人性。尽管朱熹的思想主张中有些许瑕疵,但他对自然气理的认识,对人世道德的思考,对知行教育的倡导,对经典的注解整理,都可以让朱熹高大的形象镌刻在儒家名谱之上。

朱熹精心编纂的《四书集注》是后世学习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儒家的重要内容。所谓“四书”是《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只是,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单独拿出,与《论语》《孟子》一起编定并进行注解,称为《四书集注》。除此而外,朱熹整理和撰写的著述繁多,共有六百卷左右。如感兴趣,可以通过《宋史·朱熹传》进行了解。王阳明王阳明其人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因其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一般称他为阳明先生,所以,王守仁通常被称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从小志向不凡,不重科考中第而重读书成圣贤。十几岁就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学好兵法报效国家,十五岁就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反贼。十七岁听娄谅讲授“格物致知”之学后便致力于此,失败后对此有所怀疑。科考不顺,考中之后为官又不顺,但王阳明被贬来到贵州龙场,却在那里研究《大学》,慢慢开悟,又根据风俗开化当地人,深受爱戴。王阳明四十六岁受到兵部尚书王琼推荐,被提拔重用,继而他便运用各种兵术荡平攻向南康、赣州的反贼。这次平定江西成为后世传说的神话。接着,又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再造神话。王阳明日益被赏识,但他在五十四岁时辞官还乡讲学,五十五岁时又逢卢苏、王受造反,王阳明受诏担任两广总督巡抚,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但平定叛乱后,王阳明肺病加重,在回乡的途中病逝。王阳明的学说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作为儒学的一个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由王阳明发展而来。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的“心即是理”的思想,反对程朱的“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所以他提倡“致良知”,即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也就是说,“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这是对前人批判性的发展。而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明确提出“知行合一”。

王阳明著有《大学问》《传习录》等。儒家基本思想及其演变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生发提出若干关于为政和修身的思想。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强调“德治”“仁政”“内圣外王”,重视伦常、忠孝。1.“礼”“乐”与“伦常”

儒家思想中的“礼”就是指社会应有的道德秩序。在孔子看来,东周以来、春秋之后,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强调礼、乐、伦常,表面看是维护周礼,实则是希望君民各守其位,稳定社会秩序。强调“尊尊”“亲亲”“君君”“臣臣”等“伦常”关系,强调各种仪礼制度等,都是在通过“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让社会各阶层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稳定的认识和定位。所以,礼、乐、伦常看似有崇尚等级制度不平等的弊端,但实则是封建社会稳定社会的重要方式。2.“仁”与“仁政”

儒家思想中的“仁”就是爱人。“仁”的提出,主要不是对百姓的要求,而是对统治者的希望,希望君王能够怀仁而爱民,所以,也就成为了“仁政”思想,强调君王应该顺应民意,以德治国,以仁为政,通过内圣而达到外王,而非通过武力而达成霸业。所以,仁政的提出,看起来是服务于君王治国得天下的利益,实则是为了达到稳定社会、利于百姓的宏大理想。3.“义”与“忠孝”

在伦常的基础上,做符合道义的事,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有道义约束,对君王要忠心,对长辈要孝敬,对丈夫要顺从,对兄弟要尊重,对朋友要诚信,为官要清廉,等等。以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稳定的社会状态。4.“中庸”与“忠恕”“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观点,主张治学、为人、处事都要不偏不倚、合乎节制、中正中和、恰到好处,可以说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具体要求有德之人需要“三达德”(即智、仁、勇这三大品行),“五达道”(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朋友之间的关系),“行九经”(用中庸之道治理天下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修养自身、尊崇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才能达到“中庸”境界。其实,在为人处事方面,“中庸”之道即“忠恕”之道,简单地说,就是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人际关系达到和谐亲密,自身修养达到至诚至善。思想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提出“仁”这一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思想;主张“礼”,期望维护周礼,达到社会稳定。“仁”与“礼”的提出,奠定了先秦儒家的核心思想,也奠定了儒家正统的地位。

2.战国时期。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儒家经典毁于一旦,无形的儒家思想虽然不可消除,但儒家跌入谷底,仅存埋藏的微弱生命等待复苏。

4.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苏了儒家思想的同时,又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5.唐朝。随着佛教传入和道家思想的盛行,儒家思想的地位受到冲击,到唐朝中期,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促成了儒家思想的复兴。

6.宋元时期。主要的哲学思想是程朱理学。“程”是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朱”是南宋哲学家朱熹。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继承了二程思想,完善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7.明朝中期。一代大儒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8.明朝后期。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儒家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中国反对封建思想的先驱,也是促使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的人。

9.明末清初。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撼动了传统儒学的地位;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政治;王夫之批判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指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理相依”的唯物主义观点。儒家思想既是被打压,也是被发展完善。道家代表人物及其学说(老子/庄子/《淮南子》)老子老子其人

老子(约前571——前471),公认的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身世没有定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三种说法:其一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担任周室管理藏书的官职,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作有《老子》;其二老子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与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用来宣传道家思想;其三老子是太史儋,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老子的学说

老子的核心学说基本都体现在《老子》一书中,初次提出系统的宇宙观,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等,其中老子最重要的思想主张是道法自然。“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常用“一”“恒”等概念指代,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强调自然界万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道”是其基本法则。不仅如此,“道”也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老子所说的“自然”并非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即天然,所以又经常用“天”来代替。道家认为,不但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就是万物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运动变化,如果人为干预,就会破坏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即“道法自然”。代表作《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等,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思想产生的标志性著作,分“道”“德”两篇八十一章共五千言。《老子》是老子试图建立的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理论的载体。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即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道。“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法,如认为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一切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相互对立的事物间也会互相转化,即阴阳转化。《老子》明确“无为”与“有为”的关系,“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如果遵循“道”,“无为”会产生“有为”,但不遵循道,刻意“有为”,徒劳无益,可能还有害,因此要顺其自然。

所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将《老子》的主旨归结为“道法自然,无为自化”。庄子庄子其人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先祖宋戴公是宋国第十一代国君,可以说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出身高贵。但庄子无意进取仕途,虽然与梁惠王、齐宣王、楚威王等同时期,可以凭借才学谋得高位,但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而且时间不长。庄子游历多国,对各学派思想都有研究,学问渊博深厚,深受推崇,楚威王就曾派使者携厚礼相请,但庄子崇尚自由、主张无用之用,所以用寓言故事委婉地拒绝了楚威王的聘请。庄子看到战国诸侯混战的局面,越发厌恶仕途,辞官隐居,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庄子代表作品为《庄子》。庄子成为老子之后道家理论重要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的学说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与老子相同的是思想学说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肯定事物变化,强调对立转化,崇尚“道”,主张顺其自然,主张无为,思辨“无用”与“有用”的转化关系。

对老子的学说思想进一步明确或延伸的是在“道”的理解方面,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生于天地万物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本质上是虚无;价值观方面,提倡有用不如无用,大无用就是有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追求自由”,也就是放得下、不在乎的旷达处世观;政治方面,对老子的“无为”思想有所发展,不是提倡随波逐流或冷眼旁观的消极无为,也不是从个体出发的无为,而是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和工具机心的“无为而治”,强调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等,是非常智慧的治国大道;宇宙观和精神境界方面,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是绝对的“齐”,反对有所崇尚,反对差别和等级,认为“天”与“人”也是相平等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自然,而“人”代表人为,庄子主张顺从天道、反对人为,心灵不被外物拖累,从而与天地相通、天人合一,做到齐物忘我,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逍遥”的境界。代表作《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的道家代表作。原有五十二篇,现通行本为郭象本,仅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相对复杂,应当是庄子学派后学或者后来学者所写。《庄子》是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以寓言故事为主要的呈现形式,构成了饱含哲理的形象世界,体现出庄子尊重天性、清静无为、逍遥无恃、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追求自由等主张。道学大成之作《淮南子》《淮南子》的命名《淮南子》是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所以《淮南子》又名《刘安子》。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汉高祖的庶子,被封为淮南王,刘安作为长子承袭父爵,也称为淮南王,所以这部著作称为《淮南子》。刘安是皇室贵族中学术修养深厚之人,所带领编写的《淮南子》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道理宏大,所以这本书又名《淮南鸿烈》,“鸿”是广大之意,“烈”是光明之意。《淮南子》的内容《淮南子》原书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也就是现在的《淮南子》二十一篇。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墨、法和阴阳等家思想,但主要的思想宗旨属于道家,也是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学派是以黄帝为依托,发扬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汉初黄老之学将道家的“无为而治”由理论推向实践,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的代表作。《淮南子》继承并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思想。在宇宙观方面,《淮南子》认为“道”是物质的道,强调“物有道”,有明确的唯物主义色彩。在政治和价值观方面,明确了“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的主动行为,显得更积极。在黄老思想方面,《淮南子》意义重大,道家“老庄”“黄老”“杨朱”三派中,黄老派起于战国兴于汉,《淮南子》杂糅各家的特点恰恰与黄老派相似,《淮南子》强调虚无,主张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都与黄老思想一致。《淮南子》是战国到汉初黄老思想的代表作品,也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是道学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中有儒家学说的成分,如主张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等人道思想;《淮南子》中有法家学说的成分,如从历史进化论的角度强调改革变法,强调法令制度要符合大势所趋。《淮南子》中有兵家学说的成分,如《兵略》篇就专论军事,认为政治得失关乎战争胜负,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论述军事行动中的动与静,提出具体的统兵用兵要点。《淮南子》中有阴阳五行学说的成分,如论述五行属性生克关系以及万事万物与阴阳的对应关系,包括医学养生方面。

此外,《淮南子》中有一些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塞翁失马”等,也有其独特的意义。道家基本思想及其演变分派基本思想

道家以“道”与“自然”为核心,具体生发出道、无、无为、虚无、自然、天性等重要思想内容及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便是道法自然与无为。1.道法自然“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常用“一”“恒”等概念指代,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强调自然界万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道”是其基本法则。不仅如此,“道”也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自然”于道家而言所指并非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即天然,所以又经常用“天”来代替。道家认为,不但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就是万物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运动变化,如果人为干预,就会破坏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即“道法自然”,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在方法方”。2.尊重天性、主张无为“天性”是道家认为的物各有性,性各不同,即万物各有其本性,每种事物本性各不相同。所以主张应尊重万物天性,顺其自然,这样才合乎大道。“无为”作为道家最鲜明的特征,说法不一。总起来看有随波逐流、不加干预、冷眼旁观、顺其自然、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几种观点。通常人们认可的“无为”是从积极的角度理解为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等意思。

道家崇尚尊重万物天性,顺其自然,不去人为干预,让万事万物按其天性自为并彼此相互作用,自然而然形成理想的状态和秩序。思想演变与分派1.思想演变(1)道家的起源与黄帝、伊尹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也可能与殷商文化紧密相关。(2)春秋时期,道家作为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之一明确出现,春秋末年,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标志,道家思想系统地形成了,道家也叫道德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主要思想即“道”“自然”,地位与儒家并肩。(3)战国时期道家兴盛,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明确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等。道家于战国时期形成了老庄、黄老、杨朱三派,尤其是黄老道家思想成了重要的治国思想,也成为道教重要的理论依据。(4)秦汉时期或崇尚法家或推行儒家,道家则除了文景盛世之外整体处于被打压状态。(5)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魏晋玄学,让以老庄为主的道家思想复活。之后,道家思想不断明行潜藏地影响着其他思想流派,影响着中国和世界的思想文化。2.道家三派(1)老庄派: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无为为本、与自然为伍、拜天地为师、尊天性为上,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成为历代文人隐士远离世俗皈依自然的精神归宿。(2)黄老派: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安邦治世的良方,往往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3)杨朱派: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加以继承。其他重要学说及其代表作(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法家法家学说

总体而言,法家不期望通过文化教育改变人民,而是通过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权术与威势,统治臣民。

主张“不法古,不循今”:认为历史向前发展,一切法律制度都应随之发展,不可复古倒退和因循守旧。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反对礼制:反对儒家的“礼”。认为土地私有和按功劳才干授予官职是公平且正确的,而按照传统礼法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不公平且落后的。

认为人性“好利恶害”:认为人有“好利恶害”或“就利避害”的本性,进而主张要“严刑重罚”,借助人恶害避害的本性,使百姓的行为导向君主的期望。

重视“法”“术”“势”:法指的是健全法制,明确法令制度;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有巩固的权力和地位;术指的是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具体策略和手段。

强调法律作用:“定分止争”,即明确物的所有权;“兴功惧暴”,即通过奖赏鼓励人们立战功,通过刑罚使不法之徒感到恐惧。

明确治国之道:先立法,“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让百姓明白何为应做与不应做;后执法,须君主明察百姓行为,借助君主的势,进行赏罚,“用人不得为非”。

循名而责实:君王驾驭臣子的权术。君王把某项名义的职务授予相应官吏后,无需指导工作,只需按照法律明确的规定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进而论定赏罚。代表作《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王族韩非子的著作。这本书现存五十篇,约十余万字,重点宣扬了韩非子“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家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成为法家思想集大成的作品,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思想理论的武器,也为后来封建统治者施行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理论的依据。

书中议论说理透彻犀利、切中要害,每篇所谈内容大多可以通过篇名大致把握,重点篇目:《爱臣》阐述过分宠爱臣下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明君的“蓄臣”之道;《主道》中所讲的“道”,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治臣之“术”;《有度》就是谈要有法度而且要一视同仁、法不阿贵;《二柄》就是刑杀与庆赏两种权力,是提供给统治者控制臣下的术;《扬权》更明显强调君主独一无二的绝对权威是治国治民的政治原则;《八奸》讲了对君主权威构成威胁的政治手段与阴谋,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十过》总结君主常犯的十种过失,要统治者引以为鉴;《奸劫弑臣》更是描绘各种奸邪之臣,体现君臣严重对立的思想;《亡征》分析了国家和国君灭亡之情况多达47条,强调统治者要巩固个人权力地位;《三守》相当于教统治者深藏不露、不信任臣子;《备内》提醒人主防备家庭内部之人,如后妃、太子等;《南面》讨论君王备臣、制臣、治臣之术;《守道》强调君王把守权力的方法不离赏罚二字;《定法》表明法术二者不可或缺;《诡使》重农轻商,主张愚民;《五蠹》指出要铲除国家中的五类人。

书中有大量生动且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墨家墨家学说

墨家的功绩有人文思想方面,也有军事、工程、几何、力学、光学等科学技术方面。其中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十点: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兼爱:完全的博爱,不分亲疏远近与高低贵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国与国之间的攻伐,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选贤而立,由下至上达成一致,上下一心为民谋益,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所以应该行义兴利。

明鬼:对未知心怀敬畏,辨明鬼神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也指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反对命定思想,强调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礼乐束缚,废除繁琐的音乐活动,批判奢靡享受,节省财物与精力。

节用:勤俭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浪费。

节葬: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不把财富和精力浪费在已故之人身上。墨家与儒家思想的异同

墨家与儒家相比,二者都宣扬“仁政”,二者都强调“义”,二者都是积极入世的,二者都是“显学”。但墨家和儒家又有所不同:

儒家倡导的“仁”是强调宗法仪礼,人有差别、爱有差等;墨家倡导的“仁”是理想化的博爱,即“兼相爱”。

儒家认为“义”“利”相对,崇“义”贬“利”;墨家强调“义”“利”统一。原因是对“利”的对象理解不同,儒家谈的“利”是对自己有好处,所以要贬抑;墨家谈“利”是对他人有好处,所以义利合一为对他人有好处。

儒家主张“天命”,命定思想强化了统治者的地位;墨家主张“非命”或“人命”,强调人的命运不由天,而由自己来决定。

儒家“敬鬼神而远之”;墨家相信鬼神存在,并借助对鬼神的敬畏来劝导人们为善。

儒家重视礼乐、丧葬及其体现的尊卑秩序;墨家相反,强调节省物财人力。

儒家强调“正名”,重“名”轻“实”;墨家重“实”轻“名”,强调实际行为。

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其实同样是伟大和美丽。代表作《墨子》《墨子》一书,有人认为由战国时期创立墨家学派的墨子自著和墨子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但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的。《墨子》是墨翟言论和墨家思想的总集性著作,也是研究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墨家的重要经典。原有七十一篇,佚失了十八篇,现存五十三篇,其中八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大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释墨子兼爱、非攻、天志、明鬼、非乐、节葬、节用等重要思想,主要反映了墨家前期的思想,比较容易把握墨子思想且非常重要的篇目有《亲士》《七患》《辞过》《三辩》《尚贤》《尚同》《兼爱》《非攻》《非命》《贵义》等;另一部分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科学技术的内容,反映了墨家后期的思想,主要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可以说《墨子》所承载的哲学是中国古代劳动者的哲学。不仅思想价值高,文学性也很高,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看似朴质无华,但语言思维流畅如水。兵家兵家学说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萌发很早,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不断爆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被称为兵家。兵家名人有商末西周的姜尚,春秋时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的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的张良、韩信等。兵家典籍有《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体现着兵家的学说思想。兵家思想主军事,也关乎政治,以利为核心,强调怎样得到胜算,充分体现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兵家思想根据兵家四派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兵权谋:权谋即战略战术,专论用兵的方法技巧。从“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可以看出,权谋含义范围很广,可以说凡是关乎军事指挥的策略、方针、方法、规律,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战术,都可以纳入权谋范畴。

兵阴阳:阴阳本是黄老之学、阴阳家的常用词语,但兵家的阴阳之学其实就是与军事相关的地理、天气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就是兵家讲究的“天时”“地利”。

兵形势:兵家的形势之说,古今有所不同,古代兵家形势之说与战术有一定交叉,“形”强调军事力量,“势”强调军事力量的发挥,“形势”共同强调要拥有军事实力从而在战前就有对敌优势,强调要精心运筹谋略从而形成最佳的战场布势,强调临阵审时度势从而充分形成对敌人的威势。

兵技巧:兵家的技巧并非指具体战术,而是针对士兵和器物的有效做法,包括挑选士兵、训练士兵、日常管理、装备研究、武器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兵技巧属于操作层面的,是军事学说中最具体最容易学习和实践落实的内容。

比较有代表性的兵家词句有:以战逼和、神出鬼没、兵不厌诈、知己知彼、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一鼓作气、不战而屈人之兵、调虎离山、以逸待劳、远交近攻、反间计、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代表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春秋时孙武所著,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堪称中国最杰出的兵书,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等。

这本兵书六千字左右,共十三篇,每篇内容都极其精深,虽然通过篇名大致可以把握其中所谈内容,但具体文字要深刻得多。《始计篇》强调了兵家的重要;《作战篇》强调要有充分准备且兵贵神速;《谋攻篇》中谈到了许多重要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种手段交相运用,把握兵机,知己知彼等;《军形篇》先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才能最好地保存自己。既要懂得进攻,也要善于防守,以获得全胜。强调军事预测;《兵势篇》强调以奇制胜,也强调顺势而为以及主动造势;《虚实篇》指出兵无常势、因敌变化,提出攻其所必救;《军争篇》提出以迂为直,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穷寇勿追等;《九变篇》强调对将帅的利用和通晓各种机变;《行军篇》强调利用地形和兵贵精、不贵多;《地形篇》强调利用地形和搜集情报;《九地篇》指出各种复杂地形并提出运用方法和应敌方法;《火攻篇》指出五种火攻的条件和运用,也明确兵家主张非利勿动;《用间篇》强调掌握敌情的重要和五种间的运用。

可见,《孙子兵法》注重了解情况,注重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注重掌握战争客观规律,体现出鲜明的辩证思想。纵横家纵横家学说“纵横”是鬼谷子在《鬼谷子》中最初提出的术语,《飞箝》篇中首次提出,意思是垂直与水平,《忤合》篇中再提到它意思与“进退”相似,即能否随意地与君主合而共事或离而结怨。后来,“纵横”多指苏秦和张仪等纵横家主张的“合纵”“连横”学说。

战国七雄确立初期,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国靠西,而山东六国靠东,正好是一条直线与之划开。“合纵”主张六国结盟,对抗秦国。“连横”主张秦与六国之中的诸侯国联合,使六国相互猜忌,无法结盟。又因秦国强大而其他六国相对弱小,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成为“合众”即“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思。而秦国与六国分别结盟的外交策略成为“连横”,是“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的意思。

纵横家思想强调审时势、知大局,对天下格局了若指掌,还要利用诸侯国们的软肋反掣各国,他们不论是进行游说还是出谋划策,都能以审时度势分析清楚当下的形势为前提。“合纵”“连横”不同的主张推销决定了纵横思想重揣摩、重机辩的特点,要能机智地洞察人心,机智地作出反应。纵横家思想注重谋略决断,遵循规律,相时而动,不论是个人的进取或退隐,还是国家的结盟或观望,甚至是作战的进攻或收兵,都如此。纵横家思想还是务实的思想,强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重视实利,以取得成功为目标,纵横家本身也都是有热切个人追求的人,渴望通过依附统治者来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其中文章非一人写成,大多是战国时代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由西汉时期刘向整理编定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也就是说它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战国策》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大约240年间的历史,包括东周1卷、西周1卷、秦5卷、齐6卷、楚4卷、赵4卷、魏4卷、韩3卷、燕3卷、宋卫合为1卷、中山1卷,分12策,33卷,共497篇。全书没有系统严谨的体例,篇与篇之间彼此独立,但每篇大都以记述策士即类似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游说活动为主,反映东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政治、外交的情况,虽然其中有些更像故事而非历史的内容不太可信,但仍是研究战国的重要史料,也是了解纵横家及纵横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战国策》思想价值很高,其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但主体体现的是纵横家思想,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可以说它是一部游说辞的总集和策士游说的实战演习手册。书中涉及到的纵横家人物有最重要的苏秦、张仪,也有足智多谋的陈轸、公孙衍,还有苏秦族弟苏代等。当然也有勇士荆轲、将军甘茂、政治家周公旦,但书中浓墨重彩刻画的还是纵横家人物,刻画出他们智谋精细、论说雄辩、文辞精妙的特点。所以,《战国策》文学性很强,善于阐述事理,善于刻画人物,又运用大量的寓言、譬喻、反讽、成语等,妙语连珠、生动有趣。又因其中大量策士的游说,雄辩、尖锐、生动、幽默,形成了《战国策》独特的语言风格。书中有《苏秦以连横说秦》《冯谖客孟尝君》《赵且伐燕》《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许多名篇。官职典制(官职制度/皇室官职/中央官职/地方官职/武官官职)

古人设官而治,官职典制主要指的是国家机构及其官员的设置、职掌、品秩和沿革等,官职典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社会发展、王朝兴衰。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作用的重要人物,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与官职典制都有过关联。一些历史事件,离开了官职典制也难以理解,可以说官职典制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我国历史悠久,在官职典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说从夏代开始,就有了官职的设置,至少从商代起,就有了确切的官职的记载。我国古代官职的置废沿革、职掌变易比较复杂,不仅历代有因有革,就是一朝之中也常有变化。为便于大家掌握,主要从官职制度、皇室官职、中央官职、地方官职和武官官职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官职制度禅让

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为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传说尧年老,咨询部落酋长会议的意见,推举舜作继位人。舜经受了各种考验,摄位行政。等尧去世后,舜正式即位。舜也同样用这种方法选举禹作继位人。禹即位后也先后找皋陶、伯益作继位人。这种选举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作禅让。后世权臣篡夺帝位也往往冠以禅让之名,如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后汉书·逸民列传》:“古者隐逸,其风尚矣。颍阳洗耳,耻闻禅让。”兄终弟及

亦作“兄死弟及”。兄长死了,弟弟接替,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商代王位的继承,传弟和传子两法并用。传弟多按年龄长幼继承,即所谓“兄终弟及”。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了“兄终弟及”制度,而行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时宋、鲁等国仍有兄终弟及的例子,宋代宋太宗、宋徽宗也均为兄终弟及之例。《汉书·武五子传》:“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

亦称“宗祧继承制”。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嫡长子继承制主要适用于王位与皇位的传承及宗法制度下贵族爵位的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商代初期,实行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并行的制度,中期开始逐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因为商朝时已有妻妾之分、嫡庶之别。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双轨并行的制度无法明确规定王位继承人,因此王室中经常发生为争夺王位而骨肉相残之事。为避免王位之争,统治者总结了以往经验,首先确立了嫡子继承制,即“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其次为避免嫡子间的内讧与纷争,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分封制

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商周时期,普遍推行这种制度。商代分封诸侯的名称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了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的后裔,在所征服地区实行大分封,即把周天子的兄弟叔侄以及某些有战功的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一个地区。这种“封邦建国”的做法,其目的是“以藩屏周”。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役、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大国均以食邑分封功臣和贵族子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有“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封爵有“诸侯王”和“列侯”两等。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封国名存实亡。此后历代王朝虽也还有不同程度的分封,但性质与西周时期已不尽相同。五等爵

古代的一种爵位等级,始于周代。《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爵为第一等,亦为诸侯国君之通称,侯爵为第二等,伯爵为第三等,子爵为第四等,男爵为第五等。此后各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直到清代仍沿用。如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曾因战功被封为“新建伯”,晚清重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