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食光解乡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1 22:12:01

点击下载

作者:巴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梅山食光解乡愁

梅山食光解乡愁试读:

作者的话

这是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本书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用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是我个人的最美食光。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

圳上镇地处湖南省娄底市西端,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东南脚下,与安化县洞市、乐安两地毗邻,面积264平方公里。全镇设71个村,6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万余人,系蚩尤故里,曾是蚩尤活动的核心区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生长于斯。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善良,朴实勤劳,尚德崇勇。

圳上镇也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直到现在还保留得非常完整,未受到外界的侵扰。我虽身居城市二十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和时光,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78篇,近40余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只在《梅山食光解乡愁》里谈品味和口福,还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序守望乡味王稼句

巴陵先生《梅山食光解乡愁》即将付梓,嘱我写篇小序,竟然又给拖宕了,本来答应年前交稿,想不到枝上的梅花,已快要在潇潇雨声里凋落了,再往后延迟,实在有点不好意思。这样的事,似乎经常在发生,主客都很为难,他既不好穷追不舍地催促,我也很难说出敷衍的话来,确乎有点尴尬。其实,巴陵是不必在乎这篇小序的,即使书已印出来了,拙作成了无书的序,也不要紧,还可以给这本书鼓吹鼓吹。

前些时候,我去上海,在博雅讲坛谈饮食,提到晚近以来的“美食家”。关于这个头衔,需要作点注释。无论市楼庖人,村店伙夫,还是家中厨娘灶婢,虽然会烧会吃,口知味知,一般不会被称为“美食家”,像李笠翁、袁简斋,何曾下得厨房,却被追授了这顶桂冠,因为他们除会吃懂吃外,写出了《闲情偶寄》《随园食单》。更有甚者,像陆文夫先生,既不善烹调,更不讲究品味,只是写了小说《美食家》,借着吃的事,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当然有好些关于吃的经验和想象,就堂而皇之成为“美食家”了,虽然这并不是小说的初衷,但“美食家”这个词的风行,却是从他开始的。依我看来,所谓“美食家”应该称为“美食写家”才是。

文人好事,其中就有饮食一项。久远的事,毋庸多说,及至民国年间,谈吃的文章,不知多少,即使是偶然落笔的,闲闲写来,也会让读者欣喜、向慕、缅想、喟叹,虽都是回忆的瞬间,纸上的美味,却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真实存在。众所周知,曾几何时,吃也有限,更忌讳谈吃,不管是青菜、萝卜、红烧肉,还是野菜、树皮、观音土,虽都是吃的题目,但哪有人会去做它的起承转合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此固然矣,至少对我来说,那是一段灰暗、清冷的记忆。近三十年多来,社会嬗变,饮食生活与时俱进,灯红酒绿,肥吃海喝,以至于佳馔满前,食不知味者多矣。与酒楼饭庄同一系统的茶馆茶楼,也举目皆是,还弄出种种名堂来,拿捧花生《画舫馀谭》中的话来说,“岂肥肠满脑者,餍饫既深,亦思乞灵于七椀耶”?这样的繁荣景象,历史上大概未曾有过。“美食家”则更得天时地利人和,不管吃多的吃少的,知味的不知味的,都在大显身手。人间万象,哪能少了吃喝呢,“美食家”多多,自然是好事。

在我看来,“美食家”大都各有胜业,写点吃喝文字,只是生活琐碎的记录,或是借题发挥,说些自己的想法。我读过的这类文章并不多,像周作人、梁实秋、叶灵凤、车辐、唐鲁孙、王世襄、汪曾祺、邓云乡、赵珩等先生,都是知味老饕,或更是有厨下经验,有满腹掌故,当然下笔确是了得,各擅佳妙之胜,就让我既得以欣赏,又得以解馋。也有几位先生,就有点“专业”了,真正是以“美食家”头衔来影响读者,如果说,蔡澜是“旅食派”,沈宏非是“新感觉派”,那么巴陵则属于“乡土派”。蔡、沈两位沉究既久,受众广泛,故都兼着“广告派”。惟巴陵有点例外,著述既多,笔致亦好,所取题材,也称得上“僻壤绝域,莫不广被”,写过《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遍地炊烟》《妈妈的味道》《最好的食光》等,但我乃将他归入“乡土派”,那是由于他那深入骨子里去的乡情,无时不在透露出来,正如戴复古《秋夜旅中》所云:“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这就与蔡、沈两位不同了,巴陵既少海洋性饮食文化的熏陶,内陆封闭的饮食风尚,往往只是更其深入,很难影响广土众民,如果再拳拳桑梓,又如何能赶上这个潮头。

我欣赏巴陵的,恰恰就是他那守望着的乡情。乡情是与生俱来的,饮食则是乡情最直接的联系,这个道理大概不必多说。如果长期生活在家乡,口味固然久沿成习;离乡背井,梦中也会再尝家乡的美味;年岁大了,更会忆念童年的吃食。就以知堂老人来说,他谈莲藕,谈荸荠,谈野菜,谈腌菜,谈炙糕,无不是故乡的味道,更多是童年的记忆。如《儿童杂事诗》咏夏日食物曰:“早市离家二里遥,携篮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夕阳在树时加酉,泼水庭前作晚凉。板桌移来先吃饭,中间虾壳笋头汤。”巴陵年纪还轻,自然不会写得这样冲淡深粹,但故乡情结,总归是差不多的。

巴陵是湖南新化人,十九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大梅山腹地的圳上镇上,这本《梅山食光解乡愁》就是一本记忆家乡饮食的散篇结集。他在前言里介绍了那里的人文地理,因为这是饮食文化形成的重要背景。他认为当地的饮食,受中原流民影响,乃是中原饮食与土著饮食结合而形成的,包括食材、烹饪、风味、习俗诸多方面。由于山水阻隔,时至今日,那里仍是具有独特饮食风尚的“孤岛”。他将全书分成“梅山名肴”“食在菁华”“怀旧之美”、“茶酒合欢”四辑,共有七十八题,内容已作了明白的提示。相信读者可以通过他的写,更多地了解大梅山深处的风土人情、服食居处,还有社会变迁,以及人的生存状态。

我是喜欢读巴陵文章的,当然不在吃食的滋味如何,更不在它们的烹饪手段。钟叔河先生在《知堂谈吃·编者序言》中说:“鄙人非美食家,从不看《名菜大全》《××食谱》,却喜读会写文章的人偶尔谈吃的文章,盖愚意亦只在从杯匕之间窥见一点前辈文人的风度和气质,而糟鱼与茵陈酒的味道实在还在其次。”于巴陵来说,取法乎上,总是应该的,再说这一本亦绝非纯粹是吃的渊薮,我不想枚举书中记述的一道道佳味,还是让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领略吧。自序味道在最美的食光里觉醒

山抹微云,新化紫鹊界梯田迷人、深邃。那山、那水,孕育着梅山独有的美食;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那百年的古街、那悠久的老店,那里形成了特色的人文地理;

那纯朴的居民,那里的风俗民情,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

我们谈到吃或者味道的时候,往往众说纷纭;国际通用说法是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奶奶的味道,那甜美的记忆在脑海里萌发,记忆深刻,我却把这个时段命名为最美的食光。

我们生活在城市,真正的美味极其匮乏,多少味道都在记忆里发现和寻觅,多少味道都留下外婆、奶奶、妈妈劳作的影子和她们辛勤的手艺,带上亲情的烙印。她们用艰苦的劳动制造了我们可口的美食,满足我们儿时的喜好,填饱了我们儿时的胃,并留下最美的食光。我们也渐渐长大,离开家乡,漂泊在异地他乡谋食为生,那家的味道和家乡的味道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尘封了这段最美的食光。

我在十九岁以前生活在大梅山腹地的一个古镇——新化县圳上镇,那里古代只有一条驿道经过,我们方氏家族在唐代就已经迁居于此,后来因茶叶的发展以及黑茶业的昌盛,逐渐发展成为湖南的茶叶重镇。它的饮食在茶叶业的繁荣昌盛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保留了古代遗风,也是先秦中原饮食南流的最后一站。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

大梅山居民叫莫徭,老瑶民一直不服王法,大梅山也是无人统治的王化之外地,直到宋神宗采用怀柔政策,大梅山才接受皇权的领导,成为中土政权领导的一部分。大梅山数千年的历史,除了地道的土著人之外,都是来自中原的流民。中原流民多为得罪权贵或交不起赋税的人,遭到权贵的追杀和朝廷的流放,不得不到梅山避难,在险恶中讨生活。中原流民带来了中原的饮食习惯和中原文化,传播到大梅山,教化山民。

大梅山原有的南方野蛮饮食习惯,在梅山这片广阔的天地上根深蒂固,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在遭受到中原饮食文化和海岛饮食文化的侵蚀后,也没有改变,还在坚持自己的道路,并吞并了中原饮食文化和海岛饮食文化,成为其一部分。

晚清的西学东渐、民国的军阀混战、解放后的改革开放波及全国各地,唯独没有波及这个古老的小镇——圳上。它地处梅山腹地,远离资江,山隘阻隔,形成陆地中的孤岛,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还保留了传统古老的南蛮饮食习惯,一直没有被改变,更没有被现代新派菜系和西洋饮食习惯所渗入,还是古老中原饮食和南蛮饮食的遗留地。

我在这个小镇上生活了十九年,受这种饮食习惯的浸染,可以说是深入骨子,即使我十九岁之后南下广东和后来在长沙求学定居十余年,或者我漫游华夏大地,到过西北、西南、华北、华东等地二十余省(市、区),深入我骨髓的饮食习惯和味道感觉都没有改变。

在大梅山这片土地上,从你出生的第一天开始,父母就要练习你对食物味道的感觉,在喂你食物的同时,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会告诉你现在吃的食物的味道如何如何,酸甜苦辣咸、软硬脆焦爽、肥油甘瘦柴等,这种从幼小开始的饮食培育和训练,不亚于英国对绅士的训练。从大梅山走出来的人们,他们从小就开始的品味与尝试,给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了先天的品味条件,一个个都成了吃货和食客。

我从小就秉承了大梅山人们的天赋,善于吃喝和尝试,成为家里公认的吃货。长大以后,带着自己的嘴巴,一路吃来,从没停歇。这种三十多年的游历与行走,足够有“走万里路,吃万道菜”的气概。

从2003年开始,我把到全国各地吃到的部分美食写成美食随笔,提供给各大报刊编辑发表,受到他们的欢迎,在数十家报刊开设旅游美食专栏,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好评和喜爱。近七八年,我把这些美食散文进行整理和编辑,出版了《一本书吃遍中国》《尝遍大中国》《尝遍大中国(二)》《食全酒美》《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遍地炊烟》《妈妈的味道》《美食藏民间》《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最好的食光》等十余部美食随笔集。蓦然回首,我却发觉这些美食随笔都是一路的品味和尝试,虽然有些稿件涉及味道的记忆,却没有足够深入挖掘,离饮食文化本身还有一段距离。

从2013年开始,我着手深入挖掘和撰写圳上镇的乡土美食随笔,并出版了《妈妈的味道》,我这一举措并不是为圳上镇的饮食书碑立传,而是为了保留这些传统的南蛮美食习惯和风俗。我现在趁还有些记忆把它们记录下来,好留给以后的研究者考察。

我熟悉的圳上镇的饮食有四五百道之多,还有很多菜肴我没有记忆了,也许母亲在家里没有做过或者我没有吃过。我只好把我现在非常熟悉,记忆深刻,又由母亲制作的菜肴全部记录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已经写完了两部书稿,分别取名《妈妈的味道》《梅山食光解乡愁》。书稿的每篇文章都涉及风俗民情、人文掌故、烹饪方法、味道味觉等。

我把这些熟悉的菜肴进行了整理,已经记录在案的有两百多道菜肴。我准备继续写下去,直到把我的记录资料写完。我的这份劳作,算是对母亲的回报,更是给梅山以及天下母亲的安慰,也是给梅山以及天下外婆、奶奶的祭奠,感谢她们的奉献和辛劳。

大梅山农村女人的生活中,厨房占据了她们一生的重要部分。女人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把她们定位为操持家务者,从小就训练她们做女人必须知道的工作,这些基础性训练,少不了厨房的事情,包括炒菜和操持家务等。很多女孩在十几岁就做得了一手好饭菜,成为家庭的主厨。她们掌握家庭的厨房,很多时候还要受爷爷奶奶、父母和姐弟们的左右和点评,考虑他们的喜好和习惯,也要受食材的限制。

梅山女人结婚之后,不仅是主厨,还掌握了厨房的行政大权。家里的食材也受她的节制和使用,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主厨。她把在娘家学会的那套厨艺充分展现出来。女人结婚之后,毕竟不是一个人过日子,而是与自己的男人一起过日子,在饮食上要充分考虑男人的习惯,必要时还要向婆婆、公公请教几招,把婆婆、公公的拿手好菜学到手,这样的家庭,集中了两个家庭的好菜,也就是三个女人(母亲、婆婆、媳妇)的拿手菜汇聚于一身,这种妈妈的菜肴是三个女人的菜肴和手艺的集中表现。

新婚夫妇生下孩子,他们的小孩吃着母亲的菜肴,其实是吃到奶奶、外婆和母亲的菜肴,虽然有不少菜肴的改良和深加工,好的味道还是会继续,新的方法也会诞生。小孩无论是去外婆家还是奶奶家生活,都不会觉得外婆和奶奶的菜肴不好吃,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也让孩子度过一个最美的食光。

现在的家庭,很多女人已经不会做菜了。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会做菜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菜肴都是一家人的主要家庭食谱。所以,这种综合性食谱和选择性遗传,都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传承。其实,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食谱和菜单,它们在秘密地流传,在选择性传承和改良,成就了妈妈的味道。这种妈妈的味道,成了世界的美味和人类共同的记忆,及最美的食光。第一辑梅山名肴梅山雷打鸭缘起蚩尤时代

灰黄色米糊粑粑上桌,嫩鸭香飘溢。

湖南菜被称为美食湘军,是因为湖南的饮食特色。在美食湘军里,还有一支精锐,那就是新化美食。

新化地小,美食却不可轻视。虽属梅山蛮地,偏远闭塞,古梅山韵味的美食却吸引远方来客。我走南闯北,穿省过市,吃了很多地方,却惦记着新化的美食。

我生于新化,却长在一片方圆不足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是新化的边缘偏地,没有多少新化特色,却沾染了一些外县气息。在新化生活十八年,谈不上吃过几样特色新化菜。真正理解新化的梅山菜,是我离开新化,从一些好吃的老乡之口所获。

新化人喜欢吃麻辣,而麻辣不像四川菜,花椒特别多。梅山麻辣在于辣,辣得食客心窝子痛,口腔长泡,一滴滴的辣椒红油,可以让人感觉温暖,冒汗。吃米粉,新化人也要用泡麻辣豆腐的辣椒水做汤,吃起来又香又辣又鲜,真是过瘾。到饭店吃饭,就是吃非常清淡的菜,也是辣味十足,如果说你吃辣椒的,那么青辣椒、红辣椒、白辣椒一起上。

新化,乃蚩尤故里,流传着很多有关蚩尤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里,有着许多稀奇古怪的菜名和菜式,随着故事的流传,菜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我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却知道几十种与蚩尤有关的菜,最有名的也是最有特色的菜是雷打鸭。现在在新化只有一家叫蚩尤生活馆的店还在做,做得比较精致。

新化人喜欢吃两样东西:辣椒和米粉肉。这与他们的生活有关,新化一个小小的县,不仅有资江,还有一十八条江河,人们常年生活在溪水边,被寒冷逼迫。新化也是个山区,山峰密集,种做都得翻山越岭,消耗的体力多。辣椒可以生暖,也很下饭,加上山里人的闷性和坚韧,辣椒是最好的调剂物。辣椒代表他们的个性,与暴躁的性格和好斗连在一起。新化人习武练拳,有着结实的肌肉,一句话不合就拳脚相加,拿身体和力量征服别人。

米粉肉是新化人家里的坛中之宝,四季常有。米粉肉可以补充新化劳动人们的体力和精神。在这个穷山沟里,一斤一两都得靠体力拉动,一天不食肉是不行的,而天天吃肉又太油腻,容易吃坏胃口,流出的油腻的汗液也会浆坏衣服。米粉肉藏在坛子里便于保存,吃时蒸熟即可,方便容易。

雷打鸭结合了辣椒与米粉肉的优点,做出了它的特色和味道。雷打鸭按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米粉鸭。米粉鸭非现做,做时需精加工。

炒熟的米磨成粉,把鸭肉砍碎成细末,拌均匀,在坛子里腌一段时间,让其成味、成色。食客吃时,先炒熟,后加水,和成灰黄色米粉糊糊,煎去水分,颜色也亮丽,看上非常有食欲。

灰黄色米糊粑粑上桌,嫩鸭香飘溢。夹起来吃,才感觉到米粉糊带着一点微酸,又有糯性和软韧。糊糊里有辣椒,是砍碎的白辣椒,还浮了炒时下的红辣椒末。嚼时感觉不到肉泥,只是满口肉香及一些细小的鸭肉骨头,用牙齿慢慢地琢磨,可以很好地玩味。裹着鸭肉的米粉香与微酸调和了鸭肉骚味,更加体现了肉的细嫩和裹着的油韵味,也饱和了米粉的干燥和滑爽,增加了吃的口味和软韧。

我不理解雷打鸭之名,猜想它与雷公有关。

朋友却告诉我,雷打鸭是被雷公打碎时的形状,缘由要从蚩尤时代说起。蚩尤从中原退守梅山,在梅山的河网与森林里作战,阴雨绵绵、雷电交加。一次失败后,遇上大雨,雷电击中河边的野鸭,鸭毛烧光,肉打得粉碎,吃时味道甜美。蚩尤的部下按此方法做出了雷打鸭,山野村户一直保留了这种做法。新化三合汤原名“霸王汤”

正宗新化三合汤,咸酸辣的香味交织,回味悠长。

古梅山有很多特殊饮食及饮食习惯,一直影响着山民的生活。在菜里,梅山新化以一碗三合汤闻名湖湘。三合汤是道简单的菜,只有原料要求复杂点,并且历史文化比较深厚。

新化,只是一个三四平方公里的县城,中间夹着资江。小小的县城里,饭店、宾馆林立,特色餐馆插满街巷,菜式多样,品类齐全,地方味浓烈。三合汤,这是茹毛饮血的进化产品,是一道人人皆吃,人人喜欢的美食。

新化地处雪峰山尾端,江南丘陵起点,河网交错、山林密布,属于喀斯特地形,构造了山与水融合的特殊山区地貌。流经新化的资水和蔓延的小河溪流,给水牛生存提供了条件。傍晚时分,河滩上大腹便便的水牛悠闲地漫步,书写黄昏牧歌的童话。黄牛在山腰陡峭的坡地上行走,翻山越岭寻找山阳山阴的嫩草。山峰中洞穴众多,小股溪流汩汩不绝。岩石里流出的溪水细甜甘润,泡茶甘甜回味,做豆腐细嫩肥美,也是三合汤的原水。

生活在梅山的农民,唯一能够给他们解决劳作辛苦的是耕牛。牛是他们忠实的伙伴,也是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在新化,牛被农民崇拜,也被农民疼爱,当作宝贝般珍藏。梅山人茹毛饮血,又爱吃牛肉牛血,牛肉成了最珍贵的待客佳肴。杀牛是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家人会不舍,同情牛的遭遇,屠夫把牛赶到河滩上,主人远远躲着。牛是有情的动物,当屠夫举起刀时,牛跪下前脚,两眼流泪,乞求放它一条生路。

正宗新化三合汤,咸酸辣的香味交织,回味悠长。原料要求严格,黄牛的血和百叶、水牛肉、资江畔井水,缺一不可。在新化境外,冷水江、涟源、隆回、新邵等地,即大新化,也做三合汤,名号还是新化三合汤,却把牛血、牛百叶、牛肉统一成水牛或黄牛,水不讲究,味道相差甚远。三合汤的牛血要新鲜的,制作上也有些讲究,杀牛时用清水调盐接血,血凝固后划成块,开水煮熟,冷水浸泡,做汤时冷水洗净切成两指宽、寸余长、三毫米厚,吃起来生脆柔软有弹性。新化黄牛血,久煮不烂不碎,筷子夹上去可以上下摇晃不断,极富弹性,咬在嘴里,又软又脆又爽口。牛百叶用毛肚,即黑百叶,新化人有吃黑不吃白的习惯,切成一厘米宽或者更细的长条,煮后清脆微甜,脆响连连,在辣霍霍的情况下吃,越咬越来味,越吃越甘甜,甜美与甘汁一起漫出,浸入口腔,满口生津。水牛肉非常嫩,牛肉按纹理横切,切成薄片或细条,小块牛肉嚼在嘴里,绵软又有柔韧性。辣椒汁泡进疏松牛肉里,味道异常鲜美甜润。三合汤里还需加点酸菜(新化剁椒)或新化米醋,调出微酸,开胃提味。

新化三合汤还有两样调料要求特殊,是干红辣椒和山胡椒油。吃辣椒是新化人的本色,人人都是好手,有不辣不欢之说,尖小的干红辣椒辣味甚巨,煮出的汤汁红艳艳一片。山胡椒油味道奇异,在三合汤里加山胡椒油,主要祛腥味、膻味,塑造三合汤的特殊味道,还有除寒祛湿、通经活络的功效。

吃三合汤,首先要适应巨辣和山胡椒油两种味。三合汤与其他汤有着完全不同的吃法,一般的汤在饭前喝,为了营养;三合汤在饭中或饭后喝,是为了身体和味道。三合汤里的辣椒非常辣,如果饭前喝,没有东西垫胃,要辣得肚子痛。只有在吃了米饭后,用饭下汤才能减少辣味,增加食欲,才能更好地品味出三合汤的味道。另外,第一次吃山胡椒油的食客,要先习惯山胡椒油的特殊气味,再慢慢适应喝三合汤。喝三合汤,并不是喝汤汁养生,而是吃汤里的牛血、牛百叶、牛肉,品味牛肉在酸味冲击下不同的味道。地道的新化人,在吃饱喝足后,往往再来一碗饭,把三合汤淋在米饭上,簌簌地拌进口,吃完大呼痛快。这样,食客才稍微感受汤味的纯美。有人比喻:三合汤小抿一口,犹如陈酿,回味悠长;大口下肚,面如关公,热流直冲脑门,全身热血沸腾。

三合汤据史书记载,南宋景炎二年(1277)三月,新化人张虎起兵抗元,元朝重兵镇压,张虎兵败被俘。元人怕梅山骑兵东山再起,大肆杀马杀牛,桥头屠担横陈,尘垢牛粪满地,屠牛村夫汗流浃背。

晚清,曾国藩的湘军中患风湿病的士兵较多,士气低落。曾国藩重金聘请名厨调制三合汤,祛除士兵疾病,并赐名“霸王汤”。从此,“三合汤”广泛流传。

新化三合汤,分为一合汤、两合汤、三合汤,一合汤、两合汤又分两色,有清淡的和辣味的,辣味的又有微辣和巨辣。吃三合汤,首先要按着自己的口味来,考虑到自己能吃辣的程度,选择适合自己吃的种类,更能吃出风味。

三合汤自1993年进入长沙,现在已经成为各大宾馆酒店的名菜,备受食客的欢迎。

作为一个旅行者或者美食爱好者,到湖南旅游,想品味地道的三合汤,还是去新化或者新化的横岩,尝遍三合汤的种类,就可以知道三合汤的神奇和它在湘菜中的魅力。新化过年腊肉遥想过年的味道

新化乡下,农民做腊肉是件非常重大的事。

按农民的说法:过年的猪自家养,吃不完的都做腊肉。农民把肉全部挂在火坑上熏着,留到以后艰难的日子食用,补充体力的消耗。

新化乡下,农民做腊肉是件非常重大的事。

腊肉成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但那过年的气氛,只有农村才有。

腊肉,是农民过年的一件大事。农民唯一拿得出手的也是腊肉,除了吃还可以当礼物送人。新化乡下,农民平时做腊肉比过年稍微小点。每到腊月,过年的气氛一日紧过一日,农民除了忙着准备年货外,盘算着哪天宰猪,哪天做腊肉,把日子安排得井井有条。杀猪做腊肉,首先要翻老皇历,择个良辰吉日,召集一家子女,邀上祖辈父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餐饭。乡下把这种事叫做喝猪血汤,受邀的亲戚都会欢天喜地,按时到场,作为祖辈父辈还会在儿女家住上几天,享受冬日的天伦之乐。

离开家乡十余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淡薄,我吃着父母捎来的腊肉,很难感受到那种喝猪血汤的味道,心中常常怀念。今年腊月,我受朋友之邀到高桥茶叶市场对面的新化人家吃过年腊肉,来的都是邻村朋友,没吃之前就说开了乡下腊月的杀猪做腊肉。吃着家乡来的腊肉,大家的心又飞回了家乡,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的图片。

杀猪是件烦琐事,琐碎的事情要忙两三天。杀猪之前要准备糯米、水豆腐,准备做猪血丸子,磨好米粉做萝卜丝米粉肉,还要准备要用的盆、锅、桶、器皿、刀具。

家乡杀年猪,柴火里有两样不能少:一是火筒,一是枫树柴。火筒是农村家庭每户火坑必备之物,长约一米,用毛竹做成,一截留节,用钉子钻个小孔,其他竹节用铁杆打通。柴火燃得不旺、火力不大,可借火筒吹风,吹发火力。杀年猪烧开水烫猪毛,要劈一个旧火筒作引火之物,再做一个新火筒抬杠。干竹片容易燃烧,点火后很快烧着,几块竹片可以烧着熊熊大火,往上加些干柴,火势很快上来,灶膛里的柴火马上引着,大锅水也容易烧开。农民把烧火筒叫做吹猪,希望猪的长势像吹火一样旺。

新化山区,漫山遍野长满了枫树。每到腊月,枫树叶子通红,农民看到枫叶,爬上山坡,砍上一捆枫树,放在干燥处,等待杀年猪用。刀柄粗的枫树,连个弯也没有,一截一截地被塞进灶膛,噼里啪啦地冒着火星,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香味,酷似年猪开边时的香味。

杀猪时用泡好的糯米接点热血,其他血加盐煮熟。大家忙着用开水烫猪毛,清理完猪毛后开边,取出内脏,架上门板,上酒和熟猪血。主人祭祀,祈求来年猪不生病,长到三百斤。

接着是砍年肉,屠户在带尾巴的一边上按主人的意思砍一方十几斤的肉,做大年三十晚祭祀祖宗及正月待客之用,再在后腿上切一块肉,做中餐之用。其他按主人的用途和要求砍,剩下的全部砍成五六斤一块的,准备做腊肉。

很快,中餐就开始了。大家按辈分坐下,吃顿快乐的午餐,说些恭维话和牛皮话,满足一下虚荣。中午饭菜丰盛,有猪血、猪肉、猪肝、脆骨及其他菜,大家尽情地吃饱吃好。酒足饭饱后,屠户给每块肉穿孔,要送人的肉扎上棕叶,方便提挂。亲戚急匆匆带块肉回家,去赶晚饭。屠户带上刀具和主人送的肉,一路歌声,一路酒气,消失在雪影里。冬笋炒腊牛肉感念思乡之情

吃了顿冬笋炒腊牛肉,我的思乡之情也被冲淡,好像得到了某些满足。

吃过几块腊牛肉,感觉到了干红辣椒的味道,辣味越来越浓,得不停地喝水下饭,舌头还是辣得嗍嗍叫,又得以饭掩盖。

进入2008年,我缩在家里读书码字,很少出门拼吃拼喝。

一场没有预约的冰雪包围了长沙城,在那漫长而又寒冷的日子里,我凭借窗口眺望漫天飞舞的雪瓣,欣赏多年不见的雪景。脑海的记忆却回到了童年的湘中村落,那些有山有水有竹林的地方。我很想回家,去吃家乡的冬笋炒腊牛肉。

在长沙,我组建的美食别动队也好久没有出动,消失在雪海中。我实在憋得慌,想到外面找点好吃的来满足。正准备寻找手机邀集朋友,美食集中营的龚长来电,告诉我在美食堕落街三重门有道新菜,想集中几个朋友中午去品尝,看我是否有人马。

我马上电话通知四五个人,自己把棉衣、帽子穿戴停当,匆匆下楼打的直奔堕落街。走进三重门,龚长几人迎了出来,很夸张地握着手说:2008,我们赏雪吃笋,你看美时美景美食,该有文思了吧。

我们坐上八仙桌,脚底烤着乡下运来的栗木炭火,面对窗外,前面屋檐挂着尺长的冰凌,明晃晃地倒立着;稍远处桃子湖的冰面,蒙上了一层薄膜,把我带回了童年的冰天雪地和在雪里挖冬笋的时光。龚长告诉我,今天品尝湘中名菜——冬笋炒腊牛肉。我非常惊讶,这道菜是我期盼了很久的,在城市待了多年,很难吃到真正的冬笋,也无法吃到乡下柴火熏烤的腊牛肉,何况两菜加干红辣椒爆炒,是湘中地带春节的稀有佳肴。知道有如此美食,我心中有些激动。

在湘中的新化山区,大年三十,忙碌一年的一家之主放弃手头工作,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准备大年饭。挖冬笋是多数家庭之主大年三十最爱干的活。冰冻了一冬的家人,很少吃到新鲜菜,一家之主就趁这个时候表现一下,吃过早饭,宰杀阉鸡,扛着锄头进山挖笋。一山山翠竹,被冰雪压弯,耷拉着头。山中安静无声,偶尔一声噼啪,是竹子反抗时粉身碎骨之声。找到苍翠竹叶,看清竹尾所指方向,马鞭与竹尾在一根直线上,顺着这个方向,很快找到马鞭,一直沿着马鞭挖就可以挖到笋。金黄的马鞭,非常鲜活,金黄的竹笋也在其后,这是大山里人都知道的秘密。三两个小时,男人就挖到了五六棵冬笋,足够一家人在大年夜和新年第一天吃的,也就心满意足地回家,早点准备团圆年饭。

我好几年没吃过家乡冬笋,也有好几年没吃过家乡腊牛肉,今天有正宗的湘中冬笋炒腊牛肉,我更要到厨房看看,验收真假。湘中竹笋,种类繁多,城市居民吃的多为春天所生,味道相差甚远。冬笋乃笋中之王,美食至味,非常稀少。干旱年份,产量更低,乡下人都当山珍,只给至亲密友吃。

我们几个在龚长的带领下来到厨房,竹笋只有玉米棒大小,三四寸长,外皮包得非常紧簇,长得光滑又金灿灿;腊牛肉是薄薄的条块,挂在横梁上,乌黑中带着暗红色,沉甸甸的有些分量。我一看,就知道这是正宗的冬笋和腊牛肉,冬笋还非常新鲜,壳上的黄泥巴都湿漉漉的。

腊牛肉并非一般牛肉腊干即可,牛在杀之前一年必须阉割,阉割的办法要使用最古老的麻绳绞胯裆。阉牛经过一年的养膘,精肉多,肉质好,体格健壮,宰杀后韧带少。入冬后,选一晴好天气宰杀,切后腿肉成两厘米厚的薄片,带条状,泡盐水两天,晾干后加柴火熏烤,使其成色成香,无异味。

回到餐桌旁,外面还下着雪,室内却温暖如春。冬笋炒腊牛肉端上来后,不用加火炉保温。冬笋就如薄薄的纸片,边上有些锯齿,黄澄澄的还带点红辣椒的汤色;腊牛肉片稍厚,两厘米见方,盘中最多的是干红辣椒,一截一截地夹杂其中,错落有致,五色杂呈。我夹起一片冬笋,咬下去非常嫩也非常脆,留下清脆的咔嚓咔嚓声。细嚼慢咽,冬笋特有的鲜香飘然而出,可以清神醒脑。再慢慢体味,冬笋片中尽是甜味,又带着辣性。下口饭,饭粒中的甜味已淡,更多的是清香可口。

腊牛肉炒出来非常红艳,肉质紧凑,咬下去有很强的韧性,带着牛肉的浓香,无烟熏火烤之气。牛肉一般比较咸,你只有慢慢嚼,嚼出盐水,才感觉到肉丝一线线地塌陷,像短短的钉子打在舌头上,非常有质感。再细细品味,肉的咸味和韧性交织在一起,越是放慢了咽食,越想加点饭一起细嚼和品味。

这些,与我记忆里的冬笋炒腊牛肉应该相符,也是长沙最正宗的吧。吃了顿冬笋炒腊牛肉,我的思乡之情也被冲淡,好像得到了某些满足。新化酒蒜花

酒蒜花甜、酸、辣、咸多种味道综合,每种味道都不明显、突出,吃在嘴里,酒糟入口即化,水汁甚多,非常解油腻,也非常下饭。

新化有种美食,平常时节很少见,过年才把它端上餐桌——酒蒜花。

新化糯米优质,蒸出的水酒也非常有名,酒蒜花是其副产品。

新化峰陡溪险,交通不便,饮食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其中饮酒习俗繁多,节日或喜庆的日子,人们喜欢劝酒、敬酒。新化属古梅山,苗瑶与汉族杂居,喜辣好酸,食杂味浓,有十荤十素十饮,水酒是其主要饮品之一。

酒蒜花是种调味品,也是一道名菜,现在渐渐在农村消失,以可乐或雪碧代替了它的功能。

我喜欢吃酒蒜花,更喜欢它的甜腻回味。每年回家过春节,父母都知道我喜欢吃酒蒜花,必给我做一碗备着。春节,家家户户是大鱼大肉,到亲戚家拜年,长辈都喜欢给我夹菜,按规矩是不能退回菜碗里的,只好硬着头皮吃。还有,比我稍大点的兄长或表姐,知道我以前爱吃肥肉,就会给我敬肥肉。吃完一顿饭,我已经油腻不堪,胃里翻江倒海,心中腻性无比,身体极不舒服。只要有酒蒜花,我吃上两口,嘴里马上回过味来,油腻就淡下去了。

新化水酒多用酒药子酿造,酒由甜酒即酒酿转化成水酒。新化生产优质糯米,先把糯谷碾皮,去谷芽,筛除碎米,浸泡一夜沥干水分,用木蒸笼把糯米蒸熟蒸透,播散冷却。酒药子研磨成粉,加温水调匀,散于糯米饭上。把糯米饭放入陶罐中,用毛巾或者土布盖好。

蒸酒的时间一般是秋春两季,温度适宜。夏天气温太高,酒容易变酸;冬天气温太低,酒药很难发酵,要用稻草或棉絮包裹,保持温度才行,酒糟也容易变成红色。酒按时节分重阳酒、过年酒、桃花酒等,按需求分三朝酒、结婚酒、寿酒等。水酒不上火,加黄糖可以给坐月子的妇女喝,能驱寒活血。

糯米饭加酒药入陶罐十天,酒酿已成。开始时甜腻、稠密,具有黏性,进嘴粘唇。这只是酒酿,米粒较硬,酒度很低。慢慢的酒酿变苦,酒度升高。完全变苦后,原酒已成。加入生水,划开酒糟,搅碎酒糟,浸泡三日,酒水融合,酒糟变软、散开、上浮,水酒始成。

新化产水酒,主要在圳上镇,方鼎英、陈正湘、罗盛教等名人都是喝水酒长大。现在,圳上镇家家户户喝水酒,自家酿造。酿得最多的过年酿四十八坛,陶瓷酒坛摆满一屋子;一般家庭八坛十坛很常见,十八坛算富裕家庭。

水酒好,做酒蒜花的原料才好。水酒讲究酒水的透明度,越透明越好,酒糟颗粒才明显。

做酒蒜花把酒糟从酒坛中捞出,压榨干酒水,只留酒糟。把切好的姜末、大蒜叶、辣椒粉拌匀,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加白糖、香菜、盐、味精等拌匀,再加肉汤,拌匀,酒蒜花的制作完成。把酒蒜花放温暖的地方贮存三天,酒蒜花开始转味,有少许酸味、甜味,可以吃了。慢慢的越来越酸、越来越甜,形成纯正的甜酸味后就不再变味,一碗可以吃过大年。

新化过春节有个习惯,吃年饭不吃八碗菜,那叫死人饭,如果做菜时计算错了,就用酒蒜花当碗菜,摆在桌上是九碗菜,或者凑双数,做十碗、十二碗。

春节,我每餐吃饭,都要把酒蒜花端上桌子,吃几口大鱼大肉再吃点酒蒜花,连吃三五餐大鱼大肉都不油腻。宝塔黄鳝梅山美食代表作

因外观看上去黄鳝一条条卷曲起来像宝塔一样呈螺旋状,所以命名为宝塔黄鳝。

梅山俗话说“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支参”,所以梅山人特别喜欢吃黄鳝。

宝塔黄鳝是大梅山新化一道名菜,因外观看上去黄鳝一条条卷曲起来像宝塔一样呈螺旋状,所以命名为宝塔黄鳝。在大梅山深处,山民的饮食习惯有其独特性,吃得原汁原味,吃尽各色物种,吃得茹毛饮血,宝塔黄鳝就是其代表作。

西汉时期,长沙地区的饮食已经有百多种名贵菜品,炖焖煨烧炒熘煎熏腊等烹调方法已经齐全。大梅山的深处,饮食制作还很原始,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直到宋神宗时期,梅山才置新化、安化两县,先进的烹饪方法和中原文化才进入梅山,饮食习惯开始慢慢改变。

梅山地处湖南中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是丘陵、盆地、山林交界处。梅山人饮食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溪中河鲜和田中水产备受梅山人喜爱,泥鳅、黄鳝、虾米常见于餐桌,所以饮食界称他们为猫食族。而梅山人在实际的生产劳动中,不是每时每刻都可以抓到泥鳅、黄鳝的。春种之后,泥鳅、黄鳝开始越出泥巴,游弋于溪水、水田中,农民在犁田、除草、施肥、打药、收割的过程中,在农田里都会撞上泥鳅、黄鳝。农民不会放过抓泥鳅、黄鳝的机会。只要逮到一条,就在田埂上找根草藤,穿着泥鳅、黄鳝的腮帮,挂在农具上,劳作完带回家,满足孩子们的腥食味。家庭主妇不会为了一条泥鳅、黄鳝去做一锅菜,只把抓来的泥鳅、黄鳝在铁锅上煎熟,用碗盛着,储存起来,等待其他的泥鳅、黄鳝一起做菜。几天的劳作,一般可以搞上十多条甚至数十条泥鳅、黄鳝,就可以做一碗好菜,改善生活。

春夏之交,梅山雨季来临,调水的泥鳅、黄鳝聚集在田坎和跘水,是山民抓泥鳅、黄鳝的好季节。只要你到田坎、跘水去溜达,总有收获。

抓鳝鱼最好的季节有两个。一是春种时候,山野开始化冻,农田在冬浸后灌满了水,鳝鱼感觉到水暖天燥,晚上出来歇凉,农民点着松明或者煤油灯满田坎转,就是在抓黄鳝。一是收割季节,稻谷已经金黄,农民放干农田里的水,等待收割,鳝鱼就在田垄边打洞,躲在里面。等收割完稻谷,小孩找到这些小洞,用一个指头沿着洞穴找下去,鳝鱼从另一头逃出来,很容易就抓住了,成了孩子们的奖赏。这样抓鳝鱼,一天抓的量不少,足够一家人美餐一顿。孩子们就会吵着要母亲做宝塔黄鳝吃,母亲也会高兴

地做起这道美食。

做宝塔黄鳝,最好选择中等个儿的黄鳝,大小如小拇指,在盐水里养两三天,黄鳝排泄干净体内杂质,再用清水养一天,鳝鱼的体型变得瘦小起来,游水的性情却很暴躁、迅速。

做宝塔黄鳝前,要把菜锅洗干净,稍微加点清水在锅里,放入鳝鱼,盖好锅盖,再生大火,火越来越大,锅里的水马上沸腾,很快就烧干,鳝鱼开始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窜,在锅里打得噼噼啪啪乱响。锅内的温度继续升高,鳝鱼开始翻滚、跳腾,身体扭做一团,形成一个螺旋状,黏液自然去掉。再焖几分钟,鳝鱼就成形,有些宝塔样,可以揭开锅盖,退去明火。

山民抓到的鳝鱼,与城里的不一样,有大有小,没有定数。在制作宝塔黄鳝时,一般要去除内脏。厨师从锅里取出黄鳝,把头、尾去掉,再去除内脏。也有简易的方法,就是把嘴巴张开处撕开,黄鳝就分为两部分,内脏自然裸露,去掉内脏,拧下头,剪了尾,成了美食的精华。梅山的大鳝鱼,有的半斤一条,长约两尺,粗如棍子,那就要去掉骨头,把鳝鱼肉撕成多块。在撕掉内脏后,还要撕开背脊肉,一线一线撕下来,只剩骨头。这些只是粗加工,还没有开始做菜。

做宝塔黄鳝,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煸炒,直接炒干鳝鱼,吃起来肉嫩滑爽。一种是油爆,把黄鳝炸干,加辅料炒,吃起来肉质紧致酥脆。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油爆宝塔黄鳝越来越受农民喜欢,山民对口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厨师洗净铁锅,烧上半锅植物油。农民炸东西,喜欢用植物油,也有直接用猪油去炸的,冬天冷了就不好吃。油烧开后,把去掉内脏的鳝鱼轻轻丢进油里,就听到呲呲的叫声,油锅上马上冒起一层白雾,飘飘渺渺。雾水渐渐减少,用菜勺翻动黄鳝,不让其粘锅炸焦,更要把鳝鱼炸透、炸酥、炸脆。等白雾很少时,可以捞出黄鳝,沥干油汁。另外起锅,放少许油,放姜、大蒜瓣、辣椒爆香,再加鳝鱼爆炒。黄鳝外皮爆开,油水浸入,焦黄色或者漆黑色,宝塔形状有弹性和定型,就起锅。盛入菜碟,加葱花,红、白、黑、绿多色杂呈,香味飘逸,让人垂涎欲滴。

梅山人吃着美味的宝塔黄鳝,食欲大增。辣味浓烈的宝塔黄鳝,咬上去脆酥可口,辣味十足。咸咸的鳝鱼肉非常下饭,一家人争相吃着美味的鳝鱼,辣得嗍嗍的声音不绝于耳。

山民有的图简单,做菜时没有去掉内脏,在吃的时候再来撕掉内脏。这些人一般都是喜欢吃腥味的人家。他们吃宝塔黄鳝,有自己的妙法,直接用手抓起鳝鱼,两手掐住鳝鱼的上下嘴唇,用力撕开,内脏直接掉到地上,鳝鱼肉放回自己的饭碗里,再慢条斯理地来品味,吃得津津有味。家里稍微斯文点的人家,把手改用筷子和嘴巴,用筷子夹住黄鳝头部或颈部,用嘴咬住鳝鱼背脊肉,轻轻用力就撕裂了鳝鱼背脊肉,一线一线地撕下来,露出背部的脊骨。再用同样的方法,撕下腹部的肉,鳝鱼就只剩脊骨和腹腔内的内脏,看去白骨森森,有些惨烈。

现代医学表明,鳝鱼的营养价值像人参一样,每100克鳝鱼肉含蛋白质18克、脂肪1.4克,还有磷、钙、铁、多种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食补。中医典籍记载,其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睥、肾经,能补虚损、除风湿、通经脉、强筋骨,主治痨伤、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等。

我外公特别喜欢吃鳝鱼,他还发明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吃法,最常见的是把吃剩的宝塔黄鳝用来煮面条吃。我跟外公吃过几次,面条的味道非常鲜美,越煮越甜。面条柔润、滑爽,轻轻吸一口,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胃里。

梅山人离开家乡,漂泊他乡,怀念的第一道菜就是自家的宝塔黄鳝。我在长沙生活了十多年,每次遇到老乡,聊起家乡的美食,都想起了母亲的宝塔黄鳝。其实,在长沙这个美食之都,也有宝塔黄鳝,只是它的名字不一样,长沙人习惯把它叫做太极图。

长沙人对宝塔黄鳝进行了一些改良,在菜市场,鳝鱼分大小饲养,按大小论价,为做宝塔黄鳝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筷子粗细的黄鳝是做宝塔黄鳝的理想食材,用清水加几滴菜油喂养两天后,用开水烫死鳝鱼,无需清除内脏,整条放进油锅里炸就可以了。边炸边翻,黄鳝自动卷缩成罗盘形,撒上盐、酱油、白酒、姜丝,盖锅焖透,装于盘碟或海碗内。吃时咬掉头,也不必撕去内脏,因为在炸透、炸枯之后,内脏已经没有异味,吃起来更有韧劲。

太极图是道家思想理论图形,湖南道县的理学泰斗周敦颐,用理学的观念对太极图进行了解说。理学思想在长沙岳麓书院生根发展,深入民间。理学之士见黄鳝卷缩的形象恰似太极图中阳动阴静的形状,于是以太极图命名鳝鱼,并摆上长沙人民的宴席,让饮食文化多了一些古风雅趣,让长沙人民多了些食兴。

我在全国各地行走,用鳝鱼做的美食不计其数,特别是江南一带,各地吃法不尽一样。知名的鳝鱼菜肴有双仙烧黄鳝、生蒸鳝段、酱爆黄鳝、火烧黄鳝、炒黄鳝丝、红烧马鞍桥、太极鳝鱼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在云南的红河县和通海县,有着宝塔黄鳝的同宗异法。

红河县彝族支系卜家人,有道非常奇异的美食叫火烧黄鳝,用烧熟的黄鳝做菜,味道麻辣干香,鲜美爽口。卜家人收完早稻,翻田搭埂,每当夜晚,黄鳝从泥巴中钻出,卜家青年腰系鳝箩,手举火把,用竹钳捕捉黄鳝。黄鳝捉回家,放入火塘的子母火中,活生生地烧成圆圈状,再串在竹竿上,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成为首选荤菜。

通海县的兴蒙渔村,居住着正宗的蒙古人,他们是七百多年前元朝入滇的后裔。蒙古兵在曲陀关驻扎时,常到通海境内的杞湖畔牧马,掌握了逮黄鳝的本领。蒙古人抓到黄鳝,没有向汉人学习吃法,而是用荷叶包着,涂上泥巴,投到火堆里烤。烤熟后奇香无比,鳝鱼全部蜷曲成圈,像太极图案。

太极图案在滇南民间是能够驱妖辟邪的镇宅之宝,凡是生活中厄运连连的人家,总能想到这个图案,在门楣上方插青松毛,请人绘制太极图,并书上“姜太公在此”。太极鳝鱼色香味美,还可以给食客带来好运,冲掉身上的晦气。

我虽吃过不同的鳝鱼及近宗的宝塔黄鳝,却还是忘不了家乡的宝塔黄鳝,更希望吃到母亲亲手做的宝塔黄鳝。铎山牛席花桥村乡土大餐

牛全席鲜嫩酸辣、风味独特,款款辣劲十足,盘盘红艳鲜亮,色香味形器俱全,食客百食不厌。

牛全席体现了梅山饮食文化的精髓,铎山镇花桥村的牛全席餐馆和二三十家宰牛铺,生意火爆,客旅不断,全为吃顿铎山牛全席而来。

娄底市冷水江与涟源交界的铎山镇花桥村,沿公路两侧有三四十家牛全席餐馆和二三十家宰牛铺,生意火爆,客旅不断,全为吃顿铎山牛全席而来。我每次从长沙回新化老家或者从老家新化回长沙,都会在铎山镇花桥村的餐馆饱餐一顿牛全席,才满意地离去。

铎山镇是冷水江市的东大门,地处冷水江、娄底、邵阳“银三角”地带,是进入古梅山的要冲之地。

与铎山牛全席齐名的还有一山之隔的坪上。铎山与坪上原本是一个镇,都属新化县,后来因为冷水江、新邵从新化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的行政区域,就分属现在的娄底和邵阳两个市。铎山牛全席有一条街,一字儿排开,很是壮观。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条宰杀了的整牛,客人想吃哪里就点哪里,可以从牛头吃到牛尾,很是过瘾,让食客留恋。铎山牛全席因为特别的味道,在娄底、新化、涟源一带很有名,凡经过铎山花桥一带的旅客,都要一饱口福,吃了牛全席才愿意走。铎山牛全席的厨师,都是当地农户的家庭主妇,她们用牛身上的各种器官、内脏做菜,每道菜与牛有关,被南来北往的客商美其名曰叫牛全席,广为流传。

铎山牛全席的牛,全部是本地黄牛,当地人叫黄牯,又名湘西黄牛,性情温驯,肌肉发达,骨骼结实,胸部宽广,背腰平直,腰臀健壮,四肢筋腱、强壮有力,善登山爬坡,步态稳健,行动灵敏,肉质优良、脂肪较少,是非常理想的肉牛。当地人吃牛肉,不吃饲养的肉牛,他们习惯吃劳作、耕种两三年的耕牛,这样的牛肉才有嚼劲。

花桥曾属古梅山中心地带,南宋景炎二年(1277)三月,梅山新化张虎起兵抗元,统率梅山骑兵长驱直入,一举收复新化、安化、益阳、宁乡等县,后遭元兵残酷镇压,张虎兵败被俘,宁死不屈。元人为防梅山骑兵东山再起,在铎山花桥一带大肆宰杀战马,杀完战马,接着杀耕牛。桥头屠担横陈,尘垢牛粪满地。屠牛村夫,汗流浃背。当地人继承了杀牛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花桥牛全席,讲究食材新鲜,用料现宰现烹。厨师刀法过硬,对料下刀,准确无误,肉薄如纸。厨师习惯大灶大火,用烈火烹油,她们眼疾手快,掌握火候。牛全席配以本地山胡椒油和自家晒干的干红椒和白辣椒,辣味十足。我吃过的牛全席,主要菜品有牛脑髓、牛鼻子、酸辣牛百叶、铁板牛排、小炒黄牛肉、牛杂火锅、三合汤、爆花筋、煲牛鞭、牛肚、牛肝、牛心、牛腰、牛肠、牛血、牛黄喉等,样样精致,款款各异。

牛全席鲜嫩酸辣、风味独特,体现了梅山饮食文化的精髓,款款辣劲十足,盘盘红艳鲜亮,色香味形器俱全,食客百食不厌。我习惯以新化水酒助兴,喝点新化水酒,吃着辣霍霍的牛席,细嚼慢咽,品味其中味道。吃完,唇齿留芳,耐人回味。

我吃饱喝足,辣得大汗淋漓之后,全身舒服通畅,可以到花桥村路边看看田园风光,也可以顺便看看庖丁解牛的现场,虽然场面血淋可怕,还是让人大开眼界。他们从宰杀到肢解完一条整牛,大约一个小时。屠夫拿着尖刀,可以游刃有余,骨头剔得干干净净,牛身上没有任何浪费,连内脏、下水都成了牛全席上的美味。年夜砧板肉古老的年俗

山民吃砧板肉,没人狼吞虎咽,他们拿在手里,一丝丝扯精肉,嚼进嘴里,慢慢品味它的醇香。

砧板肉香,与普通肉味不一样,它掺和了精肉的咸香、肉丝的清香、肥肉的熏香以及浓郁的醇香。给人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很有想吃的冲动。

梅山深处的新化山民,有些古老的年俗。进入腊月,家家为了砧板肉而奋斗。大人商议屠户杀年猪、腌年肉、熏年肉的时间,准备煮砧板肉的柴火。

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家中的孩子最为急切的就是过年,他们忙着准备柴火,等着过年。大年夜是梅山山民送往迎新的日子,也是梅山家庭最忙碌的时刻。他们对过去的一年要做个总结,对新一年的到来要准备最好的食物款待客人,特别是新年吃的年肉,最需认真。

年肉是一刀猪屁股尖子肉,大概二十多斤。屠户杀年猪,开膛破肚之后,到砍肉的时候,就要问家庭主妇,年肉怎么个砍法、腌法,不能有丝毫马虎和差错。家庭主妇首先选定带尾巴的一边,根据猪的大小不一,决定砍年肉的长短。三百斤左右的年猪砍二十斤左右,一百六七十斤的年猪砍十五六斤。屁股尖子肉是猪身上精肉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肉厚实,精肉成块,脂肪少。有姑娘、小伙子的家庭,主妇就要求连肘子一起砍在年肉上。

肘子是梅山山民款待客人的最高礼物,嫡亲亲属上门拜年,必须用肘子款待;头年结婚的小夫妻,新郎去拜新年,必须以肘子款待。其次,肘子是正月初一早饭上的主菜,一家人要为肘子动刀,分割肉皮或者精肉,吃过开门红。

年肉一般是一块整肉,从来不切碎。聪明的主妇,在屠户砍肉时,就要屠户在肉心均匀地切几条缝,留肉皮处相连,缝与缝一寸宽。在腌制的过程中,直接把盐搽到刀口上,让盐水沁入肉里,达到快速腌制的效果。腌三天左右,把还滴盐水的年肉挂上灶膛的横梁,就着柴火烟子熏。半个月左右,年肉的肉皮熏得黄金金,肉上结满烟尘,就成了完美的年肉。

年肉是春节半个月(初一至元宵节)里的主打菜,每餐都要一大菜碗上桌。无论客人吃不吃,都要有一碗充数。讲究的家庭,在春节期间是不吃新鲜肉的,也不再煮肉。

梅山山民为了忙团年饭,一天三餐改为两餐,或者改到中餐吃团年饭。早饭过后,山民就准备杀鸡,这是团年饭的主菜,每家每户都会做这道菜。新年初一,家中养鸡的山民,是不吃鸡肉的。团年饭其他的菜蔬,一般有猪肚子、整鱼、猪腰子等六大碗菜,从来不吃七碗八碗,可以做九碗或更多。饭后,全家人准备过年。家庭主妇扫地,家庭主男挑水、劈柴。大人把锅刷洗干净后,煮年肉的活就交给小孩,由他们生火煮肉。

熏黑的年肉,在温水里洗去烟熏的痕迹。多用生铁锅煮年肉,如果锅小,就顺着刀痕切成两三块;锅大,直接整块放进锅里煮。在生起的柴火上,多加干柴,火力猛,速度快。有条件的家庭,还会烧几根枫树柴,煮出来的年肉会香些。煮上半小时到四十分钟,主妇用筷子试试,可以插进肉皮里就不要煮了。

主妇把年肉从锅里提出来,摆在砧板上。切下带尾巴的部分,端来放在堂屋里的八仙桌上,准备祭祖。剩下的肉切下肘子,开始把肉切小,就是对年肉进行细加工。先按刀痕切成条,再切成两指见方的小块,整整齐齐地摆在砧板上。年肉飘散出浓郁的肉香,这种肉香,与普通肉味不一样,它掺和了精肉的咸香、肉丝的清香、肥肉的熏香以及浓郁的醇香。给人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很有想吃的冲动。

主妇系着围裙,站在砧板边,认真地切着年肉。孩子们已经围成一圈,可谁也不下手。等主妇切完肥肉,拨到一边,开始切纯精肉时,香味越来越大,越来越刺激鼻孔。主妇切好几坨精肉,给每个孩子捏一坨;孩子们可以拒绝或者要求更换,主妇会按着孩子所指的给他捏起,交到他手里,或者塞到嘴里。孩子们拿着香喷喷的砧板肉,边吃边回到灶膛边烤火、聊天,听祖父母讲故事。主妇自己捡起一块小小的精肉,塞进嘴里,边吃边给祖父母每人切块大的精肉送去。回到砧板边,再给在祭祖的丈夫切一块大的精肉,等他回厨房。丈夫刚好祭完祖先,跨进厨房大门,喊孩子们去放鞭炮。主妇就把切好的砧板肉塞进丈夫的嘴里,说着:“过年了,你也吃块砧板肉吧!”

鞭炮声中,全家开始辞岁,观看焰火。大人往往意思一下,又回到厨房,趁这个机会多吃点砧板肉,表示一年的辛劳和快乐。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再惦记砧板肉的味道,坐在电视机旁看春晚。主妇把切好的净精肉端到孩子面前,说砧板肉好香,给每个孩子发一坨,要他们吃完才准睡觉。孩子们挑三拣四,寻找最小的那坨,吃了就算辞岁。

通红的砧板肉,能够明显地看到肉丝间的距离。山民吃砧板肉,没人狼吞虎咽,他们拿在手里,一丝丝扯精肉,嚼进嘴里,慢慢品味它的醇香。有种充实感,觉得饱满、踏实,吃起来有劲。主妇招呼好大家,自己回到砧板旁,继续切年肉。把年肉切完,放入锅里,烧一把火,用火星的余温焖着年肉,就去守岁。漫漫长夜,在数说家庭的丰收和喜悦中慢慢过去。鸡叫头遍,主妇打发孩子去睡觉,自己收拾好年肉才上床。天刚蒙蒙亮,又爬起来,开始新年的忙碌。新化辣子粑令人思乡入骨

辣子粑等颗粒炒到筷子头大小,颜色澄黄晶亮,颗粒紧促,非常诱人,极有食欲。

走出梅山的孩子,在城市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最怀念和期盼的就是那思乡入骨的辣子粑,感受家乡的味道。

新化北部的圳上镇,地处资江中游,雪峰山东南麓,那里多山丘和盆地,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大熊山屹立西北,资水擦镇而过。那山水造化的神功,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核心文化,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明和生活习惯,喜食酸食和腌制品。

新化北部由圳上镇和大熊山两部分组成,有79个自然村,主产黑茶和木材。这里北接安化县,南邻吉庆镇,西抵白溪镇,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大熊山又名熊胆山、神山,乾隆喻为“独标清胜”,最高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由40余座海拔上千米的山峰、数十条大小溪流罗织而成。走进山区,险峰如林,古木参天,多出异兽,层峦叠嶂。相传,蚩尤战败后,带领九黎部落躲进梅山深处的新化北部,在圳上、大熊山等处植梅树、杜鹃、枫树;冬天红梅飘逸,春天杜鹃遍野,夏天山花烂漫,秋天满目红枫,寄托着远古先人“雪里梅花开,迎来万山红”的理想。

新化在周代属荆州,春秋时期属战国楚地,秦时属长沙郡,汉时属长沙国益阳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梅山蛮归化朝廷,置新化县,取王化之新地之意,隶属邵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改邵州为宝庆府,新化属宝庆府。直到娄底市成立,新化才归娄底管辖。《史记》载: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熊,《方舆胜揽》注释为熊山,即新化北部的大熊山。

新化北部溪流甚多,河网纵横交错,圳水河、江下河、董溪河成“川”字形从东向西穿过全境。当地物产丰富,以水稻、小麦、红薯为主,有干田鱼、水酒、茶叶等特产。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山民结合山的雄伟和水的灵性,诞生了方鼎英、陈正湘、罗盛教、方吉祚、陈树华、陈载华、方觉民、方乘、方荣华、龚云村、刘保定、罗次卿等一代代风云人物。

新化北部山区,春夏秋三季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习惯起床后先下地干活,有“一日之计在于晨,三个早晨当天工”之说,到上午八九点钟才回家洗漱吃早饭。民谣云:“早饭日当午,中饭日落土,晚饭有是有,还须半夜守。”农村人吃饭喜欢来点下饭菜,又特别嗜辣,菜吃得少而饭量大。

新化北部流行“插田包子扮禾擂茶”的俗语。在春天插田的季节里,田里的水还很寒冷,下水刺骨,他们喜欢喝擂茶来取暖,在歇脚的时候,喝上一碗滚烫的擂茶,烫出一身大汗。他们做擂茶,把玉米、花生、芝麻、豆子炒熟,米磨成浆,搅拌煮沸成黏糊状液体,风味独特,香醇可口。男人更喜欢喝口水酒,就是用当地的糯米酿造的米酒,加条油炸脆的田鱼或者来口炒得金黄的辣子粑下酒。水酒是头年重阳或者中秋煮的重阳酒、过年酒,色黄味香劲烈,落杯满而不溢,入口醇香,浅尝辄醉。就着酒劲,回味着口里的辣椒粑味道,就不知不觉地把秧苗插遍田里。

梅山著名的菜肴有泥鳅拱豆腐、宝塔黄鳝、鱼肉冻、蒜腊花、年羹萝卜、坨子肉、膀头肉、玉兰片、冬笋炒腊牛肉、糖炒花生米等,农民可以吃到的机会非常有限。梅山人很少有新鲜肉吃,多以柴火腊肉为主,还喜欢加米粉和干萝卜丝做成米粉肉,来度过没肉吃的季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