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晚苍传内家功夫与手抄老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2 13:33:41

点击下载

作者:刘光鼎,刘培俊,刘晚苍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晚苍传内家功夫与手抄老谱

刘晚苍传内家功夫与手抄老谱试读:

代序

博采众长,圆融精妙刘光鼎

刘晚苍,1906年6月22日(阴历五月初一)出生于山东蓬莱大辛店东许家沟,1990年7月5日逝世于北京。晚苍先生毕生酷爱武术,涉猎极广而尤精于太极拳术,其习练纯正,认识精微,体悟深刻,造诣甚高。他身体力行,德艺双修,数十年寒暑不移,在北京地坛公园传授太极拳架,亲自喂招推手,培养了一大批拳术家,对提升和推广中华太极拳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一代太极大师。良师益友

晚苍先生原名刘培松,是我的堂兄,也是我的良师益友。1941年,我12岁时,老家山东蓬莱遭受侵华日军的残酷扫荡,我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只身流浪到了北平。蒙表伯曹伯垣收留,到北新桥竞存中学寄宿读书。这时,交道口恒记米庄就成为我每个星期日必去之处,因为这里有我的三哥刘培松。培松三哥在恒记米庄打工,每次都热情地接待我,一壶茶可以谈笑风生两小时;有时逢上吃饭,还会有一碗面条和一盘猪头肉拌黄瓜,再加上三哥讲的趣闻轶事,每每使我流连忘返。这样,使初到北平的我在孤寂的学习生活中产生了热乎乎的家的感觉。

我在蓬莱时,曾经跟随大哥刘光斗(刘元化)学过几天拳,照葫芦画瓢般地比画一番,实质上却是一窍不通,什么也不懂。到北平与培松三哥接触后,很快就萌生出学拳的想法。培松三哥同意了,并亲自传授了我谭腿、八卦、太极和七星杆、马眉刀,其中讲解和指点最深的是太极拳术。

应该说,我与晚苍先生交往达半个世纪之久,不仅得到先生亲传拳术技艺,而且在先生诚朴的言谈身教中受到熏陶。不论我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书期间,还是后来在国内外进行油气和海洋地质勘探时,凡有机会,我必然要到交道口恒记米庄探望,或者直奔安定门外地坛公园去练拳推手。晚苍先生的和善朴实就像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着我。每次在地坛公园西南角的松林中与晚苍先生习练太极推手,我大多沾上即受到发放,像遇上弹簧一样被弹击出去,而晚苍先生则是引进落空合即出,如同弯弓射箭一般。这样的太极推手习练煞是好看,人被打得满场乱飞,可真是切实地加深了对“沾黏连随”“不丢不顶”“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等太极拳术古典理论的体会与认识。休息时,拳友们都围绕晚苍先生而坐,聆听他讲述拳术源流,杨禄躔、董海川等祖师爷们的故事,以及茶馆宋(永祥)、煤马(维琪)等前辈练拳行功的逸闻。这样,在喂招、讲解中改正动作,领会精神,提高技艺,同时又在讲授做人的道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从繁忙的海洋油气勘探工作中解脱出来,除了蹲“牛棚”、接受批斗之外,大多时间处于闲散状态。于是,我和晚苍先生商量合作写一本《太极拳架与推手》,系统地整理并论述晚苍先生数十年在太极拳术方面的传授、教诲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在得到先生的同意之后,我跑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与晚苍先生共同回忆往事,并列出提纲多次讨论。同时还约请晚苍先生去地坛公园,用我在苏联买的费得照相机,拍摄弥足珍贵的太极拳架与推手的照片,尽管我的摄影技术不高,照片质量不佳。随后,我每写完一章,即与先生逐字逐句地认真研讨、修改。全书完成之后,我又与先生通读一遍,做了最后一次修改,该书于1980年由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首次印刷42000册,不久即售罄。1983年再版,印数达33万册。2005年5月再次印刷,印数5000册。20世纪70年代,刘晚苍与刘光鼎合影于北京地坛(刘君彦保存,刘源正提供)

晚苍先生一生质朴,和平待人,从来没有人前阿谀奉承、背后诋毁褒贬。既不恃技凌人,更不追求名利,实心诚意地传艺、授徒、探讨交流,发扬光大中华武术,实为一代楷模。1990年7月5日,晚苍先生以85岁高龄溘然与世长辞。我在痛失良师益友的同时,一直惦念着晚苍先生生前的一再嘱托——对《太极拳架与推手》做进一步的修改与补充。但是,今非昔比,由于国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迫切,我从事海陆油气勘探工作,于是整天四处奔波,始终没有找到时间来完成先生的嘱托,内心深感愧疚歉然。1989年,我奉调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次年在参加庐山会议期间,由于在山上练拳而结识软件所许孔时教授。在他的督促和鼓励下,遂在《太极拳架与推手》的基础上,增加了太极拳术的力学基础、生理保健基础,以及太极拳术引论等章节,并重新定名为《太极拳术——理论与实践》。补充的这几章都未能经晚苍先生审阅,也无法请先生署名,是我的遗憾之处。拳架基础

太极拳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技击运动。它在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指导拳架动作和推手应用。长期坚持太极拳术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还可以陶冶情操,修养性情。但是,太极拳术毕竟是一种技击运动,所以对它的阐述,以及对其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都必须以技击作为主线,体现太极阴阳学说,使动作准确,姿势适度,趟路连贯,进而在意念的统率下,达到动作和呼吸顺遂协调。为了使盘架子能够逐渐达到圆融精妙的境界,我们特编制了一个歌诀:太极歌诀心率气行布四梢,顶灵身端蓄腿腰。神舒体逸守丹田,虚实变化因意高。动中寓静静犹动,圆中有直直亦圆。太极一元多辩证,阴阳两仪不固定。

根据古典拳论,在书中明确提出习练太极拳术的十项要求。

晚苍先生传授的吴式太极拳架有十个来回趟路,108个拳式。但在编写《太极拳架与推手》的过程中,晚苍先生却要求将重复的拳式去掉,集中论述其中39个基本拳式,包括太极起势和合太极。为了强调太极拳架中的技击作用及其中的变换,还特地对这39个基本拳式各编写了一个歌诀,既阐明其作用,又便于诵读和记忆。这对于普及推广太极拳术是有重要意义的。刘晚苍弯弓射虎拳照,20世纪80年代摄于地坛(刘君彦保存,刘源正提供)

晚苍先生尊师重道。在《太极拳架与推手》的编写过程中,他首先要求收集并精选有关太极拳术的古典拳论,并对它们加以简明扼要的说明,以便于理解和推广。遗憾的是,虽然晚苍先生提供了他记忆中的一些拳论,我又在北京图书馆中查阅到一些,但保留在山东蓬莱东许家沟的一些拳论如刘光斗撰写的《太极拳论》(见刘培一、刘培俊著《刘氏传统武术集》),当时就没有了解,也没有去收集。

晚苍先生在传授太极拳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修”。他认为,太极拳术有许多流派,即使是一师所传,也会有所不同。大家都是根据太极阴阳学说对传统套路长期不断的修炼中积累起来的认识和体会,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只要像《太极拳论》所要求的那样,在行功走架中贯彻“贯串”和“用意”,符合原理,就不应该过分挑剔。

拳架是太极拳术的基础,也是技击中的知己功夫,必须长期坚持盘架子。既要深入领会太极拳架都是取法乎自然,在轻、慢、圆、匀、稳的动作中连绵不断,端庄稳重;又要领悟太极阴阳之理,力求用意完整,“周身一家,宛如气球”。严格遵守太极拳术的基本要求,经过长期盘架子锻炼,将使外形完满、协调,空松圆活,而内劲又轻灵流动、圆融精妙。推手习练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运动,其基础是太极拳架,应用实践的习练则是太极推手,也是知人功夫的训练,因而有“练习太极拳而不练推手,等于不练”的说法。“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要求在太极拳行功走架中,处处拟想与敌人打手,无人若有人;而在推手时,则应灵活运用拳架中的技击招法,有人若无人。这样,在太极拳术中走架与推手是学以致用的两个阶段,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只有推手与走架多次循环反复,使之互相紧密结合,才能达到高深的太极拳造诣。20世纪70年代,刘晚苍与刘光鼎推手(刘君彦保存,刘源正提供)

晚苍先生在传授太极推手时,首先说明太极推手八法,即四个正方向动作掤、捋、挤、按称为四正;四个斜角动作採、挒、肘、靠称为四隅。四正如拳架中的揽雀尾,四隅如卸步搬拦捶,它们合起来组成太极拳对敌打手的基本方法。其次讲解太极拳术中对敌打手的基本原则(即沾、黏、连、随)和主要禁忌(即顶、匾、丢、抗),然后再反复阐释轻、重、浮、沉的重要性,进而指出这些名词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必须用辩证观点来对待。正如太极理论所指出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因此,在对敌打手中必须用意于贯串,连绵不断,舍己从人,否则势必陷于停顿和僵滞,遭受打击。初学太极推手,对上述20个字虽反复听到讲解,但大多仍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练习,在不断的体会中,才能逐步领会和认识。

太极推手有定步与活步之分。晚苍先生经常演习的是定步四正推手,通过推手双方打轮来认识、理解和应用掤、捋、挤、按。应该说明,四正推手便于示范喂招,及时讲解改正,有助于传授和体验太极拳的技法。一般地说,经过相当时间的四正推手习练,逐步加深了对太极拳架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开始对听劲和懂劲有了体会。往往就在这时晚苍先生会讲述一个故事,道出吴式太极拳术的精髓:春节来临,杨禄躔从北京回老家探亲。全佑依依不舍,跟随骡车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杨老说:“回去吧,不要送了。”全佑则坚持再送一程。骡车到了卢沟桥,杨老对徒步扶车送行的全佑先生说:“回去好好练,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正是“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的指示,经全佑先生融会贯通于拳架和推手之中,才形成后来的吴式太极拳术。

晚苍先生继承吴式太极拳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极重要的关键是对“站住中定往开里打”下过深功夫。每次和晚苍先生推手,他腰似弓把,脚手如弓梢,引进落空合即出,正是“站住中定往开里打”,以至动似放箭,上百斤重的汉子立即被弹发出去,既体现出“撒放秘诀”中灵、敛、静、整的太极打手原则,又在沾、黏、连、随中干净利落地深化出一个“脆”字,形成了晚苍先生沉粘古朴、灵潜宏伟的个人风格。

晚苍先生传授太极推手,并非只讲定步四正推手。他也曾讲述过体现採、挒、肘、靠的活步四隅推手,并且指出这是从上步、卸步搬拦捶演化出来的,经过杨式太极拳的阐发,成为杨式大捋,得到广泛流传。应该说明,晚苍先生曾经教过我一种圆形推手,其手法仍是掤、捋、挤、按,而步法却沿圆线变化。这样,脚扣腰拧使身体做大幅度转动,能够膝顶脚踢,肩靠肘打,展现出激烈的攻防运动。听劲懂劲

作为技击运动,太极拳术要求在盘架子的基础上,经过推手训练,学会听劲,最后达到懂劲。古典拳论明确指出,练太极推手而未能懂劲,则运用毫无是处。因此,要求“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是太极拳术的高级阶段。

太极拳术非常讲究听劲和懂劲。所谓听劲,就是对技击对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沾黏连随来了解对方施加于我的劲力。“彼之力挨我何处,我之意用在何处”,将自己的意念集中于对方劲力施加于我身的着力点上,并努力精确地了解此劲力的大小和方向。所谓懂劲,则是根据听劲所了解到的情况,经过分析和判断,搞清对方的意图,并迅速做出反应,不失时机地将应对决策施于对方。“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样,晚苍先生依照古典拳论,将人体比作气球,而将听劲和懂劲形象地概括为“你挨我何处,我何处与你说话”。晚苍先生盘架子,早年与晚年有很多不同,明显地反映出先生对太极拳术理解的深化和提升。仔细探索其发展和演化的路径,可以找出两个原因:一是通过盘架子和推手的大量实践融汇力学原理,贯通于太极拳术之中;二是对听劲和懂劲不断深化,达到高深造诣。

一次,晚苍先生在地坛公园做盘架子示范时,我发现他在白鹤亮翅和玉女穿梭中都明显地出现了小臂滚卷的动作。对此先生给出两种解释。首先,先生观察到用圆木垫在笨重物体之下可以轻易地移动此物体;其次,拳论要求“擎起彼身借彼力”,对方施力于我小臂,如我臂顺其力滚卷,则不要多大力量使着力点落空,对方身体势必腾虚,脚跟浮起,而我臂再做反向滚卷,恰好正击中对方。这样,向后的滚卷是顺其力,使着力点落空,而反向滚卷,又是我发放的落点,使对方倾倒。这正是“乱环决”中所谓“发落点对即成功”,也是听劲与懂劲的结果。应该附带说明的是,白鹤亮翅与玉女穿梭在习练中都必须从小臂到后腰有劲,不得丢匾,顺势滚卷和反向滚卷也都必须以腰为轴,力求完整。

在技击斗争中,首先要将自己安排好,这就要靠平日盘架子的功夫了;其次要通过听劲仔细了解对方情况,明白其真实意图,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再根据力学原理,从弧线与直线、分力与合力、转动与滚动、杠杆与螺旋等方式选取最有力的作用,破坏对方的平衡。晚苍先生长年在地坛公园演练太极拳术,通过示范、喂招、讲解来说明听劲和懂劲,通过实战来认识技击的全过程,应该说,先生讲解的是拳理、拳法,但处处符合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并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比喻和加以阐释,体现出先生在长期太极拳术锻炼实践中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无师自通地理解力学原理并将其融汇于太极拳术之中的悟性和功底,令人感到十分惊奇和由衷地敬佩。深刻怀念

太极拳术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融会贯通了中国哲学、医学、美学等多种思想智慧,既博大精深,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太极拳术流传广泛,凡是接触到此拳术的中外人士,大多会产生兴趣,甚至沉湎于太极功夫之中。长期坚持太极拳术锻炼,确实可以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效果,而太极推手的习练,不仅可以提高攻防技艺,还有无穷趣味,可以深化对拳理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学中,经常使用“矛盾”这个词。矛是进攻的武器,用以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器械,用以保存自己。兵书上讲求矛盾,实质上是探讨攻防、敌我的斗争。《老子》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用“阴阳”作为基本理论,来概括人体及其运动中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事物,如动静、虚实、开合、蓄发、呼吸、进退,等等,以认识其变化规律;孙武在春秋战国时就从兵家角度对战争规律和攻防原则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后人发,先人至,此迂直之计也”。孙武认为“先识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实现迂直之计是斗争取胜之道。毛泽东在总结敌我强弱的情况下,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进行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仍是因势利导。

在当年的敌我斗争中,这些思想原则的高度总结既是积极的防御型战略,同时又是具有战术指导意义的。将它们具体化到太极拳术的技击斗争中,所谓“迂直之计”,就是曲线与直线的转化:人击我时,要使其循曲线而进;我击人时,则要沿直线以对——也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由此可见,太极拳术长期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融会贯通其精髓于技击运动。因此,要想发展太极拳术,除了坚持锻炼太极拳架与推手之外,还必须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刘晚苍先生长期居于北京交道口恒记米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专心致志于研习太极拳术。他自幼酷爱中华武术,博采谭腿、八卦、形意等众家之所长,深刻领悟太极拳术之精髓,独辟蹊径,达到圆融精妙的境界,并在太极推手上形成“沉粘古朴、灵潜宏伟”的特色。笔者认为,晚苍先生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造诣,和他日常以书画自娱,不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有关,当然,也和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刻苦钻研,并在北京地坛传授太极拳架、训练太极推手有关。总之,刘晚苍先生奉献于太极拳术,承上启下,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精研太极拳术并加以发扬光大,堪称一代太极大师。

代前言

季培刚

刘晚苍(1906-1990)所传习的武艺,主要源自其师刘光斗(1912—?)。刘光斗自民国初期开始在京从张玉连习教门谭腿,后从王茂斋习太极功,最终由王茂斋荐与兴石如习宋永祥派八卦功,所传习的内容涵盖内外家,包括十路谭腿、谭腿对练、掩手母子、短打母子、查拳、十路行谭、练手拳、二十四式、六家式、串拳、如意刀、马眉刀、春秋大刀、虎头双钩、燕翅镋、双手带、双橛、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华枪、太极推手、宋派八卦掌、八卦推手、八卦转枪、八卦变剑、六合大枪,等等。刘光斗自抗日战争后期不知所终后,刘晚苍在推手方面又多受王茂斋之子、师伯王子英(1902-1967)指点。他学兼内外,慎重吸收众家之长,终成一代大家。

关于刘晚苍及其技艺传承的详细情况,有此前所编《三爷刘晚苍——刘晚苍武功传习录》一书可供参考。

本书内容,为刘晚苍所传的太极功与宋永祥派八卦功。太极拳部分主要源自刘晚苍、刘石樵(即刘光鼎院士)所著《太极拳架与推手》,实际是刘石樵对刘晚苍所传太极拳的理解与体会。该书后经刘石樵本人重新补充,曾以《太极拳术——理论与实践》为名重新出版。本次再次整理,将现存刘晚苍全套太极拳架照片全部呈现,供读者从中领略刘晚苍太极拳架风貌。这些照片为刘石樵早年拍摄,由刘晚苍之子刘君彦老先生保存,由刘晚苍之孙刘源正老师提供。有的拳架衔接处无刘晚苍拳照,以刘石樵或刘培俊老师拳照代之。另外,为便于了解刘晚苍所传太极拳架趟路情况,由刘培俊老师重新配图并加以完整解说,又由刘晚苍的部分再传弟子拍摄了分段演练视频,方便读者对照图文学习。

宋派八卦功部分为刘培俊老师所编著,是其本人对刘晚苍所传宋派八卦功的理解与体会。刘晚苍生前曾自述其功力主要来自宋派八卦,且其一生对此较为珍视,不轻易授人,因而得其传者少之又少,外界难知大概。由于刘晚苍本人未曾拍摄过全套的八卦掌照片,此次是由刘培俊老师按照刘晚苍所传动作拍照配图,分段视频由刘培俊老师于1999年腊月拍摄的录像剪辑而成,大致可以展示出刘晚苍传宋派八卦功的习练样式。功谱部分收入刘光斗的八卦功著作两篇。

此外,本书还收入了在别处难得一见的手抄老谱。除刘晚苍手抄的《武术集宗》中与太极功、八卦功有关的内容外,署名为刘光斗(亦名刘正刚、刘光魁)的手抄本全部来自于刘培俊老师所存刘培一先生抄本复印件。个中渊源在《三爷刘晚苍——刘晚苍武功传习录》中已有交代,此处不再赘述。

至于让不少人赞誉的刘晚苍推手及散手技击的核心技法要点,读者可以通过刘晚苍传人的著作略见一斑,体会揣摩。由于文字的功能有限,很难将刘晚苍本人的心得体会真实、完整、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尚待相关传习者们继续研究、探讨、整理,并顺随机缘,以各种便利方式呈现出来。

年近九旬的刘石樵对本书的编辑整理非常支持,在前后多年的时间里,尽管他的身体状况已欠佳,仍不厌其烦,对书稿的整理非常关心。抱愧的是,该书未能在他生前面世,让我们无限缅怀。扫码了解《三爷刘晚苍》上篇 太极拳架与推手理论太极拳法

太极拳术是以“太极图说”作为基本理论的。宋·周敦颐作《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说明“太极”的概念中包含阴阳、动静等相互对立的双方,它们既互相依存,又相互转化。

明·王夫之在《大易篇》中指出:“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他在《思问录外篇》对“太极”所做的解释是:“绘太极图,无已而绘一圆圈尔,非有匡郭也。如绘珠之与绘环无以异,实则珠环悬殊矣。珠无中边之别,太极虽虚而理气充凝,亦无内外虚实之异。从来说者竟作一圆圈,围二殊五行于中,悖矣。此理气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或大或小,缊变化,初无定质,无已而以圆写之者,取其不滞而已。”

不显于形色的是无极,而成于形色的是太极;在太极中,静里含动,动不舍静。静动即阴阳。“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因此,用阴阳这两个抽象名词来概括所有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事物。

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在中医和击技中都得到应用。阴阳学说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一)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就人体来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腑为阳”“背为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腹为阴,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二)阴阳相互依存,又相互联系“无阴则阳无由生,无阳则阴无由长”“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三)阴阳相互为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四)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动复为静,阳极反阴。”(五)阴阳之间的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但是,阴阳学说中,还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物质运动的本身就是矛盾,也没有认识到斗争促使矛盾的转化,从而,对于阴阳双方采取调和的方法,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太极拳术和中医一样,沿袭我国古代的“阴阳”概念,来概括人体生理和运动机制中各种相互矛盾着的对立面,从而有动静、虚实、开合、蓄发、呼吸、进退以及其他许多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相互制约而又相互斗争的名词作为“阴阳”的内涵,并用它们来阐明“盈缩之期”和“奇易而法”,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这样,在太极拳法中,首先承认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认为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其次承认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进而要求区分矛盾的性质,并正确处理其间的关系:“虚实宜分清楚”“谨察阴阳所在”“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方为懂劲”。但是,如果把阴阳看成是循环往复而否认发展,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螺旋式的前进;如果处理阴阳之间的矛盾关系仅停留在平衡上而否认斗争,即不能认识和理解斗争的绝对性和平衡的相对性与暂时性。

古代用矛和盾来进行斗争。矛是进攻的,用以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用以保存自己。兵家通过矛盾的斗争,对战争进行了总结。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老子》,“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汉书·艺文志》),从战争的胜败引起国家盛衰兴亡和阶级升沉浮降中,总结了某些军事上的规律,并把具体的用兵之道上升到战略思想的高度,从哲学上作了概括。他在《道德经》中指出矛盾双方的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并且指出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对这种规律的应用:“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灭之,必固兴之;将与夺之,必固与之”。他的基本观点就是:“柔弱胜刚强”。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珍贵帛书12万字。《老子》的四篇古佚书中有:“以刚为柔者活,以柔为刚者伐(经法)”“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四度)”,从而主张“审知逆顺”“审观事之所起”,具体地去“定祸福死生存亡兴坏之所在(论约)”,促使事物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孙武兵法十三篇是我国著名的兵法著作,概括并总结了战争规律和攻防原则。孙武在《谋攻篇》中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明确地阐明在敌我双方的斗争中了解情况的重要性,既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又要了解自己的情况,才能正确地制订战争计划,部署兵力,去获取战争的胜利。

孙武还在《军争篇》中指出:“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辩证地论述了在敌我双方的斗争中,将迂(弧线)变为直(直线),化不利为有利以争取主动的原则,并具体地阐述消灭我之弱点,以转向有利,同时暴露敌之弱点,使其转向不利。

后来,大量的斗争实践,运用、补充并发展了这些基本原则,使用兵之道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并帮助太极拳法制订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和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与对待、因势利导的战术方针。正是在这种太极拳法的指导下,太极拳术在击技运动中,才能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简御繁,以逸待劳,以小制大,最后克敌制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太极拳术作为保健和击技运动,首先要求正确处理人体内部的矛盾关系。

在保健运动中,将人体看成一个矛盾统一的整体,也将人体和其所在的周围环境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整体。人体中脏腑、经络、气血之间具有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相互斗争的关系,而在心(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统率与协调下,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因此,太极拳术将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在人体内部置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关系到人体内外的各个部分,所以要求“虚领顶劲”“尾闾中正神贯顶”,突出头顶和脊骨,作为重点锻炼的内容,强调“用意”,要“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在中枢神经的主导之下,使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以按摩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肠胃消化能力,并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在肢体的平衡运动中使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锻炼。因此,可以将太极拳运动看成是运行气血、畅通经络、锻炼脏腑、活动肌肉筋骨,促进人体内部斗争发展,使人体内外达到“阴平阳秘”的保健运动。正是由于人体内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斗争和消长之中,生命才得以维持和继续。但是,人体的阴阳双方都互往自己的反面转化,一旦其平衡遭到破坏,就产生疾病。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扶正祛邪”“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达到“阴平阳秘,其人乃治”。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积极地促进体内阴阳双方斗争的发展、新陈代谢,破坏旧的平衡而达到新的平衡。这样,每天坚持太极拳运动就是完全必要的了。

在击技运动中,太极拳法重视盘架子,称为知己工夫。盘架子要求将身体看成一个整体,比作气球,必须上下相随,圆满完整,“周身练成一家”。在运动中,要求先有意动,将意识放在领先的地位,再使呼吸和动作紧密结合,完整贯串,连绵不断。在身体的运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腰,要使腰为主轴。因此,“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然后,正确处理动静之间的关系:“一动无有不动”,动中有静,“一静无有不静”,静中有动;圆直关系:圆中有直,随时能从圆弧化为直线,直中有圆,直线运动而富含圆弧意味。同样,太极拳法也重视推手,称为知人工夫。推手要求将自己和对方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通过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使自己的动作沾黏连随,不丢不顶,跟随对方的动作,用意识去掌握其运动和呼吸的变化规律,在恰当的时机,利用“引进落空合即出”或分力合力的作用,保持自己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

无论是保健,还是击技,都是矛盾双方的斗争,身体的疾病和击技的失败,关键都在于自身内部的矛盾没有得到恰当的解决,从而稍受外界作用,自身便不能适应,以致产生疾病或失败。由此可见,太极拳法的要求,也就是要在长期的锻炼中,努力解决自身内部所存在的矛盾问题,使柔中寓刚,阴阳相济。

但是,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自己的反面发展,向着自己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从而,有大小、强弱、生死、胜败等质变或飞跃出现。任何质变或飞跃都是通过斗争才能出现的。人体生命的生死是突变,也是质变。而组成人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除旧布新,即旧细胞不断地死亡,新细胞不断地生长,以致不断地发生量变的过程。但是,量变中包含有部分质变,质变中也包含有部分的量变;只有在大量量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质变。量变转化为质变,生转化为死,起始转化为终结,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因此,有生无死是虚妄或幻想,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符合科学规律。但是,在此总规律之下,左右其条件,使事物发展的进程加速或延缓,却是可能的。这样,通过长期不懈的锻炼,改善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长寿命。

敌我双方的斗争,力量的强弱是基本问题。但强可以转化为弱,弱又可以转化为强,从而,强者未必一定能操胜券,弱者未必一定就要败北。胜败固然有其强弱的基础,同时也有其转化的条件。这是在对立面斗争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太极拳法之所以不强调身体的强弱,不强调力量的大小,关键就在于它的训练是掌握此转化的条件,从而达到以小制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为了能充分地掌握矛盾斗争中的转化条件,必须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及其中许多个矛盾方面做认真的具体的分析。在太极拳术中,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太极推手的听劲和懂劲上。推手时,从双方搭手进行打轮起,就进入听劲和懂劲的过程中,必须对对方的劲力做具体的分析,才能找出敌我条件转化的形势和时机。

具体分析矛盾时,首先要抓住许多个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否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或措施来解决矛盾,都将一无是处。其次,要认真识别这个主要矛盾的性质,并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只要主要矛盾得到解决,其他次要的矛盾也就都迎刃而解。太极拳法指出“主宰于腰”“命意源头在腰际”,就是说太极推手时,人体的主要矛盾大多集中在腰部,腰部必须保持前进、后退、左旋、右转的高度灵活性,受力即能做出条件反射,用腰部的变动来带动手、腕、臂、肘、膊、肩、胸、背的运动,以及时处理对方进击时所造成的矛盾,并使对方身体腾虚,给我发放创造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强大的反面是虚弱。打手时如果只看到身强力大,而忽视了条件的转化,则将走向它的反面,造成失败。斗争的主动权不是固有的、不变的,而是产生于认真地进行听劲和懂劲之中,虚心地体察情况,恰当地做出判断,正确地采取措施,即使弱小,也能获取斗争的主动。

太极拳法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同时也承认矛盾双方斗争的绝对性。因此,平衡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可以破坏的,我们只能不断地取得平衡,而不能永远保持平衡。太极拳对于保健和击技的作用,都应以此为根据。

在击技中,拳法是研究和总结斗争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拳法来指导斗争,对于保证斗争的胜利,保持身体平衡,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战争也是一种斗争,研究并总结战争规律的兵法和拳法有许多相通之处,拳法必须用来作为借鉴。太极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培育,研究了攻守、进退、动静以及其他许多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并用以促进事物转化,胜利地指导击技斗争。敌我双方的斗争,力量的强弱是基本的问题,但是,强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胜败固然有其强弱的基础,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转化的条件。因强大而骄傲,造成失败的事例是很多的。因弱小而丧失斗争的勇气,解除精神武装,也是错误的。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建立起胜利的信心,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采取具体的分析态度,认真对待。

太极拳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斗争的战略问题,其次才是战术问题。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其中都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内容。

太极拳法主要是总结击技中以小取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规律,因此,必然采取战略防御的原则,保存自己的实力,待机破敌。

因此,战略退却实际上是和战略反攻联系在一起的,其间的关系是后发制人的战略防御原则。

战略防御中,先退让一步,并不是懦弱的表现,相反,是在保存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调动敌人,摸清敌人的情况,寻找出有利的形势和时机,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获取胜利。这里有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则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具体分析其特点,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

战略防御也就是孙武兵法中所谓“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武认为:“先识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所谓“迂直之计”,直接的意思是曲线和直线的转化。或者,人击我时,要使其循曲线而进;我击人时,一定要沿直线向人,以实现“后人发,先人至”的要求。在太极拳术中,迂直之计既是战略原则,又是战术原则。因此,太极拳法要求舍己从人,用沾、黏、连、随使掌、腕、肘、肩、胸、腰、胯、膝在运动中做各种圆形迹线的变化,而圆弧又随时随地能化为直线。

但是,作为战略防御原则的迂直之计,在太极拳法中还具体化为“引进落空合即出”。所谓引进,就是诱敌深入。引进的结果,必须要求使敌人落空。所谓落空,就是敌人不能达到他所追求的目的。敌人要使我身体受力的作用而破坏我的平衡,我则因势利导,使身体松柔而不受其劲力的作用,不为敌人创造发放的条件,“避其锐气”。对方由于一击不中,劲力落空,其形势和条件就开始发生转化,由盈转竭,身体腾虚,平衡进入不稳定状态。此时,即彼竭我盈之时,是我开始反攻最有利的时机,应全力以赴,取直线进行发放,完成“合即出”的动作,“击其惰归”。恰当地选择战略反攻的时机,必须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而不能单凭主观愿望。

这里,“引进落空”包含着“用意”和“贯串”两个方面。首先要用意去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对方的动作虚实和运动规律,才能诱引敌进,而在对方进攻当中,更必须及时了解情况,才能恰当地抓住有利于我反攻的客观条件,得机得势。在此过程中,太极拳法要求运用沾黏连随,因人所动,贯串不停。其次要用意去促进条件的转化,并在贯串中完成条件的转化。对方进攻而将劲力作用于我身体的某一处时,我必须全神贯注于该处,用意去识别此劲力的大小和方向,“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在情况确切无误时,通常采取两种具体的战术措施,使敌人的劲力落空:(1)转动或滚动,(2)分力与合力。转动主要指腰部的左旋右转,滚动则指腕、臂、肘、膊的翻卷,都是使对方劲力的着力点发生变化、劲力失去作用。分力是减小对方劲力对我的作用,合力是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劲力作用,都是不改变对方劲力的着力点而改变其方向。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不丢不顶”的战术原则下,造成敌人落空的有效措施。反攻的准备和实现,也必须贯彻用意和贯串的要求。敌方劲力落空是敌竭我盈,最有利于我反攻的时机,必须集中全身劲力去实现反攻。但是,如果在这时才去做反攻的准备,就不能利用时机去反攻。因此,必须“引到身前劲始蓄”,恰当地掌握反攻的准备时机。这既须在动作变化中进行,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所以,必须懂得并贯彻“迂直之计”。既然“引进落空合即出”要用意和贯串,并符合不丢不顶,即因人所动、随曲就伸的要求,而又能转化敌人进攻,将圆弧化为直线,进行反攻,实际上也就是因势利导,或称柔中寓刚。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因势利导在敌强我弱的具体斗争情况下的指导原则。“诱敌深入”是“敌进我退”的另一种说法,也是因势利导。因此,因势利导是处理斗争运动的高度概括的战略防御原则。太极拳法对于打手所要求贯彻的,也正是这项原则。

太极拳术中,掌运八方,足行五步,通过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以及拳架中击人、拿人和发人的种种方法,可以表出多种多样的击技形态,但是,都必须贯彻“柔中寓刚”“因势利导”的战略原则,才能保证击技的胜利。对待各式各样的进攻,都必须建立起全局观点,贯彻此战略原则,在实践中切实地进行听劲和懂劲,达到知己知彼,并正确地对待矛盾,促进转化。这正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必须去认真思考的。大约正是这种原因,太极推手才具有浓厚的趣味,引人入胜。太极经典拳论解说

有关太极拳术的经典文献,大都是太极拳家实践的概括与总结。现将其中流传比较广泛的一部分摘录并略加说明如下。(一)太极十三势

太极拳,亦名长拳。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太极十三势”对于太极拳的特征做了描述:首先指出太极拳在形象上要“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它不同于单式的习练,而必须逐式贯串;其次指出太极拳“掌运八方,足行五步”,其中手法有四正(四个正方位),即掤、捋、挤、按,有四隅(四个斜方位),即採、挒、肘、靠,步法有进、退、顾、盼、定之分。要求在太极拳走架和推手时,认真地体会和掌握。(二)周身大用歌一要心灵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三要猴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粗精无不到。“周身大用歌”明确地指出体用太极拳时,要求思想集中、呼吸顺遂和头顶中正有如悬空的重要。同时指出,获得太极拳术的造诣和获得健康,则必须在意识的引导下,使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呼吸要深、缓、细、长,而动作应轻灵无滞,保持顶头悬,并始终用意使身体内外和大小部位都得到锻炼。(三)十六关要诀

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流行于气,行之于腿,蹬之于足,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之于口,纵之于膝,浑灵于身,全身发之于毛。“十六关要诀”全面地阐释了练习太极拳时,全身各个器官与关节的功能特征,并强调在意念、呼吸、劲力和动作上的全身锻炼,具体地说明“表里粗精”的基本要求。(四)太极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太极拳论”分上下两段。上段主要讲体,下段主要讲用。体中讲气、讲神,要求全身圆满、完整,并指出“主宰于腰”,关键在于腰腿。用中讲虚实关系,举上下为例,具体说明其应用,意味着前后、左右也都类似,无须赘述。但是无论是体还是用,都必须在“贯串”和“用意”两处下深刻功夫:时时用意,处处贯串;拳架如此,打手也如此。因此,将“贯串”和“用意”体现于通篇,作为重点。(五)太极拳经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此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随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太极拳经”同时讲体和用,既讲理论,又讲实践,浑然一体。理论的根据是太极阴阳学说,实践的经验是制化黏走关系。行动走架必须上领顶劲,下守重心,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敌我打手则应立如平准,活似车轮,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敌为走,制敌为黏,化即是制,黏即是走。阴阳双方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又相互为用。因此,在运动中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阴阳互济。反之,或偏沉则随,或双重而滞,阴阳相乖,则病败自生。由此可见,太极拳术的高妙,不在于力大手快,而在乎善于运用迂直之计,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从而有四两拨千斤之巧。“拳经”重视对太极拳术的学习,指出学习的途径是由走架而达到着熟,由推手而获得懂劲。如要懂劲,则必须精于钻研太极阴阳的理论,勤于练习制化黏走之实践。没有长期的功力,不能使理论与实践豁然贯通。没有懂劲后的习练与揣摩,就不能运用自如,从必然王国达到自由王国。(六)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任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均)来骨肉臣(沉)。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心机贻叹惜。“十三势歌”用一百四十个字的歌诀形式,概述了太极拳术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言简意赅。然后提出太极拳的目的是“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的体用标准是“意气君(均)来骨肉臣(沉)”。由于是歌诀,所以采用双关语:君、臣既有主、次的意思,又与均、沉谐音。歌中反复强调“用意”,要求“势势存心揆用意”“变换虚实须留意”,而对于“屈伸开合任自由”,也必须“仔细留心向推求”;同时指出意念和动作的关键在“腰”,“命意源头在腰际”,所以必须“刻刻留心在腰间”。太极拳术对于呼吸的要求是“气遍身躯不稍滞”,但必须保持“腹内松净气腾然”。此外,“十三势歌”还指出,太极拳架必须保持身法中正,虚领顶劲,才能获得轻灵,“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而在太极推手中,应是“静中触动动犹静,屈伸开合任自由”“因敌变化示神奇”,即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十三势歌”从一元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动和静、拳架和推手、击技和保健的关系,要求在意识的主导下,呼吸行气遍及全身,而全身的运动关键在腰。(七)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遍身躯之谓)。运动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似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似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十三势行功心解”是对“十三势歌”的具体解释,更有所阐发。其中第一段讲走架,第二段讲推手。

走架时,要求“以心行气”“心为令”“以气运身”“气为旗”;任何动作的关键都在腰,“腰为纛”。用兵阵中令、旗、纛的地位来说明意识、呼吸和腰部动作的作用与关系。此外,用八种形象的概念来说明走架:(1)太极拳运动要如“搏兔之鹄”,盘旋不已;(2)动作时神态要如“捕鼠之猫”,精神贯注;(3)定式时要“静如山岳”“中正安舒,支撑八面”;(4)行进时要“动似江河”,连绵不断,浑然一体;(5)行气要“如九曲珠”,深缓沉着,收敛入骨,布达四梢;(6)身体要“如百炼钢”,扎实沉重,完整圆满,毫无缺欠;(7)“蓄劲如开弓”,曲缩圆活,腰如弓把;(8)“发劲似放箭”,松净沉着,直奔鹄的。其间关系是动中有静,“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因此,要以意识为统帅,使运动与呼吸结合起来,从而,练习走架时,应“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推手时,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神舒体静”。同时用四种形象的表述来说明推手:(1)运动要如“抽丝”,劲力匀长,连绵不断;(2)步伐变化要如“猫行”,从容轻灵而又柔韧;(3)腰部是关键,要如“车轴”,左旋右转,润滑无滞;(4)行气有如“车轴”,轮转不息,深缓细长,“敛入脊骨”。但是,动作必须受意识(心)的支配,而不是受呼吸的支配。呼吸行气要紧密配合意识,“无气者纯刚”。动作不能决定于呼吸,否则,“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八)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动举止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象,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问。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丝毫不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全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五字诀”将太极拳法归结为心静、身灵、气敛、劲整和神聚五项要求,而用神聚概括前四者。心静则一静无有不静,将意念集中于受作用处,既不丢,也不顶,摸清虚实,因势利导。身灵必须使动作与呼吸紧密协调,一动无有不动,其关键在腰腿,是知己功夫;而灵的标准在于从人,“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是知彼功夫。气敛是以意运气,敛于丹田,发至四梢;其与动作的关系是“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劲整要求力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发于脊背,形于手指,周身完整圆满,说有即有,说无即无。神聚则是身体、呼吸、劲力在意识的统帅下,能够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合便是收,也是阴,开即是放,也是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使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进入太极拳术的高级阶段。以上几点,是对于行功走架的要求,也是对推手击技的要求。(九)太极拳的走架打手

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两手无论高低曲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到此地步,一举一动,皆能合度,无所谓不对。

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次则步法虚实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切记两足在前弓后蹬时,不要全然占煞,应该分清一虚一实,否则即成双重之病。两肩需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又须护臀。臀不护则竖尾无力,便一身无主宰矣。又须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沉于丹田,涵养无伤之谓也。又须蓄劲。劲以曲蓄而有余,并须蓄敛于脊骨之内。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是即太极拳呼吸之道也(此中所说“呼吸”,专指太极拳的开合、蓄发而言,与吾人平常呼吸不同)。

太极拳之为技也,极精微巧妙,非恃力大手快也。夫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是故欲学斯技者,宜先从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求之。这些对了,再求敛气。气敛脊骨,注于腰间。然后再求腾挪。腾挪者,即精气神也,精气神贯注于两脚、两腿、两手、两膊前节之间。彼挨我何处,我注意何处。周身无一寸无精气神,无一寸非太极。而后再求进退旋转之法。旋转枢纽在于腰隙。能旋转自如,丝毫不乱,再求动静之术。静则无,无中生有,即有意也。意无定向,要八面支撑。单练之时,每一势分四字,即起、承、开、合。一字一问能否八面支撑,不能八面支撑,即速揣摩之。如二人打手,我意在先,彼手快不如我意先。彼力大不如我气敛。彼以巨力打来,我以意去接,微挨皮毛不让打着,借其力,趁其势,四面八方何处顺,即向何处打之。切记不可用力,不可尚气,不可顶,不可丢。须要从人,仍是由己。得机得势,方能随手而奏效。动亦是意。步动而身法不乱,手动而气势不散。单练之时,每一动要问能否由动中向八面转换?不能八面转换,即速揣摩之。如二人打手,我欲去彼,先将周身安排好,意仍在先。对定彼之重点,笔直去之;我之意方挨彼皮毛,如能应手,一呼即出;如彼之力顶来,不让其力发出,我之意仍借彼力,不丢不顶,顺其力而打之;此即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之妙也。此全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能以意打人,久之则意亦不用,身法无所不合。到此境界,已臻圆融精妙之境。说有即有,说无即无,一举一动,无不从心所欲,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矣。

习太极拳者,须悟太极之理。欲知太极之理,于行功时,先要提起全副精神,外示安逸,内固精神,气势腾挪,腹内鼓荡。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如同气球,前进不凸,后退不凹,左转不缺,右转不陷,变化万端,绝无断续,一气呵成,无外无内,形神皆忘,乃能进于精微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