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读马克思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2 07:44:42

点击下载

作者:内田树,石川康宏,译李春霞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试读:

前言

大家好,我是内田树。《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这本书是由石川康宏和我共同完成的。在前言之后的第一封信中,石川康宏先生介绍了这本书出版的来龙去脉。我在之后的回信中,介绍了我对于本书定位方面的一些思考。所以,我想在前言中说点其他的内容。

这是一本专为初中生、高中生、青年们而写作的马克思主义使用指南。当然,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人们,都可以阅读。我们预期的读者群体是听过马克思的名字,可从未读过马克思作品的青年读者。我和石川先生都很乐于像现在这样,将非常难懂的内容经由我们剖析之后介绍给初学者们。

石川先生和我都是老师,我们都从心底热爱着教学工作。所以,我们写作此书的初衷不止于此。对于我们来说,向那些对某件事情一无所知的人,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一件让人备感兴奋的工作。

你可以想象一下,向一个从未看过“棒球”的人解说棒球运动。很难,没错吧。光是解释最基本的棒球用语“ball”和“strike”,你就会发现,这两个词分别有两种意思:“ball”有“球”和“坏球”的意思;“strike”有“击球”和“好球”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句子:以为是ball,结果没有strike而错失的ball,裁判员把它定为strike。不了解棒球的人一定不理解这句话,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找个朋友试试看。

大家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比如,初学者问你“那个人在做什么”,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得“词穷”。因为最基本的内容,恰恰是最难解释的。如果我们打算给从未接触过棒球的人认真地讲解一下棒球的基本规则,就会不自觉地使用某些僵硬的原理。比如“球和运动员无不处在有效或者无效的某种状态中”“棒球会处在界内或者界外”“球停在哪个运动员的手中,就会决定目前的比赛形势”等。的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规则作为支撑,才产生了其他的附属规则。

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些基本规则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通用的,无论是足球、橄榄球,还是篮球。注意到这一点时,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其实球类比赛有着非常古老的渊源,它们将某种“宇宙论”通过比赛的形式游戏化地再现了。

其实,给初学者从零开始讲解棒球的难度与讨论战术问题的难度(比如,讨论投掷者的投掷对策是否妥当,接下来的打球顺序是强攻还是牺牲打等),完全是不同层次的,不可同日而语。这会直接将我们引向“何为棒球”之类带有哲学意味的,对于其本质的思考。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说“从零开始教初学者”这件事情会让人非常兴奋了吧。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那些原本对马克思的“马”字都不了解的人,能够真正了解马克思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因此,诚挚地希望大家一定要读一下)。所以,我认为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连“马克思的‘马’字都不知道的人”去明白“马克思的伟大之处”,至于像“黑格尔滑倒了”或者“某某人跌倒了”之类的学术性问题,以及“投掷者的投掷对策是否妥当”“是强攻还是牺牲打”等技术性问题,先暂时放在一边。实际上,只有了解马克思的人或许觉得普及马克思才是最紧要的事情,不了解的人,恐怕完全不明白这一意义所在。

这真是让人兴奋的工作!我们因此感到精神抖擞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即使我们如此兴致勃勃,但是实际做起来,也许会因为难度太大,而最终一无所获。

不管怎样,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马克思,我们会竭尽全力。如果年轻人看到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为了给初学者讲解马克思而汗流浃背的样子,进而能想到“这些叔叔这么努力地工作,试图让我们明白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说明马克思先生非常有魅力啊!可是尽管这些叔叔这么努力,我们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这也恰恰说明马克思是一位相当深谋远虑的思想家啊”,那我就觉得心满意足了(至于石川先生,或许对此并不会感到满足)。

坚持站着读到这里的你,请再继续坚持15分钟,读一读石川先生写的第一封信,以及我的回信(当然如果约会快要迟到的话,那就请便了)。

如果读完这两封信以后,你还是觉得“跟我没有关系”的话,那我也没有办法了,请你默默地将这本书放回书架吧!不过,如果你读完以后觉得“多少跟我有些关系”的话,请下定决心去收款台结账吧。

相信我,物有所值。它值得你付出时间与金钱。

好了,先说到这里,我们稍后再见吧!内田树2010年4月第一篇《共产党宣言》第一封信石川康宏致内田树

2009年1月19日

内田先生,你好。

平日工作时经常与你见面,有时也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而且,每年冬天,我们都会一起前往长野县的野泽温泉享受“极乐滑雪”的热闹旅行,那时还会在同一房间共度四天三夜。所以,像今天这样给内田先生写信,还真是有些奇妙。到底以何种姿态来写这封信呢?……既然是为图书写总结,那么我最终只能以普通的状态来写信了。

我重读了自己的博客记录,想起我和鸭川出版社的松竹先生一起前往学校的教务主任办公室拜访内田先生,好像是2008年11月6日的事情。

那次谈话是关于本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式的讨论。同时,我也再次确认了一下之前的来往邮件:我向内田先生提起共同撰写这本书的事情,是和松竹先生在新大阪的烧烤店喝酒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5日。

当时的邮件是这样写的:

主题“关于出版的讨论”(发自石川)

昨天(10月14日)晚上,我和鸭川出版社的朋友一起喝酒。在喝醉之前,我们讨论了一些正经话题。这位朋友说,“能不能做一本内田先生和石川先生对话的书呢”,“题目为《如何思考马克思主义》”,“我读了《睡前学学构造主义》那本书,感觉内田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评论很有意思”。

我也说了一些话。“我想内田先生要出版的东西已经积攒了很多”,“如果能够做成这本书,是不是以我采访内田先生的形式比我们对话的形式更有意思呢?”

所以,虽然没有定好什么时间出版,但是基本确定了两件事情:一是要和我一起写一本书,二是题目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当然可以随便谈谈)。内田先生您心动了吗?

过了1小时20分钟,也可以说是片刻之后,我就收到了以下回信:

主题“可以”(发自内田先生)

跟石川先生一起讨论马克思,刺激而且新奇,应该会很有意思。

如果这本书的策划初衷是希望年轻人读一下马克思,那会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我们可以每次选取一部作品,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或者《法国三部曲》之类的,两个人讨论一下其中的关键内容,或者随便聊聊自己的感悟,这样如何?

经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决定“和编辑一起,三个人讨论一下”,于是便有了11月6日的见面。

还记得吗?那天见面时,我们看到了内田先生办公桌上随意摆放着的几把日本刀。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啊?”内田先生“嗖”地抽出其中一把,说“这是练习用的刀,没有开刃”,一边说着,一边突然将刀指向我的胸前,表情十分严肃。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大概是内田先生作为武士道家的表情。就在那个瞬间,我心里一惊,暗暗思索:“嗯,这个人果然是个‘危险’人物啊!”(笑)

当天,在内田先生的极力主张下,我们首先确定了“将二人的来往书信整理成书”的基本形式。另外,关于书信当中谈到的马克思等人的文献,也在当时迅速确定下来。几乎是在几分钟之内,我们决定从《共产党宣言》开始讨论,以《资本论》作为结尾。同时,那天确定下来的事情还包括“第一封信由石川来写”,“什么时候开始都行”,等等。当天的讨论最长也不过30分钟,其中还包括了“抽出日本刀”“危险人物再认识”等瞬间,之后的事情决定要“慢慢摸索”“边做边看”。

根据以上已经确定的内容,我将在第一封信中,首先以《共产党宣言》为材料,来说明“马克思的著作是很有趣的”。究竟我们能否以这么轻松的笔调写下去呢?不管怎样,暂且试试看吧。【《共产党宣言》是政党纲领】

翻翻我手头的这本《共产党宣言》,发现在“解说”部分写着:1848年2月末,《共产党宣言》最早是以23页小册子的形式印刷而成的。它最初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而不是由学者们创作的一般性研究著作或解说书之类的作品。大概因为这样的性质,最初的小册子中没有写明“马克思 恩格斯 著”。直到1850年之后,署名一事才得以确认。实际上,“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共产党的雏形,所以《共产党宣言》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共产党纲领。“纲领”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它是指政党和工会等团体将自己的活动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方针等内容整理成册的最基本的文书。也就是说,《共产党宣言》是由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员一同讨论,比如“各位,现在的社会存在这样的缺陷”,“所以我们要做出这样的改革”,“那么,我们采取这样的方法,怎么样”,然后将讨论的内容整理成册的文书。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关系。他们二人是在茅斯的鼓动下,于1847年加入了该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同一年6月的第一次大会(恩格斯出席)和11月的第二次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两次大会都在伦敦举行),都围绕纲领的内容讨论了相当长的时间。

在第二次大会上,会议决定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负责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文章的形式。不过当时二人的情况是,马克思住在布鲁塞尔,恩格斯住在巴黎,所以文章的执笔工作主要由马克思承担下来。马克思参考了恩格斯已经写完的《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用德语写成了这一纲领。

据说,最初纲领只印刷了100多份供同盟的成员使用,但是后来被翻译引进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共产党宣言》已经成为马克思等人的文献当中最被人熟知,也是最被人熟读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也有很多日语译文的版本,但据说最初是在1904年由《平民新闻》刊登出来的。

了解了其文书的性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开头部分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①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②候了。”“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③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佛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我与马克思的交流方式】

接下来看一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吧。整个纲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的是资本家,无产阶级指的是工人。在这一部分,马克思以二者的关系为轴,描述了“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在这个时期,马克思还没有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的构造和历史,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等内容。

第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在这一部分的开头,马克思提出“共产党人与全体无产阶级的关系是怎样的”,并讲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等内容。

第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这一部分对冠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名的各种思潮进行了批判。读到这里,我们了解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进行讨论和运动之前,世界上已经存在着相当多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被视为拥有各种面孔的来历不明的“幽灵”。

第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一部分描述了共产党人对于非共产主义者的反政府党和革命党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我需要事先说明一下。我从未直接研究过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发展和体系,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与其思想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只是马克思著作的读者,是关于马克思等人的研究专著的读者,但并不是专门研究马克思的学者。

不过,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马克思的大量著作,特别是从他阐述的人类社会的构造和历史的方法论——历史唯物论中感受到巨大的魅力。不管承认与否,这些东西已经深入我的内心。

另外,对于《资本论》等书中阐述的经济学体系,我也有很多领悟。不过,我与马克思的交流方式是这样的:不论是研究现代经济、政治,还是女性地位和家庭少子化等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我都会去借鉴马克思的独特视角,寻找解决问题的启示。如果要解决现代社会的难题,除了具体地去深入分析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之外,别无他法。

补充一句,这种与马克思的交流方式,可能只是我自己对马克思的理解方式。本书在后面的篇章中还会多次提到马克思的唯物论哲学,他对那种将理论与现实世界割裂开来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写到现在,我好像还没有切入正题。【被伟大的精神所震撼】

1975年,我进入立命馆大学,在这里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那时,我只是一名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韦伯、恩格斯、马克思,然后跟大家一起讨论,并将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学习方式。当时,我听着前辈们的讨论(当然几乎是听不懂),对于马克思想要全盘了解社会的构造和历史的大无畏精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是因为,在我的常识当中,马克思那种宏大的视角、思考问题的大胆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

以下内容就是晚年的恩格斯所总结的《共产党宣言》的“关键”(借用内田先生在邮件中使用的词):“贯穿《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思想:①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②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③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引自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文中序号由石川添加)

其中:①清楚地描述了“每一历史时代”,经济这一基本关系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②讲述的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整个历史”的原动力就是“阶级斗争”;③讲述的是,在此基础上,当前“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方式以及斗争的历史意义。前面提到的“历史唯物论”这个概念,在本宣言中多次进行讨论,恩格斯的这篇序言可以说是他大量文献中对其进行总结提升的一篇。

创作《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马克思只有29岁,恩格斯只有27岁。他们虽然年轻,却开始思考如此高深伟大的问题,并且大胆坚定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印象中,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我被他们的伟大精神所震撼,并且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怎么描述比较好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这里好像有一个了不起的世界。”我为这种预感而激动。现在重新读一下,我认为这个“根本思想”的内容应该集中在第一部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也就是说,刚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时必定会感到紧张、激动。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是本宣言的“关键中的关键”。

这是马克思年轻时候的著作,所以与他后期的著作相比,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充分的地方。我注意到,马克思后期比较成熟的经济理论在这一时期几乎没有登场。所以,马克思在讲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以及“资产阶级社会”构造时受到较大制约。关于这一点,在后面提到马克思后期的相关著作时,还会进行一一说明。【共产主义革命是什么?】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宣言的第二个“关键”部分,也就是共产主义革命论的一些内容。

由工人取得政权“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④取政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⑤主。”

也就是说,“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首先就是获取政权。用现在的话说,掌握政权就是使其力量影响到管理机构以及所有相关机构的每一个角落。

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的运动参与者对政治并不关心。相反,也有的运动参与者寄希望于与当时的政府(比如当时的德国,还存在着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政权形式)结成同盟。考虑到这些情况,《共产党宣言》提出必须由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思想,的确具有创造性。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⑥阶级的所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⑦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⑧级手里……”

作为革命的第一步,共产党人已经取得政权,接下来要致力于社会的改革了。也就是说,政治革命和以政治革命为杠杆所进行的社会革命是被区分开的。

另外,社会革命的根本,是将资产阶级(资本家)所有的机器及工厂等生产用具转移到作为生产者的工人阶级手中。通过对构成社会“基础”的经济进行改革,达到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革的目的。这里提到了“消灭私有制”,但是之后的《资本论》第一部中提到“生产手段归社会所有,生活手段归个人所有”,两个“所有”开始被区别使用。

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⑨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生产工具被转移到无产阶级的手中,进而生产活动转变为没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分的“联合起来的个人”的东西,促使社会产生阶级分化的经济基础就会消失。之后,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政治领域,公共权力当中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政治性质”就会消失。马克思用下面的语言简单地描述了到达这个阶段后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⑩件。”

说起共产主义社会,可能在我们的印象中,它是由少数的精英(阶级)或者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通过至高无上的权力按照计划对所有国民进行管理。但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它原本就是在国家消失之后才会出现的社会形态。【关于革命的方法和阶段】

关于革命的方法和顺序,我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关于革命的方法“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循序探讨了现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11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12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工人要通过“暴力”来取得政权,也就是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很多人据此认为“共产党人总是想要进行暴力革命”。但是,关于这一点必须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历史情况,那就是通过多数国民的选举选出拥有一定权限的议会的例子,只有在瑞士出现过。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发行后不久,各地爆发的以打倒王权和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并不是共产主义革命,但是都不得不采取了“暴力”的形式。

另外,对于谋求工人阶级选举权的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6年送去鼓励的信件。此后,马克思等人一直到晚年都在不停地研究如何通过议会获得政权。

民主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13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14反对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资产阶级。”“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15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16度的革命运动。”

这部分内容很有意思。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采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态度。他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达到“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为了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也可以主动与资产阶级进行联合。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只有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当前的运动”进行到底,才会接近“运动的未来”,也就是共产主义革命。一说起革命家,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很容易心急,好像明天就要进行革命斗争。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说马克思是十分冷静的。

一旦写起来就收不住笔。这次的信,暂且写到这里。《共产党宣言》是距今160多年前,马克思为明确欧洲革命的方针而写成的文书,所以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很难流畅地阅读。不过,作为纲领,它确实简单明了地描述了马克思的革命论。第二封信内田树致石川康宏

2009年2月7日

石川先生,你好。

我已经收到你的第一封信。非常感谢。终于开始了,我很激动。再次向读者朋友们问好,我是内田树。

这样的写作方式实在有些奇怪。

一方面我以私人信件的形式写给石川先生,另一方面也是写给读者朋友们,而且其中包含着我们两个人的殷切期盼,那就是希望青年们来读一读马克思。

仔细想一想,这本书的结构还真有些复杂。关于这个主意的来龙去脉,石川先生已经介绍过,我在此就略去不谈了。

在本书中,我们希望通过选取一些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代表作,以两人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深入探讨。比如,“石川先生,这句话尖锐深刻,意义深远,你觉得呢?”“嗯,不愧是马克思!”不知这种形式是否合适。

同时,我也隐隐抱有一种期待:哪怕只有一个青年读者觉得“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如此热情地讨论马克思,说明马克思真是了不起啊……要不然读读看吧”,我都会认为我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解读方式不同】

我和石川先生对于马克思的解读方式也许很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没有关系。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是自然的。解读方式越多,越说明文章的内涵深刻,寓意厚重。

所以,在本书中,我将尽量提出与石川(哎呀,称呼有些随便了。不过没关系的吧,平时也是有时称呼“石川先生”,有时称呼“石川”)不同的解读方式。当然我并不是要故意唱反调,否定石川先生的解释,只是想告诉读者“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

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一样吧。听音乐的时候,有人对曲子在音乐史中的定位感兴趣,也有人喜欢研究一下歌词的意义,还有人对作曲家背后的逸事感兴趣,当然也有人在意发音的音韵和气息的运用……这些欣赏方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我认为对于马克思的不同解读也是如此。

我冒昧地说一句,石川先生的解读方式,应该是结合马克思的政治史、思想史体系,去细致地讲解著作中重要的地方。石川先生不愧为学者,做事情注重根基,有板有眼。

那么我呢,也就不必再做这些事情了。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不太擅长有板有眼地做事。对于学者来说,列举先行研究,确保文献的引文没有错误等是最基本的工作,我却实在做不来。

英美圈的学者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好。似乎还没有出现过先行研究引文有错误的情况。一旦发现,那绝对是学术丑闻了。相对来说,法国的学者在这方面就有些马虎了。

我的老师伊曼纽尔·勒维纳斯先生就是这样的。翻译他的著作时,发现书中有很多引用错误。有些章节的脚注几乎都在罗列老师的引用错误(这样说似乎对老师不敬)。当然,所谓的引用错误,一般跟论文的论点并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忘记加原文中的标点符号,或者写错了引文的页码,有的是杂志名称的大小写不一样,诸如此类。尽管如此,类似的错误还是很多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考虑了一下。也许因为勒维纳斯老师是一个粗心的人?我认为并非如此。我想可能是老师在读文献资料时,过于投入了吧。写引文的时候,脑中不断涌现出“接下来要写的内容”,单是誊写就已辛苦至极,这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写错标点符号,或者写下相反页面的页码,以及类似的错误。

但是,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这样很好。我们有时也会因为有了好主意而高兴地一跃而起吧?在这本书中,我特别希望青年们能够体会这种“高兴地一跃而起”的感觉。

可以说这是一种因为知识而产生的兴奋感。大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某个契机,我们会感觉大脑突然加速,就像本来分散的拼图,快速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位置一样,大脑突然发热。石川先生一定了解这种感受吧。我称之为“知识感高涨”,希望青年朋友们也可以切身体会这种感受,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

为此,希望大家选择马克思来读。这就是我们撰写此书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热爱马克思的最大理由,不是因为马克思将世界的构造明确地阐述给我们,也不是因为他给我们指明方向,告诉我们如何去构建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而是因为读马克思会让我们变得聪明。

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曾经写道,他在写论文之前,一定要从书架上取出马克思的书,随意地读几页。他好像特别喜欢《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作品。据说他在读过几页马克思的著作后,就会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我十分理解他的感受。读几页马克思著作之后,就像头脑中有一阵清凉的微风吹过。

这种感觉并非“茅塞顿开”。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即使是读过马克思之后,也不会茅塞顿开。如果只是读几页马克思,就可以轻松地解决难题,那么谁也不想费功夫了。

有时候,读过马克思之后,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但是,你会切身感受到自己在思考问题时是多么不知变通,又是多么因循守旧。读过马克思之后,你会感觉自己思考的框架(也可称为牢笼)从外面被猛烈地摇晃着,牢笼的墙壁开始出现裂痕,灰尘四起,铁栅栏也开始松动。这时你才意识到:“原来我是在牢笼里面的啊!”马克思不会将我们从牢笼中解救出来,但是他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是被幽禁在牢笼中的。如果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牢笼中,也就不会有逃离牢笼的想法。

马克思不会为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读过马克思之后,你会明白自己的问题必须由自己来解决。

我认为这正是马克思最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

石川先生是这样写的吧:“在开展研究时,我与马克思的交流方式是这样的:不论是研究现代经济、政治,还是女性地位和家庭少子化等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我都会去借鉴马克思的独特视角,寻找解决问题的启示。如果要解决现代社会的难题,除了具体地去深入分析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之外,别无他法。”对于这一点,我百分之百赞同石川先生的说法。

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政治学原理已经过时。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我们暂且搁置不谈。如果评判的标准为照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搬硬套到现代社会的问题解决中来,那的确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但是,有些人在读过马克思之后,重新获得活用知识的能力,意识到限制自己的“牢笼”,并开始努力尝试从牢笼中逃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作为前奏,就说这些。我们先从《共产党宣言》说起。对于这个宣言本身,石川先生已经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说,我想做的是介绍一下《共产党宣言》中令人振聋发聩的部分,让我们一起感受并欣赏马克思修辞学的韵味及其深刻内涵。【让人心潮澎湃的句子】

首先从《共产党宣言》中最让人心潮澎湃的句子开始吧。虽然石川先生已经做过引用,我在这里也要特意提出来。“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7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多么让人感动的句子。如果有人让我从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选出一段话,那么我会选择这段。短短的五句话,却充满着让惰夫战栗的锐气。在古今中外的全部典籍中,恐怕这是被引用最多的一段,堪称名文中的名文。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段话之所以成为名文的原因吧。

迄今为止,在马克思的研究者中,鲜有人将“马克思的文章中之所以成为名文”的原因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我却对此兴趣盎然。也就是说,我想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如何在感性的驱动下高速运行的。

我认为这段话中充满了马克思修辞学的“精华”。它们存在于“……是……”的“陈述句”,“……必须……”的“义务句”,“……吧”的“命令句”所打造出的理论运行过程之中。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吧。

首先第一句,“他们公开宣布”。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这是谁都无法反驳的事实。

第二句,“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是命令句。“命令”即是“发出命令的人”说出的话,从“发出命令”这一点来说,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管发出的命令是否可以实现,被命令者是否愿意实现,这都是事实。

也就是说,马克思把两件不可动摇的事实掷地有声地摆在读者面前。

如此真切的事实放在面前,我们会感到一阵头昏目眩,只能附和说:“是,是的,是这样的。”就在这时,第三句接连而来。“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正是马克思修辞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值得一读的地方。这就好比是美声唱法中女高音的回旋音,演歌中花腔的部分。

可是,我们可以称第三句为事实吗?

没错,当然是事实。我折服于马克思这种提出事实的方式,感受到他超乎常人的天分。

这是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管是多么贫穷的工人,他们失去的,除了锁链之外,应该或多或少还会有些其他的东西。如果用“失去的只是锁链”来形容少数作为奴隶在劳动的人(划船的水手或者佐渡金山的矿工等),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于一般的工人来说,可能有些言重了吧。

因为即使是再怎么贫穷的、受到剥削的工人,他们都至少保有着生命,享有着有限的自由和仅有的一点私人财产,不太安定的平安,以及微小的快乐。这些人应该怎么说呢?

但是,马克思用一个特殊词语“无产者”,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我想为读者解释一下这个术语,当然,对于石川先生,没有必要再说明了。“无产者”(proletarier)这个词在德语中意思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赚取生活费用的工人”。过去指的是古罗马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没有政治权利,没有服兵役的义务,以生孩子为工作的无产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术语,在指工人个体时为“无产者”,指工人阶级全体时则为“无产阶级”(proletariat)。

读了这个词义解释后,问题就很明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使用“工人”这个中立的词语(可能一般德国人并不知道其意义),而是从历史用语中选择使用“无产者”这一词语,就是为了彰显“无产者”本来的意思。“无产者”并不是指普通的“工人”,而是指“失去的只是锁链”的工人。所以“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这句话,仅仅是一种语言定义(也可称为同义反复)。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要指出、分析、解释现状的作用。

但是,这句话蕴藏着一种力量,一股巨大的力量。

既然“失去的只有锁链”,那么,无产者在现实社会活动中,除了“拖拽铁链”,别无他选。

这句话的后面就是“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段话太棒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要读马克思的文献,一般都是从《共产党宣言》开始。读到这句“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的时候,内心会受到震撼。“获得世界”,指的是什么呢?

我并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可是,有没有感觉这是一句诗歌一般的、让人为之振奋的话呢?

这就是“义务句”,即“必须”这样的句式。

义务比命令的语气还要强烈。

正如我刚才说过的,“命令”指的是“我发出命令了”,在这个时间点来说,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但“义务”并非如此,需要说明为什么必须这么做,即必须说明这么做的理由。“读马克思吧!”是命令。这句话在我说出的时刻是有着充分的基础的。不管怎样,我正在“下命令”。但是,我只说“必须读马克思”是不充分的。“为什么”必须读马克思呢?要先把理由说清楚,让读者了解。

但是,一般情况下,“命令句”和“义务句”的差别,我们是感知不出来的。马克思修辞艺术的关键之一可能就在于此。在此后将要读到的各种文献中,我们也会不断遇到同样的修辞学问题。

当然,对于“命令”和“义务”之间的理论差距,马克思本人是十分清楚的。

但是,他却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跨越这种差距时似乎有一瞬间的悬浮感。换句话说,就是“讲述与理论不符”内容时产生的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但是,马克思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不协调”的感觉,而是“悬浮感”。他带给我们的不是踩空后,膝盖挫伤的痛彻感,而是想要跨越楼梯时,被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向上托起的 “跳跃感”。

马克思的文章令人痴迷之处就在于此。

值得我们长期反复阅读的文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会给读者带来某种全新的体验。

马克思的文章也是这样的。

当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方式推理出结论时,来读一读马克思,会豁然开朗。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一些熟悉山路的人领着前行,我们只需要在后面跟着,而当有所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站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了。

在《黑客帝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尼欧(基努·里维斯饰演)在睡眠中学习“大楼跳跃术”。在进行这项训练时,他的师傅墨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饰演)一开始便向他展示了身轻如燕的跳跃。尼欧看到如此优美的跳跃,最终自己也完成了看似无法完成的跳跃。“死亡一跃”是马克思爱用的词语。也许马克思对读者的要求就是“来和马克思一起跳跃”吧!

接下来,我们来看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个结尾太精彩了。

结尾不是“奋起”“打倒”“夺回”,而是“联合起来”,我认为这句话太超乎寻常了。

如果使用“奋起”“打倒”一类的词语,那么首先要组织一个地下团体,拿起武器,这些都是很费功夫的事情。这对于不想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词语。但是,如果换成“联合”这个词,合上书的瞬间就可以实现了。只要向身旁的无产者伸出手,说一句“我们一起加油吧”就可以了。

为了实现“获得世界”这一伟大目标,马克思首先展示出来的是十分具体而生活化的“联合”姿态。马克思用“友爱”的语言来结束这份极具战斗力的宣言。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给世界带来正义和公平的战争,它的基本构成是“联合”。在马克思之后,有很多人以马克思之名,进行了“革命”战争。但是那些所谓的“革命者”宣言,绝大多数没有在结尾使用这么温和的词语。

真正的革命宣言不会是宣扬“憎恶”和“破坏”的语言,而是以“友爱”的词语来结尾的。我认为,这种非常人性化的姿态,就决定了马克思已经远远超越了19世纪、20世纪无数平庸的革命家。

以后应该还有机会来探讨马克思对于人性理解的深刻。

开篇写得有点长了。其实我还想写一写《共产党宣言》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其中很多能够适用于21世纪的日本社会。这些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那么,请石川先生继续吧!第二篇《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三封信石川康宏致内田树

2009年2月23日

内田先生,你好。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这封信来得有些迟。这是我写给内田先生的第二封信。前些日子,内田先生的来信让我很受触动,我想谈一谈马克思的有趣之处,也希望大家了解“年轻时期的马克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克思】

首先是关于来信的内容。内田先生认为,每个人读马克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未必是互相排斥的。我完全赞同。以听音乐来举例很容易理解。马克思在他的文献中留下的思想究竟是什么,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文章来找到答案,并且缩小不同意见的差距。但是,着眼于马克思的哪一点,是思想、人品、心理、行动、文体、社会影响的重要因素,还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要取决于读者所关注的角度。而且,越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比较难懂的问题,读到的内容越容易受到读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响。

我认为马克思是有趣的,这其实已经包含了我对马克思的解读方式。那么,内田先生所说的“马克思是有趣的”应该也包含了他的解读方式。(是这样吧?)如果是这样,那么我认为的“有趣”和内田先生认为的“有趣”的含义并不相同,这也不足为奇了。

最重要的是,无论我们认为的“有趣”是否相同,只要我们的解读来自同一个马克思,那么我们就可以互相欣赏对方的“有趣”,分享这种乐趣。要想达到这种共鸣的状态,就必须在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时,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把它们当作可以丰富自己思想和提高创造力的素材。【获得挣脱“牢笼”的勇气】

内田先生提到的“知识感高涨”和“想到好点子时一跃而起”都非常有意思。如果想要读些什么书来体会这种感觉,那当然是读马克思了。我的情况是通常会“高兴地跳起来”,虽然隔天再读的时候可能又不知所云,但我还是经常因为自己的新想法而感到无比兴奋。

此外,内田先生还介绍了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写作之前通常会读上几页马克思,这样就会意识到自己思考的“框架”,也就是困住自己的“牢笼”,进而唤起自己挣脱它的意愿和冲动。我觉得这点非常有趣。

我在上次的信中也说过,分析现代问题时,我会在马克思的作品中找一找有没有什么好的角度。不过,如果回头看一下找到的内容,其实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眼前这个课题。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从中获得了大胆分析事物的志气和勇气。这是挣脱“囚禁自己的牢笼”的志气和勇气。这就是让我豁然开朗的地方。如果再进一步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我的志气和勇气的根源是马克思那没有被一切学问所禁锢的,甚至可以说有点野蛮的,又让人神往的独立精神。【文章的“麻痹性”和冒险家式的活力】 

还有一件我觉得非常有趣的事情。内田先生说《共产党宣言》结尾处的“联合起来!”让他非常感动。对于这个非常有名的句子,内田先生说“石川先生也曾引用过”,但其实我根本没有提到这句话。我想内田先生的意思是“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石川一定会感动的”。内田先生的这种心理活动也是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的地方。(笑)

内田先生说,马克思的文章有一种“麻痹性”,就是让读者感觉到理论的飞跃并不是“不协调感”,而是“悬浮感”。“悬浮感”这种说法十分有趣,你可以这样读,也可以那样读。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种轻微的不确定性,并不会使读者感到不快,反而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不过这句“联合起来”,我只把它当作一句鼓舞的口号,对于里面包含的呼吁力量的秘密,我从来没有停下来认真思考过。

受内田先生思考方式的启发,我想说一下我的感想。读者之所以能感受到“悬浮感”和“麻痹性”是因为他们信赖马克思。当马克思无法充分地使用理论依据解释某个问题时,读者会推论:“虽然没有完全说明白,但一定是这样的。”这种信赖感就是——虽然没能解释清楚,但是马克思已经堆砌了这么多理论,一定不会有错。这样看来,这种信赖感的根源应该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领域,因为在这个领域,马克思已经用自己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了。这样说应该可以吧。

内田先生评论说,马克思知道自己的理论带有跳跃性,同时又拥有将理论向前推进的技术。我认为,马克思自己所能意识到的未知领域和想要探索领域的范围应该是非常宽广的。这一范围的宽广,使得马克思每每踏入其中,都会品尝到发现新事物的愉悦。这些愉悦的积累,催生了马克思探险家一样的活力。

关于这一点,我在之后的书信中还会提到,它对于马克思从青年到晚年的思想升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说来,马克思意识到自己理论的跳跃,也就意味着他十分明确接下来要把自己的热情投注到哪个课题中。在这里,我可能对马克思流露了过多的喜爱之情。(笑)【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马克思】

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吧,也就是今天的新话题“年轻的马克思”。我认为,这封信提到的文献中,《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秋执笔)、《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年末至1844年1月执笔)、《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月至8月执笔)这三篇,是“成为马克思之前的年轻的马克思”或者说是“不断接近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写的东西,并不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写的东西。

当然,作为同一个人的思想成熟过程,我们无法从哪一年、哪一天清楚地划定界限,明确说“从今天以后,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了”。但是,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特有思想体系,最初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来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1月至1846年夏执笔)中。

虽然书中结构并没有出现马克思的经济学,但是对人类社会的构造和历史进行全面考察的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结构和与此相对应的共产主义革命论,已经初步形成。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上次选取的1847年年末开始执笔的《共产党宣言》,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马克思”最早期的作品。

在这里,我想对年轻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履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州特利尔城,1835年高中毕业,进入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学和哲学。他在柏林大学参加了一个叫作“青年黑格尔”的社团,对德意志的政治和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1841年3月,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4月凭借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获得了耶拿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时的马克思,也考虑过留在波恩大学任教,但是由于之前发生了很多进步学者被赶出大学的事件,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了。

1842年5月,因为在改革派的报纸《莱茵报》上发表了批判政府的文章,同年10月他成为该报纸的三大主编之一。由于马克思对政府的批判过于激烈,1843年1月,普鲁士政府决定从4月开始禁止《莱茵报》的发行。得到这一消息,马克思留下声明“因为眼下的审查事件,我决定从今天起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就此离开。

之后,他与阿尔诺德·卢格一起筹备《德法年鉴》的发行,并搬到了巴黎,开始撰写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2月,《德法年鉴》正式发行,那时的马克思只有26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邂逅】

马克思一生的挚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莱茵州巴门市,比马克思小两岁半。恩格斯的父亲经营一家纺织厂,父亲的缘故,1837年7月,恩格斯从高中退学,开始帮父亲做生意。从1838年7月到1841年3月,为了学习经营管理,恩格斯开始在不莱梅的商会工作。在此期间,恩格斯开始了写作活动。

回到巴门市之后,恩格斯去了柏林,因为从1841年9月开始,他作为一名志愿兵服了一年兵役,其间还去柏林大学旁听。据说,那时候选择服兵役的志愿兵,多半是以到大学旁听为主要目的的。在这里,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来往密切,对柏林大学的哲学教授谢林进行批判,并领先马克思一步,于1842年4月首次在《莱茵报》上发表评论。

1842年10月,结束一年兵役的恩格斯回到了巴门市, 11月又去了英国曼彻斯特一家叫作“欧门·恩格斯”的纺织厂(他的父亲是创办者之一)工作。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到1844年8月回到德国,恩格斯对英国工人生活和劳动的真实状况进行了调查,接触了包括工人在内的男性谋求普通选举权的英国宪章运动,并深入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他与《德法年鉴》上马克思的两篇论文一起发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都写于1843年年末。《德法年鉴》发行的时候,恩格斯只有24岁。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始于柏林大学。恩格斯在柏林大学旁听时,对即将毕业的马克思的事情有所耳闻。曾经支持马克思留在波恩大学任教的布鲁诺·鲍威尔教授在1842年3月被解聘。恩格斯为抗议这件事写下了《信仰的胜利》(1842年6月至7月执笔)这首诗,其中提到了马克思:“是面色黝黑的特利尔之子,一个血气方刚的怪人。

他不是在走,而是在跑,他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

他满腔愤怒地举起双臂,

仿佛要把这广阔的天幕扯到地上。

不知疲倦的力士紧握双拳,18

宛若凶神附身,不停地乱跑狂奔!”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842年11月。恩格斯在去往曼彻斯特的路上,顺路去了《莱茵报》编辑部。但是,这次见面竟然是不欢而散,晚年的恩格斯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1842年)11月底我赴英国途中又一次顺路到编辑部去时,遇见了马克思,这就是我们十分冷淡的初次见面。马克思当时正在反对鲍威尔兄弟……因为当时我跟鲍威尔兄弟有书信来往,所以被视为他19们的盟友,并且由于他们的缘故,当时对马克思抱怀疑态度。”

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是《莱茵报》的主编,他更重视与普鲁士政府的检查进行斗争这类的具体问题,与青年黑格尔派产生了激烈的对立。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强调抽象理论,被认为纸上谈兵。鲍威尔兄弟布鲁诺和埃德加就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所以,马克思对与这两兄弟有密切来往的恩格斯存有戒备心理。到了英国之后,恩格斯还继续给《莱茵报》投稿,但是他与当时在编辑部工作的马克思并没有过多的交往。

两人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是《德法年鉴》刊载了恩格斯的论文《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之后。马克思因为这篇文章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两个人成为终生挚友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论文《论犹太人问题》所研究的课题】《德法年鉴》所刊载的马克思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的课题和内容,与之前马克思全力投入《莱茵报》时的经历是有直接联系的。作为一名民主编辑斗争了11个月之后,马克思直视农民权利和税费等经济生活与政府和国家的关系,深刻体会到对蒲鲁东等法国共产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以与黑格尔哲学的斗争为突破口,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挑战。《论犹太人问题》其实是针对布鲁诺·鲍威尔的两篇论文的书评。当时的德国把基督教奉为国教,犹太教徒的政治和社会权利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受法国革命的影响,很多知识分子对此进行批判,《莱茵报》也多次刊登关于犹太人“解放”的话题。法国的犹太教徒终于在1791年获得了与基督教徒同样的法律权利,成为“法国市民”。

对于这个问题,鲍威尔评论说:犹太教徒的解放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德国受到压制的并非只有这些犹太教徒,而是所有人民,犹太教徒的问题必须围绕解放全体德国人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想要实现德国人民的解放,就必须清除基督教这个障碍,成为近代国家。同时,德国人民也应该摆脱基督教或犹太教的禁锢,获得自由的自我意识。

对此,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区别与关联出发,一方面赞同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享有同等权利,另一方面提出了德国全面改革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马克思的论述。

第一,“德国的犹太人渴望解放。他们渴望什么样的解放?公民20的解放,政治解放”。

也就是说,犹太教徒在追求与基督教徒等其他社会成员同等的权利。

第二,但是“只有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是对犹太人问题的21最终批判,也才能使这个问题真正变成‘当代的普遍问题’”。

但是,实现政治解放,始终都是在政治领域内进行的,实际上,只有超越了这个领域,犹太人问题才会变成全体德国人的“当代的普遍问题”。

第三,“鲍威尔的错误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国家本身’,他没有探讨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因此,他提供的条件只能表明他毫无批判地把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混为22一谈”。

这样说来,马克思对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近代“政治解放”和与此相区别的“人类解放”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人类解放”和“市民社会”】

第一,“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普遍的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是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23式”。“政治解放”带来的进步确实是一种进步,但它只是停留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的进步。

第二,因此,“摆脱政治桎梏同时也就是摆脱束缚住市民社会利24己精神的枷锁。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得到解放”。

近代的“政治解放”催生了拥有近代权利的“公民”,同时,这也是将“市民社会”和“利己精神”解放的过程。

第三,在法国革命中,“不是身为citoyen[公民]的人,而是身为bourgeois[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被视为本来意义上的人,真25正的人”。

这种政治解放,实际上并不是万人同权,而是以利己主义精神的代表者“资产阶级”为中心的社会。

马克思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将“市民社会”称为“欲望和劳动和私利和私权的世界”,之后将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整理并加以理解。马克思在这一阶段,对近代社会带来的法律上的平等和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行区分,并且很早就开始重视资产阶级,这一社会经济活动的新主体。

由此,马克思想到,为了德国人的“人类解放”,必须对充满“利己主义”的市民社会进行改革。反过来,马克思对于给犹太教贴上“欲望”“私利”“肮脏的买卖”等标签的犹太教批判者进行了论述。

第四,“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市民社会完全从自身产生出政治国家,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26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金钱”。

也就是说,虽然有批判者说“利己主义”是犹太教徒的特征,但马克思认为“利己主义”应该是近代“市民社会”自身的产物。

第五,“犹太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就是人类从犹太精27神中解放出来”。“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28出来”。

在这里,要获得犹太人真正的解放,必须将犹太教从它纯粹的表现形式“市民社会”中解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必须实现全体德国人的解放。

这篇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马克思一方面运用黑格尔晦涩的术语,一方面又试图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摆脱出来,他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智慧搏斗,我们读起来并不轻松。此外,这篇论文对于其核心内容,即“市民社会”的实际情况及改革办法,并没有任何阐述。明确这部分尚未清楚的内容,成为我们接下来探讨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济学的研究课题。【从对天上的期待到对地上构造的阐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为了将1843年夏完成的长篇草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整理出版而写的。后来因计划有变,这本书未能出版。但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描述了当时的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原因,并首次谈到了“无产阶级”的作用,这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29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从这句话中,应该可以感受到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费尔巴哈诸多著作的影响。它的重点是,并非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

第二,“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30真正的现实性”。“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31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宗教的作用,可以说是将天上的“幻想的幸福”当作“民众的鸦片”。民众想要脱离鸦片生存,就必须对现实生活的社会进行改革。

第三,“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32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现在,哲学(学问)的课题并不是要了解天上如何,而是要弄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