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2 20:11:00

点击下载

作者:陈达夫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容提要

陈达夫(1905-1979),四川省西昌人,著名中医眼科学家。出身中医世家,精通中医内、妇、儿、眼等科,尤以眼科独步。他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其学术思想在中医眼科界独树一帜,颇具影响。

本书作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除了重点介绍陈老六经辨证、八廓学说以及内眼结构与六经对应学说等在中医眼科学术上的创新理论和独特见解外,还真实记录、总结了陈老丰富的眼科临床经验。所附陈老的遗著《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集中代表了陈老的学术思想,被誉为“中医最伟大的眼科著作”,曾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奖。陈达夫像第一章 中医眼科概述

眼为人体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它系五脏六腑的精华所结,内连脏腑,外鉴万物,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功能,但其生理和病理,又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第一节 眼的一般概念一、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与五脏六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赖经络为之贯通。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经络转输而上注于目,目始能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这种论述始于2200多年前,《灵枢·大惑论》说:“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1.肾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认为肾为藏精之所,眼只有受精气的濡养,才能明视万物。如肾精亏虚,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濡养,则视觉功能受到影响。

2.肝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肝开窍于目。”《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素问·五脏生成论》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眼为肝之窍,肝的气血充沛流畅,则能精明视物。反之,若肝血不足,肝气不和,则目不明、视物昏花,甚至不能见物。

3.心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素问·五脏生成论》说:“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之使也。”眼必须靠血脉转输,气血濡养,才能维持视觉功能,而眼之视物又受心的控制。心血不足,视觉就会产生障碍。

4.肺 目病虽多由肝,而常统于肺。肺在人体内,称为华盖,罩盖脏腑,名曰相傅,以司制节,上结眼目,即为白珠。各路经脉到了眼内,都非通过白睛不可,故眼目的病大多涉及白睛,所以目病常统于肺。

肺主气,而气为血帅,气血并行,充养周身,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灵枢·决气》说:“气脱者,目不明。”认为气虚,则视觉功能也就不能维持。

5.脾 李杲《兰室秘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不足,不能上输于目,致目失濡养,视物不明。

由于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眼不仅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和六腑同样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这就说明,六腑受盛水谷,水谷精微由此生化,糟粕亦由此传出,共司出纳、消化、转输等职能,为全身各器官的营养源泉。因此,六腑受病,同样会见证于眼。

6.眼与经络的关系 华佗《中藏经》说:“目形类丸,内有大络者五,心肝脾肺肾各主一络;中络者六,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胆、包络各主一络;外有旁枝细络,莫知其数,皆悬挂于脑下,达脏腑,通气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说明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与眼部相联系,眼与脏腑的有机联系,全靠经络为之贯通,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二、五轮概要

历代眼科书籍均认为,眼为五脏六腑精华所结。《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根据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为:瞳仁属肾,是肾脏的精华聚积而成;黑睛属肝,是肝脏的精华聚积而成;内外眦属心,是心脏的精华聚积而成;白睛属肺,是肺脏的精华聚积而成,上下睑属脾,是脾脏的精华聚积而成。在《内经》之后,又进一步将这种相属关系归纳为五轮。《医宗金鉴》说:“谓之轮者,目睛运动如轮之意也。”五轮理论,就是将眼由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等五个部分,借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机制。现分述如下(图1-1):图1-1 五轮图(1)肉轮;(胞睑);(2)血轮(两眦);(3)气轮(白睛);(4)风轮(黑睛);(5)水轮(瞳神)

1.肉轮 指上下眼睑,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为眼之最外部分,分上睑和下睑,司眼的开合,具有保护眼珠的作用。脾胃相表里,又有上睑属脾,下睑属胃之分,所以眼睑疾病常与脾胃有关。

2.血轮 指内外眦角,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心与小肠相表里,故眦部疾病常与心或小肠有关。

3.气轮 指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巩膜),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为眼珠外层,其质坚韧,具有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因与黑睛紧连,故其病变常影响黑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病常与肺或大肠有关。

4.风轮 指黑睛(角膜),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风轮位于白睛前端正中,略呈椭圆形,本无色透明,因外观透见其后黄仁黑褐色,故又称黑睛、乌珠等。肝与胆相表里,故黑睛疾病常与肝胆有关。

5.水轮 指瞳神(瞳孔),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水性本寒,水寒就能成冰,所以又把瞳神叫作冰轮。瞳神晶莹幽深似井,其中有水出入,水为金生,所以又称为金井。瞳神能随光线的强弱而展缩,又是感光产生视觉的主要部位,故一旦发生病变,最易影响视觉。三、八廓

八廓,是中医眼科中与五轮学说相并列的一种学说,按外眼的部位和脏腑的表里关系,分为水廓、风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泽廓、山廓,用以作为辨证的工具之一。但由于历代各家对八廓论说纷纭、见解各异,而在八廓的定位及其使用价值方面又各执己见,因而很少使用。第二节 眼病的病因病机概要

眼病的发生,与人体其他疾病一样,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体脏腑经络之间相对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是正与邪斗争的反映。

宇宙万物都不是静止的,平衡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它们能相互适应,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人体气血调和,百脉流畅,眼睛就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一旦某些因素使这种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就可能引起眼病。中医称致病因素为“邪”,人体抗病能力为“正”,致病因素是眼病发生的条件,而人体正气是根本,只有当人体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或邪气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越人体正气时,才能发病。故古人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以上这些看法,初略地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因此,对眼病发生的认识,不可孤立地强调其中某一方面。一、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太过、不及或非时而至时,就成了致病的邪气,为眼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1.风 属阳邪。《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善行而数变。”说明风邪致病具有范围广、变化多的特点,六淫中风邪被列为首位,为多种眼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如眼痒、沙涩、流泪、恶风、斜视、震颤、掣动等,均属风邪致病。

2.火 属阳邪。与暑热同性,而无明显季节性,火与热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六淫之气皆易化火,而致眼病。凡眼红、肿、焮痛,均属于火。此外,易出血、泪热、眵多而浓稠者,亦属于火。

3.燥 属阳邪。燥邪致病,易伤津液,常表现眼干涩、眵结、目红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等。

4.暑 属阳邪。多在夏季致病。暑为热邪,故有热证表现,易耗气伤津,且多夹湿,临床上常与全身感暑证候并见。

5.湿 属阴邪。其性重着而黏腻,易滞留人体,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湿邪致病,常有糜烂流水、胶黏结痂、眼睑重坠难睁、眼中红赤溃烂反复难愈、水肿、积液、渗出等。

6.寒 属阴邪。寒邪致病,常现气血凝滞,血丝淡红而不生眵等。寒邪易伤人阳气,故病人常兼现畏寒、四肢不温、精神困乏、大便清稀、小便清长等症状。二、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

脏腑经络的偏盛偏衰,或其功能紊乱,常可导致眼病的发生。引起脏腑经络失调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

1.饮食不节 嗜食辛辣炙煿、油腻厚味之品及烟酒等,可以生热、生湿、生痰;饮食不足,营养不良,或过食生冷,脾胃阳气虚衰等均可导致眼病。

2.情志失调 人的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古代中医学比较强调七情致病。七情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就可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滞,五脏六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3.劳倦过度 竭视劳瞻,或使用视力不当,或房室过度等,均可导致精气耗损,发生眼病。三、其他

如外伤,包括异物入目、跌仆、钝器伤、锐器伤、爆炸伤,及热、火、电击、射线、化学物质等所致的眼部组织损伤。

此外,先天不足或发育不全;衰老之年,肝肾精血不足;或其他疾病影响脏腑的精气不能上注于目等,也可导致眼视不明。第三节 眼病的辨证施治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中医的独特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是通过辨证施治来体现的。所谓辨证,就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全面了解病人所出现的证候(症状和体征)。结合眼科的特殊情况,望诊的重点是五轮八廓的现症,然后通过对证候进行分析,弄清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实质。所谓施治,就是根据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结合病人所处的环境及其个体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所指的证,与西医所指的病,不能画等号,同一疾病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而一种证又可出现在多种病中。因此,中医治病就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等情况。一、眼科常用的辨证方法有下列几种

1.八纲辨证 八纲,即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辨证,就是根据各种眼病的性质及部位、病人体质的虚实、邪气的盛衰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属阴属阳的结论,找到疾病实质的一种辨证方法。八纲辨证是中医学判断疾病最基本的纲领,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例如急性结膜炎,病人自觉眼刺痒涩痛、畏光、流泪、灼热、白睛发红、有大量胶黏的分泌物,甚至眼睑红肿。按八纲辨证,白睛发红病位表浅,故属表;病势急骤,为毒邪炽盛,故属实;而红肿、灼热、疼痛及分泌物胶黏则属热。因此,得出本病应属表、属实、属热,自然亦属阳证。

2.病因辨证 病因辨证,是根据不同的病因在眼部的不同表现进行推理,即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如急性结膜炎,以病因辨证来分析,流泪、痒涩系风邪为患;红赤肿痛灼热,分泌物胶黏,又属火邪为患;其传染性强,属毒邪厉气。因此,综合起来,即可诊断为风火毒邪致病。

3.脏腑辨证 根据眼病所出现的各种证候,按照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脏腑与眼的五轮八廓相属关系,结合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等进行分析、归纳,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例如睑缘炎,病位在胞睑边缘,主症为局部刺痒、干涩、灼痛,睑缘常发透明细小水疱、擦破后则红赤糜烂、胶黏结痂等。以脏腑辨证,胞睑属脾,而脾胃互为表里,局部表现红赤干涩、灼痛、水疱、糜烂、胶黏,均为湿热蕴积之象,发痒则为有风之症。因此,综合起来,即可判断为脾胃湿热蕴积,复受风邪而发病。

4.六经辨证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前三者称为三阳经,后三者称为三阴经,是中医学最早的一种辨证方法。作者将它创造性地应用于眼科疾病的辨证施治,经临床实践,效果甚好。它是以六经为纲,贯穿传统眼科五轮八廓的病理变化,对眼科诸证进行辨证施治的一种辨证方法。

5.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辨证方法,用以分析疾病由浅及深、由轻及重四个阶段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和施治法则,可以作为某些眼病的辅助辨证方法。

如巩膜炎,症见白睛有暗红色结节隆起、病程缠绵,或兼见苔白脘闷、脉濡缓等。为湿热郁遏白睛,热为湿阻,病在卫气,湿重于热。治宜宣化湿热,以三仁汤主之。

以上各种辨证方法,临床上只有结合起来运用,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二、眼病的治疗概要

眼病虽是局部疾病,但与整体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治疗必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几千年来,人民大众在与眼科疾病作斗争中,不断进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学方面形成了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法则。内治法,即内服药物;外治法,包括点药、熏洗、熨法、敷法、手术等。现在着重介绍常用内治方法,而外治方法从简。(一)内治法《审视瑶函》说:“用药如用兵,补泻寒热之间,安危生死之所系也。大抵燥赤者清凉之,炎秘者寒凉之,阴虚者滋补之,脱阳者温热之。然热药乃回阳之法,寒药乃救火之方,皆非可以常用者。而寒热补泻之间,又宜量人禀受之厚薄、年力之盛衰、受病之轻重、年月之远近,勿使太过不及,当于意中消息之。”作者认为,大凡眼科用药,实不可偏寒、偏热、偏补、偏泻,必须辨明病理,随证施治,获得满意的效果。常用的眼病内治法则,有以下几种:

1.疏风清热法 适用于风热侵袭所引起的眼病。风热致病具有范围广、变化多的特点,为多种眼病的致病因素。风邪常与其他外邪结合为病,最常见者是与热相结合,即为风热。风为阳邪,本身亦易化热,风热眼病,眼部常有红肿痒痛、泪热羞明、分泌物胶黏,或伴有恶风、发热、头痛、脉数等全身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客者除之。”即有外邪侵袭,以药物祛除之。此风热为患,则以疏风清热除之。疏风则风证解,清热则热证除。

选方,如银翘散之类加减。方中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芦根、桔梗、竹叶、甘草清热;牛蒡子、芥穗、薄荷、淡豆豉疏风散热。此外,可选加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增强疏风散热的作用。

疏风清热法,可用于麦粒肿、急性泪囊炎初期、急性结膜炎、睑缘炎等。

2.泻火解毒法 凡能清热的方法,大多能泻火。本法适用于火热壅盛,郁结眼部所显之症,如针眼重症、黑睛溃陷生翳(角膜溃疡)等。火毒所显证候,常见眼睑红肿焮痛、白睛红赤特甚、泪热如汤、畏光难睁、头目剧痛,甚至黑睛溃烂、瞳神缩小、黄膜上冲等,全身可兼见口干、便结、尿黄、苔黄、脉数等。治宜泻火解毒,如兼见烦躁不宁、大便秘结者,可兼用泻下法则以引火下行。根据火毒的不同程度、性质、现症的部位不同,又分为泻肝火、泻心火、泻肺火等治法,临证时应加以区别。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胆实火所致多种眼病,如角膜溃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方中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泻肝胆实火而解毒;前仁(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引热下行;生地、当归清热凉血活血;甘草辅助清热解毒。根据实际情况,可加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黄连、紫花地丁、败酱草之类,以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如系火毒深入营血,引起血灌瞳神、黄膜上冲等,可选加犀角、丹皮、赤芍等清热凉血之品。泻心火,用三黄泻心汤、导赤散之类;泻肺清热,用泻白散等。

3.养阴清热法与清热除湿法(1)养阴清热法:养阴具有补阴、增液、润燥的作用。中医所指的阴,包括津、液、精、血等有形物质,为濡养机体的物质基础。养阴清热,适用于眼病患者有阴虚诸证而热邪又未尽除者。常见为眼病红痛不剧,时愈时发,或黑睛生翳,抱轮红赤不重,病程长久,或年老体衰,阴虚有热,上犯睛珠而为圆翳内障者。全身尚可兼见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

临床上如浅层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实质炎、巩膜炎、老年性白内障等证候属以上所述类型者,即可使用养阴清热法。常用甘露饮,方中用天冬、麦冬、生地、石斛养阴生津清热;黄芩、茵陈清热除湿;枇杷叶、枳壳降逆利气;甘草助清热。如阴虚而热证较盛时,可去熟地;湿浊重者,加土茯苓,以清热解毒。久治不愈的黑睛溃损诸证,选加杀虫药物,如芜荑、芦荟、鹤虱、百部等。(2)清热除湿法:适用于湿热郁遏所致的眼病。其病变特点为起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局部表现如目红赤胀痛,眵泪黏腻,或白睛有暗红色结节隆起,黑睛混浊,溃烂秽浊,或为虫蚀,黄膜上冲,视网膜水肿,渗出污秽,或兼胸脘痞闷,舌苔黄白而腻,脉濡等全身症状。选方如三仁汤。方中用苡仁、滑石、通草清热利湿,分消湿热使之从小便出;杏仁、竹叶以助清热;蔻仁、法夏、厚朴以助除湿。如白睛红赤较甚者,选加丹皮、赤芍、丹参清热凉血活血之品;热重者,选加黄芩、龙胆草、栀子等清热燥湿;湿特甚者,可加制川乌。又如麻杏薏苡甘草汤,用于外感风邪,脾为湿困之黄斑区水肿。方中用麻黄、杏仁宣肺气以祛风;薏苡仁、甘草健脾胃以化湿。

4.滋养肝肾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即属虚证者用补法。虚证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故补法则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别。滋养肝肾,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病,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和目才能明辨五色;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而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才能产生视力,可见肝肾与眼的关系相当密切。很多内障眼病,眼外观正常,仅视物朦胧或烟雾所罩,视物有异色、闪掣感,视物变形、夜盲或眼前似蚊蝇飞舞等,皆属肝肾耗伤,精血不能上荣所致,故滋补肝肾为内障眼病常用之法。但此类眼病亦常出现虚实相兼,临证时应详细辨别。作者常用的驻景丸加减方,为滋养肝肾的代表方。方中用楮实子、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紫河车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茺蔚子、车前子助之;木瓜疏达肝经气机;生三七补血活血。本方的功用是调肝补肾,大补真元。调肝之药,是取其能舒能敛;滋肾之品,是取其平淡收攻,培元用紫河车粉,再加寒水石以制之,则不惧其阴虚火旺之弊。本方在内眼病中变化很多,读者可留心辨别。

5.平肝息风法 是针对肝风内动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肝风内动的机理,有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热盛生风、阴虚风动、外风引动内风等,故在治法上有镇肝息风、凉肝息风、滋阴息风和祛风解痉之分,临证时应区别运用。这里所指,系肝热生风所致眼病的治疗方法。肝胆互为表里,胆病多实,肝病及胆,肝胆实火上扰目窍,或肝阳上亢等,致使神水瘀滞而出现白睛红赤、目胀头痛、眩晕恶心、瞳仁散大的绿风内障(青光眼),即属于此种类型,用方如息风汤。方中用羚羊角、菊花、僵蚕平肝息风;牛黄、赤芍、紫草、玄参清热凉血活血;麝香、细辛开窍;桔梗清利头目,载药上行;川芎行气。

6.理血法 是畅通血液,消散瘀血以及止血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在眼科常用的治法分为以下两种方法:(1)止血法: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眼内出血证,如前房积血、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可分为凉血止血、祛瘀止血、补气止血等。而眼科根据证情联合使用者居多,如生蒲黄汤,方中用生蒲黄、丹参、丹皮凉血止血活血;生地、旱莲草、荆芥炭清热凉血止血;郁金、川芎行气活血。若眼内出血的颜色鲜红、或有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偏重,可选加清热凉血药,如玄参、白茅根、侧柏叶、茜草炭等。如眼内出血的颜色淡红、或兼见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等,则为气虚之象,可选加补气摄血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之类。(2)活血祛瘀法: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适用于眼内出血静止后,瘀血停滞眼内者。气血关系密切,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故在活血祛瘀方中,必须有一定的行气药物。又祛邪不忘扶正,故在活血方中,常辅以补血之品。反之,在止血方中又常辅以祛瘀药物,以防瘀塞之患。常用活血祛瘀方,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通血丸、通窍活血汤等。以桃红四物汤为例,方中用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生地、赤芍凉血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而活血;当归养血活血。瘀滞时间较短者,可选加生三七、丹参、郁金、牛膝等,以加强活血祛瘀之效。若瘀滞日久或瘀滞多而浓厚者,可酌加破血药,如五灵脂、三棱、莪术、花蕊石、刘寄奴等。如瘀块陈旧已机化或兼形体衰弱者,可用驻景丸加减方,酌加活血祛瘀药以扶正祛邪,再加软坚散结药如海藻、昆布、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等以软化瘢痕。

7.明目退翳法 是针对星点翳膜所致视力损害而设的治疗法则。其方药组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组为平肝清热药,一组为明目退翳药,而两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大部分明目退翳药都具有平肝清热之效。例如,常用的石决明散加减方,方中用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木贼以平肝清热退翳;栀子、赤芍、麦冬加强清热之力;荆芥、蝉蜕、乌贼骨加强祛风明目退翳之功。临证时,若外邪未尽,当酌加祛邪药物;久病正虚者,酌加扶正药物。一般新患翳薄者易治,久病翳厚者难疗。(二)外治法

外治法,是指直接作用于眼部的治疗方法。

1.点药 是将药粉如涩化丹、珍珠散,药膏如光明眼膏,药水如黄连西瓜霜等点于眼内,以治疗外障眼病。

2.敷法 即在眼外施行热敷、冷敷、药物敷等。热敷多用湿热敷,可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散寒等。冷敷可除热、定痛、止血等。药物敷是用鲜药捣烂外敷,如芙蓉花叶、蒲公英等,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熏洗法 将药物煎水,用其热气熏病眼,或经过滤后洗病眼,如用蒲公英、桑叶、菊花、千里光之类,具有祛风清热、解毒消肿,用于眵泪胶黏之外障眼病;亦可将药液置入洗眼杯或洗眼壶中使用。

4.熨法 布包炒热的食盐或葱白、艾叶、吴茱萸等,待其温度适宜时,熨于眼部患处或太阳、百会等穴,具有宣通气血,散寒解凝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眼病。

5.手术 中医传统的钩割法、劆洗法、拨法等,目前已极少使用,故从略。

唯金针拨障法,通过中西医结合,对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已被肯定为一种方法简单、疗效可靠的手术,适用于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第二章 发展中医眼科理论

作者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在眼科理论上,提出了独特见解,突破历代中医眼科以证命名立论的格局,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在祖传眼科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潜心钻研和实践探索,将伤寒六经辨证与眼病具体特点相结合,提出了眼科六经辨证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将散漫纷纭的各种眼病,悉归于六经的节制之下,示人以提纲挈领之法;另一方面以六经统率眼科五轮、八廓,结合内科八纲、脏腑、气血等辨证方法,熔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于一炉,增强了眼科辨证的整体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执简驭繁之目的。对于历代医家争论较大的八廓学说,则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以临床实践为主要依据,兼采各家之长,按八廓在白睛上四正、四隅八个方位,重新给予定位,将八廓纳入六经证中,使六经、脏腑与五轮八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节 六经辨证在眼科的运用

六经辨证法创始于后汉张仲景,载于《伤寒论》一书中。该书用以辨别外感病和杂病,曾在中医学的发展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六经辨证是中医学最早而又最完善的一种辨证方法,具有完整谨严的理法方药,任凭疾病千变万化,在六经辨证纲领统率下,不仅包罗万象,而且能执简驭繁。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在生理方面,六经内联脏腑,外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肉皮毛,是五脏六腑交通之道,气血运行之路,能沟通机体内外、上下,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病理方面,外来病邪可以通过经络由表传里,由上传下,并将脏腑的病变反应到相应的体表、肢节等部位。脏腑病变相互影响,也通过经络起作用。将六经应用于诊断方面,是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启示下,积累前人经验,加以充实和发展而来。其特点以阴阳为纲,贯穿表里、寒热、虚实六辨,综合分析,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治疗法则。

作者运用六经辨证为纲领探讨眼科疾病,是中医眼科学领域中的一项创新。广集中医眼科、内科的精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融汇贯通,著成《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一书,并用以指导眼科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优点是认证不拘泥前代有无病名,重在辨明病理,强调机体的整体性,重点抓住疾病的表里虚实,全面分析,随证施治,具有删繁就简,揭示眼病本质的长处。临证之时,不会因前代没有病名而手足无措,认证思路才会宽广。一、六经辨证应用于眼科的理论依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说明眼与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眼目的形成,是依赖十二经脉运送之精气灌注的结果。《灵枢·经脉》说:“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冲头痛,目似脱。”“胆足少阳之脉,是骨所生之病者,头痛、额痛、目锐眦痛。”说明经络所生之病,几乎都与眼目有关。《灵枢·论疾诊尺》说:“诊目病,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东垣十书》说:“青白翳见于大眦,乃是太阳少阳经中郁遏。”“发热恶寒而渴,但目赤者,病脏也,手太阴肺不足,不能管理阳气也。”张从正《儒门事亲》又引《内经》说:“目之内眦,太阳经之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眦,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医宗金鉴》亦指出:“外邪乘虚而入,入项属太阳,入面属阳明,入颊属少阳,各随其经之系上头入脑中而为患目焉。”由此看来,前代医家均认为目病与六经有关,并用以诊断目病。但他们对目病的认识尚不全面、深刻,没有全面地进行阐述。

人体十二条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连接。如足阳明胃经,起眼下(承泣穴);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汇集于眼或附近的经脉有:手阳明大肠经,夹鼻孔至迎香;手少阴心经,系目系;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出耳上角(外眦附近)。经过眼与眼附近的经脉有:手太阳小肠经,过目外眦入耳中,分支至目内眦;足厥阴肝经,循喉咙过目系,出于额与督脉会于颠顶。一般来说,三阴经脉不上头,只有足厥阴肝脉上过目系,与督脉会颠顶,这是指大经脉而言,而五脏六腑的细微经络都上通于目,故《灵枢》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也。”华佗《中藏经》说:“目形类丸,内有大络者五,心、肝、脾、肺、肾各主一络;中络者六,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胆、包络各主一络;外有旁枝细络,莫知其数,皆悬结于脑下,达脏腑,通气血。”由此可知,目者五脏六腑之精华,而经络者实为五脏六腑的道路,没有经络交通,则五脏六腑之精华不能到达眼上。因此,眼病按六经辨证,是完全有理论根据的。二、眼科六经辨证法的特点

眼科六经辨证法的特点,概括起来是以六经为纲,按《伤寒论》六经分证命名,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八纲贯彻其始终的一种辨证方法。通过辨证以求因,然后审因而论治。故六经辨证,实际上是以六经为纲,综合了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来探讨眼病的一种比较系统而又完整的辨证论治方法。(一)眼病的分证命名

历代医籍对眼病的论述,都是以证命名,如《龙木论》《古今医统》《医宗金鉴》等,将眼病分为72证,即内障24证,外障48证。《医宗金鉴》除肯定72证外,又在补遗中增加10症;《银海精微》也称述72症,而实际所列名目则是80多症;《审视瑶函》说:“上古言72症则失之简,是函摘要删繁定为108症。”《证治准绳》所列193症名;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内障23症,外障45症,合计68症;《目经大成》亦分列为81症,外列似因非因8症,共89症。这种目病命名法较为繁杂,而又不能包括所有目病,随证处方亦不灵活。有鉴于此,作者按六经命名,即太阳目病、阳明目病、少阳目病、太阴目病、少阴目病、厥阴目病。再于目病的千变万化中,贯彻以病因、病位、病势等,进一步明确疾病性质。例如,太阳目病,病因为感受寒邪,即断为太阳伤寒。如其病位在表,病势属实,则它的病名应命为太阳表实目病。根据病位,还可以分出手、足经脉,并冠以内连脏腑的名称,如足少阳胆虚目病、手少阴心经里热实证等。实际上,诊断本身就突出了辨证要点,一旦诊断确立,用方遣药就不困难了。(二)辨证纲要

1.以眼科的六经病形为纲

太阳经目病:凡目暴病,白珠红赤,大眦内血丝较粗,或从上而下者特甚,鼻鸣或不鸣,脉浮,微恶风,或颠顶脑项痛,或半边头肿痛,太阳伤风也。法当温散,宜桂枝汤。设风轮起翳而有兼证者,则当随经兼治之。

阳明经目病:气轮血丝满布,乾廓、坤廓尤多,羞明、流泪、额前痛、目眶痛者,病在阳明。阳明应恶热,今病人反恶风寒,项背强,微有汗者,风伤阳明之表,宜桂枝加葛根汤。

少阳目病:两额角或太阳穴胀痛,或口苦咽干,目赤羞明,锐眦兑廓血丝较甚,脉弦细或沉紧者,少阳伤寒也;若系中风,则两耳气闭、胸胁不快,宜小柴胡汤。

太阴目病:头痛如压,肉轮浮肿而软,气轮血丝细碎,或乾坤二廓血丝较多,四肢烦疼者,宜桂枝汤。

少阴目病:头痛如锥,或表或里都能如此。如患者突然目赤,坎离二廓血丝较多,不畏光,无眵,而头痛如锥,就是少阴表虚伤风,宜桂枝加附子汤。若目不全赤,坎离二廓仅血丝一二缕,则属于虚,治不同法。

厥阴经目病:厥阴风证,头如斧劈,虚与寒痛,仅在颠顶。若病人有此头痛,而风轮随起灰白色翳膜、白珠红赤梗痛、手足时冷复热者,宜当归四逆汤。

这样提纲明确,任随病证变化万千,都可明辨出它应属哪一经病,经证既定,就可随其主症循经入里,随其兼症旁及他经,仔细推求病理,得出正确判断。

2.以脏腑辨证为基础 脏腑与六经关系十分密切,六经各分为手、足二经,实际上为十二经。十二经与相应脏腑相属,脏与腑之间,脏腑与机体各部组织的联系,都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使人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六经证候的产生,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因此,六经辨证不能脱离这些有机的联系。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突出六经辨证,其优点在于举经可以概括脏腑,举脏腑则不能包括六经。例如说心,专是指的心就没有包括经络,如果说手少阴,则经络和心脏都包括了。因此,举经既可以说明经脉所属脏腑与眼病的关系,又可说明经脉循行经络及其精气通达与否同眼病发生的关系。经络上的病证,既反应了眼睛的病变,也反应了脏腑内部的病变。经络是局部与整体的桥梁,六经辨证既可抓住局部病变,又可明辨整体病机,使局部与整体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这正是中医学的独到之处。

3.以八纲辨证贯穿始终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用以表示发病的原因、病位、性质、病势,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中医学判断疾病最基本的纲领。作者将八纲辨证贯穿于整个六经辨证之中。就总体来说,三阳主表,三阴主里。而三阳之中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三阳证多属实,三阴证多属虚。三阳证多属热,三阴证多属寒。具体到各经病证亦是如此。例如,太阴病,先当明确足太阴是阴气至极之经;在应天的本标上,是以湿为本,以阴为标,在五脏所属上,手太阴是属肺,肺主皮毛;足太阴属脾,又主肌肉。然而,本经是否就无表证呢?不是的,本经还是会有表证。因此,张仲景说:“太阴病,脉浮者(病在肌腠),可发汗(发肌腠中的汗),宜桂枝汤。”这是太阴表虚而受病邪者,治宜使邪从肌腠当中外托而出。作为眼科又当如何来辨呢?《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太阴目病举要》中指出:“太阴表虚伤风,桂枝汤主之。”辨证要点:头痛如压,肉轮浮肿而软,气轮血丝细碎,或乾坤二廓血丝较多,四肢烦疼。盖因太阴本湿,土湿不宣,则清阳不达,故头重痛如物压。脾主四肢,四肢烦疼,则为病在太阴的证据。肉轮属脾,肉轮浮肿而软,是伤风无热之象;气轮属肺,气轮血丝细碎者,一则目病肺统,再则肺脏也是太阴。而乾坤二廓主肠胃,属阳明,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亦归太阴病旁及他经者。综上所述,应视为风与太阴本湿相搏而现之表证,故判断为太阴表虚伤风,宜用桂枝汤治之。辨证要点:肉轮浮肿而硬,气轮血丝细碎而赤,眵多,或乾坤二廓血丝较甚,四肢烦疼。此证是太阴中了风寒,风郁不达,而化热的表实现象与外来的热风直中不同,所以用桂枝解表,略加大黄以泻热,开表清里,有釜底抽薪的意思。如风热直中手太阴而成的表实现象者,又当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去豆豉而主之。其辨证要点为:气轮血丝满布,梗痛羞明,睑硬泪热,眵稠而多,涕稠而黄。又说:太阴里虚,附子理中汤主之。辨证要点:气轮色蓝,风轮外表无光,面白不泽,眼胞浮软。盖因足太阴脾喜燥而恶湿,脾湿过甚则健运失职,气不到眼,故眼胞浮软;血不荣面,故面白不泽。至于风轮外表无光者,是脾土病,而肝木失其培植。气轮色蓝者,是脾土病,而肺金无从养长的关系。所以,宜用附子理中汤以理中土,培土即可植木,补土即可以生金。又说:太阴里实,用三仁汤加制川乌。辨证要点:气轮血络膨胀暴露,状况有似寻常红赤,但以手试推胞睑,血丝不会移动,疼痛羞明。其病在巩膜,西医称为巩膜炎,系风湿中于手太阴经,属有余,宜用三仁汤加制川乌方以除湿祛风。若兼证现有阴虚内热之象者,则为素质阴虚,中湿化热,宜用甘露饮,以养阴而清湿热。以上仅举一经之表里虚实概况,即可说明八纲辨证在六经病形中是贯彻始终的。

4.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有利于临证制变 辨证的目的,就是在推求病因,探讨病机。六经辨证,就是通过对六经证的辨别来推病因。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证候。同样,不同的证候,也反映出不同的病因。而且同样的病因,由于受病部位的不同,所表现的症状各异,治法自然亦各不相同。例如,风热致病,伤于阳明经,则出现畏光、鼻干、眵干、舌苔白厚,脉洪数,每日辰时额前剧痛,过时则额痛复减。其病机系由热邪闭郁目中玄府,则畏光;胃热伤及肺脾,则鼻干、眵干;阳明里热,则舌苔白厚如积粉,脉洪数;热极生风,阻碍了营卫在胃上的交会,所以每日辰时额前剧痛,过时则额痛复减。用白虎汤泻阳明经气分之热,加白附子祛内扰之风邪。风热伤于少阳经,则出现胞肿难开,眵多而稀,泪如淡血。其病机系因少阳位于半表半里,风热过甚能伤太阴,故胞肿难开。外则太阳阳明,故有手太阳眵多而稀的症状。少阳火热太过,上逼厥阴络血妄行,则泪如淡血。故用小柴胡汤减去半夏、姜枣辛燥甘温之药,枢转邪热外达;加薄荷、白芍、防风,以平肝祛风。风热伤于太阴经,则出现血丝满布,梗痛羞明,睑硬泪热,眵稠而多,涕稠而黄。一派太阴表实症状,治当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去豆豉,以清热解表。由此可以看出,同样的病因,在不同的经就有不同的证,有不同的证就有不同的治法。将病因辨证纳入六经辨证之中,有利于临证制变。

5.用六经传变来说明眼病的变化 用六经传变来说明眼病的变化,不仅可以阐明眼睛局部的病变,而且可以阐明整个机体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全貌。此点是与眼科各家学说不同之处。

眼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与其他各科疾病一样,是与邪气之强弱、正气之盛衰有密切关系。其传变方式略举如下:(1)循经传:按六经的次序相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但是每种疾病传经与否,是决定于受邪深浅、病体强弱和治疗当否三个方面。如邪气盛,正气虚,则发生传变;正气盛,邪气衰,病就转愈。三阳经病,多从表传里;三阴经病,多由实转虚。如太阳目病,伤风或伤寒,本伤寒治法不瘳,两睑反硬痛红肿,结眵干黄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即太阳先伤风寒,而后化热,传至阳明,故用越婢汤之石膏清胃热。(2)越经传:是指不按正常循经的次序,隔一经或二经相传。如本太阳伤风证,服桂枝汤不解,血轮反加赤痛,小便黄,大便结,心下痞,眵干而硬者,予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此即太阳邪热内陷,即既循经而传阳明胃腑,更越经而传手少阴心经,热邪袭留胃腑,故有心下痞、大便结、眵干而硬等热结现象。太阳病的热邪内袭心经,故有血轮赤痛。心热移于小肠,能引起小便色黄。(3)直中:有些眼病,病邪不从阳经传入,起病就出现三阴的症状,这就叫直中。如伤于寒,眼无外症而暴盲,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此即寒邪直中足少阴肾经,闭塞目中玄府,致令失明,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散寒。(4)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的证候。例如,太阳、阳明、少阳同时受邪,出现眼珠胀痛,前额、眼眶、太阳穴以及项背酸强等症状,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常常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的病例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像运用柴葛解肌汤治疗三阳合病的原理,治愈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被病人赞誉为神功妙手。此外,亦有阴经、阳经同时受病者,如白珠血丝作淡红色,涕清如水,泪涌如泉,畏光甚,无眵,两眉头痛,脉弦紧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此即太阳与少阴同病,寒邪从太阳直中少阴,故用麻黄外散太阳之寒,细辛内除少阴之寒。借附子固后防,而以麻黄攘外患。此例与前例风邪直中足少阴肾经同用一个麻黄附子细辛汤,所治证候各异,用方意义自然各不相同。前者是用附子作响导,而引麻附除内忧。由此可见,病理明确,一方便可多用。

按六经传变来治疗眼病,《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眼科专著,它将眼科局部症状和整个机体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去观察眼睛的局部症状,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疾病本身就是一个交织着若干矛盾的运动过程,病邪与人体正气之间、病变器官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力量的消长、变化,充满了整个疾病的过程。所以,同一疾病在不同个体、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矛盾。而六经辨证法和六经传变,正好反映了这一特点,这一复杂的病理过程在经络脏腑方面的种种变化。抓住这种变化进行辨证,按疾病不同阶段的矛盾来具体解决,切合病情,丝丝入扣,既注意到病因的作用,也看到了机体的反应;既观察到眼睛局部的变化,也推论到脏腑经络整体的变化。特别是看到了它在不同阶段上的脏腑经络的不同反应与变化。这样一种辨证方法,是我们创立新眼科学所必须坚持的。

6.六经辨证,还须了解标本中见,临证时思路才广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中见,即两经之间,有络脉交通之意。从六经追寻到本脏本腑,而脏腑之间是表里相传的,其相传的道路就是经络,经络之间表里相传,中途交会,称为中见。阳经入里是络脏,阴经出表是络腑。因此,阳经的中见为脏,阴经的中见为腑。(图2-1)图2-1 脏腑应天本标中气图

从图中所示得知,以六气为本,以脏腑、六经、中见为标的理论为指导,运用于临床,即得出少阳太阴从本治。因少阳之气为火,中见之气为厥阴风,火烈于风,故先治本火,则中见之气风亦随之而息,故宜从本治。以此类推,阳明厥阴从中见治。阳明之中见为太阴,阳明为燥,太阴为湿,湿能化燥,故治其中见即能转化。厥阴之中见为少阳,厥阴为风,少阳为火,火甚于风,治其火则风自息,故从中见治。少阴太阳从标从本治。太阳中见之气为少阴,少阴中见之气又为太阳,太阳为寒,少阴为热,两相对立,从寒从热,必取其一,因此必须从标从本治,即初病之时,先治本经之标,而再治本经之本。例如《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太阳目病举要》说:“目病伤风,不畏光,无眵,风轮上起灰白色翳膜,甚至遮盖瞳神者,于桂枝汤中重加海螵蛸以治之,或点涩化丹。”此太阳标热而本虚,太阳少阴从标从本治,此处即为从本治,故用桂枝附子汤。再如《少阴目病举要》说:“少阴目病,胞肿难开,眵多而稀,泪如淡血者,宜治本,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方中去半夏、姜枣,加薄荷、白芍、防风治之。”因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少阳的火太过而且上逼厥阴的络血妄行,血随泪出,成为血泪,故仍治少阳之火,则厥阴之证自愈。总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所表现的病证不同,在临床上就要根据不同情况来施治。病生于本,就求之于本;病生于标,就求之于标;病生于中气,就求之于中气;病既生于本,又生于标,就要在治疗上标本兼施。第二节 对八廓学说的贡献

八廓在古代中医眼科学著作中曾作为辨证方法之一。但由于各家说法不一,见解各异,因而造成人们对它认识上的紊乱,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如《银海精微》说:“至若八廓,无位有名。”《张氏医通》说:“逮夫八廓,有名无位……此虽眼目之源流而实无关于治疗也。”认为八廓空有其名,并无实际位置,更无使用价值。既无定位,又何必有名,显然这是持反对意见者。《医宗金鉴》《东医宝鉴》等书,对八廓都有叙述,但所指位置与五轮又互相混淆,至于它的用途,更是含混不清。只有《审视瑶函》对八廓有较明确的概念,指出:“盖验廓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为证,而廓唯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紫,起于何位,侵犯何部,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八廓则见于外,病发则有丝络之可验者,安得谓无用哉。”

五轮是人们所固有的组织和功能,而八廓则是某种眼病所表现的现象,并非每一个患者都有廓病,更不是平常人也分八廓。有些书籍不知其由,遂致否认,作为诊察眼病的方法被视为无用,任意抛弃,岂不可惜!

在八廓命名的问题上,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八廓的命名采用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名词,故某些学者将它视为糟粕,弃而不用。八廓学说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其关键在于它能不能指导临床实践,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有没有帮助。假若八廓确实能反映出六腑的病变,或者说六腑的病变有时确实要从八廓上反映出来,那么它仍不失为眼科辨证论治的手段之一。

在八廓的定位问题上,兼采各医家之长,按八廓在白睛上四正四隅八个方位,重新给予定位,即震东、兑西、离南、坎北、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巽东南,左顺数,右逆推,震近鼻,兑向耳。(图2-2)图2-2 八廓定位示意图(1)乾廓;(2)坎廓;(3)艮廓;(4)震廓;(5)巽廓;(6)离廓;(7)坤廓;(8)兑廓

八廓所属如下:乾天名传导廓,传导之腑为大肠,故乾天传导属大肠;坎水名津液廓,属膀胱,因为膀胱为州都之官,是津液之腑;艮山名会阴廓,属包络,因为八廓之中,除太阳结于命门、包络属厥阴经外,余廓都是六腑阳经故也;震雷名抱阳廓,属命门,这里的命门,不是左肾右命门的命门,也不是两肾中间的命门,而是《内经》所说的太阳“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的命门,而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是当震位,震为雷,为阴中之阳,二阴一阳,阴爻在外,阳爻在内,故称为抱阳廓;巽风名清净廓,胆为清净之腑,故属胆;离火名养化廓,属小肠,因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故也;坤地名水谷廓,属胃,因胃为水谷之海;兑泽名关泉廓,属三焦,因三焦为决渎之官,只有沼泽,方能关其泉水,故关泉廓应属三焦。

下面将各家八廓定位图作一比较(图2-3、图2-4、图2-5):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