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遗迹旅游开发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2 02:32:20

点击下载

作者:石维富,李东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国地质遗迹旅游开发研究

我国地质遗迹旅游开发研究试读:

前言

“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应该学会保护地球的记录,阅读人类出现以前写下的这部书。”这是1991年6月13日,聚集于法国迪涅的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在《国际地球记录宣言》中发出的呼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兴盛、文化繁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认识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围绕资源、环境、市场、人才、技术等的竞争不断加剧,纷纷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以此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

为了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地质遗迹是经过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并保存下来的自然产物,构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格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了解46亿年地球历史的必经之路和获取地球演化变迁过程珍贵信息的唯一途径,是全人类失而不可复得的宝贵财产。我国地质遗迹丰富,通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为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为辅的保护形式。特别是我国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各地游客的普遍欢迎和青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护地质遗迹、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科学普及、提高旅游科学内涵、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我国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起步较晚,大量的工作都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才引起重视和关注的。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地质遗迹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滥采滥挖、非法倒卖地质遗迹现象时有发生,给珍贵的地质遗迹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地质遗迹保护经费严重不足,投入渠道有限,地质遗迹保护措施和技术跟不上地质遗迹保护的需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对地质遗迹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重开发、轻保护现象普遍存在;国家和地方对地质遗迹的基本状况这一“家底”没有摸清,缺乏系统、完整、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地质遗迹保护区数量过少,大量有价值的地质遗迹尚未得到有效保护;地质遗迹管理机构不健全,履行管理职责不到位,管理权属不明确,管理涉及林业、旅游、文物、卫生、海洋等多个部门,存在政出多门和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地质遗迹科普宣传落后,公众对地质遗迹的认识不全面、不到位,保护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一些地质遗迹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量的地质遗迹仍遭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古生物化石遗迹保存地和具有高品位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造成其科学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降低,有的甚至不复存在。例如,黑龙江五大连池是1719—1721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质遗迹,虽然早在1980年该地区就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但是该保护区的范围和熔岩流分布范围不一致,导致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熔岩流的“龙头”成为采石场;吉林伊通火山群内被称为“擎天柱”的西尖山因采石被削掉22.6米;四川龙门山的石灰岩被当地居民开采用于烧石灰,使完整的山体变得残缺不全;震惊世界的澄江生物群蕴藏地——云南帽天山,当地居民开采磷矿逼近核心区;海南仙安石林的热带雨林型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是稀世瑰宝(全世界只有两例),遭受了断尖之痛;辽宁西部朝阳、锦州等地,珍贵稀有的鸟类化石部分流失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为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机遇。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地质遗迹,发展地质遗迹旅游,让地质遗迹旅游造福人类、造福世界,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不仅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本书是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我国地质遗迹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SB0385)的研究成果。本着普及地质遗迹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重视和保护地质遗迹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科学发展地质遗迹旅游达到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的初衷,课题组历时一年多,经过调查研究编写了此书。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内容涉及地质遗迹的概念、特征、分类、调查、评价,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形式、规划、立法、管理、经费投入、科学研究与科普宣传,以及目前我国地质遗迹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的发展等。其中,石维富确定了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并负责第三、六、八、九、十章的撰写;李东负责第一、二、四、五、七、十一章的撰写。

本书融合了国内外地质遗迹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一些前沿理论和方法,通过借鉴国外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刻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的实践,指出地质遗迹保护存在的问题,展望地质遗迹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普及地质遗迹知识,弘扬地质遗迹生态保护文化,提高全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能够促使人类更明智、合理、科学地利用地球资源,改变传统粗放的地质遗迹开发方式,深度开发和发展地质遗迹旅游业,使地质遗迹旅游开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地质遗迹这一珍贵的人类共同财产得以永续利用,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13年5月第一章国外地质遗迹研究概况国外拥有悠久的矿业开发史,伴随着矿业的发展,工业文明对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早在19世纪中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对地质遗迹有意识的保护。时至今日,国外地质遗迹保护已经由各国分散保护变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国际行为,特别是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地质遗迹立法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地质科普宣传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为其他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做出了表率和示范。梳理国外地质遗迹保护历程,总结国外地质遗迹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切实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一节国外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现状

地质遗迹是地质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人们用以获取地球演化变迁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自发保护到自觉保护地质遗迹,人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认识阶段。人类利用地质遗迹的历史悠久,早在远古的时候,人类就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其他各种因素自发地保护这些遗迹。但是,人类自觉地保护地质遗迹却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了。人类自觉保护地质遗迹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国分散建立国家公园,零星而无系统地保护地质遗迹;第二阶段,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形成全球保护地质遗迹活动;第三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提出地质公园计划和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健康发展。一、各国分散建立国家公园,零星而无系统地保护地质遗迹

人类真正意义上对地质遗迹有意识的保护,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矿业的兴起推动了现代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从而加大了保护力度,使之免受破坏。美国和加拿大提出了建立公园的概念,成片保护自然遗迹和地质遗迹免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1872年,为了保护间歇性喷泉和美丽地质景观及生物多样性,美国总统格兰特签字同意在怀俄明州开辟黄石国家公园(197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主持开辟的国家公园诞生了,成为世界上设立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随后,美国逐步制定了有利于地质遗迹保护的法律法规,陆续建立了大峡谷国家公园(1919年)、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1961年)、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1930年)等国家公园。加拿大、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建立起了国家公园。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的沃特顿湖国家公园与美国的冰川国家公园联合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和平公园——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

这一时期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相对零散、不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国自发的行为,各国分散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保护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科学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这些国家公园单纯地发挥着保护的作用,地质遗迹的美学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等则很少体现。二、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形成全球保护地质遗迹活动

人类对地质遗迹产生深刻认识并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利用和保护则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这一时期,国际上一些组织开始致力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创立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设立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CNPPA/IUCN),制定了国家公园标准,正式纳入了优美的地学景观保护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容。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确认了世界各国政府应有保护该国境内杰出自然及文化遗产的责任,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让各成员国将本领域内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遗产具有国际级的独特价值,对全世界人类均有特殊意义,属于全人类共有,由全人类共同维护。1976年11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负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施。在这些国际组织的推动和倡导下,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三、地质公园计划的实施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健康发展

人类对地质遗迹真正实施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保护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华盛顿提出了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名录计划,目的是选择适当的地质遗址纳入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录。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产工作组,负责全球地质遗迹的研究与保护工作。1991年,在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质遗产保护学术会议上,来自30余个国家的100多位地质学家讨论了地质遗迹保护问题,并发表了《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Memory of the Earth)。该宣言指出,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现在是保护地质遗产的时候了。1996年,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名录计划改名为地质景点计划。1997年,联合国通过了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形成全球性网络计划,即从各国(地区)推荐的地质遗产地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区纳入地质公园,赠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杰出标章”,其目的是达成环境保护与增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永续发展。

1999年4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务委员会第156次会议在巴黎召开,正式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s)和地质公园的选定准则,目的是将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以集稀有、珍贵、能供欣赏并具有科学价值为一体的地质现象区建成公园。这不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场地,也提供了自然环境科普教育的场地,还给地方提供了开展旅游、贸易活动的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真正起到了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作用。该计划的目标是每年在世界上建立20座左右的世界地质公园,使世界地质公园的总数达到500座左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世界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目标所不同的是,地质公园计划明确提出,它的意义和重要补充作用在于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推动教育、科研以及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11月,在西班牙召开了第一届欧洲地质公园大会,建立了欧洲地质公园网络,共收入10个成员,分属于6个国家。之后,各国在地质遗产保护名录建立的基础上开始建立地质公园。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决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其成员国提出的创建独特地质特征区域或自然公园,使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遗产具有同等法律地位,走出了建立国际性的世界地质公园的第一步。

200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正式启动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土资源部联合组建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标志着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建设结束了各国零星而无系统地保护地质遗迹的历史,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地质遗迹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崭新阶段。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审批通过了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共有25处入选。同年6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宗旨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目的是交流各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经验,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质遗迹为科学普及服务,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促进人-地和谐,从而使人们更加珍惜人类生活的地球。这次大会是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节国外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其中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工作领先。这些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定期出版刊物、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地质遗迹得到了有效保护。一、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通行做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199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法国的盖·马提尼(Guy Martini)和希腊的尼古拉斯·佐罗斯(Nicko-lasZoulos)等一批地质学家有感于欧洲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方面的挑战日益严峻,居民的旅游目的地过于集中而亟待分流,推动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养的呼声很高等,决定在欧洲率先建立地质公园,形成地学旅游网络。他们希望地质公园的建设能在地质学家和公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该提议得到了欧盟的支持,并由法国的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西班牙的马埃斯特地质公园、希腊的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和德国的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等4个地质公园作为创始成员。后来,又吸收了法国的吕贝龙地质公园、爱尔兰的科佩海岸地质公园、英国的大理石拱形洞地质公园、德国的特拉维塔地质公园、西班牙的卡沃-德加塔地质公园和希腊的普西罗芮特地质公园等6个成员。至此,欧洲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达到10个,网络逐渐清晰,各成员都建立了各自的章程和独立的组织。欧洲地质公园网络在法国设有办事机构,召开例行年会,不定期出版刊物,举办参观交流活动,组织各成员国参加展销会,推广并介绍欧洲地质公园各成员产品和信息,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影响,加强了联系,巩固了组织。

美国对地质遗迹的保护采取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方式。现已有多种内容的国家公园380个,其中160个有重要地质意义,140多个分布有重要化石,66个有海岸带地质景观区, 75个有岩溶洞穴系统,49个有火山活动遗迹,24个有地热活动。目前,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包括国家公园、国家禁猎区和国家纪念保护区;第二大类主要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保护对象,包括国家游憩区、国家海滨区和国家湖滨等;第三大类为文化历史遗址保护区,包括近10种保护区单位,主要有国家历史公园、国家战场遗址等。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内,有丰富多彩的地质旅游景观,如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层构造、地质灾害遗迹等,其中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深受游客喜爱。二、完善地质遗迹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在欧盟的统一规划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国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英国自然遗产(含地质遗迹)保护的法律系统建立时间较早,保护地质遗迹的法规主要有1947年通过的《乡镇计划法案》、1949年通过的《国家公园和乡间可通达性法案》和1991年通过的《国家遗产法案》,其法制体系相当完备。

美国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其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政治的途径,尤其是法律的手段来消灭或降低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正在或即将遭受的威胁:1872年通过了《黄石法案》,1906年通过了《古迹法》,1916年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1926年制订了《国家公园管理局条例》。此外,美国国会还引进法案有效地制止了1995年通过的一项在黄石公园附近开挖金矿的计划。美国的《矿业法》对地质公园周围的采矿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采矿权的审批特别严格,需要召开州政府的听证会),基本上完善了美国有关自然遗产(含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保护的法律体系。三、重视地质遗迹科普宣传

国外科学普及到位,游客中心、博物馆、展示厅有标本和科研专著、科普读物、科普小册子、画册、照片、幻灯片、光盘、纪念品、工艺品展示和出售,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公众参与地质遗迹保护的自觉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关于地质遗迹研究和介绍的刊物种类众多,它们对于推动人类认识和保护地质遗迹具有积极意义。英国出版有定期刊物《地球遗产》,介绍各种地质遗迹,交流信息和保护技术,推动科普与国际合作。西班牙在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机关刊物《地质幕》(Episodes)上刊出了部分选自其他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地质公园候选地供同行评议。瑞士要求每个州对地质遗迹进行登录,取得详细资料,经描述登录选择和研究评分,确定每一处地质遗迹的重要性和价值,决定保护措施,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四、健全地质遗迹管理机构

目前,欧洲国家大都设有专门的地质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并建立了自己的章程,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德国把具有特殊地质意义、观赏价值、稀有性、独特性的动植物化石、岩石矿产地和露头、地形景观等都列入保护对象,开展调查与评估,有法律依据并有专门机构负责这一工作,决定保护措施。英国采用了统一地质遗迹登录办法,建立信息库,并进行分级管理,把地质遗迹分为两大项,一项是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Sites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SSSI),另一项是区域性重要地质及地貌遗迹(Regionally Important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 Sites, RIGS),并进行分级管理(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由国家自然环境署管理,区域性重要地质及地貌遗迹由地方机构管理,但可得到国家的有关资助)。此外,英国自然保护委员会于1990年制定了一套地球遗产保护分类法,将地质遗迹分为出露性景点(exposure site)和完整性景点(integrity site)两大类。这套分类法至今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借鉴参考。1991年,英国还成立了自然洞穴保护协会,近年来完成了英格兰地形、野生生物和自然面貌特征图件。

1916年,美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专门负责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美国地质公园所在的州政府每年向该州的地质公园拨发定额的资金(各州根据自身财力有所不同,但都不得低于最低金额的要求)用于公园的日常维护,解决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维护费用短缺、巡守人力不足等问题,确保了地质公园的有效运转和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第二章地质遗迹的概念、特征及开发与保护的意义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前不被人们看成是资源的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可能变成珍贵的、受人们欢迎的资源。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地质遗迹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认识的一种自然资源,而且,对地质遗迹的利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利用种类由少到多,利用范围由小到大。科学地把握地质遗迹的内涵与外延,准确地认识地质遗迹的特征,有助于地质遗迹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中的许多具体问题。第一节地质遗迹的概念

伴随着人们对地质遗迹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学者和相关部门对地质遗迹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人们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定义的:一种是从地质遗迹的自然属性角度进行定义,另一种是从地质遗迹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角度进行定义。一、从自然属性角度进行定义

在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和研究初期,多数学者和相关部门都侧重于地质遗迹的地质属性和自然属性,注重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

1995年,原地质矿产部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将地质遗迹定义为: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时期,在内外地质动力的作用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能客观反映地球史、生物史及成矿规律的珍贵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该定义得到了白晋锋、张国庆、田明中、崔亚杰、黄德林等众多学者的认同。

翁望飞等(2010)认为,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记录了其所在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构造等方面的自然信息,能科学地说明某些地质事件特点和某段地质演化历史的地质自然遗产。二、从自然和社会属性角度进行定义

伴随着人类对地质遗迹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地质遗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类逐渐认识到了地质遗迹社会属性的价值和意义,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评价、利用有社会性,有人类的附加劳动(如矿业遗址、地质工程、文化遗址等)以及具有使用价值等,地质遗迹经过人类开发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早在1992年,原地质矿产部编制的《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就指出,旅游地质资源是指那些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它包括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郑敏、郑宝生(2002)指出,地质遗迹就其现象和形态特点及其反映的内在本质来说属于自然的范畴,但其发展和演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则带有社会属性,人类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可将其转化成社会财富。

彭永祥(2002)指出,地质遗迹由于其可利用性使其具有了资源属性,即社会属性,并认为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科学认识水平下,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科学意义,能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邢乐澄(2004)指出,地质遗迹是指能够被人们利用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美学性质、美学属性,而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或科研过程的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地质体。

侯万荣等(2006)指出,地质遗迹还应包括具有极高科学研究价值的独特的采矿遗迹及独特的大型的典型矿产地遗迹。

隗合明等(2007)指出,广义而言,地球上由地质作用形成并保存下来的自然产物和遗迹即为地质遗产,因此地球上各类地质体及其组成地质体的岩石、矿物、生物化石和地质现象均属于地质遗产,但对于人类有意义的是那些目前可以利用并有一定价值的地质遗产。从科学研究意义和经济开发价值的角度,可狭义地界定地质遗产的内涵,即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利用,出露地表或埋藏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值得开发利用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尺度(规模)。

杨涛等(2007)指出,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并能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供人类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遗产。

总体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地质遗迹的内涵随之扩大,其价值和功能也日益凸显。地质遗迹的价值与人类附加的劳动密不可分。时代的发展对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人类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已从单纯开发地质遗迹转向综合利用和保护地质遗迹。

综上所述,地质遗迹的存在是客观的,它不仅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科学价值、科普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因此,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地球内外动力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和不可再生的,能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供人类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科学等价值的自然遗产。第二节地质遗迹的特征

地质遗迹是一种自然资源,和其他种类的自然资源一样,它们既是自然物,又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和变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和特征。因此,地质遗迹具有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即地域性、可用性、整体性、有限性、可变性、分布的时空性等。同时,地质遗迹也具有自己独有的资源属性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知识性与趣味性

地质遗迹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年轮”和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是揭示天体起源、地史变迁、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以及人类起源等现代基础性重大科研课题的物证。它们代表着地球的主要历史阶段或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自然过程,代表着重要地貌和自然景观的突出模式,是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研究过去,可以预知地球的未来。人类通过研究地质遗迹,可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方法;通过研究地球演化过程和物理、化学或环境变化,可以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过程,解答困惑,从而陶冶情操,抵御封建迷信,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如李四光通过对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揭开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新的一页。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技史坐标的宋代科学家沈括,基于对雁荡山的考察,提出了流水侵蚀学术思想。贵州关岭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揭开了长期覆盖在化石群上面的岩层,使人们有机会看到那些在中生代时期曾一度统治海洋、科学上应归属于海生爬行动物的古生物化石。

地质遗迹通常具有不同寻常的演化或发现历史,人类在漫长的地质遗迹发现和认识过程中,从未知到有知,为它们赋予了许多优美的传说,编撰了大量的神话故事,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更有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要、学者名流、帝王将相、高僧道人在此驻足、停留,为其倾倒、歌咏,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墨迹碑林,成为千年不朽的佳作。例如,李白在黄山书写的“鸣弦泉”“洗杯泉”,为黄山增色不少。日出、佛光、云海、雾凇、雪景等瞬息万变的天象景色,衬托出华山的千姿百态;众多的庙、观、院、宫、坪、台等人文建筑和大量缥缈离奇的神话传说,又使华山更加神秘迷人。这些使得地质遗迹更具有吸引力,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二、多样性与区域性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地质构造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内外力地质作用丰富多样、强度不一。地质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地质遗迹的多样性,造成了地质遗迹的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多类型地质遗迹的组合、交叉、重叠,又构成了新的地质遗迹。

每一种地质遗迹都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由特定的地球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形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区域差异的存在造成了不同地区地质遗迹类型、特点、发育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地质遗迹形成于不同的地质作用及环境中,所以世界上不可能有两处完全相同的地质遗迹。三、观赏性

地质遗迹与其他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具有美学特征——观赏价值。地质遗迹在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通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地震、滑坡等作用塑造和改造地壳表层,形成的地质遗迹千姿百态、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巍峨壮观、引人入胜:既有雄、秀、险、奇、幽、旷等类型的形象美,又有动与静的形态美;既有色彩美,又有声色美;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地质遗迹成为人类回归自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和发展旅游业的有利资源因素。例如,丹霞地貌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经历造山运动和风化剥蚀而形成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山景,可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具有整体感强、线条明快质朴、体态浑厚稳重、丹山碧水、引人入胜的特点。雁荡山之胜以奇秀为本,奇秀与险峻、幽奥、旷远皆备,叠嶂、锐峰、奇岩、古洞、门阙为骨骼,飞瀑、涧溪为动脉,结构独特,和谐配置,气势磅礴,神奇灵秀,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再如,怪石林立、姿态万千的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刀砍斧削、棱角分明的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雄伟壮观、婀娜多姿的黄山花岗岩奇峰等地质遗迹,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2010年4月20日,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华大地——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摄影展,以“珍惜地球资源、构建优美环境、展示建设成果”为主题,展出了398幅作品。这些作品均取材于我国已建成的22家世界地质公园。摄影家们将艺术摄影与地质专业有机结合起来,融摄影艺术、地质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知识于一体,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辽阔壮美。四、不可再生性与永续利用性

地质遗迹以一定的物质和形态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物质运动、生物进化、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生动地展示了地球和生命演进的崎岖历程。任何一处地质遗迹均是历经了漫长的地质作用才形成的,少则几万年,多则百万、上亿年,不少是珍贵、罕见的,其物质组成、产状与形态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天然性,形成的自然条件是难以逆转和不可再生的。例如,雁荡山各景区锐峰、叠嶂、怪洞、门阙、飞瀑等神奇景观,主要发育在距今1.21亿年前形成的第二期巨厚流纹岩中。雁荡山的流纹岩几乎涵盖了流纹岩的各种类型,被誉为“流纹岩的天然博物馆”。

地质遗迹既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又是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任何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不可恢复。这充分反映了地质遗迹的珍贵性,也决定了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性。

虽然地质遗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地质见证,一旦破坏就不能复生,但是人类对地质遗迹如能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用现代化的环境道德观念约束、规范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地质遗迹就可以得到永续利用。五、价值多样性

地质遗迹是大自然给人类创造并遗留下来的自然遗产之一。随着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其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科普价值等的认识在不断提高。首先,地质遗迹是地球沧桑巨变和重大事件的最好见证,是地球的“历史书”,供人类去解读、研究,探究其科学奥秘,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例如,湖南花垣排碧寒武系地层剖面,为全球寒武系排碧阶及芙蓉统的层型剖面,是全球寒武系第一个“金钉子”,对于研究寒武系地层剖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其次,许多名山大川被历代文人、学者所叹服,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千古绝唱等,为这些地质遗迹增添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再次,作为大自然的杰作,许多地质遗迹由于其景观功能而成为风景名胜区、旅游区主要的构景要素,景色富于美学上的感染力,或雄壮、或秀丽、或幽雅、或险峻、或奇趣,具有很强的旅游观光、美学欣赏价值,成为避暑、度假、休闲的重要场所。此外,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还为开展漂流、划船、登山、攀岩等体育运动与探险活动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地质遗迹由于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特殊的地质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作用。例如,五大连池不仅景色奇特,而且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此接受矿泉水治疗。最后,地质遗迹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效防止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可见,地质遗迹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和功能的独特的自然资源,需要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其多重价值,实现资源本身的持续利用和永续发展。六、非独立性

地质遗迹既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大运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环境要素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与此同时,地质遗迹往往又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的主要构景部分和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不论是对其开发利用还是保护,都不能完全独立进行。第三节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的意义

地质遗迹是地球46亿年发展演化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旅游需求的不断个性化、多样化,人类从“最基本”的价值需要迈向“最想要”的价值需要,地质遗迹的价值和功能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扩大,对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概括来说,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人与其周围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生态系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即自己的劳动,直接或间接地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与能量。

地质遗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90%的能源、40%的水资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的农业原材料和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原材料。

除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地质遗迹还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把地质遗迹转变成社会财富,成为人类旅游观光、文化科教的重要可开发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如供休闲游览的奇特自然景观、供观赏的宝玉奇石等,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二、地质遗迹有效保护的载体

人类的产生、进化和发展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自然生态平衡是地球在几十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各种自然物在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平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地质遗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样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地质遗迹面临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使地质遗迹遭受破坏,其破坏程度完全取决于地质遗迹抗破坏能力的大小。其中,有些破坏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是人力不可控制的;有些破坏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可以通过有效预防,避免损害或减轻损害程度。因此,对地质遗迹自然因素危害的防治研究,是地质遗迹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面。

人为因素如工程建设、采矿等,由于人力的作用而使地质遗迹遭受破坏。通常,人类活动对地质遗迹的破坏是巨大的,具有不可逆转性。人类活动对地质遗迹的破坏可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直接破坏,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盲目追求地质遗迹的经济价值,无视地质遗迹的文物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肆意采掘岩矿、挖掘化石、偷盗抢夺等,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间接破坏,如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游客的大量涌入对地质地貌、地下水等造成持续的破坏。另外,人为因素对地质遗迹的破坏除了包括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有意识地对地质遗迹造成的破坏外,还包括人们因为对地质遗迹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到位,无意识地对地质遗迹造成的破坏。

地质遗迹属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就永远无法修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还可能会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人类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地质遗迹管理机构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遗迹,防止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大力开展地质遗迹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地质遗迹的认识和保护的自觉性,使得地质遗迹破坏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向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人类还可以将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由此而带来的旅游收入的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标示系统完善和维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从而有效保护地质遗迹。三、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的国际化,地质遗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保护地质遗迹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不仅提高了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的程度,而且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旅游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适应旅游业对地学知识的需求,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开始探讨地质学科如何为旅游业服务的问题。1985年4月,首届全国旅游地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在会议筹备过程中,陈安泽(时任科普委员会主任)和李维信(时任科普委员会秘书长)提出了“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一词,目的是体现整个地学界为旅游服务的精神。这一做法受到了出席会议的地质、地理、园林、建筑、环保、旅游、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界专家的普遍欢迎。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为地学界服务旅游业创造了坚实的平台,开辟了中国旅游地学的新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为旅游地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使旅游地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地质遗迹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就业,改善和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为地质遗迹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地质遗迹开发、地质遗迹旅游业蓬勃兴起,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例如,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自创立以来,旅游总收入已达7100万元,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汤旺河国家地质公园在批准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短短3年时间内就跃升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精品景区,2006年旅游收入已达4800万元,成为林区发展替代产业的一个成功范例。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代表,在河南省已经掀起了地质旅游的热潮,形成了自然山水旅游的新热点,被誉为“云台现象”“焦作模式”,由此而产生的连锁效应,使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出现了新的热潮。

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旅游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有的甚至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例如,金湖国家地质公园,2000年开始建设,2001年旅游总收入达202亿元,较上年增长35.7%,占泰宁县GDP的13.5%,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占全县GDP的30%左右。地质遗迹旅游为当地创造了28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全县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明显地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四、人类认识和探索大自然的“钥匙”

自然是人类认识的客体。人类从事科学研究,一是为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精神需要,把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内化为人的知识和智力等本质力量,实现人的自我塑造,使人的本质日益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是人类认识的永恒主题,具有永恒的科学研究价值。

地质遗迹生动地展示了地球和生命演进的崎岖历程。地质遗迹是地球馈赠给人类的无数自然遗产中的一种,是记录46亿年地球历史演化过程的科学档案,是认识悠远地球历史的“窗口”,包括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

人类通过研究和认识地质遗迹,从中得到科学启示,学习和掌握了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而促进了科学与文化的传播,为人类地学知识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人类正确、全面、科学认识地质遗迹,合理开发和保护地质遗迹,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甚至预测未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五、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

随着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渐趋成熟,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扩大,人们对旅游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活动开始从最初的自然观光游转向旅游者自觉追求的具有深层内涵的文化体验游。现代旅游文化和科技含量越高,旅游产品越贴近自然,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大。人们试图通过旅游达到强身健体、增长知识的目的。寓教育、文化于旅游之中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地质遗迹地学信息量丰富、地质内涵十分深邃、地学价值巨大,具有考古的、生态的、历史及文化的意义。人类在通过地质遗迹获得审美趣味和享受的同时,还从中得到文化和科学的启示与熏陶。例如,历史上,诗人、画家、文人点评雁荡山的诗词有5000多首,记述雁荡山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志书、游记有30余部,集文学、书法、石刻艺术于一体的摩崖石刻有400多处。雁荡山积淀了千年的宗教历史和文化,宋代就有18古刹。现留有13处寺庙,其中观音洞、东石梁寺、灵岩寺、能仁寺、自云庵、紫竹林为其代表,寺庙与山水环境和谐,特别是观音洞(硫纹岩裂隙崩塌洞)中依岩而建的九层阁楼,展现了中国古代藏而不露的建筑风格。华山以石奇著称,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十里五千仞,一石也。”花岗岩岩体在地球的内外动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再经风化剥蚀、水流侵蚀,形成了许多状如刀削、拔地摩天的险峰。远望如一朵石莲,直插云霄;近观如刀砍锯截,似鬼斧神工之所为。唐代诗人张乔曾在诗中这样描绘华山:“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这些丰富的地质遗迹,其旅游活动项目涉及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疗养旅游等各个方面和层次。地质遗迹旅游融审美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当代旅游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和求知、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符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旅游业的内涵和旅游产品的类型,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六、开辟了地质科普的新途径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普及科学知识。21世纪以来,地质遗迹开发,特别是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通过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导游手册和导游词的编写,导游员的培训,地质公园光盘的制作,野外景点介绍,标牌设计等多途径、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地质科学的本质,使地质公园等成为向群众普及地学知识的最好场所,进一步提高了旅游的科学内涵,成为地质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最佳途径,使人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进一步增长了阅历,增进了知识。

此外,与一般的经济产业相比,地质遗迹的开发(如地质旅游)还具有增强民间文化交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等功能,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逐步在全国建成世界级、国家级、省(区)级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做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保护与地学研究相结合,保护与地学普及相结合,地质与文化发展繁荣相结合,地质与当地的物种经济相结合,地质与提高人民的素质相结合,对保护和建设好中华锦绣河山具有重大意义。第三章我国地质遗迹的分布和分类中国大地构造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冈底斯-印度板块相接。各种构造互相迁就、互相改造、互相干涉、互相叠加,构成了我国复杂而有规律的地质构造面貌,形成了数量丰富、特色鲜明的地质遗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质遗迹丰富多样、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的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岸、奇峰、怪石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其中,有些地质遗迹是珍贵、罕见的,世界上唯一的,对地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根据世界地质(含化石)遗址工作组的分类,我国拥有全部13种地质遗址类型中的12种,分别是古生物学的、地貌的、古环境的、岩石的、地层学的、矿物学的、构造地质学的、经济地质的、历史的、地质关系方面的、古陨石坑的、海底的地质遗址,仅缺少反映全球范围的大陆/大洋地质特征的地质遗址。丰富的地质遗迹为我国国家级和世界级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以及地质遗迹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节我国地质遗迹的分布及特点

根据我国地质遗迹的赋存条件,可将全国分为八个地质遗迹区。一、东北山地及松嫩平原区

该地质遗迹区包括辽宁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主要地质特征:火山活动发育,形成以古火山群为主要特征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玄武岩),以及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冰原和冻土遗迹。例如,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距今1200万至10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至1721年。老期火山与新期火山相间排列,规模较大的圆台形火山与规模较小的岩渣堆、盾火山相依偎,圆盆状火山口、圆椅状火山口、漏斗状火山口、破裂状火山口、复合状火山口应有尽有,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翻花熔岩、结壳熔岩交替出现,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喷气锥、喷气碟世界罕见。最新的火山喷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5个串珠状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泊——五大连池,享有“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的美誉。二、华北、辽河平原、晋冀山地及辽东半岛区

该地质遗迹区包括辽宁省西部和东南部、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南省大部和安徽省北部。主要地质特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属于相对稳定的地域,各时代地层出露比较完整,发育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例如,河南嵩山在不足2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前寒武纪、三次影响范围广泛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在不足4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连续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岩石地层,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地质工作者誉其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百科全书”。

同时,该区域还是古生物化石产地。例如,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山旺村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一座古生物化石天然博物馆,馆中保存着1800万年前的各种动植物化石400多种,其中有1/3是已灭绝的属种。这些化石种类繁多、精美完好、印痕清晰、栩栩如生,在世界上极为少见。天津蓟县剖面厚9200米,记录了距今18亿至8亿年间的地球演化历史,是我国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此外,还有辽西中生代热河动物群、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遗迹、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三、陕甘黄土高原区

该地质遗迹区包括陕西省大部、山西省西部和甘肃省东部。主要地质特征:黄土典型发育区。例如,著名的董志塬,南北长87千米,东西宽36千米,面积2260平方千米,为陇东面积最大且较平坦完整的黄土地。

此外,该区域还有著名的黄河峡谷河流侵蚀地貌。典型代表为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中游,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壶口瀑布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于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四、华东、中南丘陵山地及海岛(台湾、海南岛)区

该地质遗迹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南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和东部海岸带等。主要地质特征:气候湿润、植被发育,流水侵蚀作用明显而形成独特的江南地质地貌景观,海岸带受海洋地质作用而形成独特的海蚀地貌。例如,张家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张家界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巨大的园林”之美誉,景区拥有天子山、袁家界、“天下第一桥”等300多个景点。张家界主峰天子山海拔1262米,在方圆3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拥有3000多座石峰,倚天而立、形态各异、优美壮观,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此外,该区域还有著名的丹霞地貌。例如,广东韶关仁化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碎屑岩地貌,20世纪30年代被命名为世界地貌学上的丹霞地貌,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中面积最广阔、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的沿海海蚀地貌等也是该区域地质遗迹的一大特色。例如,福州市平潭县素有“千礁百屿”之称,全县有大小岛屿126座、岩礁648座,而有人居住的岛屿仅10个,其余均处于鸟翔鱼跃的原始状态,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五、四川盆地、丘陵及云贵高原区

该地质遗迹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重庆市。主要地质特征:以碳酸岩发育为主的沉积岩区,加之气候潮湿,发育了大量的岩溶地貌,如广西桂林岩溶地貌、贵州织金溶洞、云南路南石林,以及众多的高山峡谷。其中,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有连绵1300平方千米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从2.5亿年前开始发育并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喀斯特地貌的自然博物馆”。

此外,该区域中生代陆相盆地发育,拥有以恐龙为代表的脊椎动物化石和早期无脊椎动物化石,如贵州翁安前寒武纪动物群、云南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