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3 19:42:0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姗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试读:

前言

体育教学历史悠久,古已有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现代体育教学逐渐发展成科学的教学、全面的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教学。如今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对体育的教学内容、教材和教法展开了探索与改革。

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以教育思想为准绳,也伴随着教育思想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一旦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都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纵观过去,形势并不乐观。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体育教学的弊端显露无遗: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枯燥,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不符,不能很好地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针对以上种种弊端,考虑到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我们需要认清形势,抓住现代教育思想科学指导的良机,进一步完善现代体育教学体系,实现现代体育教学的新目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尽绵薄之力。

基于上述背景,《现代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书应运而生。本书主要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视角,在具体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引领高校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这两大体系的融合,将加深人们对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时间仓促,书中不乏疏漏与不妥之处,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李姗姗2014年1月第一章“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第一节“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学生身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身体锻炼以及互相配合来获得知识与技能,这就在客观上为教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条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我国很多高校,大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组织教法的运用和学生技能的提高,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甚至认为德育是文化课的任务。德育,具体来讲就是对人的思想品质、生活品质的培养。其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培养高尚、健康的人格,丰富情感世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德育而言,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教学过程[1]主要是一个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答疑解惑,提高其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与常规的文化课教学不同,体育教学以体育锻炼实践为主,更侧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由于亚健康人群的增多,身体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育健身锻炼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教育的地位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伴随着体育教育影响范围的扩大,人们也挖掘出体育教育的德育价值。德育,主要是指对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德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善恶辨别和道德价值观树立的过程。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对是非荣辱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最后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格,保持并发扬于有形的生活之中。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同样也应该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因此,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也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桥梁。[2]

纵观体育教学,“德”在其中主要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与竞技类体育教学不同,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技战术没有那么高的标准和严格要求。但是,现代体育教学已经不完全等同于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教育了,它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力来共同达成当今社会所提出的全新的体育教学目标。例如,跳马、双杠需要学生的勇气、自信和自我挑战,长跑运动需要学生的耐力和坚持不懈,足球、篮球等需要学生长期的摸索和学习,等等。基于此,体育教师应以体育教学大纲为基本着眼点,适时创新教学内容,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特殊处理。经过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敢于拼搏、勇敢向前的道德品格,并将其融入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因此,人们若想在社会中脱颖而出,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的竞争状态。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敢于拼搏、敢于竞争的精神。体育教学为竞争素质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竞争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对外界活动持有积极应对的心理反应。人们在竞争意识的引导下进行一系列竞争行动。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突出特点的竞争因子在体育竞赛中可表现得淋漓尽致。体育教学过程中所组织的一系列体育竞赛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竞争因子,调动学生的竞争细胞,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让学生在体育竞争中内化竞争意识,树立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从此种层面上来说,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激活学生的内在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拼搏、敢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虽然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但是仍然掩盖不了合作是主旋律的事实。任何一个个体力量所创造的效益与合作产生的群体效益是无法匹敌的。合作意识是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所赋予的情感与认知。合作意识是合作行为的方向标,引领着合作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合作意识也体现在体育运动项目之中。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拔河等集体类运动项目的开展,单靠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如若想很好地完成上述这些活动,除了要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特有的技战术外,还需要队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只有通过队员之间的紧密配合,个人的价值才能在集体中得到最大的体现,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体育教学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还为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搭建起到桥梁的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了,交流频繁了,无形之中营造出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团结合作的融洽氛围。学生们在感受到集体温暖之余,也逐渐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起集体主义的观念。这一切也必将为他们在日后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四、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自我约束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能力。学校体育教学是一种以室外活动为主的动态群体行为。教学管理,相对于常规学科来说,较为困难,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运动竞赛项目为例,像“三大球”、“三小球”、田径和各种集体类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必须遵循该项目特定的规则,用切身行动去维护它、捍卫它。规则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身都是公平的。它像一把标尺,衡量和监督每一位参赛者,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明确的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运动行为。所以,长此以往,学生就可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五、调节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富贵病”接踵而来。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满足一定的心理需求。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发展。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在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下,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还要让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训练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还应该包含愉悦的心情,这才是体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第二节中外“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一、国外不同时期的“寓德于体”思想研究(一)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在古埃及,人们很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古埃及人在关心子女身体是否健康之余,还很关注对子女智力和德育的培养。当子女还处于婴儿期,古埃及的父母们就让他们的子女赤裸着身体尽情地拥抱大自然,让孩子们在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尽情享受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当子女成长为儿童少年时,古埃及的父母们会适时开展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的游戏;当子女成长为青年时,古埃及的父母们会让他们尝试一些激烈的球类游戏和剧烈的户外运动,充分满足孩子们的身心需求。孩子们通过这些体育运动项目的锻炼,逐渐养成了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协作共赢的良好品格。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人们“体”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德”“智”“美”的综合发[3]展。

古希腊人眼中的美德不单单指心灵美,它更关乎人们的道德和心理。古希腊人认为,只有道德、心理、身体均健康发展才可以称之为美德。所以,他们倡导“智慧的人”与“行动的人”相统一的教育理想。古希腊人训练身体素质,不单单是出于自身力量素质和军事的考虑,他们更多的是侧重于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勇敢、礼让、果断、智慧等良好品格。苏格拉底曾说过:“体育和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且要终其一生。我并不认为不良好的体质本身有利于灵魂的修养,相反,美好的灵魂它本身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善体质。”此外,其他一些古希腊思想家也都分别从各个维度详尽地论述了体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论点依然是体育有着不可比拟的道德教育价值。

在体育之于品格的价值研究上,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是明智的,他们很早就看到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的深层隐性价值。选取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不单单可以帮助锻炼者强身健体,更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只包含身体强壮,还包含心理健全和道德完善。通过体育锻炼这一载体,让人发展成为健全的人,是他们更希望看到的结果。“寓德于体”的教育思想在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Montaigne)指出:“教育绝不是着重于一个人心灵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也不是注重到一个人身体的锻炼,教育的对象是整个的人;我们决不能将之一分为二……我们必须同等地给予发展,就像一鞭指挥着双马一样。”基于此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将体育的目的归纳如下:“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因此,那一时期体育教育的本质是想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之中提高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心智素质。学生在体育锻炼之余,也间接促进了坚毅顽强、敢于挑战、吃苦耐劳等良好品格的养成。由此,“身心既美且善”成了该时期希腊人体育教育的主旋律。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他认为教育主要由德育、体育和智育三部分构成。但是,三者中的重中之重,他认为是体育。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培养出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最核心任务,而体育是能够实现这一任务的首要之选。继而,他在这一套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又研究出了一套适应该时期社会发展的“绅士评比准则”。在“绅士评比准则”的第一条里,他要求绅士必须具备平衡发展的身心。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绅士不应该只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应该拥有良好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这一点在他的经典作品《教育漫话》中得到了印证。“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从此以后,“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成为人们推崇的主流教育思想。

谈起启蒙运动,我们不得不谈到卢梭。“身心统一论”是他的基本理念。在他的思想世界里,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不可割裂的,二者成比例地良好发展,才是适应社会、适应大自然的前提条件。他认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卢梭注重感觉经验,他倡导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比赛。他认为,运动和比赛可以帮助人们平衡竞争与合作,在体育运动和比赛过程中锻炼身体,净化心灵。此外,他还倡导广泛修建体育设施,推广体育竞技项目和游戏环节。他还提出进行体育锻炼的关键时期应该是在童年。因为该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刚形成,理智还不成熟,可塑性极大。他主张在该时期通过体育锻炼来塑造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理智情感。

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认为,体育教育对身体素质的价值是无可厚非、有目共睹的,然而,体育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价值也是旗鼓相当、不容小觑的。经过适宜的体育训练,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可以获得健康长足的发展,这无形之中促进了道德教育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也必将会对锻炼者的意志品格产生重要的影响。不怕吃苦、敢于拼搏、勇于挑战、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等都是体育锻炼衍生出来的无形的道德价值。由此可知,裴斯泰洛齐主张体育教育之初,应遵循客观规律,安排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在儿童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道德品格是正确的。他认为,体操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四肢、智慧和心灵处于相互统一的和谐整体之中”,并指出手工劳动、竞技、体操和游戏都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众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主张人的身心要和谐发展。他们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紧密关联的,应该抓住塑造良好品格的黄金时期——童年时期,安排一些合理的、适宜的体育运动锻炼,让孩子们在游戏、竞技比赛活动之中,养成不畏吃苦、自立坚强、团结合作、勇于竞争、挑战自我等优良道德品格。这即是“寓德于体”。(三)近现代时期

近代时期的德国,体育被视为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手段。体育教育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时德国的体育课程是以养生为主的,主要从卫生角度出发,研究一些与之相关的饮食、锻炼、着装、日光、空气等问题。被称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的德国体育教育家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古兹姆茨(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则认为,保养不足以成为体育运动锻炼的所有重心,体育运动锻炼应该侧重于帮助学生强筋健骨、提升技能、塑造品格。由此可知,体育教学的三大任务早在18世纪后期就已经基本明确了。有着“幼儿教育之父”美誉的德国学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主张抓住儿童早教这一黄金时期,优先开展体育锻炼,在游戏和竞技中开启学生的运动天赋,形成科学的道德品格,开发深层的大脑智慧。他曾说:“游戏是人类心灵发展的首要手段,是认识外在世界,从事物及事实中汇集原始经验与练习身心能力的首要任务。”“游戏是一种能形成非常强大的力量的心灵沐浴。”由此可知,他对游戏活动之于心灵意义是肯定和认同的。一系列的体育游戏活动必然会对其道德品质和智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公平正义、忠诚苦干、顽强拼搏、自我约束、团结友爱的品质就是最好的证明。

19世纪20年代末,英国体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Thomas Arnold)很重视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游戏对教育的作用,他主张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开展竞技游戏,培养学生顽强、果断、正直的思想品格,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19世纪50年代,小说《汤姆·布朗的学校生活》横空出世。该小说主要描绘了英国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的生活,小说所折射出来的对竞技和体能的关注远比现实生活中多得多。这使得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广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神职人员和普通大众深受启迪,体育教育思想理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竞争精神深入人心。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紧随其后出版了《教育论》一书。书中的主要观点为,注重游戏的自然性,反对一切赋予游戏鲜明的人为色彩。他主张体育教育过程中要记得遵循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思想统领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他推崇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核心内容的游戏环节,因为他认为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本性,才有利于兴趣持久的激发和保持。他重视体育锻炼过程中人是否释放了最大的自主能动性。他曾说过:“自主能动性是人的品质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因素。”此外,他口中所说的自主能动性还包含有一定的独立性,他所希望的自主能动性是在独立性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的。他认为,人的独立性可以使人获得自信,获得坚强不屈和肯吃苦的优良品格。

爱默生(Emerson)发展了他的人类自我完善和自立哲学的思想理念,这种思想在健身运动和竞技之中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强健的体魄是完成伟大使命的敲门砖、奠基石,体能是人类勇气和道德力量的源泉。因此,健康才是人这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他认为,离开游戏活动,单独谈一些空理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对儿童而言,只有赋予游戏活动的游戏理论才会在他们身上生效,这些游戏本身才是最终的幕后的真正教育者。清教哲学认为竞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道德品格的形成有影响。基督教也认为一定程度的竞技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帮助实现道德、心理和宗教的教育目的。

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B.A.Sukhomlinsky)认为,体育在人个性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是教育旗下的几个重要分支,都从属于教育,它们之间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他认为,在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应进行不同的体育教育。例如,儿童时期的体育教育就应该以发展儿童的身体机能和促进健康为主;少年时期,体育教育的侧重点应当有所转变,除了提高身体素质外,还应拓展精神世界,发展智力潜能,激发道德情感,塑造道德品格,丰富审美内容,提高审美层次。在有了一定量体育锻炼的基础之后,身形的变化,增添了人们的青春活力与自信,心态和性格也因此变得柔和。他还特别强调:“体育不可能仅局限于锻炼身体与增进健康,它还涉及培养道德尊严、建立纯洁与高尚的情感、确定道德与审美的准绳及对周围世界做出评价与自我评价等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问题。”

这一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突出表现为人们对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众多体育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人在体育活动中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动性,他们普遍认为体能是人类勇气和道德力量的源泉与奠基石。他们主张依靠纯天然的游戏和竞技来强壮人们的筋骨与体魄,激发情感,培养道德品格,最终塑造人的性格、磨炼人的心智。深入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养成忠诚正义、果断勇敢、自我约[4]束、自主自立等优良品格。二、国内不同时期的“寓德于体”思想研究(一)先秦时期“造棋教子”源于《路史·后记》记载:“(丹朱)骜很媢克,兄弟为阋……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故事大意为:尧的儿子丹朱,嫉妒心强,骄傲蛮横、凶狠残暴,品德恶劣,兄弟之间争吵不休,矛盾重重。尧得知后心里很是焦虑,于是就命人制作了围棋教育丹朱,希望在“棋道”的教育下,人也能改邪归正。可见,围棋的教育功能不可小视,它教会人们“守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礼、明之以智”。

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老子有云:“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若想肉体活得长久就不能离开生命的根基,但若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长寿还是要保持精神上的人格。因此,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光靠鲜活的肉体来维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让精神之光常亮。养生,顾名思义,就是指身体的保养。但是究其实质,养生需要保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肉体,还应包括精神人格。整个养生系统应该始终包含肉体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庄子有云:“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这就告诉我们应该把形体和精神都抓起来,并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这句话的意思是与阴同德,就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与阳同波,就像九天之上,自强不息。由此可知,养生这一概念,在先秦就产生了,并且已从鲜活肉体的养生过渡到精神领域,开拓了养生领域的新篇章。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传承西周官学中“六艺”的基础之上,发展了独特的“礼、乐、射、御、书、数”等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孔子的道德标准是“礼”,政治思想是“仁”,对于体育思想而言,他倡导遵“礼”。他所期冀的教育目标是发展文武双全、道德高尚的仁义之人。孔子尚文,但文必须“之以礼”;孔子尚勇,他认为:“仁得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是,他又警告世人“勇而无礼则乱”。他主张无论“武”多么“勇”,也要服从奴隶主贵族之“礼”。故孔子有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这里所提到的“武”是军事的意思,但由于古代体育大部分以军事为主,故“武”在这里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当今体育的源头了。对于“礼”而言,孔子讲求将其应用于实践,空谈“礼”绝不是他的本意。孔子善射御。在他行射的过程中,他对周围的旁观者和身在其中的参与者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凡是道德礼仪低下者,均不允许参与其中。因为他认为行射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在于品鉴人的道德。“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不只拼技艺、讲方法,而且要以“礼”当先。行射的最终目的是从行射中学习礼数。由此可知,孔子注重身心合一的教育方式,倡导体育强身健骨之余,更加看重体育之于人的道德的影响。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他认为,“德”为“力行”提出了标准,指明了方向。他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吃苦耐劳,坚毅不屈,敢于挑战。他也主张通过“行射”“习御”这一体育途径来强健人的筋骨、内化人的品格。

荀子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教育家、思想家。他崇尚“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他认为,体育活动不单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所裨益,还会影响社会风气。

这一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肯定了体育对身心健康的价值,但是,这两方面相比较而言,更突出体育的健心价值,尤其是其德育价值。古代重视“行射”“习御”,但是出发点绝不仅仅是为了强健身体,更多的是通过体育这一媒介,对人的心性进行磨炼,使人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德行。(二)唐宋、明清时期

在唐代,以木射为代表的体育活动盛行:用木为侯,以球代箭,用球击射木侯。木射场地上一端设立15根笋形平底木柱,其中有5根木柱分别用墨笔写上“傲、慢、吝、贪、滥”, 10根木柱分别用朱笔写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参加比赛的人员纷纷在木柱的对面用木球往木柱方向抛撒,击中有朱笔写字的木柱即获得胜利,反之,则视为失败。通过这种带有朱笔和墨笔字迹的木柱,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哪些道德信仰持肯定态度,对哪些道德信仰持否定态度,进而帮助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准绳。儒家“仁爱”思想在古代体育运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侧重点由取胜转移到了道德层面的比较,倡导“君子之争”,体育的礼仪性、娱乐性、伦理性在该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颜元,倡导施行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教育。他认为,体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强壮筋骨,还有很多内化的智育和德育价值。他对体育的德育功能有如下理解:“人之心不可令闲,闲则逸,逸则放”; “习礼则周旋跪拜,习乐则文舞、武舞,习射御则挽强把髻,活血脉,壮筋骨”; “以礼、乐、兵、农,心意身世,一致加功,是为正学”。因此,他招收学生时就明确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兵”都将作为学习的重点课程,而其中“射”“御”“兵”是基础中的基础。颜元认为身体锻炼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成果必然有所增加。如若每日加以练习,假以时日,身心必将得到双向和谐发展。颜元倡导身心一致,主张德育、智育、体育同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栋梁。颜元的体育德育论、体育智育论都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为后期体育的多功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儒家思想中,体育运动蕴含着忠诚仁义、谦虚宽厚、包容礼让等“仁爱”思想。教育思想家颜元透过体育的健体价值表象,挖掘出体育更深层次的智育和德育价值,他倡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三)近现代时期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肯定了体育的首要地位,他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关于体育和德育的辩证关系,他坚持体育是基础,体育是根本,而道德教育是体育教育的衍生品。空谈道德的体育,会让人嗤之以鼻;空谈体育的道德,会让人的心灵无处安放。1917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他在文中写道:“愚拙之见,天地盖唯有动而已。”“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人者,有理性之动物也,则动必有道。”“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促其自觉不可。”“学校之设备,教师之教训,乃外在的客观的也,吾人尚有内的主。夫内断于心,百体从令……苟自之不振,虽使外的客观的尽善尽美,亦犹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讲体育必自自动始。”此番言论很好地论述了德、智、体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身心并完”“三育并重”是毛泽东所倡导的体育发展观,也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硬道理。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认为,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是一门基础学科,除了强健体魄外,还能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张伯苓注重体育运动过程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建构。他曾说过:“运动之所争也,胜负而已,苟一战而负,人格上固尤在已,若人格一有所损伤,则虽胜又岂值得若许代价哉?”由此可见,“德体并进”“体与育并重”是他的主要观点。著名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体育是实现高尚人格的最佳途径。他认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可以使人和人之间变得亲近,团队荣誉感增强,竞争与合作共存。因此,他总结道:竞赛是为了练习团队的合作守法的习惯,而体育旨在促进团队道德的养成。著名体育家马约翰在体育的价值问题研究上又有所突破。他认为,体育除了具有强身健体和道德塑造的价值之外,还具有磨炼性格的价值。在体育的世界里,人的勇敢、顽强、拼搏等性格品质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曾说:“体育最重要的效能是塑造人格,弥补教育不足之处,要学生学会负责任,学会帮助关心别人。”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有具体的体现:“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和最好工具,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

这一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可以大致归纳为:肯定了体育的基础地位,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德体并进”思想。体育的价值从健身层面拓展到了培养道德、塑造人格等精神层面。体育的团结协作、竞争突破精神可以向爱国强国精神靠拢,为祖国的建设提供综合性人才。第三节体育教学中武术武德教育的实例分析

伴随着近几年的“国学热”,传统文化又重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武术历史悠久,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传播的载体之一。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武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武术以其独特的动作风格和表演形式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全[5]世界广泛传播,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因此,武德教育应引入高校教育。一、在教学计划中渗透武德教育

在武术教学计划的订立之初,武术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立场,把武德教育视为与武术技术教育同等重要,让武德教育融入武术技战术[6]教育的血液中来。诚然,开设武德教育课程是对此理念最好的诠释。武德教育课程可以围绕武德内涵、习武观念、武德精神等内容展开,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武德的真正内涵,并引以为鉴,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武德学习的结果还应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纳入考试范畴,以便学生对武德的学习有着清醒的认识。二、将武德教育应用于武术教学实践之中

在武术教学实践中,武术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武德渗透。例如,在上课前期阶段,武术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武术礼仪教育,让学生对抱拳礼、递接礼、器械礼有科学的认知和学习。在一系列的武术道德学习之后,学生便会逐渐养成尊师重道、以礼待人的美德。上课期间,武术教师在教授武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鼓励进度快的学生主动帮助进度慢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竞争氛围,进而帮助其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美德。上课后期,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把课上的武术方法和武术精神广泛应用到课下的日常练习中,让学生坚持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良好美德。三、将武德教育渗透到武术竞赛之中

课堂上的武德教育仅仅是武德教育的一方面,武德教育还应包含在课堂外的一切体育运动竞赛之中。只有这样,武德教育才能全方位、立体化。在武术竞赛中,学生们可提高技术水平,相互交流思想,增加感情。竞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品德提升的过程。在竞赛中,我们可以从对手身上汲取精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武术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余,还可以以提高学生的武德认知为目标,广泛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武术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跨越班级、年级、系别之间的界限,只要是对武德教育有益的,都可以为我所用。组织形式也可以广泛采纳学生的意见,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的都是可行的。四、选取优秀人文素材适时进行武德教育

历朝历代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武林豪杰的故事都可以作为优秀的人文素材。他们身上忠于祖国、甘愿牺牲的精神可歌可泣,他们为我们阐明了武术的真谛,值得后人学习。中华武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的存在而变得更加高尚。他们不断地为武术精神补给养料,为习武之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义和团都是英雄。可见,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武术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华武术的另一优良传统是仗义济民。习武之人应不畏土匪强盗,不畏恶霸地痞,不畏残暴的统治者,不畏凶恶的侵略者。勤学苦练是中华武术的又一优良传统。但凡去过少林寺的人,都会看到武僧在那里勤学苦练,风雨无阻,无不对他们充满敬仰,被他们所感动。综上所述,学生通过武术的学习,武德必然也会有所提升。五、提升武术教师自身的武德修养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言行的重要性,对学生起到更多的积极影响。对于武术教师而言,要加强武德修养,提高武德风范,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高校武术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做足功课,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武德修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都应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武术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每一位武术教师的必经过程。只有经历过武术教学实践,武术教师的武德教育才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学校体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武术教学,应该适时进行教育改革,将武德教育融入武术教学中,并与武术技战术教学并驾齐驱,充分发挥武术教育的武德教育功能,力求把每一位习武学生都培养成为技术底蕴深厚、道德素养较高、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第二章“寓智于体”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第一节“启智促健”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然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除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外,还应把视野放宽,关注智慧技能的提升。体育教学中的“启智促健”应用,是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基于上述因素,“启智促健”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启智”的必要性“启智”,顾名思义,就是启发学生的智力,最终获得智慧的过程。这也是各门学科教授知识的最基本目的。研究表明,虽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启发学生的智力,但并不表示只要参加运动,智力就会随之增长。当然,智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找到智力和运动这两者的平衡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找到了智力与运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它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如果单纯依靠体育运动,虽可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智力的发展,但是智力的发展和体力的发展绝不会是同步的。因为体育运动首先能确保的是让大脑这个物质器官获得良好发育,继而为大脑智力的发展提供沃土,至于将来智力如何发展则需要时间去印证。而体育教育可以弥补体育运动之不足,它好比是体育运动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影响学生智力的发育,最终帮助学生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一味注重技能练习,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那么将会使学生不能全面认知和掌握所学运动技术的规律,进而对其智力的发展和智慧技能的习得产生阻碍。体育教学必须通过外在的、具体的体育锻炼,将学生内在的智慧激发出来。体育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学[7]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效率。二、启发学生智力,习得智慧技能的方法(一)启发学生元认知参与体育教学

西方有“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的说法。东方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语。很显然,东西方不谋而合。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倡导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是学习内容,教师只要负责为学生引领方向,其余的就要靠学生自己了。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他也建议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无休止地教导学生。由此可知,“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教育真理,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符合当今教学改革的理念。“授之以渔”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让其运用元认知能力来学会体育学习。“元认知能力”是对认知能力进行调解和监控的能力,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元认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任务知识认知、对个体知识认知和对策略知识认知的过程。以体育教学为例,让学生在上体育课之前就对自己在要达到的体育目标、体育过程中将会遭遇的制约因素和学习该体育知识需要调动哪些思维和记忆等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元认知体验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体验,它使学生不断调整认知策略,以选取最佳策略。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逐步验证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合理,进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进行调整,直到最终掌握。元认知的体验可以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让学生体验认知活动中自我调节与自我监控的快感,启发学生自觉思考。教师应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激发想象潜能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学习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发现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引领自己掌握学习规律,从此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分析与总结,从而不断地调整、控制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二)启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

与动物不同的是,人脑可以对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加工整理后,形成一套新的知识和方法,广泛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之中。体育活动具有多变性,这就对学生知识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学生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认知策略,对大脑中已成型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以适应新的认知要求,掌握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获得好的比赛成绩或练习效果。当然,有些建构的内容是可以提前预测或演练模拟的,但是对比赛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人都是无法预料的。这就要求参加者调动身上的每一个认知细胞,找到适合当下比赛的技战术方法,在比赛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布鲁纳认为,从外部进入知觉的因素为智力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对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掌控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大脑中已经积攒下的体育技能重新组建,利用重新组建的新结果来尝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学生习得智慧技能和发展智力,以便学生在未来不断独自应对新问题。

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拓宽思维,建构知识,首先应该从全面了解学生做起,在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其智力的发展规律之后,还要钻研教材,找到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师一定要突破常规思维,杜绝懒惰,教授学生常规的技术动作组合后,还应创编一些新的动作组合,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要。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三)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知识的迁移是未来学习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手段,它可以将人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应用到类似的事情之中,借以解决新面临的[8]极其类似的问题。这种特征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知识的迁移教会学生用一种学习方法去解决后面遇到的诸多相似的问题。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新知识在记忆系统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就是用新掌握的知识不断地去替代原有知识的过程,但是这种替代不是简单的、毫无连接的替代,而是有着某种特殊关联的替代。在这种替代作用下,形成知识的迁移。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当然,迁移也有正负之分。正迁移,顾名思义,即是大脑中已有知识对后面技能习得有着积极影响的迁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正迁移,这也将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技能迁移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对横向学科联系与技术原理方面的迁移的关注则少之又少。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味地学习动作根本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不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技能知识迁移,更是难上加难。以体育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体育学、生物学、物理学、卫生学等进行关联思考,将众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逐渐建构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完整知识体系。最后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体系再理解体育的技术动作结构和意义,收获将颇丰。在这样来回地摸索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体会到教师让他们完成这些动作背后的真正意义。学生在深刻地理解体育运动技能规律的来龙去脉之后,在遇到新的困难时,他们解决起来也将更加轻松。像这种知识的迁移,则属正迁移范畴。其间,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迷惑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启迪他们往正确的关联方向思考,最终促成正迁移的产生,让学生在不断的正迁移过程中,摸索出体育学习的真谛,将体育学科规律学习延伸到未来的各个学科和领域之中,成为一个会利用已学知识举一反三的真正会学习的人才。

今天的体育课程标准,早已脱离了安排具体教学内容的低级阶段,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学习与教学空间,赋予了更多的创新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选取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体育运动内容,充分安排能够为学生带来乐趣和成功体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积极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享受主体地位。当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基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体育”向“会学体育”“会用体育”良性过渡,才能最终达成“终身体育”的目的。第二节“尽心尽智”是高校体育教师应有的态度

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育专家的认可,它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而且帮助学生发展德育和智育。为此,“尽心尽智”地上好体育课才是体育教师应秉持的正确态度。

但如今,大多数人仍把体育视为非主要学科来对待,甚至体育课被其他学科抢占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体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没有体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相反,它承载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双重使命。从这个意义层面上来看,体育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比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师都重得多。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尽心尽智”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9]和任务,踏踏实实地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以爱为本,因材施教

教育家程红兵说:“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生命的教育。”一个优秀称职的体育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乐于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以体育考试成绩为例。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育学习,大部分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也有少数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此时,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在一次次练习中重新挑战自己,获得自信,让学生在老师有爱的教学中茁壮成长,进而创建一个“有爱”的教师队伍。那么在接下来的补测中,这些学生的成绩会取得质的飞跃,他们每个人的脸上也会露出满意的笑容。诚然,要让他们知道,测试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这才是每一位教师的最大心愿。二、营造氛围,提高效率

体育课与文化课教学不一样,它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调动兴趣,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大部分内容以单纯的技战术教学训练为主,课程自然会略显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适当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通过游戏的开展,学生学习专项运动技术的效率也会大为提高。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可以营造出一个愉悦、融洽的学习氛围。三、优化结构,转差培优“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成绩优异的,还是成绩平平的。面对一些成绩不理想、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不要言语讥讽,不管不顾,要学会科学、合理、机智应对,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抓住他们的兴趣和在意的事情,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注意、尊重与认同。诚然,这期间需要体育教师付出真诚和无私的爱。体育教育应该坚信真诚永远大于技巧的原则。教师对学生全心全意的付出,相信终有一天学生能感觉得到,进而向好的方向转变。苏联学者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学生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四、重视道德培养,教育学生做人

大学时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时期。那么对于一个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都认为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奥运会为例。奥运最重要的不是比赛的名次和奖牌的数量,而是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爱和人类在奥运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良好的体育道德才是体育事业得以兴盛的因素之一,人们也终将受益于此。五、转变教育理念,倡导合作学习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体育教学也在其中,“合作学习”便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合作学习就是要营造一种“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全新学习氛围,它符合素质教育的最新要求。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成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因此它是一种愉快的体育教学方法。它还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道德品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力量和智慧于教育之中。第三节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培智教育的有效途径一、体育与智育相互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曾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能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从马克思这一政治经济学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那就是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能运用自如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应该是涉及各个方面的,但最基础的当属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个体而言,无论你从事哪种社会活动,最后都需要手脑并用才能够完成。任何只单纯依靠体力或者脑力的劳动都是不存在的,这也是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而且人的发展最终也会反作用于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示了人类自身发展是片面向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详尽地阐述了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真正含义。二、体力与智力发展并进

纵观世界,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成才,克服人自身的不足,进一步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使人趋于完善。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自我认知和运用已储备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人们常说的智力主要包含观察、想象、注意、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等一系列心理内容。首先,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大脑,大脑为它提供生存的土壤并源源不断地供应其营养。其次,智力的发展还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深入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是不可能获得超越常人的智力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熟知的伟大人物都是经历过人生的历练才成长起来的。当然,伟大的人物并不一定都是外表威武强壮的,他们中也不乏瘦弱矮小的心灵巨人。由此可见,智力和体力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于是,有一些人就开始把智力和体力对立起来看待,重文轻体和重体轻文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错误思想。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古今中外许多做出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其才能不仅表现在智慧上,也表现在顽强拼搏和舍己忘我的精神上,他们还很注重身体的健康。为了实现强国富民,我们不仅需要储备大量的科技人才,还应该大力发展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尤其是发展一批文武双全的人才。三、体育锻炼能促进智力发展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不受重视。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体育成绩持忽略态度,甚至有些把体育运动看作胡蹦乱跳的体力活动。显然,这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误解。体育运动除了能够发展人的体力外,还能发展人的智力。清华大学的一位学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一改往日学习8小时的习惯,每天从8小时里抽出1小时进行体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得出结论:“7小时的学习+1小时的锻炼>8小时的学习”。这就是著名的“8-1>8”理论。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对于开发人的智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人的智力水平可以通过如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等表现出来,并且大脑为这些心理过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营养补给。那么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思维、想象和判断的呢?这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健康的身体为智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层的厚度。实验者用老鼠做实验。老鼠被分为两组,一组被关在小笼子中,限制其在里面运动,另一组被关在大笼子中,让其自由运动。一段时间过后,对它们的大脑重量和皮层厚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经常运动的老鼠大脑皮层厚,大脑重量重,脑细胞树突明显且密集。这也印证了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开发大脑这一科学论断。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人体的总指挥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人脑逐渐从动物那并不发达的大脑进化成智能化的人体大脑。人体大脑像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的脸,颜色发灰,褶皱遍布。大脑的主要构成单位是大脑细胞,大脑中约有140亿个脑细胞,其中92亿个集中在大脑的表层。脑细胞就像是一台电子计算机,有着接收信息、储存信息、传递信息的功能。众所周知,电子计算机内有几十万个电子元件,且体积庞大。而人脑所拥有的脑细胞要比电子计算机多一万倍左右,但是体积却比它小得多。由此可见,人脑构造是多么精密与复杂。人脑的工作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就像电子计算机工作需要能源支持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充足的体育运动锻炼,来确保能量源源不断地供给大脑。

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大脑神经细胞反应速度较快,表现在外在物质器官上就是视觉、听觉比较敏锐。国外也有学者指出,一个人的思考速度和反应速度直接反映着他大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大脑最大的应用就是可以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编程,传输给下一次应用。从大脑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左右两个半脑分工明确。右半脑主要负责情感和意志,左半脑主要负责推理和思维。例如,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左半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进行情感体验和文学创作时,右半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它同时开发左右两个半脑,激发大脑的无限潜能,促进智力的跨越式发展。四、体育锻炼可促进健康

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其智力开发。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体力发展的同时智力一定会跟着发展,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体力的发展必将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一片沃土,并为其供给营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体力要最终转化为智力还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这期间需要调动大脑的多种思维细胞,在挑战过程中发现规律,将体力内化为智力。如果把大脑比作一把刀的话,那么用大脑思考就像是在磨刀,大脑要像刀一样多磨,才会变得更加锋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