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寻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3 08:49:16

点击下载

作者:《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宝藏寻踪

宝藏寻踪试读:

前言

打开浩如烟海的历史画卷,让人禁不住惊叹人类文明巨大的创造与开拓能力,灿灿发光的黄金与熠熠生辉的钻石,温润洁白的象牙与精美绝伦的瓷器,举世无双的画作与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形成了蕴含无数劳动者血汗和数不尽艺人智慧的财富之山。

但是贯穿其中与之相伴的野蛮与掠夺,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在王朝更迭、时光荏苒的过程里,经历着多少光芒与荣耀,曲折与泪水,黑暗与幽深,杀戮与灭亡。追随这些财宝的足迹,让每一个了解了它们背后故事的人都怅然若失,在罗马铁骑所到的城市,在二战硝烟弥漫过的战场旧址,在塔影灯绰的爱情之都巴黎,在有着不可告人秘密的美丽小镇,在让人流连忘返的山水古迹,在草尖露水折射着太阳光的广袤草原,在溪流和诵经声里静静伫立的大山,在沉睡着君主与王后的皇陵前,在水浪拍击着岩隙和古舟残片的大海之滨,在红叶拂面的北美,在煦风吹动的苏格兰……承载着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座人类的财富之山历尽世间春秋,看遍沧海桑田,带着郁重而浓厚的情绪或是邪恶而黑暗的咒语,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些散落的财宝,在每一个地方都流传着无数个版本的传奇,引发着大相径庭的猜测。是谁得到了传说中的羊皮古卷,是谁移动了基督圣物黄金约柜?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到底深藏着什么样的皇家秘密?黄金船队因何失踪,“阿波丸”为什么命贵运蹇?为什么奥地利萨尔茨堡的托普里塞湖有着“杀人湖”之名,为什么其貌不扬的日本赤城山有着“金库”之誉?“希望”之钻花落谁家,沙皇黄金流落何处……当财宝之花朵朵绽放,那精彩的故事也呼之欲出,像一个喃喃而语的老人,带着那份神秘和惊奇,为我们讲述那积淀多年的往事。

欧洲宝藏——寻找那点点金光

寻特洛伊找

荣耀成就了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们,也成就了数千年后那些疯狂而又执著的寻宝者。当亨利·施里曼为了那个童年的梦想踏上特洛伊古城遗址的时候,他带着的是探险的勇气,对财富的欲望,更是对荷马笔下那座属于荣耀的古城、那场属于荣耀战争的崇拜和向往。

战火中消失的荣耀之城

特洛伊是古希腊的一座濒海城市,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端的达达尼尔海峡东岸,属今土耳其的恰纳卡莱省。它建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前12世纪时曾一度繁荣。公元前12世纪初,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率领希腊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持续达十年之久,史称“特洛伊战争”。战争中涌现出了阿喀琉斯、赫克托尔等大批英雄人物,而希腊人最终采取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入特洛伊,并把它焚为废墟。在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中记述了关于这座城市和这次战争的传说。19世纪时,德国著名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主持了对特洛伊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先后发掘出大批珍贵文物,这对了解欧洲文明的早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特洛伊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希腊圆盘盘上所绘的人物是希腊美女海伦和特洛伊国王普里安。

在亨利·施里曼之前,特洛伊只是《荷马史诗》中的一个传说。据《伊利亚特》记载,宙斯与海洋女神普勒阿得斯所生的儿子达尔达诺斯,在其兄长伊阿西翁因追求女神得墨忒耳而被宙斯以雷击死后,伤心地离开了家园,一路漂泊,经过亚细亚大陆来到了密西埃海湾。国王透克洛斯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赏赐给他一块土地,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这块土地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被称为达尔达尼亚。当王位传至达尔达诺斯的孙子特洛斯时,他统治的地区被称为特罗阿斯,都城则被称为特洛伊。特洛斯的儿子伊洛斯根据神谕在他角力竞赛所获母牛躺下休息的地方建立了特洛伊城,伊洛斯的儿子拉俄墨冬则借助太阳神阿波罗和海神波塞冬的力量建造了雄伟坚固的城墙。但他欺骗了二神,不给他们应得的报酬,于是遭到众神的诅咒,导致了后来木马屠城的悲剧。

根据荷马的神话,特洛伊战争和特洛伊城的焚毁是早已注定的。那是一个神与人混居的时代,他们之间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因为他们对于爱情、对于权力拥有共同的欲望和贪婪。当不和女神埃里斯将金苹果掷在阿喀琉斯之父佩琉斯与妻子忒提斯的婚宴上,当特洛伊的英俊王子帕里斯因为爱情做出不公正的评判时,战争已经投下了阴影。所以当帕里斯从斯巴达国王的宴席上拐走号称“希腊第一美女”的海伦后,希腊联盟和阿伽门农就有了一个绝好的借口,他们组建了包括1 000多支舰船,10万大军的庞大军事力量,渡海远征。英雄们为了荣耀而战,但战争非常残酷,伴随着疾病和瘟疫,在希腊人快要坚持不住的第十年,奥德修斯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们佯装不堪瘟疫折磨撤出特洛伊海滩,躲藏到一处隐蔽的峡谷,而将一座作为祭品的木马留了下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特洛伊人竟然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拖入城内庆祝。夜深人静时,潜藏在马腹中的希腊士兵冲出来打开了城门,里应外合攻破并焚毁了特洛伊城……↓希腊荷马吟诵史诗古希腊盲诗人荷马一边演奏竖琴,一边吟诵《荷马史诗》。

执著的寻宝者

1830年,德国的一位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在父亲送给他的《世界史图画》书中看到了这一画面。8岁的他被特洛伊的故事所震撼,也被那座古城可能埋藏的宝藏所吸引,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自找到它们。他就是亨利·施里曼。尽管那时荷马的史诗只是作为人类文学的早期经典,被当作虚幻的神话或传奇看待。历史学家们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却并不认可荷马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述,但施里曼却执著地相信。他出身贫寒,历尽磨难,但终于借美国的淘金热潮赚了大钱,然后投资房地产生意并在俄国克里米亚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贩卖军火,从而获得巨额利润,为以后的寻宝事业奠定了基础。为了能够阅读《荷马史诗》的原文,他从1856年开始学习希腊语。在那个伟大梦想的鼓舞下,他很快就学会了现代希腊语,然后又掌握了古代希腊语,并娶了一位与传说中的海伦一样美丽的雅典姑娘索菲娅为妻。

1870年,施里曼带着他的希腊妻子来到爱琴海岸的伊萨克岛和希萨利克,开始寻访他梦寐以求40余年的古城堡遗址。在艰难地获取当时土耳其政府许可的同时,施里曼带着8名工人开始了发掘工作。在挖到第一段厚达2米的石墙时,施里曼感到的不是兴奋,而是懊恼,因为那只是一座仅有2000年历史的希腊古城遗址,而特洛伊至少应比它早1000年!施里曼断定特洛伊在它的底层。他对上面几层的城市遗址不感兴趣,他只想找到特洛伊,真正的荷马笔下的特洛伊。↑希腊陶罐

于是他决定挖掘一条9米深的垂直通道,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871年。施里曼无情地破坏掉了上面几层同样极具考古价值的地层,这使当时的一些学者十分不满,称他是“特洛伊的第二个破坏者”。可等到垂直通道完工时,他在下面却只找到了一些被鉴定为石器时代的遗物。又经过半年的徒劳,施里曼不得不改变挖掘的方向。很快,希望随着奇迹而来:他陆续发现了一些金属器皿和陶罐,尤其是一种带有枭(猫头鹰)图案的罐子,这令他感到非常兴奋。枭是女神雅典娜的标志,它一定与雅典娜所庇护的特洛伊城有着某些联系。

1872年春天,施里曼雇用了120多人的工人队伍,扩大挖掘规模,开凿了一条贯穿整个遗址的40米长的壕沟,也因此遭到讥讽“简直是在挖苏伊士运河,哪里像是在发掘考古现场!”在向下挖掘到12米时,他发现了极有规律的石基,这应该是城堡的墙基吗?但施里曼的希望再次破灭,这仍然不是荷马所描述的特洛伊。

直到1873年6月的一天,施里曼终于发现了第一批财宝,其中最珍贵的是两顶华丽的金冠,另外还有项链、耳环、手镯、扣子等金制物品,银制的和铜制的花瓶以及各种青铜武器,共9000多件。

施里曼坚信自己找到了传说中的“普里阿摩斯宝藏”,认为那就是特洛伊的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在城陷之时藏匿的宝库。但当时和后世的学者中都有人反驳他,认为他所发掘到的是一座更古的古城,这些财宝应该属于比普里阿摩斯还早1000年的另一位国王。施里曼最后也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学术界的争论并不足以抹杀施里曼的功绩,他对特洛伊的执著信念,终于得到了回报。

不朽的传奇

施里曼把出土的珍宝悄悄运到希腊,藏在索菲娅亲戚家的花园和货棚里,并准备在1874年公布于世。但希腊政府在土耳其当局的压力下,不敢接受这批珍宝,于是施里曼把它们送到了德国,存放在柏林的国立博物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所有艺术珍品都被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但在战争结束的混乱中,许多藏品不翼而飞,特洛伊的宝藏也下落不明。以致有的考古学者甚至开始怀疑施里曼的考古经历和宝藏收藏。的确,在施里曼的记载中有一些意义不明和自相矛盾之处,比如索菲娅用红色披肩偷偷运走藏宝的传奇说法,而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索菲娅当时并不在现场;关于宝藏是一次发掘还是历次积累,施里曼也有不同的说法,学者认为他可能为了造势而隐匿了实际发掘的漫长过程。

但这些猜测并不重要,最基本的事实是确定无疑的。1993年,俄罗斯政府宣布失踪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特洛伊宝藏其实一直作为二战的战利品藏在俄国。1996年4月,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终于开放展出了大部分的藏品。当人们注视着那些金光灿灿、精美绝伦的王冠和项链时,心中一定会记起那些为了荣耀而战的特洛伊英雄们,也会记得那个为了荣耀而坚持不懈的寻宝者!→特洛伊木马根据《荷马史诗》记载,希腊城邦联军利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亚历山大的币钱

在欧洲的战争史中,有一颗将星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在历史的暗夜里熠熠生辉,他就是“征战之王”亚历山大。当年他大举雄兵,征服的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而为了犒劳军士而铸造的大量金币银币,历经两千多年,仍然施惠于当今的人们,吸引着无数目光的关注。

叱咤风云的亚历山大

公元前336年夏,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从此开始了叱咤风云的征途。

马其顿统治下的各城邦国看到群龙无首,纷纷揭竿而起,自立门户。其中底比斯人呼声最高,散布谣言说亚历山大少不更事,已经在平定伊利里亚战乱中战死,撺掇其他各部共谋推翻马其顿的统治。

底比斯是希腊诸城中的望族,自恃势力强盛,一直暗中与马其顿较劲,如不将其削平,其他各邦必定伺机而动,王国土崩瓦解也不是没有可能。幸运的是亚历山大并不是一般人,身在北方的他迅速将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然后挥师南下,行军神速,一路势不可挡,如出鞘之剑直逼底比斯城。底比斯人从未见过这般阵势,稍一抵抗便土崩瓦解,城邦被亚历山大大军一击而溃,举城被俘,除了一直保持忠诚的少数权贵,其余全部被变卖为奴。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三军气势如虹,3万步兵、5 000骑兵乘胜东渡达达尼尔海峡,与波斯军队在格拉尼库河如期而遇。狭路相逢,波斯2万骑兵沿河布阵,2万步兵垫后。而亚历山大凭借势如山倒的方阵精锐,将波斯前排骑兵迅速击溃。亚历山大手持长矛,出入沙场如入无人之境,亲手斩杀波斯多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女婿,波斯军队阵脚大乱,2 000多人被俘。而亚历山大仅损失100余人,轻取波斯大军,士气大振。↑亚历山大银币

公元前333年春,亚历山大将辉煌战绩继续推进。大军沿叙利亚海岸线一路南下,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为报杀婿之仇,率军10万,御驾亲征。不料战争开局,大流士三世便犯了兵家大忌,军队全部驻扎伊苏斯城附近,这里地势狭窄,根本无法发挥大军集团作战的优势,骑兵和弓箭部队在狭仄的空间里也如同摆设。亚历山大经过一番周密安排,亲率重装骑兵,从左翼直捣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中军。战争异常惨烈,大流士三世在关键时刻吓得屁滚尿流,骑马逃窜。波斯军队见主帅已逃,无心再战,四散溃败,10万大军葬身沙场。

战争还在继续,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军包围泰尔城,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亚历山大用尽各种战术,终将泰尔城攻陷,大军进城后开始屠城,8000泰尔人无一生还,3万底层居民被卖为奴隶。随后大军继续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闻风丧胆,直接投降,亚历山大的威名开始远播。

公元前331年春,已经吃过亚历山大苦头的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从波斯、印度、希腊等20多个民族纠集雄兵百万,气势汹汹,准备与马其顿军决一死战。亚历山大又一次亲率骑兵,从波斯的左翼骑兵进攻,突破至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中军,大流士三世又一次骑马逃窜,波斯大军全线溃败。之后,亚历山大率兵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巴比伦城,然后迅速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三座城市。一个耀世帝国在亚欧非大陆横空出世,亚历山大的名字在帝国上空熠熠生辉。↓亚历山大远征图这幅古代镶嵌画表现的是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在伊苏斯战役中击败大流士率领的波斯军的场景。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进攻印度,经过希达斯派斯河战役,击败印度国王色鲁斯。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中,亚历山大举目望去,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在心中升腾,他自封为“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下令铸造大批金、银钱币,以犒赏三军。但事与愿违,不久之后他便因病去世,这笔财富神秘地消失在这一地区。

财富之争

钱币在阿富汗山区静静地沉睡了两千年,没有人知道它在何方。直到18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集市上,出现了三个从遥远的布海德拉前来的商人,他们在闲逛之中,突然眼前一亮:一枚铭刻着铸造年代的银币在地摊上闪着异样的光芒,银币背面的浮雕是一名希腊骑士与两名骑在战象上的印度武士正在激战;正面是手持闪电标枪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形象。他们毫不犹豫地购买下来,并没有花费多少钱。但是这枚银币的来路却不简单,它正是亚历山大大帝当年率军铸造,遗失于阿富汗深山里的那批钱币之一。几经周折,这枚银币流落到英国人手中,最后由大英博物馆珍藏,被世人冠名为“色鲁斯银币”。

从此以后,这种带有亚历山大大帝头像图案的银币成为古董收藏家的最爱。1947年,有人在距离希达斯派斯河古战场不远的米尔-扎卡赫发现了亚历山大的财宝踪迹,人们蜂拥而至,开始争抢这些古老的财富,甚至大动干戈,械斗和枪战时常发生,当地居住着12个大的家族,有将近一半的头领惨遭非命,不是战死就是被暗杀。

1992年,又是在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区,同样在米尔-扎卡赫,人们沸腾了,他们又在这里发现了一大笔钱币,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钱币。这批本来该下发给军队士兵们的金银钱币,却在两千多年后犒赏了当地的居民。↑亚历山大铜像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创立者,号称“大帝”。

1993年,阿富汗境内各派武装还在为争权夺势进行内战,各地炮火连绵,伊斯兰党游击队首领古尔布丁·希克马蒂亚尔由南而上,伊斯兰促进会游击队首领艾哈迈德·沙·马苏德从北而来,双方在首都喀布尔相遇,一场残酷的巷战打得血流成河。正在司令部坐镇指挥的伊斯兰促进会游击队首领艾哈迈德·沙·马苏德突然接到手下纳德·拉苏尔报告:三名神秘的茫格尔人头领前来求见,他们声称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遗留的大批财宝,希望能够在此转卖。

艾哈迈德·沙·马苏德听完,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马上指派纳德·拉苏尔前往米尔-扎卡赫考察,并给他安排了一架专用直升机。纳德·拉苏尔穿过希克马蒂亚尔部队的防线,来到米尔-扎卡赫,在这里,他鉴定这笔财宝确是亚历山大钱币无疑,便立刻返回喀布尔向艾哈迈德·沙·马苏德汇报。艾哈迈德·沙·马苏德闻讯非常高兴,准备了1500万美元现金用于收购。

与此同时,伊斯兰党游击队首领古尔布丁·希克马蒂亚尔的眼线也告知了他关于财宝的消息。古尔布丁为了抢占先机,一下子拿出3000万美元,安排自己的亲信简·巴兹前去收购。简·巴兹为了避人耳目,先将卡车涂上伪装色,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数百个装满宝贝的口袋运出米尔-扎卡赫,直奔巴基斯坦边境城市白沙瓦。然后通过中间人介绍,简·巴兹和国外名流取得了联系,并找到一个有意购买的英国绅士,名叫奈杰尔·马卡姆。最后简·巴兹将财宝转运到瑞士国际机场的保税区,完成了交易。

然后这个英国人迅速将财宝转手,并卖了个好价钱。为了安全起见,奈杰尔·马卡姆对外声称,这些钱币是从阿穆-达尔亚河谷中发掘出来的。此时这批钱币已经在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最后东京的日本商人义能和他的合伙人小山美保子有幸购得。小山美保子出资2亿美元巨款将其购入后,存入一个秘密的山间别墅里,这座别墅由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总造价高达2.5亿美元,里面有一个专设的博物馆,钱币在此非常安全。

巴黎大学考古学家奥斯穆德·邦皮阿西一直关注亚历山大的战争历史,他深入阿富汗地区探寻,终于获得了一枚珍贵的金币,上面印制着精美的浮雕。2004年10月,他带着自己从兴都库什山脉深处猎获的金币,一路躲过阿富汗人的搜查。根据他的调查和研究,米尔-扎卡赫出土的钱币共有4吨之巨,仅金币就有350千克。

2005年3月,一名记者跟随奥斯穆德·邦皮阿西来到阿富汗深山,发现当地的茫格尔人依然对前往这里探宝的外地人充满敌意,如果发现有人图谋不轨,便会对其狠下毒手。

亚历山大的钱币在铸成2000年之后,终于有一部分有了归宿。人们还在期待着米尔-扎卡赫有新的奇迹发生。亚历山大的魅力

亚历山大被后世称作欧洲第一位战神,他在战争之中彪悍无敌,但是他品德高尚,虽然占据了敌国土地,但不滥杀无辜,因此,有时亚历山大还得到敌人的尊敬。

大流士惨遭失败后在出逃途中,得知亚历山大善侍自己国家的人民,并且将自己的家人安置妥当,不由仰天长叹:“上帝啊,如果你能把波斯国还给我那就还给我吧!如果不能,那千万不要交给别人,我求你一定要交给亚历山大。”

满载希腊术珍品的“玛迪亚”号艺

罗马共和国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国度之一,甚至连古老的文明之邦希腊也臣服于它。沉入海中的“玛迪亚”号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凭借其丰富的文物承载价值,成为考古界的一处瑰宝,见证了古罗马所处的那个让人激动不已的年代。

神秘的海底古船

1907年,在北非突尼斯东部的玛迪亚海域中,40米深的海底,一位正在进行海绵打捞作业的工人,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了异样的景象:在如此深的海底,居然矗立着一尊海军军舰上的大炮,年深日久的沉积使大炮上面满是海绵和浮尘。

这个让人惊讶的消息迅速传开,潜水工人们沸腾了,纷纷潜入水下搜寻,以期见识一下这神秘的东西。结果让人更加震惊,在附近一大片海底,居然散落着很多双耳陶瓶和青铜制品的碎片。

他们迅速将搜寻到的东西向当局报告,时任法属突尼斯海军司令官杰·拜姆将军获知之后,将此事上报,并将工人们上交的文物转给政府。根据当局的指示,杰·拜姆将军派出一支专业潜水员队伍前往这一海域开展调查。真相很快露出冰山一角:海底那所谓的军舰大炮并不是真正的大炮,而是沉落在海底的伊奥尼亚式大理石圆柱,是希腊石质浮雕的组成部分。而且附近还有一艘沉入海底的古船。

消息得到官方证实后,其影响在当时的历史学界不亚于引爆了一颗炸弹,引发了欧洲的考古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在当时方兴未艾的现代考古学界,这是20世纪初考古学调查的开门红。但是这一海域距离陆地6千米远,海况复杂,海底洋流湍急,在当时的条件下进行深水探测,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限制,沉船落入海底已久,大部分船体已经被泥沙淤积,普通设备根本无法进行妥善的打捞。在许多机构的协调之下,法国海军介入了调查,从l908年到1913年的5年里,法属突尼斯当局从希腊、意大利抽调了许多专业潜水员,组成一支特别小组,前后进行了5次深潜,决心弄清事情的真相。可惜事与愿违,限于潜水技术的不成熟和水下作业设备的不完善,他们并未能将沉船打捞出水面,也未能将船体的实测三维复原图完工。

但这些行动还是取得了丰富的收获,除了打捞出大量的小件文物外,还弄清楚了大理石圆柱共有60根,发现了周围散布的石柱的柱头、柱础和一些大理石雕像。在海底他们对沉船周围的淤泥进行了部分清除,使双耳陶瓶等珍贵的物品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还确定了古船甲板的方位,由此判定打捞上来的文物均来自甲板之上。根据考察,他们在甲板下的船舱里发现了许多细小贵重品,在底层船舱中发现了许多大理石艺术品,包括刻有“波埃特斯”铭文的“海尔梅斯”青铜像、“奔跑的萨尔丘斯洛斯”青铜像、大理石“阿弗洛迪忒”半身像等等,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均来自希腊雕刻家加尔凯顿之手,价值连城。此外还有烛台、家具等日用品和一些加工精美的酒杯。尽管如此,大部分遗物最后仍然留在了海底,在有限的条件下,当局开展的调查只好草草结束。

根据已经取得的文物和测量结果,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共同推断,这艘沉船是一艘无桨的椭圆形帆船,船长36米多,宽10米多,是归属罗马的一艘大型运输船,船上装载的是罗马从希腊掠夺的艺术品及其他货物。根据史料考证,这艘船名叫“玛迪亚”号,从雅典的皮莱乌斯港出航驶往罗马,但在途中遭遇风暴,向南漂流到法属突尼斯海域后沉没。

当时的罗马处在辉煌的共和时代,罗马人对希腊的完全占领,使希腊并入了罗马共和国的版图。在这一时期,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进行了融合和交流。

根据史学家考证,该船是公元前86年征服掠夺雅典的罗马执政官鲁希阿斯·斯鲁拉有组织地运掠夺品时所用。斯鲁拉作战勇猛,具有较高的名望,是罗马城中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也从不辜负众人的期望,每次战争经常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凯旋,向罗马城中的民众夸耀,迎合人们的追捧,获得街道两旁人群的狂热欢迎。↑由迈锡尼王室家族成员制作的黄金面具

公元前86年,斯鲁拉为了显耀自己,率领一支军队一直进攻到希腊的心脏,侵入了象征着古希腊文明的古城雅典。在雅典城中,他肆意掠夺,甚至下令拆毁奥林匹亚的一座神殿,特别订做了大型的运输船,将拆除的大理石雕塑和无数艺术品装上船,准备沿海路送回罗马,然后用这些战利品在罗马复原神殿,以装点罗马城,并作为自己的胜利纪念碑。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船队行驶到墨西那海峡时,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之间的海面突然刮起了巨大的风暴,其中一艘向西南方向漂流,一直行至北非附近、法属突尼斯的近海海域后葬身海底,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安眠在海底厚厚的淤泥之下。

这一发现印证了罗马的辉煌,由此让史学家们衔接上另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是以恺撒大帝作为整个历史时期显著标志的光辉时代。↓古希腊手镯

古罗马的辉煌

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8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公元前264年~前146年之间,与临近的迦太基之间发生了3次战争。公元前201年迦太基被迫放弃北非以外的一切属地,罗马势力迅速扩大。公元前149年罗马再次向迦太基宣战,军队从北非登陆,围攻迦太基城两年,一直到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发生瘟疫和饥荒,罗马军终于将其夷为平地,并迅速攻占了希腊,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公元前102年,恺撒出生于罗马的一个名门贵族家庭,父系和母系两方都有极深的政治背景。恺撒的叔父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曾经担任罗马的执政官;姑母茱莉娅的丈夫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马略;父亲担任过罗马的财政官、大法官等职,此后还担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也担任过罗马的执政官。这样显赫的身世,让幼年的恺撒获得了很好的荫庇。

年轻时的恺撒具有对成功的极强渴望,他学识渊博,尤擅演讲。公元前75年,他拜当时的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为师。此后他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得到罗马众人的欣赏,声誉很高。当时的罗马共和国享有实权的只是城中的奴隶主和自由民,恺撒加入民主团体反对享有特权的元老贵族。公元前60年,他和罗马的统帅庞培以及克拉苏结成秘密同盟,形成著名的罗马共和三巨头,在政治上有出色天赋的恺撒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庞培,使得秘密同盟的关系更加紧密。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行省总督,在刚到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并且通过自己高超的军事才能,统帅军队各地作战达9年时间,迅速征服了民风彪悍的高卢民族,占领800多个城镇,将200多万人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并夺取了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讷河之间整个地区统治权。但是恺撒并不满足,而是统军跨过莱茵河进攻日耳曼人,将边境推进到莱茵河岸,并在这期间获得了大量的进贡。

公元前53年,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在东征帕提亚时战败身亡,恺撒的秘密政治同盟开始瓦解,元老院趁此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将庞培拉入自己的势力集团。此时恺撒的显赫战功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已经在罗马人心中形成很高威望,庞培非常嫉妒,利用自己的权力,在恺撒并未到场的情况下同贵族元老共谋,颁布一项特殊法律解除恺撒手中兵权,并命令恺撒立即从高卢地区撤回,发出最后通牒,告知恺撒如不立刻回罗马,将成为罗马的公敌。

具有敏锐政治头脑的恺撒明白,庞培已经脱离自己,这是他和贵族元老的阴谋,考虑成熟之后,公元前49年初,恺撒带着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决定攻打罗马。大受震惊的贵族元老们带着家当匆匆逃离,庞培也匆忙逃往希腊。恺撒进驻罗马后通过施加压力,剩余的元老院议员最终选举他为独裁官。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他夺取了罗马的最高统治权。随后他又迅速得到统治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权力。

公元前48年,恺撒率领大军进攻希腊,开始了对庞培的讨伐。法尔萨拉斯会战中,恺撒的军队无人能抵,庞培被彻底击败,逃往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恺撒,派人刺杀了庞培,并将庞培的首级和戒指献给恺撒。恺撒有感于庞培是自己昔日的同盟和女婿,追杀了谋害庞培的凶手,并给庞培举行了正式的葬礼。从此恺撒确定了最高的权力和地位,罗马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公元前1世纪前后的罗马,就处于这样一个称霸地中海的时代,这是一段壮阔的历史,随着两千多年的变迁,许多标志这个年代的事物逐渐消失,而今天“玛迪亚”号仍然有大批的文物没有被打捞出来,在海底静静地见证着沧桑,记录着那段让罗马永远骄傲的辉煌,为全球范围内的考古发现添上浓重的一笔。↓希腊卫兵雅典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的换岗仪式。

“红色处女军”珍之谜宝

人们常说:男人征服了世界,而女人征服了男人。但在捷克的历史上,有这么一队女子,她们不仅骁勇善战,独立称王,而且将奢华的布拉格古城内所有皇室珍宝尽数掠走,众多贵族城堡也难逃洗劫,从而留下了一批让世人惊叹的巨额宝藏——这就是“红色处女军”珍宝。

大战前夕

870年,宏伟美丽的布拉格城堡拔地而起,女王丽布施掀开了捷克历史辉煌的一页。几十年后的一天,辽阔的维多夫莱山区依旧空旷而荒凉,女王生前的皇家女兵卫队队长普拉斯妲神情凝重,在迪尔文城堡的宫殿里踱来踱去。普热美斯公爵已经决定亲率大军前来围剿,多如云翳的士兵昼夜兼程,危险迫在眉睫,她开始考虑如何妥善处理堆积如山的珍宝。

有人说,普拉斯妲是个阴险邪恶的女妖,但实际上她是丽布施女王在世时帐前的巾帼英雄,统领着一支英姿飒爽的皇家卫队。更让人赞叹的是,她统领的这支卫队,全部都是尚未结婚的年轻女子。

据捷克民间传言,普拉斯妲身世悲惨,从小遭受父亲虐待,幼年时惨遭男人蹂躏,因此对男人深恶痛绝的她对女王的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所以当自己最尊敬最爱戴的丽布施女王去世后,普拉斯妲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女王的丈夫——国王普热美斯公爵在她眼里是如此丑陋,伤心之余,她和自己多年培养的卫队女兵毅然冲出布拉格皇宫,来到维多夫莱山区,揭竿而起,独立称王。

普拉斯妲的威名早已远扬,在那个女人地位卑下的时代,众多年轻女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领袖,她们从四面八方前来投奔,队伍人数迅速超过千人。普拉斯妲率领这支红色处女军,在迪尔文城堡安营扎寨。多年的皇宫生涯已经让她习惯了雍容华贵的生活,为了满足自己,同时照顾这些姐妹,骁勇善战的她们对远近的贵族城堡开展了一次次洗劫,无数的财宝金银被源源不断地运回迪尔文城堡,凭着她在女王身边的难得经历,连王室秘密拥有的巨额珍宝也难逃此劫。一座金光灿灿的财富之山就这样堆积起来。

不久之前,普热美斯公爵派来一名说客,期望能让普拉斯妲回宫。但她却一声令下,阉割了这位国王的使臣。正当国王因为莫大的侮辱激怒不已的时候,红色处女军却在迅速扩充,一只战斗力极强的队伍悄然壮大。眼下,公爵的兵更近了,勇敢机智的女英雄脸上却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她已想到埋藏珍宝的办法。

谜留千古

其实,仅仅因为一个被阉割的使臣,还不足以让堂堂的捷克国王亲自率军围剿。问题在于这支红色处女军不仅洗劫各贵族城堡乃至皇室财宝,还自己征收捐税,甚至自立为国,设立了严苛的法律。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这样的描绘:“普拉斯妲规定,男人必须干所有女人不愿干的家务活;男人骑马双腿必须在左侧并拢悬垂,否则处死刑;女人有权选择丈夫而男人不能拒绝,否则处死刑。”

普拉斯妲的挑衅让普热美斯公爵坐不

住了,但初次交战却并未讨得便宜,被红色处女军大败而归。为此,普热美斯公爵亲率士兵前来围剿。依靠人海战术,普热美斯包围了红色处女军,每时每刻都有处女军战士死去。愤怒充斥着普拉斯妲的身心,她带着激怒,亲手扼断了迪尔文城堡中敌军俘虏的脖子,并率领主力,与普热美斯的大军在维多夫莱山区展开了一场天昏地暗的恶战。

绵延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尸体,厮杀声就像伴着狂风的雷霆一样传遍沟沟壑壑。最后,所有的红色处女军战士全部牺牲,普拉斯妲赤身拼杀直到被围而亡。战争结束了,后人不断地探索,试图找到她们藏起的珍宝,但毫无所获。

1974年,有人宣称在维多夫莱地区发现了丝绸制作的藏宝图,但最终不了了之。2003年8月,一名年仅19岁的单身女子在捷克维多夫莱山区坠崖身亡,有人称其与宝藏有关。这批神秘的财富,至今仍然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捷克祭器捷克制造的这件祭器以黄金和宝石制成,造型新颖独特、工艺精湛,堪称传世之宝。波希米亚地区

今天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地区以外的地区,古称波希米亚。公元1世纪凯尔特人“Boii”部落在此定居,波希米亚由此得名。公元5世纪波希米亚王国在此诞生,从此在这个地区衍生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普热美斯王朝拉开波希米亚辉煌的一页,伏尔塔瓦河西岸拜特申山上建立的布拉格城堡成为欧洲当时最美丽的文化艺术中心。1526年,波希米亚王国开始进入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从此宏伟美丽的建筑和优雅别致的文化瑰宝层出不穷。

爱尔兰丹漠洞遗的馈赠址

在爱尔兰北部的基尔肯尼,一千多个亡灵给人们留下了一笔泛着血腥之光的财宝,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些财宝向人们诉说着尸骨背后的一段惨痛历史,也解释了为什么骸骨堆里会出现尚在孕中的胎儿。↑维京海盗币10世纪,刻有维京海盗的爱尔兰银币,由都柏林铸造。

海盗屠村

中世纪的欧洲,一片荒蛮,在北部挪威的一片冰天雪地之中,生活着一群海盗。传说中他们头顶的头盔带着野兽的犄角,毛发蓬乱,面容肮脏,胡子杂长,从不修理,盛放酒水的碗用人的头盖骨制成。他们从小就被野蛮和武力熏陶,个个精通马术,擅长举重,驾船和游泳更是不在话下,经常开展一种充满暴力的摔跤比赛,谁先把对手推倒在带着锋利尖头的界石上,谁就算获得了胜利。严寒的冬季来临,滑雪和溜冰就成为主要的运动项目。所有的人都有着强壮的体魄,但是恐怖在他们内心深处:在这群海盗的习俗中,阿斯加德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一个男人只有光荣战死在沙场之上,灵魂才能进入阿斯加德的神宫瓦尔哈拉,同诸位神灵一起享受福祉;尼夫海姆是地狱中最残酷的地方,那些生为战士却懦弱而死的人,只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归宿。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每一个海盗都勇猛善战,异常矫健,特别善于周密策划,进行突袭。一旦和敌人交火,他们厮杀起来带着宗教的狂热,以死为荣。他们相信人死之后将会到达另一个世界,为此在墓穴里堆放着吃穿住用各式陪葬品,当然还有无数的金银和珠宝,这也成为他们四处掠夺的原因之一。而独有的战船,让这帮海盗如虎添翼,无人能挡。辽阔而寒冷的北欧,到处分布着高大笔直的橡树,这为他们的战船提供了最完美的制作材料,整块橡木经过雕琢,形成快速作战用的船只,狭窄但轻便敏捷,便于在水上战斗中抢占先机。补给用的船只船体高大,行驶稳定,保证了各种物资的安全运输。二者结合,为他们奔赴远方突然袭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他们烧杀抢掠的残暴举动南至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的区域,让整个欧洲谈而色变,人们将之称为“Northman”,意即“北方来客”,也是掠夺。

与此同时,在风光旖旎、山川壮阔的爱尔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基尔肯尼。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男耕女织,渔樵相安,生活宁静而幸福。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一场血光之灾就要悄悄来临。

928年,挪威海盗踏上了美丽的爱尔兰,来到安静的基尔肯尼,展开了一场让人发指的掠夺活动。

在海盗袭来之前,当地居民们已经得到消息,但是时间紧迫,海盗们行进得也非常迅速,男女老幼上千人要想逃亡已经没有可能,但是跟海盗们直接对抗,又根本不是对手。怎么办?时间越来越紧,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救命的地方——附近的丹漠洞。那是离村庄不远的一个溶洞,巨大的溶岩到处都是,内部小洞盘根错节,异常复杂,非常适合藏身。就这样,所有的人都怀着巨大的恐惧和一丝庆幸,收拾好家中的细软,躲进了洞中。↑北欧海盗

残暴的强盗们到达基尔肯尼后,面对空荡荡的村落,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认定此地人口较多,无法迅速走远,于是展开了一场地毯式搜索,不仅是村庄里,连村庄周围的山丘河流都不放过。果然,巨大的丹漠洞没有逃脱海盗的眼睛,洞里的秘密被迅速传开,恼羞成怒的海盗攻入洞内,将遇到的村民格杀勿论。这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妇孺老幼无一幸免,1 000多人全部遇难。更加狠毒的是,强盗们连续在洞口驻扎10余天,偶有幸存的人也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

这次恐怖的事件在当地广为流传,此后1 000余年中,从未有人踏入洞中半步,丹漠洞笼上了阴森的影子。爱尔兰爱尔兰全岛四季常青,有“绿岛”之称。

海盗历史

790年到1066年,是欧洲到达中世纪封建时期之前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被人称作维京时代。而所谓的维京人,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北欧强盗。在当时,维京人有一种奇特的习俗,一个父亲去世,只有长子可以获得遗产,其他兄弟只能独立奋斗,自谋出路。这一习俗直接导致当地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满足年轻创业者的需要,于是只好四处闯荡,寻找新的财富。

随着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维京人面临这一难题。他们四处出击,偷盗掠夺农场,连最普通的牲畜都不放过,更不用说有价值的金银珠宝。他们野蛮的行径成为一种特有的标记,臭名远扬。

据史书记载,789年他们首先袭击了英格兰多赛特郡,从此将骚扰和偷袭带给英格兰各地。他们也曾遭遇过当地人的顽强反抗,但彪悍的作战风格和无法阻挡的勇猛最终让当地人屈服,或是缴纳赎金,或是献出财宝。可是往往是刚送走了一群虎,又迎来一队狼,萦绕在各地的仍然是海盗的暴力与猖狂。到了795年,奥克尼群岛被这些维京海盗占领,随后他们控制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绵延千里的海岸线。

有一个时期,也即威赛克斯在阿尔弗雷德国王掌管的时候,曾在英格兰东南部画出一块区域让这些维京海盗定居,但是这群人是永远无法安分守己的,不同势力之间的斗争厮杀层出不穷。到了后来,挪威和丹麦的国王也不得不每年白白地送给维京海盗们大量的钱财,以免自己的国家遭受连续不断的袭击。

而爱尔兰地区居民组成较为复杂,分布着丹麦人、爱尔兰人、挪威人等等,不同的文化和无法沟通的境况成为这里不断发生抢劫、袭击的根本原因。

860年,维京人占据了冰岛;917年,维京人占领了爱尔兰都柏林并将其做为在这一区域的海上据点;920年,一部分维京人将胜利之旗插在了格陵兰岛上。在这种横扫欧洲西北部的大环境下,不幸的美丽小镇基尔肯尼惨遭维京海盗们的洗劫,不能不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意外的发现

1940年,一群考古学家来到基尔肯尼,听说了传说中的死亡之穴丹漠洞,于是驻扎在此进行考察,没想到这次考察,成为丹漠洞扬名天下的前奏。

在洞里,四处布满的骸骨向他们诉说了曾经发生的凄悲往事,各种姿态的妇女和老人的遗骸占了多数,一个未出世的胎儿骸骨更是让人触目惊心。爱尔兰人饱受的苦难仿佛都汇集在这个溶洞之中。1973年,爱尔兰政府宣布,丹漠洞将作为国家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999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博物馆里一名馆员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淡季闭馆,在丹漠洞里打扫卫生。在一个小洞里,正当他凝神清理垃圾的时候,突然看到石壁上有一团莹莹绿光,黑暗之中显得突兀而让人惊讶。他随手一触,却发现那东西居然嵌在洞壁之上,等到费力取出,才知道竟然是一个精致的银镯子,上面镶嵌着硕大的绿宝石。

他将自己的发现告知有

关部门,当局凭借经验,认为此事非同小可,立即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抽调工作小组前来探察。结果让人叹为观止,在小小的溶洞里,竟然有几千枚古钱币,大量的银条、金砖、珠宝,甚至还有好几百枚精美的银纽扣。这些珠宝在不见天日的洞中已经黯然失色,经过工作小组的人们一番努力,终于让它们焕然一新,放出诱人的璀璨光泽,还原出丹漠洞亡灵们最欣慰看到的色彩。

根据推测,当维京海盗来临前,基尔肯尼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财产,把所有的财宝都埋藏在这个隐蔽小洞里,其中包括衣服上的银纽扣。有人推测,之所以要将洞中的人们悉数杀光,是因为当时的海盗们空费一番周折却一无所获。

这些宝藏至今仍一直收藏在爱尔兰国家博物馆,那些被海盗杀害的居民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的私人财富如今已经成为国宝。这些带着幽幽血腥之光的财宝仿佛在向人们静静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维京人的风俗

历史上的维京人有着较重的家族观念,一人受欺,全家共怒。男子在斗殴中死亡,家族会获得赔偿,凶手赔付金钱甚至土地以获取谅解。否则,死者家族会杀死凶手家族里的一个人。由此常常引发各种各样的世仇。

维京女往结婚,全家人一起帮她参考夫婿,新娘只能从清单中挑选一个做老公。婚后家族将把她的那份财产交给她。如果遇到非常细微的不和(比如妻子洗盘子不干净),只要夫妇两人当着公证人的面发表一个声明,道出缘由,就算正式离婚了。

“圣殿骑士团”宝之谜藏

在恢弘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支奇异的军队,他们出身贵族,战袍加身,抛弃让人尊崇的职位,以保护基督为终身使命。同样的,他们杀人如麻,敛财成山,作风严谨,行踪诡异,留下了让人追寻不止的珍宝,这就是众说纷纭的“圣殿骑士团”。

遭受火刑的团长

1314年3月18日,法国某地。火光映红了天空,人群开始沸腾,在炽热的火焰里,一个痛苦的人满心欣慰地死去,因为他的侄子将会把多年搜刮的宝藏妥善安置。他就是圣殿骑士团总团长——德·莫莱。

早在1307年10月,尚在狱中的德·莫莱接到罗马教皇线报,时任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正在秘密策划一桩阴谋。由于骄奢的宫庭生活导致国家财政窘困,国王已经把目光转向圣殿骑士团富可敌国的财宝,不日之内,一纸关于逮捕所有法国境内圣殿骑士的命令就会下达各地。

时间紧迫,做为圣殿骑士团的总团长,德·莫莱在死亡的威胁下还是很快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见在肃杀的监狱里,出现了一个神色匆忙的年轻人,他就是德·莫莱的侄子——基谢·德·博热伯爵。团长这次秘密召见他,正是为了保存圣殿骑士团“传统而高尚的基本教义”,准确地说,是为了安全转移骑士团搜集多年的财宝。

在狱中,一场神圣的仪式悄悄进行,德·莫莱将圣殿骑士团总团长职务传给了基谢·德·博热伯爵,并与这位年轻的新团长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他告诉基谢·德·博热伯爵:“圣殿骑士团所有财宝的秘密,都藏在前任总团长的墓穴里。那里详细记录圣殿骑士团成立以来,通过朝圣者捐赠和在圣城耶路撒冷搜刮而聚集的圣物和珍宝。另外在总团长墓穴祭坛,筑有两根异常高大的柱子,柱子里面布置有重重机关,存放着圣殿骑士团积蓄的巨额财产。”谈话结束之后,这个年轻人轻声起誓,为了在将来“拯救”这个神圣的团体,他将把宝藏保存到永久的未来。德·莫莱心中舒展了许多,他对基谢·德·博热伯爵密语几句,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计策即将通过这个年轻的新任圣殿骑士团团长实施。

大火将德·莫莱炙烤至死,却从此留下一段极富传奇的故事。

德·莫莱死后,法国国王收到一份请求,言辞恳切,不可辩驳,请求将这位前圣殿骑士团团长的尸体移走安葬。国王表示认可,让下属安排一个专业的建筑师组织负责这件事。而这个所谓的建筑师组织,却正是由基谢·德·博热一手成立的。他们将藏在圣殿骑士团教堂的大柱子里的巨额黄金珠宝装进德·莫莱的棺材,悄悄运出城外,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就这样法国国王与自己觊觎已久的宝藏失之交臂。

而聪明的基谢·德·博热伯爵,与圣殿骑士团成员发明了一套神秘而独特的符号,将宝藏的秘密隐藏其中,只有完全懂得这套符号的人才能找到宝藏的所在地点,从而留下一个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骑士漫画

圣殿骑士团

1119年,圣殿骑士团由于在耶路撒冷犹太教圣殿成立而得名,进而一跃成为十字军东征史上最重要的名字。这些圣殿骑士团成员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绝大部分都是由身为贵族的基督教骑士组成,有些人甚至是地位崇高的教士和神甫。他们手持盾牌,身披连环锁甲,严格遵守戒律森严的苦行僧制度,完全奉行行侠仗义的骑士精神,佩戴着红色十字标志,以保护耶路撒冷圣地、保护前来朝圣的各地信徒为己任,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演变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军事修会。

有人说,圣殿骑士团的诞生,是11世纪欧洲封建经济复兴和割据领主不断攫取财富的直接结果,因此巨额宝藏由此产生是一种必然。基督教成立以来,耶路撒冷就是信徒的圣城。然而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占领了这里之后,不断对基督徒开展抢劫或施加迫害,由此产生了西欧基督教区各国最初的积怨。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拜占庭帝国教会宣布与罗马教皇决裂。但1094年由于受突厥人威胁,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修斯一世向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示好,愿意重归教皇统治,但要求教皇协助对抗突厥人。

一方面,由于突厥人带来的积怨已久,收复圣地巴勒斯坦和征讨伊斯兰教世界受到民众支持,更重要的是,罗马教皇早就希望从富饶的拜占庭获得财富。所以,教皇乌尔班二世马上号召所有的基督教徒,打一场夺回圣地的战争,同时他也宣称,在遥远的东方遍地黄金,等待大家的到来,参加圣战的人,不仅可以死后直飞天堂,出征一年还会减免赋税。于是,在1096年2月,一支由众多农夫、小贩、无业游民等乌合之众自愿组成的、充满对搜刮财富无限向往的第一支圣战队伍迅速建立起来。由于他们在衣服上用红布缝制成十字以示圣战,“十字军”因此而得名。但是这支衣衫褴褛、给养匮乏的10万之众队伍仅靠沿途烧杀抢掠糊口,结果可想而知,经过长途跋涉,到了秋天才刚刚抵达君士坦丁堡,然后毫无作战经验的他们立刻被凶狠的突厥人打得全军覆没。8月15日,经过教皇从中斡旋,法国、意大利、德国组织本国的贵族骑士及严格训练的士兵,共约10余万人,其中正规骑士4万余人,兵分四路,再次出征。第一支队伍沿上次十字军路线行进,由德意志的戈弗雷公爵和布洛涅的鲍德温率领;第二支队伍从意大利出发,由博希蒙德伯爵和唐克雷德率领,经行伊庇鲁斯;第三支队伍从亚得里亚海路走,由法国的胡格率领;第四支队伍一路取道土鲁斯、伦巴底、伊利里亚,由法国雷蒙德和阿德马尔率领。

1099年7月15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攻,这支装备精良的十字军终于攻占了圣城耶路撒冷,烧杀抢劫成为这里悲壮的主题。一时间血流成河,尸横如山,妇孺老幼无一幸免,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十字军在这里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封建王国,各自占据,称王称帝,成为许多一夜暴富的封建领主。↓1307年10月13日,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下令逮捕“圣殿骑士团”所有成员,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稳固在这里的统治,“圣殿骑士团”应运而生。他们接受各个领主的巨额馈赠,按照需求守卫圣城要塞,同时利用教皇给予的特权,通过开办银行等手段,搜刮聚集无数的黄金白银,甚至包括所罗门王的七枝烛台和四部金福音这种无价之宝。再加上来此朝圣的人的大量捐赠,很快,一个富可敌国的财富集团就这样形成了。法国和英国甚至将国库交给圣殿骑士团保管。圣殿骑士团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成为欧洲的金融大鳄。

随着事态的发展,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作为别人守护者的地位,势力逐渐强大,对外越来越独立,到13世纪时,圣殿骑士团甚至在耶路撒冷王国支持反皇帝派,秘密参与政治阴谋活动,成为该地区的幕后主人。这种日益嚣张的作为,引起欧洲各国教会的不满,再加上巨额财富引来的叵测目光,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1312年,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在维也纳宗教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1314年,法国国王下令逮捕全体圣殿骑士团成员,为此,全部财富被秘密转移。↑骑士漫画

神秘的宝藏符号

长久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人费尽心机地思索圣殿骑士团遗留下来的神秘符号,企图参透个中玄机。

最普遍的说法是财宝现仍在法国一处名叫阿尔日尼城堡的古堡里,因为该城堡从进口大门的雕花板上开始,一直到后部塔楼,都延续着神秘的符号,据部分读懂了符号的人声称,这些符号的含义是说宝藏中有基督教圣物,还有一大笔财宝。

更有甚者声称,在每年的6月24日,阳光将从阿尔日尼城堡的阿尔锡米塔楼上八扇三叶形窗户中的某一扇射入,并且将照射在墙壁上一个关键的神秘符号上。如果能够解读这一关键符号,便可直接找到宝藏。该城堡的主人是雅克·德·罗斯蒙伯爵。1950年,有人愿出1亿法郎购买阿尔日尼城堡,但遭到罗斯蒙先生的回绝。1952年,考古和密码学家克拉齐阿夫人实地考察后对外宣称:“我深信圣殿骑士团的财宝就在阿尔日尼。”

然而最近一次法国“寻宝俱乐部”却宣布,他们确信圣殿骑士团的财宝隐藏在法国夏朗德省巴伯齐埃尔城堡,而非阿尔日尼城堡。也许只有将这些符号完全破解,我们所有的疑问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在哥得兰岛考古

风景秀丽的瑞典古城维斯比在哥得兰岛上永远有着说不完的宝藏传说,作为古老的北欧商业重镇,这里曾经的繁荣与富足为所有财宝的真实性提供了可能。几个世纪过去了,那段悲惨的往事让所有的财宝都蒙上一层血腥的影子。

悲惨的战事

1361年7月22日,正值风光秀丽,环境幽雅的瑞典哥得兰岛汛期来临,一名海岸防潮警戒兵在弗勒耶尔港口附近巡视,突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船上隐隐可以看到丹麦的战旗。几个月前的2月13日,国王芒努斯·埃里克松刚刚下过命令,要居民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没想到今天,街头巷尾原本当作儿戏的战事已经真的悄然而至。慌忙之中,他迅速敲响了警钟,并在烽火台放起狼烟,一条战争的讯号就这样迅速传遍了哥得兰岛。事实上,瑞典国王芒努斯·埃里克松的的顾虑并非无中生有,庸人自扰。哥得兰岛面临的危险并不是突然的,其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哥得兰岛本是瑞典王国的一个省,西北部的维斯比城是该省省会。早在公元前2000年,便有古老的居民在此休养生息,在那个尚属石器时代的岁月里,人们以捕猎海豹和打鱼为生,随后慢慢地同波罗的海东部的居民建立了商业往来,许多生产和生活物资通过贸易进行交换。大约从200年开始,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这里成为俄罗斯与西欧之间商业航线的咽喉。瑞典王国于900年宣布这里归属本王国,哥得兰岛从此进入了一段相对自由的发展时期。

200多年后的1143年,不断向外扩张的德国人为了参与波罗的海的控制以便更加便捷地通过海路与外界贸易,开始派驻居民和军队进入这里,并兴建了有名的城市——吕贝克,实现了最初的目的。同时,鉴于此地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无可替代的商业重要性,德国将其商业协会汉萨同盟迁至这里,成为本国商业的控制中心。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汉萨同盟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在实质上控制了波罗的海航线的诸多方面,慢慢取代了维斯比城,成为势力最强的重镇。维斯比城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是商业性质依然得到了部分传承,这里街道交叉纵横,物品丰富,人民生活富足,作为传统的波罗的海商业之都,来自法国的酒品、西班牙的米果、意大利的调料、锡兰的香料都可以在街上随处看到,甚至来自遥远的西非和印度的货品,也并不少见——哥得兰岛俨然成为整个波罗的海商业区域内最重要的货运中转中心,来自欧洲各国的商人、水手、贸易官员纷纷在这里长期公干,这里凭借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甚至还颁布了自主独立的货币政策。此时的哥得兰岛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340年,临近的海上强国丹麦迎来了新的君主,国王瓦尔德马加冕,这就是著名的瓦尔德马四世,哥得兰岛平静而繁华的景象从此改变。虽然丹麦在欧洲的海上势力相对较强,但是在波罗的海地区,更多的优势被逐渐扩张的德国占据。1300年前后,具有极高政治地位的吕贝克城完全被德国人把持,这种局面让丹麦国王瓦尔德马感到很不舒服,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的蚕食举动。

最开始瓦尔德马先从哥得兰岛北部归属瑞典王国的舍能省下手,经过一系列手段和阴谋的实施,几年之后,他将这一地带的土地收入囊中。

而对瓦尔德马来说,更具诱惑力的不仅仅是北部的土地,而是真正代表着富庶与财富的波罗的海的海上贸易,尤其是控制着这里航运的重地哥得兰岛,只要他将哥得兰岛占为己有,波罗的海商贸区域的话语权就会归他所有,这一区域丰富的货物和赋税将给他带来一笔长久而稳定的大额收益。波罗的海一旦被他统治,接下来他的势力就可以一直延伸到全部的瑞典南部港口,打破汉萨同盟在这一地区的商业控制权和政治地位也指日可待。敏锐的瑞典国王早已看透了瓦尔德马的不轨意图,芒努斯·埃里克松通令:“一旦战争命令下达,岛上所有人必须全力投入战斗中保卫国家。”当时的哥得兰岛上,仅有约5000名左右有战斗能力的男人,许多年来,繁荣的商业环境带来的安逸与富足,已经让人们远离战争的概念,命运的天平早已倾斜。↑瑞典哥得兰岛的一块8世纪的北欧海盗墓碑石,铭刻着主神奥丁骑着他的8条腿的马斯雷普尼尔,来到瓦尔哈拉殿堂,受到女仆瓦尔基里的欢迎。

瓦尔德马的舰队已经靠岸,士兵迅速登陆,可怜的哥得兰岛居民虽然奋起抵抗,有的甚至拿起农具当作武器,但是结果非常明显,没有正规的训练,武器装备几乎为零,面对丹麦装备精良的重骑兵,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步兵,他们迅速溃败,连续几天,这些居民仿佛都是在用血肉之躯冲向敌人锋利的刀剑,丹麦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一次次胜利,开始了血腥的屠杀。仅在第一天战斗中,哥得兰岛的居民就有2000名阵亡,最后老幼病残甚至女人都参加了战斗,但在丹麦的军队面前就是以卵击石。两天后,瓦尔德马率领部队完全攻下维斯比城,占领哥得兰岛。在这里,他约法三章,通告维斯比市民要想活命,必须拿出所有的金银财宝。在死亡面前,人们无法选择,几个小时后,三个装满了巨额财宝的大桶被贡献出来。从此,一个个关于宝岛财富的传闻迅速蔓延开来。瑞典的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瑞典的特色之一。

探宝闹剧

1361年8月28日,瓦尔德马率领满载财宝的舰队驶出哥得兰岛,但是他无福消受,在距离哥得兰岛不远的地方,除了瓦尔德马所在的舰船之外,其余运载珍宝的船只全部触礁遇难。根据《丹麦王国编年史》记载:“船队在行驶至与哥得兰西岸小城克隆法尔港口在同一纬度的区域,一个名叫利拉卡尔索岛的地方沉没。”1905年,维斯比城外施工的人们发现了一个填满骷髅的大土坑。哥得兰当地文物管理人员闻讯后前来,经过鉴别,这正是当年与瓦尔德马军队战斗的死者公共墓坑。经过发掘,人们发现了许多兵器、受伤破裂的头盖骨等等。1185个不同形态的男女老幼的骸骨彼此交错,景象非常骇人。

1933年的探宝故事引发了一场轰动。一个名叫贡纳尔的人和另一个名叫古斯塔夫·霍尔的人神色匆匆地来到哥得兰岛,声称自己所在的美国霍尔·波罗的海寻宝公司被授权前来考察寻宝,目标是当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大军离开时沉没的满载财宝的船舰。实际上他们另有目的。通过大肆发放广告,他们宣称自己所在的公司当前探宝经费不足,从而号召当地人们向他们投资,将来探宝成功便能得到巨额回报,同时为了充分利用人们的兴趣,他们声称自己是经验丰富的深海潜水员。当地许多人深信不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他们非法聚集了不少钱财,没等离开,哥得兰当局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下令将他们逮捕,并公开了他们的诈骗行为,揭露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只不过是瑞典的普通兄弟俩,一个是无业游民,另一个是某地的钟楼守夜人。

1953年,一个大人物来到哥得兰岛。此人来自瑞典,身边带领了许多随从,其中包括一位让人敬佩不已的大学者,凭借他的学识和手中的高科技装备,能够找出隐藏在地底下的财宝的准确位置。这位大人物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园艺师,临行之前将自己宏大的园圃抵押给别人,从而让他取得了足够的探宝资金。另外他还请到了芬兰著名的“潜水男爵”前来助阵。这一切看上去都让人深信不疑,他信心满满,将会成功寻到宝藏。

事情迅速传开,人们将这群人形容得神乎其神,仿佛上天指派他们前来一样,这里的财宝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连哥得兰岛的记者都闻讯前来,对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专访,在当地报纸上进行了详尽的报道,标题非常引人入胜:《蛙人和黄金探测器袭击黄金宝藏》。

在公众媒体的支持下,哥得兰岛沸腾了。人们感到了这群人的使命,也对他们寻宝充满了希望。很多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聚集到港口附近,希望能亲眼目睹这批神秘的大人物,特别是传说中手持高科技探测装置的矿物学家。

这群人似乎也非常享受这种非比寻常的待遇和关注,经常随便安排前来看热闹的人为他们做向导,在整个岛上四处勘察。看着他们在各个可能的地点开始探宝作业,被选做向导的人都会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在这次伟大的行动中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一次次有模有样的勘测但是毫无结果以后,人们开始怀疑他们的身份。有人展开了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所谓的矿物学家,只是瑞典某地的一个农民,他手里握的高科技探测装置也只不过是个赝品,在海里身手不凡的“潜水男爵”只是一个普通的潜水员。哥得兰岛人们的热情被泼了一盆冷水,又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剧结束了,留给人们的只剩下茶余饭后的笑谈。

几个世纪过去了,哥得兰岛上高高的古城墙,弥老的城堡,苍暮的教堂,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风雨之中,好似向人诉说着那段充满血腥的财富历史。哥得兰岛

哥得兰岛大约8000年前已有人类定居点,从公元9世纪维京时代开始,这个岛就是波罗的海的贸易中心,中世纪之后这里的地位逐渐衰弱。哥得兰岛首府是古城维斯比,2000年前的石器时代,维斯比就有渔民长期驻守。13世纪,这里是北欧的商业中心,正是因为哥得兰岛由商贸带来的巨大财富,1361年丹麦国王与瑞典展开战争,从此整个哥得兰岛落入丹麦手中。随后几经波折,汉萨同盟统治了这里,1645年,哥得兰岛又重归瑞典统治。

伊凡雷帝与他的地下书藏

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他残暴的性格和高压统治的手段让所有的人恐惧不安,由此他也获得了“恐怖的伊凡”或是“伊凡雷帝”的称号。他在位期间,曾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收集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然而更让人瞩目的,还是他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的神秘图书馆。

雷帝降生

1530年8月25日,莫斯科城晴朗无云,突然之间雷声滚滚,随着一声震天的霹雳,一道耀眼的闪电击中了克里姆林宫,此时的克里姆林宫中,上下一团喜庆,小王子伊凡呱呱坠地,没有人知道,俄国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此时在俄国东方的喀山汗国,可汗的妻子已经从天象中察觉了一丝异样,她禁不住喃喃自语:“沙皇已经诞生,他的两排牙齿分别用来吞食贵族和喀山汗国……”

1533年其父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晏驾,年仅3岁的伊凡匆匆继承大公王位。1538年,他的母亲摄政太后叶莲娜被人投毒暴死,孤单的伊凡在宫廷中度过了自己凄冷的童年,宫廷贵族整天忙于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有的人还因为他年龄小无依无靠而肆意侮辱他,这些都激发了他对身边皇室及贵族的深刻仇恨。在这种黑暗的政治环境中长大,幼小的伊凡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政治头脑和城府。他性格孤僻而残暴,经常将小鸟或是小猫小狗等动物挖掉眼睛,虐待至死,从中取乐。他的启蒙老师马卡林主教带着他研读诗书,教会他写作,让他拥有了较高的文化修养,他关于树立王权、开拓疆土的政治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获得的。

当时幼小的伊凡有一个名叫叔伊斯基的大臣,此人把持朝政,表面上协助小王子治理国家,实际上干着以公谋私、排挤异己的勾当,并且他位高权重,经常假借王室的名义发号施令,作威作福。年幼的伊凡看在眼里,计上心头,经过一番策划,13岁的伊凡周密部署,和下属一起用狗咬死了叔伊斯基,并将其尸体在宫门示众。这件事情之后,“伊凡雷帝”的铁腕名声逐渐传开,朝中也不再有叔伊斯基这样的奸佞重臣,一切慢慢转向正规。

沙皇加冕

1547年,按照俄国皇室的习俗,17岁的伊凡正式加冕。大主教马卡林在克里姆林宫大教堂为伊凡主持了隆重的仪式,将珠光宝气的皇冠戴在伊凡头上。不同寻常的是,这顶皇冠是东罗马帝国留传下来的。伊凡用俄语翻译了拉丁文恺撒,用其音译“沙皇”作为自己的称号,来显示自己的权力与威严,从此,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诞生了。他立志改革俄罗斯,谋求创立一个强盛的东正教大帝国。

5个月后,莫斯科一场大火烧死了1700多人,人们根据传言,将灾祸的罪魁祸首推给当时最有权势的格林斯基家族。他们冲进克里姆林宫,将格林斯基家的住宅洗劫一空,并杀死了所有能找到的格林斯基的家族成员。伊凡四世认为:这件事情反映了人们对飞扬跋扈的大贵族的仇恨。

由此,一系列让人震惊的改革措施开始推行。首先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通过颁布《兵役条例》,规定拥有规定俄国土地面积的人必须出一名骑兵,直接为沙皇效劳。通过法让举国上下无不噤若寒蝉。从此,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大帝国时代来临了。

建立缙绅会议制度,取代贵族杜马;取消贵族在司法、征税和行政等方面的特权;官员的选派在平民中进行。许多大贵族的领地被没收,更多的大贵族遭到流放。1565年直属沙皇的特辖军成立,这些身着黑袍,跨骑黑马,马头上挂着狗头和扫帚的军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恐怖风潮到1572年,数万人被伊凡四世惩处,尖桩刑、炮烙刑、活挖人心、抽筋剖腹等刑战争掠夺。↓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雷帝”意为“可怕的”、“恐怖的”。为保护克里姆林宫而修建在红场上,被誉为“一个石头的神话”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圣瓦西里大教堂

早在1547年至1552年间,伊凡四世亲率大军远征,将喀山汗国收于囊中,在这场战争里搜刮了许多金银财宝。1556年,他又攻下了阿斯特拉罕汗国,随后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以及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全部归属俄国。

对喀山汗国的成功侵占,使东方的乌拉尔山脉已经不再是一道保护西伯利亚地区的屏障。1556年,伊凡授权远在边境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便进军西伯利亚汗国。1579年,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加入斯特罗甘诺夫家族。1581年,叶尔马克率领800多人沿水路攻打西伯利亚。10月26日,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被攻陷。1598年,俄军打败了带领西伯利亚汗国余部抗争的库楚姆汗,从此广袤的西伯利亚完全归属俄国所有。

在西方,1572年伊凡四世颠覆了克里木汗国政权。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在图谋将俄国乃至整个东欧都纳入帝国版图,看到克里木汗国在俄国军队面前的结果后,再也没敢轻易考虑碰触俄国。

在海上,伊凡四世也不断开拓。1558年立窝尼亚战争爆发,伊凡四世希望能通过战争控制波罗的海的制海权。结果此举遭到立陶宛、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全面反对,战争持续了25年,并没有达到如期的目的,但是西欧各国已经意识到,此时的俄国已经非同寻常。

整个伊凡四世统治期间,他将俄国的帝国版图扩大到东达整个西伯利亚,西至波罗的海岸边,让俄国从此统一强盛起来,成为东正教世界的领袖。而屡次战争,让他搜刮了不可胜数的巨额财宝,留下许多让人惊讶的传说,一直到他死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仍让人念念不忘,其中影响最大、最为可信的说法是,伊凡四世将自己在战争中搜刮到的财宝以及皇室流传下来的众多稀世珍品书籍一起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的一个秘密图书馆里。↑克里姆林宫内的庞然大物——著名的“炮王”↓克里姆林宫墙外的圣瓦西里大教堂近景

地下珍藏

伊凡四世的祖父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他给孙子留下了一笔非同一般的财富,那就是珍贵的书卷。伊凡四世的祖母索菲娅·帕妮奥洛克丝有着深厚的贵族背景,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康士坦丁·鲁斯十一世的侄女,出嫁时,她选择了许多承载文明的书籍作为嫁妆,东罗马帝国的皇家图书馆赠与她许多来自各地的图书秘籍。1472年,伊凡三世终于正式迎娶索菲亚公主,一同来到俄国的还有拜占庭的许多无价书籍和卷轴。这些珍贵的书籍对当时经济贫瘠文化匮乏的俄国来说,有着无法比拟的价值,更何况这些书籍本身有许多都是孤本。伊凡三世为了好好珍藏这些书籍,请人专门负责整理。一个名叫马克西姆·克里柯的人就是从事这项工作,但是不久之后,他就被教团除名,离开皇宫,最后悲惨地死在民间。而书籍的藏身之处再也没有人知道。

根据史料,人们发现了关于这些书籍的记载:“德国神父魏特迈有幸一睹伊凡雷帝的藏书……克里姆林宫地下室的两个房间……”

1724年,事情似乎露出了端倪,当时的彼得大帝将俄国首都迁至圣彼得堡,在搬迁过程中,一个教会人员向圣彼得堡报告,在克里姆林宫地下室发现两个上了封条的铁门,里面有很多神秘的大箱子。人们猜测,这就是当年伊凡四世所藏的那批书籍和财宝,圣彼得堡方面派人对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刚开始不久,圣彼得堡方面便中止了调查。后来,上报情况的教会人员询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也都不了了之。圣彼得堡方面给出了一个这样的答复:“没有发现任何秘密。”与政治结合,使克里姆林宫显得更加庄严。

19世纪初,拿破仑攻下莫斯科时,虽然搜集到不少珍奇财宝和艺术品,但是非常遗憾他也没能找到这座图书馆。苏联时期,有人传言古籍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二层某处,当局甚至雇用了具有特异功能的克格勃前来寻找。这些通灵人士利用自己特异的生物能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侦测到了许多金属物,一部分通灵人士认为,寻找这座图书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其中的黑暗力量能够让人患病甚至暴死。

2005年,俄国为了庆祝克里姆林宫200周年,专门安排了一支城堡维修人员进行修葺,当他们在宫内维修单柱室时,工人揭掉墙壁上的古旧瓷砖,突然在墙体内发现了秘密走廊和楼梯。这件事成为近年来俄罗斯考古史上的一个突破,根据调查,这些秘密的通道有可能是通向著名的沙皇伊凡的地下图书馆。但是直到最后,这件事也没有下文。

但是人们仍然坚信,地下图书馆之谜终将会有揭开的那一天。

伊凡四世的改革功绩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他在位期间,在政治、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各个方面实施了大量的改革措施。他制订的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决议》,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农民稳定地进行农业生产,军队直接效命于沙皇,从此使俄罗斯走向强大,也为后世的历任沙皇立下了榜样。彼得一世非常崇拜他,当时彼得一世改革时遭到太子——自己的亲生儿子阻挠,在伊凡四世的影响下,彼得一世甚至处死了自己的儿子。

消失的“黄金船队”

如果要评选人类探宝史上最诱惑、最耀眼、也最富传奇的悬案,那么有一个是一定会入选的:它就是西班牙的“黄金船队”。但不可思议的是,300多年过去了,宝藏埋藏的地点却仍然深深地困扰着许多勇敢的探索者,就像一颗青涩的奇果,嚼得越久,反而越感觉味道甘醇。

遗失:维哥湾不再平静1702年,在大西洋平静的海面上,一支由17艘大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满载着从南美洲殖民地掠夺的金银珠宝,按照国王的指示,火速运回西班牙。这就是著名的“黄金船队”。

这只庞大的“黄金船队”即将结束它原本辉煌的旅程。突然,亚速尔群岛海面上,船队司令贝拉斯科透过望远镜发现,一支由150余艘舰船组成的英、荷联合舰队,由远及近,拦住去路。“黄金船队”被迫转向,驶往维哥湾躲避。

面对强敌,如果能将财宝通过其他途径运往皇宫,任务或许也能够完成。但历史偏偏又同他们开了个玩笑,时任当局有个看上去非常谨慎的严格规定:塞维利亚港是所有南美船运货物的唯一验收港,严禁直接从其他途径入境。

根据史料考证,船队随后停留在维哥湾时,通过皇后玛丽·德萨瓦的特别命令,一部分财宝改从陆地运走,共有1500辆马车的黄金。但它们的命运也非常之坎坷,据说在途中有一部分被强盗夺得,藏在庞特维德拉山区某地,直到如今也没有人知道确切的位置。

在包围了维哥湾一个月之后,英荷联军的海军上将鲁克看到时机成熟,下达了总攻命令。维哥湾的炮台和工事被3000多门重炮迅速摧毁。伴随着无数珍宝在眼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英荷联军共3万战士很快将港湾攻陷。此时的贝拉斯科绝望了,炮声轰鸣之中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仿佛已经看见那些财宝被哄抢的场面,在他看来,世上简直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良久,终于,贝拉斯科揉了揉眼睛,直起腰来:黄金珠宝是从美洲大地上搜刮聚积来的,伟大的国王亲自下令运回故乡。而今天,他,贝拉斯科,将把这些财宝还给上帝。运载金银珠宝的船只在一片火海之中葬身海底。所有人都无法估计这批财宝数量有多大。西班牙海军上将恰孔在被俘后承认:共有5000辆马车的黄金珠宝随着焚毁的船队永远沉睡于海底!

前世:因为战争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西底德说道:“战争中,金钱远比武器更重要。”他根本不会想到,对千年之后的“黄金船队”来说,这句话简直是一语成谶。

16世纪,当哈布斯堡王朝在整个中欧、地中海地区和美洲都布下自己的霸权时,处于其势力包围下的法国十分不安。当时南德意志的诸侯,称雄北欧的丹麦和瑞典,也试图和哈布斯堡争夺地盘。一个半世纪后的1700年,西班牙在经历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后,逐渐没落,而新锐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开始虎视眈眈。此时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经五代的统治刚好宣告结束,时任国王卡洛斯二世死后没有后代,他在遗嘱中将王位传给他的外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这引起了他在奥地利的表亲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西班牙的王位应该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六世继承,因此他们组成利益同盟,以期通过战争夺回王位。

在著名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中有这么一段基本遵照史实的叙述:“西班牙当然要抵抗这个同盟,可是它很缺乏士兵和海员,不过金钱是有的。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装满美洲金银的船只,能够进入它的海港中来……”

这就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前的形势。

当时的西班牙财政困窘,根本无力应付巨额的军费开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492年8月3日,西班牙王室任命哥伦布为海军大元帅,并资助他三艘帆船,命其启航一路向西。10月12日,船员们在哥伦布的带领下,看到了北美巴哈马群岛的陆地。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西班牙远征图

1496年6月7日,为了与早已成为航海大国的葡萄牙解决利益分配问题,通过罗马教皇从中协调,两个海上霸主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达成共识:在地球上画条线,一分两半。东一半归葡萄牙所有,而美洲所在的西半球归属西班牙。从此,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开始了疯狂的掠夺,据资料显示,在不到60年(1502~1560)的时间里,西班牙从美洲搜刮注册黄金200多吨,白银1.8万多吨。到1600年,西班牙控制的金银总产量占全球同期产量的83%。当然,美洲也经历了一场地狱之灾,经历西班牙殖民者疯狂屠杀之后,美洲大陆全部原住居民减少了九成。

1702年6月初,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当局突然接到面对战争困窘的国王菲利普五世急令,把上缴和进贡的金银财宝火速送往西班牙。他们也明白,17艘装满财宝的大船在哪里都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贪欲,经过紧急商讨,当局决定派经验丰富的贝拉斯科带队。终于,在6月12日,船队离开了哈瓦那,朝西班牙进发了。当然,贝拉斯科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将要在人类遗失的宝藏中亲手添上最金光灿烂的一笔,同时也将在人类探宝史上留下最富传奇的遗案。

今生:初露端倪在因为那场海战而扬名于世的维哥湾中,大批的财宝仍然神秘地隐藏在海底某一处沙尘之下,等待着人们的发现。↓黄金船队满载财宝的“黄金船队”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

随着时光的推移,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不遗余力地进行探寻,而美国人雷格·斯特默的成功,仿佛让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雷格·斯特默精通航海,拥有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沉船搜索打捞设备,甚至包括深水机器人和深海摄像机等高科技设备,组建了当今世界头号打捞商业机构——奥德赛海洋探险公司。

2007年5月18日,美国奥德赛公司宣布,他们成功打捞出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船。大约50万枚金银币被他们收入囊中,专家估算价值约5亿美元。西班牙政府认为,这些金银币是在英国的暗中协助下被空运至美国的,但这些金银币应属于西班牙。

7月12日,一艘名为“海洋警戒”号的船只,在离开直布罗陀港后被西班牙警方扣留一周并进行了仔细检查。

7月16日,另一艘打捞船“奥德赛探险者”号又被西班牙国民卫队的巡逻艇截获。

10月16日,在“奥德赛探险者”号启航后,西班牙海军的一艘炮艇和一艘海岸警卫巡逻船又一次将“奥德赛探险者”号打捞船拦住了去路,并以开火相威胁,迫使其调头前往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港。“奥德赛探险者”号上的代表尼萨尔称:“我们在炮口下被强迫驶往阿尔赫西拉斯港。”在僵持之后,西班牙警察登上该打捞船,开始寻找有关可以获知沉船地点的信息。船长因为拒绝服从命令而于当晚被逮捕,因拒绝承认警方所说的关于探宝的盘问,在监狱中度过一晚。西班牙方面的理由是“防止本国海底遗产被盗”。

为什么西班牙当局如此

关注这些打捞船只?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了传说中的海底宝藏,也只有这样的宝藏,才值得西班牙当局不惜动用海军炮艇相威胁。

然而,有知情学者声称:“如果说奥德赛公司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现的5亿美元的沉船财富已经让人兴奋不已,足以震动整个地球上的探宝界的话。那么我不得不提醒一句让您失望的事实:“这点收获和‘黄金船队’的财宝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

三个世纪过去了,或许在机缘巧合的时刻,会有一批上天眷顾的人,来把这份财宝从沉睡中唤醒,然而,这一时刻、这一批人,或许永远也没有出现的可能。↑银杯这只雕刻精致的银杯,反映了荷兰人同西班牙人作战的情况。哈布斯堡王朝

作力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室,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着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北部、瑞士、卢森堡、比利时等国在内的区域长达400余年,是欧洲最古老、最正宗的王室血脉,几乎所有的欧洲王室都和哈布斯堡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1437年,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五世成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从此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位。

金光从锡利群岛海底射出

锡利群岛是欧洲船只的海上公墓,超过1 000艘各式舰船因在这里遭遇暗礁、风暴或者海盗而沉没。历史上作为海上商船进出欧洲的必经之路,这里聚积着大量的沉船遗宝,包括数以吨计的黄金和无数的珍贵文物。3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探宝者的天堂,不乏有幸运儿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金盔

装载钱箱的舰队

1707年10月21日,直布罗陀海峡平静而祥和,一支庞大的英国舰队在海面上快速行驶,在海军将军劳迪斯雷·肖韦尔率领之下,正在返航英国的途中,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距离英国西南角仅45千米之遥的锡利群岛,这是位于浩瀚大西洋之中的一片由100座礁石小岛组成的美丽群岛,但是在这里却密布着让人生畏的暗礁,如果舰队不幸闯入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的舰队由“联合”号、“雄鹰”号、“燃木”号、“长生鸟”号和“罗姆尼”号军舰联合而成,将军本人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此刻的他却在召开一场全体军官会议,因为有人对这次航行的方向产生了疑问,在这种关键的问题上,任何反对意见都不得不让他认真对待。会议气氛相当紧张,经过一群聪明的大脑共同思考和测算,最后的结果终于让将军舒了一口气:锡利群岛距离舰队还很远。会议结束后,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的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带着连日操劳的疲倦,昏昏入睡。突然,门外一阵嘈杂声传来,将军从梦中惊醒,发现一个水手异常紧张地站在门外,声音中带着一股让人不安的急促,要向他汇报重要的事情。带着疑问,将军接见了他,一见面,水手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说现在舰队非常危险,当前航行的正前方便是锡利群岛,离恐怖的大暗礁越来越近。将军心中非常不悦,认为众军官已经在一起仔细测算过了,航线没有问题,于是两人争执起来。最后水手喊了起来:“将军,我们一定会死在这里!”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的忍耐到了底线,他命令水手住嘴,马上出去。但是水手却毫不理会,继续大声嚷嚷,引起周围船员的一片惊慌。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终于发怒了,再这样下去会人心惶惶,引起骚乱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稳定军心,他最终下令将此人绞死。

舰队继续航行,但是没过多久,一场暴风雨却不期而至。狂风掀起了小山一般的巨浪,加大了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的紧张情绪,整个舰队在风浪中飘摇不已,仿佛一片片树叶在湍急的水流里旋转,随时都有被掀翻沉没的可能。正在这个危急时刻,将军脸上却透出一丝笑容,他透过望远镜看去,前方不远处有几处导航的灯塔闪烁着希望之光。他旋即下令:改变航向,全速前进,向灯光处进发。↓英国安妮女王英国“联合”号在锡利群岛沉没时,正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对英国的历史来说,伊丽莎白女王代表伟大,安妮女王则代表善良。

舰队迅速改变了行驶方向,朝着远处让人感到无限温暖的灯塔全速前进。但是,躲过风浪获救的喜悦还没来得及舒展,人们就发现一场更大的灾难已经降临:波涛汹涌的水面,透出了颜色黝黑、体积巨大的礁石,直挺挺地将锋利的岩面朝向满速行驶的舰队。将军立即下令紧急停船,但是说时迟,那时快,首先是船身一阵恐怖的抖动,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从船底发出,船甲板和船舱在顷刻之间已经爆裂开,一阵噼里啪啦的断裂声之后,所有的人在一瞬之间都无法保持平衡,齐声跌倒。接着战舰倾斜,海水“唰”的一声灌入船体,一会儿的功夫,受创最为严重的“联合”号船体散架,迅速沉入海底,落入水中的船员顷刻之间被海浪卷走。另外几艘军舰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暗礁重创。舰队全体官兵2000多人全部葬身于此。

远处,一群神秘的人正在透过望远镜看着一场好戏,望着在风浪巨大的海水中拼命求生的船员,满心欢喜。暴风雨刚刚停止,这队神秘的人驾着小船出现在附近海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接近失事舰船,在触礁船上反复搜寻金币、银币、饰品等等财物。原来,这帮神秘的人是藏在附近小岛上的海盗,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看到的所谓导航灯塔,正是这些海盗故意放出的误导灯光。

很久以来,英国西南海岸的这片水域地理位置一直非常重要,这里是进出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商船必经之路,加上这里水下地形复杂,暗礁密布,成为许多海盗聚集的宝地。当时的英国政府有一项特殊的规定,通过英国国王授权,只要放过本国舰船,海盗们就可以在附近自由地抢劫所有别的国家的船只。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一来,此地的岛民与海盗一起,用错误的灯光信号误导那些迷失方向的船只走向暗藏礁石的死亡区域,然后上前搜刮财宝,共同分赃。

当时大不列颠的法律还有另外一条规定:当海难发生后,搁浅或触礁后的船只上如果尚有幸存者,那么发现运载货物的人仅能得到全体物品的三分之一;但如果没有人生还,则失事船只上所有的财产都将归发现者所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奋力求生最终游上了岸,但是迅速被发现他的海盗杀死了。

海盗们搜掠了船骸上的财富,但是舰队上装载的大批珍贵的钱箱,却永远沉入了海底。

众多舰船的公墓

根据史料记载,锡利群岛周围的海域是欧洲船只沉没的集中地带,1000多艘不同国家的船只在此遇难。而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率领的装载着钱箱的舰队,虽然财富数量巨大,但跟这一地区所有的失事船只比起来,也只能算作小巫见大巫。

1641年11月2日,当时的西班牙是欧洲的海上巨擘,商业往来遍布整个东西方,其中有一艘名叫“努埃斯特拉”号大帆船装满财宝,承载着西班牙在殖民地搜刮的黄金,在锡利群岛附近触礁沉没。英国船长威廉·菲普斯从一名幸存者口中获知了船上让人瞠目结舌的巨额财宝,便将这一海域推上了探险者日程的首要位置。

1800年,拿破仑派出战舰“阿波罗”号,准备进攻锡利群岛,但是历史跟我们的战争巨人开了个玩笑,这艘战舰在途中便触礁遇难,大约600多位船员丧命海底,船上装载的全部装备也都沉没。

1875年,一艘名叫“舒伊尔”号的荷兰船只装载着许多庞大的箱子,箱子里都是金币。但是众多的财宝并没有改变它触礁的命运,这些珍贵的金币随着船体的沉没,添加在海底一堆堆财宝之山上。

人们估计,至少还有15艘满载财宝的商船在这里沉没,每一艘都是数额特别巨大,总共有价值3亿美元的金银财宝堆积在海底。

追踪寻宝

300多年来,很多冒险家为了这些在海底沉睡的金银珠宝前来锡利群岛,利用各种手段在海底搜寻,期待着能有一丝半毫的收获。

早在1687年2月22日,威廉·菲普斯带领探险队来到这里,搜寻“努埃斯特拉”号这艘满载宝藏的荷兰商船,通过各种手段和不懈努力,“努埃斯特拉”号商船终于被他打捞出来,货舱的珍宝重达34吨,当时价值30万英镑。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纷纷前来锡利群岛,在周围海域进行打捞和探宝活动,不少人收获颇丰,一部分珍贵的财宝被高价拍卖,还有的被历史博物馆珍藏。

其中来自英国海军的探索者收获最为瞩目,他们在基尔斯通的海底礁石中发现了当年劳迪斯雷·肖韦尔将军率领的舰队战舰之一“联合”号。虽然没有财宝收获,但是从此掀开了人们对“联合”号不断探寻的热潮。

随后在60年代末,英国人罗兰·莫里斯和他的同伴们来到锡利群岛,他们进行了详尽的策划,在“联合”号的沉没地点,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甚至利用水下爆破技术对礁石进行了搬移,终于在一年半后,他们在附近的一个岩石裂缝里搜寻到了1000多枚银币和一个印着克劳迪斯雷·肖韦尔爵士徽章的银盘。最后,英国人又在这片水域的海底找到7000多枚银币,取得丰硕的收获。

1974年,莫里斯又找到了18世纪英国战舰“巨人”号的遗骸。这是一艘于1798年在锡利群岛触礁沉没的战舰,隶属于当时的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探宝活动还在继续,直到今天,如果人们感兴趣,仍然可以向英国内务部申请寻宝许可证,合法地进行探索和打捞,真说不定哪一天,便会有一艘装载着数目庞大的财宝的古老商船在幸运者的潜水镜中出现。↓海底船骸

寻找琥珀屋

琥珀屋的炫目出世

琥珀屋的诞生源于一个奢华的梦。1709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效仿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开启了兴建琥珀屋的浩大工程。这一工程由当时普鲁士最卓越的建筑师安·休鲁达和戈·德恩执行,历时2年。

400年前,琥珀的价值相当于黄金的13倍,却是世上最轻的珠宝。琥珀屋面积约55平方米,拥有12块壁镶板和12个柱脚,全部由琥珀板制成。同时以钻石、宝石和银箔镶嵌,可以拼装成各种形状,富丽堂皇。据说,琥珀屋的总重至少6吨,价值1.5亿英镑,无怪乎被后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琥珀屋原本是腓特烈一世在哥尼斯堡里的书房,然而在它建成之后腓特烈一世不过在普鲁士安居了5年。1716年,普鲁士为与俄国结成盟约,将这件珍品作为礼物送与彼得大帝。于是,琥珀屋作为普鲁士结盟诚意与两国友谊的见证,在第二年移至俄国圣彼得堡。

传说中,琥珀是美人鱼的眼泪,每一颗都要经过千万年的变化才能形成。在遥远的波罗的海,有那么一座由满屋琥珀与稀世珍宝筑成的艺术宝殿,闪烁了几个世纪的光芒。

不久,彼得一世过世,琥珀屋一度被人们所遗忘。此后,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继位,决定对夏宫进行全面改建,命人将琥珀屋运到夏宫,对其扩充整修。琥珀屋经改造后愈发精美华丽,成为夏宫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伊丽莎白女皇还将琥珀屋作为举行内阁会议之用。再后来,琥珀屋又被运到圣彼得堡郊外沙皇村的凯瑟琳宫。

炫目的出世与初期的几经辗转,似乎已经为琥珀屋后来的颠沛坎坷埋下伏笔。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却在战火硝烟之间不知所踪,令人不得不感慨神伤。俄罗斯金盔

失踪前的最后记忆

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岁月里,琥珀屋都安然伫立在俄国,沐浴着世人赋予它的无上荣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琥珀屋所在的沙皇村更名为普希金城,并获准开放为游览区。一时间琥珀屋成为游客接踵而至的地方。↓彼得宫内景彼得宫大宫殿内的舞厅曾是皇家贵族聚会的地方,整个大厅显得高贵、典雅又庄重。

然而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打破了琥珀屋原有的安宁,将这件人类艺术珍品卷入残酷的争夺中。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后,大肆掠夺一切文物。据说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苏联政府未能及时转移琥珀屋。为保护琥珀屋,苏联人曾尝试用薄纱和假墙纸将琥珀屋遮盖起来,可惜这并没有逃过德国人的眼睛。一个以掠夺文物为目的的法西斯组织将琥珀屋拆卸装箱,用火车运往当时的德国领地哥尼斯堡。

琥珀屋曾在哥尼斯堡的美术馆展出,但在1945年苏联红军攻打哥尼斯堡前,琥珀屋却突然消失踪影,从此再无音讯。这便成为琥珀屋失踪前留给世人最后的记忆。

关于琥珀屋在哥尼斯堡的情况,还有一些文献记载。纳粹德国占领哥尼斯堡之后,纳粹分子艾瑞奇·科切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他极端暴力,杀人如麻,战后为了逃避审判,曾一度匿名隐藏起来。1959年,他被捕并被判死刑。据说,科切留下的遗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哪里埋藏着我的宝藏,哪里就是埋藏琥珀屋的地方。”那么他果真是琥珀屋失踪的知情人么?甚至是藏匿琥珀屋的始作俑者?这些疑问都无从推测,有关琥珀屋的秘密随着科切的死亡而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但是人们对琥珀屋的寻找却从未停止过。半个世纪以来,苏联克格勃、东德秘密警察和各国寻宝者为寻找琥珀屋可谓上天入地,但至今不见琥珀屋的踪迹。

寻途之殇

琥珀屋的失踪布满迷雾,其后的寻宝之途更是扑朔迷离。寻找琥珀屋的努力不仅无果,而且时时伴随着类似诅咒般的噩梦。其中最无从解释的当属知情人罗德博士的离奇死亡。

据说,苏联专家在寻找琥珀屋时,通过重新研究大量材料,发现了琥珀屋的一位知情人,他便是德国一位专门研究琥珀的艺术教授罗德博士。他曾从纳粹德国手中接收琥珀屋,并亲自为其编排目录。后来琥珀屋的小范围展览和法西斯失败前下令拆卸琥珀屋,也曾经罗德之手。然而,正当罗德猜测琥珀屋的具体收藏位置时,他却暴病身亡,同时死去的还有他的妻子。更不可思议的是,随后签署罗德死亡证明的医生也离奇消失。

事件的始末无据可考,但这样的结果的确为琥珀屋的探寻之路蒙上了一层肃杀的阴影。与其他宝藏探寻行动一样,寻找琥珀屋的故事也与一个个寻宝人的离奇死亡和有关诅咒的传说相伴而生。

在这些谜团的笼罩下,琥珀屋的下落更趋于不明朗。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琥珀屋失踪前,即1945年哥尼斯堡的纳粹统治者准备投降之际,德国人曾试图将琥珀屋再次拆卸装箱,准备用船运回柏林。然而在此之后,究竟是他们把琥珀屋秘密隐藏,还是遭遇风浪致使珍宝俱沉海底,抑或未来得及转移即被大火焚烧?这几乎成为永久的谜。←高高耸立在冬宫广场的亚历山大碑。

相传战后,苏联人曾根据一个德国人的指点,在波罗的海水中打捞起17个箱子,可是,箱内装的不是琥珀屋,而是滚珠和轴承。也有不少寻宝者相信,纳粹德军将卸装成27箱的琥珀屋沉入了奥地利神秘的托普利兹湖底,甚至还找到了可以证明此说的目击者。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纳粹德国在失败前夕无力将大批珍宝转移,因而琥珀屋还在哥尼斯堡的可能性很大,他们猜测琥珀屋被隐藏在某个地下室。然而琥珀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都较高,即便真被藏在地下,恐怕也难保存至今。

于是,更多的人还是认为琥珀屋已经消失,尽管没有谁希望如此。一些专家也找到了一些证据和目击者,说明琥珀屋很有可能已在二战的大火中被销毁。与之相应的是,苏联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逐渐放弃了寻找琥珀屋的努力,转而投入到重建琥珀屋的工作中。

珍宝重现

1979年,苏联启动了琥珀屋重建工程。苏联和俄罗斯的30名最顶尖级的专家参与到这项工程中。他们耗费大半生的心血,只为了最大限度地重现琥珀屋昔时的风采。这些专家在没有彩色图纸的困难情况下,对原图纸进行细致的研究,在琥珀图案的设计上细致入微。这样精细而巨大的工作持续了25年。

2003年5月15日,世界第八大奇迹——琥珀屋的重建工程大功告成。一座足足有8米高、采用整整6吨琥珀和宝石的“新琥珀屋”筑成。“新琥珀屋”由无数块琥珀板精心雕刻、拼接而成,琥珀板中间镶有一颗颗纯天然的宝石,其光彩华贵不亚于几个世纪之前的那件稀世珍宝。

在琥珀屋复制品的揭幕仪式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共同出席,两国的友谊,仿佛一下被追溯到从前,仪式上散发的小册子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琥珀屋“并没有被毁去。经过适当的有组织搜寻,它终将失而复得”。

琥珀屋“终将失而复得”,这是俄德两国及至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几经辗转,几世磨难,琥珀屋已不再仅仅是一件宝物,也不仅仅是财富、地位与荣耀的化身。它见证了俄德近400年的历史,背负了战争与和平、残酷与友善、贪婪与憧憬种种纠葛的岁月。在它的背后,有美好如斯的传说,有寻而不得的曲折,有真假难辨的神秘……即使重建了它的复制品,无限逼近它的历史原貌,却无法复制它种种离奇的经历及带给人们的遐思、幻想与吸引。所以,珍宝重现,对琥珀屋的寻找却不会结束。这条寻找琥珀屋的迷途依然荆棘密布,没有尽头。↓彼得大帝像18世纪初,琥珀屋被作为礼物送给彼得大帝。

羊皮纸上的藏图宝

“幸福是那远方的宝藏,我的藏宝图只有半张,古老的羊皮纸挂着历史的沧桑,我亲爱的人儿啊,你可愿意和我去寻那海岛上的理想!”从来没有这样一张神秘的羊皮纸,承载着如此巨额的财富,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念念不忘。

海盗隼鹰之死

17世纪,浩瀚的印度洋上,有一艘奇特的小船,速度飞快,船上架着大炮。船长有着鹰一样敏锐的眼睛,带领着一帮身手不凡的海盗兄弟,每天都在海面上密切关注着过往的船只。当有看上去不错的货船出现时,他的小船就像箭一样靠近、发射炮弹,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冲上甲板,训练有素地按照各自的分工搜索,一瞬之间就把对方船上所有值钱的家当、贵重的货物一扫而光,这些货船上的人则悉数被擒,双手被捆,倘若哪个敢有半点微词,便被立即掷入海中,或者就地处决。这位船长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盗头子“隼鹰”,名叫拉布斯。

或许有人会问,如此明目张胆地杀人越货,为什么没有人管他?实际上,在当时的欧洲,新航路刚刚开辟不久,各国都在争夺海上利益,“鼓励海盗袭击他国船只”是比较常用的手段。许多海上武装力量接受皇室颁发的委任状,保护过往商船。可是实际上都在尽力打劫非本国的商船,干着海盗的职业。拉布斯出生于法国加来的海盗家族,他的父辈在法国官方批准之下从事海盗事业,很有名气。拉布斯本人生性不羁,放着高贵的上流社会生活不过,却对海盗生活钟爱不已。26岁那年,他终于得到法国官方颁发的“海盗营业执照”,活动范围是印度洋区域,与政府分享他每次的战利品。

渐渐地,法国当局发现,拉布斯不仅没有同本国政府分享战利品,甚至还和英国海盗结成团伙,对过往的法国船只进行袭击。于是政府宣布,拉布斯本人以及他所带领的海盗是法国的国家敌人。

虽然如此,拉布斯和他的英国朋友凭借出色的身手,每次都干得干净利落,一时间名声大振。其中一次他和英国同伙一起抢夺了一艘葡萄牙船,这是一艘有三个桅杆的大帆船,共有72个舱室,宝贝不计其数,甚至连葡萄牙摄政王加冕时所佩戴的宝剑和钻石装饰的十字勋章等等贵重物品都囊括在内,所有的金银珠宝和无数的钻石原矿根本无法逐一统计,当时粗略估计价其值约300亿法郎。

就这样拉布斯一直逍遥在法国政府管辖之外,10余年过去了,财宝的多少对拉布斯来说,仅仅是那堆宝藏之山上再添几箱的概念。或许他是真的累了,1724年,拉布斯向当局提出书面申请,请求政府赦免自己,以便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另外还附上金质圣餐杯和钻石以表诚意。但是却被法国当局拒绝。

销声匿迹了6年后,1730年12月,拉布斯在安东吉尔海湾被捕,被判死刑。1731年7月17日,众人围观着拉布斯走上断头台,沉重的铁镣在他身上紧锁,就在告别人世的时刻,他扔出一卷羊皮纸向人群高喊:“去找我的财宝吧,凭借这些羊皮纸!”

从此,拉布斯的羊皮纸给世界各地的寻宝者们留下了一个传奇的谜。

与财宝无限接近

人们传言,从1 7 2 4年至1730年间,拉布斯隐藏在塞舌尔群岛上。该群岛由近百个小岛组成,处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北面,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756年开始由法国占领。这里森林茂密,又远离大陆,非常方便海盗们藏身,一直是印度洋上海盗们重要的据点。人们坚信,拉布斯正是将劫来的财宝藏匿于这个区域。↓羊皮纸作坊在中世纪,羊皮纸的制作需要很长时间,都由专门工人来做。动物的皮先要浸泡在石灰水中,煺去毛和杂质,在一个框架上绷紧晾干。然后,把它们剪成长方形的单张,折叠成帖,最后集在一起。

而拉布斯死前留下的羊皮纸是一张藏宝图,完全由密码组成,在世人难辨的17排神秘图样里,蕴含着无人能懂的密码,这些密码源于希腊文化中的隐喻,从而显得更加晦涩。

从1731年拉布斯死后开始,世界各地自认为有足够聪明才智的人从没有间断过对羊皮纸密码的破解和对这批财宝的探寻,但一次次的无果而终让人们感觉到希望渺茫,渐渐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不再苦苦追寻。

但是1920年,事情似乎又有了转机。一天,一位名叫夏尔·萨维的妇人在沙滩上散步时发现,当潮水降落时,沙堆里便露出几块不同寻常的岩石,潮水稍一上涨便又被海水淹没。这些岩石引发人们新的探索,果然,在岩石附近分布着几具人类骨骼。人们推断这是被拉布斯灭口的藏宝工人。另外,一份拉布斯密码藏宝图的副本也在附近被寻找出来。但是事情也仅此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挡在面前的密码仍然是最大的难题。

1949年,关于拉布斯羊皮纸藏宝图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名叫可鲁斯·维尔金斯的英国冒险家患了疟疾,在病床上养病时听到了羊皮纸的故事,从此他便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寻宝,并掀开了拉布斯宝藏探寻的新篇章。

经过调查,他通过夏尔·萨维当年找到的两块石头标记发现了一丝端倪,其中一个标记是一只苍蝇,这恰好和密码文中的某个拉丁语单词完全相同。另外一个洞穴图案也出现在拉布斯的17排图样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可鲁斯·维尔金斯在内罗毕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阅读了大量神话书籍、中世纪星图以及各种古老的辞书。半年之后,他发现各种不同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是航海的经纬度以及航程长短的定向指示。紧接着羊皮纸卷上的所有文字部分被成功地解读出来,原文内容与希腊神话之间的关系被一一理顺。

至此,可鲁斯·维尔金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文字的真实含义,200多年来困扰世人的难题被自己解决,而拉布斯宝藏也即将被自己发现!一番准备之后,可鲁斯·维尔金斯向着塞舌尔群岛扬帆起航,开始了征服宝藏的旅程。←塞舌尔群岛印度洋上的塞舌尔群岛,目前已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线路。

他在塞舌尔群岛的第一个发现完全验证了他之前推测结果的正确性:那是岩石上的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多次出现在拉布斯所遗留的羊皮纸文字中。另外,可鲁斯·维尔金斯还发现了一块刻有罗盘指南针图形的石头,这让他相信,此地正是拉布斯秘密绘制藏宝图的地方。

更加让人激动不已的是,可鲁斯·维尔金斯根据推测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630英尺,而这个数字又恰好出现在已经破解的羊皮纸书写内容中。根据这一数字,他认定附近被潮水上涨时掩盖的岩石旁,存在着一条秘密通道,为此他首先在周围建起一条水坝,然后开展大规模挖掘活动。果然,长2.4米的石质女子雕塑逐渐露出完整面貌。而在藏宝图上,恰好又存在着神话中安德洛墨达的塑像,可鲁斯·维尔金斯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安德洛墨达,从而再次与羊皮纸上的内容建立了联系。

几年过去了,在离安德洛墨达的塑像12米的地方,可鲁斯·维尔金斯又找到了一头公牛的两只牛角,这在羊皮纸上也有描述——希腊神话中曾经与英雄海格力斯搏杀的克里特岛公牛。可鲁斯·维尔金斯突然认识到,神话中的海格力斯共有12个宏伟的事迹,而现在要想找到宝藏,将有12个艰巨的任务去等待他一一发现。

接下来的经历让人相信,他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经过多年的探寻,他逐渐发现了更多的骨骸;一只瓷塑的公羊;一把17世纪的手枪;雕刻着一只羊角和一把军刀的岩石;一块雕刻成船形的岩石;一个刻着“39”的油瓶以及刻有字母文字的岩石。这些都与羊皮纸上的内容完全吻合。

可鲁斯·维尔金斯根据这些发现一一推断:军刀是神话中安德洛墨达被解救时,帕耳修斯拥有的武器;羊角是白羊座;而船形的岩石则象征伊阿宋所乘的“阿尔戈”号轮船。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每一个发现都让人确信他离宝藏更近一步,但随着挖掘工作不断进行,工人的报酬逐渐成为严峻的问题,购买仪器和炸药的钱也捉襟见肘。可鲁斯·维尔金斯带着从马埃发掘出来的物品来到肯尼亚等地,进行宣传募集,在财宝的驱动之下,赢得了新的支持和资助。

新一轮的发掘依旧让人振奋,三条汇合在一起的地下河道被发掘出来,刻着高脚杯的石头也现出沙砾,可鲁斯·维尔金斯已经解决了11项难题。

然而,直到1977年他怀着无限遗憾离开人世,依然没有找到拉布斯的宝藏,28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后来,他的儿子约翰来到马埃,发誓要完成父亲夙愿,但除了在岩石里找到一个迷宫,和一条填平的岩石缝隙以及许多标记之外,依然无果而终。

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一批又一批的人揣着希望而来,但宝藏始终与人们隔着那么一层神秘之纱。

21世纪初,有人发现了一块与宝藏有莫大关联的密码铜板,但却神秘遗失。

拉布斯留给世人无限猜测的羊皮纸,如今仍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中,静静地等待谜底揭开的那一刻。

路易十六的珍宝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处在一个极尽奢华的时代。他通过各种手段搜集财宝支撑自己巨额的开销,传说仅一串钻石项链便价值150万法郎。然而,这些财宝还没来得及被挥霍,法国大革命便发生了,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这些财宝也从此蒙上了层层迷雾。

断头合

1789年5月5日,法国国会。气氛非常活跃,中断多年的三级会议今天首次重开,旨在解决窘迫的国家财政问题。

多年前,国王路易十四将法国的专政推向顶峰,再加上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修建,更使得国库空虚,路易十五登上王位之后,更是挥霍无度,留下高达40多亿法郎的国债。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路易十六先后任用具有丰富财政经验的莫普、富于创新精神的杜尔阁,期望贵族和僧侣阶层可以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交纳一部分赋税。可惜不遂他意,贵族和僧侣阶层根本就不予理会。接下来马尔泽布尔接替了杜尔阁,但也是旋即离任。随后克吕尼也仅仅在位半年就被贵族轰下政坛。三级会议上,王权受到了来自底层人士代表的挑战,路易十六调派军队,决定镇压。此举激怒了全巴黎人民,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1793年1月,大革命已经胜利,路易十六遭到审判,所有的人都在欢呼雀跃,一辆刑车驶过,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至此,一个穷奢极欲的王朝结束了,一批价值连城的珍宝成为后世注意的焦点。↑路易十六勋章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肖像浮雕勋章。

无数珍宝

路易十六在世时,法国已经处于前世国王流传下来的奢华氛围之中,除了金银的餐具,各种最高贵的红木家具、满是流苏的华丽服饰,甚至价格高昂、巨大无比的大理石地板都是当时上流社会的象征。而路易十六从上任之初便无心朝政,有时候面对财政危机带来的种种问题,他甚至以打猎为借口外出休息。他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制造各种各样的锁具。他有一个独立的五金作坊,经常整日呆在其中,或许只有这里才是他发挥才华的地方,他所制造的锁样式精致,每一件拿出来都可以作为艺术品拍卖。

除此之外,若说他还有什么爱好的话,那便是对搜刮金银财宝的无尽狂热,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奢侈要求。根据传说,路易十六当年将财宝装载上船企图运至国外,包括1 000吨的黄金,一串价值为150万法郎的皇室钻石项链,朱米埃热修道院和圣马丁·德·博斯维尔修道院的无价圣物,多名法国皇室贵族的私人财产,以及当时流通的路易、法郎、金币等等。

有人考证,传说中的运宝船确有其事,一艘名叫“泰莱马克”号的船上载运的最为珍贵。而这只路易十六的财宝之船在1790年1月3日出事沉没在基尔伯夫河中。这是一艘长26米的双桅帆船,当时由阿德里安·凯曼船长驾驶,满载财宝,从法国里昂驶向英国伦敦,但是不幸的是,当它行至法国瓦尔市的河中时,缆绳莫名断裂,大船沉没在此地。

后来朱米埃热修道院的一名修士出面证实了此事,1830年~1850年间,人们奔赴瓦尔市,在基尔伯夫河上的一个灯塔附近发现了这艘船,但是正当人们欢欣之时,打捞的缆绳突然崩裂,财宝之船再次沉入水中,从此更加难以搜寻。

1939年,有人称发现了“泰莱马克”号,但是并没有任何财宝浮出水面,他们找到的仅仅是一些破碎的船体。也有人说,1791年6月当路易十六逃到法国瓦伦的时候,就已经将所有的财宝妥善处置。

或许这些财宝真的已经随着路易十六而去了另一个秘密的世界,并在遥远的地方注视着法国的历史变迁。↓路易十六像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富有戏剧意味的是,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提高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没想到自己却成了这部杀人利器的刀下之鬼。

寻找拿破仑的藏宝地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帝看到了自己觊觎多年的富贵之都克里姆林宫,一番尽情搜刮之后,却遭遇了严寒带来的天灾和强劲的对手带来的人祸。无望之中,在撤退时将所有珍宝和艺术品统统抛弃,留下了一个至今尚未被揭开的谜。

攻占莫斯科

时间是1812年9月16日,莫斯科的夜晚已经有深深寒意。克里姆林宫中,拿破仑皇帝正在寝房闭目休息,享受这番刚刚到手且来之不易的胜利。

3个月前,他雄心勃勃,率领着跟随自己多年、横扫四方的精锐大军,浩浩荡荡45万人,从西部横渡涅曼河,进入广袤无垠荒无人烟的俄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明白自己对手的分量:拿破仑的部队空前强大,整个欧洲仅剩俄国未被涉足。他紧急任命巴莱克为陆军大元帅,以求迅速迎战,保家安国。但拿破仑并没有将这些举动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战争的胜利,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拿破仑金币这是一枚面值20法郎的“拿破仑”金币,它的发行只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效忠。

6月26日,拿破仑得到情报,俄军主力在维尔纽斯附近。为了夺取主动,他率领大军迅速赶到,打算将其一举歼灭。但是没想到当他赶到,俄军主力已经撤退,在德里萨驻扎。此时另外一支俄军也正在朝此进发,准备会合。为此,拿破仑率军于7月3日来到维捷布斯克城,阻止对方连成集团。但是天不遂人愿,两支俄军已经在斯摩棱斯克城会合。8月16日,拿破仑率军来到斯摩棱斯克城前,一场激战就地开始。18日,俄军为了保存实力,全面后撤至莫斯科城。拿破仑大军一路狂追,在俄军进驻不久便来到莫斯科城下。

此时,经过一路激战和行军追赶,加上恶劣的沼泽环境,拿破仑45万大军损失惨重,仅剩16万兵力,由于战线深入,后勤供应也成了问题。在斯摩棱斯克一战虽然胜利,但是对方已经将城焚烧,并没有获得新的补给。拿破仑将赌注压在了最重要的城市莫斯科。

俄军节节败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相当不满,新授命当时俄国最有军事才能的元帅库图佐夫为全俄联军总司令。此人足智多谋,为了阻挡拿破仑大军前进,迅速在博罗季诺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果然,拿破仑率军如期而至博罗季诺城前,双方共投入兵力26万、大炮1200门,在几千米长的战线上开展了殊死较量,激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下午,双方士兵伤亡达到10余万人。夜晚时分,俄军撤退,拿破仑终于胜利。

此时的对手库图佐夫,正在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经过白天激战,损失士兵约4万人。为保存俄军有生力量,他毅然决定,放弃莫斯科城!9月15日清晨,拿破仑大军终于进驻莫斯科城,但是让拿破仑失望的是,莫斯科城一片沉寂,早已撤空。

但无论如何,此刻躺在床上的拿破仑已经非常欣慰了,他认为俄国都城已经攻陷,沙皇投降是早晚的事,疲惫的部队终于可以休息才是当前的重点,这场战争胜得太不容易了,已经远远超出自己的预估。

天有不测风云

突然,一阵骚乱将拿破仑从思绪中拉回现实,副官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大事不好,城中起火了。拿破仑向外望去,只见莫斯科城陷入一片火海中,风助火势,火焰冲天。其中一排房子的火势甚至蔓延到克里姆林宫的一角,拿破仑心中一团迷惑,但是面对大火已经由不得他多想,匆匆收拾一下行李,便逃离了克里姆林宫。

拿破仑布置下属组织救火,但事到临头才发觉所有的灭火工具已被毁坏,士兵们一团混乱。大火慢慢吞噬着法军的粮草、武器,直到三天三夜之后一场暴雨来到,灰烬里到处都是惨不忍睹的尸体。→拿破仑画像

此时的拿破仑从来没有想到在自己叱咤风云的战争中会遇到如此大丢颜面的局面,但他始终侥幸地觉得,俄国军队已受重创,莫斯科沦陷,天平仍然向自己倾斜。于是派出一名使者从莫斯科出发,找到沙皇媾和,表示愿意与俄国缔结“最宽大、最光荣、最不侮辱人的停战和约”。亚历山大对使者说:“只要俄国疆土上还存在一名法国士兵,停战就免谈。”加冕称帝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典礼。

此时的拿破仑如果率领军队直接进攻圣彼得堡,或许会一举擒获亚历山大一世,但是法军却在莫斯科城的废墟中驻扎下来,一直到10月中旬,雪花纷纷扬扬飘落,身着夏装的法国士兵根本无法御寒,再加上后勤补给严重短缺,拿破仑不得不命令部队撤退。

11月,正在撤退途中的拿破仑军队遇到了恐怖的暴风雪,士兵冻死无数,兵力锐减。此时的俄军由库图佐夫率领,突然向西挺进,扼守住拿破仑军队的补给线,不让拿破仑得到任何军需给养。然后在小亚罗斯拉韦茨进行阻击,法军此时已经无法应对强敌,只好撤退。当4万人撤至比利西纳河时,俄军已经将桥拆除,法国工兵们只好跳入河水中搭桥,冻死了许多人。三天后的11月29日,他们刚刚渡过河,就遭遇到守候在对岸的俄军,2万多名法军在比利西纳河岸阵亡。12月中旬,法军终于走出了噩梦般的俄罗斯领土,拿破仑驰骋欧洲的45万大军此时仅剩2万人,元气大伤。1814年3月,亚历山大率反法联军趁机攻陷巴黎,威震四方的拿破仑结束了自己光辉的历程。

在拿破仑大军从俄国撤退的过程中,庞大的辎重车队中有25辆满载战利品的马车消失。后来当局派人寻找,却毫无结果。从此,关于这批神秘的战利品的传说开始蔓延开来。

临危藏宝

拿破仑于1769年8月15日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诞生昭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

拿破仑具有没落意大利贵族的家庭背景,在他父亲英明的决定下,9岁的拿破仑前往法兰西共和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1784年,成绩出众的拿破仑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在那里,他用一年的时间就考取了正常情况下三年才能取得的炮兵学军官资格,成为王家炮兵少尉。之后跟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阅读了许多书籍,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论著,这也造就了他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收藏品味。

很早的时候拿破仑便对俄国首都莫斯科城非常感兴趣,那里聚集了天下财宝的克里姆林宫是俄国的象征。当他率领大军来到莫斯科城下时,非常兴奋。他手下那些和他一样对艺术珍宝珍爱有加的大臣们更是如数家珍地告诉他,克里姆林宫内丰富的收藏品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收藏宝库。于是当他占领这里之后,首先做的事,便是下令将此地留存的金银珠宝和各种艺术品搜刮一空。其中包括莫斯科收藏的古代武器、伊凡大帝纪念塔上的十字架、克里姆林宫中的珍贵物品、教堂的装饰品,还有许多珍贵的绘画和雕像。

根据资料记载:“拿破仑撤退时非常痛苦,因感到目前处境的危险,他深知这些财宝带走无望,临危命令下属,将这些珍贵的物品全部沉入湖里。”

苏联学者尤·勃可莫罗夫研究了许多来自俄国、英国和法国的资料,认为在1812年11月2日,拿破仑掠夺的25辆车的战利品确实沉入了湖里无疑。他翻阅了许多萨姆廖玻的地图,却并没有发现附近有湖泊存在。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学者认为:“在比亚吉玛西南二十九公里的沼泽地有条叫萨姆廖夫卡的河。那块沼泽地也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很可能这里在当时就是一个湖泊。”尤·勃可莫罗夫向当局问询,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无可奉告”。

1835年,斯摩棱斯克当局派遣一支工兵部队对这里进行考察,他们激动地发现水下有堆像岩石般的堆积物。此事一呈报给沙皇,便获得沙皇拨款支持,但当他们把水抽干却发现,水下仅仅是一堆岩石。

就这样,谁也不会想到伟大的拿破仑皇帝,会在莫斯科失利之后又惨遭滑铁卢,在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病逝。而他当年搜刮而来满载25辆车的财宝,也永远沉睡在俄国境内的某一个地方,成为一个鬼神难料的谜。拿破仑家族

拿破仑帝国军队所向披靡,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他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独裁者,自视为查理大帝的继承人。他的妹妹被封为多斯加尼大公;他的弟弟被封为荷兰亲王;另外一个弟弟被封为西发里亚国王;他的哥哥约瑟夫被封为那不勒斯王;侄子被封为贝尔格大公。当时整个欧洲几乎都在拿破仑家族权势掌控之下,整个欧洲版图几乎被重新调整,所有人对他既恨又怕,最终导致群起围攻,将其囚禁于圣赫勒拿岛。

雷恩堡宝藏传奇

神父之死

1917年1月5日,在法国雷恩堡附近的贝达尼亚别墅,当地教堂的神父贝朗热·索尼埃因为肝硬化离开了人世,脸上挂着从容的笑意。整个雷恩堡附近地区的居民闻讯非常悲痛,自发前来,排着长长的队伍,为这个伟大的神父做祈祷。神父年轻的妻子玛丽亲手将一块高贵的遮布搭在神父的遗体上,放在别墅的阳台上,供世人哀悼。那块遮布上挂满了一层红色绒球,在世人眼中,与神父相关的每一件物品都带着神灵的赐福,祈祷完毕离开时,人们便将红色绒球取走一颗,作为自己永久的纪念,同时也希望留下一样圣物为自己保平安。

作为一个小小的教堂神父,他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背后是确有原因的。在贝朗热·索尼埃生前,从1885年升任雷恩堡教堂的神父开始,他便凭借虔诚的布道,和乐善好施的善良举动,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在世人眼中,索尼埃神父自身仿佛有着非同寻常的能力,不仅平日里的表现让人感受到他的德高望重,更重要的是,他行为上如此谦逊,仿佛自己并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一样。

1893年,贝朗热·索尼埃神父干出了一番让世人刮目相看而满心欣慰的事:他和年轻漂亮的姑娘玛丽结了婚,夫妇俩花巨资将雷恩堡教堂重新翻修了一遍。一座富丽堂皇,带着金色装饰的新教堂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而修建教堂的用料如此考究,所请的建筑师如此一流,最后的出色结果足以让整个法国所有的教堂为之逊色。人们以为,神父为了此地居民如此破费,足以看出他对当地居民的爱护。

在法国的雷恩古堡,流传着许多关于巨额财富的传说,有人说这里曾是法国古代阿拉里克国王的首都,也有人说这里是中世纪法国的异端教派纯洁派的据点,但无论如何,人们都相信这里埋藏着巨额财富。

然后,夫妇两人花钱置地,在教堂旁边为自己的住宅修建了喷泉和假山,环境优雅而面积硕大的花园里还修建了美轮美奂的凉亭。神父和他的妻子很快成为雷恩堡地区最受人尊敬的社会名流。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名普通教堂神父,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拥有如此让人惊叹的巨额收入的,因此人们开始对他有了种种猜忌。雷恩堡当地的镇长提出了种种疑问,要求他合理解释收入的来源,随后此事在主教乃至教皇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怀疑他除了贪污教友们的钱财,绝对没有能力将教堂和住宅修建得如此豪华。神父解释说,他在美洲有一位富豪叔父,叔父没什么亲人,去世以后便将遗产全部交由自己继承。贝朗热·索尼埃神父首先用一堆金币打发了镇长,然后与负责管辖雷恩堡镇教堂的大主教比拉尔开始了对话。针对大主教派来此地进行调查的人,神父同样用大量的金币封住了他们的嘴,最后通过他们牵线搭桥,神父将一笔巨额金币交到比拉尔大主教手中。从此没有了当权者的参与,所有的质疑声渐渐平息下来。

但是更加让人惊诧的事还在后面,1897年,索尼埃神父和妻子一下子拿出10亿法郎,修建了著名的贝达尼亚别墅。这座别墅是如此豪华,除了拥有一座能够四季盛开鲜花的暖房,还拥有一个非常奢侈的大浴室,别墅的四周盖起了高高的围墙和雄壮的塔楼。这一举动在让人费解之外,还给神父自己引来了不小的麻烦。

当时负责管辖这一地区的比拉尔主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